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哪些内容?

2023-08-09 21:07:30
共1条回复
meira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行业的机械制造、模具制造、机电产品开发等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产品开发、数控编程、项目管理、数控机床操作等工作。主要的岗位包括模具跟单员、模具设计师、产品结构设计师、CAM设计师、模具项目工程师等。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模具设计与制造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相关推荐

什么叫模具设计?

从事模具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1)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2)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3)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4)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5)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6)模具生产管理。模具设计是指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
2023-08-06 23:43:501

模具设计要学什么内容

模具设计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以下是详细解释:培训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补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1.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模具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需要学习以及掌握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等技术,对机械元素和结构的设计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模具的设计与制作。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模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学习强度、刚度、抗疲劳性、韧性等知识,并且掌握不同材料的选用以及材料特性的分析,以确保模具的材料选择正确、寿命长。3.液压与气动模具设计并不仅仅是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也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对于大型的模具机械或者大型的注塑机的设计来说,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更是关键。因此,需要学习掌握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的原理、结构、功能等知识。4.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模具设计和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学习掌握机加工、模具表面处理、热处理等技术。此外,还需要了解预防变形、模具冷却和模具配合的知识,这些内容在模具的加工与调整过程中至关重要。总之,模具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相对比较全面,不仅仅局限于机械设计,还需要掌握力学、材料科学、液压气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工程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08-06 23:43:581

模具设计的流程

模具设计的流程   引导语:模具设计相信生活中知道它是具体做什么的没有多少人,但它却与我们的生活用具息息相关。我这里为大家大概介绍一下模具设计的流程。    一、设计基本思路:   根据塑件的基本要求和塑料的工艺性能,认真分析塑件的工艺性,正确确定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艺,选择合适的塑料注射成型机,然后进行塑胶模具设计。    二、设计时所需注意事项:   1、考虑塑料注射成型机工艺特点和模具设计的关系;   2、模具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切合实际可行性。   3、结构形状及尺寸的正确性,制造工艺可行性,材料及热处理要求和正确性,视图表达,尺寸标准,形状位置误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4、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加工与维护维修,安全可靠等因素。 5、结合生产实际条件考虑设计模具的"加工容易,成本低。   6、对于复杂的模具,考虑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或是采用特殊加工方法,加工后如何装配,试模后具有足够的修模余量等问题。    三、塑胶模具设计流程:   1、接受任务书: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A: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二维电子图档,如AUTOCAD,WORD等)。此时需要构建三维模型(产品设计工作内容),然后出二维工程图。 B: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三维电子图档,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维工程图。(为常用情况)   C:客户给定塑件样品,手板,实物。此时要求测绘塑件抄数处理,然后构建三维模型,再出二维工程图。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 A:分析塑件   a:明确塑件的设计要求,通过图样了解该塑件所用材料,设计要求,对复杂形状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场合,装配及外观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c: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效率)一般客户订单内有注明。 d: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为了选用注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艺:   成型方法,成型设备,材料型号,模具类别等。 3、掌握厂家实际生产情况: A:厂家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B:厂家现有设备技术   C: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注射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球面半径及孔径大小,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固定侧与可动侧之间的最大及最小开距,固定板与可动板的投影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及大小,注射机调距螺母可调长度,最大开模行程,注射机拉杆的间距,顶出杆直径及位置、顶出行程等。   D:厂家所常用厂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订购和加工处理方法(最好在本厂加工) 4、确定模具结构:   一般理想的模具结构:   A:工艺技术要求:几何形状,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国际化标准。 B:生产经济要求:成本低,生产率高,模具使用寿命长,加工制造容易。 C:产品质量要求:达到客户图样所有要求。 ;
2023-08-06 23:44:191

模具设计知识技巧介绍

模具设计知识技巧介绍   模具设计是指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进步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职员。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模具设计的内容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连续冲模设计技术(讲义一)   一. 前言:   冲压模具依构造可分为单工程模、复合模、连续模三大类。前两类需较多人力不符经济效益,连续模可大量生产效率高。同样,设计一套高速精密连续冲模,也要对你所生产的产品(包含所有用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富士康团体主要有端子、电脑机壳以及连接器上用的小五金及目前的手机零件等等)。设计连续冲模需留意各模组之间的间距、零件加工精度、组立精度、配合精度与干涉题目,以达到连续模自动化大量生产的目的。   二. 单元化设计之概念:   冲压模具整体构造可分成二大部分:(1).共通部分(2).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共通部分可加以标准化或规格化,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是难以规格化。   三. 模板之构成及规格:   1. 模板之构成   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後者构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 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 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惫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 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 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 模具生产治理。   2. 模具之规格   (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   模板之尺寸应大於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及中间位置。   (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尽对关系。依据理论计算决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难的,一般上系由经验求得,设计使用的模板厚度种类宜尽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夹紧高度加以标准化以便利采购及库存治理。   四. 模板之设计: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母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目、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保养方式等有下列三种形式:(1)整块式,(2)轭式,(3)镶进式。   1. 整块式   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外形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於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   2. 轭式   轭式模板之中心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轻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   轭式模板之设计留意事项如下:   (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   (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著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   (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外形,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留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外形。   (4).轭板组进很多件块状部品时,由於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   (5).块状部品采并排组合之模具构造,由於冲切加工时块状部品将承受侧压使各块状部品间产生间隙或造成块状部品之倾斜。此现象是冲压尺寸不良、冲屑阻塞等冲压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有充分的对策。   (6).轭板内块状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外形有下列五种:A.以锁紧螺丝固定,B.以键固定,C.以?形键固定,D.以肩部固定,E.以上压件(如导料板)压紧固定。   3. 镶进式   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进於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进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於具有轻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最後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进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   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进式模板构造之留意事项如下所述:   (1).嵌进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进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铣床(或治具铣床)、综合加工机、治具镗床、治具磨床、线割放电加工机等。嵌进孔穴之加工基准,使用线割放电加工机时,为进步其加工精度乃进行二次或以上之线割加工。   (2).嵌进件之固定方法:嵌进件固定方法之决定因素有不变动其加工的精度、组立及分解之轻易性、调整之可能性等。嵌进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种:A.以螺丝固定,B.以肩部固定,C.以趾块固定,D.其上部以板件压紧。母模板之嵌进件固定方法亦有采用压进配合,此时应避免因加工热膨胀而产生的松弛结果,使用圆形模套嵌进件加工不规则孔穴时应设计回转防止方法。
2023-08-06 23:44:261

模具设计及制作的六大步骤

  模具设计及制作的六大步骤讲解:   1、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绿色程度对最终产品的绿色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必须建立在绿色材料的基础上, 摒 弃过去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所采用的化学方法。代之以物理的方法以达到防腐或易于脱模的目的。   选择优质镜面模具钢加工模具型腔;用不锈钢材料来加工防腐的模具以替代电镀;或用对环境的危害小和镍磷镀替代电镀铬。   绿色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有:①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②易加工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或少污染:③可降解,可重复使用。   2、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模具标准化是组织模具专业化生产的前提。而模具的专业化生产是提高模具质量、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成本的关键。   采用和购买标准模架及其它标准件。模架及标准件由专门的厂家、企业通过社会化分工进行生产,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模具通常在报废之后只是凸凹模不能再用.但是模架还基本完好无损.因此使用标准模架有助于模架的再利用。   冲压模和注塑模的模架都有很多种类,而这些模架也基本是由标准的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等部件组成。同时.模架的标准化可以使生产模架所使用的设备大大减少,从而节约资源。也利于管理。   模具各结构单元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样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方便加工管理。   3.可拆卸性设计   模具在使用过程当中,部分零部件由于承受过大的摩擦与冲击,磨损较大。这时,只需更换这部分零部件模具仍可使用。   另外,有时只要更换工作零件,即可实现一种新产品的生产。不可拆卸不仅造成大量可重复零部件材料的浪费。 而且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还会严重污染环境。   因而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到拆卸的问题:   ①尽可能选择通用结构,以便更换。   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可拆卸联接。如用螺纹联接,不用焊接、铆接等。   4.制造环境设计   机械生产车间,尤其是冲压车间的噪音和污染非常严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也干扰了周边的安宁,所以,在进行模具设计的时候要对产生的噪音加以控制,甚至消除。   通常消除机器噪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用v带代替齿轮传动;以摩擦离合器代替刚性离合器;做好飞轮等回转体的动平衡:在压力机产生噪音的"主要部位加盖隔音罩:采用有减震器的无冲击模架等。   5.包装方案设计   包装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结构的改进以及包装材料及其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难以回收或难降,解的材料,这些材料只能焚烧或掩埋。因此,产品的包装应尽量从简及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无毒、无公害、易回收、易降解的材料),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回收处理设计   模具回收处理就是在模具的设计阶段就考虑模具使用后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及回收处理的方法及费用。回收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可回收材料及标志、回收处理方法、回收性的技术经济评估和回收性的结构设计。其主要措施如下;①使用对环境影响较模具材料,如无毒无害的材料、可再生材料、易回收的材料等;②使用可重新利用的材料;③对使用过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翻新、再加工等。
2023-08-06 23:44:391

模具设计自学全部步骤

模具设计自学五大步骤第一步: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立分析,即我们工作中所说的套图,确保在模具设计之前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第二步:在产品分析之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第三步: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第四步: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第五步: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2023-08-06 23:44:491

模具设计就业前景如何

模具是工业之母 只要有大批量生产就离不开模具 但是现在社会在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总体来说模具设计与制造前景是一片光明 但是就是因为前景一片光明所以入这行的人就多了竞争也就大了 所以现在中国的模具制造也得人很多 但是精英确很少 如果你能学的精那可以说模具的前景很好 如果只是学的一般的话就不怎么样了 也就能拿个4-8000吧 我是做模具设计的 我们公司技术总监年薪百万以上给你的信息共你参考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 你要慎重啊由于许多企业难以招到技术过硬的中高级技工,导致这些人才的薪酬有上涨的趋势,如专业的模具设计人才一般月薪3000元,数控加工人才月薪3500元左右,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流程的高级工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而其中技能比较好的人才月薪过万元也不鲜见.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模具学员未结业,就有许多企业争相预定,提前与学员洽谈好。到目前为止,企业开出的最低月薪为3000元,以往就有模具行业工作经验的学员,不少被企业以年薪10万元聘走 . 东莞高级模具人才年薪10万 来自东莞人才市场的最新消息称,东莞市目前至少紧缺3000名高级模具人才,一个拥有经过专业训练在PRO/E、UG等方面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往往超过10万元,据介绍,随着东莞制造业名城的打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现有的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东莞制造业的需求。模具设计、模具开发、模具维修、CAM/CNC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东莞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模具人才也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模具技工”的现象 据统计,招聘企业对机械、电子类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模具类职位更是名列前茅。很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懂绘图软件、会看图纸、会使用AUTOCAD、PRO/E等绘制模具图纸及加工图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人才和懂加工工艺、会使用MASTERCAM或UG编写刀路、有一定经验的CNC数控加工人才,是目前社会最急需的人才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前途一片光明在“皮衣之都”浙江海宁,车工最为紧俏;在广州,机电行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电子通信产品制造业等等都有很大的缺口;在上海,紧缺岗位大部份集中在工艺设计、机械加工、电器设备、光机电一体化等等产业。数控技术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数控机床浊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并且成为其他制造行业的必要设备。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机械加工、夹具、刀具和量具等基础知识,同时在机床数控技术用等方面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工。来自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项调研显示,目前全国数控机床操作技工的缺口达60多万。数控机床人才月薪3500元左右,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流程的高级工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技能好的人才月薪过万元也不鲜见。 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属于高科技产品。模具设计师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数字化制图;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等。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模具设计、开发、维修人员等已成为最紧缺的人才。在上海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为4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数量很少,月薪在8000元以上,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经过专业训练、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常常超过10万元。今后5年,我国从事机械设计、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新型专业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15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工业设计人才要求的人才严重不足。苏州作为长三角主要的加工业基地和工业设计人才需求基地,这里聚集了多家外资、国有和私营企业,而真正机械、模具设计类人才严重不足。机械、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类人才的严重短缺导致很多企业面临6000元月薪难聘高级机械设计类人才的尴尬局面。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的模具人才培养满足不了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中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机械设备操作工,往往不具备模具设计、编程的能力;而高校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实际需要。此外,模具行业的人才需要经验积累,一般的模具设计学习需要2-3年,而一名可以独立设计模具的优秀设计师要有10年左右的从业经验,对于刚入行的初学者是枯燥和艰苦的,常常半途而废,导致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在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中国模具工业在近5年间发展迅猛。这一行业不断有新兴企业,如港资、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加入进来,而原来的企业也在追求更大发展,同时模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模具人才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国华介绍,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包括:具备产品开发素质的3D造型工程师;具备产品加工工艺素质的CAE分析工程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模具钳工、技师;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级编程师、高级技师;熟悉模具制造工艺的设计工程师;此外还有塑料模、冲压模、压铸模、挤出模等领域的专才。
2023-08-06 23:45:152

模具设计都需要学习什么?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
2023-08-06 23:45:397

模具设计怎么学

模具设计可以从模具结构开始学习。因为初学者对加工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对模具组装上下点功夫。可以试着找一些简单的产品练习模具设计的整个流程。要注重模具结构的熟悉和自己的见解,多请教有模具经验的人。 模具设计五大步骤 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立分析,即我们工作中所说的套图,确保在模具设计之前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的,具体的套图方法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 第二步:在产品分析之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续工程向前展开,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冲压完成则在产品展开时从产品图纸开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程的展开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产品展开工作,然后进行细致的工作。 第三步: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这样对画模具图是有很大好处的,我所见到有很多模具设计人员直接对产品展开图进行手工计算来备料,这种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图纸上画出模板规格尺寸,以组立图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备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为在绘制各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备料图纸中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即可。 第四步: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所以这些工作完成后一个产品的模具图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绘制模具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制作,如钳工划线,线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制作好图层,这样对线切割及图纸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如颜色的区分等,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最麻烦的工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 第五步: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2023-08-06 23:46:211

模具设计是什么?

模具设计的概念:图中的12孔煤球是产品,右边是模具。假如客人要15孔的煤球,这时候你就要设计一套15孔的模具,这就是模具设计。
2023-08-06 23:46:443

模具设计5大步骤是什么

其实设计模具并不是可以以几大步骤就能解决问题,要视产品的复杂程度,但对于模具设计,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产品的三维造型、模具三维设计、模具的零件图转换(三维或二维)、当然能用到标准模架最好,审核、试模修改三维模具图doe试验设计培训的7大步骤第一步:确定目标我们通过控制图、故障分析、因果分析、失效分析、能力分析等工具的运用,或者是直接实际工作的反映,会得出一些关键的问题点,它反映了某个指标或参数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能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根本就无法解决,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想到试验设计。对于运用试验设计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好试验的目的,也就是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试验设计方法的运作,我们知道试验设计必须花费较多的资源才能进行,而且对于生产型企业,试验设计的进行会打乱原有的生产稳定次序,所以确定试验目的和试验必要性是首要的任务。随着试验目标的确定,我们还必须定义试验的指标和接受的规格,这样我们的试验才有方向和检验试验成功的度量指标。这里的指标和规格是试验目的的延伸和具体化,也就是对问题解决的着眼点,指标的达成就能够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第二步:剖析流程关注流程,使我们应该具备的习惯,就像我们的很多企业做水平对比一样,经常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讲关注点放在利益点上,而忽略了对流程特色的对比,试验设计的展开同样必须建立在流程的深层剖析基础之上。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事物的好坏、参数的变异、特性的欠缺等等都有这个特点,而诸多原因一般就存在于产生问题的流程当中。流程的定义非常的关键,过短的流程可能会抛弃掉显著的原因,过长的流程必将导致资源的浪费。我们有很多的方式来展开流程,但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尽可能详尽的列出可能的因素,详尽的因素来自于对每个步骤地详细分解,确认其输入和输出。其实对于流程的剖析和认识,就是改善人员了解问题的开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好我们所关注的问题。这一步的输出,使我们的改善人员能够了解问题的可能因素在哪里,虽然不能确定哪个是重要的,但我们至少确定一个总的方向。第三步:筛选因素流程的充分分析,是我们有了非常宝贵的资料,那就是可能影响我们关注指标的因素,但是到底哪个是重要的呢?我们知道,对一些根本就不或微小影响因素的全面试验分析,其实就是一种浪费,而且还可能导致试验的误差。因此将可能的因素的筛选就有必要性,这时,我们不需要确认交互作用、高阶效应等问题,我们的目的是确认哪个因素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低解析度的两水平试验或者专门的筛选试验来完成这个任务,这时的试验成本也将最小处理。而且对于这一步任务的完成,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历史数据,或者完全可靠的经验理论分析,来减少我们的试验因子,当然要注意一点就是,只要对这些数据或分析有很小的怀疑,为了试验结果的可靠,你可以放弃。筛选因素的结果,使得我们掌握了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这一步尤为关键,往往我们在现实中是通过完全的经验分析得出,甚至抱着可能是的态度。第四步:快速接近我们通过筛选试验找到了关键的因素,同时筛选试验还包含一些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主要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趋势,这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的信息,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到试验目的的可能区域,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我们缩小了包围圈。这时我们一般使用试验设计中的快速上升(下降)方法,它是根据筛选试验所揭示的主要因素的影响趋势来确定一些水平,进行试验,试验的目的就像我们在寻找罪犯一样的缩小嫌疑范围,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改善最优点就在因素的最终反映的水平范围内,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第五步:析因试验在筛选试验时我们没有强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的影响,但给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快速接近的方法,使我们确定了主要因素的大致取值水平,这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度量因素的主效应、交互作用以及高阶效应,这些试验是在快速接近的水平区间内选取得,所以对于最终的优化有显著的成效,析因试验主要选择各因素构造的几何体的顶点以及中心点来完成,这样的试验构造,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对于指标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或者那些交互作用,是否存在高阶效应或者哪些高阶效应,试验的最终是通过方差分析来检定这些效应是否显著,同时对以往的筛选、快速接近试验也是一个验证,但我们不宜就在这样的试验基础上就来描述指标与诸主效应的详细关系,因为对于3个水平点的选取,试验功效会有不足的可能性。第六步:回归试验我们在析因试验中,确定了所有因素与指标间的主要影响项,但是考虑到功效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安排一些试验来最终确定因素的最佳影响水平,这时的试验只是一个对析因试验的试验点的补充,也就是还可以利用析因试验的试验数据,只是为了最终能够优化我们的指标,或者说有效全面的构建因素与水平的相应曲面和等高线,我们增加一些试验点来完成这个任务。试验点一般根据回归试验的旋转性来选取,而且它的水平应该根据功效、因子数、中心点数等方面的合理设置,以确保回归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些试验的完成,我们就可以分析和建立起因素和指标间的回归模型,而且可以通过优化的手段来确定最终的因子水平设定。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最后在得到最佳参数水平组合后进行一些验证试验来检验我们的结果。第七步:稳健设计我们知道,试验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设置我们可以调控的一些关键因素来达到控制指标的目的,因为对于指标来讲我们是无法直接控制的,试验设计提供了这种可能和途径,但是在现实中却还存在一类这样的因素,它对指标影响同样的显著,但是它很难通过人为的控制来确保其影响最优,这类因素我们一般称为噪声因素,它的存在往往会使我们的试验成果功亏一篑,所以对待它的方法,除了尽量的控制之外可以选用稳健设计的方法,目的是这些因素的影响降低至最小,从而保证指标的高优性能。事实上这些因素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我们的汽车行驶的路面,不可能保证都是在高级公路上,那么对于一些差的路面,我们怎样来设计出高性能呢?这时我们会选择出一些抗干扰的因素来缓解干扰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稳健设计的意图和途径。通常我们会经常使用在设计和研发阶段,但有时也会随着问题的产生而暴露出来,但我们会提出一个问题了,重新选定主要因素的水平会不会带来指标的振荡和劣化,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evop等途径来重新设定以保证因素更改后的输出效果。小结:1.试验设计需要成本的投入,我们必须确定试验进行的必要性,以及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2.水平的选取可能直接影响试验设计的结果,要谨慎的选取,最后有专业知识和历史数据的支持。3.尽可能的利用一些历史数据,在确认可靠后提取对我们试验有用的信息,来尽量减少试验投资和缩短试验周期。4.试验设计并不能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途径,现实当中的局限验证了这一点,我们要全面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选取最有效、最经济的解决途径。5.注意充分的分析流程,不要遗漏关键的因素,不要被一些经验论的不可能结论左右。6.除了试验设计涉及的因素外,要尽量确定所有的环境因素是稳定和符合现实的,往往会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用随机化、区组化来尽量避免。7.注意结果的验证和控制,不要轻信结果。8.尽量保证试验的仿真性,避免一些理想的试验环境,比如试验室,理想不现实的环境是的试验可能根本就没有作用。9.试验设计者要关注试验过程,保证试验意图和方案的彻底执行。10.如果实现一步到位的试验设计是可能的,那就不要犹豫的开展吧,上面的七步只是针对普通的情况。
2023-08-06 23:46:571

模具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⑴塑件形状及壁厚设计特别应考虑有利于料流畅通填充型腔,尽量避免尖角、缺口。⑵脱模斜度应取大,含玻璃纤维15%的可取1°~2°,含玻璃纤维30%的可取 2°~3°。当不允许有脱模斜度时则应避免强行脱模,宜采用横向分型结构。⑶浇注系统截面宜大,流程平直而短,以利于纤维均匀分散。⑷设计进料口应考虑防止填充不足,异向性变形,玻璃纤维分布不匀,易产生熔接痕等不良后果。进料口宜取薄片,宽薄,扇形,环形及多点形式进料口以使料流乱流,玻璃纤维均匀分散,以减少异向性,最好不采用针状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可适当增大,其长度应短。⑸模具型芯、型腔应有足够刚性及强度。⑹模具应淬硬,抛光、选用耐磨钢种,易磨损部位应便于修换。⑺顶出应均匀有力,便于换修。⑻模具应设有排气溢料槽,并宜设于易发生熔接痕部位。模温的设定⑴模温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⑵正确的说法,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⑶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⑷提高模温可获得以下效果;①增加成形品结晶度及较均匀的结构。②使成型收缩较充分,后收缩减小。③提高成型品的强度和耐热性。④减少内应力残留、分子配向及变形。⑤减少充填时的流动阻抗,降低压力损失。⑥使成形品外观较具光泽。⑦增加成型品发生毛边的机会。⑧增加近浇口部位和减少远浇口部位凹陷的机会。⑨减少结合线明显的程度⑩增加冷却时间。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你 有需要更多学习资料可以私聊我
2023-08-06 23:47:071

模具设计是干什么

工业设计里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设计,就是通过日常人的需求设计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产品。而模具设计就是根据产品设计师已经设计好的产品,倒推生产这种产品的模具。以便这种产品可以进行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
2023-08-06 23:47:172

模具设计中的重点都有哪些

我是做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的,隔行隔山,你问的是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吗?
2023-08-06 23:47:273

模具设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隔行隔山,我是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师,请问你说的是挤压模具吗?是的话可以留下邮箱,我给你资料
2023-08-06 23:47:373

什么是模具设计?请简要回答

在我的认识中,模具制造就是造铸铁时用的模子。
2023-08-06 23:47:472

模具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急用!!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⑴塑件形状及壁厚设计特别应考虑有利于料流畅通填充型腔,尽量避免尖角、缺口。⑵脱模斜度应取大,含玻璃纤维15%的可取1°~2°,含玻璃纤维30%的可取 2°~3°。当不允许有脱模斜度时则应避免强行脱模,宜采用横向分型结构。⑶浇注系统截面宜大,流程平直而短,以利于纤维均匀分散。⑷设计进料口应考虑防止填充不足,异向性变形,玻璃纤维分布不匀,易产生熔接痕等不良后果。进料口宜取薄片,宽薄,扇形,环形及多点形式进料口以使料流乱流,玻璃纤维均匀分散,以减少异向性,最好不采用针状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可适当增大,其长度应短。⑸模具型芯、型腔应有足够刚性及强度。⑹模具应淬硬,抛光、选用耐磨钢种,易磨损部位应便于修换。⑺顶出应均匀有力,便于换修。⑻模具应设有排气溢料槽,并宜设于易发生熔接痕部位。模温的设定⑴模温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⑵正确的说法,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⑶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⑷提高模温可获得以下效果;①增加成形品结晶度及较均匀的结构。②使成型收缩较充分,后收缩减小。③提高成型品的强度和耐热性。④减少内应力残留、分子配向及变形。⑤减少充填时的流动阻抗,降低压力损失。⑥使成形品外观较具光泽。⑦增加成型品发生毛边的机会。⑧增加近浇口部位和减少远浇口部位凹陷的机会。⑨减少结合线明显的程度⑩增加冷却时间。计量及可塑化⑴在成型加工法,射出量的控制(计量)以及塑料的均匀熔融(可塑化)是由射出机的可塑化机构(Plasticizing unit)来担任的。①加热筒温度(Barrel Temperature)虽然塑料的熔融,大约有60--85%是因为螺杆的旋转所产生的热能,但是塑料的熔融状态仍然受加热筒温度的影响,尤以靠近喷嘴前区的温度--前区的温度过高时易发生滴料及取出制件时牵丝的现象。②螺杆转速(screw speed)A.塑料的熔融,大体是因螺杆的旋转所产生的热量,因此螺杆转速太快,则有下列影响:a.塑料的热分解。b.玻纤(加纤塑料)减短。c.螺杆或加热筒磨损加快。B.转速的设定,可以其圆周速的大小来衡量:圆周速=n(转速)*d(直径)*π(圆周率)通常,低粘度热安定性良好的塑料,其螺杆杆旋转的圆周速约可设定到 1m/s上下,但热安定性差的塑料,则应低到0.1左右。C.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可以尽量调低螺杆转速,使旋转进料在开模前完成即可。③背压(BACK PRESSURE)A.当螺杆旋转进料时,推进到螺杆前端的熔胶所蓄积的压力称为背压,在射出成型时,可以由调整射出油压缸的退油压力来调节,背压可以有以下的效果:a.熔胶更均匀的熔解。b.色剂及填充物更加均匀的分散。c.使气体由落料口退出。d.进料的的计量准确。B.背压的高低,是依塑料的粘度及其热安定性来决定,太高的背压使进料时间延长,也因旋转剪切力的提高,容易使塑料产生过热。一般以5--15kg/cm2为宜。④松退(SUCK BACK,DECOMPRESSION)A.螺杆旋转进料开始前,使螺杆适当抽退,可以使模内前端熔胶压力降低,此称为前松退,其效果可防止喷嘴部的熔胶对螺杆的压力,多用于热流道模具的成型。B.螺杆旋转进料结束后,使螺杆适当抽退,可以使螺杆前端熔胶压力降低,此称为后松退,其效果可防止喷嘴部的滴料。C.不足之处,是容易使主流道(SPRUE)粘模;而太多的松退,则能吸进空气,使成型品发生气痕。
2023-08-06 23:48:021

模具设计要点有哪些呢?

(6)成品拔模斜度以减胶为基准。(7)SP尽量将其直径取大并布置在成品的正投影面积下方。(8)冷却水路三原则:快速冷却,均匀模温,加工方便。(9)斜销距模具中心应取整。(10)对于二片半模,上固定板与母模板之间的分模行程要用机构加以控制,LP在公模板上必须要有注导衬套,一般还需要有LK开闭器。
2023-08-06 23:48:291

注塑模具设计介绍

(1) 塑件分析1. 明确塑件设计要求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2. 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2) 注塑机选用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3)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 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 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4) 模具结构设计1. 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2. 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设置;3. 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4. 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5. 顶出机构设计;6. 拉料杆的形式选择;7. 排气方式设计。(5) 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选购模架模架已逐渐标准化,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模架图册,选定模架,在以上模具零部件设计基础上初步绘出模具的完整结构图。(6) 注塑机参数的校核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2. 注塑压力的校核;3. 锁模力的校核;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包括闭合高度,开模行程,模座安装尺寸等几方面的相关尺寸校核。(7) 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模具总图绘制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其画法与一般机械图画法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模具中成型制品的形状,浇口位置的设置,在模具总图的俯视图上,可将定模拿掉,而只画动模部分的俯视图。模具总装图应该包括必要尺寸,如模具闭合尺寸,外形尺寸,特征尺寸(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环尺寸),装配尺寸,极限尺寸(活动零件移动起止点)及技术条件,编写零件明细表等
2023-08-06 23:48:37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

看来学什么都得慎重啊!
2023-08-06 23:48:484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啊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行业的机械制造、模具制造、机电产品开发等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产品开发、数控编程、项目管理、数控机床操作等工作。主要的岗位包括模具跟单员、模具设计师、产品结构设计师、CAM设计师、模具项目工程师等。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进行的务工劳动。模具设计与制造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2023-08-06 23:49:0912

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

1、组合设计合设计(又称模块化设计)是将产品统一功能的单元,设计成具有不同用途或不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的一种设计方法。当前,模块式组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设计中,并从制造相同类型的产品发展到制造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设计的核心是要设计一系列的模块式组件。为此,要从功能单元,即研究几个模块式组件应包含多少零件、组件和部件,以及在组合设计时每种模块式组件需要多少等。当今,在面临竞争日益加剧、市场分割争夺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仅仅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因此,大多数制造厂家都生产很多品种。者不仅对企业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显然要影响产品设计的技能。生产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寻求新的途径,使企业的系列产品能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并生产出来。而组合设计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2、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来完成产品和工序的设计。其主要职能是设计计算和制图。设计计算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等基于工程和科学规律的计算,以及在设计产品的内部结构时,为使某些性能参数或目标达到最优而应用优化技术所进行的计算。计算机制图则是通过图形处理系统来完成,在这一系统中,操作人员只需把所需图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命令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图形设计。3、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设计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设计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师与制造工程师进行协商探讨,利用这种团队工作,避免传统的设计过程之中“我设计,你制造”的方式而引起的各种生产和装配问题以及因此产生的额外费用的增加和最终产品交付使用的延误。以下两种情况-----------①:产品暴露在客户可视范围内的部分属于a-surface,就是a面,为重要曲面,凡产品的拔模斜度,浇口的设定会影响到a面的尺寸,质量的,都必须在图纸中注明,目的不仅仅是指导模具的设计,还起到在将来量产中作为qc检验标准的目的。比如说,有时候拔模就会把外观面尺寸减少,那么就要考虑,其减少是否允许,如果对外观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那么okay,如果不允许,那么图纸上就要指明“该面拔模0°(draft0°)”,此外还可能有“顶针禁止区域(noe-pinarea)”,“浇口凸量0.2mm以下(gate0.2mmmax)”等等,记住,如果不指明的话,有可能会被模具厂为了减少利润的目的而随意修改,到时候再纠正,你就得花钱了。②:模具厂和模具厂不同,做得好的模具厂,你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他们明白你的产品结构的功能,明白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设置,因为他们做过很多同类的产品,这样的公司很让你放心,不过有些公司不尽然,你就得悉数指出第一条中的技术点给他们,一定要反映到纸上,并有他们的签字确定。
2023-08-06 23:49:351

学模具设计怎么入手?

看你是做什么的,如果塑料模具就先学UG,如果是五金冲压模具就先学CAD,看书说实话很慢,最好是能在车间实践比较快
2023-08-06 23:49:454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每个地方、每个公司都有不一样的方式。你这样的问题没办法回答
2023-08-06 23:49:574

模具设计与制造具体是学什么的?

主要学一些模具的构造和制造模具的机械和软件. 模具设计要学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机械原理. 软件有CAD与POR|E为主要设计软件.还有UG等几个制造软件. 模具机械有加工中心(工厂叫电脑锣)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主要是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压工艺与塑模设计、级进模设计、模具CAD/CAM技术、冷挤压技术、塑料成型CAE技术公差检测与技术测量。还要涉及到CAD的制图、PROE、MOLDFLOW、UG、SOLIDWORKS等二维和三维的制图软件。还有一些基础课程像制图测绘、工程力学、常用高分子材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1.机械制图、 2.机械设计基础、 3.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4.数控技术、 5.模具制造技术、 6.塑料模具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 7.冲压工艺与冲模具设计、 8.塑料成型机械、 9.模具CAD/CAM、 10.模具价格估算 、 11.机加工实习、 12.钳工技能实训、 13.数控机床操作实训、 14.模具技能实训、 15.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模具加工方向:①模具加工生产组织;②模具数控编程加工;③模具三维设计;④产品开发三维设计。其他技术类方向: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1]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装配与维护、模具快速成形技术、顶岗实习等 哦,至于有多辛苦,还是比较辛苦的,比起那文科类的专业是很辛苦,不仅要学习好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学习好数学,计算机。如果想要增加以后工作的竞争力,还得学习好英语(这很重要,可能还要与外企打交道,抑或去外企工作之类的) 还有就是要多进实验室,进行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毕竟以后得靠这吃饭呢 相对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 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制造业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或生产第一线从事先进数控机床操作,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 乐意为你解决问题, 祝你好运!!!
2023-08-06 23:50:231

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塑胶模具

问题很初级答案很专业流程很繁琐悬赏很可怜
2023-08-06 23:50:453

工业设计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什么关系

工业设计是个大范围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只是机电系里面的一个专业,会工业设计不一定会模具设计,会模具设计一般都会一点工业设计。所谓的关系,其实就是范围涵盖,工业设计涵盖了模具设计,从产品设计上来说。具体见下:工业设计(英文:IndustrialDesign简称:ID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艺术、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都有明显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23-08-06 23:50:551

做一名模具设计师应具备那些条件?

你学到模具设计了没,我想请你帮我设计,期待你的回复
2023-08-06 23:51:053

塑胶模具设计有前途吗?

想要成功,首先就得相信别人!现在不是旧社会了,是商业信息社会,世界都成了地球村了,很多业务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所以,你们不防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这方面试着相信,但要去看看,是不是这样,看他是不是在工作,工资有多少,搞什么的,至少在能力方面你要相信他。 我去年也和你们一样,在网上到处找师傅,找地方学,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师傅,跟他学了5个月,就工作了,他对我很好,什么都学,他懂的很多,不光是模具设计,连电脑方面都知道一些,我把他的电脑曾经一天装两次系统,为了一个登录密码,我也重装系统,被他骂了,我当时好不好意思哦,搞的我现在都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嘿嘿!不过,我现在好了,耶!花的钱值,跟他学我感觉自己真如他说是走捷径,直接学他的技术和经验,比在哪学都快。以上是我转载别人的,任何一行都有几百到几万,甚至更高的工资,要看你自己发展,可以肯定模具设计是一定有前途的。你可以在网上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2023-08-06 23:51:263

模具设计与制造

楼上你从哪抄下来的,我劝你有别的专业就选别的专业了吧,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工作虽然好找也就是做做工人比民工好不了多少,还不一定有民工赚的多。 -一个模具专业毕业的大专生
2023-08-06 23:51:573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学什么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哪些课程?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学什么好就业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切削原理、机械CAD/CAM等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我国模具人才仍然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等方面。据有关资料,全国模具从业人员约缺口30—5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尤其紧缺的是优秀的调试工人和模具开发人员。适合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企业从事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板料、塑料等制品行业的模具使用;模具数控加工;冲压与注塑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以及模具生产一线控制、技术管理等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电子信息、轻工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模具、汽车、航空、医药等行业,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设备调试与管理、数控操作与编程、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职业能力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具备产品成型工艺规划的能力;3.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能力;4.具备编制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的能力;5.具备模具装配与调试、维修、保养的能力;6.具备产品测绘、三维数字化建模及操作快速成型设备的能力;7.具备产品质量检测、生产组织管理能力;8.掌握典型模具加工设备的编程与操作技能;9.掌握冲压、塑压等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保养的技能。
2023-08-06 23:52:061

模具设计对数学几何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吗?

可以搞了!高中学历可以!
2023-08-06 23:52:177

模具是什么专业

问题一:模具是什么专业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配合》、《Pro/E模具设计》、《UG模具设计》《模具钳工工艺学》、《计算机应用》、《AutoCAD》、《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实践》、《数控编程与加工》、《模具特种加工》、《MasterCAM,Pro/E机械设计》、毕业设计及《模具制造》。 问题二:请问模具都有什么专业 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学哪一类模具,比如塑胶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汽车覆盖模具等,跟据这些模具的类型选择有这类模具的工厂做普通员工也好,模具学徒也好,了解其模具结构和原理,然后收集有关此类模具的书籍与资料(网络论坛中有很多),深究细学,拜师求艺。当然也可按你目前能接触到的模具类型去选择学习。 建议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以致用事倍功半,实际操作的同时,就要跟据你所所学模具的类型选择计算机软件进行学习了,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塑料模具、压铸模具、汽车覆盖模具一般都用UG,pro/e,冲压模具一般用CAD,同时也要选学一种三维软件,UG,pro/e,SOLIDWORKS都行。还有千万不要以为或相信只要学好软件就能做模具设计了(有很多培训班打的广告都是模具设计,而实际只培训软件,软件只是模具设计中的一小部份,以前没有计算机软件时,模具老师照样通过手工绘图把模具给制作出来)。 问题三:模具制造专业是什么 机械制造恭一个分支,属于工装夹具一类,在国企重工业不受重视,在沿海长三角珠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问题四:模具制造与设计属于什么专业 属于机械工程类的,这个专业最近在机械行业的发展还不错,因为我就是在这个行业里混的,以后发展不错的,建议学汽车模具,更好。 问题五:模具专业课程最主要的是什么 结合实际情况,在这里我想尝试提供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1)工程制图是本专业的基础,是工作中技术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作为模具设计师,必须要做到用最简洁的视图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每个零件的结构。而作为模具师傅,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地领悟到图纸中的每个传达出来的信息。基础一定要打牢。 2)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CAD/CAM)是模具设计和加工的工具。目前行业中比较流行的CAD软件有Pro-E、UG、Solidworks、AutoCAD、MasterCAM等。最好熟练一种,其余的都须有较深入的了解。 3)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很有用。它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到模具材料的各种特性,告诉我们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而不是另外的。当然,学校里面能学习到的金属材料和行业中实际使用的可能有些出入。但课程里的东西总归是基础。 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必须要学好。 5)塑料/冲压成型工艺及其设备。模具工程师必须同时深入了解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 除此外,要深入了解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6)模具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不懂工艺,不懂设备,妄谈设计,就好似空中楼阁。当然,学这种专业课程,最好的方法是边学习边实操。模具的专业制造设备有Lathe、Drilling、Grinding、CNC、EDM、Wire-Cut、Jig-Grinding等。 7)模流分析(Moldflow)。 8)行业动态。毕业前必须了解。 9)外语。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逐步走向国际,也有很多大的公司本身就是跨国集团,如果没有熟练掌握一种外语,尤其是英语,你将很难出人头地。 祝牛年大吉并学业进步! 问题六:大学学什么专业,能和模具有关 模具设计这种的本科类没有设置,这类别太小,他都同意叫机械系了,一般都是职业院校开设。要说好的当然是, 清华大学的机械系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交通大学的,都不错呀。要是模具专业的话,那里学的东西都一样,关键要看自己的悟性,和以后的实习。还有就是三维软件的应用。 问题七:模具专业就业前景 模具专业前景不错,虽然近些年学这个的人多厂但市场还是仅缺人才,要青出于蓝,学精,这可是个不错的铁饭碗,就是要肯吃苦啊,我也是学模具的…呵,有空一起交流 问题八:模具专业都要考什么证书? 在模具制造和组装调试过程中,模具设计师需要参与讨论局部或整体修改方案,直至模具能产出合格的制品、模具验收结束为止。 2、模具仿真模拟分析 :模具设计时,根据经验和通用原则,模具设计师有一个或几个模具结构基本设想。这样的模具是否能够顺利制造出合格制品呢?实际生产中,无数的工厂遭遇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失败。严重时,模具根本不能制造出合格制品,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外协费用,甚至重新设计制造了新的模具,仍然无法制造出合格制品,项目完全失败。 遇到比较难的模具时,应当利用CAE这一有效武器,对模具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验证,找出最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工序方案。这一步是对模具进行优化,并且对模具设计进行验证。例如,针对冲压模具,我们使用Stamp Engineer进行分析(以前我们也长期使用过Pam-Stamp),对可能的方案变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找出最合理的模具设计方案。 经过这样优化和验证的模具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成功率。模具调试时间大大缩短,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节省大量不必要的试模和修模成本。 3、模具数控加工编程 :除了个别企业,一般的冲压模具设计师只设计模具而不进行数控编程。而注射模具设计师在模具设计的同时,也要进行数控编程的例子不少。总体来说,模具设计人员不进行数控编程。而编程的任务由专门从事编程工作的数控编程师进行。 编程师针对需要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任务进行分析,根据本厂的情况编写出合适的程序,交给加工车间使用。通常,程序通过网络送到模具制造车间电脑内指定的文件夹中。 4、模具制造与制品工艺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和使用模具进行制品制造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启用一个新工艺过程时更是明显。机床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选择、冷却液的选择、走刀速度、余量、对刀、如何定位、如何检测、何时进行热处理等等问题是模具制造中经常需要工艺工程师拿主意的事。而制品工艺方面,令工艺工程师头疼的事情更多。工艺参数的选择,常常顾此失彼,找不到一组优化参数值。简单的固定其他参数而只变动一个参数来寻找最佳值的方法,在遇到3个或4个参数(比如注塑过程)互相依赖的情况时,就失去了作用。第一个参数在独立变化时所找到最佳值后,在第二个参数独立变化找到最佳值时,第一个参数先前的最佳值已经不灵验,必须重新寻找。这种多参数的优化也有原则可以遵循,比如田口法。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工艺工程师所经常应用的武器。 二、模具设计师等级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对号入座。最低3级(有的地方有4级,上海有3级),最高1级。刚刚毕业的学生基本对应4或3级级,经过培训后,基本对应3级。2级以上需要工作经验。 三、学习软件 模具行业最流行的软件有AutoCAD,Pro/E,UG。不能否认别的一些软件也比较常见。但是,没有办法与这3个相比。 (1)AutoCAD这个软件比较容易学会,可以作为CAD的基础,这是工业技术人员几乎人人都会的软件。这是一个2维软件,不用学它的所谓3维功能,因为它基本不被用作3维的用途。学会这个软件后,可以停留在此阶段,也可以再学会以下两个3维软件的其中一个。 (2)Pro/E(设计功能比较强,编程方面比较弱) (3)UG(设计方面不如Pro/E,但是编程功能比较强) 这两个3维软件学习哪一个都可以。 四、提高 如果你希望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可以考虑参加一个培训。培训后能获得一个真正对口的岗位。 问题九: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是学习,塑料注射模具、冲压模具及压铸模具的设计,还有模具钳工、车工、数控铣削都会教学,基础学科还要学习机械制图、材料、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涉及的软件有CAD 、PROE、MASTERCAM、UG、CIRMATON 问题十:模具专业的就业前景 据智通人才市场统计,招聘企业对机械、电子类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模具类职位更是名列前茅。很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懂绘图软件、会看图纸、会使用AUTOCAD、PRO/E等绘制模具图纸及加工图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人才和懂加工工艺、会使用MASTERCAM或UG编写刀路、有一定经验的CNC数控加工人才,是目前社会最急需的人才。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前途一片光明。
2023-08-06 23:52:351

模具设计需要注意哪些

模具设计需要注意哪些   中国的模具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模具生产水平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那么模具设计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块。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 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① 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② 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   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6. 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7. 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8. 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自然就解决了。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   四、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在画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 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五、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2. 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3. 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 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5. 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寸;   6. 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 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8. 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六、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   1. 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2. 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3. 模具使用,装拆方法。   4. 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5. 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七、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1. 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2. 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3. 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4. 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八、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A. 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1.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2. 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3. 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塑料制件的南芯、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4. 模具结构方面   1)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会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塑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2)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广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3)模具温度调节方面。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4)处理塑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5)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5. 设计图纸   1) 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2) 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零件内制还是外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处的修正加工及余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   3) 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数字应正确无误,不要使生产者换算。   4) 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   6. 校核加工性能   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等是否有利于加工。?   7. 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B. 专业校对原则上按设计者自我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图时要先消化图形,按国标要求描绘,填写全部尺寸及技术要求。描后自校并且签字。   C. 把描好的底图交设计者校对签字,习惯做法是由工具制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审查、会签、检查制造工艺性。   D. 编写制造工艺卡片:由工具制造单位技术人员编写制造工艺卡片,并且为加工制造做好准备。在模具零件的制造过程中要加强检验,把检验的重点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组装完成后由检验员根据模具检验表进行检验,主要的是检验模具零件的性能情况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俚语模具的制造质量。   九、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模具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发现总是以后进行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的种类居多,原因也很复杂,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艺条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在修模前应当根据塑件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条件容易改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 ;
2023-08-06 23:52:42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我国模具行业工程项目技术依然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模具行业通过引进外资,吸收了国外模具制造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及高水平人才,我国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一、冲压模具依构造可分为单工程模、复合模、连续模三大类。   前两类需较多人力不符经济效益,连续模可大量生产效率高。同样,设计一套高速精密连续冲模,也要对你所生产的产品(包含所有用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设计连续冲模需注意各模组之间的间距、零件加工精度、组立精度、配合精度与干涉问题,以达到连续模自动化大量生产的目的。   二、单元化设计之概念:   冲压模具整体构造可分成二大部分:共通部分、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共通部分可加以标准化或规格化,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是难以规格化。   三、模板之构成及规格:   1、模板之构成   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后者构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模具生产管理。   2、模具之规格   (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   模板之尺寸应大於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及中间位置。   (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绝对关系。依据理论计算决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难的,一般上系由经验求得,设计使用的模板厚度种类宜尽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夹紧高度加以标准化以便利采购及库存管理。   四、模板之设计: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母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量、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保养方式等有三种形式:整块式、轭式、镶入式。   1、整块式   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形状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於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   2、轭式   轭式模板之中央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容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   轭式模板之设计注意事项如下:   (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   (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著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   (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形状,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注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形状。   (4)轭板组入许多件块状部品时,由於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   (5)块状部品采并排组合之模具构造,由於冲切加工时块状部品将承受侧压使各块状部品间产生间隙或造成块状部品之倾斜。此现象是冲压尺寸不良、冲屑阻塞等冲压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有充分的对策。   (6)轭板内块状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形状有下列五种:以锁紧螺丝固定、以键固定、以形键固定、以肩部固定、以上压件(如导料板)压紧固定。   3、镶入式   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入於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入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於具有容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最后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入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   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入式模板构造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   (1)嵌入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入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铣床(或治具铣床)综合加工机、治具镗床、治具磨床、线割放电加工机等。嵌入孔穴之加工基准,使用线割放电加工机时,为提高其加工精度乃进行二次或以上之线割加工。   (2)嵌入件之固定方法:嵌入件固定方法之决定因素有不变动其加工的精度、组立及分解之容易性、调整之可能性等。嵌入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种:以螺丝固定、以肩部固定、以趾块固定、其上部以板件压紧。母模板之嵌入件固定方法亦有采用压入配合,此时应避免因加工热膨胀而产生的松弛结果,使用圆形模套嵌入件加工不规则孔穴时应设计回转防止方法。   (3)嵌入件组立及分解之考量:嵌入件及其孔穴加工精度要求高以进行组立作业。为得到即使有稍微的尺寸误差亦能於组立时加以调整,宜事先考虑解决对策,嵌入件加工之具体考虑事项有下列五项:设有压入导入部,以隔片调整嵌入件之压入状态及正确位置,嵌入件底面设有压出用孔穴,以螺丝锁紧时宜采用同一尺寸之螺丝,以利锁固及松开,为防止组立方向之失误,应设计防呆倒角加工。   五、单元化之设计:   1、模具对准单元   模具对准单元亦称为模具刃件之对合引导装置。为确实保持上模与下模之对准及缩短其准备时间,依制品精度及生产数量等条件要求,模具对准单元主要有下列五种:   (1)无导引型:模具安装於冲床时直接进行其刃件之对合作业,不使用引导装置。   (2)外导引型:此种装置是最标准的构造,导引装置装设於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过各模板,一般称为模座型。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此种装置是连续模具最常使用之构造,冲头固定板及压料板间装设内导引装置。冲头与母模之对合利用固定销及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压料板倾斜及保护细小冲头。   (4)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二):此种装置是高精密度高速连续模具之使用构造,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内导引装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对合及保护细小冲头作用。外导引装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装于冲床时能得到滑顺目的。   (5)内导引型:此构造不使用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正确地保持各块板之位置关系性以保护冲头。   2、导注及导套单元   模具之导引方式及配件有导注及导套单元之种类有两种:外导引型(模座型或称主导引),内导引型(或称辅助引)。另行配合精密模具之要求,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之需求性高。   (1)外导引型:一般上使用於不要求高精密度之模具,大多与模座构成一单元贩卖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几乎没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2)内导引型:由於模具加工机之进展,最近急速普及。主要作用除了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外,亦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副模具同时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装置。   3、冲头与母模单元 (圆形)   (1)冲头单元:圆形冲头单元依其形状(肩部型及平直型)长度、维修之方便性,使用冲头单元宜与压料板导套单元配合。   (2)母模单元:圆形母模单元亦称为母模导套单元,其形式有整块式及分开式,依生产数量、使用寿命及制品或冲屑之处理性,母模单元之组合系列有:使用模板直接加工母模形状,具有二段斜角之逃隙部,是否要使用背板,不规则母模形状必须有回转防止设计。   4、压料螺栓与弹簧单元   (1)压料螺栓单元:压料板螺栓之种类有:外螺丝型,套筒型,内螺丝型。为保持压料板於指定位置平行状态,压料螺栓之停止方法(肩部接触部位):模座凹穴承受面,冲头固定板顶面,冲头背板顶面。   (2)压料弹簧单元:可动式压料板压料弹簧单元可大致分为:单独使用型,与压料螺栓并用型   选择压料弹簧单元时最好考虑下列要点再决定之:   确保弹簧之自由长度及必要的压缩量 (压缩量大之弹簧宜置于压料板凹穴);   初期的弹簧压缩量 (预压缩量)或荷重之调整有无必要;   考量模具组立或维护保养之容易性;   考量与冲头或压料螺栓长度之关系;   考量安全性 (防止弹簧断裂时之飞出)。   5、导引销单元 (料条送料方向之定位)   (1)导引销单元:导引销之主要作用是连续冲压加工时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冲压模具用导引单元有间接型 (导引销单独使用)及直接型 (导引销装设於冲头内部)两种形式。   (2)导引销之组装方式与冲孔冲头有相同 (装设於冲头固定板)。利用弹簧将其受制於冲头固定板。   (3)导引销另外装设於压料板之形式,由于要求导引销突出於压料板之量达到一定及防止模具上升时之容易带上被加工材料,压料板之刚性及导引形式有必要注意之。   (4)导引销单元有直接型,其装设於冲头内,主要用于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或引伸工程之切边加工,其位置定位系利用制品之孔及引伸部内径。   6、导料单元   (1)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或连续冲压加工时,为使被加工材料之宽度方向受到导引及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乃使用导料单元。   (2)料条宽度方向之导引装置,导引方式有:固定板导引销型、可动导引销型、板隧道导引型 (单块板)、板导引型 (两块构成)、升料销导引型 (有可动式、固定式及两者并用之)。   (3)起始停止之导引装置,其形式有:滑块式、可动销式等两种,主要作用是材料置于模具之最初起始位置定位。   (4)送料停止装置,可正确地决定出送料节距,主要用於人手送料之场合,其形式有:固定式停止销、可动式停止销、边切停止方式、挂钩停止机构、自动停止机构。模具人杂志微信 模具行业第一微信平台   (5)侧推式导料机构,冲压加工时材料被压向一方,可防止材料因料条宽度与导料件宽度差所产生的蛇行现象。   (6)胚料位置定位导料机构,其形式有: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外形);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孔穴);导料板 (大件部品用);导料板 (一体形);导料板 (分割形)。   7、升料与顶料单元   (1)升料销单元: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连续冲压加工时将料条升至母模上 (位置高度称为送料高度,并达到顺利送料目的,其形式有:升料销型 (圆形,纯粹升料用),是最普通的升料销单元;升料销型 (圆形,设有导料销用孔),升料销设有导料销用孔可防止材料承受导引销之变形及使导引销确实发生作用;升料及导料销型,兼俱导料功能,连续模具之导料最常使用此形式升料销型;升料销型 (方形)如有需求设有空气吹孔;升料及导料销型 (方形)。   (2)顶料单元:自动冲压加工时必须防止冲切制品或冲屑之跳於母模表面以避免模具损坏及不良冲压件之产生。   (3)顶出单元:顶出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每次冲压加工时将制品或废料自母模内顶出。顶出单元之装设场所有二:逆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上模部份;顺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下模部份。   8、固定销单元   固定销单元之形状及其尺寸依标准规格需要而设计,使用时之注意事项有:固定销孔宜为贯穿孔,不能的场合,考虑容易使用螺丝卸除之设计方法;固定销长度适度最好,不可大于必要的长度;固定销孔宜有必要的逃离部;置于上模部份之场合,应设计防止落下之机构以防止其掉落;采用一方压入配合一方滑动配合之场合,滑动侧之固定销孔稍微大於固定销;固定销之数量以两只为原则,尽量选择相同之尺寸。   9、压料板单元   压料板单元之特别重要点是压料面与母模面有正确的平行度及缓冲压力要求平衡。   10、失误检出单元   以连续模具冲压加工时,模具必须设计失误检出单元以检出送料节距之变化量是否超过其基准而停止冲床之运转。失误检出单元是装设於模具内部,依其检出方法有下列两种装设形式:上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其偏离料条孔穴时,将与料条相接触而检知;下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料条之一部与检出销接触而检知。最近利用接触方式之检出方法将有所改变,使用近接开关之事例有增加趋势。   上模内装设检出销是标准的检出装置,由于其于下死点附近检出,检出开始至冲床停止有时间偏差,要完全达到失误防止效果是困难的。装于下模之检出装置,当材料送料动作完成后马上直接进行检出,此方法已受到重视。   11、废料切断单元   连续冲压加工时料条 (废料)将陆续离开模具内,其处理方式有两种:利用卷料机卷取之;利用模具切断装置将其细化。又后者之方式有两种:利用专用废料切断机 (设置於冲压机械外部);装设於连续模具最後工程之切断单元。   12、高度停止块单元   高度停止块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正确地决定上模之下死点位置,其形式有下列两种:冲压加工时亦经常接触之方式;组装时才接触,冲压加工时不接触之方式。还有,当模搬运、保管时,为防止上模与下模之接触,最好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置入隔块。当精度要求无必要时,其使用标准可采用螺丝调整型。   六、主要模具元件之设计:   1、标准部品及规格   模具用标准规格之选择方法最好考量下列事项:使用的规格内容不受限制时,最好采用最高层者;原则上采用标准数;模具标准部品无此尺寸时,采用最接近者再进行加工。   2、冲头之设计   冲头依其功能可大致分为三大部份:加工材料之刃部先端 (切刃部,其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与冲头固定板接触部 (固定部或柄部,其断面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刃部与柄部之连结部份 (中间部)。   冲头各部份之设计基准分别从切刃部长度、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等方面简述之。   (1)切刃部长度:阶段型冲头之切刃部长度之设计宜考虑加工时不会产生侧向弯曲、与压料板运动部份之间隙应适当。压料板与冲头切刃部之关系有引导型及无引导型,切刃部直段长度将有所不同。   (2)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切刃部之研磨方向有与轴部平行 (上削加工)及与轴部垂直 (穿越加工)等两种方法,为提高冲头的耐磨耗性及耐烧著性,宜采用前者。切刃部形状是凸形状时可采用穿越加工,凹凸形状时采用上削加工或穿越加工并用方式。   (3)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冲头之柄部大致分为直段型与肩部型两种,其固定方式之选用因素有制品及模具之精度、冲头及冲头固定板之加工机械与加工方法、维护保养之方法等。   (4)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冲头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将随冲头之固定方式而有不同要求。   (5)冲头长度之调整方法:冲切冲头之长度因再研磨加工而减短,为与其他工程如 (弯曲、引伸等)之冲头长度保持平衡及维持冲头设计长度,有必要调整冲头之长度。   (6)配合冲压加工之冲头设计:为达到大量生产时冲压制品之品质安全及无不良品之产生,模具方面有必要考虑下列事项:冲头加工之研磨方向要同一性,表面宜施以抛光处理;为防止冲屑之浮上,冲头内可装设顶出销或加工空气孔;为减少冲切力,冲孔冲头施以斜角加工,还有大冲头附近的细小冲头宜较短些以减少受到冲击。   (7)配合加工法之冲头设计:冲头之形状设计与加工困难度有绝对的关系,当其过份接近时冲头固定板之加工变为困难,此时之冲头宜加以分割处理 (采组合方式)。   3、冲头固定板之设计   冲头固定板之厚度与模具及荷重之大小有关系性,一般上为冲头长度之30~40%,还有冲头引导部长度宜高于冲头直径之1、5倍   4、导引销 (冲头)之设计   导引销 (冲头)之引导部直径与材料导引孔之间隙,其尺寸及突出压料板之量依材料之厚度而设计,导引销之先端形状大致分为两种:炮弹形、圆锥形 (推拔形)。   (1)炮弹形是最普通之形式,市面上亦有标准部品。   (2)圆锥形有一定的角度,很适合用於小件之高速冲压,推拔角度之决定因素有冲压行程、被加工件之材质、导引孔之大小,加工速度等。推拔角度大时较容易修正被加工材料之位置,但推拔部之长度将变长。推拔部与圆筒部连接处宜滑顺之。   5、母模之设计   (1)冲切母模之设计   冲切母模之形状设计应考量之要项有: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母模之剪角、母模之分割。模具设计大师微信:mujuren   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如设计不正确将会造成冲头之破损、冲屑之堵塞或浮上、毛边之发生等冲压加工不良现象。   母模之剪角:外形冲切时为减低其冲切力,母模可采剪角设计,剪角大时冲切力之减低亦大,但易造成制品之反曲及变形。   母模之分割:母模必须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於其是凹形状,研磨工具不易进入,故必须加以分割。   (2)弯曲母模之设计   弯曲加工用母模之设计,为防止回弹及过度弯曲等现象之发生,U形弯曲加工用母模之部形状为双R与直线部 (斜度为30度)之组合,最好近似R形状。R部形状经成形研磨或NC放电加工後应施以抛光处理。   (3)引伸母模之设计   引伸母模角隅部形状及逃角形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事项,有关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状及特征如下:引伸母模R角值大时较易引伸加工,但亦产生引伸产品表面产生皱摺现象,引伸制品侧壁厚度大於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顶出困难之场合,母模R值要取小,约为板厚之1-2倍,一般上圆筒及方筒引伸母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状,为防止烧著发生、润滑油油膜之破坏及减少顶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阶段形或推拔形)设计。特别是引缩加工之场合,此直段部有必要尽量少。   6、冲头之侧压对策   冲压加工时冲头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最佳理想 (即侧压为零)状态,冲头承受侧向压力时将使上模与下模产生横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间隙之部份变大或变小 (间隙不均匀)及无法得到良好精度的冲压加工。有关冲头之侧压对策有下列方法:改变加工方向、单侧加工 (冲切、弯曲、引伸等)之制品宜采两排布列方式、冲头或母模装设侧压挡块,切刃之侧面设有导引部 (尤其是切断及分断加工)。   7、压料板之设计   压料板之功能有剥离付著於冲头之材料及导引细小冲头之作用,依功能不同其设计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压料板之厚度及选用基准依制品设计有下列两种:可动式压料板、固定式压料板。   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宜小於模具间隙之半 (尤其是精密连续模具更应遵守此原则),当设计压料板时依制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及冲头导引部之长度,2、辅助导柱与压料板之装设标准及压料板之逃部设计,3、可动式压料板於冲压加工时为防止倾斜发生之对策,4、固定式导料板与压料板导引销孔之尺寸关系,5、固定式压料板之材料导引部与被加工材料宽度之关系。   8、背压板之设计   冲压加工时主要作用件 (冲头、压料板、母模)之後方将承受面压,当冲压力高於面压力时宜采用背压板 (特别是冲头及母模模套之背面)背压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与全面使用两种形式。 ;
2023-08-06 23:53:041

什么是模具设计

分类: 教育/科学 >> 院校信息 问题描述: 我是学模具的,是个女孩子不知道学模具合不合适,也不知道怎么学,请问 你我的朋友,应当怎么学啊! 请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吧!谢谢了! 解析: 51allbest/mould/suliaomoju/2006/1125/78模具,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大到飞机、汽车,小到茶杯、钉子,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必须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业之母”的荣誉称号。 什么是模具设计呢?按国家职业定义,模具设计是: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 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 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 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 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 模具生产管理。
2023-08-06 23:53:191

模具的模具设计

按国家职业定义,模具设计是: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 1. 模板之构成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后者构造主要用于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2. 模具之规格(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模板之尺寸应大于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于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于四边角及中间位置。(2).模板之厚度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绝对关系。依据理论计算决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难的,一般上系由经验求得,设计使用的模板厚度种类宜尽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夹紧高度加以标准化以便利采购及库存管理。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凹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量、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保养方式等有下列三种形式:(1)整块式,(2)轭式,(3)镶入式。1. 整块式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形状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于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2. 轭式轭式模板之中央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容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轭式模板之设计注意事项如下:(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着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形状,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注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形状。(4).轭板组入许多件块状部品时,由于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5).块状部品采并排组合之模具构造,由于冲切加工时块状部品将承受侧压使各块状部品间产生间隙或造成块状部品之倾斜。此现象是冲压尺寸不良、冲屑阻塞等冲压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有充分的对策。(6).轭板内块状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形状有下列五种:A.以锁紧螺丝固定,B.以键固定,C.以揳形键固定,D.以肩部固定,E.以上压件(如导料板)压紧固定。3. 镶入式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入于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入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于具有容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最后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入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入式模板构造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1).嵌入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入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铣床(或治具铣床)、综合加工机、治具镗床、治具磨床、线割放电加工机等。嵌入孔穴之加工基准,使用线割放电加工机时,为提高其加工精度乃进行二次或以上之线割加工。(2).嵌入件之固定方法:嵌入件固定方法之决定因素有不变动其加工的精度、组立及分解之容易性、调整之可能性等。嵌入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种:A.以螺丝固定,B.以肩部固定,C.以趾块固定,D.其上部以板件压紧。凹模板之嵌入件固定方法亦有采用压入配合,此时应避免因加工热膨胀而产生的松弛结果,使用圆形模套嵌入件加工不规则孔穴时应设计回转防止方法。(3).嵌入件组立及分解之考量:嵌入件及其孔穴加工精度要求高以进行组立作业。为得到即使有稍微的尺寸误差亦能于组立时加以调整,宜事先考虑解决对策,嵌入件加工之具体考虑事项有下列五项:A.设有压入导入部,B.以隔片调整嵌入件之压入状态及正确位置,C嵌入件底面设有压出用孔穴,D.以螺丝锁紧时宜采用同一尺寸之螺丝,以利锁固及松开,E.为防止组立方向之失误,应设计防呆倒角加工。设计 1. 单元模具对准单元亦称为模具刃件之对合引导装置。为确实保持上模与下模之对准及缩短其准备时间,依制品精度及生产数量等条件要求,模具对准单元主要有下列五种:(1).无导引型:模具安装于冲床时直接进行其刃件之对合作业,不使用引导装置。(2).外导引型:此种装置是最标准的构造,导引装置装设于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过各模板,一般称为模座型。(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此种装置是连续模具最常使用之构造,冲头固定板及压料板间装设内导引装置。冲头与凹模之对合利用固定销及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压料板倾斜及保护细小冲头。(4).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二):此种装置是高精密度高速连续模具之使用构造,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内导引装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对合及保护细小冲头作用。外导引装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装于冲床时能得到滑顺目的。(5).内导引型:此构造不使用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正确地保持各块板之位置关系性以保护冲头。2. 导柱及导套单元模具之导引方式及配件有导柱及导套单元之种类有两种:(A).外导引型(模座型或称主导引),(B).内导引型(或称辅助引)。另行配合精密模具之要求,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之需求性高。(1).外导引型:一般上使用于不要求高精密度之模具,大多与模座构成一单元贩卖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安装于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几乎没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2).内导引型:由于模具加工机之进展,急速普及。主要作用除了模具安装于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外,亦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副模具同时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装置。3. 冲头与凹模单元 (圆形)(1).冲头单元:圆形冲头单元依其形状(肩部型及平直型)、长度、维修之方便性,使用冲头单元宜与压料板导套单元配合。(2).凹模单元:圆形凹模单元亦称为凹模导套单元,其形式有整块式及分开式,依生产数量、使用寿命及制品或冲屑之处理性,凹模单元之组合系列有:(A).使用模板直接加工凹模形状,(B).具有二段斜角之逃隙部,(C).是否要使用背板,(D).不规则凹模形状必须有回转防止设计。4. 压料螺栓与弹簧单元(1)、压料螺栓单元:压料板螺栓之种类有:(A).外螺丝型,(B).套筒型,(C).内螺丝型。为保持压料板于指定位置平行状态,压料螺栓之停止方法(肩部接触部位):(A).模座凹穴承受面,(B).冲头固定板顶面,(C).冲头背板顶面。(2)、压料弹簧单元:可动式压料板压料弹簧单元可大致分为:(A).单独使用型,(B).与压料螺栓并用型选择压料弹簧单元时最好考虑下列要点再决定之:(A)、确保弹簧之自由长度及必要的压缩量 (压缩量大之弹簧宜置于压料板凹穴)。(B)、初期的弹簧压缩量 (预压缩量) 或荷重之调整有无必要。(C)、考量模具组立或维护保养之容易性。(D)、考量与冲头或压料螺栓长度之关系。(E)、考量安全性 (防止弹簧断裂时之飞出)。5. 导引销单元 (料条送料方向之定位)(1)、导引销单元:导引销之主要作用是连续冲压加工时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冲压模具用导引单元有间接型 (导引销单独使用) 及直接型 (导引销装设于冲头内部) 两种形式。(2)、导引销之组装方式与冲孔冲头有相同 (装设于冲头固定板)。利用弹簧将其受制于冲头固定板。(3)、导引销另外装设于压料板之形式,由于要求导引销突出于压料板之量达到一定及防止模具上升时之容易带上被加工材料,压料板之刚性及导引形式有必要注意之。(4)、导引销单元有直接型,其装设于冲头内,主要用于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 或引伸工程之切边加工,其位置定位系利用制品之孔及引伸部内径。6. 导料单元(1)、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 或连续冲压加工时,为使被加工材料之宽度方向受到导引及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乃使用导料单元。(2)、料条宽度方向之导引装置,导引方式有:(A).固定板导引销型,(B).可动导引销型,(C).板隧道导引型 (单块板),(D).板导引型 (两块构成),(E).升料销导引型 (有可动式、固定式及两者并用之。(3)、起始停止之导引装置,其形式有:(1).滑块式,(2).可动销式等两种,主要作用是材料置于模具之最初起始位置定位。(4)、送料停止装置,可正确地决定出送料节距,主要用于人手送料之场合,其形式有:(A).固定式停止销,(B).可动式停止销,(C).边切停止方式,(D).挂钩停止机构,(E).自动停止机构。(5)、侧推式导料机构,冲压加工时材料被压向一方,可防止材料因料条宽度与导料件宽度差所产生的蛇行现象。(6)、胚料位置定位导料机构,其形式有:(A).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外形),(B).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孔穴),(C).导料板 (大件部品用),(D).导料板 (一体形),(E).导料板 (分割形)。7. 升料与顶料单元(1)、升料销单元: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连续冲压加工时将料条升至凹模上 (位置高度称为送料高度,并达到顺利送料目的,其形式有:(A).升料销型 (圆形,纯粹升料用),是最普通的升料销单元。(B).升料销型 (圆形,设有导料销用孔),升料销设有导料销用孔可防止材料承受导引销之变形及使导引销确实发生作用。(C).升料及导料销型,兼俱导料功能,连续模具之导料最常使用此形式升料销型。(D).升料销型 (方形) 如有需求设有空气吹孔。(E).升料及导料销型 (方形)。(2)、顶料单元:自动冲压加工时必须防止冲切制品或冲屑之跳于凹模表面以避免模具损坏及不良冲压件之产生。(3)、顶出单元:顶出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每次冲压加工时将制品或废料自凹模内顶出。顶出单元之装设场所有二:(A)、逆配置型模具时装设于上模部份,(B).顺配置型模具时装设于下模部份。8.固定销单元固定销单元之形状及其尺寸依标准规格需要而设计,使用时之注意事项有:(A).固定销孔宜为贯穿孔,不能的场合,考虑容易使用螺丝卸除之设计方法。(B).固定销长度适度最好,不可大于必要的长度。(C).固定销孔宜有必要的逃离部。(D).置于上模部份之场合,应设计防止落下之机构以防止其掉落。(E).采用一方压入配合一方滑动配合之场合,滑动侧之固定销孔稍微大于固定销。(F).固定销之数量以两只为原则,尽量选择相同之尺寸。9.压料板单元压料板单元之特别重要点是压料面与凹模面有正确的平行度及缓冲压力要求平衡。10. 误送检测单元以连续模具冲压加工时,模具必须设计失误检出单元以检出送料节距之变化量是否超过其基准而停止冲床之运转。失误检出单元是装设于模具内部,依其检出方法有下列两种装设形式:(A).上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其偏离料条孔穴时,将与料条相接触而检知。(B).下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料条之一部与检出销接触而检知。11. 废料切断单元连续冲压加工时料条 (废料) 将陆续离开模具内,其处理方式有两种:(A).利用卷料机卷取之,(B).利用模具切断装置将其细化。又后者之方式有两种:(A).利用专用废料切断机 (设置于冲压机械外部),(B).装设于连续模具最后工程之切断单元。12. 高度停止块单元高度停止块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正确地决定上模之下死点位置,其形式有下列两种:(A).冲压加工时亦经常接触之方式,(B).组装时才接触,冲压加工时不接触之方式。还有,当模搬运、保管时,为防止上模与下模之接触,最好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置入隔块。当精度要求无必要时,其使用标准可采用螺丝调整型。 1. 标准部品及规格模具用标准规格之选择方法最好考量下列事项:(A).使用的规格内容不受限制时,最好采用最高层者。(B).原则上采用标准数。(C).模具标准部品无此尺寸时,采用最接近者再进行加工。2.冲头之设计冲头依其功能可大致分为三大部份:(A).加工材料之刃部先端 (切刃部,其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B).与冲头固定板接触部 (固定部或柄部,其断面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C).刃部与柄部之连结部份 (中间部)。冲头各部份之设计基准分别从 (A).切刃部长度,(B).切刃部之研磨方向,(C).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等方面简述之。3. 冲头固定板之设计冲头固定板之厚度与模具及荷重之大小有关系性,一般上为冲头长度之30~40%,还有冲头引导部长度宜高于冲头直径之1.5倍4. 导引销 (冲头) 之设计导引销 (冲头) 之引导部直径与材料导引孔之间隙,其尺寸及突出压料板之量依材料之厚度而设计,导引销之先端形状大致分为两种:A.炮弹形,B.圆锥形 (推拔形)。(1).炮弹形是最普通之形式,市面上亦有标准部品。(2).圆锥形有一定的角度,很适合用于小件之高速冲压,推拔角度之决定因素有冲压行程、被加工件之材质、导引孔之大小,加工速度等。推拔角度大时较容易修正被加工材料之位置,但推拔部之长度将变长。推拔部与圆筒部连接处宜滑顺之。5.凹模之设计(1).冲切凹模之设计冲切凹模之形状设计应考量之要项有: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B.凹模之剪角,C.凹模之分割。(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如设计不正确将会造成冲头之破损、冲屑之堵塞或浮上、毛边之发生等冲压加工不良现象。(B).凹模之剪角:外形冲切时为减低其冲切力,凹模可采剪角设计,剪角大时冲切力之减低亦大,但易造成制品之反曲及变形。(C).凹模之分割:凹模必须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于其是凹形状,研磨工具不易进入,故必须加以分割。(2).弯曲凹模之设计弯曲加工用凹模之设计,为防止回弹及过度弯曲等现象之发生,U形弯曲加工用凹模之部形状为双R与直线部 (斜度为30度) 之组合,最好近似R形状。R部形状经成形研磨或NC放电加工后应施以抛光处理。(3).引伸凹模之设计引伸凹模角隅部形状及逃角形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事项,有关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状及特征如下:引伸凹模R角值大时较易引伸加工,但亦产生引伸产品表面产生皱摺现象,引伸制品侧壁厚度大于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顶出困难之场合,凹模R值要取小,约为板厚之1-2倍,一般上圆筒及方筒引伸凹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状,为防止烧着发生、润滑油油膜之破坏及减少顶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阶段形或推拔形) 设计。特别是引缩加工之场合,此直段部有必要尽量少。6. 冲头之侧压对策冲压加工时冲头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最佳理想 (即侧压为零) 状态,冲头承受侧向压力时将使上模与下模产生横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间隙之部份变大或变小 (间隙不均匀) 及无法得到良好精度的冲压加工。有关冲头之侧压对策有下列方法:(A).改变加工方向,(B).单侧加工 (冲切、弯曲、引伸等) 之制品宜采两排布列方式,(C).冲头或凹模装设侧压挡块,切刃之侧面设有导引部 (尤其是切断及分断加工)。7. 背压板之设计冲压加工时主要作用件 (冲头、压料板、凹模) 之后方将承受面压,当冲压力高于面压力时宜采用背压板 (特别是冲头及凹模模套之背面) 背压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与全面使用两种形式。模具设计软件现代工业发展很快,基本上都是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和加工,其精度能够保证在0.002~0.01。搞模具设计工作有一条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如果能够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则你的对手,无形之中,就落在你的后面了.常用模具设计软件有AUTOCAD Pro/E UG SW CImatron,mishiong 等等。 设计是模具生产中的关键步骤、生产的初始环节,把控着模具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设计还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1)模具的导向机构精度。准确和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少模具工作零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啃伤影响极大,尤其是无间隙和小间隙冲裁模、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则更为有效。为提高模具寿命,设计时必须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确定导向机构的精度。(2)模具(凸、凹模)刃口几何参数。凸、凹模的形状、配合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模具的磨损及寿命也影响很大。如模具的配合间隙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和模具寿命。精度要求较高的,设计中就宜选较小的间隙值;反之则可适当加大间隙,以提高模具寿命。
2023-08-06 23:53:291

模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模具设计六大原则

模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模具设计六大原则   模具设计的原则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模具设计六大原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模具标准化是组织模具专业化生产的前提,而模具的专业化生产是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1.采用和购买标准模架及其它标准件   模架及标准件由专门的厂家、企业通过社会化分工进行生产,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模具通常在报废之后只是凸凹模(或型芯型腔)不能再用,但模架还基本完好无损,因此,使用标准模架有助于模架的再利用。   冲压模和注塑模的模架都有很多种类,而这些模架也基本是由标准的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等部件组成。同时,模架的标准化,可以使生产模架所使用的设备大大减少,从而节约资源,也利于管理。   2.模具各结构单元的规范化、标准化   这样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方便加工管理。   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绿色程度对最终产品的绿色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必须建立在绿色材料的基础上,摒弃过去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所采用的化学方法,以物理的方法达到防腐或易于脱模的目的。   选择优质镜面模具钢加工模具型腔,用不锈钢材料来加工防腐的模具以替代电镀,或用对环境危害小的镍磷镀替代电镀铬。   绿色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有:   1.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   2.易加工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或少污染;   3.可降解,可重复使用。   可拆卸性设计   模具在使用过程当中,部分零部件由于承受过大的摩擦与冲击,磨损较大。这时,只需更换这部分零部件,模具仍可使用。此外,有时只要更换工作零件,即可实现一种新产品的生产。因此,不可拆卸不仅造成大量可重复零部件材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到拆卸的问题:   1.尽可能选择通用结构,以便更换;   2.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可拆卸联接,如用螺纹联接,不用焊接、铆接等。   制造环境设计   机械生产车间,尤其是冲压车间的噪音和污染非常严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也干扰了周边的安宁,所以,在进行模具设计时,要对产生的噪音加以控制,甚至消除。   通常,消除机器噪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V型带传动代替齿轮传动;   2.用摩擦离合器代替刚性离合器;   3.做好飞轮等回转体的动平衡;   4.在压力机产生噪音的主要部位加盖隔音罩;   5.采用有减震器的无冲击模架等。   包装方案设计   包装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结构的改进以及包装材料及其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难以回收或难降解的材料,这些材料只能焚烧或掩埋,因此,产品的包装应尽量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无毒、无公害、易回收、易降解的材料),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收处理设计   模具回收处理,就是在模具的设计阶段就考虑模具使用后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及回收处理的方法及费用。回收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可回收材料及标志、回收处理方法、回收性的技术经济评估和回收性的结构设计。其主要措施如下:   1.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模具材料,如无毒无害的材料、可再生材料、易回收的材料等;   2.使用可重新利用的材料;   3.对使用过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翻新、再加工等。 ;
2023-08-06 23:53:411

模具设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模具设计可以从模具结构开始学习。因为初学者对加工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对模具组装上下点功夫。可以试着找一些简单的产品练习模具设计的整个流程。要注重模具结构的熟悉和自己的见解,多请教有模具经验的人。模具设计五大步骤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电脑机箱为例,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立分析,即我们工作中所说的套图,确保在模具设计之前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的,具体的套图方法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第二步:在产品分析之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续工程向前展开,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冲压完成则在产品展开时从产品图纸开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程的展开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产品展开工作,然后进行细致的工作。第三步:备料,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这样对画模具图是有很大好处的,我所见到有很多模具设计人员直接对产品展开图进行手工计算来备料,这种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图纸上画出模板规格尺寸,以组立图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备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为在绘制各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备料图纸中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即可。第四步:在备料完成后即可全面进入模具图的绘制,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如加入螺丝孔,导柱孔,定位孔等孔位,并且在冲孔模中各种孔需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一定不能忘记,所以这些工作完成后一个产品的模具图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绘制模具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制作,如钳工划线,线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制作好图层,这样对线切割及图纸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如颜色的区分等,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最麻烦的工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6?8?6?第五步:在以上图纸完成之后,其实还不能发行图纸,还需对模具图纸进行校对,将所有配件组立,对每一块不同的模具板制作不同的图层,并以同一基准如导柱孔等到进行模具组立分析,并将各工序产品展开图套入组立图中,确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弯位置的上下模间隙配合是否正确。
2023-08-06 23:53:511

模具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一、设计基本思路: 根据塑件的基本要求和塑料的工艺性能,认真分析塑件的工艺性,正确确定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艺,选择合适的塑料注射成型机,然后进行塑胶模具设计。 二、设计时所需注意事项: 1、考虑塑料注射成型机工艺特点和模具设计的关系; 2、模具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切合实际可行性。 3、结构形状及尺寸的正确性,制造工艺可行性,材料及热处理要求和正确性,视图表达,尺寸标准,形状位置误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4、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加工与维护维修,安全可靠等因素。 5、结合生产实际条件考虑设计模具的加工容易,成本低。 6、对于复杂的模具,考虑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或是采用特殊加工方法,加工后如何装配,试模后具有足够的修模余量等问题。 三、塑胶模具设计流程: 1、接受任务书: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A: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二维电子图档,如AUTOCAD,WORD等)。此时需要构建三维模型(产品设计工作内容),然后出二维工程图。 B: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三维电子图档,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维工程图。(为常用情况) C:客户给定塑件样品,手板,实物。此时要求测绘塑件抄数处理,然后构建三维模型,再出二维工程图。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 A:分析塑件 a:明确塑件的设计要求,通过图样了解该塑件所用材料,设计要求,对复杂形状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场合,装配及外观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c: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效率)一般客户订单内有注明。 d: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为了选用注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艺: 成型方法,成型设备,材料型号,模具类别等。 3、掌握厂家实际生产情况: A:厂家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B:厂家现有设备技术 C: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注射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球面半径及孔径大小,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固定侧与可动侧之间的最大及最小开距,固定板与可动板的投影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及大小,注射机调距螺母可调长度,最大开模行程,注射机拉杆的间距,顶出杆直径及位置、顶出行程等。 D:厂家所常用厂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订购和加工处理方法(最好在本厂加工)
2023-08-06 23:54:172

模具设计总结

1.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塑性变形时,物体体积的变化与平均应力成正比。 ,其产生的主应变图可能有三类:1.具有一个正应变及负应变;2.具有一个负应变和两个正应变;3.一个主应变为零,另两个应变之大小相等符号相反。2.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最基本的冲压工序。冲裁是分离工序的总称,她包括落料、冲孔、切断、修边、切舌、弯曲等多种工序。一般来说,冲裁主要是指落料和冲孔工序。3.冲裁的变形过程:1.弹性变形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2.塑性变形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屈服应力);3.断裂分离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强度极限) 。4.冲裁断面可分为明显的四个部分:塌角、光亮、毛面和毛刺。5.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在影响冲裁件质量的组成因素中,间隙时主要的因素之一。冲裁件的断面质量主要指塌角的大小、光面约占板厚的比例、毛面的斜角大小及毛刺等。间隙合适时,冲裁时上下刃口处所产生的剪切裂纹基本重合,这时光面约占板厚的1/2~1/3,切断面的塌角、毛刺和斜度均很小,完全基本满足一般冲裁件的要求。间隙过小时,凸模刃口处的裂纹比合理间隙时向外错开一段距离;间隙过大时,凸模刃口处的裂纹比合理间隙时向内错开一段距离,材料的弯曲与拉申增大,拉应力增大,塑性变形阶段较早结束,致使断面光面减小,塌角与斜度增大,形成厚而大的拉长毛刺,且难以去除,同时冲裁件的翘曲现象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材料的相对厚度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小,因而制件的精度也越高。冲裁件尺寸越小,形状越简单则精度越高。)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依据和计算准则:在冲裁件尺寸的测量和是使用中,都是以光面的尺寸为基准。落料件的光面是因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而孔的光面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故计算刃口尺寸时,应按落料和冲孔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其原则如下:1.落料:落料件光面尺寸与凹模尺寸相等,故应与凹模尺寸为为基准(落料凹模基本尺寸应去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尺寸。);2.冲孔:工件光面的孔径与凸模尺寸相等,故应与凸模尺寸为基准。(因冲孔的尺寸会随凸模的磨损而减小,故冲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去工件孔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3.孔心距:当工件上需要冲制多个孔时,孔心距的尺寸精度由凹模孔心距保证。4.冲模刃口制造公差:凸凹模刃口尺寸精度的选择应以能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为准,保证合理的凹凸模间隙值,保证模具一定的使用寿命。5.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 7.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的布置方法叫排样。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做材料的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技术经济指标。8.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二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9.排样方法: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10.搭边值的确定: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叫做搭边。搭边的有两个作用:一是补偿了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二是可以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11.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应该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12.冲裁模具的分类:1.单工序模:无导向单工序冲裁模,导板式单工序冲裁模,导柱式单工序冲裁模;2.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位置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固定挡料销和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测刃定距的级进模;3.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一副模具的统一位置上完成数道冲压工序: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凸模、凹模)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13. 模具强度对排样的要求:孔距小的冲件,其孔要分步冲出,工位之间凹模壁厚小的,应增设空步,外形复杂的冲件应分步冲出,以简化凸、凹模形状,增强其强度,便于加工和装配,测刃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导致凸凹模局部工件而损坏刃口。14.从正装式和倒装式复合模具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各有优缺点。正装式较适用于冲制材料较软的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而倒装式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又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荐,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总之复合模生产效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圆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裁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15.始用挡料装置:在级进模中为了解决首件定位问题,需要设置始用挡料装置。16.卸料装置:1.固定卸料装置;2.弹压卸料装置(卸料及压料作用,冲压质量较好,平直度较高,适用,质量要求要高的冲载和薄板);3.废料切刀装置。17.弯曲:是将板料、棒料、型材或管料等弯曲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一种冲压成形工序。18.应变中性层:在缩短与伸长两变形区域之间,必有一层金属纤维变形前后长度保持不变。19.弯曲变形区内板料横断面形状变化分为:1.宽板弯曲时,横断面形状几乎不变,仍为矩形;2.窄板弯曲时,原矩形断面变成了扇形。生产中一般为宽板弯曲。20.r/t称为板料的相对弯曲半径,是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重要参数。相对弯曲半径越小,表示弯曲变形程度越大。21.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1.应变中性层位移的内移;2.变形区内板料的变薄和增长;3.变形区板料剖面的畸变、翘曲和破裂。22.最小弯曲半径:在保证弯曲件毛坯外表面纤维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工件所能弯曲成的内表面最小圆角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生产中用它来表示材料弯曲时的成形极限。23.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2.零件弯曲中心角的大小;3.板料的轧制方向与弯曲线夹角的关系;4.板料表面及冲裁断面的质量;5.材料的相对宽度;6.板料厚度24.回弹现象:回弹现象产生于弯曲变形结束后的卸载过程。25.影响回弹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2.相对弯曲半径r/t;3.弯曲中心角;4.弯曲方式及校正力大小;5.工件形状;6.模具间隙。26.拉深:是利用模具将平面毛坯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27.起皱和拉裂是影响拉深过程的两个主要因素:28.起皱: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凸缘在切向压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塑性失稳而拱起的现象。29.起皱的原因:毛坯凸缘的切向压应力过大,最大切向压应力产生在毛坯凸缘外缘处,所以起皱首先在外缘处开始。30.拉裂:影响摩擦阻力的因素有:1.压边力的影响;2.相对圆角半径的影响;3.润滑的影响;4.凸凹模间隙的影响;5.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1.拉深系数:是指每次拉深后圆筒形零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的直径之比,m表示。32.极限拉深系数:把材料既能拉深成形又不被拉断时的最小拉深系数。33.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1.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2.材料相对厚度的影响;3.拉深次数的影响;4.压边力的影响;5.模具工作部分圆角半径及间隙的影响。34.塑料的分类:1.按照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和受热时的行为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2.按塑料应用范围分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35.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聚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变化时,聚合物的受力行为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力学状态,表现出分阶段的力学性能特点。在温度较低时(低于 温度时)曲线基本水平的,变形量很小。当温度上升时( )曲线开始急剧变化,很快趋于水平。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变化迅速发展,弹性模量很快下降,聚合物产生粘性流动,成为粘流态,此时变化是不可逆的物体成为液态。36.注射工艺过程,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冷却和脱模。37.制品的后处理:塑料制品脱模后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退火和调试),以便改善和提高制品的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38.压力:注射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与注射压力两种。塑化压力又称背压,是指注射机螺杆顶部的熔体在螺栓保持不后退时所产生的压力。注射压力:用以克服熔体从料筒流向型腔的流动阻力,提供充模速度及对熔体进行压实等。39.根据工艺的有关要求,应尽量使制品各部分的壁厚均匀,避免局部太厚与太薄,否则,成型后因收缩不均会使制品变形或产生缩孔、凹陷及填充不足等缺陷。P8340.注射模由动模与定模两大部分组成。41.根据模具中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注射模可由以下七个系统和机构组成:1.成型零部件;2.浇注系统;3.导向与定位机构;4.脱模机构;5.侧向分型与抽心机构;6.温度调节系统;7.排气系统。42.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分类:1.单分型面注射模;2.双分型面注射模;3.带有侧向分型与抽心机构的注射模;4.带有活动成型零件的注射模;5.机动脱螺纹的注射模;6.无流道注射模。43.分型面:是模具上用于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冷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面。44.选择分型面的原则:基本原则-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的位置,以便顺便脱模。还应考虑因素:1.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塑件脱模并简化模具结构;2.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塑件的技术要求;3.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位置;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5.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模具零件的加工;6.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注射机的技术参数。45.注射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其作用是将塑料熔体充满型腔并将注射压力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组织致密,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尺寸精确的塑件。46.浇注系统的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它可以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还可以设置在各分流道的转向处,甚至在型腔料流的末端)。47.流道设计:1.主流道一般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一般在2~4°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4~0.8um;2.为了保证主流道与注射机喷嘴紧密接触,防止料漏,一般主流道与喷嘴对接处作成球面凹坑,其半径 ,其最小直径 。凹坑深度取h=3~5mm;3.为减少熔体冲模时的压力损失和塑料损耗,应尽量缩短主流道的长度,一般主流道的长度控制在60mm内。48.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也可以称为型腔、凹模型腔,用以形成塑件的外形轮廓,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镶拼组合式和瓣合式四种类型。49.凸模和型心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镶拼组合式、活动式等。50.导向机构的作用:注射模导向与定位机构,主要用来保证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和模内其他零件之间的准确配合和可靠的分开,以避免模内各零件发生碰撞和干涉,并确保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51.导向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的作用:导向、定位、承受一定的侧压。导柱导向机构是利用导柱与导柱孔之间的间隙配合来保证模具的对合精度,导柱、导套组合形式。52.脱模机构的分类:1.推杆,推出塑件;2.推杆固定板,固定推杆;3.推板导套,为推板运动导向;4.推板导柱 为推板运动导向;5.拉料杆 使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脱出;6.推板;7.支承钉;8.复位杆 使推板在顶出塑件后复位。53.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1.脱模机构运动的动力一般来自于注射机的推出机构,故脱模机构一般设置在注射模的动模内;2.脱模机构应使塑件在顶出过程中不会变形损坏;3.脱模机构应能保证塑件在顶出开模过程中留着设置有顶出机构的动模内;4.脱模机构应尽量简单可靠,有合适的推出距离;5.若塑件需留在动模内,脱模机构应设置在定模内。54.简单脱模机构的形式: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推块推出机构、联合推出机构、压缩空气推出机构。55.复位机构的设计:为了进行下一循环的成型,脱模推出机构在完成塑件的顶出动作后必须回到初始位置。常用的复位机构:弹簧复位(在推板与动模支承板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和复位杆复位两种。顶出形式:推件板顶出、推杆顶出、推管顶出,一般需要设置复位机构。56.斜导柱抽芯机构分类: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斜导柱和滑块同在定模,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斜导柱和滑块同在动模。57.斜导柱的倾斜角:抽拨力Q一定时,倾斜角 减小,倾斜柱所受的弯曲力P也越小;但当导柱的有效工作长度一定时,若倾斜角 减小,抽心距S也将减少,这对抽心不利。故确定斜导柱的倾斜角 时,要兼顾抽心距以及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通常采用15°~20°,一般不大于25°。58.压紧块的锲角 ,压紧块的锲角 通常比斜导柱倾斜角 大2°~3°。这样才能保证,模具一开模时压紧块就能和滑块脱开,否则,斜导柱将无法带动滑块作侧抽心动作。59.先复位装置设计:1.模具设计中的“干涉”现象,在侧向型芯和推杆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发生重合的情况下,合模时侧向型心芯可能与推杆发生碰撞,这种现象称为磨具设计中的“干涉”现象。 60.避免干涉措施:1.尽量避免把推杆布置在侧向型心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2.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活动型心最低面,如果结构不允许,应保证h-scot >0.5mm。当h只是略小于scot 时,可通过适当增大 角来避免干涉;3.当以上两点都不能实施时,可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优先使推杆复位,然后滑块才复位。61.比较常见的推杆先复位机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三角形滑块先复位机构、杠杆先复位机构和摆杆先复位机构。1-4说明:作图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使塑件变形,右图壁厚均匀,改善了成型工艺条件,有利于保证质量。5说明:平顶塑件,采用侧浇口进料时,为了避免平面上留有熔接痕,必须保证平面进料通畅,故a>b。6说明:壁厚不均匀塑件,可在易产生凹痕表面采用波纹形式或在壁厚处开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1说明:增设加强肋后,可提高塑件强度,改善料流状况。2.说明:采用加强肋,既不影响塑件强度,又可避免因壁厚不匀而产生缩孔。3说明:平板状塑件,加强肋应与料流方向平行,以免造成充模阻力过大和降低塑件韧性。4.说明:非平板状塑件,加强肋应交错排列,以免塑件产生翘曲变形。5说明:加强肋应设计的矮一些,与支撑面应有大于05mm的间隙。倒装式复合模1-打杆2-模3-推板 4-推杆 5-卸料螺钉 6-凸凹模 7-卸料板 8-落料凹模 9-顶件块 10-带肩顶杆 11-冲孔凸模 12-挡料销 13-导料销 正装式复合模1-导料销2-挡料销3-凹凸模 4-弹压卸料板 5-凹模 6-凸模 7-打杆 8-推板 9-推杆 10-推件板正装式复合模
2023-08-06 23:54:271

模具设计都需要学习什么?

至少半年左右。因为模具设计是需要软件作为辅导的,所以学习上面相对更加专业化且时间长,通常第一步初学的人士要熟悉软件,现在外面大部分公司做设计的用到最多设计软件CAD和UG;模具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扩展资料:模具加工方向①模具加工生产组织;②模具数控编程加工;③模具三维设计;④产品开发三维设计。其他技术类方向: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
2023-08-06 23:54:373

模具设计怎么学呢?

建议去工厂有提供学习的工程部系统学习一下。长安有家鹰创模具公司有提供学习这方面的。
2023-08-06 23:54:592

模具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一、设计基本思路: 根据塑件的基本要求和塑料的工艺性能,认真分析塑件的工艺性,正确确定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艺,选择合适的塑料注射成型机,然后进行塑胶模具设计。 二、设计时所需注意事项: 1、考虑塑料注射成型机工艺特点和模具设计的关系; 2、模具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切合实际可行性。 3、结构形状及尺寸的正确性,制造工艺可行性,材料及热处理要求和正确性,视图表达,尺寸标准,形状位置误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4、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加工与维护维修,安全可靠等因素。 5、结合生产实际条件考虑设计模具的加工容易,成本低。 6、对于复杂的模具,考虑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或是采用特殊加工方法,加工后如何装配,试模后具有足够的修模余量等问题。 三、塑胶模具设计流程: 1、接受任务书: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A: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二维电子图档,如AUTOCAD,WORD等)。此时需要构建三维模型(产品设计工作内容),然后出二维工程图。 B: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样及其技术要求(三维电子图档,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维工程图。(为常用情况) C:客户给定塑件样品,手板,实物。此时要求测绘塑件抄数处理,然后构建三维模型,再出二维工程图。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 A:分析塑件 a:明确塑件的设计要求,通过图样了解该塑件所用材料,设计要求,对复杂形状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场合,装配及外观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c: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效率)一般客户订单内有注明。 d: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为了选用注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艺: 成型方法,成型设备,材料型号,模具类别等。 3、掌握厂家实际生产情况: A:厂家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 B:厂家现有设备技术 C: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 注射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球面半径及孔径大小,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固定侧与可动侧之间的最大及最小开距,固定板与可动板的投影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及大小,注射机调距螺母可调长度,最大开模行程,注射机拉杆的间距,顶出杆直径及位置、顶出行程等。 D:厂家所常用厂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订购和加工处理方法(最好在本厂加工)
2023-08-06 23:55:162

专业的模具设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和技术?

一般的要求,每个公司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有机械制图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电脑,以CAD/CAM为基础,能够熟练使用AUTOCAD、PRO/E等绘图软件1.模具的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2.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使用的二维工程图; 3.模具的分析,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4.产品成形:注塑成形、冲压成形;定制适合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5.模具的生产以及后期管理维护。 1、三级模具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三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二级模具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2)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二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2023-08-06 23:55:241

模具设计与制造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1、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2、机械设计基础。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3、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重要的、涉及面宽、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4、数控编程与加工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够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完成零件加工的手工编程和机床操作及加工工作。扩展资料:专业课报包括:1、塑料模具设计。本课程是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模具结构,塑料的特性和成型原理、掌握模具的合模和开模动作、塑料件模具结构设计等。2、冲压模具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及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冲模分类、特点、用途,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精冲模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硬质合金冲模设计等知识,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及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等。3、模具CAD/CAM技术。CAD/CAM是实现信息处理高度一体化、提高设计制造质量和生产率最佳方法的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多品种模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的能力。4、模具制造工艺。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参考资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百度百科
2023-08-06 23:55:341

求一套工厂里面完整的塑胶模具设计流程

一、审图1. 尺寸是否完备A. 详细审视图面各个细部尺寸是否标注。B. 可要求制工传图档,直接于档案上测量漏标处尺寸,但仍需请制工补正确认并签名以减少日后之争议。2. 开模方式A. Cavity数目、模座大小、适用成型机台(Tie bar间距、最大射出能力)。B. 塑胶原料类型、可成型性及其所需之周边设备。乾燥桶、除湿机、模温机(Nylon series)C. 模具型式:二板或三板模;Slider ornot。 除25°DIMM168 SMT type 外,其馀皆不需跑滑块。D. 分模线、公母模侧(成品图之Top viewor bottom view为公模) 。E. 顶出方式:拨块加顶针。F. 模仁可加工性及机械强度:a.目前的加工能力和精度是否可达模仁设计之要求。b.成品尺寸设计若太细微,容易造成模仁强度不足或有尖角而易损伤。G. 公差合理性:是否具备大量制造的能力。3. Design Review Meeting将上述有疑虑及困难的部分或须与其他零件段配合之事项于DesignReview会议上提出并提供改善之建议案。二﹑Shrinkage1. 塑料缩水率(α)一般计算成型收缩率的方式是由常温的模具尺寸D与成型品的实际尺寸M:在决定模具设计的实际尺寸时,依图面所用的塑料而先查得成型缩水率,再计算出模具的尺寸。2. Desktop Memory SocketConnector常用之塑料A. “Sumitomo LCP E6006” (ref.x:0.1%;y:0.16%;z:0.16%)B. “Polly LCP L140”C. “Toray LCP”D. “Wuno LCP”E. “南亚、耐特、晋纶PA66”F. “Arlen PA6T”G. “DSM PA46(F8、HF5040)”3. 可过IR制程之塑料为“Sumitomo LCPE6006” ,而且其收缩率很小,尺寸安定性极佳,故通常以此种原料为设计基准,其他塑料则以实际射出之尺寸为该料号之图面尺寸(目前于DIMM 168与DDR皆采用大范围之公差将不同原料之成品总长涵盖,如140.9525.005.0;RIMM则因为是高频connector且Intel对生产制程尺寸之cpk值要求非常严格,故采用E6006原料) 。4. 总长取上限(采用Sumitomo LCPE6006时) 140.95±0.05 → 141.005. Pitch × 0.1% shrinkage,其馀两边对称6. 管制尺寸,附公差之尺寸→依经验判断其收缩趋势,决定适当值7. 脱模角度及尺寸三﹑模穴LAYOUT1. Top & Bottom view长(141.00)宽(脱模角7.44/7.50)外框Blanking type于组装时采10 Pcs一起并列组装,故宽度的设计须与自动化之组立设计人员事前沟通housing并列堆叠之公差。2. 绘出Latch部分之Top view→从其cross section设计斜面对插,厚度方向随之应变;绘出该处公、母模之Topview→side view即可绘出→(A21C)3. 重绘pin hole之crosssection with shrinkage决定core pin处之Top view及公、母模core pin对插之方式→(A21C)4. 复制core pin处之Top view至适当pin数,补上key位之Top view5. 将重绘之Top & Bottom view做上下之Mirror6. 绘上边件A. core pin每十pin设计一定位件,尽量采多件定位,尤其在靠gate端。B. 母模靠gate端第一个pin孔模仁最好与pin no.件设计成镶件,以防高射压将其撑开。C. 公模靠gate端含第一支顶针之模仁最好设计成定位件,以防高射压将其撑开。D. 定位件槽距离边件两侧不得小于1 pitch。E. 母模边件需含脱模斜度;公模边件需闪开拨块位置(拨块位置与公模仁边缘需留0.10mm,以防止拨块顶出时刮伤公模仁,见p.10)。F. 边件厚度不得低于2.00mm;公、母模两者总长及宽度需相等。G. 定位件及顶针位置之设计对不同料号之LAYOUT要能同时满足,即定位件及顶针位置不可在pin数变化区(168pin与184pin),需在pin数不变区;特别是公模部分要同时满足定位件及顶针位置。H. 边件靠肩可设计不同高度来防呆,同时可增加有挖靠肩槽边件根部的强度。7. 编件号标尺寸→完成A03F~及A13M~四﹑Block区1. 先设计公模,因为要预留拨块位置已决定整个block之最小宽度。2.模穴间之区隔件宽度为10.00mm 因为M5螺丝头部径为8.5mm,区隔件铣螺丝之沉头孔的径最小设计需为9.0mm以上,两侧留50条的空间,所以模穴与模穴间之区隔件 宽度固定设计为10.00mm。3. 绘出拨块外形将公模穴insert两次,分别置于区隔件两侧,即可绘出两模穴间拨块之外形。4. Block外侧边件将拨块外形copy至两模穴的外侧,可决定block两外侧边件之Top view。此时公模block外框已设定,母模block即比照公模外框之大小。5. Block头尾挟持件Gate件应设计于靠cavityno.端,gate件与溢料井设计成镶入头尾挟持件,以减小block之长度。6. 编件号标尺寸→完成A02F及A12M7. 将Block边件各自Top view copy出,补上其他两视图,设计出循环式排气槽位置→insert图框,标示尺寸→完成边件之设计。8. 利用整个block layout绘出公、母模垫板 母模垫板:F03A~ ; 板厚15.00mm 公模垫板:M05A~ ; 板厚 8.00mm五﹑模板1. 中央流道该区域设定为25.00mm,以支撑模板强度。2. 模穴大小将block insert到适当位置,外侧各留15.00mm(楔块厚度) →完成模穴之设计。3. 绘出模板外框尺寸一般而言,模穴内侧到模板外缘之距离需50.0mm。4. 决定导柱、导套及水路位置5. 绘制流道及相关机构位置标注尺寸→完成模板Layout图A01F与A11M6. 利用公模板 layout绘出各模板及定位板下顶出板: E01A;板厚 25.00 mm上顶出板:E02A ;板厚 20.00 mm上固定板:F01A ; 板厚25.00mm母模板:F02A ;板厚 50.00 mm下固定板:M01A ;板厚25.00 mm垫脚:M02A ; 板厚 85.00 mm辅助板:M03A;板厚50.00 mm公模板:M04A 板厚50.00 mm定位板:M06A~;板厚7.00 mm其中定位板需多设计四个螺丝孔位以固定在辅助板(M03A)上。Ps.按人体工学的角度而言,35mm高度之模仁,对模修者而言较易拿取及组立。六﹑模仁1. 绘出模仁三视图利用side view,pin hole cross section及至PL距离35.00mm,配合模穴Layout图中之Top view绘出模仁三视图。2. insert 图框,标示尺寸图面尽量填满图框三分之二以上,仅留下足够标示尺寸之空间即可。3. 图面尽量放大以方便加工及模修等人员识图。
2023-08-06 23:55:453

初学模具设计,先从什么做起?

先到模具制作的基层去,跟着模具师傅学做几套模具。等你有了模具制作的实际经验后,再去设计模具,你就会设计出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便于加工的模具来。要学模具涉及的方面很多,给你找了答案,你看下,希望对你有帮助:1机械制图基础这是是你画图的根本,这是方法,不管你是用什么软件都要用这个,所以这个是你会画图会看图的基础这个重要2模具专业知识这个是你设计模具的基础,设计什么模具,什么结构,什么原理,是必需的3autocad工程制图这个不是必须4pro/e三维造型与模具设计这个也不是必须之所以说34不是必须,是因为出这两种之外,还有很多绘图软件,只是这两种比较典型,相对来讲这两种功能都十分强大,所以学起来不是特别容易,但是会画图却是必须,所以你总结的34我归结为三、会使用绘图软件四、你会了以上的知识,并不等于你会设计模具,只能说你会画模具,如果你想让你的模具设计出来能够使用,那么就还要学习一些相关工艺知识,这个要根据你所学模具的方向,比如冷冲压、注塑、锻造等等,每个模具方向都有对应的工艺学理论,这个会使你绘制模具更贴近于实际,这个也是非常重要五、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如果从事注塑,就要对原料有了解,如果从事冷冲压,也要对材料清楚,虽然制作模具可能不是你,但是如果你对材料特性不了解,对一些重要尺寸的设计就会有很大偏差,因为材料不同,各种性能也不一样,比如弹性刚性硬度等等,这些特性直接决定你生产的产品尺寸,如果你没有考虑,尺寸就会有偏差,所以一部分材料知识也需要掌握,最差也要了解六、最好再了解一点机械知识,因为模具是放在设备上的,所以这个最好了解一点比较好
2023-08-06 23:55:521

介绍一下注塑模具设计???

1. 明确塑件设计要求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2. 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2) 注塑机选用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3)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 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 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4) 模具结构设计1. 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2. 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设置;3. 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4. 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5. 顶出机构设计;6. 拉料杆的形式选择;7. 排气方式设计。(5) 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选购模架模架已逐渐标准化,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模架图册,选定模架,在以上模具零部件设计基础上初步绘出模具的完整结构图。(6) 注塑机参数的校核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2. 注塑压力的校核;3. 锁模力的校核;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包括闭合高度,开模行程,模座安装尺寸等几方面的相关尺寸校核。(7) 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模具总图绘制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其画法与一般机械图画法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模具中成型制品的形状,浇口位置的设置,在模具总图的俯视图上,可将定模拿掉,而只画动模部分的俯视图。模具总装图应该包括必要尺寸,如模具闭合尺寸,外形尺寸,特征尺寸(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环尺寸),装配尺寸,极限尺寸(活动零件移动起止点)及技术条件,编写零件明细表等
2023-08-06 23:56:101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干什么的。

是从事机械加工行业用到的
2023-08-06 23:5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