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请教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2023-08-23 13:11:01
共3条回复
LuckySXyd

你好,

1。震荡信号你可以在电感L处加上变压器即可取出

2. 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L与电容C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同时也是一个滤波器,将直流信号中的正弦波提取出来。由于信号在电路中会衰减,所以需要将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电路中的三极管就是放大用的,震荡信号从图中3处输入三极管,经过放大作用,再输入到C1与L中,补偿掉损失的部分,这样振荡器就可以维持稳定的振幅和频率了。关键元件就是C1,L与三极管T。

3.由于电容有“通交隔直”的作用,C2与C3的作用就是提供交流通路。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ardim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利用自耦变压器实现振荡信号的正反馈。①在磁芯上再绕一个输出线圈即获得输出信号。②接通直流电后,在阶跃信号激励下LC电路出现暂态解u(t)=eu207bu1d43u1d57·sⅰnωt,这是个减幅正弦振荡波,利用正反馈使减幅振荡变成等幅振荡。电感抽头接直流12V,因直流电压源内阻为0,故正弦信号通过电感抽头经直流电源接地(0V),也即抽头接至发射极。电感上端为-极性,抽头为0V,下端为+极性。③LC中的电容器提供正弦波,另外二个电容器提供交流通路。

gitcloud

c2是隔直耦合电容,c3是交流旁路电容

相关推荐

振荡电路基本原理是什么

振荡电路是一种电路,它能够持续地产生振荡信号。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滤波器组成一个闭环系统,放大器把输入信号放大,滤波器把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再反馈给放大器,放大器再把反馈信号放大,滤波器再把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以此类推,形成一个振荡的循环,从而产生振荡信号。
2023-08-15 20:32:511

震荡电路原理

振荡电流是一种大小和方向都随 周期发生变化的 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就叫做振荡电路。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原理充电完毕(放电开始): 电场能达到最大, 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技术应用正弦波振荡器在量测、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及遥控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调整放大器时,我们用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生一个频率和振幅均可以调整的正弦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以便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有没有失真,并且量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这种正弦信号发生器就是一个正弦波振荡器。它在各种放大电路的调整测试中是一种基本的实验仪器。在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机中,经常用高频正弦信号作为音频信号的"载波",对信号进行"调制"变换,以便于进行远距离的传输。高频振荡还可以直接作为加工的能源,例如焊接半导体器件引脚时使用的"超声波压焊机",就是利用60KHz左右的正弦波(即超声波)作为焊接的"能源"。那么一个正弦波振荡器为什么能够自己产生一个正弦波的振荡呢?它产生的正弦振荡又怎么能够满足我们所提出来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要求呢?最后,这个正弦振荡在外界干扰之下又怎么能够维持其确定的振荡频率和振幅呢?这些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放大电路是典型的两端口网络,振荡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单端口网络,只有一个射频信号的输出端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射频放大电路和射频振荡电路都是直流电的能量转换到特定频率射频信号的能量。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振荡电路没有射频信号的输入而放大电路必须有射频信号的输入。振荡电路的技术指标包括:出射频信号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②输出射频信号振幅的准确性和稳定度;③输出射频信号的波形失真度;④射频信号输出端口的阻抗和最大输出功率。对于射频振荡电路的设计都需要按照上述技术指标进行。通常在射频信号源的参数中也可以找到上述技术指标。振荡器通常可以分为反馈型振荡电路和负阻型振荡电路。反馈型振荡电路是由含有两端口的射频晶体管两端口网络和一个反馈网络构成。如使用双极型晶体管或者场效应管构成的振荡电路采用在射频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网络和频率选择网络形成振荡电路。负阻型振荡电路由射频负阻有源器件和频率选择网络构成,如使用雪崩二极管﹑隧道二极管﹑耿氏二极管等构成射频信号源。在负阻型振荡电路中通常不出现反馈网络,而反馈型振荡电路必须包含正反馈网络。因此,反馈网络是区分两种类型振荡电路的标志。通常反馈型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为射频的中低端频段,负阻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为射频的高端频段。负阻振荡电路更适合于工作在微波﹑毫米波等频率更高的频段。
2023-08-15 20:33:011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RC振荡电路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它可以生成正弦波信号。它包括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这两个元件通过放大器连接起来。当电路中施加一个直流电压时,电容器开始充电。电容器的电荷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会导致电压升高。当电容器达到一定电荷量时,它就会断开与放大器的连接,并将电荷量放大。这时,电流流过电阻,电阻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剩余的能量被电容器储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器的电荷量逐渐减少,电压也会随之下降。当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就会再次连接到放大器,并开始重新充电。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产生一个周期性的正弦波信号。振荡电路的频率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和电阻的电阻值。通过改变这些参数,可以调节振荡电路的频率。
2023-08-15 20:33:101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经典的振荡电路,可以用来产生正弦波振荡信号。它由电容器、放大器和外部电阻三部分组成。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用来存储能量,放大器用来放大信号,外部电阻用来把剩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在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会不断地从放大器中获取电流,然后用这些电流来充电。当电容器充电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开始释放电流,这时候放大器就会开始放大信号。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正弦波振荡信号。振荡频率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大小、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以及外部电阻的大小来调节。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23-08-15 20:33:171

什么是正弦波振荡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虚心请教各位了

高2物理课本上写得很明白,自己看去啊.
2023-08-15 20:33:283

lc正弦振荡电路原理是什么

LC振荡电路是由一个振荡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是由一个电感器(L)和一个电容器(C)组成的。这种电路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当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电感时,电感器会在其中产生一个电磁场。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时会产生电动势。当电容器充电时,电压增加,而当它放电时,电压降低。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振荡,在这种情况下叫做LC振荡。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路刚开始没有电流时,电容器上的电压为零。如果通过一个外部电源将电流引入电路,电流会通过电感器产生电磁场,同时电容器会开始充电,电压开始升高。当电容器充满电后,电流开始流经电容器而不是电感器。此时,电磁场开始消失,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压开始下降。电流继续流经电容器直到电压降到零。此时,电流重新开始流经电感器,电磁场重新产生,电容器重新充电,电压重新上升。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形成一个正弦波振荡。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取决于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值。频率计算公式为:f=1/(2*pi*sqrt(L*C))其中,f是频率,L是电感器的电感值(单位是亨),C是电容器的电容值(单位是法拉)。这个频率被称为自振频率。LC振荡电路也可以被用于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LC振荡电路是很常见的类型之一,因为它简单而高效。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和信号处理中,如电视机,无线电,收音机等。
2023-08-15 20:33:411

振荡电路原理

就是正反馈而已。
2023-08-15 20:33:513

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多谐震荡电路工作原理:当开关K闭合时,BG1获得正向的偏置电压,使BG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产生电流,从而使BG2同时获得正向的偏置电压导通,发光二极管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向电容充电,左负右正。当电容电压充到使BG1截止时,二极管停止发光,在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放电,放电时的回路是电容-发光二极管-电源-电阻-电容。因此,放电时间和电容的大小,还有电阻的大小有关系。当电容,放电完毕,BG1又开始导通,发光二极管又开始发光。因此,看到的就是,当开关K合上时,二极管发光,然后熄灭,在发光,熄灭。如此重复。 由于,波形是方形的,可以看作是很多正弦波的叠加,因此,叫多谐振荡器。这个简单的电路,能够利用一下,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2023-08-15 20:34:141

自激振荡电路原理是什么

自激振荡电路是一种能够在没有外部信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振荡的电路。它通常由一个电源,一些放大器,一些滤波器和振荡元件组成。其中,振荡元件如振荡管或晶体管提供了正反相互作用的馈电路,使得电路能够自我振荡。自激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振荡元件产生了一个振荡信号,放大器会将这个信号放大,而滤波器会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频带限制。放大和频带限制后的信号会反馈到振荡元件上,从而形成一个正反相互作用的闭环,使得电路能够自我振荡。自激振荡电路广泛应用在无线电技术中,如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中。同时也可用于音频领域,生成音频振荡,如电子音乐合成器,和无线通信等。
2023-08-15 20:34:211

文氏桥振荡器的振荡原理是什么?

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下:从电路构成看,电路由两个“桥臂”构成,R1、RF构成负反馈桥臂,并联RC网络和串联RC网络再串联构成正反馈桥臂。也就是说,文氏桥振荡器既有正反馈,又有负反馈。我们知道,正反馈电路是不稳定系统,那么,整个电路到底表现为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这要取决于正反馈和负反馈哪个占“上风”!负反馈增益为A1=1+RF/R1正反馈增益A2(jf)=1/(3+j(f/f0-f0/f))总增益A(jf)=A1*A2(jf)=(1+RF/R1)/(3+j(f/f0-f0/f))上式中f0=1/2πRC,先定性分析:频率无穷低时,即f趋于0时,f0/f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频率无穷高时,即f趋于∞时,f/f0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直观判断,是一个带通网络,事实上,的确如此,并且增益的峰值出现在f=f0此时A(jf)=(1+RF/R1)/3即:A(jf)是实数,也就是说,频率为f0的信号经过环路一周后,其相移为0°。RF/R1的值不同时,电路出现下述三种情况:a、A<1时,假如电路有一个扰动,扰动每经过环路一次,信号被衰减,负反馈占“上风”,电路是稳定系统,最终扰动趋于零。b、A>1时,假如电路有一个扰动,扰动每经过环路一次,信号被放大,正反馈占“上风”,电路是不稳定系统,出现幅度不断增大的振荡。c、A=1时,负反馈与正反馈“旗鼓相当”,电路为中性的稳定状态,出现扰动时,频率为f0的信号分量维持原有大小,无限的持续下去。显然,上述电路还会有问题,首先,实际不可能做到A=1,其次,振荡器的输出幅值不可控。为此,最好是开始时,振荡幅值足够大之前,A>1,振荡幅值达到预定的幅值之后,A=1,显然,这样的电路,需要加入一些非线性环节。下述电路就是这样的电路:
2023-08-15 20:34:312

cd4069振荡电路原理是什么

CD4069是一种CMOS振荡器,它由6个反相器组成,可以用来构建振荡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被放大到一定程度时,反相器会自动反转输出信号,从而形成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CD4069振荡电路的结构如下:它由一个输入电路、一个反相器、一个输出电路和一个放大器组成。输入电路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用来控制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反相器用来反转输入信号,从而形成正弦波振荡。输出电路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用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放大器用来放大输出信号,从而使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更加清晰。
2023-08-15 20:34:551

请教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你好,1。震荡信号你可以在电感L处加上变压器即可取出2.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L与电容C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同时也是一个滤波器,将直流信号中的正弦波提取出来。由于信号在电路中会衰减,所以需要将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电路中的三极管就是放大用的,震荡信号从图中3处输入三极管,经过放大作用,再输入到C1与L中,补偿掉损失的部分,这样振荡器就可以维持稳定的振幅和频率了。关键元件就是C1,L与三极管T。3.由于电容有“通交隔直”的作用,C2与C3的作用就是提供交流通路。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2023-08-15 20:35:051

在电路当中常有一些振荡电路:如自激振荡电路……它产生振荡的条件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要满足相位平衡,和振幅平衡,它无须外加信号就能产生一个一定幅度频率波形的交流信号,主要作用各种信号发生器,本机或载波振荡器
2023-08-15 20:35:15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工作原理

1、起振过程刚接通电源是,电路中存在各种电扰动,通过频率选择网络,通过反馈产生较大的反馈电压。通过线性放大和反馈的连续循环,振荡电压将不断增加。2、稳辐环节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从饱和区或截止区移向饱和区或截止区时。在非线性状态下工作时,增益逐渐减小。当放大器增益减小时,环路增益减小到1,振幅增长过程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扩展资料: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的电路特点: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降低振荡频率。普通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高。在正弦振荡频率较低的情况下,振荡电路中需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不仅使器件体积大、体积大、安装不便,而且使其难度大、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C振荡电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C振荡器
2023-08-15 20:35:251

RC振荡电路移相原理

电容的积分效应
2023-08-15 20:35:523

振荡电路的原理?

图中的元件(IC)是最著名的集成电路,555集成电路。这个电路有无数的经典应用,还有专门的电路集锦。电路U2组的是脉冲振荡电路。R2R5C4是定时元件。7脚是放电端,当7脚为高电平时电源通过R2R5向电容C4充电,当电压达到6脚的翻转电平时,内7脚低电平。C4通过R5放电。当6脚电平低于一定值是内部电路再翻转。这就是振荡原理。具体的你可以网搜,555电路。
2023-08-15 20:36:021

求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原理图

一般芯片晶振的接法网上能找到。只要根据规格书选好电容即可。一般规格书上有个负载电容。2个电容的话,每个电容的容值就是负载电容的2倍加上5~7pF。然后选一个常用溶质的。比如负载电容8pf的就选2个22pf的、12pf负载电容选个27pf的
2023-08-15 20:36:132

rc振荡电路原理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用以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RC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其中集成运放A作为放大电路,它的选频网络是一个由R、C元件组成的串并联网络,RF和R支路引入一个负反馈。由图可见,串并联网络中的R1、C1和R2、C2以及负反馈支路中的RF和R正好组成一个电桥的四个臂,因此这种电路又称为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RC振荡器工作原理 输出电压 uo经正反馈(兼选频)网络分压后,取uf作为同相比例电路的输入信号ui。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2、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若用电阻,电容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RC选频网络的选频作用不如LC谐振荡回路,故RC振荡器的波形和稳定度比LC振荡器差。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用以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RC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其中集成运放A作为放大电路,它的选频网络是一个由R、C元件组成的串并联网络,RF和R支路...rc振荡电路详解_r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RC振荡电路,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fo=1/2RC)的低频信号。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而对于LC振荡电路来说,一般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电路特点 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常用类型 RC移相式振荡器 具有电路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但选频作用较差,振幅不够稳定,频率调节不便,因此一般用于频率固定、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其振荡频率为:fo=1/(2RC) RC桥式振荡器 将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放大器结合起来即可构成RC振荡电路,
2023-08-15 20:37:191

rc振荡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rc振荡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如下:rc振荡电路的原理比较简单,可以说大部分振荡电路的原理都与rc振荡电路的原理相似:主要靠电磁在电感和电容中产生一个振动频率,使电能和磁能值都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交替变换产生振动电流。除了这两种电路,振荡电路还有很多,比如按信号的波形来分,振荡电路可以分正弦波电路和非正弦波电路,正弦波产生的波形比较接近于数学中的余弦正弦图像,并且稳定度比较高,而非正弦波电路恰好相反,产生的波形通常为矩形波,方形波等,稳定度也不如正弦波。rc振荡电路是什么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称为振荡电路,而振荡电流指的是大小和方向都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目前比较广泛受用的有rc振荡电路和lc振荡电路,但rc振荡电路的频率比lc振荡电路低,一般在2000赫兹以下,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体积小,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2023-08-15 20:37:421

三极管振荡电路原理是什么

三极管振荡电路是一种利用三极管的正反接功能,通过调节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使三极管在输出端产生振荡信号的电路。它常被用作电子频率计数器、时钟电路、信号源等的基础电路。三极管振荡电路的基本结构通常是由两个电容、一个电阻和一个三极管组成,形成了一个环路。当电路中的电容充放电,三极管在输出端反复导通和断开,产生振荡信号。振荡频率可以通过调节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来实现。三极管振荡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生成各种频率的振荡信号,也可以用来调节信号的频率。它还可以用作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2023-08-15 20:38:051

震荡电路的工作讲解?

主要有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LC回路,通过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换产程自由振荡。要维持振荡还要有具有正反馈的放大电路,LC振荡器又分为变压器耦合式和三点式振荡器,很多应用石英晶体的石英晶体振荡器,还有用集成运放组成的LC振荡器。由于器件不可能参数完全一致,因此在上电的瞬间两个三极管的状态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由于正反馈的作用越来越强烈,导致到达一个暂稳态。暂稳态期间另一个三极管静电容逐步充电后导通或者截止,状态发生翻转,到达另一个暂稳态。这样周而复始形成振荡。
2023-08-15 20:38:143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工作原理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图1震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
2023-08-15 20:38:241

电感三点式振荡原理是什么

电感三点式振荡是一种由电感和电容器构成的线性电子电路,用于产生正弦振荡信号。它通常用于通信、测量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感L和电容器C连接在一起时,电流在L和C之间来回流动,并在L和C之间交换能量。电流的变化导致电压的变化,并形成正弦振荡信号。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通过改变L和C的值来调节。此外,这种电路还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和较低的谐波失真,因此在许多应用中很受欢迎。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接线方式是:电感L、电容器C和继电器K之间的电路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并将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到电路的一个端点。当继电器的控制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会打开,开始产生正弦振荡信号。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节:1.改变电感L的值:电感L越大,振荡频率越低。2.改变电容器C的值:电容器C越大,振荡频率越高。3.改变继电器的控制电压:继电器的控制电压越大,振荡频率越低。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可以用于产生脉冲信号、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等多种信号。它还可以用于模拟振荡器、振荡管和其他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023-08-15 20:38:311

RLC振荡电路振荡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谁又能知道呢?
2023-08-15 20:38:413

麻烦大神解释下这个三极管自激震荡电路的详细工作原理,小白,不是很懂,麻烦详细解释下。。。。。。。谢

三极管自激振荡电路的电路组成方式很多,有常用的电蚊拍自激振荡电路,反激试开关电源自激振荡电路,特斯拉线圈等,其实原理第一和开关变压器的性质和三极管的特性是有密切联系的,这里不祥诉了,总的来说就是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初级线圈总是会抵销次级线圈的磁通量并自己再产生变化的磁通量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但有一个限制条件,这个和三极管相关,当电流到达三极管饱和,或者带线圈的集的电流等于基极电流乘以放大倍数时,电流不再增加,就没有感应电动势了,三极管就会释放能量后截止,然后再重复上面的过程。要启振必须是正反馈,记住这是关键。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B站关注“深度量子剖析”我的栏目。近期会讲一下自激振荡电路核心原理。学以前你可以先学习一下变压器原理。
2023-08-15 20:38:511

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案如下:振荡电路刚开始工作时,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路中便产生了电流扰动。这些电流扰动可能是接通电源的瞬间引起的电流突变,也可能是三极管或电路内部的噪声信号。这个电流扰动中包含了多种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这些信号就是振荡电路的初始输入信号。在振荡电路开始工作时,如果能满足AF》1,则通过振荡电路的放大与选频作用,就能将与选频网络频率相同的正弦波信号放大并反馈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而其他频率的信号则被选频网络抑制掉。这样就能使振荡电路在接通电源后,从小到大的建立起振荡,直至AF =1时,振荡幅度定下来。所以AF》1称为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振荡电路介绍在正确的振荡线路匹配下,从振荡线路输出的频率,称之为标称频率。实际的批量生产及振荡线路应用上,产品在室温环境(25oC)中都会有一些相对于中心频率的频率散布误差,这类型的频率容许误差的最大散布值,一般是以ppm来表示。在AT切割角度的石英晶体共振子主要是以厚度剪切振荡模态存在,石英晶体在共振时,除了基本波振荡之外,高阶的倍频共振也与基本波振荡同时存在于石英晶体的电极区域之间。
2023-08-15 20:39:251

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品牌型号:iPhone 13 系统:IOS15.4 振荡电路的电流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2023-08-15 20:39:491

震荡电路工作原理

原理:运用了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让电磁2种能量交替转化也就是说电能跟磁能都会有一个最大最小值也就有振荡一说了上面说的只不过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所有电子元件都会有损耗能量在电容跟电感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么被损耗,要么泄漏出外部能量会不断减小所以实际上的LC振荡电路都需要一个放大元件要么是三极管,要么是集成运放或者诸如74HC04那类数电IC利用这个放大元件,通过各种信号反馈方法使得这个不断被消耗的振荡信号被反馈放大作用:从而最终输出一个幅值跟频率比较稳定的信号
2023-08-15 20:40:041

震荡电路工作原理

原理:运用了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让电磁2种能量交替转化也就是说电能跟磁能都会有一个最大最小值也就有振荡一说了上面说的只不过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所有电子元件都会有损耗能量在电容跟电感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么被损耗,要么泄漏出外部能量会不断减小所以实际上的LC振荡电路都需要一个放大元件要么是三极管,要么是集成运放或者诸如74HC04那类数电IC利用这个放大元件,通过各种信号反馈方法使得这个不断被消耗的振荡信号被反馈放大作用:从而最终输出一个幅值跟频率比较稳定的信号
2023-08-15 20:40:301

555振荡电路的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555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555振荡电路是一种经典的时间常数振荡电路,它由一个555芯片构成。这个芯片具有三个内部触发器和五个外部引脚。它可以进行三种不同的操作模式:硬件触发、软件触发和自激振荡。在自激振荡模式下,电路中的两个电容(C1和C2)和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了一个RC滤波器。该电路振荡的频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f=1.44/((R1+2*R2)*C1)555振荡电路中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第三个引脚输出。这个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可以通过调整R1,R2,C1和C2的值来调节。具体实现和详细电路建模可以结合数学模型及具体实现来探讨。
2023-08-15 20:40:381

请教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你好,1。震荡信号你可以在电感L处加上变压器即可取出2.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L与电容C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同时也是一个滤波器,将直流信号中的正弦波提取出来。由于信号在电路中会衰减,所以需要将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电路中的三极管就是放大用的,震荡信号从图中3处输入三极管,经过放大作用,再输入到C1与L中,补偿掉损失的部分,这样振荡器就可以维持稳定的振幅和频率了。关键元件就是C1,L与三极管T。3.由于电容有“通交隔直”的作用,C2与C3的作用就是提供交流通路。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2023-08-15 20:40:491

压控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和特性是什么??

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工作原理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r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构成的适用于产生低频信号的电路。rc振荡电路,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fo=1/2πrc)的低频信号。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而对于lc振荡电路来说,一般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rc振荡电路首先是起振过程;其次进入稳定振荡阶段;之后是振荡频率,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ja=0,仅在f0处jf=0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f0=1/2πrc。可通过改变开关的位置来改变选频网络的电阻,实现频率粗调;通过改变电容c的大小实现频率的细调。另外,就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来讲,考虑到起振条件auf>1,一般应选取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2023-08-15 20:41:122

三极管震荡电路原理(带315M声表)

我觉得这是个共基极电容三端式振荡器,SAW在这里起短路作用,只有SAW谐振的频率,呈短路状态,才构成共基极放大器,此时正反馈最强,振荡器容易进入平衡状态。因此电路的振荡频率就是SAW的中心频率,频率稳定度也受限于SAW的带宽。
2023-08-15 20:41:354

自激振荡电路原理

自激振荡电路原理是一种用于实现信号振荡的电路,它能够将一个小的输入信号变为一个大的振荡信号。一般来说,自激振荡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滤波器组成,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反馈环路。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滤波器则过滤掉所有频率高于振荡频率的信号,反馈环路将滤波后的信号反馈给放大器,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最终形成一个大的振荡信号。自激振荡是指不外加激励信号而自行产生的恒稳和持续的振荡。如果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幅值和频率的输出信号,这种现象就是自激振荡。自激振荡器大多由放大器和正反馈电路组成。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能把直流形式的能量经振荡器转变为交变的形式,按自激振荡器产生交流的形式,分为正弦振荡器和非正弦振荡器。单级和两级放大电路是稳定的,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馈深度,就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为在低频段和高频段可以分别找出一个满足相移为180度的频率(满足相位条件),此时如果满足幅值条件|AF|=1,则将产生自激振荡。因此对三级及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必须采用校正措施来破坏自激振荡,达到电路稳定工作目的。在不少实用电路中,常将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合二为一”;而且,对于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也不再另加稳幅环节,而依靠晶体管特性的非线性起到稳幅作用。正弦波振荡电路常根据选频网络所用元件来命名,分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3种类型。
2023-08-15 20:41:511

振荡电路详细资料大全

振荡电流是一种大小和方向都随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就叫做振荡电路。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振荡电路 外文名 :oscillating circuit 举例 :LC回路 类型 :概念 类别 :电路 条件,原理,技术套用,分类, 条件 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由振荡电路产生。 振荡电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荡电路)的满足条件 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原理 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技术套用 正弦波振荡器在量测、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及遥控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套用。例如调整放大器时,我们用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生一个频率和振幅均可以调整的正弦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以便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有没有失真,并且量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这种正弦信号发生器就是一个正弦波振荡器。它在各种放大电路的调整测试中是一种基本的实验仪器。在无线电的传送和接收机中,经常用高频正弦信号作为音频信号的"载波",对信号进行"调制"变换,以便于进行远距离的传输。高频振荡还可以直接作为加工的能源,例如焊接半导体器件引脚时使用的"超音波压焊机",就是利用60KHz左右的正弦波(即超音波)作为焊接的"能源"。 那么一个正弦波振荡器为什么能够自己产生一个正弦波的振荡呢?它产生的正弦振荡又怎么能够满足我们所提出来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要求呢?最后,这个正弦振荡在外界干扰之下又怎么能够维持其确定的振荡频率和振幅呢?这些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放大电路是典型的两连线埠网路,振荡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单连线埠网路,只有一个射频信号的输出连线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射频放大电路和射频振荡电路都是直流电的能量转换到特定频率射频信号的能量。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振荡电路没有射频信号的输入而放大电路必须有射频信号的输入。振荡电路的技术指标包括:出射频信号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②输出射频信号振幅的准确性和稳定度;③输出射频信号的波形失真度;④射频信号输出连线埠的阻抗和最大输出功率。对于射频振荡电路的设计都需要按照上述技术指标进行。通常在射频信号源的参数中也可以找到上述技术指标。 振荡器通常可以分为反馈型振荡电路和负阻型振荡电路。 反馈型振荡电路是由含有两连线埠的射频电晶体两连线埠网路和一个反馈网路构成。如使用双极型电晶体或者场效应管构成的振荡电路采用在射频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网路和频率选择网路形成振荡电路。 负阻型振荡电路由射频负阻有源器件和频率选择网路构成,如使用雪崩二极体﹑隧道二极体﹑耿氏二极体等构成射频信号源。在负阻型振荡电路中通常不出现反馈网路,而反馈型振荡电路必须包含正反馈网路。因此,反馈网路是区分两种类型振荡电路的标志。通常反馈型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为射频的中低端频段,负阻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为射频的高端频段。负阻振荡电路更适合于工作在微波﹑毫米波等频率更高的频段。 分类 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一般由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和电子器件所组成。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相连而成的lc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种振荡电路,其固有频率为f=[sx(]1[]2πlc。 § 一种不用外加激励就能自行产生交流信号输出的电路。它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套用,如通信系统中发射机的载波振荡器、接收机中的本机振荡器、医疗仪器以及测量仪器中的信号源等。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按信号的波形来分,可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波形非常接近于正弦波或余弦波,且振荡频率比较稳定;非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波形是非正弦的脉冲波形,如方波、矩形波、锯齿波等。非正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不高。 在正弦波振荡器中,主要有L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等几种。这几种电路,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最稳定,LC电路次之,RC电路最差。R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较低,频率稳定度不高,但电路简单,频率变化范围大,常在低频段中套用。 在通信、广播、电视等设备中,振荡器正逐步实现集成化,这些集成化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设计方法等原则上与分立元件振荡电路相一致。由于积体电路的集成度愈来愈高,并在向系统功能发展,其内部电路日趋复杂,如果不从系统组成和单元电路原理这两方面同时着手,那是很难弄清某一集成晶片的,振荡器也不例外。
2023-08-15 20:42:121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工作原理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图1震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
2023-08-15 20:42:223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原理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原理:主要靠电磁在电感和电容中产生一个振动频率,使电能和磁能值都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交替变换产生振动电流。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方便。根据RC选频网络的不同形式,可以将RC振荡电路分为RC超前(或滞后)相移振荡电路和文氏电路振荡电路。其中集成运放A作为放大电路,它的选频网络是一个由R、C元件组成的串并联网络,RF和R"支路引入一个负反馈。由图可见,串并联网络中的R1、C1和R2、C2以及负反馈支路中的RF和R"正好组成一个电桥的四个臂,因此这种电路又称为文氏电桥振荡电路。整体性质:起振过程:刚接通电源时,电路中存在各种电扰动,经过选频网络通过反馈产生比较大的反馈电压。通过线性放大和反馈的不停循环,振荡电压就会不断增大。振荡频率: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改变R、C可改变振荡频率,R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在200KHz以下。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考虑到起振条件AuF>1, 一般应选取Rt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稳幅环节: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其增益逐渐下降,当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环路增益下降为1,振幅增长过程将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
2023-08-15 20:42:311

晶体管放大与振荡电路原理

放大电路请访问这个网页. http://202.115.21.138/wlxt/ncourse/mndl/web/%D2%C9%C4%D1%CE%CA%CC%E2image/2.htm 一个不计电阻的LC电路,就可以实现电磁振荡,故也称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的物理模型满足下列条件: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实际上LC电路有损耗,所以要用三极管放大电路补充损耗.一般是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放大电路与振荡电路的区别就是有无谐振电路和正反馈电路.
2023-08-15 20:43:082

分析多谐震荡电路工作原理

这个是红绿指示灯交替闪亮,这个电路图在逆变器上很常用
2023-08-15 20:43:252

请教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是指原边线圈的3个段分别接在晶体管的3个极。又称为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或哈特莱振荡电路。 特点: 1、易起振; 2、调节频率方便。采用可变电容可获得较宽的频率调节范围,一般用于产生几十兆赫兹以下的正弦波; 3、输出波形较差。
2023-08-15 20:43:471

自激振荡电路原理

自激振荡电路原理如下:自激多谐振荡器也叫无稳态 电路.两管的集电极各有一个 电容 分别接到另一管子的基极,起到交流 耦合 作用,形成正反馈电路,当接通 电源 的瞬间,某个管子先通,另一只管子截止,这时,导通管子的集电集有输出,集电极的电容将脉冲信号耦合到另一只管子的基极使另一只管子导通.这时原来导通的管子截止.这样两只管子轮流导通和截止,就产生了震荡 电流.
2023-08-15 20:43:571

高中物理lc振荡电路原理图解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穗余肆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猜轿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2023-08-15 20:44:06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工作原理

1、起振过程刚接通电源是,电路中存在各种电扰动,通过频率选择网络,通过反馈产生较大的反馈电压。通过线性放大和反馈的连续循环,振荡电压将不断增加。2、稳辐环节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从饱和区或截止区移向饱和区或截止区时。在非线性状态下工作时,增益逐渐减小。当放大器增益减小时,环路增益减小到1,振幅增长过程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扩展资料: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的电路特点: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降低振荡频率。普通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高。在正弦振荡频率较低的情况下,振荡电路中需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不仅使器件体积大、体积大、安装不便,而且使其难度大、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C振荡电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C振荡器
2023-08-15 20:44:27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工作原理

一、T1、T2组成两级共射放大电路,由于一级共射放大是反相放大,两级就是同相放大;二、两个电阻:R(16K) 2只, C(0.01)2只,是一个RC串并联移相网络,它的输入端是上面的那个R上边,而它的输出端是中间,这个RC电路的输入端接的就是两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而这个RC电路的输出端接的就是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闭环。三、RC串并联网络的相频特性是:仅对一个频率ωo=1/RC是零相移,对低于此频率和高于此频率分别呈正相移和负相移,这样一来,仅对这个ωo,结合两级同相放大器能实现正反馈(因为正反馈的条件是放大器的相移+反馈网络的相移=360°)。四、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是:对频率ωo传输系数最大,等于1/3,而对其它频率的传输系数都是小于1/3的。所以只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就能起振。而两级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远大于3的,这样一来,起振是没有问题,但是会带来严重的失真,解决办法是:设法使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稍稍大于3就行。五、为使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比3大,但不要大太多,引入两级间的电压串联负反馈,就是由那个带星号的电阻Rf(10K),将输出端信号引到T1的射极,与T1的射极电阻(1.2K)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由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计算公式可以估出这个引入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10/1.2)+1≈9。可知电路中的这个负反馈电阻Rf再小点(只要不小于2.4K就行 )也行。
2023-08-15 20:44:422

振荡电路接收与发射信号原理

原理是当in端输入一个信号(假设此时为正)使三极管进入工作状态的瞬间由于l1的存在,其集电极上就会出现一个反相信号,该信号被c1和c2分压后加到发射极,减低了发射极的电位,也就是拉大了vbe,显然是一个正反馈,再加上l1、c1和c2构成的谐振作用:应该是接近于晶体的固有频率315mhz的,所以就震荡起来了。单管lc自激振荡电路!r1,r2,r3构成bg1的静态工作点!l,c1是谐振回路!c2是正反馈电容!c3是信号输出!接通电源的瞬间lc回路里会产生充放电的衰减振荡电流信号!这信号通过c2在r2上形成反馈送达bg1的输入端!这信号被放大后送回lc回路以弥补被衰减的信号!这个振荡就能维持不断了!这就是自激振荡的原理!其中c2的大小很重要!太小不起振!太大电路阻塞!
2023-08-15 20:45:101

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石英晶体振荡器凭借其高精度和高稳定度,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下面,松季电子为你全解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一、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结构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二氧化硅的结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构成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它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圆形等),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各焊一根引线接到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石英晶体谐振器。   二、压电效应   若在石英晶体的两个电极上加一电场,晶片就会产生机械变形。反之,若在晶片的两侧施加机械压力,则在晶片相应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如果在晶片的两极上加交变电压,晶片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晶片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   三、符号和等效电路   当晶体不振动时,可把它看成一个平板电容器称为静电电容C,它的大小与晶片的几何尺寸、电极面积有关,一般约几个PF到几十PF。当晶体振荡时,机械振动的惯性可用电感L来等效。一般L的值为几十mH 到几百mH。晶片的弹性可用电容C来等效,C的值很小,一般只有0.0002~0.1pF。晶片振动时因摩擦而造成的损耗用R来等效,它的数值约为100Ω。由于晶片的等效电感很大,而C很小,R也小,因此回路的品质因数Q很大,可达1000~10000。加上晶片本身的谐振频率基本上只与晶片的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尺寸有关,而且可以做得精确,因此利用石英谐振器组成的振荡电路可获得很高的频率稳定度。   四、谐振频率   从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可知,它有两个谐振频率,1、即当L、C、R支路发生串联谐振时,它的等效阻抗最小(等于R)。串联揩振频率用fs表示,石英晶体对于串联揩振频率fs呈纯阻性,2、当频率高于fs时L、C、R支路呈感性,可与电容C。发生并联谐振,其并联频率用fd表示。 根据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可定性画出它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当频率低于串联谐振频率fs或者频率高于并联揩振频率fd时,石英晶体呈容性。   更多关于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疑问可直接咨询上海唐辉晶振
2023-08-15 20:45:201

振荡电路的作用,

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作用:正弦波振荡器在量测、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及遥控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调整放大器时,我们用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生一个频率和振幅均可以调整的正弦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以便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有没有失真,并且量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振荡电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荡电路)的满足条件: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2023-08-15 20:45:315

振荡变压器原理是什么

振荡变压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它可以将输入电压转换成不同的输出电压。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输入电压进行振荡来产生输出电压。振荡变压器包括两个线圈:一个输入线圈和一个输出线圈。输入线圈通过一个振荡电路产生振荡,输出线圈则根据输入线圈的振荡产生相应的输出电压。振荡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称为变压器的变比。变压器的变比可以通过调节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之间的电感来控制。振荡变压器在电力调频,电源适配器,无线电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2023-08-15 20:45:581

多个反相器组成环形振荡器原理是什么

多个反相器组成环形振荡器原理环形振荡器(RingOscillator)是由多个反相器组成的一种振荡电路,主要用于生成频率稳定的高频正弦波或方波信号。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多个反相器通过电路中的电缆相互连接。每个反相器都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并且可以输入一个信号并产生一个反相的输出信号。然后,第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一个外部的激励信号,并在其输出端产生一个反相的信号,这个信号经过其他的反相器,依次反相,最终回到第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反相器的时间延迟,环形电路中的信号不断构成了一个正弦波或方波信号,这就是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不同的反相器数量和类型,环形振荡器可以生成各种频率的振荡信号,并且具有频率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环形振荡器在许多电子系统中广泛应用,例如用于频率合成、时钟产生、数字信号处理等。
2023-08-15 20:46:061

rtc晶振原理是什么振荡电路反馈pp

RTC振荡电路原理RTC振荡电路是一种使用晶体振荡器(XO)产生时钟信号的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振荡电路中,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一个反馈电路,返回到振荡器的输入端,形成一个闭环。在振荡电路的反馈电路中,可以使用滤波器、增益元件、和其他电路元件,来调节振荡器的工作频率、振幅、和相位。晶振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晶振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在1Hz~100MHz之间。在振荡电路中,晶振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是一个正弦波信号,其频率和相位是稳定的。晶振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可以用来作为其他电路的时钟信号,或者用来驱动其他电路的输入端。晶振振荡电路的应用晶振振荡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和其他数字电子设备。晶振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用来作为系统的时钟信号,或者用来驱动其他电路的工作。例如,在计算在计算机系统中,晶振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用来作为主板的时钟信号,用来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在手机中,晶振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用来作为手机的时钟信号,用来控制手机的运行速度。总的来说,晶振振荡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元件,它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3-08-15 20:4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