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

阅读 / 问答 / 标签

cisco交换机上的 0/1 0/2 1/3我知道这些事端口,也分100M快速以太网口语1000M口,那么

0/1 0号模块的第一个端口1/3 1号模块的第三个端口

施耐德Quantum系列PLC(140 cpu 651 00)通过以太网连接kingscada的IO Server怎么实现(modbusTcp协议)

在程序里面,点击模块上那个接口,把它设置为TCP协议,之后在通信还是网络哦,在左边那个菜单中,在硬件配置下面一点,之后再新建一个TCP协议的通讯参数,之后把要读取或者写入的点输入在上面就好了

什么是lance 以太网

AMD的LANCE(以太网的局域网控制器)是最早提供的,已经被“PCnet-ISA” 芯片所取代,否则又名为79C960。注意,名称“LANCE”有毛病,有些人会 用老名称称呼新芯片

以太网交换机作用有哪些?以太网交换机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那么以太网交换机作用有哪些?以太网交换机原理是什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太网交换机作用有哪些?以太网交换机应用最为普遍,价格也较便宜。档次齐全。因此,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端口。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另外,它的端口速率可以不同,工作方式也可以不同,如可以提供10M、100M的带宽、提供半双工、全双工、自适应的工作方式等。以太网交换机原理是什么?以太网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机器,以太网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6字节。其工作原理为:当接受到一个广播帧时,他会向除接受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当接受到一个单播帧时,检查其目的地址并对应自己的MAC地址表,如果存在目的地址,则转发,如果不存在则泛洪(广播),广播后如果没有主机的MAC地址与帧的目的MAC地址相同,则丢弃,若有主机相同,则会将主机的MAC自动添加到其MAC地址表中。交换机分割冲突域,每个端口独立成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如果有大量数据发送,则端口会先将收到的等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寄存器中,在轮到发送时再发送出去。以太网交换机有何优势?1、扩展传统以太网的带宽:每个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对用户提供专用的10Mb/s带宽,由交换机所提供的端口数目可以灵活有效地伸缩带宽性能,也可以由以太网交换机提供100Mb/s的快速以太网端口,用以连接高速率的服务器和网络干线LAN段,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2、加快网络响应时间:在以太网交换机端口上,可以由少数几个用户共享同一个10Mb/s的带宽,甚至只有一个用户独占10Mb/s带宽。这样可以明显地加快网络的响应速度。这是减少甚至消除了在网络上发生数据包碰撞的直接结果。3、部署和安装的费用低:以太网交换机使用现有的10Mb/s的以太网电缆布线(一般可以使用第3类UTP),原有的网络接口卡,集线器和软件,保护了企业网原有的投资,在互连网络中加进一台以太网交换机通常简便可行。4、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因为交换机只对和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相联系的端口送出单点传送的数据包,其它地址的用户接收不到通信。当每个交换机端口支持单个用户,或者当部署虚拟LAN的情况,提高网络安全性的程度是最大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以太网交换机作用有哪些?以太网交换机原理的全部内容。

以太网交换能否传递电话信号

当然能。实现电话信号转换到以太网传输的设备叫语音网关,又叫VOIP设备。原理其实很简单:电话信号可以用8KHz速率进行采样,对采样的模拟信号按照A律或者U律进行数字编码。然后把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封装,打包成以太网帧,发送给网络另一端的语音服务器。语音服务器接收到发来的以太网报文,就会对报文进行解析还原,根据报文中拨打电话号码,电话语音信息等,将以太网报文形式的电话信息转接到电话网,电话网中的程控交换机则帮你接通想要拨打的电话,并把你的话音送给通话对方。这个过程就叫落地。基本的原理就是这样,实际的细节很多,不是专业人听了也不明白,几行汉字也表达不完。需要啃电话网,电路交换,电话信令,以太网原理等很多书籍。需要有一定的实践····希望能帮助到你。

急建立一个以太网

应该是512Byte

怎么判断电脑主板上的以太网滤波器的好坏

这个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了。以太网滤波器,也叫做网络变压器,或者数据泵,主要是用来进行电路隔离和保护的,主要是用来防止雷击、静电等对以太网芯片造成损坏。网络变压器里面其实就是变压器。说实话,这个东西一般很难坏,除非受到大的雷击或者静电。重点是,它的线圈都在里面,从外表根本就看不到。说回来,就算看到,一般也看不明白哪里坏了。如果你有万用表,可以试着测试一下:找到网络变压器的型号,在网上找到它的资料,看看它内部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测试一下该导通的管脚之间是否导通,不该导通的管脚之间是否不导通。如果该导通的不导通,或者不该导通的导通了,那就肯定是坏了。否则,无法判断。在硬件开发中,遇到这种问题一般也是按照上述方法测试或者进行X-RAY检查,更简单的直接进行更换,然后进行元器件破坏性分析(DPA)或者不再进行分析。总之,除了特别明显的管脚问题或者烧毁之类的,肉眼是无法直接判断好坏的。

以太网是什么?

局域网络。。。

能不能说说工业以太网 can转换设备的工作原理?

感谢题主邀请,我来简单的说说这个问题:题目中所说的工业以太网 CAN转换设备应该是以太网转CAN设备吧!因为这类东西都是用在工业上的,所以没必要特别加上工业二字。简单的说,它就是为了延长CAN总线的有效数据传输距离而诞生的。因为CAN总线腿短,也就是长距离时期数据传输速度下降的太快,需要有人中间帮一把,这个中间人就是以太网,通过以太网CAN转换设备,CAN数据被转化为以太网信号进行传输,在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速度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然后在另一端,CAN数据又通过相关设备从以太网信号转化了回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上网上查诸如GCGD以太网CAN设备啥的,有的是,慢慢挑吧。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满意。

有没有懂网络的?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上为什么有两个光纤口?

一收一发~~~~

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哪些?

您好,通过在讯维那里了解的有以下三点:1、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2、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3、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什么是交换机?简述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负责数据链路层数据交换的设备工作原理是监听---接收----广播---发送-----接收-----发送!

简述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以太网交换机就是执行这个机制的网络载体,在2层以太网上进行流量分发

RPR技术的rpr技术(光以太网弹性分组环技术)

IP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使以太网局域网飞速发展,这就需要一个高速的MAN或WAN把它们连接起来,很多厂商提出了IP over ATM或IP over SDH的方案,利用的协议有MPoA和PoS,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当第2层的服务进入第1层的WAN结构时,它们的带宽是静态分配的,这样带宽的利用率不高。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光以太网RPR技术(Optical Ethernet RPR),它使RPR环上的设备共享环上的所有或部分的带宽。以太网IP数据采用尽力传送的机制,是现在广泛采用的局域网技术,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很适应现在的突发性数据业务,但是,QoS没有保障,保护倒换的能力也很差。SDH设备具有小于50ms的倒换时间,有多种保护方式,具有良好的QoS,但是SDH采用的是固定传送带宽,传送IP数据业务的效率不高,造成很大的浪费,SDH对数据业务的传送不是最佳的选择。 RPR为SDH传输提供了快速的保护和检测能力。另外,RPR提供这些能力时,并不需要额外的备份带宽,这点不同于SDH。这样可以节省环上50%的保护带宽备份。多等级业务的保护机制RPR非常适合在MAN和WAN的环境中提供业务保护。RPR在监控网络性能的同时,快速的恢复网络、保护倒换的时间小于50ms,类似SDH中

SDH网络和以太网的区别是什么?SDH E1的2M传输和以太网的10M 100M 1000M有什么区别?SDH主要承载什么业务

我认为两者的最大区别是SDH是同步复用,实时传送,主要工作在ISO的OSI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以太网是统计复用,存储转发,主要工作在一到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SDH主要承载交换机的话音业务,以太网主要承载上网的数据业务(IP)。当然SDH设备有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可以将以太网业务在SDH上传送。将以太网业务(10M100M1000M)映射到SDH设备的2M、155M、622M、2.5G、10G等帧结构中传输。

SDH以太网是什么业务!

YTSDH155FE以太网SDH光端机(又名155M光纤收发器或155M光纤收发器)是广州邮通公司使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针对特殊的客户群研制生产的SDH数据业务传输设备。本设备提供1路STM-1的SDH传输接口(光口)和4路的10/100M全双工的以太网业务接口(电口),把以太网数据包直接封装到SDH/SONET的净荷中,通过SDH传输网络实现以太网的远距离高速互联。可以广泛应用于电信、联通、移动、网通、广电等各运营商的网络中。该系列设备符合 ITU-T X.85/X.86信息产业部 YD/T 1179-2002 以及 SDH/SONET 的相关规范,并带有网管功能,便于运营商进行管理。

SDH专线与以太网(LAN)专线有什么不同?

SDH专线是点对点的通信级别网络,一般是2M或者是155M的速率,他在传输过程中是在SDH设备的复用和映射到线路速率后传送的。以太网专线一般是指利用IP协议组成网络,可以是点到点,也可以是点到多点。他们之间的区别是SDH专线由于使用SDH固定的帧格式传送,传输速率稳定,安全性高;而以太专网由于使用IP协议,传输通道稳定性和安全性稍差,但是管理和使用比较简单。

以太网和sdh有什么区别?都是用来传输的标准吗

SDH基于可靠传输,以太网基于不可靠传输,比如SDH上的业务,是以时隙分的,一个2M就是一个2M,速率是固定的。以太网和SDH不一样就区别于此,带宽同样2m,你用到2m的时候才给你2m的速率,用多少给多少速率,不超过2m的情况下。比如SDH以时隙分,以太网以业务标签分,总得来说SDH属于之前的传输规范,现在都在往以太这块靠我们叫PTN或者IPran

win10电脑data traveler g2以太网控制器显示感叹号?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展开全部在电脑的硬件,设备管理器里面从新加载驱动就可以了。当U盘盘符无法正常显示时,首先判断是U盘本身的问题,还是电脑设置的问题。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将U盘插入到其它电脑上试试。确定产生问题的根源。2.如果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U盘本身,则需要对U盘进行修复,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多。3.如果U盘本身正常,则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打开“运行”对话框(或按Win+R)打开,然后输入命令“regedit”并按回车键。4.接下来依次展[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loicies→Explorer]。找到“NoDrives”和“NoViewOndrive”两项即可。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其功能是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通信。其工作原理包括学习、转发和过滤三个过程。具体来讲,交换机会在第一次收到数据时,把源地址和与之对应的物理端口,称为学习。在收到数据时,交换机会查找目标地址对应的物理端口,并转发数据,也即转发。除此之外,交换机还可以过滤垃圾流量。当交换机接收到不需要的数据时,其会自动过滤该数据,只向目标地址发送实际需要的数据。这些原理使得二层以太网交换机能够高效的处理数据,最终实现计算机之间的快速通信和数据传输。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是一种基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完成以太网数据帧转发的网络设备。交换机上用于链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插口称作端口。计算机借助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网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每个端口都具有一个MAC地址,由设备生产厂商固化在设备的EPROM中。MAC由IEEE负责分配,每个MAC地址都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是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前24位由设备生产厂商标识符,后24位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的序列号。交换机在端口上接受计算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帧,根据帧头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然后将该数据帧从对应端口上转发出去,从而实现数据交换。交换机的工作过程可以概括为“学习、记忆、接收、查表、转发”等几个方面: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每个端口上所连接设备的MAC地址;将MAC地址与端口编号的对应关系“记忆”在内存中,生产MAC地址表;从一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在MAC地址表中“查找”与帧头中目的MAC地址相对应的端口编号,然后,将数据帧从查到的端口上“转发”出去。交换机分割冲突域,每个端口独立成一个冲突域。每个端口如果有大量数据发送,则端口会先将收到的等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到寄存器中,在轮到发送时再发送出去。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网桥与转发器不同,(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执行CSMA/CD算法;(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的作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它们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快。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如何建立交换表)?

以太网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机器,以太网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6字节。其工作原理为:当有一个帧到来时,他会检查其目的地址并对应自己的MAC地址表,如果存在目的地址,则转发,如果不存在则泛洪(广播),广播后如果没有主机的MAC地址与帧的目的MAC地址相同,则丢弃,若有主机相同,则会将主机的MAC自动添加到其MAC地址表中。至于与集线器的不同在于:集线器会把数据转发到除接受端口外的所有端口,不检查其目的MAC地址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以太网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机器,以太网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48位,6字节。其工作原理为:当有一个帧到来时,他会检查其目的地址并对应自己的MAC地址表,如果存在目的地址,则转发,如果不存在则泛洪(广播),广播后如果没有主机的MAC地址与帧的目的MAC地址相同,则丢弃,若有主机相同,则会将主机的MAC自动添加到其MAC地址表中。至于与集线器的不同在于:集线器会把数据转发到除接受端口外的所有端口,不检查其目的MAC地址

路由器以太网接口g0/0和串行接口s0/0/0有什么区别?

通俗点说:一个是网线接口,一个是9针接口,长的不一样,线材不一样,作用不一样,总之区别很大很大的。

嵌入式 stm32 以太网例程 中 keil中的 uip协议栈的那么多.C子文件是什么作用?跪求,一定采纳

这些c文件共同组成uip协议栈啊,psock.c目测包含了socket api实现的代码,uip.c就是ip层功能的实现代码,uip_arp.c就是arp协议的实现代码等等。uip是开源的微型ip协议栈,网上有好多资料呢,你找找看。

以太网是什么和宽带连接有区别吗?

宽带是由一个个以太网(局域网)级联组成的,两者的区别在于:1、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2、宽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以太网以目前拨号上网速率的上限 56Kbps为分界,将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带”,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宽。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最初的10Mbps逐步扩展到100Mbps、1GMbps、10GMbps,以太网的价格也跟随摩尔定律以及规模经济而迅速下降。同时,随着用户迅速膨胀到数以亿计,网络的价值越发无可估量。如今,以太网已经成为局域网(LAN)中的主导网络技术,而且随着吉比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已经开始向城域网(MAN)大步迈进。客服221号为你解答。微信缴费,一键查话费充值,流量、积分、账单、详单均可自助操作,方便快捷

什么叫IP网,什么叫分组交换网,什么叫以太网?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一种新型交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 通信。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 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要小, 而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 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 实现数据的分组传送。 分组交换网具有如下特点:(1)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能力,故中继线的电 路利用率高;(2)可实现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 3)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差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故电路传送的误码率极小;(4)分组 交换的网路管理功能强。 分组交换的基本业务有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两种。交换虚电路 如同电话电路一样,即两个数据终端要通信时先用呼叫程序建立电路(即虚电路),然 后发送数据,通信结束后用拆线程序拆除虚电路。永久虚电路如同专线一样,在分组网 内两个终端之间申请合同期间提供永久逻辑连接,无需呼叫建立与拆线程序,在数据传 输阶段,与交换虚电路相同。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由分组交换机、网路管理中心、远程集中器、分组装拆设备以及 传输设备组成。(1)分组交换机实现数据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协议(X.25), 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协议(如X.75或内部协议),并以分组方式的存储转发、提供分组 网服务的支持,与网路管理中心协同完成路由选择、监测、计费、控制等。根据分组交 换机在网路中的地位,分为转接交换机和本地交换机两种;(2)网路管理中心(NMC) 与分组交换机共同协作保证网路正常运行。其主要功能有网路管理、用户管理、测量管理、计费管理、运行及维护管理、路由管理、搜集网路统计信息以及必要的控制功能等等,是全网管理的核心;(3)分组装拆设备(PAD)的主要功能是把普通字符终端的 非分组格式转换成分组格式,并把各终端的数据流组成分组,在集合信道上以分组交织 复用,对方再将收到的分组格式作相反方向的转换。(4)远程集中器的功能类似于分 组交换机,通常含有PAD的功能,它只与一个分组交换机相连,无路由功能,使用在用 户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装在电信部门。以太网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 以太网简史: 1972年,罗伯特u2022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和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同事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型的以太网系统,用来实现Xerox Alto(一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这种实验型的以太网用于Alto工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之间的互连,其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94Mbps。 梅特卡夫发明的这套实验型的网络当时被称为Alto Aloha网。1973年,梅特卡夫将其命名为以太网,并指出这一系统除了支持Alto工作站外,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计算机,而且整个网络结构已经超越了Aloha系统。他选择“以太”(ether)这一名词作为描述这一网络的特征:物理介质(比如电缆)将比特流传输到各个站点,就像古老的“以太理论”(luminiferous ether)所阐述的那样,古代的“以太理论”认为“以太”通过电磁波充满了整个空间。就这样,以太网诞生了。 最初的以太网事一种实验型的同轴电缆网,冲突检测采用CSMA/CD 。该网络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0年,三家公司(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最初的IEEE802.3即基于该规范,并且与该规范非常相似。802.3工作组于1983年通过了草案,并于1985年出版了官方标准ANSI/IEEE Std 802.3-1985。从此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更新,以支持更多的传输介质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1979年,梅特卡夫成立了3Com公司,并生产出第一个可用的网络设备:以太网卡(NIC), 它是允许从主机到IBM终端和PC机等不同设备相互之间实现无缝通信的第一款产品,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从而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范围的通信能力。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而开发的,而IEEE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以太网2.0版由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开发,它与IEEE802.3兼容。 以太网和IEEE802.3通常由接口卡(网卡)或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到网络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 IEEE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10Base5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以太网最为接近。在这一规范中,连接电缆称作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AU)而不再是收发器。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以太网线远程供电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的?

[摘要] PoE是有源以太网供电的简称,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Power Over Ethernet)是有源以太网供电的简称,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对讲电话机、wifi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路摄影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PoE技术能在确保现有结构化布线安全的同时保证现有网路的正常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PoE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Power over LAN)或有源以太网(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且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IEEE 802.3af标准是基于以太网供电系统PoE的新标准,它在IEEE 802.3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网路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  IEEE在1999年开始制定该标准,最早参与的厂商有3Com、Intel、 PowerDsine、Nortel、Mitel和National Semiconductor。但是,该标准的缺点一直限制着市场的扩大。直到2003年6月,IEEE批准了802. 3af标准,它明确规定了远程系统中的电力检测和控制事项,并对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通过以太网电缆向IP电话、安全系统以及无线LAN接入点等设备供电的方式进行了规定。IEEE 802.3af的发展包含了许多公司专家的努力,这也使得该标准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检验。  一个典型的以太网供电系统。在配线柜里保留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用一个带电源供电集线器(Midspan HUB)给局域网的双绞线提供电源。在双绞线的末端,该电源用来驱动电话、无线接入点、摄影机和其他设备。为避免断电,可以选用一个UPS不断电设备。  PoE原理  标准的Cat.5第五类网路线有四对双绞线,但是在l0M BASE-T和100M BASE-T中只用到其中的两对。IEEE80 2.3af允许两种用法,应用空间脚供电时,4、5脚连接为正极,7、8脚连接为负极。应用数据脚供电时,将DC电源加在传输变压器的中点,不影响数据的传输。在这种方式下线对1、2和线对3、6可以为任意极性。  标准不允许同时应用以上两种情况。电源提供设备PSE只能提供一种用法,但是电源应用设备PD必须能够同时适应两种情况。该标准规定供电电源通常是48V、13W的。PD设备提供48V到低电压的转换是较容易的,但同时应有1500V的绝缘安全电压。  PoE参数  一个完整的PoE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电端设备(PD,Powered Device)两部分。PSE设备是为Ethernet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供电的设备,同时也是整个PoE以太网供电过程的管理者。而PD设备是接受供电的PSE负载,即POE系统的客户端设备,如IP电话、网路摄影机、AP及掌上电脑(PDA)或移动电话充电器等许多其他以太网设备(实际上,任何功率不超过13W的设备都可以从RJ45插座获取相应的电力)。两者基于IEEE 802.3af标准建立有关受电端设备PD的连接情况、设备类型、功耗级别等方面的信息联系,并以此为根据PSE通过以太网向PD供电。  POE标准供电系统的主要供电特性参数为:  1. 电压在44~57V之间,典型值为48V。  2. 允许最大电流为550mA,最大启动电流为500mA。  3. 典型工作电流为10~350mA,超载检测电流为350~500mA。  4. 在空载条件下,最大需要电流为5mA。  5. 为PD设备提供3.84~12.95W五个等级的电功率请求,最大不超过13W。

请问ibm HS22 刀箱中,Nortel L2/3 Copper以太网交换机模块怎么配置进行通信

默认刀箱的AMM(单个)管理IP地址是192.168.70.125子网掩码255.255.255.0,账号/密码是USERID/PASSW0RD(字母都是大写,字母欧是数字零),那么交换机的管理地址就是192.168.70.127子网掩码255.255.255.0,账号/密码是admin/admin。在默认情况下能登录到刀箱AMM就能管理到交换机模块,具体的配置详见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d52d9040be1e650e52ea9935.html

H3C以太网口流量显示信息

Peak value of input: 45269309 bytes/sec, at 2009-10-11 21:24:50 Peak value of output: 31077246 bytes/sec, at 2009-10-11 21:24:50 Last 300 seconds input: 13335 packets/sec 13205162 bytes/sec 11% Last 300 seconds output: 11018 packets/sec 3995365 bytes/sec 3%

三菱内置以太网端口mc与socket的区别

Q是比较老的产品,也是现在大型机里面应用比较普遍的产品,在Q之后开发出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L系列和性能更高的产品R系列,Q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Q和L的区别:在中型系统的单机设备应用上,L系列比较适合。像伺服控制、模拟输入输出、高速计数、串行通讯、输入输出等功能上基本和Q一致,但在Q的功能里面,有以下功能L实现不了:1、多CPU系统(L只有通用CPU);2、与其他品牌的工业网络的兼容性(如PROFIBUS);3、CC-Link IE Control网络(L只支持CC-Link和CC-Link IE Field)。再说下R系列产品:R是Q的升级产品,以后各种新功能模块的开发也只会在R系列增加,R的产品阵容相对Q更全面,更方便。例如多CPU系统里面如下:运动CPU中,R16MT、R32MT、R64MT支持的轴更多,功能更强大(授权支持G代码和简易4轴机械手控制);安全CPU的对应选型和应用相对Q更简洁方便(安全CPU加IE网络和远程安全模块);冗余CPU的对应也更方便和全面(CPU、电源、模块冗余);通用CPU里面增加了网络一体的CPU(自带3网口,可做通用以太网口或者IE Field网络,最重要的是加量不加价);所以如果需要配置CC-Link IE的网络,R的性价比比Q要高。另外就是各种模块的升级和增加,例如网络支持PROFINET等。还有就是编程软件的升级,CPU和模块都有自带的FB(好像三菱的FB一致是个槽点),标签不占用软元件等。另外三菱的通讯,首先看看通讯的分类:硬件连接分类:1、串口(232,485等)2、网线 3、光纤通讯类型分类:1、标准协议(modbus rtu cp);2、专用网络(CC-Link系列,DP,PN,EIP,DeviceNet,CANopen等);3、三菱专用协议(MC,SLMP,变频器通讯);4、无顺序协议(串口RS,socket等)。通讯设备分类:1、PLC和PLC;2、PLC和上位机;3、PLC和机械手;4、PLC和变频;5、PLC和仪表;6、PLC和相机;7、PLC和RFID;8、PLC和伺服;9、PLC和各种智能传感器等(不足的大家继续补充)下面说一个典型的通讯案例,PLC之间数据交换或者组网:通过专用网络(CC-Link,CC-Link IE Field,CC-Link IE Control),CC-Link是基于串口的网络,支持三菱全系列PLC和最多的第三方设备(机械手、电磁阀等);Field是基于网线的网络,支持FX5U(智能做从站)往上的PLC系列;Control是基于光纤的网络(R系列也可以支持网线),仅支持Q和R系列PLC。专用网络一般需要增加模块,成本高,速度快,数据量大,稳定性好,错误检测方便。通过本体自带通讯口,FX系列可以通过485实现简单数据交换(支持8台);中大型PLC可以通过本体自带的以太网口实现数据交换(如两边都是socket,那两边都要做收发程序;一个socket一个MC,那socket一方做收发程序;或者走Modbus/tcp);最方便的是,如果有L和QUDV系列PLC,那可以采用简单plc通讯和三菱带网口的cpu或者模块轻松的实现plc数据交换。这种自带通讯口的通讯不需要增加模块,成本低,数据量小,速度慢,数据不好校验,稳定性差。至于PLC和其他的产品通讯,原理都差不多。专用网络都是有标准的设置和模式。Modbus rtu/tcp也有自己标准的报文,自带网口的cpu(除QUDE外)都支持Modbus tcp客户端(主站),FX5U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主从)都支持的。如果网口无顺序协议,那就是TCP和UDP socket,之后是active、unpassive、fullpassive了。说到cpu本体自带的以太网口,另外说下其支持的CC-Link IE Field Basic网络(QUDE和FX3除外),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支持伺服连接(JE-CJ4-GF)支持变频器连接(-E)支持远程IO 连接等。FX5U支持7站,L支持16站,QUDV和R支持64站。简单CPU数据交换,L的基本可以和现在所有的以太网cpu或者模块连接本体以太网支持通讯种类CC-Link IE Field Basic网络

PLC通信中 RS-232C RS-485 modbus 各种plc网络 通信协议 PLC以太网 各种总线?这些怎么区别 ?

啊啊啊啊,这问题好多。回答也说不清楚。能不能一个个问。。。

devicenet跟以太网啥区别,能连起来吗

1.所谓总线就是在一个物理通讯链路上将多个设备集合在一起,就是将所有的设备总起来,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RS323 RS485那个算总线就不言自明。现场总线是指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 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 2.RS232,RS485是一个物理接口,简单的说是硬件。也可以说是一种通信接口。MODBUS是一种国际标准的通讯协议,用于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交换数据(一般是工业用途);所谓协议,也可以理解为有人说的“语言”吧,简单的说是软件。3.一般情况下,两台设备通过MODBUS协议传输数据:最早是用RS232C作为硬件接口,(也就是普通电脑上的串行通讯口(串口));也有用RS422的,也有常用的RS485,这种接口传输距离远,在一般工业现场用的比较多。MODBUS协议又分MODBUS RTU,MODBUS ASCII和后来发展的MODBUS TCP三种模式:其中前两种(MODBUS RTU,MODBUS ASCII)所用的物理硬件接口都是串行(Serial)通讯口(RS232,RS422,RS485)。而MODBUS TCP则是为了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什么都可以用Ethernet网或Internet来连接,传送数据。所以又MODBUS TCP模式,该模式的硬件接口就是以太网(Ethernet)口了,也就是我们电脑上一般用的网络口了。总结以上所说,RS232及PLC以太网属于最底层的通信介质或通信标准,在其上必须有相应的通信协议才能实现数据交换、传输。现场总线就是一种网络,且都有自己的通讯协议。PLC通信模块主要起采集现场数据,比如数字量、模拟量。举个例子,数字量采集就是现场触点得电闭合形成回路,那么数字量采集模块会经过光电之类的转换告诉PLC的CPU这是1,也就是DI模块的功能。而模拟量模块会将现场4-20mA的信号进行转换成为PLC认可的某一范围的数值,比如1000-5000等。你提的补充问题后边有人已经做了大体解释,PROFIBUS , MODBUS , DEVICENET ,PROFIBUS-DP ,CONTROLNET 这些是不同协议的总线。PLC网络模块跟我说的那些DI DO 自然功能不同,网络模块可以实现与远程PLC的连接等,这你得看每种不同PLC的扩展方式等。网络节点就是连入网络的一台台计算机或PLC,网络连接器直接的解释是传输线两端的接头。你问两个PLC可以通过RS232通讯,多了当然行,加相关设备,实普通网线一样,一根网线无疑只能连接两端,你要连接很多电脑自然用一根网线是不够的,得用多跟网线并加HUB或交换机等设备,这些道理是一样的。这些问题怎么说你都很难一时接受,如果你将来接触了就很快理解了,也不会太过计较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了,比如说工业用的HUB或交换机或路由器这些在概念或原理上还是有差别的,但是工业实际用的时候大体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没人会去深刻研究到底HUB还是交换机还是路由器,只要能实现我工业用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就可以,到底是物理层还是数据链路层不是自动化人员该关心的范围了。

什么是以太网集线器hub?

HUB是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当以HUB为中心设备时,网络中某条线路产生了故障,并不影响其它线路的工作。所以HUB在局域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的时候它用在星型与树型网络拓扑结构中,以RJ45接口与各主机相连(也有BNC接口),HUB按照不同的说法有很多种类。 HUB按照对输入信号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分为无源HUB、有源HUB、智能HUB。 无源HUB:它是最次的一种(词土了点儿^_^),不对信号做任何的处理,对介质的传输距离没有扩展,并且对信号有一定的影响。连接在这种HUB上的每台计算机,都能收到来自同一HUB上所有其它电脑发出的信号; 有源HUB:有源HUB与无源HUB的区别就在于它能对信号放大或再生,这样它就延长了两台主机间的有效传输距离; 智能HUB:一听这词就知道这家伙一定比那两个强!智能HUB除具备有源HUB所有的功能外,还有网络管理及路由功能。在智能HUB网络中,不是每台机器都能收到信号,只有与信号目的地址相同地址端口计算机才能收到。有些智能HUB可自行选择最佳路径,这就对网络有很好的管理。 按其它方法还有很多种类,如10M、100M、10/100M自适应HUB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现在的市场价格贵不到那去,尽量买好一点的。

两台S7200同过MOXA3280网关modebus RTU转以太网怎么跟组态王通讯关键是组态王里面设备怎么添加怎么设置,

那要看你的MOXA模块有没有协议转换,如果有,就在组态王内选择转换后的协议,如modbusTCP之类的协议。如果没有协议转换,就要用光盘中的软件进行串口虚拟,重新转换成串口,组态王串口设置就用虚拟后的串口

以太网IC上的COL干什么用的

去看看csma/cd机制,这时以太网最基础的工作方式,col就是表示collision detect信号,是PHY传给MAC芯片的信号。

wireshark查看自己计算机的48位以太网地址是什么?

随便抓个包,看看ethernet层,里面会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那就是你想要的

wireshark中的以太网选项是什么意思?

选哪个就通过哪个去抓包。你走的无线就应该选WLAN

以太网采用的拓扑结构基本是什么型

现在的教材上已经说是星型为主了,不是总线型,或许以前是总线型,但已经很落后了,总线型需要等发送权,效率太低了。

电脑以太网电缆长什么样

以太网电缆类似于传统的电话电缆,但它们更大,并且具有更多的电线,两根电缆的形状和插头相似,以太网电缆有八根电线,而电话线只有四根,以太网电缆连接器也更大,以太网电缆有许多不同的颜色,而传统的电话电缆通常是灰色的,以太网电缆插入以太网端口,该端口比电话电缆端口大。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米/秒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什么是DP通讯和光纤通讯和以太网通讯有什么区别?

你好316273488,光纤通讯光纤通讯(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作光纤通信,是指一种利用光与光纤(optical fiber)传递资讯的一种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光经过调变(modulation)后便能携带资讯。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 光纤以太网指利用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LAN数据包接入SP网络或在SP网络中进行接入。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ps、100Mbps、1Gbps或10Gbps,但在此情况下,这些连接必须以全双工速度(例如双向10Mbps)运行。光纤以太网业务能够应用交换机的速率限制功能,以非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光纤以太网中使用的光纤链路可以是光纤全带宽(即所谓的“暗光纤”)、一个SONET连接或者是DWDM。光纤以太网可以在交换式LAN的基础上运行,尽管它们可以互联共享的LAN。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光传输网络——光纤直接传输、SDH以及DWDM网络传输。说白了 光纤通讯是一种概念上的称谓,以太网就是局域网的发展技术,光纤以太网就是利用光纤资源建立起来的网络。懂了?

台式电脑以太网是什么

问题一:以太网卡是什么? 台式机一般都采用内置网卡来连接网络。网卡也叫“网络适配器”,英文全称为“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网卡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它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硬件设备。无论是双绞线连接、同轴电缆连接还是光纤连接,都必须借助于网卡才能实现数据的通信。 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出去。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节点地址,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只读存储芯片)中的,我们把它叫做MAC地址(物理地址),且保证绝对不会重复。 我们日常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网卡。目前网卡按其传输速度来分可分为1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以及千兆(1000M)网卡。如果只是作为一般用途,如日常办公等,比较适合使用10M网卡和10/100M自适应网卡两种。如果应用于服务器等产品领域,就要选择千兆级的网卡。 问题二:家里的台式电脑是用以太网上网吗 用网线,连接着猫上网的,叫装宽带的来,装个, 问题三:电脑连接网络出现以太网什么意思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问题四:台式电脑win8以太网没有了怎么回事 网卡驱动没装,建议你从别的电脑下载驱动精灵万能网卡版,就可以修复网卡驱动了 不过我这是我自己收集的各大厂商以太网卡公版驱动。 驱动精灵捆绑太多,你可以试试这个能不能行 1,复制这个晚间到你电脑,解压缩 2,右击“这台电脑”,点“管理” 3,设备管理器 ,应该能找到“以太网控制器”之类的 4,右击,点“更新驱动程序软件” 5,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 6,在浏览里,直接找到LAN这文件夹 7,下一步,听天由命,成功就好了,不成功就找“驱动精灵万能网卡版” 给我加个精!!! 问题五:联想台式电脑被以太网控制,怎样才能恢复本地连接 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点击以太网(右键单击禁用),如果本地连接禁用同样方法恢复连接。 问题六:电脑显示以太网已连接.怎么弄成宽带连接 宽带连接就是不用路由器,直接从猫出来的网线插在电脑上。本地连接也就是你说的以太网,指的是猫出来的网线接到路由器上,再从路由器出来网线,插到电脑上。无线也就是wifi,是笔记本自带的无线网卡。因此这三种网是分别不同的。从你的图示可以看出,你现在的网线一定是从路由器出来的,而不是从猫出来的,因此宽带连接不了,而本地连接(以太网)可以连接。OK,明白不 问题七:我的电脑可以不用以太网插口吗? 电脑不用以太网插口也可以上网,可以使用无线上网。 1、笔记本电脑:都是带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如果笔记本没有显示无线,可以查看是否安装了无线驱动(没有安装可以下载驱动精灵,驱动大师等检查安装);如果安装了,会在又下角显示,无线信号。如图所示: 点击一个wifi名称,输入密码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2、台式电脑:可以购买USB无线网卡,或者随身WiFi,安装相关驱动,也可以实现无线连接功能,可以搜索无线wifi信号,知道密码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随身wifi) (无线网卡) 问题八:你好,我的是台式电脑w8系统,由于我不知道点到了什么,导致以太网未 关闭宽带猫电源开关,等待1分钟后重新打开。重新拨号上网,如不能登录服务器,记录错误代码,电询带宽服务商客服。不用考虑是否自己操作原因,对方有义务提供技术支持。 问题九:电脑突然上不了网,提示“请将以太网电缆插入此电脑”,台式机 请重插下网线,同是检查下是不是路由器断电了。 问题十:windows10台式电脑以太网怎么启动DHCP 桌面 计算机 右键 管理 服务和应用程序 服务 DHCP client

以太网是什么网络 是电信的ADSL还是互联网?

以太网就是你外面接过来能上网的线,电信什么的只要是线就是!交换机就是类似把一条网线分成2条,和起来效果跟原来的一条一样(就是最大流量不变)

以太网下面那行字是什么意思?

链接无信号而已。

中兴SDH传输设备中的ET1板用来承载什么业务??以太网板SFE,SED,SEE的带宽又是多少??有什么区别??

我忘了。。。那么熟悉的。。。et1电信号?

以太网卡的作用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 以太网简史: 1972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和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同事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型的以太网系统,用来实现Xerox Alto(一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这种实验型的以太网用于Alto工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之间的互连,其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94Mbps。 梅特卡夫发明的这套实验型的网络当时被称为Alto Aloha网。1973年,梅特卡夫将其命名为以太网,并指出这一系统除了支持Alto工作站外,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计算机,而且整个网络结构已经超越了Aloha系统。他选择“以太”(ether)这一名词作为描述这一网络的特征:物理介质(比如电缆)将比特流传输到各个站点,就像古老的“以太理论”(luminiferous ether)所阐述的那样,古代的“以太理论”认为“以太”通过电磁波充满了整个空间。就这样,以太网诞生了。 最初的以太网事一种实验型的同轴电缆网,冲突检测采用CSMA/CD 。该网络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0年,三家公司(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最初的IEEE802.3即基于该规范,并且与该规范非常相似。802.3工作组于1983年通过了草案,并于1985年出版了官方标准ANSI/IEEE Std 802.3-1985。从此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更新,以支持更多的传输介质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1979年,梅特卡夫成立了3Com公司,并生产出第一个可用的网络设备:以太网卡(NIC), 它是允许从主机到IBM终端和PC机等不同设备相互之间实现无缝通信的第一款产品,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从而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范围的通信能力。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而开发的,而IEEE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以太网2.0版由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开发,它与IEEE802.3兼容。 以太网和IEEE802.3通常由接口卡(网卡)或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到网络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 IEEE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10Base5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以太网最为接近。在这一规范中,连接电缆称作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AU)而不再是收发器。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以太网为什么要叫以太网?

..........爆寒

总是听说以太网(Ethernet),那以太(Ether)是个啥?

由此看来,以太网的取名大概来自以太作为光的传输介质这一含义,在网络中,以太网是信息传播的介质。 附录 为了给以太网一个定位,先来构造个坐标系好了。 世界上的计算机想要互相通信,中间就需要有一个复杂的网络来连接。 网络可以根据 所覆盖区域的大小 分类,耳熟能详的局域网,广域网描述的就是它所覆盖区域的大小。更多分类见下图下表。 对于这个复杂网络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一个五层的或者七层的模型来表示。 所谓的层次,就是精细化分工。就像我们去买电脑,我们只需要去卖场的柜台找零售商买,而零售商去从厂商那里进货,厂商负责生产电脑,它同样要从很多零件供应商那里买零件,比如要去跟Intel买芯片。大家各司其职,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顾客和供应商,比如电脑厂商既是零售商的供货商,又是零件提供商的顾客。 每一层为了完成任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协议”就是不同方式的规范说明书。每一层都有很多不同的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场景。耳熟能详的HTTP, FTP, SMTP是应用层的协议,TCP, UDP是传输层的协议,IP是网络层的协议。 以太网 作为一种应用在网络中的技术,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有线的LAN, MAN和WAN,从y轴上看,它要做的功能是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蓝牙 ,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无线的PAN,从y轴上看,它涉及到的也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Wi-Fi ,从x轴上看,它能够用来构建无线的LAN,从y轴上看,它涉及到的也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什么是以太网?为什么要叫做“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是一种局域网协议,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它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和其他网络设备。以太网的速度可以从几百万位每秒到数十亿位每秒不等,它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和应用程序,包括互联网、文件共享、视频流和在线游戏等。

西门子300以太网通讯,提示【无法通过在线接口访问模块】请问怎么回事?

是pG/PC的事,通过CP通讯的,换了一路以太网设置就好了。帮到网与世界著名工控产品厂商法国施耐德、日本三菱、欧姆龙、松下电工、德国西门子、魏德米勒、倍加福、美国AB、韩国LS产电、台湾明纬、丹佛斯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和商务合作关系,已形成技术与销售互补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在工控自动化行业内独树一帜,得到同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肯定。广州帮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产品范围:一、可编程控制器-PLC二、运动控制系列--伺服系统/变频器三、可视系统--人机界面/触摸屏四、传感器-光电开关/光栅五、元器件附件-接触器/断路器/继电器/各类电缆

以太网的三种接入方式?

在接入网中,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 PSTN拨号: 使用最广泛 PSTN(Published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PSTN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这种接入方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接入方式,目前最高的速率为56kbps,已经达到仙农定理确定的信道容量极限,这种速率远远不能够满足宽带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 求; 但由于电话网非常普及,用户终端设备Modem很便宜,大约在100~500元之间,而且不用申请就可开户,只要家里有电脑,把电话线接入Modem就可以直接上网。因此,PSTN拨号接入方式比较经济,至今仍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 PSTN接入方式如图2所示。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接入方式将被淘汰。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用户利用一条ISDN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 线一样。ISDN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64kbps的信息通路和一条16kbps的信令通路,简称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自动释放一个B信道来进行电话接听。 就像普通拨号上网要使用Modem一样,用户使用ISDN也需要专用的终端设备,主要由网络终端NT1和ISDN适配器组成。网络终端NT1好像有线电视上的用户接入盒一样必不可少,它为ISDN适配器提供接口和接入方式。ISDN适配器和Modem 一样又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类,内置的一般称为ISDN内置卡或ISDN适配卡;外置的ISDN适配器则称之为TA。ISDN内置卡价格在300~400元左右,而TA则在1000元左右。 ISDN接入技术示意如图3所示。用户采用ISDN拨号方式接入需要申请开户,初装费根据地区不同而会不同,一般开销在几百至1000元不等。ISDN的极限带宽为128kbps,各种测试数据表明,双线上网速度并不能翻番,从发展趋势来看,窄带IS DN也不能满足高质量的VOD等宽带应用。 DDN专线: 面向集团企业 DDN是英文Digital Data Network的缩写,这是随着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DDN的主干网传输媒介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用户端多使用普通电缆和双绞线。DDN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供了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环境,可以向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透明传输的数据专线出租电路,为用户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DDN的通信速率可根据用户需要在N×64kbps(N=1~32)之间进行选择,当然速度越快租用费用也越高。 用户租用DDN业务需要申请开户。DDN的收费一般可以采用包月制和计流量制,这与一般用户拨号上网的按时计费方式不同。DDN的租用费较贵,普通个人用户负担不起,DDN主要面向集团公司等需要综合运用的单位。DDN按照不同的速率带宽收费也不同, 例如在中国电信申请一条128kbps的区内DDN专线,月租费大约为1000元。因此它不适合社区住户的接入,只对社区商业用户有吸引力。 ADSL: 个人宽带流行风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也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ADSL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成为继Mod 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接入方式。 ADSL接入技术示意如图4所示。ADSL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改造信号传输线路,完全可以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配上专用的Modem即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 ps,其有效的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在ADSL接入方案中,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DSL局端相连,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星形结构,数据传输带宽是由每一个用户独享的。 VDSL: 更高速的宽带接入 VDSL比ADSL还要快。使用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上传速率可达2.3Mbps(将来可达19.2Mbps,甚至更高)。VDSL使用的介质是一对铜线,有效传输距离可超过1000米。但VDSL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 长距离应用仍需测试,端点设备的普及也需要时间。 目前有一种基于以太网方式的VDSL,接入技术使用QAM调制方式,它的传输介质也是一对铜线,在1.5公里的范围之内能够达到双向对称的10Mbps传输,即达到以太网的速率。如果这种技术用于宽带运营商社区的接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基于以太网的 VDSL接入方式示意图见图5,方案是在机房端增加VDSL交换机,在用户端放置用户端CPE,二者之间通过室外五类线连接,每栋楼只放置一个CPE,而室内部分采用如图6所示的综合布线方案。这样做的原因是: 近两年宽带建设牵引的社区用户上网率较低,一般在5%~10%左右,为了节省接入设备和提高端口利用率,故采用此方案。 我们分别测算过采用VDSL技术与LAN技术的社区建设成本,发现对于一个1000户的社区而言,如果上网率为8%,采用VDSL方案要比LAN方案节省5万元左右投资。虽然表面上看VDSL方案增加了VDSL用户端和局端设备,但它比LAN方案省去了光 电模块,并用室外双绞线替代光缆,从而减少了建设成本。Cable-modem: 用于有线网络 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是近两年开始试用的一种超高速Modem,它利用现成的有线电视(CATV)网进行数据传输,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随着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壮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Cable Modem利用有线电视网访问Internet已成为越来越受业界关注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 由于有线电视网采用的是模拟传输协议,因此网络需要用一个Modem来协助完成数字数据的转化。Cable-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Cable Modem连接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对称速率型和非对称速率型。前者的Data Upload(数据上传)速率和Data Download(数据下载)速率相同,都在500kbps~2Mbps之间;后者的数据上传速率在500kbps~10Mbps之间,数据下载速率为2Mbps~40Mbps。 采用Cable-Modem上网的缺点是由于Cable Modem模式采用的是相对落后的总线型网络结构,这就意味着网络用户共同分享有限带宽; 另外,购买Cable-Modem和初装费也都不算很便宜,这些都阻碍了Cable-Modem接入方式在国内的普及。但是,它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毕竟中国CATV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其用户已达到8000多万。 另外,Cable-Modem技术主要是在广电部门原有线电视线路上进行改造时采用,此种方案与新兴宽带运营商的社区建设进行成本比较没有意义。 无源光网络接入: 光纤入户 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形、星形、总线形等拓扑结构,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 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PON包括ATM-PON(APON,即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和Ethernet-PON(EPON,即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两种。APON技术发展得比较早,它还具有综合业务接入、QoS服务质量保证等独有的特点,ITU-T的G.983建议规范了ATM-PON的网络结构、基本组成和物理层接口,我国信息产业部也已制定了完善的APON技术标准。 PON接入设备主要由OLT、ONT、ONU组成,由无源光分路器件将OLT的光信号分到树形网络的各个ONU。一个OLT可接32个ONT或ONU,一个ONT可接8个用户,而ONU可接32个用户,因此,一个OLT最大可负载1024个用户。PO N技术的传输介质采用单芯光纤,局端到用户端最大距离为20公里,接入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为上行和下行各155Mbps,每个用户使用的带宽可以从64kbps到155Mbps灵活划分,一个OLT上所接的用户共享155Mbps带宽。例如富士通EPON产 品OLT设备有A550,ONT设备有A501、A550最大有12个PON口,每个PON中下行至每个A501是100M带宽; 而每个PON口上所接的A501上行带宽是共享的。PON接入技术见图7所示。 我们分别测算过采用EPON技术与LAN技术的社区成本投入,发现对于一个1000户的社区,如果上网率为8%,采用EPON方案相比LAN方案(室内布线进行了优化)在成本上没有优势,但在以后的维护上会节省维护费用。而室内布线采用优化和没有采用 优化的两种LAN方案在建设成本上差距较大。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是: 优化方案节省了室内布线的材料,相对施工费也降低了,另外,由于采用集中管理方式,交换机的端口利用率大大增加,从而减少了楼道交换机的数量,相应也就降低了在设备上的投资。 LMDS接入: 无线通信 这是目前可用于社区宽带接入的一种无线接入技术,它的示意图见图8。 在该接入方式中,一个基站可以覆盖直径20公里的区域,每个基站可以负载2.4万用户,每个终端用户的带宽可达到25Mbps。但是,它的带宽总容量为600Mbps,每基站下的用户共享带宽,因此一个基站如果负载用户较多,那么每个用户所分到带宽就很小 了。故这种技术对于社区用户的接入是不合适的,但它的用户端设备可以捆绑在一起,可用于宽带运营商的城域网互联。其具体做法是: 在汇聚点机房建一个基站,而汇聚机房周边的社区机房可作为基站的用户端,社区机房如果捆绑四个用户端,汇聚机房与社区机房的带宽就可以达到100Mbps。 采用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使已建好的宽带社区迅速开通运营,缩短建设周期。但是目前采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商品市场,无法进行成本评估。 LAN:技术成熟成本低 LAN方式接入是利用以太网技术,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综合布线。具体实施方案是: 从社区机房敷设光缆至住户单元楼,楼内布线采用五类双绞线敷设至用户家里,双绞线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00米,用户家里的电脑通过五类跳线接入墙上的五类模块就可以实现上网。社区机房的出口是通过光缆或其他介质接入城域网。LAN方式接入示意图见图9所示。 采用LAN方式接入可以充分利用小区局域网的资源优势,为居民提供10M以上的共享带宽,这比现在拨号上网速度快180多倍,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升级到100M以上。 以太网技术成熟、成本低、结构简单、稳定性、可扩充性好; 便于网络升级,同时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化物业管理、小区/大楼/家庭保安、家庭自动化(如远程遥控家电、可视门铃等)、远程抄表等,可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办公与家居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根据统计,社区采用以太网方式接入,每户的线路成本可以控制在200~300元之间;而对于用户来说,开户费为 500元,每月的上网费则在100~150元,这比其他的入网方式要经济许多。

我有一台“锐捷网络”的rg-s2150g以太网交换机,由于说明书搬家时弄没了,也从没

你打4008-111-000这个电话是锐捷的客户服务电话。在不然去www.RUIJIE.COM.CN这个网站去注册,会有锐捷的工程师给你解答的

以太网交换机RG-S2952G-E 这个怎么设置呀

锐捷的把,超级终端啊

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模拟器中的路由器2个快速以太网接口不够用时,得添加什么模块以增加接口?

NM-2FE2W模块或者NM-ESW-161模块如图所示:设备型号2811

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及方案有哪些?

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特点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从分中 心采用讯记科技1台28G二层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主干交换机与7 个站点的28G二层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环网链接。主干网络拓扑采用千兆光纤CK-RING冗余自愈环网进行数据交换,满负载下故障恢复时间<20MS。各个站点与多区域接入站点的10口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CK-RING冗余自愈环网并带Bypass旁路功能的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支持切换时间100ms内进行数据交换。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分中 心网络设备与各站点网络设备是采用具有多年成熟应用的讯记20口机架式网管工业交换机产品,同时采用高强度IP40防护外壳,工业级EMC设计,支持宽范围冗余电源输入(100~240V AC/DC)以增加通讯网络的可靠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管理功能,可通过Web浏览器、CLI和SNMP进行管理。可以根据业务口需求灵活的进行光电组合。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基于工业安装需求,提供1U机架式或者桌面式两种安装方式。本产品同时采用无风扇、低功耗、工业级设计,-40~85℃工作温度范围,能够满足各种工业现场的要求,提供便捷的以太网通讯解决方案。

以太网线是什么

问题一:以太网端口是什么 就是i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插网线的端口 问题二:以太网和宽带的区别是什么? 以太网和局域网 ,是一对词!一个网络范围大,一个范围小。通讯方式有点不同!但现在区别也不大了。百度一下,概念太专业了。 你应该问的是 internet 网!差不多是互联网的意思! 宽带 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以前上网,猫拨号,几K带宽上网年代。后来技术先进了,网速快了,带宽上去了。和以前的比就叫宽带了! 现在最低4M,一般家庭都6-8M,带宽了。发达地方100M也很常见了。 问题三:什么是超五类以太网线? 非屏蔽双绞网线即UTP; 超五类UTP的用武之地是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标准超五类网线是4对双绞线, 识别五类UTP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查看电缆外面的说明信息。在双绞线电缆的外面包皮上应该印有像“AMP SYSTEMS CABLE……24AWG……CAT5”的字样,表示该双绞线是AMP公司(最具声誉的双绞线品牌)的五类双绞线,其中24AWG表示是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CAT5表示为五类;此外还有一种NORDX/CDT公司的IBDN标准五类网线,上面的字样就是“IBDN PLUS NORDX/CDX……24 AWG……CATEGORY 5”,这里的“CATEGORY 5”也表示五类线(CATEGORY是英文“种类”的意思)。笔者曾经用过一箱没有标明类别的所谓五类线,经实测只能达到3类线的标准;②是否易弯曲。双绞线应弯曲自然,以方便布线;③电缆中的铜芯是否具有较好的韧性。为了使双绞线在移动中不至于断线,除外皮保护层外,内部的铜芯还要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为便于接头的制作和连接可靠,铜芯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不易接头的制作,太硬则容易产生接头处断裂;④是否具有阻燃性。为了避免受高温或起火而引起的线缆损坏,双绞线最外面的一层包皮除应具有很好的抗拉特性外,还应具有阻燃性(可以用火来烧一下测试:如果是正品,胶皮会受热松软,不会起火;如果是假货,一点就着)。为了降 *** 造成本,非标准双绞线电缆一般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制作电缆的包皮,不利于通信安全。 问题四:"以太网"是什么意思? 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u30fb3系列标准相类似。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抚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问题五:以太网宽带是什么意思 以太网是一种以某种规范配置的局域网。 比如 这一片区域 (或者是一个小区 ) 这个小区里所以宽带用户组成一个内网 这个内网 本身只能进行内部局域网传输信息 不能和外界交流 通过一根光纤把这个内网与外网(internet)连接 这个局域网 就叫以太网 和局域网的区别在于 交换机 规模 都不同 而且 局域网 顾名思义 就是说只存在于一个区域的网络 问题六:以太网线跟全铜网线有什么不一样?区别在哪里? 以太网是网络形式 全铜网线时网线的材质,这是2个不同的东西 问题七:以太网是什么 以太网贰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u30fb3系列标准相类似。 问题八:以太电缆是什么 英文是Ethernet cable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而用来实现连接所用的线称之为以太网电缆,一般使用标准的双绞线为以太网电缆。 下面文档介绍的比较全面 wenku.baidu/...4 问题九:网线如何接需要什么东西还有网线分为几种 制作网线需要: 网线钳: 水晶头: 网线的制作: 1)剪断: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充的网线。 2)剥皮: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角及挡板,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注意:剥与大拇指一样长就行了)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3)排序: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排列水晶头8根针脚:将水晶头有塑造料弹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方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 4)剪齐: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这样,在双绞线插入水晶头后,每条线都能良好接触水晶头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约为14mm,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 5)插入:一和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6)压制: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透过水晶头检查一遍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制RJ-45头了。将RJ-45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线钳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 网线的种类: 1)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 2)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3)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的最大传输速率为250Mbps。 4)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 问题十:以太网是什么和宽带连接有区别吗?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以太网可能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半双工和全双工. 宽带吗?其实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是以目前拨号上网速率的上限 56Kbps为分界,将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带”,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定义的话,它是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宽,因此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前的宽带对普通家庭用户而言是指传输速率超过1M(1M=1024KB),可以实现24小时连接的非拨号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及其服务. 二者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宽带接入的主要方式有以太网接入,ADSL接入和CABLEMODEM。其中ADSL和CableModem均是利用现在的铜线资源,因此在居民小区和大楼中实现互联网接入占有的资源优势。但在新建小区(只要还是那种智能小区),单位上网和网吧的宽带接入中,以太网接入方式最为普遍。

什么是以太网???

个人理解,以太网 是一种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的 的 规范。当今也成为了运行此规范的网络的统称。现在一般来说使用的局域网就是以太网英文的名字是创始人取得,和假想的物理传输介质以太有关。

以太网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Ethernet

请问什么叫以太网?请解释?

fhghgfhf

以太网是什么啊

就是C S M A / C 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

以太网与internet有什么区别与不同?

以太网(Ethernet)是最广泛安装的局域网技术。正如现在在IEEE 802.3标准中指出的,以太网原来由Xerox开发,后来由Xerox, DEC和Intel共同开发的。以太网一般使用同轴电缆和特种双绞线。最通常的以太网系统是10BASE-T,它的传输速率可达10 Mbps。 连接在电缆上的设备争用线路、冲突采用CSMA/CD协议控制。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Internet是一个网络之上的网络。它具有这样的能力:将各种各样的网络联接起来,而不论其规模、数量、地理位置。同时,把网络互联起来,也就把网络上的资源组合了起来,这当然比独个网络的价值要高出许多。因此,Internet的实质是物理网络和信息资源相结合形成的一个信息网络实体。(

什么叫网关?什么叫以太网?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其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的基带局域网。

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详情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48.htm

以太网适配器是什么

通俗讲 网卡,现在一般为集成网卡(在主板上集成)

以太网显示已连接,但是还是无法上网

以太网已连接无权限使用网络,重启路由器,重新登陆水星路由,重新设置无线连接密码,这个问题我这个办法就可以

Ethernet 2是什么?一种以太网协议?

一种2层链路协议,你上浏览网页什么的,传送数据包需要在2层封装上以太网头部,才能和对端设备通信。

什么是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的总线争用技术。

请问以太网的详细定义是什么

我们平常所用局域网一般都是以太网,为什么是以太网呢?局域网中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卡,各种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也是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其实一个IEEE802.3下的协议标准,各生生产厂商在这个协议标准之下,不同的厂家,生产出同种电气结构,数据通信结构的产品,用这些产品组建起来的网络总称就是以太网,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以太网和局域网有什么区别?

局域网是以太网的一种。以太网就是通过以太网协议连接的一类网络。

以太网是什么和宽带连接有区别吗

以太网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而宽带连接是通过一定方式连接到互联网,这是两个不同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可比性。

以太网和宽带的区别是什么?

宽带是由一个个以太网(局域网)级联组成的,两者的区别在于:1、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2、宽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以太网以目前拨号上网速率的上限 56Kbps为分界,将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带”,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宽。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从最初的10Mbps逐步扩展到100Mbps、1GMbps、10GMbps,以太网的价格也跟随摩尔定律以及规模经济而迅速下降。同时,随着用户迅速膨胀到数以亿计,网络的价值越发无可估量。如今,以太网已经成为局域网(LAN)中的主导网络技术,而且随着吉比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已经开始向城域网(MAN)大步迈进。

Wifi跟以太网有什么区别

wifi是无线局域网的意思。

WiFi,以太网,有线宽带有什么区别

宽带到以太网在到转化wifi

西门子300的Profibus ,profinet ,mpi ,以太网有何区别请介绍一下,主要区别。谢谢

我是来学习的,呵呵

MPI通信,PROFIBUS通信和工业以太网通信的区别

硬件不同协议不同

这个怎么配路由静态ip使两台pc能通信??如果路由有很多个以太网接口呢又该怎么办???

看说明书 没有百度搜搜说明书

四口万兆以太网卡sfp+什么意思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是SFP光接口,也就是需要配备SFP热插拔光模块的。网口一般是固化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的RJ45接口。电口大多是指网口,有时也指SFP-T这样的电口模块,是热插拔的,如果在主机网口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产品了。

四口万兆以太网卡sfp+什么意思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是SFP光接口,也就是需要配备SFP热插拔光模块的。网口一般是固化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的RJ45接口。电口大多是指网口,有时也指SFP-T这样的电口模块,是热插拔的,如果在主机网口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产品了。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 是网口还是电口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是SFP光接口,也就是需要配备SFP热插拔光模块的。网口一般是固化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的RJ45接口。电口大多是指网口,有时也指SFP-T这样的电口模块,是热插拔的,如果在主机网口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产品了。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