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以太网?

2023-07-19 10:32:59
TAG: 以太网
共3条回复
余辉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token ring)、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 hub)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的总线争用技术。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概述

3 CSMA/CD共享介质以太网

4 以太网中继器和集线器

5 桥接和交换

6 以太网类型

6.1 早期的以太网

6.2 10Mbps以太网

6.3 100Mbps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6.4 1Gbps以太网

6.5 万兆以太网

6.6 十万兆以太网

7 参考文献

8 参看

9 外部链接

[编辑]历史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区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

网路协议

应用层

DHCP · DNS · FTP · Gopher · HTTP · IMAP4 · IRC · NNTP · XMPP · POP3 · SIP · SMTP · SNMP · SSH · TELNET · RPC · RTCP · RTP ·RTSP · SDP · SOAP · GTP · STUN · NTP · SSDP · BGP · RIP · 更多

传输层

TCP · UDP · TLS · DCCP · SCTP ·

RSVP · PPTP · OSPF · 更多

网络层

IP (IPv4 · IPv6) · ARP · RARP · ICMP · ICMPv6 · IGMP ·

IS-IS · IPsec · 更多

数据链路层

Wi-Fi(IEEE 802.11) · WiMAX(IEEE 802.16) ·

ATM · DTM · 令牌环 · 以太网路 · FDDI · 帧中继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STP · 更多

物理层

以太网路 · 调制解调器 · 电力线通信(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导纤维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 更多

本模板:查看 u2022 讨论 u2022 编辑 u2022 历史

1979年,梅特卡夫为了开发个人电脑和局域网离开了施乐(Xerox),成立了3Com公司。3Com对DEC、英特尔和施乐进行游说,希望与他们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9月30日出台。当时业界有两个流行的非公有网络标准令牌环网和ARCNET,在以太网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快萎缩并被取代。而在此过程中,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梅特卡夫曾经开玩笑说,Jerry Saltzer为3Com的成功作出了贡献。Saltzer在一篇与他人合著的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在理论上令牌环网要比以太网优越。受到此结论的影响,很多电脑厂商或犹豫不决或决定不把以太网接口做为机器的标准配置,这样3Com才有机会从销售以太网网卡大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另一种说法“以太网不适合在理论中研究,只适合在实际中应用”。也许只是句玩笑话,但这说明了这样一个技术观点:通常情况下,网络中实际的数据流特性与人们在局域网普及之前的估计不同,而正是因为以太网简单的结构才使局域网得以普及。梅特卡夫和Saltzer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 MAC项目(Project MAC)的同一层楼里工作,当时他正在做自己的哈佛大学毕业论文,在此期间奠定了以太网技术的理论基础。

[编辑]概述

1990年代的以太网网卡或叫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以太网适配器)。这张卡可以支持基于同轴电缆的10BASE2 (BNC连接器, 左)和基于双绞线的10BASE-T(RJ-45, 右)。

以太网基于网络上无线电系统多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想法实现,每个节点必须取得电缆或者信道的才能传送信息,有时也叫作以太(Ether)。(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物理学家假设的电磁辐射媒体-光以太。后来的研究证明光以太不存在。) 每一个节点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给网卡的MAC地址,以保证以太网上所有系统能互相鉴别。由于以太网十分普遍,许多制造商把以太网卡直接集成进计算机主板.

已经发现以太网通讯具有自相关性的特点,这对于电信通讯工程十分重要的。

[编辑]CSMA/CD共享介质以太网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D)技术规定了多台电脑共享一个信道的方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net,它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这个方法要比令牌环网或者主控制网要简单。当某台电脑要发送信息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开始 - 如果线路空闲,则启动传输,否则转到第4步

发送 - 如果检测到冲突,继续发送数据直到达到最小报文时间 (保证所有其他转发器和终端检测到冲突),再转到第4步.

成功传输 - 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成功,退出传输模式。

线路忙 - 等待,直到线路空闲

线路进入空闲状态 - 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转到第1步,除非超过最大尝试次数

超过最大尝试传输次数 - 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失败,退出传输模式

就像在没有主持人的座谈会中,所有的参加者都通过一个共同的媒介(空气)来相互交谈。每个参加者在讲话前,都礼貌地等待别人把话讲完。如果两个客人同时开始讲话,那么他们都停下来,分别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开始讲话。这时,如果两个参加者等待的时间不同,冲突就不会出现。如果传输失败超过一次,将采用退避指数增长时间的方法(退避的时间通过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来实现)。

最初的以太网是采用同轴电缆来连接各个设备的。电脑通过一个叫做附加单元接口(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AUI)的收发器连接到电缆上。一根简单网线对于一个小型网络来说还是很可靠的,对于大型网络来说,某处线路的故障或某个连接器的故障,都会造成以太网某个或多个网段的不稳定。

因为所有的通信信号都在共用线路上传输,即使信息只是发给其中的一个终端(destination),某台电脑发送的消息都将被所有其他电脑接收。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接口卡会滤掉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信息,接收目标地址是自己的信息时才会向CPU发出中断请求,除非网卡处于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这种“一个说,大家听”的特质是共享介质以太网在安全上的弱点,因为以太网上的一个节点可以选择是否监听线路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共享电缆也意味着共享带宽,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以太网的速度可能会非常慢,比如电源故障之后,当所有的网络终端都重新启动时。

[编辑]以太网中继器和集线器

在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中,以太网集线器(Ethernet Hub)的出现使得网络更加可靠,接线更加方便。

因为信号的衰减和延时,根据不同的介质以太网段有距离限制。例如,10BASE5同轴电缆最长距离500米 (1,640 英尺)。最大距离可以通过以太网中继器实现,中继器可以把电缆中的信号放大再传送到下一段。中继器最多连接5个网段,但是只能有4个设备(即一个网段最多可以接4个中继器)。这可以减轻因为电缆断裂造成的问题:当一段同轴电缆断开,所有这个段上的设备就无法通讯,中继器可以保证其他网段正常工作。

类似于其他的高速总线,以太网网段必须在两头以电阻器作为终端。对于同轴电缆,电缆两头的终端必须接上被称作“终端器”的50欧姆的电阻和散热器,and affixed to a male M or BNC connector.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发生类似电缆断掉的情况:总线上的AC 信号当到达终端时将被反射,而不能消散。被反射的信号将被认为是冲突,从而使通信无法继续。中继器可以将连在其上的两个网段进行电气隔离,增强和同步信号。大多数中继器都有被称作“自动隔离”的功能,可以把有太多冲突或是冲突持续时间太长的网段隔离开来,这样其他的网段不会受到损坏部分的影响。中继器在检测到冲突消失后可以恢复网段的连接。

随着应用的拓展,人们逐渐发现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最为有效,于是设备厂商们开始研制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多端口中继器就是众所周知的集线器(Hub)。集线器可以连接到其他的集线器或者同轴网络。

第一个集线器被认为是“多端口收发器”或者叫做“fanouts”。最著名的例子是DEC的DELNI,它可以使许多台具有AUI连接器的主机共用一个收发器。集线器也导致了不使用同轴电缆的小型独立以太网网段的出现。

像DEC和SynOptics这样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曾经出售过用于连接许多10BASE-2细同轴线网段的集线器。

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pair cables , UTP)最先应用在星型局域网中,之后在10BASE-T中也得到应用,并最终代替了同轴电缆成为以太网的标准。这项改进之后,RJ45电话接口代替了 AUI 成为电脑和集线器的标准界口,非屏蔽3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成为标准载体。集线器的应用使某条电缆或某个设备的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提高了以太网的可靠性。双绞线以太网把每一个网段点对点地连起来,这样终端就可以做成一个标准的硬件,解决了以太网的终端问题。

采用集线器组网的以太网尽管在物理上是星型结构,但在逻辑上仍然是总线型的,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采用CSMA/CD的冲突检测方法,集线器对于减少包冲突的作用很小。每一个数据包都被发送到集线器的每一个端口,所以带宽和安全问题仍没有解决。集线器的总吞吐量受到单个连接速度的限制(10或100 Mbit/s),这还是考虑在前同步码、帧间隔、头部、尾部和打包上花销最少的情况。当网络负载过重时,冲突也常常会降低总吞吐量。最坏的情况是,当许多用长电缆组网的主机传送很多非常短的帧时,网络的负载仅达到50%就会因为冲突而降低集线器的吞吐量。为了在冲突严重降低吞吐量之前尽量提高网络的负载,通常会进行一些设置工作。

[编辑]桥接和交换

尽管中继器在某些方面隔离了以太网网段,电缆断线的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但它向所有的以太网设备转发所有的数据。这严重限制了同一个以太网网络上可以相互通信的机器数量。为了减轻这个问题,桥接方法被采用,在工作在物理层的中继器之基础上,桥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通过网桥时,只有格式完整的数据包才能从一个网段进入另一个网段;冲突和数据包错误则都被隔离。通过记录分析网络上设备的MAC地址,网桥可以判断它们都在什么位置,这样它就不会向非目标设备所在的网段传递数据包。象生成树协议这样的控制机制可以协调多个交换机共同工作。

早期的网桥要检测每一个数据包,这样,特别是同时处理多个端口的时候,数据转发相对Hub(中继器)来说要慢。1989年网络公司Kalpana发明了EtherSwitch,第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把桥接功能用硬件实现,这样就能保证转发数据速率达到线速。

大多数现代以太网用以太网交换机代替Hub。尽管布线同Hub以太网是一样的,但是交换式以太网比共享介质以太网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例如更大的带宽和更好的结局隔离异常设备。交换网络典型的使用星型拓扑, 尽管设备工作在半双工模式是仍然是共享介质的多结点网。10BASE-T和以后的标准是全双工以太网,不再是共享介质系统。

交换机加电后,首先也像Hub那样工作,转发所有数据到所有端口。接下来,当它学习到每个端口的地址以后,他就只把非广播数据发送给特定的目的端口。这样,线速以太网交换就可以在任何端口对之间实现,所有端口对之间的通讯互不干扰。

因为数据包一般只是发送到他的目的端口,所以交换式以太网上的流量要略微小于共享介质式以太网。尽管如此,交换式以太网依然是不安全的网络技术,因为它还很容易因为ARP欺骗或者MAC满溢而瘫痪,同时网络管理员也可以利用监控功能抓取网络数据包。

当只有简单设备(除Hub之外的设备)接入交换机端口,那么整个网络可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如果一个网段只有2个设备,那么冲突探测也不需要了,两个设备可以随时收发数据。总的带宽就是链路的2倍(尽管带宽每个方向上是一样的),但是没有冲突发生就意味着允许几乎100%的使用链路带宽。

交换机端口和所连接的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双工设置。多数100BASE-TX和1000BASE-T设备支持自动协商特性,即这些设备通过信号来协调要使用的速率和双工设置。然而,如果自动协商被禁用或者设备不支持,则双工设置必须通过自动检测进行设置或在交换机端口和设备上都进行手工设置以避免双工错配——这是以太网问题的一种常见原因(设备被设置为半双工会报告迟发冲突,而设备被设为全双工则会报告runt)。许多低端交换机没有手工进行速率和双工设置的能力,因此端口总是会尝试进行自动协商。当启用了自动协商但不成功时(例如其他设备不支持),自动协商会将端口设置为半双工。速率是可以自动感测的,因此将一个10BASE-T设备连接到一个启用了自动协商的10/100交换端口上时将可以成功地建立一个半双工的10BASE-T连接。但是将一个配置为全双工100Mb工作的设备连接到一个配置为自动协商的交换端口时(反之亦然)则会导致双工错配。

即使电缆两端都设置成自动速率和双工模式协商,错误猜测还是经常发生而退到10Mbps模式。因此,如果性能差于预期,应该查看一下是否有计算机设置成10Mbps模式了,如果已知另一端配置为100Mbit,则可以手动强制设置成正确模式。.

当两个节点试图用超过电缆最高支持数据速率(例如在3类线上使用100Mbps或者3类/5类线使用1000Mbps)通信时就会发生问题。不像ADSL或者传统的拨号Modem通过详细的方法检测链路的最高支持数据速率,以太网节点只是简单的选择两端支持的最高速率而不管中间线路。因此如果过高的速率导致电缆不可靠就会导致链路失效。解决方案只有强制通讯端降低到电缆支持的速率。

[编辑]以太网类型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同帧类型以外,各类以太网的差别仅仅在于速率和配线。因此,总的来说,同样的网络协议栈软件可以运行在大多数以太网上。

以下的章节简要综述了不同的正式的以太网类型。除了这些正式的标准以外,许多厂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为了支持更长距离的光纤传输,而制定了一些专用的标准。

很多以太网卡和交换设备都支持多速率,设备之间通过自动协商设置最佳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方式。如果协商失败,多速率设备就会探测另一方使用的速率但是默认为半双工方式。10/100以太网端口支持10BASE-T和100BASE-TX。10/100/1000支持10BASE-T,100BASE-TX,和1000BASE-T。

[编辑]早期的以太网

参见:兆比特以太网

施乐以太网(Xerox Ethernet,又称“全录以太网”) ── 是以太网络的雏型。最初的2.94Mbit/s以太网,并仅在全录公司里内部使用。而在1982年,Xerox与DEC及Intel组成DIX联盟,并共同发表了Ethernet Version 2(EV2)的规格,并将它投放在商场市场,而且被普遍使用。而EV2的网络就是目前受IEEE承认的10BASE5。[1]

10BROAD36 ── 已经过时。一个早期的支持长距离以太网的标准。它运行在同轴电缆上,使用了一种类似于线缆调制解调器系统的宽带调制技术。

1BASE5 ── 也称为星型局域网,速率是1Mbit/s。在商业上很失败。双绞线 的第一次使用就用在这里。

[编辑]10Mbps以太网

10BASE-T电缆

参见:十兆以太网

10BASE5(又称粗缆(Thick Ethernet)或黄色电缆)── 最早实现10 Mbit/s以太网。 早期IEEE标准,使用单根RG-11同轴电缆,最大距离为500米,并最多可以连接100台电脑的收发器,而缆线两端必须接上50欧姆的终端电阻。接收端通过所谓的“插入式分接头”插入电缆的内芯和屏蔽层。在电缆终结处使用N型连接器。尽管由于早期的大量布设,到现在还有一些系统在使用,这一标准实际已经丢弃,被10BASE2所淘汰。

10BASE2(又称细缆(Thin Ethernet)或模拟网络)── 10BASE5后的产品,使用RG-58同轴电缆,最长转输距离约200米(实际为185米),仅能连接30台计算机,计算机使用T型适配器连接到带有BNC连接器的网卡,而线路两头需要50欧姆的终结器。虽然在能力、规格上不及10BASE5,但是因为其线材较细,方便布线、成本也便宜,所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淘汰了10BASE5。由于双绞线的普及,它也被各式的双绞线网络取代。

StarLAN ── 第一个双绞线上实现的以太网标准10 Mbit/s。后发展成10BASE-T。

10BASE-T ── 使用3类双绞线,4类双绞线,5类双绞线的4根线(两对双绞线)100米。以太网集线器或以太网交换机位于中间连接所有节点。

FOIRL ── 光纤中继器链路。光纤以太网原始版本。

10BASE-F ── 10Mbps以太网光纤标准通称,2千米。只有10BASE-FL应用比较广泛。

10BASE-FL ── FOIRL标准一种升级。

10BASE-FB ── 用于连接多个Hub或者交换机的骨干网技术,已废弃。

10BASE-FP ── 无中继被动星型网,从未得到应用。

[编辑]100Mbps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参见:100Mbps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为IEEE在1995年发表的网络标准,能提供达100Mbps的传输速度。[2]

100BASE-T -- 下面三个100 Mbit/s 双绞线标准通称,最远100米。

100BASE-TX -- 类似于星型结构的10BASE-T。使用2对电缆,但是需要5类电缆以达到100Mbit/s.

100BASE-T4 -- 使用3类电缆,使用所有4对线,半双工。由于5类线普及,已经废弃。

100BASE-T2 -- 无产品。使用3类电缆。支持全双工使用2对线,功能等效100BASE-TX,但支持旧电缆。

100BASE-FX -- 使用多模光纤,最远支持400米,半双工连接 (保证冲突检测),2km全双工。

100VG AnyLAN -- 只有惠普支持, VG最早出现在市场上。需要4对三类电缆。也有人怀疑VG不是以太网。

[编辑]1Gbps以太网

参见:1Gbps以太网

1000BASE-SX的光信号与电气信号转换器

1000BASE-T -- 1 Gbit/s 介质超五类双绞线或6类双绞线。

1000BASE-SX -- 1 Gbit/s 多模光纤(小于500M)。

1000BASE-LX -- 1 Gbit/s 多模光纤(小于2KM)。

1000BASE-LX10 -- 1 Gbit/s 单模光纤(小于10KM)。长距离方案

1000BASE-LHX --1 Gbit/s 单模光纤(10KM至40KM)。长距离方案

1000BASE-ZX --1 Gbit/s 单模光纤(40KM至70KM)。长距离方案

1000BASE-CX -- 铜缆上达到1Gbps的短距离(小于25 m)方案。早于1000BASE-T,已废弃。

[编辑]万兆以太网

参见:10吉比特以太网路

新的万兆以太网标准包含7种不同的节制类型适用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当前使用附加标准IEEE 802.3ae用以说明,将来会合并进IEEE 802.3标准。

10GBASE-CX4 -- 短距离铜缆方案用于InfiniBand 4x连接器和CX4电缆,最大长度15米。

10GBASE-SR -- 用于短距离多模光纤,根据电缆类型能达到26-82米,使用新型2GHz多模光纤可以达到300米。

10GBASE-LX4 -- 使用波分复用支持多模光纤240-300米,单模光纤超过10公里。

10GBASE-LR 和10GBASE-ER -- 通过单模光纤分别支持10公里和40公里

10GBASE-SW、10GBASE-LW、10GBASE-EW。用于广域网PHY, OC-192 / STM-64 同步光纤网/SDH设备。物理层分别对应10GBASE-SR, 10GBASE-LR和10GBASE-ER,因此使用相同光纤支持距离也一致。(无广域网PHY标准)

10GBASE-T -- 使用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使用CAT-6A类线至少支持100米传输。CAT-6类线也在较短的距离上支持10GBASE-T。

[编辑]十万兆以太网

参见:100G以太网

新的40G/100G 以太网标准在2010年中制定完成,包含若干种不同的节制类型。当前使用附加标准IEEE 802.3ba用以说明。

40GBASE-KR4 -- 背板方案,最少距离1米。

40GBASE-CR4 / 100GBASE-CR10 -- 短距离铜缆方案,最大长度大约7米。

40GBASE-SR4 / 100GBASE-SR10 -- 用于短距离多模光纤,长度至少在100米以上。

40GBASE-LR4 / 100GBASE-LR10 -- 使用单模光纤,距离超过10公里。

100GBASE-ER4 -- 使用单模光纤,距离超过40公里。

真可

以太网的由来

以太网即Ethernet是Xerox、Digital

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开发的局域网组网规范,于80年代初首次出版,称为DIX1.0。1982年修改后的版本为DIX2.0。

这三家公司将此规范提交给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委员会,经过IEEE成员的修改并通过,变成了IEEE的正式标准,

并编号为IEEE802.3。Ethernet和IEEE802.3虽然有很多规定不同,但术语Ethernet通常认为与

802.3是兼容的。IEEE将802.3标准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再次经过修订变成了国际标准ISO8802.3。

以太网概述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

协议

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

协议

: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IEEE

802.3ae

黑桃云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详情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com/view/848.htm

相关推荐

什么是Ethernet

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的,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以太网(10Mbps)、快速以太网(100Mbps)、千兆以太网(1000 Mbps)和10G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 (1)标准以太网 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2)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0Mbps以上数据流量的LAN应用,只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pbs光缆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10/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以太网装置。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以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Fast Ethernet),就这样开始了快速以太网的时代。 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 快速以太网的不足其实也是以太网技术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以太网仍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当网络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当然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TX 、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 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100BASE-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和125um) 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它使用MIC/FDDI连接器、ST连接器或SC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公里,这与所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100BASE-T4:是一种可使用3、4、5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4对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数据,1对用于检测冲突信号。在传输中使用8B/6T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25MHz,符合EIA586结构化布线标准。它使用与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 (3)千兆以太网(GB Ethernet)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发展,企业用户对网络连接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1995年11月,IEEE802.3工作组委任了一个高速研究组(HigherSpeedStudy Group),研究将快速以太网速度增至更高。该研究组研究了将快速以太网速度增至1000Mbps的可行性和方法。1996年6月,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了千兆位以太网方案授权申请(Gigabit Ethernet Project Authorization Request)。随后IEEE802.3工作组成立了802.3z工作委员会。IEEE802.3z委员会的目的是建立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包括在1000Mbps通信速率的情况下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802.3以太网帧格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在一个冲突域中支持一个中继器(Repeater)、10BASE-T和100BASE-T向下兼容技术千兆位以太网具有以太网的易移植、易管理特性。千兆以太网在处理新应用和新数据类型方面具有灵活性,它是在赢得了巨大成功的10Mbps和100Mbps 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的延伸,提供了1000Mbps的数据带宽。这使得千兆位以太网成为高速、宽带网络应用的战略性选择。 1000Mbps千兆以太网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术版本:1000BASE-SX,-LX和-CX版本。1000BASE-SX 系列采用低成本短波的CD(compact disc,光盘激光器) 或者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垂直腔体表面发光激光器)发送器;而1000BASE-LX系列则使用相对昂贵的长波激光器;1000BASE-CX系列则打算在配线间使用短跳线电缆把高性能服务器和高速外围设备连接起来。 (4)10G以太网 现在10Gbps的以太网标准已经由IEEE 802.3工作组于2000年正式制定,10G以太网仍使用与以往10Mbps和100Mbps以太网相同的形式,它允许直接升级到高速网络。同样使用IEEE 802.3标准的帧格式、全双工业务和流量控制方式。在半双工方式下,10G以太网使用基本的CSMA/CD访问方式来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题。此外,10G以太网使用由IEEE 802.3小组定义了和以太网相同的管理对象。总之,10G以太网仍然是以太网,只不过更快。但由于10G以太网技术的复杂性及原来传输介质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只能在光纤上传输,与原来企业常用的双绞线不兼容了),还有这类设备造价太高(一般为2 ̄9万美元),所以这类以太网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实质应用。
2023-07-18 13:51:161

ethernet接口没有网可以通信吗

可以。Ethernet接口,叫以太网接口,主要是连接以太网(局域网),用普通的双绞线就可以连接。以太网就是一个局域网,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对两个ethernet接口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在两个设备上进行简单的通信。
2023-07-18 13:51:231

Ethernet是什么意思,Ethernet是什么意思

  关于Ether的意思,计算机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2023-07-18 13:51:311

ethernet 和fastethernet 的区别是什么?

速率不同,10M与100M
2023-07-18 13:51:414

请问以太网的详细定义是什么

我们平常所用局域网一般都是以太网,为什么是以太网呢?局域网中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卡,各种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也是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其实一个IEEE802.3下的协议标准,各生生产厂商在这个协议标准之下,不同的厂家,生产出同种电气结构,数据通信结构的产品,用这些产品组建起来的网络总称就是以太网,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023-07-18 13:52:232

EtherNet/IP和TCP/IP的区别

Ethernet/IP是罗克韦尔公司主推的工业以太网产品,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与通用TCP/IP相同,在之上加载了CIP协议,简单说就是分为两种对象,IO对象要求实时性比较高,赋予较高优先级,用udp。信息/报警之类的比较低,用tcp,赋予低优先级,这样在网络中,支持这种协议的网络设备会分开传输。然后通过星形网络等避免掉碰撞检测,消灭了网络的不确定性,以满足苛刻的要求确定传输的工业实时性应用。都是用的tcp/ip的基础,改造了用于工业。
2023-07-18 13:52:338

EtherNet/IP和TCP/IP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1.tcp/ip: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的传播。2.以太网IP:罗克维尔自动化公司开发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作为通用工业协议(CIP)的一部分。二、不同的特征1.TCP/IP:是在使用网络中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指定了Internet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和方法。2.以太网IP:以太网物理层网络也建立在TCP/IP通信协议上,可以通过微处理器上的软件实现,不需要专用的ASIC或FPGA。三、用处不同1.tcp/ip: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2.EtherNetIP:可以用在一些可容许偶尔出现少量非决定性的自动化网络。
2023-07-18 13:52:491

什么是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的总线争用技术。
2023-07-18 13:53:171

ethernet是什么

是快速以太网的英文拼写!对网络带宽要求越来越高的intranet应用的不断繁殖促使交换网络已经进入了桌面应用的层次。Web浏览和诸如视频会议这样的应用的普及促使越来越高的园区核心网络中带宽的可扩展性的需求,因此,重要应用需要更有弹性的网络设计。随着快速交换以太网在园区中的普及,最终用户们正在等待在他们的主干网络中应用标准的Gigabit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产品来扩展其性能。 基于标准的802.3全双工的Cisco的快速以太网通道技术为网络管理者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高速的园区网络主干的解决方案。快速以太网通道技术通过提供200到800Mbps的带宽在园区中来实现带宽的可扩展性。在将来,这种技术将提供数G的容量。 在网络主干中,FEC技术并不仅仅解决当前的带宽的可扩展性的问题,也为标准的千兆以太网和更高级的技术铺平了道路,这是因为FEC的带宽聚合技术也可以用来支持千兆以太网通道技术GEC。 这本应用手册提供了在Catalyst5000 系列交换机上实现FEC的细节信息。而且,这本手册也描述了在cisco 7500系列与cisco8500系列园区交换路由器等cisco 路由器平台上FEC的操作。
2023-07-18 13:53:251

交换机Ethernet0/0/1 FastEthernet0/0/1 GigabitEthernet0/0/1有什么区别

一、端口速率区别1、Ethernet0/0/1【以太网端口,10Mbit/s】2、FastEthernet0/0/1【快速以太网端口,100Mbit/s】3、GigabitEthernet0/0/1【千兆以太网端口,1000Mbit/s】二、编码区别1、Ethernet(传统以太网)采用曼彻特斯编码;2、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采用4B/5B码;3、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采用8S/10B;三、物理层标准不同1、以太网(传统以太网)有三种物理层标准,即10base2、10BASE5和10base-t。10base2是细电缆以太网,需要使用细同轴电缆;10BASE5是粗电缆以太网,需要使用粗同轴电缆。目前,这两个标准基本取消,10Base-T是传统以太网中最常用的标准,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煤质。2、快速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包括100base-t2、100base-t4、100base-FX等,其中100base-tx运行在5类双绞线的两组上,100base-t2运行在3类双绞线的两对上,100base-t4运行在3类双绞线的四对上,100base-FX运行在光纤上,可单触式或多模式。3、千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包括1000base sx、1000base lx 1000base cx和1000base-tx,1000base sx采用多模光纤,s为光信号的波长形式;1000base lx裕兴采用单模光纤,l为光信号的最短波长形式;1000base-cx使用同轴电缆;1000base-TX使用双绞线。扩展资料:交换机分类:1、以太网交换机随着计算机及其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太网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短距离两层计算机网络。以太网的核心部件是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厂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三层甚至四层交换机。但无论如何,其核心功能仍是二层的以太网数据包交换,只是带有了一定的处理IP层甚至更高层数据包的能力。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2、光交换机光交换是人们正在研制的下一代交换技术。所有的交换技术都是基于电信号的,即使是光纤交换机也是先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经过交换处理后,再转回光信号发到另一根光纤。由于光电转换速率较低,同时电路的处理速度存在物理学上的瓶颈,因此人们希望设计出一种无需经过光电转换的“光交换机”,其内部不是电路而是光路,逻辑元件不是开关电路而是开关光路。这样将大大提高交换机的处理速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交换机
2023-07-18 13:53:341

Ethernet口和Serial口有什么区别

楼主,以太口(Ethernet)是接RJ45水晶头的,串口(Serial)是远距离连接使用的,可以是电缆也可以是光纤。如果距离近的话,路由器之间可以用用以太口连接,但是因为双绞线的施工布线最长只允许100米,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路由器之间的距离不只100,所以多用ser口。
2023-07-18 13:53:471

Ethernet 2是什么?一种以太网协议?

一种2层链路协议,你上浏览网页什么的,传送数据包需要在2层封装上以太网头部,才能和对端设备通信。
2023-07-18 13:53:561

ethernet的基本工作原理

Ethernet的基本工作原理1.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中,每个结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首先要侦听总线的忙 闲状态。2.如果总线上已经有数据信号传输,则总线为忙,如果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则总线为空闲3.如果一个结点准备发送数据侦并且总线为空,它就可以启动发送,同时在 同时刻有 两个有两个以上发送了 数据,那就会产生冲突冲突检测就是发送信号波形与总线上接收的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送信号,他们叠加后的波形将不等于任何两个发送的波形,如果在发送数据过程检测到冲突为了解决信道争用冲突,结点停止发送数据,随机延迟后重发因此Ethernet中 任何一个结点发送数据都要争用总线使用权
2023-07-18 13:54:031

console 和ethernet什么意思

这是一般无线接入设备(AP)上的标示:console接口就是一种控制方法,通常通过串行方式进行通信ethernet即:“网络”的意思。
2023-07-18 13:54:112

Industrial Ethernet和普通以太网有什么区别?

工业以太网跟普通以太网使用的标准、应用场景、性能要求等均不同,具体表现:工业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数据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满足控制作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即信号传输要足够快和满足信号的确定性。实时控制往往要求对某些变量的数据准确定时刷新。由于Ethernet采用CSMA/CD方式,网络负荷较大时,网络传输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实时要求,故传统以太网技术难以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准确定时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一直被视为“非确定性”的网络。  工业以太网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得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采用快速以太网加大网络带宽。  Ether-net的通信速率从10、100Mb/s增大到如今的1、10Gb/s。在数据吞吐量相同的情况下,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着网络负荷的减轻和网络传输延时的减小,即网络碰撞机率大大下降,从而提高其实时性。  2.采用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  用交换技术替代原有的总线型CSMA/CD技术,避免了由于多个站点共享并竞争信道导致发生的碰撞,减少了信道带宽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3.降低网络负载。  工业控制网络与商业控制网络不同,每个结点传送的实时数据量很少,一般为几个位或几个字节,而且突发性的大量数据传输也很少发生,因此可以通过限制网段站点数目,降低网络流量,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的实时性。  4.应用报文优先级技术。  在智能交换机或集线器中,通过设计分类报文的优先级和QOS来提高传输的实时性。
2023-07-18 13:54:192

华为交换机interface Ethernet1/0/1什么意思

ethernet是type类型,表示以太网端口0是slot插槽,表示第一个插槽1是number端口号,表示这个插槽中的第2个端口(第1个端口通常为0,但也有其他厂商的设备部是,具体可以通过命令showipinterfacebrief查看)
2023-07-18 13:54:282

ethernet 英文怎么读

自己看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1048576&wd=ethernet&tn=sitehao123
2023-07-18 13:54:353

LAN与Ethernet有什么区别?

LAN与Ether有什么区别? Ether 是LAN的一种 区域网(Local Area Neork;LAN) 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区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路。现在区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区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区域网。很明显,所谓区域网,那就是在区域性地区范围内的网路,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区域网在计算机数量配置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两台,多的可达几百台。一般来说在企业区域网中,工作站的数量在几十到两百台次左右。在网路所涉及的地理距离上一般来说可以是几米至10公里以内。区域网一般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寻径问题,不包括网路层的应用。 这种网路的特点就是:连线范围窄、使用者数少、配置容易、连线速率高。目前区域网最快的速率要算现今的10G乙太网了。IEEE的802标准委员会定义了多种主要的LAN网:乙太网(Ether)、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散式介面网路(FDDI)、非同步传输模式网(ATM)以及最新的无线区域网(WLAN)。这些都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区域网的分类 虽然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区域网主要是以双绞线为代表传输介质的乙太网,那只不过是我们所看到都基本上是企、事业单位的区域网,在网路发展的早期或在其它各行各业中,因其行业特点所采用的区域网也不一定都是乙太网,目前在区域网中常见的有:乙太网(Ether)、令牌网(Token Ring)、FDDI网、非同步传输模式网(ATM)等几类,下面分别作一些简要介绍。 1。 乙太网(EtherNet) 乙太网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建立的,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为一个标准。乙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区域网,包括标准乙太网(10Mbps)、快速乙太网(100Mbps)、千兆乙太网(1000 Mbps)和10G乙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 (1)标准乙太网 最开始乙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乙太网称之为标准乙太网。乙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乙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乙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频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频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2)快速乙太网(Fast Ether) 随着网路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乙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路资料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0Mbps以上资料流量的LAN应用,只有光纤分散式资料介面(FD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pbs光缆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乙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10/100和网路介面卡FastNIC100,快速乙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乙太网装置。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乙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乙太网标准(Fast Ether),就这样开始了快速乙太网的时代。 快速乙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频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快速乙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使用者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援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线,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 快速乙太网的不足其实也是乙太网技术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乙太网仍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当网路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当然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 100Mbps快速乙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TX 、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资料级无遮蔽双绞线或遮蔽双绞线的快速乙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传送,一对用于接收资料。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讯号频率为125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 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联结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援全双工的资料传输。 ·100BASE-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乙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和125um) 多模光纤连线的最大距离为550米。单模光纤连线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讯号频率为125MHz。它使用MIC/FDDI联结器、ST联结器或SC联结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公里,这与所使用的光纤型别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援全双工的资料传输。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线、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100BASE-T4:是一种可使用3、4、5类无遮蔽双绞线或遮蔽双绞线的快速乙太网技术。它使用4对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资料,1对用于检测冲突讯号。在传输中使用8B/6T编码方式,讯号频率为25MHz,符合EIA586结构化布线标准。它使用与10BASE-T相同的RJ-45联结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 (3)千兆乙太网(GB Ether) 随着乙太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发展,企业使用者对网路连线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1995年11月,IEEE802.3工作组委任了一个高速研究组(HigherSpeedStudy Group),研究将快速乙太网速度增至更高。该研究组研究了将快速乙太网速度增至1000Mbps的可行性和方法。1996年6月,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了千兆位乙太网方案授权申请(Gigabit Ether Project Authorization Request)。随后IEEE802.3工作组成立了802.3z工作委员会。IEEE802.3z委员会的目的是建立千兆位乙太网标准:包括在1000Mbps通讯速率的情况下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802.3乙太网帧格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在一个冲突域中支援一个中继器(Repeater)、10BASE-T和100BASE-T向下相容技术千兆位乙太网具有乙太网的易移植、易管理特性。千兆乙太网在处理新应用和新资料型别方面具有灵活性,它是在赢得了巨大成功的10Mbps和100Mbps IEEE802.3乙太网标准的基础上的延伸,提供了1000Mbps的资料频宽。这使得千兆位乙太网成为高速、宽频网路应用的战略性选择。 1000Mbps千兆乙太网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术版本:1000BASE-SX,-LX和-CX版本。1000BASE-SX 系列采用低成本短波的CD(pact disc,光碟镭射器) 或者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垂直腔体表面发光镭射器)传送器;而1000BASE-LX系列则使用相对昂贵的长波镭射器;1000BASE-CX系列则打算在配线间使用短跳线电缆把高效能伺服器和高速外围装置连线起来。 (4)10G乙太网 现在10Gbps的乙太网标准已经由IEEE 802.3工作组于2000年正式制定,10G乙太网仍使用与以往10Mbps和100Mbps乙太网相同的形式,它允许直接升级到高速网路。同样使用IEEE 802.3标准的帧格式、全双工业务和流量控制方式。在半双工方式下,10G乙太网使用基本的CSMA/CD访问方式来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题。此外,10G乙太网使用由IEEE 802.3小组定义了和乙太网相同的管理物件。总之,10G乙太网仍然是乙太网,只不过更快。但由于10G乙太网技术的复杂性及原来传输介质的相容性问题(目前只能在光纤上传输,与原来企业常用的双绞线不相容了),还有这类装置造价太高(一般为2 ̄9万美元),所以这类乙太网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实质应用。 2。 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70年代发展的,现在这种网路比较少见。在老式的令牌环网中,资料传输速度为4Mbps或16Mbps,新型的快速令牌环网速度可达100Mbps。令牌环网的传输方法在物理上采用了星形拓扑结构,但逻辑上仍是环形拓扑结构。结点间采用多站访问部件(Multistation Aess Unit,MAU)连线在一起。MAU是一种专业化集线器,它是用来围绕工作站计算机的环路进行传输。由于资料包看起来像在环中传输,所以在工作站和MAU中没有终结器。 在这种网路中,有一种专门的帧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来确定一个结点何时可以传送包。令牌为24位长,有3个8位的域,分别是首定界符(Start Delimiter,SD)、访问控制(Aess Control,AC)和终定界符(End Delimiter,ED)。首定界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讯号模式,作为一种非资料讯号表现出来,用途是防止它被解释成其它东西。这种独特的8位组合只能被识别为帧首识别符号(SOF)。由于目前乙太网技术发展迅速,令牌网存在固有缺点,令牌在整个计算机区域网已不多见,原来提供令牌网装置的厂商多数也退出了市场,所以在目前区域网市场中令牌网可以说是“昨日黄花”了。 3。 FDDI网(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的英文全称为“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中文名为“光纤分散式资料介面”,它是于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项区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资料通讯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乙太网(10Mbps)和令牌网(4或16Mbps)的能力。FDDI标准由ANSI X3T9.5标准委员会制订,为繁忙网路上的高容量输入输出提供了一种访问方法。FDDI技术同IBM的Tokenring技术相似,并具有LAN和Tokenring所缺乏的管理、控制和可靠性措施,FDDI支援长达2KM的多模光纤。FDDI网路的主要缺点是价格同前面所介绍的“快速乙太网”相比贵许多,且因为它只支援光缆和5类电缆,所以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从乙太网升级更是面临大量移植问题。 当资料以100Mbps的速度输入输出时,在当时FDDI与10Mbps的乙太网和令牌环网相比效能有相当大的改进。但是随着快速乙太网和千兆乙太网技术的发展,用FDDI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FDDI使用的通讯介质是光纤,这一点它比快速乙太网及现在的100Mbps令牌网传输介质要贵许多,然而FDDI最常见的应用只是提供对网路伺服器的快速访问,所以在目前FDDI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 FDDI的访问方法与令牌环网的访问方法类似,在网路通讯中均采用“令牌”传递。它与标准的令牌环又有所不同,主要在于FDDI使用定时的令牌访问方法。FDDI令牌沿网路环路从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移动,如果某结点不需要传输资料,FDDI将获取令牌并将其传送到下一个结点中。如果处理令牌的结点需要传输,那么在指定的称为“目标令牌回圈时间”(Target Token Rotation Time,TTRT)的时间内,它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来发送尽可能多的帧。因为FDDI采用的是定时的令牌方法,所以在给定时间中,来自多个结点的多个帧可能都在网路上,以为使用者提供高容量的通讯。 FDDI可以传送两种型别的包:同步的和非同步的。同步通讯用于要求连续进行且对时间敏感的传输(如音讯、视讯和多媒体通讯);非同步通讯用于不要求连续脉冲串的普通的资料传输。在给定的网路中,TTRT等于某结点同步传输需要的总时间加上最大的帧在网路上沿环路进行传输的时间。FDDI使用两条环路,所以当其中一条出现故障时,资料可以从另一条环路上到达目的地。连线到FDDI的结点主要有两类,即A类和B类。A类结点与两个环路都有连线,由网路装置如集线器等组成,并具备重新配置环路结构以在网路崩溃时使用单个环路的能力;B类结点通过A类结点的装置连线在FDDI网路上,B类结点包括伺服器或工作站等。 4。 ATM网 ATM的英文全称为“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中文名为“非同步传输模式”,它的开发始于70年代后期。ATM是一种较新型的单元交换技术,同乙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路等使用可变长度包技术不同,ATM使用53位元组固定长度的单元进行交换。它是一种交换技术,它没有共享介质或包传递带来的延时,非常适合音讯和视讯资料的传输。ATM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ATM使用相同的资料单元,可实现广域网和区域网的无缝连线。 (2)?ATM支援VLAN(虚拟局域岗)功能,可以对网路进行灵活的管理和配置。 (3)?ATM具有不同的速率,分别为25、51、155、622Mbps,从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速率。 ATM是采用“信元交换”来替代“包交换”进行实验,发现信元交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信元交换将一个简短的指示器称为虚拟通道识别符号,并将其放在TDM时间片的开始。这使得装置能够将它的位元流非同步地放在一个ATM通讯通道上,使得通讯变得能够预知且持续的,这样就为时间敏感的通讯提供了一个预QoS,这种方式主要用在视讯和音讯上。通讯可以预知的另一个原因是ATM采用的是固定的信元尺寸。ATM通道是虚拟的电路,并且MAN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0Gbps。 5。 无线区域网(Wirress Local Area Neork;WLAN) 无线区域网是目前最新,也是最为热门的一种区域网,特别是自Intel今年3月份推出首款自带无线网路模组的迅驰笔记本处理器以来。无线区域网与传统的区域网主要不同之处就是传输介质不同,传统区域网都是通过有形的传输介质进行连线的,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而无线区域网则是采用空气作为传输介质的。正因为它摆脱了有形传输介质的束缚,所以这种区域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只要在网路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与伺服器及其它工作站连线,而不需要重新铺设电缆。这一特点非常适合那些移动办公一簇,有时在机场、宾馆、酒店等(通常把这些地方称为“热点”),只要无线网路能够覆盖到,它都可以随时随地连线上无线网路,甚至Inter。 无线区域网所采用的是802.11系列标准,它也是由IEEE 802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目前这一繁育列标准主要有4个标准,分别为:802.11b、802.11a、802.11g和802.11z,前三个标准都是针对传输速度地热异常进行的改进,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11MB/s,因为它的连线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线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相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路装置在新的802.11a网路中不能用,所以在今年前些时候正式推出了相容802.11b与802.11a两种标准的802.11g,这样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装置都可以在同一网路中使用。802.11z是一种专门为了加强无线区域网安全的标准。因为无线区域网的“无线”特点,致使任何进入此网路覆盖区的使用者都可以轻松以临时使用者身份进入网路,给网路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为此802.11z标准专门就无线网路的安全性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加强了使用者身份论证制度,并对传输的资料进行加密。 vlan与lan 有什么区别 VLAN是虚拟区域网 而LAN是区域网 VLAN可以把一个屋子里的网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网 而LAN只是通过地理位置来划分 内网与ether有什么区别 乙太网(Ether)是一种计算机区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乙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讯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乙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区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区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乙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汇流排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乙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路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路连线和组织,这样,乙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乙太网仍然使用汇流排型拓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历史:乙太网是由日本施乐公司与DEC和Intel公司于1980年合作开发的一个区域网协议。 Inter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区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路,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在这个网际网路络中,一些超级的伺服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路(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路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伺服器连线。在这些连线中,包括:物理连线 ether controller与neork controller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有线网络卡,后者是无线网络卡,前者上网必须插网线,后者上网可通过无线讯号连结网路 Lan3与lan4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功能一样,只是为了编号,好区分 ether 和 inter 有什么区别? 乙太网(Ether)是一种计算机区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乙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讯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乙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区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区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乙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汇流排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乙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路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路连线和组织,这样,乙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乙太网仍然使用汇流排型拓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历史:乙太网是由日本施乐公司与DEC和Intel公司于1980年合作开发的一个区域网协议。 Inter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区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路,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在这个网际网路络中,一些超级的伺服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路(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路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伺服器连线。在这些连线中,包括:物理连线和软体连线。所谓物理连线就是,各主机之间的连线利用常规电话线,高速资料线,卫星,微波或光纤等各种通讯手段。那么软体连线是什么呢?是全球网路中的电脑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ADSL跟LAN有什么区别 ADSL 是动态的,LAN是静态(固定)的.ADSL每次都不同 ADSL是电话线接进来,然后用猫(调变解调器)分理资料,输出为网线. 2M 3M 4M 是网路频宽,这是理论值,一般会有上下偏差(多是达不到). 10M共享 是几家一起用10M的宽频.也就是说要是人家用的多,你就用的少. 下载速度1M多,这是下载速度,不是频宽,不是一个概念.准确的说法是 1M/s 1兆每秒 modem和lan有什么区别 modem 俗称猫,艺名调变解调器,用于数模转换,最早的163/169窄带拨号和现在的ADSL宽频都要用到,就是把电脑的数字讯号转换为模拟讯号然后在电话线上传送,对应的电信机房会有相应的装置将模拟型号转换回数字讯号 lan是区域网,属于一种网路结构概念,通常会用乙太网这种技术来实现,一般就是说小范围的几台电脑通过乙太网交换机和五类双绞线互联起来,但在中国电信的业务里面也有一种叫lan接入的,这是因为其采用的也是乙太网技术接入。 lan是不需要用到modem的 LAN和VLAN有什么区别 电脑不多的时候就是LAN,LAN的电脑比较多,或者基于安全需要进行分组管理时,人为把一个LAN划分为多个LAN,这种人为划分的就叫做VLAN。
2023-07-18 13:54:551

以太网显示已连接,但是还是无法上网

以太网已连接无权限使用网络,重启路由器,重新登陆水星路由,重新设置无线连接密码,这个问题我这个办法就可以
2023-07-18 13:55:173

fastethernet 与ethernet 的区别!

fastethernet 快速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指任何一个速率达到100M比特率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在保持帧格式、MAC(介质存取控制)机制和MTU(最大传送单元)质量的前提下,其速率比10Base-T的以太网增加了10倍。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使得10Base-T以太网上现有的应用程序和网络管理工具能够在快速以太网上使用。快速以太网是基于扩充的IEEE802.3标准的。注:Ethernet(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 Mbp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 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路由器上是WAN口 是在连接不同的网络(如LAN与WAN)才用到。WAN是广域网的意思。网内都用LAN口。从上面的说明中已知。fastethernet 与 ethernet之间最大的区别主是速度上的区别。不过现在的设备都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如果两个设备相连,一个是10M另一个是100M的接口话,那它们用的是10M的传输率。简单的理解就是 ethernet 是 10M的接口fastethernet 是100M以上的接口现在很多接换机写到 10M/100M 就表示这两个种速度都支持。
2023-07-18 13:55:392

ethernet/ip,profinet是一个协议标准吗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已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TCP和IP是TCP/IP协议簇的中间两层,是整个协议簇的核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接口层TCP/IP的最低层是接口层,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Ethernet 802.3、Token Ring 802.5、X.25、Frame reley、HDLC、PPP等。2、网络层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网络测试。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和DHCP服务。3、传输层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rotocol)。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时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性。TCP还采用一种称为“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所谓窗口实际表示接收能力,用以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丢包现象,实际应用中要求在程序员编程验证。4、应用层应用层一般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POP3。FTP(File Transmision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DNS(Domain Name 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是邮局协议第3版本,用于接收邮件。数据格式:数据帧:帧头+IP数据包+帧尾 (帧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MAC地址及类型,帧尾是校验字)IP数据包:IP头部+TCP数据信息 (I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IP地址、类型、生存期等)TCP数据信息:TCP头部+实际数据 (TC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端口号、顺序号、确认号、校验字等)
2023-07-18 13:55:481

以太网适配器是什么

通俗讲 网卡,现在一般为集成网卡(在主板上集成)
2023-07-18 13:55:598

Ethernet 0/0是什么意思?还有0/1 或者0/2..

ethernet0/0是代表0插槽上的0端口。1就是1端口了
2023-07-18 13:56:463

“宽带猫”上的“Ethernet”是什么意思?

宽带猫上的Ethernet灯,代表与电脑网卡连接的状态,如果亮着,说明连接正常,如果不亮,说明宽带猫和电脑之间的连接有问题
2023-07-18 13:57:021

ethernet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Ethernet 是区域网路 (LAN) 中最为普遍的连接型式, 以IEEE 802.3 协定为标准, 其最高传送速度为Gigabit Ethernet (1Gb/s), 而大部份宽频网络均采用Ethernet Card 以接驳宽频设备. Ethernet 一般包括: 10Base-5: 使用RG-8或 RG-11同轴电缆, 500公尺内速度可达10Mbps, 使用在粗线乙太网路(Thick Ethernet). 10Base-2: 使用RG-58 同轴电缆, 200公尺内速度可达10Mbps, 使用在细线乙太网路(Thin Ethernet). 10Base-T:使用22-AWG UTP 缆线和RJ45 接头, 100公尺内速度可达10Mbps, 双绞线乙太网路(Twisted-pair Ethernet). 10Base-FL: 使用光纤做10Mbps的基频信号传输, 2000公尺内. Fast Ethernet:可使用UTP或光纤线路, 传输速度为10Mbps或100Mbps. 100Base-TX: 使用两对Category 5 UTP 和 STP 缆线, 100公尺内. 100Base-T4: 使用四对Category 3、4或 5 UTP 缆线, 100公尺内. 100Base-FX: 使用光纤, 200公尺内.
2023-07-18 13:57:422

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是哪个?

4. CSMA/CD
2023-07-18 13:57:514

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是什么?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历史:以太网是由日本施乐公司与DEC和Intel公司于1980年合作开发的一个局域网协议。Internet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在这个互联网络中,一些超级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络(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络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服务器连接。在这些连接中,包括:物理连接和软件连接。所谓物理连接就是,各主机之间的连接利用常规电话线,高速数据线,卫星,微波或光纤等各种通信手段。那么软件连接是什么呢?是全球网络中的电脑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2023-07-18 13:58:014

Ethernet是什么意思了/

Ethernet不亮:Ethernet口处于非通讯状态闪亮:Ethernet口有数据包收发亮:Ethernet口处于通讯状态
2023-07-18 13:58:193

ethernet 和 internet 有什么区别?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历史:以太网是由日本施乐公司与DEC和Intel公司于1980年合作开发的一个局域网协议。Internet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在这个互联网络中,一些超级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络(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络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服务器连接。在这些连接中,包括:物理连接和软件连接。所谓物理连接就是,各主机之间的连接利用常规电话线,高速数据线,卫星,微波或光纤等各种通信手段。那么软件连接是什么呢?是全球网络中的电脑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2023-07-18 13:58:292

什么叫网关?什么叫以太网?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其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的基带局域网。
2023-07-18 13:58:462

ethernet是属于什么网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
2023-07-18 13:58:541

ethernetethernetswitch接口

1、总是听说以太网(Ethernet),那以太(Ether)是个啥?2、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是什么?3、ethernet是什么意思?4、ethernet是什么意思总是听说以太网(Ethernet),那以太(Ether)是个啥?由此看来,以太网的取名大概来自以太作为光的传输介质这一含义,在网络中,以太网是信息传播的介质。 附录 为了给以太网一个定位,先来构造个坐标系好了。世界上的计算机想要互相通信,中间就需要有一个复杂的网络来连接。 网络可以根据 所覆盖区域的大小 分类,耳熟能详的局域网,广域网描述的就是它所覆盖区域的大小。更多分类见下图下表。 对于这个复杂网络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一个五层的或者七层的模型来表示。 所谓的层次,就是精细化分工。就像我们去买电脑,我们只需要去卖场的柜台找零售商买,而零售商去从厂商那里进货,厂商负责生产电脑,它同样要从很多零件供应商那里买零件,比如要去跟Intel买芯片。大家各司其职,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顾客和供应商,比如电脑厂商既是零售商的供货商,又是零件提供商的顾客。 每一层为了完成任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协议”就是不同方式的规范说明书。每一层都有很多不同的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场景。耳熟能详的HTTP, FTP, SMTP是应用层的协议,TCP, UDP是传输层的协议,IP是网络层的协议。以太网 作为一种应用在网络中的技术,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有线的LAN, MAN和WAN,从y轴上看,它要做的功能是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蓝牙 ,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无线的PAN,从y轴上看,它涉及到的也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Wi-Fi ,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无线的LAN,从y轴上看,它涉及到的也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是什么?以太网(Ethernet)和因特网(Internet)的区别:以太网只是组成互联网的一个子集,以太网是现在主流的局域网标准,而互联网是指将大量的局域网连接起来,进行资源的分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互联网 nternet、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可以算作一类,按照区域和范围来分类。而以太网 Ethernet、ATM网、FDD|网可以算作一类,按照传输技术来分类,属于OIS参考类型的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很普及,电脑上的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上的千兆,万兆以太网口,还有网线,它们都是以太网的组成部分,以太网可以用在局域网、广域网、也可以用在互联网上,现在网络有以太网化的趋势,因为简单易用,造成很普及,然后就得到很好的研究,10兆带宽,100兆,1000兆,万兆.就是它的速率升级图。拓展资料: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ethernet是什么意思?Ethernetn.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最早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于1980年DEC、l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成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ethernet是什么意思ethernet是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ethernet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ethernet,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起源以太网的故事始于ALOHA时期,确切的时间是在一个名叫Bob Metcalfe的学生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后,搬到河对岸的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他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Abramson的工作,他对此很感兴趣。从哈佛毕业之后,他决定前往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正式工作之前留在夏威夷度假,以便帮助Abramson工作。当他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他看到那里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并建造出后来称为个人计算机的机器,但这些机器都是孤零零的;他便运用帮助Abramson工作获得的知识与同事David Boggs 设计并实现了第一个局域网。该局域网采用一个长的粗同轴电缆,以3Mbps速率运行。
2023-07-18 13:59:021

以太网与internet有什么区别与不同?

以太网(Ethernet)是最广泛安装的局域网技术。正如现在在IEEE 802.3标准中指出的,以太网原来由Xerox开发,后来由Xerox, DEC和Intel共同开发的。以太网一般使用同轴电缆和特种双绞线。最通常的以太网系统是10BASE-T,它的传输速率可达10 Mbps。 连接在电缆上的设备争用线路、冲突采用CSMA/CD协议控制。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Internet是一个网络之上的网络。它具有这样的能力:将各种各样的网络联接起来,而不论其规模、数量、地理位置。同时,把网络互联起来,也就把网络上的资源组合了起来,这当然比独个网络的价值要高出许多。因此,Internet的实质是物理网络和信息资源相结合形成的一个信息网络实体。(
2023-07-18 13:59:311

什么是Ethernet网卡

以太网
2023-07-18 13:59:536

EtherNet/IP和TCP/IP的区别

  其实都是以太网通讯,只是每个公司的叫法不一样,西门子用PROFINET、AB用Ethernet IP、施耐德的MODBUS TCP/IP,如果要考虑性价比,主要是考虑到你系统使用整个硬件的稳定性以及费用等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品牌,AB价位在其中应该是最贵的,西门子的其次,施耐德最低,但是个人人为在工业以太网方面西门子和PLC一样还是有很多优势。  TCP/IP:不过对于Step7 TCP的连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Open IE的方法,通过功能块确定Server/Client的关系来实现动态的一种连接,也可以断开这个连接。PLC对于这个连接个数同样是有限制的。另外一种就是在NetPro中建立TCP连接,当下载组态后,连接自动建立,但这个资源不能动态释放。连接一旦建立,数据就开始通讯了。不过每个包数据的大小并不是我们决定的,而是TCP的滑动窗口算法决定的。所以使用TCP协议时,速度的快慢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  Ethernet/IP(以太网工业协议)是主推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对以太网进入自动化领域做出的积极响应。Ethernet/IP网络采用商业以太网通信芯片、物理介质和星形拓扑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各设备间的点对点连接,能同时支持10Mbps和100Mbps以太网商用产品,Ethernet/IP的协议由IEEE 802.3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标准、TCP/IP协议组和控制与信息协议CIP(Control Information Protocol)等3个部分组成,前面两部分为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其特色就是被称作控制和信息协议的CIP部分。Ethernet/IP为了提高设备间的互操作性,采用了ControlNet和DeviceNet控制网络中相同的CIP,CIP一方面提供实时I/O通信,一方面实现信息的对等传输,其控制部分用来实现实时I/O通信,信息部分则用来实现非实时的信息交换。
2023-07-18 14:00:312

LAN与Ethernet有什么区别?

LAN是局域网Ethernet是局域网中的以太网,以前局域网有很多形式,但是后来由于竞争Ethernet基本上一统了局域网,所以现在说以太网,基本上就是指局域网了~~
2023-07-18 14:00:402

IBMT61笔记本配置中的1Gb Ethernet(LOM)是什么东西

这个是千兆以太网卡,Ethernet就是以太网的意思,1GB就是1千兆
2023-07-18 14:01:161

什么是EtherNet/IP

就是以太网+ip网络是当今互联网中90%的组合
2023-07-18 14:01:441

ethernet 局域网是基带系统,采用什么编码

C传统以太网使用基带信令,曼彻斯特编码
2023-07-18 14:01:541

以太网是什么啊

就是C S M A / C 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
2023-07-18 14:02:1514

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

Ethernet是以太网,是目前部署最广泛的局域网,而Internet是指国际互联网,是由全世界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过各种通信工具联在一起形成的。Ethernet是Internet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3-07-18 14:02:481

硬件接口的Ethernet

目前最常使用的接口:copper mode:10M: 10base-T使用曼彻斯特编码。100M: 100base-TX使用MLT3编码。1000M: 1000base-T使用PAM5编码。10G: 10Gbase-Tfiber mode:10M: NULL(较少使用)100M: 100base-FX1000M: 1000base-X10G: 10Gbase-X对应的标准为:IEEE802.3,可以从IEEE网站免费下载。以太网速度的计算:在测试以太网时,常有所谓线速,或100% 速度的称呼,具体描述如下:对于以太网的线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空闲段:96bit, 12byte2.前导码+开始字节:64bit,8byte3.帧长,指从DA到FCS部分,为常见的为64~1518byte,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如加VLAN等。例子:如要发一个100%的,64byte的包,速度为10M对应的每秒的包数为:10M / (12 + 8 + 64) / 8= 14,881(帧/秒) (注实际应为14880.95238,有进行4舍5入)
2023-07-18 14:02:571

请问什么叫以太网?请解释?

fhghgfhf
2023-07-18 14:03:133

宽带猫ethernet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猫上的这个指示灯一直在闪烁

首先你猫上有个power就是电源的意思adsl或link是信号灯长亮说明能上网快速或者缓慢跳动说明没信号或欠费etherne这个灯连电脑才亮其他不亮无所谓你有这个时间发问题维修师傅都上门了
2023-07-18 14:03:212

EtherNet IP与tcp/ip有什么区别

  其实都是以太网通讯,只是每个公司的叫法不一样,西门子用PROFINET、AB用Ethernet IP、施耐德的MODBUS TCP/IP,如果要考虑性价比,主要是考虑到你系统使用整个硬件的稳定性以及费用等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品牌,AB价位在其中应该是最贵的,西门子的其次,施耐德最低,但是个人人为在工业以太网方面西门子和PLC一样还是有很多优势。  TCP/IP:不过对于Step7 TCP的连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Open IE的方法,通过功能块确定Server/Client的关系来实现动态的一种连接,也可以断开这个连接。PLC对于这个连接个数同样是有限制的。另外一种就是在NetPro中建立TCP连接,当下载组态后,连接自动建立,但这个资源不能动态释放。连接一旦建立,数据就开始通讯了。不过每个包数据的大小并不是我们决定的,而是TCP的滑动窗口算法决定的。所以使用TCP协议时,速度的快慢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  Ethernet/IP(以太网工业协议)是主推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对以太网进入自动化领域做出的积极响应。Ethernet/IP网络采用商业以太网通信芯片、物理介质和星形拓扑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各设备间的点对点连接,能同时支持10Mbps和100Mbps以太网商用产品,Ethernet/IP的协议由IEEE 802.3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标准、TCP/IP协议组和控制与信息协议CIP(Control Information Protocol)等3个部分组成,前面两部分为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其特色就是被称作控制和信息协议的CIP部分。Ethernet/IP为了提高设备间的互操作性,采用了ControlNet和DeviceNet控制网络中相同的CIP,CIP一方面提供实时I/O通信,一方面实现信息的对等传输,其控制部分用来实现实时I/O通信,信息部分则用来实现非实时的信息交换。
2023-07-18 14:03:325

英特尔 Ethernet Connection I218-V / 华硕 是千兆网卡吗?

EthernetConnectionI218-V肯定是千兆网卡啦。1.千兆网卡是一种32位的PCI总线接口标准10/100/1000mbit/s网卡,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网络标准。2.支持32位PCI数据总线,数据的传输没有CPU时间,不能直接通过CPU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减轻了主机的负载。采用Rj-45接口,采用双绞线连接,方便、快捷、简单、可靠。千兆网卡3.1000Mbit/s网卡又称千兆以太网网卡,是基于网速从10M/100M/1000M的自适应网卡,最大传输速度可达1000Mbit秒。千兆以太网网卡通常用于服务器上,以提供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的高速连接,并提高网络骨干系统的响应时间。扩展资料:外表看起来不同1.如果是一个单独的网卡,可以看到网卡的接口面板一般都有一个工作指示灯。百兆网卡上一般有两个指标,千兆网卡上一般有四个指标,分别是10、100、1000和工作指标。2.千兆网卡是一种32位的PCI总线接口标准10/100/1000mb/s千兆网卡,符合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网络标准。支持32位PCI数据总线,数据的传输没有CPU时间,不能直接通过CPU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减轻了主机的负载。3.采用Rj-45接口,采用双绞线连接,方便、快捷、简单、可靠。由于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实现与10M/100M不同,所使用的双绞线需要四对全部连接。超五种类型的电缆用于制造电缆。软件来确定其实判断千兆网卡和百兆网卡是很简单的,可以用软件来检测,比如陆师傅。从本地连接的速度另外,您可以从本地连接的速度来判断。如下图所示:一种速度为1Gbps的千兆网卡。100Mbps的速度是100兆网卡。
2023-07-18 14:04:161

峰火交换机上的con口和ETH口是什么意思

con=console 就是调试口AUX VTY一样eth为E类口 也就是以太网口
2023-07-18 14:04:462

手机路由器上接入方式ethernet和wifi有什么区别?

手机只能接wifi,ethernet这个接不通
2023-07-18 14:05:014

我的路由器上的ethernet这个是什么意思请详细点?

路由器是链接两个不通的网的设备,ETHERNET表示是外部的以太网,灯一直闪表示有数据交换,且流量小
2023-07-18 14:05:371

以太网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Ethernet
2023-07-18 14:0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