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每上一层楼需要10秒,他从一楼上到八楼,需要多长时间?

devin098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zhaohetech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70秒
1年前

相关推荐

一本书,冬冬第一天读了20%,与第二天读的页数比是1:2,第三天读了60页,刚好读完全书,这本书有多少页?
elevenxiaoyun1年前1
小小苏198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第二天读了40%
第一天和第二天共读了20%+40%=60%
还剩1-60%=40%
第三天正好读完说明第三天读了40%
这本书的总页数60÷40%=150(页)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东东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东东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
各跑了多少圈
sh_hui823771年前1
千锤百炼007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6.3%
5
平明送客楚山孤的上一句是什么冬冬
香儿姑娘1年前1
bluesunny1024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冬冬家在16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44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
雪夜无声1年前1
vicky_ww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16/144)*990=118平方米
每个周末,冬冬都要到城郊爷爷家的花圃里去玩.有一次,爷爷给冬冬出了道数学题,爷爷家的花圃呈长方形,长比宽多2m.如果花圃
每个周末,冬冬都要到城郊爷爷家的花圃里去玩.有一次,爷爷给冬冬出了道数学题,爷爷家的花圃呈长方形,长比宽多2m.如果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m,那么这个花圃的面积将增加39㎡.你能算出花圃原来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详细一点,最好附上原因)
sunhuanqi0051年前1
gkp041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设宽为x,长就是x+2.那么原来的花圃面积就是x(x+2).
现在长宽各加3m,面积就是(x+3)(x+2+3).
两个面积相减等于39.
解方程,得x=4m.
所以宽是4m,长是6米.
够详细了吧^.^
(1)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重25千克.吃了五分之三,吃了多少千克?
(1)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重25千克.吃了五分之三,吃了多少千克?
(2)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15千克,正好是这袋面粉的五分之三.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列解方程)
th07281年前1
游弋于喧嚣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25X3/5=15(千克) 答:吃了15千克.(2)设这袋面粉重X千克 则有:5/3X=15 得X=25(千克) 答:这袋面粉重25千克.
小军、冬冬和王林三人各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三天后,小军看了四分之一,冬冬看了五分之一王林看了七分之二
小军、冬冬和王林三人各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三天后,小军看了四分之一,冬冬看了五分之一王林看了七分之二
比一比谁剩下的多?(算式.答)
阿布小和1年前1
聚义槐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先减 1-1/4=3/4
1-1/5=4/5
1-2/7=5/7
然后通分
答:冬冬看的多
其实这个一眼就看出来的.
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办?冬冬:下雨了,糟糕,我忘了带伞,怎么办呢?丁丁
q20161年前1
xumascot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那要看我和冬冬的关系了.如果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会先和他一起回他家,再回自己家.如果关系不怎么样,我才不会睬他.如果关系很差,我会说: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啊
爷爷今年的年龄是东东的5倍 爷爷比冬冬大48岁 爷爷和冬冬个多少岁
fangzi951年前1
蓝海飞鸟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冬冬12,爷爷60.
冬冬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后座上的书包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凹凸不
冬冬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后座上的书包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摩擦.
浪漫圣诞夜1年前1
停地唤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1)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1)冬冬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自行车与书包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后座上的书包是静止的;
(2)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静止;增大.

点评:
本题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增大摩擦的方法等知识,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丁丁冬冬和玲玲一共有46本课外书,已知丁丁的课外书本数与东东的课外书本数的比是8:9
neta1年前1
Travis_Fei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三人的课外书比是8:9:6,46除以8+9+6得2,那么东东是18,丁丁是16,玲玲是12
列方程: 冬冬:我一分钟能打110个字. 佳佳:是我一分钟打字数量的2倍还多2个.我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atcman1年前2
dd祥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设佳佳一分钟能打X个字
2X+2=110
2X=110-2
2X=108
X=108/2
X=54
佳佳一分钟能打54个字
丁丁和红红共重48千克,丁丁和冬冬的体重共重52千克,冬冬和红红的体重50千克,
syer1年前3
wyk1225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三人平均=(48+52+50)÷2÷3=25千克;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玲玲和冬冬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两家相距560米.放学时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经过4分钟,两人同时到家,冬冬每分钟走80
玲玲和冬冬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两家相距560米.放学时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经过4分钟,两人同时到家,冬冬每分钟走80米,玲玲每分钟走多少米?
说说不行吗1年前1
明白不说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560除以4,求出两人的速度之和;然后根据冬冬每分钟走80米,用两人的速度之和减去东东的速度,求出玲玲每分钟走多少米即可.

560÷4-80
=140-80
=60(米)
答:玲玲每分钟走60米.

点评:
本题考点: 简单的行程问题.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一年级思考题:小红约冬冬明天7点去郊游,可冬冬醒来看时间才5点,认为还早,就再睡会儿,结果为什么迟到
广儿石1年前1
感情的xx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①睡过了头 ②看的时间是17:00 ③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堵车、地震什么的)
大雪后的一天,冬冬河爸爸共同步测一个花池的周长,他俩的起点和行走的方向完全相同,冬冬每步长54厘米,爸爸每步长72厘米.
大雪后的一天,冬冬河爸爸共同步测一个花池的周长,他俩的起点和行走的方向完全相同,冬冬每步长54厘米,爸爸每步长72厘米.由于两人有重合的脚印,所以各走完一圈后,雪地上只留下60个脚印,花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埃尔默1年前9
nn观反方五辩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爸爸走3步与明明走4步的距离相等此时地上有(4+3-1)=6个脚印这个花池的周长=(60÷6)×(72×3)=2160cm 或(60÷6)×(54×4)=2160cm
望采纳
用橡皮泥造船,各组的橡皮泥轻重一样,丁丁小组造的船装了8个垫圈,冬冬小组造的船装了12个垫圈.下列``
用橡皮泥造船,各组的橡皮泥轻重一样,丁丁小组造的船装了8个垫圈,冬冬小组造的船装了12个垫圈.下列``
用橡皮泥造船,各组的橡皮泥轻重一样,丁丁小组造的船装了8个垫圈,冬冬小组造的船装了12个垫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丁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比冬冬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大
b.冬冬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比冬丁丁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大
c.丁冬冬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和丁丁小组造的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大
及时为雨1年前1
晨游泰山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根据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第一单元的题目,应该选B.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装的东西越多,排开的水量就越大.
00之前就要!)“意思”真有意思丁丁:你这人真有意思,怎么到现在才来?冬冬:刚才我见天有下雨的意思,所以晚来了一会儿,对
00之前就要!)
“意思”真有意思
丁丁:你这人真有意思,怎么到现在才来?
冬冬:刚才我见天有下雨的意思,所以晚来了一会儿,对不起.
丁丁:说句“对不起”就行了?你得意思意思.
冬冬:你怎么好意思?我不就晚来一会儿吗?你说这话就没有意思了.
丁丁:不过让你来点小意思罢了.
冬冬:那我请你看电影《有意思的小熊》
丁丁:噢,
冬冬:不好意思,我也没看过这部影片.
1.上文这么多“意思”,你都理解它们的意思吗?
“真有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有下雨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意思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好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没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小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什么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不好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列举出“意思”的其他含义吗?(越多越好!)
basebachelor1年前1
sdsun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有趣;
有下雨的迹象;
表示表示;
不难为情;
没趣味;
我的想法;
小的表示(如请客等);
什么内容;
难为情;
2.不够意思:不够义气
求解题“冬冬和月月为希望小学捐款,冬冬说:我捐的款再添上4元就是月月捐款数的3倍,月月说:把冬冬捐款数中的4元放在我的捐
求解题“冬冬和月月为希望小学捐款,冬冬说:我捐的款再添上4元就是月月捐款数的3倍,月月说:把冬冬捐款数中的4元放在我的捐款数中,此时我的捐款数减去冬冬的捐款数,正好是我原来的捐款数,问他们二人各捐了多少钱?
暗尘香1年前1
随便一个了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如题,冬冬的捐款再添上四元就是月月捐的3倍,把月月的捐款看做1倍数,冬冬把添上的那四元放在月月的捐款中,他们两人捐款数的差正好是月月原来的捐款数,即1倍数,由此推出冬冬比月月多1倍数加4元,1倍数月月的捐款正好是4+4=8元,冬冬的捐款数8X3-4=20元
冬冬把10×(a+2)错抄成10a+2,想一想,他算出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3327456271年前1
jishaowu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算出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10×(a+2)]-﹙10a+2﹚=18
天天,冬冬,明明比赛跳高,天天跳90厘米,明明跳的是天天的6分之5,是冬冬的3分之4,冬冬跳了多少?
迷途老书童1年前1
barbie00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90x5/6/3/4=100.冬冬跳了100Cm
能不能说“小溪丁丁冬冬”?丁丁冬冬是不是小溪发出的声音?
jie03771年前1
ppul1n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应该说“小溪的水丁丁冬冬.”
小溪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冬冬在计算2.46【6循环】与A相乘时,误将2.46【6循环】看成了2.46,结果积比正确的积少2.46.求A以及正确的
冬冬在计算2.46【6循环】与A相乘时,误将2.46【6循环】看成了2.46,结果积比正确的积少2.46.求A以及正确的乘积!
冷眼乾坤1年前1
勇往直前007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A=2.46/0.06【6循环】
冬冬从一楼走到五楼,一共走了68级台阶.平均相邻两层之间的台阶又多少级?
胖小小1年前3
autb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68/(5-1)=68/4=17
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
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____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
悠悠0261年前1
我想不到更强的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读懂图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甲可以看出:红光的偏折程度小,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即红光折射能力弱紫光折射能力强.

根据三棱镜对光线的偏折情况,可以得出,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所以红光的焦距大.
故答案为:大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角度较小.

点评:
本题考点: 光的色散;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得出不同颜色的光经过透镜的折射能力的不同的结论,再加以利用,是一道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往往是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总结得出结论,再应用与题目中.

一次数学测验中规定,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扣3分,冬冬做了8题,共得16分,他做对了几道
思古山1年前3
zsdl1319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他做对了5道
完成一份作业冬冬要8分钟亮亮要10分钟冬冬与亮亮写作业效率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Januswang20001年前1
我和狗狗去流浪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效率比是 5:4
冬冬家原来平均用水14吨使用节水水龙头后原来一年的用量现在可以多用2个月现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镜子里的绿幽灵1年前1
悠悠游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如果14吨是一年平均用量 那 14除以(12+2) 得1吨 2.如果14吨是一个月平均用量 那 14乘以12得168 然后 168除以(12+2) 得12 那就是12吨
冬冬做两门功课,写数学作业的时间占规定时间的一半,写语文作业又用去剩余时间的一半,最后提前15分钟完成.那么规定的时间是
冬冬做两门功课,写数学作业的时间占规定时间的一半,写语文作业又用去剩余时间的一半,最后提前15分钟完成.那么规定的时间是______.
li131005107311年前1
蓝色摩蝎座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解题思路:提前15分钟完成,且写语文作业又用去剩余时间的一半,那么15分钟就是剩余时间的一半,先求出剩余时间,再根据剩余时间是规定时间的一半,即规定时间是剩余时间的2倍,据此即可解答.

15×2×2,
=30×2,
=60(分钟),
答:规定的时间是60分钟,
故应填:60.

点评:
本题考点: 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考点点评: 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冬冬被评为“优秀班干部”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爱吃醋的男人1年前4
xiangyi0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冬冬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把“的光荣称号”去掉.
冬冬家3月份用电80度,比2月份节约20%,1月份比3月份多用了1/8,列算式80/(1-20%)*20%应该提什么问题
冬冬家3月份用电80度,比2月份节约20%,1月份比3月份多用了1/8,列算式80/(1-20%)*20%应该提什么问题?
pangd10101年前1
云起之时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三月份与二月份相比,节约了多少度电?
冬冬说:“王大伯种植果树,96%的果树成活,未成活的就是4棵.”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冬冬说:“王大伯种植果树,96%的果树成活,未成活的就是4棵.”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试举例说明
pcspe1年前1
pengruna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不完全对:
设总种植X棵
1.如果是种植100棵果树,那么未成活的是(1-96%)*100=4棵
2.如果种植的数量不是100棵,那么未成活的就是4%*X棵
2010年,冬冬和妈妈的年龄数都是质数,乘积是259,那么到2013年时,母子俩的年龄各是多少?年龄差呢?
雨爱风1年前3
fover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259=7×37
母=37+3=40岁
子=7+3=10岁
差=37-7=30岁
有条200米长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第一次追上晶晶各跑几米?
sunnyy3241年前4
czzly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这道题如果画图会比较简单.
设用x秒 因为冬冬比晶晶快,所以冬冬比晶晶多跑了一圈,就是多跑了200米
所以列方程:6x-4x=200
2x=200
x=100
所以,当第100秒时,冬冬追上晶晶.
冬冬看一本250页,已经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多50页,冬冬看了多少页
冬冬看一本250页,已经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多50页,冬冬看了多少页
用方程
kwh3331年前2
jack_chon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250+50)÷2
=300÷2
=150
2、设冬冬看了x页
则未看的页数x-50
x+x-50=250
2x+300
x=150
冬冬看了150页
思维拓展:要交的)冬冬和晟晟比赛爬楼梯,东东爬到3楼时,晟晟已经爬到5楼.如果两人爬楼的速度不变,那么晟晟爬到9楼时,东
思维拓展:要交的)
冬冬和晟晟比赛爬楼梯,东东爬到3楼时,晟晟已经爬到5楼.如果两人爬楼的速度不变,那么晟晟爬到9楼时,东东爬到几楼?
要列简单易懂的算式。
phineasl1年前4
zzhmanly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晟晟速度是东东的(5-1)/(3-1)=2倍; ----注意,3楼是爬了2层,5楼是爬了4层,9楼是爬了8层
当晟晟爬到9楼也就是爬了9-1=8层时,东东应当爬了8/2=4层,也就是4+1=5楼
冬冬买了每支0.5元的铅笔,每支0.8元的两种铅笔共20支,付14元,找回0.4元,两种铅笔各花几元?
冬冬买了每支0.5元的铅笔,每支0.8元的两种铅笔共20支,付14元,找回0.4元,两种铅笔各花几元?
列方程!
cmahatma1年前1
looc25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X+Y=20
0.5X+0.8Y=14-0.4
计算上面的方程,得出X,Y
X=8,Y=12
也就是说,0.5的买了8支,0.8的买了12支.
即,0.5元的铅笔花了4元,0.8的铅笔花了9.6元.
老师给冬冬布置了12篇作文,规定他每天至少写l篇,如果冬冬每天最多能写3篇,那么共有多少种写完作文的方法?
jsldhy1年前1
xzw1234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解题思路:利用递推法:对于A1,若第一天写1篇,剩余3篇,有A3种可能;若第一天写2篇,剩余2篇,有A2种可能;若第一天写3篇,剩余1篇,有A1种可能,所以A4=A3+A2+A1=7,以此类推,得出An=An-1+An-2+An-3,解决问题.

设写完a篇作文的有An种方法,
A1=1,A2=2,A3=4,
对于A1,若第一天写1篇,剩余3篇,有A3种可能;若第一天写2篇,剩余2篇,有A2种可能;
若第一天写3篇,剩余1篇,有A1种可能,所以A4=A3+A2+A1=7,
以此类推,An=An-1+An-2+An-3,可得A12=A11+A10+A9=927.

点评:
本题考点: 排列组合.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利用递推法解决问题,注意从简单入手,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冬冬同学骑自行车上学:(1)以冬冬的书包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2)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凹
冬冬同学骑自行车上学:
(1)以冬冬的书包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2)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摩擦,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______,以减小压强.
(3)某次上学过程中,冬冬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冬冬同学上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制成自行车的金属材料号称世界“重量最轻”,这里说的“重量最轻”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这种材料的______很小.
熊楼小五1年前1
xueson0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1)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3)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延展性是金属的一种性质.

(1)冬冬正在骑自行车去上学.若以书包为参照物,地面与书包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地面是运动的.
(2)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受力面积,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压强.
(3)设总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

1
2s
v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1
2s
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s
t1+t2=
s


1/2s
v1+

1
2s
v2]=[2×6m/s×4m/s/6m/s+4m/s]=4.8m/s.
(4)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这里说的“重量最轻”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这种材料的密度小.
故答案为:(1)运动; (2)增大;受力面积;(3)4.8; (4)密度.

点评:
本题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以及惯性知识,知识点较多,但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在一次考试中,第一组同学的分数恰好构成了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总分为609,冬冬发现自己的分数算少了,找老师更正后,加了2
在一次考试中,第一组同学的分数恰好构成了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总分为609,冬冬发现自己的分数算少了,找老师更正后,加了21分,这时他们的成绩还是一个等差数列.请问:冬冬正确的分数是多少?
a大米a1年前1
猪猪我永远爱你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由冬冬加21分,依然是等差数列,可知冬冬的成绩从最低变成最高,依此可求第一组同学的总人数为21÷3=7人,再根据等差数列求项公式得到冬冬的正确成绩为609÷7+3×4=99分.

21÷3=7(人)
609÷7+3×4
=87+12
=99(分).
答:冬冬正确的分数是99分.

点评:
本题考点: 等差数列.

考点点评: 考查了等差数列,本题关键是得到第一组同学的总人数.

材料:寒假的一天,明明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冬冬在楼下喊:“明明,”.
材料:寒假的一天,明明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冬冬在楼下喊:“明明,”.
冬冬叫明明干什么去呢?明明去了没有呢?轻易上面一段话为开头,展开想象,加个合适的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fireflyyan1年前1
又被tt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别傻了小朋友,没人会给你写作文的,自己好好琢磨写吧
冬冬要把一只狗、一只鸡、一篮青菜运过河.由于船小,他每次只能运一样东西过河,而且狗会咬鸡,鸡会吃菜.你帮冬冬想个办法.列
冬冬要把一只狗、一只鸡、一篮青菜运过河.由于船小,他每次只能运一样东西过河,而且狗会咬鸡,鸡会吃菜.你帮冬冬想个办法.列式在此下.
16220181年前1
drlzf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先运菜再狗再鸡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与此同时冬冬以每分钟100米n速度沿公路走向甲地.已知快车出发30分钟后在途中遇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与此同时冬冬以每分钟100米n速度沿公路走向甲地.已知快车出发30分钟后在途中遇6冬冬,中车出发3多分钟后遇6冬冬.三辆车到达乙地n时候分别用了100分钟、120分钟、1多0分钟.请问:慢车出发多长时间后可以遇6冬冬?
alexserver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冬冬把电阻JR由5Ω分别换成了10Ω、20Ω,每次闭合开关后,首先应调节______,使______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流表的示数.
(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U=3V电阻/Ω51015
电流/A0.60.30.2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joanne731年前1
bio1234cffbi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解题思路:(1)电路图可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串联,与电压表并联,连接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
(2)实验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研究电流跟电阻关系时,应该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3)根据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变化关系可确定其规律;
(4)该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杠杆的平衡条件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

(1)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选择右下端接线柱,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源由2节干电池组成,所以电压表应选择0~3V的量程,如图所示:

(2)实验时要注意,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电阻最大的位置,当改变电阻后,应该运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才可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由题意知,电压大小不变,电阻越大,电流越大,且成倍变化,故可得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从寻找普遍规律,而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变的示数;
(3)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②.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考查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等,考查较全面.

冬冬家有三个人,三年前的年龄之和是65岁,已知爸爸比妈妈大2岁
冬冬家有三个人,三年前的年龄之和是65岁,已知爸爸比妈妈大2岁
接上: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冬冬的4倍,冬冬今年______岁.求详解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又五分之一,另一个内项是_____.
一个地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之和是88d㎡,它正好可以切成五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这五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_______d㎡.
全求详解
面貌奇特1年前1
跳槛老鱼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减掉爸爸多出的2岁,65-2=63,妈妈是东东4倍,所以,63/(4+4+1)=72,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外项乘积为1,比例外项的乘积等于比例内项的乘积,所以,内项也互为倒数,2又五分之一就是五分之十一,所以,另一为,十一分之五3,一...
丁丁和冬冬共集邮票180枚,已知丁丁与冬冬集的枚数比是4:5.两人各集了多少枚?
kelly33311年前2
aoxiangsz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丁丁集邮为180×4/(5+4)=80枚
冬冬集邮为180×5/(5+4)=100枚
冬冬读一本240页的书,每天读二十页,已经读了15天,还要x天才能读完.它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要写两条)
popdogll1年前1
刀小兰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每天读20页的话,12天就读完了.
一天小明和冬冬利用温差来测量山峰的高度.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12℃,已知该地区高度每
一天小明和冬冬利用温差来测量山峰的高度.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12℃,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这个山峰高多少米?
elf20021年前5
爱上火星的床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12℃,求出山脚和山顶的温度差;然后根据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用山顶和山脚的温度差除以0.8,再乘以100,求出这个山峰高多少米即可.

[4-(-12)]÷0.8×100
=16÷0.8×100
=20×100
=2000(米)
答:这个山峰高2000米.

点评:
本题考点: 正、负数的运算.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山脚和山顶的温度差.

冬冬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420页,比剩下少60%,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烟烟371年前1
相逢太晚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设剩下x页
x(1-60%)=420
40%x=420
x=1050
1050+420=1470页
好像是对的吧,可能错了 很久没做这种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