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从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归纳

2023-08-11 14:26:22
共3条回复
左迁
亚洲(48个国家)的人文环境
1、人口最多的洲
现状:人口总数大,人口达36.72亿人,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居世界第三位
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影响 : 缺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
2、城市化水平
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为40%左右,主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3、多样地域文化
民族、种族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一半,分别创造各自文化 。
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
4、经济发展差异
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大,以至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meira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建议你看看百度百科里面对亚洲的解释,上面讲的比较清楚:http://baike.b***.com/view/2918.htm
cloud123

亚洲(48个国家)的人文环境

1、人口最多的洲

现状:人口总数大,人口达36.72亿人,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居世界第三位

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影响 : 缺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

2、城市化水平

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为40%左右,主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3、多样地域文化

民族、种族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一半,分别创造各自文化 。

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

4、经济发展差异

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大,以至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相关推荐

人文环境是指什么?

人文是在大环境下的人与人交流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环境,素质是个人或整个民族的科学、道德及体质的综合水平,成长在多数情况下指个人身体及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的积极发展和提高。 人文是影响个人素质和成长的环境因素,也是主要因素。但个人素质和成长又不完全取决于人文环境,也取决于个人在精神方面的探索和取得。 反之,众多个体的素质得到提高,身体及心理得到成长后,会影响整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得到良性改善,从而使新个体在这个得到改善的整体人文环境下受益。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形成人文环境和个人素质及成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2023-08-07 18:09:075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什么方面

1.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场所、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区域、民族特殊的人文景观,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 2.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某一社会系统内外的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社区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隐藏在社会本体中的一种无形环境。
2023-08-07 18:09:201

什么是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环境。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  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人文景观具有:  1、有旅游吸引力   2、历史性,要求要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积累。   3、文化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4、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实物载体,像文物古迹,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像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人文景观可以这样概括:人文景观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的旅游吸引物。   人文景观可分为以下四类。   1 文物古迹   包括古文化遗址、历史遗址和古墓、古建筑、古园林、古窟卉、摩岩石刻、古代文化设施和其它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和纪念物。例如,北京的故宫、北海,西安的兵马俑,甘肃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古长城等等这些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人文景观。   2 革命活动地   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遗物、纪念物等。例如,新兴的旅游地井冈山除也具有如画的风景外,“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过的地方”这些人文因素,无疑使其成为特殊的人文景观。而大打“鲁迅牌”的旅游城市绍兴,起主导作用的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堂等旅游点也都是这类人文景观。   3 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例如,高水准的音乐厅、剧院及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像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这样把科研、科普、观赏、参与结合为一体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观光地也是此类人文景观的一种。  4 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   包括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例如,近几年的旅游“旺地”云南,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赖于居住于此的各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劳作习俗、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服饰、节日活动等。
2023-08-07 18:09:293

人文环境是什么意思呢?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环境。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10:045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扩展资料: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是其城市自然条件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反映。城市风貌是城市建没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它包括:从城耔整体出发,对现有城市的特色资源进行保护、培育和再开发;限制市民和单位的土地与建筑建设等权限,要求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法规进行建设活动。
2023-08-07 18:10:20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人文景观特点1、有旅游吸引力。2、历史性,要求要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积累。3、文化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4、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实物载体,像文物古迹,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像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2023-08-07 18:10:371

人文环境要素包括哪些?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人文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大气、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五个,即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素质教育与学校人文环境课程改革和建设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如果有人论教育时涉及到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等概念,那么他说的“潜在课程、隐性课程”和“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基本上是一回事。反之,也是如此,都是指以校内环境(包括校内建筑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和校内人际关系环境两部分)对学生的作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大家只是在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可能略有不同。称之“隐性课程、隐蔽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非显性”特征;称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难归纳性”特征;称之“自发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随意性”和“非正规性”特征。我们认为,用“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一词可以使这一概念更具体、更清晰一些。需要指出的是,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与为日益恶化的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自然环境问题而开设的学科类综合性课程有着很大差异。 “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这一名称是由笔者首次提出的,但类似的观念,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教室中的生活》一书中早已提出。如果追本溯源的话,相近的意思杜威早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著作中就提出过。杜威当时的意思大概是,学生在学校可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感染和通过和别人交往在品格的形成中吸收到的。现在看来,这无意识学到的后一种知识实际上正是在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中学到的。这类课程基本上相当于现在国际上常说的“无形(Informal)教育”,只是“无形(Informal)教育”还包括家庭、社会的教育,因而范围更宽一些罢了。这种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虽然历来是大多数学校一贯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在过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没有把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当作课程来看待;直到现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也没有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本质和特点谈起。 ⒈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本质和特点 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作为课程,虽然早已为国内外众多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学者所认可,但究竟什么是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它的定义或概念究竟是什么,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这里仅以我国学者的观点为例: 郑金洲认为,“潜在课程(以下均以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称之)就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①。 班华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②。 吴也显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非计划的学习活动”③。 陈玉琨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④。 唐晓杰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的学识”⑤。 靳玉乐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⑥。 上述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可以成为一类课程,同时从他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又是难于明确规定的课程,而且其适用范围相当广阔。我们对这些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认识加以归纳,进而得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前三个明显的特点,即: ① ......>> 内部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并说明每一要素的含义及作用? 自然环境:从各种物质和能量成分的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性质的地球表面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主体的地理结构和性质控制的环境法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根据影响和人类社会的干预程度不同,二手可分为: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人文环境:内部和外部的某种社会制度。功能和文化因素和文化变量包括社会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的尸体藏于无形的环境,是一个微妙的民族之魂。 人文环境是最常用的当今最时尚 - 词汇,二手它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的社会文明和人类适应客观需要进步, 实际上指的是周围人的社会环境。 差异:人类生存环境具体是指对周围环境由于人类活动,是人为的,社会的和不自然。 天然环境指的是天然存在的环境。 自然环境相反,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人类活动产生
2023-08-07 18:10:571

人文环境具体是指什么意思呢?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环境。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11:052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 介绍两个上海青浦的人文环境。 解析: 人文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环境的文化。 比如:吃的文化,穿的文化等等。各种各样…… 青浦的朱家角小吃,金山农民画都是人文环境
2023-08-07 18:11:351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气温、降水、热量、光照)、土壤、植被、河流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城市化水平、科技等
2023-08-07 18:11:452

什么是人文环境特征

  人文环境特征: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指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从小的方面讲可指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感悟和认知。总体来讲,指一个国家在精神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指文化和思想方面。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12:04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什么方面

1、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 2、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
2023-08-07 18:12:111

人文环境属于硬文化还是软文

软文化。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人文环境属于软文化,指国家的人文,科学,精神文明领域的建设。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
2023-08-07 18:12:181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 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人文环境: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 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 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 区别: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 自然环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环境. 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12:271

描写人文环境的句子有?

山明水秀 鸟语花香 春光明媚 山光水色 柳暗花名 绿树成阴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明月清风 【水木清华】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山川米聚】 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美好.指各种色彩艳丽的花.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清·禇人获《隋唐演义》六十九回:「见垂柳拖丝,拂境清幽;~,迎风弄鸟,别有一种赏心之境.」 【白草黄云】 形容秋季时边塞的荒凉景象.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四边无际.」 【白白朱朱】 形容各色花木.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风风雨雨又春穷,已眼空.」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世间将有不平凡之事发生.依现在的气象学说,此非虹而是晕,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太子畏之.」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且休说~,青龙藏池.」 【白浪掀天】 形容风大浪高.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风神各异之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界景象繁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参见「百家争鸣」 【百卉千葩】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又参见「百花齐放」.
2023-08-07 18:12:341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水流、地形、气候、生物人文: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技、教育、文化
2023-08-07 18:12:454

何谓“人文”?什么叫自然环境?什么叫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何区别?请详细说明。

自然环境:由水、大气、岩石、生物等组成的,或说由气候、地形、生物、土壤、水文等组成的(联系高一地理上册自然环境概念)。它是指处于原始性状、未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组合。人文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重要区别在于:自然环境是自然界固有;而人文环境是人类创造的。
2023-08-07 18:13:031

教学人文环境特征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13:121

日本的人文环境

地理: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全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北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10℃,九州岛南部为10℃;7月份北部气温为18℃,南部为26℃。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首都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人文:日本人一方面向周边几个邻国公开要领土,一方面却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邻国领土纷争干扰了国际和平,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最大责任就是维护国际和平。这样两件明显相悖的事情,日本人却同时做得“理直气壮”。 日本这个民族在人文精神层面,经常有各种让世人无法理解的举措,其思想文化发展水平很难评估。“争土”“争常”同时进行这样的傻瓜行为,在日本人再正常不过。有些历史事实已经确定,远较现实问题更好分析,从日本人长期供奉的“和平神”,更好展示日本民族的人文精神素质。
2023-08-07 18:13:231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 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2023-08-07 18:13:321

什么叫自然环境?什么叫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何区别?请详细说明。

自然环境是自然形成得景观.人文环境是人为建造得景观.区别是一是自然形成,一是人为建造.
2023-08-07 18:13:521

求解:南北朝时期的人文环境?真心求解!

自然,返璞归真,自我麻痹,洒脱不羁,无可奈何
2023-08-07 18:13:592

人文要求什么意思

人文要求什么意思,人文要求是城市,人口,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人文时候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包括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等类别。人文相关介绍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等形成的景观,也包括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人文环境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具有社会性,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历史因素中有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这些因素比较稳定,不是经常变化的。人文因素是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也是经常变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文化因素凡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非物质技术方面内容的、都属于文化因素范畴。如制度如礼制、宗族、还有艺术方面的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曲、雕刻、装饰、装修、服饰、图案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人文条件人文条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性格特征,另一是文化特征。如果说,当地人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地共同性格特征已经认真地总结出来。同时它的共同文化特征也已经总结出来,那么说,本地区的人文条件基本成熟了,这就为创造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奠定了人文基础。
2023-08-07 18:14:061

欧洲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人文当然要数英国了,大文豪大作家都是英国为上,当然这是中世纪文学,要说的再早点当属希腊和意大利了,诗歌体裁盛极一时。自然环境要说好,好像只有北欧了
2023-08-07 18:14:213

自然和人文环境个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人口学自然地理有:地貌学、气象学、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球概论、自然资源、生态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
2023-08-07 18:14:291

什么叫“人文”?什么叫自然环境?什么叫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何区别?请详细说明。

高三第一学期的地理书里有 看一下会更清楚...人文环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形态,起源于人们在工业化社会的意识觉醒,存在于城市精神和物质空间的各个角落,是城市文明的载体。
2023-08-07 18:14:36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岗上镇村容村貌(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厕所革命成果(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央广网南昌9月29日消息(记者胡斐 实习记者赖灵欣)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南昌县岗上镇的蚕石吴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建筑,一条条整洁优雅的乡间小道,小镇的广场舞“大队”和太极“大队”,纷纷走上了广场,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独特的人文环境绘制了小镇独具特色的乡村画卷。小镇居民的休闲生活(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初心如磬,笃行致远(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据了解,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冈上镇就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坚持因地制宜,把人居环境整治与本地人文、自然环境资源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多项活动,重视“三风”建设,依托吴氏家训、颐园和吴氏家庙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出独具文化特色的乡村小镇,使小镇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在吴氏祖庙调研(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岗上镇特色水果和农民自制小吃(央广网发 赖灵欣 摄)
2023-08-07 18:14:442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人不能反映生活环境中的全部事物,实际上对人心理发生影响作用的心理环境只是人整个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同样的客观环境中,每个人所受到的影响也并非一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囊括了对人发生影响的一切过去、如今和将来的人、事、物等全部社会存在,其中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社会现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心理环境。扩展资料环境的分类:1、心理环境:对人的心理发挥实际影响的生活环境,是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心理环境有内外之分。以学校教育活动为主体,心理内部环境主要指学校内部客观存在的一切条件之和,如校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育设施、师资水平等。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3、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成果的总和。物质的成果指文物古迹、绿地园林、建筑部落、器具设施等等;非物质的成果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
2023-08-07 18:15:061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人文环境

我认为,人文是在大环境下的人与人交流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环境,素质是个人或整个民族的科学、道德及体质的综合水平,成长在多数情况下指个人身体及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的积极发展和提高。人文是影响个人素质和成长的环境因素,也是主要因素。但个人素质和成长又不完全取决于人文环境,也取决于个人在精神方面的探索和取得。反之,众多个体的素质得到提高,身体及心理得到成长后,会影响整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得到良性改善,从而使新个体在这个得到改善的整体人文环境下受益。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形成人文环境和个人素质及成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2023-08-07 18:15:241

中国人文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文环境的特点:1、土地资源。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比例大的特点。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2、能源。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3、矿产。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4、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
2023-08-07 18:15:431

什么叫人文气息

文化艺术 对人的尊重 人文的悟性 精神的宽广 深度
2023-08-07 18:15:594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简介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一、人文地理学发展简史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二、人文地理学学科及研究方法的演变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 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三、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是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从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关心各种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的核心。其中区位论和中心地学说曾对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社会结构、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旅游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因此旅游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学是通过研究国民与领土的关系来分析政治现象的地域体系,并分析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为背景的各种国家集团对世界和地区所起的作用。 1897年出版的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将国家当作附着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并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以后,麦金德于1904年提出陆心说。由于他们及其他学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20世纪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缘政治学引入为德国纳粹的侵略政策服务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现代分析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使地理学者得以制定各类各级政治区域的效率和效果,并开始研究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参与对国土整治的决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区的结构、国家公园的设置、选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领海界线和沿海捕鱼权等课题的研究。 很早以来,地理学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采尔的人文地理学代表著作即以“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著作中,也都包含种族和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现在人种地理学和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人种学、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 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文化地理学则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 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23-08-07 18:16:271

什么是自然环境,什么是人文环境

笼统的简单的说自然环境是指未经过认为改造过的。比如山水景区。人文环境是人类参与建造活着改造过的。比如建筑景区,寺庙,宫殿什么的。
2023-08-07 18:16:451

南方和北方的人文生活有什么不同

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按照自然地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淮河是中国结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条大河)。而按照文化地理,那么明清以来以长江为界大概更为合理,更有说服力。 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沉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与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伟与刚健的体魄,同时,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与政治意识就突出出来了。 而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所以有着灵巧的心性,同时,“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的离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乔伊斯·怀特语),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视政治的个性就较为突出。鲁迅曾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从相貌上看,北人长南相或南人长北相者为佳。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下面林语堂的这段话,是比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异特点的:“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感觉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这实际上是同一文化的两种异质,就像一个英伟豪爽的大丈夫和一个温婉美丽的柔女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若以区域文化详细划分中国文化的话,可以划分出很多,主要类型有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草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云文化、西域文化、台湾文化等。在本书中,我们将对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进行一次深度的观照及巡礼。 历史名人与文化地理一则幽默说: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以大象为论题写一篇文章,德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情爱》,俄国人写的是《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则是《大象的伦理道德》。另一则幽默说:一幢杂居着各种民族的大楼在失火后,犹太人首先背出了钱袋,法人立即抢救情人,中国人则奋不顾身地到处寻找老母。这两则幽默形象地把隐藏在心灵世界中那种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质渲染出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淮河以南的柑树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柑果,移栽到淮河以北后只能结出又小又酸的枳果。作为人文地理秘密塑造出的涂满油彩的标志性个体,历史名人从来就不外在于人文地理的母胎。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名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历史名人恰恰是区域性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精神最大标记”的一种充分体现,同时它也进一步修补和深化了人文环境的外部功能。19世纪末年,泰纳·勃兰克斯等风头强劲的文化历史学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三大要素,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种族因素,他们断言种族因素中的天赋、情欲、本能、直观是决定民族文化特征的“永恒冲动”。 20世纪前期,弗洛伊德的高足奥地利心理学家荣格一生都在强调“集体无意识”的巨大影响力。在他看来,每个人一生的行为都受到背后一只无形大手的控制,这支大手就是长期以来积淀在传统中具有文化同构特征的综合价值观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齐鲁文化为例,尽管如刘禹锡所说,齐鲁人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邹人东近沂泅,多质实;南近腾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但从总的角度来看齐鲁人给人的印象是壮实英伟、淳朴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情心,潜含着英雄主义的阳刚豪洒之气。在今天,齐鲁人被认为是保留中国北方传统风尚最多的群落,提到北方人人们最先想到的首先是他们。在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潮中,在早期儒家文化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北方文化的特质。为什么江浙一带多美女?天府之地为什么多文人?——“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常识,但是真要系统回答“人与地”的深层关系却不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说陕西关中自古帝王洲?为什么红色湖南闹革命?为什么江浙一带多美女?天府之地为什么多文人呢?哪个地方出枭雄?哪个地方出圣人?———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脉》就是这样一门老祖宗的“水土产人学”。在欧洲历史上,伏尔泰、卢梭、黑格尔、康德、谢林、亚当·斯密、威尔斯、托尔斯泰、沙畹、雅斯贝尔斯、弗赖、托尼、李约瑟等等一些大思想家大历史学家都高度关注过中国人文精神。汤因比是这些人中的代表,当有人问及如果允许他在世界历史的某一瞬间重新降生,他愿选择何时何地时,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向往的神情说愿意降生于公元前一世纪的中国新疆(也就是那条刚刚兴盛起来的闻名世界的丝绸商道上)。 汤因比生前曾多次提及,中国在未来将扮演人类文化主轴的角色,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中华民族的经验。在已过去的21个世纪中,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实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区性国家的榜样。 第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 第三,儒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 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 第五,东亚人对宇宙的神秘性怀有一种敬畏,认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致挫败。这是道德带来的最宝贵的直感。 第六,这种直感是佛教、道教与中国所有哲学流派共同具有的(除去已灭绝的法家)。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和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 第七,以往在军事和非军事两方面,西方人虽然在把科学应用于技术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但东亚各国将可以战胜他们。 汤因比所强调的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世界精神一点不假,有一件事情足以证明这一点:著名的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时,他发现明朝军队是他周游世界所见到的数量最庞大、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这支强大的军队完全是防御性的,中国人没有想到过要用强大的武装来侵略别国(见利玛窦《中国札记》)。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中国。 莱布尼茨认为中国人的两大特点是爱好和平与敬神尊祖。费正清强调中国的人文主义特点是:忍耐、爱好和平、讲调和、守中庸、保守知足、崇拜祖先、尊敬老人与有学问的人等等,这一切体现了以人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而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保守安逸生活,正是中国人理想中的生活。另一个大汉学家李约瑟则认为中国人的特征是道德伦理观念较重,具有恭敬的自谦性处世心态和人道主义精神,另外,南方和北方的人文生活有温差不同,和而不同,但是中国人的世界主义和大同思想还是非常突出的。在歌德看来,中国是一个在一切方面都保持节制的民族,这正是它的文化从不间断地维持了几千年之久的原因。 这一点,汤因比和池田大作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众多点评中国民族精神的大家中,印度大学者出身的总统拉达克里希南的一段话值得注意:“中国人是爱美的。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宫殿。一切物体———城市与庙宇、田野与花园、桌子与椅子、小小的茶杯与筷子等等,中国人都想使它们变得美丽。最贫穷的仆人也以美的方式吃光剩饭。美是他们生活的面纱,是他们田园的色彩。”透过中国人文精神那陈旧静美的阔大面庞,穿过中国深厚而古老的传统大地,蓦然回眸,我们实际上已经察觉到,无论是灿烂的荣光,还是沉重的耻辱,中国文化最动人之处,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神秘而敞开的亲密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所形成的生活和文化。对中国人来说,灵魂的拯救不是来自于上界的神,而是来自于脚下的大地。正所谓:“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体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南人与北人 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和基础。作为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按照自然地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淮河是中国结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条大河)。而按照文化地理,那么明清以来以长江为界大概更为合理,更有说服力。 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沉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与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伟与刚健的体魄,同时,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与政治意识就突出出来了。 而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所以有着灵巧的心性,同时,“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的离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乔伊斯·怀特语),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视政治的个性就较为突出。鲁迅曾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从相貌上看,北人长南相或南人长北相者为佳。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下面林语堂的这段话,是比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异特点的:“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感觉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这实际上是同一文化的两种异质,就像一个英伟豪爽的大丈夫和一个温婉美丽的柔女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若以区域文化详细划分中国文化的话,可以划分出很多,主要类型有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草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云文化、西域文化、台湾文化等。在本书中,我们将对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进行一次深度的观照及巡礼。 历史名人与文化地理一则幽默说: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以大象为论题写一篇文章,德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大象的情爱》,俄国人写的是《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则是《大象的伦理道德》。另一则幽默说:一幢杂居着各种民族的大楼在失火后,犹太人首先背出了钱袋,法人立即抢救情人,中国人则奋不顾身地到处寻找老母。这两则幽默形象地把隐藏在心灵世界中那种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质渲染出来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淮河以南的柑树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柑果,移栽到淮河以北后只能结出又小又酸的枳果。作为人文地理秘密塑造出的涂满油彩的标志性个体,历史名人从来就不外在于人文地理的母胎。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名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历史名人恰恰是区域性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精神最大标记”的一种充分体现,同时它也进一步修补和深化了人文环境的外部功能。19世纪末年,泰纳·勃兰克斯等风头强劲的文化历史学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三大要素,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种族因素,他们断言种族因素中的天赋、情欲、本能、直观是决定民族文化特征的“永恒冲动”。 20世纪前期,弗洛伊德的高足奥地利心理学家荣格一生都在强调“集体无意识”的巨大影响力。在他看来,每个人一生的行为都受到背后一只无形大手的控制,这支大手就是长期以来积淀在传统中具有文化同构特征的综合价值观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齐鲁文化为例,尽管如刘禹锡所说,齐鲁人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邹人东近沂泅,多质实;南近腾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但从总的角度来看齐鲁人给人的印象是壮实英伟、淳朴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情心,潜含着英雄主义的阳刚豪洒之气。在今天,齐鲁人被认为是保留中国北方传统风尚最多的群落,提到北方人人们最先想到的首先是他们。在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潮中,在早期儒家文化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北方文化的特质。 传统儒家文化的正脉发迹于齐鲁,除了文化圣人孔子以外,早期主要人物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这一带,诸如孟子、子思、曾参、颜回、子路、子贡、曾皙、公冶长、原宪、伏生、主父偃、孔融等等。这一精英群体在齐鲁文化中应运而生并非偶然现象,只有适合于营造儒家思想的人文地理模式中这一切才可能发生。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齐鲁自古出贤相。诸葛亮、管仲、晏婴、王猛、王导、房玄龄等历史上重量级贤相都是山东人。齐国的建立者姜子牙和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也是两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贤相。另外,有人推断商代著名的贤相伊尹也是山东人。山东历史上贤相辈出的情况与唐代以前这里发达的经济、深厚的儒家气脉、雄浑的人文情貌是分不开的。“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区域文化的闲书,一本图文并茂的文化随笔集。书中浮现着的正是中国那无比古老、硕大漫长的鲜活身影。读者手持一册,坐于斗室帷幄之中,而能在综罗百代的广博细微中餐霞饮月、燕闲清赏,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此中有深意,如清初文人张潮所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瞄准“中国区域文化”这一靶心,我们大可以施展身手,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名山大川多得不得了,而历史更是长得令人目瞪口呆。这和喜欢回忆历史的美国人大不相同,美国历史就算从1776年算起,到今天也只有200多年,难怪法国人讥讽说,美国人喜欢回忆历史,但一回忆到他们祖父的父亲那里就再也回忆不下去了。
2023-08-07 18:16:531

人文要素有哪些?

问题一:什么是人文要素 人文地理要素可分为经济要素(资源、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信息等饥素)、社会要素(政治政策、军事国防、文化教育、历史,宗教、个人等因素)以及环境要素(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问题二: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因素 人文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大气、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问题三:人文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素质教育与学校人文环境课程改革和建设 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如果有人论教育时涉及到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等概念,那么他说的“潜在课程、隐性课程”和“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基本上是一回事。反之,也是如此,都是指以校内环境(包括校内建筑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和校内人际关系环境两部分)对学生的作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大家只是在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可能略有不同。称之“隐性课程、隐蔽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非显性”特征;称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难归纳性”特征;称之“自发课程”的,大概意在强调这类课程的“随意性”和“非正规性”特征。我们认为,用“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一词可以使这一概念更具体、更清晰一些。需要指出的是,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与为日益恶化的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自然环境问题而开设的学科类综合性课程有着很大差异。 “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这一名称是由笔者首次提出的,但类似的观念,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教室中的生活》一书中早已提出。如果追本溯源的话,相近的意思杜威早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著作中就提出过。杜威当时的意思大概是,学生在学校可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感染和通过和别人交往在品格的形成中吸收到的。现在看来,这无意识学到的后一种知识实际上正是在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中学到的。这类课程基本上相当于现在国际上常说的“无形(Informal)教育”,只是“无形(Informal)教育”还包括家庭、社会的教育,因而范围更宽一些罢了。这种学校人文环境课程虽然历来是大多数学校一贯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在过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没有把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当作课程来看待;直到现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也没有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本质和特点谈起。 ⒈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本质和特点 学校人文环境课程,作为课程,虽然早已为国内外众多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学者所认可,但究竟什么是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它的定义或概念究竟是什么,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这里仅以我国学者的观点为例: 郑金洲认为,“潜在课程(以下均以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称之)就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①。 班华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②。 吴也显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非计划的学习活动”③。 陈玉琨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④。 唐晓杰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的学识”⑤。 靳玉乐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⑥。 上述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认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可以成为一类课程,同时从他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又是难于明确规定的课程,而且其适用范围相当广阔。我们对这些对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认识加以归纳,进而得出学校人文环境课程的前三个明显的特点,即: ① ......>> 问题四:人文要素有哪些 人们对城市过往的记忆、在城市日常的生活以及基于历史与现实之上的精神价值理念构成城市发展的人文要素,该要素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为城市的市民素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往往取决于人文要素这一不可复制品的创造与积累,市民素质则造就着每个城市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发展潜力。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城市人文要素的发展和竞争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以文化价值和城市个性为发展和新的“心”时代。 一、“看不见的城市”:城市文脉 城市既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而空间,实际上就是结晶化的时间。总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城市在时光流逝中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历史古迹、生活方式等等即是最能解释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因素。城市的历史留下城市这些独有的文化脉络,它们或者是有形的建筑、诗篇、风俗礼仪,成为人们生活延续性的基础:或者是无形的都市气质、生活理念和精神取向,从而成就一个与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城市并行的“看不见的城市”,给予城市中的人们不断传承的记忆和稳定的地域概念。因此,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种文化,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的文化史。 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许多城市在硬件设施上的相互复制与赶超相对而言并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在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诸如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这些阻碍区位选择的因素已经大大地降低甚至可以忽略。对现代城市来说,进步被视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过程,城市总是在不稳定中发展的,一些城市不断摧毁所留存的文物古迹,为高速公路、摩天大厦或者是现代购物中心腾出空间,以此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在全球化的时代,似乎拥有越来越多相似的面孔,但如此相似的结果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相似性无法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既然此处似他乡,硬件的差异被抹平,区位的选择将不会再以硬件设备作为主要标准。 但是,文化这样的软性要素的开发并不像硬件设施那么轻易,因为文化的时间积累性使文化难以全盘复制,文化的复杂多样性使文化的优劣选择和赶超成为一个难以实施的任务。即使文化被复制,城市可能会发现割断自身文脉、成为一个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所面对的尴尬与被动:城市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基础,没有个性,也放弃了可以创造性发展自己的机会,因为城市文脉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心理定位的线索,帮助人们把握整个城市的独特意境,它们使生活得以延续,使城市得以独一无二。例如,巴黎之所以是巴黎,之所以“永不沉没”,主要是因为它保存有世界一流的古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让人们崇敬和向往;伦敦之所以是伦敦,之所以被称为“不屈不挠”的城市,则是因为这个城市保有二战时期英勇抗敌的集体记忆;上海之所以是上海,之所以成为“东方明珠”,在于它兼容并包、锐意进取的海派文化所铸就的独特风格。 因而,对任何城市来说,城市文脉是城市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资产,市场是人文要素的关键要素。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现实的教训和经验。事实上,众多西方城市的更新是通过开发城市文脉实现的,因为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已经迁离旧城区,信息时代的金融服务业对属地的依赖性逐步下降从而成为流动的“无根产业”,大量的人口与企业的流失又使得城市建筑业濒临困境,历史文脉的地域性特征使城市借助文化经营来振兴老市区和适应后工业服务型机会成为相对可行的选择。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工作,例如通过主题公园、博物馆、历史建筑维护等方式展示城市特色和精神风貌,通过文化节日吸引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等等。最为重要的是,人文要素的传承与发扬需要发挥生活在城市里......>> 问题五:战略环境的基本因素有什么和人文因素 惨淡~~ 都是大一被坑的孩纸~~~ 伤不起~~ 问题六:人文因素主要有什么 交通、劳动力、习惯、市场、政策等
2023-08-07 18:17:001

人文环境差是什么意思

人文环境差意思是身边人的素质一般或者文化不适合自己,如果你想改变,第一保持自我的原则前提下,尽量去适应现有环境(即不做极端行为),不要随波逐流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
2023-08-07 18:17:071

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别

区别: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包括天然物理环境和人工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指的就是社会中人这一群体中大多数都所接受并崇尚的一种文化,就如同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一样,以及以他各种文化,其实就是大家都认可并自身行动的一种社会气氛。
2023-08-07 18:17:151

人文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文环境,其实就是人们周围社会环境,包括人的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认知等隐藏于社会的无形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存在状态。 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和谐、激发人的创造能力,对当地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2023-08-07 18:17:22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囊括了对人发生影响的一切过去、如今和将来的人、事、物等全部社会存在,其中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社会现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心理环境。简介人文环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成果的总和。物质的成果指文物古迹、绿地园林、建筑部落、器具设施等等;非物质的成果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这些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具有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也反映了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对人的素质提高起着培育熏陶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
2023-08-07 18:17:432

人文环境什么意思?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人文与自然: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既是社会性的,也包含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人文景观具有:1、有旅游吸引力。2、历史性,要求要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积累。3、文化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4、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实物载体,像文物古迹,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像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2023-08-07 18:17:581

人文环境是哪五个因素

人文环境是哪五个因素人文环境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五大要素。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遗物、纪念物等。例如,新兴的旅游地井冈山除也具有如画的风景外,“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过的地方”这些人文因素,无疑使其成为特殊的人文景观。而大打“鲁迅牌”的旅游城市绍兴,起主导作用的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堂等旅游点也都是这类人文景观。
2023-08-07 18:18:28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什么方面

1、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 2、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
2023-08-07 18:19:05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算啊
2023-08-07 18:19:137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
2023-08-07 18:19:551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环境.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反,是指不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的周围环境.
2023-08-07 18:20:111

什么叫人文环境?

好象很复杂
2023-08-07 18:20:193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以及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地的人文景观。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
2023-08-07 18:20:271

什么叫自然?什么叫人文环境?

f
2023-08-07 18:20:462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因素

这个你直接百度就行了
2023-08-07 18:20:562

亚洲的人文环境特点是什么?

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人口 最多的洲 现状:人口总数大,约36.8 亿人,居世界第一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居世界第三位 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影响 : 缺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土壤肥力下降 2、多样地域文化 民族、种族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一半,分别创造各自文化 。 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 3、经济发展差异 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大,以至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2023-08-07 18: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