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

胖猴子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
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
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
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
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
(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表格没有,应该可以看出意思的
小敏就是说质量越小距离越大,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freedilemma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对,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年前

相关推荐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漂亮的傻子1年前1
bikanwo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解题思路: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当功相同时,来比较时间长短来确定功率的大小;也可以由时间相等时,来比较功的多少来确定功率的大小;当然直接算出功与时间,然后通过比值来比较大小.

①当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则通过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从而得出重力做功的多少,这样可以算出功率.进而进行比较大小;
②当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通过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可以算出重力做功的多少,再由爬楼用的时间,可以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大小.
③当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楼的高度时,可以通过功的公式,可算出做功的多少,当测出爬楼用的时间,可以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大小.
所以以上三种均可以比较功率的大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考点点评: 本题通过功与时间的比值来算出功率,通过控制变量法.当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则可研究其它几个量对比值的影响.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 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
撒里军1年前1
521ping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你可先用手掂一掂金属的轻重,如果很轻感觉没有什么分量的话,这块金属就有可能是铝块.因为铝的比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金属中是最轻的了.如果感觉比较重,那么就要排除是铝块的可能性.另外可以看看颜色,看看该金属块是什么颜色的,是银白色的,还是铁灰色的,还是金黄色的,还是紫红色的.如果是银白色的,最有可能是铝块.如果是铁灰色的,有可能是普通的钢铁.如果是金黄色的,有可能是黄铜块.如果是紫红色的,最有可能是紫铜块.这几种金属都是人们平时最有可能接触到的,所以,一般出不了这个范围.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
gaoxingshuo1年前1
wshy025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G=4.7N F浮=0.6N
m=G/g=4.7N÷10N/kg=0.47kg=470g
v=F/P液g=0.6N÷(10N/kg×1×10的三次方kg/立方米)=0.6×10的负四次方=0.6×10的二次方
P=m/v=470g÷0.6×10的二次方≈7.8g/立方厘米
应该是钢或铁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 2 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 2 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 2 CO 3 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 2 CO 3 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
(1)刚加入K 2 CO 3 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 2 CO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ii游人1年前1
芒果守望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酸性;HCl和BaCl 2
(2)设K 2 CO 3 溶液中溶质碳酸钾的质量为x。
K 2 CO 3 + BaCl 2 ==2KCl+BaCO 3
 138       197
 x        9. 85g
x=6.9g
K 2 CO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K 2 CO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 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 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在空气中的读数是4.6N,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4.1N.
求这种是什么金属?(已知:金属所受的重力为4.7N,所受的浮力为0.6N)
我知道这个金属是铁,
要数字带入的、过程!具体.
sohuggren1年前3
mm网虫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为4.7-4.1=0.6N
根据浮力计算公式:F=水密度*g*v 0.6=1*9.8*v 得出金属块体积为0.6/9.8
根据G=mg 4.7=m*9.8 得出金属块质量m=4.7/9.8
所以这种金属的密度=m/v=4.7/0.6=7.8,
查可知金属为铁.
小科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没等装置冷却就停止通入氢气,导致部分已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为了探究产生的氧化铜的含量,
小科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没等装置冷却就停止通入氢气,导致部分已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为了探究产生的氧化铜的含量,他取试管内的混合物10g,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
│实验次数 │1 │ 2 │ 3 │ 4 │ 5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20 │20 │ 20 │ 20 │ 20 │
├───────────┼───┼────┼───┼────┼───┤
│充分反应后剩余 │8 │ 6 │ 4 │ 3 │ m │
│ 固体质量 │ │ │ │ │ │
├───────────┼───┼────┼───┼────┼───┤
│所得溶液的硫酸铜│p1 │ p2 │ p3 │ p4 │ p5 │
│质量分数 │ │ │ │ │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质量为____,10g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___.
(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表格中所得溶液的硫酸铜质量分数P1,P2,P3,P4,的大小关系.
huyong1年前1
yen2006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上述表格中m的质量为__3__,10g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7___.
(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UO+ H2SO4=CUSO4+H2O
80 98
2 X=2.45g 2.45/20*100%=12.25%
(3)表格中所得溶液的硫酸铜质量分数P1,P2,P3,P4,的大小关系.
P1=P2=P2大于P4=P5
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感光电阻(R0)的
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感光电阻(R0)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感光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当烟雾达到某一浓度时,探测器便会发出警报.已知光照越强,感光电阻阻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当烟室中烟雾越来越浓时,则(  )
A.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逐渐变大
月舞流年1年前1
ssks22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解题思路:(1)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
(2)由感光电阻性质可知R0电阻值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R0两端电压的变化.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由感光电阻的性质知:当烟雾进入烟室并越来越浓时,使光照变弱,感光电阻阻值增大,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这时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会减小,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感光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同时根据P=I2R可知,因电路中的电流减小,R消耗的功率也减小;
所以A、C、D说法错误;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路图的分析及欧姆定律的使用,从题中得出感光电阻的阻值与光照的变化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

(2014•安溪县模拟)小科小明同学对某一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根据其结构特点
(2014•安溪县模拟)小科小明同学对某一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根据其结构特点,你认为该植物应该为(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starhwch1年前1
jennyyanha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解题思路:由题干分析可知,该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据此答题.

A、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B、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但没有花、种子和果实.
D、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考点点评: 掌握每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意一般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008•宁波)小科对电磁炉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2008•宁波)小科对电磁炉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查找资料后知道家用电磁炉内部有一个很大的线圈;
②用导线连接指示灯的两个接线柱后,指示灯不发光;
而把它放置于电磁炉上,启动电磁炉,指示灯能发光,如图所示.由于通电的电磁炉周围存在着磁场,它具有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 ______能,使指示灯发光.由此可猜测,电磁炉周围存在的磁场是 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的.
芳草5291年前1
00小宝00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不动,让它周围的磁场不断变化,此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因为指示灯发光,说明此时有电流通过指示灯,由此可知,电磁炉周围的磁场具有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电能.
因为闭合的线圈没有运动,由此可猜测,电磁炉周围存在的磁场是变化的,因为变化的磁场才会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而不变化的磁场不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 电,变化.

点评:
本题考点: 电磁感应.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要记住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与学科学问题: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度的水,乙盆装60度的水,丙
教与学科学问题: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度的水,乙盆装60度的水,丙
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度的水,乙盆装60度的水,丙盆装30度的水.先将左手伸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hongliang19811年前1
billychencx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热 冷 皮肤 体表 大脑皮层
“十一”假期,小科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十一”假期,小科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经过某交通牌时,小科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牌如图所示.小科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科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多少min?
sgz6331年前2
wangbin251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18km/0.5h=36km/h;
最快需要18/40=0.45h,即27min.
感觉自己好没用,成绩总是上不去,尤其是英语,最基本的一些单词都不会,小学的卷子我都答不好,除了语文和小科剩下都不好,数学
感觉自己好没用,成绩总是上不去,尤其是英语,最基本的一些单词都不会,小学的卷子我都答不好,除了语文和小科剩下都不好,数学物理英语这几个月还有提高分数的机会吗?我希望数学过120,物理过70还有可能吗?
zll520wr1年前1
贼毒王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有的只要你下狠心
(2008•宁波)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
(2008•宁波)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所示.
(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球内气体的压强    (填“”、“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2)如果气球变化模拟宇宙演变,本活动使小利体验到宇宙的    没有中心.
qwe7788081年前1
zmin9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解题思路:

(1)气球膨胀就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压强变大,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产生了向外的压强差;

(2)气球上的各个小圆点都会均匀的变大,没有一个中心,这说明了宇宙的膨胀也是没有中心的。

大于;膨胀

学习了Ca(OH)2的性质后,小科编了一首《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却是生(CaCO3
学习了Ca(OH)2的性质后,小科编了一首《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却是生(CaCO3
高温
.
CaO+C02↑).用水一泼就熟了〔CaO+H2O=Ca(OH)2〕,留下洁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0〕”下列对这首诗所描述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物理变化
B.“烈火焚烧却是生”是分解反应
C.“用水一泼就熟了”是吸热反应
D.“留下洁白在人间”该反应可以检验CO2
YANHAIFEI1年前1
昊珊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将石灰石开采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说法正确.
B、“烈火焚烧却是生”是指CaCO3

高温
.
CaO+C0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B说法正确.
C、“用水一泼就熟了”是指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留下洁白在人间”该反应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我初一上期中成绩:93.(全年组没有进100的,这次语文题也是很难),117,英语,114.小科不
我初一上期中成绩:93.(全年组没有进100的,这次语文题也是很难),117,英语,114.小科不
了,地理才83,.
小科给我拽分.拽名次.(烦!)
怀念家爵兄1年前1
风儿萧潇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5.2%
一天晚上,一个小孩在街上,忽然被拐走,第2天,他却完好无损的在他家床上,却没了身体上的所有部位,看到后,必须转载4次
(2012•宁波)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
(2012•宁波)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
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
经过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______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猜想______ 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Inca_iovata1年前1
zhuwei5235041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所以该装置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小科是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猜想的正确性,并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所以该装置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小科是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猜想的正确性,分析题意可知:通过A装置除去二氧化碳,通过B除去水蒸气,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所以第一种方法是为了得到氮气;因此,另一种方法是将镁带放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由题目所给信息:镁带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和黑色固体,所以,猜想二正确;
由实验可知:镁带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都能燃烧,所以物质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二;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均可).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考点点评: 本题通过对比实验对物质的燃烧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考查,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结合已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化学小科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
初三化学小科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
小科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选用了三种试剂:A.蒸馏水 B.锌、铜合金 C.稀硫酸.根据小科的实验思路,请你思考:
(1)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内应加入 (填写试剂的相应字母标号).
(2)如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能否用上述实验方法,请说明理由: .
这题我有点看不懂,麻烦详细点,
小佳希1年前1
GT沉落沧澜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B 锌铜合金可以 氧化锌与稀硫酸生成水和盐 只有锌单质与稀硫酸反应才有气体H2生成

试管中加入锌铜合金(底部开孔) 在最左端烧杯加入稀硫酸 与合金反应 只有Zn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2 (Cu活泼性较差)可以用生成H2的量 来推算原合金中Zn的量 从而计算质量分数生成的H2导入广口瓶 将广口瓶中的水压入右侧量筒内 量筒内水的体积可以近似看成生成H2的体积
对于第二问 H2体积即为Zn未氧化部分的反应产物氧化锌与稀硫酸产物为水和硫酸锌用生成H2的量推算混合物中Zn的量 → 质量分数
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其中一份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得到溶液A;
步骤二:将另一份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粉末B;
步骤三:将溶液A、粉末B混合,结果产生无色气体0.5克,并得到不溶于物32克和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质中,除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外,还含有______;
(2)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
(3)计算粉末B中铁的质量;
(4)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多少?
norwegianwoods1年前1
丁伊洁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解题思路:(1)根据步骤一中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可以作出判断;
(2)由于铁比铜活泼,可以和铜盐反应,而步骤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可以判断32g不溶物全部为铜,可以据此解答;
(3)两份中含有铜的质量为32g,那么一份中含有铜的质量为16g,而该铜为铁和氯化铜反应后得到的,可以据此结合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求算;
(4)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亚铁的质量,结合(2)的解答可以完成解答.

(1)步骤一中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HCl;
(2)由于铁比铜活泼,可以和铜盐反应,而步骤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说明铜已全部被铁置换出,而铁不能存在于强酸性的溶液中,从而可以判断32g不溶物全部为铜,根据铜元素的质量守恒,即氧化铜中的铜元素和反应后生成的铜的质量相等,可得:
32g÷[64/80]×100%=40g;
答: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0g.
(3)设与盐酸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x,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y,
其中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32g÷2=16g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56 2 56 64
x 0.5g y16g
[56/2]=[x/0.5g] [56/64]=[y/16g]
解得:x=14g 解得:y=14g
所以生成铁的质量为:14g+14g=28 g
答:粉末B中铁粉的质量为28g.
(4)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亚铁的质量,B中含铁粉的质量为28g,即铁元素的质量为28g,则两份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56g
56g÷[56/56+16]×100%=72g;
72g:40g=9:5;
答: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9:5.

点评:
本题考点: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不纯物质的质量与纯物质的质量的相互转化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酸性酸性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BaCl2、HClBaCl2、HCl(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vv肿桶不拾1年前1
Chaplin_d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1)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钡,在加入K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碳酸钾并没有和氯化钡反应,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氯化钡外,还含有盐酸.
(2)由图意,(40g-10g) K2CO3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全部反应,生成9.85g碳酸钡沉淀,要计算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5g,求出碳酸钾的质量,而这些碳酸钾是30g碳酸钾溶液中的碳酸钾的质量,就不难求出质量分数了.

(1)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钡,在加入K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碳酸钾并没有和氯化钡反应,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BaCl2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答案为:酸性、BaCl2、HCl
(2)分析图意,(40g-10g) K2CO3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全部反应,生成9.85g碳酸钡沉淀
设:30g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K2CO3+BaCl2=BaCO3↓+2KCl
138 197
x 9.85g

138
x=
197
9.85g
x═6.9g
该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9g
40g−10g×100%=23%
答: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点评:
本题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点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出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

初一下学期期末努力来得及吗 我班级中下,主科都80多 小科满分左右
初一下学期期末努力来得及吗 我班级中下,主科都80多 小科满分左右
我希望可以在初三考上年部前30(年部共600多人) 中考上全市第一的重点高中
charlie_cai1年前30
冷雨夜烟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能,初一是打基础的,但是初一的课程不难,关键是初二,
你要好好利用暑假这段时间,把初一的课程补回来,
基础打好了,学起来会轻松.语文是要积累的.把课本钻研透了,肯定行
既然有想法,那就付诸实践,相信你肯定可以.
31.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
31.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
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
象的原因是 ;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
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
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
葵的( )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
秋天的守侯1年前1
e_rainbow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1)减小实验误差
(2)不同花蕾时期
(3)向日葵的花盘不能始终朝向太阳(在花蕾初期花盘始终朝向太阳,但在花蕾晚期花盘并不跟随太阳移动)
小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对部分电学知识整理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 A.物理量及单位 电阻:欧姆 电功:千瓦时 B.科
小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对部分电学知识整理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
A.物理量及单位
电阻:欧姆
电功:千瓦时
B.科学家及贡献
法拉第:电磁感应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C.测量仪器及用途
测电笔:测电阻
电能表:测电功
D.家电及能量转化
电饭煲: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shasha9301年前1
miumiu8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A、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电功的单位是千瓦时,故A选项正确;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选项正确;
C、测电笔用来鉴别火线零线,而不是测电阻,故C选项不正确;
D、电饭煲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是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一道电学的计算题目.小科的家乡有一座小型水电站,输出电功率是500千瓦,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欧,求(1)若采用110千
一道电学的计算题目.
小科的家乡有一座小型水电站,输出电功率是500千瓦,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欧,求(1)若采用110千伏的电压输电,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是多少?(2)若采用220千伏的电压输电,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又为多少?(3)从减少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角度考虑,你有哪些方案?
happykiki20081年前1
zhoumu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统一单位:110KV=110000V,500KW=500000W
2.运用公式:P=UI=U^/R
3.计算:(1)P=110000^/10=1210000000(W)
(2)P=1210000000*4=4840000000(W)
4.(3)答:可以使用更粗的输电线或改用电阻更小的材料制作输电线或采用更小的电压输电.
注意:“^”是平方的意思,“*”是乘的意思,此题皆运用国际单位,考试时请不要按此格式解题,明白思路自己验算一遍.
初二小科成绩分数折算要乘以多少
珑21年前3
muone 共回答了46个问题 | 采纳率10.9%
100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 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先用细线
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 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先用细线
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在空气中的读数是4.6N,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4.1N.
求这种是什么金属?(已知:金属所受的重力为4.7N,所受的浮力为0.6N)
我知道这个金属是铁,
彼此互相1年前2
一十一郎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首先这是个物理问题
设体积为V,G=ρgV F浮=ρ水gV
可知G/F浮=ρ/ρ水
所以可求出ρ,就知道是铁了
(2012•宁波)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
(2012•宁波)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一感光电阻(R0)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感光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当烟雾达到某一浓度时,探测器便会发出警报.已知光照越强,感光电阻阻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当烟雾进入烟室并越来越浓时,则(  )
A.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R消耗的功率逐渐变大
ss13951年前1
camelrr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1)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
(2)由感光电阻性质可知R0电阻值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R0两端电压的变化.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由感光电阻的性质知:当烟雾进入烟室并越来越浓时,使光照变弱,感光电阻阻值增大,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这时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会减小,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感光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同时根据P=I2R可知,因电路中的电流减小,R消耗的功率也减小;
所以A、C、D说法错误;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物理学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路图的分析及欧姆定律的使用,从题中得出感光电阻的阻值与光照的变化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

小科用Google搜索“物理与生活”时,搜索到的下列事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倒的一杯开水,冷却到可以饮用时
小科用Google搜索“物理与生活”时,搜索到的下列事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倒的一杯开水,冷却到可以饮用时,放出的热量约为10 5 J
B.在生活中难以找到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现实意义
C.一盏“220V40W”的灯泡工作25h,耗电总是1kwh
D.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的道理
独独留存1年前1
小鹿online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A、由公式Q=cm△t得:Q=cm△t=4×10 3 J/(Kg•℃)×0.3kg×(100℃-20℃)=9.6×10 4 J≈10 5 J;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的情况,虽然在生活中难以找到不受力的物体,但是受平衡力的物体可以等效成不受力的物体.它的运动规律跟不受力的物体一样.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仍有现实意义.故B错误.
C、一盏“220V 40W”的灯泡工作25h,没有说明灯泡一定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功率不一定是40W,所以耗电不能确定.故C错误.
D、热气球内空气密度小,体积不变,所以球内气体质量小,这样浮力大于重力使气球上升的.故D错误.
故选A.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过程)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过程)
36.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下图所示图像。 ;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
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fzlin1年前2
fsgleen200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钡,在加入K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碳酸钾并没有和氯化钡反应,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BaCl2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答案为:酸性、BaCl2、HCl
(2)分析图意,(40g-10g) K2CO3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全部反应,生成9.85g碳酸钡沉淀
设:30g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K2CO3+...
初三化学题!小科同学为了检测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变质情况.
初三化学题!小科同学为了检测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变质情况.
一.小科同学为了检测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变质情况,取50克该氢氧化钠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配成溶液,再滴加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0克白色沉淀.则: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二. 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cc之友1年前1
atao7599 共回答了31个问题 | 采纳率93.5%
Na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20 x=21.5 50-21.5=28.5g CaCO3+2HCl=CaCl2 +CO2 +H20 100 111 44 x y 22.2+126-139.4 x = 20g y=22.2 CaCl2%=22.2/139.4= 15.9%
(5分)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
(5分)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
⑴他需要的测量工具分别是:测量身体质量m的_______、测量爬楼的高度h的_______和测量时间t的秒表(填写测量器材)。
⑵利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___________________
⑶活动中测得小明的质量是50kg,他从一楼登上三楼(每层楼高3 m)用了20s的时间,则小明登楼的功率是 W(g取10N/kg).
⑷活动中,他还想比一比谁的功率大。小明设计的方案是:测量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你还可设计其它方案吗?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enx909711年前1
听得见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

(1)估测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中,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其中测量身体质量的工具应该是磅秤;测量高度应该用刻度尺;测量时间应该用秒表;(2)功率P=W/t=Gh/t=mgh/t

(3)这一问就是把数据带入上一问的公式中求出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从一楼登上三楼实际上爬过两层楼的高度应该是6m。(4)比比水的功率大,可用上述方法中把h控制相同,只要测出身体质量和爬楼时间即可。

(1)磅秤、刻度尺(2)P=mgh/t(3)150W(4)测量出各自的质量、爬相同高度楼的时间,比较质量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功率大。

(2014•南沙区一模)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思考,他所用的器材和做法如图甲所示:取
(2014•南沙区一模)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思考,他所用的器材和做法如图甲所示:取一块玻璃板竖直放置,取两支同样的蜡烛A和B,将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______(选填“同一侧”,“另一侧“)观察,这是因为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照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2)请在图乙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如果选取玻璃板过厚的话,它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这样小科同学通过玻璃板将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______(填“1个”,“2个”,“3个”)个像,会干扰观察.
(5)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6)通过实验可发现,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
yjlu_25621年前1
俺是小小鸟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1)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成的是虚像,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2)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并且要知道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3)点燃蜡烛A,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5)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支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不断移动它,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6)实验时采用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研究物像大小关系,如果不能重合,说明物像大小不同,如果重合,说明物像等大.

(1)由于成的是虚像,人眼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即眼睛应位于透明玻璃的前面,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照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光的反射形成的.
(2)做S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连接像点与S′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PO,则SO是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即同时成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5)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只有完全重合才可以比较大小.
(6)通过实验可发现,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故答案为:(1)同一侧;光的反射;
(2)

(3)蜡烛B;
(4)2;
(5)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
(6)相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其中像的位置的确定利用了替代法,在实验中要注意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同时要掌握实像与虚像的特点,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夕阳郡1年前1
freelzm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

功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只要测出功率进行比较即可。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测体重及高度可以算出功,时间相同,做功越多,功率越大;第二种方法中有楼高相同,根据体重和时间可以算出功率进行比较;第三种方法算功率,根据功率大小进行比较。这三种方案都可以算出功率大小,都可以进行比较。

D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来听?"的问题时,小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请根据这些猜想来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来听?"的问题时,小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请根据这些猜想来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 猜想 :可能跟辨别声源方向有关 实验方案( )
实验二 猜想 :左耳听左边,右耳听右边 实验方案( )
实验三 猜想 :两耳收集到的音量大 实验方案( )
请填写实验方案!
fugu123451年前2
宵笑晓愁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来听?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
做出假设: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可听得更清楚.
2.用两只耳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3.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
4.可能是如果用一只耳朵听,这只耳朵很快疲劳,所以用两只耳朵分担疲劳.
5.声音有立体感
目的1:验证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因此可以听得更清楚.
实验方案:
(1)先用棉花塞住一只耳朵,然后测试另一只耳的听力距离(先靠近一只滴嗒响的闹钟,然后往后走,一直到听不见的地方为止,然后做个记号).(2)再试一次,此时用两只耳朵来听,记下正好听不到闹钟声音的距离.(3)多做几次实验,并对比一下实验结果,如果用两只耳朵听距离较远,就说明两只耳朵听收集到的音量更大,可以听得更清楚.(马榕)
目的2:验证用两只耳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方案:
(1)一个人闭上眼站着不动,另一个人在相同距离内无声地站到闭眼者的前面、后面、左边和右边,手里拿着钟或表.当到达闭眼者的前后左右面时,让钟的“滴答” 声传出(转换地点时一定要把钟捂住,不能发出声音),让闭眼者用双耳判断声源的位置.(2)捂住左耳,使声源位置无规律变化,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用右耳判断;捂住右耳,使声源位置无规律变化,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用左耳判断.记录在各个不同位置时单耳和双耳判断的结果,并进行比较.若实验结果不同,证明用双耳听与判断声源的位置有关,否则无关.(万蒙雨)
目的3:验证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
实验方案:
(1)先将收音机打开,然后将右耳面向收音机的方向,堵住右耳,让左耳来听,如果左耳听得见收音机的声音,证明左耳听左边的声音是错误的.若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该假设成立.(蔡欣莹)(2)让实验者左耳面向收音机的方向,堵住左耳,用右耳来听,进行同样的实验.若右耳听得见收音机的声音,证明右耳听右边的声音是错误的.若不能听到声音,则说明该假设成立.
小科小明同学对某一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根据其结构特点,你认为该植物应该为(&
小科小明同学对某一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根据其结构特点,你认为该植物应该为(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colorsdufe461年前1
ylh1983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C

初三化学计算题.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
初三化学计算题.
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其中一份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得到溶液A;
步骤二:将另一份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粉末B;
步骤三:将溶液A、粉末B混合,结果产生无色气体0.5克,并得到不溶物32克和不含二价铜离子的强酸性溶液.
(1). 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
(2). 计算粉末B中铁的质量;
(3). 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多少?
金色钓鱼钩1年前4
阳光蝴蝶梦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 32g/(64/80)=40g;
(2).计算粉末B中铁的质量 14g+14g=28g;
Fe+CuCl2=FeCl2+Cu
56 64
x 32g/2=16g
56/x=64/16g
x=14g
Fe + 2HCl === FeCl2 + H2↑
56 2
y 0.5g
56/y=2/0.5g
y=14g
原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 28g*2/(56/72)=72g
(3).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72g:40g=9:5
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A. 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 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
C. 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 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
huyue19881年前1
三丰真人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解题思路: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故变暗可以从实际功率入手来分析,可能是功率变小,而实际功率与灯泡的电阻有关,故分析电阻的变化即可分析出灯泡变暗的原因.

∵灯丝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灯丝升华,导致灯丝变细,使电阻变大;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P=
U2
R可知实际功率变小;
∴电灯将会变暗.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际功率.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此类问题应根据现象认真考虑,找到深层的原因;影响灯泡变暗的因素不仅仅只是实际功率,当然也有可能是灯泡壁变暗导致光线变暗.

36.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
36.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下图所示图像.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
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yaba10251年前1
facy6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1)原混合溶液呈酸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HCl,BaCl2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0到10是消耗的H+,
10到40是消耗的Ba2+,
因此生成BaCO3[9.85g(0.05mol)]质量按Ba2+来算,0.05mol*158g/mol/(40g-10g)*100%=23%
(2011•宁波)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
(2011•宁波)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min 铁/g 活性炭/g 空气湿度/% 水/mL 上升温度/
1 30 1 0.6 70 0 10.7
2 30 1 0 70 0 0
3 30 0 0.6 70 0 0
4 30 1 0.6 40 0 4.2
5 30 1 0.6 40 2 11.5
(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______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______的性质.
cathleenlong1年前1
因此以来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解题思路: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

(1)由l、3组的数据可知,,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1中有铁这种物质,3中没有铁这种物质,1中放热,3中不放热,说明没有铁这种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故填:铁.
(2)由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性质.故填:水蒸气.

点评:
本题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表中数据的含义,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的差异方面进行科学地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随之移动?”小科对此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
“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随之移动?”小科对此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动,发现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光标移动正常;在桌面上移动时,光标移动不灵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动时,光标基本不移动.

(1)小科做上述实验是因为他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______大小有关.通过上述实验小科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小敏仔细观察了通电时的鼠标,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如图所示的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不拆开鼠标的前提下,设计了如下实验:______.实验证明小科的猜想是错误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光标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小科和小敏又开始新的探究…
zplxf1年前1
record200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解题思路:(1)根据实验的相同条件是相同大小的压力和相同的速度移动;不同的是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玻璃的光滑程度,从而判断光标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的影响因素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引起的滑动摩擦力.
(2)小敏观察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想到鼠标的移动可能与它们有关,与摩擦力大小无关,才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的实验要求应是让鼠标仍在鼠标垫上移动,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摩擦时,观察光标移动的情况.

(1)小科做上述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只有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滑动摩擦力在改变,因此他的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
(2)他设计的实验要求应是让鼠标仍在鼠标垫上移动,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摩擦时,为达到这一要求设计的实验是:让鼠标稍稍离开鼠标垫,移动鼠标,观察光标是否移动.
故答案为:(1)滑动摩擦力;(2)让鼠标稍稍离开鼠标垫,移动鼠标,观察光标是否移动.

点评:
本题考点: 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研究方法中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应用时注意只有一个变量,其它物理量保持不变.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像.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简单点列个数字
无言78121年前1
lukeyNI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分析一下题干,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可能会有其中一种过量,并且剩余.
若是碱过量,则混合后的溶液可以与K2CO3直接反应生成沉淀.
若是酸过量,HCl优先与K2CO3发生反应,2HCl+K2CO3=2KCl+H2CO3,不会有沉淀的产生.
从图形来看,先有一段时间是没有沉淀产生的,可以判断是盐算过量,加入10gK2CO3溶液后,
溶液中的酸才被完全中和.
接下来的这一斜线代表的过程是Ba2+和CO32-的反应过程Ba2+ + CO32-=BaCO3.
这一反应完成,即溶液中的Ba2+完全沉淀后,不会有新的沉淀生成,沉淀质量不变,也就是图形中后面平直段的含义.
前10g可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接下来的30g与Ba2+反应,生成9.85g的BaCO3沉淀. 根据这一过程可以求解.
因此k2co3的质量分数为n(k2CO3)*M(k2CO3)/30*100%
=n(BaCO3)*M(k2CO3)/30*100%
=23%
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室中有一样品,已知是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小科把样品均分成两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其中一份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得到溶液A;
步骤二:将另一份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粉末B;
步骤三:将溶液A、粉末B混合,结果产生无色气体0.5克,并得到不溶于物32克和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质中,除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外,还含有______;
(2)计算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
(3)计算粉末B中铁的质量;
(4)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多少?
lxcsummer1年前3
淘桃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1)根据步骤一中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可以作出判断;
(2)由于铁比铜活泼,可以和铜盐反应,而步骤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可以判断32g不溶物全部为铜,可以据此解答;
(3)两份中含有铜的质量为32g,那么一份中含有铜的质量为16g,而该铜为铁和氯化铜反应后得到的,可以据此结合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求算;
(4)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亚铁的质量,结合(2)的解答可以完成解答.

(1)步骤一中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HCl;
(2)由于铁比铜活泼,可以和铜盐反应,而步骤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强酸性溶液,说明铜已全部被铁置换出,而铁不能存在于强酸性的溶液中,从而可以判断32g不溶物全部为铜,根据铜元素的质量守恒,即氧化铜中的铜元素和反应后生成的铜的质量相等,可得:
32g÷[64/80]×100%=40g;
答:原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0g.
(3)设与盐酸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x,与氯化铜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y,
其中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32g÷2=16g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56 2 5664
x0.5g y16g
[56/2]=[x/0.5g] [56/64]=[y/16g]
解得:x=14g 解得:y=14g
所以生成铁的质量为:14g+14g=28 g
答:粉末B中铁粉的质量为28g.
(4)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亚铁的质量,B中含铁粉的质量为28g,即铁元素的质量为28g,则两份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56g
56g÷[56/56+16]×100%=72g;
72g:40g=9:5;
答:原样品中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9:5.

点评:
本题考点: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不纯物质的质量与纯物质的质量的相互转化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小科取了一底部带小孔的塑料花盆,栽种了一株薄荷草,放在阳台上晒了两天,发现植株萎焉了,于是将花盆浸入盛水的脸盆中,2小时
小科取了一底部带小孔的塑料花盆,栽种了一株薄荷草,放在阳台上晒了两天,发现植株萎焉了,于是将花盆浸入盛水的脸盆中,2小时后取出称量,发现比浸盆前明显增重了,增重的是(  )
A.水的质量 B.土壤的质量 C.空气的质量 D.有机物的质量
kikipeng1年前1
依稀yix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
很简单啊
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表. 小科同学采集的这种石
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表. 小科同学采集的这种石
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他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加入10g 2.63
第二次加入10g 1.26
第三次加入10g 0.6
第四次加入10g 0.6
hai蛰1年前1
不羁的雪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6=3.4克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4/4=85%
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
100------------73
4-2.63-------10*X
X=10%
小科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50.0g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
小科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50.0g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t0t1t2t3
烧杯总质量/g161.4161.2161.0161.0
求:(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本题计算结果准确到0.1%)
pibinmei1年前1
笑七下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实际上就是利用金属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的计算,要分析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1)分析题干给出的数据以及表格的数据可知此反应进行完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11.4g+100.0g+50g-161.0g=0.4g;
(2)设产生0.4g氢气同时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x,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y,消耗铁的质量为z,则有
Fe+2HCl=FeCl2+H2
56731272
zyx 0.4g
[56/z=
73
y=
127
x=
2
0.4g]
x=25.4g
y=14.6g
z=11.2g
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11.2g/11.4g×100%=98.2%
(3)反应后溶液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25.4g
25.4g+100g−14.6g]×100%≈22.9%
答:(1)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0.4g;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8.2%;
(3)反应后溶液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为22.9%.

点评:
本题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混合物中纯物质的含量的计算,完成此类题目,要分析题干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某物质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小科发现取自实验室的镁带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小科发现取自实验室的镁带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1)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______(填化学式)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
(2)进一步查阅资料后获知,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时,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原来的结论______.
A.正确B.不正确C.可能不正确
(3)小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究…
此探究过程给你的启示是______.
mengzimeng1年前1
我向往美好明天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由题中信息知,小科的猜想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可以判断应该将镁带放入氧气中燃烧,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根据查阅的资料可以对小科的结论进行判断;
(3)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进行解答该题,该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合理即可.

(1)由题中信息知,小科的猜想是“镁带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则应该把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化学式为:O2
(2)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又发现了判断物质颜色的一种方法,即有些物质在粉末状态时可能会呈现黑色,可以判断,原来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故选C;
(3)由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即获得科学结论的方法不是惟一的,不能轻信、也不能武断,应该向科学家那样,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究,亲自动手查资料、做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本题答案开放,只要属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本质等方面的感悟均可).
故答案:(1)O2
(2)C;
(3)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究,亲自动手查资料、做实验获得正确结论.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考点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颗粒大小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zhaoyinjushi1年前1
ssqaym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颗粒 小的 反应速度 快 因为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了 从而 增大了与盐酸的接触 面积
小科发现取自实验室的镁条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条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zz猫猫1年前1
烟上舞蹈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1)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______(填化学式)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
(2)进一步查阅资料后获知,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可认为原来的结论______.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3)小科又开始进一步的探究……
此探究过程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考查科学方法的探索,依照题中所给条件分析作答,合理即可.(1)O2(2)C(3)科学结论是在反复质疑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本质等方面有感悟的均可)
(2008•宁波)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2008•宁波)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测得矿石的质量是210g;
(2)因矿石体积较大,她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特立独行的猪w21年前1
yxl840206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解题思路: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我们可以根据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求出倒出水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已知矿石质量、矿石体积,求出矿石的密度.

(2)根据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平行,如图,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量筒原有水的体积V1=200ml,量筒中剩下的水的体积V2=120ml,
则量筒中倒出的水的体积V=V1-V2=200ml-120ml=80ml=80cm3
∵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
∴V=80cm3
故答案为:80;
(3)根据密度公式ρ=[m/v],已知矿石的质量m=210g,矿石的体积V=80cm3
∴ρ=
210g
80cm3=2.625g∕cm3
故答案为:2.625.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密度的计算;量筒的使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中固体密度的测量属基础问题,因初中物理对固体密度的测量要求较高,体积用到补充水的方法,给本题带来了一定难度.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科观察到的是动物细胞
B. 细胞壁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C. 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的细胞会更大
D. 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ibingbing1年前1
陈文东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壁:支撑细胞结构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它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的废物可以出去.有用的物质不能出去;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根据题干可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说明不是动物细胞,

A、根据题干可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说明不是动物细胞,故该项不正确;
B、细胞壁:支撑细胞结构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故该项不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故该项正确;
D、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故该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