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辩证法有哪些原理?

2023-08-22 14:04:23
TAG: 原理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辩证法的主要原理

一.联系观

1.联系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客观性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优点,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A.强调整体的原理

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整体居于主导,统率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的部分。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最优方案,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B.强调部分原理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构成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A.系统的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要着眼于事物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的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量,实现(或者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持适量原则)。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三.矛盾观

1.对立统一(或矛盾基础的知识)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斗争性是矛盾排斥,对立。

(4)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标志词特点,特点)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标志词试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3)(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4)坚持矛盾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相关推荐

辩证法原理有哪些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一词,源出古希腊文,是进行谈话和辩论的意思。近代以来成为“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辩证法原理有哪些辩证法原理包括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3.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23-08-13 20:16:451

辩证法原理

辩证法是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源自于古希腊的逻辑辩证过程,其三种基本形式为:古代的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近代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的发展是由它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推动的。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一词,出自希腊语“dialego”,传入中国,与中华道根思想文化相合,扩大增强其内核。辩证法一词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特点分析(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023-08-13 20:17:032

辩证法包括哪些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讲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矛盾有两点论和重点论,所以我们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或者是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2、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告诉我们做事要注意平时量的积累,当量积累的一定时,突破了度的限制,就达到了质的飞跃。3、否定之否定规律指明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新的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对待旧事物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正所谓“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2023-08-13 20:17:151

辩证法原理

辩证法是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源自于古希腊的逻辑辩证过程,其三种基本形式为:古代的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近代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的发展是由它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推动的。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一词,出自希腊语“dialego”,传入中国,与中华道根思想文化相合,扩大增强其内核。辩证法一词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特点分析(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023-08-13 20:17:24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023-08-13 20:17:312

真理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真理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其辩证关系原理为: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且从人类的认识本性上来说其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并且其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所以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这两种真理的属性是相区别的.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没有相对真理就无所谓绝对真理,反之亦然.两者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023-08-13 20:17:561

唯物辩证法有几个方法论及原理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是相对于枝叶而言的,是指树木最有用的部分,引申为事物最重要的东西。①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基础的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关系原理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包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重视内容兼顾形式的方法、调整结构优化功能的方法、追溯原因预见结果的方法、通过偶然认识必然的方法、有利可能变成美好现实的方法。
2023-08-13 20:18:051

马原材料分析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1.发展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2.辩证的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实是求是。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它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这个原理要求我们-注重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023-08-13 20:18:161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所体现的辩证法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分别是什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该语句是要求人们在做事、想问题时,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最早是由列宁提出来的,他在《共产主义》一文中批评匈牙利共产党员库恩·贝拉时写道:“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扩展资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的客观情况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8-13 20:18:261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性,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023-08-13 20:18:572

辩证法原理分析

1.1我们都知道辩证法,但我敢打赌,我们没有人喜欢辩证法,更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讲辩证法-----对于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尤其是从文科生过来的人,没有不受到过辩证法理论的折磨------无论我们怎么讨厌辩证法(主要是基于学习和考试的角度,那么,我们还讨厌人类历史实在太长呢),但我们必须承认:辩证法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它大概是形而上学理论中最有实用价值的理论。1.2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来自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我无意贬低马克思这位伟大的以思想为武器的战士-----------马克思的真正贡献还在于给出了“共产主义”这样的极为绚丽的未来图景,我认为我们终将以特别的方式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只是一种思维方法,不能作为一种本体论的思想------在我看来,这里始终就是没有或不愿意跨越“万物皆像”的巨大认识上的鸿沟。1.3后来的哲学界公认是黑格尔结束了形而上学的思考,海德格尔偏偏认为是尼采结束了形而上学的思考--------这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尼采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开创者-------尼采的思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否定一切绝对真理和绝对权威------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认为是尼采结束了形而上学的思考:如果是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终结者,那么,留下的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直入云霄的理论高峰,而如果是尼采结束了形而上学的思考,那么留下的却是一片空白---------因为尼采否定了一切绝对理论,即体现为这句话“上帝已死”:尼采才是真正勇敢的战士,他把延续了2000年的所有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归结为虚无:没有什么真实和绝对真理,有的只有让别人或别物服从自己的意愿。1.4黑格尔的哲学自成体系,而且无懈可击,它从逻辑哲学(即方法论)入手,再详细论述自然哲学(即客体精神),最后通过精神逻辑,回到了主体精神并最终归到绝对精神-------任意翻开一本哲学书,都会找到对于黑格尔思想的引述和评论(真正敢于评论的很少,但存在不少人敢于评论黑格尔哲学的某个局部),所以,我只是在想选取一个极其狭窄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辩证法原理---------所以,不要担心,我会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2.1辩证法可以表述为:对于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一个和它相反的系统,并且它们会终将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而消除这种对立关系-------如果借用这个理论,你可以轻易的预言反物质的存在,并且预言物质和反物质相遇会统一为纯能量-------当然,没有哪个物理学家愿意认为反物质的存在可以从辩证法中推导出来;同样的,我们的宇宙属于一个膨胀的空间,那么,辩证法要求一定存在一个不断收缩的空间-------这在广义相对论中只是一个解而已-----但是,辩证法预言了,两种空间最终会统一为一个整体:无论哪个空间最终要么在大撕裂中变为虚无,要么在大坍缩中变为虚无;我们的宇宙被认为是一个有着物质和能量的时空,那么,根据辩证法,一定存在一个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的时空-------这同样也是广义相对论的解------它们也会统一在一起,一个伪真空的时空算不算是它们的统一呢?2.2辩证法同样适合于纯粹的思维中:蒙田说人类最大的不幸在于不能认识到死亡的客观性---------辩证法会告诉你,人类最大的不幸在于认识到死亡的客观性------两个命题形成的合题是:人类的不幸跟你是否认识到死亡的客观性毫无关系-----------它存在一个反题:人类的不幸跟你是否认识到死亡的客观性关系重大------它们可以再次形成一个合题:能否认识到死亡的客观性,将关系到人类的幸与不幸。荣格说过:人生的悲剧大都因为不肯安安静静的呆在的房间里------辩证法告诉你,存在一个反题:人生的悲剧大都因为安安静静的呆在的房间里-----两者的合题是:人生的悲剧跟你是否愿意安安静静的呆在房间里无关------它还有一个反题:人生的悲剧跟你是否愿意安安静静的呆在房间里有关------它们的合题是:人生的悲剧跟你是否愿意安安静静的呆在房间里或许有关。2.3这更像是一个语言游戏,我刚才举例只是让你理解辩证法,事实上,辩证法的有效性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解读----例如哥德尔定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都存在它无法判定的命题------它完全可以由形式系统的定义经由辩证法推导出来:如果一个形式系统生成的命题都是可判定的,那么,它的反命题也会成立,一个形式系统生成的命题中存在不可判定的----它们的合命题就是:一个形式系统只有不断的纳入其不可判定的命题,才能保持对所有的命题的可判定性-------当然,我们不会承认,辩证法可以代替哥德尔定理的证明(我认为这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语言)。2.4所以,辩证法的这个最为极端的断言就有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意味:所有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变化都可以由辩证法来描述----------请记住这个看上去很偏激的观点,但它有一个相对保守一点的描述: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考虑到辩证法的权威性,所以,我的阐述至少有一半是来阐述这个观点:为什么我没有把辩证法列为终极理论。
2023-08-13 20:19:131

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阐述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所以说事物发展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2023-08-13 20:19:213

辩证法内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观: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兼顾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系统优化方法是重要的联系观点。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创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023-08-13 20:19:392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唯物论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一原理与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即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反对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与做法。 (2)如何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的。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主观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从静态讲的,历史的统一是从动态来讲的。因此,我们既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这一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受实践的限制,受客观事物自身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2)从主观方面来看,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些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3)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一)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因此,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辩证法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把握以下几点。 (一)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又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内部联系,反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配制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1)既不能否认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的联系强加给事物。(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时必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果联系是普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即它一定是由某种现象所引起,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所谓“自觉性”就是要求们从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所谓“预见性”就是要求我们预见某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有对后果进行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的就是这一哲学道理。 (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一是二者的内涵不同。不能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二是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三是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即要求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即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根据2005年的文综考试大纲,删除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这一知识点。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两点。(一)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点删除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这一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这一知识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坚持矛盾分析法。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两分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彻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同时,矛盾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其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反对形而上学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四)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每一个矛盾中,矛盾的双方也有主次之分。客观事物内部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四点。 (一)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量变、质变及其二者的关系。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泊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2)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要特别注意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3)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把握适度原则,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出现的事物会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一次引起质变。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其间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遭受失败。要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 认识论 主要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374032.html?fr=qrl3
2023-08-13 20:20:032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就是根据自然的规律,然后辨证分析事物的对立面,来考量很多问题以及分析的方式。这是我们在进行很多物质分析时的原理。
2023-08-13 20:20:162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①矛盾特殊性(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辩证的否定(或: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或: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或: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或:共性与个性相统一)。⑤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或: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或: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23-08-13 20:20:262

辩证法原理有哪些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一词,源出古希腊文,是进行谈话和辩论的意思。近代以来成为“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辩证法原理有哪些辩证法原理包括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3.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23-08-13 20:20:461

真理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真理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其辩证关系原理为: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2.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且从人类的认识本性上来说其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并且其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所以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这两种真理的属性是相区别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没有相对真理就无所谓绝对真理,反之亦然.两者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023-08-13 20:21:051

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观: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兼顾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系统优化方法是重要的联系观点。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创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023-08-13 20:21:516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有哪些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科技史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研究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1.阐明自然界物质存在方式的辩证观,论述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特征,阐明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形式。2.阐明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辨证观,描述自然界物质系统及其演化的图景,揭示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特征,揭示和描述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趋势和机制。3.阐明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与演化的辩证观,论述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存在与演化观,揭示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序列和演化序列的辩证观,揭示自然界物质系统结构和过程的辩证观。4.阐明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地论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阐明科学技术与人工自然建设及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023-08-13 20:22:182

哲学辩证法有几个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①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关于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和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否定的辩证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形成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发展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发展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③关于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等成对范畴的观点; 关于这些范畴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023-08-13 20:22:281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有哪些

一、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023-08-13 20:22:381

该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023-08-13 20:22:481

唯物辩证法 和 辩证唯物论在大纲版教材中有哪些要点?

题干不详
2023-08-13 20:22:562

唯物辩证法的起源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的进程由心灵“正、反、合”的“对反、重复、超越”原则支配,这是辩证法。费尔巴哈则提出“唯物质才是真实”的世界观,这是唯物主义。马克思结合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说而创造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哲学中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 。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 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永远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2023-08-13 20:23:21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关于哪几个方面?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
2023-08-13 20:23:383

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切现象都具有双重性,即事物都具有矛盾这一双重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的,它们拥有非常多的双重性,不同的现象发生变化时也具有矛盾性。此外,唯物主义还认为,事物存在、发展和消亡,只有通过洞察这种双重性,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关于事物的发展规律,即自然史上无非是矛盾发展,即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不断地发展冲突和变化来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
2023-08-13 20:23:461

材料2说明了辩证法中的什么原理

什么材料????
2023-08-13 20:23:563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 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永远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2023-08-13 20:24:221

高二政治哲学中的“原理”指的是什么

基本的完整的正确的道理。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①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物质论和意识论及其辩证关系论;②联系和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③关于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的原理;④关于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等成对范畴的原理;⑤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等等。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原理;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等。
2023-08-13 20:24:421

辩证唯物原理有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但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2.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3:认识是辩证过程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不可知论把思维、意识同客观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可能完全认识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脑的产物归根结柢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会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当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观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使这一过程产生出来,并使它为人们的目的服务时,就证明了人们确实认识了这一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从而创造了认识的物质器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不能自然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而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杜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和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使自己得到发展与完善。4、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 行为选择上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取向。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第一,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第二,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必须得以维护;第三,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种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2023-08-13 20:24:511

结合自己经历谈谈唯物论与辩证法的主要原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2)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革命和创新
2023-08-13 20:25:012

什么是辩证法思想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要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矛盾的含义原理:   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矛盾是客观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得出对应的方法论:   方法论: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
2023-08-13 20:25:101

马原的辩证法原理有哪些

辩证法是: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辩证法的内容有:一、对立统一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二、质量互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三、否定之否定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在肯定否定规律中重点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2023-08-13 20:25:212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质、量、度。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质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只要不引起质的变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质的稳定性,仍是原来的事物。这种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它所提示的是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总趋势。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的发展。(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双方形成矛盾统一体,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构成了事物的自我发展。(3)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①促进事物的量变。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②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发展达到了极限,斗争性则突破极限,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事物产生。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涵义。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特点。③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多种解决形式。(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①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事物)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③个别包括一般,一般不能完全包括个别。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④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不同的层次和范围)。(3)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①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事物不仅是把握现象,而是分析其内部的矛盾关系,分析事物矛盾内部的对立因素的关系和作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分析事物的矛盾就要深入到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一般原因。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事物存在的特殊本质。③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仅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理论是从具体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而具体实践则表现为个性。
2023-08-13 20:25:421

辩证的否定的原理有哪些?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一事物被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来实现的,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实现。其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否定其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其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经过改造加以吸收,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辩证否定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指导思想。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2、两点,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后者就是经济建设,它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是: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即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和其他个性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2023-08-13 20:25:56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2、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3、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曾经自发地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如先秦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扩展资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 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永远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唯物辩证法指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而一个个有限的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换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的集合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物辩证法
2023-08-13 20:26:071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相互依存,即两方存在互为前提,谁也离不开谁,例如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第二方面是矛盾相互转化,例如否极泰来。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8-13 20:26:191

辩证法都包括哪些内容

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还包括: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具体说来: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方法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矛盾的含义原理: 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矛盾是客观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得出对应的方法论: 方法论: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还要学会“优化结构”.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
2023-08-13 20:26:401

轴头用英语怎么说

spindle轴头
2023-08-13 20:16:562

120万一针的国产抗癌神药火了,这种神药可以治愈所有癌症吗?

免疫性干细胞疗法确实可以,理论上可以治任何癌症,是治疗癌症的方向之一
2023-08-13 20:16:567

帮我翻译几个句子,翻译成英文,一点要准确啊

1、I "m ordinary an simple,I don"t want to fly, rather use the foot to chase.2、People need to breathe in order to live,the inhalationor ,out of breath.The exhalationor,strive for vindication.3、For this world,i"m negligible,but for me,i"m the whole world.4、To prepare for the sunrise need a whole night,but the sunshine the sun to the earth is just a moment.5、The value is in perseverance, hard to insist ,and the success lies in perseverance.6、Don"t be afraid of pressure,because we dance in the wind is the best.【嘿嘿 译得不好 希望采纳呦 O(∩_∩)O~】
2023-08-13 20:16:573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什么意思呢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是指在现有的事物雏形的基础上、事物的进一步变化趋势。发展分三个阶段——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各种发展要素从整合到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的时期,发展阶段是发展状态各要素功能发挥充分、协同良好的时期,发展高级阶段(发达阶段)是发展状态各要素高度协同、稳健、快速的发展时期;渐变发展阶段的基本条件是平衡与稳定;质变或部分质变阶段的基本条件是相应的触发或控制机制。发展的动力是外部因素——只能改变事物的位置和形式、而不能直接影响事物的结构与属性,内部因素是变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2023-08-13 20:16:591

中秋快乐用英文怎么写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2023-08-13 20:17:007

轴套英语怎么说?

轴套英文怎么说啊 轴套 axle sleeve 或 shaft sleeve 飞轮flywheel 轴 axle 或 shaft 你得看是汽车哪个部分的轴了。 仅供参考。 dictki/...%u5957 dictki/...%u8F6E 密封用轴套英文怎么写 密封用轴套英文 shaft installing sleeve 机械的轴套叫布司,布司这个名称个来由 译过来的,英文里叫bush,动不动这个bush那个bush的,不光轴套叫这个,别的缸筒状的经常有这么叫的。 机械英语翻译 5分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mainly the headstock and cutting feed mechani *** , clutch disengages from the embedded in the headstock teeth, friction type clutch control spindle turning and stopping, turning the plane thread can be carried out; when the friction clutch and the main shaft, jaw clutch and bonding, spindle will be reversed, is used for boring and the car end. Need to screw drive the carriage for cutting motion cutting and feeding mechani *** , starting at the end of the movement of screw stop, when arriving at the starting end of stroke, carriage return in situ.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leted the headstock and entry into the overall design agency, headstock is mainly single slot and connected to the main shaft. Pawl gear sleeved on the spindle rotation, when the pulley axis of motion to the gear, a pawl through single tooth sleeve and drive the spindle rotating, spindle directly tran *** itted to the gear, the gear can rotate clockwise, the pawl skidding on the single tooth on the shaft sleeve, spindle stop. Feed mechani *** is controlled by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piston, through the gear rack mechani *** , so that the screw rotation, the screw nut pair, the rotary motion into linear motion, realized the feed.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parts of the calcul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老大的英文是什么? boss 英 [bu0252s] 美 [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 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例句]He cannot stand his boss.他无法忍受他的老板。 弱弱的问一句,老板的英文怎么这 boss 英[bu0252s] 美[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 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谢谢我的老板和女老板用英文怎么说 谢谢我的老板和女老板 Thanks to my boss and my female boss 注: boss 英 [bu0252s] 美 [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 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例句]He cannot stand his boss. 他无法忍受他的老板。 用英语我是你的boss怎么读 I"m your boss. 注: boss 英 [bu0252s] 美 [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 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例句]He cannot stand his boss. 他无法忍受他的老板。 [其他] 第三人称单数:bosses 复数:bosses 现在分词:bossing 过去式:bossed 过去分词:bossed 老板英文怎么写 boss 英[bu0252s] 美[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 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例句]He cannot stand his boss 他无法忍受他的老板。 [其他] 第三人称单数:bosses 复数:bosses 现在分词:bossing过去式:bossed 过去分词:bossed 英语抱死咋写 boss [英][bu0252s][美][bu0254:s] n. 老板,上司; 领袖,首领; [机]轴套,套筒; vt. 当…的首领; 管理,指挥; vi. 当首领; 发号施令; adj. 很好的,一流的;
2023-08-13 20:17:031

如何理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属于根据前进史观来预测未来;未来(前途)具有不确定性,不一定是光明,也就是说预测未来要用“可能”而不是“一定”。
2023-08-13 20:16:522

绿色英文怎么读green

绿色英文green读音:[ɡriːn]。绿色(green)是三基色之一,是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中的中高频部分,频率520~610THz(对应空气中波长为577~492nm),在光谱中介于黄色与青色之间,类似于春天的绿叶和嫩草的颜色。绿色代表意义为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生命、和平、宁静、自然、环保、成长、生机、青春、放松。绿色还有无公害,健康的意思,例如绿色蔬菜等等,是常见的一种环保色。绿色种类:纯绿、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春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青绿、叶绿、嫩绿、荧光绿、绿茶、薄荷绿。视觉传达使用绿色事实上有这么多的绿色色调,这形成了一个非常灵活的色彩,它可以在色盘的黄绿色端显得很“温暖”又可以在蓝绿和碧绿方向显得有些“冷”。一个柠檬绿可以让一个设计很“潮”,橄榄绿则更显平和,而淡绿色可以给人一种清爽的春天的感觉。用蓝色搭配绿色可以传递一种水的感觉。添加米色或者褐色则可以展现一种泥土的气息。白色+绿色是新鲜和户外的,紫色和绿色是奇妙的搭配,紫色高雅而华丽,而绿色代表的是希望和清新。
2023-08-13 20:16:501

阀门里的spindle指的是什么

暗杆式闸阀non-risingspindle=阀杆不会上升gatevalve=闸阀leveroperatedbutterflyvalve用手柄操作的蝶阀不要追加另外的问题好不好?另有问题可以另外发贴求助,你没有损失,我可多得分,何乐而不为?
2023-08-13 20:16:48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这要的辩证法的原理是:

C(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可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表示,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 (3)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两次否定都是辨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也不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新东西的形成。
2023-08-13 20:16:443

rollback在sql中的作用

作用:ROLLBACK即回退或回滚,表示事务中有执行失败的操作,这些操作必须被撤销,ROLLBACK告诉系统,已发生错误,数据库可能处在不正确的状态,该事务对数据库的部分或所有更新必须被撤销。注意点:当执行完DML语句后,处理的一些数据都会放在回滚段中,就等待用户执行commit和rollback,当执行完commit和rollback后,回滚段中的数据就会被删除。DDL是隐性提交的,不能回滚。而最常用的DML语言(update,delete,insert)是需要进行显示提交的,也就是说需要手动地去commit。
2023-08-13 20:1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