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诸葛亮真的发明了木牛流马吗

2023-08-20 12:14:03
TAG: 发明
共1条回复
康康map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

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木牛流马的原理

扩展资料:

民国时有学者对其考证,一种说法就是木牛乃是当时四川矿工们所用的“木牛车”,流马则是一种叫“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木牛流马设计成“牛”“马”这样难看形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以牛或马造型便于隐藏山林间,不利被敌军发现,另一方面“牛”“马”可起到装神弄鬼的迷惑作用。

而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马不食”证明以人力驾驭。聪明的诸葛亮制造了轮腿神妙配合的运载工具木牛流马。

即人一推,轮子中间动,使四腿上下运动不停;而牛马前进过程中,腿着地,受上方粮板重压,又杠杆式使另两条腿翘高,而人配合使重心移至后面高起双腿上,实际手腕一压之下,木牛流马就前进了车轮一个直径路程。

这样反复一抬一压,又有四腿可垂直伸缩上下运动配合山道坡度而行。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派出的侦哨探知后惊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过程中,如果被敌军发现或者拦截时,如果抵挡不住,弃粮逃跑时,只要推行者要木牛流在轮毂隐蔽部位插入事先配套制好的榫头(可能有一个插榫头的配套工具。

类似内六角扳手之类的东西),使轮子不能转动,敌军运不走。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唯一能做的只是有用火来烧毁。

至于为什么会在后来没有全面推广下去,那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修的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同时又发现圆的车轮更实用更快,农村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板车就是后来的改进版和创新版。木牛流马因为极其“笨重”,后来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相关推荐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由转向装置,传动装置,装载装置,制动装置,防盗卡死装置,支撑扶助装置组合,以人力驱动转轮的脚踩动力系统。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粮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可载重400斤以上,其原理涉及数学,物理,生物仿生学等多门学科。木牛流马介绍:木牛流马是诸葛亮设计的一种新型运输工具,比较适合在山间小路上面运输活鱼,据说这种工具的运输效率很高,为诸葛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在很多传说中木牛流马很是神奇,但是有一定可能是简单的普通独轮推车,根据宋史、后山丛谭等记载,一种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之为鹿车,后来诸葛亮改造之后称为木牛流马。根据高承的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的车子有着前辕,和江州车子比较类似,后来成都羊子山二号汉墓出土的画像中可以看到四轮小车的图案。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2023-08-11 19:20:371

木牛流马的原理

诗词。。路虎急急急垃圾号会哦亏X5谷T﹏T谷鲁布。。。。
2023-08-11 19:20:558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的原理如下: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时代背景1、运输工具: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2、道路状况: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3、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不过,真实的样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2023-08-11 19:21:521

木流牛马运动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时代背景1、运输工具: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2、道路状况: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3、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
2023-08-11 19:22:071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扩展资料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但这些样品的形制尺寸与原始制法相去甚远,所以只可算是个人作品,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2023-08-11 19:22:211

古代没有机械,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机。
2023-08-11 19:23:252

诸葛亮的木流牛马是什么原理

木牛流马 鲁国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三国木牛流马 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乌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 南北朝木牛流马 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 探索 先看看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 从书上的叙述来看,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设备,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设备,相当于汽车的车厢。 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关于书上说这个为牛什么,那个为牛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人的习惯,用来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说的,什么马像什么之类的。 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 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 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当然,我也只是根据三国演义里的记载推测。不过应该不会差得太远。我现在手头没有详细的关于木牛流马的资料,只是根据我的经验推测。 也可能有复杂化的想像,不过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这样采用的结构比较简单,符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我们的先贤似乎是联手保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以考验我们后人的智慧。 研究和发展 古谜从此吸引着世世代代的探谜人。远不说,仅从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7个木牛流马研究会。然而,探谜的结果是古谜本身的真实性首先被怀疑和否定,一个“独轮推车说”似成千年定论。早在宋代,高承就在其《事物纪事》一斗中写道:“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总而言之,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 但总还是有“爱认死理”,坚信古籍的记载不会是虚妄之笔,坚信木牛流马确有其物,并试图将其造出来的人。1986年,新疆工学院王湔高级工程师在学院及所在机械系支持下,由日本商家赞助,做成了三件木牛流马。每一件就是一架四足步行机,手扶后边的双辕就能使之曲迈步行走。美中不足的是,其不具备负重功能,行李一压,就走不动了。负重行走这个难题仍未能解决。 突破的机会似乎留给了陕西汉中市的洋县农民郭统霄。 说起来,他造木牛流马纯属偶然。1997年春节期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放,郭统霄天天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观看。当看到木牛流马这一集时,有人见郭统霄异常兴奋,就与他打趣“你爱捣鼓,你能把木牛流马捣鼓出来,我就服你。”他连想都未想就说能。并立即投入紧张的研制工作。 从一开始,他就坚信,木牛流马的行进应当是用腿,而不是用轮子,只有腿才能在栈道上登台阶。可怎么才能使腿迈动呢?他巧妙地利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和惯性的原理,设计了杠杆连杆结构、平衡结构,调步结构等内部机关,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试制出了第一批流马。 这匹马长1.4米,高1.1米, 自重17.5公斤,可载重35至40公斤。只需适当加点牵引力或推力,马便可双蹄并进行走,只需把舌头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关卡死,这一点,同《三国演义》中描绘一致。 虽然,这第一匹流马的步幅只有20厘米,载重也只有35至40公斤,但它毕竟使一个千古之谜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木牛流马不是作家的夸张,不是史家的误会,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
2023-08-11 19:23:353

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是怎样的?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是一个需要人力支持的四轮车。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2023-08-11 19:23:554

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运用了怎样的原理?为何它能自动行走?

木牛流马只是一种传说,现实中不一定制作出来,并且它的工艺已经消失了。应该类似于现在的独轮的车辆或者滑轮的车辆。
2023-08-11 19:24:244

历史上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用什么原理制作的?

骡马是诸葛亮发明的两种交通工具。牧牛是独轮车,刘妈是四轮车,军队里用来运粮。但历史上并没有流传下来的关于木牛流马的草图,所以在现代仍然很难再现当时的工具,因为动力原理的原因,它们在外观上是不一样的。一、牧牛刘妈的历史根据作木牛流马法提供的资料,木牛大概是这样的:腹部呈方形,头部呈弧形,日常行程较短。“应该用在大处,而不是用在小处”。一个人开车的话,一天能走几十里,一群人开车的话,一天能走二十里。每头木牛可以驮一个人一年的食物,每天走二十英里。推木牛的人不会觉得累。对流马的外观描述不多,但是记录了它各个部件的尺寸,而且非常准确。据推测,它的外形比木牛还要小,装粮食的工具是两个可拆卸的“方袋”,每个木箱可装两米三桶。年有六处涉及木牛马,都说是运输粮食的工具。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出师祁山时,用木牛运粮。木牛流马都是人力驱动运输粮食的工具。木牛比浮马大得多,负重也重得多,但跑起来慢,适合运送大量物资。运输少量的东西不划算,可以用浮马。按照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一头木牛流马类似于永动机,与历史规律不符。因此,许多人认为所谓的木牛和春是小说家的虚构。虽然作木牛流马法详细描述了木牛的形状和刘妈各部分的尺寸,但根据所有的文字描述,没有图纸,无法还原。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声称根据诸葛亮留下的文献制作了木牛流马,但无一例外都加入了很多个人的理解和改造,所以制作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二、木牛马原理关于木牛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单轮木车,是一种木质人力行走车,带摇摆货箱,用于山路运输颗粒状货物。想象一根水平的木棒离地三英尺,四英尺长,六英寸高。木棒的左端切成车把形状,右端有三个之字形的孔。想象一下,这样的两根木棒排列成人力车的左右轴。设想在两个人字形的顶孔之间插一根三尺长的轴,在人字形下面的两个孔中铰接一根另一端顶住地面可以沿小轴摆动的木柱。这辆四条腿的人力车是木牛。马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木箱,在靠近上缘的左右侧壁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牛的三尺长的轴穿过流马的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轴上来回摇摆。为了防止箱内小米、大米等负载物左右移动,有纵向隔板将箱体一分为二,粮食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内。当木牛展开前后腿时,它可以随时停在斜坡上。叉口由四脚轴上的限位钉限制。将轴的手柄拉到前侧向下压,品子顶孔会移到品子左孔上方,也就是重心移到前腿。此时的品子右洞会被撬高,即后腿会被空气不加任何力地提起,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马身上的品子的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汉字的左孔时,木牛已经向前移动了半步,这时就会被掀翻。这时可以快速拉起手柄,向前拉。将针形顶部孔向后移动到针形右侧h的上方
2023-08-11 19:25:001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关于木牛流马还没有任何准确的记载,所以关于它的原理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不过,真实的样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发展探索《三国演义》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果当时把“木牛流马”写的神乎其神,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2023-08-11 19:25:091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的做法

1、木牛流马的原理是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2、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 3、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
2023-08-11 19:25:261

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是什么原理

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 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由于木牛流马靠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 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 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2023-08-11 19:25:363

木牛流马到底是真的吗

木牛流马到底是真的吗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但是关于祖冲之造出木牛流马的记载为自动机械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三国时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为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当地的老人向我们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前不久,在河北省泊头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梁国君说他自己就复原了木牛流马,而且非常成功。我们的记者抱着极大的兴趣专程去那里看了看。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按下和擡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 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 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清代满族水利专家麟庆也把当时水......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是真的吗? 木牛流马是有的,没小说写的那么神奇.利用机械原理造出来用于运输的工具罢了 麻烦采纳,谢谢!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为何它会自己走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但是关于祖冲之造出木牛流马的记载为自动机械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三国时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为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当地的老人向我们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前不久,在河北省泊头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梁国君说他自己就复原了木牛流马,而且非常成功。我们的记者抱着极大的兴趣专程去那里看了看。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按下和擡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 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 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清代满族...... 木牛流马为什么失传? 还不是因为结构过于复杂,木头硬度不高,就算磨损件加上铜套、钢套,磨损也非常严重,所以在木器时代得不到普及与推广 三国时,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是真实的吗,,如果是,又运用了哪些科学原理? 有争议,但并不是不可能的。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执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执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风云天下ios,一统天下等你来战! 三国时流牛木马是真的吗 那个是木流牛马吧、、、——————————————————————————————注意最后一句话。。 木牛流马 鲁国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三国木牛流马 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乌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 南北朝木牛流马 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 探索 先看看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 从书上的叙述来看,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装置,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装置,相当于汽车的车厢。 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执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执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关于书上说这个为牛什么,那个为牛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人的习惯,用来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说的,什么马像什么之类的。 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 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 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当然,我也只是根据三国演义里的记载推测。不过应该不会差得太远。我现在手头没有详细的关于木牛流马的资料,只是根据我的经验推测。 也可能有复杂化的想像,不过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这样采用的结构比较简单,符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我们的先贤似乎是联手保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以考验我们后人的智慧。 研究和发展 古谜从此吸引著世世代代的探谜人。远不说,仅从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7个木牛流马研究会。......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吗?永动机?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定释。 引自百度词条,当故事听听就罢了 诸葛亮“木牛流马”动力及原理是什么? 就是独轮车,以前把车的前面故意雕刻成牛马状,这是封建思想的一种延续和运用,不同的是这种车使用人力,在狭窄的道路上前进,由于车轮的作用,所以相对人本身装的东西要多,并不是自己行走的,装的比较多而已。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述有点妖化了,他还没有聪明到设计出那种自己行动且目的地明确的装置,就是这些了。 诸葛酿的故事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较重要的30个虚构事迹,对三国演义的补充: 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擡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巨集,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9 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此处为裴松之引野史之注解,非《三国志》之原文也;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正史 上只记载了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 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擡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3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20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 回到 三国 诸葛亮 木牛流马 是人心的作用使得科技落后吗 是传统的作用.
2023-08-11 19:25:531

为何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至今无法解释它的原理?

可能这只是当时诸葛亮的一个突发奇想吧,而我们并没有找到他的思维逻辑
2023-08-11 19:26:0211

木流牛马运动原理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关于木牛流马还没有任何准确的记载,所以关于它的原理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不过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木牛流马就是现在所说的独轮车。《宋史》、《后山丛谭》和《稗史类编》都说,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为鹿车, 经诸葛亮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到了北宋,在沈括《梦溪笔谈》中开始出现了独轮车的名称,这种小车的形态和构造,因地制宜, 略有不同, 故各地所称手推车、二把手, 鸡公车等, 都是指这种独轮小车。木牛流马特点1、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机械,它的制作要以它的功能为主,诸葛亮的本意是做个能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机械。2、因功能而定性:它是一个省力机械,诸葛亮是为了解决前线用粮的问题,才发明了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木牛流马,它应有机械的优势,要比普通的运输工具省力。3、制作工艺简单:它们的制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工作,应有几十人或上百人,技术难点不高,这样才能大量生产完成军队运粮的需要。4、应用技术也不难:作为大批量被使用的机械,操纵的人应一学就会,这样才能被大多数人使用,来完成军队运输粮食的任务。
2023-08-11 19:26:411

“木牛流马”的动力原理是什么

齿轮和人力,不过有齿轮的助力下,人力没需费多大的力气就能将输栽重东西的木牛流马推动,比马匹,木头车更加省时省力,马匹是动物栽重东西走山路会累会死,木头车只是靠人力推动不合适走山路,一句话慨括人力有限,智慧无限!木牛流马”的动力原理就如杠杆原理一样,只要找到合适位置的支点便可轻松将重物撬动!就像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2023-08-11 19:27:013

诸葛亮的木流牛马是什么原理

木流牛马可能就是独轮小推车,而独轮车的原动力主要是人力,可由一个人在后面用手推动,也可一人拉一人推。有了这种车,比人力担挑、畜力驮载,运输能力可以增加好几倍。独轮车灵巧方便、用途广泛。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山区,无论是载人还是运货,都可以使用。直到今天,这种独轮车仍在广大农村使用,只是形状方面各地有些差异,加上地方语言的原因,在名称叫法上多种多样。有的叫独轮车,也有的叫小车、手车、土牛的,还有叫手推车、二把手、羊角车的。在成都平原,人们叫鸡公车。“木牛流马”主要用于运粮,它可以运载一个士兵一年的口粮,约合250公斤左右。而今天的小推车,可以装载约500公斤的东西,载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当然也有可能,当年诸葛亮的设计是因为考虑到蜀地崎岖的山地地形,特意减少了装载量。还有专家认为,“木牛”和“流马”是不同的两种运载工具,前者用于陆地,后者用于水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记载远程陆地运输的历史文献中,往往会看不到“流马”的影子。扩展资料:一般都认为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的发明,但也有不同的说法。周亚辉说,有一种说法是,当诸葛亮正在为运粮工具苦恼时,诸葛亮手下的官员蒲元写信给诸葛亮,提出制造木牛流马的想法,所以人们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蒲元提出制造木牛流马的创意,为诸葛亮所采纳制造。不管是诸葛亮本人设计的也好,还是蒲元的建议被采纳也好,总之,诸葛亮都亲自参加了设计过程,最后确定了设计方案。从这一点出发,后来人们把这项改革都归在诸葛亮的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时间上讲,在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之前,四川地区已经出现了独轮车,设计方案完全有可能是吸收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意见。此外,诸葛亮的故乡是琅琊郡阳都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沂南,十三岁时离开山东到豫章郡,十七岁时去荆州,当时山东地区就已经有了独轮小推车。方案是取自儿时家乡见闻的灵感,也是有可能的。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
2023-08-11 19:27:291

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真的那么神奇?

三国演义》中有关木牛流马的叙述: “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众将环绕而视。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载着蜀国丞相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解决运粮难题的故事。而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日前,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了10多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能够载物行走的木牛流马,从而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 记者闻讯找到梁国君,位于富镇二中的家中,亲眼看到了木牛流马。 在院子中,记者每操控一次,木牛载物就走上四五步。而在屋里,记者则看见驮着100公斤粮食的流马。 行走原是利用杠杆原理 今年31岁的梁国君酷爱《三国演义》、《红楼梦》、《孙子兵法》等古典著作,尤其对书中涉及的一些古代工艺颇感兴趣。去年12月,梁国君观看央视《科学历程》节目,得知木牛流马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苦于没人能够破解其原理并制造出来,让大家一睹真容。有专家认为木牛流马可能就是北方的独轮推车。木牛流马之谜激起梁国君的好奇心。他认真琢磨,猛然意识到木牛流马之所以能够运动,可能依据的是杠杆原理。他立即用硬纸片和钉子做了一只木牛的模型,用手一抬一推,模型果然向前移动,梁国君心里豁然开朗。从此以后,梁国君就利用节假日,按照《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尺寸买来木头,自己关在房间里叮叮当当地鼓捣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梁国君的木牛流马做成了,用手抬按木牛的双辕或木马的头部,木牛流马会稳稳地向前迈进。用手操作的时候,人和木牛流马总是呈三角形,梁国君说,这符合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也是木牛流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的原因。 载粮等难题一一被破解 木牛流马的运动问题解决了,那么,运载的粮食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放在牛马的背上,装载数量有限,也不稳妥。梁国君又向书中寻找答案,书中记载,木牛“方腹曲头”,木马则有“板方囊二枚”,他灵机一动,造了两个大木箱,安放在木牛流马的腹部,既解决了装载货物问题,又恰好符合书中“方腹曲头”的描述。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技术难题。书中描写,司马懿看到蜀军的木牛流马以后,很是艳羡,派兵劫来几只,依样造出2000多只,同样用来搬运粮草,但被蜀军劫持,魏军追上之后,发现木牛流马全然不能动弹。原来是蜀军转动木牛流马的舌头,致使其不能再动。梁国君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他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向记者讲解说,这是因为木牛流马的舌头与内部的轴承及后腿相连,转动舌头,便制约了其运动。
2023-08-11 19:27:511

木牛流马是谁创造的

诸葛亮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的原理是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注意事项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
2023-08-11 19:28:401

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

真的存在,并不会自己走,都是需要人工推的。解木牛流马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一、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机械,它的制作要以它的功能为主,诸葛亮的本意是做个能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机械。二、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它们的制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工作,应有几十人或上百人,技术难点不高,这样才能大量生产完成军队运粮的需要三、它的应用技术也不难:作为大批量被使用的机械,操纵的人应一学就会,这样才能被大多数人使用,来完成军队运输粮食的任务。原理: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扩展资料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参考资料:木牛流马-百度百科
2023-08-11 19:28:561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专家有没有弄清楚它的原理呢?

这也是一种推论。 很多高手都做出来了,但没有《三国志》中描述的那么神奇。 近代还有许多版本的木牛流马。 或许其中一位抄袭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但大家都不愿意接受。 毕竟《三国志》中对木牛流马的描述太过完美。
2023-08-11 19:29:094

日行数十里的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

LS3型机器人,全称“有脚给养支持系统”,或者大家更熟悉它的绰号“大狗”,被下令退役了。虽然人们期望它有朝一日在战场上成为美军的木牛流马,但是这狗叫的太厉害了。也就是说,美军嫌它吵。第一款这样的四足机器人是由Boston Dynamics在2008年制造的,然后在2010年接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3200万美元的订单。在2012年他们推出了阿尔法狗,虽然那时“大狗”的绰号已经人尽皆知了。全世界的机器人狂热者一直都在关注着它的演变历程。但是就在2016年来临之前,美国军方决定把这些狗撤下前线,停止使用。海军陆战队作战实验室发言人Kyle Olson说:“在陆战队使用它的过程中,因为机器人自身原因,我们在发掘它潜力时遇到了一些挑战。大家是这么总结的:一个声响太大的机器人会泄露他们的位置。”毫无疑问,接近过它的人都觉得声音像个割草机,一边快速通过草地,一边发出巨大的轰鸣。但是这是一台纯爷们机器,能扛400磅的东西,上得了坡,下得了沟,还耐操,尤其是“小不点”,这是一款较小的版本,负重较少但是比“大狗”更加敏捷。虽然“大狗”和“小不点”退役了,但是它们的英名将在未来的机器人中永垂不朽。这也是机器人学发展的规律,新的技术总是建立在旧技术之上。Olson 告诉记者:“我们喜欢那些充满脑洞和陌生古怪的东西。从中学习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我们会一直这么做。”LS3已经被抛弃了,因为工程师们没办法解决噪音问题,但是军方从中学到了很多四脚机器人的知识。但是今年夏天我们在加州波莫纳举办的DAPRA机器人挑战赛上已经看到了进化版的人形机器人。对于美国军方希望在2030年大量增加机器人战士的目标而言,这是一个挫折,但也并非无法克服。下次军方再想要一个“有脚给养支持系统”时,最好说清楚要的是“有脚安静给养支持系统”所以,安息吧“大狗”,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3-08-11 19:31:285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现在能解释清原理了吗?

木牛流马主要存在于书中,已经模糊不清了。现在发动机都能搞出来,木牛流马算得了什么?
2023-08-11 19:34:596

诸葛亮用的木牛流马是什么原理?为什么会制动走运军粮?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发明,功用大致相当於现在的独轮车,在作战时可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到了祖冲之的年代,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他四处考察,从民间收集资料,再运用自己丰富的机械知识和经验,重新制作木牛流马。究竟祖冲之的木牛流马与诸葛亮的有多接近,由於他的创作亦已失传,所以现在已经无从稽考了。近年来,不少有心人希望把这种古代机械重现人间,他们根据历史资料,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造出像马、牛或独轮车等各种不同形状的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的爱好者,还成立了多个木牛流马的研究会哩!鸡公车又名叽咕车。交通运输工具。据说是诸葛亮所创的“木牛流马”。结构简单,形似鸡头,一般长4尺,前装木制单轮,轮缘裹以铁皮或硬质橡胶圈。轮上部装有凸形护轮板,可坐人载物,车身后部有支架,便于停放。有燕尾形手柄,车夫以两手持之前推。分宽架、窄架两种。宽架载重量可达500kg,窄架能载200kg左右。轻便灵活,制作简便。 广元市区内有150km的古栈道,是三国蜀相诸葛亮出师伐的必经主道。诸葛亮为解决在这“天梯石栈”道上人背畜驮的运输困难,研究制造了“木牛流马”以代运饷。[清代]《昭化县志》载:“木马山俗名大高山,在崐昭化八十里……孔明造木牛流马处”。这说明今广元市中区三堆境内大高山,是诸葛亮北伐制造木牛流马的场地之一。《三国志》亦有:“九年(231),亮复出伊山,以木牛运……。十二年(234),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说明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高伐魏时,为适应栈道所制造和使用的运输工具。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创造。因而广元人民传颂至今,也是理所当然。 究竟木牛流马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它和现在所使用的鸡公车有什么关系?这是乡人时有议论的话题,也是我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上至今仍是一个有益的问题。 《宋史》杨允恭传:“允恭因建议曰……莫若用诸葛木牛之制,以小车发卒,分铺运之,每一车四人挽之,旁设兵卫,另戈地其上,寇至,则聚四于中,合士卒之力御寇于外。”宋《事务纪原》小车一节说:“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于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宋《陈后山集》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出”。稗清《河工器具图说》土车一则:“土四,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木牛,即今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根据上述史学、学者的著作,可以断定:所谓木牛流马,就是今日的双轮架车和独轮小车,广元人民乃至四川农村都将独轮小车叫鸡公车。这种独轮小车,经过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在广元山区沿用下来。据1959年广元县农具改革办公室统计,全县的鸡公车近两千部。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同崐1958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宋代]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上的独轮小车相似,都是一人在后面推,或加一人在前面拉,也有在前面用一头驴拉的。但现今鸡公车在结构上已改进成双轮,或三轮、四轮的,轮子有铁木结构的胶轮,或钢料结构的胶轮,由人力、畜力发展成机械动力推拉。要说由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科学成果,还必须说,古代比人力背挑大过好几倍,而且灵便得多的木牛流马,更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那么,木牛马究竟是否诸葛亮发明?《快史拾遗》蒲元传有:“蒲元造木牛流马,今人皆谓武侯所创。按蒲元别传,元牒杜佑《通典》说:“亮集督军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马。据此,则蒲元诸人实创之,非亮自创也”。广元大高是其制造点之一,山脚下便是著名鲁班峡栈道(遗迹尚存)。这可以作木牛流马的试用场地。
2023-08-11 19:35:331

为何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到现在都无法解释它的原理?

主要是没有实物留下来,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说,不知道是真是假否则,以全世界几十亿人的智慧,肯定会根据实物,弄清楚原理,复制出来
2023-08-11 19:36:2214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何至今无法解释它的原理?

感觉描述中的木牛流马更像永动机,而且缺乏实际的记录,其真实性很难得到证实,或许是演义夸大了现实,或许像众多古代技艺一样,断了传承
2023-08-11 19:37:3814

现在有没有人能做出木牛流马,是什么原理

传说中的木牛流马就是木制独轮车。人力推动的。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它没有动力来源,怎么可能运动呢?现在有人做成牛马形状的机械,它可以走下坡路,不能走平路或上坡,靠的是重力。它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可以断言,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来,因为它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023-08-11 19:38:191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他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

更多的动力应该更多的是源于诸葛亮自己的思考的,聪明人的想法也不知道。
2023-08-11 19:38:3012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什么?这个东西有多么神奇?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在独轮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步行的四足,所以“木牛流马”除可用“一脚轮行”外,还可以用“四足步行”的方式,克服栈道上随时发生的问题,如:栈道木板破败而出现的路障,因恶劣天气产生的泥石流损坏路面,或出现车轮损坏的极端情况,它都可以用步行方式,顽强地、不停地继续向前方运粮。
2023-08-11 19:39:144

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曾经看过有人搞的研究 好像是一种步行车 其实就是车 不过没有轮子 利用和它配套的车一起运动 主要依靠从山坡上往下滑 具体记不住了
2023-08-11 19:39:535

木牛流马的原理

木牛流马的原理用连杆、齿轮等机构组成的自动机械。此说以《南齐书·祖冲之传》、《太平御览》、《辞源》等为代表, 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代, 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己屡见不鲜,东汉时毕岚作翻车是利用齿轮转动来汲水的一种装备,三国时韩暨又制造水排,利用水力驱动水轮来灌水。扩展资料:《三国演义》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果当时把“木牛流马”写的神乎其神,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可是时代的久远和小说的戏剧性让我们又有些一筹莫展。“木牛流马”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那里得到能量?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要造出象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能量守恒”定律。同样,要造出“木牛流马”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另世界瞩目的事迹。历史上有无数个谜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2023-08-11 19:40:261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为何它会自己走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但是关于祖冲之造出木牛流马的记载为自动机械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三国时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为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当地的老人向我们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前不久,在河北省泊头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梁国君说他自己就复原了木牛流马,而且非常成功。我们的记者抱着极大的兴趣专程去那里看了看。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按下和抬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 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 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清代满族水利专家麟庆也把当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车说是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冯立升认为,木牛流马基本上可以定论是一个独轮车,因为综合各种史料和各种文献的证据来看,独轮车的可能性最大。 为了弄清三国时期栈道的情况,我们来到了褒河谷口,这里是褒斜栈道的起点,位于汉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起程把粮草运往前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栈道非常平缓,并不陡峻。原来古代人开通褒斜栈道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选择了在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不知不觉就上了山,然后不费劲就下去了。在这样的道路上四条腿的机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轮子的效率高,所以当时的木牛流马不太可能是四条腿的行走机械,而四轮车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四轮车作为转向控制是更难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轮车的转弯都不是很灵便的,所以放到那个特殊的条件下可能性更小。 从栈道情况分析,似乎只有独轮车才最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木牛流马。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木牛流马是独轮车的话,记载中,木牛是一脚四足,这个四足在独轮车里面怎么体现呢?还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称包括暗藏的机关如何解释呢? 最近旅澳学者康弘对木牛流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木牛流马是齿轮组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在云贵川的深山里,同类系统还被使用着。 他的研究主要解决了史书记载中“走”的主体。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质疑:木牛流马如此好用,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众普及,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经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这说明木牛流马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分析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环境上。蜀汉位于今四川,道路崎岖,多为盘山道,在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山与山之间走盘山道即远且难,而架设绞盘和索道无疑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好办法。现在四川,云南的山区索道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赶集还要靠它。在其它地区绞盘索道不能广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马没有得到普及。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获,对于广泛应用于云贵高原的索道应有所闻。按照它们的功能看,木牛流马应为具有可变速的伞齿轮组或蜗杆、涡轮传动的绞盘和索道。绞盘需稳固。故而制成牛形,以示其坚。索道上的挂斗需轻便快捷,故而制成马型,以示其捷。也有可能木牛为重型运输机械,既绞盘加索道,流马为轻型运输机械,既单纯的索道。此类结构只适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不适合于平原地区运输,所以不能普遍推广。 依据《诸葛亮集》中的记载,木牛流马的型制为:“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新的研究据此对史书中木牛的结构分析如下:“方腹”为绞盘的框架, “曲头”指绞盘上端的轴头,“脚”指的是可运行装置,“一脚”是可运行的轮体,“四足”指绞盘的四根立柱,“头人领中”是上端轴头外有一个保护罩或保护圈,避免沙土进入轴头,在古代人们往往把可翻转的肖键等称为“舌”,“舌著于腹”的舌,相当于现在绞盘中的止退键,与自行车飞轮中的两个键同理,现代的绞盘,起重机,甚至手动葫芦吊都有这一装置。“舌著于腹”就是止退键在框架内。 “载多而行少”是指运得多,速度就慢,(这附合力学原理,同功率的情况下,力与距离成反比)。“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因为架设绞盘索道是大工程,因此必须大用,不可为了运输少许粮食就架设木牛索道。“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这里“特行者”“群行者”指的都是推绞盘的人而非木牛流马。“特行者”指一人推,由于推力小,需增大主动轮直径,从而使距离增加(数十里),群行者人多力量大,可以减少距离,注意“群行者二十里也”与“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是一致的,这就是推绞盘的士兵一天的工作量。这也说明,木牛可能使用了一组伞齿轮,类似于今天汽车的变速箱,推的人少时增加距离,推的人多时减少距离。“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既一个凹轮,包括一个卷筒加两侧挡板。这与现在的绞盘是一样的,它可双向运行,索道沿着凹轮上下槽运行,“横者为牛领”应是上轴轴瓦和轴基座,“转者为丰足”是伞齿轮组,“覆者(罩也)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底框),“垂者为牛舌”(肖键是下垂的,靠重力自动下垂起到防止倒退的作用,也表明是横轴结构)。“曲者为牛助(是一个弯曲的手柄,类似于现在汽车变速箱的手柄)”,“刻者为牛齿”(与牛舌相配的带齿的防退轮,牛齿也可能是一组将水平方向转的绞盘转为向垂直方向转的主动轮转换装置。“立者为牛角”可能是突出于牛背的立管,如为中空可以理解为注油的润滑装置,“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是绞盘的两根推杆,现为十字型,木牛可能是使用平行的两根推杆,或穿过中轴孔 的一根推杆的两端。还有一种可能,“牛仰双辕”指的是木牛有两根辕,用来固定木牛于其它固定物,如大树,大石等。今天的绞盘也有两点用来固定之用),“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这句是关键,过去的研究者以为“牛行”是牛在走,其实不然。它的本意是:推动绞盘的人走六尺,木牛的轴转四圈。也可能是:轮上带有齿,象自行车上的齿盘卡住索道以防滑,“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就是:推绞盘的人每推六步木牛就转动四个齿。“载一岁粮”(150-200公斤),“日行二十里”指推绞盘的人每日走二十里,不是木牛走二十里,所以人不大劳。 综合起来木牛是一种重型的运输工具,是绞盘和索道的结合体,其核心部分为一组将水平方向推动的绞盘转为垂直方向转动的一组伞齿轮传动装置。牛头,牛脚,牛领,丰足,牛舌,牛助,牛齿,牛角,牛鞅,牛鞭轴,双辕就是木牛从动力到传动,工作,制动,润滑等一整套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牛足”为基座,“牛腹”为机体,牛背为机罩,索道上挂粮食袋子,用于两山高低差较小的情况,由于落差小,所以盛放粮食的容器不能自动滑落,要靠人推绞盘所以称之为木牛。小说中司马懿的木牛流马舌头翻转后不能动是因为舌是防退装置,当舌头被沿着它的轴翻到另一边时就成了防进装置。这时绞盘只能反向推动而不能正向运行。其实它的功能是:将此处的物资运到彼处牛舌翻到正面,将彼处的物品运到此处来,牛舌翻到反向。由于司马懿不知道这种功能,所以牛舌被翻转后就推不动了。 明白了木牛,流马就好理解了。史书中关于木马的介绍实际上是一个挂在索道上的装粮食的木箱。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在高低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靠重力从高处滑落到底处的索道装置,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木牛流马为一组装置。流马为与木牛配套的粮食装载工具。因为制造木牛较复杂,所以史书中重点介绍它的零部件结构,而流马较简单,所以只详列了它的制作尺寸。 从三国志的记载分析,(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另一条道路),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我们可以理解为前一次出祁山的路线山间的落差较小,所以用木牛,而三年后出斜谷,山间的落差较大,所以用流马。 如能认定木牛流马为齿轮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那它将成为中国的又一大发明。两千年前中国就有了齿轮传动装置和较完整的运输机械系统。(图略) 《木牛流马》可能会打破常规定律: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果当时把“木牛流马”写的神乎其神,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可是时代的久远和小说的戏剧性让我们又有些一筹莫展。 就现在来说,“木牛流马”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在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那里得到能量?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要造出象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现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同样,要造出“木牛流马”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另世界瞩目的事迹。历史上有无数个迷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2023-08-11 19:41:111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的原理?

木牛流马就是一种木质人力小推车,像牛的样子,它的舌头处有一个扳手,转动扳手可以锁住木牛流马,那样轮子就不能转了,因为司马懿军队不知道这个机关所以移动不了木牛流马。之所以“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是因为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它不是真的牛、马,不用给它吃东西,人推车比驾御牲口要方便的多。
2023-08-11 19:44:098

三国中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动力是什么?

三国中的木牛流马至今总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就是独轮车,也有学者认为是滑索。历史上有无数个迷团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木牛流马”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没有能力来源。扩展资料:木牛流马特点:1、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机械,它的制作要以它的功能为主,诸葛亮的本意是做个能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机械。2、因功能而定性:它是一个省力机械,诸葛亮是为了解决前线用粮的问题,才发明了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木牛流马,它应有机械的优势,要比普通的运输工具省力。3、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它们的制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工作,应有几十人或上百人,技术难点不高,这样才能大量生产完成军队运粮的需要。4、它的应用技术也不难:作为大批量被使用的机械,操纵的人应一学就会,这样才能被大多数人使用,来完成军队运输粮食的任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诸葛亮发明的运粮工具)
2023-08-11 19:44:402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原理是什么?

一、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二、原理是利用重心的摆动实现车的向前移动。详细解释如下: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扩展资料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但这些样品的形制尺寸与原始制法相去甚远,所以只可算是个人作品,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2023-08-11 19:46:251

木牛流马原理动画演示

木牛流马原理动画演示如下:牛六马的原理是,刘妈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木箱,在靠近上缘的左右侧壁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牛的三尺长的轴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就可以在轴上来回摇摆。为了防止箱内小米、大米等负载物左右移动,有纵向隔板将箱体一分为二,粮食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内。当木牛展开前后腿时,它可以随时停在斜坡上。叉口由四脚轴上的限位钉限制。将轴的手柄拉到前侧向下压,品子顶孔会移到品子左孔上方,也就是重心移到前腿。此时的品子右洞会被撬高,即后腿会被空气不加任何力地提起,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马身上的品子的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子的左洞时,木牛已经向前移动了半步,这时就会被掀翻。这时可以快速拉起手柄,向前拉,使品子顶孔向后移到品子右孔上方,使重心落在后腿。向前拉的结果是后腿分开,而前腿被当前马身上的销向前推。奶牛就这样完成了剩下的半步。此说以《南齐书·祖冲之传》、《太平御览》、《辞源》等为代表, 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代, 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己屡见不鲜,东汉时毕岚作翻车是利用齿轮转动来汲水的一种装备,三国时韩暨又制造水排,利用水力驱动水轮来灌水。
2023-08-11 19:47:231

木牛流马是真的吗?

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原理: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扩展资料: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2023-08-11 19:47:581

木牛流马是怎么走的

没人知道,好像还没人发现 诸葛亮怎么搞的
2023-08-11 19:48:234

木牛流马到底是真的吗

是假的,否则人类还要石油干什么
2023-08-11 19:49:223

木牛流马是咋做的

是诸葛亮做的,具体怎么做的不知道
2023-08-11 19:49:4710

木牛流马是怎么工作的?

你好,这是三国演义小说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只是小说杜撰而已,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出现过
2023-08-11 19:50:241

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是怎么一回事?

鲁国木牛流马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三国木牛流马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南北朝木牛流马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PS:先看看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从书上的叙述来看,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设备,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设备,相当于汽车的车厢。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关于书上说这个为牛什么,那个为牛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人的习惯,用来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说的,什么马像什么之类的。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2023-08-11 19:50:561

真的有木牛流马吗?

真有,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不过,真实的样式、样貌现在亦不明,
2023-08-11 19:51:15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什么东西?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出处: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2、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2023-08-11 19:51:522

木牛流马怎么刹车?速度是多少?

木牛流马刹车主要是依据杠杆原理木牛流马的速度与牛行走的速度差不多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在路况较好时,圆轮车比木牛流马要实用得多,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遍使用以至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关键词三国志通俗演义 木牛流马 运输工具 四足步行 杠杆原理⒈ 木牛流马概述木牛流马是否存在,古籍记载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对此争论颇多,笔者以《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为主,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绘出了图纸并造出了模型。认定木牛流马真实可信。笔者自信已揭开了木牛流马之谜。请有关专家学者等同志给予审阅鉴定,欢迎赐教。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马,而且有大同小异的几种模式。本文优选一种模式,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载重并进退自如。这个木牛流马模型是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描绘的外貌和提供的数据制造出来的,各主要部分名称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为本文说明的需要增添了几个名称,并推算出几个尺寸。模型与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证实了木牛流马的真实性。请参见图1《木牛流马外貌示意图》,图2《木牛流马步行示意图》,图3《木牛流马部件名称图》,图4《木牛流马尺寸图》,图5《木牛流马脚孔轴孔尺寸图》。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模型的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由于木牛流马*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理由之一是,在古籍中很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多是合称木牛流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单独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绘了木牛的外貌,没有提到制造数据。正好相反,造流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数据,而没有外貌的描绘。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正好组成一个整体,既有外貌的描绘,又有制造的数据。也只有将木牛和流马的造法看成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造法,才能证实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三国志》有“流马尺寸之数”一句,更能说明后段只是“尺寸之数”。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进速度如牛之慢而无马之快,可以认为原始设计为木牛,只是后来才称为流马。
2023-08-11 19:53:371

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

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原理: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扩展资料: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牛流马
2023-08-11 19:53:451

木流牛马是什么东西?

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晋中之窗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晋中之窗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2023-08-11 19:54:092

请问古代的,《木牛流马》是不是真的存在?

诸葛亮忽悠魏国的诡计罢了。跟永动机一样的想象。
2023-08-11 19:54:192

为什么诸葛亮听到魏兵将木牛流马抢去不忧反喜呢?各位快点!

木牛流马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木牛流马原理是什么木牛流马的原理一共有三个版本:一、木牛流马是普通独轮推车。《宋史》、《后山丛谭》和《稗史类编》都说: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为鹿车,经诸葛亮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到了北宋,在沈括《梦溪笔谈》中开始出现了独轮车的名称,这种小车的形态和构造,因地制宜,略有不同,故各地所称手推车、二把手,鸡公车等,都是指这种独轮小车。二、木牛流马是四轮车。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说:(诸葛亮始造)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民间谓之江州车子,这在《诸葛亮集》、《资治通鉴》里也有些根据,范文澜明确提出这个观点,其确凿佐证是成都羊子山二号汉墓出土的骈车画像砖,其右下角有人推独轮小车的形象,木牛流马的称呼来历,因为独轮车不用牛马,这正如今人把拖拉机叫做铁牛、摩托车叫电驴子一样。三、木牛流马是用连杆、齿轮等机构组成的自动机械。此说以《南齐书·祖冲之传》、《太平御览》、《辞源》等为代表,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代,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己屡见不鲜,东汉时毕岚作翻车是利用齿轮转动来汲水的一种装备,三国时韩暨又制造水排,利用水力驱动水轮来灌水。《南史·祖冲之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可知祖冲之是亲眼见过木牛流马的,又因木牛流马的启发,他便创造一种机械运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马更胜一筹,由此可知,木牛流马一定是利用齿轮原理来制作,否则祖冲之不会有兴趣拿它来作参考和对比。一般认为诸葛亮利用连杆原理和齿轮原理制造木牛流马的可能性较大,现代有爱好者模仿出类似的“木牛流马”,其结构图如下:木牛流马的故事诸葛亮屡次讨伐中原,路途遥远,为了供得上粮草,除用牛马外,还设计了人拉手推的车子,称作“木牛流马”这一天,诸葛亮命令部将引1000名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应蜀兵。司马懿得到哨兵的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运粮草,人不大费力,而且那牛马也不用吃草。”司马懿大惊,忙命令两个部将各引500名军士,夜间伏在蜀兵运粮的必经之路,夺下数匹木牛流马。然后令巧匠100多人,当面拆开,依照它的尺寸长短厚薄,仿造木牛流马。不满半月,造成2000余只。接着命令几个部将带领1000军士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来来往往,没有断绝。再说蜀兵回去报告诸葛亮说木牛流马被抢去几匹,诸葛亮却笑道:“我只费了几匹木牛流马,以后就得到魏军的许多粮草呢!”部下大惑不解几天后,部下向诸葛亮报告:司马懿派兵驱驾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诸葛亮大喜,道:“果然不出我的意料啊!”使命令部将王平说:“你带领一千军士,装扮成魏兵,星夜偷越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直接到运粮的地方,将护粮的军士杀散,马上驱赶装满粮草的木牛流马回来。这时,魏兵必定追赶,你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抛下它们就是。魏兵赶也赶不动,牵也牵不动,抬也抬不走。我再派兵前往,你们就再回身将木牛流马之舌扭转过来,长驱直进,那时魏兵必定疑神疑鬼了。”王平领兵走后,诸葛亮又吩咐部将张嶷道:“你带领五百军士,装成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一手执绣旗,一手举宝剑,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些能引着烟火的东西,埋伏在山脚。待木牛流马到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赶木牛流马。魏兵见了,必定怀疑你们是鬼神、不敢来追赶。”张嶷奉命走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去接应王平、张嶷,并布置一些部队去断绝司马懿的归路。于是按照诸葛亮的计谋,果然,蜀军夺来了魏军的大批粮草。
2023-08-11 19:5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