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甘露糖,甘露醇本质有啥区别?利尿方面又有啥区别?

2023-08-22 14:31:06
TAG: 甘露醇
共2条回复
北有云溪

甘露醇静脉注射利尿,甘露糖不能利尿,结构式都不同

max笔记

甘露醇是利尿剂,可以被肾小球自由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也使一部分水保留在小管内,导致小管液中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于是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的Na浓度梯度降低,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少而小管液中有较多的Na,进而又使小管液中保留较多的水,结果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和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甘露糖可以刺激血管升压素分泌,导致尿液浓缩。

相关推荐

甘露醇利尿的原理(  )。

【答案】:A静滴甘露醇利尿的原理是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超过了肾糖阈及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使甘露醇从尿中排出。
2023-08-13 21:17:471

水肿患者使用利尿剂(甘露醇)消肿的原理是什么?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2023-08-13 21:17:551

从生理学角度比较呋塞米和甘露醇的利尿机制。

【答案】:呋塞米和甘露醇都有利尿作用,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呋塞米能与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管腔膜上的1Na+:2Cl-:1K+同向转运体结合,并抑制其转运功能,使该段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受到抑制,使肾外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受影响,从而干扰尿液的浓缩机制,结果导致肾排出大量低渗尿。而甘露醇进入人体内后,可经肾小球滤过而却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增加了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引起渗透性利尿。
2023-08-13 21:18:201

从生理学角度简述甘露醇的利尿机制?

甘露醇使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就会增大,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小,尿量增加原理就像吃西瓜会使尿量增多一样
2023-08-13 21:18:271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

利尿:甘露醇可以使血浆渗透压迅速增高,可使脑组织液体逆渗透压梯度进入血管,并通过近端肾小管形成的高渗压产生利尿作用。脑保护作用:甘露醇可通过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脑部微循环和清除自由基。醒酒:甘露醇溶解时吸热,有甜味,对口腔有舒服感,有醒酒作用。 1、利尿:甘露醇可以使血浆渗透压迅速增高,可使脑组织液体逆渗透压梯度进入血管,并通过近端肾小管形成的高渗压产生利尿作用。 2、脑保护作用:甘露醇可通过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脑部微循环和清除自由基。 3、醒酒:甘露醇溶解时吸热,有甜味,对口腔有舒服感,有醒酒作用。 甘露醇: 甘露醇是山梨糖醇的同分异构体,两种醇类物质的二号碳原子上羟基朝向不同。易溶于水,为白色透明的固体,有类似蔗糖的甜味。 世界上工业生产甘露醇主要有二种工艺,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而得。 我国利用海带提取甘露醇已有几十年历史,这种工艺简单易行,但受到原料资源、提取收率、气候条件、能源消耗等限制,长期以来,其发展受到制约。上世纪我国的甘露醇年产量始终未超过8000吨。我国的合成法工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试验、九十年代问世,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具有不受原料限制、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23-08-13 21:18:351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答案】:A甘露醇的药理作用:(1)脱水作用:口服甘露醇吸收极少,只发挥下泻作用。静脉注射后,该药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2)利尿作用:静注高渗甘露醇后,一般在10分钟左右起效,能迅速增加尿量及排出Na、K。甘露醇产生排钠利尿作用的原因是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并间接抑制Na、K、2CI共同转运系统,减少髓袢升枝对NaCl的再吸收,降低髓质高渗区的渗透压,使集合管中水的再吸收减少。临床应用:①脑水肿及青光眼。②预防急性肾衰竭。【考点】甘露醇的药理作用。
2023-08-13 21:18:481

从生理学角度比较呋塞米和甘露醇的利尿机制?

呋塞米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Na+、Cl-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Cl-浓度降低,使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Na+、Cl-排泄增多。由于Na+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Na+浓度升高,促进Na+- K+和Na+-H+交换增加,K+和H+排出增多 甘露醇使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就会增大,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小,尿量增加
2023-08-13 21:19:201

什么是甘露醇?

甘露醇是脱水药中的一种,又称渗透性利尿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2023-08-13 21:19:423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导读】距离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仅剩12天了,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历年来渗透性利尿药都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涉及的主要考试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下满是小编整理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药理作用】1.脱水 临床多用其20%的高渗液静脉滴注,能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液及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压。2.利尿 静脉滴注后其脱水作用使血容量增加,使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形成高渗,阻止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呈现利尿作用。【临床应用】1.预防急性肾衰竭应用甘露醇。2.脑水肿及青光眼,降低颅内压安全而有效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和手术前降低眼压。山梨醇 为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常用其25%水溶液。基本作用与甘露醇相似,由于山梨醇进入体内后,部分转化为果糖而影响其脱水作用,故疗效不如甘露醇。葡萄糖 50%葡萄糖静脉注射可产生高渗性利尿和脱水作用。因葡萄糖既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又易在肝和肌组织中合成糖原被贮存,故脱水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单用可有“反跳现象,一般与甘露醇交替使用。主要用于脑水肿和急性肺水肿。以上就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有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距离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越来越近了,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积极备考,争取一次通关。想知道更多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关秘籍,关注小编及时更新。
2023-08-13 21:19:501

甘露醇利尿为什么?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在眼科普遍使用,青光眼、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眼底黄斑水肿,在用其他降压消肿药的同时,甘露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甘露醇在眼科的广泛使用,尤其对长期用药的观察和护理就十分重要。  20%甘露醇是一种饱和液,分子量182,味甘甜,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0%甘露醇为无色澄明液体,冬季易析出结晶,80℃加热后溶解。本品注入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分布于细胞外液,不参与糖代谢,从肾小球滤过后,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水分而脱水,糖尿病病人使用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临床静脉滴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颅内压、眼压升高、青光眼。甘露醇口服可致腹泻,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用于某些肠道检查前用药;皮肤涂搽可引起表皮脱水,致皮肤干燥、脱屑。眼科用20%甘露醇降眼压的原理是,快速滴入20%甘露醇后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房水和玻璃体成相对低渗状态,眼组织的水分进入高渗的血液内,减少了眼内容积,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成人用量1~2克/公斤体重/次,于30分钟滴完,15~30分钟眼压开始下降,1~2小时达最低,持续2~6小时,眼压可下降52%。因其有良好的降眼压效果,所以被眼科医生广泛应用.
2023-08-13 21:20:121

渗透性利尿产生机制?最好能详细点谢谢

由于渗透作用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对抗力,当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时,渗透压升高,妨碍谁的重吸收而是尿量增多。例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浓度增高,滤除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限度,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而且尿中含糖。临床上,常采用甘露醇等不被肾小球重吸收的物质,用以增加小管液溶质的浓度,产出渗透性利尿,以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2023-08-13 21:20:222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 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甘露醇的作为脱水利尿剂,它可以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以及治疗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 2、甘露醇作为高渗性降压药物,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药物,它具有快速降低颅内压的特点。 3、当甘露醇进入人体后,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快速脱水,进而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在药物经过肾小球过滤后,不容易被肾小球所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产生脱水的效果。常用于颅脑外伤,巨大颅内肿瘤,以及脑组织肿胀和大面积烧伤的机体组织水肿等。
2023-08-13 21:20:561

静脉滴注甘露醇和肌肉注射利尿剂有何作用?机制是什么?

静滴甘露醇是通过渗透原理把你身体内的水分给你吸收出来,让你的体内呀减少。
2023-08-13 21:21:041

怎样区别呋塞米与甘露醇的药理作用

速尿作用于肾髓袢升支抑制CL-主动重吸收,NACL重吸收减少,肾髓质渗透压降低,管腔内渗透压增大,集合管及降支中水分不易弥散外出,从而产生强大利尿作用。甘露醇从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管水钠重吸收减少,在管腔形成高渗,产生利尿作用,脱水作用表现为注入本品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将组织中水分吸回血浆,产生脱水作用。
2023-08-13 21:21:132

渗透性利尿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分类: 医疗健康 >> 药品 解析: 渗透性利尿药是一类不易代谢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在静脉注射后,在血浆、肾小球滤液和肾小管腔液中形成高渗透压,阻止肾小管对原尿的再吸收而达到利尿作用。如甘露醇、山梨醇等。
2023-08-13 21:21:201

甘露醇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 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满意望采纳!
2023-08-13 21:21:422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分别是?

1、是良好的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药、食糖代用品、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液体的稀释剂。2、作为高渗降压药,具有降低颅内压药物所要求的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3、作为片剂用赋形剂,甘露醇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具有爽口、造粒性好等特点,用于抗癌药、抗菌药、抗组胺药以及维生素等大部分片剂。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所以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3、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4、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露醇
2023-08-13 21:21:512

生理学笔记——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一、肾脏的功能   1.排泄代谢产物: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内环境稳定而言,每天排尿量不应小于500ml,否则将有部分代谢终产物在体内积聚,因此,每昼夜尿量在100~500ml之间,称为少尿,而少于100ml称为无尿。   2.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对水的调节依赖于抗利尿激素,而调节血Na+,血K+的水平则受醛固酮的影响。   3.内分泌功能:肾脏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羟化的维生素D3和前列腺素、激肽、血管舒张素等,而抗利尿激素不在肾脏产生。   记忆方法:   ①肾素即肾脏的激素,必然在肾脏产生;   ②由于肾脏是调节体液平衡最重要的器官,因此,血液容量主要由肾脏调控,那么,占血液近一半容积的红细胞数量也应由肾脏控制,所以调节红细胞数量最重要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该在肾脏内产生;   ③前列腺素、激肽等为局部体液因子,全身大多数组织都必然合成供"自身"利用,因此,肾脏内也需要产生这类局部活性物质;   ④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即"利尿"作用,因此,对抗"利尿"的抗利尿激素绝不可能在肾脏产生,只能在脑内产生,因为只有脑具有"抗利尿"的思维。   二、肾脏血液循环特征   1.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   (1)两侧肾血流量十分丰富,占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0%以上分布在皮质,5%~6%分布在外髓,不足1%分布在内髓,这与肾小球(主要分布在皮质)滤过血液的机能相适应。   (2)肾脏血液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后才汇合成静脉,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是滤过血液的重要结构,而球后毛细血管内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肾脏血流的调节   (1)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脏血流量维持不变。   (2)神经和体液调节:当全身机能状况发生变化时,肾脏血流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使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分配的需要相适应。   总之,在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血压变动范围内,肾主要依靠自身调节来保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在紧急状况下,全身血液将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的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血液分配到脑、心脏等重要器官。   三、近球小体   由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间质细胞、远曲小管(或髓袢升支粗段)的致密斑组成,近球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能感受小管液中Na+含量变化,进而调节肾素的释放。   四、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异同点(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位置 数量 肾小球 髓袢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球后直小血管 主要作用 皮质肾单位 外皮质和中皮质层 较多 体积较小 较短 2:1 较短 形成原尿 近髓肾单位 内皮质层 较少 较大 较长 1:1 较长 与尿液浓缩、稀释有关   五、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六、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滤过平衡: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不断生成滤过液,血液中血浆蛋白浓度会逐渐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也随之升高,有效滤过城市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降为零时,达到滤过平衡,滤过便停止。   动脉血压在80~180mmHg内变化时,通过自身调节维持肾血流量恒定,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也相对恒定。   2.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因此,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   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基膜上的空隙较小,对大分子物质起主要屏障作用。物质通过滤过膜的难易决定于分子量和所带电荷,电荷中性分子的通透性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带正荷物质通透性大于带负电荷物质。滤过膜通透性发生变化会导致原尿成分的改变,如出现大分子蛋白质等,而终尿内出现异常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质)可能病变在肾小球滤过膜,也有可能病变在肾小管、集合管等部位。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3. 肾血浆血流: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七、一些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小管液中的成分经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管周血液中去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原尿中99%的水,全部葡萄糖、氨基酸、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尿素部分被重吸收,肌酐完全不被重吸收。   2.大部分物质主要吸收部位在近球小管,有些物质仅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   3.Na+、K+等阳离子主动重吸收,HCO3-、Cl-等阴离子被动重吸收(Cl-在髓袢升支粗段除外),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继发性主动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相关联),水在近球小管等渗性重吸收,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受抗利尿激素调节。   物质重吸收部位(记忆方法):   (1)绝大部分物质的主要重吸收部位在近球小管。   (2)葡萄糖只能在近球小管重吸收而且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数量有限,这就是为什么血糖增高时会出现尿糖的原因。如果各段小管均能吸收葡萄糖,就不会有肾糖阈、糖尿这类概念。   (3)K+在血液中必须维持稳定的浓度,血K+稍微增高将会产生严重危害,对这类稍微增多即有害的物质,当然只能在近球小管重吸收,而在远曲小管是被分泌的。   (4)水、Na+、尿素的重吸收与尿液的浓缩、稀释有关,需联系浓缩机制记忆。   八、某些物质的分泌和排泄   1.K+的分泌:主要由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K+的分泌依赖于Na+重吸收后形成的管内负电位,分泌方式为Na+-H+交换。   2.H+的分泌:通过Na+-H+交换进行分泌,同时促进管腔中的HCO3-重吸收入血。在远曲小管和集合存在Na+-H+和Na+-K+交换的竞争,因此,机体酸中毒时会引起血K+升高,同样,高血钾可以引起血浆酸度升高。   3.NH3的分泌:肾脏分泌的氨主要是谷氨酰胺脱氨而来。   泌NH3有利于H+分泌,同时促进Na+和HCO3-的重吸收。   从上可以看出,Na+重吸收可促进多种物质的重吸收或排泄,例如K+的排泄、H+的分泌、水的重吸收、Cl-的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等,机制如下:   (1)Na+主动重吸收,形成管内为负,管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促进阴离子(例如Cl-)向管外转移(重吸收),促进阳离子(例如K+)向管内分泌;   (2)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方式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必须与Na+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而这种转运依赖Na+主动转运形成的细胞内低Na+.   (3)Na+重吸收促进水的重吸收是由于渗透压变化所致。   而NH3的分泌,HCO3-的重吸收则不依赖Na+重吸收,因为NH3为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扩散的方向决定于细胞两侧的pH值(向pH低侧扩散);HCO3-能与小管液内的H+结合然后分解成H2O、CO2,CO2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在细胞内再生成HCO3-后转运入血,因此,不是Na+重吸收,而是分泌H+能促进HCO3-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   九、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   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这称为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利尿原理也如此。   2.抗利尿激素是调节尿量的重要激素,能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尿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痛刺激等。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   下丘脑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障碍时,出现尿崩症。   3.醛固酮也是调节尿量的重要激素。   (1)生理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对Na+、Cl-、水的重吸收,同时促进K+分泌。   (2)分泌的调节: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减少分别通过兴奋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交感神经,使近球细胞肾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增加含量增加,刺激醛固酮分泌。醛固酮发挥保钠排钾的作用。   ②血K+浓度升高(主要刺激因素)或血Na+浓度降低,均可刺激醛固酮分泌。   4.心钠素,甲状旁腺激素也能影响物质的重吸收。   5.球-管平衡: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变动。   十、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浓缩的动力,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浓缩的条件。   1.外髓渗透压梯度主要是由于升支粗段NaCl的主动重吸收形成,在此通过Na+-K+-2Cl-转运系统发挥作用。   2.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重吸收有关。   3.直小血管有保持髓质高渗梯度稳定的作用,因为组织液进入血管升支的水量超过降支丧失的水量,所以水可随血流返回体循环。   十一、排尿反射   肾脏生成尿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而排尿则是间断进行。当尿量增加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才会超过10cmH2O。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骨髓,传入、传出神经都为盆神经,排尿反射是一正反馈过程。   十二、清除率   清除率指肾在单位时间内完全清除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   测定清除率可了解肾的功能,还可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并可推测肾小管转运功能。
2023-08-13 21:22:211

利尿合剂的成份

利尿合剂〔多巴胺0.3~0.5mg/(kg·d)+酚妥拉明0.2~0.3mg/(kg·d)+速尿1~2mg/(kg·d),加入5%葡萄糖中〕
2023-08-13 21:22:293

甘露醇是哪样药品?功效是哪样?对人体有哪样好处?

由于甘露醇的特性,直接口服甘露醇人体几乎不吸收,直接口服甘露醇主要是起到对人体肠道的清理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甘露醇的产品主要是甘露醇250mL瓶装注射剂,一般一次喝掉150~250mL就有效果,基本上建议一次喝掉一整瓶,一个月喝一次,时间最好是定在一个不外出的周日进行口服服用,因为喝下去之后,一段时间内会有轻泄的现象发生,甘露醇会使肠道内壁组织脱水进入肠道外环境,使肠道内的水增多,从而形成的排泄物粪便增多增稀,起到撑开肠道内壁的褶皱部分,把经常堆积在褶皱部分的排泄不出的顽固排泄物一起带出排泄掉.所以甘露醇有清理肠子道的作用. 护理上经常使用甘露醇,尤其是在做肠镜或是肠道手术之前,让病人先喝掉一整瓶的甘露醇,先对肠道进行自我清洗排空,有利于手术.目前多数女性朋友利用服用甘露醇来达到排毒,清肠,减肥,等的主要辅助手段.甘露醇直接服用不吸收,安全可靠.建议广大朋友们增强清洗肠道排毒的意识.多多运动,提高生活质量,多注意养生保健. 通用名:甘露醇注射液 英文名:Mannitol In jection 汉语拼音:Ganluch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 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P>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P>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font></a>。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6)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 ①血压; ②肾功能; 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 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P>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P> 【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P> 【规格】 (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4)3000ml:150g </P>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2023-08-13 21:23:152

甘露醇的作用?

甘露醇是一种无色的油性物质主要用于便秘治疗
2023-08-13 21:23:494

甘露醇是排钾利尿剂嘛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2023-08-13 21:24:301

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引起利尿的性质是

【答案】:D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但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使水在髓袢升支和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减少,肾排水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2023-08-13 21:24:381

甘露醇的降颅压的机制是什么?

高渗(20%)甘露醇溶液静脉给药后可提高血浆渗透压,造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及血浆与脑脊液之间存在渗透压梯度,使脑组织的水分及脑脊液进入血液,从而缩小脑容积和减少脑脊液; 甘露醇在体内不被代谢后极少量被代谢,且不进入细胞内,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在肾小管中保持足够的水分以维持渗透压,因此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利尿作用。 此外,甘露醇使脑血管收缩,减少颅内血容量;降低血年度,扩张肾小动脉,增加盛血流量,增强利尿作用;还可通过清楚自由基、减轻脑水肿,使颅内压降低。
2023-08-13 21:24:481

口服甘露醇可以不喝水吗

甘露醇利尿的原理会导致细胞外液增加出现低钠血症。故不建议多饮水。但是利尿不宜太过以免引起脱水。
2023-08-13 21:24:584

简述甘露醇降颅内压的机制和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甘露醇降颅内压的机制:①脱水作用:该药静脉注射后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脱水作用;②利尿作用:随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的转移,导致了血液的稀释和循环容量的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产生了利尿作用,同样可以减轻脑水肿。使用时注意事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023-08-13 21:25:111

高分悬赏:药品咨询……急!!!

找这位酷哥,QQ396688267别的人我不告诉它,你要悄悄地加我
2023-08-13 21:25:2514

知识点:利尿静滴甘露醇利尿的原理

【答案】:A静滴甘露醇利尿的原理是渗透性利尿,就是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超过了肾糖阈及肾小 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使甘露醇从尿中排出。
2023-08-13 21:26:091

甘露醇功效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1)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2)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2023-08-13 21:26:171

从生理学角度简述甘露醇的利尿机制?

甘露醇使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就会增大,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小,尿量增加原理就像吃西瓜会使尿量增多一样
2023-08-13 21:26:261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答案】:A甘露醇的药理作用:(1)脱水作用口服甘露醇吸收极少,只发挥下泻作用。静脉注射后,该药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2)利尿作用静注高渗甘露醇后,一般在10分钟左右起效,能迅速增加尿量及排出Na、K。甘露醇产生排钠利尿作用的原因是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并间接抑制Na、K、Cl共同转运系统,减少髓袢升枝对NaCl的再吸收,降低髓质高渗区的渗透压,使集合管中水的再吸收减少。临床应用:①脑水肿及青光眼。②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3-08-13 21:26:331

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消肿的原理是什么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另外甘露醇的优点(1)20%的甘露醇性能稳定,能长期保存;(2)本药注射后不会引起血中尿素氮增加,对心脏无毒性;可用于不严重的心、肾疾病的患者;(3)其降压效果不受局部炎症的影响;(4)不参与体内代谢,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原型从尿中排出,可用于糖尿病患者;(5)对注射局部组织无毒性,无刺激; (6)渗透、利尿作用强,副作用小。
2023-08-13 21:27:113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 几大作用说明介绍

1、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作为脱水利尿剂,它可以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以及治疗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 2、甘露醇作为高渗性降压药物,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药物,它具有快速降低颅内压的特点。 3、当甘露醇进入人体后,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快速脱水,进而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在药物经过肾小球过滤后,不容易被肾小球所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产生脱水的效果。常用于颅脑外伤,巨大颅内肿瘤,以及脑组织肿胀和大面积烧伤的机体组织水肿等。
2023-08-13 21:27:181

甘露醇的副作用及药理

1、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7)头晕、视力模糊。(8)高渗引起口渴。(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2、药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 %~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2023-08-13 21:27:331

甘露醇的作用

甘露醇的作用有利尿脱水,降血压,治疗便秘,制作醒酒药。利尿脱水在医院里面甘露醇注射液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尿脱水,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还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尽可能地排出来,能让脑血管舒张,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流状况,能够让大脑进行自动的调节,从而达到利尿脱水的目的。降血压甘露醇降血压的功效也是有的,能让大脑血流改善的同时扩张血管。因为甘露醇本身就具有治疗脑血管梗塞的作用,能让血管扩张,同时血压也可以降低,还能起到一定的疏筋活血的作用。治疗便秘甘露醇进入到我们的肠胃之后并不容易吸收,甚至是不会被我们的肠胃所吸收,所以如果有便秘的情况,那可以使用甘露醇。甘露醇在治疗便秘方面效果虽然不是特别的强大,但正好可以缓解我们的便秘状况,同时对肠胃的刺激也不是特别大。制作醒酒药在我们当今所知道的醒酒药中,有很多它们采用的甘露醇成分有一大半儿,占据了85%都是甘露醇的成分,这也充分肯定了甘露醇的作用可是十分强大的。所以,甘露醇除了以上的三个功效之外,也参与了醒酒药的制作。拓展资料甘露醇:甘露醇是山梨糖醇的同分异构体,两种醇类物质的二号碳原子上羟基朝向不同,分子式是C6H14O6,分子量为182.17。易溶于水,为白色透明的固体,有类似蔗糖的甜味。甘露醇的制备方法:世界上工业生产甘露醇主要有二种工艺,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而得。我国利用海带提取甘露醇已有几十年历史,这种工艺简单易行,但受到原料资源、提取收率、气候条件、能源消耗等限制,长期以来,其发展受到制约。上世纪我国的甘露醇年产量始终未超过8000吨。我国的合成法工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试验、九十年代问世,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具有不受原料限制、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甘露醇
2023-08-13 21:27:431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 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甘露醇的作为脱水利尿剂,它可以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以及治疗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 2、甘露醇作为高渗性降压药物,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药物,它具有快速降低颅内压的特点。 3、当甘露醇进入人体后,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快速脱水,进而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在药物经过肾小球过滤后,不容易被肾小球所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产生脱水的效果。常用于颅脑外伤,巨大颅内肿瘤,以及脑组织肿胀和大面积烧伤的机体组织水肿等。
2023-08-13 21:27:501

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甘露醇的作为脱水利尿剂,它可以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以及治疗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2、甘露醇作为高渗性降压药物,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药物,它具有快速降低颅内压的特点。3、当甘露醇进入人体后,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快速脱水,进而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在药物经过肾小球过滤后,不容易被肾小球所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产生脱水的效果。常用于颅脑外伤,巨大颅内肿瘤,以及脑组织肿胀和大面积烧伤的机体组织水肿等。
2023-08-13 21:27:581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效分别是?

甘露醇的功效与作用1、利尿消肿利尿消肿是甘露醇的主要功效之一,它是良好的利尿剂,能加快人体内水分的代谢与排出,在临床上,它多用于人类颅内降压,眼内降压以及肾水肿等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2、药物加工甘露醇平时还可以用于多种药物的加工,这是他在生活中最主要的作用,因为这种物质无吸湿性,干燥快,而且化学稳定性特别好,还具有爽口造粒性强的特点,于是平时人们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会把它制成抗癌药,抗菌药,以及抗组胺药和维生素等多种片剂,方便人们保存后服用。3、辅助治疗青光眼甘露醇在医学上可以用于青光眼的辅助治疗,因为人们发生青光眼以后,眼内压会明显升高,这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但在眼压升高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手术,于是甘露醇就成了重要的存在,医生会直接给患者进行甘露醇注射,能让眼压尽快降下来,疼痛也会明显好转,能为青光眼手术做好准备。4、利尿强肾甘露醇是一种能提高人类肾功能的药物,它具有超强的利尿功效,生活中人们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引发少尿或者无尿时,可以直接注射甘露醇,它能让症状尽快好转,另外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在治疗时也会用到甘露醇。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甘露醇
2023-08-13 21:28:191

利尿合剂的成份

利尿合剂〔多巴胺0.3~0.5mg/(kg·d)+酚妥拉明0.2~0.3mg/(kg·d)+速尿1~2mg/(kg·d),加入5%葡萄糖中〕。利尿合剂通常就是联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起到更好的利尿作用。通常会用到的利尿合剂,一般用的是多巴胺以及速尿联合使用,这个作用的原理就是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可以扩张肾脏动脉,促进肾脏血流增加,这个时候再应用利尿剂,效果会比较明显。多巴胺20mg,速尿20-40mg,加到5%的葡萄糖250ml内,给用户心电监护,根据用户的血压、心率、尿量以及水肿的情况,具体来调整给药的速度,一般来说是每分钟7-15滴。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甘露醇为溶质性利尿剂,但在血容量过低时难以发挥利尿使用。因为没有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所以因肾血管痉挛导致的少尿或无尿用其治疗常难以奏效,宜用利尿合剂治疗。2、使用利尿合剂的时间宜早,每日可用1~2次,不必等血容量补足后应用。不会产生明显降压作用,因为该类药物的作用是解除小血管痉挛,使挛缩的血管口径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此不应把利尿合剂视为扩血管剂。3、利尿合剂在解除肾血管痉挛、产生利尿作用的同时,也解除了包括皮肤在内的其它部位的血管痉挛,降低了周围血管总阻力,有利于休克的恢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尿合剂
2023-08-13 21:28:331

甘露醇是哪样药品?功效是哪样?对人体有哪样好处?如题 谢谢了

由于甘露醇的特性,直接口服甘露醇人体几乎不吸收,直接口服甘露醇主要是起到对人体肠道的清理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甘露醇的产品主要是甘露醇250mL瓶装注射剂,一般一次喝掉150~250mL就有效果,基本上建议一次喝掉一整瓶,一个月喝一次,时间最好是定在一个不外出的周日进行口服服用,因为喝下去之后,一段时间内会有轻泄的现象发生,甘露醇会使肠道内壁组织脱水进入肠道外环境,使肠道内的水增多,从而形成的排泄物粪便增多增稀,起到撑开肠道内壁的褶皱部分,把经常堆积在褶皱部分的排泄不出的顽固排泄物一起带出排泄掉.所以甘露醇有清理肠子道的作用. 护理上经常使用甘露醇,尤其是在做肠镜或是肠道手术之前,让病人先喝掉一整瓶的甘露醇,先对肠道进行自我清洗排空,有利于手术.目前多数女性朋友利用服用甘露醇来达到排毒,清肠,减肥,等的主要辅助手段.甘露醇直接服用不吸收,安全可靠.建议广大朋友们增强清洗肠道排毒的意识.多多运动,提高生活质量,多注意养生保健. 通用名:甘露醇注射液 英文名:Mannitol In jection 汉语拼音:Ganluch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 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P>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P>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font></a>。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6)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 ①血压; ②肾功能; 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 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P>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P> 【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P> 【规格】 (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4)3000ml:150g </P>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2023-08-13 21:29:111

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简介

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公布的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说明: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12月31日国药监注[2001]586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化学药品说明书的通知》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适应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规格等。【药品名称】 通用名:甘露醇注射液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Mannitol In jection 汉语拼音:Ganluch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 *** ,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 *** /L) 甘露醇浓度 (%) 渗透浓度(mO *** /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5)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堿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规格】 (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4)3000ml:150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2023-08-13 21:29:191

甘露醇是什么针水,打着太痛了

2023-08-13 21:29:305

甘露醇是利尿剂吗?

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剂、食糖代用品、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液体的稀释剂。甘露醇注射液作为高渗透降压药,是临床抢救特别是脑部疾患抢救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降低颅内压药物所要求的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作为片剂用赋形剂,甘露醇无吸湿性
2023-08-13 21:29:572

甘露醇脱水的作用原理?

甘露醇主要用于医药工业:   a、作为大输液的原料和片剂的辅料。  甘露醇口服不吸收,常用20%高渗注射液静注,可以促使组织液水份向血浆扩散,产生脱水作用。  b、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c、治疗青光眼和脑水肿。   d、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甜食代用品,治疗乙型大脑炎。  e、可以作为片剂的填充剂和赋形剂添加在一些药物中。  f、可用于烟酸醋的合成。
2023-08-13 21:30:591

液体“甘露醇”对腰椎间盘突出有何作用

没多大效果,它在医学上主要是用了高渗性利尿的原理,是一种降压药
2023-08-13 21:31:081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加是通过( )

e
2023-08-13 21:31:172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7)术前肠道准备。 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 /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 /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孕妇慎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药物过量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 %~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2023-08-13 21:31:281

什么东西利尿最快?

利尿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促进身体排出大量尿液,以达到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的目的。有许多东西可以起到利尿作用,其中一些效果最为迅速。什么东西利尿最快呢?要明确一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利尿物质反应不同。某些人可能对某种利尿剂非常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同一种药物毫无反应。因此,在选择利尿剂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利尿剂的快慢也与其类型、剂量和使用方式等有关。例如,洛塞米德和呋塞米是两种常见的利尿药物,它们都可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效果。但是,它们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也会影响效果。如果给予过高的剂量或者使用方式不当,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饮食中也有许多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料,如西瓜、芹菜、葡萄柚、茶等等。这些东西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盐分,可以加速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起到较快的利尿作用。但是,同样需要注意适量食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除了利尿剂和饮食外,运动也可以促进身体排尿。例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刺激心脏循环和肾脏功能,加速身体代谢排泄废物和水分。在选择利尿物质时应先了解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并注意剂量、使用方式和食用量等方面。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泄。综合多种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利尿效果。
2023-08-13 21:31:422

甘露醇用法

甘露醇临床上常用于静脉滴注,如果用于肠道准备时可口服,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临床上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多用于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病人,当滴速慢时,达不到升高血浆渗透压的作用,故不能起到降颅内压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多在30分钟内滴完,需要快滴。具体用法如下:   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2023-08-13 21:31:491

腿骨折手术后为什么用甘露醇

有水肿,脱水,消肿快些。
2023-08-13 21: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