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从负极到正极跑吗

2023-08-22 01:05:55
TAG: 电泳
共2条回复
黑桃云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从负极到正极。

电泳: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电压60-100V,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红色)方向移动.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cm处时,停止电泳.

可可

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相关推荐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纯化、鉴定DNA片段的典型方法,其特点为简便、快速。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与蛋白质的电泳原理基本相同,DNA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分子在电场中通过介质而泳动,除电荷效应外,凝胶介质还有分子筛效应,与分子大小及构想有关。对于线形DNA分子,其电场中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pH3.5是碱基上的氨基解离,而三个磷酸基团中只有一个磷酸解离,所以分子带正电,在电场中向负极泳动;而pH8.0-8.3时,碱基几乎不解离,而磷酸基团解离,所以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琼脂糖和电泳的简介:琼脂糖是线性的多聚物,基本结构是1,3连结的β-D-半乳糖和1,4连结的3,6-内醚-L-半乳糖交替连接起来的长链。琼脂果胶是由许多更小的分子组成的异质混合物。琼脂糖在水中一般加热到90℃以上溶解,温度下降到35-40℃时形成良好的半固体状的凝胶,这是它具有多种用途的主要特征和基础。琼脂糖凝胶性能通常用凝胶强度表示。强度越高,凝胶性能越好。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2023-08-12 23:34:47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碱性条件下带负电荷,在电流的作用下,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根据不同DNA分子片段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其在电场中泳动的速率也不同,于是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经过紫外照射,就可以看到DNA的位置,从而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1、用蒸馏水将制胶工具洗干净,准备好制胶平板,用琼脂将模具边缘封闭,架好梳子;2、根据要分离的样品(DNA)大小配制合适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准确的称取一定量的琼脂糖干粉,加入到合适体积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30ml左右TAE);放入到微波炉内加热融化,冷却片刻(不烫手即可)。  3、融化后的琼脂溶液摇晃混匀,倒入电泳槽中,等其凝固;4、室温下凝固30-40min左右,小心的拔出梳子,取出凝固好的凝胶放入电泳槽内,准备上样;5、在电泳槽中倒入电泳缓冲液(TAE);没过胶面1mm左右,去除胶孔内的气泡。  6、上样,5ulDNA样品加入1ul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和1ul的染料,用抢混匀后加入到凝胶孔内;7、上样结束,接通电源,红色正极,黑色负极,DNA样品有负极往正极运动,加样孔侧为负40-50v电压,电压30敏左右即可(<40min);8、电压结束,关闭电源,凝胶成像仪上观察电压位置并比对marker判断大小。
2023-08-12 23:35:451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干什么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分子分离技术,用于分离和分析DNA、RNA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其原理是利用琼脂糖凝胶的孔隙结构,根据生物大分子的大小和电荷特性,将它们分离成不同的带状条带。
2023-08-12 23:35:55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电泳缓冲液与凝胶加样缓冲液分别有何作用(原理)呢?非常感谢

加样缓冲液中有buffer染料,给核酸染色,指示作用,电泳缓冲液与制胶缓冲液是一样的,是1*TAE或5*TBE。
2023-08-12 23:36:051

电泳如何制胶

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 2.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2023-08-12 23:36:302

电泳除锈原理

楼上的兄弟,楼主问的是电泳除锈的原理,你这是答得电泳的原理。电泳还可以除锈吗???????楼主,你具体的想问除锈的问题,还是想问电泳涂装的问题呀?搞不懂,如果问题能清晰点我可以帮你回答
2023-08-12 23:36:453

凝胶抽提法回收纯化DNA片段的原理是什么?

融胶液,可以使琼脂糖凝胶完全融化。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柱,在特定条件下,使DNA能在离心过柱的瞬间,结合到DNA纯化柱上,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将DNA充分洗脱,从而实现DNA的快速纯化。1.低熔点琼脂糖挖块法:在琼脂糖主链导入羟乙基修饰后,其凝固点温度降为30度,熔化温度为65度,这一温度低于绝大多数双链DNA的变性温度,利用这类凝胶纯度高熔点低的特点,在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上,使所需的目的DNA片段转移到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内,经65度水浴5-10分钟,使之溶化,用饱和酚抽提,就可以分离到所需DNA.2.玻璃棉离心法:利用玻璃棉为支持介质,通过离心,使含有目的基因DNA片段的溶液从凝胶中析出,经离心管底部的小孔流入套管,再用酚纯化、乙醇沉淀,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片段。3.透析袋电泳法:与常规琼脂糖电泳原理相同,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凝胶切下来,装入透析袋中,同时装入电泳缓冲液,再按常规电泳方法电泳,让DNA在透析袋内走出凝胶块,再纯化缓冲液中的DNA片段。4.DEAE纤维素纸片回收法:将这种纸片插入到琼脂糖凝胶,其位置正好在回收的DNA条带的前方,使DNA向纸片方向泳动并吸附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取出再用洗脱液洗脱吸附的DNA
2023-08-12 23:36:541

PCR产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都有什么原理

1.琼脂糖凝胶电泳 同时点分子量marker,根据marker条带判断产物分子量大小,从而大致判断是不是你要的2.酶切 已知你产物的序列,看上面有什么酶切位点,用一个酶或者两个酶切断,看与理论预测的条带数目和大小是否一致。一般检测有以上两步就行了,如果需要知道确切的需要进行33.测序 连接到pMD-18t 载体上,转到大肠杆菌中。拿到公司去测序,测序结果通过gene bank比对看与哪个基因一致,这种方法最准确4.表达 pcr产物连到真核或者原核表达载体上,适宜条件表达出来以后的蛋白做质谱分析,看与理论产物表达的蛋白是否有一致的片段
2023-08-12 23:37:171

琼脂糖电泳是怎样制胶的?

1、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2、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3、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扩展资料:储藏温度:常温商品名很多,常见的有,Sepharose(瑞典,pharmacia ),Bio-Gel-A(美国Bio-Rad)等。琼脂糖凝胶是依靠糖链之间的次级链如氢键来维持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疏密依靠琼脂糖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它的结构是稳定的,可以在许多条件下使用(如水,pH4-9范围内的盐溶液)。琼脂糖凝胶在40℃以上开始融化,也不能高压消毒,可用化学灭菌活处理。琼脂糖 Agarose,缩写为AG,是琼脂中不带电荷的中性组成成份,也译为琼胶素或琼胶糖。琼胶糖化学结构由β-D-吡喃半乳糖(1-4)连接3,6-脱水α-L-吡喃半乳糖基单位构成.把琼脂糖,即几乎不含硫酸根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的琼脂,溶于热水,冷却制成的凝胶。制成的小颗粒用于凝胶过滤。适于用sephadex不能分级分离的大分子的凝胶过滤,若使用5%以下浓度的凝胶,也能够分级分离细胞颗粒、病毒等。利用其吸附性小的特点,有时用它代替琼脂、以作为免疫电泳或凝胶内沉降反应的支持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琼脂糖凝胶
2023-08-12 23:37: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DNA为什么要酶切

你要具体说说为什么电泳啊……我觉得很可能是看外源片段是不是连进去了啊……
2023-08-12 23:37:483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为什么用0.8%

DNA分子带负电,从琼脂糖凝胶的负极向正极泳动,速度依赖于其分子质量。小的紧密的DNA分子的较大伸展片断容易穿过琼脂糖介质。依据所要分离的DNA分子的大小来选择琼脂糖的浓度,例如质量浓度3mg/ml的琼脂糖用来做DNA大片段电泳(>20 000碱基)而0.8%只能电泳小的片断。
2023-08-12 23:38:071

什么是电泳?

电子在水中游泳
2023-08-12 23:38:175

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电泳

太专业了,不懂!
2023-08-12 23:38:533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目的

凝胶电泳在固体支持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按大小分离DNA片段。将样品 (DNA) 移液到样品孔中,然后施加电流,使带负电荷的 DNA 迁移(电泳)向阳极、正极 (+) 端。迁移率与大小成正比:较小的片段移动得更快,并在凝胶底部结束。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估计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 DNA 片段的大小,例如在克隆 DNA 的限制性作图中。2.对PCR 产物分析,例如分子遗传学诊断或基因指纹图谱。3.琼脂糖凝胶电泳通常用于解析具有不同超螺旋拓扑结构的环状 DNA,以及解析因 DNA 合成而不同的片段。4.除了为片段大小分析提供出色的介质外,琼脂糖凝胶还可以纯化 DNA 片段。
2023-08-12 23:39:041

为什么要做凝胶电泳?

1、了解目的条带是多大,mark的条带是多大,看基因大小是否符合。2、目的条带是否清晰,有无拖尾等现象,mark跑的是否清晰,能否表征条带的大小。根据电泳中是否使用支持介质分为自由电泳和区带电泳。自由电泳不使用支持介质,电泳在溶液中进行。这类电泳又分为非自由界面电泳和自由界面电泳两类。非自由界面电泳指悬浮在溶液中的带电粒子(如各种细胞)通电后全部移动,不出现界面,如显微电泳等。扩展资料:凝胶的分辨能力同凝胶的类型和浓度有关,琼脂糖凝胶分辨DNA片段的范围为0.2~50kb,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能力要高一些,能够分辨较小分子质量的DNA片段,其分辨范围为1~1000bp。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的大小,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辨能力也就越强;反之,浓度降低,孔隙就增大,其分辨能力也就随之减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胶电泳
2023-08-12 23:39:231

总结比较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

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2023-08-12 23:39:402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两块一起跑吗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小电泳槽可以同时跑两块胶,大电泳槽可以同时跑四块胶。
2023-08-12 23:40:012

化学中胶体的电泳与聚沉都有什么应用?

胶体电泳和聚沉都是它们的一种性质,如果一定要说作用的话呢,胶体电泳可以根据泳动速度等特性分析得出某种胶体的性质,如带电情况等;聚沉可以用来净水,如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硫酸铝,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之后聚沉将水中悬浮颗粒吸附并沉淀下来。我所知的,以上谢谢!
2023-08-12 23:40:125

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与wenstern电泳的区别

凝胶电泳的实验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普遍用于分离蛋白质及较小分子的核酸。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核酸等应用较广。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隙度。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片度大小范围较广,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可分离长度从200bp至近50kb的DNA片段。琼脂糖通常用水平装置在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电场下电泳。聚丙烯酰胺分离小片段DNA(5-500bp)效果较好,其分辩力极高,甚至相差1bp的DNA片段就能分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很快,可容纳相对大量的DNA,但制备和操作比琼脂糖凝胶困难。聚丙烯酰胺凝胶采用垂直装置进行电泳。目前,一般实验室多用琼脂糖水平平板凝胶电泳装置进行DNA电泳。
2023-08-12 23:40:311

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质粒超螺旋、开环、直链跑胶快慢次序是什么?

超螺旋DNA的电泳淌度最大,运动速度也最快,线状DNA次之,松弛状DNA的电泳淌度最低。参考 互动百科上面的介绍
2023-08-12 23:40:424

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为什么要用电泳缓冲液配制凝胶

1.含氮碱基有一定影响2.电流过大时凝胶溶液温度升高,溶液蒸发,会造成电泳异常
2023-08-12 23:40:583

琼脂糖凝胶电泳跑成这样是怎么回事?

1可能,你就没有pcr成功,其他孔没东西。2可能,胶里面的荧光显色剂含量太低。我觉得,你很有可能啥的没pcr出来。重新来吧
2023-08-12 23:41:093

rna跑胶加dna loading

跑胶时,可用4微升RNA溶液和2微升loadingbuffer。跑胶的时候,可以用4微升RNA溶液加2微升loadingbuffer。保证RNA的浓度在150到300纳克每微升,这时所得到的条带会比较清晰。跑胶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R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RNA电泳可以在变性及非变性两种条件下进行。非变性电泳使用百分之一到一点四的凝胶,不同的RNA条带也能分开,但无法判断其分子量。只有在完全变性的条件下,RNA的泳动率才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要测定RNA分子量时,一定要用变性凝胶。在需快速检测所提总RNA样品完整性时,配制普通的百分之一琼脂糖凝胶即可。
2023-08-12 23:41:18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如下: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目前多用琼脂糖为电泳支持物进行平板电泳,其优点如下:(1)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以进行电泳。(2)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泳,样品扩散较自由电流,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3)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检测及定量测定。(4)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期保存。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琼脂糖凝胶电泳
2023-08-12 23:41:411

你想知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原理】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当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电泳缓冲液 中,其碱基不解离,而磷酸基团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因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迁移。也就是说 —— DNA上有磷酸根,在一般情况下带负电,所以必然朝正电方向前进】 一、制配胶二、上样 1、根据你想要的量来进行跑。例如:10μl 样品,4、6μl Mark,用微量移液枪小心加入样品槽中。 【用微量移液枪小心加入样品槽中,每加完一个样品要更换枪头,以防止互相污染,注意上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凝胶或将样品槽底部凝胶刺穿】 三、电泳 1、加完样后,合上电泳槽盖,立即接通电源。控制电压保持在110 V,电流在40 mA以上。横压跑 2、当条带移动到距凝胶前沿约2 cm时(约40 min),停止电泳。 3、打开电脑和观测仪器, 紫外下拍照并观察。 注:PCR产物跑完胶结束后可放到4℃冰箱 备注: 1、凝胶厚度和孔径大小 一般而言, 较厚的凝胶 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也较多,可导致条带扩散。 由于凝胶染色的高背景或凝胶染色和/或脱色所需时长(如进行 电泳后染色 ),可能会出现可视化不佳的情况。 对于 琼脂糖 凝胶,厚度以3 - 4 mm为佳,不推荐超过5 mm厚度的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的厚度由制造商提供的用于凝胶灌制的垫片决定,最常见的是0.75 mm,1.0 mm,1.5 mm。 由 胶梳形状决定的 孔径大小,不仅影响样品的装载量,而且会影响条带的分辨率。 虽然较大的孔可容纳更大的样品负载,但同时也会产生粗条带,减少条带分辨率并产生污点。 而长而窄的孔可容纳的样品量虽小,但可提供更清晰的条带,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减少高密度样品的进样量可提供更高强度的条带。 2、跑电泳的时间 电泳的时间短,不同长度片段的DNA条带还未分离,都聚集在一起,所以只能看见DNA含量最高的主带;而电泳时间比较长,不同长度片段的DNA条带已经分离,可以清晰看到不同长度片段的DNA条带。 3、跑出的DNA带模糊
2023-08-12 23:42:02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2023-08-12 23:42:421

简述凝胶电泳的原理与方法

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是指DNA分子提取得到以后,需要通过电泳技术来检测其数量和质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基因操作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 该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已经成为许多通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如DNA重组、DNA核苷酸序列分析等。当一种分子被放置在电场当中时,它们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同电场的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由于在电泳中使用了一种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如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胶等,从而降低了对流运动,故电泳的迁移率又是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已知摩擦系数是分子的大小、极性及介质粘度的函数,因此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构成或形状的差异,以及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便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彼此分离开来。在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从这种意义上讲,DNA和RNA多核苷酸链可叫做多聚阴离子。因此,当核酸分子被放置在电场中时,它们就会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由于糖-磷酸骨架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而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电极方向迁移。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这种迁移速度,亦即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分子量较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较大的DNA分子迁移要快些。这就是应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DNA片段的基本原理。
2023-08-12 23:42:571

PCR电泳条带是什么,如何形成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首先PCR电泳主要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仪有正负极的,而DNA是带负电荷的.故而向正方向移动. 然后,DNA里是有碱基的.碱基可以吸收紫外光.最重要的是有染色剂,常用的有溴化乙锭等等.一般在配制凝胶的时候会加进去,或者跑完电泳然后将凝胶浸在含有染色剂的溶液里,染色剂可以插入DNA链中.在可见光下是看不见条带的,但在紫外光照射下就能出现条带. 这也是为什么能出现条带的原因.
2023-08-12 23:43: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电泳缓冲液与凝胶加样缓冲液分别有何作用(原理)呢?

加样缓冲液中有buffer染料,给核酸染色,指示作用,电泳缓冲液与制胶缓冲液是一样的,是1*TAE或5*TBE.
2023-08-12 23:43:301

为什么可以用走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式鉴定提取的RNA质量好坏

可以用走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式鉴定提取的RNA质量好坏的原因: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通过限制性酶切多态性(rflp)或者扩增片断多态性(aflp)来鉴定检测的dna。就是不同dna被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出来的片断大小是不一样的,在琼脂糖凝胶电泳跑出来的条带也不一样,如果是相同的dna,结果就一样。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2023-08-12 23:44:051

琼脂糖电泳时,EB的显色原理?

EB 是一种经紫外光照射能够发光的物质.其结构呈扁平状,与碱基很相似,能够插在核酸分子碱基之间.当DNA电泳时,EB加在胶中或者电泳完成后胶浸泡在EB中,EB 就会与核酸分子结合,在凝胶成像系统中就可以看到条带.
2023-08-12 23:44:451

琼脂糖凝胶电泳时胶中dna是靠什么发出荧光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时胶中dna发出荧光是因为琼脂糖凝胶中添加了溴化乙锭(EB)。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可用Polaroid 底片或带CCD 成像头的凝胶成像处理系统拍摄。
2023-08-12 23:44:552

生物实验中的“跑胶”是什么意思?

琼脂糖凝胶制作胶板从而让样品在胶板上产生电泳,简称“跑胶”。分子生物学中的跑胶会出现条带,是因为带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在电泳池里的运动速度决定于该分子的分子量,所以相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就聚集在一起形成条带,进而实现了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目的。扩展资料所需要的仪器:1、电泳槽:电泳槽是电泳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电泳的原理,电泳支持物都是放在两个缓冲液之间,电场通过电泳支持物连接两个缓冲液,不同电泳采用不同的电泳槽。2、电源:要使荷电的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泳动,必须加电场,且电泳的分辨率和电泳速度与电泳时的电参数密切相关。不同的电泳技术需要不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范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泳百度百科-琼脂糖凝胶电泳
2023-08-12 23:45:111

列举几个DNA回收的方法及原理

融胶液,可以使琼脂糖凝胶完全融化。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柱,在特定条件下,使dna能在离心过柱的瞬间,结合到dna纯化柱上,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将dna充分洗脱,从而实现dna的快速纯化。1.低熔点琼脂糖挖块法:在琼脂糖主链导入羟乙基修饰后,其凝固点温度降为30度,熔化温度为65度,这一温度低于绝大多数双链dna的变性温度,利用这类凝胶纯度高熔点低的特点,在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上,使所需的目的dna片段转移到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内,经65度水浴5-10分钟,使之溶化,用饱和酚抽提,就可以分离到所需dna.2.玻璃棉离心法:利用玻璃棉为支持介质,通过离心,使含有目的基因dna片段的溶液从凝胶中析出,经离心管底部的小孔流入套管,再用酚纯化、乙醇沉淀,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片段。3.透析袋电泳法:与常规琼脂糖电泳原理相同,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凝胶切下来,装入透析袋中,同时装入电泳缓冲液,再按常规电泳方法电泳,让dna在透析袋内走出凝胶块,再纯化缓冲液中的dna片段。4.deae纤维素纸片回收法:将这种纸片插入到琼脂糖凝胶,其位置正好在回收的dna条带的前方,使dna向纸片方向泳动并吸附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取出再用洗脱液洗脱吸附的dna
2023-08-12 23:45:272

琼脂糖凝胶电泳跑完,DNA条带颜色浅怎么回事?

原因有以下:1、 可以考虑是不是样品不纯,目的产物与杂带相差不大,所以要多跑一段时间才有尾巴。参考marker,marker应该不会有。如果有的话说明配胶有问题。2 、琼脂糖检测DNA一般去1~5微升原液,加2微升溴酚蓝便可,注意上样浓度。3、可能是原液浓度太大造成的。4、可能DNA已降解。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2023-08-12 23:45:361

列举几个DNA回收的方法及原理

可以将待分离回收的DNA连同MARK一起跑凝胶电泳,然后把电泳胶片放置于紫外灯下面,在紫外线照射下,把自己需要的DNA片段用刀片切割出来,再用DNA凝胶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回收基因工程实验课本上有。
2023-08-12 23:45:532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在电泳检测时,dna条带越亮则表示dna含量_

实验室常用的核酸染色剂是溴化乙锭(EB)。染色效果好,操作方便,但是稳定性差,具有毒性。注意观察凝胶时应根据染料不同使用合适的光源和激发波长,如果激发波长不对,条带则不易观察,出现条带模糊的现象。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2023-08-12 23:46:321

为什么正常人血清脂蛋白电泳时见不到乳糜微粒区带?

因为它是一种外缘性的脂肪颗粒,出现在高油脂后,经代谢,12-16小时血浆中就没有了,代谢成其它脂质了。实用内科学里有
2023-08-12 23:47:05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区别

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 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 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如果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 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 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 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
2023-08-12 23:47:163

为什么LAMP反应扩增出来的产物跑电泳是梯形条带

可以把lamp产物想象成很扩增目标的多聚体,多少个单位聚集在一起都有,所以有梯度带,有时梯度带到点样孔间还有糊带
2023-08-12 23:47:403

溶解琼脂糖的溶胶液是什么成份?其原理是什么

硫氰酸胍和tirs-base
2023-08-12 23:47:503

PCR产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您是需要检测产品吗?可以追问我。
2023-08-12 23:48:013

【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克隆实验中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图(跑胶图)怎么看?

跑胶是分子生物学实验非常常用的手段,一般多用于判断目标分子的存在、大小和多少。marker就是分子量标记的意思,现在大多已经商品化,买回来的说明书上会告诉你其用法和指示范围。
2023-08-12 23:48:172

血清蛋白电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清蛋白电泳的别名 5 血清蛋白电泳的医学检查 5.1 检查名称 5.2 分类 5.3 取材 5.4 血清蛋白电泳的测定原理 5.5 试剂 5.6 操作方法 5.7 正常值 5.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5.9 附注 5.10 相关疾病 1 拼音 xuè qīng dàn bái diàn yǒng 2 英文参考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PE SPEP 3 概述 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在缓冲液中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或阴极运动,称为电泳(electmphomsis)。由于其等电点不同,分子大小、形状和荷质比的不同,使不同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在一定的支持介质中可借以分离各种蛋白质。常用的电泳技术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电泳等。血清蛋白电泳以醋酸纤维素薄膜应用最为普遍。 4 血清蛋白电泳的别名 SPE 5 血清蛋白电泳的医学检查 5.1 检查名称 血清蛋白电泳 5.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蛋白质测定 5.3 取材 血液 5.4 血清蛋白电泳的测定原理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都有其特有的等电点,各种蛋白质在各自的等电点时呈电中性状态,它的分子所带正电荷与所带负电荷量相等。将蛋白质置于pH比值等电点较高的缓冲液中,它们将形成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中均向正极泳动。由于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带电荷的量多少差异,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也不同,所以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蛋白质分子越小带电越多,移动速度越快;分子越大而带电越少,移动速度越慢。按其泳动速度可以分出以下的主要区带,从正极端起,依次为白蛋白、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5条区带。 5.5 试剂 (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0.1、μ=0.06):以巴比妥2.21g、巴比妥钠12.36g于5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加蒸馏水至1000ml。 (2)染色液: ①丽春红S染色液:丽春红9.04g、三氯醋酸6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②氨基黑10B染色液:氨基黑10B 0.1g,溶于无水乙醇20ml中,加冰醋酸5ml甘油0.5ml使溶解。然后将磺柳酸2.5 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前液,再以蒸馏水补足至100ml。 (3)漂洗液: ①30ml/L醋酸溶液:用于丽春红染色的漂洗。 ②甲醇45ml,冰醋酸5ml和蒸馏水50ml混匀。用于氨基黑10B染色的漂洗。 (4)透明液:柠檬酸(C6H5Na3O7·2H2O)21g和N甲基吡咯烷酮15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500ml。亦可选用氢萘或液体石蜡透明。 (5)0.4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6 操作方法 (1)将缓冲液加入电泳槽内,调节两侧槽内的缓冲液,使其处于同一平面。 (2)醋酸纤维素薄膜的准备:取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在毛面的一端(负极侧)1.5cm处用铅笔轻划一横线,做点样标记。编号,并标明正、负极后,将薄膜置于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中浸泡,待充分浸透后(一般为20min)取出,夹于洁净滤纸中间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3)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毛面向上贴于电泳槽支架上拉直。用微量吸管吸取无溶血血清3~5μl于横线处沿横线加样,样品应与薄膜的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电泳图谱中的蛋白区带变形,待血清渗入薄膜后,反转薄膜,使光面朝上,平直地贴于电泳槽支架上,用双层滤纸或四层纱布将薄膜的两端与缓冲液连通,稍待片刻。 (4)接通电源,注意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的正、负极,切勿接错。电压90~150v,电流0.4~0.6mA/cm(不同的电泳仪所需电压,电流可能不同,应灵活掌握),夏季通电45min,冬季通电时间稍长,约为60min,电泳区带展开约25~35mm即可。 (5)染色:通电完毕,取下薄膜直接浸于丽春红S染液或氨基黑10B染色液中,染色5~10min(以白蛋白区带染透为止),然后在漂洗液中漂去剩余染料,直至背景无色为止。 (6)定量: ①比色法:将漂洗的薄膜吸干,剪下各染色的蛋白区带入相应的试管中,在白蛋白管中加0.4mol/L氢氧化钠6ml(计算时吸光度乘以2),其余各管加3ml,振摇数次,置37℃水箱20min使其色泽浸出。氨基黑10B染色用分光光度计在620nm处读取各管吸光度,然后计算出各管的含量(同时做空白管对照)。 丽春红S染色时浸出液用0.1mol/L氢氧化钠,加入量同上法。10min后,白蛋白管内加400ml/L醋酸0.6ml(计算吸光度时乘以2),其余各管加0.3ml,以中和部分氢氧化钠,使色泽加深,必要时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处读取各管的吸光度(同时作空白对照),然后计算各自的含量。 ②光密度计扫描法:A.透明:吸去薄膜上的漂洗液(为防止透明液被稀释影响透明结果),将薄膜浸入透明液中2~3min,然后取出,以滚动的方式平贴于洁净无划痕的载物玻璃片上(切勿产生气泡),将此玻片竖立片刻,除去多余透明液后,置于恒温90℃至100℃的烘箱内,烘烤10~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此法透明的各蛋白区带鲜明,薄膜平整,可供直接扫描和永久保存(用氢萘或液体石蜡透明,应将漂洗过的薄膜烘干后进行透明,此法透明的薄膜不能存久,且易发生皱折)。B.扫描定量:将已透明的薄膜放入全自动光密度计或其他光密度计暗箱内,进行扫描分析。 5.7 正常值 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法:白蛋白0.61~0.71(61%~71%)、α1球蛋白0.03~0.04(3%~4%),α2球蛋白0.06~0.10(6%~10%),β球蛋白0.07~0.11(7%~11%),γ球蛋白0.09~0.18(9%~18%)。 5.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白蛋白减少: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α1球蛋白(糖蛋白)增高:见于原发性肝癌。在重型肝炎、肝硬化、肝昏迷时则减少,与白蛋白呈正相关。肝病时测定α1球蛋白对判断肝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参考价值。一般情况下,α1球蛋白增加示病情较轻,α1球蛋白减少则提示病情较重,在严重肝功能衰竭时,其血清含量可显著降低。 (3)α2球蛋白:病毒性肝炎初期无明显变化,一周后逐渐增加,亚急性肝炎和急性肝坏死、失代偿期肝硬化则减少。 (4)β球蛋白增高:见于脂肪肝、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梗阻性黄疸、恶性肿瘤。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时其含量升高,与α2球蛋白升高相平行。降低于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尤以失代偿期肝硬化和坏死肝硬化下降最为显著。 (5)γ球蛋白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胆疾患。典型肝硬化尚可见β和γ带相融合,形成βγ桥。肝病患者γ球蛋白的变化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随病情好转,其含量可逐渐降至正常,如一直在高水平持续不降,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并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趋势。此外,感染、血吸虫病、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升高。降低见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部分化疗患者等。 另外,多发性骨髓瘤在β球蛋白区带与γ球蛋白区带之间常出现M球蛋白带;双白蛋白血症可见双条白蛋白区带。 5.9 附注 (1)每次电泳时应交换电极,可使两侧电泳槽内缓冲液的正、负离子相互交换,从而使缓冲液保持在一定的pH水平,然而,每次电泳时薄膜数量不同,故缓冲液在使用10次后,最好弃去,重新配制,否则影响电泳效果。 (2)电泳槽内缓冲液高度保持一定,过低会出γ球蛋白的电渗现象(向阴极移动)。同时,电泳槽两侧液面应保持水平一致,否则通过薄膜时有虹吸现象,将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泳动速度。 (3)电泳失败的原因: ①电泳图谱不整齐:常见于点样不均匀,位置不佳,薄膜尚未干燥或水分蒸发,缓冲液变质,电泳时薄膜位置放置不正确,使电流方向不平行等。 ②蛋白组分分离不佳:如点样过多,电流过低,薄膜结构过分细致,透水性差,导电差等。 ③白蛋白结果偏低:见于染色时间不足,染色液陈旧,不透明直接扫描等。 ④薄膜透明不完全:见于温度未达到90℃以上将标本放入烘箱,透明液时间过长或薄膜的浸泡时间不足等。 ⑤透明膜上有气泡:见于玻璃片不干净(油脂、污垢等)使薄膜部分与其脱开,贴膜时操作不慎将气泡裹入等。 (4)点加样本时,一定要注意薄膜的毛面和光面,将样本点在毛面上。 (5)放置薄膜时,要注意其正、负极,切勿接错。 5.10 相关疾病
2023-08-12 23:48:461

简述Southern Blot杂交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原理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具体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 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由于核酸分子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 法的灵敏性,综合凝胶电泳和 核酸内切限制酶分析的结果,便可绘制出DNA分子的限制图谱。但为了进一步构建出DNA分子的遗传图, 或进行目的基因序列的 测定以满足基因克隆的特殊要求,还必须掌握DNA分子中基因编 码区的大小和位置。有关这类数据资料可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获得。步骤  1.琼脂糖电泳  (1)取一定量的待测DNA样品,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的量根据样品的种类及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异,对于克隆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取0.1-0.5μg即可;而对于鉴定基因组DNA中的单拷贝基因序列,则需要10~20μg;当采用寡核苷酸探针或探针的比放射性活性较低时,则需要30~50μg。  (2)酶切完毕,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3)电泳结束后,EB染色,长波紫外线下观察电泳结果及照相。  2.印迹转移  (1)切胶并作标记(左下角切除),以便于定位,然后将凝胶置于一容器中。  (2)将凝胶浸泡于适量的变性液中,室温下放置1h 使之变性,不间断地轻轻摇动。  (3)将凝胶用去离子水漂洗1次,然后浸泡于适量的中和液中30 min,不间断地轻轻摇动。更换中和液,继续浸泡15 min。  (4)将滤纸,硝酸纤维素膜NC膜(以下简称NC膜)剪成与胶同样大小,NC膜浸入转移buffer中平衡30 min。  (5)按右图操作:逐层铺平,各层之间勿留有气泡和皱折。  (6)虹吸转移12-16h。  3.固定DNA  (1)取出转移后的NC膜,用滤纸吸干NC膜,NC膜光面朝上平铺于变性液中变性5min。  (2)用相同的方法将NC膜平铺在中性液上,中和两遍,每遍5min。  (3)将膜夹在两张干燥滤纸间,80℃烘烤1-2h。  4.预杂交  (1)将膜浸入5×SSC 中2min,将膜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2)将预杂交液事先在65℃ 预热,然后将10 ml 预杂交液加入袋中,封口。  (3)65℃预杂交1h 以上,不时摇动。  5.杂交  (1)取出杂交袋,剪去一角去除杂交液后,加入5ml杂交液及5μl 变性探针,排除气泡后封口。  (2)将杂交袋放入65℃ 水中杂交过夜。  6.按下列条件洗膜  2×SSC, 0.1%SDS 50ml 室温 5min /2次  0.1×SSC, 0.1%SDS 50ml 65℃ 15min /2次  7.免疫酶联检测  (1)偶联反应  ①用中和液 洗膜2min,室温。  ②用封闭液50ml洗膜30min,室温,轻摇。  ③用中和液将稀释抗体-Dig –Ap 至750 mU/ml ,将膜封入杂交袋,加入5 ml稀释抗体轻摇50min。  ④用中和液 50 ml洗膜,10min ×2次,室温,轻摇,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2)显色反应  ①用平衡液20 ml平衡膜2min。  ②将膜装入杂交袋中,加入5ml显色液,避光30min 左右,当出现颜色时不要晃动。  ③用TE洗膜终止反应。  ④80℃烤干。应用遗传病诊断,DNA图谱分析,检测样品中的DNA及其含量,PCR产物分析等。
2023-08-12 23:48:55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异同?

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聚丙烯酰氨(PAGE)凝胶电泳用于蛋白质与寡糖核苷酸的分离。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根据蛋白分子量亚基的不同而分离蛋白。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电荷因素可以忽视。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如果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至于为什么核酸的横着跑,蛋白竖着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蛋白制胶的过程导致的。蛋白制胶由于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凝胶系统,所以需要一个水平的分界面。这个分界面在配胶的过程中是依靠异丙醇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下形成的。所以,一并就竖着跑了~~
2023-08-12 23:49:052

前β脂蛋白为什么最浅

琼脂 糖凝胶电泳的原理:琼脂糖凝胶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的残基通过氢键交替排列组成的直链多糖。电泳时,因为凝胶中含水量大(98%~99%),固体支持物的影响较少,故电泳速度快、区带整齐。而且由于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小,是一种良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血清中脂类物质均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所含载脂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因而不同脂蛋白颗粒大小相差很大。因此,以琼脂 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分开。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方法简单。将血清脂蛋白用脂类染料苏丹黑(或油红等)进行预染。再将预染过的血清置于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分离。通电后,可以看到脂蛋白被分成三条区带,从负极到正极依次为β脂蛋白(最深)、前β脂蛋白(最浅)及α脂蛋白(比前β脂蛋白略深),在原点处应无乳糜微粒。此法应用于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可将血清脂蛋白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生化指标
2023-08-12 23:49:131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核酸(DNA和RNA)有哪些影响因素?

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电泳缓冲液中,其碱基不解离,而磷酸基团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因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迁移。琼脂糖主要从海洋植物琼脂中提取而来并经糖基化修饰,为一种聚合链线性分子,使用琼脂糖凝胶作为电泳支持介质,发挥分子筛功能,使得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的迁移率出现较大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快速,通过调整其使用浓度,使得分辨率达到大多数实验的要求,因此成为分离、鉴定、纯化核酸分子的常用方法。但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要注意的问题。1 凝胶制作1.1 凝胶浓度 配制凝胶的浓度据实验需要而变 ,一般在0.8% ~2.0%之间,如果一次配制凝胶100 ml,没用完的凝胶可以再次融化,但随着融化次数的增加,水分丢失也越多,凝胶浓度则会越来越高,导致实验结果不稳定,补水办法:一是在容器上标记煮胶前的刻度,煮胶后补充相应的水分至原刻度;二是在煮胶前称重,煮胶后补充水至原重量。粗略一点的方法是通过多次较恒定的煮胶条件得出一个经验补水值。以保证凝胶浓度基本维持在原浓度。核酸染色剂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可加在融化的琼脂糖中,终浓度为0.5 t*g/ml;也可在电泳结束后染色。1、2 梳板的选用 一般每个制胶模具均配有多个齿型不同的梳板,梳齿宽厚,形成的点样孑L容积较大,用于DNA 片段回收实验等;相反,梳齿窄而薄,形成的点样孑L容积就较小,用于PCR产物、酶切产物鉴定等。梳板的选择主要是看上样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来说,上样量小时尽量选择薄的梳板制胶,此时电泳条带致密清晰,便于结果分析。另外,每次制胶时都要注意梳齿与底板的距离至少要1 mm,否则,拔梳板时易损坏凝胶孑L底层,导致点样后样品渗漏。当然,点样孑L的破坏还与拔梳板的时间和方法有关,一般凝胶需冷却30 min以上方可拔梳板,应急的情况下可以将成型的凝胶块放4℃ 冰箱中冷却15 min 左右,拔梳板的方法是将制胶槽放置在电泳槽中的电泳缓冲液中,然后垂直向上慢慢用力,因为有液体的润滑作用,梳板易拔出且不易损坏点样孑L。2 点样点样需加上样缓冲液,因为上样缓冲液中加了甘油或蔗糖增加密度,使样品沉入孑L底;指示样品的迁移过程,上样缓冲液中一般加了两种指示剂,溴酚兰和二甲苯青(值得注意的是指示剂并非染色剂,DNA染色剂是溴化乙锭,而且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才能看见桔红色荧光)。上样缓冲液储存液一般为6× (10×),表示其浓度为工作浓度的六倍。使用时上样缓冲液应稀释到一倍浓度。点样方法是将移液器基本垂直点样孑L,用另一只手帮助固定移液器下端,移液器枪头(Tip)尖端进入点样孑L即可将样品注入孑L内,千万不可将Tip尖插至孑L底,并点上适合的DNA分子量标准,所谓适合是指样品DNA分子量大小应基本在DNA分子量标准范围之内。 3 电泳将电泳仪的正极与电泳槽的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核酸带负电荷,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电泳槽中电泳缓冲液与制胶用电泳缓冲液应相同,电泳缓冲液刚好没过凝胶1 mm 为好,电泳缓冲液太多则电流加大,凝胶发热。电泳时凝胶上所加电压一般不超过5 v/cm(指的是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凝胶的长度),电泳时间一般为3O~60 min,根据实验需要也可作适当调整,电压增高,电泳时间缩短,核酸条带相对来说不够整齐,不够清晰;相反,电压降低,电泳时间较长,核酸条带整齐清晰。另外,如果电泳后样品泳动很慢或者没泳动,请检查胶模两端的封口胶条是否已去掉。4 结果分析较成功的电泳结果是分子量标准条带整齐清晰,样品条带也整齐清晰,如果条带模糊暗淡,单从琼脂糖凝胶电泳角度来说,可能的原因:溴化乙锭的质和量怎样?溴化乙锭见光易分解,母液配制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一般4℃ 避光保存一年内有效),或者终浓度没达到0.5 vg/ml;电泳槽中缓冲液使用次数过多,缓冲能力下降。特别是TAE缓冲液,一般用2~3次就要更换,TBE缓冲液则可使用10次左右。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DNA 分子量标准小片段模糊不清,那足因为琼脂糖凝胶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 0% ,较小的核酸片段在它的分辨范围之内,并且EB带正电荷,电泳时会向负傲移动,如果将凝胶置含EB(0.5#g/m1)的水溶液中30 min,较小的片段则可重新染色:另外,溴化乙锭(EB)是一种中等强度诱变剂,操作过程中要戴手套,并将加有EB的染色液作好标记、妥善保存
2023-08-12 23:49:231

胶体电泳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胶体电泳速度的快慢与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表面的电荷数目、溶剂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以及PH值、温度和所加的电压等有关。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2023-08-12 23:49:334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常用浓度是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用于分离、鉴定DNA、RNA分子混合物的方法,这种电泳方法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DNA分子在泳动时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DNA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其相对分子量成反比。不同构型的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环形DNA分子样品,其中有三种构型的分子: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分子(cccDNA)、开环分子(ocDNA)、和线形DNA分子(IDNA)。这三种不同构型分子进行电泳时的迁移速度大小顺序为:cccDNA>IDNA>ocDNA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pH3.5是碱基上的氨基解离,而三个磷酸基团中只有一个磷酸解离,所以分子带正电,在电场中向负极泳动;而u2002pH8.0-8.3时,碱基几乎不解离,而磷酸基团解离,所以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不同的核酸分子的电荷密度大致相同,因此对泳动速度影响不大。在中性或碱性时,单链DNA与等长的双链DNA的泳动率大致相同。
2023-08-12 23: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