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

2023-08-18 20:43:54
共1条回复
可可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如下:

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原理,主要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的和分子量大的有机化合物的仪器设备。

资料拓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

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与气相色谱相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

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及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和质谱连接,可以增加额外的分析能力,能够准确鉴定和定量像细胞和组织裂解液,血液,血浆,尿液和口腔液等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微量化合物。

相关推荐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工作原理: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最后每一组分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液相色谱仪操作过程:1、开机操作:①打开液相色谱仪电源,用Harb相连接时,注意Harb电源,打开计算机,打开Bootp Server(一般启动时已打开)。②自上而下打开个组件电源,Bootp Server里显示有信号时(有六行字符),打开工作站(先打开Online)。③打开冲洗泵头的10%异丙醇溶液的开关(需用针捅抽),控制流量大小,以能流出的Z小流量为准。④注意各流动相所剩溶液的容积设定,若设定的容积低于Zdi限会自动停泵,注意洗泵溶液的体积,及时加液。⑤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液相色谱仪工作状态,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2、先以所用流动相冲洗系统一定时间(如所用流动相为含盐流动相,必须先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换上含盐流动相),正式进样分析前30min左右开启D灯或W灯,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3、建立色谱操作方法,注意保存为自己命名的Method,勿覆盖或删除他人的方法及实验结果。4、使用液相色谱仪手动进样器进样时,在进样前和进样后都需用洗针液洗净进样针筒,洗针液一般选择与样品液一致的溶剂,进样前必须用样品液清洗进样针筒3遍以上,并排除针筒中的气泡。5、溶剂瓶中的沙芯过滤头容易破碎,在更换流动相时注意保护,当发现过滤头变脏或长菌时,不可用超声洗涤,可用5%稀硝酸溶液浸泡后再洗涤。6、实验结束后,一般先用水或低浓度甲醇水溶液冲洗整个管路30分钟以上,再用甲醇冲洗。冲洗过程中关闭D灯、W灯。7、关机时,先关闭泵、检测器等,再关闭工作站,然后关机,Z后自下而上关闭液相色谱仪各组件,关闭洗泵溶液的开关。8、使用者须认真履行液相色谱仪使用登记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不要擅自拆卸仪器。
2023-08-11 01:13:511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如下: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是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样,进样完毕后,清洗进样口,每次分析结束后,清洗通道,最后关闭仪器。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条件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和要求进行调整。在使用液相色谱仪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液相色谱仪的原理是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最后每一组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液相色谱仪的维护注意事项1、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互相转换前一定要用95%的去离子水清洗泵,防止盐在有机相中结晶损坏泵中各组件和堵塞色谱柱。2、仪器使用前后一定要用甲醇或乙腈冲洗流路,平衡活化色谱柱,赶走管路中的杂质和水分。3、缓冲溶液的浓度不能高于1.0mol/L,pH范围2~12。4、仪器长时间不用,每个泵通道和整个流路一定要用甲醇冲洗后保存,以免结晶或造成污染。5、各部分电源关机后再开间隔时间不易过短,应至少15秒钟,检测器至少15分钟。
2023-08-11 01:14:081

液相色谱仪使用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最后每一组分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液相色谱的使用: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样,进样完毕后,清洗进样口,每次分析结束后,清洗通道,最后关闭仪器。扩展资料:液相色谱所用基本概念:保留值、塔板数、塔板高度、分离度、选择性等与气相色谱一致。液相色谱所用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与速率方程也与气相色谱基本一致,但由于在气相色谱中以液体代替气相色谱中气体作为流动相,而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不相同。此外,液相色谱所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也与气相色谱不同,所以,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力‘面:①操作条件及应用范围不同对于气相色谱,是加温操作。仅能分析在操作温度下能汽化而不分解的物质,对高沸点化合物、非挥发性物质、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较为困难,致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据统计只有大约20%的机物能用气相色谱分析。而液相色谱是常温操作,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它非常适合相对分子量较大,难汽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型化合物和高聚物的分离分析,大约占有机物的70%~80%。②液相色谱能完成难度较高的分离工作a.气相色谱的流动相载气是色谱惰性的,基本不参与分配平衡过程,与样品分子无亲和作用,样品分子主要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而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液体也与固定相争夺样品分子,为提高选择性增加了一个因素。也可选择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做流动相,增加分离的选择性。b.液相色谱固定相类型多,如离子交换色谱和排阻色谱等,作为分析时,选择余地大;而气相色谱并不可能。c.液相色谱通常在室温下操作,较低的温度,一般有利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③由于液体的扩散性比气体的小105倍,因此,溶质在液相中的传质速率慢,柱外效应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气相色谱中,由色谱柱外区域引起的扩张可以忽略不计。④液相色谱中,制备样品简单,回收样品也比较容易,而且回收是定量的,适合于大量制备,但液相色谱尚缺乏通用的检测器,一起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技术是相互补充的。综上所述,液相色谱具有柱效高,选择性高,灵敏性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法已成为现代分析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化学,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农业等科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1)分离混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通过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分离并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并且随着固定相的发展,还可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对其的分离。(2)生化分析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并已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3)仪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高效液相色谱一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等.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液相色谱
2023-08-11 01:14:271

HPLC原理及基本操作是什么?

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仪根据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力来分离混合物。这种相互作用力通常是分析物及分析管柱之间的一种非共价性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在不同的时间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中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每个峰顶都代表一个另外化合物的种类,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测物所含有的物质。以液体为流动相而设计的色谱分析仪器称为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压灵敏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成为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种类繁多,但不论何种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上都分为4个部分:高压输液装置,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操作将要分离和分析的样品混合物以不连续的小体积(通常为微升)引入渗透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流中。样品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通过色谱柱,这是与吸附剂(也称为固定相)的特定物理相互作用的函数。每个组分的速度取决于其化学性质,固定相(柱)的性质以及流动相的组成。特定分析物洗脱(从色谱柱中出现)的时间称为其保留时间。在特定条件下测得的保留时间是给定分析物的识别特征。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色谱柱,其中填充了粒径,孔隙率和表面化学性质各异的吸附剂。使用较小的颗粒尺寸的包装材料需要使用较高的操作压力(“背压”)的和通常改善的色谱分辨率(连续的分析物从柱中出现的峰之间的分离度)。吸收剂颗粒本质上可以是疏水的或极性的。常用的流动相包括水与各种有机溶剂的任何混溶性组合(最常见的是乙腈和甲醇)。一些HPLC技术使用无水流动相(请参见下面的正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水性成分可能包含酸(例如甲酸,磷酸或三氟乙酸)或盐以帮助分离样品成分。在色谱分析过程中,流动相的组成可以保持恒定(“等度洗脱模式”)或变化(“梯度洗脱模式”)。等度洗脱通常在分离与固定相亲和力非常不同的样品成分时非常有效。在梯度洗脱中,流动相的组成通常从低到高洗脱强度变化。流动相的洗脱强度由分析物的保留时间反映,高洗脱强度可产生快速洗脱(=较短的保留时间)。反相色谱中的典型梯度曲线可能始于5%的乙腈(在水或水性缓冲液中),然后在5–25分钟内线性增长至95%的乙腈。恒定流动相组成的周期可以是任何梯度曲线的一部分。例如,流动相的组成可以在5%的乙腈中保持1-3分钟,然后线性变化直至95%的乙腈。流动相的选定组成取决于各种样品组分(“分析物”)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例如,反相HPLC中的疏水相互作用)。根据它们对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亲和力,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过程中,分析物会在两者之间分配。此分配过程类似于液-液萃取过程中发生的分配过程,但该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逐步进行的。在此示例中,使用水/乙腈梯度洗脱,一旦流动相在乙腈中的浓度更高(即,在洗脱强度更高的流动相中),则更多的疏水性组分将较晚洗脱(从色谱柱中洗脱)。流动相组分,添加剂(例如盐或酸)和梯度条件的选择取决于色谱柱和样品组分的性质。通常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便找到可以充分分离的HPLC方法。用途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常用于医药品、化学、环保、生命科学、与食品工业的研究上。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可将液体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可检测分析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含量。
2023-08-11 01:14:421

液相色谱仪原理

液相色谱仪用液相色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液相色谱仪根据固定相是液体或是固体,又分为液-液色谱(LLC)及液-固色谱(LSC)。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对高沸点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色谱柱核淋洗剂并以实现分离。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环境化学、石油化工等部门。工作原理液相色谱仪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实验室检测水平,作为专业化的仪器公司,我们能为您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专业的实验室解决方案。百贺仪器的产品及服务涉及金属、橡胶、塑料、石油、建筑材料、汽车、电子、电工、家电、医疗、包装印刷等诸多领域,享誉八方。
2023-08-11 01:15:002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深圳埃科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为一体的仪器设备公司,公司产品液相色谱仪是完全计算机反控,可以实现远程仪器检测和故障诊断的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新一代普及型气相色谱仪。完全PC机控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具有自我诊断、断电保护、柱箱过温保护、自动点火等功能。
2023-08-11 01:15:182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使用方法: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项下对溶剂的要求。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 化学键合固定相反应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2023-08-11 01:15:331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高压泵将贮液罐的流动相经进样器送入色谱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被流动相充满。当欲分离样品从进样器进入时,流经进样器的流动相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不同组分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进入检测器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或者低压四元泵,而泵的冲程体积以及混合器的体积大小,均会对色谱基线噪音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梯度洗脱的时候。一般地泵的冲程体积越小以及混合器的体积相对越大,由输液造成的脉冲相对越小,对于梯度变化的响应能力越高,基线越平缓,在应用二元泵的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混合中的其中一元流动相的比例小于5%的时候,特别是在使用正相等度洗脱对一些医药中间体及终产品进行手性拆分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泵预混合的方式。避免由于泵在低比例时泵液精度相对较差,而导致色谱基线出现冲程相关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8-11 01:15:44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原理,主要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的和分子量大的有机化合物的仪器设备。它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做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HPLC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食品科学、药物研究以及环境研究中。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检测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本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本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输出检测结果。根据分离机制的不同,HPLC原理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2023-08-11 01:16:011

液相色谱仪原理

液相色谱仪是一款以用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的色谱仪,具有常规HPLC的基本性能,并扩展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各类不同的应用要求,使用户能更加轻松的使用,并获得准确的分析数据。一、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在原始的经典色谱法基础上面引用气象色谐的理论,色谱柱则是用特殊的方式用小颗粒装填而成,造成的结果就是色谱柱的柱效远远高于原始的经典液相色谐,它柱子使用后还能具有高度灵敏度检测器。能够对流出来的分析物进行连续检测。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分配或吸附等化学作用性能的差异,使各组分在作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而达到相互分离。高效色谱仪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命科学、医学检验和无机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般来说,80%~85%的有机物原则上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诸仪分析。
2023-08-11 01:16:401

气液相色谱原理?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操作时使用气相色谱仪,被分析样品(气体或液体汽化后的蒸汽)在流速保持一定的惰性气体(成为载气或流动相)的带动下进入填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色谱柱中样品被分离成一个个的单一组分,并以一定的先后次序从色谱柱流出,进入检测器,转变成电信号,再经放大后,由记录器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得到一组曲线图(称为色谱图),根据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就可以定量测定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含量。气相色谱的定量检测方法一般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三种方法,其各有优缺点。归一化法是将有机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含量之和定位100%,计算出其中某一组分含量的百分数,其方便简单,样品进样量和流动相载气流速等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要求每个组分色谱峰面积能准确地计算,因此仅适合组分少的有机样品。内标法是向有机样品中加入标准已知含量的纯有机物(可以和样品中组分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行气相色谱测定,然后利用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和定量校正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其避免了归一化方法的缺点,但需要标准标准称取有机样品和内标物的重量,而且选用的内标物的选取要求较高。外标法[14]是在进样量、色谱仪器及操作等分析条件严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先使用不同含量的组分纯物质等量进样进行色谱分析,求出纯物质含量和色谱峰面积的关系,并绘出相应的定量校正曲线或给出线性方程式。然后将有机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并根据定量校正曲线或线性方程式,计算出所需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外标法比较简便,尤其适合相同样品的大批量测试,这对工业化生产或环境中某种有机物的检测或控制非常有效。但这一方法对液体或挥发性不好的有机物组分定量分析时,往往误差较大。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原理 从分析原理上讲,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经典液相色谱(层析)没有本质的差别,但由于它采用了新型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因而在操作和条件等方面已完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⑴由于新型高效微粒固定相填料的使用,分离能力高;⑵由于液相色谱柱具有高效,并且流动相可以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的选择性,选择性高;⑶检测灵敏度高;⑷由于高压输液泵的使用,相对经典液相色谱,分析速度快。另外,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受热不稳定、分子量大和不同极性的有机物,尤其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产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等。其缺点有:⑴使用多种溶剂作为流动相,分析成本高于气相色谱法,且易引起环境污染,程序升温操作复杂;⑵缺少如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的通用性检测器;⑶不适用于在高压下易分解和变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生化样品。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和方法与气相色谱基本相同
2023-08-11 01:16:511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高压泵将贮液罐的流动相经进样器送入色谱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被流动相充满。当欲分离样品从进样器进入时,流经进样器的流动相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不同组分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进入检测器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或者低压四元泵,而泵的冲程体积以及混合器的体积大小,均会对色谱基线噪音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梯度洗脱的时候。一般地泵的冲程体积越小以及混合器的体积相对越大,由输液造成的脉冲相对越小,对于梯度变化的响应能力越高,基线越平缓,在应用二元泵的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混合中的其中一元流动相的比例小于5%的时候,特别是在使用正相等度洗脱对一些医药中间体及终产品进行手性拆分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泵预混合的方式。避免由于泵在低比例时泵液精度相对较差,而导致色谱基线出现冲程相关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8-11 01:17:021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是在条件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HPLC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Z有前途的方法。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3-08-11 01:17:171

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等各种仪器的使用

仪器信息网上很详细
2023-08-11 01:17:353

面试回答液相色谱仪操作原理怎么答

液相色谱仪操作原理回答步骤:1、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2、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3、最后每一组分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
2023-08-11 01:17:421

质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和区别有哪些?

质谱仪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没有检测器。一、HPLC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液相色谱根据柱子填料和流动相选择的不同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所说的“高效”和“超高效”,则是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技术。二、由于HPLC检测器(常见为UV类)和MS工作原理不同,有些化合物不会同时在UV和MS上有响应。由于MS检测器对于流动相有要求,比如易挥发,低盐等,有时HPLC适合的流动相条件并不能直接用在液/质联用仪上,需作改动。三、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常用检测器有紫外吸收、荧光、示差折光、化学发光等。四、PDA检测器:即紫外检测器,点时间可检测单一点处吸收值。DAD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理解为无数个PDA检测器串联。即点时间可检测某一波段吸收值,比PDA检测器定性能力强大。
2023-08-11 01:17:531

液相色谱原理

液相色谱原理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1、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谱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区分各种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命名,如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液相色谱。2、经典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是依靠重力缓慢地流过色谱柱,因此固定相的粒度不可能太小(100μm~150μm左右)。分离后的样品是被分级收集后再进行分析的,使得经典液相色谱不仅分离效率低、分析速度慢,而且操作也比较复杂。3、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粒度小于10μm的高效固定相,并使用了高压输液泵和自动记录的检测器,克服了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发展成高效液相色谱,也称为高压液相色谱。4、液相色谱按其分离机理,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023-08-11 01:18:161

液相和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组成部件是什么?

液相色谱仪是在经典液相柱色谱仪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仪的理论,技术上采用了高压输液泵、固定相、梯度洗脱技术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具有高压、高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的相同点: 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均可在线检测。
2023-08-11 01:18:402

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原理结构的对比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二、应用范围: 1.气相: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 400 以上)的有机物( 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 ~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三、仪器构造: 1.气相: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进样部分、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均在控制状态。 1.1 柱箱: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心脏, 样品中的各个组份在色谱柱中经过反复多次分配后得到分离, 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柱箱的作用就是安装色谱柱。 由于色谱柱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样器和检测器, 因此进样器和检测器的下端( 接头) 均插入柱箱。 柱箱能够安装各种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并且操作方便。 色谱柱( 样品) 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因此采用微机对柱箱进行温度控制。并且由于设计合理, 柱箱内的梯度很小。 对于一些成份复杂、沸程较宽的样品, 柱箱还可进行三阶程序升温控制。且程序设定后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 降温时还能自动后开门排热。 1.2 进样器: 进样器的作用是将样品送入色谱柱。如果是液体样品, 进样器还必须将其汽化, 因此采用微机对进样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种类的色谱柱及不同的进样方式, 共有五种进样器可供 选择: 1.填充柱进样器 2.毛细管不分流进样器附件 3.毛细管分流进样器附件 4.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器 5.六通阀气体进样器 1.3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样品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 电信号) 。 检测器也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 因此采用微机对检测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各种样品的化学物理特性, 共有五种检测器可供选择: 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2.热导检测器(TCD)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4.氮磷检测器(NPD) 5.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4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1 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 2.2 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7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错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3.3 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2.4 检测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三种。 (1)紫外检测器 该检测器适用于对紫外光(或可见光)有吸收性能样品的检测。其特点:使用面广(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多肽、激素等均可使用);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10-10g/ml);线性范围宽;对温度和流速变化不敏感;可检测梯度溶液洗脱的样品。 (2)示差折光检测器 凡具有与流动相折光率不同的样品组分,均可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糖类化合物的检测 使用此检测系统。这一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检测下限为10-7g/ml),流动相的变化会引起折光率的变化,因此,它既不适用于痕量分析,也不适用于梯度洗脱样品的检测。 (3)荧光检测器 凡具有荧光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的荧光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这一检测器只适用于具有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氨基酸、胺类、维生素和某些蛋白质等)的测定,其灵敏度很高(检测下限为10-12~10-14g/ml),痕量分析和梯度洗脱作品的检测均可采用。 2.5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
2023-08-11 01:19:181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的组成部件为高压输液泵、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装置。1.高压输液泵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所使用的色谱柱一般装填小于10μm的固定相颗粒,故对流动相有较大的阻力,所以对于泵的耐压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对于输液泵还有泵体材料耐化学腐蚀、输出流量范围宽、输出流量稳定等要求。高压输液泵可以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两大类。恒压泵是指输出恒定压力的泵,当系统阻力不变时可以保持恒定流量,但系统阻力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系统流量稳定,因此现在基本已不使用。恒流泵是指可输出恒定体积流量的泵,又分为注射型泵和往复式柱塞泵两类。注射型泵由于其工作过程中需停流吸液以及价格昂贵等原因,目前基本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往复式柱塞泵则可以提供低脉动的连续稳定液流,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化仪器中,并衍生出了双柱塞往复式并联泵、双柱塞往复式串联泵、双柱塞独立驱动的往复式串联泵等多种设计。2.进样装置在HPLC分析中由于使用了高效颗粒填料和高压的流动相,因而对样品的进样方式要求提高,需要使样品在进入色谱柱头时准确地注人其上端填料的中心,形成集中的一点,以保证扩散效应影响降到最低。为实现以上要求有两种设计:停流进样和六通阀进样,但现在停流进样技术已经完全被简单易用的六通阀进样方式所取代。3.色谱柱色谱柱一般使用内壁抛光的直型不锈钢管作为柱管以获得高柱效。当使用粗内径短柱和细内径色潜柱时,需要注意柱外效应所引起的色谱峰展宽,应该尽量缩短进样器至检测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以获得更小的柱外死体积。HPLC色谱柱装填的固定相,其基体材料多为全多孔球形或无定形的硅胶颗粒,在高压下使用匀浆装柱法装填,并在色谱柱两端使用多孔不锈钢烧结材料的过滤片以阻挡流动相中的微小机械杂质进入,并防止固定相流失。4.检测器检测器主要用于检测经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浓度变化。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5.色谱数据处理装置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数据现已广泛使用色谱数据工作站来记录和处理。色谱工作站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可以实现如下功能:(1) 仪器操作参数的控制功能——色谱仪的所有可控参数,均可预先设定并保存记录,在运行样品时自动调用并传输至仪器。(2) 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可通过计算机和仪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自动采集色谱数据。并根据指定处理参数进行数据处理,提供色谱图的相关积分数据,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计算方式来对样品自动进行计算,得到定性或定量的结果。还具有计算柱效、绘制工作曲线等其他功能。
2023-08-11 01:19:281

色谱仪的工作原理,简单讲一下,多谢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实质上是利用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称为色层法,层析法。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再加上检测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后检测,从而实现对多组分分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就是色谱仪。顺便推荐湖南创特科技,这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顶空进样器、原子吸收光谱仪、超声波清洗器以及其他分析仪器
2023-08-11 01:19:381

气液相色谱的原理是什么

1、气相色谱仪原理:利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依次检测已分离出来的组分。 应用范围: 环境保护: 大气水源等污染地的痕量毒物分析、监测和研究。 生物化学: 临床应用,病理和毒理研究。 食品发酵: 微生物饮料中微量组分的分析研究。 中西药物: 原料中间体及成品分析。 2、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 由于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
2023-08-11 01:19:471

谁有 SY--8000液相色谱仪 的工作原理及功能介绍!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功能介绍可以直接向厂家要 或者到他们网站下。
2023-08-11 01:19:572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仪在仪器构造、分离原理、应用范围上有什么区别?

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非极性反相色谱:固定相非极性,流动相极性液相与气相区别:液相流动相为液体,气相为气体(载气) 液相压力高,气相较低 液相分离度不如气相 液相定量需有标准品,气相可用归一法定量 液相检测范围比气相广,气相只能测可气化且高温下稳定的样品。以上简要回答,希能有所帮助。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2023-08-11 01:20:072

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和分类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差别。根据固定相的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应用最广的是以硅胶为填料的液固色谱和以微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色谱。根据固定相的形式,液相色谱法可以分为柱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近年来,在液相柱色谱系统中加上高压液流系统,使流动相在高压下快速流动,以提高分离效果,因此出现了高效(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 采用柱色谱技术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展开方式采用洗脱法。根据不同的分离方式,离子色谱可以分为高效离子色谱 、离子排斥色谱和流动相离子色谱3类。高效离子色谱法使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离子排斥色谱法用高容量的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利用离子排斥原理。流动相离子色谱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离子色谱仪由淋洗液贮存器 、泵 、进样阀 、分离柱 、抑制柱、电导检导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离子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是分离柱,装有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是抑制型离子色谱仪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淋洗液转变成低电导部分,以降低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同时将样品离子转变成其相应的酸或碱,以增加其电导。分离阴离子,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阳离子,抑制柱填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检测器分通用型检测器与专用型检测器。前者如电导检测器,对检测池中所有离子都有响应;后者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 离子对色谱法是将一种(或数种)与样品离子电荷(A+)相反的离子(B-,称为对离子或反离子,Counterion)加入到色谱系统的流动相(或固定相)中,使其与样品离子结合生成弱极性的离子对(呈中性缔合物)。此离子对不易在水中离解而迅速进入有机相中,从而控制溶质离子的保留行为。
2023-08-11 01:20:291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告诉我吗?

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色谱质谱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互为补充,分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液质联用(LC-MS)主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LC/MS最重要的是液相色谱的条件,这个是很费时间的。
2023-08-11 01:20:474

液相色谱仪是干什么用的

液相色谱仪系统是由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那么液相色谱仪是干什么用的? 1、 在聚合物的分析中,吸附色谱一般用来分离添加剂,如偶氮染料、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也可用于石油烃类的组成分析。 2、 用于氨基酸、蛋白质的分析,也适合于某些无机离子(NO3-、SO42-、Cl-等无机阴离子和Na+、Ca2+、Mg2+、K+等无机阳离子)的分离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适用于水溶液的体系,又适用于有机溶剂的体系。当所用的洗脱剂为水溶液时,称为凝胶过滤色谱,其在生物界的应用比较多。 4、 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就可以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以便研究人员分析。 关于液相色谱仪是干什么用的内容就到这了。
2023-08-11 01:22:01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 (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2023-08-11 01:22:111

气液相色谱的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并采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的适用性广,不受分析对象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因而弥补了气相色谱法的不足。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可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80%则需用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在基本理论方面没有显著不同,它们之间的重大差别在于作为流动相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性质的差别。由泵将储液瓶中的溶剂吸入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入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废液流入废液瓶。扩展资料1、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2、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相色谱法
2023-08-11 01:22:271

液相气相色谱的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气相色谱仪简单操作流程1.1 反时针方向开启载气钢瓶阀门,减压阀上高压压力表指示出高压钢瓶内贮气压力。1.2.顺时针方向旋转减压调节螺杆,使低压压力表指示到要求的压力数。1.3开启主机电源总开关,主机的触摸式荧光屏显示仪器正在自检,柱室内鼓风马达运转。1.4打开与气相色谱仪连接的电脑,并运行气相色谱仪工作软件,待软件与仪器连接成功后,即可进行实验。1.5在气相色谱仪工作软件里分别设定载气流量、检测器温度、进样口的温度,柱箱的初始温度及升温程序等。设定完后,各区温度开始朝设定值上升,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READY灯亮。1.6查看仪器基线是否平稳,待基线平直后,即可进样测试。1.7实验完毕后,先关闭检测器电源,再停止加热,待色谱柱、进样口的温度降至80℃以下时,依次关闭色谱仪电源开关,计算机电源,最后关闭载气减压阀及总阀。1.8登记仪器使用情况,做好实验室的整理和清洁工作,并检查好安全后,方可离开2 测试条件的设定:色谱条件的设定要根据不同化合物的不同性质选择柱子,一般情况极性化合物选择极性柱。非极性化合物选择非极性柱。色谱柱柱温的确定主要由样品的复杂程度决定。对于混合物一般采用程序升温法。柱温的设定要同时兼顾高低沸点或溶点化合物.可根据不同的化合物任意改动,其目的要达到在最短的时间里,使每个化合物的组份完全分离。3 注意事项:3.1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先通载气再加热,以防损坏检测器。3.2在使用微量进样器取样时要注意不可将进样器的针芯完全拔出,以防坏进样器。3.3检测器温度不能低于进样口温度,否则会污染检测器 进样口温度应高于柱温的最高值,同时化合物在此温度下不分解3.4含酸、碱、盐、水、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不能分析,要经过处理方可进行。3.5进样器所取样品要避免带有气泡以保证进样重现性。3.6取样前用溶剂反复洗针,再用要分析的样品至少洗2-5次液相色谱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打开电脑 二、打开主机、预热 三、进入仪器工作站,联机并设定仪器使用方法及仪器参数 四、启动泵的动力系统预处理(排气等) 五、检查是否漏夜、柱压是否正常 六、设置仪器方法,包括仪器的使用条件等 七、激活操作方法,等待仪器平衡、基线平直 八、仪器出现“Ready”后可进行样品分析 九、操作测试结束后,清理所有实验材料,做好清洁卫生 十、记录仪器使用日志,并与管理员办理交接手续 注意事项 一、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应采用色谱纯溶剂,以满足仪器要求、避免损坏色谱柱; 二、严禁使用有污染的水等冲洗色谱柱,避免将互不相溶的溶剂一同进入泵内; 三、流动相需经过滤、除气后方可使用; 四、待分析的样品必须彻底溶解澄清、过滤,以避免堵塞、损坏色谱柱; 五、分析完成后,须注意及时清洗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比色池。 以具体仪器的举例: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2.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3.职责质检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4.规程4.1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1个LC-10ADvp溶剂输送泵、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在线脱气机、Rheodyne 7725i手动进样阀、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另外还包括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备。4.2 准备4.2.1 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min。4.2.2 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洗脱柱(注意方向)和定量环。4.2.3 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也可在平衡系统时配制),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4.2.4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4.3 开机接通电源,依次打开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脱气机、LC-10ADVP输液泵、AT-130柱温箱,SPD-10Avp紫外检测器,待检测器自检结束显示测量状态时,打开打印机、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4.4 参数设定4.4.1 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按[CE]键退出到初始屏幕。4.4.2 流速设定:在输送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的流速(柱在线时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按[Enter]键确认。按[CE]键退出。4.4.3 流动相比例设定:在输送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conc]键,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B的浓度百分数,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C的浓度百分数,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D的浓度百分数,按[Enter]键确认。按[CE]键退出。4.5 更换流动相并排气泡4.5.1将管路的吸滤器放入装有准备好的流动相的储液瓶中;4.5.2 逆时针转动泵的排液阀180°,打开排液阀;4.5.3 按输送泵的[purge]键,pump指示灯亮,泵大约以5.0ml/min的流速冲洗,3min后停止;4.5.4 将排液阀顺时针旋转到底,关闭排液阀。4.5.5 如管路中仍有气泡,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气泡排尽。4.5.6 如按以上方法不能排尽气泡,从柱入口处拆下连接管,放入废液瓶中,设流速为5ml/min,按[pump]键,冲洗3min后再按[pump]键停泵,重新接上柱并将流速重设为规定值4.6 平衡系统4.6.1 按《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操作规程》打开“在线色谱工作站”软件,输入实验信息并设定各项方法参数后,按下“数据收集”页的[查看基线] 按钮。4.6.2洗脱方式4.6.2.1 按泵的[pump]键, pump指示灯亮。用检验方法规定的流动相冲洗系统,一般最少需6倍柱体积的流动相。4.6.2.2 检查各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液,如漏液应予以排除。4.6.2.3 观察泵控制屏幕上的压力值,压力波动应不超过1MPa。如超过则可初步判断为柱前管路仍有气泡,按4.5.6操作。4.6.2.4 观察基线变化。如果冲洗至基线漂移<0.01mV/min,噪声为<0.001mV时,可认为系统已达到平衡状态,可以进样。4.7 进样4.7.1 进样前按检测器[zero]键调零,按软件中 [零点校正] 按钮校正基线零点,再按一下 [查看基线] 按钮使其弹起。4.7.2 用试样溶液清洗注射器,并排除气泡后抽取适量。简单故障排除障常发生于泵和紫外检测器。一、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1、泵压力变化较大或没有流动相流出,又无压力指示(1)原因是泵内有大量气体。可打开排放阀,使泵在较大流量下运转,将气泡排尽;也可以用一个50ml 针筒在泵出口处帮助抽出气体。(2)原因是高压密封环变形,产生漏液。必须更换密封环;平时注意不要超出规定的最高压力。2、泵流量或压力不稳(1)原因是砂滤棒内有气泡或被盐的微晶粒或溢生的微生物部分堵塞。可卸下砂滤棒浸入10%硝酸内超 声除去微生物或盐溶解,或浸入流动相内超声除气泡。再用蒸馏水立即清洗。(2)原因是系统内有气泡。可加大流量排出气泡。(3)原因是单向阀有异物。可卸下单向阀,放入烧杯中,加10%稀硝酸,用超声波清洗20分钟后,再用 干净蒸馏水清洗。3、泵压力过高原因是管路被堵塞,需要卸下管道清除和清洗;压力过低的原因是管路滴漏,可扳紧各接口和更换损坏 的管道。4、键开关按下,泵不运行,只有嗡嗡电流声此故障原因是电机缺相,电机线圈被烧坏一组或活塞被生锈卡住,应视情况给予排除。二、SPD-10A紫外检测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1、系统内有气泡(1)如果气泡连续不断地通过流动池,将使噪声增大。必须对流动相进行充分除气。检查系统各条导管是否漏气。如果导管损坏,必须更换并固紧各接口,加大系统流量驱除气泡。有条件 的药厂可配备一部脱气机。(2)如果气泡流在检测器的流动池内,也可使噪音增大。用手指压紧流动池出口,使池内增压,再快速放出流动相。反复操作数次,但注意不要使压力增加太大 ,以免流动池破裂或色谱柱冲坏。2、流动相被污染当流动池被污染时,可能产生噪音或基线漂移。可用水或甲醇等溶剂冲洗检测池(要注意溶剂的互溶性 )。如果污染严重,就需要依次使用1mol/L硝酸、水和新鲜溶剂冲洗,或取出池体清洗,更换窗口。3、光源灯出现故障当氘灯使用到极限或者不能正常工作时,可能产生严重噪音,基线漂移,出现平头峰或齿形等异常峰, 甚至基线不能回零。这时必须更换氘灯(一般氘灯寿命1000~2000小时)。4、倒峰(1)倒峰的出现,可能是检测器的极性接反。更正后即可将其转复为正峰。(2)如果流动相中含有紫外吸收的杂质时,无吸收的组分就会产生倒峰。对此,改为高纯度的溶剂为流 动相。(3)在死时间附近的尖锐峰,往往是由进样时的压力变化或者由于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同所引起的
2023-08-11 01:22:441

各位请问液相色谱仪原理是什么?应用在哪些行业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约有80%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而且由于此法条件温和,不破坏样品,因此特别适合高沸点、难气化挥发、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HPLC系统一般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等组成。其中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位。有的仪器还有梯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与柱或保护住、柱温控制器等,现代HPLC仪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制备型HPLC仪还备有自动馏分收集装置。目前常见的HPLC仪生产厂家国外有Waters 公司、Agilent 公司(原HP公司)、岛津公司等,国内有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大连依利特公司、北京创新通恒、北京温分等。一、输液泵1.泵的构造和性能输液泵是H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泵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输液泵应具备如下性能:①流量稳定,其RSD应小于0.5%,这关系到定性定量的准确性;②流量范围宽,分析型应在0.1~10ml/min范围内连续调,制备型应能达到100ml/min;③输出压力高,一般应能达到150~300KG/CM2:④液缸容积小;⑤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泵的种类很多,按输液性质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恒流泵按结构又可分为螺旋注射泵、柱塞往复泵和隔往复泵。恒压泵受柱阴影响,流量不稳定;螺旋泵缸体太大,这两种泵己被淘汰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柱塞往复泵。柱塞往复泵的液缸容积小,可至0.1ml,因此易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特别适合于再循环和梯度洗脱;改变电机转速能方便地调节流量,流量不受柱压影响;泵压可达400KG/CM2。ADW主要缺点是输出的脉冲性较大,现多彩采用双泵系统来克服。双泵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一般说来并联泵的流量重现性较好(RSD为0.1%左右,串联泵为0.2~0.3%),但出现故障的机会较多(因多了单向阀),价格也较贵。二、进样器一般HPLC分析常用六通进样阀(以美国RHEODYNE公司的7725和7725I型最常见),其关键部件由圆形密封垫子(转子)和固定底座(定子)组成。耐高压(35~40MPA),进样量准确,重复性好(0.5%),操作方便。六通阀进样方式有部分装液法和完全装液法两种。①用部分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大于定量环体积的50%(最多75%),并要求每次进样体积准确、相同。此法进样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决定于注器取样的熟练程度,而且易产生由进样引起的峰展宽。②用完全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小于定量环体积的5~10倍9最少3倍,这样才能完全置换定量环内和流动相,消除管壁效应,确保进样的准确度及重复性。三、色谱柱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种微粒填料好多孔硅胶以及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为3,5,7,10UM等,柱效理论值可达5~16万/米。对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数的柱效;对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对于较难的分离物质对则可采用高达2万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长就能满足复杂混合物分析的需要。柱效受柱内外因素影响,为使色谱柱达到最佳效率,除柱外死体积要小外,不要有合理的柱结构(尽可能减少填充床以外的死体积)及装填技术。即使最好的装填技术,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况总是不一样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较疏松,易产生沟流,流速较快,影响冲洗剂的流形,使谱带加宽,这就是管壁效应。这种管壁区大约是从管壁向内算起30倍料径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谱系统中,柱外效应对柱效的影响远远大于管壁效应。四、检测器HPLC的检测器分为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1.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的流出物的全部特性变化,通常采用差分测量法,这类检测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电常数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通用检测器适用范围广,但由于对流动相有响应,因此易受温度变化、流动相和组分的变化的影响,噪声和漂移都比较大,灵敏度较低,不能用梯度洗脱。2.专用型检测器用以测量被分离样品组分某种特性的变化。这类检测器对样品中组分的某种物理或化学性质敏感,而这一性质是流动相所不具备的,或至少在操作条件下不显示。这类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等。液相色谱仪有以下几个领域的应用:1.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可应用于环芳烃、农药 残留分析等。2.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可应用于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污染物分析等。3.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科学、遗传工程、临床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化领域的分子量物质纯化、分离和测定等。4.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体液中代谢物测定、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药物监测等的分析测定。5.无机分析中的应用》 阴、阳离子的分析等。
2023-08-11 01:22:531

液相色谱仪使用及工作原理。

液相色谱仪使用,可以阅读手册就知道了
2023-08-11 01:23:177

请问HPLC是做什么的?原理?操作方法?

HPLC培训教程 我国药典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 方法 项目 数量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HPLC法 鉴别 9 34 150 检查 12 40 160 含量测定 7 60 117 387 鉴于HPLC应用在药品分析中越来越多,因此每一个药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并应用HPLC。 I.概论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三、色谱法分类 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LC同样可分为液固色谱法(LSC)和液液色谱法(LLC)。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它以超临界流体(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为流动相(常用CO2),因其扩散系数大,能很快达到平衡,故分析时间短,特别适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按原理分为吸附色谱法(AC)、分配色谱法(DC)、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排阻色谱法(EC,又称分子筛、凝胶过滤(GF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亲和色谱法。(此外还有电泳。) 按操作形式可分为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柱色谱法。 四、色谱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正相色谱法 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 反相色谱法 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 正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 高~中 中~低 流动相极性 低~中 中~高 组分洗脱次序 极性小先洗出 极性大先洗出 从上表可看出,当极性为中等时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没有明显的界线(如氨基键合固定相)。 3.离子交换色谱法 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缓冲液常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柱中的保留时间除跟组分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作用强弱有关外,它还受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pH值可改变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进而影响其与固定相的作用。流动相的盐浓度大,则离子强度高,不利于样品的解离,导致样品较快流出。 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离子对色谱法 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使其分离效果改善。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分析碱性物质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戊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等。另外高氯酸、三氟乙酸也可与多种碱性样品形成很强的离子对。 分析酸性物质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铵磷酸盐。 离子对色谱法常用ODS柱(即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水中加入3~10 mmol/L的离子对试剂,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分离。被测组分保时间与离子对性质、浓度、流动相组成及其pH值、离子强度有关。 5.排阻色谱法 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它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等。 被分离组分在柱中的洗脱原理
2023-08-11 01:25:416

液相色谱仪的原理是什么?用来干什么?

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  液相色谱仪根据固定相是液体或是固体,又分为液-液色谱(LLC)及液-固色谱(LSC)。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泵、色谱柱、检测器、温度控制系统、进样系统、信号记录系统和馏分收集器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   对高沸点、难气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色谱柱核淋洗剂并以实现分离。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环境化学、石油化工等部门。
2023-08-11 01:26:538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淋洗液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试样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柱中后,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103-106)的分配(吸附-脱附-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2023-08-11 01:27:487

液相色谱仪的原理是什么?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2023-08-11 01:28:153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先将流动相过滤和超声:水流动相用混合滤膜(0.2μm)过滤,有机流动相用有机滤膜过滤,之后超声脱气15-20分钟。(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流动相里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色谱柱堵塞色谱柱;超声的目的是排除流动相里面的气体,以防气体进入色谱柱损害色谱柱,影响柱效能)   注:试验过程中由于只有0.45μm的混合滤膜,第一次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过滤水时同时使用两张混合滤膜过滤水流动相。   2.超声结束后,将流动相放置到规定位置(1号泵接水流动相,2号泵接有机流动相),开机逐个排气(先启动泵,排气结束后再打开检测器)。   3.排气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先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基线走稳之后,再打开水流动相(注意:水流动相和有机流动相流速之和为1ml/min),继续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   注意:实验结束后,再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冲出色谱柱内残留的样品物质,预防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样品的残留物质沉积在色谱柱内,导致下次使用难以冲出,色谱柱柱压偏高,基线不稳,出现大量鬼峰。(不同规格的色谱柱其所允许的.最大流速之和不同)   4.走基线时,应将进样阀处于Load状态,用注射器进样时应快速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立即扳回到Inject状态,此时液相系统开始进入采样状态。采样结束后,可在数据分析里面查看分析结果并可进行编辑,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样品的分析结果并编辑。   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过滤时有时会出现流动相漏液。可能的原因是滤膜放置不正确(有点偏)和接头有点错位,导致流动相从缝隙中漏出。   注意:操作时,应先向滤瓶内倒入少量流动相,观察是否漏液并开始过滤,若未漏液,再向滤瓶中添加流动相。   2.超声时,瓶外液体的液面应高于瓶内流动相的液面,否则流动相内的气体可能无法排出液体,气体仍然残留在流动相内,以致开机排气时无气泡排出。   3.开机排气结束后,应先将流动相流量调小,再关闭排气阀,否则会导致柱压瞬间升高超过压力上限,致使泵停止工作。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冲洗柱子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纯水流动相冲洗柱子,因为水极性强,会损害色谱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C18是非极性的),导致柱效下降。   5.冲洗色谱柱时,还可辅助以不同比例的混合流动相冲洗色谱柱,以冲出不同极性的残留物质,但最后还是要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一段时间。   6.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压力超过上限或压力偏高(在压力上限范围内有机流动相和水流动相流速之和无法达到1ml/min),有可能是柱内有残留物质未被冲出,此时应用较大流速(≤1ml/min)的有机流动相充分冲洗色谱柱。若条件允许,也可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冲洗色谱柱。压力过高也有可能是滤头堵塞,此时可将滤头取出放到有机溶剂中超声。   7.若隔天或更长时间不使用液相色谱仪,应将两流动相瓶中均倒入纯的有机流动相(因为水流动相长时间不用会滋生细菌,污染滤头和色谱柱,导致下次开机使用时会出现鬼峰,基线不稳)。   8.进样时所进样品的体积应不小于色谱柱的最大容积,且进样时注射器里的气泡一定要排出,不可将气泡打进色谱柱。   工作原理   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   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   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   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2023-08-11 01:28:31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和原理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约有80%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而且由于此法条件温和,不破坏样品,因此特别适合高沸点、难气化挥发、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HPLC系统一般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等组成。其中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位。有的仪器还有梯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与柱或保护住、柱温控制器等,现代HPLC仪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制备型HPLC仪还备有自动馏分收集装置。目前常见的HPLC仪生产厂家国外有Waters 公司、Agilent 公司(原HP公司)、岛津公司等,国内有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大连依利特公司、北京创新通恒、北京温分等。一、输液泵1.泵的构造和性能输液泵是H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泵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输液泵应具备如下性能:①流量稳定,其RSD应小于0.5%,这关系到定性定量的准确性;②流量范围宽,分析型应在0.1~10ml/min范围内连续调,制备型应能达到100ml/min;③输出压力高,一般应能达到150~300KG/CM2:④液缸容积小;⑤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泵的种类很多,按输液性质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恒流泵按结构又可分为螺旋注射泵、柱塞往复泵和隔往复泵。恒压泵受柱阴影响,流量不稳定;螺旋泵缸体太大,这两种泵己被淘汰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柱塞往复泵。柱塞往复泵的液缸容积小,可至0.1ml,因此易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特别适合于再循环和梯度洗脱;改变电机转速能方便地调节流量,流量不受柱压影响;泵压可达400KG/CM2。ADW主要缺点是输出的脉冲性较大,现多彩采用双泵系统来克服。双泵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一般说来并联泵的流量重现性较好(RSD为0.1%左右,串联泵为0.2~0.3%),但出现故障的机会较多(因多了单向阀),价格也较贵。二、进样器一般HPLC分析常用六通进样阀(以美国RHEODYNE公司的7725和7725I型最常见),其关键部件由圆形密封垫子(转子)和固定底座(定子)组成。耐高压(35~40MPA),进样量准确,重复性好(0.5%),操作方便。六通阀进样方式有部分装液法和完全装液法两种。①用部分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大于定量环体积的50%(最多75%),并要求每次进样体积准确、相同。此法进样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决定于注器取样的熟练程度,而且易产生由进样引起的峰展宽。②用完全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小于定量环体积的5~10倍9最少3倍,这样才能完全置换定量环内和流动相,消除管壁效应,确保进样的准确度及重复性。三、色谱柱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种微粒填料好多孔硅胶以及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为3,5,7,10UM等,柱效理论值可达5~16万/米。对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数的柱效;对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对于较难的分离物质对则可采用高达2万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长就能满足复杂混合物分析的需要。柱效受柱内外因素影响,为使色谱柱达到最佳效率,除柱外死体积要小外,不要有合理的柱结构(尽可能减少填充床以外的死体积)及装填技术。即使最好的装填技术,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况总是不一样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较疏松,易产生沟流,流速较快,影响冲洗剂的流形,使谱带加宽,这就是管壁效应。这种管壁区大约是从管壁向内算起30倍料径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谱系统中,柱外效应对柱效的影响远远大于管壁效应。四、检测器HPLC的检测器分为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1.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的流出物的全部特性变化,通常采用差分测量法,这类检测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电常数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通用检测器适用范围广,但由于对流动相有响应,因此易受温度变化、流动相和组分的变化的影响,噪声和漂移都比较大,灵敏度较低,不能用梯度洗脱。2.专用型检测器用以测量被分离样品组分某种特性的变化。这类检测器对样品中组分的某种物理或化学性质敏感,而这一性质是流动相所不具备的,或至少在操作条件下不显示。这类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等。
2023-08-11 01:28:435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2023-08-11 01:29:273

液相色谱仪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高压泵将贮液罐的流动相经进样器送入色谱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被流动相充满。当欲分离样品从进样器进入时,流经进样器的流动相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不同组分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进入检测器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或者低压四元泵,而泵的冲程体积以及混合器的体积大小,均会对色谱基线噪音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梯度洗脱的时候。一般地泵的冲程体积越小以及混合器的体积相对越大,由输液造成的脉冲相对越小,对于梯度变化的响应能力越高,基线越平缓,在应用二元泵的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混合中的其中一元流动相的比例小于5%的时候,特别是在使用正相等度洗脱对一些医药中间体及终产品进行手性拆分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泵预混合的方式。避免由于泵在低比例时泵液精度相对较差,而导致色谱基线出现冲程相关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8-11 01:30:012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是:是在条件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液相色谱仪是一款以用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的色谱仪,具有常规HPLC的基本性能,并扩展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各类不同的应用要求,使用户能更加轻松的使用,并获得准确的分析数据。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也称现代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HPLC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Z有前途的方法。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023-08-11 01:30:171

液相色谱法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在原始的经典色谱法基础上面引用气象色谐的理论,色谱柱则是用特殊的方式用小颗粒装填而成,造成的结果就是色谱柱的柱效远远高于原始的经典液相色谐,它柱子使用后还能具有高度灵敏度检测器。能够对流出来的分析物进行连续检测。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分配或吸附等化学作用性能的差异,使各组分在作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而达到相互分离。高效色谱仪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命科学、医学检验和无机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般来说,80%~85%的有机物原则上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诸仪分析。
2023-08-11 01:30:441

液相色谱原理

层析分配分离
2023-08-11 01:31:132

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方法

你想哪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Agilent?Waters?还是岛津?
2023-08-11 01:31:267

气液相色谱的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操作时使用气相色谱仪,被分析样品(气体或液体汽化后的蒸汽)在流速保持一定的惰性气体(成为载气或流动相)的带动下进入填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色谱柱中样品被分离成一个个的单一组分,并以一定的先后次序从色谱柱流出,进入检测器,转变成电信号,再经放大后,由记录器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得到一组曲线图(称为色谱图),根据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就可以定量测定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含量。气相色谱的定量检测方法一般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三种方法,其各有优缺点。归一化法是将有机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含量之和定位100%,计算出其中某一组分含量的百分数,其方便简单,样品进样量和流动相载气流速等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要求每个组分色谱峰面积能准确地计算,因此仅适合组分少的有机样品。内标法是向有机样品中加入标准已知含量的纯有机物(可以和样品中组分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行气相色谱测定,然后利用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和定量校正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其避免了归一化方法的缺点,但需要标准标准称取有机样品和内标物的重量,而且选用的内标物的选取要求较高。外标法[14]是在进样量、色谱仪器及操作等分析条件严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先使用不同含量的组分纯物质等量进样进行色谱分析,求出纯物质含量和色谱峰面积的关系,并绘出相应的定量校正曲线或给出线性方程式。然后将有机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并根据定量校正曲线或线性方程式,计算出所需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外标法比较简便,尤其适合相同样品的大批量测试,这对工业化生产或环境中某种有机物的检测或控制非常有效。但这一方法对液体或挥发性不好的有机物组分定量分析时,往往误差较大。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原理 从分析原理上讲,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经典液相色谱(层析)没有本质的差别,但由于它采用了新型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因而在操作和条件等方面已完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⑴由于新型高效微粒固定相填料的使用,分离能力高;⑵由于液相色谱柱具有高效,并且流动相可以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的选择性,选择性高;⑶检测灵敏度高;⑷由于高压输液泵的使用,相对经典液相色谱,分析速度快。另外,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受热不稳定、分子量大和不同极性的有机物,尤其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产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等。其缺点有:⑴使用多种溶剂作为流动相,分析成本高于气相色谱法,且易引起环境污染,程序升温操作复杂;⑵缺少如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的通用性检测器;⑶不适用于在高压下易分解和变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生化样品。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和方法与气相色谱基本相同。
2023-08-11 01:31:532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步骤

不宵夜,像姆普食用工作是按照商城的方式走开,因为每种方式播出什么样?
2023-08-11 01:32:234

液相色谱工作原理

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1.进样系统   液相色谱仪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2.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3.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   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处理1、气泡溢出  流动相内有气泡,关闭泵,打开泄压阀,打开purg键,清洗脱气,气泡不断从过滤器冒出,进入流动相,无论打开purge键几次,都无法清除不断产生的气泡。原因过滤器长期沉浸于乙酸铵等缓冲液内,过滤器内部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形成菌团,阻塞了过滤器,缓冲液难以流畅地通过过滤器,空气在泵的压力作用下经过滤器进入流动相。处理过滤器浸泡于5%硝酸溶液中,超声清洗几分钟即可;亦可将过滤器浸泡于5%硝酸溶液中12~36小时,轻轻震荡几次,再将过滤器用纯水清洗几次,打开泄压阀,打开purge键清洗脱气,如仍有气泡不断从过滤器冒出,继续将过滤器浸泡于5%硝酸溶液中,如没有气泡不断从过滤器中冒出,说明过滤器内部的霉菌菌团已被硝酸破坏,流动相可以流畅地通过过滤器。打开泄压阀,打开泵,流速调至1.0~3.0ml/min,纯水冲洗过滤器1小时左右。即可将过滤器清洗干净。关闭泄压阀,纯甲醇冲洗半小时即可。2、柱压高原因  (1)缓冲液盐分如(乙酸铵等)沉积于柱内;   (2)样品污染沉积。处理对于第一种情况先用40~50℃的纯水,低速正向冲洗柱子,待柱压逐渐下降后,相应提高流速冲洗,柱压大幅度下降后,用常温纯水冲洗,之后用纯甲醇冲洗柱子30分钟;对于第二种情况,由样品的沉积引起污染的C18柱,和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用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最后甲醇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3、既无压力指示,又无液体流过  (1)泵密封垫圈磨损;   (2)大量气泡进入泵体。处理对于第一种情况,更换密封垫圈;对于第二种情况,在泵作用的同时,用一个50ml的玻璃针筒在泵的出口处帮助抽出空气。4、压力波动大,流量不稳定  原因系统中有空气或者单向阀的宝石球和阀座之间夹有异物,使得两者不能密封。处理工作中注意观察流动相的量,保证不锈钢滤器沉入储液器瓶底,避免吸入空气,流动相要充分脱气。如为单向阀和阀座之间夹有异物,拆下单向阀,放入盛有丙酮的烧杯用超声波清洗。5、出峰不佳,峰分叉  (1)色谱柱被污染;   (2)柱头填料塌陷。处理对于第一种情况,先用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最后甲醇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如冲洗后依然出峰不佳,则考虑第二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拧开柱头,检查柱填料是否硬结或塌陷。去除硬结部分(污染的填料),装入新填料,滴一滴甲醇,填料下陷,再填,用与柱内径相同的顶端平滑的不锈钢杆压紧,再填平,滴甲醇,再压紧反复几次,直至装满填平。柱头用甲醇冲洗干净,擦净柱外壁的填料,拧紧柱头,用纯甲醇冲洗30分钟以上。6、峰面积重复性不佳  (1)进样阀漏液;   (2)加样针不到位。   (3)液量不足.   处理对于第一种情况更换进样阀垫圈;对于第二种情况保证加样针插到底,注射样品溶液后须快速、平稳地从LOAD状态转换到INJECT状态,以保证进样量的准确。日常工作中,液相色谱仪的保养非常重要,如要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输液系统和高压泵中,储液器内的溶液如长时间未用应清洗储液器并更换溶液,每次用完色谱仪后缓冲液要用纯水冲洗干净,防止无机盐析出或沉积;样品的前处理也很重要,任何样品都要尽可能地去除杂质,完全溶解,尽量减少对色谱柱的污染,以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注射过浓的样品溶液,以免残留液在进样阀内析出固体引起堵塞;色谱柱作好标记,用于不同分析目的的色谱柱不要混用等。
2023-08-11 01:32:481

液相色谱仪的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高压泵将贮液罐的流动相经进样器送入色谱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被流动相充满。当欲分离样品从进样器进入时,流经进样器的流动相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不同组分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进入检测器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或者低压四元泵,而泵的冲程体积以及混合器的体积大小,均会对色谱基线噪音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梯度洗脱的时候。一般地泵的冲程体积越小以及混合器的体积相对越大,由输液造成的脉冲相对越小,对于梯度变化的响应能力越高,基线越平缓,在应用二元泵的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混合中的其中一元流动相的比例小于5%的时候,特别是在使用正相等度洗脱对一些医药中间体及终产品进行手性拆分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泵预混合的方式。避免由于泵在低比例时泵液精度相对较差,而导致色谱基线出现冲程相关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8-11 01:33:21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高压泵将贮液罐的流动相经进样器送入色谱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被流动相充满。当欲分离样品从进样器进入时,流经进样器的流动相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不同组分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进入检测器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或者低压四元泵,而泵的冲程体积以及混合器的体积大小,均会对色谱基线噪音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梯度洗脱的时候。一般地泵的冲程体积越小以及混合器的体积相对越大,由输液造成的脉冲相对越小,对于梯度变化的响应能力越高,基线越平缓,在应用二元泵的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二元混合中的其中一元流动相的比例小于5%的时候,特别是在使用正相等度洗脱对一些医药中间体及终产品进行手性拆分的时候,最好使用单泵预混合的方式。避免由于泵在低比例时泵液精度相对较差,而导致色谱基线出现冲程相关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8-11 01:33:453

高效液相是什么原理?

利用液、固色谱原理,将组分用色谱柱事先分离,利用液、固分配原理,分离各组分,然后通过检定器检测,电脑记录电信号,放大、计算,给出结果。
2023-08-11 01:3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