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各是什么

2023-08-23 05:07:57
共1条回复
wio

1、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2、紫外吸收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的方法。此法所用仪器为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

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经光栅或棱镜分光后,分别通过样品溶液及参比溶液,再投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经光电转换并放大后,由绘制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凯式定氮仪原理

扩展资料:

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意义:

饮食蛋白质符合人的需要时,就能维持正常代谢,产生抗体,抵抗感染,有病也轻易恢复。相反,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就会出现体重下降、贫血和传染病。伤口和骨折不易愈合;在严重缺乏,血浆蛋白减少和水肿可能发生。

低蛋白质摄入和癌症之间也有联系。但是过多的蛋白质也会对肾脏造成压力。过量积聚的尿酸、氨和酮体所产生的食物蛋白代谢在体内可导致衰老;氨对身体也是有毒的,它不仅会突然增加肝脏的负担,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荷,导致肝、肾受累和消化不良。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适当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外吸收光谱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凯氏定氮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蛋白质含量

相关推荐

凯氏定氮仪的介绍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2023-08-15 09:26:021

凯氏定氮仪中的蒸馏水是什么水

凯氏定氮仪中的蒸馏水是纯净水。蒸馏水就是的纯净水,纯净水就是纯纯的水,纯的一点味道都没有。质量合格的纯净水对人体没有危害,这种水不是天然形成,是经过很多道工序,过滤有害物质,同时也过滤了好的微量元素。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2023-08-15 09:26:321

凯氏定氮仪碱泵传感器超时是什么原因

15A保险管烧断。凯氏定氮仪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中,凯氏定氮仪碱泵传感器超时是15A保险管烧断导致的,需要更换15A保险管解决。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
2023-08-15 09:26:421

凯式定氮仪比色滴定和电位滴定哪个比较准

电位滴定的准确度要高于比色滴定。普通滴定法(比色滴定)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但是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电位滴定法是靠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并且,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使用,在滴定过程中可以自动绘出滴定曲线,自动找出滴定终点,自动给出体积,滴定快捷方便,提高了滴定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其原理是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钠。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
2023-08-15 09:26:511

凯氏定氮仪消化炉是什么?

凯氏定氮仪消化炉就是一个能够保持微沸,并有回流装置的可以加热的装置。其原理为: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消化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消化炉就是一个能够维持物料在比较高的温度,是硫酸对有机物充分氧化,并完全转化为硫酸铵的装置。
2023-08-15 09:27:182

饲料中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干物质就是100减去初水分的部分,称取200至300g左右的样品,120度烘10-15分钟,目的是杀死样品中得酶,然后迅速转移到60度烘箱中烘8-12小时,回潮24小时,称重。粗灰分:称取1.5g左右的样品至于空坩埚中,空坩埚称重,放到电炉子上灰化至无烟为止,然后放到550度的马弗炉中碳化3小时,放入干燥器中30分钟,称重。粗蛋白可以用凯氏定氮仪做粗脂肪:称取样品1.5g左右,用滤纸包好,放入烘箱中135度45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30分钟,称重。然后用脱脂的棉绳系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倒入乙醚,乙醚要没过虹吸管在多一点,水浴锅的温度要控制在65度,当乙醚呈线状回流时开始计时4小时,4小时结束后放入通风橱散醚,然后105度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30分钟,称重。做脂肪的全过程要点手套,手套不要接触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影响测定!粗脂肪=(第二次烘后-第一次烘后)/样品的质量,以上结果计算同理
2023-08-15 09:27:312

如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要具本步骤.原理和方法,知道的说下,谢谢

那得有专门的仪器。比如,测一下刚挤的牛奶里的蛋白含量是多少,用仪器一测就知道了。
2023-08-15 09:27:572

请问半微量凯式定氮法的详细步骤,谢谢!!顺便问下全量半微量和微量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 方法原理 样品与硫酸一同加热消化, 分解有机质, 释放出的NH3 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溶液中。在定氮消化瓶中,用氢氧化钠中和硫酸铵生成氢氧化铵,加热又分解NH3 ,用硼酸吸收, 用标定过的盐酸或硫酸滴定, 从而计算出总氮量, 换算为蛋白质量。(二) 仪器、设备1. 仪器 分析天平: 感量0.0001克;实验用粉碎机;半微量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滴定管, 容积10毫升;硬质凯氏烧瓶: 容积25毫升, 50毫升;锥形瓶: 容积150毫升;电炉: 600瓦。2. 试剂 (1) 盐酸: 分析纯, 0.02mol/L, 0.05mol/L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2) 氢氧化钠: 工业用或化学纯, 40%溶液(W/V); (3) 硼酸: 分析纯, 2%溶液(W/V); (4) 硼酸混合指示剂: 溴甲酚绿0.1克, 甲基红0.1克分别溶于95%乙醇中,混合后稀至100毫升, 将混合指示剂与2%硼酸溶液按 1:100比例混合, 用稀酸或稀碱调节PH值为4.5, 使呈灰紫色, 此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需在1个月之内使用; (5) 加速剂: 五水合硫酸铜(分析纯)10克, 硫酸钾(分析纯)100克在研钵中研磨, 仔细混匀, 过40目筛; (6) 浓硫酸: 比重1.84, 无氮;双氧水: 分析纯,30%;蔗糖: 分析纯; (7) 双氧水硫酸混合液(简称混液): 双氧水、硫酸、水的比例为3:2:1, 即在100毫升蒸馏水中,慢慢加入200毫升浓硫酸, 待冷却后, 将其加入300毫升30%双氧水, 混匀, 此混液可一次配制500~1000毫升贮藏于试剂瓶中备用, 夏天最好放入冰箱或阴凉处贮藏, 室温(20℃)上下时不必冷藏, 贮藏进间不超过1个月 。(三) 操作步骤 1. 样品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带壳种子需脱壳)挑拣干净, 按四分法缩减取样, 取样量不得少于20克。将种子放于60~65℃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上, 用粉碎机磨碎, 95%通过40目筛, 装入磨口瓶备用。 2. 称样 称取0.1克试样两份(含氮1~7毫克), 精确至0.0001克, 同时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3. 消煮1 将试样置开25毫升凯氏瓶中, 加入加速剂粉末。除水稻为1克外, 其它均为2克。然后加3毫升硫酸, 轻轻摇动凯氏瓶, 使试样被硫酸湿润, 将凯氏瓶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 待泡沫停止后加大火力, 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 沸酸在瓶颈中部冷凝回流。待溶液消煮到无微小的碳粒并呈透明的蓝绿色时, 谷类继续消煮30分钟,豆类继续消煮60分钟。 4. 消煮2 将试样置于50毫升凯氏瓶中, 加入0.5克加速剂和3毫升混液,在凯氏瓶上放一曲颈小漏斗, 倾斜在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用调压器将电压控制在175伏左右), 保持凯氏瓶中液体呈微沸状态。5分钟后加大火力(将电压控制在200伏左右)。保持凯氏瓶中液体连续沸腾, 消煮总时间, 水稻、高粱为30分钟, 其它均为45分钟。注: 消煮中列入两种消煮条件, 经与国际谷物化学协会标准法(ICC)比较, t值测验均不显著, 准确度与精密度也基本一致,在具体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一种。 5. 蒸馏 消煮液稍冷却后加少量蒸馏水, 轻轻摇匀。移入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适量蒸馏水冲洗凯氏瓶4~5次。蒸馏时将冷凝管末端插到盛有10毫升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中, 向反应室中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5毫升(如采用消煮2的条件, 加10毫升即可)。然后通气蒸馏, 当馏出液体积约达50毫升时,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 继续蒸馏1~2分钟, 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中。 6. 滴定 谷类以0.02mol/L, 豆类以0.05mol/L标准盐酸或硫酸滴定至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紫色为终点。空白用0.1克蔗糖代替样品作空白测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3毫升。(四) 结果计算式中: V2 滴定试样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 V1 滴定空白时消耗标准酸的体积(毫升) N标准酸溶液的浓度(mol/L) K 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 W 试样重量(克) X 试样水分含量 0.0140每毫摩尔氮的克数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后二位。两份试样粗蛋白质的平行测定结果为15%以下时, 其相对相差不得大于3%;15%~30%进为2%;30%以上为1%。凯氏定氮法中的常量,微量,和半微量区别:区别在于检测用样品量,你可以按标准进行操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方法主要看你样品量是否足够1、常量由于可以把全部消化液一同蒸馏测定,故较适合蛋白质含量低的样品。2、微量、半微量差别在装置上,二者皆属于水蒸汽蒸馏操作,只是前者把蒸汽直接导入反应室内,后者把蒸汽导入反应室外加热,由于二者皆取消化液的一部份操作,可平行蒸馏操作,但检测限要较常量法高。3、纯粹从回收率的角度看,半微量要稍好。
2023-08-15 09:28:082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中的氮、磷、钾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采用H2O2为加速消煮的氧化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于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气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2023-08-15 09:28:204

杜马斯燃烧定氮法的将应用于饲料检测中

目前,在饲料常规化验分析中,凯氏定氮法是最常用的检测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是精确可靠的。但是它由于消化时间长,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浓硫酸及强碱溶液的使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种快速、精确、低成本、无污染的定氮方法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即杜马斯燃烧定氮法(Combustion Nitrogen Analysis)。杜马斯法的基本原理是样品在900℃~1200℃高温下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其中的干扰成分被一系列适当的吸收剂所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被全部还原成分子氮,随后氮的含量被热导检测器检测。主要检测过程为燃烧 →还原→净化→检测。 用热导检测器来检测气流中的氮。N2体积含量引发一种电子测量信号,再经过物质的独立校正,被测样品中的氮含量就自动计算出来。现在德国和瑞典应用杜马斯法已经开发出高质量的快速定氮仪,不但可以检测克级样品,并提供高精确度和高可靠性的数据,每个测试只需3-5分钟,并可以通过自动进样器连续进样,不需要人看管,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操作简便。具有凯氏定氮仪无可比拟的优点,当然价格不斐,每台在70-80万元。由于与凯氏定氮法在实验原理上的一些不同,就会出现一个样品用两种方法检测出的结果不同的现象,大量的实验发现杜马斯法的结果略微高于凯氏定氮法的测定值。这是因为凯氏定氮法有一个公认的局限性:即难以把有机物定量转变成氨,特别是含有硝酸盐的样品影响总氮的结果。而杜马斯燃烧定氮法则没有这个问题,能够将饲料原料中的氮元素完全检测出来。以鱼粉样品为例,凯氏法只能测定出鱼粉中的除硝态氮、腐胺、尸胺之外的氮,而杜马斯法可以测出包括硝态氮、腐胺、尸胺之内的氮,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检测鱼粉的比凯氏法要高1-2个蛋白。对于饲料配方的贡献不容忽视。在环保和安全要求较高的西方国家,杜马斯法已经成为法定的氮/粗蛋白的分析方法。加拿大谷物委员会将杜马斯法作为标准方法测试谷物、种子及其产品的蛋白质和总氮。美国农业部及AOAC也用杜马斯法代替凯氏法作为标准方法用于谷物及饲料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目前国内测定蛋白质的标准方法还只限于凯氏定氮法,这种方法应用一百多年来,已经有着广泛的基础,即使在很小的实验室也可以用简单的凯氏定氮装置实现蛋白质的测定。然而,在今天发达的中国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人员健康,鉴于杜马斯法显而易见的优点,它必然会被国内发达实验室所接受,逐渐在氮/粗蛋白检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进出口国际贸易仲裁中与国际接轨。值得期待的是杜马斯燃烧定氮法检测饲料中粗蛋白将被纳入中国的国家标准中。
2023-08-15 09:28:271

试论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1.药剂的配制浸提剂的配制:取土壤联合浸提剂粉剂一袋,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即可。2.土壤养分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风干土样1.0克或新鲜土样1.0(1+含水量)克,放入土壤浸提瓶(三角瓶或塑料瓶均可)中,用吸管吸取土壤浸提剂20mL于浸提瓶中,然后取一勺土壤脱色剂(约0.3g)倒入浸提瓶中,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剧烈振荡3分钟,然后过滤于干燥的三角瓶中(三角瓶不干时,可将最初滤液弃去),即为土壤速效养分待测液,此液可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注1〕浸提中振荡频率和强度对测定结果的重现性有重大影响,建议使用推荐的振荡器。〔注2〕过滤后的待测液应随时盖好并尽早测定,不宜久放,否则易造成铵态氮损失。〔注3〕环境温度对测定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磷影响很大,当室温低于20-25℃时,建议将土壤浸提液预热至30℃使用。(下同)一、土壤铵态氮的测定用吸管取土壤待测液2mL于小试管中,依次加入:土壤铵态氮1号试剂4滴土壤铵态氮2号试剂4滴土壤铵态氮3号试剂4滴摇匀,5分钟后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选择测定项目,将比色皿放入1号比色槽,按下确定键,仪器自动读取数据,并显示结果。二、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用吸管取土壤待测液2mL于小试管中,依次加入:土壤有效磷1号试剂4滴土壤有效磷2号试剂4滴土壤有效磷3号试剂1滴摇匀,静置10分钟后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选择测定项目,将比色皿放入1号比色槽,按下确定键,仪器自动读取数据,并显示结果。(注)当室温低于20℃时,建议适当延长测前反应时间,直到溶液显色稳定后再测,显色稳定的标志是标准调整后读数稳定不变,比色皿壁无附着的气泡产生。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用吸管取土壤待测液2mL于小试管中,依次加入:土壤速效钾1号试剂4滴土壤速效钾2号试剂4滴摇匀,立即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选择测定项目,将比色皿放入1号比色槽,按下确定键,仪器自动读取数据,并显示结果。
2023-08-15 09:28:521

求花生粕和豆粕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的方法

称两克原样至凯氏烧瓶中再加硫酸铜和硫酸钾的混合物三克在加硫酸八毫升加热至液体变成淡蓝色后继续加热半小时左右,冷却至室温。在加五十毫升水和氢氧化钠(百分之四十)用定氮球将凯氏烧瓶和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令一端接一三角瓶,三角瓶中放二十毫升硼酸(百分之二)再加两滴钾基红指示剂。加热凯氏烧瓶至三角瓶中的蒸馏液约一百二十毫升即可。用标定好的盐酸滴至蓝色消失。
2023-08-15 09:29:001

蔗糖 蛋白质 脂肪在强酸条件下可水解?

对,
2023-08-15 09:29:162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用于饲料中什么的测定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用于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分析测定。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凯氏定氮仪仪器用凯氏方法检测谷物、食品、饲料、水、土壤、淤泥、沉淀物和化学品中的氨、蛋白质氮含量、酚、挥发性脂肪酸、氰化物、二氧化硫、乙醇等含量。具有相当好的性价比,仅仅滴定过程需要人工操作一下,非常适合实验室及检验机构常规检测。广泛用于食品、农作物、种子、土壤、肥料等样品的含氮量或蛋白质含量分析。原理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样本的分析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钠滴定。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
2023-08-15 09:29:451

定氮仪的介绍

定氮仪,是检测种子、乳制品、饮料、饲料、土壤及其他农副产品中氮含量的专用仪器。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该仪器也是食品厂、饮用水厂,药品检验,肥料测定中广泛应用。
2023-08-15 09:30:131

蛋白质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蛋白质测定仪(俗称定氮仪)以国际凯氏定氮法为依据,进行设计制造的,此仪器主机采用蒸气自动控制发生器,在液位稳压器的配合下,使蒸气在数十秒时间内平稳输出供蒸馏器使用。第一执行机关控制下的碱液流经蒸馏管进入定量消化管,使固定在酸液里的氨在碱性条件下挥发。第二执行机关控制下的蒸气对碱性条件的试样再进行蒸馏,使氨彻底挥发,挥发的氨被冷凝器冷凝下来,完全地被固定在硼酸之中,然后用标准酸对其滴定到终点,计算出氮的含量,再乘以换算蛋白质的系数得出蛋白质的含量。
2023-08-15 09:30:431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微生物的含氮量,微生物是否需要消煮

土壤中氮素的总贮量及其存在状态,与作物的产量在某种条件下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中氮素来源于四方面:动、植物残体的积累;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土壤微生物及大气降水带入的氮。从形态上可以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类,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约占全氮量的5%,绝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的氮素,需要在微生物的活动下逐渐分解矿化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我国植物大部分缺氮,因此施氮肥在大部分土壤上都有显著肥效,分析全氮含量可以判断土壤肥力,为推荐施肥量作参考。 土壤、植株和其它有机体中全氮的测定通常都采用开氏消煮法,用硫酸钾-硫酸铜-硒粉作加速剂。此法虽然消煮时间长,但控制好加速剂的用量,不易导致氮素损失,消化程度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一)开氏定氮法原理 土壤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经浓硫酸消煮分解,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把氨蒸馏出来,用硼酸吸收,标准酸滴定,求出全氮含量。硫酸钾起提高硫酸溶液沸点的作用,硫酸铜起催化剂作用,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一种高效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氮素损失。(二)主要仪器和试剂1.开氏瓶(50毫升);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 弯颈小漏斗;半微量定氮蒸馏器或普通定氮蒸馏仪;100毫升三角瓶。2.浓硫酸(相对密度1.84,三级)。3.40%NaOH 称取工业用固体氢氧化钠(NaOH)420克,放入1000毫升硬质烧杯中,加入约400毫升蒸馏水,不断搅动(防止烧杯底部固结),溶解后转入塑料试剂瓶,加塞,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放置几天,待Na2CO3沉降后,将清液虹吸入盛有约200毫升无C02的水的塑料试剂瓶中,加水至1000毫升。若用三级试制配置,则不用虹吸步骤,其它同上。4.2%硼酸溶液 称取20克硼酸(H3BO3,三级)用热蒸馏水(约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0毫升,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澳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毫升,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紫红色(pH4.5)。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099克溴甲酚绿和0.666克甲基红与玛瑙研钵中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完全溶解为止,最后加95%乙醇至100毫升。6. 0.02或0.01NH2S04标准溶液 先配制0.1N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5或10倍。7. 0.1NH2S04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每升水中注入3毫升浓硫酸(三级),冷却,充分混匀。将碳酸钠(Na2CO3,二级或一级)装在扁形称量瓶中,在160℃烘干2小时以上,用称量瓶称取0.16一0.24克样品(精础到0.0001g) 3份,分别放入250毫升三角瓶,溶于30毫克水中,加1-2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棍合指示剂,用配好的0.1N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3分钟逐尽C02,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葡萄酒红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控下式计算,取3次平均值。 NH=W*2000/Na2CO3*(v-v0)=w/0.05300*(v-v0) 式中 W--称取Na2CO3重量,克; V--标定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 V0 --空白试验所用酸溶液体积,毫升。8.混合催化剂 称取硫酸钾(K2SO4~三级)100克,硫酸铜(CuSO4.H2O,三级)10克和硒粉l克,均匀混合后研磨,使通过80目筛,贮于瓶中。(三)操作步骤1.土样的消煮 称取风干土样(0.25毫米筛)约1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干燥的50毫升开氏瓶中,加混合催化剂约1.8克,加2毫升水;使其湿润,再加浓硫酸5毫升。摇匀后,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炉上,开始用小火加热,然后微消煮,当消煮液呈灰白色时,加高温度,待完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小时,仔细观察消煮液中及瓶壁是否有黑色炭粒,如有,应延长消煮时间至炭粒消失为止,取下开氏瓶,冷却。 2.氮的测定 小心地将开氏瓶中全部消煮液转入半微量定氮蒸馏器的蒸馏室中,并用少量水洗涤开氏瓶4~5次,每次3一5毫升,总用量不超过20毫升(如果样品含氮量高可定容后吸取部分溶液蒸馏)。另备100毫升三角瓶,内加入2%硼酸-指示剂溶液6毫升,将三角瓶置于冷凝器的承接管下,管口插入硼酸溶液内。向蒸馏室内加2~40%NaOH20毫升,立即关闭蒸馏室,进行蒸气蒸馏,待馏出液达30~40毫升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取下三角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葡萄酒红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或用普通定氮仪蒸馏。样品称于150毫升开氏瓶内,按同样步骤消煮,冷却后将开氏瓶上的小漏斗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除去,开氏瓶内加蒸馏水70毫升,摇匀,冷却后将开氏瓶倾斜,用量筒沿瓶壁缓缓加入40%氢氧化钠25毫升,使溶液成两层,并不使碱液弄到瓶口上,立即接到蒸馏装置上。将盛有8毫升2%硼酸-指示剂溶液的三角瓶置于冷凝管下端的缓冲管下,使缓冲管下端浸在三角瓶硼酸液中,以免吸收不完全。打开螺丝夹(蒸气发生器内的水要预先加热至沸),通入蒸气,摇动开氏瓶内溶液使其混合均匀,打开加热电炉,通自来水冷凝,蒸馏15-20分钟后,检查蒸馏是否完全。检查方法;在缓冲管下取1滴馏出液于pH 1-14广泛试纸上,若有蓝色,应继续蒸馏,直至蒸馏完全为止。取下缓冲管和三角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缓冲管,用标准酸滴定至紫红色,也需做空白试验。全N%=(V-V0)N*0.014*100/W式中 N --标准酸当量浓度,V--土壤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V0--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毫升0.014--N的毫当量,克;W--样品重;克。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05%(五)注意事项 1. 全氮测定不宜用烘干土样,因为烘干过程中可能使含氮量发生变化,但测定结果一般以烘干土计算,故须另测土样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同土壤硝态氮,但不是用新鲜土样而是用风干土样。 2. 土壤含氮量在0.1%以下,称1.0克,0.1-0.2%称0.5-1.0克,在0.2%以上称0.5克以下。 3. 消煮过程中应该经常转动开氏瓶,使喷溅在瓶壁上的土粒及早回流到酸液中去。 4.本法测得的氮不包括NO3-N,因硝态氮在消煮过程中不完全还原为铵态氮,且易挥发损失,一般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小于全氮的1%,故忽略不计。
2023-08-15 09:31:351

测氮时,利用水杨酸钠和二氧异氰酸盐反应生成蓝色配合物测定的是什么

水杨酸法测氨氮的原理 在碱性介质中,氨与次氯酸盐、水杨酸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蓝色化合物。热心网友值得一看的相关信息推荐广告净水机排行-京东加热厨下净水器,开启畅饮新净界!飞利浦(PHILIPS)家用净水器 厨房家用直饮RO反渗透纯水机 400G大通量低废水即滤即饮净水机 Pro400 ZMD¥2999 元爱惠浦(Everpure) 净水器家用直饮 大流量厨房过滤净水机RO反渗透智能显示无桶纯水机400G 纯水机¥2859 元飞利浦(PHILIPS)家用净水器一级水效 直饮净水机无桶大流量RO反渗透滤水器Pro400 500G厨下净水¥3499 元飞利浦(PHILIPS)家用净水器一级水效 直饮净水机无桶大流量RO反渗透滤水器Pro400 400G厨下净水¥2999 元小小光明曲TA获得超过112个赞
2023-08-15 09:31:4710

牛标准乳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 鲜 牛 乳 收 购 标 准 GB 6914—86 Standards for the qualifications of raw and fresh milk received from farms本标准适用于收购的生鲜牛乳的检验和评级。1 定义1.1 收购的生鲜牛乳:收购的生鲜牛乳系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常乳。2 收购的生鲜牛乳的质量要求2.1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只有合格指标,不再分级,见表1。 表 1项 目指 标脂 肪, % ≥3.10蛋白质, %         ≥2.95密度(20℃/4℃)       ≥1.0280酸度(以乳酸表示), %    ≤0.162杂质度, ppm        ≤4汞, ppm          ≤0.01六六六、滴滴涕,ppm    ≤0.12.2 感官指标正常牛乳应为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他异色。不能有苦、咸、涩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其他异常气味。2.3 细菌指标收购牛乳细菌指标计有下列两个,每个均可采用。采用平皿细菌总数计算法,按表2每毫升内细菌总数分级指标进行评级;采用美蓝还原褪色法按表8美蓝褪色时间分级指标进行评级。两者只许采用一个,不能重复。 表 2分级 , 级平皿细菌总数分级指标,万个/mlⅠ≤50Ⅱ ≤100Ⅲ ≤200Ⅳ ≤400 表 3分级 , 级美蓝褪色时间分级指标Ⅰ≥ 4hⅡ ≥ 2.5hⅢ</TD> ≥ 1.5h</TR>Ⅳ ≥ 40min</TBODY></TABLE> 3 检验方法3.1 乳的取样法3.1.1 适用范围:本法记述从大型容器或小型容器中,取得具有代表性样品的生乳及消毒乳取样的方法。3.1.2 规定:样品的采取必须由公认的、具有一定技术的代理人进行。该代理人必须无传染性疾病。样品应附有负责取样者签名的报告书,该报告书应详细记载取样的场所、奶别、货主、日期、时间、取样者和到场者的姓名及职称,必要时还应包括包装形式、大气温度、湿度、取样器具的灭菌方法、样品防腐剂添加与否及有关的特殊情况。3.1.3 各样品必须贴上标签并密封之,必要时还要写明样品的重量。样品采取后必须在24h内,迅速送往试验室进行检验。检验细菌的样品采样后应立即于4℃</FONT>下冷藏,并于18h内送到试验室进行检验;如无冷藏设备,必须于采样后2h内进行检验。3.1.4 化学分析用样品采样所用器具及样品容器都必须清洁干燥。细菌检验用的取样器具必须清洁灭菌,灭菌方法应根据不同材质容器,采用不同灭菌法。3.1.4.1 在170℃高温热气中保持2h(能在无菌条件下放置更好)。3.1.4.2 在120℃蒸气(高压锅)中保持15~20min(能在无菌条件下放置更好)。3.1.4.3 在100℃开水中浸泡1min(器具立即使用)。3.1.4.4 在70%酒精中浸泡,使用之前再用火焰烧去酒精。取样容器以玻璃材料、不锈钢和某些塑料制品为好,须配有合适的橡胶塞、塑料塞或螺旋塞盖紧。使用橡胶塞时,须用不吸附的无臭物质(例如某种塑料)套好盖在容器上,也可用合适的塑料袋。3.1.5 小型容器取样,应该用密封完整的容器的内容物作为样品。化学分析的鲜乳样品,可加适量对分析没有影响的防腐剂,并在标签和报告中注明。细菌和感官检验用的样品不得使用防腐剂,但必须保存在0~5℃冷藏容器中,运输途中也不可超过10℃,并须防止日光直射。3.1.6 大容器取样前,应上、下持续搅拌25次以上,直至充分混匀,然后直接用长柄匙取样。3.1.7 检验前,无论是理化质量检验或卫生质量检验,所有生奶及消毒奶样品由冷藏处取出后均须升温至40℃,剧烈颠覆上下摇荡,使内部脂肪完全融化并混合均匀后,再降温至20℃</FONT>,用吸管取样进行检验。3.2 乳中脂肪含量的测定3.2.1 方法及处理按照罗兹-格特里(Rose-Gettlieh)的乳脂肪测定法,将定量乳汁溶于含氨的酒精溶液中,用乙醚及石油醚将脂肪抽出,再蒸发去溶剂,称量残留物质测定其中乳脂的重量。3.2.2 试剂和溶液3.2.2.1 氨水(GB 631—77)。3.2.2.2 95%乙醇(GB 679—80)。 3.2.2.3 乙醚(HG 3—1002—76)和石油醚(HG 3—1003—76)1∶1混合溶液。3.2.3 仪器和设备3.2.3.1 化学天平:感量0.1mg。3.2.3.2 抽出管:具有磨口玻璃塞、软木塞或对所使用的溶剂没有腐蚀污染的塞子。使用软木塞时将良质的软木塞用乙醚继而用石油醚进行处理,再将其放在60℃或60℃</FONT>以上的热水中至少浸泡20min以上,用水冷却,这样再使用时便饱和了。3.2.3.3 烧瓶:250ml或150ml。3.2.3.4 干燥箱:能调节到102±2℃使用。3.2.3.5 电加热板:配有安全装置。3.2.4 操作方法3.2.4.1 样品制备:参照3.1.7进行样品处理,但摇荡时不可过分强烈以至乳起泡和出现黄油脂肪搅乳。3.2.4.2 空白试验:在测定样品脂肪含量时,用同型的抽出管,同量的试剂,以10ml蒸馏水进行空白试验。该空白试验值超过0.5mg时,检查所用试剂,不纯的要换。3.2.4.3 将烧瓶置于干燥箱中加热0.5~1h(在后面除去溶剂时用的浮石也一并放入),当烧瓶冷却至天平室温度时称重。 3.2.4.4 立即将10~11g充分混合了的样品置入抽出管中,在天平上直接称重或称其重量差。然后加入25%的氨溶液1.5ml或相应数量的已知更浓的氨溶液充分混合。在不加塞的容器里加入乙醇10ml,将其液体缓慢地、充分地混合,再加入乙醚25ml,将容器塞紧,用力摇荡1~2min,冷却。必要时可在流水中冷却。小心取下塞子,加入石油醚25ml,摇荡0.5~15min。将容器静置约30min,至上层变得透明并与水层清晰地分离。取下塞子,用混合溶剂数毫升冲洗塞子及容器口部的内壁,所有冲洗液均注入容器中。仔细地用移液管或虹吸管尽可能多地将上层清液移入烧瓶中。注:在不使用虹吸管移液操作时,为了便于倾倒,必须加入少量的水使两层间的界面上升。用混合溶剂数毫升冲洗容器口部的内外壁或虹吸管前端的下部分。冲洗容器外壁的冲洗液流入烧瓶中,冲洗口部内壁及虹吸管的冲洗液则流入抽出瓶中。3.2.4.5 用15ml乙醚和15ml石油醚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抽出。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三次抽出,唯略去最后的冲洗过程。3.2.4.6 要注意尽可能地将溶剂(包含乙醇)蒸发或蒸馏去。在烧瓶容量小的时候,须用上述方法将抽出的各种溶剂先除去一部分。如果溶剂的气味已经消失,将烧瓶侧放在干燥箱中加热1h,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烘烤,直至恒重。如果抽出物中有不溶或有怀疑争议时,重复加入石油醚并缓慢加温摇动,将烧瓶中的脂肪完全抽出。此时,在倾倒前要使不溶物质沉淀,烧瓶口的外壁冲洗三次。如前所述,将烧瓶横放在干燥箱中加热1h后,冷却至天平室温度,称重,脂肪的重量,用3.2.4.6的重量与此次最后重量之差表示之。3.2.5 计算样品的脂肪含量按式(1)计算。 F(%)= a/w× 100……………………………………(1) 式中: F——样品的脂肪含量,%;a ——脂肪重量,g;W——样品重量,g。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对于100g牛乳不超过0.03g。3.3 乳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3.3.1 方法原理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乳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该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3.3.2 试剂和溶液3.3.2.1 盐酸(GB 622—77): 0.05N标准溶液。3.3.2.2 氢氧化钠(GB 629—81): 饱和溶液。3.3.2.3 硼酸(GB 628—78): 2%溶液。3.3.2.4 混合摧化剂:无水硫酸钾或硫酸钠、硫酸铜、硒按100:10:2的重量比配制而成。3.3.2.5 混合指示液:以0.2%甲基红与0.1%次甲基蓝相等体积混合配成。3.3.3 仪器和设备3.3.3.1 电炉:1~2组附有支撑架的可调电炉。3.3.3.2 凯氏烧瓶:250ml。3.3.3.3 半微量凯氏定氮仪。3.3.3.4 容量瓶:100ml。3.3.4 操作3.3.4.1 在干净的凯氏烧瓶里,加入约2g催化剂,然后用10ml移液管吸取经</FONT>40℃升温并冷却至20℃左右的混合均匀的牛乳样品10ml,称重后直接注入凯氏烧瓶底部,再沿瓶壁徐徐加入15~20ml浓硫酸,并轻轻摇荡,使样品全部被硫酸脱水炭化。3.3.4.2 将加好试剂的凯氏烧瓶放入通风橱内的可调电炉上,先小火加热,至冒出白烟后加大火力,直至瓶内溶液变成透明蓝色后,再继续加热约20~30min即可。3.3.4.3 将已冷却的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内,并用蒸馏水重复冲洗凯氏烧瓶5~6次,全部冲洗液倒入容量瓶中,最后在液温20℃时定容至100ml刻度线处。3.3.4.4 蒸馏:吸取容量瓶内样品10ml放入半微量凯氏定氮仪的反应室内,加入约4ml饱和氢氧化钠,放开蒸汽管夹,在通入的热蒸汽作用下,样品与饱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入NH3,经冷却管冷却后流入盛有2%的硼酸溶液接受杯中,成为NH4HB4O7,使原来淡紫红色的硼酸溶液(内加有适量的混合指示剂)变为淡苹果绿色,直至硼酸接受杯中溶液增加至约30ml时取下接受杯,同时用蒸馏水少许将冷却管末端(浸入接受杯部分)残余液滴冲洗入接受杯内。3.3.4.5 滴定:将接受杯内液体用0.05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淡紫红色时为止,读出所消耗的盐酸毫升数。3.3.5 结果与计算 CP(%)=( N×V×0.014×6.38/(W×(10/100)))× 100× 100……………………(2) 式中: CP——蛋白质含量,%;N——盐酸当量浓度;V——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0.014——1.0ml的一个当量盐酸溶液相当于0.014g氮;6.38——为将牛乳中氮的含量转算为蛋白质量的转换值;W——牛乳样品重,g。3.4 乳汁密度的测定3.4.1 仪器设备温度计:0~100℃;牛奶密度计(乳稠计):20℃/4℃;量筒:250ml、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乳稠计的周边和量筒内壁间的距离不小于0.5cm。3.4.2 操作将牛乳样品升温至40℃,上下颠倒摇荡,混合均匀后,降温至20℃(10~25℃)左右,小心地注入高度大于密度计长度,容积约250ml的玻璃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的3/4时为止。注入牛乳时应防止牛乳生成泡沫。放入乳稠计时,应手持乳稠计上部,小心地把它沉入量筒内的乳汁中,让它自由浮动,要使它不与量筒壁接触。等乳稠计静止2~3min后,双眼对准筒内乳液表面的高度。由于牛乳表面与乳稠计接触处形成新月形,此新月形表面的顶点处乳稠计标尺的高度,即密度的数值。3.4.3 结果的表示所用的乳稠计要以20℃时的数值表示。因此,如果乳样具有另一温度,则须对温度的差异加以校正。温度以20℃每高出1℃时,要在得出的乳稠计度数上加0.2°,或在密度数值上加上0.0002;而温度比20℃每低1℃时,要从得出的乳稠计度数上减0.2°,或在密度数值上减去0.0002。如遇到旧式密度计,标尽是在15℃/15℃时刻成的,须在15℃的同一温度下测定和读数。此密度数值,比在20℃时用20℃/4℃刻度的密度计测定牛乳所得的数值高0.002或较后一种密度计读数高2°。3.5 乳汁酸度的测定3.5.1 试剂和溶液3.5.1.1 95%乙醇(GB 679—80): 0.5%中性酚酞溶液。3.5.1.2 氢氧化钠(GB 629—81)(无碳酸盐): 1/9N溶液。3.5.1.3 冰乙酸(GB 676—78)。3.5.1.4 乙酸玫瑰苯胺浓溶液:称取0.12g乙酸玫瑰苯胺,逐渐加入95%乙醇(内有0.5ml冰乙酸)50ml,再加入95%乙醇稀释成100ml。3.5.1.5 乙酸玫瑰苯胺稀溶液:吸取上述溶液1ml,用1:1蒸馏水稀释过的95%乙醇溶液稀释至500ml。上述两种溶液应于阴暗处保存在棕色小口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待用。3.5.1.6 酚酞(HGB 3039—59): 0.5%中性溶液的配制,取1g酚酞溶于110ml95%乙醇中,加入80ml蒸馏水,再用约0.1N氢氧化钠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入,直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止,再加入蒸馏水稀至200ml即可。3.5.2 仪器和设备3.5.2.1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各10ml。3.5.2.2 容量瓶:100ml、500ml。3.5.3 操作用吸管取两份10ml牛乳,分别放入两个50ml三角瓶中,其中一瓶加入1ml稀释的乙酸玫瑰苯胺溶液作为颜色对照; 在另一瓶中加入1ml酚酞溶液,再由滴管中迅速加入1/9N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继续逐滴加入,不停摇动,直至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瓶内淡品红色相同时为止。全部滴定时间应当为20s左右。滴定工作最好能在白昼进行。如在夜晚进行须用荧光灯照明,如不用玫瑰苯胺颜色作对照,滴定终点可决定于奶样呈现淡品红色后,维持5s不褪即可。3.5.4 结果的表示每100ml牛乳内含有乳酸克数=滴定10ml牛乳时消耗1/9N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10(乳酸克分子量设为90)。也可用每100ml乳样内乳酸克数=奶样酸度°T×0.009(0.009为乳酸换算系数, 即1ml0.1N氢氧化钠相当于0.009g乳酸)。注:牛乳“°T”滴定法:取10ml待测的牛乳加20ml蒸馏水,再加入0.5%中性酚酞溶液1.5ml,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淡品红色在30s内不消失为止,消耗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乘以10,即得酸度°T。两次平行试验结果差值不得大于0.5°T。还可以用酒精试验快速测定收购生乳的鲜度。酒精试验方法是在试管内用1~2ml中性酒精与牛乳等量混合,摇荡后不出现絮片的乳样即符合下列酸度标准,出现絮片的牛乳为酒精试验阳性乳,表示其酸度高。试验时温度为20℃为标准。 酒粗浓度 不出现絮片的酸度 68° 20°T以下 70° 19°T以下 72° 18°T以下3.6 乳汁杂质度的测定3.6.1 方法原理取定量的牛乳样通过一定大小口径的棉质过滤板过滤,用特制的含有不同杂质沉淀量的各标准比色板与此过滤板的杂质沉淀颜色相比可以测出该乳样内杂质的浓度。3.6.2 仪器和设备3.6.2.1 棉质过滤板:直径32mm。3.6.2.2 抽气泵:368W。3.6.2.3 标准比色板:直径为28.6mm。3.6.3 操作取奶样500ml,加热至60℃,于棉质过滤板上过滤,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真空泵抽滤,用水冲洗粘附在过滤板上的牛乳。将过滤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再与标准比色板比较,即可得出过滤板上的杂质量。3.6.4 结果的表示根据前述选出的与棉质过滤板颜色最近似的标准比色板所代表的每500ml牛乳中含有的杂质毫克数,即可读出乳样每500ml中含有的杂质毫克数。如以此数乘2,即可得出乳样内以ppm为单位的杂质浓度,或每公斤含有杂质的毫克数。3.7 乳汁中汞的测定乳汁中汞的测定按GB 5009.1~5009.70—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中GB5009.17—85进行。3.8 乳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乳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按照GB 5009.1~5009.70—85中GB 5009.19—85进行。3.9 乳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乳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按照GB 4789.1~4789.28—8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学部分》中GB 4789.2—84进行。3.10 牛乳美蓝还原褪色试验3.10.1 定义本方法中所指牛乳卫生质量包括细菌的浓度和代谢强度以及体细胞代谢消耗一定量的所需要的时间。3.10.2 方法原理利用微生物及体细胞浓度愈大, 代谢愈旺盛, 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愈多, 美蓝还原褪色时间相应变短; 反之, 美蓝褪色时间则相应变长。在一定容量的牛乳内加入定量的美蓝,上覆少量消毒的液体石蜡以隔绝外界氧,在38℃水浴中静置观察美蓝褪色时间的长短。3.10.3 试剂美兰溶液的配制:称取分析纯美蓝4.9ml,在100ml定容瓶内加部分蒸馏水使之全部溶解后定容至100ml,塞上瓶盖,于冰箱中贮存备用,使用期限为14日。液体石蜡(分析纯),使用前须蒸煮30min消毒。3.10.4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 感量0.1mg;定温浴槽(内高不低于21cm);试管: 18×1.8cm;金属试管架;吸管: 1和20ml。玻璃器皿使用前均须进行灭菌,吸管上端须放有脱脂棉以防操作时唾液进入样品。3.10.5 操作方法用消毒吸管吸取每个待测乳样20ml,分别放入顺序排列在试管架上、编有代号的试管中,再在每个试管内加入1ml美蓝标准溶液,然后用一小张干净硫酸纸盖住管口,再用拇指压紧,分别颠倒摇荡混匀后,顺序放在试管架上。在每个试管上部加入少许消毒液体石蜡封闭,然后将试管连同管架放入38℃</FONT>恒温浴槽中,应使槽中水面不低于试管内乳样高度。记录开始时间,经常注意观察每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当某一试管的颜色由蓝变白(底部或表层余有少许蓝色者也应算其褪色完毕)即算褪色完毕,记录其褪色时间。3.10.6 结果的表示用小时和分钟作为时间单位,表示每个样品的美蓝还原褪色时间。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和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鹏。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GB 5408-85《消毒牛乳》中附录A(补充件)"生鲜牛乳的一般技术要求”作废。
2023-08-15 09:32:231

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参考方法是

总蛋白的六种检测方法(一)凯氏定氮法将血清与强酸一起加热消化,使血清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铵盐,再加碱使铵盐成为氨进经蒸馏分离出来,最后用酸滴定测定氮量,按每克氨相当于6.25g蛋白质计算蛋白质的浓度。应用历史较久,结果较准确,是蛋白质测定的参考方法,但操作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且不少蛋白质的含氮量并非16%,不适用于日常工作,目前多用于标准蛋白的标定及校正其它的常规方法。(二)双缩脲法蛋白质中的肽键(-CONH-)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络合成紫红色复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反应和二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H2N-CO-NH-CO-NH2)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几分子中含有两个甲酰胺基(-CO-NH2)的化合物都能出现此反应。因至少含2个-CONH-基团才能与Cu2+络合,所以氨基酸和二肽无此反应。体液中小分子肽含量极低,故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几乎不存在可与双缩脲试剂显色的物质,且各种蛋白质显色程度基本相同。此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在10-120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批内CV值<2%,但灵敏度较其它方法稍差,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规的方法。(三)酚试剂法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能够和酚试剂中的磷钨酸-磷钼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Lowry改良法在酚试剂中加入Cu2+,提高了呈色的灵敏度,其中75%呈色靠铜离子产生。Lowry改良法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由于各种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比例不同,如白蛋白含色氨酸为0.2%,而在一些球蛋白中色氨酸含量高达2%~3%,因此使用本法测定纯粹的、单一的蛋白质较合适。此法灵敏度较高,为10~60ug/ml,因而适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较少的标本(如脑脊液),但试剂反应易受还原性化合物糖类、酚类及多种药物如水杨酸、氯丙嗪和某些磺胺药的干扰。(四)紫外分光光度法蛋白质分子内的色氨酸、酪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可使蛋白质溶液在280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依此性质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由于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不同,血清中游离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在280nm处也有吸收,因尿酸和胆红素在280nm处也有干扰,因而本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法敏感而且简便,由于制剂未经任何处理,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得以保留,故常用于较纯的酶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但此法需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石英比色杯。(五)染料结合法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分子解离出的-NH3+,可与染料的阴离子产生颜色反应。常用的染料有氨基黑、考马斯亮蓝等。这一性质可用于电泳后蛋白质的染色和血清总蛋白测定。此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且干扰因素较少。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分子量3 000以上的多肽也参与反应。另外,不同蛋白质和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因此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物质作标准物,使此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六)比浊法用某些酸类(如二氯醋酸、磺基水杨酸等)和血清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然后测定其浊度,与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此方法简便,不需特殊仪器。缺点是浊度形成的强弱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加入试剂的方法、反应时的温度等。另外,蛋白质沉淀时易形成絮状物,难以获得稳定的悬浮液
2023-08-15 09:32:472

饲料中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的测定有什么快速法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一、硫酸铜沉淀法 根据非蛋白氮的化学性质来看,大部分溶于水,一部分在常温下不溶水,但在沸水中溶解。根据此种性质,可以先将样品煮沸,用硫酸铜将样品中的蛋白质沉淀下来,由于非蛋白氮已经溶于水,故可用过滤方法将其与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在过滤时,水的温度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象双缩脲一类的物质会因为不溶于常温水而不能被过滤掉。用此种方法测定出的蛋白质含量称为样品的真蛋白质。但实际上,此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非蛋白氮不溶于沸水,或者将一般的非蛋白氮微囊化,此种方法测出的结果会与样品中的实际真蛋白有很大的差异。 二、氨基酸测定法 为了真正能够判定样品中是否掺有非蛋白氮,需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无论采用经典的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柱后衍生),还是采用比较快捷的HPLC分析(往前衍生),将所测定的氨基酸总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氨基酸数值,然后将此数值乘以6.25为M,和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粗蛋白质N相比较,M至少为N的85%(M可能略大于N)。如果低于此数值,则可以判定该样品中掺有非蛋白氮。 三、水解蒸馏法 1、 原理:非蛋白氮主要包括五类: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态氮类、铵类、肽类及其衍生物、动物粪便及其它废弃物类。如果在原料中掺有氨态氮类、铵类和粪便比较容易判断(可采用硫酸铜沉淀法加镜检),一般很少将肽类及其衍生物掺入其中,剩下比较难鉴别的就是尿素及其衍生物。尿素和尿素衍生物经过强酸或强碱水解为氨盐或氨和其它的物质,在强碱的条件下可以蒸馏出氨气,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水解成氨基酸盐,氨基酸盐在强碱条件下稳定,从而可将非蛋白氮和真蛋白氮进行分离。 2、仪器和设备:酒精喷灯,试管和其它常用的仪器。 3、试剂与溶液:6mol/l的盐酸溶液和其它常用的试剂。 4、测定方法:本文只列出用酸水解的方法。采集有代表性样品约100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出209左右,将其粉碎,使其全部通过60目样品筛。精确称取0.3000g的样品,置于容积为60ml的试管底部(注意样品勿沾在管壁上),加入30ml 6mol/l的盐酸溶液,将试管在距试管口1~2cm处用喷灯加热并封口。将封好的试管置于干燥箱内,于110℃下水解24h。冷却后打开试管,将水解液过滤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反复多次冲洗试管和滤纸,然后定容至刻度。用10ml移液管移取10ml样液移入半微量式定氮仪的反应室中,加入20ml 1∶1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10 min,余下的步骤按照测定粗蛋白的方法进行操作,得出样品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V1(ml)。同时作空白滴定可得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V0,设所称样品的质量为M(g)。 5、非蛋白氮的粗蛋白质计算公式 CP(%)=(V1-V0)×C×O.14×6.25/M 蛋白就用 凯氏定氮法 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3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铵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 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 想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
2023-08-15 09:32:571

精什么的仪器?

问题一:精什么的仪器,精什么的计算,精什么的语言 精密的仪器 精巧的计算 精练的语言 问题二:用含精字的词语填空 。什么的礼品,什么的装饰,什么的仪器,什么的计算,什么的技术,什么的语言。 精装的礼品 精致的装饰 精密的仪器 精细的计算 精湛的技术 精妙的语言 问题三:什么是精密仪器? 精密仪器专业通常包含以下研究方向: 1、精密机械:精密机床、钟表、机械式仪表、微型机械和微动装置等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2、测量技术:各种物理量、机械量的检测、计量;各种检测技术和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3、电子技术:各种精密放大器、精密测量电路; 4、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各种自动化仪器仪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自动化设备中的传感器、自动控制技术; 5、光学技术:各种光学仪器、光电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主要特色专业课程:传感器、精密仪器设计、精密仪器电路、精密机械零件、工程光学、激光物理、光电子技术、几何量计量、机械量计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光组设计等等。 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是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化5个专业的复合,因此必须学习以上5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原理、机械材料、金属加工工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等。 问题四:填空题精什么的探测仪 这个词语是:精密。 即:精密的探测仪。 释义:1、精致细密。2、精确周密。3、方言。清楚,仔细。 问题五:用精组词填空.研究所最近购买了一台什么仪器.学习 精密―― 研究所最近购买了一台(精密的)仪器 问题六:什么是仪器的“精度”? 什么是仪器的精度?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仪器的“精度”问题: 闲来无事,学习各同行全自动定氮仪的优点。发现“滴定精度”概念被一些厂商采用。突发奇想,我查看一下有关“仪器精度”文献,了解一下“精度”。百科文献及其他文献告诉我:精度的概念:精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包含精密度和准确度两方面。精度表征方法:精度常使用三种方式来表征。1)最大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如测量误差3%;2)最大误差,如测量精度±0.02mm;3)误差正态分布,如误差0%~10%占比例65%,误差10%~20%占比例20%,误差20%~30%占10%,误差30%以上占5%。 全自动定氮仪除了判断终点方法重要性以外,滴定的精度是仪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如果滴定精度高的话,那仪器可信度高,如果滴定精度低到不能忍受的时候,那就不成为仪器。一些进口全自动定氮仪滴定精度:2ul/步、2.4ul/步、一些国产全自动定氮仪滴定精度:1ul/步。从滴定精度定义来看:每步要误差1ul,那一个样品要滴定几步呢?总误差就清楚了。 每步要误差2.4ul,,那一个样品要滴定几步呢?总误差是多少呢?想想都后怕,误差那么大还敢炫耀?是:无知?-------不懂仪器技术参数,还是概念搞错了?无谓?-------这是随便写的,无所谓,反正也没人计较?无畏?-------我就是这样的,我还怕你不买? 滴定精度应该以百分比来表示才正确。例:上海沛欧全自动定氮仪SKD-2000滴定精度:0.15%(比如:一个样品消耗标准酸15ml,真实值与滴定值最多偏差为20ul )。以上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滴定精度”是我们仔细参看文献得来数据,供参考。希望我们的国人啊不要一味的崇外,抄袭了外人的错误概念了。。。。。。 上海沛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问题七:用精组词再填空,什么的礼包什么的装备什么的,技术什么的,仪器什么的,计算什么的语言 精美的礼包 精良的装备 精湛的技术精密的仪器 精确的计算 精准的语言
2023-08-15 09:33:141

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参考方法是

血清总蛋白测定两种方法: 1.双缩脲法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的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2.微量凯氏定氮波氏显色法 血清中蛋白质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经硫酸作用后变成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者用酚-次氯酸盐试剂显色后测定总氮。总氮减去非蛋白氮,最后换算成蛋白含量。
2023-08-15 09:33:254

对于gb/t6432-94中试样分解液总体积应该是多少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畜禽饲料与添加剂)本标准参照采用ISO5983―1979《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2引用标准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4试剂4.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4.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4.3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4.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4.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4.6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601制备。4.6.1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8.3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4.6.2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1.67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4.7蔗糖(HG3—1001):分析纯。4.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4.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5仪器设备5.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5.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5.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5.4消煮炉或电炉。5.5滴定管:酸式,10、25mL。5.6凯氏烧瓶:250mL。5.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5.8锥形瓶:150、250mL。5.9容量瓶:100mL。5.10消煮管:250mL。5.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6试样的选取和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7分析步骤7.1仲裁法7.1.1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5.6)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4.2),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4.1)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5.6)置于电炉(5.4)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7.1.2氨的蒸馏(蒸馏步骤的检验见附录A)7.1.2.1常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却。将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5.6)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轻轻摇动凯氏烧瓶(5.6),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7.1.2.2半微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样分解液。将半微量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5.8)内。蒸汽发生器(5.7)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补加硫酸。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5.7)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4.3),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蒸馏4min降下锥形瓶(5.8)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注:7.1.2.1和7.1.2.2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7.1.2.3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4.8),代替试样,按7.1.2或7.2.2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7.1.3滴定用7.1.2.1或7.1.2.2法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4.6.1)或0.02mol/L(4.6.2)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7.2推荐法7.2.1试样的消煮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消化管中,加2片消化片(仪器自备)或6.4g混合催化剂(4.2),12mL硫酸(4.1),于420℃下在消煮炉上消化1h。取出放凉后加入30mL蒸馏水。7.2.2氨的蒸馏采用全自动定氮仪(5.11)时,按仪器本身常量程序进行测定。采用半自动定氮仪(5.11)时,将带消化液的管子插在蒸馏装置上,以25mL硼酸(4.4)为吸收液,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4.5),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向消煮管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进行蒸馏。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00mL时为宜。降下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7.2.3滴定用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4.6.1)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8空白测定称取蔗糖0.5g,代替试样,按第7章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溶液(4.6.1)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消耗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4.6.2)体积不得超过0.3mL。9分析结果的表述9.1计算见下式:粗蛋白质(%)=(V2-V1)c×0.0140×6.25/(m×V′/V)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试样质量,g;V——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0.0140——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9.2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我有个现成的其他的我现在没时间你自己找吧.cn/standard/article/2006-10-20/2253-1.htm牧草我没做过如果粗蛋白的含量比较低的话建议取样加倍补充一下.饲料中Ca的测定方法GB/T6436-921.简述:本标准适应于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合料和单一饲料。2.原理: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使钙溶解制备成溶液,用三乙醇胺、乙二胺、和淀粉溶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络合滴定钙,可快速测定钙的含量。3.试剂:1)盐酸羟胺(AR);2)盐酸1+1(V1+V2);3)氢氧化钾溶液200g/L;4)三乙醇胺水溶液1+1(V1+V2);5)乙二胺水溶液1+1(V1+V2);6)淀粉溶液;10g/L(1%)称取1g可溶性淀粉加入200ml烧杯中,加5ml水润湿。加95ml沸水搅匀,煮沸,冷却备用(现配现用);7)孔雀绿水溶液:1g/L;8)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0.1g钙黄绿素与0.10g甲基麝香草酚蓝与0.3克百里香酚蓝,5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存于磨口瓶中备用;9)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为0.4g/ml)。4.试样制备:方法:称取试样适量(预混料1g,浓缩料,全价料,鱼粉等2-4g于坩埚中),精密称定,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加入高温炉于550oC下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连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1+1)10ml,小心煮沸,冷却至室温,将此溶液过滤(脱脂棉)转入容量瓶中(1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5.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5ml,加水50ml,加淀粉溶液10ml,三乙醇胺2ml,乙二胺1ml,1滴孔雀石绿,滴加氢氧化钾溶液10ml,加0.1g盐酸羟胺(每滴一种试剂都需摇匀),加钙黄绿素少许,在黑色背景下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消失呈现紫红色为滴定终点.6.计算钙的含量:X(%)=式中:T--------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mg/mlV0-------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V1-------分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V2--------实际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7.重复性:每一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含钙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含钙量5%--1%时,允许相对偏差5%;含钙量1%以下,允许相对偏差10%。四.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CB/T6437—921.简述:本标准适应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单一饲料。测定范围磷含量0——20mg/ml。2.方法原理: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磷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的(NH)3PO4NH4VO316MoO3,,在波长420mm下进行比色测定。3.试剂:1)盐酸(1+1水溶液)硝酸高氯酸2)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g,加硝酸250ml,另称取钼酸铵25g,加水400ml加热溶解,在冷却的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成1000ml。避光保存,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注:钼酸铵倒入偏钒酸铵中)。3)磷标准液:将磷酸二氢钾在105oC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2195g溶解于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硝酸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0mg/ml的磷标准液。4.试样的分解干法:与Ca测定试样的制备方法一致,在实际中,Ca,P使用同一分解液.5.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移取磷酸标准液,取0、1.0、2.0、5.0、10.0、15.0ml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钒钼酸铵显色剂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常温下放置10min以上,以0ml溶液为参比,用10mm比色池,在42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6.试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0.5ml—10ml(含磷量50—750mg)(实际中取0.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胺显色剂10ml,按5的方法显色和比色测定,测得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的含磷量。7.计算:样品中总磷含量(P%)=式中:m---------试样的质量,g;m1----------由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磷含量,mg;V1---------移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V-------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所得到的结果应精确到0.01%8.允许差每个试样称取两个平行样品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其间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下表所列相对允许偏差:磷含量%允许偏差%>0.510≥0.53五、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各种单一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2、方法原理:试料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3、测定步骤: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其质量。再重复灼烧冷却至恒重。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g试料,精密称定,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应将试料在较低温度状态加热灼烧至无烟,尔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再放入高温炉,于550±20℃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冷却至30min,称取质量。再同样灼烧1h,至恒重。4、计算结果:式中:m0——为恒重空坩埚质量,(g);m1——为坩埚加试料后质量,(g);m2——为灰化后坩埚加灰分的质量,(g);所得结果应表示至0.01%5、允许误差: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灰分含量在5%以下,允许相对偏差为5%。六、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快速测定法(GB/T6439-92)1.简述:本标准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以及原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2.方法原理:使试样中氯离子溶解于水中,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液使氯化物形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使铬酸钾指示液变色。3.试剂:1)10%的铬酸钾指示剂2)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液(4.测定方法:称取5-10g样品,准确至0.001g,准确加蒸馏水100ml,搅拌15min,放置至澄清(或过滤),准确移取上清液25ml,10%铬酸钾指示剂1ml,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呈现出砖红色,且1min不褪色为终点。5.计算:式中:V0——试样稀释的总体积,ml;V2——滴定用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V1——移取试液的体积,ml;C——硝酸银溶液的麾尔浓度,mol/L;m——称取试样的重量,g;实际中:V0=100ml;V1=25ml;氯含量在3%以下(含3%),允许绝对误差0.05;氯含量在3%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七、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GB/T6432—1994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2、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量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3、试剂: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6g硫酸钾或硫酸钠,磨碎混合均匀;3)氢氧化钠:40%水溶液(m/v);4)硼酸:2%水溶液;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6)盐酸标准溶液:0.1mol/L(8.3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标定:4、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g,精密称定,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3.4g混合催化剂,再加和10ml浓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共加热3小时。5、常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水冷却。将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来端浸入装有5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轻轻摇动凯氏并行瓶,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6、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代替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g±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7、滴定用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8、计算: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用的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l;C——盐酸的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称取试样的质量,g。0.0140——每毫克当量氮的克数;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9、重复性每个试样的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什为结果。当粗蛋白质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质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真蛋白的检测1)称1克样品于200ml烧杯中2)加50ml水煮沸3)加10%硫酸铜20ml4)加2.5%氢氧化钠20ml边加边搅拌5)放置1小时后过滤6)用70度的热水反复洗残渣,直到滤液无硫酸根离子为止7)放入烘箱65~75度,干燥两个小时8)其余和做粗蛋白一样(硫酸过量一点)八、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GB/T6433—19941、简述: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一、混合饲料和预混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2、方法原理: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3、试剂与仪器2)无水乙醚(AR)3)索氏脂肪提取器(带球形冷凝管):100或150ml。4)索氏脂肪提取仪。4、使用索氏脂肪提取器测定:索氏提取器应干燥无水。抽提瓶(内有沸石数粒)在105±2℃烘箱中烘干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8g为恒重。称取试样1---5g,于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好,放入105℃烘箱中,烘干120min(或称测水分后的干试样,折算成风干样重),滤纸筒应高于提取器虹吸管的高度,滤纸包长度应以可全部浸泡于乙醚中为准。将滤纸筒或包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无水乙醚60----100ml,在60---75℃的水浴(用蒸馏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回流次数为每小时约10次,共回流约50次(含油高的试样约70次)或检查抽提管流出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将试样在无水乙醚中浸泡三小时,效果更佳)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到抽提瓶全部收完,取下抽提瓶,在水浴上蒸去残余乙醚,擦净瓶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2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g这恒重。5、计算:粗脂肪(%)=式中:m-----风干试样重量,gm1-----已恒重的抽提瓶重量,g;m2----已恒重的盛有脂肪的抽提瓶重量,g.6、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上(含10%)允许相对偏差为3%。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5%。九、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2、原理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试剂3.1硫酸溶液0.128±0.005mol/L:3.2氢氧化钠溶液,0.313±0.005mol/L:3.3酸洗石棉、95%乙醇、乙醚、正辛醇(防泡剂)。4.4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4.5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滤器使用200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4.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7、分析步骤7.1仲裁法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用乙醚脱脂(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含脂肪不大于10%,可不脱脂),放入消煮器(或大的三角烧瓶中),加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硫酸溶液(3.1)200mL和1滴正辛醇,立即加热,应使其在2min内沸腾,调整加热器,使溶液保持微沸,且连续微沸30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试样不应离开溶液沾到瓶壁上。随后抽滤,残渣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后抽干。用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3.2)将残渣转移至原容器中并加至200mL,同样准确微沸30min,立即在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上过滤,先用25mL硫酸溶液洗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15mL乙醇洗涤,抽干。将坩埚放入烘箱,于130±2℃下烘干2h,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于550±25℃高温炉中灼烧30min,取出后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7.2推荐法称1~2g试样(脱脂步骤同手工方法)于G2玻璃沙漏斗中,用坩埚夹将漏斗插入热萃取器;从顶部加入预先煮沸的硫酸溶液200mL和两滴正辛醇,将加热旋扭开到最大位置,待溶液沸腾后,将旋扭调到合适位置,使溶液保持微沸30min,抽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加入预先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准确微沸30min,抽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将坩埚转移至冷萃取器,加入25mL95%乙醇,抽干,将漏斗转移到烘箱,于130±2℃下烘干2h,取出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放入500±25℃高温炉中灼烧1h,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型号不同的仪器具体操作步骤见该仪器使用说明书。8测定结果的计算8.1计算公式粗纤维(%)=(m1-m2)/m式中:m1——130℃烘干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m2——550℃(或500℃)灼烧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m——试样(未脱脂)质量,g。8.2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绝对值相差0.4。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上,相对偏差为4%。
2023-08-15 09:33:361

硫酸四氨合铜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吗?

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蓝色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此时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2023-08-15 09:33:485

大豆胶粘剂里面过硫酸钾的作用是什么

不知道,只知道现在用凯氏定氮法一、原理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1.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2NH2+H2S04+2H=(NH4)2S0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2NH3+4H3BO3=(NH4)2B4O7+5H2O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二、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2.1 硫酸铜。2.2 硫酸钾。2.3 硫酸。2.4 2%硼酸溶液。2.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2.6 40%氢氧化钠溶液。2.7 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或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三、仪器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凯氏定氮法仪器1.安全管2.导管3.汽水分离管4.样品入口5.塞子6.冷凝管7.吸收瓶8.隔热液套9.反应管10.蒸汽发生瓶四、操作方法1、 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2、 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3、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1N硫酸或0.01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计算:X =((V1-V2)*N*0.014)/( m*(10/100)) *F*100%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五、注意事项(1) 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2) 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3) 硝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30%过氧化氢(H2O2)2-3ml,促使氧化。(4)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5) 如硫酸缺少,过多的硫酸钾会引起氨的损失,这样会形成硫酸氢钾,而不与氨作用。因此,当硫酸过多的被消耗或样品中脂肪含量过高时,要增加硫酸的量。(6) 加入硫酸钾的作用为增加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铜在蒸馏时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7)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如果没有溴甲酚绿,可单独使用0.1%甲基红乙醇溶液。(8) 氨是否完全蒸馏出来,可用PH试纸试馏出液是否为碱性。(9) 吸收液也可以用0.01当量的酸代表硼酸,过剩的酸液用0.01N碱液滴定,计算时,A为试剂空白消耗碱液数,B为样品消耗碱液数,N为碱液浓度,其余均相同。(10) 以硼酸为氨的吸收液,可省去标定碱液的操作,且硼酸的体积要求并不严格,亦可免去用移液管,操作比较简便。(11) 向蒸馏瓶中加入浓碱时,往往出现褐色沉淀物,这是由于分解促进碱与加入的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经加热后又分解生成氧化铜的沉淀。有时铜离子与氨作用,生成深l蓝色的结合物[Cu(NH3)4]2+(12) 这种测算方法本质是测出氮的含量,再作蛋白质含量的估算。只有在被测物的组成是蛋白质时才能用此方法来估算蛋白质含量。
2023-08-15 09:34:221

变性淀粉含氮量的测定 国标

阳离子淀粉是新兴的改性淀粉,大量用于造纸、纺织、石油破乳、污水处理和日用化学品工业。含氮量是其重要质量指标,含氮量的测定也作为生产阳离子淀粉中间控制的一个手段。凯氏定氮法可用于大多数有机物(含氮量>0.01%)的测定,在含氮量<1%情况下它比仪器分析更为准确。其测定原理是在催化剂存在下,硫酸破解有机物,其中的氮转变成硫酸铵,反应液碱化后析出氨,水蒸气蒸馏出氨由硼酸吸收,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出含氮量。破解的催化剂是无水硫酸铜与硫酸钾混合物,硫酸钾用于提高硫酸的沸点,硫酸铜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与氧化。按国标《淀粉及其衍生物含氮量测定方法》测定阳离子点分地含量时,操作时间长达6h,测定误差一般在5%左右,重现性小。我们认为其原因是阳离子淀粉没有普通淀粉稳定,易于分解,破解时硫酸钾在催化剂中占的比率高,破解温度高,生成的硫酸铵发生分解、氧化放出氮[2],以及定氮蒸馏时蒸氨不完全所致。我们提高了硫酸铜在催化剂中的比率,适当地增加了定氮蒸馏时馏出液体积,使测定时间缩短到3.5h,测定误差<1%,相对偏差<0.1%。1 分析仪器和试剂1.1 分析仪器自动回流消解仪;凯氏定氮蒸馏器;0.05ml刻度的25ml滴定管单臂分析天平。1.2 试剂蒸馏水;分析纯化学试剂98%浓硫酸;40%氢氧化钠;2%硼酸;0.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无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钾组成的催化剂;100ml95%乙醇溶解0.2g甲基红与50ml95%乙醇溶解0.1g亚甲蓝混合而成的指示剂。2 分析操作2.1阳离子淀粉标准样的制备含水14%的淀粉100g与一定量的3-氯-2-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CHPTMA)的水溶液混合,在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60~80℃搅拌反应3h,然后在100℃烘干3h,制成阳离子淀粉的标准样。合成中反应体系含水量<35%,CHPTMA与氢氧化钠之比为1:1.8摩尔。2.2 样品裂解称取阳离子淀粉标准样1.2g,精确到0.0001g,放入自动回流消解仪的烧瓶中,加入10ml浓硫酸,5g催化剂,摇动烧瓶使混合均匀。装好消解仪,用600W电炉由调压器控制电压加热裂解,至烧瓶中液体澄清,记录下裂解时间。加大电压,在微沸下加热40min,分解多余的硫酸。每次测定一式两份。2.3 蒸馏自然冷却裂解至30℃以下,加水50ml。通过漏斗将液体移入凯氏定氮蒸馏器的烧瓶中,用水冲洗几次,保证全部转移,使液体量在150ml左右。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2%析氨、蒸馏。用加有2~3滴指示剂的50ml2%的硼酸吸收。硼酸液由紫红色逐渐变为蓝绿色。当两分钟的馏出液不再使加有指示剂的硼酸溶液10ml的紫红色消退时,氨已蒸完,停止蒸馏。2.4 滴定用0.01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变成紫红色,读下消耗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淀粉含氮量的计算参见文献[1]。3 分析结果与讨论3.1阳离子淀粉标准样理论含氮量的计算用CHPTMA对淀粉阳离子化引入氮,所用试剂是经乙醇二次重结晶所得晶体,以保证CHPTMA的纯度在99.9%以上。制成的阳离子淀粉干燥后直接用于测定,可保证氮不损失。标准样品的含氮量可由下示计算。理论N%=[CHPTMA重×(14.01/188.1)/(淀粉干重+CHPTMA重+氢氧化钠重-生成水重)]×100%氮的原子量是14.01,CHPTMA分子量是188.1。淀粉干重=淀粉重-淀粉重×含水量生成水重=CHPTMA摩尔数×水的分子量3.2 淀粉含氮量对裂解速度的影响按2.2操作,所加催化剂中硫酸铜与硫酸钾重量比为1:2,加热电压180V,对含氮量不同的阳离子淀粉裂解,其裂解速度列与表1。表1 淀粉含氮量与裂解所用时间淀粉含氮量(%) 0.2222 0.4015 1.4756 2.4195裂解时间 (h) 2.30 2.00 1.67 1.25 从表1看出,淀粉含氮量增加,分子中醚键和季铵基团增加,分子的稳定性减小,裂解速度加快。3.3催化剂配比对裂解速度的影响按2.2操作,改变催化剂中硫酸铜与硫酸钾的配比,对含氮量为0.4015%的阳离子淀粉进行裂解,控制加热电压180V,裂解所用时间列与表2。表2 催化剂配比与淀粉裂解时间CuSO4/K2SO4 重量比 裂解时间(h) 1:1 1.00 1:2 1.251:3 1.501:4 1.67 1:5 2.00 1:9 2.503:97 3.00从表2看出,裂解含氮量相同的淀粉,催化剂中硫酸铜所占比率越大,裂解速度越快。3.4 催化剂配比对含氮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按3.3中催化剂的一系列配比对含氮量0.4015%的阳离子淀粉在微沸温度下裂解、蒸馏、滴定,测定含氮量,其结果列于表3。表3 催化剂配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CuSO4/K2SO4 重量比 1:1 1:2 1:3 1:4 1:5 1:9 3:97 含氮量(%) 第一次测定 0.3963 0.3975 0.3920 0.3828 3.3860 0.3806 0.3846第二次测定 0.3947 0.3981 0.3832 0.3886 0.3776 0.3842 0.3892N%平均值 0.3955 0.3978 0.3876 0.3857 0.3818 0.3824 0.3819绝对误差(%) 1.49 0.92 3.46 3.94 4.91 4.76 4.88相对偏差(%) 0.20 0.01 1.10 0.75 1.10 0.50 0.70注:理论含氮量是0.4015%由表3看出,催化剂配比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当硫酸铜与硫酸钾重量比为1:2时,裂解含氮量0.4015%的阳离子淀粉,含氮量测定结果误差<1%,相对偏差<0.1%。所用时间3.5h.按上述催化剂的一系列配比分别对含氮量不同的一系列阳离子淀粉裂解、蒸馏、滴定、测定含氮量,再与理论含氮量进行比较得知,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淀粉的含氮量不同,裂解时催化剂的配比也不同。淀粉含氮量对催化剂配比要求列与表4。表4 淀粉含氮量对催化剂配比的要求淀粉含氮量(%) CuSO4/K2SO4重量比 0.10~0.25 1:1 0.30~0.45 1:20.60~1.00 1:31.20~1.60 1:42.00~2.50 1:9由表4看出,淀粉含氮量越低,裂解所需催化剂中硫酸铜的比率越大。3.5淀粉含氮量与淀粉蒸馏时馏出液体积的关系定氮蒸馏到两分钟的馏出液不再使含有指示剂的硼酸溶液10ml由紫红变蓝绿色为止,淀粉含氮量不同,馏出液体积不同,其实验结果列于表5。表5 淀粉含氮量与定氮蒸馏馏出液的体积淀粉含氮量(%) 蒸馏液体积ml 0.10~0.25 150 0.30~0.45 2000.60~1.00 250~3001.20~1.60 450~5002.00~2.50 600~650由表5看出,淀粉含氮量越高,定氮蒸馏要求馏出液体积越大。
2023-08-15 09:34:311

如何得到水中有机氮的比例

实际上污水处理所说的C/N比是指BOD和凯氏氮(有机氮与氨氮的总和),因为这两个因子是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笔者既然已经在强调说大量硝态氮,看来你是明白硝态氮不是微生物氮源的首选物,而且它只能通过反硝化去除,过程还是很难实现和控制的。所以想求碳氮比就测下凯氏氮和BOD吧。
2023-08-15 09:34:431

GB 6432-1986 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是什么呢?

方法在标准文件中的详细的资料,你参考参考标准编号:GB/T 6432-1994标准名称: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标准状态:现行英文标题: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feedstuffs替代情况:GB 6432-1986实施日期:1995-1-1颁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http://hi.baidu.com/lovesh18/blog/item/f9072723c01863ffd7cae21e.html
2023-08-15 09:35:342

氨氮的测试方法

氨气敏电极法1 原理在pH值大于11的环境下,铵根离子向氨转变,氨通过氨敏电极的疏水膜转移,造成氨敏电极的电动势的变化,仪器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氨氮的浓度。2 检测步骤用新的水样冲洗测量水样、试剂体积的容器和电极安装管。使用蠕动泵进样。水样并不直接与蠕动泵管接触--有一个空气缓冲区。进样的体积由一可视测量系统控制。与进样相同,辅助试剂也通过蠕动泵投加,并由可视测量系统控制加药体积。通过鼓泡混合水样和试剂。由测量系统自动控制反映时间。残液由蠕动泵排出。在用户自定义的测量周期中,分析仪会利用内置的校准标液和清洗溶液自动进行校准和清洗。3 如何分辨氨气敏电极法仪器的性能1.量程:电极法氨氮量程规格分为:0-1200;0-2000;0-3000;0-10000不等。并且量程自由切换,量程越大,说明仪器采用的电极的适应性越强。2.最低检出限:仪器的最低检出限越低,代表电极的品质越好,一般为0.05mg/l。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做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2.1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2.2 分光光度计2.3 pH计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3.1 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按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3.2 1mol/L盐酸溶液.3.3 1mol/L氢氧化纳溶液.3.4 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3.5 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3.6 防沫剂,如石蜡碎片.3.7 吸收液: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0.01mol/L硫酸溶液.3.8 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100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写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二氯化汞溶液.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3.9 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3.10 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3.11 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4.1 水样预处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纳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4.2 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4.3 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入0.1mL酒石酸钾钠溶液.以下同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纳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标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4.4 空白实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做全程序空白测定.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量(mg)后,按下式计算:氨氮(N,mg/L)=m/V×1000式中:m——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V——水样体积,mL. 6.1 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6.2 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玷污. 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共分四种: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NO2-)和硝酸氮(NO3-)。而自然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氮(NO3-)为主。高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
2023-08-15 09:35:541

科研仪器设备包括哪些

我不知道,我是农民佬 !我只知道砖头。
2023-08-15 09:36:248

这个医院尿蛋白+,那个医院测又没了,尿蛋白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应该这样问更合理 : 为什么这个医院尿蛋白+,那个医院测又没了? 或者:这个医院尿蛋白+,那个医院测又没了,为什么? 而提问者的问题突然跑到尿蛋白的检测方法上去了。 一、尿蛋白的检测方法,就有两种 :尿蛋白定性检测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1、定性检测是收集早上的第一次小便的中段尿送检。 2、定量检测需要把从头天早上到第二天早上点对点24小时内的尿液全部收集起来,记录总尿量,混匀后取少量送检。 二、为什么检测结果不一样: 这时临床中常遇到的情况之一, 还有遇到的情况之二:就是同一家医院的两次检测的结果也是这样(不一样),即:这次蛋白1+,下次没有;还有可能:这次是蛋白1+,另一次或2+,乃至3+或4+。 (一)、在同一家医院的两次检查结果不一样的 : 1、假设医院的化验没错,就是说结果都是正确的,然后又推出如下的可能性(1)人没有毛病,(2)人有毛病,至于什么毛病先不管。 人没毛病怎么会有蛋白呢? 是的,没毛病也会蛋白的,说明蛋白不是肾脏里漏出来的,而是自身的污染造成的。比如男性的前列腺液、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或外阴的分泌物。因为不会保证每次都有污染物所以就会有的时候是阳性,有的时候是阴性,基于此,严格的留取尿液标本(取样)的方法是:男性要排出一部分尿液后再留取(中段尿);女性的不能在经期留取,要在经期过后3天之后,而且要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非经期也可直接留取中段尿,或清洗外阴后留取更准确。如果是这种情况,再留取一次中段尿,结果肯定是阴性。 人有毛病,那怎么还会阴性呢? 有毛病也有轻有重,还有就是不同的毛病引起的。就是说,即使有毛病,也不是每时每刻排除的蛋白的量是恒定不变的,也有量多和量少的时候,量稍微多一点就1+,稍微少一点就阴性了。如果量很多,不论那次肯定都会是阳性,只不过有时候是1+,有时候多至4+。这时候要进一步查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说尿液里蛋白阳性不一定一定是肾脏的疾病引起的,还可以是前列腺或膀胱或尿道引起的。 2. 假设,医院的化验有错。 可以推出,要么是人员操作有误,要么是机器或试剂本身有误。可以反复多验几次来证实,或通过第三家医院的化验来证实。 (二)、在不同的医院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可以推理出如下的可能性 : 1、尿液里肯定有蛋白,阴性的结果的医院化验不准,其原因有两种可能性:a、人操作不正确;b、机器不准确,不论是试剂的问题还是程序的问题,还是其它问题都有可能。怎么证明呢?正确取得同一次(尿液)样本后,分送不同的医院,或同时送第三家医院!即使这样送,也不敢保证第三家的一定是准确的。 2、尿液里肯定没有蛋白,就能推出,第一个医院的化验不准。证明方法同“(二)中的1”。 3、两家医院的化验都准,那就是上面的“(一)”里分析的那些可能性。这时通过正确取样,反复化验来检验,或去第三家医院进行验证。验证的最佳方法是用同一天同一次的尿液样本分别送不同的医院。 简单说就是:要么是两家医院的化验结果都没错。要么是其中的一家的化验结果有错。 捎带着分析了一下假设同一家医院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的可能性。 蛋白尿“+”,是指尿常规检查,尿中检测出蛋白质的一种异常结果。也是尿蛋白定性检测为阳性的一个表现。如果结果是“—”,就是尿蛋白定性检测为阴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医院化验尿蛋白+,而另一个医院化验又没有了?那是因为尿蛋白的来源有很多,首先我们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及病理性蛋白尿。按照部位不同,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还有一种叫溢出性蛋白尿等等。 生理性蛋白尿常常见于发热以后、运动以后、暴饮暴食以后,还有一些特殊体位等等。我们叫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则见于各种各样的肾脏疾病。 所以,在我们去医院化验尿液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上述发热、运动、暴饮暴食等等。 尿蛋白定性检测,临床上有六个描述,分别为—、+—、+、++、+++、++++。表示为尿蛋白的浓度从阴性到逐渐升高达最高浓度的四个加号。而影响尿蛋白的浓度,一方面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的饮水量有关。也就是说,如果病人一天的饮水量比较大,尿蛋白就会被稀释,化验的结果就很好甚至是阴性。如果病人这一天饮水量少,尿蛋白就会被浓缩,化验结果就很差。 一个“+”的蛋白尿,相对是尿里面的蛋白浓度比较低。如果是在运动后、感冒发热以后、暴饮暴食后或者劳累以后化验为“+”蛋白尿,而平时正常状态下化验结果阴性,考虑为生理性蛋白尿。如果平时正常状态下化验结果为“+”,这一天饮水量比较大再化验结果为正常范围,仍然考虑为病理性蛋白尿。 因此,为了准确起见,化验小便时,应该是在正常情况下,取晨尿,也就是起床后的第一次小便。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只要发现了蛋白尿,我建议需要进一步检查。 比如24小时尿蛋白总量,比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比如尿蛋白电泳检查,比如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总量30mg/24h,则称为微量白尿蛋白。 如果确实检测发现有蛋白尿,我们需要做尿蛋白电泳检查,以区分是选择性蛋白尿还是非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也叫混合性蛋白尿,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由此可见,临床上,检测蛋白尿的方法,一般有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尿蛋白电泳等五种方法。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讨论。 非常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比较偏门,但又比较专业,要解释起来还是比较抽象的。在临床上尿常规中蛋白的异常这属于肾内科的诊治范围,有时候确实有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今天查“蛋白一个+”,明天查可能又没了。这有可能本身就是生理性蛋白尿,过一天后消失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另一种情况就是和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关,今天我就着“重尿蛋白的检测方法”来讲解。 前言 目前尿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和尿蛋白电泳分析 四大类,具体如下: (一)尿蛋白定性检查 ●试纸法 ① 这是根据指示剂蛋白误差的原理,通过尿蛋白与试纸中指示剂 (例如四溴酚蓝) 结合产生的颜色反应,与标准颜色对比, 可以初估蛋白量 ,自动化分析仪可根据颜色深浅得出蛋白定性的结果,无非以下六种结果: 阴性 (<0.1g/l)、 ± (0.1-0.2g/l)、 + (0.2-1g/l)、 ++ (1-2g/l)、 +++ (2-4g/l)、 ++++ (>4g/l)。 ② 试纸条法对尿中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其实各有不同。相对来讲,对白蛋白是最为敏感的,对球蛋白敏感性相对差一些。比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球蛋白高)尿液中可出现大量的游离轻链,但是试纸法检测结果就可以呈“阴性”。注意了,这个检测方法要求 尿液必须新鲜 ,如果是变质的尿液产生的PH变化则会影响到实验检查结果,如果尿PH增高则可产生假阳性,所以这需要注意鉴别。 ●磺基水杨酸法(磺柳酸法) 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在0.05-0.1g/L,它的原理主要就是带负电荷的磺柳酸与尿中带正电荷的尿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然后根据浊度来用加号表示。这里其实无非也是以下六种结果: 阴性 (无浑浊现象)、 ± (轻微浑浊,隐约可见)、 + (明显的白色浑浊,但无颗粒出现)、 ++ (稀薄乳样浑浊,出现颗粒)、 +++ (乳浊,有絮片状沉淀)、 ++++ (絮状浑浊,有大凝块下沉)。这个试验比较灵敏,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均能发生反应, 可作为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参考方法、 ●加热醋酸法 这种方法的灵敏度为0.15g/L,它的原理则是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酸使尿液酸化利于蛋白沉淀,并使之析出的碱类盐溶解。其实它也是根据 尿液浑浊程度以及沉淀的多少 来判断结果(阴性-++++)。注意了,这种方法如果加酸过多,,蛋白质微粒获得电荷增加,可呈假阴性反应,所以在试验中可先加 1-2滴饱和氯化钠液 与尿液中,再进行操作误差则会小的多。 (二)尿蛋白定量检查 ●双缩脲比色法 它是以磷钨酸乙醇溶液沉淀尿中的蛋白质,在碱性介质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的络合物,与标准液比色来得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注意了,这个试验呢需准确的记录24小时的尿量,然后将尿液混合后再离心,当蛋白浓度较高时应稀释标本再操作。若疑有药物干扰时,可将尿蛋白沉淀用 无水乙醇洗涤3次 再操作。 ●丽春红S法 操作方法是在尿标本中加入三氯醋酸和丽春红染料,形成尿蛋白染料复合物,然后离心沉淀,再加碱溶液使沉淀溶解。最后通过 比色测定 并计算蛋白含量。注意了,当尿中的血红蛋白浓度较高时会影响结果。离心后标本的上清液必须要全部去除,如果沉淀中夹带丽春红S则会 影响检测结果。 ●考马斯亮蓝法 在酸性环境中,棕红色的考马斯亮蓝与尿蛋白通过疏水力结合,产生蓝色化合物,光谱吸收峰改变,这时候再 与标准液相比即可测定出尿蛋白的含量。 这种方法灵敏度较高,可测尿蛋白浓度范围为0.01-1g/L,需要样品量少,但不同蛋白之间差异较大。注意了,考马斯亮蓝溶液需要 定期新鲜配置 ,过滤后才可使用。 (三)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当尿总蛋白定量在正常范围内,而尿白蛋白排泄率达20-200ug/min或尿白蛋白量>30mg/d时,我们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主要可用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隐匿性肾炎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增加 ,并且很多出现时间在尿蛋白定性阳性出现之前,所以这个项目也是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操作方法则可通过 放射免疫测定、免疫比浊法 、折射法 等方法进行检测。 (四)尿蛋白电泳分析 由于不同的尿蛋白发生机制可导致尿蛋白的组成成分不同,因此通过电泳技术可以为临床提供很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如果肾小球滤过屏障完好 ,尿蛋白含量极低,则电泳后染色的蛋白质条带信号极弱,以白蛋白条带为主; 如果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 ,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滤过的小分子蛋白不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阀值,电泳后蛋白条带常显示为大分子蛋白质和白蛋白; 如果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滤过量过多 ,则会同时出现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条带。这个项目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综合总结 关于尿蛋白的检测方法不论是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微量白蛋白检测还是尿蛋白电泳分析均已详细的进行分析,题主所问到的“ 感觉尿常规里面的蛋白有时候一个加号,过一天再测又没了,这和测定方法有关系吗”, 我想说这和不同的检测方法是有关系的,由于其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所以会出现假性结果,这时候就不要过早下结论, 可多复查几次,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来综合评判,也不可一味相信辅助检查结果。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清楚以下情况: 1,是同一次尿液,同一天在不同的医院检测的结果吗? 2,还是,同一个人,不是同一次尿液,不是同一天,在不同的医院检测的结果? 3,两次检查尿液标本都是清晨第一次尿液吗? 4,两次检查尿液标本都是头段尿液,还是留取的中段尿液? 5,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尿液蛋白的检测结果! 我来详细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性! 同一次尿液,,同一天在不同的医院检测尿液蛋白,结果不一致,这种情况是仪器和试剂的问题!不同的医院检测尿液的仪器不一样,试剂也不一样,结果会有差异性,尤其是尿蛋白在+和-之间。 同一个人,不是同一次尿液,不是同一天,在不同的医院检测尿液蛋白结果不一致,这种情况有标本的问题也有仪器和试剂的问题,不建议才用这种方法检查。 两次检查尿液标本都是清晨第一次尿液?清晨第一次尿液很容易受到尿道分泌物和外阴分泌物的污染,导致尿液蛋白假阳性。 两次检查尿液标本都是头段尿液还是留取的是中段尿液!头段尿液极易受到分泌物的干扰, 性别对尿液标本的留取也有干扰性,男性患者如果有尿道炎,尿道分泌物会引起尿蛋白假阳性,尤其是头段尿液!女性患者外阴分泌物很容易影响尿液蛋白的检测,尤其是合并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会进入尿液标本,导致尿液蛋白假阳性! 处理方法: 建议最好选择同一家医院检测,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 尿液标本的留取,最好留取至少2个小时的尿液(尿液在膀胱内的时间),并且留取中段尿液,最好是在留取尿液标本前清洗一下外阴,避免分泌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如果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结果,建议重复检查一次,并且选择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测,动态观察结果改变情况! 另外,尿蛋白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就目前而言,现在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是通过干化学法,仪器自动扫描测定的。有的小诊所或者个人在家使用干化学纸条,目测结果,具有差异性! 尿蛋白的检验方法,有3种,分别是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量测定、尿蛋白电泳分析。 ①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蛋白试纸法、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3种方法。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但此种检查方法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致假性结果,如尿酸盐含量高时,尿呈酸性反应,蛋白试纸法结果较实际情况低,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阳性;大量使用青霉素时,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阳性反应;使用磺造影剂时,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当尿呈强碱性时,假性结果更多,或出现蛋白试纸法假阴性反应,或出现磺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的假阴性反应。当尿蛋白仅为一些特殊蛋白质时,蛋白试纸法和磺基柳酸法均不敏感。因此,在进行尿蛋白定性时,应综合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法。尽管定性试验比较方便,但有时难以反应蛋白尿的实际情况,有条件时,最好进行定量检查。 ②尿蛋白定量测定:一般进行ECTkey=24小时尿蛋白定量 target=_blank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使用的方法比较多,有些方法虽然比较精确,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但操作很复杂。临床多采用简易的半定量法,如艾司巴赫氏定量法、磺基柳酸比浊定量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15~0.5克之间为微量蛋白尿,在0.5~1克之间为轻度蛋白尿,在1~4克之间为中度蛋白尿,大于4克(有学者定为3.5克)为重度蛋白尿。 ③尿蛋白电泳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尿蛋白免疫电泳等方法。该方法主要从确定尿中蛋白质的种类出发,通过区分不同尿蛋白的种类,对某些疑难病症如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同时可以区别尿蛋白的分子量大小,这对区别蛋白尿的来源,以及检查尿中是否有特殊蛋白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你肾内医生面前卖弄一下。尿液的测定受影响因素较多。首先是和测量尿的时间有关,一般是晨尿较能反映正常水平,另外和前几天的饮食、饮水量有关联。还有和测量试剂、机器调试有关,测量过程中,一般要求换导管,清水清洗机器。还和前几个患者有关,但无论如何清洗,总有可能一些残液遗留,只要在允许范围内即可。况且又不可能每次化验前都让工程师来检测仪器,只能凭经验。所以,假如上一个病人尿蛋白含量高,就会影响下一个人的检测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对蛋白含量一个+号要求病人复查或换医院检测 的原因。 您好,我是一名从事临床多年的内科医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临床上常用的判断尿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二种: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量测定。 一、尿蛋白定性试验: 目前几乎所有医院的尿常规检查里都包含尿蛋白定性这一项目。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各种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统感染甚至高热等情况。不过尿蛋白定性的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包括一个+到四个+)。您所说的这种一个加号时有时无的情况其实在临床上也比较容易出现,但不是所有的阳性都一定是肾脏的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因为这种检查方法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在进行尿蛋白定性时,应综合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您所得这种一个加号时有时无的情况,为了确定是否准确,我们会推荐第二种方法。 二、尿蛋白定量测定 :一般用一个小桶收集24小时的尿液,然后取样本进行尿蛋白的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15~0.5g之间为微量蛋白尿,大于0.5为蛋白尿阳性,大于3.5g就是为大量蛋白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这种检测方法区别于定性实验,可以有具体的数值表示尿蛋白的多少,而且受其它因素干扰相对少,能准确反应身体真实情况。 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仅凭某一项异常指标或者某种症状就能妄下定论,因此,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建议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如果数值低于0.15g,那就说明尿蛋白定性实验可能是假阳性结果。最后,祝您身体 健康 ! 可能蛋白量不多,各个医院检测的敏感性不一样。另外是不是都是晨尿,因为一个加的尿蛋白有可能多喝点水稀释一下就下降到定性测不出来的水平。建议同时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定量。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尿蛋白“+”是尿常规中很常见的一项指标,也是提示肾脏是否出现问题的提示指标 尿蛋白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是生理性的 二是病理性 病理性,常见的就是慢性肾脏病,不过只是出现一个加号并不能进行确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专业检查确诊; 生理性,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小便器不干净,运动过量,感染,炎症等情况都有一定关系,一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3-5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恢复正常。 测量蛋白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可以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这样就是稍微比较麻烦以及费时间;二是,可以自行购买一些尿蛋白试纸,自己测的也比较方便。
2023-08-15 09:36:521

求 ,水中污染物 实验室验证方法!!

我是污水厂化验室的一名化验员 以下几项是水质监测的最基本实验,希望对你有帮助啊!COD1.1方法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氨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近岸海域海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监测。用0.2500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定上限是700mg/L,用0.0250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2仪器试剂2.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2.2加热装置:变阻电炉。2.3 50ml酸式滴定管。2.4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 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 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2.5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58g邻菲啰啉(C12H8N2u2022H2O,1,10—phenanthroline),0.695g硫酸亚铁(FeSO4u2022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2.7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u202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液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剧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i),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C[(NH4)2Fe(SO4)2]=0。2500*10.00/V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F---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2.8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2.9硫酸汞:结晶或粉末。3 操作步骤3.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洗净的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注:①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mmXl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到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逐级稀释。 ②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以下操作同上。3.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 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3.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3.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4 计算CODcr(O2,mg/L)=(V0-V1)*C*8*1000/V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ml);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ml);V—水样的体积(m1); 8--氧(1/2O)摩尔质量(g/mol)。5 仪器维护5.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及操作说明书操作,使用后应做好使用登记并搞好仪器周边卫生。5.2仪器长期没使用时,保管人要定期开机运行一次,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每年定期由计量局派专业人员负责校准,并作好记录。总磷1概述1.1方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盐、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则变成蓝色络合物,通常即称磷钼蓝。1.2干扰及消除砷含量大于2mg/L有干扰,可用硫代硫酸钠除去。硫化物量大于2mg/L有干扰,在酸性条件下通氮气可以除去。六价铬大于50mg/L有干扰,用亚硫酸钠除去。亚硝酸盐大于1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或加氨磺酸均可以除去。铁浓度为20mg/L,使结果偏低5%;铜浓度达10mg/L不干扰;氟化物小于70mg/L也不干扰。水中大多数常见离子对显色的影响可以忽略。1.3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最底检出浓度为0.01mg/L(吸光度A=0.01时所对应的浓度);测定上限为0.6mg/L。可适用于测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化工、磷肥、机加工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农药、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的正磷酸盐分析。2仪器及试剂2.1仪器分光光度计。2.2试剂①(1+1)硫酸;②10%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约4℃可稳定几周。如颜色变黄,则弃去重配。③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6Mo7O24u20224H2O]于100ml水中。溶解0.35 g酒石酸锑氧钾[K(SbO)C4H4O6u20221/2H2O] 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将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氧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贮存在棕色的玻璃瓶中于约4℃保存。至少稳定两个月。④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份体积的(1+1)硫酸和一份体积的10%抗坏血酸溶液。此溶液当天配制。⑤磷酸盐贮备溶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KH2PO4)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称取0.2197g溶于水,移入1000ml溶量瓶中。加(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μg磷(以P计)。⑥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00 ml磷酸盐贮备液于250ml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2.00μg磷。临用时现制。3步骤(1) 校准曲线的绘制取数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使用液:0、0.50、1.00、3.00、5.00、10.0、15.0 ml,加水至50ml。①显色:向比色管中加入1ml 10%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放置15min。②测量:用10mm或30 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2) 样品测定分取适量经滤膜过滤或消解的水样(使含磷量不超过30μg)加入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含磷量。4计算 m 磷酸盐(P,mg/L)= ——— V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μg); V——水样体积(ml)。氨氮1概述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絮凝沉淀法 1.1方法原理 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除去颜色和浑浊。2仪器试剂2.1 10%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至100ml。2.2 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2.3 硫酸,ρ=1.84。3 操作步骤取100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10%硫酸锌溶液和0.1~0.2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蒸馏法1概述1.1方法原理 调节水样的PH使在6.0~7.4的范围,加入适量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馏释放出的氨被吸收于硫酸或硼酸溶液中.采用纳氏比色法或酸滴定法时,以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则以硫酸溶液为吸收液.2仪器试剂2.1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2.2 水样稀释及试剂配制均用无氮水。无氮水制备:2.2.1 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钱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2.2.2 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2.3 1mol/L盐酸溶液。2.4 1mol/氢氧化钠溶液。 2.5 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2.6 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2.7防沫剂,如石腊碎片。 2.8吸收液: 2.8.1 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2.8.2硫酸(H2O4)IPIY:0.01mol/L3 操作步骤3.1 蒸馏装置的预处理:加250ml水样于凯氏烧瓶中,加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热蒸馏至馏出液不含氮为止,弃去瓶内残液。3.2 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分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3.3 采用酸滴定法和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纳氏试剂光度法1概述1.1 方法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波长内具强吸收。通常测量用波长在410~425nm范围。1.2 适用范围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表不、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的测定。2仪器试剂2.1 分光光度计。2.2 PH计。2.3 配制试剂用均应为无氨水。纳氏试剂: 2.3.1 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10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另称得上20克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ml,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2.4 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 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2.5 铵标准贮备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2.6 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3、操作步骤3.1 标准曲线的绘制3.1.1 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3.1.2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3.2 水样的测定3.2.1 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以下同校准曲线的绘制。3.2.2 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 ml比色管中, 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校准曲线的步骤测量吸光度。3.3 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做全程序空白测定。4 计算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N,mg/L)=m/V×1000式中: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V——水样体积(ml)。
2023-08-15 09:37:141

氨氮空白无氨水一般消耗体积

氨氮空白无氨水一般消耗体积意思是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酮类,以及水中色度和混浊等干扰测定,需要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优点。氨氮含量较高时,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一、纳氏试剂比色法 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仪器 1.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如图所示。 2.分光光度计。 3.pH计。 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1)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2)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2.1mol/L盐酸溶液。3.1mol/L氢氧化纳溶液。4.轻质氧化镁(MgD):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5.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6.防沫剂:如石蜡碎片。7.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②0.01mol/L硫酸溶液。8.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制备:(1)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25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氧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2)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9.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10.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11.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测定步骤1.水样预处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扬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3.水样的测定(1)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0.1mL酒石酸钾钠溶液。(2)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标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计算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V——水样体积(mL)。注意事项1.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2.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沾污。二、滴定法原理滴定法仅适用于已进行蒸馏预处理的水样。调节水样至pH在6.0—7.4范围,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中的铵。当水样中含有在此条件下,可被蒸馏出并在滴定时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如挥发性胺类等,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试剂1.混合指示液:称取200m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另称取100mg亚甲蓝溶于50mL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后备用。混合液一个月配制一次。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按下列操作进行标定。称取180℃干燥2h的基准试剂级无水碳酸钠(Na2CO3)约0.5g(称准至0.0001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25mL水,加1滴0.05%甲基橙指示液,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淡橙红色止。记录用量,用下式计算硫酸溶液的浓度。式中:W——碳酸钠的重量(g);V——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3.0.05%甲基橙指示液。测定步骤1.水样预处理:同纳氏比色法。2.水样的测定:向硼酸溶液吸收的、经预处理后的水样中,加2滴混合指示液,用0.020mol/L硫酸溶液滴定至绿色转变成淡紫色止,记录硫酸溶液的用量。3.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同水样全程序步骤进行测定。计算式中: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B——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M——硫酸溶液浓度(mol/L);V——水样体积(mL);14——氨氮(N)摩尔质量。三、电极法原理氨气敏电极为-复合电极,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此电极对置于盛有0.1mol/L氯化铵内充液的塑料套管中,管端部紧贴指示电极敏感膜处装有疏水半渗透薄膜,使内电解液与外部试液隔开,半透膜与pH玻璃电极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当水样中加入强碱溶液将pH提高到11以上,使铵盐转化为氨,生成的氨由于扩散作用而通过半透膜(水和应向左移动,引起氢离子浓度改变,由pH玻璃电极测得其变化。在恒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得的电动势与水样中氨氮浓度的对数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可从测得的电位值确定样品中氨氮的含量。挥发性胺产生正干扰;汞和银因同氨络合力强而有干扰;高浓度溶解离子影响测定。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色度和浊度对测定没有影响,水样不必进行预蒸馏。标准溶液和水样的温度应相同,含有溶解物质的总浓度也要大致相同。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氨氮;测定上限为1400mg/L氨氮。仪器1.离子活度计或带扩展毫伏的pH计。2.氨气敏电极。3.电磁搅拌器。试剂所有试剂均用无氨水配制。1.铵标准贮备液:同纳氏试剂比色法试剂10。2.100、10、1.0、0.1mg/L的铵标准使用液:用铵标准贮备液稀释配制。3.电极内充液:0.1mol氯化铵溶液。4.5mol/L氢氧化钠(内含EDTA二钠盐0.5mol/L)混合溶液。测定步骤1.仪器和电极的准备: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仪器。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0mL浓度为0.1、1.0、10、100、1000mg/L的铵标准溶液于25mL小烧杯中,浸入电极后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在搅拌下,读取稳定的电位值(1min内变化不超过1mV时,即可读数)。在半对数坐标线上绘制E-lgc的标准曲线。3.水样的测定:吸取10.00mL水样,以下步骤与标准曲线绘制相同。由测得的电位值,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得水样中的氨氮含量(mg/L)。注意事项1.绘制标准曲线时,可以根据水样中氨氮含量,自行取舍三或四个标准点。2.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由于搅拌器发热而引起被测溶液温度上升,影响电位值的测定。3.当水样酸性较大时,应先用碱液调至中性后,再加离子强度调节液进行测定。4.水样不要加氯化汞保存。5.搅拌速度应适当,不可使其形成涡流,避免在电极处产生气泡。6.水样中盐类含量过高时,将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盐类以消除误差
2023-08-15 09:37:221

纳氏试剂法测氨氮ph控制在多少

您好,纳氏试剂比色法 1 原理 碘化*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映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做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2 仪器 2.1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 2.2 分光光度计 2.3 pH计 3 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3.1 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 3.1.1 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具体的可以查询药智网,回答满意请您采纳,谢谢。
2023-08-15 09:37:321

无机磷标准曲线的绘制,氯酸买不到了怎么办

1.1方法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氨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近岸海域海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监测.用0.2500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定上限是700mg/L,用0.0250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 2仪器试剂 2.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2加热装置:变阻电炉. 2.3 50ml酸式滴定管. 2.4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 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 入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5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58g邻菲啰啉(C12H8N2?H2O,1,10—phenanthroline),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2.7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液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剧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i),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0.2500*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F---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2.8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2.9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3 操作步骤 3.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洗净的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 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注:①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mmXl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到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逐级稀释. ②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3.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 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3.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 计算 CODcr(O2,mg/L)=(V0-V1)*C*8*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V—水样的体积(m1);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5 仪器维护 5.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及操作说明书操作,使用后应做好使用登记并搞好仪器周边卫生. 5.2仪器长期没使用时,保管人要定期开机运行一次,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每年定期由计量局派专业人员负责校准,并作好记录. 总磷 1概述 1.1方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盐、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则变成蓝色络合物,通常即称磷钼蓝. 1.2干扰及消除砷含量大于2mg/L有干扰,可用硫代硫酸钠除去.硫化物量大于2mg/L有干扰,在酸性条件下通氮气可以除去.六价铬大于50mg/L有干扰,用亚硫酸钠除去.亚硝酸盐大于1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或加氨磺酸均可以除去.铁浓度为20mg/L,使结果偏低5%;铜浓度达10mg/L不干扰;氟化物小于70mg/L也不干扰.水中大多数常见离子对显色的影响可以忽略. 1.3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最底检出浓度为0.01mg/L(吸光度A=0.01时所对应的浓度);测定上限为0.6mg/L. 可适用于测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化工、磷肥、机加工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农药、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的正磷酸盐分析. 2仪器及试剂 2.1仪器分光光度计. 2.2试剂 ①(1+1)硫酸; ②10%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约4℃可稳定几周.如颜色变黄,则弃去重配. ③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100ml水中.溶解0.35 g酒石酸锑氧钾[K(SbO)C4H4O6?1/2H2O] 于100ml水中. 在不断搅拌下,将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氧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贮存在棕色的玻璃瓶中于约4℃保存.至少稳定两个月. ④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份体积的(1+1)硫酸和一份体积的10%抗坏血酸溶液.此溶液当天配制. ⑤磷酸盐贮备溶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KH2PO4)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称取0.2197g溶于水,移入1000ml溶量瓶中.加(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μg磷(以P计). ⑥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10.00 ml磷酸盐贮备液于250ml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2.00μg磷.临用时现制. 3步骤(1) 校准曲线的绘制取数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使用液:0、0.50、1.00、3.00、5.00、10.0、15.0 ml,加水至50ml. ①显色:向比色管中加入1ml 10%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放置15min. ②测量:用10mm或30 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2) 样品测定分取适量经滤膜过滤或消解的水样(使含磷量不超过30μg)加入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含磷量. 4计算 m 磷酸盐(P,mg/L)= ——— V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μg); V——水样体积(ml). 氨氮 1概述水样的预处理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絮凝沉淀法 1.1方法原理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除去颜色和浑浊. 2仪器试剂 2.1 10%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至100ml. 2.2 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2.3 硫酸,ρ=1.84. 3 操作步骤取100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10%硫酸锌溶液和0.1~0.2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蒸馏法 1概述 1.1方法原理调节水样的PH使在6.0~7.4的范围,加入适量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馏释放出的氨被吸收于硫酸或硼酸溶液中.采用纳氏比色法或酸滴定法时,以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则以硫酸溶液为吸收液. 2仪器试剂 2.1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 2.2 水样稀释及试剂配制均用无氮水.无氮水制备: 2.2.1 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钱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2.2.2 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2.3 1mol/L盐酸溶液. 2.4 1mol/氢氧化钠溶液. 2.5 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 2.6 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 2.7防沫剂,如石腊碎片. 2.8吸收液: 2.8.1 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 2.8.2硫酸(H2O4)IPIY:0.01mol/L 3 操作步骤 3.1 蒸馏装置的预处理:加250ml水样于凯氏烧瓶中,加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热蒸馏至馏出液不含氮为止,弃去瓶内残液. 3.2 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分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 3.3 采用酸滴定法和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 纳氏试剂光度法 1概述 1.1 方法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波长内具强吸收.通常测量用波长在410~425nm范围. 1.2 适用范围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表不、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的测定. 2仪器试剂 2.1 分光光度计. 2.2 PH计. 2.3 配制试剂用均应为无氨水. 纳氏试剂: 2.3.1 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10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另称得上20克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 ml,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2.4 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 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2.5 铵标准贮备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 2.6 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3、操作步骤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1 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3.1.2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3.2 水样的测定 3.2.1 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以下同校准曲线的绘制. 3.2.2 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 ml比色管中, 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校准曲线的步骤测量吸光度. 3.3 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做全程序空白测定. 4 计算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N,mg/L)=m/V×1000 式中: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V——水样体积(ml).
2023-08-15 09:37:401

凯氏定氮倒吸法的目的是什么

确定样品中蛋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倒吸法试验确定样品中蛋白的含量。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2023-08-15 09:38:001

凯氏定氮法定氮瓶为何斜着放

凯氏定氮法定氮瓶斜着放的原因是防止溶液爆沸外溢。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硝化时溶液会沸腾,将定氮瓶斜着放可以防止溶液爆沸外溢。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2023-08-15 09:38:081

凯氏定氮仪法公式里面的消化液是指

凯氏定氮法只能检测蛋白质中氮含量,不能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蛋白质含量也只是称为粗蛋白质的含量,只是用氮的含量乘以6.25(系数)得出,不是真正的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测氮的方法如下:1、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无损失地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硫酸铜0.9g,无水硫酸钾(或硫酸钠)15g,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硫酸25ml和2粒玻璃珠,在消煮炉士小心加热,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溶液澄清后,再加热消化15min。2、氨的蒸馏(1)常量直接茂馏法 将上述的试样消煮液冷却,加蒸馏水200ml,摇匀,冷却。沿瓶壁小心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00ml,立即与蒸馏装置相连.蒸馏装置冷凝管的末端应浸入50ml硼酸吸收液lcm。加混合指示剂2滴,轻摇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加热蒸馏,直至馏出液体积约150ml。先将吸收液取下,再停止加热。(2)半微量水蒸汽蒸馏法 上述试样的消煮液冷却,加蒸馏水20m1转入100ml容量瓶,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取2%硼酸溶液20ml,加混合指示剂2滴,使半微量蕉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此溶液;蒸馏装置的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且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应补加少许硫酸。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并在入口处加水封密好,防止漏气,蒸馏4min,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用蒸馏水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吸收液。3、滴定 用硼酸吸收氨后,立即用0.05mol
2023-08-15 09:38:171

试问用凯氏定氮仪测定羊草中的粗蛋白中消煮过程中为什么会有沉淀物怎样避免沉淀物发生?

用凯氏定氮仪测定杨超中的粗蛋白中,小组过程中为什么会沉淀这个问题?我不太了解。
2023-08-15 09:38:2712

凯氏定氮仪使用方法?

http://www.cheml.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4这个网址写着使用说明。
2023-08-15 09:38:542

凯氏定氮仪冷凝水作用

凯氏定氮仪冷凝水作用如下两点:1、防止机器停止蒸馏时消化管的液体会倒吸到蒸汽发生系统,对蒸汽发生系统产生污染。2、增加进入冷凝管的蒸汽让氨气充分与水结合生成氨水。
2023-08-15 09:39:041

凯氏定氮仪测样品时不变褐色怎么回事

凯氏定氮仪测样品时不变褐色怎么回事,如果是标准品直接上机,加碱液以后是不会变色的。如果样品消解后上机,过量添加碱液,应该会变成棕色,氮就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来了。
2023-08-15 09:39:131

凯氏定氮球的作用??

凯氏定氮仪吧??就是将有机物中的氮经过消化,变成NH4+的形式,然后通过凯氏定氮仪加入氢氧化钠,使得NH4+变成NH3被蒸馏出来,再用硼酸吸收NH3,从而计算出物质中含有的N元素的质量!!
2023-08-15 09:39:253

凯氏定氮法硼酸变绿

定氮仪内有残留氨。因为使用凯氏定氮法实验过程中,硼酸遇见氨会变绿,因此就是定氮仪内有残留氨,需要进一步用蒸汽洗涤。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
2023-08-15 09:39:481

一般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都用含氧量乘以6.25,这一数值是如何得来的?为什么?

是含氮量乘以6.25因为氨基酸的含氮量大多数为16%,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所以含氮量乘6.25约为蛋白质含量
2023-08-15 09:39:593

凯氏定氮仪半自动和全自动的区别是什么?国内外的价格大概多少

好的全自动定氮仪采用颜色法的,价格都在十几万,而较差的一般采用比色法的,较便宜5-6万就可以了。但准确性较差,像光度计一样:比色时要关闭小观察窗。
2023-08-15 09:40:111

为什么标准蛋白质测定必须用凯氏定氮法?

事实上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很落后的蛋白质测定法,因为它测定的不是蛋白质或者氨基酸,而是N元素,只是因为食品中除了蛋白质一般没有其他含有N元素的物质,所以才可以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三聚氰胺事件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实际上在国外蛋白质分析都是用蛋白质分析仪做的,它检验的是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
2023-08-15 09:40:321

凯氏法测定氮

方法提要试样在硫酸钾、硫酸铜和硒的共存下,用硫酸煮解氧化,使试样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再用氢氧化钠碱化后,加热蒸馏逸出氨,经硼酸溶液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并计算试样中氮的含量。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中氮量的测定。方法检出限(3s):0.002%。测定范围:0.006%~0.4%。仪器及装置通用的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凯氏烧瓶50mL。锥形瓶150mL。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溶液(400g/L)。盐酸溶液c(HCl)=1mol/L量取84mLHCl,用水稀释至1000mL。(1+1)王水75mLHCl和25mLHNO3混合后,加入100mL水混匀。用时配制。混合加速剂将硫酸钾(K2SO4)和硫酸铜(CuSO4·5H2O)按(10+1)比例,在玻璃研钵中研磨混匀,装入宽口玻璃瓶中。硒溶液ρ(Se)=10.0g/L称取5.0g优级纯硒粉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1+1)王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摇匀。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备用。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解在1000mL水中。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0.1g甲基红和0.5g溴甲酚绿,溶解在100mL乙醇中,移入玻璃瓶中备用。变色范围:pH4.4(红色)~pH5.4(蓝色)。含有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的硼酸混合溶液取100mL硼酸溶液,加入2mL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及盐酸溶液调节溶液呈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5。硼砂标准溶液c(1/2Na2B4O7)=0.0200mol/L称取1.9068g硼砂(Na2B4O7·10H2O)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1mol/LHCl溶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标定分取20.00mL硼砂标准溶液置于150mL锥形烧杯中,加1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同时分取20.0mL水作空白试验。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浓度: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式中:c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200为硼砂标准溶液的浓度数值,单位用了mol/L;V1为硼砂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为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为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分析步骤试样的煮解。称取0.1~1.0g(精确至0.0001g)试样(粒径小于0.075mm,经室温干燥后,装入磨口小玻璃瓶中备用)置于50mL凯氏烧瓶中,加入2g混合加速剂及1mL硒溶液,加少许水润湿,加入5mLH2SO4,瓶口放一小漏斗,于通风柜内,在调温电炉上先低温加热,待溶液中无泡沫发生(约需15min)后,再升高温度,使瓶内硫酸蒸汽回流的高度控制在瓶颈上部的1/3处,要经常摇动凯氏烧瓶,直至试样和煮解液完全变为灰白带绿色(约需15min)后,再继续煮解1h。全部煮解时间需85~90min,切勿煮干。煮解完毕,取下凯氏烧瓶,冷却,以待蒸馏。蒸馏。在1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硼酸混合溶液,将其套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的下端,端口置于硼酸混合溶液液面以下3~4cm处。把煮解液全部转入蒸馏器的内室,并用水冲洗凯氏烧瓶4次,冲洗液用量不要超过40mL,打开冷却水,经三通管加入20mLNaOH溶液,立即关闭蒸馏室,打开蒸气夹,用蒸气蒸馏。当锥形瓶内的馏出液达到50~55mL(约需8~10min)后,用广泛pH试纸置冷却管口碰触蒸馏液,如无碱性反应,表示氨已蒸馏完毕。若仍为碱性反应,应继续蒸馏直至无碱性反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的蒸馏。滴定。已蒸馏在150mL锥形瓶吸收的氨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由蓝色突跃变为紫红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的蒸馏及其吸收液的滴定,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按下式计算氮的含量: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式中:w(N)为氮的质量分数,%;V为滴定试样溶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为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14为氮原子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用g/mmol;m为试样的质量,g。注意事项本方法测得的氮不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因硝酸根离子在煮解过程中不会完全还原为铵离子,且易挥发损失。但一般土壤试样中硝态氮含量不超过全氮量的1%,故可以忽略不计。
2023-08-15 09:40:451

腾冲翡翠检验证书WZT130072112 请大家帮我看看这个翡翠镯子怎么样?目前市场价格如何?

可以。也有15000
2023-08-15 09: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