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有哪些?

2023-08-23 04:12:38
共2条回复
贝贝

答:一、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针对不同的频率信号而有相对应的滤波器与检知器,再经由同步的多工扫描器将信号传送到CRT或液晶等显示仪器上进行显示。

二、频谱分析仪的应用范围

频谱分析仪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调失真等信号参数的测量,可用以测量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电路系统的某些参数。

空一时域工作原理

真可

目前信号的分析主要从时域、频域和调制域三个方面进行,频谱分析仪分析的是信号的频域特性,它主要由预选器、扫频本振、混频、滤波、检波、放大等部分组成。

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加到混波器,与可调变的扫频本振电路提供的本振信号混频后,得到中频信号再放大,滤波与检波,把交流信号及各种调制信号变成一定规律变化的直流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

输入衰减器是以10 dB为步进的衰减器,主要用途是扩大频谱仪的幅度测量范围,保证第一混频器对被测信号来说处于线性工作区,使输入信号与频谱仪达到良好的匹配。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镜像干扰以及其他噪声干扰,保证测量的稳定准确。混频器也称变频器,它能将微波信号变换成所需要的中频信号,而第一变频器是宽带频谱仪中最关键的微波部件之一,它包括基波混频器和高频段混频器。中频电路部分的可变增益电路和输入衰减器一起联控,或者由微处理器控制,根据输入信号幅度大小改变频谱分析仪的总增益,它的变化范围就决定了参考电平的范围。对数放大电路决定了频谱分析仪的显示动态范围和它的增益分档调节。检波电路一般都是峰值检波再滤波。

相关推荐

时域短期频率稳定度工作原理是什么

振荡频率保持不变的能力。以在某观察时间内频率变化的最大值与标称频率之比来表示。[1]年、月的频率稳定度称为长期频率稳定度,它主要决定于基准频率源的稳定度。日、小时的频率稳定度称短期频率稳定度,它决定于电源、负载及环境的变化,用ppm表示。
2023-08-15 07:13:341

时域是什么

问题一:时域表示是什么 5分 时域是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达信号随着时供的变化。 若考虑离散时间,时域中的函数或信号,在各个离散时间点的数值均为已知。若考虑连续时间,则函数或信号在任意时间的数值均为已知。 在研究时域的信号时,常会用示波器将信号转换为其时域的波形。 问题二:什么叫时域和频域? 时域(时间域)――自变量是时间,即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的变化。其动态信号x(t)是描述信号在不同时刻取值的函数。 频域(频率域)――自变量是频率,即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频谱图。频谱图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及频率与该频率信号幅度的关系。 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时,有时一些信号的时域参数相同,但并不能说明信号就完全相同。因为信号不仅随时间变化,还与频率、相位等信息有关,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信号的频率结构,并在频率域中对信号进行描述。 动态信号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主要通过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实现。周期信号靠傅立叶级数,非周期信号靠傅立叶变换。 问题三:什么是时域分析? 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由于时域分析是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时域分析具有直观和准确的优点。系统输出量的时域表示可由微分方程得到,也可由传递函数得到。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具体是根据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此时也称为复频域分析。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时域分析以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解来讨论系统的特性和性能指标。设微分方程如下:式中,x(t)为输入信号,y(t)为输出信号。我们知道,微分方程的解可表示为:,其中,为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只与微分方程(系统本身的特性或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有关。对于稳定的系统,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通解趋于零。所以根据通解或特征方程的根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为特解,与微分方程和输入有关。一般来说,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特解趋于一个稳态的函数。综上所述,对于稳定的系统,对于一个有界的输入,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微分方程的全解将趋于一个稳态的函数,使系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工程上称为进入稳态过程。系统达到稳态过程之前的过程称为瞬态过程。瞬态分析是分析瞬态过程中输出响应的各种运动特性。理论上说,只有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才进入稳态过程,但这在工程上显然是无法进行的。在工程上只讨论输入作用加入一段时间里的瞬态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反映了主要的瞬态性能指标。 问题四:什么是时域特性 时域(时间域)――自变量是时间,即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的变化。。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时域分析法是至直接从微分方程或间接从传递户数出发进行分析。至于时域特性就是信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变化。从时域特性中可以直接明了的看出系统是否稳定。 问题五:什么是频域,什么是时域 简单说,时域就是横坐标是时间为自变量,频域则是频率为横坐标的自变量;比如,信号,信号是一种电信号,也可以看做是随时间变化一种函数,信号的时域分析就是对信号电压值(或其他电学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分析;频域分析则是,将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后,映射成频率为自变量的函数。 问题六:时域与频域是什么意思 分析信号用的坐标系。没什么神秘的。 时域是随时间变化的域,频域是随频率变化的域。 相当于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问题七:什么是信号的时域描述?有什么特点? 【问题解答】 1.信号的时域分析。是指直接在时间域内对系统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 详细介绍baike.baidu/view/2122198 2.信号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 详细介绍wenku.baidu/...6 3.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 时域与频域变换用傅里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 常用的分析方法为:画伯德图(波特图),根据波特图可以知道信号幅值的变化和相位的延迟,例如在某个频率范围内,信号幅值特性曲线的斜率为-20dB/十倍频,说明信号频率每增加已被,幅值-3dB。这个分析方法是针对频域的,时域分析通过微分方程(结合初始条件)来分析,直接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啊,或者,找出过振荡、振荡及临界状态,一般都转换成频域来分析。 问题八:时域与频域的区别 时域是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达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 若考虑离散时间,时域中的函数或信号,在各个离散时间点的数值均为已知。若考虑连续时间,则函数或信号在任意时间的数值均为已知。 在研究时域的信号时,常会用示波器将信号转换为其时域的波形。 baike.baidu/view/5常7352 频域frequency domain 是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特性时用到的一种坐标系。对任何一个事物的描述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每一方面的描述仅为我们认识这个事物提供部分的信息。例如,眼前有一辆汽车,我可以这样描述它方面1:颜色,长度,高度。方面2:排量,品牌,价格。而对于一个信号来说,它也有很多方面的特性。如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域特性),信号是由哪些单一频率的信号合成的(频域特性) baike.baidu/view/628441 问题九:时域和空域和频域都是什么意思/ 时域:时间域 频域:频率域 空域:空间域 好像和饥说一样,举个例子 g *** 900系统的工作频段为890MHZ到960MHZ,这个就是频率域,g *** 手机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这个频率之上。再890MHZ到960MHZ之间,又划分成124个频点,说白了就是等分切了124份,每个g *** 用户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一份上。这就是所谓的用频率区分用户。频分多址。频率域 但是g *** 用户多啊,124个频率区分怎么可能够用呢,于是再一个频率上再按照时间来区分用户,8个用户都工作再一份频率上,用时间区分,a先说,然后闭嘴,b再说,依次循环,8个一组。这就是所说的用时间区分用户,时分多址,这是时域的概念 最后,再地理空间上,划分出很多很多个小的空间,每个空间建设一座基站,划分出扇区。用户都接到相应的扇区里去通信,也就是所说的扇区的覆盖范围,这个就是空间概念了,也可以理解成,用不同的空间,区分了不同空间下得用户,这就是空域。当然,用波束来区分,也可以叫空域。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问题十:什么是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 5分 时域(时间域)――自变量是时间,即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信号的变化。其动态信号x(t)是描述信号在不同时刻取值的函数。 频域(频率域)――自变量是频率,即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频谱图。频谱图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及频率与该频率信号幅度的关系。 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时,有时一些信号的时域参数相同,但并不能说明信号就完全相同。因为信号不仅随时间变化,还与频率、相位等信息有关,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信号的频率结构,并在频率域中对信号进行描述。 动态信号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主要通过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实现。周期信号靠傅立叶级数,非周期信号靠傅立叶变换。
2023-08-15 07:13:411

空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的原理是什么呢?

空域是局部滤波,频域是全局滤波。因为空域滤波是只和局部信息有关,但是频域滤波是和整体图像信息有关,这个有点像二值化算法中的局部二值化和全局二值化,至于选用空域还是频域,哪个效果好是和图片本身有关的。空域滤波指的是,在时域上叠加在一起的几个信号占用相同频带时,波束形成利用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所具有的空域分离性来实现信号空域处理的一种技术。空域滤波的概念是在雷达技术领域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igital Beam Forming, DBF)中提出的。它是指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主瓣波束,接收有用信号并且抑制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信号。因为叠加在一起或者说在时间上同时到达的几个信号占有相同的频带时,通常的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已经不能将它们分开,但这些信号一般是来自不同的方向,波束形成就是利用这种空域的分离性来实现信号的空域处理的。其实质是一个多通道的阵列信号处理系统,是一个空域滤波的概念,这一概念还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空域滤波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有如下定义:使用空域模板进行的图像处理,被称为空域滤波;模板本身被称为空域滤波器。
2023-08-15 07:13:501

你好,请问 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可以简要的介绍下吗?谢谢!

时域分析就是信号的时间波形;频域分析就是对信号做FFt傅里叶变化,看信号由哪些频率成分构成的。
2023-08-15 07:14:262

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时域均衡的基本思想可用下图所示的传输模型来简单说明。(图1-1)图1-1中,H(w) 不满足式(图1-2)的无码间串扰条件时,其输出信号 x(t)将存在码间串扰。为此,在H(w)后插入一个称之为横向滤波器的可调滤波器T(w),形成新的总传输函数H"(w),表示为(图1-2)显然,只要 满足式H"(w)(图1-2 ),即(图1-3)则抽样判决器输入端的信号 y(t)将不含码间串扰,即这个包含T(w)在内的H"(w)将可消除码间串扰。这就是时域均衡的基本思想。可以证明(图1-4)其中(图1-5)由上式可见, Cn、 T(w)完全由H(w)决定。对式( 图1-4 )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则可求出其单位冲激响应hT(t)为(图1-6)根据该式,可构造实现T(w)的插入滤波器如图1-7 所示,它实际上是由无限多个横向排列的延迟单元构成的抽头延迟线加上一些可变增益放大器组成,因此称为横向滤波器。每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等于码元宽度T(b),每个抽头的输出经可变增益(增益可正可负)放大器加权后输出。这样,当有码间串扰的波形x(t)输入时,经横向滤波器变换,相加器将输出无码间串扰波形 y(t)。(图1-7 横向滤波器)上述分析表明,借助横向滤波器实现均衡是可能的,并且只要用无限长的横向滤波器,就能做到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然而,使横向滤波器的抽头无限多是不现实的,大多情况下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实际信道往往仅是一个码元脉冲波形对邻近的少数几个码元产生串扰,故实际上只要有一、二十个抽头的滤波器就可以了。抽头数太多会给制造和使用都带来困难。
2023-08-15 07:14:341

请各位老师帮我讲解一下什么是“时域降噪”和“空域降噪”针对网络摄像机的,最好说的简单一些,谢谢!

空域降噪,是针对单帧画面进行处理 降噪。而时域降噪 是结合前后帧进行计算处理出来降噪 。如果我们只用空域降噪的话,假如我们连续播放的话,由于它的算法都是基于当前帧,不考虑前后帧,所以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噪点的抖动。而时域降噪会把整个时间段的噪点统一进行处理,消除帧与帧之间的噪点抖动。
2023-08-15 07:15:061

GSM通信中,时域、频域和空域这三个概念怎么理解,能否打个比方?

打个比方吧,不一定很准确。两个人说话,无论是说、还是听,必须在同一时刻进行,这种“实时性”,应该是“时域”概念中的一种。两个人说话,无论是面对面说、还是通过手机相隔千山万水说,每个人都有确定的位置。面对面说,当然知道对方的位置;通过手机说,系统知道每个人所处的基站的位置。这应该是“空域”概念中的一种。两个人说话,无论是粗嗓门、还是细声调,其声音频率都在能被对方识别的频谱范围内。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也有类似的约定。这就是“频域”的概念。
2023-08-15 07:15:142

为什么要把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分析?

1、时域可以直观的观测到信号的形状,但是,不能用有限的参数对信号进行准确的描述. 2、频域分析可以将复杂信号分解为简单的信号(正弦信号)的叠加,可以更加精确的了解信号的“构造”. 3、在线性系统中,可以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单一频率正弦波作为输入,获取输出信号,得到其频率响应关系后,就可利用信号的频域分析结果对推导出任意复杂信号输入时的输出.
2023-08-15 07:15:331

天线理论的瞬变问题或时域问题

线天线的瞬变问题或线天线的时域问题有三种求解方法。①经典法或傅里叶变换法:先求出线天线的频域解,然后再利用傅里叶变换将频域解化为时域解;②直接时域解法:先建立以线天线的时空分布为待求函数的时域积分方程,然后用数值法求解,从而得到输入特性和辐射特性。在这里,线天线本身和时间都必须分割成小段。但线天线的时域严格解,只有当线天线为无限长时才能求得;③奇异性展开法:主要是用复频率平面上的奇异性展开来表示线天线的时域响应。根据实验发现,用脉冲源激励的天线或散射体的瞬变响应主要由一些衰减的正弦型响应组成,而每个响应的特征是用拉普拉斯变换复频率平面上的一个极点或一对极点来表示。天线或散射体在这些极点附近的频率有很大的电磁响应。这就引出了奇异性展开法。宽频带的脉冲激发了这些极点,后者则是天线或散射体自由振荡的解。自然模的波形与源脉冲波形无关,但其复振幅系数(称为耦合系数或谐振强度)却与源函数有关。
2023-08-15 07:15:411

高精度雷达与时域雷达区别

高精度雷达与时域雷达原理不同,测量范围不同,精度和分辨率不同,价格不同。1、原理不同:高清雷达使用电磁波,时域雷达使用微波,它们的物理原理不同,导致它们在数据采集、测量范围和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2、测量范围不同:高清雷达的测量范围较小,一般在几十米以内。时域雷达雷达可以达到几百米的测量范围。3、精度和分辨率不同:高清雷达和时域雷达的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0厘米左右。4、价格不同:由于技术原理和应用范围的不同,两种雷达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高精雷达和时域波雷达的价格较低。
2023-08-15 07:15:551

视频文件 码流信息 时域信息 空域信息 具体指什么

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一系列性质也随着改变,改变的量,只取决于初态和终态,而与变化时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叫作状态函数。
2023-08-15 07:16:061

大一电路原理题目,一阶电路时域分析

表示发动机工作正常,如果指示灯常亮,这就说明发动机有故障了,需要维修。比如,一款北京现代车型,在路上行驶时,指示灯在不停的亮,发动机有抖动。多维护就行。表示发动机工作正常,如果指示灯常亮,这就说明发动机有故障了,需要维修。比如,一款北京现代车型,在路上行驶时,指示灯在不停的亮,发动机有抖动。多维护就行。
2023-08-15 07:16:178

时域分析是什么?

  时域分析定义:  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  时域分析特点:  由于时域分析是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时域分析具有直观和准确的优点。  系统输出量的时域表示可由微分方程得到,也可由传递函数得到。  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具体 是根据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此时也称为复频域分析。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时域分析实质:  系统达到稳态过程之前的过程称为瞬态过程。瞬态分析是分析瞬态过程中输出响应的各种运动特性。理论上说,只有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才进入稳态过程,但这在工程上显然是无法进行的。在工程上只讨论输入作用加入一段时间里的瞬态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反映了主要的瞬态性能指标。
2023-08-15 07:17:062

电路原理一阶电路时域分析题目?

一阶电路只有一个储能元件,L已知,关键是求Req。首先要搞清楚Req是什么,它是从电感看出去的电阻,也就是说从电感一端出去,经过Req再回到电感的另一端。因此可以将电感拿掉用电压源Us替换,计算Us单独作用时它的电流I,得到的Us/I就是Req。本题中,去掉独立电源后,列上面节点方程(只有一个节点),(1/2+1/2+1/2)*U=4*U/2+Us/2,这个4*U/2就是-4i,解得U=-Us,则与电感串联的2欧电阻的电流为I=(Us-U)/2=2Us/2,Us/I=1欧=Req。
2023-08-15 07:17:381

怎么理解通信原理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

所谓码间串扰是由于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前后码元的波形畸变、展宽,并使前面波形出现很长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直方脉冲的波形在时域内比较尖锐,因而在频域内占用的带宽是无限的。如果让这个脉冲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即让它的频率变窄,那么它在时域内就一定会变宽。因为脉冲是一个序列,这样相邻的脉冲间就会相互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信道总是带限的,带限信道对通过的的脉冲波形进行拓展。当信道带宽远大于脉冲带宽时,脉冲的拓展很小,当信道带宽接近于信号的带宽时,拓展将会超过一个码元周期,造成信号脉冲的重叠,称为码间串扰。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的干扰。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
2023-08-15 07:18:201

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时域瞬态法

瞬态结构动力学分析(又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结构在稳态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作用下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瞬态分析最大的优点就是考虑了惯性力和阻尼作用。 瞬态问题常见的分析方法有: 1. 时域瞬态分析 2. 特征值提取(自然频率和模态) 3. 稳态响应(频域的谐响应分析) 4. 响应谱分析(冲击的峰值响应计算) 5. 随机响应分析(由随机激励引起的振动) 由于时域瞬态方法最为直观,适应各种线性、非线性的工况,使用率高。 本文只介绍时域瞬态法 。其他方法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 控制方程 瞬态动力学的基本运动方程是: 其中:[M]是质量矩阵。[C]是阻尼矩阵。[K]是刚度矩阵。{u_tt}是节点加速度。{u_t}是节点速度。{u}是节点位移。{F}是载荷。可以看出结构瞬态方程是一个含有二阶时间导数的方程。求解二阶时间导数的方法很多,结构有限元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法。WELSIM默认的结构时间求解器也是Newmark法。 常见求解方法 瞬态动力学有常见三种有限元求解方法:完全法、缩减法及模态叠加法。 完全法采用完整的系统矩阵计算瞬态响应。它是功能最强的,支持求解各类非线性特性(塑性、大变形、大应变等)。优点是:容易使用,不必关心选择主自由度或振型。允许各种类型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完整矩阵,不涉及质量矩阵近似。一次分析就能得到所有时间历程下的位移和应力。允许所有类型的边界条件。完全法的主要缺点是开销大,费时,计算所得数据大。 缩减法通过采用主自由度及缩减矩阵压缩数据规模。在主自由度处的位移被计算出来后,将解扩展到完整自由度集上。优点是:比完全法快且开销小。缺点是:初始解只计算主自由度的位移。只能施加节点边界条件。所有载荷必须加在用户定义的主自由度上。时间步长必须恒定,不支持自动时间步长。不支持非线性(点对点接触除外)。 模态叠加法通过对模态分析得到的振型(特征值)乘上因子并求和来计算结构的响应。优点是:比缩减法或完全法更快、开销更小。允许考虑模态阻尼(阻尼比作为振型号的函数)。缺点是:时间步长必须恒定,不支持自动时间步长。不支持非线性(点对点接触除外)。不能施加非零位移边界条件。 由于完全法的优越性,及其在非线性问题的广泛应用。 本文只介绍完全法 。 阻尼(Damping) 考虑阻尼的作用是瞬态分析优点之一。阻尼可以看做是一种能量的耗散,它来自于诸多因素,而有限元分析中,时常将阻尼看做是一种综合作用,而从数值角度施加阻尼。 有限元中常见的阻尼设置有三种:直接阻尼(directu2002damping),Rayleigh阻尼(Rayleighu2002damping)和复合阻尼(compositeu2002damping)。直接阻尼可以定义与每阶模态相关的临界阻尼比,其典型的取值范围是在临界阻尼的1%到10%之间。Rayleigh阻尼假设阻尼矩阵是质量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尽管阻尼是正比于质量和刚度矩阵的假设没有严格的物理基础,实际上我们对于阻尼的分布知之甚少,而 实践证明Rayleigh阻尼在有限元法中是有效的,并被广泛应用 。复合阻尼可以根据每种材料定义一个临界阻尼比,这样就得到了对应于整体结构的复合阻尼值。当结构中有多种不同的材料时,复合阻尼更为有效。 在大多数线性动力学问题中,准确地定义阻尼对于结果十分重要。但是,阻尼算法和参数只是近似地模拟了结构吸收能量的特性,并非从原理上模拟引起这种效果的物理机制。因此,有限元分析中确定阻尼数据是很困难的。有时我们可以从试验中获得这些数据,有时必须要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或者经验来确定阻尼参数。 时间求解器 瞬态结构问题,由于二阶时间导数的引入,我们需要能求解时间导数的时间求解器。我们一般将此求解器分为两大类:显示求解器,和隐式求解器。 显式求解器用上一步的结果和当前步的结果计算下一步的计算结果。显示求解器有不稳定区域,需要很小的时间步长。好处是可以不需要非线性求解器(牛顿迭代求解器)来求解非线性特征,也不需要组装刚度矩阵。同时编码和算法相对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内存来存储额外中间数据。显示求解器的稳定步长可以估算得出,但是由于实际计算的复杂性,会设置的比理论步长还要小一些。显式算法要求质量矩阵为对角矩阵,而且只有在单元级计算尽可能少时速度优势才能发挥, 因而往往采用减缩积分方法,容易激发沙漏模式,影响应力和应变的计算精度。显示求解器的代表算法有中心差分法,Euler向前差分法,Runge-Kutta,线加速度法等。 隐式求解器用当前步结果和下一步未知结果反复迭代下一步结果,必须通过迭代得到。隐式求解需要组建刚度矩阵,需要牛顿迭代求解非线性问题。常用方法有Newmark法和Wilson-Theta法,其变种算法可以通过修改算法中的alpha、beta和theta参数来实现,如HHT算法在一些问题上的计算效率和精确度有显著提高。隐式求解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无条件稳定性,即时间步长可以任意大。但是实际运算中上要受到迭代次数及非线性程度的限制,需要取一个合理值。同时如Newmark等算法具有二阶精度。 显示和隐式算法的比较如图所示 为了确保得到结构的全部反应并保证解的稳定性和收敛,选择正确的时间步长是很重要的。一般说来,时间步越短,解越精确。然而时间步越小,求解步数就越多,运行时间将显著增加。因此,求解所需要的时间将限制步长不可能太小。同时,时间步不能太大,否则计算容易漏掉结构的很多高阶频率,从而导致所得到的解不真实。 自动时间步长是一种能够优化瞬态求解效率的自动化算法,用户只需要设置初始步长和步长的最大最小值,在求解过程中,求解器将根据需要自动减小时间步,以解析解中的任何快速变化。在结果变化较小的过程中,求解器能增大时间步,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和静力分析不一样的是,由于瞬态和惯性的特征。瞬态分析支持速度和加速度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件,尤其是加速度可以用来模拟激振的效果。 对于初始条件,瞬态分析一般会支持一下三种: 1. 线性静力结果。它指定了结构在某种静荷载作用下的初始位移。 2. 一个瞬态分析结果,它确定了结构在某时刻的瞬态反应。求解可以从任何指定的时间步开始。 3. 结构中所有自由节点的初始速度和初始加速度。 初始速度条件是比较常见的初始条件,它常以体条件施加在某个结构体的所有节点上。 以上是结构时域瞬态分析中的核心知识。下面我们来看如何在有限元软件中如何来实现计算和分析。 结构瞬态分析步骤 1. 建立或导入模型 2. 网格划分 3. 载荷步与时间步设置 Number Of Steps:载荷步,表示分几步施加载荷。 Current Step:当前载荷步。 Current End Time:当前载荷步结束时间。 Auto Time Stepping:自动时间步长是否打开。WELSIM目前对结构分析只支持固定步长,所以关闭此选项。 Define By:定义载荷子步的方式。可以通过时间和载荷子步数来定义,用时间定义的意思是每一载荷子步经历的时间是多少,用载荷子步定义的意思是一个载荷步有多少个载荷子步。 Time Step:载荷子步的时间。 4. 设置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接触等。 5. 计算并验证结果 下图显示Y方向变形和von-mises应力,已经在整个时间历程下的最大最小值。 可以看出本分析中不含有阻尼,所以往复振动无衰减。关于阻尼的作用与设置,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 下面给出操作视频,供大家参考。
2023-08-15 07:18:281

光子在时域和频域上是什么样子的?

时域和频域是信号的基本性质,这样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分析信号,每种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不一定是最明显的方式,用来分析信号的不同角度称为域。时域频域可清楚反应信号与互连线之间的相互影响。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如下图2.1所示的时钟波形。时钟波形的两个重要参数是时钟周期和上升时间。图中标明了1GHz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和10-90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一般要比上升时间短一些,有时会出现更多的噪声。时钟周期就是时钟循环重复一次的时间间隔,通产用NS度量。时钟频率Clock,即1秒钟内时钟循环的次数,是时钟周期Clock的倒数。升时间与信号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所经历的时间有关,通常有两种定义。一种是10-90上升时间,指信号从终值的10%跳变到90%所经历的时间。这通常是一种默认的表达方式,可以从波形的时域图上直接读出。第二种定义方式是20-80上升时间,这是指从终值的20%跳变到80%所经历的时间。时域波形的下降时间也有一个相应的值。根据逻辑系列可知,下降时间通常要比上升时间短一些,这是由典型CMOS输出驱动器的设计造成的。在典型的输出驱动器中,p管和n管在电源轨道Cc和Ass间是串联的,输出连在这个两个管子的中间。在任一时间,只有一个晶体管导通,至于是哪一个管子导通取决于输出的高或低状态。
2023-08-15 07:18:363

求解6-24电路暂态时域分析,空心变压器

看图
2023-08-15 07:19:041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电法勘探的应用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刘 国 兴 2003.5 总学时64,讲授54学时,实验10 绪论:(1学时) 绪论中讲5个方面的问题 1. 对电法勘探所属学科及具体定义。 2. 电法勘探所利用的电学性质及参数。 3. 电法勘探找矿的基本原理。在此主要解释如何利用地球物理(电场)的变化,来表达找 矿及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原理。 4. 电法勘探的应用。 1) 应用条件 2) 应用领域 3) 解决地质问题的特点 4) 电法勘探在勘探地球物理中所处的位置 第一章 电阻率法 本章为电法勘探的常用成熟的方法,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习电法勘探的重点之一。本章计划用27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1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 §1.1 电阻率法基础 本节计划用7学时,其中讲授5学时,实验2学时。本节主要讲述如下五个问题 一、 矿石的导电性(1学时) 讲以下3个问题: 1) 岩,矿石导电性参数电阻率的定义及特性。 2) 天然岩,矿石的电阻率 矿物的电阻率及变化范围,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范围。 3) 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因素。 I. 与组成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有关。 II. 与所含水分有关。 III. 与温度有关。 二 稳定电流场的基本性质。 主要回顾场论中有关稳定电流场的一些知识,给出稳定电流场的微分欧姆定律 公式 电流的连续性(克希霍夫定律);稳定电流场是势场三个基本性质。 三 均匀介质中的点源电场及视电阻率的测定 主要讲述三个内容: 1) 导出位场微分方程(拉氏方程)及的位函数的解析解法。 2) 点电流源电场空间分布规律。 3) 均匀大地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电法勘探中测量介质电阻率的方法由此问题引出,开始建立电法勘探中“装量”这一词 教 案 的概念, 本节重点:稳定电流场的求法及空间分布;均匀大地电阻率的公式的导出及测定方法。 以上内容两学时 四 非均匀介质中的电场及视电阻率(1学时) 阐述4个问题 1) 什么是非均匀介质中的电场?特点,交代出低阻体吸引电流,高阻体排斥电流的 概念 2) 非均匀电场的实质:积累电荷的过程。 3) 什么是视电阻率?如何定义? 4) 视电阻率微分公式。(导出和用法) 五 电阻率法的勘探深度问题(1学时) 由稳定电流场中电流随深度变化的特征来讨论,并导出电流密度随供电电极距的变化规律。即:AB何值时,h深度的电流密度最大。 由以上关系得出结论: ·决定电阻率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是供电极距 ·影响电阻率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是断面电阻率达分布。 §1.2 电阻率法的仪器和装备 (2学时) 阐述电阻率法仪器的特点及发展,目前的情况,拟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 对电测仪的要求。 二, 具有代表性电测仪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1, DDC-系列电子自动补偿仪的工作原理。 2, DWD-系列(北京地质仪器厂生产)微机电测仪的工作原理。 三, 电阻率法主要装备 1, 供电电极。 2,供电电源。 3,测量电极。 4,导线和线架。 5,通讯设备。 6,记录,计算用具。 §1.3电阻率剖面法 介绍什么是剖面法及剖面法特点。这部分内容是电阻率法中较重要的内容。 一,剖面法概述 (1学时) (一)装置类型。二极,三极,联合三极等 视电阻率表达式:ksdflkasdf (二) 装置间的关系 1,和三极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引出) 2,三极和四极之间的关系。 二,三极,联合三极,对称四极跑面法子各类地质体上的视电阻率异常(3~4学时)。 (一)垂直接触面上三极,联合三极,对称四极的异常。 1 三极装置视电阻率表达式 用镜像法求出位函数表达式,沿剖面方向微分求出场强,进而求出视电阻率表达式。将AMN排列和MNB排列第视参数画在同一坐标便得到联合三极,过垂直接触面上的视电阻率异常。由联合三极与对称四极的关系便又可求出对称四极装置的视电阻率异常。 (二)球体上联合三极,对称四极大视电阻率异常。 1 由点源场中的导电球体的场论问题,求出此问题的电位函数表达式,导出视电阻率 表达式。 1讨论低阻球体和高阻球体的联合三极异常形态,给出“低阻正交点”和“高阻反交点”的概念。利用三极和四极大关系得出对称四极球体上的异常规律。 (一)脉状地质体上联合三极,对称四极视电阻率异常 1 直立情况与球体相似,曲线对称。 2 倾斜情况,要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给出倾斜脉体的联合三极,对称四极大异常情况。 三、偶极剖面法 (1学时) (一)球体上的偶极剖面法视电阻率异常 1 视电阻率解析表达式 求法类似于三极中的求法。 2 视电阻率曲线特征 要特别强调,异常形态与n(间隔系数)有关。当n>3时,异常形态有单峰值异常变化成双峰值异常,这为介绍野外实例异常带来一定困难。 四、中间梯度法 (1学时) 强调一下中间梯度与其它装置的异同点,方法的特点:异常简单,工作效率高,适合于普查。 (一) 球形地质体上的中梯视电阻率异常 1, 由均匀场中球体的场论问题,求出位函数表达式,求场强,利用微分公 式求解析表达式。 2, 视电阻率异常特征 3, 视电阻率异常与相对电阻率达关系 得出:只要地质体与围岩有一个级次的电阻率差异,即可获得明显异常。 视电阻率异常不随异常增大而无限增大。 4, 利用视电阻率曲线特征点确定球心埋深的方法。 五、剖面法的应用 1, 应用前提。 2, 方法的选择。 3, 电极距的选择。 A, 三极。AO》h顶 b,中间梯度:AB=(8-10)h顶 4, 应用实例。 §1.4 高密度电阻率法 (2学时) 一、概述。 由工程环境调查的特殊性发展起来的一种电阻率剖面方法,有如下特征: 1, 电极一次性布设完成,可减少故障和干扰,测量速度快。 2, 可采样多种组合方式,兼有一定深度的测试功能。 3, 采集自动化,半自动化,减轻了劳动强度。 4, 效率较高。 二、基本原理及装置结构。 (一)、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理论与前面所讲的剖面法理论相同,测量参数也相同。不同的 是观测阶段,数据处理和成图与传统的剖面法有区别。 (二)、三电位电极系。 1、温纳装置。2,偶极装置。3,微分装置。 由这三种装置可换算出有利于分辨低阻体的参数λ和有利于分辨高阻体的T参数。 三、野外工作方法 一次布设电极(供电,测量)测量单一装置或多种装置多种极距的视电阻率。应注意的 是,要保证每一根电极与电缆连接。 四、测量仪器。 国内第一台高密度电阻率仪器始于长春地质学院。目前,国内有多家厂商生产该仪器,有北京地质仪器厂,重庆地质仪器厂。 注:仪器测量原理及测量参数与常规仪器相同,所不同的是,必须配合多路电极转换仪。 五、 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 1、应用条件 工程地质,勘探深度浅的地质问题。 2、具体应用实例 (1)探测煤矿采空区 (2)桥梁,水文选址。 六、反演解释(简要介绍)。 左迪反演,模拟退火反演,层析成像等(发展方向)。 §1.5 电阻率测深法 (8学时,实验2学时) 解释电阻率测深的概念,原理。 一、多层水平地层上点电流源电场及视电阻率表达式。(2学时) 1, 求解多层水平地层上地面任意点的电位。 2, 电位函数求场强,得视电阻率公式(积分式) 3, 电阻率转换函数及双曲函数表达式。 二、水平层上电测深曲线类型及性质(1学时)。 (一) 曲线类型 1, 水平二层地层。(G型,D型) 2, 水平三层地层。(A,H,K,Q型) 阐述三层命名规则及多层命名规则。 (二)电测深曲线的性质及有关证明 1, 曲线的首枝 2, 曲线的尾枝(有限-证明,趋于无穷大-证明) 三、对称四极测深视电阻率定量解释 (2学时) 讲的内容:量板法解释,数值解释(主要以数值解为主)。 (一) 量板法解释电测深曲线(简要介绍) 讲述什么是量板,如何构成,作用。 (二) 电测深曲线的计算机解释 解释数值解释的概念,过程,原理。 讲述拟合电阻率转换函数的解释方法,拟合视电阻率实测曲线的解释方法(安排一次解释实验)。 四、电测深法的应用家 (1学时) 1, 应用条件及领域:基岩形状调查,土壤厚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 电极距选择。 3, 定性图件的绘制,及所表明的地质现象。 第二章 (4学时) 本章讲两种方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 §2.1 充电法 (计划2学时) 解释等位体的概念,充电的概念。 一,等位体的充电电场。 特点:理想导体,体内不产生电位降,电流垂直于导体表面流出。 充电电场与充电点无关;与充电电流,导体形状,产状,大小及围岩的导电性有关。 (一) 充电法的基本原理 可以认为是电源场在地下,故可以用点源场来讨论。 二,不等位体的充电电场 三,充电法的应用 (一) 应用条件和范围 (二) 测量方法 (三) 应用实例 §2.2自然电场法 (计划2学时) 解释什么是自然电场法,自然电场法的种类 一、岩,矿石的自然极化 讲述自然电场法的成因,分两种情况: (一) 电子导体的自然极化 条件:地下水条件,氧化-还原电动势 (二) 离子导体的自然电场成因 过滤电场的形成-》 二、极化电场的求法 三、自然电场法的应用 1, 应用条件,范围:硫化金属矿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油气田勘查。 2, 测量方法:电位法,电位梯度法。 3, 仪器设备: 电阻率法中的仪器都可以用于测量自然电场电位。 测量要用不极化电极。 解释不极化电极的原理和特点 应用实例。 第三章(计划14学时) 解释什么是激发极化 §3.1理论基础 (计划5学时) 一、激发极化原理 (计划3学时) 分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分别阐述。 (一) 电子导体激发极化形成过程 形成的机理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一种假说。主要讲解假说之一,过电位的形成过程。 (二) 离子导体激发极化机理 主要介绍一种双电层形变引起激电效应的学说。 二、稳定电流场和交变电流场中激发极化特征(2学时) (一) 体极化的时间特征,及测量参数 (二) 幅频特征和相频特征。 (三) 频率特征和时间特征之间的关系。 (四) 描写频率域激电效应的参数。 三、激发极化场的理论计算 (1学时) 主要介绍体极化场的“等效电阻率法”,解释等效电阻率,及体极化边界条件。讲述体极化场的模拟计算方法,过程。 §3.2 激发极化仪器,设备 强调激发极化仪器与电阻率法仪器的异同点,特殊性,及发展过程。‘ 本节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对激发极化仪器的工作原理有些认识。 一,对仪器及设备的要求 1, 发射要求:直流,交流。 2, 测量要求:直流,交流。 二,时间域激发极化仪器原理介绍 由介绍发射机功能框图和测量系统框图构成。 三,频率域激发极化仪器原理介绍 介绍发射机功能框图和测量系统框图。 注:时间域激电设备中,对测量电极有特殊要求,测量电极要使用不极化电极。 四,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仪器 1, 北京地质仪器厂的DWD-1A型微机激电仪 2, 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WD-1A型微机激电仪 §3.3 常用装置的激电异常 (计划7学时,实验2学时) 一,中间梯度法及单极梯度法 (4学时,实验2学时) (一) 球体上方的中梯视极化异常 1, 极化场的表达及视极化公式 2, 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 3, 强调横向中梯和纵向中梯的区别,异常特点和作用。 4, 单极异常曲线异常分析 二,激电联剖装置 偶极装置的激电异常 (1学时) (一) 球状:联剖异常,偶极异常 (二) 脉状:联剖异常,偶极异常 三,激电测深 (1学时) 目的:研究局部不均匀体的分布情况 强调:测深曲线沿用视电阻率测深曲线的名称,类型。曲线类型的变化表明了测深是 相对球形地质体的位置。 1.4 激发极化的应用 一,应用条件及范围:金属矿及非金属矿普查,寻找地下水,直接寻找油气资源。 二,方法选择:时域:可用大功率;频率域:难进入地区,功率小,轻便。 三,装置选择:中梯:应用较普遍 联剖:详查,判定地质体产状等 偶极:用于频率域较多,电磁干扰小 测深:研究地质体的纵向变化。 四,应用实例 第四章 电磁感应法 (计划 18学时) 概述电磁法的工作原理,研究的物性参数,场的空间,时间分布,解决地质问题的特点等。 §4.1理论基础 (计划6学时) 本节讲四方面的内容 一,交变电磁场中的电磁学性质 (1学时) 解释交变电磁场中岩,矿石的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 强调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在什么条件下以那种电流为主。 二,均匀介质中交变电磁场的传播 (2学时) (一)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由麦克思维方程出发导出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导出谐变场的赫姆霍兹方程。 (二) 电磁场的传播与模拟 指出衰减系数和相位系数概念并具体讨论得出趋服深度公式和波长公式。 (三) 波阻抗 两个正交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的比值具有阻抗量纲,由此得出均匀介质中交变电磁场的电阻率公式:dfkjasldk 三,导电地质体电磁感应的一些性质 (1学时) (一) 讲述电磁感应原理,感应二次场的实部,虚部;相互关系,给出电磁场中重要 的相位关系三角形 (二) 感应二次场的频率特征 解释实分量的变化,虚分量的变化。 (三) 感应二次场的时间特征 交代出良导体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慢的特征,此为时间域电磁法的基础。 (四) 交变电磁场的椭圆极化 产生椭圆极化的原因,条件,椭圆极化说明了什么。 4.2 电磁感应法的基本理论 (2学时) 本节给出回线场,偶极场,(电源,磁源) 一,不接地回线场 以毕-沙定律为基础进行求解 二,偶极子场源的电磁场 (一) 电偶极子场源的电磁场 从矢量位角度,提出解的思路,方法概要及结果。 提出近区,远区的概念,及近区,远区视电阻率的概念。 (二) 均匀大地表面垂直磁偶极子场源的电磁场 1, 由磁性引入矢量位,解关于电矢量位的方程。得出具体解。 2, 频率特征。 3, 电阻率定义:近区:kr》1;远区:kr《1。 4.3电磁剖面法 (2学时) 介绍几种测量不同参数的代表性方法。 一,不接地回线法 1, 观测总场振幅的方法。 2, 观测实,虚分量的方法。 3, 观测振幅比-相位差的方法。 二,电磁偶极剖面法 (一) 收,发线圈的组合关系。 (二) 偶极剖面法的异常特征。 分析(ZZ)装置,直立良导脉体上的异常特征 (三) 无参考线测量虚分量的原理 1, 原理,由图说明 2, 实现过程,测量参数,异常特征。 电磁测深法 (8学时,其中实验2) 讲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讲解电磁测深法的原理,优点,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一,大地电磁测深和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 (一) 场源特点(天然源,人工源) (二) 理论问题 水平层状介质中求解电磁场的问题,参考《电磁测深原理》有关部分,导出卡尼亚电阻率。 (三) 业务工作方法与解释 1, 数据处理。 2, 解释:定性解释; 定量解释(一维反演,二维反演) 一维解释:控制主要电性层的厚度。 二维解释:表示区域性曲线-》深度方向的电性结构形态。 (四) 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特点 曲线的首枝,曲线的尾枝(强调与直流的区别) 二,频率测深法 (人工源) (2学时) 场源:水平层状电偶极子,或不接地垂直磁偶极子源,远距离观测电磁场各分量。 所用的频率:几十到一千Hz,保证忽略位移电流。 以水平电偶极子源频率为例。 (一) 水平电偶极子源频率测深 1, 电磁场表达式及视电阻率公式 赤道装置 轴向装置 2, 视电阻率曲线特征 1, 波区特点;2,s区特点;3,收发距为无穷时曲线特点(二层,三层) 2, 装置,参数选择 1, 类型:AB-MN方式最灵敏 S-S方式最不灵敏 2,工作频率 1:要保证左枝渐近线要有足够的高频段。 2:要保证右枝渐近线要有足够的低频段。 3, 装置大小 r=(3-5)H H为 研究目标物的顶深。 4, 频率测深曲线的解释 1),定性解释: 绘制视电阻率参数的剖面图,曲线类型图,拟断面图。找出沿剖面 方向及纵向电性结构的规律,并与地质上相结合,提出符合实际的观点
2023-08-15 07:19:171

rfid标签使用常识

1.RFID超高频UHF电子标签使用常识有哪些 1.标签百平面与天线平行,这样读取效果最好 2.普通标签不能直接贴在玻璃、液体、人体和金属表面,会引起标签频率偏移,严重影响读度取效果 3.如果RFID读写器用的是线极化天线,标签的天线要与读写器的天线极化方向一致读取效果才好 4.UHF电子标签盘存时读取的是EPC号,EPC号是可以修改的,版但可以设置权写保护密码,没有密码的情况下不能再次修改5.UHF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唯一编号是TID号,这个号码是全球唯一的,出厂默认,不可修改 希望能给你帮助 2.有源RFID的RFID常识 有源电子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433MHz、900MHz、2.45GHz。 按照通讯方式可以分为单向标签、双向标签。 按照封装方式可以分为卡式标签、腕式标签、封条标签、钥匙式标签等 有源阅读器一般按照接口的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串口型、网口型、CAN总线型等。 按照有源阅读器的形式可以分为固定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天线阅读器一体机。 还可以按照阅读器的功能进行划分。 1)工作频段 2)读写器读取距离 3)防碰撞性能(读写器同时读取标签数量) 4)读写器灵敏度 5)标签存储器容量 6)标签电池寿命、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 7)标签尺寸、形状、防护(防水、防尘、防腐、防爆性)等级 8)抗干扰能力(同频信号干扰下是否正常工作) 9)稳定性(标签漏读率) 10)安全性(加密方式) 11)扩展性(是否支持RSSI、TDOA等算法定位、传感器结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般来说有源RFID的通讯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1)单工:信息在两点之间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单向标签; 2) 半双工:信息在两点之间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发送,但不能同时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双向标签或是双频标签。 1) 标签发射功率; 2) 标签与阅读器两端的天线匹配; 3) 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4) 工作环境; 1) 提升标签发射功率; 2) 选用高增益,接收效果好的阅读器天线; 3) 选择良好的使用环境; 4) 提升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1) 增加电池容量; 2) 延长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 降低标签发射功率; 主要的解决方法还是以配备性能优良、尺寸小的大容量电池为主。 1)电池低压时,标签信息的标签低电压报警位置,上位机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发出警告; 2)电池低压时,标签上的电池低压灯闪烁,发出报警信息; 1)合理控制标签与阅读器的使用比例; 2)降低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良好的防碰撞算法; 传感器型标签是指利用RFID实现识别、采集的标签,在标签外端外置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通过RFID通讯传输数据至上位机。 3.有关电子标签的知识 电子标签RFID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也叫智能标签,英文是Tag或者Smart Label。 其核心是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存储容量较小的芯片。下面展开讲一下。 对电子标签的描述1、电子标签的特性??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 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 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2、技术原理??典型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Write Device)以及数据交换、管理系统等组成。 电子标签也称射频卡,它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能力。读写器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电子标签内不含电池,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是由读写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电子标签接收射频脉冲,整流并给电容充电。 电容电压经过稳压后作为工作电压。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 控制逻辑接受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EEPROM用来存储电子标签的ID号及其它用户数据。 还有一种有源RFID系统,是由电池供电,可以在较高频段工作,识别距离较长,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速率也较高。??RFID系统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中频及高频系统。 低频系统一般工作在100k~500kHz,中频系统工作在10MHz~15MHz左右,它们主要适用于识别距离短、成本低的应用中;而高频系统则可达850~950MHz及2.4~5GHz的微波段,适用于识别距离长,数据读写率高的场合。3、识别技术的比较??就条码、磁卡、IC卡、RFID等识别技术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于应用的场合。 下表列出了几种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区别。4、电子标签与条码相比的优势??即使看不见也可以方便地读写;可以在多种复杂环境中工作;可以容易地以不同形式嵌入或者附着在不同的产品上;更远的读写距离,三维的读写方式;更大的存储容量;有密钥保护,更安全,不易伪造。 电子标签的应用??电子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在国外,电子标签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内得以应用。 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应用软件构成的RFID系统直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每一件物品都可以被准确地跟踪,这种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能为客户带来诸多的利益,包括实时数据的采集、安全的数据存取通道、离线状态下就可以获得所有产品信息等等。 在国外,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应用范围包括:1、防伪??(电子版以下略)通过扫描,详尽的物流记录就生成了。 (1)生产流水线管理??电子标签在生产流水线上可以方便准确地记录工序信息和工艺操作信息,满足柔性化生产需求。对工人工号、时间、操作、质检结果的记录,可以完全实现生产的可追溯性。 还可避免生产环境中手写、眼看信息造成的失误。(2)仓储管理??将RFID系统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仓储货物信息管理。 对于大型仓储基地来说,管理中心可以实时了解货物位置、货物存储的情况,对于提高仓储效率、反馈产品信息、指导生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理货物的件数,还可以监看货物的一切信息。 其中应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标签贴在货物上,由叉车上的读写器和仓库相应位置上的读写器读写;也可以将条码和电子标签配合使用。 (3)销售渠道管理??建立严格而有序的渠道,高效地管理好进销存是许多企业的强烈需要。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嵌入电子标签,其中包含惟一的产品号,厂家可以用识别器监控产品的流向,批发商、零售商可以用厂家提供的读写器来识别产品的合法性。3、贵重物品管理??还可用于照相机、摄像机、便携电脑、CD随身听、珠宝等。 贵重物品的防盗、结算、售后保证。其防盗功能属于电子物品监视系统(EAS)的一种。 标签可以附着或内置于物品包装内。专门的货架扫描器会对货品实时扫描,得到实时存货记录。 如果货品从货价上拿走,系统将验证此行为是否合法,如为非法取走货品,系统将报警。??买单出库时,不同类别的全部物品可通过扫描器,一次性完成扫描,在收银台生成销售单的同时解除防盗功能。 这样,顾客带着所购物品离开时,警报就不会响了。在顾客付账时,收银台会将售出日期写入标签,这样顾客所购的物品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和承诺。 4、图书管理、租赁产品管理??在图书中贴入电子标签,可方便的接收图书信息,整理图书时不用移动图书,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误差。5、其他如物流、汽车防盗、航空包裹管理等。 4.RFID标签可用在哪些方面 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RFID标签可用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料和产品跟踪。 从供应商供货到生产、仓储、配送、运输和销售。生产企业,在制造单元(如车间),要求确保有序和正确的生产流程;在仓储单元,要求原材料和产品(半成品和成品)准确地分类和放置。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原材料、半成品要经过加工、包装、标记、放置和保存在仓库,并且经过车间的制造环节,生产出成品,然后返回仓储。在每一个流程,要求将标签附着在物料的生产和储放单元上,以避免产品信息丢失而发生错误。 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定位、通信技术建立符合现代物流供应链要求和发展的全时域、全空域、全天候的物流跟踪和通信信息系统(,简称LTCIS)。 5.RFID是什么,RFID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RFID的分类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5.8G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 6.RFID标签 RFID标签有很多种,不知道楼主是要使用哪个频段的? RFID标签主要分为两类:有源(有电池供电)标签,无源(无供电)标签 按照工作频段分类有:13.56MHz,433MHz,915MHz,2.45GHz等,分别对应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而且每个频段的标签还有各自对应的协议,比如13.56有ISO15693,14443协议,915M的主要有6B,6C协议,而微波断(2.45G)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议,协议大都为厂家内部协议,13.56M,915M目前大都是无源的标签,2.45G,433M市面上有有源标签。楼主需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基本上来说工作频段越低,识别的距离就越近。 有源标签寿命较短,而无源的寿命较长。 7.如何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 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主要是满足以下的一个或几个要求:(1)对物品信息的跟踪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2)对高准确度、高安全性的要求;(3)对唯一识别、无法伪造的要求;(4)对处理大量物品的快捷性的需求;(5)对物品实时监控的需求。 可见,应用市场不限于如上所述,只要系统有以上方面的要求,电子标签都可以得以应用。那么该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RFID电子标签呢?我们来说道说道。 为什么需要定制化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目前数据自动采集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多数情况下,电子标签的通用性并不强,而是可以根据场景需求选择不同的RFID电子标签。比如说,从频段上来说,可以分为LF,HF,UHF,2.4G和5.8G等,不同频段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低频产品有很好的穿透性,但数据传输速率有限,就可以适用于动物管理;高频(HF)因其读距和协议的限制往往适用于支付和各种身份识别;无源超高频(UHF)可以远距离读取,最重要的特性是一次性批量读取,却容易受环境干扰,尤其是金属与液体,主要应用于服装零售与物流仓储;2.4G和5.8G有源产品信号稳定,数据传输量大,读取距离非常远,但电池耐用性差和价格高是应用的短板。 同一频段的产品,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其封装形态,安装方式也有巨大的差异,以HF为例,用于支付和身份管理,往往采用PVC卡的形式;用于防伪溯源时,可以选用易碎纸或铜版纸的方式。同一频段产品的同一应用,因为客户所遇问题的特殊性,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比如,HF易碎标签用于奶粉的追溯时,若奶粉罐表面是塑料材质,可以直接黏贴,若是金属材质,还要考虑加上一层吸波材料。总体而言,RFID电子标签的频段特点、应用场景、性能指标和安装方式的不同要求,影响了RFID的标准化,因此RFID电子标签定制化开发是决定RFID系统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RFID工作原理如何进行RFID电子标签定制RFID电子标签定制化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笔者的经验大致需要经历6个阶段:需求评估,初步选型,成本评估,样品开发,场景实测,选型优化,耗费的时间依项目需求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短的可能只要半个月,长的或需三个月以上。1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最关键的步骤,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评估是否需要RFID射频识别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比如许多初级的农业和工业产品的溯源——白菜,柚子,钢材,管件等,这类产品因为本身价值不高,成本上无法承受,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因为物品的干扰而影响应用效果。因此往往选用成本更低的条码技术解决问题。 那么何时选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呢?以机场行李分拣为例,首先是成本上,航空业体量大,服务价值高,对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效率成本的容纳也高;其次是技术上,行李条码标识无法固定在位置上,若采用条码技术,很难进行批量的读取和处理,一对一的读取往往还需要人工协助,效率低而成本高。这就形成了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一种强需求——UHF技术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极大提高行李分拣速度,同时保证准确性。 即需求评估是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确认RFID能否满足技术和成本两大指标的要求,若能满足,则采用此项技术。RFID电子标签用于行李分拣2初步选型在明确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解决需求的“痛点”后,那么下一步的关键就是RFID电子标签的选型。 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选定电子标签频段,产品尺寸,芯片类型,封装形态和安装方式等。我们以一款易碎标签的选型为例,介绍流程:A客户需求一款标签用于高档消费类产品的外包装纸盒,目的是防伪和溯源。 为了便于消费者验证,我们建议采用高频14443A协议;纸盒是方形的,折口位置有一定的弹力,我们建议采用既有防撕效果,又很柔韧的铜版纸材质封装。为了便于安装,我们采用背胶黏贴的方式。 在芯片选型时,客户提出采用他们提供的一款芯片,为此, 我们根据芯片资料重新研发了一款线型;考虑到折口位置需要略长的标签,尺寸过大会增加成本,我们推荐给客户一款尺寸合宜的长方形标签。3成本评估在初步选型满足客户要求后,根据其结果,进行成本评估。 影响成本的因素主要是芯片类型,封装形态,产品尺寸和数据要求,首先是芯片,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用进口或国产的芯片,一般而言,进口芯片的价格会高一些,存储容量越大的芯片价格越高,功能越多的芯片价格越高,如加密功能,TD功能,双频功能等。其次是封装,封装的结构越复杂,封装的难度越大,成本是越高的。 尺寸也是影响因素,一般是尺寸越大价格越高,但在微型标签领域,由于加工难度变大,反而是尺寸越小价格越高。数据要求主要涉及表面打码,写入数据,提取数据和数据关联等,每一项都会增加成本。 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一般会提供3~4套方案给客户参考,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样品开发。4样品开发样品开发的过程,最重要的并不是研发费用的多少,而是研发周期的长短。 这部分工作花费的时间越短,项目后期的应变空间越大,项目的成功率也越高。样品研。
2023-08-15 07:19:261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的区别?

时域分析:波形及其特征数据,峰峰值、峰值、有效值、均值、歪度、峭度和波峰因子等,轴心轨迹频域分析:频谱及其特征数据,中心频率、均方根频率、频率标准差和频率集中度等,频谱与转速与时间的关系等。
2023-08-15 07:19:384

时域和频域有什么不同?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0:481

时域和空域和频域都是什么意思/

时域:时间域频域:频率域空域:空间域好像和没说一样,举个例子gsm900系统的工作频段为890MHZ到960MHZ,这个就是频率域,gsm手机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这个频率之上。再890MHZ到960MHZ之间,又划分成124个频点,说白了就是等分切了124份,每个gsm用户再通信的时候,都工作再一份上。这就是所谓的用频率区分用户。频分多址。频率域但是gsm用户多啊,124个频率区分怎么可能够用呢,于是再一个频率上再按照时间来区分用户,8个用户都工作再一份频率上,用时间区分,a先说,然后闭嘴,b再说,依次循环,8个一组。这就是所说的用时间区分用户,时分多址,这是时域的概念最后,再地理空间上,划分出很多很多个小的空间,每个空间建设一座基站,划分出扇区。用户都接到相应的扇区里去通信,也就是所说的扇区的覆盖范围,这个就是空间概念了,也可以理解成,用不同的空间,区分了不同空间下得用户,这就是空域。当然,用波束来区分,也可以叫空域。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2023-08-15 07:21:251

频域和时域有什么区别?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1:331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有哪些?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2:081

时域和频域的转换公式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2:431

如何从时域变换到频域?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3:181

频域分析法与时域分析法有什么不同?

时域到频域的公式:傅里叶变换:f(t)→F(ω)=∫-∞∞f(t)e-jωtdt。拉普拉斯变换f(t)→F(ω)=∫-∞∞f(t)e-jωtsinωtdt。z变换:f(t)→F(z)=∫-∞∞f(t)z-je-t。频域到时域的公式:傅里叶反变换:F(ω)→f(t)=∫-∞∞F(ω)ejωtdω。拉普拉斯反变换:F(ω)→f(t)=∫∞∞F(ω)ejωtsinωtdω。z反变换:F(z)→f(t)=∫-∞∞F(z)zje-tdz。时域的概念:时域是真实世界,是惟一实际存在的域。因为我们的经历都是在时域中发展和验证的,已经习惯于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发生。而评估数字产品的性能时,通常在时域中进行分析,因为产品的性能最终就是在时域中测量的。频域的概念: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频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数学构造。时域是惟一客观存在的域,而频域是一个遵循特定规则的数学范畴,频域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上帝视角。时域和频域的区别:1、时域和频域性质不同。时域是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频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2、时域和频域原理特点不同。时域是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域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07:23:531

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1、时域分析: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2、频域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二、原理特点不同1、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2、频域分析: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扩展资料:频域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频率特性虽然是一种稳态特性,但它不仅仅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还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而且不必解出特征方程的根。2、频率特性与二阶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较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参量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3、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非常容易地由解析法得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频域分析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域分析
2023-08-15 07:24:281

频域法与时域法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1、时域分析: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2、频域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二、原理特点不同1、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2、频域分析: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扩展资料:频域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频率特性虽然是一种稳态特性,但它不仅仅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还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而且不必解出特征方程的根。2、频率特性与二阶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较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参量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3、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非常容易地由解析法得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频域分析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域分析
2023-08-15 07:24:411

频域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有什么不同?

一、性质不同1、时域分析: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2、频域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二、原理特点不同1、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2、频域分析: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扩展资料:频域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频率特性虽然是一种稳态特性,但它不仅仅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还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而且不必解出特征方程的根。2、频率特性与二阶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较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参量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3、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非常容易地由解析法得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频域分析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域分析
2023-08-15 07:25:051

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1、时域分析: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2、频域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合成。描述控制系统在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作用时的稳态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频率特性,反映了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的性能。二、原理特点不同1、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2、频域分析: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一样,可以用来表示线性系统或环节的动态特性。建立在频率特性基础上的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法弥补了时域分析法中的不足,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扩展资料:频域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频率特性虽然是一种稳态特性,但它不仅仅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还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而且不必解出特征方程的根。2、频率特性与二阶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指标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较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参量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3、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非常容易地由解析法得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频域分析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域分析
2023-08-15 07:25:201

时域量子化的“量子时间”探幽

在此,我们将寻着探索“量子时间”的踪迹,试图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众所周知,量子论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0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曾经研究了各种各样的量子物理问题,但是关于时间量子化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1983年7月至1984年10月,我国学者张镇九在对现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宇宙学研究的基础上,曾先后提出过有关时间量子化的设想,也曾形式地引入过时间量子的概念。并由此提出了时空量子胞元的假设。其基本思想如下:(1)空间是量子化的,空间量子的尺度是普朗克长度Lp。(2)时间是量子化的,时间量子的尺度是普朗克时间tp。(3)在度规为 的弯曲四维时空流形中,存在不变的时空量子胞元 。但经笔者仔细研究,发现张镇九当时并未对时间量子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所提出的时间量子化及时间量子的概念,只不过是对量子宇宙学中关于宇宙空间大尺度范围的空间量子化问题的一种简单类比和概念的平行移植而已。所以,时间量子化问题并未真正解决。1993年,我国华南师大的刘承宜(博士后)以及华中理工大学的陈清明和李再光这3位学者合作发表了“激光诱导碱金属卤化物晶体电击穿与共振时间量子化”一文,文中谈到“通过假定辐射与物质作用过程为时间本征态推出了共振时间量子化的重要结论”。但经笔者仔细考察,发现以上两式并不足以说明时间量子化问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以上两式均包含有任意参变数 ,它可以是分立变量、也可以是连续变量),它们实际上属于量子干涉情况下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相位区配条件!所以,时间量子化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1997到1998年间,英国Nottingham大学数学系的George Jaroszkiewicz和Keith Norton这两位科学家发表了题为“离散时间力学原理”的一系列文章,并对粒子系统、经典场论、量子场论、狄拉克方程等领域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离散”并不等于“量子化”,而“量子化”则意味着必定“离散”!所以,时间量子化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不仅是量子理论的一大缺憾,而且还是物理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及哲学领域的一大缺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92年我国北京大学的封开印和黄湘友两位教授曾经发表了“时间本征矢及其应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封开印和黄湘友两人曾经提出了时间本征态理论;虽然他们两人并未研究时间量子化问题,但该文所得结果对于探索时间量子化及其物理本质问题却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2023-08-15 07:25:351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专业课

学习目标 了解根轨迹的概念、意义;重点掌握绘制常规负反馈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掌握参量根轨迹的绘制和正反馈根轨迹的绘制;了解多回路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和迟后系统根轨迹;掌握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了解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暂态响应。 教学内容 【知识点】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广义根轨迹,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技能点】 绘制根轨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多媒体法 教学条件 ppt课件 任务单 工作单 补充资料 视频文件 考核评价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 团队合作能力 工作态度 学生自评 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备一定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 具备较丰富的控制知识 学习情境5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教学时间 4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幅相频率特性图与对数频率特性图的建立;熟悉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其Nyquist图与Bode图;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了解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重点掌握利用实测开环幅频特性确定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方法;重点掌握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几何判据: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包括利用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判断);熟悉控制系统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及计算方法;一般了解闭环幅频特性(等M圆)的求解方法,掌握频域性能指标及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教学内容 【知识点】 频率特性,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乃奎斯特定判据和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及频域性能指标,频率特性的实验确实方法,用MATLAB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 【技能点】 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多媒体法 教学条件 ppt课件 任务单 工作单 补充资料 视频文件6 考核评价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 团队合作能力 工作态度 学生自评 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备一定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 具备较丰富的控制知识 学习情境6 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教学时间 8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校正的实质、校正的方法、校正方式;熟悉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特性;重点掌握利用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参数的方法;简单了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及复合控制。 教学内容 【知识点】 线性系统的校正,线性系统校正的概念,线性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校正装置设计的方法和依据,串联校正的设计,MATLAB在线性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技能点】 校正的设计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多媒体法 教学条件 ppt课件 任务单 工作单 补充资料 视频文件 考核评价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 团队合作能力 工作态度 学生自评 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备一定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 具备较丰富的控制知识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1)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与应用》课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复杂性,我们对各章的基本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剖7 析,找出其关键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了解、掌握、熟练运用等几个层次。 主要内容: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2)在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有关概念、定义和分析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讲课内容和深度;同时还注意将自动化领域最新进展适时地介绍给学生等等。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来听课;课后要在阅读大量参考书和做一些概念性强的习题的前提下,领会本课程的要点,以利于消化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计划与大纲指导下,进行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问卷调查,教师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 3)在授课过程当中,我们随时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题,使学生巩固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对学生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和督促作用。教师对作业进行定期检查,以便了解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依此及时纠正学生在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偏差、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我们在授课过程当中还采用了课堂练习的方式,即先进行阶段性随堂测验,然后再集体答疑,集中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条件 1.标准与规范 1、编制学期授课计划规范 学期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教学的基本文件之一,必须认真编制。 2、备课规范8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的一个关键。任课教师在深刻领会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备好内容、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不上无准备的课。 3、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讲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任课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好每一堂课。 4、作业、练习规范 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熟练运用知识和重要环节。任课老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指导、检查和批改。 5、教学辅导工作规范 教学辅导工作是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学生课堂学习存在的疑难问题的重要教学活动,教师应主动认真地做好这一工作。 6、实践教学规范 实践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部分,老师在学生实习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安全以及维护风机时的操作规程。 2.教学设施 自动控制实训室、多媒体教室。。 3.实训条件 (1)自动控制实训中心 (2)校外企业 (三)课程考评方法 1. 作业布置8-10次,以习题为主,其平均成绩记为平时成绩,9 占总成绩的20%-40% 2. 本课程考核以笔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60% 3. 课程总成绩 = 平时成绩+考核成绩
2023-08-15 07:25:534

自动控制原理时域分析的一道题。

楼上回答很好,就是最后的方程少了个加号吧,T+1=50a,1=50b
2023-08-15 07:26:153

通信原理 AM调制 详解关于时域推得频域的方法

楼上的说的对,需要说明的是:sm(t)作为一个低频模拟信号,它的频谱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得来,得到的是信号的谱密度,具体利用的是时域乘积对应频域卷积和信号与平移后的冲激函数卷积相当于将信号平移的知识。通信、信号经常用频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中负频率可以认为是为了数学上的计算方便产生的,没有物理意义,因为傅里叶变换会出现e^jwt,这里就将负频率引入进来了,引入后使我们的计算方便了
2023-08-15 07:26:252

如何简述互联网的4种基本服务,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以下简述互联网的4种基本服务,还有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1、WWW:WWW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只要操纵电脑的鼠标器。2、HTML:通过HTML,只要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3、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指Internet上或常规计算机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电子信件的形式进行通信的一种现代邮政通信方式。4、FTP:文件传送协议FTP(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通过该协议,用户可以从一个Internet主机向另一个Internet主机拷贝文件。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主要优点: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2023-08-15 07:26:521

你好,你的回答很好。请问码分复用(CDMA)是属于时域,频域,空域复用中的哪一种,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码分。三种复用方式并列关系。再看看书吧,说的很明白的。
2023-08-15 07:27:051

时域上能直接观测引力波信号吗,为什么

rdfhtdff原理
2023-08-15 07:27:133

拾音头的工作原理

目前数字拾音头已经走在发展最前沿,数字拾音头与模拟拾音头最大的区别在于增加了时钟电路、存储器和数字处理器。例如PeakFire推出的数字拾音头新品,通过软件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对数字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和数字滤波,从而将时域(time domain)信号转换成频域(frequency domain)信号再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环境噪声抑制(ambient noise reduction),声学回声消除(acoustic echo canceller),频带(frequency band)均衡(Equalizer)处理等。实现噪音的彻底去除,还原人声。判断数字拾音头和模拟拾音头的方法:在一个嘈杂的环境或者认为的播放一个噪声源产生以下噪声:白噪声,单频音等,如果是模拟拾音头,录出来的噪音大小会保持不变;而数字拾音头会在1~2秒之内识别到噪声并且将这个声音进行抑制。
2023-08-15 07:27:231

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描述理想抽样和实际抽样的异同点

理想采样是用冲激进行采样,自然采样和瞬时采样都是用矩形方波进行采样。不同之处是自然采样是曲顶采样,瞬时采样是平顶采样。------------比较采用矩形窄脉冲进行抽样与采用冲激脉冲进行抽样(理想抽样)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它们的调制(抽样)与解调(信号恢复)过程完全相同,差别只是采用的抽样信号不同。(2)矩形窄脉冲抽样的包络的总趋势是随上升而下降,因此带宽是有限的;而理想抽样的带宽是无限的。矩形窄脉冲的包络总趋势按Sa函数曲线下降,带宽与τ有关。τ越大,带宽越小,τ越小,带宽越大。(3)τ的大小要兼顾通信中对带宽和脉冲宽度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通信中一般对信号带宽的要求是越小越好,因此要求τ大;但通信中为了增加时分复用的路数要求τ小,显然二者是矛盾的。在PAM方式中,除了上面所说的形式外,还有别的一些形式。可以看到,上面讨论的已抽样信号的脉冲“顶部”是随变化的,即在顶部保持了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曲顶”的脉冲调幅;另外还有一种是“平顶”的脉冲调幅。通常把曲顶的抽样方法称为自然抽样,而把平顶的抽样称为瞬时抽样或平顶抽样。下面讨论平顶抽样的PAM方式。平顶抽样所得到的已抽样信号如图6-6(a)所示,这里每一抽样脉冲的幅度正比于瞬时抽样值,但其形状都相同。从原理上讲,平顶抽样可以由理想抽样和脉冲形成电路得到,实行原理框图如图6-6(b)所示。从原理框图中可以看到,信号首先与相乘,形成理想抽样信号,然后让它通过一个脉冲形成电路,其输出即为所需的平顶抽样信号 图6 平顶抽样信号及其产生原理脉冲形成电路的作用是将理想抽样得到的冲激脉冲串,变为一系列平顶的脉冲(矩形脉冲),因此,这种抽样被称为平顶抽样。对于平顶抽样来说,由于脉冲形成电路的输入端是冲击脉冲序列,因此,脉冲形成电路的作用是把冲击脉冲变为矩形脉冲。由此分析,可以得到脉冲形成器输出的数学描述。设脉冲形成电路的传输函数为,其输出信号频谱应为:(1-7)分析式(6-7)可以发现,当n = 0时得到的频谱函数为,与信号的频谱函数进行比较,相差一个系统函数。因此,采用低通滤波器不能直接从中滤出所需基带信号。为了从已抽样信号中恢复出原基带信号,可以采用图6-7所示的解调原理方框图。图7 平顶抽样PAM信号恢复及其原理框图从式(6-7)看出,不能直接使用低通滤波器滤出所需信号的原因在于信号的频谱函数受到了的加权,如果在接收端低通滤波之前用特性为的网络加以修正,则低通滤波器输入信号的频谱变成:(1-8)利用式(1-8)的处理,通过低通滤波器便能无失真地恢复。最后指出,在实际中,平顶抽样的PAM信号常常采用抽样保持电路来实现,得到的脉冲为矩形脉冲。但原理上,只要能够反映瞬时抽样值的任意脉冲形式都是可以被采用的。三、模拟信号的量化抽样定理说明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模拟信号可以用它的抽样值充分地代表。例如语言信号是一个时间连续,幅度变化范围连续的波形。虽然在抽样以后,抽样值在时间上变为离散了,但可以证明时间离散的波形中将包含原始语音信号的所有信息。但是,这种时间离散的信号在幅度上仍然是连续的,它仍属模拟信号。当这种抽样后的信号经过一个有噪声干扰的信道时,信道中的噪声会叠加在抽样值上面,使得接收端不可能精确地判别抽样值的大小。并且噪声叠加在抽样值上的影响是不能消除的,特别是当信号在整个传输系统中采用很多个接力站进行多次中继接力时,噪声将会是累积的。接力站越多,累积的噪声越大。为了消除这种噪声的累积,可以在发送端用有限个预先规定好的电平来表示抽样值,再把这些有限个预先规定的电平编为二进制代码组,然后通过信道传输。如果再采用某种适当的措施,就能够使得接收端准确地判定发送来的二进制代码,这样就可以把信道的噪声影响彻底消除了。利用这种传输方式进行多次中继接力时,噪声是不会累积的。用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信号抽样值被称为量化。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了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量化则进一步把时间上离散但幅度上仍然连续的信号变成了时间上和幅度上都离散了的信号,显然这种信号就是数字信号了。但这个数字信号不是一般的二进制数字信号,而是多进制数字信号,真正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经过编码变换后的二进制(或四进制等)数字信号。图8给出了一个量化过程的例子。图8 量化过程示意图图中模拟信号按照适当抽样间隔进行均匀抽样,在各抽样时刻上的抽样值用“”表示,第k个抽样值为,量化值在图上用符号Δ表示。抽样值在量化时转换为Q个规定电平中的一个。为作图简便起见,图6-8中假设只有等7个电平,也就是有7个量化级。按照预先规定,量化电平可以表示为:(1-9)因此,量化器的输出是阶梯形波,这样可以表示为:(1-10)结合图6-8以及上面的分析可知,量化后的信号是对原来信号的近似。当抽样速率一定时,随着量化级数目增加,可以使与近似程度提高。由于量化后的信号是对原来信号的近似,因此,和存在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量化误差。量化误差一旦形成,在接收端是无法去掉的,这个量化误差像噪声一样影响通信质量,因此也称为量化噪声。由量化误差产生的功率称为量化噪声功率.通常用符导表示,而由产生的功率称为量化信号功率,用表示。而量化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功率之比,被称为量化信噪功率比,它是衡量量化性能好坏的最常用的指标。通常它被定义为:(1-11)图8所表示的量化,其量化间隔是均匀的,这种量化过程被称为均匀量化。还有一种量化间隔不均匀的量化过程,通常被称为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克服了在均匀量化过程中,小信号量化信噪比低的缺点,增大了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1、均匀量化和量化信噪功率比把原来信号值域按等幅值分割的量化过程被称为均匀量化,图6-8所示的量化过程就是均匀量化。从图上可以看到,每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均取在各区间的中点。其量化间隔(量化台阶)Δ取决于的变化范围和量化电平数。当信号的变化范围和量化电平数确定后,量化间隔也被确定。例如,假如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用a和b表示,量化电平数为Q,那么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1-12)为了简化公式的表述,可以把模拟信号的抽样值简写为,把相应的量化值简写为,这样量化值可按下式产生:(1-13)式中:量化后得到的Q个电平,可以通过编码器编为二进制代码,通常Q选为,这样Q个电平可以编为k位二进制代码。下面来分析均匀量化时的量化信噪比。设在某一个范围内变化时,量化值取各段中的中点值,其对应关系如图6-9(a)所示,相应的量化误差与的关系用图6-9(b)表示。图9 量化和量化误差曲线由图6-9(a)可以看出,量化后信号功率为:(1-14)同样由图6-9(b)可以看出,量化噪声功率为:(1-15)假设信号的幅值在(-a , a)范围内均匀分布,这时概率密度函数,这样就有:(1-16)经计算信号和量化噪声的功率分别为:(1-17)(1-18)因此,量化信噪比为:(1-19)(1-20)k是表示量化阶的二进制码元个数,从式(6-20)可以看到,量化阶的Q值越大,用以表述的二进制码组越长,所得到的量化信噪比越大,信号的逼真度就越好。上述均匀量化的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因此,当信号较小时,则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也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就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通常,把满足信噪比要求的输入信号取值范围定义为信号的动态范围。可见,均匀量化时的信号动态范围将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2、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也小,反之,量化间隔就大。这样可以提高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适当减小大信号时的信噪功率比。它与均匀量化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例如语音)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信噪比;(2)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因此量化噪声对大、小信号的影响大致相同,即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所谓压缩就是实际上是对大信号进行压缩而对小信号进行较大的放大的过程。信号经过这种非线性压缩电路处理后,改变了大信号和小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大信号的比例基本不变或变得较小,而小信号相应地按比例增大,即“压大补小”。在接收端将收到的相应信号进行扩张,以恢复原始信号对应关系。扩张特性与压缩特性相反。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两种压扩特性,它们分别是美国采用μ压缩律以及我国和欧洲各国采用A压缩律。下面分别讨论μ压缩律和A压缩律的原理,这里只讨论的范围,而的关系曲线和的关系曲线是以原点奇对称关系。(1)μ压缩律所谓μ压缩律就是压缩器的压缩特性具有如下关系的压缩律,即(1-21)式中:表示归一化的压缩器输出电压;表示归一化的压缩器输入电压;μ是压扩参数,表示压缩的程度。图6-10就表示了对于不同μ情况下的压缩特性曲线图10 μ律压缩特性由图可见,当μ=0时,压缩特性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没有压缩效果;当μ值增大时,压缩作用明显,对改善小信号的性能也有利。通常当μ=100时,压缩器的效果就比较理想了。同时需要指出μ律压缩特性曲线是以原点奇对称的,图中只画出了正向部分。下面就来说明μ律压缩特性对小信号量化信噪比的改善程度,这里假设μ=100。对于小信号的 情况有:在大信号时,也就是=1,那么与μ=0时无压缩特性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当μ=100时,对于小信号的情况例如,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减小了21.7倍,因此,量化误差大大降低;而对于大信号的情况例如,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增大了4.67倍,量化误差增大了。这样实际上就实现了“压大补小”的效果。为了说明压扩特性的效果,图6-11给出了有无压扩时的比较曲线,其中μ=0表示无压扩时的量化信噪比,μ=100表示有压扩时的量化信噪比。由图可见,无压扩时,量化信噪比随输入信号的减小迅速下降,而有压扩时,量化信噪比随输入信号的下降却比较缓慢。若要求量化器输出信噪比大于26dB,那么,对于μ=0时,输入信号必须大于-18dB;而对于μ=100时,输入信号只要大于-36dB即可。可见,采用压扩提高了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从而相当于扩大了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图6-11 无压扩时的比较曲线(2)A压缩律所谓A压缩律也就是压缩器具有如下特性的压缩律:(1-22)式中:表示归一化的压缩器输出电压;表示归一化的压缩器输入电压;A是压扩参数,表示压缩的程度。作为常数的压扩参数A,一般为一个较大的数,例如A=87.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的放大量:(1-23)当信号X很小时(即小信号时),从式(6-23)可以看到信号被放大了16倍,这相当于与无压缩特性比较,对于小信号的情况,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减小了16倍,因此,量化误差大大降低;而对于大信号的情况例如,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增大了5.47倍,量化误差增大了。这样实际上就实现了“压大补小”的效果。上面只讨论了>0的范围,实际上和均在之间变化,因此,和的对应关系曲线是在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奇对称。为了简便,<0的关系表达式未进行描述,但对式(6-23)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得到。(3)数字压扩技术按式(6-22)得到的A律压扩特性是连续曲线,A的取值不同其压扩特性亦不相同,而在电路上实现这样的函数规律是相当复杂的。为此,人们提出了数字压扩技术,其基本思想是这样的:利用大量数字电路形成若干根折线,并用这些折线来近似对数的压扩特性,从而达到压扩的目的。用折线实现压扩特性,它既不同于均匀量化的直线,又不同于对数压扩特性的光滑曲线。虽然总的来说用折线作压扩持性是非均匀量化,但它既有非均匀(不同折线有不同斜率)量化,又有均匀量化(在同一折线的小范围内)。有两种常用的数字压扩技术,一种是13折线A律压扩,它的特性近似A=87.6的A律压扩特性。另一种是15折线μ律压扩,其特性近似μ=255的μ律压扩特性。下面将主要介绍13折线A律压扩技术,简称13折线法。关于15折线μ律压扩请读者阅读有关文献。图12展示了这种13折线A律压扩特性。图12 13折线从图6-12中可以看到,先把轴的0~1分为8个不均匀段,其分法是:将0~1之间一分为二,其中点为1/2,取1/2~1之间作为第八段;剩余的0~1/2再一分为二,中点为1/4,取1/4~1/2之间作为第七段,再把剩余的0~1/4一分为二,中点为1/8,取1/8~1/4之间作为第六段,依此分下去,直至剩余的最小一段为0~1/128作为第一段。而轴的0~1均匀地分为八段,它们与轴的八段一一对应。从第一段到第八段分别为,0~1/8,1/8~2/8,…,7/8~1。这样,便可以作出由八段直线构成的一条折线。该折线与式(6-22)表示的压缩特性近似。由图6-12中曲折线可以看出,除一、二段外,其他各段折线的斜率都不相同,它们的关系如表6-1所示。表6-1 各段落的斜率折线段落12345678斜率161684211/21/4至于当在-1~0及在-1~0的第三象限中,压缩特性的形状与以上讨论的第一象限压缩待性的形状相同,且它们以原点奇对称,所以负方向也有八段直线,合起来共有16个线段。由于正向一、二两段和负向一、二两段的斜率相同,这四段实际上为一条直线,因此,正、负双向的折线总共由13条直线段构成,故称其为13折线。13折线压扩特性的包含16个折线段,在输入端,如果将每个折线段再均匀地划分16个量化等级,也就是在每段折线内进行均匀量化的,这样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最小量化隔相同,为:(1-24)输出端由于是均匀划分的,各段间隔均为1/8,每段再16等分,因此每个量化级间隔为1/(8×16)=1/128。用13折线法进行压扩和量化后,可以做出量化信噪比与输入信号间的关系曲线如图6-13所示。图13 两种编码方法量化信噪比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小信号区域,量化信噪比与12位线性编码的相同,但在大信号区域13折线法8位码的量化信噪比不如12位线性编码。以上较详细地讨论了A律的压缩原理。至于扩张,实际上是压缩的相反过程只要掌握了压缩原理就不难理解扩张原理。限于篇幅,故不再赘述。四、脉冲编码调制原理(PCM)如图7-1所示,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和量化以后,可以得到一系列输出,它们共有Q个电平状态。当Q比较大时,如果直接传输Q进制的信号,其抗噪声性能将会是很差的,因此,通常在发射端通过编码器把Q进制信号变换为k位二进制数字信号。而在接收端将收到的二进制码元经过译码器再还原为Q进制信号,这种系统就是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简而言之,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编码不仅用于通信,还广泛用于计算机、数字仪表、遥控遥测等领域。编码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现有的编码方法中,若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通信中一般都采用第二类。编码器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种:逐次比较(反馈)型、折叠级联型、混合型。这几种不同型式的编码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目前用得较为广泛的逐次比较型编码和译码原理。在讨论这种编码原理以前,需要明确常用的编码码型及码位数的选择和安排。1.常用的二进制编码码型二进制码具有很好的抗噪声性能,并易于再生,因此PCM中一般采用二进制码。对于Q个量化电平,可以用k位二进制码来表示,称其中每一种组合为一个码字。通常可以把量化后的所有量化级,按其量化电平的某种次序排列起来,并列出各对应的码字,而这种对应关系的整体就称为码型。在PCM中常用的码型有自然二进制码、折叠二进制码和反射二进制码(又称格雷码)。如以4位二进制码字为例,则上述3种码型的码字如表6-2所示:表2 4位二进制码码型量化级编号自然二进制码折叠二进制码反射二进制码0000001110000100010110000120010010100113001101000010401000011011050101001001116011000010101701110000010081000100011009100110011101101010101011111110111011111012110011001010131101110110111411101110100115111111111000自然码是大家最熟悉的二进制码,从左至右其权值分别为8、4、2、1,故有时也被称为8-4-2-1二进制码。折叠码是目前A律13折线PCM 30/32路设备所采用的码型。这种码是由自然二进码演变而来的,除去最高位,折叠二进码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呈倒影关系(折叠关系)。上半部分最高位为0,其余各位由下而上按自然二进码规则编码;下半部分最高位为1,其余各位由上向下按自然码编码。这种码对于双极性信号(话音信号通常如此),通常可用最高位去表示信号的正、负极性,而用其余的码去表示信号的绝对值,即只要正、负极性信号的绝对值相同,则可进行相同的编码。这就是说,用第一位码表示极性后,双极性信号可以采用单极性编码方法。因此采用折叠二进码可以大为简化编码的过程。除此之外,折叠二进制码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在传输过程中如果出现误码,对小信号影响较小。例如由大信号的1111误为0111,从表6-2可看到,对于自然二进码解码后得到的样值脉冲与原信号相比,误差为8个量化级;而对于折叠二进码,误差为15个量化级。显然,大信号时误码对折叠码影响很大。如果误码发生在小信号,例如1000误为0000,这时情况就大下相同了,对于自然二进码误差还是8个量化级,而对于折叠二进码误差却只有一个量化级。这一特性是十分可贵的,因为,话音小幅度信号出现的概率比大幅度信号出现的概率要大。在介绍反射二进码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码距的概念。码距是指两个码字的对应码位取不同码符的位数。在表6-2中可以看到,自然码相邻两组码字的码距最小为1,最大为4(如第7号码字0111与第8号码组l000间的码距)。而折叠二进码相邻两组码字最大码距为3(如第3号码字0100与第4号码字0011)。反射二进码是按照相邻两组码字之间只有一个码位的码符不同(即相邻两组码的码距均为1)而构成的,如表6-2所示,其编码过程如下:从0000开始,由后(低位)往前(高位)每次只变一个码符,而且只有当后面的那位码不能变时,才能变前面一位码。这种码通常可用于工业控制当中的继电器控制,以及通信中采用编码管进行的编码过程。上述分析是在4位二进制码字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码字位数的选择在数字通信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通信质量的好坏,而且还涉及到通信设备的复杂程度。码字位数的多少,决定了量化分层(量化级)的多少。反之,若信号量化分层数一定,则编码位数也就被确定。可见,在输入信号变化范围一定时,用的码字位数越多,量化分层越细,量化噪声就越小,通信质量当然就越好,但码位数多了,总的传输码率会相应增加,这样将带来一些新的问题。2. 13折线的码位安排在逐次比较型编码方式中,无论采用几位码,一般均按极性码、段落码和段内码的顺序对码位进行安排。下面就结合我国采用的13折线的编码来加以说明。在13折线法中,无论输入信号是正还是负,均按8段折线(8个段落)进行编码。若用8位折叠二进制码来表示输入信号的抽样量化值时,其中用第一位表示量化值的极性,其余7位(第二位至第八位)则可表示抽样量化值的绝对大小。具体做法是:用第二至第四位(段落码)的8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8个段落,其它4位码(段内码)的16种可能状态用来分别代表每一段落的16个均匀划分的量化级。上述编码方法是把压缩、量化和编码合为一体的方法。根据上述分析,用于13折线A律特性的8位非线性编码的码组结构如下:第1位码M的数值“1”或“0”分别代表信号的正、负极性,称为极性码。从折叠二进制码的规律可知,对于两个极性不同,但绝对值相同的样值脉冲,用折叠码表示时,除极性码M1不同外,其余几位码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编码过程中,只要将样值脉冲的极性判出后,编码器是以样值脉冲的绝对值进行量化和输出码组的。这样只要考虑13折线中对应于正输入信号的8段折线就行了。第2位至第4位码即M2M3M4称为段落码,因为8段折线用3位码就能表示。具体划分如表6-3所示。
2023-08-15 07:27:491

电缆故障定位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缆故障定位仪(又称电缆故障测试仪)是一种便携式测试仪器,易于使用,通过使用低压脉冲方法/时域反射(TDR)方法,可以对短路和断路故障进行电缆故障预定位的单相单元。脉冲电流方法(ICM)可用于通过与低压,中压和高压电缆中的高压浪涌测试仪耦合来预先定位低绝缘或间歇型电缆故障。在不同的可选范围内,电缆故障预定位的最大测量范围为100 Km。应用借助电力传输,配电网络公司的合适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它可用于预先定位短路,开路故障距离(低压脉冲方法)和低绝缘/高电阻/闪动故障(脉冲电流方法(ICM))和电缆故障定位。工作准则低压脉冲法/时域反射仪(TDR)在电缆上发送了一个5 ns的窄电磁脉冲,具有快速上升的时间,该电磁脉冲从阻抗已改变的故障点/远端反射回来。根据电缆尺寸和介电材料,设置每条电缆的传播速度(VOP),然后自动计算到故障的距离,并在屏幕上以米为单位显示。脉冲电流法/ ICM浪涌测试仪将直流高压和高能量浪涌施加到被测电缆上的整个故障中,从而在电缆的故障点上引起击穿或闪络,并在故障点处产生电流瞬变。在电缆故障定位仪和故障点之间向前移动,使用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瞬变,该电流互感器的频率响应足以仅解决电流瞬变的边缘,然后自动计算到故障的距离,并在屏幕上以米为单位显示。回复者:华天电力
2023-08-15 07:27:591

频谱分析仪原理是什么呢?

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频谱分析仪架构犹如时域用途的示波器,面板上布建许多功能控制按键,作为系统功能之调整与控制,实时频谱分析仪(Real-Time Spectrum Analyzer)与扫瞄调谐频谱分析仪(Sweep-Tuned Spectrum Analyzer)。实时频率分析仪的功能为在同一瞬间显示频域的信号振幅,其工作原理是针对不同的频率信号而有相对应的滤波器与检知器(Detector),再经由同步的多任务扫瞄器将信号传送到CRT 屏幕上,其优点是能显示周期性杂散波(PeriodicRandom Waves)的瞬间反应,其缺点是价昂且性能受限于频宽范围、滤波器的数目与最大的多任务交换时间(Switching Time)。最常用的频谱分析仪是扫瞄调谐频谱分析仪,可调变的本地振荡器经与CRT 同步的扫瞄产生器产生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振荡频率,经混波器与输入信号混波降频后的中频信号(IF)再放大、滤波与检波传送到CRT 的垂直方向板,因此在CRT 的纵轴显示信号振幅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影响信号反应的重要部份为滤波器频宽,滤波器之特性为高斯滤波器(Gaussian-Shaped Filter),影响的功能就是量测时常见到的解析频宽(RBW,Resolution Bandwidth)。RBW 代表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能够被清楚的分辨出来的最低频宽差异,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频宽如低于频谱分析仪的RBW,此时该两信号将重叠,难以分辨,较低的RBW 固然有助于不同频率信号的分辨与量测,低的RBW 将滤除较高频率的信号成份,导致信号显示时产生失真,失真值与设定的RBW 密切相关,较高的RBW 固然有助于宽带带信号的侦测,将增加噪声底层值(Noise Floor),降低量测灵敏度,对于侦测低强度的信号易产生阻碍,因此适当的RBW 宽度是正确使用频谱分析仪重要的概念。
2023-08-15 07:28:102

有一个冷光源两根光纤,什么结构可以旋转切换

利用手可以使结构转换。
2023-08-15 07:28:392

试比较二元光学元件与传统光学元件在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制作技术上的区别。

【答案】:在工作原理上,传统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均主要是以几何光学原理为基础进行工作的;而二元光学元件则是以光的衍射理论为其工作原理。在设计方法上,对于传统光学元件是用追迹法进行设计,目前已发展有CODE-V、ZE-MAX、OSLO等较为流行的现代光学设计软件;对于二元光学元件,当其衍射特征尺寸大于光波长时,可以采用标量衍射理论进行设计,常用设计算法有Gerchberg-Saxton(GS)算法、Yang-Gu(YG)算法、Simulating AnneaIing(SA)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算法等。如果其特征尺寸进一步缩小到波长量级或亚波长量级,标量衍射理论中的假设和近似不再成立,必须采用矢量理论进行设计,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严格地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目前已发展了耦合波法、模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等多种计算方法。在制作技术上,传统光学元件采用冷加工的方法;而二元光学元件是采用计算机设计与微细加工技术在片基表面制作深度为亚微米级、台阶形或连续相位分布的纯相位元件。
2023-08-15 07:28:461

频谱仪与示波器有什么区别?

 市面上常见的示波器是都有频谱显示功能滴,这个主要是使用了傅里叶变换(FFT)来进行了时域和频域的转换,但示波器的FFT和频谱分析仪在射频测试应用有什么区别呢?   1. 适用的信号类型不同:示波器主要用途用来观察信号的时域特性(也就是电压随时间的变换特性),主要适用于基带信号的分析(正弦波,方波,比特流等未调制信号),而频谱分析仪主要针对射频信号(尤其是带了调制的复杂信号或者多频率信号,这样的信号在时间轴上几乎看不出任何规律)的分析。虽然示波器也可以通过FFT从频率域的角度显示信号,但它的性能指标一般不足以分析射频的,带调制的信号。   2. 测量的带宽不同:示波器的设计主要用于观察基带信号的,所以一般来说带宽都不是很宽,最常见的是几十到几百MHz。当然,随着数字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带信号的速率也在快速提升,所以,一些中高档的示波器也能到GHz这个数量级。而频谱分析仪主要用以分析载波及调制了的射频信号,所以频谱分析仪的频率范围通常要宽很多   3. 测量内容不同:示波器观察的是电压随时间的变换,所以通常看到的是正弦波,方波,比特流等,关注电压,周期,上升,下降沿,过冲,毛刺,以及多路信号间的时序等特征。而频谱分析仪看的是射频信号的功率,频率,失真(谐波和互调产物),调制后的带宽,泄漏到相邻信道的大小,噪声测试,以及复杂调制信号的深入分析(调制度,IQ星座图,调制误差等等)   4. 灵敏度不同:示波器看的都是基带信号并通过传导方式连接,信号幅度一般都较强,在几伏,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伏(功率在毫瓦级),而频谱分析仪很多时候需要测量发射信号频谱或从空中接受到的射频信号,功率往往比1毫瓦还低数个甚至十几个十次方的,换算过来就是几微伏甚至更低。  5. 动态范围不同:所谓动态范围,是指同时观测大信号和小信号的能力。示波器在观测一个主信号刻度在伏特级的信号的时候,能方便观察的的细微信号或波动在零点几或零点零几伏。也就是说电压的十分之或百分之几的分辨率(功率的百分之或者万分之几)。而频谱分析仪可以同时观测的小信号可以是大信号的功率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一亿分之一。
2023-08-15 07:28:597

rfid标签选项需要考虑的因素

1. rfid标签使用常识 rfid标签使用常识 1.RFID超高频UHF电子标签使用常识有哪些 1.标签百平面与天线平行,这样读取效果最好 2.普通标签不能直接贴在玻璃、液体、人体和金属表面,会引起标签频率偏移,严重影响读度取效果 3.如果RFID读写器用的是线极化天线,标签的天线要与读写器的天线极化方向一致读取效果才好4.UHF电子标签盘存时读取的是EPC号,EPC号是可以修改的,版但可以设置权写保护密码,没有密码的情况下不能再次修改 5.UHF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唯一编号是TID号,这个号码是全球唯一的,出厂默认,不可修改 希望能给你帮助 2.有源RFID的RFID常识 有源电子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433MHz、900MHz、2.45GHz。 按照通讯方式可以分为单向标签、双向标签。 按照封装方式可以分为卡式标签、腕式标签、封条标签、钥匙式标签等 有源阅读器一般按照接口的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串口型、网口型、CAN总线型等。 按照有源阅读器的形式可以分为固定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天线阅读器一体机。 还可以按照阅读器的功能进行划分。 1)工作频段 2)读写器读取距离 3)防碰撞性能(读写器同时读取标签数量) 4)读写器灵敏度 5)标签存储器容量 6)标签电池寿命、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 7)标签尺寸、形状、防护(防水、防尘、防腐、防爆性)等级 8)抗干扰能力(同频信号干扰下是否正常工作) 9)稳定性(标签漏读率) 10)安全性(加密方式) 11)扩展性(是否支持RSSI、TDOA等算法定位、传感器结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般来说有源RFID的通讯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1)单工:信息在两点之间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单向标签; 2) 半双工:信息在两点之间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发送,但不能同时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双向标签或是双频标签。 1) 标签发射功率; 2) 标签与阅读器两端的天线匹配; 3) 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4) 工作环境; 1) 提升标签发射功率; 2) 选用高增益,接收效果好的阅读器天线; 3) 选择良好的使用环境; 4) 提升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1) 增加电池容量; 2) 延长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 降低标签发射功率; 主要的解决方法还是以配备性能优良、尺寸小的大容量电池为主。 1)电池低压时,标签信息的标签低电压报警位置,上位机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发出警告; 2)电池低压时,标签上的电池低压灯闪烁,发出报警信息; 1)合理控制标签与阅读器的使用比例; 2)降低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良好的防碰撞算法; 传感器型标签是指利用RFID实现识别、采集的标签,在标签外端外置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通过RFID通讯传输数据至上位机。 3.有关电子标签的知识 电子标签RFID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也叫智能标签,英文是Tag或者Smart Label。 其核心是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存储容量较小的芯片。下面展开讲一下。 对电子标签的描述1、电子标签的特性??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 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 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2、技术原理??典型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Write Device)以及数据交换、管理系统等组成。 电子标签也称射频卡,它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能力。读写器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电子标签内不含电池,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是由读写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电子标签接收射频脉冲,整流并给电容充电。 电容电压经过稳压后作为工作电压。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 控制逻辑接受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EEPROM用来存储电子标签的ID号及其它用户数据。 还有一种有源RFID系统,是由电池供电,可以在较高频段工作,识别距离较长,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速率也较高。??RFID系统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中频及高频系统。 低频系统一般工作在100k~500kHz,中频系统工作在10MHz~15MHz左右,它们主要适用于识别距离短、成本低的应用中;而高频系统则可达850~950MHz及2.4~5GHz的微波段,适用于识别距离长,数据读写率高的场合。3、识别技术的比较??就条码、磁卡、IC卡、RFID等识别技术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于应用的场合。 下表列出了几种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区别。4、电子标签与条码相比的优势??即使看不见也可以方便地读写;可以在多种复杂环境中工作;可以容易地以不同形式嵌入或者附着在不同的产品上;更远的读写距离,三维的读写方式;更大的存储容量;有密钥保护,更安全,不易伪造。 电子标签的应用??电子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在国外,电子标签已经在广泛的领域内得以应用。 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应用软件构成的RFID系统直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每一件物品都可以被准确地跟踪,这种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能为客户带来诸多的利益,包括实时数据的采集、安全的数据存取通道、离线状态下就可以获得所有产品信息等等。 在国外,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应用范围包括:1、防伪??(电子版以下略)通过扫描,详尽的物流记录就生成了。 (1)生产流水线管理??电子标签在生产流水线上可以方便准确地记录工序信息和工艺操作信息,满足柔性化生产需求。对工人工号、时间、操作、质检结果的记录,可以完全实现生产的可追溯性。 还可避免生产环境中手写、眼看信息造成的失误。(2)仓储管理??将RFID系统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仓储货物信息管理。 对于大型仓储基地来说,管理中心可以实时了解货物位置、货物存储的情况,对于提高仓储效率、反馈产品信息、指导生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理货物的件数,还可以监看货物的一切信息。 其中应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标签贴在货物上,由叉车上的读写器和仓库相应位置上的读写器读写;也可以将条码和电子标签配合使用。 (3)销售渠道管理??建立严格而有序的渠道,高效地管理好进销存是许多企业的强烈需要。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嵌入电子标签,其中包含惟一的产品号,厂家可以用识别器监控产品的流向,批发商、零售商可以用厂家提供的读写器来识别产品的合法性。3、贵重物品管理??还可用于照相机、摄像机、便携电脑、CD随身听、珠宝等。 贵重物品的防盗、结算、售后保证。其防盗功能属于电子物品监视系统(EAS)的一种。 标签可以附着或内置于物品包装内。专门的货架扫描器会对货品实时扫描,得到实时存货记录。 如果货品从货价上拿走,系统将验证此行为是否合法,如为非法取走货品,系统将报警。??买单出库时,不同类别的全部物品可通过扫描器,一次性完成扫描,在收银台生成销售单的同时解除防盗功能。 这样,顾客带着所购物品离开时,警报就不会响了。在顾客付账时,收银台会将售出日期写入标签,这样顾客所购的物品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和承诺。 4、图书管理、租赁产品管理??在图书中贴入电子标签,可方便的接收图书信息,整理图书时不用移动图书,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误差。5、其他如物流、汽车防盗、航空包裹管理等。 4.RFID标签可用在哪些方面 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RFID标签可用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料和产品跟踪。 从供应商供货到生产、仓储、配送、运输和销售。生产企业,在制造单元(如车间),要求确保有序和正确的生产流程;在仓储单元,要求原材料和产品(半成品和成品)准确地分类和放置。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原材料、半成品要经过加工、包装、标记、放置和保存在仓库,并且经过车间的制造环节,生产出成品,然后返回仓储。在每一个流程,要求将标签附着在物料的生产和储放单元上,以避免产品信息丢失而发生错误。 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定位、通信技术建立符合现代物流供应链要求和发展的全时域、全空域、全天候的物流跟踪和通信信息系统(,简称LTCIS)。 5.RFID是什么,RFID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RFID的分类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5.8G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 6.RFID标签 RFID标签有很多种,不知道楼主是要使用哪个频段的? RFID标签主要分为两类:有源(有电池供电)标签,无源(无供电)标签 按照工作频段分类有:13.56MHz,433MHz,915MHz,2.45GHz等,分别对应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而且每个频段的标签还有各自对应的协议,比如13.56有ISO15693,14443协议,915M的主要有6B,6C协议,而微波断(2.45G)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议,协议大都为厂家内部协议,13.56M,915M目前大都是无源的标签,2.45G,433M市面上有有源标签。楼主需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基本上来说工作频段越低,识别的距离就越近。 有源标签寿命较短,而无源的寿命较长。 7.如何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 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主要是满足以下的一个或几个要求:(1)对物品信息的跟踪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2)对高准确度、高安全性的要求;(3)对唯一识别、无法伪造的要求;(4)对处理大量物品的快捷性的需求;(5)对物品实时监控的需求。 可见,应用市场不限于如上所述,只要系统有以上方面的要求,电子标签都可以得以应用。那么该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RFID电子标签呢?我们来说道说道。 为什么需要定制化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目前数据自动采集的主要手段之一,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多数情况下,电子标签的通用性并不强,而是可以根据场景需求选择不同的RFID电子标签。比如说,从频段上来说,可以分为LF,HF,UHF,2.4G和5.8G等,不同频段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低频产品有很好的穿透性,但数据传输速率有限,就可以适用于动物管理;高频(HF)因其读距和协议的限制往往适用于支付和各种身份识别;无源超高频(UHF)可以远距离读取,最重要的特性是一次性批量读取,却容易受环境干扰,尤其是金属与液体,主要应用于服装零售与物流仓储;2.4G和5.8G有源产品信号稳定,数据传输量大,读取距离非常远,但电池耐用性差和价格高是应用的短板。 同一频段的产品,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其封装形态,安装方式也有巨大的差异,以HF为例,用于支付和身份管理,往往采用PVC卡的形式;用于防伪溯源时,可以选用易碎纸或铜版纸的方式。同一频段产品的同一应用,因为客户所遇问题的特殊性,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比如,HF易碎标签用于奶粉的追溯时,若奶粉罐表面是塑料材质,可以直接黏贴,若是金属材质,还要考虑加上一层吸波材料。总体而言,RFID电子标签的频段特点、应用场景、性能指标和安装方式的不同要求,影响了RFID的标准化,因此RFID电子标签定制化开发是决定RFID系统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RFID工作原理如何进行RFID电子标签定制RFID电子标签定制化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笔者的经验大致需要经历6个阶段:需求评估,初步选型,成本评估,样品开发,场景实测,选型优化,耗费的时间依项目需求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短的可能只要半个月,长的或需三个月以上。1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最关键的步骤,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评估是否需要RFID射频识别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比如许多初级的农业和工业产品的溯源——白菜,柚子,钢材,管件等,这类产品因为本身价值不高,成本上无法承受,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因为物品的干扰而影响应用效果。因此往往选用成本更低的条码技术解决问题。 那么何时选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呢?以机场行李分拣为例,首先是成本上,航空业体量大,服务价值高,对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效率成本的容纳也高;其次是技术上,行李条码标识无法固定在位置上,若采用条码技术,很难进行批量的读取和处理,一对一的读取往往还需要人工协助,效率低而成本高。这就形成了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一种强需求——UHF技术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极大提高行李分拣速度,同时保证准确性。 即需求评估是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确认RFID能否满足技术和成本两大指标的要求,若能满足,则采用此项技术。RFID电子标签用于行李分拣2初步选型在明确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解决需求的“痛点”后,那么下一步的关键就是RFID电子标签的选型。 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选定电子标签频段,产品尺寸,芯片类型,封装形态和安装方式等。我们以一款易碎标签的选型为例,介绍流程:A客户需求一款标签用于高档消费类产品的外包装纸盒,目的是防伪和溯源。 为了便于消费者验证,我们建议采用高频14443A协议;纸盒是方形的,折口位置有一定的弹力,我们建议采用既有防撕效果,又很柔韧的铜版纸材质封装。为了便于安装,我们采用背胶黏贴的方式。 在芯片选型时,客户提出采用他们提供的一款芯片,为此, 我们根据芯片资料重新研发了一款线型;考虑到折口位置需要略长的标签,尺寸过大会增加成本,我们推荐给客户一款尺寸合宜的长方形标签。3成本评估在初步选型满足客户要求后,根据其结果,进行成本评估。 影响成本的因素主要是芯片类型,封装形态,产品尺寸和数据要求,首先是芯片,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用进口或国产的芯片,一般而言,进口芯片的价格会高一些,存储容量越大的芯片价格越高,功能越多的芯片价格越高,如加密功能,TD功能,双频功能等。其次是封装,封装的结构越复杂,封装的难度越大,成本是越高的。 尺寸也是影响因素,一般是尺寸越大价格越高,但在微型标签领域,由于加工难度变大,反而是尺寸越小价格越高。数据要求主要涉及表面打码,写入数据,提取数据和数据关联等,每一项都会增加成本。 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一般会提供3~4套方案给客户参考,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样品开发。4样品开发样品开发的过程,最重要的并不是研发费用的多少,而是研发周期的长短。 这部分工作花费的时间越短,项目后期的应变空间越大,项目的成功率也越高。样品研。
2023-08-15 07:29:551

局部放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局部放电会产生,电磁波,化学气体,热,光,还有关键的声音声音频率大于20khz时为超音波,人耳无法听见,但是SDT超声波检测仪配备超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对非常微弱的局放产生的超声波进行测量,并且转换为人耳可以听见的声音和仪器显示的数值,所以现在在国家电网,供电局,电厂普遍选用SDT测量局部放电!
2023-08-15 07:30:194

什么是钟表匠理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069085.html?si=1电子设计大赛猜题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674645.html?si=2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论文摘要要不要翻译成英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9 天 1 小时朋友们好,我是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请问在写论文的时候要不要将摘要翻译成英文啊?谢谢各位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760914.html?si=2简易智能电动车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 小时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 谁知道传感器选那个更好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084896.html?si=8小型角度传感器型号及应用例子 悬赏分:10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3 小时今年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公布元件清单里有角度传感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知道的朋友请不要吝啬,小弟在线等答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06939.html?si=7谁有角度传感器的资料啊,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悬赏分:1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8 小时今年的电子设计大赛有用到角度传感器,希望各位大虾能够帮帮忙,介绍介绍角度传感器,谢谢啊~~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21581.html?si=32007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控制 群20898193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1 小时控制群,方便大家讨论。申请加入请注明:07——控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565995.html?si=5数控电源的设计 悬赏分:8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 天 6 小时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在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在数控电源方面遇到了难题。 电亚要求是5```9v电流是40ma``100ma 通过PWM进行控制 请高手帮助设计一下 谢谢问题补充: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做,请高手指导谢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79361.html我想知道一下全国各个省份07年电子设计竞赛的仿真试题,有那位仁兄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03730.html电阻丝怎么用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2 小时用锰铜的还是康铜的好?有什么区别 请具体一点锰铜一般用于制造传统电桥、标准电阻、分压器、精密仪器、衰减器。锰铜脆性大些,温度系数小。康铜一般用于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玻璃保险丝管内的保险丝。康铜材质软,有一定的和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凭记忆即兴键入,还是请甘肃天水仪器厂的老前辈解说为正确。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308196.html角度传感器种类(高分)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235719.html有谁知道角度传感器的原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55542.html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2 小时电子设计竞赛的角度传感器资料谁有?共享下把,谢谢了阿!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64773.html什么是角度传感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081491.html谁能提供几种角度传感器的型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83877.html什么牌的角度传感器比较好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079219.html?si=12007电子竞赛猜题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7 小时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基本仪器和主要元器件清单 精密温度测量, 精密电源给定, 用数字电路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 用精密电阻产生指定的精密电压,由考官鉴定产生的电压是否准确,根据准确程度评分; 精密稳压电源, 动态测量坡度; 产生与倾斜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 对地面金属线光电跟踪运动, 将温度变化精密低转变为频率变化, 致2楼创新实验室, 致7楼创新实验室。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能准确停在变化的斜面上的某个指定角度位置,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因为那样太容易了。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函数发生器的波形参数,时域和频域对应某个被测的物理量,而且要求是全模拟电路。 如果我是考官,就要电动车辆释放的电阻线长度到达规定数值时制动,不得使用数字技术。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上不得带动力电池。如果我是考官,就要求电动车在向地面释放、展开导线或电阻线后,能无缠绕收回并整齐地卷绕。角度传感器一般是指静态的,对于短期的竞赛不可能要求惯性仪表,要那样,除非教师上阵,学生都难倒一大片。角度传感器标准的方法是在旋转编码器上加重锤,国内也有生产,在电梯轿箱位置测量上有应用,这是一种精密的光电编码装置,在传统结构上,是用格雷码输出,现在可以到进口机电拆解市场上购买二手的,挺便宜,缺点是没有使用指导,所以是用公款采购国产的好,立即可以索取解码方式,解码软件。国外精度可以到每周4096个绝对编码。角度传感器也有非绝对编码,是增量输出的,如果没有起始脉冲专门信道,就要用自己外加初始定位传感器,一般是用红外的标准产品,缺点是精度低。如果赶在9月3日出题前,自己用红外位置开关做角度传感器阵列,估计要保证45度的测量范围,起码是30度,自己做可以加分哦。我过去向某院士介绍过进口的标准倾斜传感器,模拟的要3000元人民币,数字的要6000元人民币,是三维的。你们了临时找货,检索惯性仪表,检索工业器材都可以。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在电位器上加重锤,问题是摩擦力矩小的,就是进口的军用电位器,工业用电位器,有带转角限制的,也有不限制的,一般是80元到300元一个,要紧急订货是来不及了,到各地的市场找现货吧。然后对电位器进行标定,将模拟量用单片机编码,做好准备。国产的电位器太紧,要求摆锤的半径大,重量大。普通1元人民币的电位器是碳膜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5%,线绕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1%,军用的和工业用的角度-阻值精度大约是0.1%。无角度限制的角度传感器可以用齿轮传递方式积算里程,题目可能是在规定时间、里程和规定倾斜度做记录,做机动转向动作。刁钻的题目是要求按照规定的速度,规定的加速度,在指定的里程做动作。要抓紧时间,对总装完毕的小车进行里程标定,倾斜角度标定;在里程标定和时间标定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标定,加速度标定;然后要能在指定的里程,在指定的速度掉头、转向,暂时停车,再重新运动。从力学分类来看,角度传感器分两种,一种是在静态下工作的,例如吊车和塔吊的吊臂上就用重锤方式角度传感器,只能用于没有加速度运动的环境,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能在运动剧烈的环境上应用,只能用在静态的场合,是地球重力场直接作用下的倾斜仪器,类似的有气泡水准仪器,例如在经纬仪,全站仪,装修行业上使用,水平联通管也是类似的原理。重锤是产生重力作用的元件,在车辆运动环境下,就要用空气阻尼、油池阻尼、电磁阻尼来抑制重锤的晃动以至振荡,就必然使角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响应速度下降。使用地磁角度传感器基本上不受环境振动影响,又受电磁干扰影响,比赛车辆自身的电动机就要磁屏蔽。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使用一种红外角度传感器,对环境的可见光或红外辐射进行立体的比较,最简单的是求出运载工具相对太阳的姿态,是广角和立体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综合,最简单地要分辨地平线;在比赛的空间,要受到小环境的光线干扰。航海、航空和航天器也根据星历等,对预定星座进行测量,可以推算时间、地理坐标、运载工具的空间姿态,例如用古老的六分仪。在比赛的环境,就要在现场的天顶设置频闪灯辅助测量角度和姿态。当然,也可以立几个信标定位杆。而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体现,是使用惯性仪表,例如在计步机上,就可以使用三维加速度计;通过对运载工具的三维加速度坐标变换,具体知识在空间解析几何的矩阵变换中,就能求出相对地球惯性系统的运载工具三维的倾斜角度,空间运动速度,空间姿态。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现代汽车MRC电磁感应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方式Magnetic Ride Control 反应速度1mS、PTM牵引力控制系统、PDCC动态底盘系统、SRS安全气囊、EPS车速感应式助力转向系统;动态稳定控制DSC,包含;ABS+EBD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稳定控制ASC、动态制动控制DBC(防滑系统ASR、紧急刹车辅助系统EVA)、弯道制动控制CBC、牵引力控制系统TRC、起步辅助系统BA、HAC上坡辅助控制系统、VSC、VSA(DSC)、STABILITRAK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DBW线控油门驱动装置;汽车转弯时候侧向倾斜座位或车身(大型旅游车)水平位置补偿功能。都是主动控制,在自动控制的术语就是闭环系统,用各种惯性仪表(就当是微型的陀螺)先测量汽车的运动状态,经过计算机分析后,通过功率和推力强大的电动执行装置、电控与液压复合装置,对沉重和在高速运动下有巨大动能的汽车进行控制。 光是有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都设及到产生和控制强有力的实际机械运动。在当今,就统称为运动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APC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当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材料、工艺、先进精密加工、半导体工艺、动力学、控制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进步,相关的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远距离互动The Application Of “A Remote Feeling Interaction Syste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微型惯性测量组合 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微机械惯性仪表Micro mechanical Inertial instruments发展很快,空间科学技术,制导武器(例如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空间防御系统,末期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汽车运动状态控制(防侧滑、动态稳定控制,自主导航避撞),高端机器人(能步行,能腾空翻转,具有触觉)是常见的应用领域。例如,直升飞机比固定翼飞机的控制困难,无论是军用的和模型的都一样,所以现在的自主控制直升飞机比赛,有着很高的难度。直升飞机的一个自不安定特点,就是在尾桨作用下使直升飞机自身旋转,要自动稳定,就要先安装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是它在无人工干预的时候,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日本政府状告YAMAHA向中国出口小型直升飞机可以用于军事用途,也反映了直升飞机的控制复杂,和直升飞机的独到用途。现在进口的模型直升飞机,无论是电动的,或者以燃烧混合油料的内燃机动力飞机,档次高的,都有角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反馈控制系统驱动舵机,稳定直升飞机的姿态。国内还没法制造体积这么小,精度这么高,价格这么低的惯性测量器件。现代的军事战争力量,主体上还是实际的物理破坏能力,没有以上的基础能力,精确打击没可能实现,终归要将敌方的军事设施在物理意义上摧毁。信息战中,完全是依靠编制程序来无形攻击对方,毕竟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希望我的发言能增强民族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赞助;www.gpsarea.com 北京航宇测通技术有线公司 周建章 [赞助商链接] 航天长城科技公司专营www.chinameasurement.com各种倾斜角度产品.陀螺仪,罗盘,寻北仪,倾斜...http://www.tcsensor.com/Products.asp北京通磁伟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赞助商链接] 利奥电子(北京)有限公司www.leonelec.com我公司为三菱发动机开发配套提供了角度传感器、凸轮位...角度传感器--深圳华夏磁.. 公司主要产品巨磁电阻(GMR)芯片,角度传感器,磁头,磁接近开关,无..www.hme.com.cn 角度位移传感器请到华扬.. 我公司生产的角度位移传感器,我公司的角度位移传感器全部才用国..www.hwayan.com 北京天海科无触点角度传.. 采用新型磁敏感元件,无接触测量,输出模拟电压/电流信号及多种数..www.bjthk.cn
2023-08-15 07:30:383

频域为非零常数,时域上是什么函数

频域上的值是0,说明在时域中对应的频率点上信号的能量为0,如果所有的频率上都没有能量,时域上也不应该有信号。通常的情况是频域上的冲激信号没看出来,以为是常数0,再仔细看看,如果是0点上的冲激信号,时域就是直流信号;如果频域什么都没有,那时域就什么都没有。
2023-08-15 07:3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