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tda2030和51单片机做音频功率放大器求设计思路 框图及原理图

2023-08-23 16:23:42
共3条回复
snjk

兄弟,你这是什么东东啊?怎么还要用51单片机?你打算用单片机在这里做什么?控制功放的MUTE吗?要不你就用51控制一个音频控制芯片,例如TDA7313之类的,音频控制芯片的输出再接功放芯片。实现两个通道的切换,(你不是有音乐信号和话筒信号两种)还可以对输出音量的大小的进行改变。这样或许简单些!

真可

你想做毕设还是课设?51单片机在你的项目上没用啊,TDA2030倒是很简单。

北有云溪

tda2030?单片18w,音质很差劲!用LM3886tf吧,声音很暖!

相关推荐

单管放大器电路图 [单管放大器]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 (Rb1和电位器Rp的阻值)和Rb2 的电流远大于 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b2 u2219VCC RB1+Rb2U-UBE IE=B≈IC RE UB≈ UCE=UCC-IC(RC+RE) 电压放大倍数 AV=-β RC//RL rbe 输入电阻 ri =RB1//Rb2//rbe 输出电阻 ro ≈ R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 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然后算出I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IC ≈ IE= UE 算出IC(也可根据IC= RE UCC-UC,由U确定I),同时也能算出U=U-U,U=U-U。为了减小误差,提高 CCBEBECECE RC 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ui,检查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c) 图2—2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电阻RB1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1 ,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 等。 图2—3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 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i,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i和uo的有效值ui和uo,则 UAV=O Ui 2)输入电阻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2-4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和Ui,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i= UiUiUi =u2219R=u2219R IiURUS-Ui 测量时应注意: ① 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UR时必须分别测出Us和Ui,然后接UR=Us—Ui求出UR值。 ② 电阻R的值不易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 KΩ~2 KΩ。 3) 输出电阻的测量 按图2—4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的输出电压U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 UL= 即可求出ro RL u2219UO rO+RL UO -1)u2219RL UL rO=(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图2—4 4)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试(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P(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22Uo。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opp来。 5) 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与输入信号频率f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2—5所示,Avm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1/2倍,即0.707Aum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则通频带 fBW=fH-fL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V。为此,可采用前述测AV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 图2—5 图2—6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万用表(自备); 2.信号源; 3.示波器(自备);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电压表; 6.9011或9013。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为防止干扰,各电子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测量静态工作点 接通电源前,先将RP调到最大,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电源,调节RP使IC=2.0mA(即UE=3.0V),用数字电压表测量UB、UE、UC及用万用表测量Rb2值。 记入表 2—1中。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s,调节信号源的输出旋钮使Ui=15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用示波器同时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把结果记入表2—2中。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置Rc=3KΩ,RL=∞,ui适当,调节RP,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的电压波形,在uo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Ic和 Uo值,记入表2—3中。 测量Ic时,要先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即使Ui=0)。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C=3KΩ,RL=3KΩ,ui=0,调节RP使IC=2.0mA(可通过测量UE来估算IC)测出U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o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P,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o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和UCE值,把结果计入表2—4中。每次测IC和U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C=3KΩ,RL=3KΩ,按照实验原理(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P,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Uopp及Uo,记入表2—5中。 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置RC=3KΩ,RL=3KΩ,IC=2.0mA。输入1KHZ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Ui和UL记入表2—6中。 保持Us不变,断开RL,测量输出电压Uo,记入表2—6中。 7.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Ic=2.0mA,RC=3KΩ,RL=3KΩ。保持输入信号ui或us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Uo,记入表2—7中。 为了频率f取值合适,可先粗测一下,找出中频范围,然后再仔细读数。 说明:本实验内容较多,读者可根据扩展板上给出的不同条件做进一步研究。其中6和7可作为选作内容。 五.实验报告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的β=100,RB1=20KΩ,RB2=60KΩ,RC=2.4KΩ,RL=2.4KΩ。 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2.了解放大器干扰和自激振荡消除的方法。 3.能否用数字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UBE? 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UB、UE,再间接算出UBE的方法? 4.怎样测量RB1阻值? 5.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 UCE怎样变化?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有否影响? 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否影响? 7.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 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1KHZ,而不选100KHZ或更高? 8.测试中,如果将信号源、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2023-08-16 04:46:361

设计并制作一个可控放大器,放大器的增益可设置;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的通带、截止频率可调

找07年电子大赛的论文就是啊
2023-08-16 04:46:473

求讲解此图原理啊!急!

TDA2030典型电路,中国电子DIY之家有详细资料和制作实例
2023-08-16 04:46:552

多级放大电路原理图

一般情况下,单个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只有几十倍,这就很难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是使用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其实也是由多个单个三极管构成的,把单个三极管放大电路进行级联,就能组成多级放大电路。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放大电路每级之间怎么进行连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叫“耦合方式”的专业术语了,耦合方式是指多级放大电路各级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下图所示电路就是一个阻容耦合方式连接成的一个多级放大电路,电路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通过电容相连接。阻容耦合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前后级放大电路是通过电容相连接,所以各级之间的直流通路是相互断开的,各级的静态工作点之间互不影响。如果电容容量足够大,那么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输入信号是可以几乎无衰减的传送到后一级电路的。但是,阻容耦合方式的缺点也很显著,因为电容有“隔直”的作用,所以直流成分不能通过电容器,其次,电容器对变化缓慢的信号也会有比较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当变化缓慢的信号通过电容时会造成比较大的衰减。更重要的是,大容量的电容器很难集成到集成电路中,所以,阻容耦合电路不适合运用在集成的放大电路中。2、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变压器能够将信号转换成磁能的形式进行传送,所以所以变压器也能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元件来使用。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变压器T1将第一级的输出信号传送给第二级,变压器T2将第二级的输出信号传送给负载。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的重要优点是具有阻抗变换作用,因而可以应用在分立元件功率放大电路中;另外,电路前后级是通过磁能来实现耦合,所以各级之间的静态工作点相对独立,互不影响。阻抗变换:当负载阻抗和传输线特性阻抗不等,或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相连接时均会产生反射,会使损耗增加、功率容量减小、效率降低;只要在两段所需要匹配的传输线之间,插入一段或多段传输线段,就能完成不同阻抗之间的变换,以获得良好匹配。变压器耦合的缺点在于,低频特性差,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直流信号也无法通过变压器;而且变压器比较笨重,无法集成化。
2023-08-16 04:47:041

三极管二级放大电路放大100倍的原理图,急用 从1mv放大到0.1v

实用电路如下图,其中Rc=100Re,Rb的阻值要根据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而确定,原则是要使放大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出电压为Vcc/2.,Vcc=3V~5V,耦合电容C的类型和容量要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而定,如果信号频率较低,则选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如果信号频率很高,则选用高频特性较好而容量较小的电容。
2023-08-16 04:47:141

如图,电路中,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及原理

右边部分是仪表放大器电路的后级,功能是把差分信号变成单端信号,也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在这个电路图中是放大20倍,这个电压增益由比例电阻R8和R6的阻值之比决定,即增益AV=R8/R6=200k/10k=20。
2023-08-16 04:47:301

利用FPGA 怎样实现 可控放大器

数控放大器一 、引言随着可变增益放大技术的不断发展, 它在自动测控、智能测控、智能仪器仪表等重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改变方式主要有人工 (或机械) 和程控两大类(后者一般借助μP) ,具体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从理论上讲,改变集成运算放大器(运放) 的反馈电阻或输入电阻,即可改变放大器的增益。但简单地改变反馈电阻或输入电阻所得到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往往并不具备理想的性能,有的根本不能正常使用。二.方案论证与比较方案一、利用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改变反馈电阻图2场效应管特性曲线由图2 场效应管特性曲线可以看出,UDS小于1V,UGS不变时,ID随UDS的增加而增加,与电阻特性一致,并且UGS改变时ID—UDS曲线斜率跟着改变。也就是说,场效应管可以用作受UGS控制的压控电阻。该方案是将场效应管接入运放的T型反馈网络,使运放的等效反馈电阻随场效应管DS间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电路如图3所示。图3 利用场效应管的数控放大器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通过分压接到场效应管门极(G)。场效应管的源极(S)和漏极(D)间的电阻变化引起反馈电阻变化,继而引起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变化。T型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是:由上式看出,该方案的缺点是:当RT增加时放大倍数A会减小,而RT线性变化时,放大倍数A不是线性变化的。控制电压线性变化时,放大倍数不是线性变化。要得到线性变化的放大倍数,需要较复杂的软件支持。方案二、用集成多路模拟开关改变电阻用不同阻值的固定电阻,通过集成多路模拟开关 (如CD4051 等) ,将其分别接入运放的输入回路,以此来达到改变输入电阻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放大或衰减,即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其原理如图5 所示。图5 用集成多路模拟开关构成的程控增益放大器用集成多路模拟开关构成程控增益放大器,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即用数个运放分别接成同相输入深度负反馈放大器后串联成多级同相放大器,再用模拟开关控制各运放单元反相输入端外接电阻与公共地端的通、断状态,进而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上述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模拟开关的导通电阻影响放大器的增益,影响信号的传输精度。以CD4051 为例,测试发现,CD4051 的导通电阻RON随电源电压和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V DD = 5 V、V EE = 0 V 时, RON≈280Ω ,且随V i 的变化突变;当V DD > 10 V、V EE = 0 时, RON≈100Ω ,且随V i的变化缓变。可见,适当提高CD4051 的VDD有利于减小RON的影响,但应同时相应提高选通控制端A、B、C的输入逻辑电平。如V DD = 12 V ( V EE = 0 V) ,可采用电源电压上拉箝位的办法,上拉电阻的阻值取1. 5 kΩ以上,使选通控制信号的有效高电平不低于6 V. 这样既保证CD4051 理想导通( RON小) ,又实现了CMOS电平与TTL 电平之间的转换(μP 一般为TTL 电平) ,也可以选用性能更优的模拟开关。也可以用微继电器作为切换开关,再用CD4051 去控制微继电器动作。因微继电器的接通电阻很小(一般在mΩ 量级) ,故可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缺点。还可以直接由μP 去控制微继电器,但这样占用μP 口线较多,还要在μP 与微继电器之间加驱动电路。方案三、程控衰减运放的输入或输出信号幅度的电路如图6 所示,由电阻R1~ R9 和模拟开关CD4051 组成无源衰减网络,在网络之前或之后接上固定增益的放大器,利用μP 程控衰减放大器的输入或输出信号幅度,同样实现了程控放大的目的。图中使用了由通用运放LM747构成的两个电压跟随器,以隔离网络对前、后级的影响。若输入信号弱,应先放大后衰减;反之,应先衰减后放大。图6 程控无源衰减网络该电路的优点是无论CD4051 的选通控制端如何设置,放大器都不会处于开环状态,缺点仍是CD4051的导通电阻影响放大器的增益。方案四、 利用DAC内部电阻网络作为运放的反馈电阻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D/A芯片AD7523的电阻权网络改变反馈电压进而控制电路增益。又考虑到AD7523是一种廉价型的8位D/A转换芯片,其输出Vout=Dn×Vref/28,其中Dn为8位数字量输入的二进制值,可满足28=256 挡增益调节,满足题目步进0. 25db的精度要求。它由CMOS电流开关和梯形电阻网络构成,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AD7523 来实现信号的程控衰减。但由于AD7523对输入参考电压Vref有一定幅度要求,为使输入信号在mV~V每一数量级都有较精确的增益,最好使信号在到达 AD7523前经过一个适应性的幅度放大调整,再通过AD7523衰减后进行相应的后级放大,并使前后级增益积为60dB,与AD7523的衰减分母抵消,即可实现程控放大。三、系统设计1、 系统设计与总体流程如图1:八位按键D/A转换放大器部分图1 系统方框图2.根据题目的要求,经过仔细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了整体的设计方案: DA转化,控制放大器的增益,电流输出型DAC 内含R - 2 R 电阻网络,可以作为运放的反馈电阻或输入电阻,在DAC 输入数据的控制下,实现放大器增益的程控改变。用单片集成单DAC ,如AD7523等,作为运放的可变反馈电阻。具体电路如图4 所示,图中的运放为通用运放LM324 , A1 起缓冲作用。该放大器的增益A v = A v =V o/V i= -1/N (3)式中N 为DAC 的数字输入量。AD7523 ( 8 位) 的A v 的范围为256/ 255 ~ 256 。因AD7523的基准输入端(15 脚) 和反馈端(16脚) 可输入正、负两种极性的电压, 故可用交流信号输入作为交流放大器,此时宜选用频带较宽的运放,如LM733 、μA771 、AD507 、OPA606 等,但必须注意失调调零,避免在大增益时出现直流饱和。图4 用单DAC 构成的程控增益放大器AD7523构成的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可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转换、滤波,并能把器件中的多个功能模块互联,对电路进行重构,还可调整电路的增益、带宽和阈值。如图所示是采用A/D 转换器AD7523构成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由8位数据来控制增益,使增益在1~256范围内变化, AD7523片内有模拟开关和R-2R梯形网络,额定阻值为5~20kΩ,中心值为10kΩ。若从RFB端直接输入信号,侧输入电阻很低,所以在前面接入缓冲放大器Al,起到倒相的作用。若从Al的同相端输入,则可得到同相信号。对于可变增益放大器,若增益高,则失调电压大,因此需要对运放进行准确调零,尤其要注意Al的输出。在RFB端串联电位器RP2进行增益的校准。运放A2由于负反馈可变,设定增益越大,闭环频率响应越坏。需要选用增益可变范围窄或开环频率特性好的运放。对于小功率或精密运放,因为牺牲了交流特性,所以当输入几千赫兹以上的信号时应予以注意。
2023-08-16 04:47:501

桥式经过OPA379运放放大原理图(不一定非要型号的放大器别的举例也行)

实用电路如下图。其中R2也可以用相同规格的热敏电阻,这样初始信号灵敏度会增大一倍。R3使用可调电阻,作用是使测量电桥在特定的温度点达到平衡(零电压输出)。单级放大电路形式简单,二级仪表放大器电路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降低对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要求。
2023-08-16 04:48:001

急求宽带放大器(2003 b题)原理图及论文

  宽带放大器  摘 要  本作品基于压控对数放大器设计,由主放大及输入输出电路、增益控制电路、显示及处理模块、测量电路和电源模块组成,具有宽带数字程控和数字AGC功能。其中的AD603的使用方便了程控增益,AD844的使用提高了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范围。由于综合应用了电容去耦、磁珠滤波等降噪措施,较好地抑制了放大器的噪声。  关键词: 压控对数放大器 宽带数字程控 数字AGC 降噪  一:方案比较与论证  分析题目要求,我们将本设计分为:主放大电路及输入输出电路、增益控制、键盘显示及处理、测量和稳压电源五大功能模块。各模块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各模块的关系  1.主放大器及输入输出电路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设计。此方案元器件成本低,易于购置。但  是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很长,尤其是短时间内手工制作难以保证可  靠性及指标,故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高速宽带集成运放设计。此方案优势是电路容易实现,指标和可靠性容易得到保证。故采用此方案。  2.增益控制电路  方案一:采用场效应管或三极管控制增益。主要利用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或三极管等效为压控电阻)实现增益控制,电路简单,调试复杂。  方案二: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实现。利用D/A转换器的VRef作信号的输入端,D/A的输出端做输出。用D/A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实现增益控制。此方案简单易行,但经实验知:当信号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不选此方案。  方案三:利用能够压控增益的放大器实现。其特点是可以用单片机方便地预置增益。  由于主放大器可以找到压控增益的器件,本系统采用方案三。  3. 有效值测量电路  方案一:采用真有效值转换器件测量,此方案电路简单、精度高。但价格较贵,同时器件难找。现有的有效值转换器件如AD637、AD737在较高频率段无法满足本题测量要求。  方案二:采用峰值检波测量。采用峰值检波电路,检出峰值经A/D转换后由单片机转换为有效值。电路简单可靠,但前提是信号是正弦波,否则误差较大。考虑到本题要求测量的是标准正弦波,因此选择本方案。  4. 稳压电源  方案一:线性稳压电源。其中包括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结构。并联型电路复杂,效率低,仅用于对调整速率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串联型电路比较简单,效率较高,尤其是若采用集成三端稳压器,更是方便可靠。  方案二:开关稳压电源。此方案效率高,但电路复杂, 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通常为几十~几百KHz,基波与很多谐波均在本放大器通频带内,极容易带来串扰。  电源模块选择方案一中的串联型稳压电源。  总体系统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系统框图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放大器链路的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主放大器电路图  图中注明了设计中每级增益的分配,并在下方依据器件的官方资料给出了各级-3dB通频带的上限。  通频带计算  如图2-1,系统通频带由BUF634缓冲器、两级AD603放大器和AD844放大器共同决定,由频率响应公式可知系统增益与频率的关系如下:  (式2-1)  式中:, , ,为器件资料中相应运放的通频带,为放大链路中各级放大器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经计算,系统3dB带宽,符合设计要求。  2.增益控制范围及精度  为实现60dB放大能力,本设计采取两级AD603级联和后级AD844放大电路的增益分配方式。依据资料,AD603采用的是增益为-11dB~31dB、带宽90MHz的工作方式,其每级增益为:  GAD603(dB)=40×Vg+10 (式2-2)  式中,Vg为AD603的增益控制电压,范围为-0.50V~0.50V。  按图3-3接法,AD844放大电路增益为17.8dB ,前级输入衰减6dB, 所以整个放大器的增益为:  G(dB)=2×GAD603+17.8-6=80×Vg+31.8 (式2-3)  Vg的变化范围为-0.5~0.5V,因此理论上的增益控制范围为-8.2~71.8 dB。  单片机通过D/A的输出电压控制AD603的增益,若采用的是8位D/A转换器,则D/A输入值KDA与AD603控制电压的对应关系为:  (式2-4)  式中,KDA为D/A的输入值。  由式2-3及式2-4可知增益G与D/A输入值KDA的对应关系为:  (式2-5)  则可得增益控制的理论精度为:  (式2-6)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电路满足对增益控制范围及精度的指标要求。  3.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AGC范围的计算式为:  G=20log(Vs2/Vs1)-20log(VOH/VOL) (式2-7)  式中,Vs2、Vs1分别为输入信号的最大和最小值;VOH、VOL分别为输出的最大和最小值。  由式2-7推知,当输入信号的有效值为0.0012VVi2.0V时,要保证输出电压有效值为4.5VVO5.5V,则AGC范围为64dB。图2-2给出了放大器在进入AGC模式后的传输特性在matlab中的仿真结果。由图知,此功能满足题目要求。  图2-2  4.系统噪声  本系统噪声主要由输入端电阻热噪声、BUF634电路噪声、AD603电路噪声及AD844电路噪声等引起。在最高增益60dB状态下,对系统各级噪声分别进行近似计算:  = (式2-8)  = (式2-9)  = (式2-10)  = (式2-11)  = (式2-12)  在式(2-8)~(2-12)中:取K=、T=300K、R=、B=90MHz;、、和表示各器件噪声系数,分别为4、1.3,1.3和2;B1、B2、B3、B4和 G1、G2、G3m、G4m分别表示各器件的带宽和增益,具体数值如图2-1所示。由此进一步可推知,系统噪声有效值及峰峰值分别为:  =0.054V(式2-13)  Un峰峰==0.153V (式2-14)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电路可满足题目对噪声的指标要求。  5.运放之间的耦合电容  AD603的输入阻抗为100,为了保证9KHz以上的信号通过,把高通滤波的截止频率设置为8KHz。  由 可得,两个AD603之间应该加的电容的大小为:  C2====199nF (式2-15)  选标称值 C2=330 nF。  在buf634与AD603之间所加的电容值为:  C1==== 99nF (式2-16)  为了留一定的余量,取标称值C1=220 nF  同理可得,在AD603与AD844之间的电容为:C3=220 nF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实现  综合分析本题目的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要求,我们确定的总设计目标为完成题目全部功能和指标。各单元电路设计如下:  1. 输入缓冲电路  为了使输入阻抗 1K,带宽8KHz~10MHz,采用BB公司的BUF634来完成,本级增益为0dB 。具体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3-1 输入缓冲级电路图  考虑到通频带带宽的要求以及降低缓冲级的输入噪声,BUF634选用30MHz带宽的电路连接形式。BUF634具有高输入阻抗,为了降低系统引入的噪声和干扰,并且满足输入阻抗大于,在BUF634的输入端对地并接一电阻。  BUF634的输出端串接一100Ω电阻,与后级AD603的输入阻抗(100Ω)构成一衰减倍数为0.5的衰减器,以保证输入信号有较大的范围。  2.主放大电路  此电路可以由ADI公司的AD603完成。AD603在宽频带工作模式下,增益控制范围为-11dB~+31dB ,且控制电压与增益dB 数成线性关系,为达到设计目标可用两级级联。AD603的噪声谱密度只有1.3 ,能够满足低噪声的设计要求。  图3-2 主放大电路  其具体电路如上图2-2所示,其每级增益为  (式3-1)  其中,为AD603的增益控制电压,单位伏特,范围-0.50V~0.50V。故两级AD603的可控增益范围为-22dB~62dB,可以保证本电路有较大的增益预置范围和AGC控制范围。  3. 输出级放大电路  本级采用AD844放大电路完成,AD844具有高达2000V/us的压摆率和很强的带负载能力,开环输出电阻15,在电源为±15V、负载电阻为600Ω时,就能够使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达到8.40V。AD844的全功率带宽为20MHz,满足放大器带宽的要求。电路如图2-3所示。  图 3-3 输出级电路  鉴于主放大器AD603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5V,AD844输出阻抗约为15,为确保在600电阻负载上输出8.5V,则设计此级增益至少为:  (式3-2)  调试完成后,测得增益为7.67倍,即17.7dB。  4. 增益控制电路  采用AD7528实现。电路图如图3-4所示。  图3-4 增益控制电路  有效值测量电路  该电路由峰值检波(输出时电阻分压)和A/D转换电路实现。具体电路如图3-5所示。  图3-5  图3-5中,R1的作用是把检波电路输出的电压范围转换至A/D的输入电压范围0~5.0V。经过调试,最终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与A/D数值的关系为:  U有效=KAD×34.1+300 (式中,U有效 的单位mV) (式3-3)  其中的检波电路采用最常见的峰值检波形式,检波时常数以通频带的低端频率()为依据来设计。对应的周期为0.11ms,则检波时常数取1ms。具体器件的参数为: R1=100K,C1=10nF  电路  图3-5 峰值包络检波电路图  multisim仿真结果  图3-6  若采用如图3-7所示的电路图,则可以解决小振幅电压的测量问题,但该电路调试比较麻烦,故不采用。  图3-7 一种可测小振幅电压的检波电路  6. MCU及显示键盘系统  单片机采用AT89C55,键盘控制采用专用芯片ZLG7289A,使按键的处理和控制变得简单、易控。测量输出有效值、控制增益以及实现自动增益控制都可由具体的软件算法实现。采用128*64的图形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界面。  为了使放大器的实用性更好,我们还用PCF8583为系统扩展了掉电保护功能,可让预设的增益值长时间保持。  7.电源部分  电源提供+5V/1A、5V/0.5A 和15V/0.5A五路输出,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参数计算  A)输出5V电压时,输出的电流至少为1.5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9.5V。  在0.01s内稳压器件输入级电压变化为:  =4.06V (式3-4)  式中,U=9.5V为变压器交流输出电压值,Ud=2.3为LM323K的最小管压降。1.4V为二极管压降。  滤波电容C为:  式中,ΔUIP-P为稳压器输入端纹波电压的峰峰值;  T为电容放电时间;  IC为电容放电电流,可取Ic=I0。  取标程值 C=4700uf  B)输出+15V电压时,输出的电流至少为0.5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3.8V。  在0.01s内稳压器件输入级电压变化为:  =13.7V (式3-5)  滤波电容C为:  为了进一步减小纹波,取 C=3300uf  C)输出-15V电压时,输出的电流至少为0.5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3.8V。  与+15V计算方法相同,确定滤波电容为;  C=3300 uf (式3-7)  电路图  图3-8 电源电路  8. 去耦和降噪  (1)放大器级联时采用电容耦合,电容值依据通频带下限频率确定。  (2)放大器板上所有运放电源线及数字信号线均加磁珠和电容滤波。磁珠可滤除电流上的高频毛刺,电容滤除较低频率的干扰,它们配合在一起可较好地滤除电路上的串扰。其电路形式如图3-9所示。安装时尽量靠近IC电源和地。  (3)在两个焊接板之间传递模拟信号时用同 图3-9  轴线,以使传输阻抗匹配,并可减少空间电磁波对本电路的干扰。  (4)数字电路部分和模拟电路部分的电源严格分开,同时数字地和模拟地电源地一点相连。  (5)在BUF634的输入端及AD844的输出端都并联有小电阻,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使系统更加稳定。  四:系统软件设计与控制算法分析  1.软件功能和结构  本系统软件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功能模块各自独立,包括系统初始化、程控放大模块、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测量电压有效值、按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软件主体流程图如下图4-1所示。  图4-1主程序流程图 图4-2自动增益控制流程图  2.功能模块算法设计  (1)有效值测量模块 该模块利用峰值检波方式实现电压有效值的测量。采集峰值时,采取的是采样10次、均值滤波的方式,从而减小误差,使测量更准确。所测电压的有效值与A/D的值成线性对应关系,多测量几组数据,再由式3-3求出有效值。  (2)程控增益模块 增益控制字由式2-5确定。为了保护系统,软件对设置的增益范围进行了限定,当超出0~60dB时,则视为无效输入,并显示相应提示。  (3)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 当执行AGC功能时,输出信号经过检波后,由A/D转换送入单片机,然后与AGC输出电压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比较,根据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改变程控放大器的增益。单片机每次读取A/D的值经过运算输出控制电压总共需要60us左右的时间,本设计中软件增益控制约为100个执行周期,即。因此软件AGC的时常数约为6ms。根据不同的要求设定软件可方便的实现可变时常数AGC。其流程如图4-2所示。  (3)按键处理模块 此系统的按键功能包括选定设计要求的九级增益(数字键1~9)、任意增益(10dB~60dB)预设、AGC功能、日期时间的显示和预设。其中增益预设对输入数据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当输入数据超出范围时,显示相应的错误提示。  (4)显示模块 采用128*64的图形液晶显示模块显示预设的增益值以及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形象直观。预设时采用反显字符的方式提示正在进行的操作,界面友好。  (5)掉电保护功能 使用实时日历钟芯片PCF8583显示当前的时间、日期,并可对其预设,还利用其内部的低压RAM实现了掉电保护功能。  五:系统测试  测试条件  室温25℃,工频220V交流电源  测试仪器  胜利仪器 DT890 数字式万用表  Agilent 33120A 信号发生器 15MHZ  Tektronix TDS 210 数字示波器 60MHZ  测试方案、结果与结果分析  输入阻抗测试  图5-1 阻抗测试 图5-2 幅频特性测试  如图5-1连接,用示波器测量V和Vi,则输入电阻为:  = (式5-1)  表5-1 (R=1.2KΩ)  f(Hz) 5K 10K 20K 80K 500K 1M 2M 4M 6M 8M  V(mV) 468 424 420 420 424 420 420 408 400 392  Vi(mV) 170 148 172 172 168 172 152 156 148 128  Ri(K) 1.14 1.07 1.39 1.39 1.31 1.39 1.13 1.24 1.17 0.97  结果分析:经过测量,在5KHz到6MHz范围内满足输入阻抗1K,满足并超过了设计要求。  幅频特性测试  测试电路连接如下图5-3-2,改变不同频率,分别测试输入、输出电压,按下式计算增益,得出幅频特性。  , G=20lg AV (式5-2)  表5-2  f(Hz) 7K 10K 20K 500K 2M 5M 6M 12M  2.00 2.00 2.00 2.00 1.92 1.96 1.88 1.64  13.0 15.0 17.2 19.2 18.2 18.0 17.6 10.8  6.50 7.50 8.60 9.60 9.50 9.18 9.36 6.59  G(dB) 16.3 17.5 18.7 19.6 19.6 19.3 19.4 16.4  结论:由上表可看出,本放大器的3dB 带宽为7KHz~12MHz, 在20KHz~6MHz频带内增益起伏1dB ,满足并超过了题目的要求。  最大增益 G max=,电路接法同图(5-2)  表5-3  F 10K 50K 500K 6M  Vop-p(V) 17.0 19.8 20.0 21.6  Vip-p(mV) 20 20 20 20  Gm( dB ) 50.6 52.0 60.0 52.7  结果分析,本放大器的最大增益满足了发挥部分58dB 的要求,并达到了60 dB。  增益步进测试 测试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5-3 增益步进测试  6dB步进测试  G设( dB ) 10 16 22 28 34 40 52 46 58  Vi(mV) 50 50 50 50 20 20 20 20 20  V0(V) 0.161 0.364 0.632 1.240 1.030 1.900 7.440 4.080 16.200  V0/Vi 3.22 7.28 12.64 24.80 51.50 95.00 372.0 204.0 810.0  G测 10.2 17.2 22.0 27.9 34.2 39.6 51.4 46.2 58.2  | -G设| 0.2 1.2 0.0 0.1 0.2 0.4 0.6 0.2 0.2  表5-4 f=500kHz  结论:从上表可看出,6dB步进时测试的增益与预置的增益最大差值为1.2dB,达到发挥部分的要求。  2dB 步进测试表  表5-5 f=500kHz  G设( dB )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Vi(mV)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V0(V) 2.61 3.03 4.04 5.14 5.97 8.15 9.91 13.12  V0/Vi 130.5 151.5 202.0 257.0 298.5 407.4 495.5 660.7  G测 42.3 43.6 46.1 48.2 49.5 52.2 53.9 56.3  | G测-G设| 0.3 0.4 0.1 0.2 0.5 0.2 0.1 0.3  结论:由上表可以看出,预设增益2dB步进时测试的增益与预置的增益最大差值为0.5dB,达到发挥部分的要求。  输出有效值显示测试  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不同输出电压时的示波器显示值与液晶显示值,比较并计算出其误差。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5-6 f=1MHz G=20dB  Vi(mV) 5 25 50 100 200 300 400 500 560 580 600  Vo液晶(V) 0.30 0.30 0.37 0.89 1.90 2.96 3.93 4.92 5.71 5.78 5.78  (V) 0.05 0.25 0.50 1.00 2.00 3.00 4.00 5.00 5.60 5.80 6.00  0.25 0.05 0.13 0.11 0.10 0.04 0.07 0.08 0.11 0.02 0.22  测试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单片机测试显示的电压有效值在0.5V~5.8V之间时,误差较小。在此范围外,由于A/D的限制,无法正常测试显示。(前面已论述)  最大有效值输出  图5-4 最大有效值输出测量  设置增益G=40dB,调节使输出最大且不失真。  表5-7  f(Hz) 50K 100K 1M 2M 5M 6M  (V) 9.10 9.00 8.54 7.50 7.79 7.16  结论: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通频带内最大输出电压有效值大于6.00V,满足并超过设计基本及发挥部分的要求。  (6)AGC性能测量  切换电路到AGC功能,使输入信号从一个较小值逐渐增大,观察输出,找出输出能够稳定在4.5V~5.5V之间的输入信号范围。  图5-5 AGC性能测量  表5-8 f= 500kHz  Vi(mV) 50 100 500 800 1000 2000 5000 10000  Vo 4.89 4.86 5.22 5.17 5.25 5.00 5.23 5.30  结论: 经测试,输入信号幅值从50mV~10V之间变化时,输出能够稳定在4.8V~5.3V之间。所以,AGC控制系统的调整范围为 ,输出电压有效值稳定在4.8V到5.3V之间,满足了设计发挥部分的要求。  (7)输出噪声测试  图5-6 输出噪声测试  结果分析: 经测试,在增益为58dB 情况下,输出噪声电压峰-峰值为300mV , 满足题目要求。  (8) ‘其他"项功能测试  A:自动计时和校时功能  能够实时地显示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的时间信息。  B:掉电保护功能  在前面程控功能完成的前提下测试, 观察系统断电前后初始增益值是否改变。测试结果如下表:表5-9  断电前(dB) 10 28 40  重启后(dB) 10 28 40  结论:具有计时和校时的功能,掉电保护功能正常。  C. 输出限定提示  我们设定放大器的增益范围为8dB~60dB,当设定增益超过这个范围时,液晶将显示“Input Over!”的提示。经测试,此功能实现完好。  (9)电源测试  三路负载均为1K,用示波器测电压。  图5-7 电源输出电压测试  表5-10  +5V +15V -15V  输出电压(V) 4.97 14.87 -14.87  当输出电压降至95%时,电流为最大输出电流。  图5-8 电源最大电流测试  表5-11  +5V +15V -15V  最大电流(A) 1.50 0.56 0.67  给三路电源同时加上500的负载,用示波器测其纹波。  图5-9 稳压电源纹波测试  表5-12  +5V +15V -15V  纹波电压(mV) 12 15 18  结果分析:电源的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  六:总体结论  综合上述各部分的测试结果:本设计圆满地完成了题目基本部分的要求,还较好地完成了题目发挥部分的要求并扩展了掉电存储和输入限定等功能。前级降压、后级升压的设计不但扩展了AGC的范围,还提高了输出电压幅度。各种去耦和降噪措施的综合应用保证放大器稳定工作并且降低了噪声如果能对输出增益进行进一步实测校正或者使用性能更好的器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指标。  七.附录:  参考文献  ( 1 )《电子线路设计、试验、测试》 谢自美主编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 2 )《第四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第三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精选 1994-1999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4 )《 MCS-51 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何立民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 5 )《电子测量》 刘国林 殷贯西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 6 )《一种性能优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张淑娥 杨再旺 李文田 华北电力大学  2.整个系统完整的电路图  (1)主要功能实现电路  (2)最小系统板  (3)电源部分  3.重要芯片资料  器件特性:  ·“Linear in dB”Gain control  ·pin programmable gain ranges -11dB to +31dB with 90MHz  ·1.3 input noise spectral density  ·线性增益(以dB为单位)控制;  ·1.3输入噪声谱密度;  ·275输出信号压摆率;  ·90MHz 带宽下可实现-11dB到+31dB增益变化范围;  ·0.5 dB典型增益控制精度;  ·带宽独立于可变增益。  BUF634特性:  ·HIGH OUTPUT CURRENT: 250mA  ·SLEW RATE: 2000V/uf06ds  ·PIN-SELECTED BANDWIDTH:  30MHz to 180MHz  ·WIDE SUPPLY RANGE: uf0b12.25 to uf0b118V  AD 844特性:  ·Wide Bandwidth: 60 MHz at Gain of –1  ·Wide Bandwidth: 33 MHz at Gain of –10  ·Very High Output Slew Rate: Up to 2000 V/_s  ·20 MHz Full Power Bandwidth, 20 V p-p, RL = 500 _  ·Fast Settling: 100 ns to 0.1% (10 V Step)  ·Differential Gain Error: 0.03% at 4.4 MHz  ·Differential Phase Error: 0.158 at 4.4 MHz  ·High Output Drive: 650 mA into 50 _ Load  ·Low Offset Voltage: 150 mV Max (B Grade)  ·Low Quiescent Current: 6.5 mA  ·Available in Tape and Reel in Accordance with  ·EIA-481A Standard
2023-08-16 04:48:171

直流放大器原理图(protel)

兄弟做好没???。。共享一下,哈哈
2023-08-16 04:48:283

共射单级放大电路工作原理(有图)

ui 输入一个交流电流,可以认为是一个小嘎信号,C1是一个电容器同交流的,由于有直流电,要同交流电叠加就边了第二个图咯,之后到了C极,由于有电流放大作用pIb=Ic 就有第三个图啦,第4个图就是RL上的电压当佢系U5=VCC-RC*Ic 所以发射极是一个反向的放大电路
2023-08-16 04:48:361

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图

图片给出的是最简单的同相放大器。
2023-08-16 04:48:491

帮忙看一个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图,帮忙看看放大倍数的分析

Vo/Vi=1+R721(50R)/R721(33R)
2023-08-16 04:49:032

急!电气阀门定位器中的放大器工作原理是怎么的?最好能有个简图

去常熟春新的网站看看!他们是国内做电器定位器的!我大概知道的原理就是通过截流孔将气压调整从而和调整弹簧,还有挡盘的平衡来调整阀门的位置!
2023-08-16 04:49:401

三极管放大原理

三极管放大电路基本原理,这是一个关于三极管电路原理的说明文件。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分成NPN和PNP两种。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偏置电路。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右下图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另一个原因就是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2023-08-16 04:49:501

简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基本组成三极管T--起放大作用。负载电阻RC,RL--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偏置电路UCC(Vcc),RB--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耦合电容C1,C2—起隔直作用,输入电容C1保证信号加到发射结,不影响发射结偏置。输出电容C2保证信号输送到负载,不影响集电结偏置。(2) 静态和动态静态—ui=0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动态—ui≠0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交流工作状态。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如下图中(a),(b)所示。直流通路,即能通过直流的通路。从C、B、E向外看,有直流负载电阻、 Rc 、RB。交流通路,即能通过交流的电路通路。如从C、B、E向外看,有等效的交流负载电阻、 Rc//RL、 RB。直流电源和耦合电容对交流相当于短路。因为按迭加原理,交流电流流过直流电源时,没有压降。设C1、 C2 足够大,对信号而言,其上的交流压降近似为零,在交流通路中,可将耦合电容短路。 (a)直流通路     (b)交流通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2.静态分析(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根据直流通路图5-2(a)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IB、IC和UCE这些量代表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工作点,用Q表示。(2)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如下图所示。1. 在输出特性曲线X轴及Y轴上确定两个特殊点—UCC和UCC/Rc,即可画出直流负载线。2.由式UBE =UCC-IBRb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输入负载线,两线的交点即是Q。3. 得到Q点的参数IB、IC和UCE。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3. 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是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1) 微变等效电路的建立① 三极管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② 对于低频模型可以不考虑结电容的影响。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见下图(a)、图5-4(b)。 (a)    (b)其输入回路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 动态性能指标计算共发射极交流基本放大电路如下图(a)所示。 (a)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b)微变等效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vAv = = -βRL" / rbe输入电阻riri = = rbe // Rb1// Rb2≈rbe = rbb" +(1+β)26 / IE =300Ω+(1+β)26/ IE输出电阻RoRo = rce∥Rc≈Rc
2023-08-16 04:50:111

列举下下图(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中protel元件吧

Protel中好像没有LM324和TDA2030,其它的都是普通元件。这两款自己做一下元件库就可以了。极性电容、无极性电容、电阻、可调电阻、二极管、喇叭这些自带元件库里都能找到。
2023-08-16 04:50:211

请绘制差动放大器原理图并简述提高电桥灵敏度的方法有几种

灵敏度是电桥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电桥的灵敏度可以用电桥测量臂的单位相对变化量引出输出端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表示,即:Su=⊿Uo/(⊿R/R)或Si=⊿Io(⊿R/R)分别表示电桥的电压灵敏度和电流灵敏度。测量电桥的桥臂电阻一般都应该按最大灵敏度...
2023-08-16 04:50:311

悬赏,分析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分析出这个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 最好详细点

太模糊,小字看不清楚。
2023-08-16 04:50:391

自动平衡原图记录仪集成放大器原理

放大电路成像。平衡原图记录仪集成放大器由测量电路、放大电路、可逆电机和指示记录机构等几部分组成。工作时,将已知的信号与未知的被测信号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等,则差值将经放大器放大,驱动可逆电机和平衡机构,带动指示记录机构动作,与此同时,调节已知信号的大小,直到与被测信号相等,使输送给放大器的信号等于零。此时,指示记录机构反映的读数即为被测量的大小。
2023-08-16 04:50:581

用LM324和CD4051可编程仪器放大器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LM324和CD4051不可以编程,LM324是运算放大器。CD4051是8通道模拟开关。
2023-08-16 04:51:103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共射电路是放大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三极管接法,信号由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输入,从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因为发射极为共同接地端,故命名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射电路是放大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三极管接法,信号由三极3极管3种基本电路(接法)(1张)管基极和发射极输入,从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因为发射极为共同接地端,故命名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反相;2、有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增益;3、一般用作放大电路的中间级。4、共射极放大器的集电极跟零电位点之间是输出端,接负载电阻.掌握了解作为最常用的放大电路,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内容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信号传递上图所示,共射极放大电路所要放大的是交流小信号Vi,Vi通过耦合电容C1以电压的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Vcc和Rb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三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Vcc和Rc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Vcc,Rc和三极管CE极构成输出回路。RL是负载电阻。
2023-08-16 04:51:201

手机屏幕放大器是什么原理

手机屏幕放大器是根据菲涅尔镜片原理制作完成的,主要原理是由涡形螺纹同心圆由里及外层层扩散光圈形成放大效应图。其采用涡形螺纹同心圆在高透材质上层层刻录制作而成的。手机屏幕放大器的缺点主要是由于螺纹效应放大中所产生的光圈效应会产生图像色彩失真及图像效果失真。手机屏幕也称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荧幕尺寸依荧幕对角线计算,通常以英寸作单位,指荧幕对角的长度。屏幕材质引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2023-08-16 04:51:281

protel99se原理图中如何制作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图库,比如说制作双运算放大器LM358P

如果你自己画的器件原理图和封装的话,在画原理图的界面里,添加你刚画好的封装就可以了。如果是个数少的话,你一个个的添加封装也就那么点事
2023-08-16 04:51:381

能不能来个人告诉我一下集成运算放大器F006的原理啊。 附上原理图。急!!

这是一款国产运放,非常老了,连数据手册都找不到了,估计也很难买到!运放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但是如果要详细分析这个F006的话,得找本很老的模电书才可能有(80年代以前的)。
2023-08-16 04:51:482

请大神帮我分析下这个运算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图啊~~~

这个图问题很多,增益设置不合理Q1可以看做射极跟随器,R1R2负反馈(增益为2)。DAC输出0-5V,R4上就是0——10V。R3R4电流基本一样,R3上压差就是(0~10V)*20.5/7.32约等于0~30V,超过电源电压。Q3Q4是比例电流源,Q2没用,将Q3的BC极短接即可。电流增益R3/R8=30R3/R8≈30,电流又放大30倍,R5/R8约等于140倍,电压放大140倍增益太大,输入1mv输出就饱和了。1mv*2*3*30*30*140=756V设计电路多参考别人的图纸,少拍脑瓜。
2023-08-16 04:51:582

这是我们低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仿真时成那样了?为什么?怎么调?

图看不清楚
2023-08-16 04:52:182

设计并制作一个可控放大器,放大器的增益可设置;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的通带、截止频率可调

程控放大器(ad603)2007-09-04 19:30本设计由三个模块电路构成:前级放大电路(带AGC部分)、后级放大电路和单片机显示与控制模块。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宽带运算放大器AD603两级级联放大输入信号,输出放大一定倍数的电压,经过后级放大电路达到大于8V的有效值输出。ADUC812的单片机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模块除可以程控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外,还可以实时显示输出电压有效值。 本设计采用高级压控增益器件,进行合理的级联和阻抗匹配,加入后级负反馈互补输出级,全面提高了增益带宽积和输出电压幅度。应用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增益进行预置和控制,AGC稳定性好,可控范围大,完成了题目的所有基本和发挥要求。 方案论证与比较 1.可控增益放大器部分 方案一 简单的放大电路可以由三极管搭接的放大电路实现,图1为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图。为了满足增益6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对电路输出用二极管检波产生反馈电压调节前级电路实现自动增益的调节。本方案由于大量采用分立元件,如三极管等,电路比较复杂,工作点难于调整,尤其增益的定量调节非常困难。此外,由于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方案二 为了易于实现最大60dB增益的调节,可以采用D/A芯片AD7520的电阻权网络改变反馈电压进而控制电路增益。又考虑到AD7520是一种廉价型的10位D/A转换芯片,其输出Vout=Dn×Vref/210,其中Dn为10位数字量输入的二进制值,可满足210=1024挡增益调节,满足题目的精度要求。它由CMOS电流开关和梯形电阻网络构成,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化等特点,故可以采用AD7520来实现信号的程控衰减。但由于AD7520对输入参考电压Vref有一定幅度要求,为使输入信号在mV~V每一数量级都有较精确的增益,最好使信号在到达AD7520前经过一个适应性的幅度放大调整,再通过AD7520衰减后进行相应的后级放大,并使前后级增益积为1024,与AD7520的衰减分母抵消,即可实现程控放大。但AD7520对输入范围有要求,具体实现起来比较复杂,而且转化非线性误差大,带宽只有几kHz,不能满足频带要求。 方案三 根据题目对放大电路的增益可控的要求,考虑直接选取可调增益的运放实现,如运放AD603。其内部由R-2R梯形电阻网络和固定增益放大器构成,加在其梯型网络输入端的信号经衰减后,由固定增益放大器输出,衰减量是由加在增益控制接口的参考电压决定;而这个参考电压可通过单片机进行运算并控制D/A芯片输出控制电压得来,从而实现较精确的数控。此外AD603能提供由直流到30MHz以上的工作带宽,单级实际工作时可提供超过20dB的增益,两级级联后即可得到40dB以上的增益,通过后级放大器放大输出,在高频时也可提供超过60dB的增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路集成度高、条理较清晰、控制方便、易于数字化用单片机处理。 2.后级固定增益部分 由两片AD603级联构成的前级放大电路,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前级放大。由于AD603的最大输出电压较小,不能满足题目要求,所以前级放大信号需经过后级放大达到更高的输出有效值。 方案一 使用集成电路芯片。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有详细的文档说明。可是题目要求输出6V以上有效值,而在电子市场很难买到这样的芯片,而我们买到的如AD811,HA-2539 等芯片,虽然输出电压幅度能满足要求,但是很容易发生工作不稳定的情况。 方案二 使用分立元件自行搭建后级放大器。使用分立元件设计困难,调试繁琐,可是却可以经过计算得到最合适的输入输出阻抗、放大倍数等参数,电阻电容可根据需要更换,在此时看来较集成电路灵活。因此,我们决定自行设计后级放大器。 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考虑过的各种方案,我们认真取舍,充分利用模拟和数字系统各自的优点,发挥其优势,采用单片机预置和控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可控性;后级放大器使用由分立元件设计的推挽互补输出放大器,提高了输出电压有效值。我们使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数字算法控制下得到最合理的前级放大,使其放大倍数精确。图2所示即为本系统原理框图。 输入信号通过前级可控增益放大,放大倍数由单片机通过D/A转换提供的电压控制。AD603的Vg(=V1-V2)根据公式:增益GAIN=40×Vg+20(dB)来设定,而在AGC模式下,此控制电压Vg是由AGC电路的反馈电压得到,不受单片机控制。经过前级放大后的信号最后经过后级放大得到需要的输出信号,前级和后级增益的搭配,都是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的。输出电压经峰值检波电路得到,反馈到单片机,经运算和线性补偿得到有效值,同时单片机推动数码管显示出来。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 (1)直流稳压电源 本电源采用桥式全波整流、大电容滤波、三端稳压器件稳压的方法,产生各种直流电压,如正负15V,正负5V等都可以买到相应的固定输出的三端稳压芯片,如LM7815、LM7805。而电子市场上没有我们要求的前级和后级放大器所需要的+10V和+30V固定输出的三端稳压器件,所以我们采用LM317T可变输出的稳压芯片,典型电路图如图3。 交流输入经过电容滤波后的稳定的直流电送到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T的Vin端。LM317T是这样工作的:由Vin端给它提供工作电压以后,它便可以保持其+Vout端比其ADJ端的电压高1.25V。因此,我们只需用极小的电流来调整ADJ端的电压,便可在+Vout端得到比较大的电流输出,并且电压比ADJ端高出恒定的1.25V。 在LM317T的ADJ端加一个接地的滤波电容,会使纹波抑制比大幅度地提高,给高频小信号运算放大器提供非常稳定的电源。二极管的作用是当有意外情况使得LM317T的输入电压比输出电压还低的时候防止从输入端上有电流倒灌入LM317T引起其损坏。其电源电路见本刊网站。 (2)前级放大器和AGC AD603为单通道、低噪声、增益变化范围连续可调的可控增益放大器。带宽90MHz时增益变化范围为-11~+3ldB;带宽为9MHz时为9~51dB。增益变化范围可分三种模式进行控制:当 5脚与7脚断开时,增益变化范围为9~51dB,当5脚与7脚短接时,增益变化范因为-11~+3ldB,当5脚与7脚之间接一电阻时,可使增益变化范围进行平移。 AD603的简化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它由无源输入衰减器、增益控制界面和固定增益放大器三部分组成。图中加在梯型网络输入端(VINP)的信号经衰减后,由固定增益放大器输出,衰减量是由加在增益控制接口的电压决定。增益的调整与其自身电压值无关,而仅与其差值Vg有关,由于控制电压GPOS/GNEG端的输入电阻高达50MΩ,因而输入电流很小,致使片内控制电路对提供增益控制电压的外电路影响减小。以上特点很适合构成程控增益放大器。为了增大控制范围,我们采取两级AD603级联的方法,如图5所示。 使用AD603制作前置放大器时,主要考虑了共模干扰问题。前置放大器采用单端输入方式,这时要求运算放大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信号输入端阻抗平衡,否则在相位相同的电磁干扰情况下,将产生共模信号输出。 AD603输入阻抗为100Ω,低的输入阻抗将带来如功率、阻抗匹配等若干问题,因此我们在输入前级用三极管搭设了射极跟随器,用以提高输入阻抗。根据公式:Rin≈βRe,我们取β=150的高频三极管,取Re=1kΩ,使输入阻抗大于150kΩ。 有时由于接收环境的不同、外界干扰的影响,接收到信号的强弱可能变化很大。特别是传输图像信号时,由于频带宽、电磁干扰严重,不可能无畸变地远距离传输。当信号较弱时,图像的对比度变小,清晰度差且同步不稳定,无法成像;当信号较强时,会使后级接收端放大器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导致信号严重失真,而且还会将同步脉冲切割掉,得不到良好的图像。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即AGC电路。它取出放大器输出的峰值作为增益的控制电压,使最终输出的电压信号保持在某一峰峰值之间,输出较稳定的视频信号。 在图5中,两级AD603可构成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放大电路,图中由2N3904和R7组成一个检波器,用于检测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由C11形成自动增益控制电压Vagc,流进电容C11的电流为2N3906和2N3904两管的集电极电流之差,而且其大小随第二级AD603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变化而变化,这使得加在两级放大器1脚的自动增益控制电压Vagc随输出信号幅度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自动调整放大器增益的目的。 为了去除50Hz工频干扰和其它低频干扰,我们在两级AD603中作了巧妙的处理,级间加入的串联电容可以与AD603的输入阻抗形成一个高通滤波器,转折频率为1/2πRC,其中R为AD603的输入阻抗100Ω,C为典型的104磁片电容,得结果约15kHz,经测试正好满足衰减3dB起始点为10kHz,从20kHz开始幅频特性曲线平坦的要求。 (3)手动增益预置和控制的实现 开环增益手动控制的基本思路是由单片机数字程控,经D/A转换产生控制输出电压,加到图5中两块AD603的1脚来控制。我们本想利用ADUC812单片机自带的D/A转换功能,但经实践发现其D/A输出很不稳定,难以滤除,而控制电压要求纹波非常小,否则就会给输出信号带来很大噪声。故我们改变了设计,考虑使用电阻网络AD7520进行控制,其原理如图6所示。单片机通过74LS373给AD7520赋值,电阻R0用于调节AD7520的参考电压,从而由AMP1得到D/A结果,再由AMP2幅度搬移至前放所需的控制电压-0.5~+0.5V之间,提供给AD603。 (4)后级放大原理 图7为后级放大电路图,它是PSPICE 电路仿真时候的电路图, 可见本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单电源供电的对称互补电路。三极管选用的是B649A和D669A高频孪生对管,T1、T2组成前置放大级,T3、T4组成对称输出级。在输入信号为0时,调整R1的阻值,可以供给三极管适当的偏置,从而使R9和R10间的电位为Vcc/2。 静态时,通常输出点电位为Vcc/2,为了保证电路工作点的稳定性,我们使用R9、R10和C5将输出端和T1、T2输入端相连,以引入负反馈。 晶体管的ft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放大器的带宽。因为有源负载的频率特性和噪声特性较差,因此我们在电路中采用电阻做负载。使用分立元件制作后级放大器时,在指标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降低输入阻抗,以减少空间辐射带来的干扰。 (5)峰值检波电路 图8为峰值检波电路。峰值检波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使用AD637。 AD637真有效值检测器将输出的交流信号取样回来转换为直流,经过单片机的A/D转换后,显示在数码管上。输入电压不大的时候,AD637尚可正常工作;但是,当输出为最大到8V有效值的电压时,AD637工作将不正常,并且,随着频率的不同,AD637的工作状态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宜使用。另一种方案是,取样回来的输出电压经过二极管和电容进行峰值检波,并经过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进行衰减和保持后输入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显示,这样精度可以得到保证,不过会有一定的管压降,使用检波用肖特基二极管大概会有0.2V压降,完全可以通过单片机进行显示上的补偿。 (6)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是整个放大器控制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接收用户按键信息以控制增益;接收峰值检波电路的反馈电压以计算有效值;对AD603的增益控制电压进行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各个功能由不同的模块实现: 键盘检测模块 记录用户对键盘的操作,将设定的增益数值记录下来。 控制电压模块 根据用户对增益的设置,查表得到对D/A转换器的控制字串,输出给D/A转换器以产生精确的控制电压。 有效值模块 由于输入输出是标准的正弦信号,峰值检波电压值根据经验公式Vmax=√2Vrms计算,并经过线性修正得到有效值,经测试显示误差不超过0.5%。 显示模块 按用户需要将预置增益值或者有效值显现在数码管上。 总 结 通过对输入输出、频带、增益、AGC等各方面的测试,我们得到了如附表所列的性能。 专家点评:作品包括模拟和数字两大部分,采用集成电路与分立元器件结合的方案,集中了各自优势,收到设计简单、性能优良、实现较容易等效果。其中模拟前端由两块高性能集成宽带、低噪声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级联而成,负责信号放大并与单片机电路配合实现了增益控制;后级功率输出模块采用分立元器件构成,得到较高的输出电压范围;系统控制模块以ADUC812单片机为主,可完成增益设定、电压有效值计算和相关信息显示等功能。 系统采用电压反馈控制方式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AGC范围较宽。设计与制作中利用数模隔离、电源隔离、滤波和去耦等技术,以及PCB板合理布线、级间阻抗匹配和软件算法误差补偿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方案论证充分,各级电路参数确定、阻抗匹配设计合理;系统完成的功能完备,增益、带宽等主要指标均达到题目的要求。 设计中还应进一步注意高频放大器增益与带宽之间的关系,从题目要求出发,二者兼顾,以获取更好的带宽性能。 点评专家 刘开华,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成员。
2023-08-16 04:52:421

急求宽带放大器(2003 b题)原理图及论文

sb
2023-08-16 04:52:526

手机信号放大器原理图及制作

2023-08-16 04:53:071

音频放大器原理图求介绍 急求

你这电路放大部分应该是一个差不多20倍的放大。运放的供电 应该是一个12v另外一边用-12v,你这2边都用12v的VDD会无法工作。另外如果实际做板子 最好在vdd处加1个0.1uF的滤波电容。和那个22uF的并联。
2023-08-16 04:53:331

谁能给一个简单点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图??

低频截止频率可到10Hz,能达到你的要求吗?
2023-08-16 04:53:431

那位有手机信号放大器的原理图呢?

那个不是我写出来你就能运用的,等于纸上谈兵,你做的时间久了就自然知道了,装什么器件,后面的电缆长短都会对信号有损耗的
2023-08-16 04:54:051

谁能给我一个放大1000倍的放大器。思路或者原理图 合适的话追加100分

你总共财富还不到100分,到哪追加100分。
2023-08-16 04:54:143

请教三种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怎么画呢·

你结合课本看看,这是基本画法
2023-08-16 04:54:243

OCL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理解

U1为前置放大,R6、R1为负反馈电阻,U2为功率放大,R3、R2、C6为负反馈网络,D 1、D2为反电势保护二极管,R5、R3为消振网络,C1、C2、C4、C5为电源滤波电容,R4为负载(一般为扬声器)。当音量高到最大时,理论输出功率为Po=(Vcc/√2)^2/R4=(18/√2)^2/8=20.25W,实际输出功率受U2内部晶体管饱和压降、散热、IC内部过流过热保护等影响要比这小,约11W。
2023-08-16 04:55:591

急求一份程控放大滤波器论文做参考,要求有原理图的,比较完整。

首先理解一下你的意思输入(10mV)+放大(48dB,6dB步进)+带通(100~50KHz)+程控低通(1KHz~25KHz可变,步进1KHz,2fc 衰减8dB)不知道以上是否为你所需求?如果带通48dB ,2fc不超过40dB应该是衰减8dB 是这个意思吗?(这个需求是否太简单了,只需要2阶全极滤波器就可以实现) 如果正如上述所理解,那么你这个东西则不是很困难1, 程控放大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 1.1 6dB=2倍,12dB=4倍,18dB=8倍,24dB=16倍,36dB,42dB,48dB 可以采用两级MAX5426来实现,第一级采用固定放大2倍 例如 6dB 第一级=2,第二级=1,第三级=1,总放大=2 12db 第一级=2,第二级=2,第三级=1,总放大=4 以此类推 1.2 直接采用模拟乘法器进行倍数放大(简单) 1.3 采用8路模拟开关进行选择(方法最简单,成本最低,但是性能最差,难以实现精准设置)2,低通滤波器,比较简单,MAXIM上有很多开关电容可编程滤波器。 完全可以实现你的10% ,例如MAX260,262,261等, 通过输入频率来调整低通截止频率设置。3,参数显示, 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可否理解一个LCD荧幕显示 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置,和低通的设置?这个就更简单了 既然程控应该会用MCU或者其他单晶片处理IC来控制,那设计一个 12864的荧幕不就OK了。只能给你一些参考的建议, 具体还需自己动手别人只能指导你来完成不能替代你来设计 方案图纸:http://hi.baidu.com/solank/blog/item/6d43cd590c0f8bd09c820447.html
2023-08-16 04:56:271

电路图分析,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你好:——★1、LM358是运算放大器,每一个运算放大器都有 “+” 、 “-” 两个输入端:当输入端的电位 “+” 高于 “-” 的时侯,输出端输出高电位,反之则输出低电位。——★2、电路中运算放大器Ⅰ的②脚(“-” 输入端)为基准电压,由TL431提供精密稳压源,③脚是检测输入端:当(OUTPUT)输入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运算放大器Ⅰ的输出端①脚输出高电位。同理:此时运算放大器Ⅱ的输入端电压 “+” 高于 “-” ,运算放大器Ⅱ输出端⑦脚输出高电位,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3、当运算放大器的“+” 电位低于 “-” 的时侯,输出端输出低电位......所以检测端(OUTPUT)输入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运算放大器Ⅰ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Ⅱ也会输出低电位:绿色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
2023-08-16 04:56:403

用op37把0~75mV信号放大为0~7.5V信号,电路图怎么画

放大100倍 同相放大就哦了
2023-08-16 04:56:513

请问,三极管的电压放大电路,如何解析?谢谢

电压放大电路?是要放大电压的意思?
2023-08-16 04:57:326

tl084两级放大电路图!第一级放大30倍,第二级放大1000倍,共放大3000倍!急!!!谢谢!

按照同相放大接法,第一个30倍,选择反馈电阻÷反相端电阻=30即可,如30k和1k。第二个1000同理取值,如100k和100Ω。
2023-08-16 04:58:251

电路图分析,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你好:——★1、LM358是运算放大器,每一个运算放大器都有 “+” 、 “-” 两个输入端:当输入端的电位 “+” 高于 “-” 的时侯,输出端输出高电位,反之则输出低电位。——★2、电路中运算放大器Ⅰ的②脚(“-” 输入端)为基准电压,由TL431提供精密稳压源,③脚是检测输入端:当(OUTPUT)输入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运算放大器Ⅰ的输出端①脚输出高电位。同理:此时运算放大器Ⅱ的输入端电压 “+” 高于 “-” ,运算放大器Ⅱ输出端⑦脚输出高电位,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3、当运算放大器的“+” 电位低于 “-” 的时侯,输出端输出低电位......所以检测端(OUTPUT)输入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运算放大器Ⅰ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Ⅱ也会输出低电位:绿色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
2023-08-16 04:58:363

求根据给出的OCL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图,设计一个PCB板,高分

晕死,双12V供电,你这输出能有多大?后面还要这么多功率管!? 胆管?明显不是. 双12V供电的OCL功放IC多了去了.有必要这么多级来推吗? 这么做出来的效果堪比画蛇添足!
2023-08-16 04:58:44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楼主问题意思是:假设晶体管T工作在放大区,由近似分析得到IBQ,用T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出回路负载线以及IBQ得到的交点却又恰好可能在饱和区,这样的前后矛盾。如果楼主意思是我所描述的,那么第一:图解法是最为准确的解法,精度取决于你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图解法整个流程应该是:输入回路负载线与T输入特性曲线交点求出IBQ,再由输出特性曲线以及输出回路负载线及IBQ读出晶体管是工作在什么状态,以及UCE和ICQ这样精度是高,但是测试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过程麻烦。第二:近似分析假定T是在放大区,IC≈βIB(忽略了一些因素所得,学半导体原理的同学才能完全搞清楚,我也不懂,学模电更多是学怎么用,及知道怎么近似,近似是忽略什么)UBE≈0.7V(其实是在0.7V左右,如果输入回路直流电源够大,可以直接将UBE压降看成0.7V,如果电源更大,甚至可以忽略,这是看你要的精度)再结合输入回路电路图即可求出IB,再求出IC,结合输出回路电路图即可求出UCE。结合UCE判断你的假设正不正确。这样能快速分析晶体管的状态,但是存在着一定无处,有可能分析出来的结果在临界饱和或者截止附近,容易判断出错。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要么还是用图解法再分析一次,要么就用上你的电表测试吧。个人觉得,楼主是将两种方法混在了一起(也不是说不能这样),但你既然用了近似分析,就要承担近似分析带来的误差,如果出现楼主所描述情况,最好就单纯图解法,或者实际量一下。来自一个模电初学者的理解。。。。老司机们轻喷。。。。(PS:楼主最后结合图解得出ICQ,UCE和直接输出回路分析得出ICQ,UCE是一样道理,如果得出UCE小于UBE(小的程度大一点,那么误差可以忽略),认为就是在饱和区了)
2023-08-16 04:58:53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

共射电路是放大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三极管接法,信号由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输入,从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因为发射极为共同接地端,故命名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以三极 管的发射极为公共端。输入信号ui通过电容C1加到三极管的基 极,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又使集电极电流ic发生变 化,且ic的变化量是iB变化量的β倍。由于有集电极电压,uCE= UCC-iCRC,uCE中的变化量经耦合电容C2传送到输出端,从而得 到输出电压uo。当电路中的参数选择恰当时,便可得到比输入信 号大得多的输出电压,以达到放大的目的。作为最常用的放大电路,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内容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共射极放大电路所要放大的是交流小信号Vi,Vi通过耦合电容C1以电压的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Vcc和Rb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三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Vcc和Rc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Vcc,Rc和三极管CE极构成输出回路。RL是负载电阻。
2023-08-16 04:59:041

两级放大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

是对直流电压的放大还是对交流信号的放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输入的信号经过两次放大后才能得到需要的大小。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是三极管,三极管放大的原理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里面有详细的说明。有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
2023-08-16 04:59:262

直流放大器。老师要求用protel99se画原理图,画出PCB.请问下面的2个原理图符合要求吗?(实现自动切换)

LM3538???不是358??
2023-08-16 04:59:363

具有前置放大器的功率放大电路cad原理图usb端口?

不需要前置放大器的原理图,在CAD中就正常的话,前面的单口不需要用VB口诀表示,就用一个普通的音频接口就可以了。
2023-08-16 04:59:441

9012三极管 基本放大电路

首先你应该先知道电脑耳机孔的信号幅值才能合理地设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而且从你的电路上看,静态工作点肯定不是很合理的,发射极电阻Re就占用了近一半的工作电压幅度,所以出现饱和失真的可能性要更大些,当然在输入信号幅值过大时,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都可能出现。还有一个问题是Re阻值过大而Rc阻值过小,如果发射极电容的容量也很小的话,实际上没有什么电压放大作用,反而会衰减电压信号。
2023-08-16 04:59:541

求一高手画一音响放大器PCB图,有原理图!

不用高手画,自己也可以画音响放大器的PCB图,有原理图更好画的,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布局更好。可能你那100财富值是不会有高手来帮的。
2023-08-16 05: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