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物理小故事

2023-08-21 07:28:28
共12条回复
ardim

一、望远镜的发明

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听说,一个荷兰人把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玩具,可把看见的东西放大。这一夜,伽利略坐在桌子前,蜡烛点了一支又一支,他反复思考着,琢磨着,为什么两个这样的镜片放在一起,就能起放大作用呢?天亮了,伽利略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

他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一个小望远镜做成了。拿起来一看,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三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

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没有一条船。当他拿起了望远镜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八倍。

伽利略不断地改进着,不断地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伽利略拿起自己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咦,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那上面象地球一样,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呢!

二、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十公斤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体快十倍。

一千七百多年来,在书本里,在学校的讲台上,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作圣经来讲述,没有任何人敢去怀疑它。这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过 “地球中心说”,它符合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其它学说也就得到了保护。

伽利略选择了比萨斜塔作试验场。有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一个重一百磅的实心铁球,一个重一磅的空心铁球,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塔下,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讥笑他:“这个青年一定是疯了,让他胡闹去罢!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

只见伽利略出现在塔顶,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看清楚啦,铁球落下去了。”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那些讽刺讥笑他的人目瞪口呆。

三、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一天,保姆要出去,临走前叮嘱牛顿:“我有事,先出去下,肚子饿了去煮鸡蛋吃,我烧好水了。”保姆回来发现牛顿把一块怀表拿去煮了。而牛顿却在研究发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太投入一件事,该收手时就收手。

四、瓦特的故事

18世纪中叶,英国格拉斯葛大学,有位名叫里德斯德的教授,一天晚上,他把瓦特约到自己的办公室,对瓦特说:“我知道你是个很聪明的机器修理工,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瓦特说:“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里德斯德教授说:“我的一套机器图纸被人偷去了。但是要按照图纸把这台机器造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偷图纸的人一定会来找你帮忙加工的。如果那人来找你,请你务必告诉我。”

就在这时,教授的一个青年助手,拎着一把水壶进来,给他俩每人沏了一杯咖啡。那位助手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关上门就出去了。教授起身走到门边,把门反锁了起来。

教授和瓦特边喝咖啡边谈着教授的图纸。渐渐地,瓦特觉得头昏脑胀,他估计是咖啡有问题,只觉得浑身无力,一会儿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当瓦特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了。他睁眼一看,里斯德教授已经死了,在教授的颈上有一枚五厘米长带有软木塞的针。瓦特支撑着爬起来去开门,却发现门是反锁着的,钥匙在教授的身上。瓦特回忆起昨晚的事,怀疑是那个助手干的。

但那个助手出去了就再没有进来,教授颈上的针又是谁扎的呢?他盯着教授颈上的毒针和那软木塞仔细看了好一会,终于弄明白了:水蒸气在膨胀时,它的压力比水要大近千倍。

那个助手把水壶放在火炉上时,就把插有毒针的软木塞堵在壶嘴上了,并且将壶嘴对准了教授的颈部。水烧开的时候,因壶嘴被软木塞子堵着,蒸汽的压力就不断增加,最后蒸汽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软木塞带着毒针喷射出去,射向了教授。

警察来了以后,瓦特谈了自己的想法。经过警察的侦破,凶手就是教授的助手。 后来,瓦特从水蒸气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五、法拉第的故事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刻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资料都从头读一遍。

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之后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

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个性有帮忙,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户外,第一次实现了电磁户外向机械户外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之后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最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户外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

马老四

趣味物理]“其实你也可以做伽利略”

有许多城市为爱好强烈刺激的人预备了一种极别致的娱乐,叫做“魔术秋千”。我没有玩过这种秋千,所以只能从一本科学游戏集里抄下来一段描写它的文字:

在离地面很高的地方,有一根很坚固的横贯屋子的梁,梁上挂着秋千。大家在上面坐定以后,工作人员就关上门,撤去进屋子的跳板。这时候他宣布,他马上要让玩秋千的游客有机会去做一次短期的空中旅行了。说完以后,他就轻轻地推动秋千。然后自己就坐在后面,像驾马车的人坐在马车后面一样,或者干脆走出这间屋子。

这时候,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看来就要荡得同横梁一样高了。秋千越荡越高,最后,它绕着横梁转了一周。运动越来越快了,这些荡秋千的人虽然大部分都已经知道这个游戏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也感觉到自己的确是在摆动,的确在做着迅速的运动。他们似乎觉得自己的头有时候是倒挂着,所以就本能地抓着坐位的扶手,免得跌下来。

不久,秋千摆动的幅度开始减小了,已经不再同横梁一样高了。又过了几秒钟,它完全停了下来。

事实上,这秋千始终挂在那里,没有动过,而是这间屋子在一种非常简单的机件帮助下,绕着水平轴在游客周围转动着。屋子里的各种家具,都是固定在地板上或墙壁上的。那个罩着大灯罩的电灯看来好像很容易跌倒,其实也是焊在桌子上的。管理秋千的工作人员好像曾经轻轻地推动过秋千,使它荡起来,而实际上是屋子轻轻地摆动了一下,他只是做一个推的样子。

所有一切都促成大家的错觉。

这个错觉的秘密,简直简单得可笑。然而在你现在懂得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再去玩这个魔术秋千,你还是会受它欺骗的。错觉的力量竟有这样大!

普希金的一首关于“运动”的诗,你还记得吗?

“世界上没有运动。”一个满腮胡须的哲人说。

另一个哲人不开口,却在他面前来回地走。

他这个反驳真是再有力也没有。

人们都赞美这个奥妙的答复。

可是,先生们,这个有趣的事件,

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例子:

谁都看见太阳每天在我们头上走,

然而正确的却是固执的伽利略。

在那些不懂秋千秘密的游客当中,你也可能做一个伽利略。你同伽利略有一点不同:伽利略曾经向大家证明太阳和星是不动的,我们自己才在旋转。而你却要向大家证明:我们是不动的,整个屋子在围着我们转。但你跟伽利略一样,所说的话都和常见的情况相反,所以你也很可能遇上枷利略的可悲的遭遇:被大家看作是一个睁眼说瞎话的人……

nicehost

一、望远镜的发明

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听说,一个荷兰人把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玩具,可把看见的东西放大。这一夜,伽利略坐在桌子前,蜡烛点了一支又一支,他反复思考着,琢磨着,为什么两个这样的镜片放在一起,就能起放大作用呢?天亮了,伽利略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

他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一个小望远镜做成了。拿起来一看,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三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

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没有一条船。当他拿起了望远镜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八倍。

伽利略不断地改进着,不断地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伽利略拿起自己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咦,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那上面象地球一样,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呢!

二、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十公斤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体快十倍。

一千七百多年来,在书本里,在学校的讲台上,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作圣经来讲述,没有任何人敢去怀疑它。这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过 “地球中心说”,它符合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其它学说也就得到了保护。

伽利略选择了比萨斜塔作试验场。有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一个重一百磅的实心铁球,一个重一磅的空心铁球,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塔下,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讥笑他:“这个青年一定是疯了,让他胡闹去罢!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

只见伽利略出现在塔顶,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看清楚啦,铁球落下去了。”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那些讽刺讥笑他的人目瞪口呆。

LuckySXyd

物理小故事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的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3时,教堂正门台阶上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表演开始了,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名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到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上用手去握住莱顿瓶中央金属棒引出的导线,就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名修道上同时像触电一样,跳了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巨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这威力并不是来自瓶子,而是这莱顿瓶里储藏的电。电将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诺雷教师讲起了莱顿瓶的发明故事来。

望远镜小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色象差的问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保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原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但是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9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

发电机史话

19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廉价地并能方便地获得电能的方法。

1820年,奥斯特成功地完成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偏转的实验后,当时不少科学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磁针的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机械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那么,能否让机械力通过磁,转变成电力呢?著名科学家安培是这些研究者中的一个,他实验的方法很多,但犯了根本性错误,实验没有成功。

另一位科学家科拉顿,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磁铁插入绕成圆筒状的线圈中,他想,这样或许能得到电流。为了防止磁铁对检测电流的电流表的影响,他用了很长的导线把电表接到隔壁的房间里。他没有助手,只好把磁铁插到线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间去看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现在看来,他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实验的方法也是对头的,但是,他犯了一个实在令人遗憾的错误,这就是电表指针的偏转,只发生在磁铁插入线圈这一瞬间,一旦磁铁插进线圈后不动,电表指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铁再赶紧跑到隔壁房间里去看电表,无论怎样快也看不到电表指针的偏转现象。要是他有个助手,要是他把电表放在同一个房间里,他就是第一个实现变机械力为电力的人了。但是,他失去了这个好机会。

又过了整整6年,到了1831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法拉第获得了成功,使机械力转变为电力。他的实验装置与科拉顿的实验装置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他把电流表放在自己身边,在磁铁插入线圈的一瞬间,指针明显地发生了偏转。他成功了。手使磁铁运动的机械力终于转变成了使电荷移动的电力。

法拉第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他不断研究,两个月后,试制了能产生稳恒电流的第一台真正的发电机。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很多现代的发电形式,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热发电、潮汐发电等等,发电机的构造日臻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但基本原理仍与法拉第的实验一样:少不了运动着的闭合导体,少不了磁铁。

核磁共振仪的发明

核磁共振仪广泛用于有机物质的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以及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20年来,由于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

早在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里就提出了某些核可能有自旋和磁矩。"自旋"一词起源于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经典图像。这种运动必然产生角动量和磁偶极矩,因为旋转的电荷相当于一个电流线圈,由经典电磁理论可知它们要产生磁场。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比较形象的比拟,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原子核自旋的情况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自旋量子获得,质量数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以下关系:

质量数 原子序数 自旋量子数(I)

奇数 奇数或偶数 1/2, 3/2 , 5/2……

偶数 偶数 0

偶数 奇数 1,2,3……

1>0的原子核在自旋时会产生磁场;I为1/2的核,其电荷分布是球状;而I≥1的核,其电荷分布不是球状,因此有磁极矩。

I为0的原子核置于强大的磁场中,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级分裂,如果用一个与其能级相适应的频率的电磁辐射时,就会发生共振吸收,核磁共振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斯特恩和盖拉赫1924年在原子束实验中观察到了锂原子和银原子的磁偏转,并测量了未成对电子引起的原子磁矩。

1933年斯特恩等人测量了质子的磁矩。1939年比拉第一次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实验。1946年美国的普西尔和布少赫同时提出质子核磁共振的实验报告,他们首先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了固体物质、原子核的性质、原子核之间及核周围环境能量交换等问题。为此他们两位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50年代核磁共振方法开始应用于化学领域,1950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普罗克特和虞以NH 4NO3水溶液作为氮原子核源,在测定14N的磁矩时,发现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共振信号,从而发现了同一种原子核可随其化学环境的不同吸收能量的共振条件也不同,即核磁共振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形成的磁场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化学位移是鉴别官能团的重要依据。因为化学位移的大小与键的性质和键合的元素种类等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各组原子核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构成自旋--自旋耦合。这种作用常常使得化学位移不同的各组原子核在共振吸收图上显示的不是单峰而是多重峰,这种情况是由分子中邻近原子核的数目,距离用对称性等因素决定,因此它有助于提示整个分子的。

由于上述成果高分辨核磁共振仪得以问世。开始测量的核主要是氢核,这是由于它的核磁共振信号较强。随着仪器性能的提高,13C,31P,15N等的核也能测量,仪器使用的磁场也越来越强。50年代制造出IT(特拉斯)磁场,60年代制造出2T的磁场,并利用起导现象制造出5T的起导磁体。70年代造出8T磁场。现在核磁共振仪已经被应用到从小分子到蛋白质和核酸的各种各样化学系统中。

发射光谱仪的发明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用三棱镜观察光谱,可以说是最早的光谱实验。此后不少科学家从事光谱学方面的研究。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测量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红外线。1801年里特发现了紫外线。1802年沃拉斯顿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线,这本来是很重要的发现,他却误认为是颜色的分界线。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干涉的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重新发现和编绘了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700多条),并对其中的重要黑线用从A到H等字母标记(人称"夫琅和费线"),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这些成果在1814年至1815年间陆续发表。夫琅和费还发明了衍射光栅。开始他用银丝缠在两根螺杆上,做成光栅,后来建造了刻纹机,用金钢石在玻璃上刻痕,做成透射光栅。

光谱分析的应用研究是从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的。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基尔霍夫是汉堡的物理学教授,对光学熟悉。他们两位合作制成了第一台梭镜光谱仪(分光镜)。该仪器利用了牛顿1666年首创技术,使光通过三棱镜中,展开成为一道彩虹光带(光谱)。他们用透镜把物质在本生灯燃烧时发出的光线集成一束平行光,通过一条窄缝,再通过三棱镜,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所成的光谱。

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每种化学元素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据此加以鉴别。1860年及1861年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铯和铷。此后借助光谱分析方法研究目光,发现地球上许多元素太阳上也有。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方面。

光谱方法研究工作急速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波长标准,致使观测结果混乱,无法相互交流。

1868年埃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有上千条夫琅和费线的小波长,以10-8厘米为单位,精确到6位数,为光谱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为纪念他的,10-8厘米后来就埃斯特朗单位,简写作埃(A)。十几年后被更为精确的罗兰数据表所代替。

现代光谱仪不用三棱镜而用衍射光栅。这是一种上面刻有千条线的板,把光分开,然后把光谱拍摄或记录下来,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等各领域。

避雷针史话

一、避雷针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的避雷装置。有人说,捷克牧师普罗科普·迪维什于1754年安装了第一个避雷针。更多的人认为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于175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实际上,我国在1688年以前就已经制造和首先使用了避雷针。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到280年)和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到581年),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谷子》记载,我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新事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我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二、避雷针发展到今天,世界上发现了更安全的避雷针。更安全的避雷针已不是针状,而象鸡毛掸子。这种避雷针是由两位美国人发明的。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种避雷针中心是一根管子,其顶端引出2000条细细的导线,这些导线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

三、“避雷针过时了”。目前,我国研制成功了半导体消雷器,它的防雷效果远远超过避雷针,也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生产的同类产品。半导体消雷器具有两大功能:(1)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的时侯,它发出长达1米的电晕火花,中和天空电流,起到消减雷击的作用;(2)万一雷击下来,半导体消雷器上的有关装置,可以把雷击放出的强大电流阻挡住。

我国著名防雷专家武汉水利学院教授解广润建议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这种半导体消雷器,以保护国家财产。解广润说,现在我国已有24个处于强雷区的单位装上了半导体消雷器,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它确实一次又一次地使建筑物化危为安。他呼吁有关单位,特别是国防工程、气象、电力、通讯广播部门应尽快推广半导体消雷器,以减少雷击损失。

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我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光学的起源也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例如投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等。西方也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l-Hazen ,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于是光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的一根红线。

1.取火的方法和对火的认识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代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讲到取火,古代还用自制的古透镜来取火的。公元前2世纪,就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问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常说,水火不兼容,但制成冰透镜来取火,真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用冰制成透镜是无法长期保存的,于是便出现用玻璃或玻璃来制造透镜。

2.针孔成像和影的认识

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墨经》中明确地写道:“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处。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点(“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北宋的沉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影子呈现在窒内的纸屏上,沉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的关系。《墨经》中写道:“景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说明影是不动的,如果影移,那是光源或物体发生移动,使原影不断消逝,新影不断生成的缘故。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墨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意思是一物有两种投影(本影、半影),说明它同时受到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的结果(“说在者”,“光夹”)、一种投影,说明它只受一个光源照射,并且强调了光源与投影的联系(“光者,景也”)。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和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

3.对面镜的认识

墨家对凹面镜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在《墨经》中作了明确、详细的记载。“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低”表示深、凹之意;放在“中之内”,得到的像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北宋沉括对凹面镜的焦距作了测定。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镜前,观察成像情况,发现随着手指与镜面距离的远近变化,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梦溪笔谈》中作了记载:“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说明手指靠近凹面镜时,像的正立的,渐渐远移至某一处(在焦点附近),则“无所见”,表示没有像(像成在无穷远处);移过这段距离,像就倒立了。这一实验,既表述了凹面镜成像原理,同时也是测定凹面镜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墨家对凸透镜也进行了研究。《墨经》中写道:“鉴团,景一。说在刑之大。”“鉴团”即燕面镜,也称团镜。“景一”表明凸面镜成像只有一种。“刑”同形字,指物体,它总比像大。我们的祖先,利用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特性,将多个平面镜组合起来,取得了有趣的结果。如《庄子·天下篇》的有关注解《庄子补正》中对此作了记载:“鉴以鉴影,而鉴以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这样的装置,收到了“照花前后镜,花花交相映”的效果。《间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记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开管式“潜望镜”,能够隔墙观望户外的景物。

4.对虹的认识

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古代对虹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唐初的孔颖达(574-648)曾概括了虹的成因,他认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产生虹的3个条件,即云、日、“日照雨滴”。沉括对此也作过细致的研究,并作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选注》中写道:“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觳,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指出虹和太阳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傍晚的虹见于东方,而对着太阳是看不见虹的。地虹有了认识之后,便可以人工造虹。8世纪中叶,唐代曾有过这样的试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表示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便能看到类似虹霓的情景。

tt白
伽利略从阿基米德检验国王皇冠的实验中受到启发,一面重复这个实验,一面想到这种方法的用途。当时欧洲各国的航海事业正在兴起,航海业带动了造船业和机械制造,采矿、冶金的发展,反过来又向科学技术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伽利略于是把他的注意力转向合金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久,他通过测定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发现,物体投入水中减轻的重量,刚好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在这个重大发现的基础上,伽利略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可以很方便地测定各种合金的比重。他还写了一篇论文,详细地介绍了比重秤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这件事,很快就在佛罗伦萨和其他城市传开了。

望远镜小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色象差的问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保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原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但是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9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

发电机史话
19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廉价地并能方便地获得电能的方法。
1820年,奥斯特成功地完成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偏转的实验后,当时不少科学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磁针的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机械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那么,能否让机械力通过磁,转变成电力呢?著名科学家安培是这些研究者中的一个,他实验的方法很多,但犯了根本性错误,实验没有成功。
另一位科学家科拉顿,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磁铁插入绕成圆筒状的线圈中,他想,这样或许能得到电流。为了防止磁铁对检测电流的电流表的影响,他用了很长的导线把电表接到隔壁的房间里。他没有助手,只好把磁铁插到线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间去看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现在看来,他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实验的方法也是对头的,但是,他犯了一个实在令人遗憾的错误,这就是电表指针的偏转,只发生在磁铁插入线圈这一瞬间,一旦磁铁插进线圈后不动,电表指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铁再赶紧跑到隔壁房间里去看电表,无论怎样快也看不到电表指针的偏转现象。要是他有个助手,要是他把电表放在同一个房间里,他就是第一个实现变机械力为电力的人了。但是,他失去了这个好机会。
又过了整整6年,到了1831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法拉第获得了成功,使机械力转变为电力。他的实验装置与科拉顿的实验装置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他把电流表放在自己身边,在磁铁插入线圈的一瞬间,指针明显地发生了偏转。他成功了。手使磁铁运动的机械力终于转变成了使电荷移动的电力。
法拉第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他不断研究,两个月后,试制了能产生稳恒电流的第一台真正的发电机。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很多现代的发电形式,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热发电、潮汐发电等等,发电机的构造日臻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但基本原理仍与法拉第的实验一样:少不了运动着的闭合导体,少不了磁铁。

核磁共振仪的发明
核磁共振仪广泛用于有机物质的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以及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20年来,由于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
早在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里就提出了某些核可能有自旋和磁矩。"自旋"一词起源于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经典图像。这种运动必然产生角动量和磁偶极矩,因为旋转的电荷相当于一个电流线圈,由经典电磁理论可知它们要产生磁场。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比较形象的比拟,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原子核自旋的情况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自旋量子获得,质量数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以下关系:
质量数 原子序数 自旋量子数(I)
奇数 奇数或偶数 1/2, 3/2 , 5/2……
偶数 偶数 0
偶数 奇数 1,2,3……
1>0的原子核在自旋时会产生磁场;I为1/2的核,其电荷分布是球状;而I≥1的核,其电荷分布不是球状,因此有磁极矩。
I为0的原子核置于强大的磁场中,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级分裂,如果用一个与其能级相适应的频率的电磁辐射时,就会发生共振吸收,核磁共振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斯特恩和盖拉赫1924年在原子束实验中观察到了锂原子和银原子的磁偏转,并测量了未成对电子引起的原子磁矩。
1933年斯特恩等人测量了质子的磁矩。1939年比拉第一次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实验。1946年美国的普西尔和布少赫同时提出质子核磁共振的实验报告,他们首先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了固体物质、原子核的性质、原子核之间及核周围环境能量交换等问题。为此他们两位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50年代核磁共振方法开始应用于化学领域,1950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普罗克特和虞以NH 4NO3水溶液作为氮原子核源,在测定14N的磁矩时,发现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共振信号,从而发现了同一种原子核可随其化学环境的不同吸收能量的共振条件也不同,即核磁共振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形成的磁场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化学位移是鉴别官能团的重要依据。因为化学位移的大小与键的性质和键合的元素种类等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各组原子核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构成自旋--自旋耦合。这种作用常常使得化学位移不同的各组原子核在共振吸收图上显示的不是单峰而是多重峰,这种情况是由分子中邻近原子核的数目,距离用对称性等因素决定,因此它有助于提示整个分子的。
由于上述成果高分辨核磁共振仪得以问世。开始测量的核主要是氢核,这是由于它的核磁共振信号较强。随着仪器性能的提高,13C,31P,15N等的核也能测量,仪器使用的磁场也越来越强。50年代制造出IT(特拉斯)磁场,60年代制造出2T的磁场,并利用起导现象制造出5T的起导磁体。70年代造出8T磁场。现在核磁共振仪已经被应用到从小分子到蛋白质和核酸的各种各样化学系统中。

发射光谱仪的发明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用三棱镜观察光谱,可以说是最早的光谱实验。此后不少科学家从事光谱学方面的研究。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测量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红外线。1801年里特发现了紫外线。1802年沃拉斯顿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线,这本来是很重要的发现,他却误认为是颜色的分界线。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干涉的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重新发现和编绘了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700多条),并对其中的重要黑线用从A到H等字母标记(人称"夫琅和费线"),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这些成果在1814年至1815年间陆续发表。夫琅和费还发明了衍射光栅。开始他用银丝缠在两根螺杆上,做成光栅,后来建造了刻纹机,用金钢石在玻璃上刻痕,做成透射光栅。
光谱分析的应用研究是从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的。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基尔霍夫是汉堡的物理学教授,对光学熟悉。他们两位合作制成了第一台梭镜光谱仪(分光镜)。该仪器利用了牛顿1666年首创技术,使光通过三棱镜中,展开成为一道彩虹光带(光谱)。他们用透镜把物质在本生灯燃烧时发出的光线集成一束平行光,通过一条窄缝,再通过三棱镜,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所成的光谱。
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每种化学元素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据此加以鉴别。1860年及1861年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铯和铷。此后借助光谱分析方法研究目光,发现地球上许多元素太阳上也有。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方面。
光谱方法研究工作急速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波长标准,致使观测结果混乱,无法相互交流。
1868年埃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有上千条夫琅和费线的小波长,以10-8厘米为单位,精确到6位数,为光谱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为纪念他的,10-8厘米后来就埃斯特朗单位,简写作埃(A)。十几年后被更为精确的罗兰数据表所代替。
现代光谱仪不用三棱镜而用衍射光栅。这是一种上面刻有千条线的板,把光分开,然后把光谱拍摄或记录下来,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等各领域。

避雷针史话
一、避雷针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的避雷装置。有人说,捷克牧师普罗科普·迪维什于1754年安装了第一个避雷针。更多的人认为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于175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实际上,我国在1688年以前就已经制造和首先使用了避雷针。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到280年)和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到581年),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谷子》记载,我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新事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我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二、避雷针发展到今天,世界上发现了更安全的避雷针。更安全的避雷针已不是针状,而象鸡毛掸子。这种避雷针是由两位美国人发明的。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种避雷针中心是一根管子,其顶端引出2000条细细的导线,这些导线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
三、“避雷针过时了”。目前,我国研制成功了半导体消雷器,它的防雷效果远远超过避雷针,也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生产的同类产品。半导体消雷器具有两大功能:(1)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的时侯,它发出长达1米的电晕火花,中和天空电流,起到消减雷击的作用;(2)万一雷击下来,半导体消雷器上的有关装置,可以把雷击放出的强大电流阻挡住。
我国著名防雷专家武汉水利学院教授解广润建议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这种半导体消雷器,以保护国家财产。解广润说,现在我国已有24个处于强雷区的单位装上了半导体消雷器,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它确实一次又一次地使建筑物化危为安。他呼吁有关单位,特别是国防工程、气象、电力、通讯广播部门应尽快推广半导体消雷器,以减少雷击损失。

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我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光学的起源也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例如投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等。西方也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l-Hazen ,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于是光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的一根红线。
1.取火的方法和对火的认识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代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讲到取火,古代还用自制的古透镜来取火的。公元前2世纪,就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问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常说,水火不兼容,但制成冰透镜来取火,真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用冰制成透镜是无法长期保存的,于是便出现用玻璃或玻璃来制造透镜。
2.针孔成像和影的认识
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墨经》中明确地写道:“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处。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点(“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北宋的沉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影子呈现在窒内的纸屏上,沉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的关系。《墨经》中写道:“景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说明影是不动的,如果影移,那是光源或物体发生移动,使原影不断消逝,新影不断生成的缘故。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墨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意思是一物有两种投影(本影、半影),说明它同时受到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的结果(“说在者”,“光夹”)、一种投影,说明它只受一个光源照射,并且强调了光源与投影的联系(“光者,景也”)。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和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
3.对面镜的认识
墨家对凹面镜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在《墨经》中作了明确、详细的记载。“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低”表示深、凹之意;放在“中之内”,得到的像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北宋沉括对凹面镜的焦距作了测定。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镜前,观察成像情况,发现随着手指与镜面距离的远近变化,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梦溪笔谈》中作了记载:“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说明手指靠近凹面镜时,像的正立的,渐渐远移至某一处(在焦点附近),则“无所见”,表示没有像(像成在无穷远处);移过这段距离,像就倒立了。这一实验,既表述了凹面镜成像原理,同时也是测定凹面镜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墨家对凸透镜也进行了研究。《墨经》中写道:“鉴团,景一。说在刑之大。”“鉴团”即燕面镜,也称团镜。“景一”表明凸面镜成像只有一种。“刑”同形字,指物体,它总比像大。我们的祖先,利用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特性,将多个平面镜组合起来,取得了有趣的结果。如《庄子·天下篇》的有关注解《庄子补正》中对此作了记载:“鉴以鉴影,而鉴以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这样的装置,收到了“照花前后镜,花花交相映”的效果。《间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记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开管式“潜望镜”,能够隔墙观望户外的景物。
4.对虹的认识
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古代对虹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唐初的孔颖达(574-648)曾概括了虹的成因,他认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产生虹的3个条件,即云、日、“日照雨滴”。沉括对此也作过细致的研究,并作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选注》中写道:“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觳,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指出虹和太阳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傍晚的虹见于东方,而对着太阳是看不见虹的。地虹有了认识之后,便可以人工造虹。8世纪中叶,唐代曾有过这样的试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表示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便能看到类似虹霓的情景。

察看更多可以去这边http://219.226.9.43/level1/lvlfinal.asp?ID_level1=30597&page=1
回答者: 冰火ice - 魔法师 五级 8-9 19: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与盟国海军在大西洋上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海战.为了达到既能炸毁敌军舰只,又确保德军舰只安全的目的,德国海军在一些重要航道旁,布设了大量新发明的“音响水雷”.这种水雷比磁性水雷灵敏得多,它能在对方舰艇发动机音响的诱导下自动爆炸,从而使盟军舰只在接近德军舰艇之前就被消灭.

正当德军自以为得计时,这些音响水雷却在盟军舰只尚未来到时,接二连三自动爆炸,连一条盟军舰艇也未炸着,这件事让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若干年后,经水声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德国海军布设水雷的海域里,生活着一种小虾,它们能发出某些频率的音响.这些音响与舰艇发动机音响的频率一致,于是大量小虾发出的巨大音响,诱爆了德军的音响水雷,使他们想依靠这种新式武器打击盟军舰艇的希望成了泡影.

事实上,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都能发声,只不过有些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或次声,上述这种小虾发出的则是与舰艇发动机响声相似的可闻声.因此,在设计、制造、使用海洋测量仪器时,必须周密地考虑海洋生物发出的种种声波,否则就会像德
黑桃云

。。。。。。一。共振。。。。。。。。。。。

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他来到华尔街,爬上一座尚未竣工的钢骨结构楼房,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件小物品,把它夹在其中一根钢梁上,然后按动上面的一个小钮。数分钟后,可以感觉到这根钢梁在颤抖。慢慢地,颤抖的强度开始增加,延伸到整座楼房。最后,整个钢骨结构开始吱吱嘎嘎地发出响声,并且摇摆晃动起来。惊恐万状的钢架工人以为建筑出现了问题,甚至是闹地震了,于是纷纷慌忙地从高架上逃到地面。眼见事情越闹越大,他觉得这个恶作剧该收场了,于是,把那件小物品收了回来,然后从一个地下通道悄悄地溜开了,留下工地上的那些惊魂甫定、莫名其妙的工人。

上面这一段是一本书中有关美国著名发明家特士拉进行共振器发明的描写,里面所说的“小物品”便是一个共振器。可以预见,若是他把这个小物品再开上那么十来分钟,这座建筑物准会轰然倒地。书中说,用同样的这个小物品,在一小时不到的时间内,也能把布鲁克林大桥(连接纽约曼哈坦岛和长岛的大桥)摧毁,使之坠入幽深黑暗的海底。而且,在这本书里,特士拉甚至说:用这件小物品,我还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二。声音的特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与盟国海军在大西洋上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海战.为了达到既能炸毁敌军舰只,又确保德军舰只安全的目的,德国海军在一些重要航道旁,布设了大量新发明的“音响水雷”.这种水雷比磁性水雷灵敏得多,它能在对方舰艇发动机音响的诱导下自动爆炸,从而使盟军舰只在接近德军舰艇之前就被消灭.

正当德军自以为得计时,这些音响水雷却在盟军舰只尚未来到时,接二连三自动爆炸,连一条盟军舰艇也未炸着,这件事让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若干年后,经水声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德国海军布设水雷的海域里,生活着一种小虾,它们能发出某些频率的音响.这些音响与舰艇发动机音响的频率一致,于是大量小虾发出的巨大音响,诱爆了德军的音响水雷,使他们想依靠这种新式武器打击盟军舰艇的希望成了泡影.

事实上,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都能发声,只不过有些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或次声,上述这种小虾发出的则是与舰艇发动机响声相似的可闻声.因此,在设计、制造、使用海洋测量仪器时,必须周密地考虑海洋生物发出的种种声波,否则就会像德国海军那样功亏一篑.

小菜G

现在人们公认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那是他在比萨的教堂中观察吊灯摆动现象时引发的结论。按照等时性原理,如果摆的振幅较小,那么摆动的周期同摆动的振幅无关。尽管在伽利略之前的好几个世纪中,等时性早已为阿拉伯人所熟知,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家还是首推伽利略。他指出摆的周期并不取决于摆线上悬挂物的多少,而只取决于摆线长度的平方根。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悬挂在等长线上的一个软木球或一个铅球的摆动规律是相同的。如果谁想验证一下摆动的规律,只需找一个适当的支架、一根线和一个钓鱼的铅坠

北有云溪

我只知道诺雷精密

我不懂运营

清朝全息相片之谜

清朝时候,有个姓汪的官员外出,乘马车走在一处河堤上.天空忽然阴云密布,随即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汪某急忙让车子停在一棵大柳树下躲避.

雨过天晴,汪某下车方便,回头时猛地看见车窗内有几个人影,心中不禁一惊.揭开车帘看,车厢里空无一人,仔细审视,原来人影是在车窗玻璃上.回家后,人影依然不散,家人都以为神异,就把这块玻璃取下供奉起来.

20几年后,汪家的儿童用弓箭游戏,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奇怪的是,每一块碎片上的影像仍然是完整的.

汪某的外甥,翰林院侍读张亮基得到一块碎片,拿去给他的好友姚元之看.姚元之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并收入他所写的《竹叶亭杂记》书中.

书中记载:放平了看,这是一块残缺的玻璃片,但斜向阳光看去,就有一个“仙人”坐在里面,仪容端庄,面色微红,双目炯炯,胸前飘着长长的白须,头戴红色道冠,穿紫色衣服,右手执一柄羽毛扇,身旁还侍立着一个童子.

姚元之在清代嘉庆、道光两朝,做官近40年,经历丰富,博学能文,著述严谨.囿于当时认识水平,姚元之把这一奇异现象解释为在雷雨时刻,一位避劫的仙灵精气聚合不散,附着在玻璃上而成.

meira

望远镜小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的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解决了色象差的问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保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

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1733年英国人哈尔制成一台消色差折射望远镜。1758年伦敦的宝兰德也制成同样的望远镜,他采用了折光原则不同的玻璃分别制造凸透镜和凹透镜,把各自形成的有色边缘相互抵消。

但是要制造很大透镜不容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直径为102厘米,安装在雅弟斯天文台。

反射式望远镜存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1793年英国赫瑟尔制做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米,用铜锡合金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洛斯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米。1913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反望远镜,直径为254米。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反射镜的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苏联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装设了直径为6米的反射镜,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现在大型天文台大都使用反射式望远镜。

发电机史话

19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廉价地并能方便地获得电能的方法。

1820年,奥斯特成功地完成了通电导线能使磁针偏转的实验后,当时不少科学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磁针的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机械力,来自于电荷流动的电力。那么,能否让机械力通过磁,转变成电力呢?著名科学家安培是这些研究者中的一个,他实验的方法很多,但犯了根本性错误,实验没有成功。

另一位科学家科拉顿,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磁铁插入绕成圆筒状的线圈中,他想,这样或许能得到电流。为了防止磁铁对检测电流的电流表的影响,他用了很长的导线把电表接到隔壁的房间里。他没有助手,只好把磁铁插到线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间去看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现在看来,他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实验的方法也是对头的,但是,他犯了一个实在令人遗憾的错误,这就是电表指针的偏转,只发生在磁铁插入线圈这一瞬间,一旦磁铁插进线圈后不动,电表指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铁再赶紧跑到隔壁房间里去看电表,无论怎样快也看不到电表指针的偏转现象。要是他有个助手,要是他把电表放在同一个房间里,他就是第一个实现变机械力为电力的人了。但是,他失去了这个好机会。

又过了整整6年,到了1831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法拉第获得了成功,使机械力转变为电力。他的实验装置与科拉顿的实验装置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他把电流表放在自己身边,在磁铁插入线圈的一瞬间,指针明显地发生了偏转。他成功了。手使磁铁运动的机械力终于转变成了使电荷移动的电力。

法拉第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他不断研究,两个月后,试制了能产生稳恒电流的第一台真正的发电机。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百多年来,相继出现了很多现代的发电形式,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热发电、潮汐发电等等,发电机的构造日臻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但基本原理仍与法拉第的实验一样:少不了运动着的闭合导体,少不了磁铁。

核磁共振仪的发明

核磁共振仪广泛用于有机物质的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以及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20年来,由于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

早在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里就提出了某些核可能有自旋和磁矩。"自旋"一词起源于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经典图像。这种运动必然产生角动量和磁偶极矩,因为旋转的电荷相当于一个电流线圈,由经典电磁理论可知它们要产生磁场。当然这样的解释只是比较形象的比拟,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原子核自旋的情况可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自旋量子获得,质量数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以下关系:

质量数 原子序数 自旋量子数(I)

奇数 奇数或偶数 1/2, 3/2 , 5/2……

偶数 偶数 0

偶数 奇数 1,2,3……

1>0的原子核在自旋时会产生磁场;I为1/2的核,其电荷分布是球状;而I≥1的核,其电荷分布不是球状,因此有磁极矩。

I为0的原子核置于强大的磁场中,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能级分裂,如果用一个与其能级相适应的频率的电磁辐射时,就会发生共振吸收,核磁共振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斯特恩和盖拉赫1924年在原子束实验中观察到了锂原子和银原子的磁偏转,并测量了未成对电子引起的原子磁矩。

1933年斯特恩等人测量了质子的磁矩。1939年比拉第一次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实验。1946年美国的普西尔和布少赫同时提出质子核磁共振的实验报告,他们首先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了固体物质、原子核的性质、原子核之间及核周围环境能量交换等问题。为此他们两位获得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50年代核磁共振方法开始应用于化学领域,1950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普罗克特和虞以NH 4NO3水溶液作为氮原子核源,在测定14N的磁矩时,发现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共振信号,从而发现了同一种原子核可随其化学环境的不同吸收能量的共振条件也不同,即核磁共振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形成的磁场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化学位移是鉴别官能团的重要依据。因为化学位移的大小与键的性质和键合的元素种类等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各组原子核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构成自旋--自旋耦合。这种作用常常使得化学位移不同的各组原子核在共振吸收图上显示的不是单峰而是多重峰,这种情况是由分子中邻近原子核的数目,距离用对称性等因素决定,因此它有助于提示整个分子的。

由于上述成果高分辨核磁共振仪得以问世。开始测量的核主要是氢核,这是由于它的核磁共振信号较强。随着仪器性能的提高,13C,31P,15N等的核也能测量,仪器使用的磁场也越来越强。50年代制造出IT(特拉斯)磁场,60年代制造出2T的磁场,并利用起导现象制造出5T的起导磁体。70年代造出8T磁场。现在核磁共振仪已经被应用到从小分子到蛋白质和核酸的各种各样化学系统中。

发射光谱仪的发明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用三棱镜观察光谱,可以说是最早的光谱实验。此后不少科学家从事光谱学方面的研究。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测量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红外线。1801年里特发现了紫外线。1802年沃拉斯顿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线,这本来是很重要的发现,他却误认为是颜色的分界线。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干涉的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重新发现和编绘了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700多条),并对其中的重要黑线用从A到H等字母标记(人称"夫琅和费线"),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这些成果在1814年至1815年间陆续发表。夫琅和费还发明了衍射光栅。开始他用银丝缠在两根螺杆上,做成光栅,后来建造了刻纹机,用金钢石在玻璃上刻痕,做成透射光栅。

光谱分析的应用研究是从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的。本生是德国汉堡的化学教授。他发明了本生灯,对各种物质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的变化很有研究,基尔霍夫是汉堡的物理学教授,对光学熟悉。他们两位合作制成了第一台梭镜光谱仪(分光镜)。该仪器利用了牛顿1666年首创技术,使光通过三棱镜中,展开成为一道彩虹光带(光谱)。他们用透镜把物质在本生灯燃烧时发出的光线集成一束平行光,通过一条窄缝,再通过三棱镜,用望远镜放大观察所成的光谱。

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每种化学元素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都有独特的颜色,可以据此加以鉴别。1860年及1861年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铯和铷。此后借助光谱分析方法研究目光,发现地球上许多元素太阳上也有。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罗克耶分别用光谱法发现了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一种元素,他们认为这是太阳大气中特有的元素,取名氦,即"太阳"的意思。这样光谱方法也应用到了天文学方面。

光谱方法研究工作急速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波长标准,致使观测结果混乱,无法相互交流。

1868年埃斯特朗发表"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有上千条夫琅和费线的小波长,以10-8厘米为单位,精确到6位数,为光谱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资料。为纪念他的,10-8厘米后来就埃斯特朗单位,简写作埃(A)。十几年后被更为精确的罗兰数据表所代替。

现代光谱仪不用三棱镜而用衍射光栅。这是一种上面刻有千条线的板,把光分开,然后把光谱拍摄或记录下来,再用电子仪器进行分析。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等各领域。

避雷针史话

一、避雷针首先是我国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的避雷装置。有人说,捷克牧师普罗科普·迪维什于1754年安装了第一个避雷针。更多的人认为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于175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实际上,我国在1688年以前就已经制造和首先使用了避雷针。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到280年)和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到581年),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谷子》记载,我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新事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我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二、避雷针发展到今天,世界上发现了更安全的避雷针。更安全的避雷针已不是针状,而象鸡毛掸子。这种避雷针是由两位美国人发明的。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种避雷针中心是一根管子,其顶端引出2000条细细的导线,这些导线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

三、“避雷针过时了”。目前,我国研制成功了半导体消雷器,它的防雷效果远远超过避雷针,也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生产的同类产品。半导体消雷器具有两大功能:(1)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的时侯,它发出长达1米的电晕火花,中和天空电流,起到消减雷击的作用;(2)万一雷击下来,半导体消雷器上的有关装置,可以把雷击放出的强大电流阻挡住。

我国著名防雷专家武汉水利学院教授解广润建议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这种半导体消雷器,以保护国家财产。解广润说,现在我国已有24个处于强雷区的单位装上了半导体消雷器,经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它确实一次又一次地使建筑物化危为安。他呼吁有关单位,特别是国防工程、气象、电力、通讯广播部门应尽快推广半导体消雷器,以减少雷击损失。

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我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光学的起源也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例如投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等。西方也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l-Hazen ,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于是光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中的一根红线。

1.取火的方法和对火的认识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代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讲到取火,古代还用自制的古透镜来取火的。公元前2世纪,就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问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常说,水火不兼容,但制成冰透镜来取火,真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用冰制成透镜是无法长期保存的,于是便出现用玻璃或玻璃来制造透镜。

2.针孔成像和影的认识

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墨经》中明确地写道:“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处。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点(“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北宋的沉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影子呈现在窒内的纸屏上,沉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的关系。《墨经》中写道:“景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说明影是不动的,如果影移,那是光源或物体发生移动,使原影不断消逝,新影不断生成的缘故。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墨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意思是一物有两种投影(本影、半影),说明它同时受到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的结果(“说在者”,“光夹”)、一种投影,说明它只受一个光源照射,并且强调了光源与投影的联系(“光者,景也”)。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和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

3.对面镜的认识

墨家对凹面镜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在《墨经》中作了明确、详细的记载。“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低”表示深、凹之意;放在“中之内”,得到的像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北宋沉括对凹面镜的焦距作了测定。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镜前,观察成像情况,发现随着手指与镜面距离的远近变化,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梦溪笔谈》中作了记载:“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说明手指靠近凹面镜时,像的正立的,渐渐远移至某一处(在焦点附近),则“无所见”,表示没有像(像成在无穷远处);移过这段距离,像就倒立了。这一实验,既表述了凹面镜成像原理,同时也是测定凹面镜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墨家对凸透镜也进行了研究。《墨经》中写道:“鉴团,景一。说在刑之大。”“鉴团”即燕面镜,也称团镜。“景一”表明凸面镜成像只有一种。“刑”同形字,指物体,它总比像大。我们的祖先,利用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特性,将多个平面镜组合起来,取得了有趣的结果。如《庄子·天下篇》的有关注解《庄子补正》中对此作了记载:“鉴以鉴影,而鉴以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这样的装置,收到了“照花前后镜,花花交相映”的效果。《间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记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开管式“潜望镜”,能够隔墙观望户外的景物。

4.对虹的认识

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古代对虹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唐初的孔颖达(574-648)曾概括了虹的成因,他认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产生虹的3个条件,即云、日、“日照雨滴”。沉括对此也作过细致的研究,并作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选注》中写道:“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觳,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指出虹和太阳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傍晚的虹见于东方,而对着太阳是看不见虹的。地虹有了认识之后,便可以人工造虹。8世纪中叶,唐代曾有过这样的试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表示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便能看到类似虹霓的情景。

苏萦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的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3时,教堂正门台阶上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表演开始了,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名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到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上用手去握住莱顿瓶中央金属棒引出的导线,就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名修道上同时像触电一样,跳了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巨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这威力并不是来自瓶子,而是这莱顿瓶里储藏的电。电将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诺雷教师讲起了莱顿瓶的发明故事来

陶小凡

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的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3时,教堂正门台阶上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表演开始了,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名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到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上用手去握住莱顿瓶中央金属棒引出的导线,就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名修道上同时像触电一样,跳了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巨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

"这威力并不是来自瓶子,而是这莱顿瓶里储藏的电。电将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诺雷教师讲起了莱顿瓶的发明故事来。

相关推荐

为什么潜望镜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位置不同
2023-08-12 05:55:594

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是发生了两次反射成的像应该是什么像?

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相等,反射.
2023-08-12 05:56:081

潜望镜:潜望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反射/折射)形成的,像的大小______物体的大小(选填“大于”“

由于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答案为:反射;等于.
2023-08-12 05:56:151

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

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构成的,平面镜是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反射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虚像的位置在进入人眼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眼睛与平面镜2水平连线的直线上,也就是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2023-08-12 05:56:391

光的反射 潜望镜

检举 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成像、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原理。
2023-08-12 05:56:503

潜望镜的目镜和物镜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潜望镜在两个直角拐弯处安装了平面镜,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望远镜的物镜、显微镜的物镜、照相机的镜头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 故选D.
2023-08-12 05:57:111

潜望镜,显微镜,望远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都是实像。
2023-08-12 05:57:232

初中物理中凸透镜焦距和成像的原理?有没有图解?

初中物理光学透镜成像复习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100000000米/秒.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5.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 6.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天文望远镜分托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托普勒望远镜的原理是目镜焦距小,物镜焦距大,物镜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几乎在焦点上,从而显倒立缩小实像,目镜在此基础上呈放大的虚像,即f1+f2。伽利略望远镜目镜呈放大虚像,即f1-f2.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看做两个球相交,那么第一个定义:主光轴:两个球面内球心的连线, 焦点: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入时汇聚在一点在一点上,该点在主光轴上。就是焦点。 光心:透镜的中心,位于主光轴上 焦距: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 相距:像到光心的距离凸透镜成像是复杂的,一个口诀快速记忆:1.一倍焦距分虚实:就是说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以外成实像。位于一倍焦距处不成像2.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位于二倍焦距意外成缩小的像,在而被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 3.物近像远像变大:单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了 4.物远像近像变小:是上面的逆向说法有一个物距,像距,焦距的公式:物距的倒数+像距的倒数=焦距的倒数一、复习策略1、透镜及对光线的作用1/6(2)像距越大,成像也越大.(类似于小孔成像)(3)成实像时物距u与像距v谁更大,则它对应的物(像)也大 (4)物像总沿同方向移动 ①成实像时(异侧):u↑,v②成虚像时(同侧):u,v应用:放大镜(成更大的像)→适当远离报纸.(5)物距u=f时,为成像最大点.物体越靠近焦点,成像越大(6)成实像时,物距u与像距v之和u+v≥4f.(当u=v=2f时,取等号)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 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 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图1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 图2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3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8、如图4 )2/6图4 图5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10、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 A.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B.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C.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 D.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倒立放置11、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 图6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C.大小变化了 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二、填空题(共
2023-08-12 05:57:511

(2014?绵阳)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

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且平面镜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原理.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知,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故答案为:镜面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2023-08-12 05:58:031

初二物理

1、A速度不变小,光路向下弯折2、B变大光沿直线传播,离孔越近,视角越大,就看得大范围你一试便知3、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2023-08-12 05:58:145

几个有趣的光学实验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光现象包含着光学原理,请你做一做,看一看,再想一想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些有趣的光学实验,不仅能提高你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提高你的学习兴趣,有些在生活中还有实际应用呢!  ●制作针孔照相机  用两个口径相差不大的易拉罐。在口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中央用钉子打一直径为1mm的小孔,把开口的一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去掉前盖。把另一个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后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把后端去掉,再在这一端蒙上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作为成像屏。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蒙着成像屏的一端向里小心套进口径较大的易拉罐中,小孔照相机就制作成了。你可以让小孔对准光亮的物体,眼睛从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口往里看,就可以看到所观察物体的像了。你也可以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前后拉动一些再进一步观察,看一看景物的像大小怎样变化。你如何解释景物所成的像和像的变化呢?  原理揭秘: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根据几何知识,景物所成的像和景物是相似的。屏离小孔的距离不同,相似比大小不同,所成的像自然发生大小的变化。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取两个小圆镜(市面上能买到)正面相对,你观察镜子会看到奇怪的现象──一个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出现。  原理揭秘:正面相对的两个镜子甲、乙,甲相对于乙是个物体,可以在乙中成一个像,这个像相对于甲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在甲镜子中成像,在甲镜子中成的像相对于乙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再次在镜子乙中成像,如此不断的有“物”出现,就有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像出现在镜子中,因此,在甲、乙镜子中都能看到无数个镜子。  ●一个物体在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能成几个像?  取两个平面镜使其镜面相对互成角度,在两镜之间夹角处放一硬币,改变两平面镜的夹角,看看在镜子中能找到几个硬币的像。  现象:观察中发现,两个镜子之间夹角大于90°,在每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两个镜子之间夹角等于90°,在每个镜子中成一个像,在镜子交角处成了一个像或者在一个镜子中看到两个像,在另一个镜子中看到一个像),(总共有三个像出现。当继续减小两镜之间的夹角,会看到每个镜子中的像的个数逐渐增加,当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时,每个镜子中又有无数个像出现。  原理揭秘:实际上,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和180°是特例。夹角为180°时,两个镜子在一个平面内,两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0°时相互平行,情况和“两个平面镜镜面相对的成像观察”相同。夹角为锐角时,成像原理和夹角成0°是类似。  ●制作潜望镜  用比较硬的纸箱纸板做成“Z”字形管子(拐角为90°)。在管子拐角处放两个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平面镜。平面镜可以在玻璃店中买到,按大小让玻璃店师傅给你裁取。在纸板上开深度较浅的小槽,然后用双面胶将平面镜和纸板粘牢。成败的关键是管子是否成直角,平面镜和纸板是否成45°角。做成之后,就可以用它站着观察桌子下面的东西;有了它,就不用再俯下身子去找沙发下面掉的东西了。据报道,铁路站上的工人在检查货车车厢时,过去经常是工人师傅爬上爬下进行检查,现在用了潜望镜,就可以在地面上对车厢进行检查了。是不是很方便呢?  原理揭秘:潜望镜利用两块平面镜改变光路和成像。在水平方向观察,就好像物体就在同一水平面上,给观察带来极大方便。  ●背对太阳造彩虹  彩虹一般在夏季的雨后,雨过天晴时才能看到,现在你可以自己制造彩虹了。找一个喷壶(能喷出细小的雾状小水珠),人背对太阳,手持喷壶喷水,在水雾出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彩虹了。  原理揭秘:太阳光是复色光,遇到雾状小水珠时发生色散,按照其光谱顺序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这就是彩虹。这种现象和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原理是相同的。
2023-08-12 05:58:311

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放大镜 成虚像
2023-08-12 05:58:413

物理初2题目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c)A.太阳B.灯光C.月亮D.火焰2.下列关于白光的说法正确的是(d)A.白光是单色光B.白光是由红、绿、蓝三色光组成的C.白光是由品红、黄、青三色光组成的D.白光是复色光,由七色光组成3.一颗恒星距离地球有10光年,则我们看到它的光是(b)A.10光年前发出的B.10年前发出的C.3×109光年前发出的D.3×109年前发出的4.一个站立的同学通过一个小孔成像,则在小孔后屏上成的像是(c)A.倒立实像B.正立实像C.倒立虚像D.正立虚像5.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挖遂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B.水中筷子看上去是弯折的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水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到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6.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夹角是200.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平面镜转动100,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b)A.100B.200C.300D.4007.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中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8.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c)A.“立行竿见影”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B.用放大镜看字变大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9.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a)A.潜望镜B.汽车观后镜C.太阳灶D.照相机镜头11.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12.周子明同学在课外探究活动过程中,用一束太阳光照在一张红纸板上,看见纸板是红色,如果他用一束蓝光照在该红纸板上,看见纸板颜色不可能是(c)A.品红B.黑色C.红色D.紫色
2023-08-12 05:58:501

潜望镜和牙医内窥镜各是什么镜?潜望镜的成像特点,透镜和平面镜的特征各是什么

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解答:解: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即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是与实物大小相同的虚像.故选D.
2023-08-12 05:59:014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如下: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处于水下航行状态的潜艇观察海平面和空中情况的唯一手段便是借助潜望镜。而多数潜艇均安装有两部潜望镜——一部攻击潜望镜和一部观察潜望镜。前者用于发现和瞄准水面目标,而后者主要用于观察海空情况和导航观测。潜艇在浮出水面前,艇长都必须指挥潜艇在潜望镜深度先用潜望镜对海平面作一次360度的观察,以求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敌情。只有在确认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潜艇才会浮出水面。虚拟潜望镜系统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潜水艇和水面上的船只进行碰撞。这个技术就好像是倒车的雷达一样,能够测量到与接触物的安全距离,从而实现不必要的碰撞,从而避免被敌方所发现。通气管摄像机监视系统能够保证潜艇通气管工作的时候,将自身进行隐藏,这时候的他们很难被敌方所发现。光电浮标系统可以在水面上获取目标图像数据 ,再转换成光纤信号传送到潜艇上,有利于对目标的观察。
2023-08-12 05:59:241

潜望镜是利用______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可以成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放大

(1)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要小于焦距,这样才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3)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 正立、缩小的虚象.因此利用凸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4)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镜制成的,它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太阳灶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多,会聚点的温度就越高.故答案为:平面镜;凸透镜,焦点以内;凸镜;会聚.
2023-08-12 05:59:421

潜望镜是利用______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可以成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放大

(1)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要小于焦距,这样才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3)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 正立、缩小的虚象.因此利用凸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4)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镜制成的,它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太阳灶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多,会聚点的温度就越高.故答案为:平面镜;凸透镜,焦点以内;凸镜;会聚.
2023-08-12 06:00:06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A、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因为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在漫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 5 km/s,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3×10 5 km/s,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08-12 06:00:361

初中物理

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人眼特殊的生理结构,会变焦。所以还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照相机的成像过程和人眼类似,所以是照相机。
2023-08-12 06:00:47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A、潜望镜的构造主要是两块平行的与水平面成45°的平面镜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因为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3-08-12 06:01:061

潜望镜看出去的物体位置比原物质高还是低

看下面的物体,要比实际物体高一些,看上面的物体,要比实际物体低一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或原理)画出潜望镜所成的像,可以看出此结论。
2023-08-12 06:01:341

小明观察圆形鱼缸里养的鱼,发现看起来比真实的鱼大,其原理与______(选填潜望镜、放大镜、汽车观后镜)

圆形鱼缸中有水,鱼和鱼缸壁之间的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鱼缸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故答案为:放大镜;虚;正对着鱼.
2023-08-12 06:01:451

物体与平面镜之间有一不透光的障碍物,平面镜上怎么成像,实在不太知道,请求帮助

物理老师应该会
2023-08-12 06:01:533

求初二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 1、x0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x09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器是靠管内空气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靠打击乐器本身振动发声的. (2)x09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x09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2、x09回声 (1)x09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 到达人耳的时间相隔0.1s以上,人耳可以听到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0.1s以下,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回声,但可以使原声增强. (2) 回声的应用与防治: 应用:测距与定位:测量原理s=vt ,其中v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S为声音来回缩通过的距离. 防治:大型建筑(音乐厅、会议室)为了防治回声对原声造成干扰,其内壁往往用吸音材料装饰. 3、乐音 (1)人们将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2)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A 音调: (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Hz) B 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4)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表示. C 音色: (1)音色: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 (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所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 4、x09噪声 (1)x09噪声:人们把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噪声.(物理角度)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x09 噪声的防治: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能结合具体措施,知道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来减弱噪声的.) 5、x09超声与次声(人耳听不到的两种声音) (1)x09超声: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 应用: 超声导航、定位.如超声雷达(声纳) 金属探伤、检测人体疾病.如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利用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杀菌消毒.(利用超声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2)x09次声:人们通常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来源: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危害: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应用:可以利用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产生的次声预报灾害,减小对人、物的危害. 第二章:光的反射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火把、萤火虫等 2、分类:(1)按光源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 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 (2)按发出光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 3、注意点: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光.有的物体看上去虽然很亮,(如月亮、放电影事的银幕、金星等)但不是他们自身发光,而是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照到这些物体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因而他们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量事实现象及实验说明光不仅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其他均匀介质中也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线: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 3、 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1、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形成影子.(如手影,皮影等) 2、日食、月食: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时,中见的星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另一个星体的光,于是边发生日食和月食.当月亮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日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月食. 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形成的,小孔成像手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 (1)x09小孔成像中缩成的像是由时机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像. (2)x09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一定的倒立的. (3)x09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 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 (4)x09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 4. 光速: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大,其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天文长度单位. 5.x09光的反射: (1)x09定义:光在传播过程中,当射到物体的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x09光的反射光路图: 入社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NO 入射角:i i 反射角:r (3)x09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A 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B 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角决定反射角. C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 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 (4)反射现象分类: 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 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 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说明: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6.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物体上的一点S射向平面镜的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发散的,发散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光好像时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S"射过来的,就在 S"处看到点S的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3)平面镜的作用:一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利用平面镜制成的 潜望镜;二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生活中使用的穿衣镜. 7. 球面镜: (1)凹面镜:凹面镜能时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也能使焦点处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利用凹面镜来会聚太阳光 手电筒、汽车头灯利用凹面镜作反射面,使光线近似平行射出 凹面镜 凸面镜 (2)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向外发散,可以扩大视野. 应用:汽车上的后视镜常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第三章:光的折射 1、x09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1)x09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x09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主光轴:透过透镜两侧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为主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透镜而言,黄新就是透镜的中心. (3)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 2、x09通过凸透 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 (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 通过凹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 (2) 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5、眼睛与视力校正 (1)眼睛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眼睛成像原理: 正常人的眼睛:正常人的眼睛既能看清楚进出的物体,也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人的眼睛可以根据物体的远近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远视眼只能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成像原理图: (3)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焦距以米做单位)的倒数的100倍. 6、常用的光学仪器及成像原理: (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是:当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幻灯机和投影仪:当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光学显 微镜: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多彩的光(中)》 一:知识点梳理 1、x09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在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 2、x09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 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x09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 海市蜃楼. 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 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4、x09光的色散: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x09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分类: A 单色光:如果一束光只有一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称作单色光. B 复色光:如果一束光包含多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叫做复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得到,而中三种光不能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6、x09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暖色调的颜料:黄、橙、红. 冷色调的颜料:绿、蓝、紫. 7、x09物体的颜色: (1)x09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 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2)x09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反色什么颜色的色光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感觉到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第四章: 一、物态变化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把物质状态的转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示意图: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1)物质分类: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 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 玻璃、沥青、蜂蜡 (2)晶体熔化: A、熔化图象: B、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C、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D、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3)非晶体的熔化: A、熔化图像: B、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 不断上升. 2、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1)晶体的凝固: A、凝固图象: B、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C、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D、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⑵ 继续放热. (2)非晶体的凝固: A、凝固图像 B、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 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B、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A、图象: B、特点:液气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C、沸点 :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D、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E、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1)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2)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3)作用:液化 放 热 (4)常见液化现象有:雾、露、“白气”、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等.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常见现象:用久了的灯丝变细、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常见现象有:霜、雾凇、北方冬天温暖室内的下玻璃窗结冰花、用久了的灯泡变黑. 五、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是生命之源. 2、水资源的利用:地球是一个水球,但水的直接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十分珍贵. 3、水污染:一是自然污染;二是人类污染. 根据污染性质不同,可分 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的基本知识: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被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3)摩擦起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束缚能力强的物体上,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4)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得失转移.注意:不论物体因为什么原因带电,或者带何种电荷,其根本原因只能是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正电荷存在于原子核内部,不可能发生转移. 2、两种电荷: (1)x09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x09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叫做电荷的中和. 3、判断物体是否带点的方法: (1)x09用验电器来判断.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的性质来判断的) (2)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检验. (3)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 (相互排斥的两个物体一端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4、使物体带电的几种方式:摩擦起电、静电感应 、接触带电. 5、验电器: (1)验电器是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2)工作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二:电路: 1、x09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x09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1)x09从能量的角度来讲: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在电路中提供电能; (2)x09用电器在电路中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3)x09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开关跟用电器串联,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不工作.如果开关更用电器并联,则开关闭合时用电器不工作(此时用电器被短接,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3、x09电路的三种状态: (1)x09通路,处处联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用电器工作) (2)x09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也叫断路).(用电器停止工作) (3)x0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毁电源和导线,是绝对不允许的) 说明:短路和短接的区分: 短路是指电源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和导线将被烧毁. 短接是指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时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当然也不会被烧毁.有的资料上也把短接叫“用电器短路”,或者叫“部分电路短路”. 4、x09电路的两种连接形式: (1)x09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A、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完全相同; 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C、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2)x09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特点: A、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的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不完全相同,可以独立控制; B、x09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中的电流; C、x09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 【注意】: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完全相同,但是工作状态完全相同的不一定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完全相同. 5、电路图: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三:电流: 1、x09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x09电流方向: (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2)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金属导线组成的电路中,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电压|: 电源的内部,由于某些原因,在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两极之间就产生的电压.电压促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x09电源是为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 (2)x0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大于36V”的电压, 我国的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3、x09电流的形成条件: (1)一是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源提供的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二是电路是通路,提供电流的路径.
2023-08-12 06:02:011

利用实像成像的例子

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⑤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从观后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⑤; ③④;②⑤.
2023-08-12 06:02:111

确的是( )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

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2023-08-12 06:02:181

下列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  ) A.潜水艇上用的潜望镜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 C.古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城市许多大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玻璃外墙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射到镜面上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这种光强度大,逆着光线看,很刺眼,大量使用这种玻璃外墙会造成光污染,这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铜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所以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08-12 06:02:291

物理光学的问题

1.(天津市)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A.不变 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2.(盐城市)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A. 反射、反射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D.折射、折射3.(宁波市)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4.(烟台市)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 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5.(苏州市)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6.(河南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7.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C.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D.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8.物体距凸透镜20㎝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是:( )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无法判断9.(03呼和浩特)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8cm C.10cm D.18cm10.(03荆州)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点燃后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当他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7cm处后( )A.移动光屏,仍然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烛焰的像 D.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11.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3乙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3甲所示,则 ( )A.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B.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C.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D.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12.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8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间C.一定小于8cm.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13.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发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14.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5.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16.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缩小的像,如果烛焰离透镜15厘米,那么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 )A.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一定成等大的实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虚像17.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8.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B、 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C、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D、 我信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桌椅1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观察不到烛焰清晰的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A、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B、 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C、 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D、 蜡烛距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21.如图所示,OO"是凸透镜的主轴,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物距的范围是( )A.小于一倍焦距 B.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大于二倍焦距 D.无法判断22.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2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 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缩小的 B. 放大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24.如图所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哪个是正确的 ( ).如图6一13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25.如图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一个发光点,Sa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A.ab B. ac C. ad D. ae26.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 )27.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28.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29..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人射角为____________,MN的___________侧是空气(填“左” 或“右”)30.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31.(04长沙)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 __透镜,当镜头的焦距为40cm时,被拍摄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 __时,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32.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进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度,MN的_ _侧是空气(填“左”或“右”)3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34.(威海市)在“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海市蜃楼、d放大镜成像”的这些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___________;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的是________;属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5.(广东省)某同学用焦距15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 15cm(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所成的像是放大、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填“实”或“虚”)像。36.(遂宁市)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其原因是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 像。37.(黄冈市)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 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__像(填“虚”、“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38.(大连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 _______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蜡烛放在 ________点时,它的像成在 2F"点。放在_____点时,它的像成在2F"点以外,放在______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9.(03盐城)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_。器材装好后,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固定了B,无论怎样移动A和C,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40.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如图所示,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41.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 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42.右上图中a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b为点光源S发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的位置。4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L1′、L2′为入射光线L1、L2经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L1′平行于主光轴,L2′经过光心O.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L1、L2.44.右上图是射到凹透镜上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45.请将图18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46.如图10、11、12,AO为入射光线,OB是经镜后的射出光线,就下列三种情况,在O点用作图法填适当的镜(三种不同)47.完成下列光路图:4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49.图5—5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请在图5—5中画出界面和法线的位置。(2分)49.完成图21中光路。5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1) 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2) 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3)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里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填“变大” 、“变小”、“不变”)5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第1小组 第2小组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物距/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像距/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如图11,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4分)54.如图所示为一上下表面平行且打磨光滑的玻璃板平放在木桌上。一束 光线以人射角50°从空气中入射玻璃板的上表面,已知光线进人玻璃的折射角为30°。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在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发生的所有反射和折射的光。(注意标明法线)5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某次成像时,烛焰B在光屏C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图中A是凸透镜).(1)请你在下图的直线上画出此时蜡烛B放置的大致位置;(2)依据这一成像特点,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5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1)将凸透镜向_____ 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2)此时所在的像是倒立、____ ___的实像。(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______ 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第1、 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59.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0.⑴如图7所示,这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⑵要想使这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61.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γ。62.如图6,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6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及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由该表可知,小明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1 8cm 正立 放大2 18cm 倒立 放大3 30cm 倒立 缩小64.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咱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甲所示,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你猜想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5")(1)在此实验装置中,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______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66.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6")(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 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 /变大)(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够多吧!!其实也不要多做题,只要理解了定理,只要关于它的题都会,我觉得应该多理解定理
2023-08-12 06:02:391

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中正

(1)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综上分析,正确的是AD.故选AD.
2023-08-12 06:02:491

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

如图所示:因潜望镜内部装有两块平面镜,因此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而且是镜面反射,而不是漫反射.所以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故选A、B、D.
2023-08-12 06:03:081

针孔照相机成的像,是反射成像还是折射成像

(1)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 综上分析,正确的是AD. 故选AD.
2023-08-12 06:03:241

下面列举了一些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仪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A 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投影仪投在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实像.由分析可知,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故选A
2023-08-12 06:03:311

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镀点”,镀点能使太阳光发

(1)由于“水立方”外面的“镀点”非常明亮,可以起到平面镜的作用,所以当光照射到上面时,就会发生反射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答案为:反射;平面镜成像.
2023-08-12 06:03:381

用三棱镜做潜望镜 为什么是虚像

虽然是实际光线入眼但眼睛看的方向,作延长线,非原物
2023-08-12 06:03:493

反射成像的例子

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故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2023-08-12 06:03:581

亲们,帮个忙。中国古代物理学的贡献——声学部分,光学部分。 谢谢

不知道
2023-08-12 06:04:074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重点 考点 知识点 归纳

1.校长和英语老师一起去法国某中学访问,校长在礼堂讲话,英语老师做翻译。校长:“各位老师们,同学们!”英语老师:“ladies and gentlemen!”校长:“各位女士们,先生们!”英语老师-_-!想了下说:“Good morning!”校长:“早上好!”英语老师:…… ==”汗2.说有一只北极熊,因为雪地太刺眼了,必须要戴墨镜才能看东西, 可是他找不到墨镜,于是闭着眼睛爬来爬去在地上找,爬呀爬呀,把手脚都爬的脏兮兮的才找到墨镜。 戴上墨镜,对着镜子一照,这才发现:哦,原来我是一只熊猫3.一只北极熊孤单的呆在冰上发呆,实在无聊就开始拔自己的毛玩,一根,两根,三根,最后拔的一根不剩,然后他就冷死了。4.从前从前有一只鸟,他每天都会经过一片玉米田,但是很不幸的,有一天那片玉米田发生了火灾,所有的玉米都变成了爆米花!!!小鸟飞过去以后……以为下雪,就冷死了。5.小明新理了发,第二天来到学校,同学们看到他的新发型,笑道:小明,你的头型好像个风筝哦!小明觉得很委屈,就跑到外面哭,哭着哭着,他就飞起来了。6.蜘蛛爱上了蝴蝶,蝴蝶却拒绝了它,蜘蛛问: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蝴蝶说:我妈说了,整天在网上混的都不是好人.7.夏日炎炎的一天,两只香蕉走在路上。走在前面的香蕉突然觉得好热,他说,好热哦,我要把衣服脱掉。结果他就把皮给剥掉了。 结果后面的香蕉就跌倒了。然后脱了衣服的香蕉就变成了香蕉干~8.有一天,三个探险家终于寻找到"希望之谷",传说中,只要站在山谷边大喊心中想要的东西,然后往山谷中跳下去,就会得到满坑满谷所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三个决定试看看。第一个是个色鬼,因此他大喊"女人!女人!"往下一跳果真有满坑满谷的美女正等着他.第二个是个书呆子,喊了"书书书书书!"然后,跳到山谷里也得到满坑满谷的书.第三个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左思右想总是无法决定自己的最爱,过了一个小时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觉得还是钞票最有用了,于是他走向山谷边.一不小心踢到一颗石头,他骂了一声"shit!"不料一个重心不稳跌下山谷。9.小明呢,就明天要考试窝,但晚上却在看电视小明妈妈就担心地问:书都看完了吗?明天要考试啊小明就爽快地回答:妈,我看完了。小明妈妈就很开心的赞扬小明:乖,那明天你一定考得很好呢小明哭着说:妈,我是说,‘妈,我看,完了"。10.熊猫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 熊猫大吼~为什麼?这一切都是为什麼? 小鹿胆怯地说:我妈说了,戴墨镜的都是不良少年11.有一天小明走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脚很酸!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明踩到柠檬了!12.汉字当中哪个字最酷?丁字裤(酷)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13.某日,一个大学老师提问一学生,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在这个城市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确定。这时,老师已经不耐烦了:“,你告诉我还剩几只鸟就行了,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被关在笼子里挂在树上的?没有。边上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如果有鸟怀孕了,算不算肚子里的小鸟?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没有花,就十只。教师已经是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学生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鸟?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学生满怀信心地说:,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有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口吐白沫倒在地上!14.一天,有人经过十字路口,发现一件超级恐怖的事,他发现卡卡西和孙悟空竟然在笑!15.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晚,池塘里有三只虾,哈哈哈,一个女鬼放了一个屁死了。16.一个搞生物研究的女外星人来到地球,转了一圈后,觉得人类基因有不少可借鉴之处,于是她抓了个男人,想把他和关于人类基因的文本资料一起带回。可飞船体积小,没法带他走,资料又过于庞大,不能一次带完。焦虑之际,飞船的电脑帮助系统道:“这人身上有一根小小的棒子即可解决你所有问题……”这时她才恍然大悟,笑着留着口水对那个男人说:“。。。。。把U盘给我!” 。17.有一个陷儿正过马路,结果不小心被卡车压瘪了,他奄奄一息的时候看了看自己的身体,他说:“原来我是豆沙馅儿的,不是肉馅儿的”18.大哥,你别在摸了!你摸了上面摸下面,毛都让你摸掉了,这么嫩的皮,被你摸的都流水了!你让俺以后怎么卖?这桃都是新鲜的,您不买就算了!19.从前有只小羊,有天他出去玩,结果碰上了大灰狼。 大灰狼说:我要吃了你!!!小羊大惊!你们猜,结果怎么了?结果大灰狼就把小羊吃了。20.从前有个剑客,他人很冷,心很冷,剑很冷,最后冷死了21.从前有一只老虎在马路上追一只鹿!鹿大惊于是越跑越快,最后就变成了高速公路22.有一个西红柿,被石头拌了一跤吧嗒摔烂了,又有一个西红柿吧嗒又摔烂了,还有一个西红柿吧嗒吧嗒吧嗒吧嗒吧嗒无数个西红柿摔烂了最后一个西红柿也摔倒了啊嗒耶!番茄酱耶!23.士兵问连长:作战时踩到地雷咋办?连长大为恼火:靠,能咋办?踩坏了照价赔偿。24.一天,三只小猪为了躲避大灰狼的追赶,而建造了三个小屋。大灰狼不费劲的吹毁了草屋,木屋,砖屋,三只小猪们拼命的跑,但是还是被大灰狼追上了。三只小猪绝望地说,你看着办吧。我们放弃了,随你怎样。此时,大灰狼奸笑着,留着口水说:那快告诉我小红帽在哪里?25.大象把大便排在路中央,一只蚂蚁正好路过,它抬头望了望那云雾缭绕的顶峰,不禁唱到:呀啦索,这就是青藏高原!~~~~26.在铁路旁大号却没带纸时,别着急,火车会提醒你:裤擦,裤擦,裤裤擦!在河边上大号却没带纸时,别着急,青蛙会告诉你:棍刮,棍刮,棍棍刮!27.有两个造假钞的不小心造出面值15元的假钞,两人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当他们拿一张15元买了1元的糖葫芦时,他们哭了,农民找了他们两张7块的。28.某人新装的电话刚好是电影院退租的,所以常常有人打电话询问放映中的电影,刚开始,他总是好言解释这部电话已经不是电影院的了,现在已经是他的,请以后不要再打来,日子一久,他也觉得好烦,于是接到这类电话就简短的说:“你打错了!”这样也省些口水。 有一天对方又传来熟悉的声音:“请问现在正上映什么片子?”他照例说:“你打错了!”一阵沉默后,对方答:“是国产片还是洋片呢?29.一人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为什么不从校门走?答曰: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再问: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第2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怎么不翻墙了?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第3天他穿混混装,校长说:不能穿混混装!他说:穿什么就是什么,森玛服饰。 第4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好,爱蹬堡服饰。 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他说:为什么?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30生活真是没劲儿,上个月我的一个哥们儿向我借了4000块钱,说要去做一个整形手术, 结果现在完全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模样了,Oh4000块。31.抢劫者须知:本行职员只懂西班牙语,请您抢劫时一定要有耐心,最好携带翻译一名, 谢谢!32.你瞎了眼啊?这么大的盾牌你看不见,偏偏要把石头朝我脑袋上扔!33.我想我应该去减肥了,上次献血的时候,居然流出了一百毫升的猪油。34.游客:大师,请问那边的草房子是厕所吗? 和尚:除了那间草房子,其余的地方都是厕所。35.秀发去无踪,头屑更出众!36.大便跟小便是好兄弟,有一天大便过马路被车撞死了,小便就说:我好想大便啊…37.昨天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减肥训练班,他们要我在训练时穿宽松衣服,岂有此理?如果还有宽松衣服,那我还来报名干嘛?38.我和妻子已经18个月没说话了,我没机会打断她。39.贼甲:数数今天一共抢了多少钱? 贼乙:不用,明天看看报纸就知道了。40.站的更高,尿的更远4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42.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43.一天深夜,一个年轻女子经过一家精神病院时,突然后面传来“哇”的一声。女子扭头一看,一个一丝不挂的男子正在向她追来。女子吓得拔腿就跑,后面的男人紧追不舍。不好,前面是一条死胡同,女子万念俱灰,跪在地上哭着哀求道:“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只求你不要杀我。”男子狡黠地笑了笑说:“真的?那现在你开始追我。”44.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上台报幕:下面请欣赏:新疆歌舞,掀起你的头盖骨!全场鸦雀无声,毛骨悚然!!! 寒~~~45.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46.我们宿舍一个人喝多了要去尿尿然后带出一句冷话:尿喝多了,酒就特别多.47.和我姐姐去李宁买鞋,我姐一开口:“小姐,这鞋多少钱一斤?”48.以前别人来我阿姨家作客,刚进门的。刚好我阿姨要去上厕所。她连忙招呼客人说:“你们坐哈坐哈,我去厕所给你们倒点茶喝!”49.大学时候,一同学和我争论问题,一时处于下风,情急中一拍桌子起身大叫: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我唾你一脸狗屎50.小时候冰棍雪糕的一般都是推着自行车叫卖,有一次,在屋子里听一阿姨喊:新来的雪糕,热乎的。(估计阿姨以前是卖油饼油条的)51.我同事跟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了句“你以为我吃饭长大的啊?”我一直纳闷他到底吃什么长大的。"52.一次KTV点歌,一MM大声喊:给我点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53.大森林里一天,狐狸在吸大麻,这时小兔子从远处跑来,看到这一切,走过来说:狐狸狐狸,你怎么能吸大麻呢,对身体不好的,看,空气多么新鲜啊,快来和我一起跑步吧。狐狸想想也对,于是就和小兔子一起跑步,跑着跑着,他们看到大象正在吸海洛因,小兔子跑过去对大象说:大象啊大象,你干嘛吸毒呢,看空气多么的新鲜,和我一起跑步吧。大象想来也对,就个他们两一起跑步。 跑着跑着,看到了狮子卷起袖子,正要注射海洛因,小兔子远远的对着狮子喊:狮子啊狮子,吸毒对身体不好啊,看空气多么新鲜,和我一起跑步吧... 只见狮子放下注射器冲了过来,把小兔子狂扁了一顿,大象战战兢兢对狮子说:你为什么打小兔子啊,他不想我们伤害身体多好啊!狮子说:自从兔子吃了摇头丸之后,就天天让我跟他一起跑步!54.夏天,一只长颈鹿遇到一只兔子,她对兔子很得意地炫耀她的脖子: 啊,小兔子,你知道有个长长的脖子多好吗?你知道那些最高处的树叶是多么鲜嫩甜美吗?你知道夏天喝水的感觉吗?清爽的水慢慢经过脖子,兔子看了她一眼,只说了一句:”你试过吐没有?”55.有一次我哥哥打我,打的我头上起了一个包。后来我哥哥要装东东,没找到包,就把我头上的包拿去盛东西了。56.从前有一个棉花糖去打了球打了很长时间,他说:好累啊,我觉得我整个人都软下来了。57.从前有两个雪人,一个雪人说:我好冷,另一个说:我也很冷,另一个又说:那咱们俩抱在一起吧,于是他们俩就抱在了一起。你猜猜后来怎么了?后来他们就冷死了。58.偶小时侯吃饭不老实,一老农为了教育我,对我说:六零年苦呀,没饭吃,抠出来的鼻屎从来不扔的59.有个富豪找佣人,面试的题目是上厕所,前几个上完后都没有洗手就出来了,富豪因此把他们打发走了只有一个洗了手,于是富豪留下了他.可是有一天,富豪却发现他没有洗手就出来了,富豪问他是为什么?佣人答到:“偶今天带了手纸...”60.一个男子看见一家商店大减价,便走了进去。“您买些什么?”“我想买狗食。”“我们有规定,您必须证明您有狗。”“哪儿有这样的规定?”“减价商品就是这样。”男子与售货员磨了半天,售货员还是不同意卖给他没有办法,男子只好回家把狗带来,才买到了狗食。过了几天,男子又去这家商店买猫食“给我两盒猫食。”“我们有规定,您必须证明您有猫。”还是那个售货员,男子又与她磨蹭了半天结果还是不得不回家把猫带来才买到了猫食。又过了几天,男子抱着挖有一个洞的大纸箱来到那家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您买些什么?”“你把手伸进去就知道。”售货员把手伸了进去:“是什么呀,粘乎乎的。”“我想买两卷儿手纸。”61.有个人去带著朋友去探望他的外婆。当他和外婆说话时,他的朋友开始吃著咖啡桌上放的花生,把花生都吃完了当他们离开时,他的朋友对外婆说:「谢谢您的花生」外婆回应说「喔!嗯!唉!自从我牙齿掉光后,我就只能吸掉它们外层的巧克力而已。老了,咳。。。62.有人很喜欢“麻辣粉丝煲”这道菜。有一次,他上饭馆,又点了这道菜。但侍者告诉他,这道菜已经卖完了。“真的卖完了吗”他很失望地问。“先生,真的卖完了。你瞧,最后一份卖给那桌的先生了。”侍者回答道。那人顺着侍者的指点,看见有个很体面的绅士坐在邻座。绅士的饭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那份“麻辣粉丝煲”居然还是满满的。那人觉得绅士很浪费美味,所以他走到绅士旁边,指着那份“麻辣粉丝煲”,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这还要吗?”绅士很有风度地摇摇头。于是那人立刻坐下,拿起调羹狼吞虎咽起来。风卷残云,一会儿一半下肚了,突然间他发现在砂锅底躺着一只很小很小但皮毛已长全的小老鼠。一阵恶心那人把吃下去的所有粉丝通通吐回了砂锅里。当他在那儿翻胃不已的时候,那绅士用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说:“很恶心是吗刚才我也是这样……”63.这天,酒店老板正在大厅巡视。来了一乞丐上前说道:“老板给个牙签行吗?”老板给他一个打发走了。一会儿,又来一个乞丐也是来要牙签的。老板心想现在这乞丐怎么不要饭改要牙签了?也同样给他一个打发走了,没过多旧,又来一个乞丐。老板对他说“你也是来要牙签的吗?”乞丐说:“有个人吐了,可我晚了一步,已经被前面两个乞丐把能吃的都吃了,现在只剩下汤了。你能给我个吸管吗?64.老大、老二乘坐飞机,老二晕机,不停呕吐。一袋吐满,老大只好去取袋子,等他回来时,发觉全机人都在不停呕吐。老大问其原因老二说“我看到这只袋子也吐满了,只好又喝进去了半袋,结果他们就全吐了。”65.一个神父在打高尔夫球,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第一杆打偏了,神父骂道:“TMD,打偏了!”又打,神父又骂:“TMD,又打偏了!”修女说:“你做为神父说脏话上帝要惩罚的。”话音刚落,只听一个霹雷把修女给劈死了。神父纳闷了:为什么骂人的是我,为什么会劈死修女呢?这时只听天空传来上帝的声音:“TMD,我也打偏了!”66.中日韩三国足球队主教练一起来到天堂,询问上帝各自的足球队什么时候才能得世界杯冠军,上帝说:韩国需要50年。韩国教练大哭起来:我是见不到了。上帝又说:日本需要100年。日本教练大哭起来:我是见不到了。中国教练连忙问:我们呢?上帝大哭起来:我是见不到了。67.三个小白兔采到一个蘑菇两个大的让小的去弄一些野菜一起来吃小的说 我不去 我走了 你们就吃了我的蘑菇了两个大的说 不会的 放心去把 于是小白兔就去了~~~半年过去了 小白兔还没回来 一个大的说 它不回来了 我门吃吧。另一个大的说 再等等吧~~~ 一年过去了 小白兔还没回来 两个大的商量 不必等了 我们吃了吧。就在这时 那个小的白兔突然从旁边丛林中跳出来 生气的说 看!我就知道你们要吃我的蘑菇68.我们说没尾巴的熊叫无尾熊,那我们说没小鸡鸡的熊叫什麼熊? 答案是母熊,因为母熊本来就没有小鸡鸡。69.音乐课上 老师弹了一首贝多芬的曲子小明问小华:“你懂音乐吗?”小华:“是的”小明:“那你知道老师在弹什麼吗?”小华: “钢琴。”70.从前有个人钓鱼,钓到了只鱿鱼。鱿鱼求他:你放了我吧,别把我烤来吃啊。那个人说:好的,那么我来考问你几个问题吧。鱿鱼很开心说:你考吧你考吧!然后这人就把鱿鱼给烤了71.小明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小明在一次车祸中又失去了一条腿又一次车祸中小明失去了他的另一条腿一次车祸中小明又失去了他的一条腿它痛的喊啊喊啊喊啊~~~~~很可怜其实小明是一条狗72.有一天,一坨黑色的大便看到了一坨白色的大便,黑大便问:你为啥长的那么白那么漂亮?白大便听了非常生气!他说:我又不是大便!我是冰淇淋!!!73.有次大热天的打麻将,突然停电了,只好买了蜡烛继续战斗。过了半个小时,实在热得受不了了,一人说:“还是开电风扇吧,热死了。”另一人接口:“不能开,开了会把蜡烛吹灭的。晕==”74.大学时期,我一同学刚买了手机,办了移动卡,打1860人工台询问,一时激动:“请问你们的地感动带业务……”从免提中我们竟然听到话务员小姐客气的说:“我们的地感动带业务……”全宿舍暴笑!75..有一天,老师带一群小朋友到山上采水果,他宣布说:“小朋友,采完水果后,我们统一一起洗,洗完可以一起吃。”所有小朋友都跑去采水果了。集合时间一到,所有小朋友都集合了。老师:“小华,你采到什么?”小华:“我在洗苹果,因为我采到苹果。”老师:“小美你呢?”小美:“我在洗蕃茄,因为我采到蕃茄。”老师:“小朋友都很棒哦!那阿明你呢?”阿明:“我在洗布鞋,因为我踩到大便。”76. 一精神病人狂叫:我是总统,你们都得听我的!主治医生问他:谁说的?病人:上帝说的。听到这儿,旁边一个病人突然跳起来:我可从来没说过!77.有一个家庭,全家人都非常懒惰。 爸爸叫妈妈做家事,妈妈不想做就叫大姐做,大姐也不想做就叫妹妹做,但是妹妹也不想做就叫小狗做,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发现小狗在做家事,很惊讶。问小狗说:小狗,你会做家事啊?!小狗说:没办法,他们不做,都叫我做啊。客人更加惊讶,你会说话!!!小狗:嘘!小声一点,不然他们知道我会说话,又会叫我去接电话...!!78.乐乐有天跑去动物园喂猴子…将花生丢给猴子吃…但有一只猴子每次都会先将花生塞进屁股…然后再 拿出来吃…乐乐觉得很恶心就跑去问园长…那个猴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举动ㄋㄟ…园长解释道:因为去年有一个人丢个大桃子给他吃..结果那颗大桃子的子无法由屁股顺利的排出…他被害惨啦…所以他现在 一定先把食物塞进屁股量量看,确定可以拉的出来才敢吃…79.魔王:“公主,你叫破喉咙没有人会来救你!”公主:“破喉咙!”没有人:“公主!我来救你了!”魔王:“见鬼了..”鬼:“谁发现了我?”谁:“关我什么事?”魔王已死!!80.从前,有一只白猫和一只黑猫,一天,白猫掉到水里去了 ,黑猫把 它救了上来,白猫对黑猫说了一句话请问...这句话是什么?????答:喵......81.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问:“老板,你们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老板:“啊,真抱歉,没有那么多”“这样啊。。。”小白兔垂头丧气地走了。第二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老板:“对不起,还是没有啊”“这样啊。。。”小白兔又垂头丧气地走了。第三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 啊?”老板高兴的说:“有了,有了,今天我们有一百个小面包了!!”小白兔掏出钱:“太好了,我买两个!”82.消防队:哪里着火了?报警人:我家。消防队:我是问在什么地方?报警人:在厨房。消防队:我是说我们怎么去?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83.咖啡杯和水杯一起过马路,这个时候呢,有位老爷爷就大叫“小心哦,现在是红灯。”可是过了一会呢,咖啡杯顺利的过了马路,可是水杯却被卡车撞得水流入注,请问为什么呢?因为咖啡杯有“耳朵”,水杯没有。84.两颗番茄去逛街,第一颗番茄突然走得很快,第二颗番茄就问:“我们要去哪里?” 第一颗番茄没有回答,第二颗番茄又问了一次。 第一颗番茄还没回答,所以第二颗番茄又问了一次。 第一颗番茄终于慢慢转头说:我们不是番茄吗?我们会说话吗?85.小明和他的同学玩心有灵犀猜"刘德华"小明大声的喊道:"是四大天王里的一个!"同学毫不犹豫自信的地说道:我知道了是"孙悟空!"86.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 “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87.三个大学生被绑票。坏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大学生A:我是交大的,大学生B:我是北大的,大学生C:我是电大(电力大学)的!结果就被电死了....寒~~~88.从前有一匹马,进了一家酒吧,坐到吧台找酒吧服务生要了一杯酒,服务生说:你的脸好长啊……89.犯人被执行枪决,由于子弹质量不好,第一枪没响,接着又开了第二枪。。。第三枪。。。这时犯人哭了,抱着法警的大腿说:大哥你掐死我吧!太他妈吓人了.....90.三个人,在一起比试枪法,由一个黑人顶着某样东西做为靶子。第一个人在黑人的头上放了一个苹果,然后在距离10米远的位置,抬手一枪就将苹果打碎了,他吹了一下枪口说:I"m 佐罗!第二个人在黑人的头上放了一个樱桃,然后在距离50米远的地方,抬手一枪就把樱桃打碎了,他吹了一下枪口说:I"m007第三个人在黑人的头上放了一粒芝麻,然后在距离100米远的地方,抬手一枪就把那个黑人的头打碎了,他也吹了一下枪口说:I"m sorry91.小王在10楼人事部门工作,一个月前,被调到9楼行政部门去了......今天,小王同学电话到人事部门找他:“小王在么?”接电话同事说:“小王已不在人事了。”小王同学:“啊啊!?,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不知道啊,还没来得及送他呢?”“ 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 "92.老婆花巨资做了整容,数天后变成美女回家!进门时,对一脸疑惑的丈夫说:“怎么?不认识我了?” 丈夫愣了一下,然后惊喜地说:“快进来,我老婆不在家。”93.一女走夜路,突然看到一男张开双臂向她走来,做拥抱状,上前就是一脚.男子倒地大哭,说:都第三块了,我招谁惹谁了,带块玻璃回家就这么难吗?94. 今天下午和一群女同事聊天,突然有人说我不是男人 ,我火了,我说,你说我不是,我掏出来给你看 ,女生都笑了,有一个最牛,说,你掏啊我就把身份证掏出来了。95.一个小男孩到乡下去和他的亲戚一起度过假日。他的亲戚住在一个农庄里,孩子尽情的玩,看见里许多从未看见过的事物。当他回到家里时,他把一切都对母亲说了。他说,留给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头带着小猪的母猪。母猪做什么事情?孩子说:“小猪们追着母猪然后它们把母猪翻过来,开始撕它肚子上的扣子。”96.妈:“儿子、儿子!来!‘It is too easy!"是啥?”儿子:“‘这太简单了"。”妈妈:“简单还不快说?”儿子:“啊就是‘太简单了"呀!”妈妈:“你以为我不会打你吧?”语毕,就将儿子教训了一顿。接着,妈妈又问:“‘what"这字何解?”儿子:“‘什么"。”妈妈:“我说:‘what"是啥意思?”儿子:“‘什么"!”说完,妈妈又把儿子教训一顿……处罚完,妈妈又问:“好,再问你,乖乖的告诉妈就没事。”儿子:“嗯U_U~。”妈妈:“常常听到人家说‘fuck"是啥意思?”儿子:“(呜)...”97.浪客说:“人们叫我浪人,好听!”武士说:“人们叫我武人,也好听!”高手说:“人们叫我高人,也很好听!”剑客说:“你们聊,我先走了98.师范学院的学生说:我是“师院”的铁道学院的学生说:我是“铁院”的职业学院的学生说:我是“职院”的技术学院的学生说:你们聊,我先走了!99.白色的玉说:我叫白玉。碧绿色的玉说:我叫碧玉。红色的玉说:我叫红玉。杏色的玉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2023-08-12 06:04:194

在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

B 试题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镜中的像等;放大镜也就是凸透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A、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2023-08-12 06:04:281

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光的折射原理的是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还是蜃楼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折射现象,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是凸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所以此选项符合题意; 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此选项符合题意; D、潜望镜的光学元件是平面镜,它是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所以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023-08-12 06:05:531

雪地登山,为何不宜高声喊叫(物理)

高声喊叫振幅较大,声波能量较大,容易引起与积雪的共振,发生雪崩
2023-08-12 06:06:044

急!!!求一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物理

三.力学成就 《考工记·轮人篇》在论述车轮制造时,以受力、运动和不同接触地面的影响等因素出发,在讲到轮子的形状与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时说:“凡察车之道……不微至,无以为速也”。“微至”是指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少。就是说,车轮与地面接触少,就容易转得快。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微至”呢?它接着指出:“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之圜(圆)。”即要尽量把轮子做成理想圆。这是在实践中对滚动物体的滚动速度与滚动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经验总结,是符合近代摩擦理论的。在论述如何检验轮子各部分是否做得均匀时,它说:“楺辐必齐,平沈(沉)必均。”“水之以视(视)其平沈之均也。”这里水之,即浸入水中,如果“平沈”即浮沉相同,则轮子各部分必定是均匀的,就符合制作轮子的要求了。这是浮力原理在制造轮子中的应用。在论述到轮子大小对拉力(牛或马)的影响时,它说:轮太矮,马就老在上坡一样。从现在力学知识看,当轮太低时,辕与地面成一角度,马除了要克服运动阻力外,要承受部分重力,因此马总象上坡一样费劲。这是实践中对斜面受力的一种极好的分析。 《考工记》还分析了与弹道有关的技术。它在《矢人篇》中说:“水之以辩其阴阳,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这就是说,为了要使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采取了把箭上的羽毛按一定比例对称地安排,然后加上箭头,则在飞行中就不怕风的影响了。接着又说:“前弱则俛(俯),后弱则翔(仰),中弱则纡(纡絗旋转之意),中强则扬。”“羽丰则迟,羽杀则。”这说明了箭杆如果前轻后重,或前重后轻,都会影响飞行的高度;中间轻重配置不当,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羽毛太多,则飞行速度慢。而羽毛太少,则箭容易落向旁侧,射不到目的物。 《考工记》最早作出了关于物体惯性的论述。在《辀人篇》中说:“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尤能一取焉”。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已停止用力了,但车还能前进一段路程,这里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这也是世界上对惯性现象的最早论述。 东汉王充在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论衡》中指出了人的视觉,在观察物体的运动快慢时会造成错觉的原因和如何量度物体运动的快慢。他在《论衡》中说:“天行已疾,人去高远,视之若迟。盖望远物者,动若不动,行若不行;何以验之?乘船江海之中,顺风而驱,近岸则行疾,远岸则行迟,船行一实也,或疾或迟,远近之视使之然也。”说明是由于观察者离运动物体远近不同,因而感到它的快慢也就不同了的道理。这也说明王充已知道了视角差对于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在关于运动的快慢上,又说“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麒麟昼日亦行千里,然则日行舒疾与麒麟之步相类似也。”意思是太阳和麒麟在日间运动的快慢相比是一样的,说明已有了现代物理学中“速率”概念之萌芽。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王充说:“是故车行于陆,船行于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任重,其进取疾速,难矣。”又说“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乎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显然已不仅知道在外力的作用下,若外力大小一定,则物体越重,要它开始运动,或使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越难。这显然是现在称之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萌芽,而且还认识到内力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一事实。 漏水运转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根据物理的力学原理先后制成的。它们分别在天象和地震观察上发挥了作用。漏水运转浑天仪是一台自动测示天象的仪器,它以一空心铜球表示天球,天球画有星座和黄道、赤道,紧附在天球外的有地平环和子午环等,天球可以支架在子午环上绕天轴转动。另外把计量时间的漏壶与浑象联系起来,即利用漏壶的等时性,以漏壶漏出的水为原动力,再通过浑象内部装置的齿轮等使传动和控制设备,以使浑象每日均匀地绕天轴旋一周从而达到自动地、近似正确地演示天象的目的。候风地动仪以精钢制成,形似酒尊,里面均匀排列八根“都柱”——上粗下细的立柱。由于都柱重心高,当地面一有震动,就极容易向震动方向倒下。尊外相应地设置八条口含小铜球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昂首张口(见插页图5)。当某一都柱倒下时,就带动了连接的龙,使龙口张开,所含的铜球落下到其下面的蟾蜍口中。因此观察落下的铜球的方位,就可判断地震发生的方向。  在运动的相对性概念方面,晋天文学家束皙(261~303年)说过:“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隋书·天文志》);晋葛洪(283~363年),号抱朴子,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塞难》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书卷十一天文志》更将这一相对运动的思想用于解释天体运行:“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之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有极大价值的是至少成书于东汉时代的《尚书纬·考灵曜》(著者不详,收入明代孙毅编纂的《古微书》卷一《尚书纬》),该书在提出“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的同时,提出了著名论断:“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这种对运动相对性的观点,《考灵曜》比伽利略的《对话》至少早约1500年。此观点说明我国古代物理思想达到过的高度。
2023-08-12 06:06:151

急求~~!一道八年级物理题,关于平面镜成像

缩小
2023-08-12 06:06:365

初二物理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v+1/u=1/f
2023-08-12 06:07:128

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底片相当于眼睛的丝袜麽?眼睛的角膜结账,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起凸透镜的作用,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3-08-12 06:07:362

初二上册人教版物理第一章到第五章知识归纳

我是苏教的。。
2023-08-12 06:07:493

虾用英文怎么说

prawn,lobster
2023-08-12 06:05:244

通过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而下调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cell),简称Th 细胞,能分泌多种 细胞因子。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可分为Th0、Th1、Th2 和Th3 四个亚型。百特纯Meretciel的ELISA试剂盒可测细胞因子。其中,Th1细胞参与 细胞免疫和迟发性超敏性炎症反应;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参与体液 免疫应答。Th1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γ( interferon gamma,IFN-γ),干扰素a(interferon alpha,IFN-a),肿瘤坏死因子β( tumor necrosis factor beta,TNF-β)等, Th2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IL-4能抑制Th1细胞活化、增殖,IL-10抑制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产生。因此IL-4和IL-10能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而下调细胞免疫功能。
2023-08-12 06:05:331

neighbor是什么意思

neighbor的中文释义:1、当词性为名词时,意为邻居;邻人;邻近的人;人;世人。2、当词性为形容词时,意为邻近的。3、当词性为动词时,意为友好;毗邻而居;邻接;位于…的附近;邻接。4、当用作人名时,可翻译为、(Neighbor)人名;(英)内伯。neighbor的读法:的英式发音为[u02c8neu026abu0259(r)];美式发音为[u02c8neu026abu0259r]。相关词组:1、My neighbor上一篇;下一篇。2、Neighbor Discovery邻居发现;邻居发现协议;为邻域发现;分为邻域发现。3、nearest-neighbor近邻;这段邻;最近邻体法;近优性。4、Neighbor Relations左邻右舍;邻里之间关系好。5、Neighbor table邻居表;邻接表;邻近表。双语例句:1、And he said unto him,"Who is my neighbor?"同时他对他说:“我的邻居是谁?”2、My neighbor is a doctor.我的邻居是个医生。3、Do not defraud your neighbor or rob him.不可欺骗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劫他。4、A neighbor,Julie Brown,saw it all happen.邻居朱莉·布朗目睹了这一切。5、I went to our next-door neighbor,Mr.Smith.我去找了我们的邻居史密斯先生。6、For instance,my neighbor is a master carpenter.例如,我的邻居是个木工大师。7、Is a nearby neighbor better than a faraway cousin?近邻比远亲好吗?8、I had a neighbor who worked as a documentary cameraman.我曾经有一个从事纪录片摄影师工作的邻居。9、Could you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and deceive him?你会像爱自己那样爱邻居,而且还欺骗他吗?10、It was his neighbor,a young Divine,who lived on the same floor.他的邻居是一位年轻的牧师,与他住在同一层楼。
2023-08-12 06:05:381

急求一个英语作文是关于护士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My DreamsWhen you are asked "what"s your dream?"Some one may reply with an answer that my dream"s to be a policeman,some one may give an answer that my dream is that I can enter into the space and land on the Mars.Maybe some others may reply like this,"my dream is being a middle school teacher.However,my dream is to be a nurse. As we all know,nurse is the angel,for nurses who have a kindly heart are quite popular with people.First of all,nurse can give you best love and care,so we can aslo say"nurse is the sister."Secondly,we can even say nurses as modle of purity,as the wight coat they dress.The third one but not the last is that nurses have characters of hero.Nearly every war of anti-disease,nurses are in front of the war. Therefore,nurses repressed me very much,so I want to be a nurse and do the holy work.
2023-08-12 06:05:131

来自法国的一个团队设计了一艘帆船——能吃垃圾的船!这是什么神奇发明?

这艘船叫Manta,是靠帆和电动涡轮机驱航的双体船,靠安装在船上的三张大网捕集海上垃圾,并把垃圾处理成可供船上使用的发电原料,可以说是一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发明。
2023-08-12 06: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