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实验报告?

2023-08-17 23:01:24
共1条回复
慧慧

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的方法,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测声速.实验内容1

测量实验开始时室温.2

驻波法(1)

将超声声速测定仪的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靠在一起,检查两表面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将其调平.(2)将函数信号发生器接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发射端,示波器接接收端.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正弦波,输出频率在300HZ左右,电压在10-20V.(3)通过示波器观察讯号幅度,调整移动尺改变测定仪两端的距离找到使讯号极大的位置,在极大值附近应该使用微调,即固定移动尺螺丝,使用微调螺母调整.(4)从该极大位置开始,朝一个方向移动移动尺,依次记下每次讯号幅度极大(波腹)时游标的读数,共12个值.3

相位法(1)

将超声声速测定仪的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靠在一起,检查两表面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将其调平.(2)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接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发射端,的CH1接在接收端,CH2接在发射端.选择CH1,CH2的X-Y叠加.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正弦波,输出频率在300HZ左右,电压在10-20V.(3)

通过观察李萨如图形,调整移动尺改变测定仪两端的距离找到使图形为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的位置.(4)从该位置开始,朝一个方向移动移动尺,依次记下每次图形是斜率为正的直线时游标的读数,共10个值.4

测量实验结束时室温,与开始时室温取平均值作为温度t.收拾仪器,整理实验台.5

对上面两组数据,分别用逐差计算出l,然后算出声速v,并计算不确定度.与通过t计算出的理论值计算相对误差.数据处理1

理论计算实验开始时温度23.0℃,实验结束时温度21.8℃,所以认为实验时温度t=22.4℃.根据理论值计算2

驻波法游标读数(mm)95.42100.50105.70110.66115.88120.90126.16131.34136.20141.44146.52151.60逐差=3(mm)30.7430.8430.5030.7830.6430.70相邻游标相减的2倍=i(mm)10.1610.409.8810.4410.0410.5210.369.7210.4810.1610.16标准差的A类不确定度查表得:当n=11,P=0.95时,=2.26.因为是用类似游标卡尺的仪器测量的,所以B类不确定查表得,当P=0.95时,=1.96.所以的不确定度选取声

相关推荐

急求一份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测电压信号; 3.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并利用其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 二、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探头。 三、实验原理 1. 示波器 2. 双踪示波器的原理 3. 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 YCH1 或 CH2 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 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正弦电压的周期相等时,则显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如图 3 ,若在 YCH1 和 YCH2 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 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得到两个正弦波。 4. 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 在示波器的 Y 偏转板和 X 偏转板上分别加上正弦波,当信号的频率比值为简单整数比时,得到李萨如图形。 fx 、 fy 为 x,y 偏转板上信号频率, nx 、 ny 为李萨如图形与假想水平线、垂直线的切点数目。 四、实验内容 1. 做好准备工作,设置好示波器; 2. 观察各种波形; 3. 测量正弦波的电压峰值、周期和频率,测四组数据。 六、思考题 1. 简述示波器显示电压——时间图形(即电信号波形)的原理。 答: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 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X 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 Y 偏转板和 X 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当然电压不同,周期不同,所得到的图形会不一样。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测正弦波的电压峰值 次数 Vp-p 测量值( V ) Vp-p 真实值( V ) 误差( V ) 1 3.68 4 0.32 2 8.56 10 1.44 3 13.3 15 1.7 4 18.8 20 1.2 2. 测正弦波的周期、频率 次数 T 真实值( S ) f 真实值( HZ ) f 测量值 (HZ) f 误差 (HZ) 1 1×10-2 100 100 0 2 1×10-4 104 10010 10 3 1×10-6 106 106 0 4 1×10-7 107 9.963×106 3.7×1043. 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 李萨如图形 fx(HZ) ny nx fy= nx*fx/ ny (HZ) 实际测量值 (HZ) 90 1 1 90 89.9 90 1 2 180 180.1 90 2 1 45 45.2 90 3 2 60 60.7 六、思考题 1. 简述示波器显示电压——时间图形(即电信号波形)的原理。 答: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 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X 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 Y 偏转板和 X 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当然电压不同,周期不同,所得到的图形会不一样。 七、注意事项 1. 荧光屏上光点(扫描线)亮度不可调得过亮,并且不可将光点(或亮线)固定在荧光屏上某一点时间过久,以免损坏荧光屏。 2. 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上所有开关及旋钮都有一定的调节限度,调节时不能用力太猛。 3. 双踪示波器的两路输入端 CH1 , CH2 有一公共接地端,同时使用 CH1 和 CH2 时,接线时应防止将外电路短路。
2023-08-10 13:04:451

示波器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

通过示波器可以读出与波形相关的各种参数,如幅值、波长、周期t等,利用这些数值推导出与理论计算相吻合的结果,就是你的实验结论。
2023-08-10 13:05:352

示波器与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示波器与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业学科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示波器和测量声速的方法,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对物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的总结和开展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实验步骤 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路板以及电路线等。在实验时,我们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将需要测量的电路按照图纸连接,并与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相连。然后,我们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相应频率的信号,通过电路板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将信号通过电路板传输到示波器上。接着,我们对示波器进行调节,使其满足我们实验的测量要求。最后,我们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到需要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分析 我们测量的第一个实验是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实验电路的波形变化,并记录下了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与计算,我们得到了该电路的相关参数,如电路频率、电压、电流等。这些参数可以进一步用于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测量的第二个实验是测量声速。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两个或多个测距器间隔一定距离并以一定时间间隔发声,从而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我们通过对时间、声波频率以及距离的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这个实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需要对声速进行测量和分析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总结和建议 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示波器和测量声速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我们增强了对物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技能。对于以后的实验,我们建议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加先进的仪器和方法,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研究物理学的领域。总之,本次实验成果丰硕,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023-08-10 13:05:501

大学物理实验,二踪示波器设计性实验报告的小论文

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主要仪器设备: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器实验原理和内容:1. 示波器基本结构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示波管是核心部分。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 由外部玻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 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 通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 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偏转系统由X、Y两对偏转板组成, 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 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 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不同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 使其幅度适合于观测。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 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 这一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开始的时间由触发系统控制。2. 示波器的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偏转板上五点也是, 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 如左图所示:如果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 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 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 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 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 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3. 扫描同步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 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 当某些因素改变致使周期发生变化时,使用扫描同步功能, 能够使扫描起点自动跟踪外界信号变化, 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步骤与操作方法: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 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其中a为垂直偏转因数(电压偏转因数)(从示波器面板的衰减器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单位为V/div或mV/div; h为输入信号的峰-峰高度, 单位div; b为扫描时间系数, 从主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上可以直接读出, 单位s/div、ms/div或μs/div; l为输入信号的单个周期宽度, 单位div。(1) 打开电源开关并切换到DC档, 拨动垂直工作方式开关,选择未知信号所在的通道。(2) 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 以及它们对应的微调开关, 使未知信号图形的高度和波形个数便与测量。 同时在开关上读出计算所需的a、b值。(3) 调节“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旋钮,利用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取l、h值, 并记录。2. 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半波和全波整流波形(1) 将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信号分别接到整流电路的AB端, CD端送入示波器的CH1或CH2端。通过调节“扫描时间系数选择开关”和“垂直偏转系数开关”是信号显示在屏内, 分别观察整流后的波形, 并
2023-08-10 13:06:001

求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光线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光线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光线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扩展资料:示波器的作用:1、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由电子管放大器、扫描振荡器、阴极射线管等组成。2、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
2023-08-10 13:06:23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是什么?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实验计划创新型从2007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每年都发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其目的就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q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许多高校的各类示范性实验中心。
2023-08-10 13:07:04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怎么写?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如下: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三、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2023-08-10 13:07:221

模电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模电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通过此次“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是我对模拟电子实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可以提高我们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可以开拓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如下: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三、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2023-08-10 13:07:391

大学物理实验 示波器的使用

示波器 开放分类: 仪器、仪表 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由电子管放大器、扫描振荡器、阴极射线管等组成。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示波器分为数字示波器和模拟示波器。模拟示波器采用的是模拟电路(示波管,其基础是电子枪)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形成电子束,并打到屏幕上。屏幕的内表面涂有荧光物质,这样电子束打中的点就会发出光来。 而数字示波器则是数据采集,A/D转换,软件编程等一系列的技术制造出来的高性能示波器。数字示波器一般支持多级菜单,能提供给用户多种选择,多种分析功能。还有一些示波器可以提供存储,实现对波形的保存和处理。示波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从而反映出电磁感应中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的大小。因此借助示波器可以研究感应电动势与其产生条件的关系。示波器使用方法: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从而反映出电磁感应中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的大小。因此借助示波器可以研究感应电动势与其产生条件的关系。 荧光屏的右上方标有“¤”符号的是辉度调节旋钮,用来调节图象亮度;它下面标有“⊙”和“○”的依次是聚焦调节旋钮和辅助聚焦调节旋钮。两者配合使用可使电子束聚成一细束,在屏上出现一个小亮点,使图象线条清晰。再下面是电源开关和指示灯,电源接通时指示灯明亮。 标有“↑↓”和“→”符号的称竖直位移旋钮和水平位移旋钮,分别用来调节图象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旋钮“Y增益”和“X增益”是调节Y或X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大小、以改变图象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幅度。 “衰减”调节旋钮共分有1、10、100.1000四挡,可使加在竖直方向的信号电压按上述倍数衰减,使得图象在示波管上的垂直幅度依次减到前一挡的十分之一。 右边的旋钮是“扫描范围”调节,它可改变加在水平方向的锯齿波电压的频率范围。第一挡的频率范围是10-100赫,向右旋转每升高1挡,电压的频率范围依次增大为前一挡的十倍。“扫描微调”旋钮可使扫描电压的频率在选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Y输入”、“X输入”和“地”分别是对应方向的讯号电压输入和公共接地的接线柱。“DC、AC”是竖直方向输入信号的直流、交流选择开关。在“DC”位置时,所加信号电压是直接输入的;在“AC”位置时,所加信号电压是通过一个电容器输入的。“同步+-”是同步极性选择开关,置于“+”位置时扫描发生器与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同步;置于“-”位置时与负半周同步,以获得初相位相反的显示波形。
2023-08-10 13:07:585

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求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提起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报告中的误差分析怎么写,另外,还有人想问求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和误差分析怎么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 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 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 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 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 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 物理实验冷却法测金属的比热容中的误差分析怎么写? 误差分析: 1.室温变化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在实际操作实验过程中待测样品周围的空气温度并非一直不变,样品室内空气温度升高使得测量值较实际值偏大。 2.时间的影响: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之间达到热平衡,而两者达到热平衡需要一定时间,响应时间受传感器材质的影响。 3.冷端温度变化给实验带来误差:实验过程中冰块逐渐融化,整个实验所耗时间较长,热电偶冷端的温度有升高,对实验造成影响。 比热容,号c,简称比热,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和误差分析怎么写 其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中国知网u2013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误差探讨 词条u2013比热容 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报告中的误差分析怎么写 在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实验中,当调节分光计的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中心转轴后,由实验可知载物台平面的倾斜程度对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没影响,但顶角的测量随着载物台平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倾斜角度小于2o时,计算得到的折射率值与载物台没有倾斜时得到的值基本一致. 大学物理实验:铁磁性材料居里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后面的误差分析填什么,急用!! 填一些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填实验原理误差。计算误差等,随机误差填环境、设备、人员因素的。 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求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 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 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 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 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 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 示波器的作用: 1、用来测量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由电子管放大器、扫描振荡器、阴极射线管等组成。 2、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 以上就是与求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相关内容,是关于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报告中的误差分析怎么写的分享。看完金属相图铅锡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8-10 13:08:56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习指导的目录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习指导》1.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课后问题与思考]2.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3.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4.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5.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6.静电场的模拟[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7.电桥法测电阻[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8.电子射线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9.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0.分光计的结构与调整[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1.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12.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3.电位差计的校准和使用[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课前思考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课后思考题][实验小结和体会]14.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5.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6.用双棱镜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7.单缝衍射[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18.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课后问题与思考]19.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课后问题与思考]20.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21.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22.温度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实验小结和体会]
2023-08-10 13:09:061

示波器的误差分析

你就根据自己做的分析啊
2023-08-10 13:09:423

求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我来做,
2023-08-10 13:10:012

用示波器法显示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怎么写

如果有图示仪,就很方便了!用示波器的话,你要有三角波发生器,一个通道通过采样电阻取二极管电流值,另一通道取二极管电压值!
2023-08-10 13:10:142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十、(附件)经老师确认后,在预习中设计好的,用于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表格. (一般情况下:第八点和第九
2023-08-10 13:10:252

大学物理实验都有哪些?

各个学校所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都不一样,而且不同学期开设的实验也可能会有不同。如果以本人的大学物理教材(南大,上了两学期)为参考,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力学实验:杨氏模量,拉脱法测水面张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阻力的研究,用物理摆测重力加速度,光学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全息照相,衍射光栅,单缝衍射,光电效应,用分光计测量玻璃折射率,透镜组基点的测量,测量波的传播速度电学实验:密里根油滴实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磁电阻巨磁电阻测量,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特性测量因为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两三年前上过的实验课记得不太全,对着书也不一定能记起来了,所以可能有些遗漏,还望见谅。
2023-08-10 13:10:444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实验报告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比如讲;1,我们使用的电灯泡,当闭合开关时,电流从电源出来,经过导线达到灯丝,由于灯丝的发热,直至发出光来,用作照明这就是电传输中在电阻上发 热的物理现象;2,电风扇的使用,是利用了电流在导体中流过时,导体周围产生的旋转磁场,使风扇的电动机旋转(电磁力)带动风叶旋转而"作功"的物理现象;3,我们把锅放在发热(或燃烧)的炉子上,而炉子上发出的热量使锅内的食物吸收热能而被烧熟,因为是利用了热传导的物理现象;4,我们的风扇或扇子能有风,是利用了其它的力使扇叶的两面产生了不同的压差,从而产生了风(空气动力);5,我们的车子和人能在地面行走,是利用了物体之间的摩擦力;6,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力学)来达到的; 活物理: 1、筷子的原理是杠杆 2、钟表的时针转动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日光灯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自感现象 4、夏天炎热时向地面泼水是利用了蒸发降温的原理 5、坐车时启动或刹车都坐不稳是因为惯性 6、加油站设在空旷处是因为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压强越小,越不容易发生爆炸 7、灯开久了会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8、电视出现图象是示波器的进化 9、被门夹到手指会变形是力的作用效果 10、人能走动、动物能爬或走是因为摩擦力的贡献 11、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流速与压强成反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肥皂泡为什么总是先上升后下降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 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我们常常是看到肥皂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和现象,我们只要留心想一下,就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 这个过程就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会下降。大雪后为什么很寂静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人为的活动减少了吗?那么,为什么在雪被人踩过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原来,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 它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 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波的能量能通过出口反射回来,而大部分的能则被吸收掉了。 从而导致自然界声音的大部分能均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而雪被人踩过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原本新鲜蓬松的雪就会被压实,从而减小了对声波能量的吸收。所以,自然界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闪电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大家都知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放出闪电,闪道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雷鸣”。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内泽特·赖德尔认为,每当暴风雨来临,雨点即能获得额外的电子。 电子是带负电的,这些电子会追寻地面上的正电荷。额外的电子流出云层后,要碰撞别的电子,使别的电子也变成游离电子,因而产生了传导性轨迹。 传导的轨迹会在空气中散布着的不规则形状的带电离子群中间跳跃着迂回延伸,而一般不会是直线。所以,闪电的轨迹总是蜿蜒曲折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03 11:40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 1. 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 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 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 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 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 2.两篇有关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小文章(每篇在200字左右) 1、液体蒸发吸热 实验:把刚煮熟的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 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膜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 了。 分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 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 毕。由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 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其次,由于不同物 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 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 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 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 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 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当蛋堵住 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 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4、浮沉现象 实验: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 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 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 缓缓上浮。 分析: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浸没在液 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 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时,所受重力大 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密度比蛋的密 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5、惯性、摩擦阻力现象 实验: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 就停止的是生鸡蛋。 分析: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 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 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 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6、物体的稳定平衡 实验:选用一只生鸡蛋,在小头一端开个孔并清除干净壳内的蛋清蛋 黄。沿小孔滑入一块重物。以蛋壳的大头端为底部,扶好蛋壳。点燃 一只蜡烛,滴入烛油,把重物封存在蛋壳底部。烛油大约封存至整个 蛋壳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壳推倒后,蛋壳能自动立起。 制成一个“不倒翁”。 分析:在空蛋壳的底端封存的重物和烛油,使整个蛋体的重心移近蛋 壳的底部,重心起低,稳定性越好。当蛋壳倾斜,偏离平衡位置时, 使蛋体的重心升高。因为蛋壳底端是球形的,在蛋体的自身重力作用 下,蛋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上。 7、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外壳完好的蛋,埋入食盐中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一只咸蛋。 虽然蛋壳仍然完好,但连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 分析:因为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而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食盐分子扩散到蛋黄中,使蛋黄也变咸。 3.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黄色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4.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5.“生活中的物理”探究报告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步入一个以创新为灵魂的新型经济形态。 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面向高技术产业化,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历史使命。因此,“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为此,1999年修订的物理教学大纲首次提出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法、日本、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研究型课程。 我国部分地区(上海、北京)或学校,也已先期开展了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从国内外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目前,随着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启用,如何设计、实施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为了避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盲目性,不至于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而是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和教育功能,我们有必要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将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型课程设计与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思想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根据新的物理教学大纲,在普通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讨论乃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物理研究性学习包括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研究学习、社会调查研究、物理学史研究、扩展性学习等几个类型。 其目标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领导、组织、管理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定位 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物理学科教学有较多不同特点,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时,需要准确定位,把握好设计和实施的重点和方向。 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一般的理解和掌握。 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只是载体,不是目的,它只是完成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③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 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创新。 ④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为基础,强调研究内容和原有知识能力和经验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2、研究假设 (1)如果从学科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积极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积极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果在物理教学中由“维持性学习转变为预期性、创造性学习”,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创新,以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研究目的和价值 1、研究目的 通过对教学过程现状的分析,对教与学规律的探索,努力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能力、个性、知识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拓宽现有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丰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从实践的层面反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揭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之间的必然联系,推动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研究价值 研究性学习将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综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一种新。 6.举实例说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150)字左右 比如:农村用的自来水利用的是连通器的原理 离心式水泵能将水抽到电机涡轮处利用的是大气压 液压千斤顶利用了压强一定受力面积和受力大小的反比关系 钳子利用了杠杆原理 汽车的防抱死系统利用了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鞋底采用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因素,增大摩擦力,汽车的轮胎也是同理。 水电站是通过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再转化成电能的能量转化 等等。仔细想想物理无处不在。身边的大多数现象都有物理的应用 7.求一分物理实验报告,是有关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物理现象的,急用 我做过几个实验报告,格式是这样的: 实验名称:探究(研究)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常同上)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推论:(可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最好要靠自己写 我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验现象: 1、彩虹的形成(光的色散、光谱) 2、鸡蛋在水中与盐水中不同的沉浮情况(物体沉浮状态与液体密度关系) 3、水龙头中自来水流速大小受到水泵压力的影响(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8.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总结出物理规律,这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法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各种教材中都安排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验.尤其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做一做的实验对学生研究探讨物理规律是大有益处的.但有些实验中会出现一些跟实验目的关系不大的现象,这里我把它称为次要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有时加以深入研究会增大学生的视野,对素质的提高是有利的.但有些实验做得不当,会使实验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势必影响物理规律的认知.本人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总结几例,供同行们参考. 一、电容器同直流、通交流的演示实验 在演示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的实验中,如果电容选得过大,灯泡的电阻也较大时,接通直流电的瞬间,灯泡要闪亮一下,然后熄灭.如果是在向学生演示时发生了此现象,教师就要抓住这大好时机可以让学生研究讨论,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复习,又有利于新知识加深.然后归纳介绍灯泡的闪亮是电容器充电电流引起的.进而把电容器充电后,再让学生观察电容对灯泡放电时灯泡的闪光.这样额外地做了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由于电流不是连续的,只能维持较短时间,说明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不能连续的通过直流电. 假设为了突出本实验,不节外生枝,因此,做此实验时电容值不宜太大,灯泡电阻要小.在接通直流电的瞬间,充电电流不足以点燃灯泡.从现象看,无可非议,电容是隔直流的,这样实验的效果就很理想. 二、验证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的演示实验 为了验证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本人曾用JL201-1低压电源的直流输出,并用可拆变压器和小灯泡观察之.而通电实验后,发生了灯泡连续稳定地发光.这是怎么回事?是变压器能改变直流电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经分析发现,其根本原因是低压电源的直流输出端送出的是脉动直流电,即直流中含有交流成分的电流.这是因为低压电源内桥式整流后的电压没加滤波而直接送了出来. 发现此问题是在未向学生演示时而确定的.假设直接在课堂上演示,这样势必造成一个错误的结论:变压器可以改变直流电压.为了去伪存真,可以将一个2500μF50V的电解电容并联在直流输出接线柱上,实验效果跟用蓄电池或干电池一样.因此,用低压电源或学生电源直流输出做有关电容和电感的实验时,要附加大容量电容滤波. 假设本实验目的不只是验证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还引入脉动直流电的研究.那么,可先用蓄电池或干电池演示,然后再做上述不成功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结论为什么不一样,充分调动学生探知意识,这样岂不会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吗!?
2023-08-10 13:11:421

求大工模电实验报告U0001f648U0001f648U0001f648

2023-08-10 13:11:501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

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验证实验报告 电路理论是电子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在电路理论中,叠加原理和齐次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通过实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一、实验原理 线性电路是指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电路。在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指一个线性电路系统中的输出等于每个输入量单独存在时运算结果的总和。即,若有一个线性电路系统,它由若干个基本电路组成,则任何一个输入量的响应可以看成由各个基本元件响应的代数和。齐次性指一个函数,其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数域范围内元素的一个函数,如果它满足一定的条件,则称这个函数是线性齐次的。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是基本原理,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和正确性对于理解电路行为及应用至关重要。二、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了基本的线性电路组件,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步骤如下:使用基本电路组件,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一个简单的RC电路,如图所示。设置输入电压Vin = 1V记录RC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改变输入电压至Vin = 2V,记录输出电压Vout将输入电压改变至0V,记录输出电压Vout在实验中,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示波器进行测量的。三、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Vin(V) Vout(V)1 0.52 10 0我们可以看到,当输入电压从1V到2V时,输出电压从0.5V到1V,增加了0.5V,这证明了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即任何一个输入量的响应可以看成由各个基本元件响应的代数和。当输入电压改变到0V时,输出电压也变为了0V,这证明了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即对于任何输出,如果输入为0,则输出也为0。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说明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原理是正确的。四、实验分析与应用 通过实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路行为并应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中的重要原理,它说明了一个线性电路系统中的输出等于每个输入量单独存在时运算结果的总和。在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叠加原理设计和优化复杂的电路系统,以满足特定的功能和需求。齐次性是线性电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指明了线性电路对于特定的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响应,这对于滤波和信号处理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原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并应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在电路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其原理和应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线性电路行为,并为复杂电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帮助。
2023-08-10 13:12:401

八年级上册引言物理实验题答案(3和5页全部)急急急

不准确啊,音速大概360m/s,等声音传过100M已经大约过了0.3秒了。让计时员看发令枪放出的白色粉末开始计时可以减小误差,光速比音速快得多。
2023-08-10 13:12:502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实验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多种方法(二瓦表法,三瓦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功率,对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认识更加清楚了。
2023-08-10 13:13:014

示波器观察全波整流为什么出现和理论上不同的图形?

再调试示波器试试。
2023-08-10 13:13:183

门电路的功能测试

做门电路实验时电源就是它的输入信号,接 为高电平、接-为低电平,悬空一般视为高电平。Hello阿咩123,希望有帮助.更多到软件测试基地,365testing泡泡
2023-08-10 13:13:292

示波器的荧光屏上波形左右移动,可能是什么原因?

调节同步旋钮
2023-08-10 13:13:394

急求《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徐滔滔主编预习自测答案????

同求,急急急急急急,帮顶一个
2023-08-10 13:14:132

如何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容

内置波形发生器的示波器进行元器件测试 ,这里有详细说明。http://www.elecfans.com/article/85/126/2011/20110831213079.html
2023-08-10 13:14:472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示范报告阿【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YB1602型 1台3、连接线 示波器专用 2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 示波管内的偏转板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 n=1,2,3, 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为此,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到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的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地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1)如果Y轴加正弦电压,X轴也加正弦扫描电压,得出的图形将是李萨如图形,如表所示。李萨如图形可以用来测量未知频率。令fy、fx分别代表Y轴和X轴电压的频率,nx代表X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ny代表Y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则有 李萨如图形举例表如果已知fx,则由李萨如图形可求出fy。【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调整(1)不接外信号,进入非X-Y方式(2)调整扫描信号的位置和清晰度(3)设置示波器工作方式2.正弦波形的显示(1)熟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掌握示波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2)把信号发生器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上,接通电源开关,把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各旋钮调到正常使用位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便于观测的稳定波形。3.示波器的定标和波形电压、周期的测量(1)把Y轴偏转因数和扫描时间偏转因数旋钮都放在“校准”位置(指示灯“VAR”熄灭)。(2)把校准信号输出端接到Y轴输入插座(3)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电压接到Y轴输入端,用示波器测量正弦电压的幅值和周期,并和信号发生器上显示的频率值比较。(4)选择不同幅值和频率的5种正弦波,重复步骤(3),记下测量结果。4.李莎如图形的观测(1) 把信号发生器后面50Hz输出信号接到X通道,而Y通道接入可调的正弦信号(2) 分别调节两个通道让他们能够正常显示波形(3) 切换到X-Y模式,调整两个通道的偏转因子,使图形正常显示(4) 调节Y信号的频率,观测不同频率比例下的李萨如图 数据记录1、频率测量示波器频率计数器的测频精度 0.01%示波器测频仪器误差 3%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频仪器误差 1%+1字I12 345示波器计数器频率f0(KHz)55.454 21.210 15.328 8.16964.4138 示波器测量频率f1(KHz)57.422.3 15.88.194.38信号发生器频率f2(KHz)55.4521.21 15.338.174.42百分差3.5%5.1%3.1%0.2%-0.8%2、电压测量示波器测量电压仪器误差3% 函数信号发生器仪器误差15%+1字 I12345示波器测量电压(V)5.684.523.642.961.84信号发生器显示电压(V)5.34.6 3.6 3.0 1.8 百分差7.2%-1.7%1.1%-1.3%2.2% 3、李莎如图形观察fy : fx1:11:21:3李萨如图形nxnyfy(Hz)fX(Hz)115050125010013501504、不确定度的计算(以第一组数据为例)(1) 示波器测量频率f=57.4KHz 或 (2)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频f=55.45 KH 或 或 (3) 示波器测量电压V1=5.68V 或 或 (4)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量电压V2=5.3V 或 或 注意:一般可写为后面的形式更加科学,因为原始数据的有效数字只有2位,不可能经处理后提高精度变成3个有效数字。 5、示波器操作总结表格要求调节按钮标记现象示波器输入接地GND左下角有中间水平一条直线选择输入通道CH1或CH2相应指示灯亮选择信号输入方式AC/DC交流~直流根据输入通道选择触发源SOURCE右下角有CH1-CH2-。。。变化根据信号选择耦合方式COUPLING右下角有AC-HFR-。。变化 纵向调节VOLTS/DIV 图形纵向缩放横向调节TIME/DIV 图形横向缩放调节图形稳定LEVELTAG亮图形稳定测量物理量的选择COURSOREΔT-ΔV-1/ΔT变化标尺变化选择操作标尺TRK标尺上有 出现位置变化移动操作标尺旋VARIABLE 标尺移动切换移动标尺的粗调细调按VARIABLE 处于校准状态按TIME/DIVVAR红灯灭
2023-08-10 13:15:291

急求示波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示范报告阿【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YB1602型 1台3、连接线 示波器专用 2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 示波管内的偏转板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 n=1,2,3, 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为此,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到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的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地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1)如果Y轴加正弦电压,X轴也加正弦扫描电压,得出的图形将是李萨如图形,如表所示。李萨如图形可以用来测量未知频率。令fy、fx分别代表Y轴和X轴电压的频率,nx代表X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ny代表Y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则有 李萨如图形举例表如果已知fx,则由李萨如图形可求出fy。【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调整(1)不接外信号,进入非X-Y方式(2)调整扫描信号的位置和清晰度(3)设置示波器工作方式2.正弦波形的显示(1)熟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掌握示波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2)把信号发生器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上,接通电源开关,把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各旋钮调到正常使用位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便于观测的稳定波形。3.示波器的定标和波形电压、周期的测量(1)把Y轴偏转因数和扫描时间偏转因数旋钮都放在“校准”位置(指示灯“VAR”熄灭)。(2)把校准信号输出端接到Y轴输入插座(3)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电压接到Y轴输入端,用示波器测量正弦电压的幅值和周期,并和信号发生器上显示的频率值比较。(4)选择不同幅值和频率的5种正弦波,重复步骤(3),记下测量结果。4.李莎如图形的观测(1) 把信号发生器后面50Hz输出信号接到X通道,而Y通道接入可调的正弦信号(2) 分别调节两个通道让他们能够正常显示波形(3) 切换到X-Y模式,调整两个通道的偏转因子,使图形正常显示(4) 调节Y信号的频率,观测不同频率比例下的李萨如图 数据记录1、频率测量示波器频率计数器的测频精度 0.01%示波器测频仪器误差 3%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频仪器误差 1%+1字I12 345示波器计数器频率f0(KHz)55.454 21.210 15.328 8.16964.4138 示波器测量频率f1(KHz)57.422.3 15.88.194.38信号发生器频率f2(KHz)55.4521.21 15.338.174.42百分差3.5%5.1%3.1%0.2%-0.8%2、电压测量示波器测量电压仪器误差3% 函数信号发生器仪器误差15%+1字 I12345示波器测量电压(V)5.684.523.642.961.84信号发生器显示电压(V)5.34.6 3.6 3.0 1.8 百分差7.2%-1.7%1.1%-1.3%2.2% 3、李莎如图形观察fy : fx1:11:21:3李萨如图形nxnyfy(Hz)fX(Hz)115050125010013501504、不确定度的计算(以第一组数据为例)(1) 示波器测量频率f=57.4KHz 或 (2)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频f=55.45 KH 或 或 (3) 示波器测量电压V1=5.68V 或 或 (4)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量电压V2=5.3V 或 或 注意:一般可写为后面的形式更加科学,因为原始数据的有效数字只有2位,不可能经处理后提高精度变成3个有效数字。 5、示波器操作总结表格要求调节按钮标记现象示波器输入接地GND左下角有中间水平一条直线选择输入通道CH1或CH2相应指示灯亮选择信号输入方式AC/DC交流~直流根据输入通道选择触发源SOURCE右下角有CH1-CH2-。。。变化根据信号选择耦合方式COUPLING右下角有AC-HFR-。。变化 纵向调节VOLTS/DIV 图形纵向缩放横向调节TIME/DIV 图形横向缩放调节图形稳定LEVELTAG亮图形稳定测量物理量的选择COURSOREΔT-ΔV-1/ΔT变化标尺变化选择操作标尺TRK标尺上有 出现位置变化移动操作标尺旋VARIABLE 标尺移动切换移动标尺的粗调细调按VARIABLE 处于校准状态按TIME/DIVVAR红灯灭
2023-08-10 13:15:401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x0dx0ax0dx0a1.了解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x0dx0ax0dx0a2.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测电压信号;x0dx0ax0dx0a3.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并利用其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x0dx0ax0dx0a二、实验仪器x0dx0ax0dx0a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探头。x0dx0ax0dx0a三、实验原理x0dx0ax0dx0a1.示波器x0dx0ax0dx0a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x0dx0ax0dx0a3.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x0dx0ax0dx0a如果在YCH1或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正弦电压的周期相等时,则显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如图3,若在YCH1和YCH2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得到两个正弦波。x0dx0ax0dx0a4.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x0dx0ax0dx0a在示波器的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上正弦波,当信号的频率比值为简单整数比时,得到李萨如图形。fx、fy为x,y偏转板上信号频率,nx、ny为李萨如图形与假想水平线、垂直线的切点数目。x0dx0ax0dx0a四、实验内容x0dx0ax0dx0a1.做好准备工作,设置好示波器;x0dx0ax0dx0a2.观察各种波形;x0dx0ax0dx0a3.测量正弦波的电压峰值、周期和频率,测四组数据。x0dx0ax0dx0a六、思考题x0dx0ax0dx0a1.简述示波器显示电压——时间图形(即电信号波形)的原理。x0dx0ax0dx0a答: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X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当然电压不同,周期不同,所得到的图形会不一样。x0dx0a五、数据处理与分析x0dx0a1.测正弦波的电压峰值x0dx0a次数Vp-p测量值(V)Vp-p真实值(V)误差(V)x0dx0a13.6840.32x0dx0a28.56101.44x0dx0a313.3151.7x0dx0a418.8201.2x0dx0a2.测正弦波的周期、频率x0dx0a次数T真实值(S)f真实值(HZ)f测量值(HZ)f误差(HZ)x0dx0a11×10-21001000x0dx0a21×10-41041001010x0dx0a31×10-61061060x0dx0a41×10-71079.963×1063.7×104x0dx0a3.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x0dx0a李萨如图形fx(HZ)nynxfy=nx*fx/ny(HZ)实际测量值(HZ)x0dx0a90119089.9x0dx0a9012180180.1x0dx0a90214545.2x0dx0a90326060.7x0dx0a六、思考题x0dx0ax0dx0a1.简述示波器显示电压——时间图形(即电信号波形)的原理。x0dx0ax0dx0a答: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X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当然电压不同,周期不同,所得到的图形会不一样。x0dx0a七、注意事项x0dx0ax0dx0a1.荧光屏上光点(扫描线)亮度不可调得过亮,并且不可将光点(或亮线)固定在荧光屏上某一点时间过久,以免损坏荧光屏。x0dx0ax0dx0a2.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上所有开关及旋钮都有一定的调节限度,调节时不能用力太猛。x0dx0ax0dx0a3.双踪示波器的两路输入端CH1,CH2有一公共接地端,同时使用CH1和CH2时,接线时应防止将外电路短路。
2023-08-10 13:15:57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是什么?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是一种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总结。1、实验目的: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2、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内容简介本书是全面系统论述现代电子仪器的实用型工具书。全书分12部分共47章,分别介绍电子仪器的计量基础知识,仪器中常用的关键器件,数据采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仪器中的嵌入式计算机。通用电子仪器,各种频域、时域和数据域仪器,电路元件测量仪器,光波测量仪器,光时域反射计,半导体测试仪器,自动测试系统以及系统中硬件、软件和配置的考虑,分布式测量系统等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特性,对许多电参数的测量方法也进行了阐述。
2023-08-10 13:16:051

八年级生物 物理实验题 答案 全册 非诚勿扰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试题一、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结果。(本题20分,每小题4分)(1)0.01082的有效数字为5位;(2)1.80uf0b4104 g=0.18uf0b4105 g;(3)用最小分度值为1uf0a2的测角仪,测得某角度刚好为60uf0b0整,则测量结果表示为:60uf0b0uf0b11uf0a2;(4)P=3169uf0b1200 kg;(5)h=27.3uf0b4104uf0b12000 km。二、试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出下列结果,式中有效数字下面加横线表示为估读值。(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 (2) (3) (4) (5) 三、指出测量下列各物理量时,所选用的仪器与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63.74 cm; (2)0.302 cm; (3)0.0100 cm ;(4)12.6 s ; (5)0.2030 s; 四、用仪器误差限为uf0b10.004 mm的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在不同方向测得以下数据,请进行数据处理并写出测量结果。(本题20分)次数 1 2 3 4 5D(mm) 11.932 11.913 11.922 11.918 11.930五、求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不确定度表达式,已知x,y,z的不确定度分别为uf044x,uf044y,uf044z,k、m、n为常数。(每小题5分,共20分)(1)W=x-y; (2)W= ; (3)W= (4)w=sinx六、经测量,金属环的内径D1=2.880uf0b10.004 cm,外径D2=3.600uf0b10.004 cm,厚度为2.575uf0b10.004 cm,求金属环体积V的不确定度及相对不确定度。(本题20分)物理实验考试试卷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1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电位差计”实验中,用滑线电位差计测1#电池的电动势。二.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指什么?它在单次测量中,有什么意义?三. “牛顿环”实验中,图案中央有可能是暗斑,有可能是明斑,为什么?四.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添加相同的砝码时,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变化相差很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2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等厚干涉”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调节出清晰的牛顿环干涉条纹。(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有一米尺,它的最小刻度为mm,若测量结果单位用m,则小数点后面应有几位有效数字?三. 有一块电压表,表头上标有“0.5”符号,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四. 工厂生产的仪器经鉴定为合格品,用它测量会有误差吗?为什么?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3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静态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调节光杠杆,使能够在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刻度尺的像,且刻度尺的零刻线平行并接近望远镜中十字叉丝的横线。(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一组测量值,相互差异很小,此测量值的误差很小吗?为什么?三. 有一检测仪器,表头上标有“G”符号,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四. 用示波器检测的信号过大(不引起仪器损坏),则屏上看到什么情形?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4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二. 在示波器实验中,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 比X轴信号的频率 大的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若 比 小得多,又会看到什么情形?三.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 利用惠斯通电桥,选取不同的比例系数,测量铜电阻室温下的阻值,记录原始数据、写出最后结果,并说明比例系数的选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5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转动惯量”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测量测量仪做减速转动时的角加速度。要求记录原始测量数据,写出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二.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三.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四.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有同学边加凉水边测量,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6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电位差计”实验中,用滑线电位差计测1#电池的电动势。二.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三. 有一万用电表,“DCA”指的是哪个测量档?四. 在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幕上既看不到光点,有看不到扫描线,可能有那些原因?应分别怎样调整?说明:先按下列格式填写好卷头,字迹务必清楚、工整,不准在此页留任何标记。系名: 实验分组号: 姓名: 试卷代号:11007成绩:操作( )卷面( ) 合计( ) 测评教师签字( )一. 在“示波器使用”实验中,结合自己的预习和讲义,在屏幕上调出稳定的竖直的直线图案波形,要求该直线在正中央,且长度基本占满屏幕的2个刻度格。(调节好后,请教师检查)二. 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三. 改错 。四. 将一钢直尺旁附上一特制的游标,可以成为一游标尺吗?说明原因。物理实验考试题1.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指什么?它在单次测量中,有什么意义?2. “牛顿环”实验中,图案中央有可能是暗斑,有可能是明斑,为什么?3.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添加相同的砝码时,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变化相差很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4. 有一米尺,它的最小刻度为mm,若测量结果单位用m,则应有几位有效数字?5. 用作图法测量转动惯量一定应注意哪一点?6. 显微镜和望远镜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7. 工厂生产的仪器经鉴定为合格品,用它测量会有误差吗?为什么?8.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已知钢丝弹性正常,但无论怎样添、减砝码,发现从望远镜中测得的刻度始终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9. 一组测量值,相互差异很小,此测量值的误差很小吗?为什么?10. 用示波器检测的信号过大(不引起仪器损坏),则屏上看到什么情形?11. 转动惯量测量仪转动的角位移 与挡光棒挡光次数 为何存在关系: ?12.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已看到清晰的刻度尺,但零刻线距叉丝水平线很多,应如何调节,使它们接近或重合。13. 在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幕上既看不到光点,有看不到扫描线,可能有那些原因?应分别怎样调整?14. 使用光学仪器及光学元件应注意哪些事项?15.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有同学边加凉水边测量,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16. 在示波器实验中,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 比X轴信号的频率 大的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若 比 小得多,又会看到什么情形?17. 在“测定铜电阻温度系数”实验中,“讨论为什么 和 交换位置得 能消除滑线式电桥电阻丝不均匀带来的误差?18. 一个双刀双掷开关当作单刀单掷开关用怎么接线?(画出简图)19. 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0. 衡量天平上游码的读数,4个箭头所对应的位置。21. 在观察波形实验中,示波器的扫描频率远大于或远小于Y轴正弦信号的频率时,屏上图形将会是什么情形?试先从扫描频率等于正弦波信号频率的2(或1/2)、3(或1/3)…..倍,然后推广到n或(1/n)倍的情形。22. 游标卡尺的主尺是18cm,有没有必要制作主尺长度为1m或2m的游标卡尺,试用相对不确定度概念说明理由。23. 显微镜对物调焦时,应按怎样的原则进行?24. 使用毫安表应遵循哪些规则,如何选取量程?25. 刚体的转动惯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通过实验验证?26. 结合惠斯通电桥实验,说明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线性相关系数r的含义是什么?27. 天平的横梁不能调平怎么办?28. 光杠杆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简述其原理。29. 应如何选取毫安表的量程?量程选取的过大或过小有什么弊端?30. 在观察波形时,为什么波形会左右移动?什么情况下向左移动?试从垂直输入信号和扫描信号的频率和位相及相位差来分析。31. 用米尺测量长度,记录结果为:L=98.25 0.02cm,用某种方法测得钢丝直径为:d=0.0097 0.0001cm,两个结果,哪个更准确些,为什么?32. 等厚干涉相邻两条暗条纹处空气薄层的高度差是多少?33. 判断正误:(1)35.780+2.4=38.2 ( ) (2)92.5-88.330=4.170 ( )34. 在观察利萨如图形时,为什么利萨如图形会转动?什么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什么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从两相互垂直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位相及位相差来分析。35. 若会聚透镜的焦距大于光具座的长度,应如何调节测定其焦距?36. 数字多用表(例DT-890B型)和指针式多用表(例MF-500型)的红色表笔与黑色表笔与内部电源是如何连接的?37. 利用mA表1块、电阻箱1个、电键1个、导线若干,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画出实验原理图,简述测量原理即可。38. 利用MF—500型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记录使用的量程等原始数据,简要处理过程,写出最终结果。39. 结合自己某次实验的实例,说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有什么意义。40. 结合自己某次实验的预习情况,说明预习对做好实验的意义。41. 利用电位差计测量1#电池内阻,已知R3=100Ω可视为常数, , ,求内阻r。42. 在观察利萨如图形时,为什么利萨如图形会转动?什么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什么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从两相互垂直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位相及位相差来分析。43. 在“转动惯量”实验中,如果被测物体不规则,能否用此装置去测转动惯量,为什么?44. 电位差计测量公式 ,已知进行了三次测量,长度分别为8.130m,8.090m,8.103m,仪器误差限△INS为5mm,V0=0.2 V/m可视为常数,求Ex测量结果。45. 用惠斯通箱式电桥测量所给电阻的阻值,并写出最终结果。46. 结合“牛顿环”实验,谈谈如何写好一份理想的实验报告。47. 若扫描电压是频率为f的锯齿波,Y轴输入信号为 ,试应用作图法画出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48. 将一钢直尺旁附上一特制的游标,可以成为一游标尺吗?说明原因。49. 一只电阻箱有4个接线柱,若将其阻值调为100Ω,接线时接了中间的两接线柱,会有什么结果?50. 标准电池使用注意哪几点?51. 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有什么好处?52. 若要使一台直流稳压电源输出10V直流电压,描述其调节过程?53. 改错 。54. 说明处理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方法?55.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叙述R2的作用及使用方法。56. 测量某线路中的电流,用量程为5mA、准确度等级为1.5的电流表,如指针恰好指在4mA的整数分度线上时,测量结果应是多少?57.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电流标准化后,强调R1固定不动的原因。58.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接通K1,K2倒向Es后,m 、n距离固定在5.093米处,无论怎么调节R1,检流计始终偏向一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59. 电位差计实验电路如图。测Ex内阻时需并联R3,若误接为Ex与R3串联,会得什么结果?60. 能否用示波器观察非周期信号?61. 电位差计测量公式 ,已知进行了三次测量,长度分别为8.130m,8.090m,8.103m,仪器误差限△INS为5mm,V0=0.2 V/m可视为常数,求Ex测量结果。
2023-08-10 13:16:331

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时,应如何调节?屏幕上只有一点?屏幕上只有一条水平线?屏幕上只有一条竖线

只有一点,调节XY的增益,只有一条竖线,调节X增益,只有一条横线,调节Y增益,什么都没有,调节辉度,如果还不出来,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或者是否虚接
2023-08-10 13:16:422

用示波器观测方波信号是,屏幕却显示正弦波,是什么原因?

你的方波频率是多少?用什么样的示波器?示波器的带宽够不够?
2023-08-10 13:16:584

空气热机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空气热机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1) 在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有可能不是严格的驻波场。(2) 调节超声波的谐振频率时出现误差。(3)示波器上判断极大值的位置不准确也会引入人为的和仪器的误差。原理:空气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图1说明。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热机中部为飞轮与连杆机构,工作活塞与位移活塞通过连杆与飞轮连接。飞轮的下方为工作活塞与工作汽缸,飞轮的右方为位移活塞与位移汽缸,工作汽缸与位移汽缸之间用通气管连接。位移汽缸的右边是高温区,可用电热方式或酒精灯加热,位移汽缸左边有散热片,构成低温区。
2023-08-10 13:17:121

急求 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的概念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交流电桥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电导率的概念  电导是描述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以G来表示  其中l/A为电导池常数,以Kcell来表示,к为电导率。  通常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在实验中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先求出电导池的常数Kcell,然后再把欲测的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中测出其电导值,在根据上式求出其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以uf04cm表示。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为  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介质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了、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若通过浓度的平方根与摩尔电导率作图,外推即可求得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uf032uf02e惠斯登电桥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  实验中,通过调整电桥上的示波器,使得通过其上的电流为零,即表明C点和D点的电势相等,可以等到如下关系:  亦即  通过调节电桥臂的比值,就可以得出Rx的值。  三、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音频振荡器1台;示波器1台;电导率仪;电导池;铂电极1支;转盘电阻箱3只;恒温槽装置1套;50mL移液管4支;100mL容量瓶4个  试剂:0.02mol/dm3标准KCl溶液,0.1mol/dm3标准醋酸溶液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用0.02mol/L的KCl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2/2、0.02/4、0.02/8、0.02/16。并分别做好标记,放入25℃的恒温槽中备用。  2、电路的连接  按照上图连接好电路图。注意需要按照电路图中ABCD四个点来连线。  3、测定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的电阻  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按照浓度依次升高的顺序分别测定5个溶液的电阻值。将电桥臂按照1:1、1:2、1:3三种形式进行测量。记录测定出来的数据。  4、用电导率仪来测定自来水和去离子水的电导率  首先对于使用高调还是低调进行估计和判断,如果电导率大于300×10-4S/m,则使用高调,反之则使用低调。在测量之前首先要校准,即在校准档将指针调至最大。测量时同样要注意从大量程向小量程调,最终达到精确。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25℃时0.02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5S/m  1、 电导池常数  R1/uf057 R2/uf057 R3/uf057 R/uf057 G/S Kcell/Su2022m-1  1 1000 1000 222 222 4.50×10-3 61.444  2 1000 2000 446 223 4.48×10-3 61.719  3 1000 3000 666 222 4.50×10-3 61.444  Kcell平均 61.536  2、25℃时的结果  KCl浓度/molu2022L-1 KCl浓度mol/m3 KCl浓度平方根 次数 R1/W R2/W R3/W R/W G/S k/ Su2022m-1 ∧m/Su2022m2u2022mol-1  0.02/16 1.25 1.118033989 1 1000 1000 3322 3322 0.0003010 0.018522 0.0148176  2 1000 2000 6645  3 1000 3000 9965  0.02/8 2.5 1.58113883 1 1000 1000 1702 1704 0.000587 0.036122 0.0144488  2 1000 2000 3410  3 1000 3000 5118  0.02/4 5 2.236067977 1 1000 1000 844 880 0.0011364 0.06993 0.013986  2 1000 2000 1690  3 1000 3000 2538  0.02/2 10 3.16227766 1 1000 1000 447 447.5 0.0022346 0.137508 0.0137508  2 1000 2000 895  3 1000 3000 224  0.02 20 4.472135955 1 1000 1000 226 226.8 0.0044092 0.271325 0.0135663  2 1000 2000 453  3 1000 3000 114  以KCl浓度的平方根对∧m作散点图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图形:  3. 的计算  通过图所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当 =0时,∧m=0.015 Su2022m2u2022mol-1,即  =0.015 Su2022m2u2022mol-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查阅KCl溶液 的标准值为0.01499 Su2022m2u2022mol-1  则可以计算其相对误差 Er=|0.01499-0.015|/0.01499=0.667‰  七、讨论与心得  1、实验中不必扣除水的电导。因为经测定,实验所使用的去离子水的电导与待测溶液的电导相差几个数量级,因此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溶液配制时的问题:溶液时由大浓度向小浓度一瓶一瓶稀释过来的。一旦某一瓶配制出现偏差,则将影响到后面的几瓶,因此在溶液配制的时候要及其小心,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实验准确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浓度较小时,信号不明显,即某个电阻改变一个大阻值,其示波器的变化不大,可能会导致大的偏差。  思考题:  1、如何定性地解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  答:对强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摩尔电导率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离子间引力变小,粒子运动速度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大。  对弱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时,摩尔电导率也增加。在溶液极稀时,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摩尔电导率急剧增加。  2、为什么要用音频交流电源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交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用音频交流电源可以使得电流处于高频率的波动之中,防止了使用直流电源时可能导致的电极反应,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3、电解质溶液电导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解质溶液导电主要与电解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测量环境的温度有关。  4、测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温度是否要一致?  答:因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电导的变化。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时的温度不需要一致,因为电导池常数是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直接在不同的温度下使用。
2023-08-10 13:17:35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的心得体会

最难的是示波器的使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请问具体一点。
2023-08-10 13:17:452

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实验报告 物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的概念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交流电桥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电导率的概念   电导是描述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以G来表示   其中l/A为电导池常数,以Kcell来表示,к为电导率.   通常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在实验中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先求出电导池的常数Kcell,然后再把欲测的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中测出其电导值,在根据上式求出其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以uf04cm表示.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为   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介质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了、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若通过浓度的平方根与摩尔电导率作图,外推即可求得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uf032uf02e惠斯登电桥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   实验中,通过调整电桥上的示波器,使得通过其上的电流为零,即表明C点和D点的电势相等,可以等到如下关系:   亦即   通过调节电桥臂的比值,就可以得出Rx的值.   三、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音频振荡器1台;示波器1台;电导率仪;电导池;铂电极1支;转盘电阻箱3只;恒温槽装置1套;50mL移液管4支;100mL容量瓶4个   试剂:0.02mol/dm3标准KCl溶液,0.1mol/dm3标准醋酸溶液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用0.02mol/L的KCl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2/2、0.02/4、0.02/8、0.02/16.并分别做好标记,放入25℃的恒温槽中备用.   2、电路的连接   按照上图连接好电路图.注意需要按照电路图中ABCD四个点来连线.   3、测定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的电阻   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按照浓度依次升高的顺序分别测定5个溶液的电阻值.将电桥臂按照1:1、1:2、1:3三种形式进行测量.记录测定出来的数据.   4、用电导率仪来测定自来水和去离子水的电导率   首先对于使用高调还是低调进行估计和判断,如果电导率大于300×10-4S/m,则使用高调,反之则使用低调.在测量之前首先要校准,即在校准档将指针调至最大.测量时同样要注意从大量程向小量程调,最终达到精确.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25℃时0.02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5S/m   1、 电导池常数   R1/uf057 R2/uf057 R3/uf057 R/uf057 G/S Kcell/Su2022m-1   1 1000 1000 222 222 4.50×10-3 61.444   2 1000 2000 446 223 4.48×10-3 61.719   3 1000 3000 666 222 4.50×10-3 61.444   Kcell平均 61.536   2、25℃时的结果   KCl浓度/molu2022L-1 KCl浓度mol/m3 KCl浓度平方根 次数 R1/W R2/W R3/W R/W G/S k/ Su2022m-1 ∧m/Su2022m2u2022mol-1   0.02/16 1.25 1.118033989 1 1000 1000 3322 3322 0.0003010 0.018522 0.0148176   2 1000 2000 6645   3 1000 3000 9965   0.02/8 2.5 1.58113883 1 1000 1000 1702 1704 0.000587 0.036122 0.0144488   2 1000 2000 3410   3 1000 3000 5118   0.02/4 5 2.236067977 1 1000 1000 844 880 0.0011364 0.06993 0.013986   2 1000 2000 1690   3 1000 3000 2538   0.02/2 10 3.16227766 1 1000 1000 447 447.5 0.0022346 0.137508 0.0137508   2 1000 2000 895   3 1000 3000 224   0.02 20 4.472135955 1 1000 1000 226 226.8 0.0044092 0.271325 0.0135663   2 1000 2000 453   3 1000 3000 114   以KCl浓度的平方根对∧m作散点图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图形:   3. 的计算   通过图所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当 =0时,∧m=0.015 Su2022m2u2022mol-1,即   =0.015 Su2022m2u2022mol-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查阅KCl溶液 的标准值为0.01499 Su2022m2u2022mol-1   则可以计算其相对误差 Er=|0.01499-0.015|/0.01499=0.667‰   七、讨论与心得   1、实验中不必扣除水的电导.因为经测定,实验所使用的去离子水的电导与待测溶液的电导相差几个数量级,因此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溶液配制时的问题:溶液时由大浓度向小浓度一瓶一瓶稀释过来的.一旦某一瓶配制出现偏差,则将影响到后面的几瓶,因此在溶液配制的时候要及其小心,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实验准确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浓度较小时,信号不明显,即某个电阻改变一个大阻值,其示波器的变化不大,可能会导致大的偏差.   思考题:   1、如何定性地解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   答:对强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摩尔电导率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离子间引力变小,粒子运动速度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大.   对弱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时,摩尔电导率也增加.在溶液极稀时,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摩尔电导率急剧增加.   2、为什么要用音频交流电源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交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用音频交流电源可以使得电流处于高频率的波动之中,防止了使用直流电源时可能导致的电极反应,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3、电解质溶液电导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解质溶液导电主要与电解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测量环境的温度有关.   4、测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温度是否要一致?   答:因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电导的变化.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时的温度不需要一致,因为电导池常数是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直接在不同的温度下使用.
2023-08-10 13:17:541

大学物理实验都有哪些?

相说力面简单些吧建议查下资料.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
2023-08-10 13:18:054

示波器使用

6.3v(有效值)交流电的峰-峰值等于2×6.3/0.707=17.82v。被示波器探头衰减到1/10后,进入到示波器输入插座的电压峰-峰值为1.78v。示波器显示屏在垂直方向分成8个刻度。为了能在8个刻度内尽量满度显示上述交流信号,CH1的灵敏度(垂直刻度)应打在 0.5v 档最合理。因为,此时可在屏幕的3个多刻度内完整显示波形。灵敏度打在0.2将不能完整显示波形;打在1.0v将使显示波形偏小,不利于观看。
2023-08-10 13:18:512

示波器实验数据?

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2023-08-10 13:19:011

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实验总结

https://wenku.baidu.com/view/09a0254bf7ec4afe04a1df69.html希望有帮助
2023-08-10 13:19:123

示波器的使用简要实验步骤

示波器的使用简要实验步骤如下:1、示波器初次使用前或久藏复用时,有必要进行一次能否工作的简单检查和进行扫描电路稳定度、垂直放大电路直流平衡的调整。示波器在进行电压和时间的定量测试时,还必须进行垂直放大电路增益和水平扫描速度的校准。2、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3、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4、选择触发(或同步)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或同步)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5、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或频率)的大约值,将X轴扫描速度t/div(或扫描范围)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时间值,则可适当调节扫速t/div微调(或扫描微调)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测试所需周期数的波形。如果需要观察的是信号的边沿部分,则扫速t/div开关应置于最快扫速档。6、输入被测信号: 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或由同轴电缆不衰减直接输入,但此时的输入阻抗降低、输入电容增大),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2023-08-10 13:19:391

大学物理实验 示波器的使用 对实验的讨论 (高分悬赏!)

示波器的使用 说明和功能 我们可以把示波器简单地看成是具有图形显示的电压表. 普通的电压表是在其度盘上移动的指针或者数字显示来给出信号电压的测量读数.而示波器则与共不同.示波器具有屏幕,它能在屏幕上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即波形. 示波器和电压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1.电压表可以给出祥测信号的数值,这通常是有效值即RMS值.但是电压表不能给出有关信号形状的信息.有的电压表也能测量信号的峰值电压和频率.然而,示波器则能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历史情况. 2.电压表通常只能对一个信号进行测量,而示波器则能同时显示两个或多个信号. 显示系统 示波器的显示器件是阴极射线管,缩写为CRT,见图1.阴极射线管的基础是一个能产生电子的系统,称为电子枪.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形成电子束,并打在屏幕中心的一点上.屏幕的内表面涂有荧光物质,这样电子束打中的点就发出光来. 图1 阴极射线管图 电子在从电子枪到屏幕的途中要经过偏转系统.在偏转系统上施加电压就可以使光点在屏幕上移动.偏转系统由水平(X)偏转板和垂直(Y)偏转板组成.这种偏转方式称为静电偏转. 在屏幕的内表面用刻划或腐蚀的方法作出许多水平和垂直的直线形成网络,称为标尺.标尺通常在垂直方向有8个,水平方向有10个,每个格为1cm.有的标尺线又进一步分成小格,并且还有标明0%和100%的特别线.这些特别的线和标明10%和90%的标尺配合使用以进行上升时间的测量.我们后面会讨论这个问题. 如上所述,受到电子轰击后,CRT上的荧光物质就会发光.当电子束移开后,荧光物质在一个短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发光.这个时间称为余辉时间.余辉时间的长短随荧光物质的不同而变化.最常用的荧光物质是P31,其余辉时间小于一毫秒(ms).而荧光物质P7的余辉时间则较长,约为300ms,这对于观察较慢的信号非常有用.P31材料发射绿光,而P7材料发光的颜色为黄绿色. 将输入信号加到Y轴偏转板上,而示波器自己使电子束沿X轴方向扫描.这样就使得光点在屏幕上描绘出输入信号的波形.这样扫出的信号波形称为波形轨迹. 影响屏幕的控制机构有: —辉度 辉度控制用来调切波形显示的亮度.本书中用作示例的示波器所采用的电路能够根据不同的扫描速度自动调切辉度.当电子束移动得比较快时,荧光物质受到激励的时间就变短,因此必须增加辉度才能看清轨迹.相反,当电子束移动缓慢时,屏幕上的光点变得很亮,因此必须减小辉度以免荧光物质被烧坏.从而延长示波管的寿命. 对于屏幕上的文字部分,另有单独的辉度控制机构. —聚焦 聚焦控制机构用来控制屏幕上光点的大小,以便获得清晰的波形轨迹.有些示波器,例如本书用作示例的示波器上,聚集也是由示波器自己进行最佳控制的,从而能在不同的辉度和不同的扫描下保持清晰的波形轨迹.另外也提供手动调节的聚集控制. —扫描旋转 这个控制机构使X轴扫描线和水平标尺线对齐.由于地球的磁场在各个地方是不同的,这将会影响示波管显示的扫描线.扫迹旋转功能就用来对此进行补偿.扫描旋转功能是预先调好的,通常只需在示波器搬动后再行调节. —标尺照明 标尺亮度可以单独控制.这对于屏幕摄影或在弱光线条件下工作时非常有用. —Z调制 扫描的辉度可以用电气的方法通过一个外加的信号来改变.这对于由外部信号来产生水平偏转以及使用X-Y显示方式来寻找频率关系的应用中是十分有用的. 此信号输入端通常是示波器后面板上的一个BNC插座. 1.2 模拟示波器方框图 CRT是所有示波器的基础.现在我们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看一看示波管是怎样作为示波器的心脏来起作用的. 我们已经看到,示波器有两个垂直偏转板,两个水平偏转板和一个电子枪.从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的强度可以用电气的办法来加以控制. 在上术基础上,再增添下面叙述的电路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示波器(见图2) 图2 模拟示波器方框图 示波管的垂直偏转系统包括: —输入衰减器(每通道一个) —前置放大器(每通道一个) —用来选择使用哪一个输入通道的电子开关 —偏转放大器 示波器的水平偏转系统包括:时基、触发电路和水平偏转放大器 辉度控制电路用电子学的方法在恰当的时刻点亮和熄灭扫迹. 为使所有这些电路工作,示波器需要有一个电源.此电源从交流市电或者从机内或外部的电池获取能量,使示波器工作.任何示波器的基本性能都是由它的垂直偏转系统的特性来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来详细地考察这一部分. 1.3 垂直偏转 灵敏度 垂直偏转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比例变换,使之能在屏幕上表现出来.示波器可以显示峰峰值电压为几毫伏到几十伏的信号.因此必须把不同幅度的信号进行变换以适应屏幕的显示范围,这样就可以按照标尺刻度对波形进行测量.为此就要求对大信号进行衰减、对小信号进行放大.示波器的灵敏度或衰减器控制就是为此而设置的. 灵敏度是以每格的伏特数来衡量的看一下图3可以知道其灵敏度设置为1V/格.因此,峰峰值为6V的信号使得扫迹在垂直方向的6个格内偏转变化.知道了示波器的灵敏度设置值和电子束在垂直方向扫描的格数,我们就可以测量出信号的峰峰电压值. 在多数的示波器上,灵敏度控制都是按1-2-5的序列步进变化的.即灵敏度.设置颠倒为10mV/格、20mV/格、50mV/、100mV/格等等.灵敏度通常是用幅度上升/下降钮来进行控制的,而在有些示波器则是用转动垂直灵敏度旋钮来进行. 如果使用这些灵敏度步进不能调节信号使之能够准确的按照要求在屏幕上显示,那么就可以使用可变(VAR)控制.在第6章我们将会看到,使用标尺刻度来进行信号上升时间的测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变控制能够在1-2-5的步进值之间对灵敏度进行连续调节.通常当使用可变控制时,准确的灵敏度值是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这时示波器的灵敏度是在1-2-5序列的两个步进值之间的某个值.这时我们称该通道的Y偏转是未校准的或表示为"uncal".这种未校准的状态通常在示波器的前面板或屏幕上指示出来. 在更现代化的示波器,例如我们用作示例的示波器,由于彩用了现代先进的技术进行控制和校准.因此示波器的灵敏度可以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连续变化,而始终保持处于校准状态. 在老式的示波器上,通道灵敏度的设置值是从灵敏度控制旋钮周围的刻度上读出的.而在新型的示波器上,通道灵敏度设置值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如图3所示,或者用一个单独的CD显示器显示出来. 图3 在灵敏度为1v/格的情况下,峰峰值为6v的信号使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偏转6格 耦合 耦合控制机构决定输入信号从示波器前面板上的BNC输入端通到该通道垂直偏转系统其它部分的方式.耦合控制可以有两种设置方式,即DC耦合和AC耦合. DC耦合方式为信号提供直接的连接通路.因此信号提供直接的连接通路.因此信号的所有分量(AC和:DC)都会影响示波器的波形显示. AC耦合方式则在BDC端和衰减器之间串联一个电容.这样,信号的DC分量就被阻断,而信号的低频AC分量也将受阻或大为衰减.示波器的低频截止频率就是示波器显示的信号幅度仅为其直实幅度为71%时的信号频率.示波器的低频截止频率主要决定于其输入耦合电容的数值.示波器的低频截止频率典型值为10Hz,见图4. 图4 说明AC及DC耦合、输入接地以及50Ω输入阻抗功能选择的简化输入电路 和耦合控制机构有关的另一个功能是输入接地功能.这时,输入信号和衰减器断开并将衰减器输入端连至示波器的地电平.当选择接地时,在屏幕上将会看到一条位于0V电平的直线.这时可以使用位置控制机构来调节这个参考电平或扫描基线的位置. 输入阻抗 多数示波器的输入阻抗为1MΩ和大约25pF相关联.这足以满足多数应用场合的要求,因为它对多数电路的负载效应极小. 有些信号来自50Ω输出阻搞的源.为了准确的测量这些信号并避免发生失真,必须对这些信号进行正确的传送和端接.这时应当使用50Ω特性阻抗的电缆并用50Ω的负载进行端接.某些示波器,如PM3094和PM3394A,内部装有一个50Ω的负载,提供一种用户可选择的功能.为避免误操作,选择此功能时需经再次确认.由于同样的理由,50Ω输入阻抗功能不能和某些探头配合使用. 位置 垂直位置控制或POS控制机构控制扫迹在屏幕Y轴的位置.在输入耦合控制中选择接地,这时就将输入信号断开,这样就可以找到地电平的位置.在更先进的示波器上设有单独的地电平指示器,它可以让用户能连续地获得波形的参考电平.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就是示波器能够不失真地显示信号的最大幅值,在此信号幅值下只要调节示波器的垂直位置仍能观察到波形的全部.对于Fluke公司的示波器来说,动态范围的典型值为24路(3个屏幕) 相加和反向 简单的把两个信号相加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然百,把两个有关信号之一反向,再将二者相加,实际上就实现了两个信号的相减.这对于消除共模干扰(即交流声),或者进行差分测量都是非常有用的. 从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中减去输入信号,再进行适当的比例变换,就可以测出被测系统引起的失真. 由于很多电子系统本身就具有反向的特性,这样只要把示波器的两个输入信号相加就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信号相减. 交替和断续 示波器CRT本身一次只能显示一条扫迹.然而,在很多示波器应用中,常常要进行信号的比较,例如,研究输入/输出信号间的关系,或者一个系统对信号的延迟等.这就要求示波器实际上能同时显示不只一个信号.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两种办法来控制电子束: 1.可以交替地画完一条扫迹,再画另一条扫迹.这种方法称为交替模式,或简称为ALT模式. 2.可以在两条扫迹之间迅速的进行开关或斩波切换,从而分段的画出两条扫迹.这称为断续模式或CHOP模式.其结果是在一次扫描的时间里一段接一段的画出两条扫迹. 断续模式适合于在低时基速率下显示低频率信号,因为这时斩波器开关能快速进行切换. 交替模式适合于需要使用较快时基设置的高频率信号的显示.本书中我们用作示例的示波器在不同的扫描速度下能自动地ALT或CHOP模式以给出最好的显示效果.用户也可以手动选择ALT或CHOP模式以适合特殊信号的需求. 带宽 示波器最生根的技术指标就是带宽.示波器的带宽表明了该示波器垂直系统的频率响应.示波器的带宽定义为示波器在屏幕上能以不低于真实信号3dB的幅度来显示信号的最高频率. —3dB点的频率就是示波器所显示的信号幅度“Vdisp”为示波器输入端真实信号值“Vinput”的71%时的信号频率,如下式所示:设: dB(伏)=20log(电压比) —3Db=20log(Vdisp/Vinput) —0.15=log(Vdisp/Vinput) 10-0.15=Vdisp/Vinput Vdisp=0.7Vinput 图5表示出一个100MHz示波器的典型频率响应曲线. 图5 一台典型为100MHz示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简化的曲线和实际的曲线) 出于现实的理由,通常把带宽想象成为叔响曲线一直平坦延伸至其截止频率,然后从该频率以-20dB/+倍频程的斜率下降.当然,这是一种简化的考虑.实际上,放大器的灵敏度从较低的频率就开始下降,百在其截止频率达到-3dB.图5中中同时给出了简化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实际的频率响应曲线. 带宽限制器 使用带宽限制器可以把通常带宽在100MHz以上的宽带示波器的频带减小到20MHz的典型值.这样就降低了噪声电平和干扰,这对于进行高灵敏度的测量是非常有用的. 上升时间 上升时间直接和带宽有关.上升时间通常规定为信号从其稳态最大值的10%到90%所用的时间. 上升时间是一个示波器从理论上来说能够显示的最快的瞬变的时间.示波器的高频响应曲线是经过认真安排的.这就保证了具有高谐波含量的信号,如方波,能够在屏幕上精确的再现.如果频响曲线下降太快,则在信号的快速上升沿上就会发生振铃现象.如果频响曲线下降太慢,即在频响曲线上下降开始得过早,则示波器总的高频响应就受到影响,使得方波失去“方形”特性. 对于各种通用示波器来说,其高频响应曲线是类似的.从该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示波器带宽和上升时间的简单关系公式.此公式为: tr(s)=0.35/BW(Hz) 对于高频示波器来说,这个公式可以表示为: tr(ns)=350/BW(MHz) 对于一个100MHz的示波器来说,上升时间为3.5(ns=纳秒10-9秒) 在示波器的标尺上刻有标明0%和100%的专门的线,用来进行上升时间的测量.测量时我们先用VAR灵敏度控制机构将被测认号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标有0%和100%的线对齐. 然后找出信号和标尺上标有10%和90%的两条线的交点.这样,上升时间就可以从这两个交点沿X轴方向的时间间隔读出来. 要想测量一台示波器的上升时间,我们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只是要求测试信号的上升时间应当比该示波器的上升时间短得多.为获得2%的测量误差,测试信号的上升时间至少应小于示波器上升时间的五分之一.示波器上显示的上升时间应当是示波器上升时间和信号上升时间和组合函数.
2023-08-10 13:20:081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且使用相对复杂的仪器。本章从使用的角度介绍一下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http://cache.baidu.com/c?word=%CA%BE%B2%A8%3B%B1%ED%3B%B5%C4%3B%D4%AD%C0%ED%3B%BC%B0%3B%D3%C3%B7%A8&url=http%3A//www%2Ec%2Dcnc%2Ecom/dz/news/news%2Easp%3Fid%3D7968&p=9c628b1185cc42a413bd9b7f0c7acf&user=baidu
2023-08-10 13:20:193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中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光线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光线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光线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扩展资料:由于示波管水平方向的偏转灵敏度也很低,所以接入示波管水平偏转板的电压(锯齿波电压或其它电压)也要先经过水平放大电路的放大以后,再加到示波管的水平偏转板上,以得到水平方向适当大小的图形。锯齿波电压的作用是使示波管阴极发出的电子束在荧光屏上形成周期性的、与时间成正比的水平位移,即形成时间基线。这样,才能把加在垂直方向的被测信号按时间的变化波形展现在荧光屏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示波器
2023-08-10 13:20:491

急求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霍尔效应产生原理;2、测量霍尔元件的 、 曲线,了解霍尔电压 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 、直螺线管的励磁电流 间的关系;3、学习用霍尔元件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 及分布;4、学习用对称交换测量法(异号法)消除负效应产生的系统误差。三、仪器用具:YX-04型霍尔效应实验仪(仪器资产编号)四、实验原理:1、霍尔效应现象及物理解释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 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对于图1所示。半导体样品,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 ,在z方向加磁场 ,则在y方向即样品A、A′电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电场 ,电场的指向取决于样品的导电类型。显然,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 时电荷不断聚积,电场不断加强,直到 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即样品A、A′间形成了稳定的电势差(霍尔电压) 。设 为霍尔电场,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样品的宽度为 ,厚度为 ,载流子浓度为 ,则有: (1-1)因为 , ,又根据 ,则 (1-2)其中 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 、 以及知道 和 ,可按下式计算 : (1-3) (1—4)为霍尔元件灵敏度。根据RH可进一步确定以下参数。(1)由 的符号(霍尔电压的正负)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判别的方法是按图1所示的 和 的方向(即测量中的+ ,+ ),若测得的 <0(即A′的电位低于A的电位),则样品属N型,反之为P型。(2)由 求载流子浓度 ,即 。应该指出,这个关系式是假定所有载流子都具有相同的漂移速度得到的。严格一点,考虑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 的修正因子(可参阅黄昆、谢希德著《半导体物理学》)。(3)结合电导率的测量,求载流子的迁移率 。电导率 与载流子浓度 以及迁移率 之间有如下关系: (1-5)2、霍尔效应中的副效应及其消除方法上述推导是从理想情况出发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产生上述霍尔效应的同时还伴随产生四种副效应,使 的测量产生系统误差,如图2所示。(1)厄廷好森效应引起的电势差 。由于电子实际上并非以同一速度v沿y轴负向运动,速度大的电子回转半径大,能较快地到达接点3的侧面,从而导致3侧面较4侧面集中较多能量高的电子,结果3、4侧面出现温差,产生温差电动势 。可以证明 。 的正负与 和 的方向有关。(2)能斯特效应引起的电势差 。焊点1、2间接触电阻可能不同,通电发热程度不同,故1、2两点间温度可能不同,于是引起热扩散电流。与霍尔效应类似,该热扩散电流也会在3、4点间形成电势差 。若只考虑接触电阻的差异,则 的方向仅与磁场 的方向有关。(3)里纪-勒杜克效应产生的电势差 。上述热扩散电流的载流子由于速度不同,根据厄廷好森效应同样的理由,又会在3、4点间形成温差电动势 。 的正负仅与 的方向有关,而与 的方向无关。(4)不等电势效应引起的电势差 。由于制造上的困难及材料的不均匀性,3、4两点实际上不可能在同一等势面上,只要有电流沿x方向流过,即使没有磁场 ,3、4两点间也会出现电势差 。 的正负只与电流 的方向有关,而与 的方向无关。综上所述,在确定的磁场 和电流 下,实际测出的电压是霍尔效应电压与副效应产生的附加电压的代数和。可以通过对称测量方法,即改变 和磁场 的方向加以消除和减小副效应的影响。在规定了电流 和磁场 正、反方向后,可以测量出由下列四组不同方向的 和 组合的电压。即:, : , : , : , : 然后求 , , , 的代数平均值得:通过上述测量方法,虽然不能消除所有的副效应,但 较小,引入的误差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霍尔效应电压 可近似为 (1-6)3、直螺线管中的磁场分布1、以上分析可知,将通电的霍尔元件放置在磁场中,已知霍尔元件灵敏度 ,测量出 和 ,就可以计算出所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1-7)2、直螺旋管离中点 处的轴向磁感应强度理论公式: (1-8)式中, 是磁介质的磁导率, 为螺旋管的匝数, 为通过螺旋管的电流, 为螺旋管的长度, 是螺旋管的内径, 为离螺旋管中点的距离。 X=0时,螺旋管中点的磁感应强度 (1-9)五、 实验内容: 测量霍尔元件的 、 关系;1、将测试仪的“ 调节”和“ 调节”旋钮均置零位(即逆时针旋到底),极性开关选择置“0”。2、接通电源,电流表显示“0.000”。有时, 调节电位器或 调节电位器起点不为零,将出现电流表指示末位数不为零,亦属正常。电压表显示“0.0000”。3、测定 关系。取 =900mA,保持不变;霍尔元件置于螺旋管中点(二维移动尺水平方向14.00cm处与读数零点对齐)。顺时针转动“ 调节”旋钮, 依次取值为1.00,2.00,…,10.00mA,将 和 极性开关选择置“+” 和“-”改变 与 的极性,记录相应的电压表读数 值,填入数据记录表1。4、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 图,并对 曲线作定性讨论。5、测定 关系。取 =10 mA ,保持不变;霍尔元件置于螺旋管中点(二维移动尺水平方向14.00cm处与读数零点对齐)。顺时针转动“ 调节”旋钮, 依次取值为0,100,200,…,900 mA,将 和 极性开关择置“+” 和“-”改变 与 的极性,记录相应的电压表读数 值,填入数据记录表2。6、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 图,并对 曲线作定性讨论。测量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 1、取 =10 mA, =900mA。2、移动水平调节螺钉,使霍尔元件在直螺线管中的位置 (水平移动游标尺上读出),先从14.00cm开始,最后到0cm点。改变 和 极性,记录相应的电压表读数 值,填入数据记录表3,计算出直螺旋管轴向对应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3、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 图,并对 曲线作定性讨论。4、用公式(1-8)计算长直螺旋管中心的磁感应强度的理论值,并与长直螺旋管中心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值 比较,用百分误差的形式表示测量结果。式中 ,其余参数详见仪器铭牌所示。六、 注意事项:1、为了消除副效应的影响,实验中采用对称测量法,即改变 和 的方向。2、霍尔元件的工作电流引线与霍尔电压引线不能搞错;霍尔元件的工作电流和螺线管的励磁电流要分清,否则会烧坏霍尔元件。3、实验间隙要断开螺线管的励磁电流 与霍尔元件的工作电流 ,即 和 的极性开关置0位。4、霍耳元件及二维移动尺容易折断、变形,要注意保护,应注意避免挤压、碰撞等,不要用手触摸霍尔元件。七、 数据记录:KH=23.09,N=3150匝,L=280mm,r=13mm表1 关系 ( =900mA) (mV) (mV) (mV) (mV) 1.00 0.28 -0.27 0.31 -0.30 0.292.00 0.59 -0.58 0.63 -0.64 0.613.00 0.89 -0.87 0.95 -0.96 0.904.00 1.20 -1.16 1.27 -1.29 1.235.00 1.49 -1.46 1.59 -1.61 1.546.00 1.80 -1.77 1.90 -1.93 1.857.00 2.11 -2.07 2.22 -2.25 2.178.00 2.41 -2.38 2.65 -2.54 2.479.00 2.68 -2.69 2.84 -2.87 2.7710.00 2.99 -3.00 3.17 -3.19 3.09表2 关系 ( =10.00mA) (mV) (mV) (mV) (mV) 0 -0.10 0.08 0.14 -0.16 0.12100 0.18 -0.20 0.46 -0.47 0.33200 0.52 -0.54 0.80 -0.79 0.66300 0.85 -0.88 1.14 -1.15 1.00400 1.20 -1.22 1.48 -1.49 1.35500 1.54 -1.56 1.82 -1.83 1.69600 1.88 -1.89 2.17 -2.16 2.02700 2.23 -2.24 2.50 -2.51 2.37800 2.56 -2.58 2.84 -2.85 2.71900 2.90 -2.92 3.18 -3.20 3.05表3 关系 =10.00mA, =900mA(mV) (mV) (mV) (mV) B ×10-3T0 0.54 -0.56- 0.73 -0.74 2.880.5 0.95 -0.99 1.17 -1.18 4.641.0 1.55 -1.58 1.80 -1.75 7.232.0 2.33 2.37- 2.88 -2.52 10.574.0 2.74 -2.79 2.96 -2.94 12.306.0 2.88 -2.92 3.09 -3.08 12.908.0 2.91 -2.95 3.13 -3.11 13.1010.0 2.92 -2.96 3.13 -3.13 13.1012.0 2.94 -2.99 3.15 -3.06 13.2014.0 2.96 -2.99 3.16 -3.17 13.3八、 数据处理:(作图用坐标纸)九、 实验结果:实验表明:霍尔电压 与霍尔元件工作电流 、直螺线管的励磁电流 间成线性的关系。长直螺旋管轴向磁感应强度: B=UH/KH*IS=1.33x10-2T 理论值比较误差为: E=5.3%十、问题讨论(或思考题): 参考资料: 网站: http://ly17yun.lingd.net中有很多
2023-08-10 13:21:151

示波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 示波器的功能 示波器的功能 示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波器,是显示被测量的瞬时值轨迹变化情况的仪器。 1. 示波器是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 2. 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普通示波器有显示电路、垂直(Y轴)放大电路、水平(X轴)放大电路、扫描与同步电路、电源供给电路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峰峰值、频率、相位差、调幅度。3. 普通示波器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显示电路、垂直(Y轴)放大电路、水平(X轴)放大电路、扫描与同步电路、电源供给电路。 4. 示波器初次使用前或久藏复用时,有必要进行一次能否工作的简单检查和进行扫描电路稳定度、垂直放大电路直流平衡的调整,由于各种型号示波器的校准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不一样,因而检查、校准方法略有差异。 简述示波器的用途 示波器的用途: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由电子管放大器、扫描振荡器、阴极射线管等组成。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 示波器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 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 扩展资料: 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电子枪产生了一个聚集很细的电子束,并把它加速到很高的速度。这个电子束以足够的能量撞击荧光屏上的一个小点,并使该点发光。 电子束一离开电子枪,就在两副静电偏转板间通过。偏转板上的电压使电子束偏转,一副偏转板的电压使电子束上下运动;另一副偏转板的电压使电子左右运动。而这些运动都是彼此无关的。因此,在水平输入端和垂直输入端加上适当的电压,就可以把电子束定位到荧光屏的任何地方。
2023-08-10 13:21:231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步骤

观察荧光屏上的亮斑并进行调节①先把灰度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到底,竖直位移旋钮和水平位移旋钮旋到中间位置,衰减调节旋钮置于“1000”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②打开电源开关,等一两分钟(预热)后,顺时针旋转灰度调节旋钮,屏上即出现一个亮斑,调节该旋钮,使亮斑的亮度适中;③旋转聚焦调节和辅助聚焦调节旋钮,观察亮斑的变化情况,并使亮斑最圆、最小;④旋转垂直位移旋钮,观察亮斑上下移动的情况;旋转水平位移旋钮,观察亮斑左右移动的情况。调节这两个旋钮,使亮斑位于荧光屏中心。观察扫描并进行调节①把X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 处,扫描微调旋钮逆时针转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100”挡,可看到亮斑移动的情况;②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可看到亮斑移动加快,直至成为一条亮线;③调节X增益旋钮,可以看到亮线长度随之改变。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的偏移并进行调节①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交直流选择开关拨到“DC”位置;②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适当位置后闭合开关,把衰减调节旋钮逆时针依次转到“100”“10”和“1”挡,观察亮斑向上偏移的情况;④调节Y增益旋钮,使亮斑偏移一段适当的距离,再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亮斑偏移的距离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情况;⑤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看到亮斑改为向下偏移。
2023-08-10 13:21:451

示波器的使用内容及步骤

1、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电信号频率,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2、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电信号的峰峰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无需读取被测电压值,则只需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使得屏幕上显示所需高度波形即可);3、选择触发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位上;4、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将将X轴扫描速度“t/div”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无需读取被测时间值,则只需适当调节扫描速度“t/div”微调旋钮,使得屏幕上显示所需周期数波形即可);5、输入被测信号: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扩展资料:示波器的面板按其位置和功能大概可以分为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三大部分。1、显示部分包括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辉度(调整光点亮度)、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寻迹(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从而寻到光点位置)和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2、垂直(Y轴)部分垂直(Y轴)部分包括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A与YB工作状态)、“DC-地-AC”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微调V/div”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极性、拉YA”YA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内触发、拉YB”触发源选择开关和Y轴输入插座。3、水平(X轴)部分水平(X轴)部分包括“t/div”扫描速度选择开关及微调旋钮、“扩展、拉×10”扫描速度扩展装置、“→←”X轴位置调节旋钮、“外触发、X外接”插座、“触发电平”旋钮、“稳定性”触发稳定性微调旋钮(用以改变扫描电路的工作状态)、“内、外”触发源选择开关、“AC-AC(H)-DC”触发耦合方式开关、“高频-常态-自动”触发方式开关和“+、-”触发极性开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示波器
2023-08-10 13:22:111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思考题 荧屏上看不到扫描线,是那几个旋钮造成此现象,应如何调节才能看到扫描线

开关开了没!
2023-08-10 13:2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