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果燕云十六州不丢是不是就没有元朝和清朝?

2023-07-31 18:25:20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想多了。

国家的废物与强大,和有没有某一块地,有关系,但不大。

两宋是不能打吗?从杨家到岳家,都是能打的北方外敌不敢南顾的,有用吗?没有。大将只会被猜忌被夺权甚至被杀。如此荒唐的朝廷,有燕云又怎么样?联金灭辽之后燕云有六州归宋,宋守住了吗?

朱元璋自南方起兵,最后达到漠北灭亡北元,他一开始就有燕云吗?那是打回来的。等到明末,军备废弛朝廷腐败,坐看努尔哈赤一个拥兵不过百人的部落最后割据辽东,李自成一个驿卒攻破京城。一块地丢与不丢,有影响吗?

相关推荐

燕云十六州指的是

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古代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鄚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燕云十六州主要指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燕云十六州的价值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06:211

燕云16州指的是哪里?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今天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在当时称为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因当时的燕地有称为幽州,故又称为幽云十六州。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燕云十六州的相关介绍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06:401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北京顺义、北京延庆、北京密云、河北蓟县、河北涿州、河北河间、河北任丘北、河北涿鹿、河北怀来、河北宣化、河北蔚县、山西应县、山西朔州东、山西朔州、山西大同。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扩展资料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元朝称之为腹里。
2023-07-31 15:07:012

古代燕云十六州指哪里

古代燕云十六州指以下地方: 1、幽州,今北京。 2、顺州,今北京顺义。 3、儒州,今北京延庆。 4、檀州,今北京密云。 5、蓟州,今天津蓟县。 6、涿州,今河北涿州。 7、瀛州,今河北河间。 8、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9、新州,今河北涿鹿。 10、妫州,今河北怀来。 11、武州,今河北宣化。 12、蔚州,今河北蔚县。 13、应州,今山西应县。 14、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15、朔州,今山西朔州。 16、云州,今山西大同。
2023-07-31 15:07:071

燕云十六州介绍 燕云十六州简介

1、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2、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3、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2023-07-31 15:07:141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些城市

具体如下。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北京顺义、北京延庆、北京密云、河北蓟县、河北涿州、河北河间、河北任丘北、河北涿鹿、河北怀来、河北宣化、河北蔚县、山西应县、山西朔州东、山西朔州、山西大同。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2023-07-31 15:07:211

燕云十六州的解释

燕云十六州的解释五代 石敬瑭 以 燕 云 十六州赂 契丹 ,借 契丹 力以建立 后晋 王朝。十六州为: 幽 、 蓟 、 瀛 、 莫 、 涿 、 檀 、 顺 、 新 、 妫 、 儒 、 武 、 云 、 应 、 寰 、 朔 、 蔚 ,约当今 河北 山西 两省北部地区。 《宋史·地理志序》 :“至是, 天下 既一,疆理几复 汉 唐 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 燕 云 十六州而已。”参阅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 元年 》 。 词语分解 燕云的解释 . 五代 时, 后晋 石敬瑭 以 燕 云 十六州割让给 契丹 。 燕 指 幽州 , 云 指 云州 。见《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后以“燕云”泛指 华北 地区。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六:“北望 六州的解释 .指古代 九州 中的六州。《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 。” 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吕氏春秋·古乐》:“ 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功名 大成
2023-07-31 15:07:281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市区、北京市顺义区、北京市延庆区、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蓟州区、河北涿州、河北省河间市、河北省任丘市北、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山西省应县、山西朔州市东、山西省朔州市区、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战略价值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611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2023-07-31 15:07:351

北宋的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首都附近
2023-07-31 15:07:444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知乎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2023-07-31 15:07:522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指得是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大概相当于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于是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契丹打赢帮忙,还让石敬瑭做了皇帝,但辽太宗与石敬瑭成为了父子关系,燕云十六州也割让给了契丹。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一朝。北宋之所以要收复这些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战略要地,如果北宋不掌控的话,那么契丹骑兵可以向南直接威胁北宋的都城开封,这对赵匡胤等北宋皇帝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不管是赵匡胤也好,还是赵光义也罢,他们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燕云十六州毕竟是被石敬瑭割让的,赵匡胤希望能够建立大一统的王朝,那么收复失地这也是他的责任之一。国防价值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08:101

燕云十六州是谁丢的

燕云十六州是石敬瑭丢的。石敬瑭原来是后唐的一名大将,多年南征北战,有了效忠自己的部队,有了自己的地盘。唐末帝李从轲上位,君臣互相猜忌,石敬瑭为求自保起兵造反,在后唐官兵的镇压下面临覆灭的石敬瑭向中原的死敌契丹求援。在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援助之下击败后唐,建立晋国,史称后晋。然后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割让燕云十六州,并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2023-07-31 15:08:271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是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其最早失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辽太宗父亲,自己为儿皇帝。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历来为中原王朝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燕云十六州是指哪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这一名称来自于后晋时期,是当时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个城市,包括燕(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即今天的北京、北京顺义、北京延庆、北京密云、天津蓟县、河北涿州、河北河间、河北任丘北、河北涿鹿、河北怀来、河北宣化、河北蔚县、山西应县、山西朔州东、山西朔州、山西大同。燕云十六州是怎么丢的?燕云十六州是被石敬瑭割让出去的。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打败后唐李从珂,被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为大晋皇帝,史称后晋高祖。为了报答契丹,石敬瑭向辽国称臣,割让燕云十六州,并每年献布帛30万匹。燕云十六州的历史:1、宋朝开国之后,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2、公元1125年金朝灭辽占据燕云十六州,1127年灭北宋,1153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首都。3、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1234年,蒙古灭金朝,占据燕云十六州。4、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5、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6、1912年清帝退位,清王朝覆灭,幽云十六州由北洋政府管辖。7、因侵华日军的占领,燕云十六州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又是在日本人的统治当中,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以后,燕云十六州回到了中华民国的手中。
2023-07-31 15:08:501

燕云十六州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燕云十六州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还不知道:燕云十六州是谁割让出去的,下面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燕云十六州,宋朝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中国在北方的天然屏障,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宋朝整个朝代都在为拿回燕云十六州而奋斗,可惜天不遂人愿,直到明朝中原政权才收回这片地方。看到这里读者可能就会问了,燕云十六州到底被谁给割让了?他又是为什么要割让这片土地呢?相信读了下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就能找到其中的答案了。我们先来说说燕云十六州到底是啥地方,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又被叫做幽云十六州,就是今天咱们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古语有云“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看出燕云十六州在北方的战略地位何其重要,此等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是中原政权抵御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屏障,一旦失去这个屏幕,中原汉人将赤裸裸的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之下。历史上燕云十六州第一次被割让,是发生在后唐覆灭之后,被当时新政权的统治者当做酬劳送给契丹(辽朝),而这个人就是当时新政权的统治者,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石敬瑭(892年—942年),沙陀人(西突厥的一支别部),五代十国后晋的开国皇帝,即后晋高祖。年轻的时候朴实沉稳,不苟言笑,看过不少兵书,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起初在李克用义子李嗣源手下做事,在后来后唐灭后梁的作战当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从珂即位后,石敬瑭是当时的河东节度使,不过他们君臣之间可没有丝毫信任,李从珂反而把他当做一个最大的威胁,为了保命,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来后唐军兵临城下,石敬瑭便向契丹求援,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而且甘愿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做了契丹的“儿皇帝”。随后在契丹的帮助之下,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后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为了一己之私利,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自此燕云十六州便成为了辽国的疆域,失去了华北地区这道天然的屏障,中原政权再也无险可守,直至黄河附近都是一马平川,从此中原的门户大开,这无疑是对中原政权的一个噩梦。此后四百年里,对每一个中原王朝来说,收复幽云十六州始终是他们最重要的一个梦想。宋朝为此奋斗了数百年,直到明朝建立幽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中原国家的怀抱。纵观石敬瑭的一生,开始骁勇善战,颇有当年亚夫之风,可后来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燕云十六州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割让给了外族,让后来的中原王朝受到北方异族的威胁长达数百年,可谓是千古罪人。而且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也算是中国皇帝里的一朵奇葩了。
2023-07-31 15:08:571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这么重要

1.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背景燕云十六州指的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域,在古代属于燕地。在唐朝时期,由于边疆政策的调整,原属于南朝的这片地区被归属于北方,称为燕云十六州。这个地域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曾经是多个朝代的主要战场。在今天的中国,这个地域大致上对应着今天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2.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程度非常高。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这个地域一直都是中国北方的屏障和战略要地。由于地处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同时,对于统治者来说,控制这个地域也很重要。在唐朝时期,燕云十六州是连接北方和南方的交通要道,统治者可以由此征战南方或北方,控制这个地域对于建立统一的大一统朝廷也至关重要。3. 燕云十六州的文化意义除了战略和统治上的重要性,燕云十六州还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个地域地处中国北方草原和中原之间,南部有河北平原,西南有太行山,是中原与边陲、内陆与海洋的交汇地带,较早形成了繁荣的农耕和游牧文化。在历史上,这个地域涌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包括唐代著名的冀州司马承祯、近代爱国诗人秋瑾、近代散文家鲁迅等。4. 燕云十六州现代意义在现代,虽然燕云十六州已不再是一个行政区划,但是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意义仍然赋予了它重要的现代意义。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个地域也是中国北方发展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燕云十六州地域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5. 结语总之,无论从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来看,燕云十六州都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地域之一。虽然这个地域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受到战争和侵略的破坏,但是其历史和文化遗产仍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经验。
2023-07-31 15:09:441

谁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在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和徐达等人从辽东契丹族手中收复的。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燕云十六州所包括的地区1、蓟州: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东北部,是明清时期的京畿重地。2、涿州:位于今天的保定市附近,是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3、安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历史上曾是北方的商贾聚集地。4、幽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5、蔚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东北部,自古以来便是北方的重镇之一。6、瀛州:位于今天的唐山市一带,三国时期属魏国瀛洲郡。7、常山郡:位于今天的保定西南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8、河间郡: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9、上谷郡:位于今天的张家口市一带,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0、平原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南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1、晋阳郡:位于今天的太原市一带,历史上是东晋时期和北齐时期的都城所在地。12、上党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3、雄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部,历史上曾经是西夏和辽朝的重要区域之一。14、灵州:位于今天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是唐朝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塞。15、大同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北部,历史上曾经是北魏的都城所在地。16、北平郡:位于今天的北京城区,是明清时期的京畿重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09:511

为何北宋时期,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

一方面是因为北宋朝廷先前的屈辱条约中,不得不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并且宋朝一直在遵守条约的规定,因此没有主动收回这些失地的计划。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国力并不如辽国强大,面对辽国的强大军事威胁,北宋更加注重内部稳定和发展,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去夺回失地。此外,北宋时期目光也更多放在了南方的开发和保卫上,这也造成了北方失地的被动。
2023-07-31 15:10:092

燕云十六州被谁割让给了契丹

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后晋天福元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收回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后晋高祖石敬瑭,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天福七年,吐谷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燕云十六州与现代的位置关系:幽州是现代的北京市区。顺州是现代的北京市顺义区。儒州是现代的北京市延庆区。檀州是现代的北京市密云区。蓟州是现代的天津市蓟州区。涿州是现代的河北涿州。瀛州是现代的河北省河间市。鄚州是现代的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是现代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是现代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是现代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是现代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是现代的山西省应县。寰州是现代的山西朔州市东。朔州是现代的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是现代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10:361

宋朝为什么没收回燕云十六州?

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宋朝初期主要是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收复燕云十六州。2.宋朝初期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3.宋太祖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实施计划。燕云十六州本来是中原的地盘,但是唐朝末年军阀割据,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以至于当时想要收回,需要和辽国进行战斗。北宋建立政权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十分看重,他曾经成立专门的部门,打算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最终他死得太早,他的继任者没有能执行他的计划,一直没有办法收回燕云十六州。一、宋朝建立之初忙着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燕云十六州。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的政权,当时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朝首要的任务,是统一其他几个国家,然后再收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先收回燕云十六州,很可能腹背受敌,导致政权崩溃,因此宋太祖当时选择了南下攻打其他几个国家,没有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二、宋朝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了军阀混战,石敬瑭当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得到了辽国的庇护。宋朝当时建立初期国力衰弱,想要和辽国作战十分困难,因此宋朝当时没有想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是想要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三、宋太祖去世太早,没有来得及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分析局势,认为辽国兵强马壮,宋朝硬碰硬不会有好果子,因此成立了一个部门,准备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就突然去世。他死了之后,宋太宗没有继承他的想法,而是直接选择北伐,结果两次北伐失败,导致宋朝兵力不足,后期宋太宗又重文轻武,导致宋朝没有能力收回燕云十六州。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2023-07-31 15:10:551

燕云十六州在哪里?

内蒙古东南部,与河北省接壤的地方。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涿州、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
2023-07-31 15:11:331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是在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和徐达等人从辽东契丹族手中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北方的一个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带。在唐朝时期,这一地区曾被辽东的契丹族统治,并称为燕云十六州。随着时间推移,燕云十六州在不同历史时期陷入了不同的政治混乱之中。直到明朝时期,朱元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根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军事将领徐达的协助下,经过长时间的奋战和消耗,最终在建文元年成功收复了此处领土。在此次战争中,豪气冲天的徐达和其左右手谢迁等人发扬红旗不倒、精神不屈的抗战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此次胜利不仅扭转了明朝的颓势,也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燕云十六州”的概念。燕云十六州所包括的地区:1、蓟州: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东北部,是明清时期的京畿重地。2、涿州:位于今天的保定市附近,是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3、安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历史上曾是北方的商贾聚集地。4、幽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5、蔚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东北部,自古以来便是北方的重镇之一。6、瀛州:位于今天的唐山市一带,三国时期属魏国瀛洲郡。7、常山郡:位于今天的保定西南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8、河间郡: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9、上谷郡:位于今天的张家口市一带,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0、平原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南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1、晋阳郡:位于今天的太原市一带,历史上是东晋时期和北齐时期的都城所在地。12、上党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是汉武帝时期建置的一个郡。13、雄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部,历史上曾经是西夏和辽朝的重要区域之一。14、灵州:位于今天的内蒙古阿拉善盟,是唐朝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塞。15、大同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北部,历史上曾经是北魏的都城所在地。16、北平郡:位于今天的北京城区,是明清时期的京畿重地。
2023-07-31 15:11:401

宋朝为什么不收回燕云十六州

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宋朝初期主要是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收复燕云十六州。2.宋朝初期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3.宋太祖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实施计划。燕云十六州本来是中原的地盘,但是唐朝末年军阀割据,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以至于当时想要收回,需要和辽国进行战斗。北宋建立政权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十分看重,他曾经成立专门的部门,打算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最终他死得太早,他的继任者没有能执行他的计划,一直没有办法收回燕云十六州。一、宋朝建立之初忙着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燕云十六州。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的政权,当时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朝首要的任务,是统一其他几个国家,然后再收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先收回燕云十六州,很可能腹背受敌,导致政权崩溃,因此宋太祖当时选择了南下攻打其他几个国家,没有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二、宋朝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了军阀混战,石敬瑭当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得到了辽国的庇护。宋朝当时建立初期国力衰弱,想要和辽国作战十分困难,因此宋朝当时没有想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是想要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三、宋太祖去世太早,没有来得及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分析局势,认为辽国兵强马壮,宋朝硬碰硬不会有好果子,因此成立了一个部门,准备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就突然去世。他死了之后,宋太宗没有继承他的想法,而是直接选择北伐,结果两次北伐失败,导致宋朝兵力不足,后期宋太宗又重文轻武,导致宋朝没有能力收回燕云十六州。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2023-07-31 15:12:031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服的

宋朝三百年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朱元璋是怎么收复的?就连开国皇帝太祖太宗都不能收复,以后的皇帝更不行。年,成吉思汗四处征战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建立了元朝。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重新回到汉人手中。而宋朝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北汉还未灭,又由于进攻北汉时契丹人总是支援北汉,所以宋太祖在位期间并没有能够消灭北汉,也就没有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朱元璋的收复燕云十六周才会显得更加厉害了,他只用了一年,就把这个宋朝三百多年啃不下来的硬骨头收复了。但是土地也认主人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既然土地就在那里摆着,想要收复肯定有办法。这使得宋朝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方面不会很顺利,结果宋朝整整三百年也未能将其收回。第二,朱元璋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比较突出。他带领的部队异常勇猛,在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历经整个宋朝三百多年都没有被收回来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收了回来。燕云十六州是什么时候完全由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收复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燕云十六州是在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和徐达等人从辽东契丹族手中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北方的一个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带。在唐朝时期,这一地区曾被辽东的契丹族统治,并称为燕云十六州。是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收复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是由朱元璋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应该是徐达,但不应该说是什么收复。因为自蒙古灭掉金和南宋后,包括燕云在内的整个中国都已经在元朝治下。朱元璋。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是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北宋曾经收复过燕云十六州吗?是的。宋朝开国之后,面对辽朝(契丹)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在北宋末年有短暂的收回来过,就是金国联合宋朝灭辽国的时候。宋和金国约定同时打辽国,但是宋一直输还被辽国追着打。最后宋要金帮他收回来他给钱赎回来。总而言之,北宋终究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第一,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武将无地位,武力不显;第二,后继之君都没有收复的勇气,对辽恐惧;第三,契丹由纯粹的游牧民族变成了半游牧半汉人的制度,战斗力更加强大。没有足够的精锐兵力,北上攻击重兵防守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必然是无功而返。综上所述,在各种情况的影响下,北宋终其一朝都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中原王朝再次取得该地区已经是明王朝的时候了。对北宋来说,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不仅是面子问题,也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宋历代皇帝皆知,燕云十六州一日难复,北方的危机一日难除。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试图用武力收复失地。但在高梁河战役中被辽人的箭射中,几年后因长疮而死。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哪里?北宋为何一直没能收复这个地方?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在辽宋时期,有关“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收复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是由朱元璋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应该是徐达,但不应该说是什么收复。因为自蒙古灭掉金和南宋后,包括燕云在内的整个中国都已经在元朝治下。朱元璋。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燕云十六州是什么时候完全由谁收复的?1、燕云十六州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收复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2、燕云十六州是在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和徐达等人从辽东契丹族手中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北方的一个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带。在唐朝时期,这一地区曾被辽东的契丹族统治,并称为燕云十六州。3、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4、儿皇帝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王朝失去这片北方屏障达四百多年之久。燕云十六州多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由于失去这段屏障,游牧民族铁骑随时而下,对此后中国政治版图产生深远影响。5、是由朱元璋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2023-07-31 15:12:291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是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朱元璋历史: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2023-07-31 15:12:361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战争中有着怎样的意义

幽云十六州对于一只防御性的步兵部队还是挺重要的,因为整个华北平原无险可守。但是对于野战能力很强的军队来说什么天险都是浮云。蒙古人打金国的长城防线的时候也没用骑兵,下马爬山步战照样碾压金国的农民兵。自晚唐大乱,儿皇帝石敬塘献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到大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期间四百多年的时间,汉族政权再也无力染指该片区域,也揭开了几百年汉族面对辽,金,西夏的无力回击无力防守,胡尘肆虐的屈辱历史。最后到蒙元灭南宋,导致汉族第一次经历低谷,崖山终亡天下。这其中发生的历史连锁反应不单在当时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命运,就是到现在也还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就是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严重后果和其重要性,可谓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要谈幽云十六州对宋的意义就必须谈马。冷兵器时代或者说前工业时代,马匹对于军队的意义有两点,一点是骑兵,有马就可以训练大量骑兵作为机动兵种,进行突击包抄等战术。另一点,马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后勤,有大量马匹作为驮马,可以有效提高步兵部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保障步兵部队深入敌后几百公里还能有足够的补给。这么说吧,北宋和西夏之间拉锯上百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宋军只能靠人背粮草进行战略突击,越过将近一千公里的沙漠才能对西夏进行攻击,然而靠人背粮草军械,等走到地方粮草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如果宋军有足够的驮马,那么西夏早就完蛋了。前工业时代,农耕民族养马只能靠大片的草场(近代粮食生产发展起来了之后才能靠集约化饲养,农业时代是搞不定的),那么河套、娄烦等地区对于汉族来说就是生命线。这两个地区只要有一个,汉族政权就能保证军马的供应,而宋朝最茶几的就是先天不足,两大产马区都缺失,所以宋军自始至终没办法取得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只能背靠农耕区被动防御。这不是宋朝君臣的问题,是地利的问题。再说明朝,明朝为何能作为唯一一个北上击败游牧民族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难道是朱八八就强大么?不是的。因为两淮经过蒙古入侵后损失了大量人口,由传统农耕区变成了农耕游牧混合区,明初的两淮由于大片土地荒芜,成为了蒙古人制造的养马区,这个悲剧的事情蒙古人能做,宋朝能做吗?宋朝可以学蒙古人把农耕区人杀光制造牧区吗?不能。没有幽云十六州,主要影响在于,首先,华夏失去天赋的太行山——燕山防线以及人造的长城防线,游牧民族可以在华北平原大规模集结后直接在平原地带进攻缺乏骑兵的华夏。而华夏的侧翼没有任何可以构筑防线的地理优势。其次,没有幽云十六州,华北平原附近华夏的精华地带成了战区或者准战区,不但不能发展经济,还要大量屯兵筑城,从中央财政的角度来说,不但无法从中获益,还要成为一个不得不填的无底洞。最后,华夏失去中原地区最大的养马地,(不要跟我说让马户养马的马政,战马、驮马、挽马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骑兵是冷兵器时代最主要的战略威慑力量。
2023-07-31 15:12:541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收复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因侵华日军的占领,燕云十六州又是在日本人的统治当中,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以后,燕云十六州回到了中华民国的手中。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燕云十六州相关介绍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历来为中原王朝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13:561

为何宋朝不收回燕云16州?

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宋朝初期主要是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收复燕云十六州。2.宋朝初期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3.宋太祖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实施计划。燕云十六州本来是中原的地盘,但是唐朝末年军阀割据,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以至于当时想要收回,需要和辽国进行战斗。北宋建立政权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十分看重,他曾经成立专门的部门,打算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最终他死得太早,他的继任者没有能执行他的计划,一直没有办法收回燕云十六州。一、宋朝建立之初忙着统一五代十国,无暇顾及燕云十六州。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的政权,当时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朝首要的任务,是统一其他几个国家,然后再收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先收回燕云十六州,很可能腹背受敌,导致政权崩溃,因此宋太祖当时选择了南下攻打其他几个国家,没有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二、宋朝国力衰弱,很难打过辽国。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了军阀混战,石敬瑭当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得到了辽国的庇护。宋朝当时建立初期国力衰弱,想要和辽国作战十分困难,因此宋朝当时没有想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是想要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三、宋太祖去世太早,没有来得及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分析局势,认为辽国兵强马壮,宋朝硬碰硬不会有好果子,因此成立了一个部门,准备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就突然去世。他死了之后,宋太宗没有继承他的想法,而是直接选择北伐,结果两次北伐失败,导致宋朝兵力不足,后期宋太宗又重文轻武,导致宋朝没有能力收回燕云十六州。宋朝开国初期赵匡胤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2023-07-31 15:14:111

河北是不是都是燕云十六州的范围?

不全是。举个例子,在河北保定有一条易水河。易水河的南面就是当年宋朝的领土。易水河的北面就是辽国领土。这本来是一条地理分界,时过境迁河两岸的人早就融为一体了。但在日常用语中,还是能捕捉到蛛丝马迹的不同。比如,同样是称呼“连襟”,易水南岸的人叫做“挑担”,易水北岸的人叫做“担挑”。都是河北保定口音,只是两个字颠倒了。可南岸的人就会笑话对面的人。但是在易水河更北面的北京地区,却与之一致。只是口音上,又变成了加有儿话音的北京话——“担儿挑”我以前也比较奇怪这种变化。但展开地图,就会发现被石敬瑭送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就包括这一带。从五代十国的后晋开始,一路向下,经历辽、金、元,共四百年。可能对这个时间概念还是有些陌生,比如说从今年向前追溯四百年,已经到了明朝中期。这些地区都是与中原分隔的。尽管有时候,也曾经短暂被攻取过,但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两地确实造成了区别。北京:幽州、顺州、儒州、檀州天津:蓟州山西:应州、寰州、朔州、云州河北:涿州、瀛洲、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其中属于河北的七个州,分别是现在的:涿州、河间、任丘、涿鹿、怀来、宣化、蔚县。而河北的这七个地区,除去张家口所属的四个县,妥妥的是辽国境内。其他三个(涿州、河间、任丘)都在现在的保定、沧州北部,也正是辽宋交界的地区。而能够捍卫中原的天然屏障,是在更北方的长城一线(北京地区),已经纳入了辽国。所以,北方铁骑可以不用翻山越岭,从华北平原北端一马平川的直抵宋朝都城开封城下。偌大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依,根本挡不住来犯之敌。所以,宋朝从一开始就把全国兵力集中到了首都开封附近。这也是著名的北宋困局。而其他方面的努力也是做过的,比如最早的北京是现在的河北大名县。当时称作北京大名府。也是北宋最北端的领土。正是北方抵抗辽国的前哨、桥头堡。《水浒传》里,把犯人发配到沧州充军,意思也是被发配到了最北方的边境上去抵抗辽国军队的意思。所以,如今同属于河北省的地方,在八百年前却分属两个朝廷。
2023-07-31 15:14:371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明朝一年就收复了?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明朝一年就收复了?说到燕云十六州其实还真的是宋朝整个朝代的心头肉啊,简直就是每一代君王最为头疼的事情,宋朝前后花了大约三百年的时间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到了明朝这个朝代却只用花一年时间就能搞到,所以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所以这又有什么样的说法?乱宋差点亡国灭种。收复失地那是妄想,好不容易出了个岳飞首先想到的都是害怕危及皇权。此朝一无是处。军事上自绑手脚,文化上阴柔和保守,经济上冒进。两宋这几年被吹嘘得上天了,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乱宋差点让华夏亡国灭种。很多人老是扯五胡乱华,其实五胡乱华没那么严重,至少今天中国人的基因反应出的不是那样。而乱宋不同,自己孱弱也就罢了。他们为了点蝇头小利引入大量阿拉伯、波斯商人。整个刺桐城以及沿海枢纽都处在外来者的控制之下,把主权都交给别人。等到蒙古人一来,木马病毒立刻发作,活生生地给了宋室致命一击。与此同时,乱宋竟然联合蒙古灭金国。最后蒙古人带着他的"赤军探马"不可描述之群体深入华夏腹地。对汉人、南人展开了凶残的统治。虽说高晓松说的高过车轮的汉族男性就被杀掉有点过,但足以见汉家的危难和命悬一线。据说汉族家庭还大量摔死头胎婴儿,今天基本都是回避那段历史,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不堪回首。元朝统治了97年就宣告倒台,汉人再能忍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八月十五杀鞑子,打麻将叫杀家鞑子。元朝可能是唯一一个被全民动员推翻的朝代。这也导致有明一朝有了复兴汉家的心愿。时隔近一百年朱元璋屠了刺桐城,终于为乱宋擦了屁股。所以朱元璋下令封关禁海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乱宋带来的恶果使得当时的人逆向反思得厉害,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了,这些所谓的商人给汉人带来的危害有多严重。朱元璋几乎就是屠城加阉割两个手段并用,然而今天在北方汉族里还是存留了大量J基因。所以说乱宋差点导致汉家亡灭种不是戏言。所以宋朝想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己没灭亡就算是好的。
2023-07-31 15:15:011

为什么是朱元璋收回燕云十六州

1、领导者的能力问题你拿高粱河车神与千古一帝的朱元璋相比,太不公平了!赵光义最擅长干什么?真不是飙车呀!他除了帮助他哥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还很擅长欺负他的侄儿,也就是赵匡胤的儿子。另外人家还崇尚玩朝堂政治,各种跟大臣们耍心眼,你说他笨吧!确实是个聪明人,你说他聪明吧!但是耍得都是小心眼。另外赵二还是微操界的开创者,前线将领必须按照自己下发的阵图打仗,派去监军太监掣肘前方大将,都是他干出来的事情。我也挺好奇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微操大师是不是视高粱河车神为偶像呢?咱们再来看看朱元璋,他可是古代皇帝创业最艰难的人,开局一个要饭碗,说他刚开始穷困潦倒那都是在夸他,穷途末路、朝不保夕才是真实情况!再看看朱元璋在南边的对手,一个是凶狠异常的陈友谅,一个是满肚子阴谋诡计的张士诚,战胜的对手的质量,足以展现朱元璋的能力。另外朱元璋也是被教员同志夸奖古代军事水平前二的皇帝,另外一个就是天策上将的李世民了。2、两宋的目标与朱元璋的目标在朱元璋心中,他要的是天下一统、四海归一,扫荡元庭、荡平漠北才是他的目标;为此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了十三次的北伐;第一次:洪武三年,北元的势力一直在燕云十六州渗透,朱元璋有感于北宋末年对于燕云十六州得而复失的教训,为了进一步接触北部边境的隐患,发动了明朝建国后的第一次北伐;徐达出潼关,以铲除王保保在中原地区的最后势力;宝儿李文忠出居庸关,攻破北元首都,降者数十万。两路大军皆大胜,此战以后北元对于明朝初年的边境再无威胁。第二次:这次是徐达要求的,但是很不幸这次徐达第一次输给了王保保,但是损失有限。第三次:朱元璋的干儿子沐英出陕北,沐英急行军7昼夜,大破北元军队,活捉北元国公脱火赤;第四次:徐达、傅友德和沐英一起出战,最后大胜而归;第五次:一次小规模战斗,凉州卫镇压也先帖木儿的叛乱,最后也先帖木儿叛乱不成,自己和族人2万多人都被俘虏了。第六次:冯胜20大军征伐辽东,从此辽东脱离北元的控制,并入大明的版图;第七次北伐:蓝玉15万大军突袭捕鱼儿海,北元的皇室、朝廷7.7万人都被俘虏了,此一战后,北元名存实亡,草原也进入到分裂的时期;以后北伐基本上都是卫所的小打小闹,或者就是朱元璋儿子的练兵,没啥意思,就不赘述了。可见朱元璋的目标从来不是燕云十六州,而是明朝以北的北元,当你的目标足够远大,燕云十六州就是一个小目标了。但是在赵光义眼中,收复燕云那就是高不可攀的成就,为此他还设置了一个小金库,寻思以后从辽国人手中买回来燕云十六州,如果不行那就作为收复燕云的军费。说白了赵光义的出息就没有出过燕山,在他眼里饮马瀚海、燕然勒功、封狼居胥都是神话传说,他想都不敢想。3、赵光义是微操大师,再好的将领在赵光义手下也没法打胜仗;而朱元璋不仅军事素养高,而且自己手下的淮西军事集团还名将辈出,都快赶上李世民的秦王府的班底了,徐达、常玉春、冯胜、李文忠、沐英、傅友德等人,哪一个拿出来都是武庙水平的将领,所以朱元璋想打败仗都难呀!4、对外防御的政策在朱元璋眼中,最好的防御就是没有敌人;而在宋朝人眼中,最好的防御就是给爸爸们送岁币。
2023-07-31 15:16:161

燕能组什么词语有哪些

1、燕词语有:雨燕、燕窝、海燕、燕子、燕尾服、燕麦粥、燕歌行、燕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京、劳燕分飞、燕云十六州、新婚燕尔、燕鱼、环肥燕瘦、燕舞、燕子等。2、常用词语:燕尔(yàn"ěr):新婚夫妻亲睦和美的样子。3、燕好(yànhǎo):亲密和好,特指男女相亲相爱。4、燕侣(yànlǚ):成双栖息的燕子,比喻恩爱的夫妻。5、燕雀(yànquè):一种颜色鲜明的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冬季向南迁徙,常作为笼鸟。6、燕尾服(yànwěifú):有燕尾的外衣;尤指男子大礼服的上衣,有缎面翻领,长及腰的不扣前襟,后面有类似燕尾的两条逐渐尖下去的下摆。
2023-07-31 15:16:321

明朝建立者是谁

1、明朝建立者是朱元璋。2、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3、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2023-07-31 15:16:391

雁北区十里台在哪

雁北地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山西省境内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也是这一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划的名称(1970年至1993年)。这一行政区划撤销于1993年7月10日,原雁北地区所辖的县区划归山西省大同市、山西省朔州市管辖,七县属大同,六县归朔州。原雁北地区共包括大同县、怀仁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山阴县、应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以及右玉县等十三个县,统称雁北十三县。雁北地区在我国行政区划中现已不复存在。原所辖十三县,七县属大同,六县归朔州。但这一地域还在,其历史变故、民俗民风、矿藏物产、山水草木,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留在脑海里的记忆和印象是难以抹去的。建制沿革1、先秦,春秋时期为游牧民族楼烦占据。战国时期属赵国,设置云中、雁门、代郡。2、秦汉,秦统一六国后置雁门郡。两汉时期为平城县,隶属雁门郡。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曹魏时隶属冀州新兴郡。北魏自云中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恒州,领辖八郡十四县。北齐将北恒州改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北周将太平县改为云中县。4、隋唐五代,隋以其地属云、朔、代三州,为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名讳,故而将云中县改为去内县。唐开元年间置云州,天宝初年改云中郡,乾元初年复为云州,咸通九年置大同军节使,领辖云、朔、蔚三州。五代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重熙十三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大同始称于此时,领辖弘州、德州二州以及大同县、云中县、天成县、长青县、奉义县、怀仁县、怀安县七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雁北地区
2023-07-31 15:16:461

知否知否是哪个朝代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北宋为朝代背景。2、剧中顾廷烨提到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知历史背景是北宋时期,而皇帝无子欲从宗亲中过继则是北宋仁宗时期的事。3、该剧改编自关心则乱同名小说,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
2023-07-31 15:17:021

金国是怎么灭亡的

金国灭亡的原因:错误国策、人才匮乏、天灾人祸。一、错误国策就是“北和南打”针对北方的蒙古采取边打边和的政策,针对南方南宋就是采取侵略政策,还有为了增强南方军力,北方则是二线军队。而在后来蒙古做大的时候正确做法应该是和南宋保证和平,集中力量对付蒙古,可是蒙古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继续对南宋侵略,导致了这个时候金国陷入两线作战,最终导致金国灭亡。二、人才匮乏金朝没有指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导致很多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等知识分子没有为金朝效力,导致在金朝后期基本就没有什么人可用。三、天灾人祸金朝末年,天灾人祸导致很多农民死于水灾或者饥荒,还有就是金国最重要的赋税之地遭到严重破坏,在加上内部朝政混乱,导致金国初选亡国之兆。金朝疆域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而金统治下之汉地亦维持汉官制度。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先后设置张楚与刘齐等傀儡政权统治,最后由金廷以汉法直接管理。
2023-07-31 15:17:091

林冲的帽子叫什么

毡笠子。帽子容易遮阳和遮雨。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我国古代国土面积比较小的大统一朝代。北宋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一带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北宋军队的边防线普遍南移。
2023-07-31 15:17:401

锦州北普陀山交通指南

锦州北普陀山交通指南:1. 行程安排:北普陀山位于锦州市北部,距离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集佛教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以下是建议的行程安排:第一天:游览北普陀山的主要景点,包括南山寺、北山观音、中山寺、东山湖和西山瀑布等。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游览路线,体验佛教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第二天:可以选择参加寺庙的宗教活动,例如早课、晚课或者法会等,感受佛教的庄严和神秘。也可以选择在景区内进行自由活动,欣赏自然美景和拍照留念。2. 交通方式:自驾车:从锦州市区出发,可以选择沈海高速公路,经过锦州北站出口,行驶约20分钟即可到达景区。自驾车可以方便地抵达景区,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自由活动。公共交通:从锦州火车站乘坐公交车10路,到达锦州北站,再转乘景区专线公交车即可到达景区。公共交通可以节省成本,但需要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车或自驾:如果需要更加灵活的行程安排,可以选择包车或自驾前往。包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定制行程,而自驾则可以自由选择路线和景点。3. 住宿:北普陀山内有许多住宿选择,包括民宿和酒店。以下是一些建议:北普陀山住宿:位于景区内,提供标准间、套房等多种房型选择。住宿条件舒适,方便游客在景区内进行深度游览。农家住宿:景区周边也有一些农家乐,提供经济实惠的住宿选择。农家住宿可以体验当地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美食,但设施和服务可能相对简单。锦州市区住宿:如果需要更多的住宿选择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选择在锦州市区住宿。市区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和快捷酒店等供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类型。在预订住宿时,建议提前了解不同的住宿选择和价格,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提前预订也可以避免在游览期间出现住宿困难的情况。总结:锦州北普陀山是一个集佛教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选择不同的游览路线,体验佛教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在行程安排上,建议至少两天的游览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灵活调整。交通方面可以选择自驾车、公共交通或者包车自驾等,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住宿方面,景区内有多样的住宿选择,包括民宿和酒店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进行选择。通过提前了解和预订住宿,可以避免在游览期间出现住宿困难的情况。
2023-07-31 15:17:482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扩展资料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
2023-07-31 15:18:072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
2023-07-31 15:18:242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元朝称之为腹里。
2023-07-31 15:18:322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市区、北京市顺义区、北京市延庆区、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蓟州区、河北涿州、河北省河间市、河北省任丘市北、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山西省应县、山西朔州市东、山西省朔州市区、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战略价值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611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2023-07-31 15:18:481

什么是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元朝称之为腹里。
2023-07-31 15:19:051

燕云十六州都是哪些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其地为:幽州(即燕州,今北京一部分)、蓟州(今河北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县)、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今河北涿县)、檀州(今北京密云县)、顺州(今北京顺义县)、新州(今河北涿鹿县)、妫州(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儒州(今北京延庆县)、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北)、朔州(今山西朔县)、蔚州(今河北蔚县西南)。它们是中原的屏障,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后晋石敬瑭割弃燕云十六州予契丹,为契丹、女真等南下
2023-07-31 15:19:221

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后晋时期十六州分别是: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境域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五月,作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反于晋阳,后唐发兵讨伐。石敬瑭求救于契丹,向契丹主耶律德光称臣,并以父礼事之,约定解围称帝事成后制让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九月,耶律德光亲率骑兵击破包围晋阳的后唐军队。十一月,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依前约,将十六州割付契丹。 燕云十六州脱离中原政权的控制,北部边防几乎无险可守,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而契丹昼夜之间即可饮马黄河。宋朝的很多皇帝一生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人生使命和终极抱负,然而到南宋灭亡为止,两宋加起来一共存在了320年之久,仍然还是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直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2023-07-31 15:19:291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今天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在当时称为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别名与历史1、燕云十六州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因当时的燕地有称为幽州,故又称为幽云十六州。2、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3、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4、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横扫河北,121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5、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扩展资料: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1、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2、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元朝称之为腹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2023-07-31 15:19:481

燕云十六州地图(燕云十六州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幽云十六州一直以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王朝在强盛时期经略北方的重要据点。 幽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北宋的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说道"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北面门户,也是农耕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由于特 殊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关于幽云十六州的争夺战持续不断,尤其在宋代,关于燕云地区的争夺战几乎贯穿了北宋和辽金战争的全过程,幽州的失守,更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历史上的燕(幽)云十六州,又称为"山前代北十六州",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包括天津市、北京市的大部分地区,通常认为是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太行山以东"幽、蓟、瀛、莫、涿、檀、顺"的山前七州,以及太行山以西"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的山后九州。 幽云十六州的总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东西面积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它的北部在今天的河北北部一带,位于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西部在今天的山西北部一带,多属山地,地形复杂,由此形成了一道地势狭长险峻的军事防线。 幽云十六州的北部扼守着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一线,两座山脉犹如相连的两座城墙屹立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势险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军事防线,这在生产力低下,军事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无疑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侵袭的一大天险。 幽云十六州的中部则为奔流的桑干河、拒马河两条河流,均属于大型水系,在古代,江河沼泽都是天然的防御体系,还可以利用河流,运送军事战略物资,燕云地区横贯交错的河流体系,形成了防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第二道天然防线。 除了这两道天然防线,燕云地区还构筑了人工防线,即长城和五关,长城是从秦代就开始营建的防御工程,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而"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和渝关"的"五关",地形险要,"幽平之间,以五关为形胜",也有着重要的防御作用。得天独厚的天险,加上人工防线,共同构筑了燕云地区严密的防御体系。 所以燕云地区的防线一旦失守,北方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特别对于建都开封的北宋,防线一旦失守,将无险可据,因此说"自燕、云诸州言,则日山前、后,实今古之大防。自晋失十六州,为中原之祸者数百年"。幽云十六州的"割弃",实在是中原王朝的创伤。 幽云十六州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线,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归属权对于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都至关重要。 幽云十六州位于北纬39°~41°之间,气候温和,降水充足,适合农业发展,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之地,在我国北方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 随着幽云地区的割让,对契丹王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带了巨大改变,农业经济逐渐取代游牧经济,成为其主要的经济形式,幽云地区也是契丹王朝主要的赋税来源地和兵源地。幽云地区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元朝的开国功臣木华黎在建议忽必烈定都之时曾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正因为幽云十六州战略位置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北宋王朝从未停止过对燕云地区的收复行动,无论是在强盛的太宗时期,还是衰弱的徽钦时期,甚至是在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和平时期,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致采取了辽金灭辽的政策,最终一败涂地。 幽云十六州的收复问题也一直是大宋王朝的一块心病,自从被割弃后,中原王朝便失去了其赖以凭借的战略防线,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长驱直入,由此也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此后四百多年,每个中原王朝都力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直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才将幽云十六州重新收回汉人手中。
2023-07-31 15:20:131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哪里?

是的,就是这个
2023-07-31 15:20:215

燕云十六州谁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是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收复的。1368年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其最早失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辽太宗父亲,自己为儿皇帝。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历来为中原王朝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
2023-07-31 15:20:461

宋朝时期燕云十六州指哪十六州

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朔州,新州,武州,应州,涿州,瀛州,莫州,蔚州,云州,寰州, 妫州。
2023-07-31 15:20:543

宋朝的燕云十六州是今天的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2023-07-31 15: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