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中生物 农杆菌转化法 农杆菌是载体还是受体 ?why

2023-08-19 22:14:47
共2条回复
再也不做稀饭了

农杆菌既是受体,也是载体。第一步外源基因导入农杆菌的一个质粒,农杆菌(的质粒)是受体,第二步农杆菌感染高等植物根细胞,因该质粒有侵入植物细胞的能力,故质粒从细菌转入植物细胞内,此时农杆菌是载体。

左迁

农杆菌是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去侵染植物,最终基因会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相关推荐

农杆菌转化法的实质

又名农杆菌Boletus介导转化法。农杆菌转化法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Tumourinducing)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Transferring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科研人员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45:141

在自然条件下哪种细菌可以把自己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中并得到到表达

(1)在自然条件下,农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具体原理是在农杆菌的Ti质粒上存在T-DNA片段,它具有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的特点,因此只要将携带外源基因的DNA片段插入到T-DNA片段即可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 (2)根据T-DNA这一转移特点,可以推测该DNA片段上能控制合成DNA连接酶、限制酶才能实现与双子叶植物细胞染色体DNA的整合. (3)将转基因受体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4)植物基因工程中除了农杆菌转化法之外,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故答案为: (1)单子叶植物 Ti质粒 染色体的DNA T-DNA片段(内部) (2)DNA连接酶、限制酶 (3)植物组织培养 (4)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2023-08-11 12:45:221

农杆菌转换法是什么

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种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2023-08-11 12:45:321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

原理:基因重组步骤: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进入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染色体的DNA上——目的基因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2023-08-11 12:45:401

农杆菌介导转化单子叶植物的原理?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45:481

农杆菌转化法详细过程

农杆菌转化法详细过程如下:1、获得目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基因工程示意图。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多为质粒)通过DNA连接酶连接。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根癌农杆菌为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DNA分子杂交/分子杂交/抗原抗体杂交/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此方法需要导入重组细胞的植物体,详见步骤5)。检测采用几种方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5、最后,将成功表达的细胞导入植物,并鉴定植物的个体生物学水平。农杆菌转化法的作用根癌农杆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侵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但没有侵染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能力。当植物受到伤害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会吸引土壤杆菌向这些细胞移动。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中。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性,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中,通过农杆菌的转化,目的基因可以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从而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保持和表达。
2023-08-11 12:45:551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高中生物选修3里,基因工程中农杆菌转化法的实验

利用农杆菌质粒一段可以转移的DNA,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2023-08-11 12:46:232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介绍

现代化装备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完美地结合,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创造出最优异的产品。向大肠杆菌内转入外源基因,质粒可以作为运载工具;但要向植物体导入外源基因,仅靠质粒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那么,谁能作为“红娘”,担当向植物转运外源基因这一重任呢?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类叫做“土壤农杆菌”的小家伙,它们生活在泥土中,喜欢在植物周围安家,它们体内含有一种称作“Ti质粒”的质粒,这种质粒能够轻易地进入植物体内。土壤农杆菌侵染植物后,Ti质粒上的DNA片段进入到植物细胞,并能随着植物染色体的复制而进行复制,从而使Ti质粒上的基因传到植物下一代,Ti质粒的这种性状正好可以在植物基因工程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2023-08-11 12:46:322

农杆菌转化法的步骤

农杆菌转换法(转化法):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进入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染色体的DNA上——目的基因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1、获取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下目的基因。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与载体(大多数选用质粒)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农杆菌为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这个方法需要导入重组后的细胞的植物体,详见第五步) 几种方法进行检验(根据要求选取不同方法)。5、最后将成功表达的细胞导入植物体内,对植物体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整个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步骤大致可以归纳为:目的载体的构建---载体的农杆菌转化---农杆菌与植株共培养---转化植株的筛选---转化植株的鉴定。在每一步中都涉及到很多的方法与技术。目的载体的构建,包括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的酶切、连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以及测序分析。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目前有很成熟的方法,试验中应注意热激和冷激的时间。农杆菌与植株的共培养,即为植株转化实验,在溶液中加入促进植株愈伤生长的激素能一定程度提高转化率。转化植株的筛选,大多是利用抗生素进行筛选的,抗生素的选择则需根据目的载体确定,设置不同梯度的抗生素对植株进行筛选。转化植株的鉴定,一般采用PCR法。以上所有的操作,都应该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无菌是植物组培的一项基本,但是重要的要素
2023-08-11 12:46:483

基因工程为何要用农杆菌转化法?求解

你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呗~~~比如打基因枪~~~关键是便宜啊,操作也简单,失败了就再做~~~如果是求原理的话,自己上网搜搜,有这样的文章~~~大概意思就是讲的农杆菌的几个基因,哪个起作用具有感染的能力什么的~~~去查查吧~~我忘了~~~
2023-08-11 12:47:103

你能不能再帮我解一体题,论述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过程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http://wenku.baidu.com/view/7d2e05260722192e4536f63e.html
2023-08-11 12:47:303

什么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现代化装备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完美地结合,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创造出最优异的产品。向大肠杆菌内转入外源基因,质粒可以作为运载工具;但要向植物体导入外源基因,仅靠质粒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那么,谁能作为“红娘”,担当向植物转运外源基因这一重任呢?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类叫做“土壤农杆菌”的小家伙,它们生活在泥土中,喜欢在植物周围安家,它们体内含有一种称作“Ti质粒”的质粒,这种质粒能够轻易地进入植物体内。土壤农杆菌侵染植物后,Ti质粒上的DNA片段进入到植物细胞,并能随着植物染色体的复制而进行复制,从而使Ti质粒上的基因传到植物下一代,Ti质粒的这种性状正好可以在植物基因工程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2023-08-11 12:47:582

如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表达

1、目的基因的获取2、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目的基因+质粒+启动子+终止子)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是植物导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农杆菌转化法:原理,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一般针对双子与植物)2)基因枪法(一般针对单子叶植物)3)花粉管通道法:比如抗虫棉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测定
2023-08-11 12:48:103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导转化法

农杆菌介导转化过程主要分为两步:首先:农杆菌将T-DNA以单链的形式从Ti质粒上切下,然后与一系列Vir蛋白接个,这些过程都发生在农杆菌细胞内;然后:与T-DNA相连的virE2蛋白上有核定位序列,在它的作用下,T-DNA被转入宿主细胞,然后整合宿主基因组,整合的方式主要有双链打开修复和单链缺口修复两种方式。 目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宿主有植物愈伤组织、拟南芥花粉、动物体细胞 、真菌菌丝块、真菌原生质体、真菌孢子等。
2023-08-11 12:48:321

农杆菌转化法是纯合子还是混合

农杆菌转化法可以产生混合体和纯合体。在农杆菌转化法中,外源DNA被插入到农杆菌的染色体中,这个过程可以产生混合体和纯合体。混合体是指转化后的细胞中,只有一部分细胞包含外源DNA,而其他细胞则不包含。纯合体是指所有转化后的细胞都包含外源DNA。纯合体的产生需要经过多次筛选和培养,以确保所有细胞都包含外源DNA。
2023-08-11 12:48:461

高中生物,写tdna可以吗

注意,人家问得是“耐盐基因的载体”,这一载体通常考虑质粒。再来看看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受伤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从而使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Tumour inducing)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Transferring 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科研人员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49:071

高中生物农杆菌转化法

连接到植物的DNA上了,所以说可以随着减数分裂进入花粉,传递给后代。侵染的就是普通体细胞。
2023-08-11 12:49:223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附育种原理

1、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得到,也可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或者化学的方法去人工合成。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限制酶切断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将细菌中的质粒取出,用连接酶连接并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和质粒。3、目的基因的导入: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鉴定要进行抗虫、抗病和活性鉴定。 一、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1、获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得到,也可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或者化学的方法去人工合成。基因文库就是把生物的不同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导入到受体菌中,使各个受体菌都含有该生物的不同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就是在生物体外部复制特定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可以由此获得目的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用限制酶切断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将细菌中的质粒取出,用连接酶连接并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和质粒。 3、目的基因的导入 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常用的受体细胞中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导入途径类似细菌和病毒。要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导入到植物细胞使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到动物细胞要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到微生物细胞要进行钙离子处理。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目的基因的检测要注意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信使核糖核酸,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目的基因的鉴定要进行抗虫鉴定、抗病鉴定和活性鉴定。 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原理 转基因抗虫棉分为单价和双价,单价抗虫棉的育种原理是将细菌来源的、可以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基因改造转入到棉花中,让棉花细胞中可以存在这种杀虫的消化系统,起到抗虫的作用。双价抗虫棉的育种原理是将两种抗虫基因同时导入到棉花中,两种基因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增强棉花的抗虫性。
2023-08-11 12:49:391

农杆菌转化法中,侵入伤口的农杆菌为什么不会扩增,转移到周围细胞中?

农杆菌转化法实际上农杆菌会进行增殖的。因此对于叶盘或愈伤转化法来说,具有一个脱菌过程,即在共培养之后的选择培养基中附加250~500mg/L 的羧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用来抑制农杆菌增殖,从而达到在后续实验中消除转化植物组织中农杆菌的作用。对于花序浸液法转化来说,由于种子会经历干燥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脱菌过程了,
2023-08-11 12:49:521

关于农杆菌转化法的问题 高中知识

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上,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
2023-08-11 12:49:591

将dna分子导入细菌细胞的方法有哪几种

主要方法:【1】导入植物受体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是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农杆菌进入植物细胞后,其Ti质粒上的T-DNA会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是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2)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3)基因枪法:该法又称粒子轰击(particle bombardment),高速粒子喷射技术(High-velocity particle microprojection)或基因枪轰击技术(gene gun bombardment),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生物化学系John.C.Sanford等于1983年研究成功。主要适用于单子叶植物。但转化效率较低。基因枪根据动力系统可分为火引爆、高压放电和压缩气体驱动三类。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金粒或钨粒),将DNA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由于小颗粒穿透力强,故不需除去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进入基因组,从而实现稳定转化的目的。【2】导入动物受体细胞:显微法:显微法(microinjection)是利用管尖极细(0.1至0.5μm)的玻璃微量针,将外源基因片段直接到原核期胚或培养的细胞中,然后藉由宿主基因组序列可能发生的重组(rearrangement)、缺失(deletion)、复制(duplication)或易位(translocation)等现象而使外源基因嵌入宿主的染色体内。【3】导入微生物受体细胞感受态法:先用Ca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为感受态细胞,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促使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023-08-11 12:50:091

农杆菌转化法的步骤中T-DNA是怎么进入受体细胞的

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2023-08-11 12:50:181

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载体转化法和基因枪法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是讲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区别:农杆菌转化法用于双子叶植物如花生,较为廉价。 基因枪法用于单子叶植物,费用高昂。
2023-08-11 12:50:582

大肠杆菌的转化原理及方法

所谓的转化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细胞处于能够吸收DNA的状态称感受态,处于感受态的细胞称作感受态细胞。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
2023-08-11 12:51:083

农杆菌转化法应用的是基因重组还是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023-08-11 12:51:182

高中生物问题

农杆菌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的最常方法
2023-08-11 12:51:284

农杆菌的转化流程

植物分子研究 1. 农杆菌的培养及感受态的制备 ① 农杆菌菌株划YM平板,26-28℃培养48 h; ② 挑取单菌落接种到40 ml 无抗生素的YM液体培养基中,250 r/min, 26-28℃悬浮培养12-16 h; ③ 将菌液转入灭过菌的50 ml离心管中,4℃,8000 r/min,离心8 min; ④ 弃上清,加入用100 mM NaCl (4℃预冷)重悬收集的农杆菌; ⑤ 4℃,8000 r/min, 离心8 min; ⑥ 弃上清,加入原始菌液1/50体积(800 l/管(此时的感受态农杆菌可以直接用于转化)并分装成100 l)的20 mM CaCl2重悬菌体; ⑦ 置液氮中10 s,放入-20℃冰箱中保存备用。 2.农杆菌的转化(冻融法) 将感受态农杆菌置于冰上,加入1g质粒DNA(体积不宜超过10 l),充分混匀,冰上放置30 min; ② 置液氮中快速冷却约1min后迅速转入37℃水浴中,待其融化; ③ 加1 ml 无抗生素的YM 液体培养基于28℃,230 r/min 培养2-4 h;(或直接用1 mll,留500 l于管中④ 3000 r/min 离心2 min收集菌体,将上清吸去500 培养菌直接涂布含抗生素的YM平板); ⑤ 重悬菌体并涂布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YM平板上吹干, 28℃培养48 h; ⑥ 挑取单菌落接种到筛选液体YM培养基中,28℃,250 r/min 培养48 h,将菌液用于保存或转化; 注:EHA105抗利福平霉素,LBA4404抗硫酸链霉素。在转化前后的所有培养基中均可加入相应的这两种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以上挑菌及抗生素加入工作均在超净台上进行。 注明:本方法整理自protocol网站,仅做分享。
2023-08-11 12:51:351

大肠杆菌转化和农杆菌转化的区别?

你只需要区分农杆菌和大肠杆菌,这就太简单了,设计一对能扩16SrDNA的引物(比如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 ;1492R:5"-TACCTTGTTACGACTT-3"),抽提两种菌的基因组DNA,做PCR,然后拿去测序。将得到的序列在NCBI网站BLAST,就可以看到哪个菌跟大肠杆菌同源性高,哪个跟农杆菌同源性高了。至于原理,你可以看看以下链接,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
2023-08-11 12:51:451

农杆菌转化法为什么通过大肠杆菌扩增基因?

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
2023-08-11 12:51:531

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在什么培养基上培养?

含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2023-08-11 12:52:102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高中生物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如下: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系统,由两种质粒组成,一种是位于大肠杆菌中的穿梭质粒,另一种是位于农杆菌中的辅助性质粒。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后,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植物根部切口,通过辅助性质粒的Vir区表达蛋白与重组质粒T-DNA区的反式作用激活T-DNA的转移,从而将目的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使得新生细胞均含有该目的片段的基因。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与其他基因转化体系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1、该转化体系是模仿或称之为利用天然的转化载体系统,成功率高,效果好;2、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的机理研究得最清楚,方法最成熟,应用也最广泛;3、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转化的外源基因以单拷贝为多数,遗传稳定性好,并且多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转基因植株能较好地为育种提供了中间选育材料;4、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操作比较容易,需要的仪器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2023-08-11 12:52:361

基因工程的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什么

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种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
2023-08-11 12:53:082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如下:选择一种特制的空质粒载体(如PBI121质粒载体),其上要求含有T-DNA边界序列(此处可参见词条双元表达载体系统),在序列之间含有复制原点、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Hind Ⅲ和BamH I 等酶切位点(以上这些构成了一个T-DNA区)。先通过双酶切反应酶切空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再通过酶连反应连接空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从而构建成完整的重组质粒。此时重组质粒的T-DNA区包括T-DNA边界序列、复制原点、突变启动子片段、GUS报告基因、抗性基因。我们称这段T-DNA区为目的片段。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系统,由两种质粒组成,一种是位于大肠杆菌中的穿梭质粒,另一种是位于农杆菌中的辅助性质粒。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后。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植物根部切口,通过辅助性质粒的Vir区表达蛋白与重组质粒T-DNA区(目的片段)的反式作用激活T-DNA的转移(此处可参见词条双元表达载体系统),从而将目的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使得新生细胞均含有该目的片段的基因。
2023-08-11 12:53:181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曲霉的选择培养基设计的原理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系统,由两种质粒组成,一种是位于大肠杆菌中的穿梭质粒,另一种是位于农杆菌中的辅助性质粒。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后,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植物根部切口,通过辅助性质粒的Vir区表达蛋白与重组质粒T-DNA区(目的片段)的反式作用激活T-DNA的转移,从而将目的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使得新生细胞均含有该目的片段的基因。
2023-08-11 12:53:391

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

选择一种特制的空质粒载体(如PBI121质粒载体),其上要求含有T-DNA边界序列(此处可参见词条双元表达载体系统),在序列之间含有复制原点、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Hind Ⅲ和BamH I 等酶切位点(以上这些构成了一个T-DNA区)。先通过双酶切反应酶切空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再通过酶连反应连接空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从而构建成完整的重组质粒。此时重组质粒的T-DNA区包括T-DNA边界序列、复制原点、突变启动子片段、GUS报告基因、抗性基因。我们称这段T-DNA区为目的片段。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系统,由两种质粒组成,一种是位于大肠杆菌中的穿梭质粒,另一种是位于农杆菌中的辅助性质粒。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后,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植物根部切口,通过辅助性质粒的Vir区表达蛋白与重组质粒T-DNA区(目的片段)的反式作用激活T-DNA的转移(此处可参见词条双元表达载体系统),从而将目的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使得新生细胞均含有该目的片段的基因。
2023-08-11 12:53:471

1.电击(激)法转化农杆菌的影响因素?

质粒。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构建双元表达载体系统,由两种质粒组成,一种是位于大肠杆菌中的穿梭质粒,另一种是位于农杆菌中的辅助性质粒。具体解析: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后,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去侵染植物根部切口,通过辅助性质粒的Vir区表达蛋白与重组质粒T-DNA区的反式作用激活T-DNA的转移,从而将目的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使得新生细胞均含有该目的片段的基因。
2023-08-11 12:54:011

高中生物选修三 农杆菌转化法疑问

应该没有吧,不是导到体细胞里的么。
2023-08-11 12:54:125

农杆菌转化法的简介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Tumour inducing)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Transferring 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科研人员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54:321

植物转化原理与方法?

植物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也是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教材有。
2023-08-11 12:54:532

植物转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怎样做的?

根癌农杆菌(emphasis:role=italicAgrobacterium:tumefaciensemphasis)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crown:gall:tumor)。根癌农杆菌细胞中含有Ti质粒,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根癌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根癌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2023-08-11 12:55:041

什么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55:281

使用农杆菌转换法时是使用完整的叶片还是受伤的叶片,理由?

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种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2023-08-11 12:55:381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农杆菌

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受伤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从而使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
2023-08-11 12:55:461

高中生物农杆菌转化法

连接到植物的DNA上了,所以说可以随着减数分裂进入花粉,传递给后代。侵染的就是普通体细胞。
2023-08-11 12:56:033

详细比较植物三种不同的基因转化方法

3、请详细比较植物三种不同的基因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基因枪转化,以及花粉管通道法),如转化原理,特点等。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转化原理: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速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特点:操作简便、成本低、转化率高,广泛应用于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基因枪转化:转化原理: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特点:基因枪转化率差异很大,相对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率要低得多,而且基因枪转化成本高,嵌合体比率大,遗传稳定性差。它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原理: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合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特点: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第三题
2023-08-11 12:56:111

农杆菌转化法的步骤中T-DNA是怎么进入受体细胞的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Tumour inducing)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Transferring 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科研人员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8-11 12:56:211

农杆菌转化法的步骤中T-DNA是怎么进入受体细胞的

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
2023-08-11 12:56:463

农杆菌介导的Ti质粒载体转化法和基因枪法的区别和联系

农杆菌介导转化时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改进而来。可控性强,转化的拷贝数低,易整合到基因组。基因枪法是利用外力,强制将外源片段打入细胞内,拷贝数多,对细胞破坏性大,多用来做瞬时表达。共同点: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023-08-11 12:57:011

常用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原核宿主细胞的方法有几种

常用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原核宿主细胞的方法有几种主要方法:【1】导入植物受体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是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农杆菌进入植物细胞后,其Ti质粒上的T-DNA会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是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2)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3)基因枪法:该法又称粒子轰击(particle bombardment),高速粒子喷射技术(High-velocity particle microprojection)或基因枪轰击技术(gene gun bombardment),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生物化学系John.C.Sanford等于1983年研究成功。主要适用于单子叶植物。但转化效率较低。基因枪根据动力系统可分为火药引爆、高压放电和压缩气体驱动三类。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金粒或钨粒),将DNA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由于小颗粒穿透力强,故不需除去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进入基因组,从而实现稳定转化的目的。【2】导入动物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法:显微注射法(microinjection)是利用管尖极细(0.1至0.5μm)的玻璃微量注射针,将外源基因片段直接注射到原核期胚或培养的细胞中,然后藉由宿主基因组序列可能发生的重组(rearrangement)、缺失(deletion)、复制(duplication)或易位(translocation)等现象而使外源基因嵌入宿主的染色体内。【3】导入微生物受体细胞感受态法:先用Ca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为感受态细胞,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促使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023-08-11 12:57:231

重组细胞的获取采用什么化学方法

答主要方法:【1】导入植物受体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是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农杆菌进入植物细胞后,其Ti质粒上的T-DNA会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是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2)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3)基因枪法:该法又称粒子轰击(particlebombardment),高速粒子喷射技术(High-velocityparticlemicroprojection)或基因枪轰击技术(genegunbombardment),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生物化学系John.C.Sanford等于1983年研究成功。主要适用于单子叶植物。但转化效率较低。基因枪根据动力系统可分为火药引爆、高压放电和压缩气体驱动三类。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金粒或钨粒),将DNA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由于小颗粒穿透力强,故不需除去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进入基因组,从而实现稳定转化的目的。【2】导入动物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法:显微注射法(microinjection)是利用管尖极细(0.1至0.5μm)的玻璃微量注射针,将外源基因片段直接注射到原核期胚或培养的细胞中,然后藉由宿主基因组序列可能发生的重组(rearrangement)、缺失(deletion)、复制(duplication)或易位(translocation)等现象而使外源基因嵌入宿主的染色体内。【3】导入微生物受体细胞感受态法:先用Ca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为感受态细胞,后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促使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023-08-11 12:5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