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张衡发明了什么地震仪?

2023-08-15 16:25:56
TAG: 发明 张衡
共1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什么

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候风地动仪】

所谓候风地动仪,是用来测报地震的仪器。围绕这一名称,学界曾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候风地动仪包括了候风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候风仪”是用于测风的,“地动仪”才是用于测地震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候风”,即是“候气”,古人认为地震是由于地“气”变动所引起的,所以叫“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制成,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2.7米,其外形像一个大型酒樽。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为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8组机械装置)。

它比欧洲出现地震仪的时间要早一千五百年左右。但由于实物的失传以及原始文献记载的简略,使得今人对其内部结构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张衡的地动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是大家一致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分析考证、广泛的学术讨论以及合理的模拟实验,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资源已上传,望您喜欢和采纳!

PS: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

by:知道团队【写意天下】

张衡是怎样发明的地震仪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著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著,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

后来,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著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著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

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地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有哪些原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原理: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早已失传,在历史教科书中和科技馆里频繁亮相的地动仪,只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复原模型。

请问张衡除了发明了地动仪还发明了什么?

浑天仪??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意义是什么时候

是汉代 的又一传世杰作。在 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 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 )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 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 、江河氾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架 。 据《后汉书· 》记载, “以精铜铸成,圆径 ”,“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 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 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 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 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相关推荐

地动仪原理

  地动仪的原理是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地动仪有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地动仪原理   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地动仪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更无法记录震级。因此,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候风地动仪并不能记录地震,不是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不是地震预测仪,它只有在地震发生之后才起作用,只不过能比从驿卒更早地通知京城的人士。
2023-08-09 11:12:401

地动仪原理 地动仪原理介绍

1、地动仪原理是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 2、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3、地动仪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更无法记录震级。因此,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候风地动仪并不能记录地震,不是地震仪。
2023-08-09 11:12:471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

很复杂.总的来说是利用惯性原理.就是利用一个与地面固定在一起的物体上悬挂一个摆,上端与地面一起运动,下面的摆由于惯性而滞后.(像汽车猛地向前一动,乘客向后一仰.这时脚步是和车一起动,人的上身滞后动.)进而推动牙机动作,分离,使龙吐丸.同时利用龙颚下落的能量带动巧制系统,完成摆的止动,达到防止误动作.(只是完成了一个方向的指示.)恢复系统时只需把铜丸放入龙口合上龙的下颚即可.由于要求人不觉而知地动,因此要求有一定的摆长.摆越长越可以感知较小的地震.(不是无限,有最佳值)
2023-08-09 11:12:571

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

分类: 理工学科 解析: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 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2023-08-09 11:13:101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让人家知道所有的地方什么时候地震
2023-08-09 11:13:206

张衡地动仪原理

中国地震学家和考古学家宣布,失传千年的东汉张衡地动仪的复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地动仪的科学复原,新的复原模型已具备验震功能。 张衡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验震器,在1700多年前神秘消失,它的外观和原理长期成为人们心中的谜团。有幸的是,《后汉书·张衡传》对地动仪做了记载,不过总共只有196个字,“……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根据这一史料,中外科学家一直试图复原它。 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地震局等研究单位的7名地震学、考古学、文物学、机械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经过认真的讨论后认为,新模型首次把概念模型复原成了具有验震功能的科学仪器,迈出了复原研究的历史性一步。复原工作于4月通过了专家的验收。 新复原地动仪模型是按照史料做的重新设计,其1/3小样目前陈列在河南博物院内。它以出土的汉代酒樽为基本造型,上部为穹隆的顶盖,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图案;下部呈直筒状,四周有八个立雕的龙头,器壁刻有汉代的纹饰;底部的八个蟾蜍作为仪器的支点,背内面外,向上张口,承接龙口吐出的铜丸。这种新的设计更加接近汉代风格,更接近史料中对地动仪的描述。 此前家喻户晓的地动仪模型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文物专家王振铎于1951年设计的,其内部结构采用的是直立杆原理。但是,几十年来,国内外地震学界一直对这个模型的科学性表示怀疑甚至否定,因为它并不能检测地震,更有西方学者认为张衡地动仪是因为没有达到科学要求才失传的。 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为负责人的研究小组,从2002年起便开始了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2004年7月与河南博物院合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动仪的史料,还首次利用了《续汉书》和《后汉纪》对地动仪的记载取得了研制新模型的更多的依据,不仅证明了地动仪的存在及确实工作过的真实性,还明确了张衡地动仪在现代地震学起步阶段曾经起过的重要思想启迪作用。 研究组利用了唐山、越南、云南等4次实际地震资料,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在振动台上实现了相当于当年陇西地震在洛阳的极其微弱的地面振动,然后把新复原模型放到振动台上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对地震的反应良好,对非地震的人为干扰一直未出现误触发。 专家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迈出了把张衡地动仪复原成科学仪器的关键性的一步。冯锐研究员表示,目前的复原只是阶段性成果,整个工作还没有结束,内部结构需要优化,外观造型也需要征求公众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实现整体的统一。(
2023-08-09 11:14:0311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有哪些原理?

杠杆原理
2023-08-09 11:14:394

张衡是利用什么原理发明出地动仪的

张衡地动仪发明于公元132年,失传于东汉末年。历史的原物迄今没有发现。鉴于这是人类第一台测震仪器,后人只能根据史料记载来推断它的工作原理,并根据现代科学实验的检验(即后验性质的,或实证主义的途径)来予以确认。这是科学研究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我们既不能因为历史原物的失传,简单地否认它的科学性和历史价值;也不能对后人的科学研究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盲目地陷入不可知的误区。因为这是一架科学观测仪器,“可重复性”是所有科学仪器的基本特征,地动仪同样如此。后人在19世纪晚期认为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悬垂摆,20世纪30-50年代一度认为是直立杆原理,以后悬垂摆原理的观点又逐渐抬头。21世纪由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完成的最新研究确认:地动仪是悬垂摆工作原理,所测的地震波震相是地震表面波(瑞利波),仪器的触发机构实现了高灵敏度观测,共振起到放大作用。这些结论是通过了比较复杂和多学科的研究工作而得到的。建议感兴趣者阅读有关的文章。
2023-08-09 11:14:471

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原理考证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2023-08-09 11:14:551

古代地震仪是什么工作原理

问张衡!别问我。
2023-08-09 11:15:243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

监测地震。
2023-08-09 11:16:318

什么是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2023-08-09 11:17:132

东汉时张衡的地动仪是如何测定地震方向的?原理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 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2023-08-09 11:17:201

张衡地动仪真的有用吗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东汉科学家张衡东汉科学家张衡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2023-08-09 11:17:327

机械地动仪的工作原理、作用是什么?

同上
2023-08-09 11:18:153

地动仪的资料(简单一些)

地动仪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所以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2023-08-09 11:18:2811

地动仪的原理?????????????是什么???????????????????????????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目前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见上图)。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详见参考资料) 那么,地动仪的内部结构究竟什么样子呢?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探讨。早在南北朝时,北齐信都芳撰《器准》,隋初临孝恭作《地动铜仪经》,都对之有所记述,并传有它的图式和制作方法。可惜的是唐代以后,二书均失传。今人的研究则以王振铎之说影响最大。王振铎根据前人的猜测,讨论了地动仪内部可能有的各种结构,最后推断都柱的工作原理与近代地震仪中倒立式震摆相仿。具体说来,都柱就是倒立于仪体中央的一根铜柱,八道围绕都柱架设。都柱竖直站立,重心高,一有地动,就失去平衡,倒入八道中的一道。八道中装有杠杆,叫做牙机。杠杆穿过仪体,连接龙头上颌。都柱倾入道中以后,推动杠杆,使龙头上颌抬起,将铜丸吐出,起到报警作用。(图左) 结构分析 王振铎的推断得到了广泛赞同。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震仪模型,就是根据王振铎的设计复原的。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就曾对倒立摆结构提出过异议,他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对候风地动仪的理解(参见李志超,《天人古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志超认为,从文献角度来看,汉代字书《释名》解释“柱”,说“柱,住也”,表明柱字原义是建筑中不动的支撑件。由此,倒立摆结构不得称“柱”,只合称锥。“都”是集总之义,说明不是孤柱,应该还附带八套机关,而立锥却只能是光杆。这样,仅由“都柱”这一名称来看,倒立摆之说也不能成立。 李志超进一步指出,倒立锥的设计使原文所述其他一切部件皆成画蛇添足。尤其是庞大的铜尊,毫无道理可言。再者,从物理评价角度来看,任何测量仪器的性能一般都可用两个互相矛盾的指标表征:灵敏度和稳定度。倒立锥的设计正好突出了精密计量技术这一主要矛盾。例如,为提高地动仪的灵敏度,就要把倒立锥的锥底做得很小,使之形成一个锥尖,但很小的锥尖承受巨大的重力压强,在不可避免的微小震动作用中必将逐渐形成不可逆的变形,其趋向是锥尖下面的支承面形成坑窝,锥尖变得圆滑。这一过程不可逆,而且是加速的。这样,倒立锥最终要倒下来,不管有无地震。如果为提高稳定度,将锥尖做成宽到实际不变形,那它的灵敏度必然很低,感知量比人所能察觉的还要大,地动仪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2023-08-09 11:19:561

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

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原理考证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2023-08-09 11:20:081

张衡的地震仪原理是什么?

==
2023-08-09 11:20:2512

地动仪是什么?

张衡不但是浑天论的完成者,而且还根据此种理论和实际天象观测知识,于公元117年在洛阳研制成功了观察天象的新型仪器——浑天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天文仪器。 张衡观测天象的地方叫灵台,座落在洛阳平昌门南,灵台就是当时的天文台。这里的总管是灵台丞,属太史令管辖,上面有候气的、候风的、候日的、候星的等40多人,机构庞大,分工细密。张衡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经过了无数次的观察、研究、测验,于公元116年(东汉安帝元初3年)首先制作出一个浑天仪的模型叫小浑。 从《浑天仪图注》记载可以看出小浑是一个较浑天仪小些的木质圆球,在圆球上先画出一大圆为赤道,再画一个与之成24度交角的大圆为黄道,在黄赤道上均分成365又1/4刻度,两者的起始都在冬至点。在赤道北极及其相冲处(即南极),各用针一孔,作为圆球旋转轴的两端。取一长条竹篾,在其两头的中央各穿一孔,令这两孔之间的距离与圆球半个大圆弧的长度相等,将竹篾的两孔与南北两极相重合,竹篾则纵贯圆球,这时竹篾两孔间的连线必与圆球相切合,这是因为从北极到南极针孔中心间也正好等于182又5/8度,即半个大圆弧。沿中分线把竹篾削去一半,必须使中分线正好是竹篾两端孔中心的连线。从冬至点起,令竹篾的中分线沿赤道每隔一度移动一次,每一次均读出它与黄道相交的度值,就可以得知赤道每增一度时,黄道度或少或多于一度的数值。这多少之数即为黄赤道进退数。赤道度增率大于黄道度增率时,为多,为进数;;相反,为少,为退数。这是我国古代量度黄赤道进退数具体方法的最早、最详尽的记载。 小的浑天仪模型制成后,作为试验,试验准确了,然后再用铜来铸成正式仪器。在张衡谨慎、细心操作下,耗费了许多心血,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这个仪器终于制造成功了。因为这个仪器是根据浑天理论来制造的,所以张衡就把那个用竹蔑编成的模型叫做“小浑”,铜铸的就定名叫做“浑天仪”。张衡的浑天仪在好些地方和近代的假天仪相似,不过近代的假天仪当然比它精密得多。 张衡制造的浑天仪是依据浑天原理而制成。其形状是个球形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浑天仪分做内外几层,每层都可以转动,中间有个铁轴贯穿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轴和球体的接触有两个交点,即天球上的北极和南极。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圈的下面,另一半显露在地平圈上面。在球的表面排列有二十八宿和其它恒星,球面上还有黄道圈和赤道圈,二者成24度夹角,分列有二十四节气。从冬至点起(古代以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把圆分成3651/4度,每度又细分成四个小格。球体外面有两个圆圈,一个是地平圈,一个是子午圈,外圈圆周长为一丈四尺六寸一分。天轴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斜交成36度,就是说北极高出地平36度。这是洛阳地区的北极仰角,也是洛阳地区的地理纬度。这架仪器的构造,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为了使浑天仪能够按照时刻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组滴漏壶。滴漏壶是古代测知时刻的仪器,它用一个特制盛水的器皿,下面开个小孔,水一滴一滴流到刻有时刻记号的壶里,人们只要看到壶里水的深浅,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时刻。当时没有发明钟表,我们的祖先就用它来测定时刻。张衡运用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组滴漏,巧妙地应用两个壶和浑天仪配合起来,利用壶中滴出来的水的力量来推动齿轮,齿轮再带动浑天仪运转,通过恰当地选择齿轮个数,巧妙地使浑天仪一昼夜转动一周,把天象变化形象地演示出来,人们就可以从浑天仪上面观察到日月星辰运行的现象。 张衡制成青铜浑天仪后,把它安装在一间密室里,用流水的力量使它转动。然后,让一个管理人关闭在室内,高声向站在观象台上的观察者报告说:浑仪上哪一颗星正在升起,哪一颗星正在达到天顶,哪一颗正在落下去。一切都准确地同天象相符。 在浑天仪和滴漏壶之外,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机械日历,叫做“瑞轮冥荚”。《晋书·天文志》记载:“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冥荚于阶下,隋月虚盈,依历开落。”冥 荚是传说中的一种树,每天生一个荚,生到第15个以后,又每天掉一个荚,掉完以后再重新生长。受此启发,张衡创造了瑞轮冥荚,其内装有机关,在一个立轴上装上十五个具有凸轮作用的拨板,使它们依次分别作用十五个冥荚,各按着应有的时刻升起和降落。然后把瑞轮冥荚放在浑天仪殿房外面阶台旁边。接联到滴漏壶上去,也是利用漏水转动和浑天仪联动。它从每月初一起,每天转出一片木叶,到15日共转出15片,然后每天再转入一片,依次减少,到月落为止。因为阴历是和月亮的运行配合的,所以这种仪器不仅可以表示出日期,它还可以表示出月亮圆缺的增减情形,也就是按照阴历中的朔日、上弦、望日、下弦、晦日等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旋转开合着,使人们从瑞轮冥荚上可获得类似活动日历的效用。 总之,张衡的《灵宪》和浑天仪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方面极其重要的科学成就。它一方面总结了古代天文学的珍贵成果和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刻意创新表示了运用科学仪器的卓越典范。尤其是浑天仪,这种精密的科学仪器提供了极其优秀的观察天象的方法,对以后天文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2023-08-09 11:20:523

地球仪是怎样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仪难道不是看地图的么?测地震方向那么高级的功能怎么会有?!
2023-08-09 11:21:143

历史上的张衡地动仪到底是不是一个摆设

中国地震局里摆着一个用来测试的
2023-08-09 11:21:242

谁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最早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天文学家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和测定气象风向的仪器之一。候风地动仪的原理是利用地球重力和气压差异,通过悬挂的球体和龙头,来判断风向和地震方向。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3-08-09 11:21:321

地动仪是如何敏锐感知地震的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张衡是我国汉代的一位科技全才,在数学、天文、地学,甚至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张衡生活的那个时代,地震频繁。据记载,从公元92年到125年的30多年间,洛阳等地先后发生过20多次地震,其中有6次是破坏性较大的。目睹地震造成的灾害,张衡决心对其发生规律进行探究。经过6年孜孜不倦的艰苦努力,他于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用青铜制成,状似倒置的酒坛,四周刻着8条龙,龙头分别朝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个方向。每条龙嘴里含着一个小铜球,龙头下方,蹲着一个铜制的蟾蜍,对准龙嘴张着口。要是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吐出铜球,掉入蟾蜍口中,发出地震警报。公元138年3月1日,地动仪正西方龙嘴中的小球突然掉入下面的蟾蜍口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可是当天洛阳一带一点也没有觉察到震动,许多学者和官员议论纷纷,讥笑地动仪不灵。过了几天,驿使快马来报,陇西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此时人们才相信了地动仪的作用,盛赞它应验如神。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它对千里之外地震的测知是地震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地震波,从而对地震进行远距离的测量,这一原理直到现在仍然在沿用,它比欧洲类似的仪器要早1700年。
2023-08-09 11:21:511

请问地动仪到底是张衡还是王振铎设计的?

张衡
2023-08-09 11:22:014

地震仪是什么原理? 地震仪是什么原理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的功能是判定地震方向的. 地动仪中有一根倒立的、重心较高的长木椎,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和倒竖一个啤酒瓶相似.当地震波传来是,仪器的底座起始的运动方向是指向震中,向相反方向的.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这时候木椎倒下的方向,就是指向震中的.木椎倒下触发了这个方向的一个杠杆,杠杆带动这个方向的一个龙头,龙头就释放了口中的木珠,从而指示了震中的方向. 地动仪不能判定震中的距离和大小.
2023-08-09 11:22:301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古时候就有地震仪了?

地震仪的原理就是它能够感受到细微的地壳运动,古代人的智慧其实也是很强大的,他们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科技,但是也可以制造出这些精妙的仪器。所以一定不要低估古代人的智慧。
2023-08-09 11:22:404

地动仪是什么回事?

公元132年,在京师(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观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认为地震发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测出来呢?这不成“决胜千里之外”了吗? 张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13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张衡发明的仪器叫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造而成,圆径达八尺,外形像个酒樽,机关装在樽内,外面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各设置一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各蹲着一个铜蛤蟆,昂头张口,当任何一个方位的地方发生了较强的地震时,传来的地震波会使樽内相应的机关发生变动,从而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龙嘴里含着的小铜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发出"铛铛" 的响声,这样观测人员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公元134年12月13日,这台地动仪西方的龙嘴张开了,铜球“铛”的一声落到蛤蟆嘴里,测知洛阳以西发生地震。但由于洛阳没有感到震动,所以很多人议论纷纷,说这台仪器不准。几天以后,信使飞马来报,距离洛阳以西一千多里的陇西(甘肃东南部)发生了地震,这才使朝廷内外“皆服其妙”。 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在时间上却晚了1700多年。 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1930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我国地震台由一个发展到几百个,目前已拥有全国基本台网,大地震速报台网,都可以由地震仪记录下来,并报送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使我国地震观测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地动仪中有一根倒立的、重心较高的长木椎,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和倒竖一个啤酒瓶相似。当地震波传来是,仪器的底座起始的运动方向是指向震中,向相反方向的。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这时候木椎倒下的方向,就是指向震中的。木椎倒下触发了这个方向的一个杠杆,杠杆带动这个方向的一个龙头,龙头就释放了口中的木珠,从而指示了震中的方向。 地动仪不能判定震中的距离和大小。 现在的地震仪原理的解释出现在《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一篇课文上。文章的题目为《记录地震》。那么,地震已是如何工作的呢?最粗糙的测试地震的方法是将不同高度的小圆柱体放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当地震发生时,这些圆柱体会倒下。不同程度的地震会导致不同稳定性的圆柱体倒下。也就是说,当地震不强烈时,仅仅那些最不稳定的圆柱体倒下,而地震很强时,所有的圆柱体都会倒下。这只是简单的一个测试地震的方法,无法精确的记录地震的波动状况。因此,这种测试工具需要进一步改进。 我们知道,当我们写字的时候,笔在纸上移动,从而留下了痕迹。相反,如果我们保持笔不动而纸移动,我们也可以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种原理可以用来记录地震的波动情况。有些人会担心,当地震发生时,纸和笔都在动,如何可以精确的记录地震的运动情况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试验。取一段长线(一米足矣),在线的一头系上一个重物,用手拿住线的另一头,将重物悬于空中,但是保持重物的地段刚好轻轻接触地面,然后轻轻的前后左右的摆动拿着线的手,你会发现重物的低端几乎不会移动。这其中的原理就是惯性。线一端已经随手的移动而移动,但是重物的一端由于惯性的作用,仍然保持在原处。也许移动的手会对重物的位置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经通过长长的线大大地削弱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将纸放在下面,用一支可以书写的笔代替重物,我们就可以记录地震的波动情况了。 事实上,为了记录更精确,平铺的纸可以用一个随着轮子转动的纸圈代替,这样,当地震没有发生的时候,笔会在纸上留下一条直线,当地面发生于此垂直的波动时,就会在纸上留下波浪状的记录。但是,问题是,无法记录与直线同方向的波动。但是,多个不同方向的设备可以削弱这些不利情况。记得采纳啊
2023-08-09 11:24:061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靠什么来测定方向的?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 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答案补充 悬垂摆原理
2023-08-09 11:24:251

地动仪内部构造是什么?

地球仪里面没什么构造是空心的
2023-08-09 11:24:362

地动仪是干什么用的?

地动仪能够测出地震的方向
2023-08-09 11:25:006

什么叫地震仪

测试地震的仪器,当有地震时就会有警报出现。
2023-08-09 11:25:214

张衡发明了什么地震仪

问题一: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什么 张衡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候风地动仪】 所谓候风地动仪,是用来测报地震的仪器。围绕这一名称,学界曾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候风地动仪包括了候风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候风仪”是用于测风的,“地动仪”才是用于测地震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候风”,即是“候气”,古人认为地震是由于地“气”变动所引起的,所以叫“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制成,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2.7米,其外形像一个大型酒樽。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为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8组机械装置)。 它比欧洲出现地震仪的时间要早一千五百年左右。但由于实物的失传以及原始文献记载的简略,使得今人对其内部结构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张衡的地动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是大家一致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分析考证、广泛的学术讨论以及合理的模拟实验,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资源已上传,望您喜欢和采纳! PS: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mmmmmmmmmmmmmmm by:知道团队【写意天下】 问题二:张衡是怎样发明的地震仪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 后来,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 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地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 问题三: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有哪些原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原理: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早已失传,在历史教科书中和科技馆里频繁亮相的地动仪,只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复原模型。 问题四:请问张衡除了发明了地动仪还发明了什么? 浑天仪?? 问题五: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意义是什么时候 是汉代 的又一传世杰作。在 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u30fb五行志》记载,自和帝 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 )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 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 、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架 。 据《后汉书u30fb 》记载, “以精铜铸成,圆径 ”,“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 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 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 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 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2023-08-09 11:25:421

张衡为什么发明地震仪

问题一: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 后来,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 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地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 问题二:张衡为什么要发明地动仪? 科学家嘛,为了准确地知道地震发生地 问题三: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意义是什么时候 是汉代 的又一传世杰作。在 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u30fb五行志》记载,自和帝 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 )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 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 、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架 。 据《后汉书u30fb 》记载, “以精铜铸成,圆径 ”,“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 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 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 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 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问题四:张衡的地震仪 现在中国所见到的地动仪,并不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而是后人复原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就毁于战火了,地动仪发明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这是他在太史令任上的最后一件大工作。在《后汉书u30fb张衡传》中对这件事有较详细的记载。自19世纪以来即有人力图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来复原张衡的这项伟大的发明。到了20世纪50年代,王振铎先生“复原”了张衡地动仪(见右图),并且被认为是科学的,甚至广泛的被纳入小学生课本。不过,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多次在公开场合大出洋像,它要么不能动,要么就是跺脚也会被当成地震,可是人们却误信王振铎的复原就是张衡原本的发明, 国内外学者也因此早就开始不停的否定它。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这给张衡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的名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今证明,不是张衡的地动仪有错,而是王振铎先生的复原有原理性错误。不过,王振铎在地动仪外型上的复原,还是卓有建树的,这点应该肯定。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目前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于袁宏的《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u30fb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见左图)。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张衡这台仪器性能良好,曾预报过洛阳的一次地震,据当时记载:“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甚至可以测到发生在数千里外而在洛阳并无人有震感的地震。这台仪器不仅博得当时人的叹服,就是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也无不赞叹。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那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乃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之久! 问题五: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有哪些原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原理: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早已失传,在历史教科书中和科技馆里频繁亮相的地动仪,只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复原模型。 问题六:请问张衡除了发明了地动仪还发明了什么? 浑天仪??
2023-08-09 11:25:591

谁能告诉我EXCEL里的那个V-LOOKUP怎么用啊。

http://baike.baidu.com/view/3153205.htm百度百科,很详细~
2023-08-09 11:24:175

宇航员英语怎么读

1、宇航员英语的读音:astronaut[__str_n_:t]。2、[名词]astronaut;cosmonaut;astrogator;astronauticalflier;spaceman;3、[例句]宇航员皮埃尔·索特想要把这个长15英尺的机械手安到人造卫星上。AstronautPierreThuottriedtolatchthe15-footroboticarmontothesatellite.
2023-08-09 11:24:181

为什么电脑3d测试33分 独立显卡1g 处理器 AMD Athlon(速龙) II X2 245 双核 主板 铭瑄 MS-N68D3L 内存4G

你的显卡具体是什么型号的,有些低端卡的显存确实有1G,但是性能确实很差。最好把你的显卡型号报一下。
2023-08-09 11:24:193

如何用英语翻译"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  To Pull up the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Once upon a time, an old farmer planted a plot of rice. Everyday he went to the field to watch the seedlings grow. He saw the young shoots break through the soil and grow taller each day. But still, he thought they were growing too slowly. He got impatient with the young plants. "How could the plants grow faster?" He tossed in bed during the night and could not sleep. Suddenly he hit upon an idea. He had an idea not wait for daybreak. He jumped out of the bed and dashed to the field. By the moonlight, he began working on the rice seedlings. One by one, he pulled up the young plants by half an inch. When he finished pulling, it was already morning. Straightening his back, he said to himself, "What a wonderful idea! Look, how much taller the plants have grown one night!" With great satisfaction, he went back home. He told his son what he had done in a triumphant tone. His son was shocked. Now the sun had risen. The young man was heart-broken to see all the pulled-up young plants dying.    People now use " Ba Miao Zhu Zhang"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those who are too eager to get something done only to make it worse. The idiom is a bit like the English proverb "Haste makes waste" ------to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  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长得一定更高了。  隔天早晨.一早起身,他迫不及待地起去稻田看他的“成果”。  哪知,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2023-08-09 11:24:201

火锅英语翻译

"火锅"在英语中的翻译是 "hot pot",是一道中国传统的美食。解释"Hot pot" 是指一种在热水中煮食各种食材的中国传统美食。通常,人们将肉类、蔬菜、豆腐等食材放入滚烫的锅中煮熟,然后蘸上调味酱后食用。火锅有很多种类,如四川火锅、重庆火锅、鸳鸯锅等,每种火锅都有其特有的风味和调料。用法"Hot pot" 这个词在英语中常作为名词使用,表示一道特定的中国菜肴,例如:We went to a hot pot restaurant for dinner last night.(昨晚我们去了一家火锅店吃晚餐。)Hot pot is a popular winter dish in China.(火锅是中国冬季流行的菜肴。)此外,"hot pot" 还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某个食物或者饮料非常热,例如:Be careful, the soup is hot pot.(小心,这个汤非常烫。)
2023-08-09 11:24:211

植物现状分析

植物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植物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植物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植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植物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植物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植物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植物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植物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植物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植物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植物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植物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植物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2023-08-09 11:24:241

测未来33天里会有什么好事

  运势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中,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期待好事情的发展,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的,好事的到来对大家的生活是有影响的。那未来33天里会有什么好事? 测试 一下就知道答案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 综合测试 吧!   你失去什么的时候是最崩溃的呢?   A、当然是金钱   B、是爱情   C、是亲情   D、不好说   测试答案:   A、未来33天里会有发财好事   未来33天你会得到赚钱的好机会,你在赚钱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赚钱能力,你会感觉赚钱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面对赚钱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行动力在上升,这一次你要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B、未来33天里会有升职好事   未来33天里,你在职场上的付出会比较多一些,不过这样的付出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你会因为这样的付出而得到升职的机会。你的职场成就和价值在提升中,大家都是看好你的,你能够在职场上证明自己,职场地位会得到提升。   C、未来33天里会有爱情好事   未来33天里,你的感情生活是有好事情发生的,你会遇见适合自己的人,面对感情的时候你开始有了勇气,有了信心。对的人出现了之后你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充满了希望的,有人陪伴之后你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害怕了。
2023-08-09 11:24:271

初二英语作文拔苗助长80词

To Pull up the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Once upon a time,an old farmer planted a plot of rice.Everyday he went to the field to watch the seedlings grow.He saw the young shoots break through the soil and grow taller each day.But still,he thought they were growing too slowly.He got impatient with the young plants."How could the plants grow faster?" He tossed in bed during the night and could not sleep.Suddenly he hit upon an idea.He had an idea not wait for daybreak.He jumped out of the bed and dashed to the field.By the moonlight,he began working on the rice seedlings.One by one,he pulled up the young plants by half an inch.When he finished pulling,it was already morning.Straightening his back,he said to himself,"What a wonderful idea!Look,how much taller the plants have grown one night!" With great satisfaction,he went back home.He told his son what he had done in a triumphant tone.His son was shocked.Now the sun had risen.The young man was heart-broken to see all the pulled-up young plants dying.
2023-08-09 11:24:291

电脑主板测试卡卡在33要怎么解决问题?

33 . 视频显示器检查结束;将开始利用调节开关和实际插卡检验显示器的关型。 彩色监视器(80列)是可以工作的。
2023-08-09 11:24:121

谁知道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用英文怎么翻译 急需。。。。

To Pull up the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拔苗助长”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old farmer who planted a plot of rice. After he planted the seedlings, every day he went to the field to watch the seedlings grow. He saw the young shoots break through the soil and grow taller each day, but still, he thought they were growing too slowly. Eventually he got impatient with the young plants and suddenly he hit upon an idea that one by one, he pulled up the young plants by half an inch. The next early morning, the young man couldn"t wait to check his “achievement”, but he was heart-broken to see all the pulled-up young plants dying. 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seedlings)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都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很不耐烦。想了又想,他终于想到一个“最佳方法”,他将稻苗全都拔高了几分。第二天,一早起身,他迫不及待地去稻田看他的“成果”。 哪知,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2023-08-09 11:23:592

智商测试题国际标准在线测试33题

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蛇 B.大树 C.老虎 2.在下列分数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3/5 B.3/7 C.3/9 3.男孩对男子,正如女孩对______. A.青年  B.孩子  C.夫人 D.姑娘 E.妇女 4.如果笔相对于写字,那么书相对于______. A.娱乐 B.阅读  C.学文化  D.解除疲劳 5. 马之于马厩,正如人之于______. A.牛棚 B.马车 C.房屋 D.农场 E.楼房 6. "2 8 14 20 ___" 请写出 "___"处的数字 7. 如果下列四个词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就选是,否则选否. 生活 水里 鱼 在  A 是 否 8. 如果下列六个词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就选正确,否则选错误 球棒 的 用来 是 棒球 打 A 是 否 9. 动物学家与社会学家对应,正如动物与_____相对 A.人类 B.问题 C.社会 D.社会学 10.如果所有的妇女都有大衣,那么漂亮的妇女会有: A.给多的大衣 B.时髦的大衣 C.大衣 D.昂贵的大衣 11. "1 3 2 4 6 5 7 ___" 请写出"____"处的数字 12.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13.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铁锅 B.小勺 C.米饭 D.碟子 14. "9 7 8 6 7 5 ___" 请写出"___"处的数字 15.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写字台 B.沙发 C.电视 D.桌布 16.右面的图中紧接的图形应是下面哪个: A B C D 17. 961 (25) 432 932 (___) 731 请写出"___"处的数字 18.选项A.B.C.D.中,哪项该填在 "XOOOOXXOOOXXX" 后面 A.XOO B.OOX C.XOX D.OXX 19.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____苗助长 A.揠 B.堰 C.偃 20.填上空缺的词 金黄的头发 (黄山) 刀山火海 赞美人生 () 卫国战争 2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地板 B.壁橱 C.窗户 D.窗帘 22. "1 8 27 ___" 请写出"___"处的数字 23.填上空缺的词 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作奸犯科()教学相长 24.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字,使其与括号前的字组成一个词,同时又与括号后的字也能组成一个词: 款()样 25.填入空缺的字母 B F K Q 26.填入空缺的数字 16 (96) 12    10 () 15 27.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A.斑马 B.军马 C.赛马 D.骏马 E.驸马 28.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字,使其与括号前的字组成一个词,同时又与括号后的字也能组成一个词: 祭()定 29.在括号内填入一个字,使之既有前一个词的意思,又有后一个词的意思 顶部()震荡 30.填入空缺的数字 65 37 17 () 31.填入空缺的数字 41 (28) 27 83() 65 32.在abcd四个图形中选出可以填入右边"?"处的一个 33.填上空缺的字母 C F I    D H L     E J () ;
2023-08-09 11:23:561

中考词汇是火星英语好还是闪过 好?

个人认为星火好
2023-08-09 11:23:554

mop是什么货币

mop是澳门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区的法定货币。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一澳门元等于一百美分。澳门流通的货币是1999年发行的。纸币面额为1000元、500元、100元、50元、20元、10元,铸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元、2元、1元。澳元纸币由澳门金融控制一、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的关系。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应用,区块链是数字货币中技术最低、技术手段最重要的。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成功应用。之所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是因为它具有加密和不可篡改两大特点,可以将数字货币的出错概率降低到0。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二、澳门货币可以在哪些银行兑换人民币?澳门币可以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在中国,开设外币兑换业务的任何银行兑换澳门币。中国的可兑换外币主要有:英镑、港元、美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瑞典克朗、丹麦克朗、挪威克朗、日元和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澳门元、菲律宾比索、泰国泰铢、新西兰dollar、韩国dollar等。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每年的金额相当于每人每年5万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根据国际收支情况调整年度总额。最后,如果你想兑换澳门货币,你可以在内地的银行兑换,也可以在澳门的银行或澳门的酒店兑换。在澳门,港币的使用方式与澳门元相同,定价也相同。比如一瓶瓶装水说10 澳门元,和10港币是一样的。当然,人民币也是用10元。如果两者都不能兑换,可以在澳门入关后兑换。
2023-08-09 11:23:511

谁知道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用英文怎么翻译 急需。

谁知道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用英文怎么翻译 急需。 揠苗助长(To Pull up the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Once upon a time, an old farmer planted a plot of rice. Everyday he went to the field to watch the seedlings grow. He saw the young shoots break through the soil and grow taller each day. But still, he thought they were growing too slowly. He got impatient with the young plants. "How could the plants grow faster?" He tossed in bed during the night and could not sleep. Suddenly he hit upon an idea. He had an idea not wait for daybreak. He jumped out of the bed and dashed to the field. By the moonlight, he began working on the rice seedlings. One by one, he pulled up the young plants by half an inch. When he finished pulling, it was already morning. Straightening his back, he said to himself, "What a wonderful idea! Look, how much taller the plants have grown one night!" With great satisfaction, he went back home. He told his son what he had done in a triumphant tone. His son was shocked. Now the sun had risen. The young man was heart-broken to see all the pulled-up young plants dying. People now use " Ba Miao Zhu Zhang"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those who are too eager to get something done only to make it worse. The idiom is a bit like the English proverb "Haste makes waste" ------to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 *** . 异译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人们现在用拔苗助长形容急于求成,违法客观规律,只会把事情办坏。成语有点像西方的谚语“欲速则不达”——过度的热情只会把事情办坏 揠苗助长后面的翻译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这段文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拔苗助长”成语的典故。孟子借此喻向公孙丑说明如何培养人的浩然正气,要靠义与道相配合,需要靠不断累积正义之举而获得,且要不听培养,不能停止和忘记,不能贪快妄进。 揠苗助长 翻译(字词也要0 就是不按寻常路 古文 《揠苗助长》翻译一句话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 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揠苗助长这些词语还有什么 欲速不达 [yù sù bù dá]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 处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例 句 磨刀不误砍柴工,宁可少生产一些,也要先把装置维修好,不然~ 求揠苗助长故事中“予”在文中指“我”读音() yu 三声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典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近义词:墨守成规。 揠苗助长原文断句 揠苗助长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 :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结出果实。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长:原作“揠苗助长”,后作“拔苗助长”。 如何讲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 中华成语大词典 揠苗助长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近义词】:欲速不达 【反义词】:放任自流、循序渐进 【歇后语】:宋国的农夫 【语法】:作主语、宾语;同“拔苗助长” 【英文】: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 ***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成语故事】: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这四个字的意思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近义词】:欲速不达 【反义词】:放任自流、循序渐进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刻舟求剑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揠苗助长"的故事形成于哪个时期 春秋战国
2023-08-09 11:23:481

航天员的相关资讯(最好英文)

定义 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astronaut”(航天员)。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用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职业称呼 英文“astronaut”(国际音标:0403str0505n00t或0403str0505n08t)源于希腊语的“04στρον”(星星)和“να03τη09”(水手)二词,全词的意思是“在星际间航行的人”,即航天员,其俄文版本为астрона07вт。俄文“космонавт”(国际音标:k05sm0704naft)取自希腊语单词“κ02σμο09”(宇宙)和“να03τη09”(水手)二词,全词的意思是“在宇宙间航行的人”,即宇航员,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5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1] [2]“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à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να03τη09”)。“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中文稿件中,多用“航天员”,英文稿件用“astronaut”,俄文稿件多用“космонавт”(cosmonaut)。在西方与东欧,美国航天员被称为“astronaut”,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kosmonavt)。事实上,“космонавт”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航天员诺曼·萨加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космонавт”。太空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是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Восток-1)进入太空。第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Восток-6)进入太空。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伦·谢泼德则成为美国首位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成为中国首名航天员。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华裔人士包括卢杰、王赣骏、焦立中、张福林,所有人都来自美国。上太空的宇航员里面最年轻的是戈尔曼·季托夫,当他乘坐东方2号上太空时只有26岁。最老的则是约翰·格伦,他乘坐STS-95上太空时已经77岁了。在太空中逗留最长纪录是瓦列里·波利亚科夫的438天。到2003年,个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数是七次,纪录由杰里·L·罗斯和张福林两人所保持。航天员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401,056公里(在阿波罗13号紧急事件时产生)。首个自制太空船上太空的航天员是迈克·梅尔维尔,乘坐的是太空船一号(SpaceShipOne Flight 15P)。这应该与各式各样百万富翁太空游客形成对比,那些太空游客只是作为公开提供资金的飞行乘客或少数人员(通常由俄罗斯提供飞到国际空间站的服务)。在美国,被选为航天员候选人将收到银质宇航员之翅。当他们进入太空后,他们将收到金质宇航员之翅。美国空军也对飞越海拔80公里的飞行员授予宇航员之翅。国际宇航员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只有美国和苏联有现役的航天员。1976年苏联开始实行Intercosmos计划,组成第一组从社会主义同伴国家选拔出来的6名宇航员,第二组在1978年开始训练。在1978年几乎同时,欧洲空间局选择了4名航天员进行训练,以进行在航天飞机上执行的首个太空实验室任务。法国在1980年开始训练自己的航天员(英文称为spationauts),接着是德国在1982年,而后是加拿大在1983年,日本和意大利则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数个更多的国际运载专家被选为航天飞机航天员,之后俄罗斯的联盟任务也有国际专家的参与。1998年欧洲空间局组成单一的航天员组织,以消解以前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家组织。航天员的组成 苏联和美国的首位航天员,来自具有喷射战斗机飞行员,通常是有军衔的试飞员。军事航天员会获得一枚特别资格奖章,宇航员奖章奖励给完成航天员训练和参与太空飞行的军事航天员。航天员遇难 航天灾难到目前为止18名航天员在太空任务中丧生,在地面训练意外中丧生的至少有10人。
2023-08-09 11:23:481

excel里的vlookup怎么用

G3单元格输入公式:=IF(COUNTIF(A:A,F3),VLOOKUP(F3,A:C,3,0),"")防止查找出错。VLOOKUP函数动态图解:http://hi.baidu.com/gouweicao78/blog/item/204da3fb516772cab48f31cc.html
2023-08-09 11:2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