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89c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2023-08-23 03:25:33
共1条回复
北境漫步

单片机C51计数器要求:编写一个计数器程序,将T0作为计数器来使用,对外部信号计数,将所计数字显示在数码管上。 该部分的硬件电路如图所示,U1的P0口和P2口的部份引脚构成了6位LED数码管驱动电路,数码管采用共阳型,使用PNP型三极管作为片选端的驱动,所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在一起,接到正电源端,它们的基极则分别连到P2.0…P2.5,当P2.0…P2.5中某引脚输是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给相应的数码管供电,该位数码管点亮哪些笔段,则取决于笔段引脚是高或低电平。图中看出,所有6位数码管的笔段连在一起,通过限流电阻后接到P0口,因此,哪些笔段亮就取决于P0口的8根线的状态。   编写程序时,首先根据硬件连线写出LED数码管的字形码、位驱动码,然后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 "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BitTab[]={0x7F,0xBF,0xDF,0xEF,0xF7,0xFB}; //位驱动码uchar code Disp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FF}; //字形码uchar DispBuf[6]; //显示缓冲区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uchar tmp;uchar Count; //计数器,显示程序通过它得知现正显示哪个数码管TH1=(65536-3000)/256;TL1=(65536-3000)%256; //重置初值tmp=BitTab[Count]; //取位值P2=P2|0xfc; //P2与11111100B相或P2=P2&tmp; //P2与取出的位值相与tmp=DispBuf[Count];//取出待显示的数 tmp=DispTab[tmp]; //取字形码P0=tmp;Count++;if(Count==6)Count=0; }void main(){ uint tmp;P1=0xff;P0=0xff;TMOD=0x15; //定时器0工作于计数方式1,定时器1工作于定时方式1TH1=(65536-3000)/256;TL1=(65536-3000)%256; //定时时间为3000个周期TR0=1; //计数器0开始运行TR1=1;EA=1;ET1=1;for(;;){ tmp=TL0|(TH0<<8); //取T0中的数值DispBuf[5]=tmp%10;tmp/=10;DispBuf[4]=tmp%10; tmp/=10;DispBuf[3]=tmp%10;tmp/=10;DispBuf[2]=tmp%10;DispBuf[1]=tmp/10;DispBuf[0]=0;}}   这个程序中用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即数组,首先作一个介绍。   数组是C51的一种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必须由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构成,这些数据的类型就是数组的基本类型,如: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整型,则该数组称为整型数组,如所有元素都是字符型,则该数组称为字符型数组。   数组必须要先定义,后使用,这里仅介绍一维数组的定义,其方式为: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整型表达式]   定义好数组后,可以通过:数组名[整型表达式]来使用数组元素。   在定义数组时,可以对数组进行初始化,即给其赋予初值,这可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实现:   1.在定义数组时对数组的全部元素赋予初值:  例:int a[5]={1,2,3,4,5};  2.只对数组的部分元素初始化;  例:int a[5]={1,2};   上面定义的a数组共有5个元素,但只对前两个赋初值,因此a[0]和a[1]的值是1、2,而后面3个元素的值全是0。   3.在定义数组时对数组元素的全部元素不赋初值,则数组元素值均被初始化为0   4.可以在定义时不指明数组元素的个数,而根据赋值部分由编译器自动确定  例:uchar BitTab[]={0x7F,0xBF,0xDF,0xEF,0xF7,0xFB};则相当于定义了一个BitTab[6]这样一个数组。   5.可以为数组指定存储空间,这个例子中,未指定空间时,将数组定义在内部RAM中,可以用code关键字将数组元素定义在ROM空间中。  uchar code BitTab[]={0x7F,0xBF,0xDF,0xEF,0xF7,0xFB};   用这两种定义分别编译,可以看出使用了code关键字后系统占用的RAM数减少了,这种方式用于编程中不需要改变内容的场合,如显示数码管的字形码等是很合适的。   6.C语言并不对越界使用数组进行检测,例如上例中数组的长度是6,其元素应该是从BitTab[0]~BitTab[5],但是如果你在程序中写上BitTab[6],编译器并不会认为这有语法错误,也不会给出警告(其他语言如BASCI等则有严格的规定,这种情况将视为语法错误),因此,编程者必须自己小心确认这是否是你需要的结果。   程序分析:程序中将定时器T1用作数码管显示,通过interrupt 3关键字定义函数Timer1()为定时器1中断服务程序,在这个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 TH1=(65536-3000)/256;TL1=(65536-3000)%256;   来重置定时器初值,这其中3000即为定时周期,这样的写法可以直观地看到定时周期数,是常用的一种写法。其余程序段分别完成取位码以选择数码管、从显示缓冲区获得待显示数值、根据该数值取段码以点亮相应笔段等任务。其中使用了一个计数器,该计数器的值从0~5对应第1到第6位的数码管。   主程序的第一部分是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设置定时器工作模式、开启定时器T1、开启计数器T0、开启T1中断及总中断,随后进入主循环,主循环首先用unsigned int型变量tmp取出T0中的数值,这里使用了“tmp=TL0|(TH0<<8);”这样的形式,这相当于tmp=TH0*256+TL0,但比之于后一种形式,该方式可以得到更高的效,其后就是将tmp值不断地除10取整,这样将int型数据的各位分离并送入相应的显示缓冲区

相关推荐

位值原理是几年级学的

位值原理是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学习的。位值原理是指数字在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值的不同。在位值原理中,我们将每个数字分成个位、十位、百位等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的值是通过乘以相应的权重来确定的。例如,在一个三位数中,最右边的数字表示个位,它的权重为1;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它的权重为10;最左边的数字表示百位,它的权重为100。这样,通过位值原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表示。扩展资料在学习位值原理时,我们首先要掌握数字的表示方法。位值原理是建立在十进制数系统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十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十进制数是一种基数为10的数系统,使用0-9这10个数字来表示所有的数字。在十进制数中,我们将数字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个数字对应一个权重,位于数字右侧的权重是10的0次方,也就是1;位于数字左侧的权重是10的1次方,也就是10;依此类推。通过位值原理,我们可以准确地读出和写出一个数字。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位值原理会进一步扩展和应用。我们将学习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其他进制的表示方法和位值原理。每种进制都有自己的权重和数字表示方法,通过对位值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灵活地转换不同进制的数,并进行相应的运算。这对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和处理信息。总之,位值原理是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学习的,它是理解数字的组成和表示的重要原理。通过掌握位值原理,我们可以准确地读出和写出数字,并进行运算和比较。在进一步学习中,我们还可以应用位值原理来理解和处理其他进制的数。位值原理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3-08-15 05:02:501

进制转换的原理是什么?

进制说到底就是位值原理,即: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代表不同大小的数。例如:十进制中,百位上的1表示100,十位上的1表示10。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方法:“按权展开求和”,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先将二进制的数写成加权系数展开式,而后根据十进制的加法规则进行求和。【例】:规律:个位上的数字的次数是0,十位上的数字的次数是1,......,依次递增,而十分位的数字的次数是-1,百分位上数字的次数是-2,......,依次递减。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要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最后再组合到一起 。整数部分采用 "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具体做法是:用2整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小于1时为止,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 。
2023-08-15 05:03:171

abc+cba位值原理

abc+cba位值原理要根据例题来理解。有一个三位数是8的倍数,把它的各位数字的顺序颠倒过来所得到的新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恰好是1111.那么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解答:设原三位数为abc,则新三位数为cba,根据位置原理有,abc+cba=101(a+c)+20b.又因为1111=101×11,且b为一位数,所以a+c=11,b=0。原数为8的倍数,则c=4,a=7,所以原来的三位数是704。
2023-08-15 05:03:301

初中奥数:数论问题位值原理的解题技巧

【 #初中奥数# 导语】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无 !  1、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解析】:11+12+13+14+15+16+17=98.若中心圈内的数用a表示,因三条线的总和中每个数字出现一次,只有a多用3两次,所以98+2a应是3的倍数,a=11,12,…,17代到98+2a中去试,得到a=11,14,17时,98+2a是3的倍数.   (1)当a=11时98+2a=120,120÷3=40   (2)当a=14时98+2a=126,126÷3=42   (3)当a=17时98+2a=132,132÷3=44   相应的解见上图.   2、一个三位数,它等于抹去它的首位数字之后剩下的两位数的4倍于25之差,求这个数。   解答:设它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   则100a+10b+c=4(10b+c)   化简得5(20a-6b+5)=3c   因为c为正整数,所以20a-6b+5是3的倍数   又因为0≤c≤9   所以0≤3c/5≤5.4   所以0≤20a-6b+5=3c/5≤5.4   所以3c/5=3   即c=5   所以20-6b+5=3   化简得3b-1=10a   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3b-1是10的倍数,解得b=7   最后再算出10a=3*7-1=20   则a=2   所以答案为275。   3、a、b、c是1——9中的三个不同数码,用它们组成的六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之和是(a+b+c)的多少倍?   解答:组成六个数之和为:10a+b+10a+c+10b+a+10b+c+10c+a+10c+b   =22a+22b+22c   =22(a+b+c)   很显然,是22倍   4、有2个3位数,它们的和是999,如果把较大的数放在较小数的左边,所成的数正好等于把较小数放在较大数左边所成数的6倍,那么这2数相差多少呢?   解答:abc+def=999,abcdef=6defabc,根据位值原理,1000abc+def=6000def+6abc   化简得994abc=5999def,两边同时除以7得142abc=857def,所以abc=857,def=142   所以857-142=715   5、将一个三位数的数字重新排列,在所得到的三位数中,用的减去最小的,正好等于原来的三位数,求原来的三位数。   解答:假设三个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bc,则大数为abc小数为cba,两数相减后所得数的十位为9,那么必然有数的百位即a为9,原式可改为9bc-cb9=c9b,然后很容易可以分析出c为4、b为5。
2023-08-15 05:03:371

五年级奥数题:位置原理

(位值原理)在5678这个数的前面或后面添写一个2,所得到的两个五位数都能被2整除。现在请找出一个三位数添写在5678的前面或后面,使所得的两个七位数都能被这个三位数整除。满足题意的三位数有哪几个? 解:分析后得5678这个数一定能被这个三位数整除,先计算出5678的质因数: 即5678的质因数除了1外还有2、17和167,那么符合要求的三位数有167、334。 答:满足题意的三位数有167和334。
2023-08-15 05:03:441

请教几道小学奥数“位值原理”题~最好有步骤

1、23岁1985年5岁2003年2、76倍数2468,一看就是6了那俩数稍微试试就出来了69163、x+300+10x+3+3000+10x+3=3600x=144、139222(X+Y+Z)=2886X+Y+Z=13列加法算式有个3,剩下的试一试1和95、
2023-08-15 05:03:532

位值原理求解

答1:(10x+y)+(10y+x)=44k (k为正整数)11x+11y=44kx+y=4kx,y在0-9之间,其和值是4的倍数,且不会超过18所以(x,y)=(0,4)(0,8),(1,3),(1,7),(2,2),(2,6),(3,5),(3,9),(4,4),(4,8),(5,7)(6,8)(7,5)(7,9)(8,4)(8,8)所以原来的两位数最大是97答2:设自然数为k=X1+10X2+100X3+...+10^(n-1)*Xn , n=1,2,3.... X1是个位,X2是10位数,....Xn是最高位数字; 有k=16(X1+X2+X3+...+Xn); 因为X1,X2,X3,...,Xn都在0-9之间, 所以有0《X1+X2+X3+...+Xn《9n 所以0《 k《 144n当n>3时,k至少是个4位数,k>144n,不成立所以n=1,2,3,k最大是三位数当n=1时,k=0,无解(k为自然数)当n=2时,无解当n=3时,k=X1+10X2+100X3=16(X1+X2+X3) 84X3=6X2+15X1 因为X1,X2,X3,...,Xn都在0-9之间, 所以84X3=6X2+15X1《189 X3《189/84 所以X3=1,2 所以k=144,192,288
2023-08-15 05:04:052

请教几道小学奥数“位值原理”题~最好有步骤

1、20032、69163、144、(1,2,9)最小是129先做4小题 ,开会去了,有时间帮你做剩下的!
2023-08-15 05:04:152

十进制和位值制

四年级“多位数认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位值制和十进制,而位值制和十进制的思想在数的学习中又是至关重要的。对位值制和十进制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数位的名称、会读写数上,而应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对它的真正理解。为此,教材在以下方面作出了努力:在第一学段引入了“个”、“十”、“百”、“千”计数单位直观模型的基础上,教材给出了“万”的模型,并运用“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来表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材将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计数器与抽象符号相对应,不仅实现了逐步地抽象,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数位的含义,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有利于学生体会数与形等的联系。教材设计了“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的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借助相对能容易感受到的2000个班级使学生体验十万名学生的人数,通过能观察到的3层楼房的高度使学生体验十万张纸的厚度,这样就把抽象的大数变成了学生通过想象和推理可以理解的内容了。同时学生在对“十万”进行感受时,可以借助自己熟悉的物体不断加以比较,比如由一百个人是多少推知一千个人是多少,由一千个人推知一万个人又是多少,进而感受到十万个人是多少。借助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层层比较,学生将再一次感受到百、千、万、十万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位值制和十进制。同时,教材还安排了数学阅读:从结绳计数谈起,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人类表示数的发展过程,不仅仅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不同计数符号的比较中,学生将进一步体会位值制和十进制的特点和优越性。总之,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设计多种活动,对重要的概念和思想加以刻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理解,这是新世纪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2023-08-15 05:04:252

求四位数(位值原理)

解:设原来的四位数为:abcd,则新数为dcbadcba-abcb=(1000d+100c+10b+a)-(1000a+100b+10c+d)=1000d-d-1000a+a+100c-10c-100b+10b=999(d-a)+90(c-b)依题意:999(d-a)+90(c-b)=8802111(d-a)+10(c-b)=978=888+90由此可以推知:d-a=8,c-b=9进而得到:d=9,a=1,c=9,b=0所以,原数为1099答:原来的四位数是1099
2023-08-15 05:04:351

位值原理,请给出详解!谢谢!

青山映=a雪含思=b6000b+6a=1000a+1b5999b=994aa/b=857/1421000a+b=857142
2023-08-15 05:05:021

位值原理解答12345+23451+34512+45123+51234

每一位数上都出现过1,2,3,4,5,所以,和为(1+2+3+4+5)*11111=15*11111=166665
2023-08-15 05:05:123

七十五分位值怎么算

七十五分位值计算:75%分位数,就是首先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计算样本容量n 乘以75%,得到一个数m,再查看排序之后的第m个麦。75%分位数,意思是数据中,小于或等于该数(即75%分位数)的占75%,大于或等于该数的占25%。位值原理的三大法宝(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2023-08-15 05:05:471

什么是数概念的一致性

什么是数概念的一致性如下:数概念的一致性指的是整数、小数和分数都是对数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它们在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方面具有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数单位都是度量数大小的单位,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均要以“计数单位”为核心要素进行统领,因此,学生对数本质的认识尤为重要。数概念的一致性是学生理解运算一致性的基础,运算一致性的体现之一是运算可以看成是基于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的某种操作,因此,学生对数概念一致性的体会与理解能促进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的发展,也是学生理解运算一致性的基础。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概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概念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数单位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都有相同的计数单位,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这些计数单位在不同的数中都是一致的。位值原理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位值原理都是相同的,即数的大小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和计数单位的位值所决定的。运算规则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规则都是基于相同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进行的。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都是基于相同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进行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让学生理解数概念的一致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总之,数概念的一致性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数概念的一致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2023-08-15 05:06:021

附加题把减数个位的6看成了8,十位上的5看成4,这样算得差47,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小学阶段数学有两大版块非常重要,一个是计算,另一个是应用题。相比之下应用题比计算题要难一些。原因是除了计算能力过关之外,还得理解文字描述的意思,找出等量关系。所以大家在解完应用题之后,最好把算出来的答案,再返代入到题目中去,看下是不是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这个验算过程,可以在草稿纸上完成,一般也就1分钟左右就能搞定。但验算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它可直接检验出,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解数学应用题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题目条件中没有给出来的数,不能凭空造出来,除非是本身就有的隐含条件。比如一个星期(7天),一昼夜(24小时),这种情况题目不需要把7天标注出来,同理一昼夜也不用写24小时,这种条件是可以直接用的。除了隐含条件,其他的数,我们要能够追根溯源。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算式的方法来得到。所以我们解应用题的每一步列式,都有它的意义。我们要能解释得了这一步是做什么用的,能得出什么?如果是填空题,有些步骤就可以省略,可以在草稿纸上完成。应用题,最好养成这种良好的解题习惯。不要跳步,包括计算题,跳步太大是不少同学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应用题也称为解答题,需要孩子们理解题目意思,相当于语文的缩句。抓住最核心的东西,得出题目原本的面目。当然我们也不能凭空自己加已知条件。我们小学平常的计算中,用的是十进制。这题就是位值原理的一个运用。但是一旦经过“包装”,把它编成应用题,大多数小朋友就不那么容易理解得了。比如下图中的第二道附加题,就是这种题型。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发的二年级的孩子的数学试卷,最后有两道附加题。孩子说他们班就他一个人全部做对了。二年级的附加题说实话,这这题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不好理解,估计没做出来的是没读懂题目表达的意思。有点小遗憾。孩子的得数是正确的,但列式不严谨。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道题。第二小题结果正确,列式有点瑕疵这题是位值原理的灵活运用,可能大家会觉得很陌生,其实大家一直都在用。只不过一般是以单个知识点出现。位值原理和进制是数论最基础的部分。就好比我们做乘法除法用到的九九乘法表一样重要。四、五年级以后的孩子可以去了解一下,可以增强数感,对学习数学会有一定帮助。如果单纯地问大家百位上、十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如在231中,百位上的2表示2个百,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原题是:小丽在做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号数百位上的6看成了8,十位上的5看成了9,得到的结果是540,问正确结果是多少?这位孩子得到列式如上图所示,最终算出结果是300。分析: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只是过程不够严谨。他是默认了个位上的数字是0,而题目中并没有说明个位上的数字是0。另外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题个位上可是任意数字。被减数的百位上的数字6看成了8,是不是相当于被减数加了:(8-6)×100=200;同理,十位上的数字5看成了9,是不是又多加了:(9-5)×10=40?因此看错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200+40=240。正确结果是:540-240=300。大家觉得这题得数正确,但过程有点瑕疵,要不要扣分呢?如果您的孩子遇到这种题,你会怎么跟孩子讲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2023-08-15 05:06:292

请教小学数学问题,求高手解答,要有详细步骤哦~

十位和各位写反了,相差81,很明显原来的十位一定是9;那么九十几呢?如果你会位值原理:10a+b-(10b+a)=9(a-b)=81a-b=9,a=9,b=0就很容易算出来,如果不会,就要自己试算了,99肯定是不行的,92和29相差也不是81,91和19相差也不是81,90和09相差为81,所以原来其中一个数的十位和个位是90,现在乙将90写成了40,少了50,所以结果也少了50,所以正确的结果是:9797+50=9847
2023-08-15 05:07:002

什么是数概念本质的一致性

什么是数概念本质的一致性:数概念的一致性指的是整数、小数和分数都是对数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它们在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方面具有一致性。1、数是一个用作计数、标记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较同质或同属性事物的等级的简单符号记录形式,或称度量。代表数的一系列符号,包括数字、运算符号等统称为记数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数通常出在标记如公路、电话和门牌号码、序列的指标序列号和代码ISBN上。在数学里,数的定义延伸至包含如分数。负数、无理数、超越数及复数等抽象化的概念。起初人们只觉得某部分的数是数,后来随着需要,逐步将数的概念扩大;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必须能用整数和整数的比表达的,后来发现无理数无法这样表达,引起第一次数学危机,但人们渐渐接受无理数的存在,令数的概念得到扩展。2、数概念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数单位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都有相同的计数单位,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这些计数单位在不同的数中都是一致的。位值原理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位值原理都是相同的,即数的大小是由计数单位的个数和计数单位的位值所决定的。运算规则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规则都是基于相同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进行的。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都是基于相同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进行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让学生理解数概念的一致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2023-08-15 05:07:251

如何证明各数位之和能被三整除的数能被三整除?

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不严谨的。事实上,当且仅当p是3的倍数+1时,各数位之和能被3整除的p进制数能被3整除。一般情况下我们讨论的是10进制数,而10满足3×3+1=10,因而也成立。——————————————————————————————————用位值原理来证明。既然是进位制的数,那么任何一个多位数均可按位拆开,例如:123=1×100+2×10+3×1设一个多位数abc……xy(多少位不限,因为使用10^n会使得看起来很费劲,所以我使用大量的省略号吧)那么abc……xy=a×100……0+b×100……0+c×100……0+……+x×10+y=【a×99……9+b×99……9+c×99……9+……+x×9】+【a+b+c+……+x+y】注意到,前一个【】中所有数均为3的倍数,因而当后一个【】中所有数的和为3的倍数,那么这个和(也就是这个多位数)也是3的倍数。值得注意的是,a×100……0中的100……0比b×100……0中的100……0多一个〇,以此类推。——————————————————————————————————容易从证明过程看出,当且仅当p是3的倍数+1时,各数位之和能被9整除的p进制数能被9整除。——————————————————————————————————用简单的五位数来写下证明过程:abcde=a×10000+b×1000+c×100+d×10+e=a×9999+b×999+c×99+d×9+【a+b+c+d+e】——————————————————————————————————【经济数学团队为你解答!】欢迎追问。
2023-08-15 05:07:551

有人有数字谜的秘籍吗,最近上奥数不太明白,急需

你是加法减法,乘法还是除法的数字谜。加法和乘法做题秘诀是:一,从个位出发,二,个位不行,从首位出发。三,进位写上。减法把它换成加法来做。除法的话,从验算出发。需要见到具体的题,你再给我发两个题吧吧
2023-08-15 05:08:111

整除三位一段和奇数和偶数和之差的区别

三位截断法的原理 1. 3,9的整除特征(各位数字和) 设三位数abc(a,b,c等代表0-9的数字,以下同样),用位值原理拆开 100a+10b+c =(2. 11的整除特征(奇位数字和与偶位数字和的差) 把一个数由右边向左边数,如果奇位上数字和与偶位上数字和的差,是11的倍数(包括3. 三位截断法(后三位截断作差)的原理
2023-08-15 05:09:262

小学阶段的所有数学计算公式?

小学阶段涉及的数学计算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1. 四则运算法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2. 十进制位值原理:一个数字在十进制中的位置(从右到左)表示其位值,例如:123在个、十、百位上的位值分别为3,2,1。3. 加减乘除运算的优先级与结合律。4. 比例与比例关系:等比数列、比例系数、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等。5. 平均数: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6. 百分数:百分比的计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7. 分式的计算:分式的加减乘除以及约分化简。8.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9. 时、分、秒的计算:时间的加减计算,时、分、秒的换算等。10. 初中代数公式: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等。以上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数学计算公式,还有很多其他公式需要掌握,需要根据具体学科及年级来确定。
2023-08-15 05:09:481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500字以上)

毕达哥拉斯传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他认为每一个都该懂些几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勤勉的穷人,他想教他学习几何,因此对此人建议:如果这人能学懂一个定理,那么他就给他一块钱币。这个人看在钱份上就和他学几何了,可是过了一个时期,这学生对几何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反而要求毕达哥拉斯教快一些,并且建议:如果老师多教一个定理,他就给一个钱币。不需要多少时间,毕达哥拉斯把他以前给那学生的钱全部收回了。扩展资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和偶数,雄性与雌性和结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灵魂;“7”是机会;“8”是和谐,也是爱情和友谊;“9”是理性和强大;“10”包容了一切数目,是完满和美好。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a:b=<a+b>:a)。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由太阳、月亮、星辰的轨道和地球的距离之比,分别等于三种协和的音程,即八度音、五度音、四度音。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从数量上看,夏天是热占优势,冬天是冷占优势,春天是干占优势,秋天是湿占优势,最美好的季节则是冷、热、干、湿等元素在数量上和谐的均衡分布。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学的角度,即数量上的矛盾关系列举出有限与无限、一与多、奇数与偶数、正方与长方、善与恶、明与暗、直与曲、左与右、阳与阴、动与静等十对对立的范畴,其中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的对立是最基本的对立,并称世界上一切事物均还原为这十对对立。
2023-08-15 05:10:004

计算机组成原理小数原位码表示?

没必要考虑太复杂,原码是最简单的,小数点左边是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右边是数值位(即真值中0.后面二进制数)。这个所谓的公式是让你明白浮点数正负两种不同情况是怎么变化成机器数的,结果就是正数保持不变(符号位是0),负数绝对值加1(符号位变成1)。
2023-08-15 05:11:081

四轮定位的原理

  前轮定位:轿车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后轮定位:这是对两个转向前轮而言,对两个后轮来说也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称后轮定位。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  四轮定位:由于车辆的四轮、转向机构、前后车轴之间的安装应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个相对位置是由厂家制定的标准值。调整恢复这个位置的安装,就是四轮定位。也可以说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合起来叫四轮定位。
2023-08-15 05:11:325

位值原理是什么?

位值原理: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扩展资料: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2023-08-15 05:13:101

位值原理是?

实际上,位置原理主要是在数学计算或求解中应用的一种原理,主要是针对未知数进行假设。先假设该数每一位的数字,再用公示表达,如某三位数,可以假设其百位为a、十位为b、个位为c,那么这个数就可以表达成100a+10b+c。再根据已知条件,代入这个表达式,逐步求解。其过程,相当于一个多元一次方程组。位值原理的三大法宝(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2023-08-15 05:13:251

位值原理的基本概念

  1.位值原理的定义: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  2.位值原理的表达形式:以六位数为例:  a×100000+b×10000+c×1000+d×100+e×10+f.  3.解位值一共有三*宝:  (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  (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  (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4、位置原理重难点:  (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  (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  (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2023-08-15 05:13:401

小学奥数数论位值原理知识点

【 #小学奥数# 导语】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位值原理的定义: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   2.位值原理的表达形式:以六位数为例:   a×100000+b×10000+c×1000+d×100+e×10+f.   3.解位值一共有三*宝:   (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   (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   (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4、位置原理重难点:   (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   (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   (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篇二】   位置原理例题:   例1.a、b、c是1——9中的三个不同数码,用它们组成的六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之和是(a+b+c)的多少倍?   解答:组成六个数之和为:10a+b+10a+c+10b+a+10b+c+10c+a+10c+b   =22a+22b+22c   =22(a+b+c)   很显然,是22倍   例2.一个三位数,它等于抹去它的首位数字之后剩下的两位数的4倍于25之差,求这个数。   解答:设它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   则100a+10b+c=4(10b+c)   化简得5(20a-6b+5)=3c   因为c为正整数,所以20a-6b+5是3的倍数   又因为0≤c≤9   所以0≤3c/5≤5.4   所以0≤20a-6b+5=3c/5≤5.4   所以3c/5=3   即c=5   所以20-6b+5=3   化简得3b-1=10a   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3b-1是10的倍数,解得b=7   最后再算出10a=3*7-1=20   则a=2   所以答案为275。 【篇三】   练习题   1.有一类三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2,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积是30,所有这样的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2.一个两位数,各位数字的和的5倍比原数大4,求这个两位数.   3.一个三位数除以11所得的商等于这个三位数各位数码之和,求这个三位数.   4.将一个三位数的数字重新排列,在所得到的三位数中,用的减去最小的,正好等于原来的三位数,求原来的三位数.   5.在两位自然数的十位与个位中间插入0~9中的一个数码,这个两位数就变成了三位数,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某个数码后变成的三位数,恰好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求出所有这样的三位数.   6.将一个四位数的数字顺序颠倒过来,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这个数也叫原数的反序数),新数比原数大8802.求原来的四位数.   7.将四位数的数字顺序重新排列后,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四位数.现有一个四位数码互不相同,且没有0的四位数M,它比新数中的小3834,比新数中最小的大4338.求这个四位数.
2023-08-15 05:13:471

什么是位值原理

位置原理主要是针对未知数进行假设假设分位数为字母,分完全分拆和不完全分拆两种。1用字母表示数2根据位值原理完全分拆和不完全分拆3解方程
2023-08-15 05:13:562

位值原理详细讲解

答1:(10x+y)+(10y+x)=44k (k为正整数)11x+11y=44kx+y=4kx,y在0-9之间,其和值是4的倍数,且不会超过18所以(x,y)=(0,4)(0,8),(1,3),(1,7),(2,2),(2,6),(3,5),(3,9),(4,4),(4,8),(5,7)(6,8)(7,5)(7,9)(8,4)(8,8)所以原来的两位数最大是97答2:设自然数为k=X1+10X2+100X3+...+10^(n-1)*Xn , n=1,2,3.... X1是个位,X2是10位数,....Xn是最高位数字; 有k=16(X1+X2+X3+...+Xn); 因为X1,X2,X3,...,Xn都在0-9之间, 所以有0《X1+X2+X3+...+Xn《9n 所以0《 k《 144n当n>3时,k至少是个4位数,k>144n,不成立所以n=1,2,3,k最大是三位数当n=1时,k=0,无解(k为自然数)当n=2时,无解当n=3时,k=X1+10X2+100X3=16(X1+X2+X3) 84X3=6X2+15X1 因为X1,X2,X3,...,Xn都在0-9之间, 所以84X3=6X2+15X1《189 X3《189/84 所以X3=1,2 所以k=144,192,288
2023-08-15 05:14:052

数学位值原理是初中的课程吗

这个并不是初中的的课程。位值原理的定义: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
2023-08-15 05:14:151

位值原理是谁发明的?

实际上,位置原理主要是在数学计算或求解中应用的一种原理,主要是针对未知数进行假设。先假设该数每一位的数字,再用公示表达,如某三位数,可以假设其百位为a、十位为b、个位为c,那么这个数就可以表达成100a+10b+c。再根据已知条件,代入这个表达式,逐步求解。其过程,相当于一个多元一次方程组。
2023-08-15 05:14:241

小学奥数数论问题位值原理的例题详解

  1、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解析】:11+12+13+14+15+16+17=98.若中心圈内的数用a表示,因三条线的总和中每个数字出现一次,只有a多用3两次,所以98+2a应是3的倍数,a=11,12,…,17代到98+2a中去试,得到a=11,14,17时,98+2a是3的倍数.   (1)当a=11时98+2a=120,120÷3=40   (2)当a=14时98+2a=126,126÷3=42   (3)当a=17时98+2a=132,132÷3=44   相应的解见上图.   2、一个三位数,它等于抹去它的`首位数字之后剩下的两位数的4倍于25之差,求这个数。   解答:设它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   则100a+10b+c=4(10b+c)   化简得5(20a-6b+5)=3c   因为c为正整数,所以20a-6b+5是3的倍数   又因为0≤c≤9   所以0≤3c/5≤5.4   所以0≤20a-6b+5=3c/5 ≤5.4   所以3c/5=3   即c=5   所以20-6b+5=3   化简得3b-1=10a   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3b-1是10的倍数,解得b=7   最后再算出10a=3*7-1=20   则a=2   所以答案为275。   3、a、b、c是1——9中的三个不同数码,用它们组成的六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之和是(a+b+c)的多少倍?   解答:组成六个数之和为:10a+b+10a+c+10b+a+10b+c+10c+a+10c+b   =22a+22b+22c   =22(a+b+c)   很显然,是22倍   4、有2个3位数,它们的和是999,如果把较大的数放在较小数的左边,所成的数正好等于把较小数放在较大数左边所成数的6倍,那么这2数相差多少呢?   解答:abc+def=999,abcdef=6defabc,根据位值原理,1000abc+def=6000def+6abc   化简得994abc=5999def,两边同时除以7得142abc=857def,所以abc=857,def=142   所以857-142=715   5、将一个三位数的数字重新排列,在所得到的三位数中,用最大的减去最小的,正好等于原来的三位数,求原来的三位数。   解答:假设三个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bc,则大数为abc 小数为cba ,两数相减后所得数的十位为9,那么必然有最大数的百位即a为9 ,原式可改为 9bc-cb9=c9b , 然后很容易可以分析出c 为4、b为5。
2023-08-15 05:14:311

知道75%的分位值怎么算最大最小

七十五分位值计算:75%分位数,就是首先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计算样本容量n 乘以75%,得到一个数m,再查看排序之后的第m个麦。75%分位数,意思是数据中,小于或等于该数(即75%分位数)的占75%,大于或等于该数的占25%。位值原理的三大法宝(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
2023-08-15 05:14:411

对byte数组,求32位值

byte short int long 这几种类型都是java中的整数类型你肯定对int比较了解,byte和int的区别是int是32位,byte是8位,表示的数字范围为:-128到+127所以第一个byte中元素都没超过范围,都以数字显示。第二个byte数组中的元素都是char类型,char类型是占16位的,一般转换为byte是由大到小,需要强制转换,但这些char并没有超出byte的范围,所以不用在打印时会将char元素转换成对应的ascii码,具体你可以去查toString的确是输出字母,但"a"是字符,不是字符串,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字符串+primitive类型就是转换为字符型的最简单方法,例:4+"" 将数字4转换为字符串4 现在的4不再是数字,而是字符串,懂?
2023-08-15 05:15:001

二进制的减法是什么原理?

反正你记住计算机二进制加减就是个异或运算!!
2023-08-15 05:15:1110

计算机组成原理——浮点数表示方法

百度
2023-08-15 05:16:135

状态寄存器、函数返回值、参数、嵌套调用底层原理

CPU内部的寄存器中,有一种特殊的寄存器(对于不同的处理器,个数和结构都可能不同).这种寄存器在ARM中,被称为状态寄存器就是CPSR(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寄存器 CPSR和其他寄存器不一样,其他寄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的,都是整个寄存器具有一个含义.而CPSR寄存器是 按位起作用的 , 也就是说,它的每一位都有专门的含义,记录特定的信息 . 对于Z的值,我们可以这样来看,Z标记相关指令的计算结果是否为0,如果为0,则Z要记录下是0这样的肯定信息.在计算机中1表示逻辑真,表示肯定.所以当结果为0的时候Z = 1,表示结果是0.如果结果不为0,则Z要记录下不是0这样的否定信息.在计算机中0表示逻辑假,表示否定,所以当结果不为0的时候Z = 0,表示结果不为0。 对于位数为N的无符号数来说,其对应的二进制信息的最高位,即第N - 1位,就是它的最高有效位,而假想存在的第N位,就是相对于最高有效位的更高位。如下图所示: 我们知道,当两个数据相加的时候,有可能产生从最高有效位想更高位的进位。比如两个32位数据:0xaaaaaaaa + 0xaaaaaaaa,将产生进位。由于这个进位值在32位中无法保存,我们就只是简单的说这个进位值丢失了。其实CPU在运算的时候,并不丢弃这个进位制,而是记录在一个特殊的寄存器的某一位上。ARM下就用C位来记录这个进位值。比如,下面的指令 当两个数据做减法的时候,有可能向更高位借位。再比如,两个32位数据:0x00000000 - 0x000000ff,将产生借位,借位后,相当于计算0x100000000 - 0x000000ff。得到0xffffff01 这个值。由于借了一位,所以C位 用来标记借位。C = 0.比如下面指令: 只有4个字节操作用stur、ldur 比较的时候,一定会和NZCV有关 adds会影响标志位
2023-08-15 05:16:421

电位法测定pH值的原理是什么?

你可以搜一下pH电极测量原理,很详细的
2023-08-15 05:16:524

微机原理 关于CF进位标志的疑问

在DEBUG中输入并运行如下程序(数值无H后缀,默认为16进制数)MOV DX,3219MOV AX,2345SUB AX,DXINT 3运行结果,显示相应标志为CY,即CF=1,有借位。
2023-08-15 05:17:182

如何计算滴定反应的理论电位值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浓度分析化学教研室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2. 掌握电位滴定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在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离子过程中,用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代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是把电位测定与滴定分析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它虽然没有指示剂确定终点那样方便,但它可以用在浑浊,有色溶液以及找不到合适指示剂的滴定分析中.电位滴定的一个很大用途是可以连续滴定和自动滴定.进行电位滴定时,在被测溶液中插入一个指示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一个工作电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因而指示电极的电位相应的发生变化,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离子浓度发生突跃,引起指示电极电极电位突跃.根据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终点(本实验采用E-V曲线法,即以滴定剂用量V为横坐标,以E值为纵坐标,绘制E-V曲线.作两条与滴定曲线相切的45 倾斜的直线,等分线与曲线的交点即为滴定终点.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1) E-V 曲线法如图(a)所示:E-V 曲线法简单,但准确性稍差.(2) ΔE/ΔV - V 曲线法如图(b)所示. 由电位改变量与滴定剂体积增量之比计算之.ΔE/ΔV - V曲线上存在着极值点,该点对应着E-V 曲线中的拐点.(3) Δ2E/ΔV 2 - V 曲线法Δ2E/ΔV 2表示E-V 曲线的二阶微商.Δ2E/ΔV 2值由下式计算:滴定反应为:Ag++Cl-→AgCl↓ Ksp=1.8×10-10化学计量点时,[Ag+]=[Cl-],可由KspAgCl求出Ag+的浓度,由此计算出Ag电极的电位.
2023-08-15 05:17:591

电容式物位计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插入料仓中的电极与料仓壁之间构成电容器,当仓内物料位置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时,通过转换电路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因为电容量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该传感器可以用作连续式物位测量,也可用作物位开关,作为报警或喂料、卸料设备的输入信号。该物位传感器有造价低、无机械磨损、安装和维修方便等特点。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调频振荡电路实现电容量到频率的转换,又经限幅放大及鉴频器的线性化,得到相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若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探头)上粘有物料,则往往会导致控制器误动作,现已由传统的检测电容量发展为检测探头与仓壁间导纳的方式。
2023-08-15 05:18:091

求二进制计数分频器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进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进位制,由于在现代被用于电子计算机中,而旧貌换新颜变得身价倍增起来。在现实生活和记数器中,如果表示数的“器件”只有两种状态,如电灯的“亮”与“灭”,开关的“开”与“关”。一种状态表示数码0,另一种状态表示数码1,1加1应该等于2,因为没有数码2,只能向上一个数位进一,就是采用“满二进一”的原则,这和十进制是采用“满十进一”原则完全相同。1+1=10,10+1=11,11+1=100,100+1=101,101+1=110,110+1=111,111+1+=1000,……,可见二进制的10表示二,100表示四,1000表示八,10000表示十六,……。二进制同样是“位值制”。同一个数码1,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如11111,从右往左数,第一位的1就是一,第二位的1表示二,第三位的1表示四,第四位的1表示八,第五位的1表示十六。用大家熟悉的十进制说明这个二进制数的含意,有以下关系式 (11111)(二进制)=1×24+1×23+1×22+1×2+1(十进制)一个二进制整数,从右边第一位起,各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2,22,23,…,2n,…。计算机内部之所以采用二进制,其主要原因是二进制具有以下优点:(1)技术上容易实现。用双稳态电路表示二进制数字0和1是很容易的事情。(2)可靠性高。二进制中只使用0和1两个数字,传输和处理时不易出错,因而可以保障计算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3)运算规则简单。与十进制数相比,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要简单得多,这不仅可以使运算器的结构得到简化,而且有利于提高运算速度。(4)与逻辑量相吻合。二进制数0和1正好与逻辑量“真”和“假”相对应,因此用二进制数表示二值逻辑显得十分自然。(5)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相当容易。人们使用计算机时可以仍然使用自己所习惯的十进制数,而计算机将其自动转换成二进制数存储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时又将二进制数自动转换成十进制数,这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2023-08-15 05:18:171

三五十二加四结果等于多少?

解:35+2+4=37+4=41
2023-08-15 05:18:282

电位滴定仪的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位法,普通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电位滴定法是靠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使用不同的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可以进行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合滴定和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时使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从铂电极作指示电极。在配合滴定中,若用EDTA作滴定剂,可以用汞电极作指示电极,在沉淀滴定中,若用硝酸银滴定卤素离子,可以用银电极作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电极电位E不断发生变化,电极电位发生突跃时,说明滴定到达终点。用微分曲线比普通滴定曲线更容易确定滴定终点。如果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在滴定过程中可以自动绘出滴定曲线,自动找出滴定终点,自动给出体积,滴定快捷方便。进行电位滴定时,被测溶液中插入一个参比电极,一个指示电极组成工作电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浓度不断变化,指示电极的电位也相应地变化。在等当点附近发生电位的突跃。因此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确定滴定终点。电位滴定的基本仪器装置包括滴定管、滴定池、指示电极、参比电极、搅拌器,测电动势的仪器。电位滴定法是如何确定滴定终点的呢?用绘制电位确定曲线的方法。电位滴定曲线即是随着滴定的进行,电极电位值(电池电动势)E对标准溶液的加入体积V作图的图形。根据作图的方法不同,电位滴定曲线有三种类型,E-V曲线,普通电位滴定曲线,拐点e即为等当点。拐点的确定:作两条与滴定曲线相切的45°倾斜的直线,等分线与曲线的交点即是拐点。Ee为等当点电位。Ve为等当点所需加的标准溶液的体积。电位突跃范围和斜率越大,分析误差就越小。曲线,一次微商曲线,一阶导数曲线。曲线峰顶e点即为等当点,(作图时需先求出 )用相邻两次的E,V值求:。=0时为等当点式中的V1、V2为 值的计算值。
2023-08-15 05:18:451

全站仪碎步测量的原理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碎部测量(detail survey)是根据比例尺要求,运用地图综合原理,利用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地形图要素的特征点,用测图仪器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用等高线、地物、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地理注记等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专业书上,基于控制下直接进行散点测量。
2023-08-15 05:19:025

什么是大数规律

什么是大数规律 上面的范围太小了点,只针对保险方面。。 大数法则 -------------------------------------------------------------------------------- 大数法则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即大数法则。此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 来个通俗点的说明。。 我们用掷硬币来说明大数法则,大家都知道硬币掷出人头和字的机率各是50%,可是实际上掷二次却很难得到人头和字各一次,那这个机率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以前有位数学家,掷了一千次,得出来人头和字的机率不是等于50%,他又继续掷,掷了五千次...六千次...一万次,发现得到人头和字的机率愈来愈平均,也就是50%。 什么是小数,什么是大数。 小数:由根据十进位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大数:数学用语中,指两个数中较大的数。 满意请采纳! 什么是大数法? 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即大数法则。此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据此,保险人就可以比较精确的预测危险,合理的厘定保险费率,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它费用开支相平衡。大数法则是近代保险业赖以建立的数理基础。保险公司正是利用在个别情形下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在大数中消失的这种规则性,来分析承保标的发生损失的相对稳定性。按照大数法则,保险公司承保的每类标的数目必须足够大,否则,缺少一定的数量基础,就不能产生所需要的数量规律。但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有它的局限性,即承保的具有同一风险性质的单位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通过再保险来扩大风险单位及风险分散面。 大数法则 : 又称“大数律”。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试验和观察中,出现某种几乎必然的规律性的一类定理的总称。如在掷钱币时,每次出现正面或反面是偶然的,但大量重复投掷后,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却必然接近常数1/2。这是最早发现的大数法则之一。 什么是大数理论 大数法则(大数理论)是在随机事件的大量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一致的规律,大数法则是概率论的法则之一,是保险的数理基矗保险人对任何一个风险损失的概率作出比较精确的估算时,都需要根据大数法则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统计,得出损失概率。根据大数法则,承保的风险单位越多,损失概率的偏差越小;反之则越大,而保险费率的大小又是以损失率的大小为依据的,损失概率大的风险,费率就高;损失概率小的风险,费率就低。 什么是大数分解? 大数分解是与素性判别紧密相关的课题.对于给定的一个自然数,先对它作素性判别.若它是素数则罢,若它是合数,我们还想知道它的因子分解式.历史上及现在都有这样的数,它被判别为合数,但是没有发现它的因子(即没有分解).例如,F8在1909年就被证明为合数,但直到1975年,才发现它的一个因子.又如,F14早在1963年就被证明为合数,但至今它的因子还不知是什么.因此,我们要系统地研究如何去分解一个已知是合数的数.下面,我们假定下面待分解的数是合数.为了方便起见,还假定,对待分解的数已经用试除法排除了它在1到10000(或105)范围内的因子.(这在计算机上是非常容易实行的事,因为1到105之间的素数和试除法都可以储存在计算机内.) 与素性判别法的产生一样,大数分解的方法的产生也是从注意合数的一些性质开始的.因而,我们要对合数的一些性质(特别是结构方面的性质)作考察和研究,由此引伸分解的方法。 什么是规律? 规律gui lv (1)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law;regular pattern】 (2)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rhythmical】 1.规章律令。 2.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络,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谓整齐而有规则。另有马哲中的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络,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著作用。规律=真理:这个世界任何物质都受规律约束,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络。规律与共产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规律的唯一性,统一世界人民的意志,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解放。 (1)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2)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络。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在辩证法学说里,范畴和规律没有实质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范畴也是规律,规律也是范畴。范畴即基本概念是由词或片语表达的,而规律(科学规律)则是判断,它有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即范畴。因此,规律实际上就是范畴之间的关系。 究竟什么是大资料 大资料(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体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资料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资讯资产。[
2023-08-15 05:19:481

进制如何转换?原理?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的进制主要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学习计算机要对其有所了解。 2进制,用两个阿拉伯数字:0、1; 8进制,用八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 10进制,用十个阿拉伯数字:0到9; 16进制就是逢16进1,但我们只有0~9这十个数字,所以我们用A,B,C,D,E,F这五个字母来分别表示10,11,12,13,14,15。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以下简介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一、二进制转换十进制 例:二进制 “1101100” 1101100 ←二进制数 6543210 ←排位方法 例如二进制换算十进制的算法: 1*26 + 1*25 + 0*24 + 1*23 + 1* 22 + 0*21 + 0*20 ↑ ↑ 说明:2代表进制,后面的数是次方(从右往左数,以0开始) =64+32+0+8+4+0+0 =108 二、二进制换算八进制 例:二进制的“10110111011” 换八进制时,从右到左,三位一组,不够补0,即成了: 010 110 111 011 然后每组中的3个数分别对应4、2、1的状态,然后将为状态为1的相加,如: 010 = 2 110 = 4+2 = 6 111 = 4+2+1 = 7 011 = 2+1 = 3 结果为:2673 三、二进制转换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换二进制的方法也类似,只要每组4位,分别对应8、4、2、1就行了,如分解为: 0101 1011 1011 运算为: 0101 = 4+1 = 5 1011 = 8+2+1 = 11(由于10为A,所以11即B) 1011 = 8+2+1 = 11(由于10为A,所以11即B) 结果为:5BB 四、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是2的0次方,第1位的权值是2的1次方…… 所以,设有一个二进制数:0110 0100,转换为10进制为: 计算: 0 * 20 + 0 * 21 + 1 * 22 + 0 * 23 + 0 * 24 + 1 * 25 + 1 * 26 + 0 * 27 = 100 五、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八进制就是逢8进1。 八进制数采用 0~7这八数来表达一个数。 八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为8的0次方,第1位权值为8的1次方,第2位权值为8的2次方…… 所以,设有一个八进制数:1507,转换为十进制为: 计算: 7 * 80 + 0 * 81 + 5 * 82 + 1 * 83 = 839 结果是,八进制数 1507 转换成十进制数为 839 六、十六进制转换十进制 例:2AF5换算成10进制 直接计算就是: 5 * 160 + F * 161 + A * 162 + 2 * 163 = 10997 (别忘了,在上面的计算中,A表示10,而F表示15)、 现在可以看出,所有进制换算成10进制,关键在于各自的权值不同。 假设有人问你,十进数 1234 为什么是 一千二百三十四?你尽可以给他这么一个算式: 1234 = 1 * 103 + 2 * 102 + 3 * 101 + 4 * 100
2023-08-15 05:20:071

计算机组成原理——浮点数表示方法是什么?

浮点数是指浮点数参与的运算,这种运算通常伴随着因为无法精确表示而进行的近似或舍入。一个浮点数a由两个数m和e来表示:a=m×b^e。在任意一个这样的系统中,我们选择一个基数b(记数系统的基)和精度p(即使用多少位来存储)。m(即尾数)是形如±d.ddd...ddd的p位数(每一位是一个介于0到b-1之间的整数,包括0和b-1)。如果m的第一位是非0整数,m称作规格化的。有一些描述使用一个单独的符号位(s代表+或者-)来表示正负,这样m必须是正的。e是指数。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浮点数,其结构如下:尾数部分(定点小数) 阶码部分(定点整数):阶符±,阶码e,数符±,尾数m。这种设计可以在某个固定长度的存储空间内表示定点数无法表示的更大范围的数。浮点加法减法运算设有两个浮点数x和y,它们分别为x=Mx*2^Exy=My*2^Ey其中Ex和Ey分别为数x和y的阶码,Mx和My为数x和y的尾数。两浮点数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是设Ex小于等于Ey,则x±y=(Mx*2^(Ex-Ey)±My)*2^Ey,完成浮点加减运算的操作过程大体分为四步:1.0操作数的检查;2.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3. 尾数进行加或减运算;4.结果规格化并进行舍入处理。⑴0操作数检查浮点加减运算过程比定点运算过程复杂。如果判知两个操作数x或y中有一个数为0,即可得知运算结果而没有必要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以节省运算时间。0操作数检查步骤则用来完成这一功能。⑵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两浮点数进行加减,首先要看两数的阶码是否相同,即小数点位置是否对齐。若二数阶码相同,表示小数点是对齐的,就可以进行尾数的加减运算。反之,若二数阶码不同,表示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此时必须使二数阶码相同,这个过程叫作对阶。要对阶,首先应求出两数阶码Ex和Ey之差,即△E=Ex-Ey。若△E=0,表示两数阶码相等,即Ex=Ey;若△E>0,表示Ex>Ey;若△E<0,表示Ex评论000加载更多
2023-08-15 05:20:171

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静息电位就是安静时的膜电位,由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造成膜内K离子外流,电位外正内负。接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造成Na内流,电位外负内正,即为动作电位。
2023-08-15 05:2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