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清朝火炮的发射原理?

2023-08-23 11:57:18
TAG: 原理 清朝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使用引信点燃火药,火药瞬间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使得气体膨胀,推动弹丸。

相关推荐

火炮发射原理三维动画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加速,或者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能量转化,炸药的化学能,在爆炸以后转化为弹头的动能。(3)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炸药在爆炸后在对弹头的作用力的同时,对炮射也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数字角色动画专业:本专业主要是在Maya软件平台上进行角色动画的学习和训练。前期将全面围绕动画师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动画理论展开,中期课程将结合前期所学的故事板、动画速写、动画表演、运动规律、动画法则等传统课程,对角色动作进行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此部分课程将以基础运动规律贯穿始终,包括:基础运动(物理的运动)、角色基础控制(走、跑、跳等)、角色动作设计(复杂的情绪表现)、角色表演技巧(人物性格表达、情绪表达)。
2023-08-15 17:35:051

喀秋莎火箭炮点火原理

他的炮火原理的话其实就是压制性的,也就是全面覆盖的打击,这个是肯定的。
2023-08-15 17:38:2515

反坦克火炮的攻击原理

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大口径的高速炮弹,击穿坦克防护钢板。反坦克火炮是一种加农炮,具有弹道低、初速高、发射速度快的特点,主要用于毁伤敌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破坏野战工事,压制和歼灭有生力量和火器,可执行各种火力任务。反坦克炮按其内膛结构划分,有线膛炮和滑膛炮两大类,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按运动方式划分,有自行式和牵引式反坦克炮两种。就火炮与弹药而言,反坦克炮和坦克炮无甚差异,大多系由同时代的坦克炮改装而成。也专门研制发展高膛压低后坐力反坦克炮,以减低后坐力,便于安装在轻型装甲车辆上。
2023-08-15 17:39:041

为什么古代大炮就是一根空心铁管?火炮原理是什么?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在小空间里燃烧底火,把弹丸压出去,就是化学能转化成物理能,古代大炮都是前装,在冶金,机加工不发达的时期.前装空心铁管是最好制造的产品
2023-08-15 17:39:141

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是怎样发射的?求具体点,就是怎样装弹,到最后从哪点火?

首先先要清理残余火药,通常是在战后在清,但残药在战斗中不能积太多,有经验的炮手会自己判断战斗中是否该清。清理完毕后,由炮口按照火药→填塞物→炮弹→填塞物的顺序装药,然后捅到最里面。 那时的火炮,有很多种击发方式其实滑膛枪时代也分很多时代,看衣服就能看出来,在不同时期火炮也有所区别: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主要是普通半长袍军装+带饰品的宽边帽;7年战争或独立战争时期,主要是镶边流线半长袍军装+三角冒;拿破仑战争时期,主要是燕尾军装,帽子式样多了,有熊皮毛、高礼帽、长筒帽等等;南北战争时期,开始使用平下摆军装,帽子各国都不同,少数国家已经出现大檐帽。 拿破仑战争是1792—1815,也就是第三个时代,那时的火炮主要有两种击发方式一是像滑膛枪一样燧发,和现代火炮大致原理差不多,不过现代火炮击发是扳一个杆,而那时是拉一条绳。这种是在当时是比较新的火炮,只有较发达的几个国家才用。二是用一个鸟嘴型把子浸泡药水,然后放进引信孔里,与火药发生反应,这在7年战争就开始用了,在当时是主要的火炮,尤其是1804年以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较落后的国家还在用火绳式火炮。 火炮的发射速度是不稳定的,主要取决于炮组成员人数、地方、天气等等因素。由于战场上经常死人,炮组成员都是不固定的,理想状态是6人,不过一般都是3到4人,兵力短缺的时候也有两人炮组的。天气、地形、气候则影响每次开炮后的复位时间。正常情况下,一门12磅路战炮是一分钟2到3发,新手更慢,一个优秀的的跑组15秒就能发射一次,比如拿破仑的近卫军,3磅、4磅、8磅都是1800年以前的炮,这个时候大炮口径太多,给后勤和战地勤务造成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作战效率,所以后来陆战火炮被统一为6磅和12磅。9磅炮其实就是英军的12磅炮,12英制镑约等于9法制磅。海军还有24磅和32磅炮,某些关卡和要塞还有42磅炮。东方的俄国和土耳其在那时用过20磅和18磅炮,但就是大而已,性能都很差。 一门6炮通常是2到3匹马拉,12磅是3到4匹,这只是“纸面”的状况,而在现实中这个和炮组成员一样,没有定数的,两匹马拉一个12磅完全没问题,只不过多几匹马来拉行军能快点,尤其是上坡的时候,马多的时候,每门炮就多几匹马,走快点;缺马的时候,每门跑就少几匹马拉,走慢点。但也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国家用6到8匹马拉一个6磅炮,行军时所有的炮组都乘在马或炮架上,这样的好处就是行进、布局、转移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很少有国家奢侈到这种程度。
2023-08-15 17:39:231

古代火炮的发射原理是怎样?

装在炮膛内的火药在引线的引燃下剧烈燃烧,产生大量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炮弹弹射出去。(希望能帮到你)
2023-08-15 17:39:551

古代大炮的原理

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夫西洋炮者,乃香山澳西夷之所造也。其制巧妙,且铜铁极其煆炼,大小相称,厚薄得宜,鐀(guì)眼有方,无一不善,其制火药之法更极其工,而放炮之人皆惯习之士。其炮有三号:一号者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二号者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三号者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此号可用之行阵,皆能一毙多命,贼闻无不胆寒,亘古以来未尝有此最上之器,有志疆场者宜熟筹之。火药制造硝六斛,磺十二两,炭一斛四两。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两冬月二两二钱,炭三两七钱。俱照后方制法制捣万余槌者为妙。
2023-08-15 17:40:181

火炮的瞄准原理是什么?

弹道学原理
2023-08-15 17:40:293

古代的红衣大炮的原理是什么

炮弹会炸开,努尔哈赤就是炸死在红衣炮下。详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379.html?wtp=tt满意请给个最佳,谢谢
2023-08-15 17:40:382

孙元化指出制造高质量合用火炮有什么基本原理?

孙元化在“泰西火攻总说”中指出:如何制造高质量的合用火炮,只有“精于理者能知,亦精于理者能造”。“成之不易,炼之更难”。如果造炮用的铜铁材料质理粗疏,夹有杂质,看上去“似无罅隙”,但是由于“药猛火烈,立见分崩”,产生膛炸。究其根由,在于开炉鼓铸时,“未推物理之妙”。孙元化此论之本意,在于从把握铸造火炮所用材料质量的根本问题上,保证铸成精良的火炮。
2023-08-15 17:40:581

火炮是怎样瞄准的?

先明确加农炮是采取直瞄的,榴弹炮是曲瞄。榴弹炮根据目标距离算出抛物线,然后算出射角,抛物线原理。每种炮射角都是算好的,知道距离就能瞄准了火炮一般射程都在十几公里左右,30公里以上都是增程弹,火炮的用途是火力覆盖,火力压制,大面积杀伤敌军和破坏敌军防御工事。没有100%命中率的,存在一些偏差的,除非是坐标精确。瞄准目标,要先通过前沿观察所炮兵侦察兵,利用器材侦测敌人位置和方位,风向,等参数,然后回传指挥所,由计算兵用仪器进行汇总,精确计算坐标,最后把这些数据传递给后方火炮,由炮长下命令,全炮调整目标方位,进行装弹射击。
2023-08-15 17:41:081

火炮的前身是什么

火炮的前身是“投石机”,蒙元进攻南宋使用过得“回回炮”,主要作为一种“攻城武器”使用。
2023-08-15 17:41:162

自行高射炮的原理是怎样的?

简称“自行高炮”,是将瞄准发射系统与车辆底盘结合在一起,能自行运动的高射炮?主要用于歼灭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掩护行军?战斗的部(分)队?必要时也可用于消灭地(水)面目标?按口径分,有小口径和中口径自行高炮;按自行方式分,有履带式和轮式自行高炮;按功能分,有全天候和非全天候自行高炮?自行高炮通常是独立的高射炮系统,普遍采用火力系统?探测装置和解算装置装于同一车体上的“三位一体”结构?自行车辆由装甲车体?炮塔?动力装置?电源系统和行驶部分组成?火炮一般由数个结构相同的小口径自动炮身(有的是一门中口径炮身)?瞄准装置?平衡机和高炮随动装置组成,装在旋转炮塔内或两侧?炮塔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3种?车内装有雷达?光电或光学火控系统,装有导航仪以测定自身行进中所在位置的坐标?车上还装有防核?化学?生物武器的仪器和设备?与牵引高炮相比,自行高炮越野能力强?机动性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时间短,具有对低空?炮系统超低空飞行目标作战的能力,可实施短时间停止射击和行进间射击,是各国陆军致力发展的防空武器之一?
2023-08-15 17:41:371

大炮的原理是什么

大炮的原理是:装在炮闩内的击针撞击炮弹底火,点燃发射药。发射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压强一般约为3×10^5千帕),推动弹丸以极大的加速度沿炮膛向前运动。弹丸离开炮口瞬间获得最大速度,尔后沿着一定的弹道飞向目标。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的同时推动炮身后坐。摇架是炮身后坐、 复进的导轨,也是起落部分(包括炮身、反后坐装置和摇架)的主体。上架是回转部分的主体,以基轴装在下架上,借方向机作水平转动。摇架以其耳轴装在上架上,借高低机作垂直转动。高低机和方向机使炮身在高低和方向上转动。高低机装在摇架和上架之间,方向机装在上架和下架之间。平衡机使火炮起落部分在摇架耳轴上保持平衡,使高低机操作轻便。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来根据火炮射击诸元实施火炮瞄准。扩展资料:大炮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16世纪前期,意大利数学家N.F.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位期间(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 J·-B·V·de格里博弗尔曾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19世纪初,英国采用了榴霰弹,并用空炸引信保证榴霰弹适时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炮
2023-08-15 17:42:171

古代大炮的原理

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夫西洋炮者,乃香山澳西夷之所造也。其制巧妙,且铜铁极其煆炼,大小相称,厚薄得宜,鐀(guì)眼有方,无一不善,其制火药之法更极其工,而放炮之人皆惯习之士。其炮有三号:一号者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二号者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三号者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此号可用之行阵,皆能一毙多命,贼闻无不胆寒,亘古以来未尝有此最上之器,有志疆场者宜熟筹之。火药制造硝六斛,磺十二两,炭一斛四两。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两冬月二两二钱,炭三两七钱。俱照后方制法制捣万余槌者为妙。
2023-08-15 17:42:352

清朝火炮的发射原理

清朝火炮的原理是靠后面的火药爆炸把弹头推出去,然后弹头着地爆炸。古代火炮的特点:1、精度:古代大炮没有膛线以及生产工艺的问题,精度不高。2、射程:古代大炮使用的是土火药,爆发力低。还有就是炮膛能够承受的压力低。3、弹头触发方式不同:现在的火炮一般是弹头着地触发,有的甚至使用高度仪或者激光等触发。而古代大炮一般使用弹头上的导火索触发,就是弹头上还有一根导火索。在开炮时炮膛里的火药会点燃弹头上的导火索。导火索在一段时间后再引爆弹头。
2023-08-15 17:42:541

古代火炮的发射原理是怎样

古代火炮的原理是靠后面的火药爆炸把弹头推出去,然后弹头着地爆炸。古代火炮的特点1、精度:古代大炮没有膛线以及生产工艺的问题,精度不高。2、射程:古代大炮使用的是土火药,爆发力低。还有就是炮膛能够承受的压力低。3、弹头触发方式不同:现在的火炮一般是弹头着地触发,有的甚至使用高度仪或者激光等触发。而古代大炮一般使用弹头上的导火索触发,就是弹头上还有一根导火索。在开炮时炮膛里的火药会点燃弹头上的导火索。导火索在一段时间后再引爆弹头。火炮相关历史记载明朝丘撰《大学衍义补》中记载:“今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之”,“亦谓之,又谓之铳”。自元朝以后,古代火炮开始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 中国发明和使用火炮不迟于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产和装备部队。元末明初使用火铳作战的记载在《元史》、《明史》及其他历史文献中已经屡见,元朝和明洪武年间制造的火炮在中国各地博物馆中亦有收藏。古代火炮的鼻祖中国古代的弩箭“两军相遇,弓弩争先”,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战场上的攻守与拼杀陡增几分惨烈。古代与弓弩共领风骚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炮的“远程”射击武器。这种炮就是抛石机,从作战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认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称作“军中第一攻击利器”。
2023-08-15 17:43:021

古代火炮的发射原理是怎样?

它的发射原里,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常玩的"二踢脚"的原理
2023-08-15 17:43:122

古代的大炮发射炮弹是什么原理

不知道,有了告诉我
2023-08-15 17:43:433

侦察炮弹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一些战争电影片中,常看到在一个工事里,透过枪眼,一位指挥员举着望远镜观察前方。用望远镜侦察对方动静,这种方式,现在还在用。特别在边防线上,相对静止的战场上,还经常地运用。和这类似的,还有炮兵观察射击目标的炮队镜,潜艇使用的潜望镜等。不过这些望远镜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有的高倍率,更清晰。有的有红外装置,夜间也能观察。有一则报道说,俄罗斯军队用远距离照相机,拍摄5公里外的目标,照片上可以识别发射工事的射孔和房间的门窗。这种照相机如果利用红外胶卷,可以发现部分伪装的目标。另外一则报道说,美国已制造出用电于芯片代替胶卷的照相机。一张电子芯片可储存100万个像素,使得照出来的相片清晰度极高,相片摄成后几秒钟内便可输进计算机,立刻传送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能不能有一种设备放在敌方那边,我们在远离它的地方,像看电视一样,看到那边活动着的人和坦克、大炮、车辆等等呢?从前没有,现在有了。大约在十多年前制造出来的小型化、固态化的全能电视摄像机,它不需要偏转线圈等元件,不用电子束扫描,而且能够经受住剧烈的冲击和震动。它的名字叫“炮射电视”,正规的叫法是侦察炮弹。炮射电视,由电视摄像机、镜头、电池、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等组成,先装在一个圆柱状的箱子里,再把箱子装进炮弹壳里,然后用大炮发射出去。最新的这种摄像机不过火柴盒大小,重量不到100克。镜头已经做到像普通衣服上的纽扣一般大。摄像机内部器件,精细到在指甲盖大的面积布满40万个电路元件。发射用的炮弹,一般借用原来的照明炮弹改装,去掉照明部分,保留弹壳、降落伞、消旋装置和开伞结构。整个重量不过三五公斤,可以承受大炮发射一瞬间的5万公斤的轴向冲击力,高压不碎。发射炮射电视,就像发射出一个小小的电视发射台。它先是带着减速伞与弹壳分离,然后抛掉圆箱一样的外筒和减速伞,张开主降落伞,用每秒5米的速度缓缓下降。这时,它开始工作,就像电视台的实况转播,把地面上长宽各二三百米的一片地方,一边拍摄,一边把图像发射回来。坐在接收站里,在荧光屏幕上观察,敌方的阵地、地形地貌、坦克大炮,一切的一切,真像在看电视一样清清楚楚。用155毫米口径的大炮,可以把侦察炮弹打到20公里远的地方。如果改用更大射程的火炮发射,自然还可以打得更远。
2023-08-15 17:43:511

高射炮的原理和构造是怎样的?

高射炮的原理和构造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它装有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填机构,可连续地自动地装填和发射;大多装有随动装置,能自动瞄准和追随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还装有引信测合机,自动装定引信分划。小口径高射炮一般装有自动瞄准具,能不断地计算射击诸元。牵引式高射炮通常采用十字形或三角形炮床,使火炮具有360°方向射界。
2023-08-15 17:44:111

如何提高火炮的出口速度,其物理原理是什么

采用自动供弹系统。大口径火炮射速主要受限于两个瓶颈,一是装弹系统跟不上。二是炮管的承受力。大口径的也很难达到每秒一发的射速,再提高只能通过双联装系统。采用自动供弹系统,可以提高普通火炮的发射速度。
2023-08-15 17:44:201

高射炮的原理和构造是什么样的?

高射炮的原理和构造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它装有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填机构,可连续地自动地装填和发射;大多装有随动装置,能自动瞄准和追随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还装有引信测合机,自动装定引信分划。小口径高射炮一般装有自动瞄准具,能不断地计算射击诸元。牵引式高射炮通常采用十字形或三角形炮床,使火炮具有360°方向射界。
2023-08-15 17:44:301

二战时期的火炮是怎么发射的?

高炮是是自动的,和枪的道理相同,拉绳子的火炮其实也就是拉动火炮撞针来击发。喀秋莎是火箭炮,应该是电击发。
2023-08-15 17:44:382

无后座力火箭炮的原理是什么

炮弹里火药爆炸的能量,没有全部用来推动弹头,弹壳上有设计好的孔,配合炮膛的结构,火药的部分能量用来抵消后座力。补充:我没注意“火箭”两字,就抢答了。我说得是步兵用来打坦克的“无后座力炮”,不是车载火箭排炮。
2023-08-15 17:44:493

中世纪时的火炮是用力拉一根线就发射了

任务占坑
2023-08-15 17:44:562

火炮的膛口制退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制退器的作用原理是以不同的结构形式控制后效期内火药燃气经中央弹孔与侧孔的流量比;控制侧孔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以动量传递的方式减小火药燃气对枪械的后坐能量。安装在膛口,一方面减少火药气体经中心弹孔向前的流量,从而减少对武器的后坐力;另一方面自侧孔道流出改变气流方向和大小,向侧后方喷射,从而又给武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按作用原理可分为两类:冲击式和反冲式。冲击式利用较大的制退室和反射面,使膨胀的火药燃气冲击反射面,并使部分气流折转经侧孔排出,从而提供制退力。为进一步利用中央弹孔流出的气流能量。反作用式的制退室直径较小、侧孔面积较大。当火药燃气经枪口进入制退室后,由于膨胀较小,室内保持较大压力,除部分燃气从中央弹孔流出外,其余燃气从侧孔加速排出,从而获得制退力。
2023-08-15 17:45:041

火炮的种类

火炮按照炮膛结构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滑膛炮滑膛炮,就是炮管内没有膛线,一般这种炮的口径不会很大,但是可以发射炮射式导弹,且造价低。滑膛炮与线膛炮的主要区别在于膛线,而膛线的主要作用在于付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得弹头在出膛之后, 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以提高命中率。线膛炮线膛炮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能有效保证弹丸的稳定性,提高射程.现代大多数炮都是线膛炮.线膛炮 是炮身管内壁有膛线的火炮。发射时弹丸沿炮膛膛线旋转前进,出炮口后具有一定的转速,可以保持稳定飞行。 近现代火炮按用途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海岸炮和要塞炮。地面压制火炮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迫榴炮、步兵炮、战防炮、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还包括火箭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战防炮和无后坐力炮。高射炮高射炮分为高射机炮和高射加农炮。坦克炮坦克炮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主要在近距离作战。航空机炮现代航炮主要有单管转膛炮、双管转膛炮和多管旋转炮。舰炮曾是海军舰艇上最重要的主战兵器。经过了滑膛炮发展时代(14~19世纪)、线膛炮时代(19世纪至今)。海岸炮海岸炮可以分为固定炮塔,固定阵地与移动阵地三大类。要塞炮设置在要塞上的重型火炮。口径大,射程远。发射时多用机械装填炮弹。 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榴弹炮、迫榴炮和迫击炮。加农炮加农炮弹道低伸,身管长,初速大,射角一般小于45°,用定装式或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少,适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  榴弹炮榴弹炮弹道较弯曲,炮身较短,初速较小,射角可达75°,用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较多,弹道机动性大,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迫击炮迫击炮弹道弯曲,炮身短,初速小,射角为45°~85°,变装药号数较多,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加农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迫榴炮将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技术特性结合在一起,将形成一种特殊形式的迫击榴弹炮。 按运动方式分为步兵携行火炮、自行火炮、牵引火炮、骡马挽曳火炮和骡马驮载火炮。牵引火炮牵引火炮:按照火炮运动方式划分的,与自行火炮对应。是靠机械车辆(或其他牵引工具)牵引而运动的火炮。自行火炮自行火炮是一种安装在各种车辆底盘上,不需外力牵引而能自行运动的火炮。机炮口径:20~57毫米发展:原为满足高射低空防御,目前在防空用火炮领域已取代旧式轻型高射炮特色:射速极高,每分钟射速可达数百发甚或数千发,为增加射速,常采用多管联装配置应用:目前广泛装设在轮型炮架、装甲车辆、船舰和飞机上例:加特林机炮-回旋式多炮管设计高射炮高射炮是随着飞机走上战场,为对抗飞机对地面战略和战术目标的空中攻击而发展起来的地面防空火炮。它诞生于一次世界大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完善。主要用于城市防空、要塞防空、野战战场防空、保护交通线等。高射炮都采用大倍径、高射速的加农炮,炮弹采用定装式,口径20-100mm。为增大火力密度,中小口径高射炮(20~40mm)都是机关炮。中大口径高射炮也都是速射炮。按照配置方式有单管、双管(双联装)、四管(四联装)和多管等。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雷达和炮瞄雷达的发展,高射炮与雷达结合,发展成为了由炮瞄雷达瞄准、控制、联动的高射炮系统。近三十年来又与防空导弹结合,形成弹炮一体的弹炮防空武器系统。近三四十年来随着防空导弹的发展,大口径高射炮逐渐退出了战场,为防御低空突防的飞机和导弹攻击,小口径多联装速射高射炮得到长足发展。加农炮倍径:四十以上特色:炮弹初速高、弹道平直、射程远,属於直射式火炮分类:高射炮-可有效防御敌机,但目前已被防空导弹和高速机炮所取代战防炮和战车炮-有效攻击装甲车辆,但旧有牵引或自走式战防炮已被防空导弹取代;装甲侦察车野战加农炮-用於野战环境射击,占有射程优势,但易受地形、地物影响射界榴弹炮倍径:二十~三十五特色:从臼炮直接演变而来,初速慢、弹道弯曲,属於曲射式火炮分类:轻型榴弹炮-口径在105毫米(不包括105毫米)以下重型榴弹炮-口径在105毫米及以上优点:弯曲弹道使榴弹炮可以攻击地形、地物后方的目标,野战环境的运用弹性优於加农炮缺点:射程不及加农炮,且发射前需详细计算环境的影响加榴炮倍径:30~45特点:兼具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弹道特性的大口径火炮。迫击炮倍径:二十以下口径: 通常60~ 120毫米,但近来有大型化的趋势已经有160毫米迫击炮,甚至已经有超过200毫米的自行迫击炮列装。组成:炮管、座板、支架和调整机构等组成,可快速拆卸便於携带特色:从臼炮演化而来,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弹道最弯曲,从炮口装填,一般以四十五度以上高仰角发射优点:射速快、重量轻、弹道高,可以跨越地障轰击目标,适合於山区丛林等地形复杂地区使用,为步兵单位重要的支援火力应用:重型迫击炮装有轮架以便运输,或装设在车辆、炮塔内作为自行式迫击炮来使用【注】倍径:指炮管长度除以炮管口径的值,倍径愈大,炮管愈细长迫榴炮现代战场上,榴弹炮无疑是支援火力的主力。而迫击炮以弹道弯曲、重量轻的优点,在山地作战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步兵提供最及时的火力支援。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迫榴炮。迫榴炮是一种介于轻重武器之间的火力支援武器,被称为轻武器火力的延伸、重武器火力的补充,近些年来名噪一时,受到各国军队的高度赞许。作为一种双用途火炮,迫榴炮既能进行间接瞄准射击,又可以进行直接瞄准射击,而具有直接瞄准射击能力是迫榴炮的一个重大变革。特点:身管短,初速小、弹道较弯曲、具有较大射程无后坐力炮用于前线步兵打击坦克、装甲车、汽车等技术兵器和坚固的地保、坑道、钢筋混凝土工事等目标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口径直瞄火炮。无后坐原理:发射时通过非闭锁炮膛向后排出发射药燃气气体的反向作用,抵消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口径通常在75~125mm之间。特点:重量轻,携行方便。是典型的直瞄滑膛炮,膛压低,初速低,尾翼稳定。发射时炮尾喷火冒烟,要求炮尾后近距离内不能有障碍物,否则尾气有可能烧伤炮手。无后坐力跑采用定装炮弹,其外观很特殊:药筒上开有很多小孔。应用:主要用于步兵反坦克等装甲车辆、汽车等技术兵器或攻击地堡等坚固工事掩体,也可用于对敌有生力量的杀伤和火力突击。所用弹种主要有:破甲弹、穿甲爆破弹、穿甲燃烧弹、榴弹、高爆榴弹、杀伤榴弹等。弱点:初速低、射程近、射击时炮尾喷火冒烟、不能在密闭空间使用。随着反坦克导弹、枪榴弹、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武器系统)等兵器的发展,无后坐力炮的作用将逐渐被这些兵器所取代而退出战场。
2023-08-15 17:45:141

加农炮的原理??

加农炮是一种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它最早于14世纪出现并应用于战争中。16世界时,人们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18世纪,欧洲的加农炮身长一般为口径的22~26倍。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具有加农炮弹道特性的专用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口径在105~180毫米之间的加农炮得到迅速发展。初速达880米/秒,最大射程达30千米。50年代,加农炮发展到炮身为口径的40~61倍,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达35千米。60年代,一些新型加农炮最大射程达35千米。60年代以后,加农炮不再受到各国重视,只有苏联研制出几各新型号,但性能没有太大发展和提高。70年代,有些国家新型研制的榴弹炮也具有了弹道低伸的性质,并用来更换原装备的加农炮。如美国为了减少火焰民口径系列,将60年代装备的M107式175毫米加农炮全部改装成203毫米自行加榴炮。 加农炮按口径分:70毫米以下的为小口径加农炮;76~130-毫米的为中口径加农炮;130毫米以上为大口径加农炮。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装载到坦克、飞机、舰艇上的载运式4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海岸炮均属加农炮。 加农炮射程较其它类型火炮都远,特别适合于国际距离攻击纵深目标、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也可作岸炮对海上的目标轰击。 加农榴弹炮即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弹道特性的火炮。用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其弹道低伸,接近加农炮的性能,可完成加农炮的射击任务;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其弹道弯曲,接近榴弹炮的性能,可完成榴弹炮的射击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构有堑壕体系的筑垒地防御战的发展,交战各国都需要增加平射火炮和曲射火炮。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要求,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和制造反加农炮和榴弹炮合为一体的加农榴弹炮。加榴炮最早于1915年在德国进行试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他国家军队中出现。1937年,苏联研制成M1 –20式152毫米加榴炮,炮身长为口径的32.3倍,初速655米/秒,最大射程17230米,装药号数多达13个,战斗全重7128千克。由于加榴炮具有平射和曲射两种性能,其战术适应性明显优于其他火炮。因此,自从它产生后,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重视,成为炮兵部队的重要装备。
2023-08-15 17:45:412

求加勒比海盗中的那种老式火炮发射原理。

前装滑膛炮使用黑火药燃烧的化学能将实心铁弹推射出去,最远射程不超过1千米。
2023-08-15 17:45:581

军舰上的火炮系统有多复杂,有个动画原理可以解释

现代军舰上的火炮,虽然意义已经不如无畏舰时代这么巨大,但是还是有较为实用的作用和意义的。任何武器都有其局限性,也都有其适用的条件。舰炮的操作相对简单,使用费用相对低廉,火力持续性相对较好。因此即使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军舰上仍有其用途。舰炮应对低烈度冲突。国家与国家间不是一有冲突就要拉开架势大打一场,世界大战,一时间还真的打不起来,很多武装冲突与战争还有很大距离。为了一小撮海盗或一片渔场,总不至于导弹满天飞吧?舰炮对付低价值目标。军舰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遇上各种各样的目标。总不能昭告天下:“我舰只与足够现代化的大家伙过招,小艇小船或老式对手恕不接待。”吧?战争也是一种运营,成本也是必要的考虑要素之一。舰炮的使用成本,相比其他海战兵器,的确是不高了。舰炮对付近距离目标。任何攻击或者防卫性武器,面对攻击总有“漏网之鱼”的概率,谁也不敢说包打天下,当导弹或者军舰突破层层拦击后,已经离你不远(一般现代舰炮射程,也就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最远的现役舰炮也就不超过四五十公里射程),没有舰炮,难道坐以待毙?况且,假如恐怖分子的自杀艇突然冲到不远处,这时候没有舰炮的话,鸡蛋可能比导弹用处还大些。舰炮对陆地攻击支援作用。用当今军事科技最强大的美国海军为例,濒海战斗舰还是布置了一门主炮,根据美国海军自己的理解,舰炮在对沿海陆地作战时的意义还是十分巨大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值得思考的实例——海湾战争时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被启封,用于对伊拉克的作战,其实还是看上了它的多联装巨型舰炮了。总体来看,在现有技术角度讲,现代军舰舰炮,对待中近距离的空、海、陆甚至潜目标还是有着丰富的作用和意义的。
2023-08-15 17:46:081

155毫米车载火炮的武器原理

155毫米车载加榴炮配有炮长信息系统、定位定向导航系统、炮口测速雷达、火控计算机、车载通信及电台等,可无缝连接上级指挥系统,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及目标数据、设计成果、安全区、障碍物、气象通报等存储及数据处理,而且具有在未知地域的独立自主作战能力。
2023-08-15 17:46:181

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是怎样发射的?求具体点,就是怎样装弹,到最后从哪点火?

首先先要清理残余火药,通常是在战后在清,但残药在战斗中不能积太多,有经验的炮手会自己判断战斗中是否该清。清理完毕后,由炮口按照火药→填塞物→炮弹→填塞物的顺序装药,然后捅到最里面。 那时的火炮,有很多种击发方式其实滑膛枪时代也分很多时代,看衣服就能看出来,在不同时期火炮也有所区别: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主要是普通半长袍军装+带饰品的宽边帽;7年战争或独立战争时期,主要是镶边流线半长袍军装+三角冒;拿破仑战争时期,主要是燕尾军装,帽子式样多了,有熊皮毛、高礼帽、长筒帽等等;南北战争时期,开始使用平下摆军装,帽子各国都不同,少数国家已经出现大檐帽。 拿破仑战争是1792—1815,也就是第三个时代,那时的火炮主要有两种击发方式一是像滑膛枪一样燧发,和现代火炮大致原理差不多,不过现代火炮击发是扳一个杆,而那时是拉一条绳。这种是在当时是比较新的火炮,只有较发达的几个国家才用。二是用一个鸟嘴型把子浸泡药水,然后放进引信孔里,与火药发生反应,这在7年战争就开始用了,在当时是主要的火炮,尤其是1804年以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较落后的国家还在用火绳式火炮。 火炮的发射速度是不稳定的,主要取决于炮组成员人数、地方、天气等等因素。由于战场上经常死人,炮组成员都是不固定的,理想状态是6人,不过一般都是3到4人,兵力短缺的时候也有两人炮组的。天气、地形、气候则影响每次开炮后的复位时间。正常情况下,一门12磅路战炮是一分钟2到3发,新手更慢,一个优秀的的跑组15秒就能发射一次,比如拿破仑的近卫军,3磅、4磅、8磅都是1800年以前的炮,这个时候大炮口径太多,给后勤和战地勤务造成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作战效率,所以后来陆战火炮被统一为6磅和12磅。9磅炮其实就是英军的12磅炮,12英制镑约等于9法制磅。海军还有24磅和32磅炮,某些关卡和要塞还有42磅炮。东方的俄国和土耳其在那时用过20磅和18磅炮,但就是大而已,性能都很差。 一门6炮通常是2到3匹马拉,12磅是3到4匹,这只是“纸面”的状况,而在现实中这个和炮组成员一样,没有定数的,两匹马拉一个12磅完全没问题,只不过多几匹马来拉行军能快点,尤其是上坡的时候,马多的时候,每门炮就多几匹马,走快点;缺马的时候,每门跑就少几匹马拉,走慢点。但也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国家用6到8匹马拉一个6磅炮,行军时所有的炮组都乘在马或炮架上,这样的好处就是行进、布局、转移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很少有国家奢侈到这种程度。
2023-08-15 17:46:331

清朝时期火炮的炮弹是什么结构原理呢?威力有多大?

也称红夷大炮,最初是有欧洲引进的。为前装炮,炮身从口部往后渐渐变粗,以承受较大的火药爆燃的压力。
2023-08-15 17:46:523

顶置火炮式坦克工作原理是什么?

瑞典UDES-19就是顶置火炮式坦克,火炮顶置在能旋转的炮架上,炮弹位于后部独立的弹舱中,通过输弹机构将炮弹逐发从车体后部旋转到与炮闩对正位置装弹。该型坦克乘员在车体中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采取部分乘员随暗炮塔旋转的方法。还可将火炮顶置在不仅可以旋转,而且可升降的炮架上。装弹时火炮需要降下并回到原始位置,由自动装弹机装弹后,再升起并旋转到发射方向。
2023-08-15 17:47:011

二战时期火炮和现代火炮最大区别在那?

最大区别在自行上,二战火炮大多马拉、车拉,不能自行。现大部可自行……
2023-08-15 17:47:117

当过坦克兵的进,坦克开炮时 炮口为什么会冒那么大的火团???原理是什么,求解释一下,谢谢

智商何在,以火药能推进的炮弹发射时当然会有火团,火药不燃烧怎么会有动能,开枪时也有火光只不过枪管细你没在意
2023-08-15 17:47:364

火炮射击后拉开炮栓后弹壳是怎么自动退出来的? 我看一些关于二战的影片、游戏里,火炮直射时,开火后

火炮的装弹机构有人工和自动两种,自动供弹的原理类似于自动或者半自动步枪。人工供弹则需要人工打开填弹口,装入炮弹。炮弹弹头发射后弹壳由于火炮的后座力从后方退出,也就是从装弹的地方自动退出是受地球引力影响。
2023-08-15 17:47:443

普通火炮和坦克火炮是怎样击发炮弹的?

原理同枪击发
2023-08-15 17:47:522

高温高压,但为什么火炮发射的炮弹不会在炮管里爆炸

炮弹前段有个起爆装置,就是说炮弹只有落地或者被东西击中起爆装置才会爆炸。
2023-08-15 17:48:224

为什么有些过春节放的火炮,可以用手捏响,里面是密集的小石子,这是什么原理

难道是摩擦擦着了里面的火药?危险啊
2023-08-15 17:48:314

火铳有哪些发展过程?

火炮是以发射火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的总称。火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诞生于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之后便走向战场。在从近代步入现代火炮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种类多、用途广、精度高、威力大的重要火力杀伤兵器系列。火炮的“鼻祖”是谁呢?据考证,是火铳。火铳初创于中国的元代。迄今,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门火铳,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尊我国元代至顺3年(1332年)制造的盏口铜铳,因其口部形似酒盏而被称为盏口铳或盏口炮。这门火铳,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炮还要早500年,是中国一位文物爱好者于1949年前在北京西郊的云居寺发现和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这门火铳上交给国家,开始存放在首都博物馆,以后交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这种火铳源于元朝管形火器的竹管开始被金属管所取代之时。原来用竹管制做的火枪和梨花枪等,这时已发展成为金属制成的火铳或手铳;而先前粗毛竹制成的突火枪,也变成用金属做的大型火铳。这种用金属制做的大型火铳,就是早期的火炮。元朝的火铳起初是用铜铸造的,所以也叫做“铜火铳”或“铜将军”。为什么说铜火铳是早期的火炮呢?这是因为火铳和火炮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火药能量将弹丸发射出去杀伤敌人的。两者在基本结构上也大同小异,都有身管、药室和发火装置,而且为了便于瞄准和操作都有炮架,以及身管都用金属制做等。因此,铜火铳的出现,对兵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枪、炮都起源于管形火器。金属管形火器出现后,为了操作使用方便,就将火器铸造得小一些;有时又为了增大射击威力,就将火器造得大一些。这种大小不同就类似于后来的枪、炮口径之别。但是,在枪、炮的界限未有明确区分之前,人们通常将金属管形火器统称为铳或火铳,或者火筒。
2023-08-15 17:48:551

高射炮的性能是怎样的?

高射炮指从地面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多数配有火控系统,能自动跟踪和瞄准目标。高射炮也可用于对地面或水上目标射击。高射炮的原理和构造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它装有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填机构,可连续地自动地装填和发射;大多装有随动装置,能自动瞄准和追随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还装有引信测合机,自动装定引信分划。小口径高射炮一般装有自动瞄准具,能不断地计算射击诸元。牵引式高射炮通常采用十字形或三角形炮床,使火炮具有360°方向射界。高射炮按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径分为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高射炮。口径小于60毫米的为小口径高射炮,60~100毫米的为中口径高射炮,超过100毫米的为大口径高射炮。小口径高射炮有的弹丸配用触发引信,靠直接命中毁伤目标;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的弹丸配用时间引信和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
2023-08-15 17:49:051

防空炮原理是啥?

高射炮从地面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多数配有火控系统,能自动跟踪和瞄准目标。高射炮也可用于对地面或水上目标射击。   高射炮按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径分为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高射炮。口径小于60毫米的为小口径高射炮,60~100毫米的为中口径高射炮,超过100毫米的为大口径高射炮。小口径高射炮有的弹丸配用触发引信,靠直接命中毁伤目标;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大、中口径高射炮的弹丸配用时间引信和近炸引信,靠弹丸破片毁伤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些国家用地空导弹逐步取代了大、中口径高射炮。但由于地空导弹在低空存在射击死区,小口径高射炮仍获得发展。
2023-08-15 17:49:171

古代火炮的弹丸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威力呢?

古代火炮的弹丸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不容易碎的实心弹,射程远,可以攻破城墙;还有一种就是易碎的,分实心或空心的,主要是靠碎片来杀伤人员。
2023-08-15 17:49:265

为什么古代火炮要点火?

试试看咯~~~~~~~·
2023-08-15 17:51:063

七年级历史火炮是怎么做的

火炮的鼻祖 “两军相遇,弓弩争先”,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战场上的攻守与拼杀陡增 几分惨烈。古代与弓弩共领风骚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炮的“远程”射击武器。这种 炮就是抛石机,从作战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认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称作“军 中第一攻击利器”。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我国周代,当时叫做“抛车”。春秋时期,抛石机已经被应 用于战事。据《范蠢兵法》记载,当时用抛石机可将重达6 千克的石头抛至100 多 米的距离——这比徒手抛扔石块远多了。 抛石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它实际上是一种依靠物体张力(如竹、木板弯曲时产 生的力)抛射弹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发射的抛石机由三部分构成。地上 的坚固沉重的长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弹射杆,顶上装有横梁的两根结实的柱子。 弹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绳索绑在长方形框架的两端,正 好位于支撑架下面的位置。平时绳索使弹射杆紧紧顶牢支撑架上的横梁。弹射杆的 顶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状,有时在弹射杆的顶端装一皮弹袋。弹射时,先用绞盘将 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弹袋里放进岩石或其它种类的弹体。 当用扳机装置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到垂直位置,并与横梁 撞击,用惯性将弹体以弧形轨道弹向目标。 抛石机在古代是一种攻守城池的有力武器,用它可抛掷大块石头,砸坏敌方城 墙和兵器;而越过城墙进入城内的石弹,可杀伤守城的敌兵,具有相当的威力。这 种抛石机除了抛掷石块外,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它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 上油料裹在石头上,点燃后发向敌营,烧杀敌人。在火器出现后,抛石机并没有立 即从战争舞台上消失,人们还利用它“力气”大的特长,用来抛射燃烧弹、毒药弹 和爆炸弹。 衡量抛石机的作战性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抛物重量;二是抛射距离。抛石机的 射程一般在50至300 步之间,石弹重量由数斤至上百斤不等。拽炮人数可根据目标 远近增减,普通抛石机需用40人,大型抛石机需用200 人至300 人拉拽,一次可将 重达200 至300 斤的石弹射到300 步之外,使对方“谍碎楼坍”,威力极大。 抛石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与后来的火炮相近。 原始炮车 抛石机发明伊始,即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城兵器,在频繁的战争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的抛石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必须在敌人阵地前埋设,操作 人员在敌人的弓箭射程内施工,容易导致伤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带轮子的 抛石机应运而生。公元200 年,曹操讨伐袁绍时,在抛石机的下面装了四个轮子, 叫霹雳车,亦叫做发石车。这种发石车可以在作坊里制成,不需临阵架设。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曹操率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内)迎击袁绍军队 的进攻,史称官渡之战。当时,袁绍率十余万步卒和骑兵攻占黎阳后,连中曹操用 兵之计,痛失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于是变分兵进击为 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使曹军决战。袁军兵至官渡,依托沙丘修筑工事,东 西计有数十里之长,形成了与曹军对峙之势。为了削弱曹军的力量,袁军在其营中 修筑土山,造高橹,以众多的弓奇手居高临下,在橹的防护下向曹营发射箭矢,使 曹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为了稳定防御态势,打破袁军的远战优势, 曹操集中了一批能工巧匠,造出了装有轮子的抛石机——霹雳车,并且利用夜色的 掩护和有利的气象条件,突然在袁军营垒前展开。顿时,无数石弹飞人袁营,坚固 的高橹被砸了个稀巴烂,大量弓弩手中弹丧命,小土山成了打击的大目标,袁军的 坚固工事损失惨重。霹雳车为官渡之战中曹军的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官渡之战以后的千余年里,历次攻守城之战几乎都有发石车的身影。唐朝武 德4 年(公元621 年),李世民在东定中原战争中率军攻打东都宫城时,使用了发 石车,抛射30千克重的石头可达200 步。公元645 年,在第一次东征作战中,唐军 连续12天用发石车、撞车,昼夜猛攻辽东城,给守敌造成了重大伤亡。公元757 年, 史思明攻打太原城,守将李光弼制造了用200 人挽索发射的巨型发石车,向城外大 量抛射石弹,这些石弹铺天盖地般向围城的守军袭来,每发石弹能伤数十人,打得 敌兵难以招架,最后只得收兵回营。公元1234年,元军攻打汴梁,架发石车数百只, 昼夜发射,所发射的石弹几乎填平了北宋的护城河。公元 1283 年正月,元军在进 攻南宋的关键一仗中,先对樊城发起总攻,先以熟悉水性的士兵潜人水中沉木断索, 烧毁浮桥,切断其与襄城的联系。接着兵分多路,并配以威力大、射程远的新式发 石车
2023-08-15 17:51:131

明朝的火炮是点火开炮吗

您好!是的。古代火炮最长使用的点火方式是火绳点火,跟火绳枪的点火原理相同,并不是用火把,这种点火方式一直到燧发枪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火炮都在用这种点火方式,后来燧发点火出现,但不久现代火炮出现,所以古代火炮最主要的点火方式是火绳点火。古代火炮发射程序先是清膛,把炮膛清理干净,然后装药,装药时要用带着皮手套的手捂住点火孔,然后装弹,用推弹杆推实,然后瞄准,炮长点火,中国叫车长,因为明朝火炮都装在制定的战车上,这种程序不使用于佛郎机炮。望采纳!
2023-08-15 17:51:201

管炮的原理

原理很简单,管炮就是将一系列的炮管叠加起来依次发射的火炮。
2023-08-15 17:51:291

中国火炮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弩箭“两军相遇,弓弩争先”,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战场上的攻守与拼杀陡增几分惨烈。古代与弓弩共领风骚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炮的“远程”射击武器。这种炮就是抛石机,从作战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认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称作“军中第一攻击利器”。相传抛石机发明于我国周代,当时叫做“抛车”。春秋时期,抛石机已经被应用于战事。据《范蠢兵法》记载,当时用抛石机可将重达6 千克的石头抛至100 多米的距离——这比徒手抛扔石块远多了。抛石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它实际上是一种依靠物体张力(如竹、木板弯曲时产生的力)抛射弹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发射的抛石机由三部分构成。地上的坚固沉重的长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弹射杆,顶上装有横梁的两根结实的柱子。弹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绳索绑在长方形框架的两端,正好位于支撑架下面的位置。平时绳索使弹射杆紧紧顶牢支撑架上的横梁。弹射杆的顶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状,有时在弹射杆的顶端装一皮弹袋。弹射时,先用绞盘将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弹袋里放进岩石或其它种类的弹体。当用扳机装置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到垂直位置,并与横梁撞击,用惯性将弹体以弧形轨道弹向目标。抛石机在古代是一种攻守城池的有力武器,用它可抛掷大块石头,砸坏敌方城墙和兵器;而越过城墙进入城内的石弹,可杀伤守城的敌兵,具有相当的威力。这种抛石机除了抛掷石块外,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它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上,点燃后发向敌营,烧杀敌人。在火器出现后,抛石机并没有立即从战争舞台上消失,人们还利用它“力气”大的特长,用来抛射燃烧弹、毒药弹和爆炸弹。抛石机衡量抛石机的作战性能主要有两点  一是抛物重量;二是抛射距离。抛石机的射程一般在50至300 步之间,石弹重量由数斤至上百斤不等。拽炮人数可根据目标 远近增减,普通抛石机需用40人,大型抛石机需用200 人至300 人拉拽,一次可将重达200 至300 斤的石弹射到300 步之外,使对方“谍碎楼坍”,威力极大。抛石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与后来的火炮相近。抛石机发明伊始,即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城兵器,在频繁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的抛石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必须在敌人阵地前埋设,操作人员在敌人的弓箭射程内施工,容易导致伤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带轮子的抛石机应运而生。公元200 年,曹操讨伐袁绍时,在抛石机的下面装了四个轮子,叫霹雳车,亦叫做发石车。这种发石车可以在作坊里制成,不需临阵架设.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曹操率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内)迎击袁绍军队的进攻,史称官渡之战。当时,袁绍率十余万步卒和骑兵攻占黎阳后,连中曹操用兵之计,痛失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于是变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使曹军决战。袁军兵至官渡,依托沙丘修筑工事,东西计有数十里之长,形成了与曹军对峙之势。为了削弱曹军的力量,袁军在其营中修筑土山,造高橹,以众多的弓奇手居高临下,在橹的防护下向曹营发射箭矢,使曹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为了稳定防御态势,打破袁军的远战优势,曹操集中了一批能工巧匠,造出了装有轮子的抛石机——霹雳车,并且利用夜色的掩护和有利的气象条件,突然在袁军营垒前展开。顿时,无数石弹飞人袁营,坚固的高橹被砸了个稀巴烂,大量弓弩手中弹丧命,小土山成了打击的大目标,袁军的坚固工事损失惨重。霹雳车为官渡之战中曹军的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官渡之战以后的千余年里,历次攻守城之战几乎都有发石车的身影。唐朝武德4 年(公元621 年),李世民在东定中原战争中率军攻打东都宫城时,使用了发石车,抛射30千克重的石头可达200 步。公元645 年,在第一次东征作战中,唐军连续12天用发石车、撞车,昼夜猛攻辽东城,给守敌造成了重大伤亡。公元757 年,史思明攻打太原城,守将李光弼制造了用200 人挽索发射的巨型发石车,向城外大量抛射石弹,这些石弹铺天盖地般向围城的守军袭来,每发石弹能伤数十人,打得敌兵难以招架,最后只得收兵回营。公元1234年,元军攻打汴梁,架发石车数百只,昼夜发射,所发射的石弹几乎填平了北宋的护城河。公元 1283 年正月,元军在进攻南宋的关键一仗中,先对樊城发起总攻,先以熟悉水性的士兵潜人水中沉木断索,烧毁浮桥,切断其与襄城的联系。接着兵分多路,并配以威力大、射程远的新式发石车,水陆夹攻樊城。北面战舰直趋城下;西南面元军先头部队撕破一个缺口,攻人城内;东北方向元军主力冒死强攻,终于破城而人。樊城陷落,襄阳如齿失唇。元军在加紧围攻的同时,间以喊话招降,而且以发石车不断轰击城楼。2 月,南宋主将吕文焕见突围无望,又慑于元军压力,终以城降。此战突破了南宋战略防御体系,为元军长驱直人南宋腹地打开了通道。纵观抛石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抛石机抛物重量轻,毁伤能力有限,在战场上只能击毙士兵,破坏战车等。发石车还可用做攻城武器。自从火药发明以后,发石车还可用来发射“火药弹”等燃物,因而成为纵火兵器。随着火箭、火铳的出现,发石车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连发技术的萌芽  发石车的效率较低,作战时往往贻误战机,而且抛射时投人人力较多,操作不便。为适应作战的需要,人们曾设想将它改进成连续抛射的兵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马钧的机械发明家,曾试验利用车轮不断转动的原理,制成了转轮式抛石机,称做“车轮炮”,能将石头连续抛射出去,加大了发射频率,提高了发石车的杀伤破坏威力。  据史料记载,马钧是个肯钻研的人,他曾创制过许多机械工具,如织绫机、翻车(即后来的龙骨水车)、指南车等。在一次战斗结束后,他看到缴获蜀军的战利品中,有许多据说是诸葛亮组织工匠制造的连弩。他认真而仔细地研究了这些连弩的机械部分,很受启发,认为这种弩机威力还可以提高好多倍。于是,他苦心钻研试验,终于制成了一种用于攻城的车轮炮。据有关资料记载,马钧在实践中能针对旧抛石机不能连续抛射的缺点,进行大胆的革新,采用旋转车轮这种方法,使装载着的数十块大石头连续飞抛出去,攻击敌城,这样抛出的石头能抛至数百步远。由此可见,这种车轮炮构思相当巧妙,结构也有其独特之处。在古代能有此设想和实践,实属难能可贵。  明代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中对马钧的车轮炮作了这样的说明:“每轮辐条十八根,长一尺四寸。每条左右傍铳二杆。铳内装火药铅子_一骡驮架二轮。以皮条护铁吕以固药子,连木架重二百余斤。三军附之。如临敌,将架置地,先取一轮安在柱上,随其高低转打。二军可执七十二人之器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车轮炮的威力相当大,效能比单个抛石机提高几十倍,并采用骡驮,运送转移方便灵活。它的结构设计也很合理,安装了转柱,便于车轮转动,一架车轮上可装36发石弹,一骡驮两轮,就有力发石弹炮。两个射手可以连续操作发射这么多石弹,其声势和威力可谓大矣!车轮炮的出现,可以说是射击兵器由单发到连发的最早尝试和探索,这为火炮向连动式发展提供了早期准备。
2023-08-15 17:5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