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快离子导体的工作原理

2023-08-22 12:57:30
共1条回复
我不懂运营

电子或空穴的运动产生电导现象的氧化物。原理电子电导类陶瓷是由于电子或空穴的运动产生电导现象的氧化物、碳化物或硅化物陶瓷。离子电导类陶瓷又称快离子导体或固体电解质,是离子在通过晶体点阵缺陷或玻璃网络结构中的隧道和通路,按一定方向运动而产生导电性的物质。

相关推荐

离子推进器的推力是怎样产生的?

离子推进器的推力产生原理如下:将电能和氙气转化为带正电荷的高速离子流,金属高压输电网对离子流施加静电引力,离子流获得加速度,加速后的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时速高达143201千米的速度,推动航天器前进。
2023-08-13 17:20:272

等离子推进器,是如何运作?

离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板,将聚集的太阳能转化成能量,这些能量又对氙原子进行电离,把它们转化成大量的离子,离子经太空船后部的强电场喷射出来,逐渐和持续地给太空船加速,最终使它飞入太空 很多太空科学家都认为,离子推进器代表了星际太空飞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离子推进器并不燃烧传统的化学燃料,而依靠电离的氙原子提供动力。据认为,其效率很高,是传统燃料效率的十倍多,有了它,太空船只需要很少的燃料,而且飞行速度比使用化学燃料的太空船快得多。 1998年外层空间一号探测器开始了探索Borrelly彗星的旅程。它由首个太阳能离子推进器驱动,推进了整个探测器。它加速度极慢(从0到60英里需要2天半的时间,但是由于在太空中没有阻力和几乎不受引力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后,它可以达到极高的速度),它比传统引擎的效率要高十倍。(离子推进器在1930年代由著名的科学家Wernher von Braun首先提出),探测器的离子推进器在开启几分钟后神秘的关闭,二周后又恢复了正常,于2001年成功的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太空中测试了12项先进的但是高风险的技术,传回了最好的彗星的图片和数据。 美休斯公司已在5颗HS 601-HP卫星上使用了氙离子推进 系统,并将在首颗HS 702卫星,即“银河”11上使用加大型的离子推进系统。典型的化学推进器的喷射速度为3000m/s,而离子推进器的喷射速度可达到30000m/s,与此同时,离子推进器所需要的推进剂量 只是化学推进器的10%。卫星携带推进剂的减少,可使卫星的发射重量减轻近400kg,按30000美元/kg的 发射费计算,采用离子推进器可节省近千万美元的发射费。
2023-08-13 17:20:381

等离子发动机的原理

  提到离子发动机,在很多人的看来显得十分神秘的,其实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火箭”。下面一起分享关于什么是等离子发动机及工作原理。  它是电推进系统的一种,并已经在国内外应用相当成熟,其应用的主要介质就是等离子体,使用洛伦兹力让带电原子或离子加速通过磁场,来反向驱动航天器。离子发动机及工作原理  离子发动机原理:  等离子发动机的能量来自电力,可以来自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核电池,通过从发动机尾部喷射出阳离子来推动飞船前进,所以离子发动机的驱动方式也被叫做电力驱动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的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电推力器,但以等离子发动机的研制为主,美国航宇局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最近它有一项规模很大的计划,即“太阳电推进技术应用及准备计划”。  虽然离子发动机过去在卫星上经常使用,但都是作为辅助发动机,用于姿态调整或者轨道维持。而深空1号第一次将离子发动机作为主发动机使用,深空1号的离子发动机也是迄今为止将电能向推力转化效率最高的,在太空中运行寿命最长的,也是比冲量最高的,比冲量超过3000秒。
2023-08-13 17:20:491

离子推进器的技术原理

2014年7月 中国离子电推进发动机累计运行超3000小时传统的火箭是通过尾部喷出高速的气体实现向前推进的。离子推进器也是采用同样的喷气式原理,但是它并不是采用燃料燃烧而排出炽热的气体,它所喷出的是一束带电粒子或是离子。它所提供的推动力或许相对较弱,但关键的是这种离子推进器所需要的燃料要比普通火箭少得多。只要离子推进器能够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它最终将能够把太空飞船加速到更高的速度。相关技术已经应用到一些太空飞船上,比如日本的“隼鸟”太空探测器,欧洲的“智能1号”太空船和美国的”黎明号“等,而且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未来最有希望成为更远外太空旅行飞船推进器的可能就是VASIMR等离子火箭。这种火箭与一般的离子推进器稍有不同。普通的离子推进器是利用强大的电磁场来加速离子体,而VASIMR等离子火箭则是利用射频发生器将离子加热到100万摄氏度。在强大的磁场中,离子以固定的频率旋转,将射频发生器调谐到这个频率,给离子注入特强的能量,并不断增加推进力。试验初步证明,如果一切顺利,VASIMR等离子火箭将能够推动载人飞船在39天内到达火星。
2023-08-13 17:20:581

离子推进器的介绍

离子推力器,又称离子发动机(Ions Engines),为空间电推进技术中的一种。其原理是先将气态工质电离,并在强电场作用下将离子加速喷出,通过反作用力推动卫星进行姿态调整或者轨道转移任务。离子推力器具有比冲高、效率高、推力小的特点。与传统的化学推进方式相比,离子推力器需要的工质质量小,系统可靠性高,是一种已经进入实用化的太空推进技术。
2023-08-13 17:21:131

电磁推进技术是什么原理?

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是电磁推进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一部分是活动的。固定部分相当于把我们日常应用的电机定子从圆周结构展开变成直线结构。电机的转子也展开与展开的定子相对放置,当定子线圈接通顺序通入一定相序的电流后,原来的转子会按照相序的通入方向前进。电磁推进(electromagnetic propulsion)是人造地球卫星和行星际飞行器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推进方法。利用导电气体中电流和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气体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的一种推进方法。使用的工作介质是电离的高温气体—等离子体,故又称等离子体推进。由于用电磁加速原理可以得到比用化学燃料高1~2个数量级的排气速度,所以电磁推进系统的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比化学燃料推进系统高得多。在低气压下,电流遍及整个电极表面并在射流中形成一定分布。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使气体在轴向加速,产生很高的比冲。产生推力的机理是:1、电流和其自身磁场间的相互作用;2、电流和外加磁场间的相互作用;3、高温气体在喷管中的膨胀。在高性能MPD推进器中,第一项起主要作用,磁场力推动等离子体,使后者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由于推力和电流平方成正比,而热损耗和电流成正比,故应使电流和功率尽可能大,以提高推进器的效率,并用断续工作的方式达到所要求的推进器平均功率。此外,霍耳效应也是产生推力的机理之一。磁场对电弧的磁约束作用使电弧离开喷管壁面,并使气体离开阴极表面。这可减少喷管受热并使阴极避免遭受大量离子的轰击,从而减少阴极材料的损耗,延长喷管和电极的寿命。
2023-08-13 17:21:291

用等离子加电磁做反冲的离子推进器是什么原理?真能实现像飞碟一样高速、灵活稳定吗?有啥优缺点?

不知道呀
2023-08-13 17:21:392

离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等离子发动机工作原理,就是加热空气以膨胀空气来推动前进。宇宙中是很冷的,空气温度很低,加热后膨胀也就很明显。其实飞船在太阳系可以利用太阳光的高温照射产生的高温。生成高压气体,再以空气压缩泵吸入冷的空间气体。再旋转飞船让这加满气体的舱室在太空阳光下照射升温。释放高温高压的气体,同样会获得很好的推力。
2023-08-13 17:21:492

离子引擎的工作原理

Deep Space 1的离子引擎结构图,上排标注自左向右为:推进剂贮藏装置、电中和器,下排为:供电系统、电离室、离子加速电极、推力(图片提供:Boeing Electron Dynamic Devices)。阴极在电离室左端。离子引擎运转的首要条件就是制造离子气体。这通常需要由电子枪来完成。管状阴极发出的电子束被射入经磁化的电离室,与充在室中的气体原子碰撞,令原子电离成一价正离子。如上图所示,电离室的另一端装有一对金属网,网上加有上千伏(Deep Space 1的所加电压是1280伏)的电压,可将离子加速到每秒30米的速度,并从尾部排出,形成离子束,由此产生推力。在这一点上,离子推进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推进技术一致:推力都是靠喷射物质产生的,只是令物质喷出的方式不同而已。至于电子枪的电源,一般由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充当即可,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太阳能——电推进系统,至今为止采用离子引擎的几项任务都使用此系统。如果想让离子引擎正常工作,还有个疑难问题必须解决:引擎持续喷射出正离子束,会将带有负电的电子留在其中,这就形成了引擎中强大的负电场,严重阻碍了正离子的继续排出,电子积累足够多的话,甚至会将排出的正离子再吸引回来。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是在喷射离子的排气网附近再安装一支电子枪作为电中和器,持续向离子束中注入电子,既可以中和离子束,又避免了引擎过度带电。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还要考虑许多具体细节,比如形成持续离子流的方法。在发展早期,NASA Lewis中心的Harold Kaufman发明了电离汞蒸汽的设备,当时已到Marshall中心工作的Stuhlinger则研制出了利用钨或铼制成的表面电离铯原子的方法。不过Deep Space 1和SMART-1都使用氙作为推进剂,原因除了氙的推进效率更高之外,更考虑到惰性气体不易对探测器的设备造成损坏,比汞和铯强上很多。尤其是铯,作为活动性最强的碱金属,其强腐蚀性对设备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也是个很不利的因素。另外,还可以利用微波来电离气体,这样的系统叫做微波离子引擎。旨在探测小行星糸川并取样返回的Hayabusa探测器即安装了此种引擎,它亦采用氙作为推进剂,除去离子化设备之外,其他部分与普通离子引擎无甚差别,不过没有查到其电中和器具体使用的是什么装置,未敢定论。各探测器的离子引擎。上左:Lewis中心设计的引擎正在JPL进行测试,蓝光由带电离子发出(图片提供:NASA / JPL)。该引擎是Deep Space 1的引擎原型。上右:Deep Space 1的离子引擎,排气网安装在图中央的支撑环内(图片提供:NASA / JPL)。下左:测试中的SMART-1引擎(图片提供:ESA)。下右:Hayabusa的微波离子引擎,其原形机在测试时曾连续运转了超过18000小时(图片提供:ISAS)。其实离子引擎的工作原理并不很复杂,之所以长期没能投入实际使用,不仅仅是由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干扰,更有新技术的可靠性问题,而各探测任务的参与者往往不希望承担新技术带来的不必要风险。举例来说,虽然理论上讲可以用电子枪解决离子的中和问题,不过要检验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必须要排除离子束与真空区域边界相互作用的影响,这在地球上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其效果究竟如何一直不能定论。而作为NASA新千年计划的第一个组成部分,Deep Space 1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测试包括离子引擎在内的十余项新技术,科学探测反倒在其次;SMART-1和Hayabusa也为各自的机构承担着类似的技术测试任务,它们自然就可以较少地顾及新技术失败的风险了。
2023-08-13 17:22:341

利用电喷射离子产生推进力,究竟是怎样的原理

利用电喷射离子产生推进力,原理: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动量守恒定律3.反冲的原理
2023-08-13 17:22:471

怎么理解离子发动机的原理?

存在,不一定,在星际运动中,有很大一部分力来自引力离子发动机主要是用的是洛伦茨力的原理,运用氙气等工质得等离子体,提供动力,以等离子体为介质,为施力对象,靠等离子体地向后运动,来产生反作用力原理与一般的火箭一样啊,没什么不好理解的,本身发动机的电磁场是不后影响到宇宙的,之后推动等离子体,产生反作用力离子发动机分两种,一种是利用静电加速,原理就是将氙气电离,在电场的影响下,分成带着点的原子核,和负电的电子,院子和质量大,可以用于提供反作用力,而电子收集前来后,在为喷口,使氙离子还原还有一种是电离后,直接利用等离子体的电到性,在推进器两端放置一对电极,在垂直方向防止一对磁场,利用电磁感应的力向前推进。
2023-08-13 17:22:572

目前所制造的离子推进器最大功率时产生的最大推力是多少?好像这个推力很小,有多大意义呢?还有在它喷...

离子推进器的推力产生原理如下:将电能和氙气转化为带正电荷的高速离子流,金属高压输电网对离子流施加静电引力,离子流获得加速度,加速后的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时速高达143201千米的速度,推动航天器前进。不是与管壁的摩擦力。
2023-08-13 17:23:073

科幻作品中的离子电推发动机在现实中没有可能研究出来?

因为离子电推发动机是需要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而现在想要形成如此的条件已经是十分困难了,再让它能够移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023-08-13 17:23:183

离子电推进系统的介绍

离子电推进技术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显著优势。510所自2007年从工程样机起步,5年内,研制成功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走完了国外同阶段耗时近10年才走完的路。该系统装载在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卫星上,经过长达一年的在轨飞行试验考验,表现优异。
2023-08-13 17:25:461

电离子原理

首先,空气中有一定的带电粒子,当这些带电粒子以高速撞击到稀有气体分子的时候,就会发出光芒。离子球中的电极会让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加速,同时,由于球中的气体稀薄,带电粒子可以加到足够的速度,撞击稀有气体分子产生光芒。离子球外的带电粒子也被加速了,你可以试着把离子球靠近一个没有电的节能灯管,灯管会发光。采纳哦
2023-08-13 17:26:021

离子发动机有什么原理?

尖端科学往往是小众,完全是可行的目前本人在尝试,原理非常简单,有三部分组成,发射部分,收集部分,控制电路,发射部分采用尖端,接收部分采用圆弧段,原理就是就是,,,尖端聚集大量质子,圆弧端聚集大量电子,空气中有原子,首先尖端那边的空气原子由于电场强,一些电子被吸引到尖端,圆弧段的电子也进一步排斥尖端的电子,这时质子就孤单的暴露出来了,被吸引到圆弧端,此时电子被吸到尖端,质子被吸到圆弧段,不产生任何离子风,接下来看第二张图,圆弧段电场弱,电子不吸引质子,这是由尖端飞过去的质子并带少量电子与圆弧段空气原子发生碰撞,电子与电子碰撞,两个空气原子都倒退,还有两个原子质子的相互排斥力(估计这个力不大),虽然圆弧段电场不强,本来就想吸引质子了,它这一碰撞就有了吸引质子的机会,产生离子风,,我这里有个大大的纳闷,一开始,尖端不是吸引少量电子,应该力的方向向左,可是国外大佬说了,圆弧端的电子吸引左边的质子,这么远,吸引力应该不大,而实际上,只有它右边的吸引力够大,才会继续有后面的碰撞,才会有离子风。说完理论我们谈谈怎么做,国外有大佬做了个,类似这种形状吧首先,我们要有高压30kv以上,具体我也不清楚没试过,然后是直流高压还是交流高压,我也不清楚,我觉得交流的,不同电路移动的速度可能更快,这样的话,交流电又要多少赫兹,如果用直流的话,集成电路具体怎么控制,接下来提供能源,电池,还是无线输电,无线输电可以直接是交流电,电池的话要逆变器,最后飞行器的形状怎么设计,值得庆幸的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踪迹https://electronairllc.org/,打开进入找专利内容,然后下载,然后里面有一些介绍,作者实验还说由于高压温度问题,会停止飞行。然后就没然后了,有怎么产生交流高压的优秀电路可以告诉一下我,民间爱好者,文化不是很高
2023-08-13 17:26:131

SMART-1号的等离子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SMART-1号的等离子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解析: 离子发动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火箭”,其原理也并不复杂,推进剂被电离成粒子,在电磁场中加速,高速喷出。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的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电推力器,但以离子发动机的研制为主,美国航宇局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最近它有一项规模很大的计划,即“太阳电推进技术应用及准备计划”。1998年10月美国航宇局发射的空间探测器“深空”1号率先实现了以离子发动机系统为主推进,这标志着电推进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深空”1号在离子推进系统工作期间,其自主导航仪能够根据太阳电池阵产生电能的模型和器载设备功耗的情况,选择推力器的节流级,调节推力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弹道机动和中途修正也由离子推进系统来执行。 欧空局已经将电推进作为未来十大尖端技术之一。目前法国正在研制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欧空局准备应用氙离子推力器。欧空局向月球发射SMART-1探测器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如何利用离子推进技术把未来的探测器送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 俄罗斯的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得到了实际应用。日本的电弧加热式推力器已在空间自由飞行器上通过在轨测试。 目前,国际电推进研究对象还扩展到了一些采用新的工作原理的推进方案,如采用微加工工艺成型的微型离子器、采用等离子体气体聚变的推力器等。而所有这些项目大多得到了 *** 和大公司的资金支持。 国际上核推进技术的研发也已崭露头角。核推进火箭提供的最大速度增量可达到每秒22千米,可以大大缩短探测器到达月球的时间。运用核推进火箭,探测器到达土星的飞行时间只需要3年,而传统航天器则要花费7年的时间。核推进火箭非常安全而且有利于环保,这一点与人们平时的想象相反,因为发射核火箭时,放射性并不强。载有核助推器的空间探测器可作为普通化学火箭头部的有效载荷被发射出去,当有效载荷进入地球高轨道(即大约800千米以上)时,核反应堆开始工作。 制造核动力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目前美国已经设计出一种小型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称为微型核反应堆发动机,大约还要6~7年可制造出来。美国航宇局最近表示,它近期在月球探测技术方面想做的主要是加速包括核能推进在内的新推进技术的研发工作。在美国航宇局2003财年预算草案中,有4650万美元用于核推进研究;有7900万美元用于航天器核反应堆研制。 在月球探测中,缩短到达月球的时间,使观测卫星能以较少的推进剂携带更多的观测仪器等要求,都会使电推进、核推进等高效推进技术成为最重要的技术而得以更快地发展。 高效能源变换技术将朝着小型、轻便太阳电池方向发展。在传输技术方面,未来将开发微波或激光能源传输技术,包括从卫星到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的能源站到月球探测器等的能源传输。 由于传统控制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航天器月球探测任务多样性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高性能指标要求,先进航天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发展航天器智能自主技术,并在自己的空间探测计划中逐渐增大了对智能自主技术的投入力度。 欧空局较早就展开了在轨智能自主技术的研究。美国航宇局“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旨在研制自主航天器,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对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俄罗斯和日本的航天研究机构,在自主技术方面也都开展了研发工作。印度宇航界也非常重视具有自主功能的软件的开发。 先进航天国家在“战略规划→研究开发→型号应用”各个层次都非常重视探测器智能自主技术。他们往往按照“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的三步曲进行发展,即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做当前之事,与此同时大力开发试验下一步先进技术,同时还要想到更远的需求以便提早作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
2023-08-13 17:26:571

离子电推进系统的系统特点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获悉,由该所独立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经过“实践九号”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后,在长寿命地面考核试验中持续工作超过1万小时。510所所长张伟文介绍,目前我国发射的航天器一直由化学燃料执行空间推进职能,为了完成变轨、姿态调整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航天器需要携带大量燃料,这不仅占用空间,还大大增加了自身重量。他举例说,以一颗15年寿命的高轨道卫星为例,卫星约重4.8吨,其中化学燃料贮箱重量就达3吨。如果采用离子电推进系统替代化学推进,仅南北位置保持就可省去810公斤燃料,如果执行全电推进方案,使卫星“瘦身”至2吨以下,省出来的空间和重量可安装更多科学设备载荷。
2023-08-13 17:27:061

离子电推进系统的系统优势

相比以往航天器的推进方式,离子电推进技术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推进速度增量更高等显著优势。510所自2007年从工程样机起步,5年内,研制成功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走完了国外同阶段耗时近10年才走完的路。该系统装载在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卫星上,经过长达一年的在轨飞行试验考验,表现优异。专家认为该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据悉,2015年前后,电推进系统将有望在我国航天器上全面应用,从而大大提升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航天器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器性能 。
2023-08-13 17:27:201

水系铝离子储能电池工作原理

铝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对比。可充电铝离子电池在可再生能源存储方面是一种可能。随着锂电池技术研发一直少见起色,不少科学家将希望转移到其他电池技术领域,而上述铝离子电池随意弯曲与快速充电功能,既有可能被应用于手机与可穿戴设备领域。
2023-08-13 17:27:47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基本组成部分由哪些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利用膜电势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当它和含待测离子的溶液接触时,在它的敏感膜和溶液的相界面上产生与该离子活度直接有关的膜电势。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也称膜电极,这类电极有一层特殊的电极膜,电极膜对特定的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电极膜的点位与待测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能斯特公式。这类电极由于具有选择性好、平衡世间短的特点,是电位分析法用得最多的指示电极。
2023-08-13 17:27:571

以人类现有的航天技术,在宇宙里航行1光年要多久?

现在上月球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宇宙里航行大概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
2023-08-13 17:28:085

钢铁侠飞起时用的推进器原理是什么?

喷气式
2023-08-13 17:30:563

电离子治疗机的原理

电离子治疗机治疗时, 根据不同的病灶, 选用直径不同的治疗针头接触或插入人体病灶内, 利用触头与组织之间的极小气隙中形成的极高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分离, 产生等离子体火焰. 当选择强输出时, 瞬间产生3000℃左右的高温,使病变组织气化而消失. 同时,由于气化层的下面还有薄薄的凝固层, 可阻止出血, 保护表面组织, 使伤口迅速愈合.当选择弱输出时,可使病灶组织凝固或炭化而坏死.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8-13 17:31:061

离子电流整流的原理是什么❓?

还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呢,这个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多去市场上选择对比一下,找合适的。
2023-08-13 17:31:203

离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离子体发动机的原理x0dx0a经过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变为电能,再通过结构设计使电能产生电磁场;工作介质在高温下被电离,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跑出,丢掉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带正电,逸出的电子带负电,它们在总体上是呈中性的,这就形成了等离子体;呈中性的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与磁场能相互作用,由电磁感应可以获得产生加速度的力。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用太阳能引发的电磁场对载流等离子体产生罗伦兹力的原理,使处于中性的等离子状态的工作介质加速以产生推力。 x0dx0ax0dx0a这种太阳能电火箭比通常使用的化学火箭效率要高10倍,所需推进剂即工作介质较少,可使航天器有更多的空间装载有效载荷。由于它利用的是取之不竭的太阳能,故而能在太空无重力状态下连续运转几年时间。缺点是推力和加速度都很小,要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用时很长。如智慧1号的太阳能等离子体发动机提供的加速度只有0.2毫米/秒2。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假若这次飞行试验成功,今后就会在更远距离航行的航天器上采用这种推进系统。
2023-08-13 17:31:421

离子发动机有什么原理

离子发动机是太阳能电火箭发动机 三种类型中的一种,故而又将其称为太阳能电火箭。太阳能电火箭是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属于非常规推进系统。它与普遍使用的液体火箭、固体火箭等化学火箭有所不同,是靠太阳能工作,而非化学能。化学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把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经过喷管的气动热力加速,再转化为喷射燃气流的动能来产生推力。而太阳能电火箭发动机的工作介质则是通过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予以加热的方式或这种电能产生的静电场、电磁场的作用获得动能来实现反作用推进的。原理:经过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变为电能,再通过结构设计使电能 产生电磁场;工作介质在高温下被电离,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跑出,丢掉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带正电,逸出的电子带负电,它们在总体上是呈中性的,这就形成了等离子体;呈中性的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与磁场能相互作用,由电磁感应可以获得产生加速度的力。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用太阳能引发的电磁场对载流等离子体产生洛伦兹力的原理,使处于中性的等离子状态的工作介质加速以产生推力。这种太阳能电火箭比通常使用的化学火箭效率要高10倍,所需推进剂即工作介质较少,可使航天器有更多的空间装载有效载荷。由于它利用的是取之不竭的太阳能,故而能在太空无重力状态下连续运转几年时间。缺点是推力和加速度都很小,要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用时很长。如智慧1号的太阳能等离子体发动机提供的加速度只有0.2毫米/秒2。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假若这次飞行试验成功,今后就会在更远距离航行的航天器上采用这种推进系统。
2023-08-13 17:31:492

电磁推进技术什么原理

不知道
2023-08-13 17:32:006

离子发动机是怎么回事,怎么工作的?

离子发动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火箭”,其原理也并不复杂,推进剂被电离成粒子,在电磁场中加速,高速喷出。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的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电推力器,但以离子发动机的研制为主,美国航宇局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最近它有一项规模很大的计划,即“太阳电推进技术应用及准备计划”。1998年10月美国航宇局发射的空间探测器“深空”1号率先实现了以离子发动机系统为主推进,这标志着电推进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深空”1号在离子推进系统工作期间,其自主导航仪能够根据太阳电池阵产生电能的模型和器载设备功耗的情况,选择推力器的节流级,调节推力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弹道机动和中途修正也由离子推进系统来执行。 欧空局已经将电推进作为未来十大尖端技术之一。目前法国正在研制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欧空局准备应用氙离子推力器。欧空局向月球发射SMART-1探测器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如何利用离子推进技术把未来的探测器送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 俄罗斯的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得到了实际应用。日本的电弧加热式推力器已在空间自由飞行器上通过在轨测试。 目前,国际电推进研究对象还扩展到了一些采用新的工作原理的推进方案,如采用微加工工艺成型的微型离子器、采用等离子体气体聚变的推力器等。而所有这些项目大多得到了政府和大公司的资金支持。 国际上核推进技术的研发也已崭露头角。核推进火箭提供的最大速度增量可达到每秒22千米,可以大大缩短探测器到达月球的时间。运用核推进火箭,探测器到达土星的飞行时间只需要3年,而传统航天器则要花费7年的时间。核推进火箭非常安全而且有利于环保,这一点与人们平时的想象相反,因为发射核火箭时,放射性并不强。载有核助推器的空间探测器可作为普通化学火箭头部的有效载荷被发射出去,当有效载荷进入地球高轨道(即大约800千米以上)时,核反应堆开始工作。 制造核动力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目前美国已经设计出一种小型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称为微型核反应堆发动机,大约还要6~7年可制造出来。美国航宇局最近表示,它近期在月球探测技术方面想做的主要是加速包括核能推进在内的新推进技术的研发工作。在美国航宇局2003财年预算草案中,有4650万美元用于核推进研究;有7900万美元用于航天器核反应堆研制。 在月球探测中,缩短到达月球的时间,使观测卫星能以较少的推进剂携带更多的观测仪器等要求,都会使电推进、核推进等高效推进技术成为最重要的技术而得以更快地发展。 高效能源变换技术将朝着小型、轻便太阳电池方向发展。在传输技术方面,未来将开发微波或激光能源传输技术,包括从卫星到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的能源站到月球探测器等的能源传输。 由于传统控制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航天器月球探测任务多样性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高性能指标要求,先进航天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发展航天器智能自主技术,并在自己的空间探测计划中逐渐增大了对智能自主技术的投入力度。 欧空局较早就展开了在轨智能自主技术的研究。美国航宇局“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旨在研制自主航天器,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对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俄罗斯和日本的航天研究机构,在自主技术方面也都开展了研发工作。印度宇航界也非常重视具有自主功能的软件的开发。 先进航天国家在“战略规划→研究开发→型号应用”各个层次都非常重视探测器智能自主技术。他们往往按照“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的三步曲进行发展,即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做当前之事,与此同时大力开发试验下一步先进技术,同时还要想到更远的需求以便提早作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
2023-08-13 17:32:172

电磁推进技术是什么原理?

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是电磁推进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一部分是活动的。固定部分相当于把我们日常应用的电机定子从圆周结构展开变成直线结构。电机的转子也展开与展开的定子相对放置,当定子线圈接通顺序通入一定相序的电流后,原来的转子会按照相序的通入方向前进。电磁推进(electromagnetic propulsion)是人造地球卫星和行星际飞行器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推进方法。利用导电气体中电流和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气体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的一种推进方法。使用的工作介质是电离的高温气体—等离子体,故又称等离子体推进。由于用电磁加速原理可以得到比用化学燃料高1~2个数量级的排气速度,所以电磁推进系统的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比化学燃料推进系统高得多。在低气压下,电流遍及整个电极表面并在射流中形成一定分布。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使气体在轴向加速,产生很高的比冲。产生推力的机理是:1、电流和其自身磁场间的相互作用;2、电流和外加磁场间的相互作用;3、高温气体在喷管中的膨胀。在高性能MPD推进器中,第一项起主要作用,磁场力推动等离子体,使后者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由于推力和电流平方成正比,而热损耗和电流成正比,故应使电流和功率尽可能大,以提高推进器的效率,并用断续工作的方式达到所要求的推进器平均功率。此外,霍耳效应也是产生推力的机理之一。磁场对电弧的磁约束作用使电弧离开喷管壁面,并使气体离开阴极表面。这可减少喷管受热并使阴极避免遭受大量离子的轰击,从而减少阴极材料的损耗,延长喷管和电极的寿命。
2023-08-13 17:32:271

离子电推进系统原理

粒子喷射推动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6938.htm
2023-08-13 17:32:351

电磁推进器的原理是什么?

电磁推进器的原理:利用导电气体中电流和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气体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的一种推进方法。使用的工作介质是电离的高温气体—等离子体,故又称等离子体推进。由于用电磁加速原理可以得到比用化学燃料高1~2个数量级的排气速度,所以电磁推进系统的比冲(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比化学燃料推进系统高得多。50年代后期以来,曾探索过多种电磁推进方法。早期制成的简单电弧加热射流和磁流体动力加速器等,有比冲较低、重量大和电极损耗较严重等缺点。70年代采用的有磁等离子体动力电弧射流推进器(简称 MPD推进器)和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简称PPT推进器)两类。扩展资料:产生推力的机理:1、电流和其自身磁场间的相互作用;2、电流和外加磁场间的相互作用;3、高温气体在喷管中的膨胀。在高性能MPD推进器中,第一项起主要作用,磁场力推动等离子体,使后者高速喷射而产生推力。由于推力和电流平方成正比,而热损耗和电流成正比,故应使电流和功率尽可能大,以提高推进器的效率,并用断续工作的方式达到所要求的推进器平均功率。此外,霍尔效应(见磁流体发电)也是产生推力的机理之一。磁场对电弧的磁约束作用使电弧离开喷管壁面,并使气体离开阴极表面。这可减少喷管受热并使阴极避免遭受大量离子的轰击,从而减少阴极材料的损耗,延长喷管和电极的寿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推进
2023-08-13 17:32:441

什么是离子发动机?离子发动机是否能够推动地球实现流浪?

离子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采用离子提供能量。现在人类还不能完全的掌握这项科学技术。但是以后可能会推动科技的变革。
2023-08-13 17:32:584

电磁推进器的原理是什么?

电磁推进器是由外国一名科学家最先提出,用于未来卫星星际旅行。电磁推进器利用电磁流,向后喷射电子波,产生微弱推力,推进卫星向前运行。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证明该理论的可行性,美国航天局也在根据中国的实验结果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对于为何能够产生推力,虽然中国在此方面已经许多很多成就,但也是比较迷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待年轻人解决。未来电磁推进器应用前景非常美,特别是对于太空这样给一点阳光就往前奔跑的微重力环境。电磁推进器只需要使用点,不消耗任何燃料,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提供推力必须的电,而且也可以携带核聚变装置在冰冷无光的空间航行。当前中国科学家面临的困难是推力小,实用价值还不够。电磁推进器属于新兴推进器,不像等离子推进器已经有了几十年发展史。据可靠消息,中国不久准备发射一枚验证设备到太空,验证电磁推进器的实用性。在电磁推力方面,无论是技术储备和性能上,中国都走在美国前列,随着技术发展必然是未来中国卫星推进器家族中的主力军。
2023-08-13 17:33:463

SMART-1号的等离子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离子发动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火箭”,其原理也并不复杂,推进剂被电离成粒子,在电磁场中加速,高速喷出。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的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电推力器,但以离子发动机的研制为主,美国航宇局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最近它有一项规模很大的计划,即“太阳电推进技术应用及准备计划”。1998年10月美国航宇局发射的空间探测器“深空”1号率先实现了以离子发动机系统为主推进,这标志着电推进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深空”1号在离子推进系统工作期间,其自主导航仪能够根据太阳电池阵产生电能的模型和器载设备功耗的情况,选择推力器的节流级,调节推力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弹道机动和中途修正也由离子推进系统来执行。 欧空局已经将电推进作为未来十大尖端技术之一。目前法国正在研制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欧空局准备应用氙离子推力器。欧空局向月球发射SMART-1探测器的目的之一就是验证如何利用离子推进技术把未来的探测器送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 俄罗斯的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得到了实际应用。日本的电弧加热式推力器已在空间自由飞行器上通过在轨测试。 目前,国际电推进研究对象还扩展到了一些采用新的工作原理的推进方案,如采用微加工工艺成型的微型离子器、采用等离子体气体聚变的推力器等。而所有这些项目大多得到了政府和大公司的资金支持。 国际上核推进技术的研发也已崭露头角。核推进火箭提供的最大速度增量可达到每秒22千米,可以大大缩短探测器到达月球的时间。运用核推进火箭,探测器到达土星的飞行时间只需要3年,而传统航天器则要花费7年的时间。核推进火箭非常安全而且有利于环保,这一点与人们平时的想象相反,因为发射核火箭时,放射性并不强。载有核助推器的空间探测器可作为普通化学火箭头部的有效载荷被发射出去,当有效载荷进入地球高轨道(即大约800千米以上)时,核反应堆开始工作。 制造核动力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目前美国已经设计出一种小型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称为微型核反应堆发动机,大约还要6~7年可制造出来。美国航宇局最近表示,它近期在月球探测技术方面想做的主要是加速包括核能推进在内的新推进技术的研发工作。在美国航宇局2003财年预算草案中,有4650万美元用于核推进研究;有7900万美元用于航天器核反应堆研制。 在月球探测中,缩短到达月球的时间,使观测卫星能以较少的推进剂携带更多的观测仪器等要求,都会使电推进、核推进等高效推进技术成为最重要的技术而得以更快地发展。 高效能源变换技术将朝着小型、轻便太阳电池方向发展。在传输技术方面,未来将开发微波或激光能源传输技术,包括从卫星到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的能源站到月球探测器等的能源传输。 由于传统控制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航天器月球探测任务多样性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高性能指标要求,先进航天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发展航天器智能自主技术,并在自己的空间探测计划中逐渐增大了对智能自主技术的投入力度。 欧空局较早就展开了在轨智能自主技术的研究。美国航宇局“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旨在研制自主航天器,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对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俄罗斯和日本的航天研究机构,在自主技术方面也都开展了研发工作。印度宇航界也非常重视具有自主功能的软件的开发。 先进航天国家在“战略规划→研究开发→型号应用”各个层次都非常重视探测器智能自主技术。他们往往按照“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的三步曲进行发展,即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做当前之事,与此同时大力开发试验下一步先进技术,同时还要想到更远的需求以便提早作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
2023-08-13 17:34:011

什么是离子引擎?飞船或者火箭上用的。

分类: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 问题描述: 如题 解析: 离子引擎是采用电推进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电场使一束正电荷或离子加速远离飞船。虽然欧洲宇航局目前承担月球探测任务的飞船SMART-1也使用电推进,但是这种新型的离子引擎在燃料的效率方面是其10倍。欧洲宇航局的工程师表示,在动力的需求与SMART-1飞船相当的情况下,未来的飞船使用新的离子引擎将使其不仅仅能到达月球,而且可以穿越整个太阳系。 这次测试的新型引擎被称为DS4G离子发动机,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短短4个月中设计制造的。新型引擎的第一次测试已于2005年11月在欧洲宇航局设在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电推进实验室进行。 DS4G离子引擎应用了与传统离子引擎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离子推进学的先驱戴维-福恩在2001年提出的。他使用了4个栅格来解决传统离子引擎存在的不足,即分两阶段来减弱离子的吸引和加速度。在第一阶段,前两个栅格之间的距离很小并都在极高电压下工作,电压的小差别使离子可以安全地离开而不撞在栅格上。在第二阶段,另两个栅格放置的距离比较大,并在低电压下工作。两幅栅格电压的巨大差别可以大幅加速提取的离子。测试中,研究人员探测到的电压差别高达3万伏,这产生了一个以21万米每秒飞行的离子,比传统的离子引擎设计快了4倍。而这也使引擎的燃料效率提高了4倍,并使得引擎更加紧凑。 然而,欧洲宇航局称,新型引擎设计应用到航天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他们下一步将从新引擎的实验室试验转入飞船飞行应用上,并恰当定义这种新引擎能够进行的新任务。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phys/news9786
2023-08-13 17:34:091

霍尔推进器射出的离子从哪里来的?质量守恒吗

霍尔推进器是需要“推进剂”的,质量守恒。现在的霍尔推进器大多采用氡、氩、铋、碘、镁、锌等元素作为推进剂,将其离子化后,在磁场作用下进行加速,以几十千米/秒的速度喷射出去,实验室可达到将近100千米/秒的速度。中性粒子在磁场中不受力,因此推进剂必须先离子化,离子化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①、化合法,比如氯化钠,氯离子与钠离子所带电荷不同,在磁场中分别走不同路线,因此被分离,然后通过不同的路线被喷射出去;②、电子束辐射法,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推进剂,导致推进剂电离,然后就能被磁场加速并喷射出去;③、高温等离子化,温度就是原子/分子动能,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电子获得足够动能,摆脱原子核束缚,物质变成阳离子+自由电子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等离子态”。通过高温将物质等离子化,然后就可以用磁场分离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分别加速并喷射出去。理论上,任何元素都可以离子化,都可以作为霍尔推进器的推进剂,只是其功率、比冲可能高低不一。《流浪地球》中,北半球的上万个“行星推进器”和赤道上的“转向推进器”都是霍尔推进器。在影片中,人类挖山取石作为推进剂,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其能量来源无法深究。
2023-08-13 17:34:171

霍尔推进器射出的离子从哪里来的?质量守恒吗?

霍尔推进器是需要“推进剂”的,质量守恒。现在的霍尔推进器大多采用氡、氩、铋、碘、镁、锌等元素作为推进剂,将其离子化后,在磁场作用下进行加速,以几十千米/秒的速度喷射出去,实验室可达到将近100千米/秒的速度。中性粒子在磁场中不受力,因此推进剂必须先离子化,离子化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①、化合法,比如氯化钠,氯离子与钠离子所带电荷不同,在磁场中分别走不同路线,因此被分离,然后通过不同的路线被喷射出去;②、电子束辐射法,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推进剂,导致推进剂电离,然后就能被磁场加速并喷射出去;③、高温等离子化,温度就是原子/分子动能,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电子获得足够动能,摆脱原子核束缚,物质变成阳离子+自由电子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等离子态”。通过高温将物质等离子化,然后就可以用磁场分离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分别加速并喷射出去。理论上,任何元素都可以离子化,都可以作为霍尔推进器的推进剂,只是其功率、比冲可能高低不一。《流浪地球》中,北半球的上万个“行星推进器”和赤道上的“转向推进器”都是霍尔推进器。在影片中,人类挖山取石作为推进剂,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其能量来源无法深究。
2023-08-13 17:34:252

水系铝离子储能电池工作原理

水系铝离子储能电池工作原理铝离子电池是一类可充电电池,放电时,铝离子从阴极移动到阳极,充电时,铝离子又回到阴极。铝离子电池具有高效耐用、超快充电、高安全性、可折叠、材料成本低、灵活和较长寿命。铝离子电池重要应用在小型电子设备、电力网、电动汽车等。因此,铝离子电池研发并得到实际应用后,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成为可穿戴设备产品的主流电池。
2023-08-13 17:34:331

离子风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离子风机是根据ESD尖端放电原理,利用高压在针尖电离空气产出正负离子,通过风扇吹出大量正负离子,中和目标中的电荷。从而达到去静电的目的
2023-08-13 17:34:511

负离子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负离子电风扇有哪些作用

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除了普通的电风扇,很多人还会选择使用负离子电风扇。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负离子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及负离子电风扇有哪些作用。一、负离子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负电荷的气流,将物体表面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电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二、负离子电风扇有哪些作用1、制造活性氧: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空调病。2、改善肺功能:人体吸入携氧负离子后,肺可增加吸收氧气20%,而多排出15%的二氧化碳。3、促进新陈代谢:激活肌体多种酶,促进新陈代谢。4、增强抗病能力:可改变肌体反应能力,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增强肌体免疫力。5、改善睡眠:经负氧离子作用,可使人精神振奋,工作效率提高,还可改善睡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6、杀菌功能: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微量臭氧,二者合一更易吸附各种病毒、细菌,使其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其死亡.除尘灭菌,减轻二手烟危害更有效。7、清新空气、消烟除尘: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积。8、保护作用:中和电视、电脑的高压静电,在其前面形成一层负离子保护层有效减少电视、电脑产生的高压静电对眼睛的伤害,有效预防近视,同时减少灰尘对电视、电脑的损害。以上就是对负离子电风扇工作原理和作用的介绍,它比普通的电风扇兼具了更多的功能,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考虑选购。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8-13 17:35:091

离子动力技术有哪些

这种技术设备名称如下:1、离子推力器,又称离子发动机,为空间电推进技术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推力小、比冲高,广泛应用于空间推进。2、微型推进器被认为是同类产品中第一个完全印刷的设备,它沿着外壳发射来自发射锥的带电离子粒子,以使其具有几微牛顿的推进力。
2023-08-13 17:35:171

在宇宙中可否依靠纯电力航行?

在宇宙中是否可以靠纯电力航行?我们先看看飞机是怎么飞的。 电风扇是通过叶片旋转,让空气流动,送出来的风,吹在我们身上感觉特别凉爽,如果我们把这种叶片放到飞机上,做成电动螺旋桨,能让飞机前行,这个成为可能吗?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利用电驱制成无人机,例如,大疆无人机就是利用锂电进行驱动的。 当然用用航拍、巡检、测绘等还是可以使用,如果续航时间长,承担更艰巨的任务还是不能胜任的,比如军用无人机,还得需要其它燃料作为动力才能更好的完成猎杀、轰炸等任务。如果电力驱动大型客机飞行是根本不可能,目前还不能输出那么大功率,让飞机冲上蓝天。 飞机是由进气道的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吸进空气,供给燃烧室,和油箱过来的然油混合后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以很高的速度从尾喷口喷出,产生很大的反推力,这就是飞机前进的动力。它是 依靠空气获得前行的动力, 这是我们地球上飞行器在天上飞来飞去原因,没有空气,飞机也就不能天上飞行了。 宇宙中接近真空状态,没有空气,航空探测器不能象飞机那样通过空气获得前进动力了,我们只能人为制造反向气体喷出,通过化学物质和氧化剂的混合物燃烧,获得反向气流来获得前行动力。 嫦娥五号每一次点火变轨都要用化学燃料获得动力,这种方式输出的功率高,获得的反向作用力大,可以使用探测器瞬间获得较高的速度,这对于减速制动,加速至逃逸速度有较好动力输出,至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探测器想要完成快速变轨机动,依然沿用这种方式获得反冲作用力。 “旅行者一号”1977年9月发射,离开地球至今已经40年了,开始了星际航行,现在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冲出太阳系,那么就要具备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才能成为可能。虽然它装有放射性元素发动机和太阳能电池帆板,也有一些电力供应,也只是维持信号的传送之用。在飞行过程中,自身还是携带了一些燃料用于加速、变轨和发电,也没有用电驱动获得动力。 日本的隼鸟二号,飞到了3.5亿公里之外的小行星采样,它在太空中飞行过程中却是使用离子推进器,它是通过电能作用于工质激发高速离子流向后推进,它所喷出的是一束带电粒子或是离子。 离子推进器是采用传统的火箭式喷气式原理,但是它并不是采用燃料燃烧而排出炽热的气体,它通过电能提供的推动力,但这种方式动力相对较弱,只能应用于空间推进,如航天器姿态控制、位置保持、轨道机动和星际飞行等。 这种离子推进器只能是获得初始速度之后,作用于探测器上才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最适合长距离航行。日本隼鸟二号就是使用这种推进器来维持轨道运行的,由于宇宙中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地球上空气阻力,尽管推力较小,只要有持续不断的推力输出,也会把探测器加速到更高的速度飞行。 当然隼鸟二号着陆的是一颗只有900米大小的小行星,比月球引力小很多,利用离子推进器可以实现着陆,如果是月球引力的话,离子推进器着陆是不能胜任的,还要使用传统的化学燃料方式获得反向推力,才能实现软着陆。 总结一下,如果探测器用于星际航行,获是较高的初速度之后(第二宇宙速度),依靠其它的天体引力(引力弹弓),再借助离子推进器使用,也是未来深空探测的主流模式,它可以让我们在 探索 太空的路上走得更远。 目前不需要工质就能推进的,只有曲率和光帆。曲率遥不可及,就只剩光帆了。利用光压前后的压差。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船头收集各种离子,船尾通过离子加速,把离子喷出去。除了曲率目前任何推进器都需要工质,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推进。 电推是存在的,只不过,推力太小。可以用于宇宙航行长时但缓慢加速的动力。但不适用短时大机动动力。 宇宙靠纯电力航行肯定不行!宇宙飞船必须向后方高速抛射物质才行。火箭向后喷射物质的质量乘速度等于箭身的质量乘速度。火箭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加速,靠惯性航行。宇宙是真空,没有空气,靠纯电力没法加速。 不行。必须要作为一个喷子才能在宇宙中航行[捂脸][我想静静] 等离子推进器,将来的核聚变发动机,将会是人类 探索 宇宙的力量。 想知道电力的来源。 电力推动是可行的,方式也比较多,离子束是方式之一。 目前来说,最有机会的那种无工质宇宙航行技术,已经被否掉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宇宙航行技术,都建立在往外喷东西的基础上。 纯电力宇宙航行的最大问题,就是没啥东西往外喷…… 霍尔推进器了解一下 可以的。霍尔效应推进器可以做到,但功率极小。在太空中由于没有阻力,持续加力,理论上可以将飞行器加速到非常快。
2023-08-13 17:36:461

什么是离子引擎?飞船或者火箭上用的。

不知道下面答案能不能帮到你 离子引擎是采用电推进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电场使一束正电荷或离子加速远离飞船。虽然欧洲宇航局目前承担月球探测任务的飞船SMART-1也使用电推进,但是这种新型的离子引擎在燃料的效率方面是其10倍。欧洲宇航局的工程师表示,在动力的需求与SMART-1飞船相当的情况下,未来的飞船使用新的离子引擎将使其不仅仅能到达月球,而且可以穿越整个太阳系。 这次测试的新型引擎被称为DS4G离子发动机,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短短4个月中设计制造的。新型引擎的第一次测试已于2005年11月在欧洲宇航局设在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电推进实验室进行。 DS4G离子引擎应用了与传统离子引擎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离子推进学的先驱戴维-福恩在2001年提出的。他使用了4个栅格来解决传统离子引擎存在的不足,即分两阶段来减弱离子的吸引和加速度。在第一阶段,前两个栅格之间的距离很小并都在极高电压下工作,电压的小差别使离子可以安全地离开而不撞在栅格上。在第二阶段,另两个栅格放置的距离比较大,并在低电压下工作。两幅栅格电压的巨大差别可以大幅加速提取的离子。 测试中,研究人员探测到的电压差别高达3万伏,这产生了一个以21万米每秒飞行的离子,比传统的离子引擎设计快了4倍。而这也使引擎的燃料效率提高了4倍,并使得引擎更加紧凑。 然而,欧洲宇航局称,新型引擎设计应用到航天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他们下一步将从新引擎的实验室试验转入飞船飞行应用上,并恰当定义这种新引擎能够进行的新任务。
2023-08-13 17:36:541

离子静电球的原理是什么

离子静电球的原理是绝缘体与金属摩擦起电并可载电输送,马达带动及带与金属刷摩擦起电,一方面皮带载电输送至上方金属球壳,也将上方产生的电荷向下输送,另一方面底座之金属刷接地,将累积之电量导走。为了要避免放电时的能量造成气体分子产生化学变化,通常灌入化性稳定的惰性气体,例如氩等。
2023-08-13 17:37:051

什么是离子引擎?飞船或者火箭上用的。

离子引擎是采用电推进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电场使一束正电荷或离子加速远离飞船。虽然欧洲宇航局目前承担月球探测任务的飞船SMART-1也使用电推进,但是这种新型的离子引擎在燃料的效率方面是其10倍。欧洲宇航局的工程师表示,在动力的需求与SMART-1飞船相当的情况下,未来的飞船使用新的离子引擎将使其不仅仅能到达月球,而且可以穿越整个太阳系。 这次测试的新型引擎被称为DS4G离子发动机,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短短4个月中设计制造的。新型引擎的第一次测试已于2005年11月在欧洲宇航局设在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电推进实验室进行。 DS4G离子引擎应用了与传统离子引擎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离子推进学的先驱戴维-福恩在2001年提出的。他使用了4个栅格来解决传统离子引擎存在的不足,即分两阶段来减弱离子的吸引和加速度。在第一阶段,前两个栅格之间的距离很小并都在极高电压下工作,电压的小差别使离子可以安全地离开而不撞在栅格上。在第二阶段,另两个栅格放置的距离比较大,并在低电压下工作。两幅栅格电压的巨大差别可以大幅加速提取的离子。 测试中,研究人员探测到的电压差别高达3万伏,这产生了一个以21万米每秒飞行的离子,比传统的离子引擎设计快了4倍。而这也使引擎的燃料效率提高了4倍,并使得引擎更加紧凑。 然而,欧洲宇航局称,新型引擎设计应用到航天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他们下一步将从新引擎的实验室试验转入飞船飞行应用上,并恰当定义这种新引擎能够进行的新任务。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http://www.physorg.com/news9786.html
2023-08-13 17:37:131

莱宝离子源工作原理

中性原子或分子与工作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莱宝离子源是使中性原子或分子电离,并从中引出离子束流的装置,工作原理是中性原子或分子从气体分配器的孔进入阳极包围的放电区,从阴极发射的电子近似沿磁力线进入该放电区与工作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离子源是使中性原子或分子电离,并从中引出离子束流的装置是各种类型的离子加速器、质谱仪、电磁同位素分离器、离子注入机、离子束刻蚀装置、离子推进器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中的中性束注入器等设备的不可缺少的部件。
2023-08-13 17:37:321

科学家搞出离子推进器,即将进入太空实验

Neumann博士这项技术可不得了:往返火星不要中途加油,靠回收太空垃圾做燃料。毕业于悉尼大学的Paddy Neumann博士和两位来自该校的教授已经发明了一款离子推进器,以取代现有的需要携带大量化学燃料的火箭推进技术。发明者之一的Marcela Bilek教授说,他们在世纪初就造出了一个系统,“一个由中央触发器和高电离通量触发脉冲的阴极电弧”。在当时那个阶段,这个机器只有拳头大小,从一个温度贼高的等离子球中透过磁喷嘴以贼快的速度喷射离子。Bliek教授解释说阴极电弧是一个使用固体燃料——金属——的系统,跟焊弧的工作原理差不多。“就是把固体烧蚀,然后变成等离子——你们看到的太阳就是这个东西,”她说。她说,在Neumann博士加入他们之前,这一技术曾用在薄膜上,但是Neumann博士想要知道能否将其用在推进器上。“就是因为它能以贼快的速度喷射粒子,”Bliek教授说。Neumann博士说他对这项技术开始产生兴趣是在大三那年,当时他在悉尼大学学习物理和工程,参加了等离子物理部的一项特殊研究,他负责测量脉冲弧放电时的电场和磁场强度。“我帮助他们建造了探测器,完成了测量,”Neumann博士说。 “当时的测量数据显示,钛离子和钛等离子可以在强烈的磁场中以约每秒23000公里的速度运行,所以它们必须要减速才可以。从氢氧火箭推进器尾部出来的粒子,它们的速度是每秒4.5公里。” 这项技术还可以回收太空垃圾,宇宙是我家,环保靠大家。Bliek教授说在他们的实验里,镁是可以产生最高比冲量的燃料,也是效率最高的燃料。“镁刚好是一种轻金属,在太空材料中广泛运用,”她说。Bliek教授说下一步就是要在国际空间站上折腾这项技术,可能在2018年末实现。“我们已经在地球上模拟了宇宙真空进行试验,但只是小型真空系统,所以那将是首次宇宙环境下的实地测试,并且在飞船上实时监视。”Neumann博士说:“我们的测试会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最好是整整一年,从而我们能测量它能在多长时间内提供多少推力。会遇到特殊的失效情况吗?随着时间推移它会改变行为吗?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吗?只有在太空中实际测试我们才能告诉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这些答案。”Neumann博士的研究已经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文:许叔/煎蛋网关于煎蛋:资深新鲜事推送鸡。网站 Jandan.net,公众号:煎蛋(公众号ID:jandancom,并没有i)
2023-08-13 17:37:401

负离子电吹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市面上有一种电吹风叫负离子电吹风,那么这种电吹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负离子电吹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据销售员介绍,负离子电吹风主要是装了一个负离子发生器,这样,电吹风工作时就可产生带负电的离子微粒,中和头发常有的正电荷,从而平服乱发,使其服帖顺滑,还可以消除静电,让秀发更顺滑易梳,造型效果更理想。普通吹风机则没有这种功效。在其产品说明书上,记者看到该款负离子吹风机有“超过500ions3(每立方厘米负离子释放量达到自然森林释放量的一半)的负离子释放量,能阻止静电的发生;水分保湿,恢复头发光泽;活化细胞不分叉,不断裂;深层滋润,让头发柔顺飘逸;次日早晨,头发不变形,易整理”。   负离子电吹风的作用   一些企业在宣传时还给自己的.产品增添了其他健康功能。一款负离子吹风机的产品前言中这样介绍:负离子发射浓度高达几个亿,真正的护发、养发,使头发亮丽,负离子本身具有杀菌、消毒、除尘作用,净化室内空气。   带有负离子功能的电吹风2005年就已经面市,不过由于产品机型较少、厂商推广不足、价格昂贵、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也不多,导致销售增长缓慢。从200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到这一产品的优势,开始投放更多新品。   那么,时下流行的负离子电吹风是否对头发真的有如此神奇的美发效果呢?如果说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能中和头发中的正电荷,从而让头发易于梳理还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如果说电吹风吹出的负离子可有益健康、能对头发起到美发效果、净化环境,则需进一步验证,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认证。这在关于家用电吹风的行业标准中也未特别体现,只能说是企业为吸引消费者购买而进行的概念炒作。   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是氧气负离子。而市场上不少家电产品上安装的负离子发生器制造的可能是氮气的负离子,而氮气负离子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要盲目购买时下的所谓新概念电子产品。
2023-08-13 17:37:541

离子静电球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空气中有一定的带电粒子,当这些带电粒子以高速撞击到稀有气体分子的时候,就会发出光芒。离子球中的电极会让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加速,同时,由于球中的气体稀薄,带电粒子可以加到足够的速度,撞击稀有气体分子产生光芒。离子球外的带电粒子也被加速了,你可以试着把离子球靠近一个没有电的节能灯管,灯管会发光。采纳哦
2023-08-13 17:3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