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孟郊的《游子吟》体裁是什么? A. 五言古诗 B, 五言律诗 C. 古题乐府 D. 新乐府诗

2023-08-28 20:33:50
共10条回复
可可

孟郊的《游子吟》体裁是五言古诗,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是绝句的一种。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首创的,它源于汉魏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

游子吟 孟郊

cloudcone

  首先要明确两组概念:

  一。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也就是古题乐府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二。古题乐府与新乐府诗

  乐府诗原为音乐官署,始置于西汉。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后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为“乐府”。宋、元、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为“乐府”。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的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象《琵琶行》、《兵车行》就是新乐府,象李白的《行路难》、《长干行》等就是古乐府了。

  唐代有些完全沿用乐府旧题而在内容上进行新的阐释,而有些新的题目是从旧题乐府诗中衍生出来的, 其衍生方式主要有以下5 种:

  1. 将乐府诗的旧题目略作变化或进行限制 2. 给乐府诗旧题目加上歌辞性题目或将不带歌

  辞性题目的乐府诗题改换成带有歌辞性题目的新题。3. 变换歌辞性题目。如李白把《 侠客篇》 《改成《侠客行》 ; 杜甫把《丽人曲》 改成《丽人行》 ; 贾岛把《壮士篇》 改成《壮士吟》 ; 孟郊把《 列女引》 改成《列女操》 等。4. 取旧题乐府诗首句的前二三字( 甚至是整个首句) 或者其中某一句作为题目, 有时还加上行字。5. 在旧题乐府诗的题旨基础上衍生出新题目。如《塞上》《塞下》 、《塞上曲》 、《塞下曲》 、《塞上行》 等均出自横吹曲《出塞》。

  O(∩_∩)O~楼主侧重看这里哦,O(∩_∩)O~

  了解了以上概念后,再来分析一下,《游子吟》乃乐府古题,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杂曲歌辞》,其解题曰:“汉苏武诗曰:‘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又有《游子移》,亦此类也。”

  张修蓉的《中唐乐府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将孟郊的《游子吟》归入“古题古意”类,即沿用乐府古题摹写古意者。另有“古题新意”,为沿用乐府古题而自创新辞,不拘原意与原声调;“新题新意”,即采用新题抒写新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三首《游子吟》,作者分别是孟郊uff64顾况uff64李益;《游子引》仅有南朝宋·刘孝绰一首。从诗意看,顾uff64李uff64刘三人之作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人生失意,充斥着“游子悲久滞”(顾况《游子吟》)的怨怼悲愤,其意正合苏武之“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之意,当属“古题古意”一类。孟郊此诗分明写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之爱,和为人子者无以回报的感激之情,显然已赋予了诗题新的内涵,当属于“古题新意”一类,也就是D选项。

  希望能帮到你,O(∩_∩)O~

黑桃云

首先要明确两组概念:

一。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也就是古题乐府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二。古题乐府与新乐府诗

乐府诗原为音乐官署,始置于西汉。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后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为“乐府”。宋、元、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为“乐府”。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的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象《琵琶行》、《兵车行》就是新乐府,象李白的《行路难》、《长干行》等就是古乐府了。

唐代有些完全沿用乐府旧题而在内容上进行新的阐释,而有些新的题目是从旧题乐府诗中衍生出来的, 其衍生方式主要有以下5 种:

1. 将乐府诗的旧题目略作变化或进行限制 2. 给乐府诗旧题目加上歌辞性题目或将不带歌

辞性题目的乐府诗题改换成带有歌辞性题目的新题。3. 变换歌辞性题目。如李白把《 侠客篇》 《改成《侠客行》 ; 杜甫把《丽人曲》 改成《丽人行》 ; 贾岛把《壮士篇》 改成《壮士吟》 ; 孟郊把《 列女引》 改成《列女操》 等。4. 取旧题乐府诗首句的前二三字( 甚至是整个首句) 或者其中某一句作为题目, 有时还加上行字。5. 在旧题乐府诗的题旨基础上衍生出新题目。如《塞上》《塞下》 、《塞上曲》 、《塞下曲》 、《塞上行》 等均出自横吹曲《出塞》。

O(∩_∩)O~楼主侧重看这里哦,O(∩_∩)O~

了解了以上概念后,再来分析一下,《游子吟》乃乐府古题,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杂曲歌辞》,其解题曰:“汉苏武诗曰:‘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又有《游子移》,亦此类也。”

张修蓉的《中唐乐府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将孟郊的《游子吟》归入“古题古意”类,即沿用乐府古题摹写古意者。另有“古题新意”,为沿用乐府古题而自创新辞,不拘原意与原声调;“新题新意”,即采用新题抒写新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三首《游子吟》,作者分别是孟郊uff64顾况uff64李益;《游子引》仅有南朝宋·刘孝绰一首。从诗意看,顾uff64李uff64刘三人之作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人生失意,充斥着“游子悲久滞”(顾况《游子吟》)的怨怼悲愤,其意正合苏武之“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之意,当属“古题古意”一类。孟郊此诗分明写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之爱,和为人子者无以回报的感激之情,显然已赋予了诗题新的内涵,当属于“古题新意”一类,也就是D选项。

希望能帮到你,O(∩_∩)O~

d

FinCloud

首先要明确两组概念:

一。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也就是古题乐府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二。古题乐府与新乐府诗

乐府诗原为音乐官署,始置于西汉。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后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为“乐府”。宋、元、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为“乐府”。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的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象《琵琶行》、《兵车行》就是新乐府,象李白的《行路难》、《长干行》等就是古乐府了。

唐代有些完全沿用乐府旧题而在内容上进行新的阐释,而有些新的题目是从旧题乐府诗中衍生出来的, 其衍生方式主要有以下5 种:

1. 将乐府诗的旧题目略作变化或进行限制 2. 给乐府诗旧题目加上歌辞性题目或将不带歌

辞性题目的乐府诗题改换成带有歌辞性题目的新题。3. 变换歌辞性题目。如李白把《 侠客篇》 《改成《侠客行》 ; 杜甫把《丽人曲》 改成《丽人行》 ; 贾岛把《壮士篇》 改成《壮士吟》 ; 孟郊把《 列女引》 改成《列女操》 等。4. 取旧题乐府诗首句的前二三字( 甚至是整个首句) 或者其中某一句作为题目, 有时还加上行字。5. 在旧题乐府诗的题旨基础上衍生出新题目。如《塞上》《塞下》 、《塞上曲》 、《塞下曲》 、《塞上行》 等均出自横吹曲《出塞》。

O(∩_∩)O~楼主侧重看这里哦,O(∩_∩)O~

了解了以上概念后,再来分析一下,《游子吟》乃乐府古题,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杂曲歌辞》,其解题曰:“汉苏武诗曰:‘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又有《游子移》,亦此类也。”

张修蓉的《中唐乐府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将孟郊的《游子吟》归入“古题古意”类,即沿用乐府古题摹写古意者。另有“古题新意”,为沿用乐府古题而自创新辞,不拘原意与原声调;“新题新意”,即采用新题抒写新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三首《游子吟》,作者分别是孟郊uff64顾况uff64李益;《游子引》仅有南朝宋·刘孝绰一首。从诗意看,顾uff64李uff64刘三人之作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人生失意,充斥着“游子悲久滞”(顾况《游子吟》)的怨怼悲愤,其意正合苏武之“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之意,当属“古题古意”一类。孟郊此诗分明写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之爱,和为人子者无以回报的感激之情,显然已赋予了诗题新的内涵,当属于“古题新意”一类,也就是D选项。

希望能帮到你,O(∩_∩)O~

wio

五言古诗,学术用语中针对 诗歌体裁 方面貌似没有这种名称~~~ 是对所有每句五言的诗歌的统称

五言律诗是 每句五言,共八句。 孟郊的《游子吟》貌似只有六句

古题乐府,一般只汉乐府诗歌

新乐府诗,指唐乐府诗歌,孟郊是唐朝人吧

慧慧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北境漫步

C 乐府诗,五言六句,不是律诗

皮皮

答案是A

余辉

c

再也不做稀饭了

A

相关推荐

《游子吟》的古诗全文是什么?

游子吟作者:孟郊 (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1:394

游子吟古诗原文

孟郊游子吟:古诗游子吟的作者和游子吟赏析孟郊游子吟:古诗游子吟的作者和游子吟赏析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翻译】慈祥的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的时候,忍著内心的悲伤,一针一线为其缝制衣服,深怕他受涷著凉,一方面又担心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相聚,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孟郊游子吟:古诗游子吟的作者和游子吟赏析【赏析】这首游子吟是藉著游子感恩之心,来表达母爱的伟大。
2023-08-27 00:21:573

《游子吟》全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刚刚出生的婴儿,被慈母细心地缝制衣裳。离别之前,慈母密密地缝制,担心儿子迟迟不归。有谁能说寸草的心灵,能够回报得到三春的阳光呢?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母子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慈母用手中的线为游子缝制衣裳,象征母爱的细腻和关怀。游子离别之际,慈母怀着担心和焦虑,用心地缝制衣裳,希望儿子早日归来。最后两句表达了寸草虽小,但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光明,寓意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整首诗以表达对母爱的颂扬和思念之情为主题,展现了家庭情感的温暖和深沉。
2023-08-27 00:22:078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

《游子吟》全诗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该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游子吟》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2023-08-27 00:22:471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3:082

《游子吟》 全诗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3:314

游子吟 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4:0310

《孟郊·游子吟》原文、注释与赏析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1](一说洛阳人[2]),唐代著名诗人。祖先世居洛阳[3](今河南洛阳),少时隐居嵩山。[1][4]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3]。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本名孟郊别名贞曜先生、诗囚字东野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
2023-08-27 00:24:332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4:534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游子吟》全诗释义:儿子即将远游,母亲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一针一线缝胡细细密密,结结实实,怕儿子出去太久衣服破损没人修补;谁敢说子女那如同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母亲如春日般温暖我们的慈母心呢!原诗:《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扩展资料:孟郊,别称贞曜先生、诗囚,,字东野,所处时代为唐代,出生于浙江德清,出生时间为公元751年去世时间为公元814年,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代表作《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游子吟》等。《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孟郊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2023-08-27 00:25:141

游子吟 古诗全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翻译:孩子明天就要远行,母亲为孩子制作新衣,母亲担心孩子受冷将衣服缝得厚厚的,并盼望孩子能平安地早些回来。
2023-08-27 00:25:235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前两句讲的是: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是一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的情景。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2023-08-27 00:25:411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2023-08-27 00:25:572

《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作者】孟郊 【朝代】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创作背景《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游子吟赏析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所作。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这是一首乐府体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全诗淳朴素淡、情真意切,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次联,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 “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
2023-08-27 00:26:0714

游子吟原文

故事简介: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里,花儿睡了,鸟儿也睡了,夜风轻轻地吹着,破旧的茅屋里有两个人,一个是上了年纪的母亲,眼睛都花了;另一位是手不释卷地捧着书的儿子。一位慈爱的母亲知道儿子要去远行,笑眯眯的借着清柔的灯光连夜地为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地缝衣服。当线用完的时候,他的眼睛有点花了,但慈爱的母亲一想到儿子要远行了,他不能为远行的儿子做什么,慈爱的母亲只能为儿子把衣服缝得又密又结实,把所有的爱都缝进衣服里,让儿子穿得久一些,就怕远行的儿子迟迟不能回来。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站在破旧的屋子里看着儿子离开,儿子对母亲说:“母亲快回去睡吧,在这里很冷,”母亲说:“儿子让母亲看着你离开吧,”儿子被感动地留下了思念的泪水。《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2023-08-27 00:27:401

古诗《游子吟》内容是什么?

游子吟(唐诗)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导读:提起颂扬母爱的诗句,孟郊的游子吟可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在短短几句中,将母亲对即将远游的孩子的不舍刻划出来。一直到孩子临行还忙着替孩子缝衣服,虽然时间紧逼仍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表面上母亲专注地缝制衣服,内心却不断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母亲只有把自己的担心和不舍藏在心里。最后一句是作者本身的心声,在慨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包括《献给母亲的诗》《母爱,震撼人心》《致母亲》《母爱》《怀念您》等诗
2023-08-27 00:27:493

游子吟的翻译是什么?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游子吟的翻译为: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023-08-27 00:27:584

《游子吟》唐 孟郊写的诗句是什么?

游子吟(唐乐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注释①、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单干户内②、临:将要③、意恐:担心。④、寸草:小草,比喻子女。⑤、寸草心:子女的心。⑥、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⑦、归:回来,回家。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她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谁能仅凭靠一点点的孝心,就去回报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呢?
2023-08-27 00:28:151

《游子》孟郊这首诗的译文

游子吟⑴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⑵。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谁言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1]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游子吟游子吟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⑶临:将要。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1][2]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023-08-27 00:28:351

游子吟的作者是谁?

孟郊。《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孟郊,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四十一岁,他才通过考试在故乡湖州脱颖而出,拿到了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通行证。和同学们参加高考一样,这次考试是孟郊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但很不幸,孟郊落榜而归!转眼五年过去了,母亲觉得儿子是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便劝他再参加一次“高考”,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孟郊考上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走向人生巅峰。年过半百,孟郊才得到一个去溧阳县当治安管理员的机会,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扩展资料:传世作品孟郊的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2023-08-27 00:28:421

游子吟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游子吟》的作者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2、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3、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许学夷认为“郊五言古,以全集观,诚蹇淫费力,不快人意;然其入录者,语虽削,而体甚简当,故其最上者不能窜易其字,其次者亦不能增损其句也。本传谓其诗有理致,信哉。”肯定“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故觉委婉有致”独特魅力。
2023-08-27 00:29:101

《示孟郊》里面的孟郊和《游子吟》的作者孟郊是同一个人吗?

游子吟》的作者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zd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许学夷认为“郊五言古,以全集观,诚蹇淫费力,不快人意;然其入录者,语虽削,而体甚简当,故其最上者不能窜易其字,其次者亦不能增损其句也。本传谓其诗有理致,信哉。” 肯定“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故觉委婉有致” 独特魅力。
2023-08-27 00:29:182

游子吟的含义是什么?

古诗《游子吟》的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原诗全文: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赏析: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又有两位诗人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对后人的影响。
2023-08-27 00:29:261

游子吟是什么时候写的,具体哪年写的?

《游子吟》是孟郊50岁在溧阳任江南溧阳尉时所作。孟郊生于751年,50岁是贞元十七年,也就是801年。希望有帮到你O(∩_∩)O记得采纳哟
2023-08-27 00:29:391

孟郊写游子吟的写作背景

  《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孟郊半生漂泊,在五十岁时上任成为了溧阳县尉,这首诗就是写于这个时候。孟郊想起自己长期的漂泊生活,感叹母亲对他的帮助,因此写出这首歌,歌颂母亲。   《游子吟》的译文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新衣。   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一针针地缝补出细密的针脚,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游子吟》的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母爱,描绘了游子临行前、母亲为其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无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具有真挚质朴的感情,虽然没有过多的藻绘与雕饰,但甚在语言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的原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29:471

游子吟孟郊写的这首诗的主旨

体现了母爱的平凡而伟大,体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
2023-08-27 00:29:551

游子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二、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作者唐代孟郊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二、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三、作者简介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孟郊死后,韩愈与樊宗师为之经营后事,张籍提议私谥为贞曜先生,但不知为什么,却没有把他的作品编辑成集。宋代《崇文总目》著录《孟郊诗》五卷,不是完书;后经宋敏求搜集编缀,才成《盂东野诗集》十卷行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郊
2023-08-27 00:30:111

孟郊为什么写《游子吟》?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我想知道 老师让我们查的 解析: 唐朝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等职。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俗。孟郊的诗,多是倾诉穷愁孤苦之作,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于是就作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对母亲的感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译: 慈祥母亲手中把针线。 远游孩子身上的新衣。 临行严严实实细细缝, 耽心此番出去迟迟归。 谁说短短寸草那点心, 可报慈母春辉般恩惠?
2023-08-27 00:30:401

你知道孟郊在什么情况下写《游子吟》的

2023-08-27 00:31:295

孟郊《游子吟》

《游子吟》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在儿子临行前编织衣服)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寸草)比喻女子,用(寸草心)比喻子女的心,用(三春晖)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2023-08-27 00:32:005

补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

游子吟[唐]孟郊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临:将要。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意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古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2023-08-27 00:32:441

游子吟是孟子甚么时候在甚么情况下写的

孟郊很晚都没有孩子。主要原因,大概就是穷。 他的父亲死得早,家庭很贫苦,四十岁前基本上都在读书、考试,顾不上娶媳妇生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科举不顺,连续两次落榜。同伴韩愈、李观都考上了,他却没考上。 直到四十六岁那一年,公元796年,孟郊才考上了进士。 狂喜之下,这个四十六岁的中年人在长安街头策马狂奔,写下两句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可是朝廷并没有立刻给孟郊安排工作,让他干等了四年。 一次次的请求、期盼之后,五十岁的孟郊才在朋友韩愈等人的多次推荐下,得到一个官做——溧阳县尉。 这个官很小,薪俸微薄。孟郊当即赴任,并把老母亲接到身边。 著名的《游子吟》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他的大儿子也大约在这一年出生了。老来得子,孟郊非常喜悦,他快乐地成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他的家庭完整了。 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孟郊应该也准备了各种东西,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到来。 孟郊当了几年快乐的父亲。后来他的第二个、第三个孩子也相继诞生。 然而,一切转折都发生在810年。这一年,他的大儿子得病夭折,去世时正好十岁。 孟郊受到一记重击,痛不欲生。 那一年他已六十岁,却不得不送走了十岁的孩子。 悲痛之中的他写了一首诗,叫作《悼幼子》,送给夭折的孩子。 可是造化弄人,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了。 他的其余几个孩子又接连夭折,一个也没能保住。 有种说法是,孟郊共三个孩子,全部夭折。也有说他一共失去了四个孩子。 总之,孟郊最后“寡妻无子息”,孤单终老。 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撑过那一年冬天的。 到了第二年春天,杏花绽放。孟郊看见了,睹物伤情,又看到孩子留下的衣物,悲痛不可抑制。 他写下著名的一组《杏殇》诗:“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归。” 他看到了那满地的小花,如同孩子留下的五颜六色的小衣服。 它们是那么的小,拾在手里,也不过一握。 睹物思人,他只能在日暮时悲伤地归来。 孟郊的孩子们夭折不久后,《游子吟》的主角——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短短几年之后,孟郊也离别了人世,当时家里穷得没钱下葬,是朋友出钱料理的后事。 这个感情细腻又喜欢孩子的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好好当上几年父亲。 来源:意林
2023-08-27 00:33:091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33:193

游子吟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023-08-27 00:33:462

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33:542

游子吟全诗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34:119

游子吟古诗原文及翻译

《游子吟》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创作背景:《游子吟》写于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整体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游子吟》
2023-08-27 00:35:251

古诗游子吟全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好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35:446

游子吟唐孟郊的诗

游子吟唐孟郊的诗如下: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创作背景:《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2023-08-27 00:36:111

《游子吟》(孟郊)文言文全篇翻译

作者或出处:孟郊 古文《游子吟》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现代文全文翻译: 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2023-08-27 00:36:281

《游子吟》的全文解释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译: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 正为那将出远门的儿子赶制衣裳。 临行前一针缝得那么细密, 担心的是儿子很迟很迟才能顺到自己的身旁。 在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的小草, 谁说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的恩情。
2023-08-27 00:36:454

孟郊的《游子吟》整首诗

游子吟〔唐〕孟 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37:155

游子吟 孟郊 诗词

游子吟【作者】孟郊【朝代】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2023-08-27 00:37:411

游子吟的全诗是什么?

游子吟 (唐诗)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 导读: 提起颂扬母爱的诗句,孟郊的游子吟可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在短短几句中,将母亲对即将远游的孩子的不舍刻划出来。一直到孩子临行还忙着替孩子缝衣服,虽然时间紧逼仍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表面上母亲专注地缝制衣服,内心却不断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母亲只有把自己的担心和不舍藏在心里。 最后一句是作者本身的心声,在慨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令母亲的爱得不 游子吟 40首原音重现
2023-08-27 00:38:052

游子吟作者介绍

孟郊
2023-08-27 00:38:466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释义是什么?

《游子吟》全诗释义:儿子即将远游,母亲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一针一线缝胡细细密密,结结实实,怕儿子出去太久衣服破损没人修补;谁敢说子女那如同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母亲如春日般温暖我们的慈母心呢!原诗:《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扩展资料:孟郊,别称贞曜先生、诗囚,,字东野,所处时代为唐代,出生于浙江德清,出生时间为公元751年去世时间为公元814年,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代表作《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游子吟》等。《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孟郊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2023-08-27 00:39:081

唐·孟郊的《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 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补充:原诗: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习,报得三春晖。注释: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三春:指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合起来叫三春。三春晖:是指春天的阳光,比喻说明慈母之爱难以报答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意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著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让人细味和借人传达,如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接著,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末尾二句,从意义上说,是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给人以奋发和鼓舞,因此,诗句的思想意义也更深刻和积极。
2023-08-27 00:40:075

游子吟 古诗

牛逼
2023-08-27 00:40:387

《游子吟》古诗全文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23-08-27 00:41:032

游子吟古诗原文及翻译

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文出自唐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2023-08-27 00:4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