《中庸》与孔子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关系 那么仁、礼 是孔子的哲学思想吗?

buddy66882022-10-04 11:39:544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4条回复
一个倒霉的男人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中庸相传是孔子的孙子 子思写的
中庸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说简单了,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讲求圆通,和谐
至于 仁 是伦理学的,不在哲学范畴
礼 是政治学的,治国之学,也不是哲学
1年前
黎黎橙 共回答了6个问题 | 采纳率
道理:
1年前
fisher19850224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孔子的儒学就是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的。
仁、礼当然是孔子的哲学思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周礼)”。
1年前
oscar422 共回答了209个问题 | 采纳率
我们首先理性的思考。
人类的境遇如何,中华民族是否有同根性,我们的本根性又在那里。
那么思考此一问题,要不要发问于先哲,如何去理解,如何在先哲的意义中深发于今天社会的遭遇解决我本然之良心发现呢。
1年前

相关推荐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我记得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什么?
四年之恋1年前6
cnn74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中庸》里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可如果今天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显得太不负责任了?
令我不禁哭了1年前1
lmm8876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这就是说,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作好自己份内的一切活动,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别人.这是顺从天命而率性,尽性的为法,也是作者企图用以消解矛盾的办法.关键还是在人,在人心,在人性.于...
冲刺重点中学训练试卷一.文学常识填空1.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 ),( ),( ).2.“四书”是《大学》《中庸》(
冲刺重点中学训练试卷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 ),( ),( ).
2.“四书”是《大学》《中庸》( )和( ).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孟子和( ),道家的老子和( ),法家的( ).
二.在下列名句中填入鸟名
1.几处早( )争暖春 2.惊起一滩( )
3.枯藤老树( ) 4.北风吹( )雪纷纷
5.杨花落尽( )啼 6.谁家新( )啄春泥
7.明月别枝惊( ) 8.两个( )鸣翠柳
不会的不准瞎答
最少回答三个问题
100405191年前1
寒枫19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1.苏轼 苏辙 苏洵
2.《论语》《孟子》
3.孔子 庄子 韩非子
1.莺 2.鸥鹭 3.昏鸦 4.雁 5.子规 6.燕 7.雀 8.黄鹂
绝对正确!答对了可要给分啊.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Q1:解释下列带括号的字
(1)讯问者,智之(本)--------
(2)(亲)贤学问------------
(3)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
(4)此之(谓)也-------
Q2:解释下列句子
(1)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Q3: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分别是指()和()
Q4:阅读此文,你的感受是--------------(50字左右)
世俗爱1年前1
Aedelle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中文专业,帮你解决点问题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Q1:
(1)讯问者,智之(本)--------根,根源,名词 (舍本逐末)
(2)(亲)贤学问------------接近,动词. (亲贤臣,远小人)
(3)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当于“的”
(4)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这是古汉语中的习惯用语,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
Q2:
(1)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译: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源
(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译:诗经说过,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并仔细雕琢.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砥砺,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原文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Q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札记》《周易》《春秋》
Q4:这个问题你得自己去写了,因为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答题方向你就往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积少成多等等这方面靠就行.
《中庸》《大学》是否选自《礼记》
ljqhl1年前4
luoshiqua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楼下的根本不懂
当然是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中有大学,中庸
名著填空(4分)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和①
名著填空(4分)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和①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③ 《礼记》《春秋》。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④ 思想的核心载体。
棒棒三宝1年前1
这里太麻烦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①《论语》 ②《孟子》 ③《诗经》 ④儒家    4分,每点1分。

《中庸》一书所描写“尽人事 听天命”的全段是怎么写的?
hesicong1年前1
光ff蛋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你去查查吧,求采纳。这是第几章的三国中火烧赤壁那一段,诸葛亮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最后决定命运的一阵风了,试想,如果东风不来,此次战役后果恐怕就成“铜雀春深锁二乔”了,二风的来与否是人难以把握的,只能听天由命,所以说,尽人事,听天...求采纳...
古文中关于美的句子...什么《诗》《书》《礼》《易》《春秋》里的什么《中庸》《大学》里的~都要~关于美丽的~
雪雾森林VS娉1年前1
86721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聂姑娘妆前:
尔阅读此函时,当身在安全之地,余已安心矣.日前与姑娘匆匆一面,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似人间无数.别后梦萦魂牵,实难自己.余唐突投书,冒昧佳人,心实惶恐.奈何情之所钟,无以自欺.余朝夕冀盼,再睹芳容,心愿足矣.明日黄昏,清水河畔,恭候大驾,不见不散
2.今朝去后,未悉再会何期,临别依依,千言万语亦无言.此后你我虽各天涯,犹如咫尺,勿以为念,妹抵家门后当每夕焚香祷告,祈求吾兄多福多寿,事事逢凶化吉
求翻译《中庸》求国学大师。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渭道,修道之渭教……”这句翻译。
求翻译《中庸》求国学大师。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渭道,修道之渭教……”这句翻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渭道,修道之渭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渭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求这段翻译。
misaki9121年前1
LEON77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
《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翻译下!
Love_蓉1年前1
nishusheng-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知您的问题是指中英翻译还是文白翻译
《中庸》: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知此三件事的人,便可以了解为何人人都需要修身的目的了.
Those who're always willing to learn would not be far away from wisdom; those who strive to achieve would not be far away from kindness; while those who always bear the word "humiliation" in mind would not be far away from bravery.Those who knows these three things above would not be bothered in wondering why all should spare no effort in perfecting our morality.希望能有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
wwwww_wang1年前1
kuaile紫狐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所汇编的语录.《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参)的学术报告.《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学的心得报告,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是曾子以后几代的学生,是战国时期作品.
所以,按写作时间:《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PS:《大学》、《中庸》宋以前都不是独立的文章,是《礼记》的两章.宋朝时期被大儒朱熹单独抽了出来,作为四书之二,并对《大学》的原文进行了私自篡排.所以《大学》有两个版本.
古时候的学习顺序,一般最开始是《大学》,然后是《论语》,《中庸》和《孟子》.
因为四书是宋代以后的说法,而按朱注本(熹)的理解,大学的文字比较浅显,意思也比较明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论语》是基本的儒家入门经书,深入浅出,《中庸》和《孟子》主要将的帝王、用世之道,所以放在最后.一般四书会夹杂着五经一起学习,比如《诗经》、《书经》因为四书文章里引用很多,所以都是要参合学习的.
以上说法是一个大概,因为古代不像现代,没有官办学校,都是私塾,所以基础的教育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以上只能供参考,并不能做定理.
宋代著名理学家_____将《大学》《中庸》《论语》《______》四部著作汇聚到一起,合称“四书”.
fsdgrg1年前5
无为贻贝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朱熹
孟子
《中庸》和中庸之道的关系是什么?《中庸》里所有的内容都是中庸之道吗?
假如爱真有天意1年前2
jszjzl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中庸》讲述了中庸之道,但是完整的中庸思想并不全部包含在《中庸》这部书里.各种儒家经典里都体现这一定的中庸思想,要想知道中庸之道的全部,还要靠博览儒家经典.
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庸之道吧.
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即是德,道德.它是最好、最高的.什么是中庸呢?简单说来,“过犹不及” ,既不是多,也不是不够,而是恰到好处.为人来说,即是中行、适当的举止:“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有所过,狷有所缺,不狂不狷是为中行.
其一,中庸思想的选择性和原则性并重.中庸不是很多人通常所理解的简单的折中,而是有一定的度,这个度通俗来讲就是“合适”.在人与人的纠纷中,中庸思想可以这样来描述,如果两方产生了纠纷,彼此可以在“礼”的范围内进行协调解决.人们把“礼”选作是一个标准,强调了原则性;一旦突破了“礼”的界限,大多人们就会选择退让回避或者诉诸公堂,这反映了选择性.这与西方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思想一般来说突出原则,淡化了选择.西方思想认为,任何事件只要通过某种正确的方法都可以探寻到其始末、对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就必须从正义的程序中找到解决方法.
其二,中庸思想是一种分析、比较的思想.有一则典故可以说明,稷下学士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吗?”孟子回答说:“是礼.”既然是礼,那就得遵循、照办.淳于髡就反问道:“如果嫂子落水,那么能不能伸手去拉一把呢?” 孟子明确回答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以手,权也.” 所谓权,就是权衡、衡量,经过分析比较,然后有所取舍.
拟写对联:下面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中庸》,请你从所学的《孟子》中选取句子对出下联。(3分)
拟写对联:下面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中庸》,请你从所学的《孟子》中选取句子对出下联。(3分)
上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下联:
大杨村1年前1
fj777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著阅读(4分)儒家经典著作 ① 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此书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成语,
名著阅读(4分)
儒家经典著作 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此书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成语,如强调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的成语“ ”就出自此书。《孟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仁政”等***思想,我们学过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文提出了 的观点。
gg蓝色1年前1
xh3d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① 《论语》   ②学而不厌     ③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共4分。第一、二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每空有错字不得分)

下列那一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钻》
金五星1年前3
码头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D
《中庸》里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翻译
xuezai1年前1
luoyq_52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是甚么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是甚么意思?
李权锋1年前1
wenddy41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四书》体系的建立者,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大学”的意思,便是教人学做大人,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一个“大人”不仅体贴与理解天地万物,而且觉醒与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并且心怀家国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将万物、自身与天下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厘清与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所以,朱子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可以把《大学》的内容作为一个间架,然后再将其他书填补上去.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因此,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与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四书》的阅读次序,不仅包含了朱子对于《四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蕴涵了朱子自身立教教人的深意.关于《四书》具体的阅读原则与方法,朱子曾说:
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己心.要须自家说时,孔孟点头道是,方得.不可谓孔孟不会说话,一向任己见说将去.若如此说孟子时,不成说孟子,只是说“王子”也!
因此,阅读《四书》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要“将心比心”.读者需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贴孔、孟的心.古人古书不会说话,如若任凭自己的私见、偏见去读,最后所得,也只是自己的私见、偏见而已.所以阅读《四书》首贵虚心,如此才能看出古人下字的用意,才能领略其精神妙处.
其次,阅读《四书》时,必须要做到“沉浸专一”,每一书都要熟读、精读,要做到“一书不完,不读另一书”.读《论语》时,如无《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否则的话,读这里,又想那里,纷纷扰扰,无有终始.
第三,看《孟子》的时候,与读《论语》不同,《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因此需要一字一句的去读,涵咏在心,仔细思索.《孟子》文章则是一大段一大段,首尾通贯,熟读文义自见,不能象读《论语》时一样逐句逐字的理会.
第四,《四书》中圣人言语的意思一重又一重,需要深入去看.人们通常只看到第一重的表面意思,便不去追究第二重含义,只有看得到言语的缝罅处,深入进去思索,才能透彻其中的意思.
最后,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阅读《四书》要在平实的生活中去体悟领会,要在自身的身心上去著切体认,更要在自身的行为上去努力践履.《四书》所讲无非都是平平正正的生活.《四书》的“阅读”不仅仅是“知”,更应当是“行”.所以,《语类》论读书法的第一句,朱子便说:“读书只是学者第二事.”
《中庸》的思想精髓
Befiercer1年前1
风行小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所谓的中庸思想,就是在矛盾的双方对峙过程中,劝和不劝打,站在左右不定、中间位置、处于两面派的立场,是保全自我的一种想法和做法.
所以,对于那些具有中庸思想以及切实依照中庸思想行动的人,我们不可小觑和低估了他们.对于他们这样的人,也不得不防.
英语翻译位高人帮忙翻译一下中国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丝路爱花火111年前2
mayue407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The Great Learning (大学)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中庸)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
The Mencius (孟子).
Classic of Changes (易经) (also known as the I Ching)
Classic of Poetry (诗经)
Classic of Rites (礼记)
Classic of History (书经)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春秋)
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中华经典后,写一篇“力行日记”
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中华经典后,写一篇“力行日记”
要求:在初步理解中华经典文句意思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悟,并以日记的格式把亲身经历感受最深的某一日或某一件事写下来,要写真“我”真事真感受.回答后再悬赏)
不会笑了1年前4
manutd199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fvbm
《大学》和《中庸》是包括在《礼记》里面的吗
《大学》和《中庸》是包括在《礼记》里面的吗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可是礼记里面包括了大学和中庸,这是怎么回事?
crower1年前1
xhs00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礼记》是不包括《大学》和《中庸》的.
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大学》二则和《中庸》二则内容的意思
丝路小妖1年前3
lijunbao7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大学》二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们的美德,在于更新人们德精神风貌,在于引导人们专注于追求善的至高境界.有所专注之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之后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之后才能神思安和,神思安和之后才能潜心思考,潜心思考之后学问道德才能臻于极致.凡物都有本根和枝末,凡事都有起始和终结,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比较接近于大学之道了.
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a)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君子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小人在平时,常做一些不良的举动,可以说无所不为.当他们见到有道德的君子时,却又装模作样,把不良的行为掩藏起来,而极力做出善良的样子.其实别人看你的为人,如同看到你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做种种的掩饰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说,内心诚恳就一定会表现在行动上.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
温馨点击:
这里所说的“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古代儿童八岁入小学,学六艺,如语言文字、洒扫应对礼节、音乐、射箭、记数等基本技能.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经义、文章和修身养性知识.这段文字点明了“大学”的宗旨,要求“大学”者要确立目标,沉下心来,循序渐进,最终才会学有所成.
“慎独”,就是要求人们的德性修养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时时刻刻的自我要求,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
《中庸》中所说的"天下之大本"是指什么
石中剑1年前1
scjiabo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得不到施行了啊!”
英语翻译《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英语翻译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GGnme5181年前1
惊觉心一缩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行动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美德,并且要坚定不渝地实行它才行.
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讲到诚也是这样,既然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就是追求诚.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这段话是从宇宙万物存在的现实和规律上说明了诚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因此也是为人的根本,这就从根本上论证了诚的意义.
有高手知道《春秋》,《礼记》,《尚书》,《中庸》,《周易》英语怎么说吗?
louisa_lu1年前3
CharlesHsieh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7.3%
,,,,
《大学》和《中庸》是 的两个文章
开个Z8捡垃圾1年前1
ldhappy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四书》
1.《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并称为“四
1.《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并称为“四
1.《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 编写.
www991101年前1
museum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1.《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 编写.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作者是谁啊?
lovewish1年前1
cgcfaw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共同写的,孟子也是这样.中庸的作者有争议,《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写的.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学》、《中庸》、《论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奉为儒家经典,合称“四书”。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字太白,有“诗仙”之称
C.“林教头”林冲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作者施耐庵是清朝小说家。
D.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zhxwjn1年前1
飘来轻轻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C
我国古代的“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五经”是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
我国古代的“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五经”是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的技能。这些充分表明了中华文化
[ ]
①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②具有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③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④注重科技与人文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自己变得91年前1
TOBY12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A
“《中庸》对于“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是反对的,这与《论语》“信而好古”是矛盾的.”这句话对吗?
与灵魂走失1年前1
支持ZJvvCYC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77.8%
不对 因为两个“古”字涵义有差别
中庸的古是广泛的古代的事物,教条的,形式的,不合天道的.所以人们如果逆反中庸的精神,盲目的最求复古,就会遭到灾难.
论语的古只是指代古代思想,是说孔夫子正信古代的思想美德,把它们发扬光大.
所以,并不存在矛盾,这句话说的不对.
礼记和中庸什么关系百度百科说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礼记和中庸什么关系
百度百科说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但是还有一个典籍可以搜索到叫《礼记-中庸》还有《礼记·大学》,它们到底什么关系?
原本去郊游1年前1
pkutomato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戴圣等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共49篇.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

希望能够帮到您!
翻译.《中庸》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乎其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u8qlcp1年前1
喜欢天乐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因此,君子之人无时不在切身近处的人伦日用中"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地保有对于远方的忠诚(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因此在"独自相处"--奇怪的说法,与谁相处?--的生活中戒慎恐惧于人(人,或"其"是谁?)所不知之事,"慎其独也".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什么?
shekonchik1年前1
不寻完美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为五经
这是一道初中题,难度不太大.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______
欢欢的儿1年前1
CGH63610897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1. 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中庸》是由下列哪部作品中抽取出来的 A. 《论语》 B. 《周礼》 C. 《周易》 D.
1. 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中庸》是由下列哪部作品中抽取出来的 A. 《论语》 B. 《周礼》 C. 《周易》 D.
请大家帮忙做一下这份试题
spoonlin1年前3
风景人者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那个D没看见,不知道什么,目前A比较靠谱
四书五经指的是不是《大学》《中庸》《论语》《孔子》《孟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
有来有去就不去1年前1
萧天8256417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中庸》结尾强调了什么
guangy1年前1
bxshy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究竟是指《中庸》里说的,还是凡事不走极端的处世态度?
yupoet1年前1
michael99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
英语翻译 对于《大学》、《中庸》、《论语》这样的英语翻译,采用哪个版本比较好?谢谢
blues_sky1年前1
att3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四书:(Four Books)
1、《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2、《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3、《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4、《孟子》Mencius
五经:(Five Classics)
1、《诗》The Book of Songs
2、《书》The Book of History
3、《易》The Book of Changes(或:I-ching 易经的音译)
4.《礼》The Book of Rites
5、《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这些史学书籍的名字 大多都是直译 但也有少数是英译
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名称要具体书籍名称 像《论语》、《中庸》一类的
1983528xmf1年前1
潇湘1妃子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史哲等各门类.我推荐的书籍有:《诗经》、《礼记》、《山海经》、《战国策》、《国语》、《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国志》、《世说新语》、《搜神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力)、《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诗》、《四库全书》、《文选》、《诗品》、《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牡丹亭》、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另外,多读古人留下的读书笔记、诗评之类,还有王守仁、李贽之类的作品也很好.
中国古典名著本人刚上大学,希望在大学中能够多读名著,特别是古文类如《资治通鉴》《孟子》《中庸》《大学》《孔子语录》《古文
中国古典名著
本人刚上大学,希望在大学中能够多读名著,特别是古文类如《资治通鉴》《孟子》《中庸》《大学》《孔子语录》《古文观止》等,请问,应该先读哪些书籍,如何读,读什么,懂什么.
szh1980s1年前1
hyjk101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你应该这样,先可以读明清小说,诸如《西游记》等,这些通俗易懂,读时应注意领悟其含义,但切不可咬文嚼字,之后应再读唐诗宋词元曲,逐此类推,一级一级地上,你就一定会事半功倍的.同时也祝你早日成功.
下列古书中哪部不属于"四书"之一 选A《大学》 选B《春秋》 选C《中庸》
风5981年前1
jili12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是《春秋》
《中庸》主要讲的是什么?
3909ls1年前1
JZY风铃JZ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关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方面的书籍?这四书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
关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方面的书籍?这四书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被定义为“四书五经”中的四书,请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和排列顺序?
liuyugz1年前1
jinf198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做,倡导“大学之道”,规定君子立身处世应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出自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的手笔,将“中庸”这一君子德行作为最高的标准;
而《论语》则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记录体,内容包涵甚广,而且朴实;
最后是《孟子》,孟子本人是子思的学生,他的思想主要承接孔子的思想,书中主要记载他与各诸侯王公之间的对话,以彰显其“仁义”的思想.
最早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一的是
applema0071年前1
xshmily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程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各书的简介
tianlong_3311年前1
呆羊45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 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 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 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 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 《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顺序.
求《中庸》中“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的译文
ntwylh1年前1
救救工人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尊德行:把至诚的德行作为最尊贵的地位.道问学:以问和学作为修养的途径.致广大: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
极高明: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道中庸: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
温故:时常温习已知的学问.知新:不断增加新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