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

2023-08-26 05:23:59
共1条回复
小教板

剥削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以他们的政治文化维护该社会的私有制生产方式,维护该社会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压制和麻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同时,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也以自己的政治文化来指导自己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划分为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真正的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以此为基础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将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之中,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在树立起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责任感的同时,形成强烈的参政意识。人民群众真实地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地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前途,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发展。同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联系,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和政治领袖也形成了高度的信任感、认同感和支持感。

相关推荐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政治文化,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它是一个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对该社会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以及法律的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一旦这种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体系的生存危机,甚至解体。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各种结构之间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这是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将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
2023-08-25 17:54:351

中国的政治文化是什么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文化的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既可以是政治行为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团体;也可以是政治行为个体,如政治领袖、个体的公民等.   (2)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特别是群体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是如此.因此,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常都具有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政治心理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定势,其政治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政治思想传统,其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发育养成,形成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政治态度、情感等政治心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对政治制度、政党与政府政策、政治领袖等政治现象作出评价和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来总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反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因此也就必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功能实现的精神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将“以人为本”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与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所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只有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依据中国当代的实践去创新和发展,才具有中国特色.在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中,也只有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同时,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但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制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则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
2023-08-25 17:54:521

政治文化的内涵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被认为是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稳定的政治秩序不仅是指制度上的合理结构,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是指公民对其所在政治系统的政治制度的内在认同和信仰。在一个国家中,当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相互适应时,政治体系就相对稳定;反之,则会出现动荡和混乱。
2023-08-25 17:55:021

政治文化有什么作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如孔子儒家的周礼、仁政等就是政治文化。有赖它维持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英美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君子(英王。美国曾受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信仰程度,决定了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他们的权力大小与权力运作方式有所不同。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意识在作祟。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经历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几百年的蕴壤培育推动着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文明进步。一般政治文化形成和成熟是续渐的、缓慢的、稳定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跟不上政治体系、制度的变化,产生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和谐。导致其政治体系、制度的不稳固而左右摇摆。但是政治文化毕竟是上层建筑,它决定于产生力和产生关系这些经济基础。而关于政治的社会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这段描述:实际上政治从来都是社会化的,所谓政治的社会化,就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启蒙、普及、深化政治文化教育的过程。这过程普遍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团、单位里,而且是在持续的不间断的能力中。
2023-08-25 17:55:091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党兴党,实现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文化强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党内政治文化是融入党员干部血脉的精神标识,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当前,我们党已基本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更好发挥党的建设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作用,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制度的支撑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指明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努力方向。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思想建党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凝结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在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以制度治党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实支撑。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同志深刻阐述了文化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强党兴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存在又与一些庸俗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政党。我们党又是有着8800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新的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没有先例可循,党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传承中持续创新。没有根脉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坚决不能丢,丢了党内政治文化就失去了根和魂。比如,从1922年的第一部党章到今天的党章,历经多次修改,但始终都把忠诚老实铭刻在党章上,这就是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要传承,但也要认识到文化是上层建筑,党内政治文化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尤其要看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由“冷眼向洋看世界”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转变,党执政的环境异常复杂,“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与时俱进,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在开放中不忘坚守。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封闭的文化形态既不可能、也没有前途。文化的发展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但是,在开放中决不能忘记本源、忘了坚守。在开放中坚守,关键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这“四个自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守是一种全面的要求,要全方位向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看齐,不搞选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是一种长期的要求,不管风吹雨打,精神品格都不能变,必须一辈子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维护。在自信中加强自觉。文化要深入人心,靠的不是行政的力量。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很容易出现“雨过地皮湿”的情况。文化要深入人心,关键是要服人,让人们在内心真正认同、真正自信,从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再将文化自信上升为文化自觉,从而不断坚定信仰。只有在自信中自觉,树立坚定信仰,党员干部才能在战争年代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和平时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自信中自觉通常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比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但在一个时期里我们也曾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可以说,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遵循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在以文化人上出实招、求实效。组织部门应从自身职责职能出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厚植育人、选人、管人的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用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教育是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要聚焦真懂真信,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比如,可以强化仪式教育,不仅把面对党旗宣誓作为入党的第一步,也可以作为表彰奖励、批评帮助、担任党内职务时的重要仪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在文化供给侧发力,催生有思想、叫得响的优秀政治文化教育作品,建设用得上、有吸引力的政治文化教育阵地。重视党内法规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党内法规教育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党内法规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用好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同时加强管理、善于对话,防止党内政治文化在新媒体上被削弱、被稀释。用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以文化人需要确立正确导向。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前,在领导班子换届的关键时期,更要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正风气、以好风气引领政治文化建设。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价值观,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好干部标准,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力阻沾染官场劣**的干部得到重用,防止出现干部选用上的逆淘汰。组织部门要大力弘扬公道正派的组工文化,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核心要求,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用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必须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这就要求坚持真管真严,坚决抵御和清除党内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应紧抓问题不放,对于班子建设以及巡视、审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通过紧抓、常抓抓出**惯,形成自觉管、从严治的政治文化建设氛围。紧抓预防不放,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的真实情况,及时咬耳扯袖,让党员干部把成文的纪律、不成文的规矩记在脑中,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紧抓责任不放,盯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让管理者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不断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2023-08-25 17:55:192

政治文化包括哪些基本成分?

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2023-08-25 17:55:465

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要素

构成政治文化的要素很多,只要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的范畴,基本上都是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范畴. (1) 政治习俗. (2) 政治情感. (3) 政治信念. (4) 政治意识. (5) 政治规范. (6) 政治价值观. (7) 政治心理. (8) 政治思想.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上述政治文化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组成政治文化的结构,这一结构分为三个层次:①政治意识是最核心的层次,由政治信念,政治思想与要素构成,也是政治文化的高级反映形式.②政治价值层次是政治文化的中间层次.由政治规范、政治评价、政治道德等要素构成.③政治心理层次是政治文化的外部(表)层次,由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习俗与要素构成.上述三个层次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本体.
2023-08-25 17:56:031

政治文化的名词解释

政化的解释 政治 和 教化 。 《孔子家语·相鲁》 :“遂隳三都之城,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秘丞知海州》 诗:“去去作守长,政化 尚可 为。”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 :“及其治定功成,海宇敉宁,公则出 持节 钺镇安藩方,入坐 庙堂 ,弼宣政化。” 词语分解 政的解释 政 è 治理 国家 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 利益 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 或集 化的解释 化 à 性质 或形态 改变 :变化。分化。僵化。教(刼 )化。熔化。 融化 。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用在 名词 或 形容词 后,表示转变成 某种 性质或 状态 :丑化。绿化。 习俗 ,风
2023-08-25 17:56:241

什么是政治文化

蒋645述541545卓的流656氓文化
2023-08-25 17:56:34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研究角度,是伴随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而来的。阿尔蒙德于1956年8月在美国《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采用了这一提法并加以界定,此后为政治学界接受并为众多学者用以分析政治体系中的政治行为及其变迁。关于概念的理解虽有差异,但一般都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及其过程所大体持有的政治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综合意识指向,也可以完整地表述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由此可以进一步认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然在政治生活中活着的东西,是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作层面的依托。寻求文化的由来,探究政治文化的根源,不能不追问反映着生存样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育成与演化,以及人类主体精神活动的可能性空间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中国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归纳起来,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性状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小农自然经济方式,二是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三是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学说,四是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匡约。它们结成互为依存、相互支持的政治生态系统,成为育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土壤。按照经典政治文化的分类标准,可以说中国属于依附型政治文化,积淀于国民心理层面的政治价值意识与行为习惯取向所展示的政治文化特征主要是: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权力崇拜的政治文化;潜规则的政治文化;以及均平取向的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理性存在,家长制体现的是在政治生活的序列中,人们自上而下拥有绝对权力而无相应的义务;由下而上只有绝对的义务而无相应的权利。与家长制相映随形的,是中国特有的礼制秩序或伦理角色定位系统。五伦三纲既是一种礼制秩序,又是一种角色规范,从而固化了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由于政治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家长的全能地位就必然造就出权威主义人格:以己为政治序列中的原点,对下位是颐指气使的主子,而对上位则是卑躬屈膝的奴才。具体来说,家长制导致的权威主义人格主要表现为皇权崇拜意识、虚饰好伪倾向和奴性仆从习惯。权力崇拜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其存在前提是政治的泛化,即是说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在这种环境中,国家政治功能无限膨胀、无限覆盖,而社会自主空间则极度狭小和社会经济功能微弱。在这一政治是一切、一切是政治的社会中,权力当然成为最活跃、最有价值的生存工具和生活杠杆,这一点清楚体现于王权时代权力与特权、权力与土地、权力与工商、权力与读书等多重关系之中。以封建皇权为尖顶的金字塔型官僚体系按权力大小和官位高低进行社会资源分割的现实,成为对于社会成员的直感刺激,由此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其源远流长的影响在当代的依稀反映是:依然超常的权力支配空间;卖官鬻爵的官场腐败,以及名人入仕的激励传统等等。潜规则这一提法是针对正式规则即由官方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以及种种红头文件而言的。这两种规则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经历着两种极为不同的命运。正式规则经过了严肃认真的制定过程,有冠冕堂皇的身份地位,在官场语言和官样文章中连篇累牍耳熟能详。但是这类具有合法性和官方基础的规则条文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归于有令难行、有禁不止的结局。相比之下,非正式规则虽然不成具文,却能深入人心,虽然不登台面,却是约定俗成。它是合情不合法的规矩,是意会而非言传的陋规,是当事者彼此的认可和期待。潜规则深植于中国宗法制度的悠久历史和人情大国的深厚土壤,血缘、学缘、乡缘、业缘四个圈子是其畅行其道的基础依托,人情开道、旁门左道是其基本交往方式,由腐败走向制度失灵是其不可避免的结果。当人们不否认政治这一事物的利益分配功能时,便会认可均平主义是一种政治观念和实践。均平主义成为一种普遍思潮主要见于两个原因:人之物质本体的存在需求与生产供给缺口的矛盾;由匮乏经济决定的利益分配意识。此外,均平主义在中国的格式化还有一特殊原因,即能满足政治需要。尽管在自古至今的长时段中人们一直孜孜以求去实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均平主义梦想,可迄今所有的实验无不以失败告终。历史昭示,在均平主义和家长政治、特权现象及无政府主义之间存有某种亲缘关系,它一碗水端平的实践不依市场调节而只能靠人为摆布,这就为实施人治、加固集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其主张从来都是按照三纲五伦角色定位系统将利益分配建立在均平旗帜掩盖下菌生权力阶层相对于平民大众的种种特权,均平主义中还潜伏着无政府主义,这不仅因为人们对均平的要求必然会由经济生活伸向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而且还因为与均平共生的家长政治会制造社会反弹从而积蓄起反抗与无政府情绪。所以在均平主义高调存在的地方,人们完全有理由对集权、特权和无政府倾向保持足够警惕。
2023-08-25 17:56:421

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1.政治文化 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2.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3.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4.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5.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6.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
2023-08-25 17:56:521

政治文化划分为?

根据政治文化的阶级属性,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2023-08-25 17:57:022

如何建立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

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党兴党,实现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文化强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党内政治文化是融入党员干部血脉的精神标识,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当前,我们党已基本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更好发挥党的建设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作用,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制度的支撑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指明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努力方向。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思想建党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凝结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在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以制度治党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实支撑。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同志深刻阐述了文化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强党兴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存在又与一些庸俗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政党。我们党又是有着8800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新的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没有先例可循,党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传承中持续创新。没有根脉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坚决不能丢,丢了党内政治文化就失去了根和魂。比如,从1922年的第一部党章到今天的党章,历经多次修改,但始终都把忠诚老实铭刻在党章上,这就是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要传承,但也要认识到文化是上层建筑,党内政治文化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尤其要看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由“冷眼向洋看世界”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转变,党执政的环境异常复杂,“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与时俱进,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在开放中不忘坚守。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封闭的文化形态既不可能、也没有前途。文化的发展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但是,在开放中决不能忘记本源、忘了坚守。在开放中坚守,关键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这“四个自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守是一种全面的要求,要全方位向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看齐,不搞选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是一种长期的要求,不管风吹雨打,精神品格都不能变,必须一辈子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维护。在自信中加强自觉。文化要深入人心,靠的不是行政的力量。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很容易出现“雨过地皮湿”的情况。文化要深入人心,关键是要服人,让人们在内心真正认同、真正自信,从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再将文化自信上升为文化自觉,从而不断坚定信仰。只有在自信中自觉,树立坚定信仰,党员干部才能在战争年代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和平时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自信中自觉通常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比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但在一个时期里我们也曾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可以说,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遵循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在以文化人上出实招、求实效。组织部门应从自身职责职能出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厚植育人、选人、管人的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用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教育是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要聚焦真懂真信,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比如,可以强化仪式教育,不仅把面对党旗宣誓作为入党的第一步,也可以作为表彰奖励、批评帮助、担任党内职务时的重要仪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在文化供给侧发力,催生有思想、叫得响的优秀政治文化教育作品,建设用得上、有吸引力的政治文化教育阵地。重视党内法规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党内法规教育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党内法规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用好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同时加强管理、善于对话,防止党内政治文化在新媒体上被削弱、被稀释。用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以文化人需要确立正确导向。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前,在领导班子换届的关键时期,更要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正风气、以好风气引领政治文化建设。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价值观,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好干部标准,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力阻沾染官场劣**的干部得到重用,防止出现干部选用上的逆淘汰。组织部门要大力弘扬公道正派的组工文化,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核心要求,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用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必须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这就要求坚持真管真严,坚决抵御和清除党内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应紧抓问题不放,对于班子建设以及巡视、审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通过紧抓、常抓抓出**惯,形成自觉管、从严治的政治文化建设氛围。紧抓预防不放,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的真实情况,及时咬耳扯袖,让党员干部把成文的纪律、不成文的规矩记在脑中,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紧抓责任不放,盯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让管理者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不断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2023-08-25 17:57:101

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正确方向?

第一.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第二,我们一定要知道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正确方向的目的何在.第三,我们一定要经常的,常常的,不断的总结历史, 回顾历史.第四,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才能够有正确方向. 因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党为了利益人民而建立的,或设立的.
2023-08-25 17:57:193

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来总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2)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文化资源。
2023-08-25 17:57:281

罗森堡姆《政治文化》是什么时候写的?

沃特・罗森堡姆在1976年完成的《:政 治文化》
2023-08-25 17:57:381

高中政治关于文化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关于文化的知识点介绍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的表现   (1)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回顾历史,文化无时不在;环顾身边,文化无处不在。   (2)文化具有特殊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2、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点(如何理解把握文化?)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有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形式   (1)精神产品(静态):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精神活动(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5、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区别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它们的定义不同(略)   (2)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三者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②文化反作用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迸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都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2)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特定的文化环境(2)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等,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 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如何塑造人生?(或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 流。   (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激励人们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迸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 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08-25 17:57:471

政治经济文化五大领域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相关内容: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
2023-08-25 17:58:061

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裹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2023-08-25 17:58:243

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时期

1.1939——1945年是二战2.1946——1949是解放战争3.1949——1953年是土地革命4.在土地改革前后还有个朝鲜战争5.1956年有个中共八大6.1958年前后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7.1958——1961年是自然灾害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孝悌,一方面,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维护礼制进而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调作为民众的独立人格。 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礼”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强调维护内部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竞争角逐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能得以特别的任用。但是人们如果因此就认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确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战国时代,已经遍布七雄诸国。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杀方士、术士时,公子扶苏就以其中有些人毕竟是儒生为理由,为他们辩护;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为臣。这些都说明秦朝是并不特别排斥儒生的。所谓“坑儒”,其实是坑杀包括一些儒生在内的方士、术士。一旦统一,维护政权统一就成了当务之急,儒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的思想骨干之一。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外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显著的、惊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并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奔走诸侯之间,寻求任用。因为他们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道”即“自然”是永恒常在的、无所为的,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成,那么“道”又是“无不为”的。作为国家统治者,如果能够谨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慢而无所作为。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时顺应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家对战争等剧烈的社会动荡,十分反感。他们进而认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乐业,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们处处能感觉到管理者的痕迹,进而认为高质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赐的看法道家并不认同。在西汉初年,统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为主要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所能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人。他们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法律统一,不分亲疏。但事实上法家这种“法治”与现在的法治大相径庭。因为在战国时代,由于各国以贵族世袭,贵族拥有特权,并把持国家政治,这造成了君权旁落和政治腐败。法家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提高君权,反对贵族特权而被君主所赏用。在法家理论中,君主同时具有立法和司法权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为民众遵守的同时,统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对属下进行考核和考验,甚至动用一些“术”,目的是使权力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使人畏君,从而战战兢兢。这也是后世君权被一再抬高的理论源头之一。而且统治者虽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响,比如吴起就主张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法家和儒家,对后世影响很深。有人说“阳儒暗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虽然尊崇儒教,却曾经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为诱饵贿赂官员,然后对这些不知是计的官员予以重罚,这其实是对“术”的一种使用。儒家是维护旧有的君权与贵族制度,法家则是抬高君权,压抑贵族的权力。 4)先秦其他学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2先秦平民政治与士风的形成 先秦时代,失势贵族、布衣平民通过游说宣传自己政治观点和主张这个办法来影响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过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和政治理论,或提高君权的实力以更好地控制国家,或提高国家的实力以称霸。而一些贵族也迎合这个潮流,大量收养门客,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纵政局,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参与政治的形态,我们可以称为“门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议论政治,而一跃成为官僚乃至贵族的门客政治形态,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落贵族、平民百姓均用这种方式以图任用。这种风气在战国时代最为盛行。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变得并不森严。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格得到时人重视,“士风”盛行于人际交往、政治活动之中。士风具体体现在:一、重视个人尊严;二、个人尊严要靠个人道德来承托和维持;三、个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认同来达到。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尊严是神所赋予,而中国人的个人尊严,则是通过众人的认可来取得的。春秋战国之士人,为了“士”的精神,可以抛弃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成为了士人的信条,以“忠”、“信”作为个人准则。士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延续千年而不变。人们相对于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倾向于使他人认同自我。表现在政治文化上,经常会倾向于忽略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不惜损失利益和退让或者进而以过激手段以求得到对方的尊重。士风传承千年,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时代,它的内涵,也有很大变化,但都不会离开以严守个人道德与价值观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个人意志。
2023-08-25 17:58:331

政治文化的类型

西方学者还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阿尔蒙德的划分比较有影响。他认为政治文化有 3种大的类型: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②服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作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③参与型政治文化,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使公民抱有不过分的参与热情,对合法的权威亦有充分的尊重。但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只有单一类型的政治文化,而是诸种政治文化的结合。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分类,认为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信念、情感和态度,这就构成该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成员所属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的不同,都可能引起政治文化的差别。因此,在属于同一个大类型的政治文化中,存在着若干亚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是区别政治精英的政治文化与大众的政治文化。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者对政治文化理论表现出很大兴趣。一般认为,政治文化总是与某一政治制度或政治体系相适应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文化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政治观念、情绪和政治习惯,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社会政治影响,对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政治文化又通过政治社会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感情、社会政治传统、公共舆论及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本身。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②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③如何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变革相结合,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23-08-25 17:58:482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加强我国的 文化 建设,能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所以在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复习当中,文化继承与发展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文化 生活知识 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1 一、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生活各具色彩。 2.文化是什么。 ①文化的内涵: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的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B人的文化素养都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 教育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 社会实践 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力量。 ①丰富的形式:从静态角度(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精神活动):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②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C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反对文化渗透、文化霸权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2 一、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影响面面观。 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 思维方式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 2.潜移默化的影响(特点一)。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深远持久的影响(特点二)。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 1.丰富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精神武器。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3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①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2.透视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是尊重本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 留学 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传播媒介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 ②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下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 政治《文化生活》考试必备知识点文化的作用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 ★ 高一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与高一政治学习复习方法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点
2023-08-25 18:01:041

什么是政治文化搭台,传统文化唱戏?

所谓“政治文化搭台 传统文化唱戏”,就是通过现实的政治文化活动,传导出传统文化的内涵。1、政治文化是最早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它做为一个概念出现是在18世纪末。当时德国的文艺理论家、狂飚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赫尔德第一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1920年列宁也曾使用过“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精确概念,仅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关政治文化概念范围的意见分歧是:一部分人欲将它限制在政治制度的主观定向范围内,另一部分人则要把公开的政治行为看作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政治文化搭台就是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以政治文化为基础,为原则,为框架,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经济建设服务。2、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扩展资料:政治文化作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几乎作用于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意义上,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特征决定着该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的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传统文化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3.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2023-08-25 18:01:241

00312简答题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是西方政治研究的传统项目。虽然它在现代相对科学主义的急剧膨胀而言地位衰落,但与过去相比,现代西方政治理论无论是方法、体系还是观点、内容都大大超过以往各个时代。依照它对现存政治体系、政治观念和公共权威的态度倾向,
2023-08-25 18:01:402

8、政治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第一,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对政治倾向,知道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第二,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第三,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第四,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分析与提示]政治文化的功能也就是政治文化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者的影响,而是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政治制度的影响。[相关思考]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其关键在于建设形成稳定的新的核心价值。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促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观念的形成。
2023-08-25 18:02:021

高中政治什么是文化

文化 (汉语拼音wén huà,英文culture),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什么是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政治什么是文化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 经验 的升华。 哲学定义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它涵盖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二.内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为: 1.广泛的知识并能将之活学活用; 2.内心的精神和修养。 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内容。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狭义的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团体共同的思维特征。不管“文化”有多少定义,但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三.文化与文明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高中政治什么是文化相关 文章 : ★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知识点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一下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 高中政治知识点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 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 ★ 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 高中政治历史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
2023-08-25 18:02:121

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什么作用

政治文化可以引领一个贵家政治发展方向。
2023-08-25 18:02:203

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制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2023-08-25 18:02:484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扩展资料: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2023-08-25 18:03:371

政治文化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扩展资料: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2023-08-25 18:03:551

什么是政治文化解读

政治文化作为潜在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裹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使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政治文化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2023-08-25 18:04:121

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是指人民对于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认识.它构成了人们对政治体系进行判断以及选择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基础.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是指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政治情感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系统活动或政治实践所持有的一种直观的评价.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是指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价值判断.它主要包括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评价的心理过程两部分.
2023-08-25 18:04:221

政治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如孔子儒家的周礼、仁政等就是政治文化。有赖它维持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英美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君子(英王。美国曾受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信仰程度,决定了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他们的权力大小与权力运作方式有所不同。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意识在作祟。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经历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几百年的蕴壤培育推动着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文明进步。一般政治文化形成和成熟是续渐的、缓慢的、稳定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跟不上政治体系、制度的变化,产生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和谐。导致其政治体系、制度的不稳固而左右摇摆。但是政治文化毕竟是上层建筑,它决定于产生力和产生关系这些经济基础。而关于政治的社会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这段描述:实际上政治从来都是社会化的,所谓政治的社会化,就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启蒙、普及、深化政治文化教育的过程。这过程普遍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团、单位里,而且是在持续的不间断的能力中。
2023-08-25 18:04:351

政治文化的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是最早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它做为一个概念出现是在18世纪末。当时德国的文艺理论家、狂飚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赫尔德第一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1920年列宁也曾使用过“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精确概念,仅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关政治文化概念范围的意见分歧是:一部分人欲将它限制在政治制度的主观定向范围内,另一部分人则要把公开的政治行为看作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政治的本质:就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这种“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主要包括: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人员的评价与选拔;规范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的设置;规范化的社会管理程序的制订;规范化的社会管理行为的约束;规范化的自然资源配置;规范化的利益分配法则等。政治是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的社会管理,之所以要对社会管理进行“规范化”;主要是因为规范化的社会管理往往具有科学而合理的管理程序、公开而透明的管理内容、清晰明确的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稳定而持久的管理方式,从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益、更低的管理成本、更大的管理规模,更广泛的管理范围、更持久而稳定的管理力度,更高的可预测性。经济是规范化的社会交往,通常情况下经济占据社会交往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规范化的社会管理,通常情况下政治占据社会管理的主流部分。由于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关于社会交往的规则体系”,因此,政治的本质也可近似地表述为“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政治;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2023-08-25 18:04:461

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要素

构成政治文化的要素很多,只要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的范畴,基本上都是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范畴. (1) 政治习俗. (2) 政治情感. (3) 政治信念. (4) 政治意识. (5) 政治规范. (6) 政治价值观. (7) 政治心理. (8) 政治思想.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上述政治文化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组成政治文化的结构,这一结构分为三个层次:①政治意识是最核心的层次,由政治信念,政治思想与要素构成,也是政治文化的高级反映形式.②政治价值层次是政治文化的中间层次.由政治规范、政治评价、政治道德等要素构成.③政治心理层次是政治文化的外部(表)层次,由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习俗与要素构成.上述三个层次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本体.
2023-08-25 18:05:151

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的显著特质是什么

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的两个显著特质:含蓄、规矩。
2023-08-25 18:05:253

如何理解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作为潜在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裹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使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政治文化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希望对你有用,祝生活愉快!
2023-08-25 18:05:401

政治文化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政治文化是反映全部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即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部分的总和,其核心是政治思想、理论。 把握政治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政治文化是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 2.政治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政治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广泛,但核心是思想、理论。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某一社会政治主体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正是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及政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成为人们审视政治体系与评估政治生活的一个独特视角。
2023-08-25 18:05:501

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要素

构成政治文化的要素很多,只要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的范畴,基本上都是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范畴。 (1) 政治习俗。 (2) 政治情感。 (3) 政治信念。 (4) 政治意识。 (5) 政治规范。 (6) 政治价值观。 (7) 政治心理。 (8) 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上述政治文化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组成政治文化的结构,这一结构分为三个层次:①政治意识是最核心的层次,由政治信念,政治思想与要素构成,也是政治文化的高级反映形式。②政治价值层次是政治文化的中间层次。由政治规范、政治评价、政治道德等要素构成。③政治心理层次是政治文化的外部(表)层次,由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习俗与要素构成。上述三个层次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本体。
2023-08-25 18:06:101

试论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

政治不是文化,也不是生活。政治是一小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创造的愚弄人的东西。
2023-08-25 18:06:301

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2023-08-25 18:06:41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的性质是什么?

剥削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以他们的政治文化维护该社会的私有制生产方式,维护该社会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压制和麻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同时,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也以自己的政治文化来指导自己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划分为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真正的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以此为基础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将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之中,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在树立起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责任感的同时,形成强烈的参政意识。人民群众真实地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地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前途,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发展。同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联系,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和政治领袖也形成了高度的信任感、认同感和支持感。
2023-08-25 18:06:481

为什么说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必要基础?

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如孔子儒家的周礼、仁政等就是政治文化。有赖它维持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英美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君子(英王。美国曾受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信仰程度,决定了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他们的权力大小与权力运作方式有所不同。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意识在作祟。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经历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几百年的蕴壤培育推动着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文明进步。一般政治文化形成和成熟是续渐的、缓慢的、稳定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跟不上政治体系、制度的变化,产生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和谐。导致其政治体系、制度的不稳固而左右摇摆。
2023-08-25 18:06:561

政治文化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政治文化是反映全部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即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部分的总和,其核心是政治思想、理论。把握政治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1.政治文化是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文化的总和。2.政治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3.政治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广泛,但核心是思想、理论。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某一社会政治主体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正是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及政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成为人们审视政治体系与评估政治生活的一个独特视角。
2023-08-25 18:07:041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

中国通文化的政治文化咽喉嗓子是人非常重要的身体器官,我们的沟通交流基本都离不开它。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高频使用也使得它非常的疲劳和病态,像用嗓更多的教师、主播等职业人群,咽炎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一职业病,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吸烟、感冒也会使咽喉非常的不适。所以润喉产品在市场上深受人们的喜爱,各种润喉糖、润喉直爽颗粒逐渐成为了家庭小药箱中必备的产品之一。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哪种品牌的清咽效果才是最好的呢?这篇文章选取了2款润喉产品进行测评,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市面上主流的润喉产品,做出你心仪的选择。对比产品及评测介绍大有吉品响声散(以下简称响声散)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角散清喉直爽颗粒(以下简称龙角散)此次评测,我们将从响声散和龙角散的口感、价格、效果这三项进行对比。口味、效果的比对主要通过试用者的感受,来综合比较口感和效果的持续时间,最后结合价格来选出二者中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试用者感受摘录在读大学生:这两款无论是从包装上还是口感上,我都会更喜欢响声散多一点。因为我是设计专业的嘛,响声散的版面设计还有视觉艺术上都比这个龙角散要出彩一些,也给我毕业作品带来了一些灵感。还有我这个人比较容易上火,嗓子常常不舒服。响声散的清凉感比龙角散要强很多,能更多地缓解嗓子的不适感。烟民1(烟龄5年):龙角散一入口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够润滑,放嘴里会有点难受,我不是很能接收,但是味道比响声散好吃一些,要更甜一点。响声散的口感不会像龙角散那样,入口瞬间就会融化,后劲的话我觉得他有一点甜甜的,好像是有点带着枇杷的香味?清凉感也比龙角散重很多,持续时间我感觉好久啊,现在喝口水还能有点凉。烟民2(烟龄12年):因为我刚抽完烟,这两个产品给我感觉特别的就是这个响声散,吃完之后我现在还想来一根,很上头,很舒服。平常抽完爆珠,嘴巴里面会挺难受的,今天吃了这个响声散,就不会有这种舌苔粘起来,很厚重的感觉了。和爆珠的清凉双重结合的感觉太赞了,龙角散的话清凉程度也有,但是没那么爽,你知道吧。淘宝主播:我还是喜欢吃龙角散吧,响声散的清凉程度我不太能接受,太凉了,从鼻腔能凉到食道的感觉。龙角散的话,这个水蜜桃味的我吃得感觉不错,不是那么清凉,在我能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教师:这两个我都蛮中意的,对我喉咙的干涩不适感挺有缓解作用。因为上课的时候不能含着润喉糖讲话,这两个都是独立小包装,直接倒进嘴里就好了,非常适合我们老师。这两款无论是响声散亦或是龙角散,我都愿意购买,主要还是看价格,因为像我要是经常用的话,肯定是要大批量购买的,性价比会是我的主要考虑方向。价格比较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响声散在他们大有吉品微商城上售价为25元一盒,龙角散在淘宝海外旗舰店上为85元一盒。按现在的活动价格来算,响声散买二送一为57元三盒,折合一盒19元,一包仅要1.9元。而龙角散满2件7.5折,满2盒即127元,折合一盒63.5元,一包需要3.9元。故而从性价比上来看,响声散更为优秀。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相信大家对响声散和龙角散这两款产品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评测中,通过对不同试用人员的采访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龙角散的口味往往能更容易被人接受一些,但是响声散的清凉度会更重,持续时间也会更久一些。希望本次评测能让大家对响声散和龙角散之间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选择这两款润喉产品的时候,能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实时收录肺炎疫情高价值论文为你播报最新权威学术进展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0人喜欢
2023-08-25 18:07:435

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重要. ②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反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⑤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2023-08-25 18:08:121

政治文化有什么功能?

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如孔子儒家的周礼、仁政等就是政治文化。有赖它维持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英美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君子(英王。美国曾受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信仰程度,决定了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他们的权力大小与权力运作方式有所不同。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意识在作祟。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经历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几百年的蕴壤培育推动着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文明进步。一般政治文化形成和成熟是续渐的、缓慢的、稳定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跟不上政治体系、制度的变化,产生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和谐。导致其政治体系、制度的不稳固而左右摇摆。
2023-08-25 18:08:211

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Almond)。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阿尔蒙德和维巴(S.Verba)应用行为分析方法,采用民意调查的手段,系统研究和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国国民的政治态度,并于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视为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此后,许多政治学家转向政治文化研究,他们通过社会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访谈、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更加广泛的比较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与现代化理论相结合,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跨国研究和社会转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得以传播和沿袭。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使一国文化有可能代代相传,也使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将现实政治生活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进一步而言,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
2023-08-25 18:08:311

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2023-08-25 18:08:411

政治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2023-08-25 18: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