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通常会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为什么?

2023-08-20 06:40:13
共1条回复
wpBeta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
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X6.25(注:氮元素占蛋白质中组成百分比为16%,式子中的6.25是16%的倒数)
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氮,包括蛋白质中的氮还有样品中其它的氮.所以测得结果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相关推荐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并换算成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凯氏定氮法的注意事项:1、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3、消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30%过氧化氢(H2O2)2-3ml,促使氧化。4、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
2023-08-11 15:48:581

凯氏定氮法原理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并换算成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2023-08-11 15:49:191

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 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操作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现在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  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 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三、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2023-08-11 15:49:472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如下:凯氏定氮法计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V1表示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V2表示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N表示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0。014表示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m表示样品的质量或体积,F表示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2023-08-11 15:49:561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什么?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从337℃到373℃)。样本的分解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钠滴定。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一般被称作总凯氮量。总凯氮量有时并不能真正地反映样本中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部分含氮量可能不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应用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它已经被确定为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这可以从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体现:三聚氰胺,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被添加到了食品中以伪造较高的含氮量。
2023-08-11 15:50:231

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如下:原理:向样品中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充分混匀,然后加热消化分解,样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有机氮转化为硫酸铵。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在碱性环境下会转化成氨。为防止水中微量的氨气受热逸出,影响测定结果,所以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要保持酸性。硫酸铵是一种强酸弱碱盐,需要足够的碱液使结合态的氨完全反应并释放出来。这个过程中的氢氧化钠一定要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检验蒸馏是否完成,可用奈氏试纸法,NH4+或NH3遇奈氏试剂会反应生成棕红色的碘化汞铵化合物。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一种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物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从占比来看,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左右。蛋白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从元素组成来看,蛋白质主要是由碳、氢、氧、氮、磷、硫、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组成。
2023-08-11 15:51:001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是植株全氮量测定最经典的方法。方法原理:植株样品在硫酸钾和硫酸铜混合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氮转化成为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逸出的氨被硼酸吸收,用稀H2SO4滴定终点,根据标准酸的用量计算出植株含氮量。
2023-08-11 15:51:401

凯式定氮仪是什么原理?可以测什么?

凯氏定氮仪是测量有机物中总氮的含量的方法。凯氏定氮法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浓硫酸消化,将有机物氧化,氮转变为硫酸铵,然后加碱,将氨气蒸馏出来,用硼酸吸收,最后用强酸滴定,测定蒸馏出的氨含量,从而计算有机物中总氮含量的方法。最常见的是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废水中总氮含量。
2023-08-11 15:51:471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并
2023-08-11 15:51:551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氢被氧化为CO2和H2O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用NaOH中和生成NH3`H2O,加热又分解为氨,用硼酸吸收,吸收氨后的硼酸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2023-08-11 15:52:181

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有什么区别

凯氏定氮法是测量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区别:1、区别在于检测用样品量,你可以按标准进行操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方法,主要看你样品量是否足够2、常量由于可以把全部消化液一同蒸馏测定,故较适合蛋白质含量低的样品.3、微量、半微量差别在装置上,二者皆属于水蒸汽蒸馏操作,只是前者把蒸汽直接导入反应室内,后者把蒸汽导入反应室外加热,由于二者皆取消化液的一部份操作,可平行蒸馏操作,但检测限要较常量法高.4、纯粹从回收率的角度看,半微量要稍好.
2023-08-11 15:52:292

有谁知道凯氏定氮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

这个是凯氏定氮的视频,你可以看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xNDIwMzI=.html
2023-08-11 15:52:475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什么?

不知道你要问什么,你已经把原理写出来了。如果再说仔细一点,就是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400摄氏度以上,此时的有机物中的N元素完全分解生成NH3,氨气挥发出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测定氨气的量,即可计算有机物中的N元素含量。
2023-08-11 15:53:151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通常会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为什么?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X6.25(注:氮元素占蛋白质中组成百分比为16%,式子中的6.25是16%的倒数)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氮,包括蛋白质中的氮还有样品中其它的氮。所以测得结果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2023-08-11 15:53:261

求:凯氏定氮法 详细步骤 举例:反应方程式

根据凯氏定氮原理测定需要三个步骤,即消解、蒸馏、滴定。化学方程式有:[1].(NH4)2SO4+2NaOH高温蒸气Na2SO4+2H2O+2NH3↑[2].NH3+H3BO3→NH4H2BO3
2023-08-11 15:53:541

凯氏氮的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硫酸钾提高沸腾温度,以增加消解速率,并以汞盐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间。消解后液体,使成碱性并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汞盐在消解时形成汞铵络合物,因此,在碱性蒸馏时;应同时加入适量硫代硫酸钠,使络合物分解。
2023-08-11 15:54:241

凯氏定氮法如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一、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二、试剂与材料:浓硫酸、硫酸钾-硫酸铜粉末(称取80g硫酸钾和20g硫酸铜(五水),0.3g二氧化硒研细混合)、3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0.01M标准盐酸、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储存液(取50ml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0.1%甲基红溶液混合,储存于棕色瓶中备用。此指示剂在PH5.2为紫色;PH为5.4为暗灰色或灰色;PH5.6为绿色;变色点为PH5.4)、硼酸-田氏指示剂混合液(100ml2%硼酸溶液,滴加约1ml田氏指示剂,摇匀后,溶液呈紫红色)、蛋白质样品、容量瓶、吸管、凯氏烧瓶、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微量滴定管、电炉生物帮有这方面的专题,你去了解下吧, http://www.bio1000.com/zt/disease/ 疾病机理,疾病研究。
2023-08-11 15:54:402

关于凯氏定氮法

紫色.
2023-08-11 15:54:523

克氏定氮法和凯氏定氮法的区别

两种制氮方法不同。1,克氏定氮法 :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分解出氨,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在克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出氨。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氨蒸入硼酸溶液中,然后再用标准稀硫酸酸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所用稀硫酸酸的量(mol)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量(mol),根据所测得的氨量即可计算样品的含氮量。 原理是因为蛋白质含氮量通常在16%左右,所以将克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乘上系数6.25,便得到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2,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并换算成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1.有机物中的氨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凯氏定氮法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即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或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2.1 硫酸铜。2.2 硫酸钾。2.3 硫酸。2.4 2%硼酸溶液。2.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2.6 30%氢氧化钠溶液。2.7 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或
2023-08-11 15:55:021

用 凯式定氮法 检验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么?又有什么弊端呢?

把蛋白质中氮转换为无机物测量很明显,比如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
2023-08-11 15:55:122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蒸馏时间

120分钟。原理是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蛋白质被认为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中氮的唯一来源,具有糖类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含氮量是蛋白质区别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标志,在检验食品中蛋白质时,通常是先检定出食品中的总氮量,然后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以此得到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由Kieldahl于1883年首先提出,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分为样品消化、蒸馏、吸收和滴定过程。
2023-08-11 15:55:191

如何改进凯氏定氮法

改进凯氏定氮法的方法如下: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硝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百分之三十过氧化氢2到3毫升,促使氧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拓展:凯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硝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从凯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凯氏定氮法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来进行检测,以得到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而含氮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行国家标准和通行测定方法是经典凯氏定氮法。
2023-08-11 15:55:271

凯氏定氮法,双缩尿法、Folin-酚试剂法和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BCA法的原理和大体过程

建议楼主自己找一下关于蛋白质鉴定的网站或者本科实验教材。里面都有。。而且肯定比别人回答印象深刻
2023-08-11 15:55:512

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2NaOH═2NH3+2H2O+X,反应物中氮原子、氢原子、硫原子、氧原子、钠原子个数分别为2、10、1、6、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原子、氢原子、硫原子、氧原子、钠原子个数分别为2、10、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和2个钠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a2SO4;同理可推得Y的化学式是H2O.故答案为:Na2SO4;H2O.
2023-08-11 15:56:021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比较稳定,大约 是16%左右,倒数就是6.25,所以,检测出氮含量后,乘以6.25就是粗蛋白含量了
2023-08-11 15:56:374

凯氏定氮法中加锌粒防止爆沸的原理是什么?

防爆沸的原理:你在家里煮水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看到锅底有大量的气泡涌上来,这些突然间涌上来的气泡在水面爆破 就会把液体向外飞溅出去如果涌上来的是小而密的小气泡爆破的时候就不会发生上面的这种把液体向外飞溅的情况,因为小气泡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而沸石就是因为增加了锅底的表面积(沸石和锅底接触,可以想象成锅底长出来一粒粒的豆子),让热量释放的范围变大,单位面积上释放的热量就少了,产生的气泡就小了。 让产生的气泡变成小而碎,从而防止了爆沸。用锌粒也一样
2023-08-11 15:57:121

凯氏定氮法,蒸汽发生器中盛有酸化的蒸馏水,为什么

因为氮仪即凯式定氮仪、又叫蛋白质测定仪、是依据经典(凯氏定氮)方法设计的自动测氮蒸馏系统。目前国际国内的凯式定氮仪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都是依据凯式定氮法测氮的、主要区别就是他们的自动化程度和工艺的先进程度了、因此凯式定氮仪动化一般是按照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动定氮仪、半自动定氮仪和全自动定氮仪(也有的分为半自动定氮仪、自动定氮仪、全自动定氮仪,都是一样的)、手动定氮仪顾名思义就是靠手动操作的、只不过是把以前做实验的瓶瓶罐罐集中到一台仪器上了、使劳动效率和工作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很多、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半自动定氮仪可以自动加碱自动蒸馏自动回收液体比手动更方便了一点、也更安全了、毕竟避免了碱接触
2023-08-11 15:57:201

凯氏定氮法测食品的蛋白质,如何避免非蛋白氮影响测定结果?

针对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是要测真蛋白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一、测定原理 硫酸铜在碱性溶液中,可将蛋白质沉淀,且不溶于热水,过滤和洗涤后,可将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分离,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沉淀中的蛋白质含量。 二、仪器设备 (1)烧杯:200mL。 (2)定性滤纸。 (3)其它设备与粗蛋白质测定性相同。 三、试剂及配制 (1) 100g/L硫酸铜溶液:分析纯硫酸铜(CuSO4 5H2O)10g溶于100mL水中。 (2) 25g/L氢氧化钠溶液:将2.5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 10g/L氯化钡溶液:1g氯化钡(BaCl2 H2O)溶于100mL水中。 (4) 2mol/L盐酸溶液。 (5) 其它试剂与一般粗蛋白质测定法相同。 四、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1g左右(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50mL水,加热至沸,加入20mL硫酸铜溶液,20mL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放置1小时以上,用倾斜过滤(用定性滤纸),然后用60-80℃热水洗涤沉淀5-6次,用氯化钡溶液5滴和盐酸溶液1滴检查滤液,直到不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为止。将沉淀和滤纸放在65℃烘箱干燥2小时,然后全部转移到凯氏烧瓶中,消化后进行氮测定。 五、结果计算 同粗蛋白质测定。这是我的答案,请采纳!
2023-08-11 15:57:301

测定多肽浓度时,为什么谷胱甘肽可以作为标准样品

Bicinchoninicacid(BCA)法是近来广为应用的蛋白定量方法。其原理与Lowery法蛋白定量相似,即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并将Cu2+还原成Cu1+。BCA与Cu1+结合形成稳定的紫蓝色复合物,在562nM处有高的光吸收值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据此可测定蛋白质浓度。凯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Brarford法原理: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变为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经研究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在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甲醛滴定法原理:水溶液中的氨基酸为兼性离子,因而不能直接用碱滴定氨基酸的羧基。甲醛可与氨基酸上的—N+H3结合,形成—NH—CH2OH、—N(CH2—OH)2等羟甲基衍生物,使N+H3上的H+游离出来,这样就可以用碱滴定N+H3放出H+,测出氨基氮,从而计算氨基酸的含量。综上,甲醛滴定法直接排除,因为是计算氨基酸含量的。BCA法和Brarford法原理对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的要求比较严格,适用于大型蛋白的定量,而如果你是较短的多肽的话可能会有比较大误差。因此凯氏定氮法比较准确。
2023-08-11 15:57:381

凯氏定氮仪测定结果是用百分比表示吗

是。根据查询凯氏定氮法计算公式换算得知,凯氏定氮仪测定结果是用百分比表示,凯氏定氮法计算公式:X=*F*100%。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
2023-08-11 15:57:461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微生物的含氮量,微生物是否需要消煮

土壤中氮素的总贮量及其存在状态,与作物的产量在某种条件下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中氮素来源于四方面:动、植物残体的积累;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土壤微生物及大气降水带入的氮.从形态上可以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类,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约占全氮量的5%,绝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的氮素,需要在微生物的活动下逐渐分解矿化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我国植物大部分缺氮,因此施氮肥在大部分土壤上都有显著肥效,分析全氮含量可以判断土壤肥力,为推荐施肥量作参考. 土壤、植株和其它有机体中全氮的测定通常都采用开氏消煮法,用硫酸钾-硫酸铜-硒粉作加速剂.此法虽然消煮时间长,但控制好加速剂的用量,不易导致氮素损失,消化程度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一)开氏定氮法原理 土壤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经浓硫酸消煮分解,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把氨蒸馏出来,用硼酸吸收,标准酸滴定,求出全氮含量.硫酸钾起提高硫酸溶液沸点的作用,硫酸铜起催化剂作用,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一种高效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氮素损失.(二)主要仪器和试剂1.开氏瓶(50毫升);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 弯颈小漏斗;半微量定氮蒸馏器或普通定氮蒸馏仪;100毫升三角瓶.2.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三级).3.40%NaOH 称取工业用固体氢氧化钠(NaOH)420克,放入1000毫升硬质烧杯中,加入约400毫升蒸馏水,不断搅动(防止烧杯底部固结),溶解后转入塑料试剂瓶,加塞,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放置几天,待Na2CO3沉降后,将清液虹吸入盛有约200毫升无C02的水的塑料试剂瓶中,加水至1000毫升.若用三级试制配置,则不用虹吸步骤,其它同上.4.2%硼酸溶液 称取20克硼酸(H3BO3,三级)用热蒸馏水(约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0毫升,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澳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毫升,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pH4.5).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099克溴甲酚绿和0.666克甲基红与玛瑙研钵中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95%乙醇至100毫升.6. 0.02或0.01NH2S04标准溶液 先配制0.1N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5或10倍.7. 0.1NH2S04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每升水中注入3毫升浓硫酸(三级),冷却,充分混匀.将碳酸钠(Na2CO3,二级或一级)装在扁形称量瓶中,在160℃烘干2小时以上,用称量瓶称取0.16一0.24克样品(精础到0.0001g) 3份,分别放入250毫升三角瓶,溶于30毫克水中,加1-2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棍合指示剂,用配好的0.1N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3分钟逐尽C02,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葡萄酒红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控下式计算,取3次平均值. NH=W*2000/Na2CO3*(v-v0)=w/0.05300*(v-v0) 式中 W--称取Na2CO3重量,克; V--标定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 V0 --空白试验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8.混合催化剂 称取硫酸钾(K2SO4~三级)100克,硫酸铜(CuSO4.H2O,三级)10克和硒粉l克,均匀混合后研磨,使通过80目筛,贮于瓶中.(三)操作步骤1.土样的消煮 称取风干土样(0.25毫米筛)约1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燥的50毫升开氏瓶中,加混合催化剂约1.8克,加2毫升水;使其湿润,再加浓硫酸5毫升.摇匀后,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炉上,开始用小火加热,然后微消煮,当消煮液呈灰白色时,加高温度,待完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小时,仔细观察消煮液中及瓶壁是否有黑色炭粒,如有,应延长消煮时间至炭粒消失为止,取下开氏瓶,冷却. 2.氮的测定 小心地将开氏瓶中全部消煮液转入半微量定氮蒸馏器的蒸馏室中,并用少量水洗涤开氏瓶4~5次,每次3一5毫升,总用量不超过20毫升(如果样品含氮量高可定容后吸取部分溶液蒸馏).另备100毫升三角瓶,内加入2%硼酸-指示剂溶液6毫升,将三角瓶置于冷凝器的承接管下,管口插入硼酸溶液内.向蒸馏室内加2~40%NaOH20毫升,立即关闭蒸馏室,进行蒸气蒸馏,待馏出液达30~40毫升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葡萄酒红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或用普通定氮仪蒸馏.样品称于150毫升开氏瓶内,按同样步骤消煮,冷却后将开氏瓶上的小漏斗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除去,开氏瓶内加蒸馏水70毫升,摇匀,冷却后将开氏瓶倾斜,用量筒沿瓶壁缓缓加入40%氢氧化钠25毫升,使溶液成两层,并不使碱液弄到瓶口上,立即接到蒸馏装置上.将盛有8毫升2%硼酸-指示剂溶液的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的缓冲管下,使缓冲管下端浸在三角瓶硼酸液中,以免吸收不完全.打开螺丝夹(蒸气发生器内的水要预先加热至沸),通入蒸气,摇动开氏瓶内溶液使其混合均匀,打开加热电炉,通自来水冷凝,蒸馏15-20分钟后,检查蒸馏是否完全.检查方法;在缓冲管下取1滴馏出液于pH 1-14广泛试纸上,若有蓝色,应继续蒸馏,直至蒸馏完全为止.取下缓冲管和三角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缓冲管,用标准酸滴定至紫红色,也需做空白试验.全N%=(V-V0)N*0.014*100/W式中 N --标准酸当量浓度,V--土壤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V0--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0.014--N的毫当量,克;W--样品重;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05%(五)注意事项 1. 全氮测定不宜用烘干土样,因为烘干过程中可能使含氮量发生变化,但测定结果一般以烘干土计算,故须另测土样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同土壤硝态氮,但不是用新鲜土样而是用风干土样. 2. 土壤含氮量在0.1%以下,称1.0克,0.1-0.2%称0.5-1.0克,在0.2%以上称0.5克以下. 3. 消煮过程中应该经常转动开氏瓶,使喷溅在瓶壁上的土粒及早回流到酸液中去. 4.本法测得的氮不包括NO3-N,因硝态氮在消煮过程中不完全还原为铵态氮,且易挥发损失,一般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小于全氮的1%,故忽略不计.
2023-08-11 15:57:551

凯氏定氮法消化剂为什么不用硝酸

凯氏定氮的基本原理是使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铵盐,然后加碱蒸出氨气,然后酸碱滴定。其中消化作用就是使有机氮变为铵盐,如果用硝酸,在加热、酸性情况下硝酸会氧化铵根,生成氮气、一氧化氮等物质,从而使定氮结果偏低或无法定出。
2023-08-11 15:58:051

Folin酚法和凯氏定氮法相比较

  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以最早期的双缩脲法为基础,并有所改进。蛋白质与Cu2 反应,产生蓝色的反应物。但是与双缩脲法相比,Lowry 法敏感性更高。缺点是需要顺序加入几种不同的反应试剂;反应需要的时间较长;容易受到非蛋白物质的影响;含EDTA,Triton x-100,(NH4)2SO4等物质的蛋白不适合此种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是检测食品总氮的含量,如果加入含氮(甘氨酸、尿素、三聚氰胺等)的化学品,这种方法是无法区别的。
2023-08-11 15:58:162

蛋白质测定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测定凯氏定氮法如下:凯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硝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从凯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凯氏定氮法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来进行检测,以得到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而含氮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行国家标准和通行测定方法是经典凯氏定氮法。这就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不超过30%,三聚氰胺的zui大的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溶于水后无色无味,也就是说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三聚氰胺,然后用凯氏定氮法检测,结果显示是含有蛋白质的。由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鉴定饲料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应用: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的广泛认可。它已经被确定为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
2023-08-11 15:58:371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什么?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硝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从凯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凯氏定氮法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来进行检测,以得到含氮量的测定值乘以一定系数得出蛋白质含量。而含氮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行国家标准和通行测定方法是经典凯氏定氮法。这就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不超过30%,三聚氰胺的zui大的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溶于水后无色无味,也就是说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三聚氰胺,然后用凯氏定氮法检测,结果显示是含有蛋白质的。由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鉴定饲料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应用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的广泛认可。它已经被确定为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
2023-08-11 15:59:171

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

原理是通过浓硫酸将蛋白质转化成硫酸铵,再加入氢氧化钠将其转换成氨气,通过水蒸气蒸馏将期蒸出,以硼酸为吸收液吸收之,再用盐酸滴定得到氨气的含量,再换算成相关蛋白质含量。
2023-08-11 15:59:482

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 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操作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现在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  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 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三、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2023-08-11 16:00:181

凯氏定氮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是什么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 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操作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现在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  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  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 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三、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2023-08-11 16:00:281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是什么?

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试剂与材料:浓硫酸、硫酸钾-硫酸铜粉末(称取80g硫酸钾和20g硫酸铜(五水),0.3g二氧化硒研细混合)、3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0.01M标准盐酸、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储存液(取50ml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0.1%甲基红溶液混合,储存于棕色瓶中备用。此指示剂在PH5.2为紫色;PH为5.4为暗灰色或灰色;PH5.6为绿色;变色点为PH5.4)、硼酸-田氏指示剂混合液(100ml2%硼酸溶液,滴加约1ml田氏指示剂,摇匀后,溶液呈紫红色)、蛋白质样品、容量瓶、吸管、凯氏烧瓶、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微量滴定管、电炉三、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固体样品,应在105℃干燥至恒重。液体样品可直接吸取一定量,也可经适当稀释后,吸取一定量进行测定,使每一样品的含氮量在0.2-1.0mg范围内。2、消化:取一定量样品,于50ml干燥的凯氏烧瓶内。加入300mg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粉末,再加入3ml浓硫酸。用电炉加热,在通风厨中消化,瓶口加一小漏斗。先以文火加热,避免泡沫飞溅,不能让泡沫上升到瓶颈,待泡沫停止发生后,加强火保持瓶内液体沸腾。时常转动烧瓶使样品全部消化完全,直至消化液清澈透明。另取凯氏瓶一个,不加样品,其它操作相同,作为空白试验,用以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以对样品进行校正。3、蒸馏:将微量凯氏蒸馏装置洗涤(先用水蒸气洗涤)干净。将凯氏烧瓶中的消化液冷却后,全部转入100ml的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吸取20ml稀释消化液,置于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加入10ml30%氢氧化钠溶液,将玻璃塞塞紧,于漏斗中加一些蒸馏水,作为水封。取一三角瓶,加入10ml硼酸-田氏指示剂混合液,置于冷凝管之下口,冷凝管口应浸没在硼酸液面之下,以保证氨的吸收。加热水蒸汽发生器,沸腾后,夹紧夹子,凯氏蒸馏。三角瓶中的硼酸-指示剂混合液,吸收蒸馏出的氨,由紫红色变为绿色。蒸馏15min,让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口,再蒸1-2min以冲洗冷凝管口。空白试验按同样操作进行。4、滴定:样品和空白均蒸馏完毕后,用0.01M标准盐酸滴定,至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由绿色变回淡紫色,即为滴定终点。四、计算 样品总氮量(mg)=(A-B)×c×14×100/20式中:A:样品滴定时消耗的标准盐酸体积 B:空白滴定时消耗的盐酸体积 C:标准盐酸的当量浓度 14:氮的相对分子量 20:用于蒸馏的稀释消化液体积 100:稀释消化液的体积样品中粗蛋白含量(mg)=样品总氮量(mg)×6.25
2023-08-11 16:00:381

凯氏定氮法公式是什么?

X=*F*100%。
2023-08-11 16:01:253

凯氏定氮法中用含氨蒸馏水,则测定结果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X6.25(注:氮元素占蛋白质中组成百分比为16%,式子中的6.25是16%的倒数)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氮,包括蛋白质中的氮还有样品中其它的氮.所以测得结果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2023-08-11 16:01:572

试述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简要步骤和计算公式。

面粉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 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2023-08-11 16:02:151

凯氏定氮法测核酸,氮含量是多少

凯氏定氮法测核酸时的氮含量大约为**12%~19%**。
2023-08-11 16:02:232

有谁知道凯氏定氮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

1、消化:精密称取大豆样品1.0g左右,放入干燥的250 ml消化管中,加入0.4g CuSO4 7g K2SO4 10ml H2SO4先200"C炭化,待泡沫停止后提高温度到450"C,加热至液体沸腾,待瓶内液体呈蓝绿色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冷却后加入20ml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消化管2~3次,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定容。2、蒸馏:连接凯氏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ml硫酸,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调节火力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3、向吸收瓶内加入20g/L硼酸溶液20ml及混合指示剂2滴,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吸取1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进样口进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进样口使其流入反应室内,将400g/L NaOH溶液10ml倒入进样口,立即夹紧螺旋夹,并加入少量蒸馏水,密封进样口。当蒸汽通入反应室时,准确计时,反应产生的氨气通过冷凝管进入吸收瓶,蒸馏5min,移动吸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I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吸收瓶。停止加热,使反应室内的液体进入汽水分离器,打开进样口的螺旋夹,将汽水分离器的液体放出。再向反应室内加入蒸馏水,夹紧螺旋夹,再次进行加热至水蒸汽放出,停止加热,使反应室内的水进入汽水分离器,进行洗涤。4、滴定:用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至灰色。5、计算:X= 2cVX 14X5.71/mX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c为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为样品消化液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m为样品的质量,g。注意事项(1) 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2) 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3) 消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30%过氧化氢(H2O2)2-3ml,促使氧化。(4)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5)如硫酸缺少, 过多的硫酸钾会引起氨的损失,这样会形成硫酸氢钾,而不与氨作用。因此,当硫酸过多的被消耗或样品中脂肪含量过高时,要增加硫酸的量。(6)加入硫酸钾的作用为增加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铜在蒸馏时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7)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如果没有溴甲酚绿,可单独使用0.1%甲基红乙醇溶液。(8) 氨是否完全蒸馏出来,可用PH试纸试馏出液是否为碱性。扩展资料:凯氏定氮法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 称为有机物的消化。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氧化汞、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除硫酸钾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盐类类提高沸点,但效果不如硫酸钾。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凯氏定氮法中可用的催化剂种类很多,除硫酸铜外,还有氧化汞、汞、硒粉、钼酸钠等,但考虑到效果、价格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应用最广泛的是硫酸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凯氏定氮法
2023-08-11 16:02:331

求:凯氏定氮法 详细步骤 举例:反应方程式

根据凯氏定氮原理测定需要三个步骤,即消解、蒸馏、滴定。化学方程式有:[1].(NH4)2SO4+2NaOH 高温蒸气 Na2SO4+2H2O+2NH3↑[2]. NH3+H3BO3→NH4H2BO3
2023-08-11 16:02:511

凯氏定氮法测污水样品,测出的结果是总氮还是氨氮?

是氨氮。凯氏定氮法是不能测硝基氮和叠氮化合物中的氮元素的含量的。凯氏定氮法分为消解、蒸馏、滴定。最终滴定是用酸碱中和的方法,所以他只能测定氨氮。即所有能转化成氨氮的氮元素含量都能测出来。 美国海能公司专业生产凯氏定氮仪 400-618-6188
2023-08-11 16:03:011

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有什么区别

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区别:最本质区别是样品用量不同使用装置不同样品结构不同效率不同样品用量不同:区别在于检测用样品量,你可以按标准进行操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方法,主要看你样品量是否足够,不同的样品用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常量定氮最多;样品结构不同:常量由于可以把全部消化液一同蒸馏测定,故较适合蛋白质含量低的样品,而微量和半微量则可以用于蛋白质含量略高的样品使用装置不同:微量、半微量差别在装置上,二者皆属于水蒸气蒸馏操作,只是前者把蒸汽直接导入反应室内,后者把蒸汽导入反应室外加热,由于二者皆取消化液的一部分操作,可平行蒸馏操作,但检测限要较常量法高。效率不同:纯粹从回收率的角度看,半微量要稍好,但产品较少,常量的回收率要低一些,但产品会多一些。凯氏定氮法是测量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扩展资料操作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汽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凯氏定氮法
2023-08-11 16:03:111

为什么标准蛋白质必须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纯度

首先,因为蛋白质当中含有氮,而且因为氮的含量与蛋白质的含量几乎呈线形相关。所以标准蛋白质通常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纯度。
2023-08-11 16:03:223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通常会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为什么?

凯氏定氮法原理是:通过测氮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质含量. 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X6.25(注:氮元素占蛋白质中组成百分比为16%,式子中的6.25是16%的倒数) 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氮,包括蛋白质中的氮还有样品中其它的氮.所以测得结果高于样品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2023-08-11 16:03:371

凯氏定氮消化过程中,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加入少量辛醇的作用是?

凯氏定氮消化过程中,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消化,加入少量辛醇的作用是加快消化。加浓硫酸主要是消化,通过加热使硫酸将食物中的有机氮转化成无机氮。加硫酸钾与硫酸铜主要是祈祷催化剂的作用用于加快消化的反应速率。采用低品位氧化铜矿(CuO 3%左右)经粉碎至一定粒度,加入硫酸浸渍,添加溶铜沉铁剂直接酸浸获得铜铁比大于100的硫酸铜浸液。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硝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并换算成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凯氏定氮法
2023-08-11 16:0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