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tenure faculty什么意思

2023-07-31 10:13:48
共2条回复
北有云溪

Tenured这是一个教师或者公务员或者员工雇佣的制度,多用于教师,意为“终身制”。比如终身教授制。为美国大学发起,因为这个有弊端,不利于学术升级和自由。现在普遍实行“tenure-track”制度,不升迁即离开,不升即离制度。

北境漫步

任职教师

相关推荐

tenure是什么意思

tenure 英[u02c8tenju0259(r)] 美[u02c8tu025bnju025a, -u02ccju028ar] n. 占有(职位,不动产等); 占有期; 终身职位; [例句]Lack of security of tenure was a reason for many families becoming homeless.居住权得不到保证是许多家庭居无定所的一个原因。
2023-07-31 02:54:571

tenure是什么意思

tenure是终身职位的意思,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常见的一种聘任方式。其基本含义是,对于一定级别的学术研究人员,他/她在正常退休前都能有稳定的职位。除了个别极端情况外,研究人员都不会被所在单位解聘。这一制度保障了研究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学术研究,堪称学术自由的“压舱石”。正是有了tenure的保障,普林斯顿大学的怀尔斯(Andrew Wiles)才得以花费七年时间攻克费马大定理,而不必担心在此期间没有科研产出而被学校解雇。
2023-07-31 02:55:041

什么是终身教授呢?

,不管你干什么都一直是那个学院的教授
2023-07-31 02:55:294

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到底有多困难?

拿到终身教授(所谓的tenure资格),在美国一般也就是等价于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难度根据学校和系的档次不同,差别很大。顶级名校的顶级专业,助理教授在晋升副教授(同时拿到终身教职)时的淘汰率普遍超过一半,也就是说每两个助理教授最终有一个要滚蛋。比如哈佛的数学系,多年来基本保持在60%左右。而普通公立大学一般没有硬性的淘汰指标,一个tenure周期下来,成功率大概在70%~100%左右不等。在过去,成为终身教授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于大部分普通学校里的助理教授而言,几乎就是一件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事。近5年来这个晋升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现在理工科系的tenure资格关键就是钱,如果你能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大笔科研资金,哪怕课教得再烂,哪怕论文发得再水,哪怕水平是‘有口皆碑的臭,只要忽悠到了钱,学校必然是把你当财神爷一般供起来,终身教职铁定能过。现在很多美国学校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副教授甚至正教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一塌糊涂,唯一能解释他们拿到终身教职的原因就是——能忽悠钱(个人认为业界人脉、做ppt的水平、写proposal的水平,乃至各式各样隐藏在台面之下不便公开的手段和操作,都属于忽悠性的技能)。而这几年美国经济一年比一年不行,NSF(国家科学基金会)和NIH(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各大主要的资助机构连年消减预算,导致教授们申请科研资金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各大公立学校由于州政府预算削减,普遍也在消减教职人员的人头,雪上加霜之下的结果就是拿到终身教授的难度大增。
2023-07-31 02:56:041

什么是tenure制度

其实这是一个教师或者公务员或者员工雇佣的制度,多用于教师,意为“终身制”。比如终身教授制。为美国大学发起,因为这个有弊端,不利于学术升级和自由。现在普遍实行“tenure-track”制度,不升迁即离开,不升即离制度。
2023-07-31 02:56:111

为什么在美国顶尖大学tenure-track教职非常难拿

tenure 的目的是,给科研人士一个稳定的不受行政左右的资格,从而可以自由地去做研究。这是个很宝贵的资格,一旦获得,就等于拿到一张“免下岗金牌”。所以获得tenure也是有难度的。美国是7年,在这7年里就拼命搞科研,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
2023-07-31 02:56:181

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到底有多困难

首先我们定义一下终身教授指的是tenure track的assistant professor变成了tenured的associate professor。然后我讲3个例子。我这里说的仅仅是我过去7年多和各个教授交流和我观察的结果,而且可能仅仅局限于工程类专业。第一个是我本科念得大学,一个排名60-70名的理工学校。我在是工程专业。我们系当时对于教授的tenure的要求基本是:1. 要有一定的funding。2. 要有一定的publication。主要是journal。3. 要有几个毕业生4. 要有学校内部还外部的service当时系里面有3个教授需要评tenure。第一个教授是一个华人教授,他当时拿了NSF career,在一些conference做了chair,还在tenure前评到了IEEE的senior member。当然,他的tenure没有什么悬念的通过了。对于一个排名60-70的学校,基本能够拿到NSF career就是tenure通过的保证。相对有比较的是后面两个教授。他们俩是同年进入我们学校的。我们学校并没有内部竞争,就是说两个人只会tenure一个人。但是他们俩最后的结果还是很说明问题。先说下他俩的背景。教授K是一路藤校毕业的,数学功底扎实,极为聪明,在系里面也有一些资深教授支持。教授W是加拿大某top 5学校毕业的,比较能说,但是学术水平一般。在他们俩最后凭tenure的时候,教授K没有通过。后来我们比较过他们的work,得出了以下结论:1. 教授W 的论文,尤其是journal,要比教授K多。原因之一是W选了一个比较容易发paper的领域,而且很多work是算法改进为主。而K选了一个比较基础的领域,出paper比较慢,但是paper的citation都不错。但是对于一个以工程为主的学校,系里面更喜欢这种偏应用的paper。2. 教授W在某个transaction当associate editor。而K在这方面没有什么service。K主要的service是学校内部的,比如学校某个project center的director。3. W的毕业phd要多很多。K在5年之内只有两个PHD毕业。而W有5个PHD毕业。当然,这也和领域相关。4. W的大部分的funding是从周围企业拿到的。这些资金量比较客观。而K由于研究方向,主要的经费是NSF。这就导致了经费总额比较有限。加上2008-2010年期间NSF发放的经费少得可怜。K在经费方面很没有优势。所以,通过比较,K虽然在学术上也有不错的成绩,但在一个偏向engineering的学校,这样的教授并不是受学校欢迎的。学校更喜欢有更多funding,跟业界合作紧密的教授。所以学校最后reject了K的tenure application。第二个例子想讲的是我身边的postdoc。我现在的学校是排名北美top 3(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postdoc是藤校毕业的,在我们组做第二年postdoc。他来的时候是自带NSF postdoc fellowship。他最近找到了我们系(应该也能排到北美前5吧。。。)的教职。他说当时再跟我们系主任讨论tenure的的要求的时候,系主任最强调的是:“如果我把你的tenure package发给external reviewer的时候,你需要是你所在的这个研究领域的所有青年教授中排名前三”。这个研究领域一个比较细化的领域,而不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在刚开始选择研究领域的时候就需要知道 a) 跟你同一个水平的青年教授都有谁 b) 他们在做什么 c) 如何让自己的科研领域跟他们不一样。这就如同一个phd从头开题。但是不一样的是,这时你已经没有一个advisor来带你了。最后一个例子想讲讲我老板。我老板是隔壁大学毕业的。他的老板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名气依然存在。我老板是学EE的,但是最后找到的教职是在Civil and Environmental Dept. 我们认为我老板当时能找到我们学校的教职应该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原因:1. 在PhD期间的一些论文已经被认可2. 他在伯克利的最后一年已经开始有一些独立的合作关系。而且合作的人都是领域里的大牛。3. 他现在做的领域和原来phd期间的领域已经有一些改变。而这个新领域正式系里面想大力发展的。4. 他能够在系里面开一些新课,加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多提一句,跟他同期的还有一个教授是本校phd留校了。当时他之所以能留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老板退休了,系里面需要一个教授继续这个领域。这个算运气相当好。至于他当时的推荐信都是谁拿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应该都不错。我老板明年要开始评tenure了。基本上前面说在我本科学校tenure需要的要求他都满足了,而且还远远超过了那个要求。比如,在和外面合作上,我老板不仅自己在当上教授以后还有很多和别人合作的一作paper,还搞了一个seminar,把业界各个大牛都请过来给talk。这一方面增加了他在业界的名声,也跟业界大牛们建立了关系。这些人以后都很有可能是他推荐信的撰写人或者tenure的评审人。再比如在研究经费方面,和校内其他教授一起合作从NSF和DOE最近拿到了几个很大项目,算是我们系里最近几年最大的项目了。所以我们觉得他tenure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有时候还是会出现意外。。。。。等明年他变成associate professor之后我再来补充吧。写了这么多,最后做个小结。北美的大学有很多,排名和侧重各有不同。我觉得能不能tenure成功取决于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在业界的名气,拿到科研经费的数目,发表的论文,呆过的学生,做过的service。内在因素包括:跟系里面同级的年轻教师的比较,系里面和学校是不是真的想让你过(这个很重要,曾经有过大牛被最早的学校tenure fail之后换了学校就牛逼了。。。),和系里面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和小秘的关系。。。)等。
2023-07-31 02:56:282

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到底有多困难?终身教授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在美国,终身教授其实指终身聘任,即academic tenure,终身聘任的教授享受法律保障的不被解聘的合同。一般而言,美国任何学校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是终身教授。成为终身教授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博士学位(非必要)进行博士后研究被聘为tenure-track类职位,如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这种职位有些已经可以带博士了(理工科有可能有自己的实验室了)。这种职位的目的是通过一定年限(一般2-7年,一般学校越好,年限越长)的努力,争取被学术委员会认定有资格拿到终身聘书,在这期间,助理教授的工作也可能受委员会数次审查。最终拿不到tenure的很可能直接走人或被推荐到水平更低的学校。在名校,助理教授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干几年出不了领域内顶级的成果一般就得走人。在低一点的学校,拿到终身教职还不算非常难,毕竟学校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长期员工。因此终身教授的水平更取决于聘任的学校,以及个人的研究能力。 终身教授制度保证了优秀研究者的独立性——拿到tenure后只要别干出格的事情(学术造假,严重刑事犯罪等),学校就很难辞退你;你想研究的课题,只要能拿到钱,学校也没法直接否决掉。此外,高额薪水和长时间的假期甚至整年的假期,能使你能更专注于研究。然而这种制度也造成了熬到tenure以后的教授出工不出力,以及终身教职职位的逐渐饱和。当然请记住,任何头衔高低都没有真正的成果可以看出一个研究者的水平,助理教授不一定比正教授差。 但如果和中国的大学比,我们的大学没有聘任的概念,只要被录用的教授就从讲师开始一步步评职称,就算什么也不做,退休前能混到副教授是肯定的。体系不一样就没有了可比性。 另外,有一种荣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Emerita),是有些大学授予退休的正教授或退休的杰出教授的。而这些人一般是有影响力,并且退休后还与大学有较密切联系的人。
2023-07-31 02:56:381

高校里面的tenure-track制度

高校里面的tenure-track制度:Tenure track 制度,或称终身聘用制,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评价和聘用教职员工的方法。它为教授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长期的聘用方式,同时鼓励教授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取得长期的成就,同时帮助学校吸引和留住顶级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一、Tenure Track 制度的历史背景Tenure Track 制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当时的教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才能获得更长久的聘用机会。二、Tenure Track 制度的基本特征Tenure Track 制度是一种长期和稳定的聘用机制,由许多阶段组成,它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基本特征:1、聘期Tenure Track 职位的教职员工的聘期通常为6年到10年,这个时间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和职位进行调整。聘期期间,教职员工需要证明自己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有所成就,这是在下一步聘用中将考虑的重要因素。2、绩效考评Tenure Track 制度是基于绩效的评价体系,教职员工需要在聘期内完成规定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量。教职员工的表现会定期进行评价,精细的评价机制使得聘期的目标清晰、评价标准明确和公正,建立和强化教职员工对规划职业生涯的意愿和能力的自我意识。3、行政机构和评估委员会Tenure Track 制度要求学校设立一个聘用教职员工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教职员工的绩效,准备和寻找最优质的候选人。学校通常会安排一位指导教授,他们会为十ure track 职位的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2023-07-31 02:56:561

求助“Tenure-Track Position”相当于中国的什么职位

不是职位,SPU也有求助的时候,比如向秘书,都有求助的时候
2023-07-31 02:57:233

在新加坡大学做tenure track的教职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因为这所大学是比较厉害的,能够在新加坡进入到这样的地方去工作学习就是很幸运的事情。
2023-07-31 02:57:314

tenure-track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在大学,Tenure-Track或者Tenurable Position是我们通常说的可能性的终身职位(比如,终身教授)。在中国(1988前,我在国内时),大学的每个教授都是全职的,永久的工作(Permanent or Tenured Appointment)。现在,大部分大学的老师(教授)可能是永久的。国外对Tenurre-track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申请的工作是Tenurable,这就是说,你的工作有可能变成“永久”工作,而不是合同工。Tenurable和Contract是一对不同的工种。这就是国内以前所说的永久工(一般是国家人员,吃定量的)和合同工(不吃定量)。这些Tenure-track工作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而合同工通常是短期的科研费用赞助的。现在,大学为了更好地控制老师的数量,Tenurable职位已经是很少了,一般都是合同工。如果一个学科不兴旺,学校可能取消整个学科,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教授,你都可能丢掉你的工作。在西方大学,每个学者都是言论自由的,大学的领导不能炒你鱿鱼的,即使你的学术水平很差。当然,你不能违反了学校的制度,或者犯罪。所以,Tenure-track工作是由学科的需要来决定的。国内现在讨论的Tenure-Track职位是一个“海市蜃楼”的理想极品,而不是根据实际国情来确定。Tenure-Track的体制已经和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不合拍了,这种“终身”职务就和“金饭碗”、“大锅饭”一样应该废除,而不是盲目引用!
2023-07-31 02:58:012

博士有什么用?

考完研究生博士什么之后有什么用 博士上完就没学上了,一定要找工作,就算做博士后,那其实也是工作,教育体系最高只到博士. 博士出来未必有好出路,学历太高,职业路会窄很多,只能去高校和研究所,因为工作后的薪水跟学历是挂钩的,很多企业不愿意要博士,因为工资给少了博士不愿意好好工作,给多了企业觉得不划算. 我觉得如果是工科专业,读到硕士就可以了,先找工作再说,现在硕士博士那么多人读,主要原因是因为本科不好找工作了.10多年前,很多人是不愿意去读研究生的,因为工作好找,升职机会也多.毕竟时间泡进去了.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不要为读书而读书,那就真成呆子了,当然,在每个阶段,书还是要读好,不然只有高中毕业,找到好工作也非常困难.读博士有什么用? 他的意思应该不是说就建议你读博,而是说你要考虑清楚你究竟要怎么走,专业不是说换就换的,你要有一些实际的规划,而不是就想找高级一点的打工,多认识几个人。 先考研其实就可以了,读博还早,不用想这些。等你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自然人生阅历也多了,对自己的兴趣也有了更多了解,到时候再考虑究竟要做什么。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博士是最高学位,就是说你可以作为学生得到的最高水准(有些国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职位,如德国)。博士后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者取得博士学位后的一种工作或者半工作性质的经历。博士后不是学位,只是一种经历。在发达国家,也就是博士后的起源地,很多博士毕业后难以找到固定工作位置,而准备争取固定工作位置,就到想去的单位(一般是大学或者其它科研机构),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这种经历就是博士后。在我国,几乎完全变味,在形式上更象一种博士后教育,要进所谓的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颁发一种经历证书。你要搞清楚的是一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最高学位都是博士,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尽管在我国更象一种教育,但是还是归类于工作经历)。 博士生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博士生指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 博士指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有什么形容词可以用到博士身上博士 形容博士的词: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汗牛充栋、学贯中西、才华横溢 博士毕业能做什么? 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各专业的博士毕业以后,多数都是应该去学校教书、或去研究所工作。这种观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架不住几十年下来博士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失衡,每年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博士越来越多,而学校、研究所的职位增加没那么快。于是物理、化学、生物之类在工业界没那么多机会的专业,博士们做博士后的年限只得越来越长;而对计算机之类专业来说,工业界不仅机会比其他专业多得多,钱也相对较多,而且没有研究型大学头几年的tenure压力,加上做的是现实世界用得上的产品,和学校里那种空中楼阁式的研究比起来另一有种满足和成就感,所以对这些专业来说,许多人宁愿进工业界不愿进学术界也是正常的。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先试了试申请学校,没能成功,才转向工业界。这些朋友要说真对学校生活有多浓厚的感情,其实也未必。许多人之所以申请学校,一个因素是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不错,不往下做很可惜,一般来讲只有去了学校才能当自己的老板,有更大的自由度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另一个因素则是经济上稳定,因为美国学校的tenure制度基本上保证了头几年不会失业,熬过头几年如果能拿到tenure,那以后就更不会失业了。后一个因素在经济不稳定、工业界对人才需求小的年头作用尤其大。通常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年头,是没几个人愿意到学校教书的。也不排除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让学校的教职比工业界更有吸引力。比如说有的牛人正是因为明知学校难申请,才要迎难而上,以此来证明自己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体现自我价值、得以满足一种成就感。还有一个因素是在学校任教的话,一般来讲比工业界容易办身分。至于真正因为喜欢学校生活而申请教职的人,总的来说是少数。而且这里头往往带有对现今学术圈生活的误解。喜欢学校生活的人,往往生性比较恬淡,觉得自己适合呆在象牙塔里头悠闲自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世无争。但学术圈最近二十年演变下来的情形已经很不一样了。现在的情形,想在学校氛围里生存,通常要性格非常aggressive的人才办得到。比如要有很刚硬的心肠拼命push学生干活,要有八面玲珑的手段到处结交,套取资金,等等。如果既出不了多少活又不能套来资金,好像学校真没有什么理由给tenure。某位导师曾有一次感叹说,幸好他早生了二十年,要是放到现在,他这样的性格恐怕是很难找到教职的,就算找到了也很难生存下去。 当然,进了工业界后,你所做的东西通常就和你博士专业研究方向没多少关系了。那么博士这么多年的研究是不是就浪费了呢?这是许多人都会面临的困惑之一。我觉得这要分两方面来说。 首先是博士研究的成果本身。科学研究的一个总体目的是扩展人类的知识宝库、加深人类对世界和对自身的认识。因此你的研究即使在现实中全无应用价值,只要做到拓展人类视野,或者加深对一个领域的理解,就是有意义的研究。但你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你自己不去深化、不去发展、不去鼓吹,也许就这么埋没在全世界每年成千上万博士的论文之中,渐渐被历史遗忘了,这当然是很可惜的事情。另一种可能性是,你的研究正好在这一领域的峰尖浪口,将来还会不断有人引用的你的研究,把这些东西进一步深化发展,但这些后来的进展全都跟你这个始作俑者没关系了,那也很可惜。如果你对自己的研究特别特别珍视,珍视到绝不愿意看到这两种情形之中的任何一种,那么一条出路是努力申请学术界的工作,另一条出路是到了工业界虽然做了跟原方向无关的工作,但业余时间如果精力许可的话还是可以继续原方向的研究的,如果这个研究在生命中如此重要的话,以期将来有一天还有机会能回到学术界。 另一方面是你读博士这几年所付出的时间精力、...... 博士生阶段学什么课程? 1,根据专业 2,三、或四年不等 3,不一定,主要做研究 4,为找工作就没必要 现在硕士多了,很多人想读博士了,但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是怎么一回事就盲目随龚。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以下得几点你再考虑读不读博士。 1 认识自己。这个好像很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迷迷糊糊,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这样说,“我在一个地方连续待上2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想外出活动活动。我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到后再坐车到北京,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听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样的。我能做着看书一个上午,做几个小时的车后就不舒服想睡觉休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都需要博士的。但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我那朋友可以说由于销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实上薪水还要高。最重要得就是你首先得了解自己,自己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既然已经是硕士了,也就是说做了科研了,你还热爱科研吗?你适合做这些工作吗?这些问题在读博士前你得想明白。 2 了解博士。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得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毕业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 3 女生读博士。这也是个热点问题。前不久称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话可能过分,但是还是很形象的。至少我见过的几个女博士有一半的就是这样的,由于实验压力大,成天一个苦瓜脸。长期这样性格就古怪,找对象就有问题了。所以没有男朋友的女硕士是更不应该读博士的。(当然我这说的都是那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而不是来混文凭的)可能由于女士擅长形象思维而博士要求更高的逻辑思维,但男士一般都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现象思维。这是大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女士读硕士就可以了,不要再受罪读博士了。事实上我要求我朋友就是这样的,当时她读硕士的时候我看就把她折腾得够呛了,所以我不愿意她读博士,但她也从来不提想读博士。现在一个月3-4千我还是很满意的。上班后回家就休息看电视比我的日子舒服多了,不过我乐意看她这样。当然女强人还是有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4 博士工作。博士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事实上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要认为你的就业面就一定好。我校的硕士,本科的就业好于博士。博士一般是到高校,研究所和大型科研单位,这样来看事实上就业面反而比硕士,本科窄。还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单位前几年招聘博士当招牌的...... 直博生和博士生有什么区别吗? 直博是直接攻博的简称,是博士招生方式(统考招生、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直接攻博)之一。 直博是直接攻博的简称,是博士招生方式(统考招生、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直接攻博)之一。只能从校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招生专业一般应为国家重点学科。简而言之,就是本科生直接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是先上硕士课程做硕士论文,如果硕士论文起点高质量好,可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就连续做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并通过评审和答辩后,授博士学位。如果论文达不到博士的水平,可以申请硕士学位。 直博是指在本科毕业前,不需要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并且不必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选拔直接获得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实质上,直博并没有跳过硕士阶段。有的学校一般都会在直博阶段的某个时间(具体由学校而定)先颁发硕士学位的(不过有的学校的直博生是没有硕士学位的)。一般直博的时间会比硕士加博士的时间要短。 另外,与直博类似的另一个词是直硕,指的是在本科阶段就能够定下来将来本科毕业不用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有点类似于保研。 直博一般4-5年,硕博连读一般需要5年。招生单位一般鼓励学生提前毕业。但如果学生中途放弃学位,则不能授予硕士学位。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你的将来,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 《一》Professor 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是associate professor,也就是终身教授,拿到铁饭碗了,不会失业,这辈子不用担心养家餬口。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 小学校一般工资比较低,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 成为tenure之前不容易。要上很多课,要应付一些难缠的小本科生的疑问甚至是无理纠缠,每天光是中国人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 J, 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funding带学生做科研写paper;极少数很变态的学校,tenure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累死。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feedback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 如果你很ambitious,要去很好的学校,那肯定累,otherwise,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比较ambitious的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混混,会过的很爽的。过了6年,你的铁饭碗就到手了,以后不怎么作research也可以。tenure以后,每个第七年是sabbatical,也就是一年的假期,你可以不工作,工资照拿。 助理教授(AP)工资根据专业和学校性质(公立私立,学校声誉)在6-9万之间的居多,正教授一般有个11-12万就到顶了。当然,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招你当顾问,或者你在全国各地给别人training上课,也可以另收钱。此外,sabbatical期间,如果可以在公司干一年活,等于是双份收入。 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Industry 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或者是自身背景不强,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 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所以很多博士生过于专了,少数人的理论研究在industry的人看来,甚至是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硕士生主要就是广泛的选课,有的人还作个thesis,短时间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或者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从需求来说,工业界最需要的是本科,其次是硕士,最后是博士。 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technology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去google的,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我的几个朋友,同样的去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非常的match,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 公司工资一般比较高,上不封顶。sorry, Oracle的CEO的工资好像是世界第一,也就是顶了。中国人挣到20多万一年的很少很少,大多......
2023-07-31 02:58:171

为什么在美国顶尖大学tenure-track教职非常难拿

tenure-track是非常非常难的,原因在于:1、终身制的教授每个学校都只是有固定人数或者比例的,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逐渐减少中;2、这个称号也具备一定的社会荣誉,学校在颁发这个职称的时候也会考虑除教授教学和学术能力之外的因素,如道德水平、人际关系等等;
2023-07-31 02:58:241

美国众多基础学科的博士后最终去向是什么?

我老板手下一个博后(巴西出生的意大利人,双重国籍),去年跟我们透露他在面伦敦的一家hedge fund。他说他平时大约花30%的时间自学金融数学的一些东西,也去沃顿旁听过一些课程。然后他说他拿到过那家hedge fund的员工资料,里面也有纯数转行出来的,最牛的那一个两位数的publication,还发过Annals.博后的原话是:"I"m pretty sure they could find a good position in academia. But they chose to quit.."不过他应该还是更愿意留在学术界。明年博后期结束他又会被扔回到job market上,他跟我们说先看看能不能找到位置,找不到就退出吧。然后也见过系里其他一些博后也在自学机器学习之类的。其实身处学术界的人对job market都是很了解的,有人愿意留,有人愿意退出,都是个人选择;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愿意退出的人多,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
2023-07-31 02:58:323

研究员的职称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职称是对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表述,是由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的。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系列职称,属于正高级职称。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毕业后两年可以申请助理研究员评审,评审通过给该职称,一般硕士是没有问题的。硕士获得助理研究员三年后可以申请副研究员的评审,主要要求是要计算机等级考试证明、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明,技术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主要是三年中从事的技术工作成果,如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撰写的著作、参加课题的研究成果等,如有省、部级奖项将增加评审通过的可能性。在中国科学院的职称体系里,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的一种,他们通常都会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各设置12个等级,研究员岗位设4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一级到四级, 对应于教育事业单位的教授一级到教授四级。其中研究员一级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研究实习员(助理工程师)岗位设2个等级。在这种场景下,研究员通常翻译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社会科学研究也和中国科学院一样,设有研究系列岗位,包括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我国的社会科学院都有研究员。在部分大学(如北京大学等),受西方大学影响,设置了Tenure-track 的职位,但职位体系与原有的职称体系在名称和内涵上不对等,考虑到教师在学术工作上的需求,允许助理教授或Tenure Track副教授同时可拥有“研究员”学术头衔,他们通常在六年后接受国内外同行评审,通过后可晋升为Tenured副教授(个别极优秀者可直接晋升为教授),Tenured副教授也可同时拥有“研究员”学术头衔(教授明显不需要“研究员”这个学术头衔)。所以部分学者(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会根据自己的学术头衔,自我翻译为Professor。 实际上,在西方,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Full Professor都可以称为Professor。在部分公司(如IBM研究中心),在博士毕业后即也可获得研究员职位,通常英文翻译为 Research staff member。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者通常称为副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或者主任研究员,通常英文都可以通称为Researcher。
2023-07-31 02:59:151

常任轨的轨是什么意思

常任轨来自英文tenure track。Tenured这是一个教师或者公务员或者员工雇佣的制度,多用于教师,意为“终身制”。比如终身教授制。为美国大学发起,因为这个有弊端,不利于学术升级和自由。现在普遍实行“tenure-track”制度,不升迁即离开,不升即离制度。这个问题中的轨,对应tenure track中track的直译,大家都知道,track有轨道、足迹的意思,从含义上理解,轨道是不能拐弯或回头的,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行进,也就是所谓的“不升迁即离开,不升即离”。教授质量是决定一所大学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对教授的任命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决策,任命Tenure Track的教授尤其如此,美国大学莫不以极大的认真、耐心和谨慎来对待,杜克也不例外。在杜克,所有的教师分成两个系列,Tenure Track和Non-Tenure Track的,这一点在任命之初就讲的很清楚。其中Tenure Track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三个级别,Non-Tenure Track则包括很多,有研究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实践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授课讲师等等。Tenure Track和Non-Tenure Track的教师在与学校的关系上、薪资待遇、权利义务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Non-Tenure Track的教师是合同制,不能申请终身教职。在杜克的2877名正式教师里面,Tenure或Tenure Track的教师总共1723人,占大约60%。杜克明确规定只做科研或只授课的教师不能走Tenure Track,只能担任研究教授或授课教授。想起导师周志忍教授以前说的一句话,大学里“能写能说是金饭碗,能写不能说是银饭碗,能说不能写是铜饭碗。”用来刻画美国的教授制度还挺形象的。不过在国内的大学里面,当了讲师就是金饭碗了,不要说能写能说,有些既不能写有不能说的教授也照样稳如泰山。在美国大学,招聘教授是比较复杂冗长的一个过程,不管是招聘讲师还是教授都是如此,但是这里面始终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全国公开招聘和严格的同行评议。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求职大致有这么几个程序。首先使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所在高校索取推荐名单和推荐信,没有推荐这一关毕业生是难以直接找到学术工作的;第二步是学生自己寄出简历、代表性的求职论文等材料;第三步是最关键的一步,用人单位审核以后可能会请毕业生来系里试讲,一般都是差额,多个人试讲来争取一个空缺职位。论文质量是决定能否面试的最关键因素。同时毕业生也要和系里的其他老师交流,其实这一步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要是对系里情况不满意也可能拒绝。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系里教授全体匿名投票表决以决定是否给Offer,双方再就薪水进行协商,最后报教务长同意,董事会批准。在美国,通常情况下,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不留校的,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习惯。杜克规定,想要走Tenure Track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的只能担任Non-Tenure Track教职,担任Non-Tenure Track职位的时间在重新走上Tenure Track时是不计算的。走Tenure Track的讲师在获得Tenure之前,最初任命是四年一个任期,最多连任两期不超过八年,如果八年还没有拿到Tenure,就只能走人了。需要指出的是,享受学术休假仍然计算为在学校的连续服务期里。对拿到Tenure之前讲师的评估包括两种:年度评估和任期评估。年度评估在四年合同期限里进行,相对比较灵活,一般由系主任咨询教授和副教授意见之后做出。任期评估则比较严肃,一般由院长亲自负责,全面评价一个教师的学术贡献和潜力,确定是否适合获得学校Tenure,再决定是否再给一个四年任期。在第二个任期内,讲师就可以申请学术休假了。走Tenure Track 并不意味着到了年限会自然从讲师到副教授,从没有Tenure的讲师到有Tenure的副教授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最主要是评价其学术成绩,特别强调要有“持续的、优异的学术活动”,教学业绩和担任行政职务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从副教授到教授就更难了,要在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都要有卓越的表现,而且往往面临着全国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在这方面,院系主任主要是程序性的工作,最终的决定由所有Tenured的教授匿名投票做出。一般来讲,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申请Tenure,如果失败就不能再在同一所大学继续申请,只能申请Non-Tenure的教职或去其他大学。另外,Non-Tenure Track的教师虽然不是学校的终身制教师,其招聘任命提拔的程序同样很严格,要参考Tenure Track的选拔标准和程序。也要经过招聘、评估和匿名投票环节,而且除非有特殊情况系主任不能参加招聘委员会,Non-Tenure Track教授一级的选拔明确规定必须有外部参与。Non-Tenure Track的教师最终也要由董事会来任命。对教授学术水平的判断是非常复杂的,既不能通过简单的量化方程来完成,也很难有一套统一的规范,只能基于个案进行细致的考虑。美国大学对于Tenure Track的珍视和严格筛选,值得我们借鉴。在资本主义的美国,除了大学教授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是铁饭碗,之所以专门有Tenure来保护大学教授,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护学术自由,另外客观上也可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大学。当一个教授的持续学术业绩获得同行认可拿到Tenure之后,他也就获得了“因言获罪”的终身豁免权,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无论是批评政府还是反对校方,都不会因此而丢掉工作。但Tenure同样可能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教授在拿到Tenure之后工作积极性下降,成果减少。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大学一方面进一步严格Tenure的审核标准,另一方面提供多种Non-Tenure的合同制教师系列进行分流。
2023-07-31 02:59:431

美国终身教授必须加入美国国籍吗

美国终身教授不是必须加入美国国籍。美国的高校对教职岗位普遍采用Tenure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终身教授制度,是先发布招聘广告,然后是委员会对上百份甚至更多的申请材料进行初选,不论国籍,甄别出4-6名最优秀的申请人进入短名单,再进行面试选拔聘用的。所以美国终身教授是不论国籍的,不是必须加入美国国籍。
2023-07-31 02:59:501

国外终身教授相当于国内什么水平

与国内教授相当,终身教授其实指终身聘任,即academic tenure,终身聘任的教授享受法律保障的不被解聘的合同。一般而言,美国任何学校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是终身教授。?
2023-07-31 02:59:571

博导是职务吗

问题一:博士生导师是什么行政级别 1、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教授只是职称系列中的最高级(正高),并没有行政级别的规定。但目前“官本位”的思想下,总是有意无意地以官员做参照。比如,规定院士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教授享受厅级住房标准等。 2、博士生导师简称博导,一般是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是本学科内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领先的教授、研究员或者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我国自实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严格的博士生指导老师选聘制度。由于博士生导师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为表示尊重,也给予了“博导”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这样就在事实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阶层DD“博导”。久而久之,“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成了一种很高的荣誉。但博导也没有行政级别。 问题二:博士生导师是技术职称还是职务? 博士生导师是职务,不是职称。 问题三:博士生导师是职务吗 不是,是一种称号或者资历,一般博导在所在学院都有一定影响力 问题四:硕士生导师和教授谁职务大 两码事。 硕士生导师不是职称,只是说该老师具有了带硕士的资格,一般的条件是他必须是副教授职称以上,以及拥有省级以上课题。 教授是职称,包括正教授和副教授。 可以这么理解,硕士生导师必须是副教授及以上,而教授并不一定都能带硕士。 问题五: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有什么区别 可以找博导带。硕导和博导当然有区别了,最直接的就是学术水平不一样,谁的高还用说么? 谁分的?双向选择,你要做什么方向研究就该找哪个领域的导师,你看上的导师不一定瞧上你,所以还是以导师选学生为主,要是你想跟的导师已经选别的学生了而且没有更多名额,那你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自己联系导师很重要,这个要主动。 很多博导只愿意带未来想读博士的研究生,甚至只带有资格直博的硕士研究生。即使带了硕士一般也只是由龚导的博士来带,不会亲自带。 问题六:教授、讲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这些头衔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大学教师的职称,级别依次从高到低排。 院长是行政职务,也就是所谓的“官”了。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都是相对于研究生来说的岗位制度。 学科带头人简单来说就是几个老师为专攻某一领域组成的专家组的领导人,一言难尽,参考这个吧 所谓学科带头人,本人的理解是首先要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医、教、研能力。目前而言,根据医院的等级和规模不同,对学科带头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就较高,其中,最起码学历、外语及职称要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而一般地市级医院则要求相对较低。简言之,好的学科带头人就是有能力带领本科同事共同搞好医疗工作,同时具有较高凝聚力,能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 至于关系: 相对于教授这类的职称来说,博导条件较高。博导一定是教授,但教授可能只是硕士生导师。 其他的,学科带头人自然是学术能力较强的人,所以通常是教授,博导。 院长也自然是学院里比较牛的人,所以往往是教授职称。一流大学的校长是副部长级,往往都是院士。 问题七:教师和教师职务的区别 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职务是指教师在所在单位承担的具体分工,一般是指行政职务,并不是什么老师能力或级别,比如一般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而如果是老师级别方面的,那叫做老师职称,比如小学老师有小学二级老师、小学一级老师、小学高级教师胆小学中学高级老师等。 问题八:博导是什么? “博士生导师”即“博导”是一个对指导博士生的教师的中国化称呼。在中国,不管是做行政的还是做教师的,大多希望自己当了教授(或研究员)以后能够过把“博导”瘾,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学问以及能否真正指导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博导”已经越来越成为比教授更牛的称呼,有着更好的待遇,不管是校内的福利待遇还是校外的公开招聘,“博导”似乎成了高于教授的一级“伪职称”。可以说,“博导”已经越来越从一种学术称呼上升为荣誉称号,似乎越来越神圣化。这是中国特色?还是走向误区?! 在美国,没有“博导”这一称谓,他们把中国所谓的“博导”都称之为“指导博士生的教授”(professor supervising doctoral students),教授一般分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通常一个人博士毕业并且成果较好的话就可以申请到助理教授,也就具备了指导博士生的资格。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必须要有成果发表,不同大学要求不一,就我所在的UMKC而言,每年必须至少发表论文2篇,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5-7年间达不到考核要求,就不能晋升,也就无缘于终身教授(Tenure),并且意味着必须走人!就是晋升为终身教授的,如果没有成果发表也不能指导博士生。因此,在美国大学当博士生指导教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博士学位,二是不断创造新成果。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指导博士生的教授只是一种考核的指标,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特殊待遇。 也许有人认为,在中国,博导称呼的神圣化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征,我个人非常赞同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这种神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使不少人忘记了博导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博士生!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必须尽快走出误区,给博导称呼去圣化,还其学术的本来面目!而作为第一步,必须淡化职称职务门槛,强化学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创新的高水平成果问世!当然,作为博导,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热情给予博士生适切地指导! 问题九:各学历的顺序??教授、导师属于何种学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1 教授职称一般需要博士学历(可以是非全日制的)||院士是各大科研院所或者学院的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导师即不好说了,有的是硕士,有的是博士,主要是给在读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做研究上指导的人 2研究生就是没有学位,有学历的硕士毕业生,简称研究生,表示学习过硕士课程,但是不达到学位标准 3博士是学位中的最高级别,博士后一般是深化研究的人,或者混不下去之只好会研究院深化研究的人。 我的外公有5个硕士学位,3个博士学位,还有2个本科学位,有问题可以再问我 问题十:研究生导师是否属于专业技术职务 有的研究生导师走的是职称,教授,副教授,等等的,还有的导师走的是研究员这样的,还有的是走的职务。。。。都不太相同吧
2023-07-31 03:00:131

专业技术职称有哪些?

1、讲座教授职称升到讲座教授,已获得终身教职(Tenure),可以带博士或硕士学生。拥有此职称的教授会身兼多职,平时很忙,不会亲自指导学生的研究,很可能会指派博士后辅导学生。平均每周能见学生少于一次。2、教授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3、副教授副教授已获得终身教职,可以带博士或硕士学生。不会像助理教授那样特别努力地做研究,会兼任量其他工作(如系主任、主持会议等),大部分副教授都会亲自指导学生的研究。平均每周见学生多于一次。4、助理教授助理教授通常都有三到七年的试用期, 这之后,会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拥有终身职位(也就是除非举行正式的听证程序,不然不能被开除)或被停止雇佣。5、兼任教授兼任教授有的事业及全职工作,而因其在所在领域或学科有特殊的经验、才能、学识等原因被大学聘请作兼任教授。由于是兼任(兼职),不会在大学内工作或研究,定期或不定期来大学讲授课程。此类课程在星期六上午或工作日晚上。扩展资料: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取得。执业资格通过考试方法取得。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 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
2023-07-31 03:00:231

teacher怎么缩写?

Teacher简写为TchStudent 简写为 StuAdministrator 简写为 Admin
2023-07-31 03:00:492

二本院校院长跟985教授区别

中国目前的高校职称和岗位对应关系有些混乱,这也是正常现象。主要还是因为发展太快,人才更替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旧的架构又不可能短时间里完全除旧换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还要20-30年才能达到稳定。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释:1. 中国的旧教职体系(准确说是岗位体系,这里不去抠字眼了,因为大部分读者关心的实际上是教授、副教授等“岗位”,而不是正高、副高、中级等“职称”);2. 发达国家的PI教职体系,主要以美国为例;3. 中国现阶段混杂的教职体系:包含旧体系,同时又在向PI体系演变。当然,这里说的更偏向于理工科情况,人文社科方向仅作参考吧,在我的认知里人文社科领域主要还是采用旧体系。一、中国的旧教职体系:讲师→副教授→教授→高级别教授(如长江学者)一二十年前乃至更早时,很多大学老师是这样晋升的:博士或硕士毕业留校成为讲师,进而随着年限、资历的提高,评为副教授,教授。比如80年代,硕士毕业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足以胜任讲师、副教授甚至教授,因此很多老一辈的人后来其实是在教授的位子上又去读的博士。当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岗位不好明确作对比;拿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作比对,也不合理。关于第一点,前面有人说过,“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跟普通二本的本科生也是一个概念,都是全日制本科学历”,但这肯定有差别。第二点,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说。如果问:“清华的本科和211的博士,哪个厉害?”这其实很难回答,要看关注哪里。要我说的话,后者当前水平一般会更高,但前者潜力无疑更大。就好比在90年代你问,是北大的讲师水平高,还是普通985的教授水平高?——很难回答,因为前者可能是30岁,后者是50岁。若问当时谁的绝对水平高些,也许是后者;但前者无疑起点更高,到50岁时可能是北大教授了。关于旧式职称、岗位的含金量,还涉及博导资格问题。上推20年,我们高校的学术水平跟国外差距非常大,博导资格不是随便哪个大学教授都能有的,所以一般情况是:讲师不带研究生;副教授,以及部分教授,是硕士生导师;教授中的那部分水平最高的,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一般学校都没博士点,最高只能授硕士学位。当然,北大这种学校,在零几年就开始出现副教授做博导的情况了,现在很多强势985学校也已如此。而那个时候,国外名校归国的博士、博后,直接在国内名校做正教授+博导,也是常有的现象,其中的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破格成为长江学者。只能说那时候我们太落后……二、主流发达国家教职体系,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AP)→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Full Professor)→讲席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主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崛起一百年以上了,所以早已形成了很稳定的教职体系。他们学术界的一般晋升流程是:博士毕业后做几年博士后(长度视学科而定,基础理科3-6年,计算机、金融等很多领域可能不需要做博后),然后竞争到一个大学的职位,即助理教授。“助理教授”这个名字在普通中国人听来不是很高级,但在国外水准是非常高的(尤其在当前的理工科,经常是几十上百个博后中竞争出来的精英),因此都是博导,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有能力拿到较多的经费招博士、雇博后,自己当“老板”,即所谓的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其学术地位本质上跟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无区别,都是独立的老板,只不过年轻、资历浅些(当上助理教授的年龄一般在30-38之间,年龄再大就比较难了,因为招聘委员会会考虑发展潜力)。所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招人思路是:要么就不招,招进来就是博导、独立PI。因为他们认为能入选的人个个都具备了做世界一流课题的能力。不过助理教授不是终身教职(所以称为tenure-track),6年后需要评副教授,非升即走,所以工作压力很大;评上副教授则晋级终身教职序列(tenured),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即便不干其它工作,每周只教几小时课,学校也得养着。但实际上能晋升副教授的人(年龄一般在40上下)都是很有学术追求的,没人真的会评了tenure便开始养老。所以他们还会继续努力,成为教授,一般在45岁以上(40岁以下能成为教授者基本都是非常杰出的,很少见),这是多数人的职业生涯。而教授中的极其杰出者会成为Distinguished Professor(或Chair Professor等,不同地方叫法不同),工资也会比普通教授更高。在美国私立大学,这种Distinguished Prof一般是冠有某个人(如赞助者等)的名字的,比如颜宁在普林斯顿的岗位是 Shirley M. Tilghman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这个Shirley M. Tilghman是普林斯顿前校长的名字。这种岗位,普通大学的一个系里只有三两个,但MIT等名校里比例可能很高,有时一半以上正教授都是这种。Distinguished/Chair Professor其实大致对应于中国的长江学者(只不过长江学者不是学校设立的,而是教育部设立的,类比一下而已,不必抬杠细节)。就好比在985大学的普通院系,可能全系只有三两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但在北大清华的某些系里则可能有一半正教授都是。肯定有人问:MIT的助理教授,能否等价于100名的大学的正教授?比如,一个人如果能拿到MIT的助理教授职位,则他会不会选择去100名的大学当个教授?我的看法是:也许可以,对于这样的优秀人才,学校可以一事一议破格给教授职位(至少是副教授起吧)。但这种情况很少听说,因为能去MIT的人大多都去MIT了,毕竟那里有更好的平台,将来有更大的作为。初始的职级其实不重要,保持努力,年龄和资历到了,职级对这些人来说早晚会有。三、中国现阶段的混合教职体制:旧体系+PI制前面说,过去我们比较落后,所以出现一种现象:我们的教授,水平可能不如发达国家的助理教授。于是存在一个问题,对海归的博士后,学校该给什么职位呢?给讲师,人家不来;给教授,那么年轻人刚入职就直接成教授,久了全学校就都是教授了,教授的title也会贬值,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海归博后在国外的老板是助理教授,自己回国直接做了教授,开会碰到时,自己的title比前老板还高两级。饶毅就说过这个问题,所以他说北生所的起步职位都定为助理教授,但他们的助理教授都是顶尖的。当然,最终来看,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多数学校在早期还是直接给了海归博士后正教授、副教授的职位,甚至一些杰出者直接回来做长江学者的例子也有。其实正常在国外就是给助理教授职位。慢慢的,国内高校水平高起来了,觉得不能再随便给正教授了,其中的名校如北大清华,从08年附近开始,觉得连副教授也不能随便给,应该跟国外一样从 tenure-track 给起。毕竟整天喊世界一流大学,结果同样一个人,去美国名校是做助理教授,来这就做教授、副教授,气势上岂不是先矮人一截?这样做,海归们一开始肯定不情愿,因为去年回国的人可能还当了副教授,而今年回去就只能是助理教授了。但没办法,水涨船高,你不去,后面还有大批人想去。所以这也是一个博弈的市场过程。也导致现阶段不同层级的高校之间,其职位很难对等比较,很多时候甚至同一个学校内都没法比对,外人看了更是一头雾水。比如:同一个应聘者,去10名左右的学校可能是副教授,但去20-30名的普通985还能拿到教授。同一个应聘者,去清北是助理教授、tenure-track,跟国外一样,6年后非升即走;去10名的学校直接给教授了——事实证明这样的诱惑还是能为学校抢到不少人才。不过不管最终拿了什么职位,在国际学术同行来看,他们的CV所体现出的学术资历其实是一样,即:事业刚起步的tenure-track PI。但这里还有个问题:老一辈的教授、副教授咋办?客观讲,老一辈的平均水平往往不如年轻一辈,而现在的年轻人变老后也会不如以后的年轻人,——国家发展太快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新一代受的教育比前一代好。然而旧的人当年也曾是那代人里最优秀的,国家和学校的迅速发展也是建立在他们的贡献之上。再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旧的职称体制不宜随便废除,还得保留着,也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是两套体系并行的,分旧体制岗位和新体制岗位。总体来说,我所理解的国内现状是:旧的“讲师→副教授→教授”体制依然保留,但在逐步减少,也不是学校的扶持方向,因此现在的博士毕业生依然可以走这条路线,但在将来的晋升中还会面临优秀国内外博后的竞争,所以压力也不小;同时,新的PI制也在扩大,目前主要面向海归博士后,以后逐渐会对国内外一视同仁。而PI制度下的起步职位,各校也不同,越好的学校给的越低。但这种制度下的PI(国内很多时候叫课题组长),不管职位是什么,都是博导,且薪资、经费往往大幅高于旧体制员工,学校也会给予资源倾斜。所以也会出现同一个学校里,新体制助理教授、副教授薪水高于旧体制正教授的情形。为了缓和这种囧况,很多学校不直接使用国外的“助理教授”称谓,而是叫“特聘研究员”。大概因为“助理教授”这个称呼在外人听来比较low吧,不利于树立其社会地位,不利于学校招揽人才。“特聘研究员”听起来则好多了,学校对外也声称给的是教授待遇,早期很多人也以为这就是教授,但实际上还不是。特聘研究员的英文名片理论上应写Assistant Professor或tenure-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只不过这种助理教授或预聘副教授含金量很高罢了。其实AP在外国人看来已然很荣耀,Professor则是极其prestigious;中国过去的国情下教授有些泛滥,以后会逐渐收紧。目前一些名校已经敢于直接采用助理教授这个称谓了,这其实是自信的表现,比如我们看北大某学院的师资页面就能发现,学院所主推的课题组长中有很多年轻的就是助理教授;而有大量副教授、教授并不是课题组长,他们一般挂靠于大课题组。当然,以上这些也只是笼统说法,不同学校、不同国家,在这个大框架下还有很多很多不同,实在是五花八门……比如现在一些学校的助理教授岗位其实又类似于曾经的讲师,对应于中级职称,一般是硕导而非博导,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独立PI,需挂靠于PI团队。就像现在CEO、副总裁、总监、总经理、经理这些称谓被企业玩乱了一样,外行有时根本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领导。总之学术同行看一个人是什么资历,还是要看下CV:1、哪年博士毕业(学术生涯开始);2、哪年做的博后或类似职位(流动性职位);3、哪年拿到的固定职位,这里又区分为是自己当PI直接雇佣博士、博后,还是在大PI手下做小老板(进而又细分为这个小老板是博导还是硕导);4、哪年拿到的永久职位。通过这些,一般多少能明白其资历了。是否是PhD supervisor(博导)也是一个参考,一般来讲只要是PhD supervisor,不管在什么国家、职位如何,其层次都不会低。因为必须能拿到大额经费才能供养得起博士和博士后,而学校设置这样一个岗位所付出的资源(薪资、经费、招生配额等)也较多。即便这位博导是某个大PI手下的小老板,也只能说明他的大PI层次很高:在中国一般是准院士级别往上;在欧洲也类似;美国和香港则很少存在大PI手下有小PI的情况,每个PI一般都是独立的博导,——否则怎么能叫principal investigator呢?另再补充一下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概念:一般存在于中科院或类似系统,原则上跟高校人事体制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员=教授,副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讲师。但近年来有的高校或多或少滥用了这种岗位称号,搞得圈内人一开始都迷惑。比如武大、中大前两年辞退很多副研究员的行为就被人攻击为:学校是打着招副研究员的幌子忽悠人去做博后。这种真假研究员岗位对于求职者来说该怎么区分呢?其实就问问学校,该岗位能不能自己招硕士或博士就清楚了:能招生就说明是正式岗位(faculty);不能招生,则很可能就是换了个名称的博士后(staff),哪怕给的职称是“副高”,——职称这东西是学校自己定的。至于题主的问题“职称是如何评定的,是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名额分配吗?”——基本是每个学校自己定,当然,名额有限,以后会越来越严格,很难像一二十年前一样刚就职就给正高(一般对应于教授)。
2023-07-31 03:01:051

院士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最近国内报章及网上对所谓“院士制度”的弊端展开了热烈讨论。的确,出于自身利益或者基于无知,目前社会上有些单位或个人对院士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炒作。而有的院士也对自身错误定位,得到了许多不应有的学术权威与经济利益。这种种表现形成了所谓的“院士特权”,而实际上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我国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和在院士队伍中的必然反映。 平心思考,从国家层次来说,“院士制度”实际上是较为务实的。如中科院院士章程说明,院士是国家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它仅仅代表国家对院士以往已取得学术成就的肯定。对院士的义务与权利也有规定,所谓权利,仅指对国家科技重大问题决策的建议,以及中科院学部内部的推荐、选举和被选举权。 此外,每位院士享受每月200元政府津贴,以及国家规定院士可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航空公司给持经济舱机票的院士在候机时享受重要客人待遇,实际上并不尽然。 但从部门、地方、单位等层次来说,的确不同地为院士制定了一些有关经济上及住房上待遇的规定,这些待遇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差别甚大。 至于炒作院士学术权威等事项,严格地说并不是“院士制度”的问题,而是我国科研体制中目前的一些做法问题。事实上,正如有位院士说过,不能把目前学术腐败问题完全归咎于“院士制度”,而是要对包括“院士制度”在内的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由于我国过去是供给制计划经济,多年来人事制度有所谓套改的提法。 从一些待遇上来说,“教授、研究员与正处级相当”是一个提法,部门研究所所长或大学学院院长则和司局级相当,这或许是为什么国家会让院士享受部级医疗待遇的原因。这样单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员是正处级而院士是“副部级”,中间差了两个级别,的确太突出了院士的地位。 并且院士有了与“副部级”这种套改的关系,无形之中就在“官系统”中有了一个高的“行政”位置,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个层次制定出来的一些“土规定”,如此就形成了没有国家明文规定但实质存在于一些人心目中的“院士制度”,并且愈炒愈烈。 多年来国内上下一向关心科研体制的改革问题,并有不少真知灼见,国家也在逐步对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这次有关“院士制度”的讨论促使大家对科研体制改革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仅就科研人员人事制度改革提一点看法。 从国际上看,美国大学设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各类讲座教授等级别。助理教授从博士或博士后中招聘,一般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是3~6年,而副教授升教授的年限较长且不等,有的很多年还不能升为教授。 此外还有一个所谓取得“继续任职权(tenure)”的门槛,得不到tenure必须离职。升级与tenure皆需有校外同行专家参与评估。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可受聘由校外捐款设置的讲座教授。工资待遇的递增一般考虑两种成分,一是按级别的年增长(每年不同),另一是按绩效。 工资并不与项目经费挂钩,只是不任教月份的工资可以从项目中开销。他们的工资没有所谓“能下”的问题,除非是因经济问题而全校减薪。一位教授取得了大奖或者入选了院士,肯定会反映在工资的绩效增长上,但从总工资水平上说,绝不会鹤立鸡群,有时说不定还低于某些工资高的教授。 香港大学的工资制度更为复杂,如在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级中设11阶,副教授级分成两类,B类有5阶,A类有7阶,教授级设有6阶。此外,教授还可以得到高于其第6阶的工资,但总人数小于全体教员数的5%。一般各级内的升阶由校内评估决定,而升级则需校外的同行专家参与评估。 助理教授从第7阶起可以申请升级副教授,升级的同时还要评估是否授予“继续任职权”。B类副教授从第3阶起可以申请升入A类,而A类副教授从第5阶起可以申请升入教授级。此外,他们的工资没有“能下”的问题,获奖或入选院士也仅反映在升阶或升级的快慢上。 我国科研人员的工资改革已进行多年。 目前工资组成大致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工资加上地方规定补贴,这一部分随级别(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年资晋升;第二部分是岗位工资,属于我们所谓“能上能下”的部分;第三部分是绩效工资,与项目经费、论文发表等等直接挂钩,是幅度变化相当大的部分。 这些改革措施对打破当初的大锅饭状况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如随着“破格提拔”的泛滥,在有些单位一些取得博士学位不久的年轻人很快就晋升到教授级别,往后的期待就只有入选院士了。又如绩效工资的不封顶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收入高涨,刺激人们对收入期待值的无限增长,助长了学术腐败的风气。 最近有的部门已开始对绩效工资部分采取了一些限制的办法。结合最近对所谓“院士制度”的讨论,建议国家应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要逐步达到:(1)从各种待遇上与行政干部的级别脱钩,并建立一系列科研级别和阶别(可参照香港的大学系统);(2)科研人员的晋升要稳步进行,“破格提拔”只能是少数,不能以完成指标的行政方式来推动;(3)科研人员的工资不与项目经费直接挂钩,但科研单位可对项目收取一定比率的管理经费;(4)除国家规定和私人捐助外,取消一切对国家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津贴和补助,包括对院士的。 私人捐助的津贴和补助额度宜由有关部门制订的办法控制。
2023-07-31 03:01:121

美国的大学里的AP是什么教授?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2023-07-31 03:01:273

问美国教授一般年薪

楼上那个说的是月薪吧。。。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待遇比较好
2023-07-31 03:01:463

美国的大学教授在美国属于哪一阶层?

受人尊敬的中产阶层
2023-07-31 03:01:556

加拿大博士都有全奖吗?难度相当于美国的什么位置

我认识的所有本校和外校博士都是带奖学金的(有的是教授/系里的funding,有的是TA/RA),包括所谓的不好拿奖的基础理科/文科博士。毕竟博士科研压力这么大,日常工作这么多,毕业周期也不短,不提供资金支持的话,真的很难坚持下去。而且很多博士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还承担一些帮导师/课题组做的研究任务,就相当于在做一份工作,还不付工资的话,有点说不过去了吧?但是不同学校,不同项目,甚至不同导师,具体的奖学金数额会有差别。具体在对方网站上查找,或者直接联系教授询问。学费花销的话,各学校不一样。在此推荐一下性价比极高,一年5W人民币不到的UA
2023-07-31 03:02:132

浙大百人计划的教师待遇是多少?

百人b:大概30万。有少数学校,比如药学院会额外加五万。百人a:一般是国外助理教授,可以面谈。一般是35万以上。2014年5月15日,浙江大学正式发布了“百人计划”招聘启事。据悉,新启动的“百人计划”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优秀青年学者,对通过“百人计划”聘用的教师,学校借鉴国际高水平大学教师聘任的学术标准和程序,试行教师Tenure-Track制。据人才办负责人介绍,“百人计划”是一项面向国际的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计划每年面向海内外招聘5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者。学校为“百人计划”筹备了充裕的资金,与国际高校相近的待遇,期望为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成长环境和生活、工作条件,使其能潜心学术研究,并得到很好的发展。进入“百人计划”通道的优秀青年学者,学校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聘用办法,实行年薪制和tenure-track制。招聘启事明确了招聘对象及条件,为具有国际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年龄一般在35周岁左右,身体健康;入选后,全职在岗工作。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学风、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百人计划新聘教师即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据了解,“Tenure-Track制”始于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美国大学协会通过的《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中文译为“终身教职制度”。tenure制作为学者自由从事教研活动的一项制度保证,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研究性大学中被广泛采用。在tenure制执行中,应聘任用的教师将在6至7年的聘用期后,接受国际同行的学术评价,聘用学校将会依据评价作出是否对其晋职的决定。近年来,国内有多所高水平大学借鉴这一做法,开始试行tenure制,进一步彰显同行评价在教师晋职中的作用,同时,通过tenure制,促进教师招聘和教授治学的制度建设。
2023-07-31 03:02:221

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到底有多困难?终身教授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在大学做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的第五或 第六年就有资格申请了,当然有破例的。 如果各方面都很出色,就可以提前申请。 如果拿不到终身教授,一般在这个学校也就呆不下去了。评终身教授一般看三项:第一,研究成果和项目申请;第二,教学成绩;第三,对学校和社区的服务。  做研究是大学教授必须做的功课,就像学生必须学习。 一般来说助理教授应该是学校里最用功的人群, 他们不亚于那些用功学习的莘莘学子。 学期中, 他们要花功夫在教学,抽空做些研究,申请些项目。寒假和暑假就得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做研究。
2023-07-31 03:02:552

Tenured and Tenure-Track Faculty 翻译

Tenured这是一个教师或者公务员或者员工雇佣的制度,多用于教师,意为“终身制”。比如终身教授制。为美国大学发起,因为这个有弊端,不利于学术升级和自由。现在普遍实行“tenure-track”制度,不升迁即离开,不升即离制度。
2023-07-31 03:03:021

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到底有多困难?终身教授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拿到终身教授(所谓的tenure资格),在美国一般也就是等价于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难度根据学校和系的档次不同,差别很大。顶级名校的顶级专业,助理教授在晋升副教授(同时拿到终身教职)时的淘汰率普遍超过一半,也就是说每两个助理教授最终有一个要滚蛋。比如哈佛的数学系,多年来基本保持在60%左右。而普通公立大学一般没有硬性的淘汰指标,一个tenure周期下来,成功率大概在70%~100%左右不等。 在过去,成为终身教授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于大部分普通学校里的助理教授而言,几乎就是一件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事。近5年来这个晋升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现在理工科系的tenure资格关键就是钱,如果你能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大笔科研资金,哪怕课教得再烂,哪怕论文发得再水,哪怕水平是‘有口皆碑的臭,只要忽悠到了钱,学校必然是把你当财神爷一般供起来,终身教职铁定能过。 现在很多美国学校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副教授甚至正教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一塌糊涂,唯一能解释他们拿到终身教职的原因就是——能忽悠钱(个人认为业界人脉、做ppt的水平、写proposal的水平,乃至各式各样隐藏在台面之下不便公开的手段和操作,都属于忽悠性的技能)。 而这几年美国经济一年比一年不行,NSF(国家科学基金会)和NIH(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各大主要的资助机构连年消减预算,导致教授们申请科研资金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各大公立学校由于州政府预算削减,普遍也在消减教职人员的人头,雪上加霜之下的结果就是拿到终身教授的难度大增。
2023-07-31 03:03:201

任期用英语怎么说??

问题回答:翻译如下任期 ”Tenure in office ”总理任期 ”Premier tenure in office ”
2023-07-31 03:03:282

ministery英文翻译

ministry的翻译:牧师职业;牧师职责;牧师工作;(统称)牧师,部长,内阁;牧师任期;部长任期;(政府的)部;部办公楼。ministery的读音:英["m_n_stri];美["m_n_stri]。Ministry是一个英文单词,名词,作名词时意思是“(政府的)部门”。同义词:tenure;building。短语搭配:brown ministry白高敦内阁;callaghan ministry卡拉汉内阁;Labor Ministry劳动省、劳工部、西班牙劳工局。
2023-07-31 03:03:351

Tenure-CurrentRole是什么意思

Tenure-CurrentRole 制度的作用
2023-07-31 03:03:431

tenure-track是什么意思

tenure-track 终身制 双语对照 词典结果: tenure-track adj.终身职位的; 很高兴为您解答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2023-07-31 03:03:511

tenure in business怎么填

tenure in business营业时间多久了.营业期的意思
2023-07-31 03:03:582

中级职称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师河北省初级职称,专科3年,本科1年中级职称,专科7年,本科5年,研究生3年高级职称,本科11年。
2023-07-31 03:04:2813

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后可以当教授吗

你说的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一般都要过渡一下,比方说做助教,做几年博士后。然后有副教授啥的职位,然后再混教授。国内国外都这样。国内的话,博士回国,混讲师。副教授。教授
2023-07-31 03:05:163

研究员职称相当于什么级别

问题一:研究员是啥级别?? 要看单位的,你工作单位是什么级别的,不同级别的单位员工级别不同,然后研究员本身也有级阀的.就象记者一样,中央媒体的记者肯定比地方上的级别要大呀.问题二:研究员属于什么系列职称? 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实习研究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贰(副高),研究员(正高)。研究员职称主要面向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的各个科研单位中的科研人员。问题三:研究员相当公务员的什么级别?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是没有可比性的。高抚工程师和教授属于事业编制的职称。如果一定要比的话,一般来说,高工职称和教授职称大体相当于公务员的正处的级别。但是因学校和单位的级别不同而稍有差异。问题四:大学里的研究员相当于什么级别的职称啊? 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规范称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目前,各个行业工程师职称评还未有一个国家统一职称考级,只有两个国家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一般是由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评审机构评定。目前,工程师职称为4个级别: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级工程师。按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有关政策,4级职称评定条件如下:1、助理工程师: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相当于助教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直接授予。专科高职、中专毕业经过工作5以上年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2、工程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相当于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助理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2、高级工程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相当于副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工程师工作8-10年以上,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4、研究员级工程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相当于教授职称,又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作8-10年以上,符合相关条件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方可授予。问题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是什么级别 在中国科学院的职称体系里,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的一种,他(她)们通常都会培养硕士生和士生。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各设置12个等级,研究员岗位设4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一级到四级, 对应于教育事业单位的教授一级到教授四级。其中研究员一级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研究实习员(助理工程师)岗位设2个等级。在这种场景下,研究员通常翻译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问题六:研究员是个什么级别的职称呀? 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实习研究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能带博士的,肯定是研究员(正高),相当于教授级别。问题七:高级研究员是什么职务 技术职称,不是职务。也是挺厉害,属于高级职称,应该是一方面比较有建树或是比较有研究的技术军官。问题八:研究员是什么级别 研究员是高级职称,相当于教授。问题九:研究员是什么级别? 在国家科研单位研究员级别相当于正县级。问题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是什么级别 正厅级别待遇1、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简称国研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对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亦对国际事务中重要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属于正厅级别编制;2、研究员本身只是一种正高级别职称,不代表级别,只是享受厅级别待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副院长都是研究员,所以他们都享受正厅级别待遇;
2023-07-31 03:05:276

所有权的英文

Ownershippossession拥有;所有;财产;财物;附身;着魔;持有;私藏;属地;领地。ownership所有权;物主身份。title标题;题目;职称;职务;第一名;冠军;所有权;就任圣职。短语搭配让与所有权yield possession财产所有权property ownership/rights;title to property商标所有权trademark ownership受制所有权restricted ownership土地所有权land ownership不完全的所有权imperfect ownership封地所有权feudal tenure放弃所有权disclaim ownership企业所有权ownership of an enterprise双语例句他们继续争夺那片土地的所有权。They continued to dispute the ownership of the land.买方获得这些物品无可争议的所有权。[count noun]the buyer acquires a good title to the goods.
2023-07-31 03:06:541

美国终身教授和教授一样吗?

   在美国大多数学校,学校会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在特定研究领域招收一名“预聘轨”教授(tenure-trackprofessor)。他们需要在预聘轨工作6年左右(少数学校如哈佛大学,可以长达12年),然后接受残酷的考评(后文有详述)。如果通过,即可以从预聘轨转为“终身教授”(国内也叫长聘教授);如果考核失败,则要另谋出路。  终身教授的考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要经过外审(5到10名外校专家匿名评审,他们需要和申请者无合作关系)、学校内三级晋升委员会(系、学院和大学),以及系主任、院长和大学教务长的逐级评审,历时将近一年。  科研考核的基本标准是:申请者是否为美国特定研究领域的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risingstar),即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文章,必须主持有分量的课题(尤其是国家级别的政府课题),必须在国家、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  与部分国内高校不同,美国大学考核科研时(尤其是论文发表情况),是根据申请者之前的所有学术成果,而非只关注近期(如过去五年间)发表文章。  终身教授制是指给予教授终身教职,以保护他们不受外界压力的困扰,潜心科研与教学。  美国实施终身教授制主要有两个目的:保障教授享受学术自由;保障教授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终身教职极大地保障了教授公开表达观点和自主开展研究的自由。当教授们的观点有悖流行思潮或权威观点,或当他们选择非主流课题时,他们不用担心会因此被解雇。在终身教授制的保障与鼓励下,教授们敢于提出新颖的观点,学者们也有足够的自主权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并向社会诚实宣布研究结果。
2023-07-31 03:07:211

location of tenure是什么意思

同问,请问问题解决了嘛?
2023-07-31 03:07:292

科学家的5个等级

科学家的5个等级如下:1. 一流:对人类文明有影响的科学家。2. 二流:研究超过一般诺奖水平,而被优秀科学家所长期赞誉,影响深远。3. 三流:研究达到诺贝尔奖平均水平,本学科出类拔萃,其发现和结论为重要教科书内容。4. 四流:研究的科学或应用意义被同学科科学家交口称赞,二十年内都知道其代表性工作,为本学科中坚。5. 五流:研究意义一般科学工作者误认为很有噱头,虽然少数优秀科学家早就看穿其局限性,挡不住这类科学研究在短时间得到很多瞩目,研究者个人得到利益,但其研究结果不到十年就被同一学科所忘记。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2023-07-31 03:07:392

研究所工作就是一辈子吗

不是,那是根据需要调整的。
2023-07-31 03:08:214

韦东奕职称为助理教授,北大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

需要一级一级的晋升,而且在晋升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出比较好的研究,或者做出比较好的论文。
2023-07-31 03:08:434

浙大百人计划的教师待遇是多少?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的教师相关待遇1.聘任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2.提供具有海内外竞争力的薪酬和科研启动经费;3.提供办公和实验室空间;4.提供公寓住房,可按照学校相关政策申购人才专用房1套;5.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协助安排配偶工作。
2023-07-31 03:09:183

翻译简历 英语高人进!

pass
2023-07-31 03:09:323

英文翻译中文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2.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3.从高中毕业后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 4.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就知道严厉的涵义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5.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煎汉堡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我们的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 8.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作出否决.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他们就会给你无数的机会,让你去找到正确答案毫无相似之处,任何东西在现实生活中。 9.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己做你自己的时间。 10.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工作。
2023-07-31 03:09:445

中科院工作(研究员)工资多少?

现在所有的工作工资多不固定的,那得看你去面试的时候跟他怎么谈啦,如果谈得好,面试官对你非常满意,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工资开高一点也没关系,如果是面试的时候问了一些问题你没有回答,或者是你的回答他不满意,这样你就不耍说工资,耍让他先说,看看他怎么说你在来回答这样会好一些,机会可能也会大一些吧。
2023-07-31 03: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