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律诗的四种格式

按照第一句是否押韵和第一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分为四种格式:1,平起入韵2,平起不入韵3,仄起入韵4,仄起不入韵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

第一节叫做首节,第二节叫做并列节,第三节叫做颈节,第四节叫做尾节。并联和颈接一定是对的,头接和尾接可以对也可以不对。与七韵不同的是,五韵首联对仗较多,主要是五韵首句不押韵的较多,不押韵的较少。但是,这个理由并不是绝对的。在第一句押韵的情况下,第一联还是有对仗的例子。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三、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四、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什么是格律诗?

您好。诗歌有一些特定的专属规则。1. 格律诗格律诗一般指唐朝定型的,五字句或七字句,有对仗相粘等特定结构,押平声韵的一类诗歌。格律本应指格式、规律、韵律。广义讲,任何诗歌都有格式、规律、韵律,因此,任何诗歌都有格律。但我们今天通常说的格律,仅指唐朝定型的那种格律诗的格律,是狭义的格律。(1)只押平声韵格律诗只押平声韵。所谓平声,是声调的一种。所谓声调,是语音的高低升降形式,主要由音高决定。例如,“妈、麻、马、骂”四个字,在普通话读音上的不同就是声调不同。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如,“妈”就是第一声,也叫阴平;“麻”是第二声,也叫阳平,其他不再举例。此外还有一个轻声。轻声因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轻声通常不在讨论诗歌的范围,本文也不论述。古人也有四声。古人为将四声简化,依据四声平稳和波折的特性,将四声分为了两类。一类叫平声,一类叫仄声。仄指不平。古人四声和现在普通话一样,也有地域性,所以不能代表所有古人。古人平仄的称呼延续下来,现在普通话的平声就包括了第一声、第二声。例如“妈、麻”都属于平声;现在普通话的仄声就包括了第三声、第四声。例如“马、骂”都属于仄声。格律诗押韵只押平声韵。例如,《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li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lóu)“流(liú)”和“楼(lóu)”按现在读音,都是第二声阳平,按唐朝,只属于平声。注意,唐宋时期,平声可能还未完全分化为阴平、阳平,所以平声都算一个声调。那时仄声也和现在不同,是上、去、入三个声调。入声是一种短促音,在现代普通话里彻底消失。我国按历史阶段分,官方语音大体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上古音,时间从周朝到汉末。现在有人推断已经有四个声调,但也有人推断没有声调。第二阶段为中古音。时间从隋朝到宋末。已有明确历史记载,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第三阶段为近古音。时间从元初到清末。官方语言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在,中古音的入声消失。曾经读入声的字后来变为了其他声调的读音。而不少字声母韵母也彻底发生了变化。例如,现在的“者”读“zhě”,而唐宋的“者”可能大体读“(价)jià”。由于唐朝时平声可能没有明确分出阴平阳平,或者只是大体分出阴阳,所以,按唐宋只押韵在平声的规定,现在的阴平、阳平应该都可以互押。但是,格律诗极度追求工整,现在阴平、阳平已明确是两个声调,不属于同一声调,所以,鉴于格律诗极度工整的特性,本文认为,现在写格律诗押韵尽量区分出阴阳,就或者只押阴平韵,或者只押阳平韵,如果有选择机会不要混用。(2)不换韵格律诗不换韵。例如,《七律u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kuáng);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xiāng);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yáng)。全诗八句,四句押韵,都押韵在“ang”。格律诗由于不换韵,即使长到100句也不能换,导致可用字词范围小,长篇创作难度大,从古至今,基本没有极度精彩的几十句格律诗诞生过,恐怕也无法诞生。注意,按现代语音此诗的“乡(xiāng)”是第一声,其他韵脚在第二声,都属于平声,一个阴平,三个阳平。唐朝时没有阴平阳平的分法,只有一个平声,都属于一个声调。当然,那时整个语音系统也和现在不同,也基本不读现在这些音。本文为介绍方便,这里和其他地方都尽量用现代语音分析。2. 宋词宋词指宋朝成熟的,大量借用部分格律诗句内格式,但结构上经常长短不一,完全诞生于歌词的一类诗歌。顺带说一下,格律早期指唐朝的五言、七言格律诗的格律,后来泛化到宋词、元曲,但仍然都属于狭义的格律。宋词因非科举考试用诗,是配合音乐的歌词,所以人们会根据不同乐曲创作出不同格式的宋词。乐曲名称叫词牌,词的格式后来也叫做了词牌,每一主体格式就有一个词牌。例如菩萨蛮、忆秦娥等,都是配乐曲调的名称。宋词发展至今,至少已有一千多个词牌。由于人们会按音乐曲调填写字句,所以写词通常叫填词。后来,曲调遗失,人们多仍按旧有押韵平仄模式写,依然是填。笔者认为遗失是被淘汰所致,说白了就是不够好听。词的格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今天不会有那么多词牌。而且,即使是同一词牌,人们也可以依据曲调写出许多新格式的变体。实际从唱的文学体裁变为读的文学体裁后,真实的曲调已无关紧要,人们可以直接增减字词再创新格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最好是脱离原词牌,创全新的格式。写词(填词、改词、写新格式词(也叫自度))与写格律诗比较,在押韵方面有如下三个特点:(1)声调多样宋词虽然大量借用格律诗格式,但声调非常多样。宋词可押韵在平声,也可押韵在仄声,还可一首词既有平声,也有仄声,有些类似唐格律诗之前的诗歌,不同是明确需同考虑平仄。例如,《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吴文英)秋千争闹粉墙(qiáng)。闲看燕紫莺黄(huáng)。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máng)。春光(guāng),春光(guāng)。正是拾翠寻芳(fāng)。韵脚“墙(qiáng)”“黄(huáng)”“忙(máng)”“光(guāng)”“芳(fāng)”,全部平声。注意,古代押韵一般在同一声调,因此某些字的现代读音即使不在同一声调,在古时也基本在同一声调。如“墙(qiáng)”“黄(huáng)”“忙(máng)”“光(guāng)”“芳(fāng)” 宋时都是一个声调。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mù),沉醉不知归路(l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chù)。争渡(dù),争渡(dù),惊起一滩鸥鹭(lù)。韵脚“暮 (mù)”“路(lù)”“处(chù)”“渡(dù)”“鹭(lù)”,全部仄声。而如,《钗头凤·世情薄》(唐婉)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晓风干(gān),泪痕残(cán),欲笺心事,独语斜阑(lán)。难(nán),难(nán),难(nán)!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角声寒(hán),夜阑珊(shān),怕人寻问,咽泪装欢(huān)。瞒(mán),瞒(mán),瞒(mán)!韵脚“薄(bò)”“恶(è)”“落(luò)”“各(gè)”“昨(zuó)(唐宋音为入声)”“索(suǒ)”等是仄声,韵脚“干(gān)”“残(cán)”“阑(lán)”“难(nán)”“寒(hán)”“珊(shān)”“欢(huān)”“瞒(mán)”等则是平声。(2)交叉押韵宋词经常交叉押韵。还是如《钗头凤·世情薄》(唐婉)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晓风干(gān),泪痕残(cán),欲笺心事,独语斜阑(lán)。难(nán),难(nán),难(nán)!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角声寒(hán),夜阑珊(shān),怕人寻问,咽泪装欢(huān)。瞒(mán),瞒(mán),瞒(mán)!前一部分韵脚“薄(bò)”“恶(è)”“落(luò)”和中后部分的“各(gè)”“昨(zuó)(唐宋音为入声)”“索(suǒ)”押韵,前后部分韵脚“干(gān)”“残(cán)”“阑(lán)”“难(nán)”和最后部分“寒(hán)”“珊(shān)”“欢(huān)”“瞒(mán)”押韵。(3)可大量部分连续句句押韵格律诗是除第一句外,只偶数句押韵,其他地方不会连续的句句押韵。词则可有大量部分连续的句句押韵。还是如《钗头凤u2022世情薄》(唐婉),“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难(nán),难(nán),难(nán)!”,“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瞒(mán),瞒(mán),瞒(mán)”,都是连续的句句押韵。词虽然会连续押韵,但通常会换韵,不会全部句子连续押同一个韵,只少部份词每句都押同一韵。例如,《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liú),泗水流(liú),流到瓜洲古渡头(tóu),吴山点点愁(chóu)。思悠悠(yōu),恨悠悠(yōu),恨到归时方始休(xiū),月明人倚楼(lóu)。句句押同一韵。3. 元散曲元散曲是元朝时配合当时流行音乐的北方歌词,由宋词俗化而成。“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摘自百度)。元散曲同宋词类似,也有许多格式,叫曲牌。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曲牌,如,《天净沙》、《山坡羊》等。元散曲押韵主要特征是常句句押韵、不忌讳变声调和不忌讳声母相同。(1)常句句押韵元散曲常句句押韵。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yā),小桥流水人家(jiā),古道西风瘦马(mǎ)。夕阳西下(xià),断肠人在天涯(yá)。句句押韵在“a”。(2)不忌讳声调不同仍举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yā),小桥流水人家(jiā),古道西风瘦马(mǎ)。夕阳西下(xià),断肠人在天涯(yá)。第一、二句“鸦(yā)”、“家(jiā)”在第一声,第三句“马(mǎ)”在第三声,第四句“下(xià)”在第四声,第五句“涯(yá)”在第二声,全篇声调有明显变化。(3)不换韵元散曲不换韵。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全部押韵在“a”。(4)可声母相同元散曲押韵不忌讳声母相同。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一句的“鸦(yā)”和最后一句的“涯(yá)”只是声调不同,但声母韵母都相同。4. 柏梁体"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句句押韵。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押韵,所以这种诗称为了柏梁体。例如,《燕歌行(节选)》(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liáng),草木摇落露为霜(shuāng)。群燕辞归鹄南翔(xiáng),念君客游多思肠(cháng)。……句句押韵在“āng”。柏梁体主要是句句押韵,有时还重复用一个字押韵。这类诗歌押韵过繁,旋律感弱,基本不被大众接受,所以流传不广。5.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通常以现代白话写成,诗句多数参差不齐。现代诗歌押韵形式非常多样,通常情况下囊括了上述所有形式,部分时候还可以不押韵。不押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基本没有(有说《诗经》中一小部分不押韵),而在现代诗歌非常常见。各种常见押韵形式上文已经列举了许多范例,现代诗就不再列举,只列举一首不押韵的现代形式。例如,《痛苦》(谭笑)疼,真疼(téng)这牙真疼啊(à)我无比痛苦(kǔ)这牙还活着(zhe)“疼(téng)”“啊(à)”“苦(kǔ)”“着(zhe)”不押韵。现代诗歌不押韵之所以还能构成诗歌,表面经常是有重言,而内部是句子语法结构和语义的诗歌化造成的。例如《痛苦》,就用了两个“这牙”的重言,后面同是状态描写等。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七律诗格律平仄口诀

七律诗格律平仄口诀:平起首,仄相随,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收。七律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元代、明代,至今仍有人创作。它以七言为韵律,每首诗共七十字,分七句,每句十个字,平仄要求严格。其中,平仄就是指音调的高低。口诀可以帮助记忆七律的平仄规律。其中,“平”代表平声,即轻声;“仄”代表仄声,即重声。七律的平仄要求每句的前两个字必须“平仄相随”,第三四个字“平仄平平仄仄”,第五六个字“平仄平平仄平”,最后两个字“平仄平仄仄平收”。在七律中,平仄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律选择字词,才能保证诗歌的整体节奏和韵律。同时,在七言诗中,七律的字数比其他七言诗更多,因此需要作者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抒情的深入,从而使诗歌更富有韵味和感染力。总的来说,七律是一种具有独特格律和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形式。通过熟练掌握其平仄口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七律诗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七言律诗格律标准格式

七言律诗格律标准格式如下:1.平起仄收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仄起仄收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起平收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平收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举例说明: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二十三年弃置身(仄仄平平仄仄平)。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到乡翻似烂柯人(平平仄仄仄平平)。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病树前头万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律诗简介及其与七言绝句区别七言律诗简介: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的区别在于:1、句子数量不同:绝句规定每首是四句,而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2、起源不同:七言绝句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七言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3、格律不同: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八句律诗”的格式是什么?

“八句律诗”的格式是: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4,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七言律诗格式

七言律诗格式如下:一、平起仄收不入韵式。此格式,由两个“平起仄收不入韵式”七言绝句格式,衔接组成。二、四、六、八句需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如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二十三年弃置身(仄仄平平仄仄平)。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到乡翻似烂柯人(平平仄仄仄平平)。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病树前头万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仄起仄收不入韵式。此格式,由两个“仄起仄收不入韵式”七言绝句格式,衔接组成。二、四、六、八句需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如唐·张籍《赠王秘书》:早在山东声价远(仄仄平平平仄仄),曾将顺策佐嫖姚(平平仄仄仄平平)。赋来诗句无闲语(平平仄仄平平仄),老去官班未在朝(仄仄平平仄仄平)。身屈祗闻词客说(仄仄平平平仄仄),家贫多见野僧招(平平仄仄仄平平)。独从书阁归时晚(平平仄仄平平仄),春水渠边看柳条(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诗的格律是怎样的

 七言律诗正格(首句末字有入韵)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偏格(首句末字不入韵)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诗押韵要求

什么叫平,什么叫仄,怎样写是平,怎样写是仄

七言律诗的四种格式

七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1、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律诗体格律解析1、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2、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七律诗规律是什么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什么叫对仗呢?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然后,必须符合词性、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 七律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编辑本段]基本句式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律诗的平仄格律是怎样的?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如下:1、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3、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5、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6、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7、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律诗怎么写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  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有哪些?

1、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1、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平仄格律是什么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如下:1、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3、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5、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6、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7、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律诗有几种基本固定格式?

七律属于近体诗。中国的诗分古诗和近体诗,古诗只押运,近体诗不但押运,还要符合格律。近体诗的“近”,指的是唐朝人眼中的近代,因为近体诗是隋、唐时出现的。 押运指双数句(一个逗号算一句)尾字韵母相同。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七律就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基本句式,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平平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二种以“仄仄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sì)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种以“仄仄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格式是什么?

律诗的格式: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1、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2、押韵严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3、讲究平仄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4、要求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扩展资料: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像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律诗每首几句

8句

古体律诗中五律平起平收式,第三句平仄应为

顺序也不是不一定的,而是根据一些基本规律排列的。规律有以下几点:一,入韵这就要求起码偶数句最后一字是“同平”或者“同仄”。二,对仗这是说上下句之间同位字的平仄最好是相反的,比如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第二句就最好是“仄仄平平仄”。三,相连这是说上句最后一字的平仄最好与下句第一字的平仄相同。比如第二句是“仄仄平平仄”,第三句最好就是“仄仄仄平平”。四,避险有些平仄上很忌讳的格式是要努力避开的,比如“尾三平”和“孤平”。前者指以三个平声字结尾,后者指除句尾外,句中出现单独的一个平声字,前后并未与其他平声字相连。补充说明下,因为是随心忆、随手写的。可能有不充分的地方,按我说的名词去搜索,应该能很全了。但大致这些是不会错的。还有就是四条规律里,第二、三条有时候顾不上,也在所难免。多练练会好起来。附五律格律四式(1)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2)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入仄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3)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4)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律诗和格律诗的区别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五律诗的平仄表

五律诗的平仄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从五言古诗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二、关于律诗的平仄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七言律诗书写格式怎么写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什么叫对仗呢?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然后,必须符合词性、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七律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例如《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二、四、六、八句押“an”的韵. [编辑本段]基本句式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是什么?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二)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四)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平仄规律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基础的。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基本信息中文名 律诗平仄外文名 level and oblique tone所属范畴 文学运用文体 五律,七律五律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1)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2)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七律平仄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1)平仄脚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脚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脚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格律基本要求

七言律诗对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扩展资料七言律诗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体格律

七律诗的格律要求

七律诗的格律要求如下:1.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2.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3.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律诗的格律规则是怎样的

五言诗句有三个音节:头两字叫头节;中间两字叫腹节;最后一字叫脚节。七言诗句比五言多两字,也就是多一个音节。这个音节是在最前头的,叫顶节,其后各节名称同五言诗句同,依次为头节、腹节、脚节。标示如下:五言诗句: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鹳雀楼》)仄仄|平平|仄头节|腹节|脚节七言诗句: 西山|白雪|山城|戍(杜甫《望野》)平平|仄仄|平平|仄顶节|头节|腹节|脚节五言、七言的标准句式,并不复杂,各为两类四式。五言标准句式分仄起、平起两类。仄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仄仄;平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平平。两类又各分两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仄声,不入韵句;仄起平收式——头节仄声,脚节平声,入韵句。平起仄收式——头节平声,脚节仄声,不入韵;平起平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平声,入韵。例句如下:仄起仄收式: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黄鹳雀楼》)仄仄|平平|仄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1式。仄起平收式:落日|五湖|游(薛莹《秋日湖上》)仄仄|仄平|平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2式。平起仄收式:林中|观易|罢(韦应物《答李瀚》)平平|平仄|仄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1式。平起平收式:花枝|出建|章(皇甫冉《婕妤怨》)平平|仄仄|平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2式。五言诗的标准句式就这四种:甲1式:仄仄|平平|仄甲2式:仄仄|仄平|平乙1式:平平|平仄|仄乙2式: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平仄格律是什么?

如下: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3、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4、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例如:《全唐诗》中的五律、七律,中间两联讲对仗的占大多数;所以按照正体颔联和颈联则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5、忌同字相对:在一组对仗的句子中,上句和下句在同一字序位置上不能同字。同字必同声,同声就必然失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若改成“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便成了同字相对。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都是“无”对“无”便是同字相对,此为大忌。

七律诗的平仄格律表

三个儿女三样待,一生只为儿一人。二个外孙差别大,到底行为是哪般

律诗格式

律诗格式 编辑 七律的平仄基本格式是:(平是古声里的平声,仄是古声里的上去入声,是不平的意思) 仄仄平平平仄仄(甲)(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仄起平收)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也有四种: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又称为“ 入韵 仄起式 ”。就是说,首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 仄起 ),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入韵)。这种格式又叫“入韵仄起式”。因此,首句必须取“丁”,接着就是“乙、丙、丁”,再后面就是“甲乙丙丁”。 例一,李商隐《无题》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 昨夜星辰昨夜风 ,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画楼西畔桂堂东。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身无彩凤双飞翼,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 心有灵犀一点通 。 仄仄平平平仄仄(甲)隔座送钩春酒暖,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 分曹射覆 蜡灯红。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嗟余听鼓应官去,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这首七律中,首句的第二字是“夜”,仄声,因此叫“仄起”。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风”,平声,因此叫“平收”。平收的句式是押韵的。这首诗的韵是“风”、“东”、“通”、“红”、“蓬”。五言的韵律 编辑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简要小结 编辑 (1)七律与五律的基本格式要记熟。 (2)七律的格式看起来复杂,其实只有两种,加上两个变种。 仄起仄收格式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仄起平收格式为: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仅仅是第一句的句式“甲”与“丁”的差别,其它皆相同。 平起仄收格式为: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平起平收格式为: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仅仅是第一句的句式“丙”与“乙”的差别,其它皆相同。 (3)无论是五律的平仄还是七律的平仄,都有一些变化。这里就不说了。 (4)写现代诗不必讲究平仄,写近体诗需要遵守格律。

律诗的平仄格律有哪些?

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3、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4、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例如:《全唐诗》中的五律、七律,中间两联讲对仗的占大多数;所以按照正体颔联和颈联则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5、忌同字相对:在一组对仗的句子中,上句和下句在同一字序位置上不能同字。同字必同声,同声就必然失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若改成“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便成了同字相对。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都是“无”对“无”便是同字相对,此为大忌。

律诗的格律有什么要求

律诗的几个格律要求是:平仄两替、相对、相粘、押韵、对仗。一、平仄两替指诗句关键位置(二四六位置)的用字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形成一种两两相替的律句结构。比如“王濬楼船下益州”,关键位置为“濬、船、益”,发音为“仄、平、仄”,这就是个合平仄的律句。否则的话称为“失替”。二 、平仄相对指出句和对句关键位置平仄相反。如首联出句为“王濬楼船下益州”,平仄“仄、平、仄”,那么对句关键位置平仄必须是“平、仄、平”,所以“金陵王气黯然收”,二四六位置为“陵、气、然”,果然是相对的。否则的话称为“失对”。三、平仄相粘是指后一联的出句平仄要和上一联对句的平仄相同,人为地在语调上造成一种粘结感。“金陵王气黯然收”,“平、仄、平”。我们看下一句:“千寻铁锁沉江底”,关键位置为“寻、锁、江”,果然是相同的,这就是相粘。否则的话称为“失粘”。而一首律诗的平仄要求,是不允许出现“失替”、“失对”、“失粘”的。四、 押韵要求是必须押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转韵。律诗同样必须遵守。这首诗的韵脚“州、收、头、流、秋”均属于平水韵“十一尤”部,是符合格律诗押韵要求的。五 、对仗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和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对仗的,符合律诗中二联对仗要求。

七言律诗的格律

古体诗: 1、古风(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2、乐府诗 3、歌行体诗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今体诗”) 1、五言绝句 2、五言律诗 3、七言绝句 4、七言律诗

律诗的格式有那些

我只知道分七言(字)律诗和五言律诗

律诗的格律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如下:1、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3、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5、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6、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7、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绝句。在这些诗里,逢双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例如《登鹳雀楼》,“流”字读liú,“楼”读lóu,都是收音于ou的;《相思》,“枝”字读zhī,思字读sī,都是收音于i的。这就显得非常和谐了。 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有了发展。例如《江南曲》,“期”字读qí,“儿”字读ér,很不和谐。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话的白话音来读“儿”字,就十分和谐了,因为上海白话“儿”字念n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

律诗格式

律诗格式如下:1、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2、押韵严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3、讲究平仄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4、要求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言律诗平仄规律是什么?

七言律诗平仄规律: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诗体格律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问:五言律诗,格律中“两联间相粘”是什么意思?

所谓“相粘”,又称为平仄相粘,在五律中,指它的上一联的第二句与下一联的第一句中的二、四字的平仄要相同。例如:杜甫的《春望》是一首五律。首联的第二句”城春草木深“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颔联的第一句”感时花溅泪“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第二个字都是平,第四个字都是仄,这叫平仄相粘。如果上一联的第二句与下一联的第一句中的二、四字平仄不相同,就叫“失粘”,是作律诗的大忌。

律诗的格律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平起: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一、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二、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三、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四、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救。又如《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严格的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此诗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猿”就未救。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衰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又如《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散。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特别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比如《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像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经常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律诗”中的“律”是什么意思?

没有律词这一说法吧乐府诗的体名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乐府与乐府诗词音乐文学的史料中以乐府借称乐府诗词﹐已成通例﹐最是出现这种用法的是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乐府第七》。至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用乐府二字来概括入乐的诗歌。再晚﹐某些文人将套用歌词体式的不入乐的诗﹑词﹑曲亦皆名之为“乐府”﹐则是名词的混用了。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律诗的特点

律诗的特点有:1、句数固定;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 1、句数固定:律诗对于句数和字数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一首诗有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五字的称为五言律诗,七字的称为七言律诗。这八句中,两句为一联,共有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如果一首诗超过八句,就被称为排律或长律。 2、押韵严格:律诗押韵严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律诗的押韵有固定位置,一般为偶数句押韵。正是因为这些有规律的韵脚,使律诗朗朗上口,易于吟诵。 3、讲究平仄:律诗中的平仄有特定格式,讲究粘和对,一般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4、要求对仗:律诗要求诗句对仗工整,语法相同,一般情况下,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必须对仗,如果这两联没有对仗,或者对的不好,就不能称为律诗。

律诗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律诗的四个基本要素:一、对仗与平仄对仗在诗经里就有,不过当时的对仗和很多词牌里的对仗一样,平仄并不相对。在南朝齐梁时期,永明体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平仄以后,平仄的对仗就比较普遍了。二、平仄四种句式从上面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中可以看出,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式,每一种作为第一句,根据对仗、粘连的要求可以组成四种格律诗。四句的就叫做近体绝句,八句的是五律或者七律,八句以上的叫做排律。根据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三、押韵格律诗要求一韵到底,第一句如果押韵的话,是五韵诗,第一个韵脚可以用邻韵,其他四个韵脚必须同一个韵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一韵到底是指宋朝的平水韵,但是在唐朝,平水韵中同一个韵的字可能分属两个韵,但是在唐朝就可以通押。例如平水韵的十三元,在唐韵里分三个韵部:元、痕、魂。四、粘连二四六的第2个字和三五七的第2字必须平仄一样就是粘连。扩展资料:格律诗要素的发展:对仗很早就有,平仄是齐梁时期确定的,押韵在隋朝以前是根据口语,隋朝有了韵书后,就根据韵书押韵,粘连是在唐初上官体诗人时期确定的。后期的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继承发展了格律诗的创作。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加入了科举考试中,于是格律诗的规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初中高中所有七律诗

初中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游 山 西 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 鹤 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过零丁洋】(文天祥·明)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高中的:【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的,但希望能帮的上你O(∩_∩)O~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一、起源时间。1、绝句,也叫截句、断句、绝诗,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名称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据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会,有联章作诗的文风,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把每人所作的诗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绝句称呼,因此而来。2、律诗,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文坛领袖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在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推广后,进一步发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时期。二、句子数量。1、绝句,规定全诗四句。其中,五绝,为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六绝,为每句六个字,共二十四个字;七绝,为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六绝,极少出现。2、律诗,为全诗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其中,五律,为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六律,为每句六个字,共四十八个字;七律,为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六律,也几乎很少出现。三、格律要求。1、绝句,在格律上虽讲究押韵。但对平仄和对仗要求不严,有律绝和古绝两种风格,各有特点和区别。绝句,篇幅短小,创作灵活,格律不严,尤其适宜即兴创作,为较多诗人所钟爱。2、律诗,在格律上要求严谨,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和要求对仗。律诗共有八句,第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一是押韵严格,全首诗都要押一个韵,限制为平声韵,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可以用“临韵”,特殊情况首句可以用“临韵”。二是讲究平仄,有“平起”与“仄起”两种形式,简称“平”字头和“仄”字头。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律诗是什么?

u3002u3002

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有什么区别

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不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仄起式(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诗的格律要求

七律属于格律诗,不仅要押韵和辙,抑扬顿挫;还要符合仄平韵律。同时,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必须押韵。还有,第三句和第四句以及第五句和第六句都要分别组成一副对联。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典范诗作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历史沿革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融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七言律诗有哪些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言和七言七言律诗 律诗欣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律诗分为哪几种?

五言和七言

律诗的规范是什么

  一、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二、扩展知识:  1、律诗的特点: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2、律诗的形式: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3、各联定义: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4、名篇欣赏:《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七言排律诗有哪些?

七言排律代表作有:【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宋】黄台《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关于律诗的知识点

关于律诗的知识点:句数固定、严格押韵、讲究平仄、要求对仗。律诗是中国的传统诗歌题材之一,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它起源于南朝时期,一直到唐朝才完全定型,律诗就是因为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才出名。律诗一般都是每首诗一共有八句,如果超过八句就被称为排律或者是长律,每两句是一联,一共有四联,每一联的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做对句。律诗也要求压平声韵,而且是必须按照韵书上的字来押韵,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还必须要一韵到底。律诗也要讲究平仄,律诗中的每一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要讲究粘和对。律诗中还要求对仗工整,诗句间的语法要相同,而且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代表作品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湾《次北固山下》等。体裁沿革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

七言律诗大全 20首律诗

  那就列举几首名诗吧:   一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 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三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六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七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八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九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 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一 渝州寄放王道矩 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十二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十三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白居易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十四 咏史 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十五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 白居易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十六 自咏(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十七 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 白居易   连持使节历专城,独贺崔侯最庆荣.   乌府一抛霜简去,朱轮四从板舆行.   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   唯虑郡斋宾友少,数杯春酒共谁倾.   十八 见于给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诸郎官诗 白居易   倚作天仙弄地仙,夸张一日抵千年.   黄麻敕胜长生箓,白纻词嫌内景篇.   云彩误居青琐地,风流合在紫微天.   东曹渐去西垣近,鹤驾无妨更著鞭.   十九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二十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十一 遣悲怀(其一)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二十二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二十三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二十四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二十五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敛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律诗的特点有哪些?

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分几联?

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组成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腹联、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仗。对仗按要求平仄声相对、词性词意相对、语法句式相对。对仗有两忌:一是“合掌”,即一联中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基本相同。二是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的句式应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对仗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10首律诗

一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二 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三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六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七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八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九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十 答丁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什么是七言律诗?

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这些是七言律诗的基本知识。你的问题不是很详细,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追问。例子:1.陆游《游山西村》(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杜甫《客至》(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3.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5.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7.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9.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10.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望采纳~

绝句和律诗哪个要押韵 哪个要对仗 怎么押韵怎么对仗

都要。因为绝句又称截句,就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所以只是句子少了,但其他要求与律诗相同。

律诗是什么意思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律是指一首诗共五十六字。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几句

律诗有八句,要求用平声韵等。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七言律诗四句李白?

李白,你很少找这个的话,你可以上古诗上班,手上去找一下,我上百度上借鉴一下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哪些?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20首七言律诗加简析

.....taiduoleba

最经典的七言律诗

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3、《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4、《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5、《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30首律诗绝句

1.住村所见 村中小雨路皆泥,一步三摇过柳堤。 进巷追羊寻不见,房旁惊起一群鸡。 2.戊戌初夏河畔偶住晨起有作 梧桐花盛叶盈盈,岸柳枝长依户横。 不忍推窗红胀眼,更添雏鸟两三声。 3.儿童节前戏作 酒后傍墙枕树眠,落花戏我对猜拳。 历经风雨童心在,两鬓斑斑犹少年。 4.伊犁河畔有约不来自饮得句 相催数次没人临,呼鹭轻歌与对斟。 柳下池蛙知我意,时长时短应声吟。 5.清明节过无名烈士墓有感 红杏纷飞轻似梦,悲愁萦绕重如山。 荒坡野冢深深草,无尽豪坟涕泪潸。 6.伊宁小巷一瞥 蓝墙碧瓦一人家,深院长廊几杏花。 桃树枝头蜂蝶舞,萄萄架上夕阳斜。 7.偶过十数年前租住处有感 几树丁香绿四围,十年一梦我重归。 墙头残照依如故,花落楼空旧燕飞。 8.过伊犁河大桥口占 那边夕照映高楼,这畔残红落四周。 无限春光随水去,满城飞絮满城愁。 9.过戍边驻地有感 兵墙那畔柳如烟,解甲从文二十年。 忽忆军营百般事,周身血热指成拳。 10.重感冒药后无效戏作 周身酸热火烧床,汗湿衣襟怕夕阳。 浊世喧嚣无好药,杯杯老酒作偏方。 11.偶过新疆兵团六十四团十九连 芳草黄花一夕阳,蓝窗朱户几青杨。 邻家桑葚无人管,美女攀枝慢慢尝。 12.访河畔农家 桥上斜阳桥下波,舍东天马舍西鹅。 田蛙时鼓青荷里,逐鸭扶墙酒又多。 13.题天山天池 细浪声声黄竹诗,云如八骏岸边驰。 穆王失约三年后,阿母长悲泪一池。 14.车过轮台被乘务员呼声惊醒有作 沙中飞马一身埃,为斩胡酋仗剑来。 车上不知醒或梦,忽听乘务喊轮台。 15.参加戊戌中秋诗会伊犁河畔偶得 碧水青荷一白莲,黄枝红叶半蓝天。 秋风不管闲人乐,染尽河边稻子田。 16.伊犁河大桥上口占 大好秋光放眼看,橙黄红紫绿中含。 千年流水千年在,万里无云万里蓝。 17.春 雪 东风入塞又徘徊,河水无声燕未来。 白雪元知春到晚,边城二月作花开。 18.偶过朋友志刚乡下空置庭院 杨柳横窗枝闭扉,深深庭院自芳菲。 残阳斜照墙边树,花落春归人不归。 19.过城南故人庭院 小巷弯弯去复来,残红点点覆青苔。 檐头燕子斜斜落,墙角丁香淡淡开。 20.院中偶题 几线斜阳细叶裁,东风吹柳拂窗台。 落红似醉撩人恼,晃晃摇摇去又来。 21.漫步伊宁市六星街口占 街头巷角絮纷飞,碧牖蓝墙绿四围。 春去无声莫伤逝,花儿瘦了叶儿肥。 22.伊犁初夏偶题 壮马肥羊翠绿川,野花野草碧蓝天。 诗人总有钟情处,不在山头即水边。 23.可克达拉大桥上眺望 杖黎桥下碧波迟,朱雀湖中柳弄姿。 四面山川皆著色,满城浓绿满城诗。 24.偶过伊犁将军府 重来故地不逢秋,柳色鹅黄红杏羞。 檐上青苔榆树老,残阳染尽旧墙头。 25.伊犁河大桥野望 巍巍雪岭破云天,浩浩伊江惊鬼仙。 把酒临风桥上立,斜阳白发自茫然。 26.威海刘公岛东泓炮台眺望 海碧天蓝礁渚丹,船坚炮利舰如磐。 风云变了桑田替,无限风光含泪看。 27.瞻仰孔庙有感 《论语》皇皇二十篇,堂堂大道永流传。 西风东入媚洋盛,治此良方问圣贤。 28.登泰山玉皇顶 雄哉峻伟入云天,齐鲁河山渺似烟。 八面临风峰上立,心胸从此阔无边。 29.过河西走廊 碧绿黄红白满川,黄河百曲绕祁连。 风光无限情无限,一日轻车未到边。 30.春节值班有感 西出阳关西更西,守边卫国在伊犁。 胸中十万风雷策,只向天山雪岭题。

七律诗是什么?

五言绝句,七言律诗

律诗分为哪四联?

首颔颈尾

律诗和绝句是什么?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体裁沿革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 (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

七律诗的特点

很烦琐,专业课考试也不会这么麻烦

十首最好的七言律诗

十首最好的七言律诗:1、《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唐代〕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2、《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代〕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宋代〕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5、《黄鹤楼》崔颢 〔唐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登楼》杜甫 〔唐代〕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7、《无题》李商隐 〔唐代〕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8、《过零丁洋》文天祥 〔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0、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唐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七言律诗【十首】

【 #诗词鉴赏# 导语】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 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绝句、律诗、词的区别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律诗有几联,这分别是

律诗属于近体诗,有四联八句.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工整。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望采纳 谢谢^ω^

律诗有哪几种形式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七言律诗格律基本要求

人间过客路忧忧,走马观花尽从容。三界本就多烦恼,他日未留半点羞。悠悠世上度春秋,几经风雨几多愁。极品人生清茶淡,不似玉液味自浓。

唐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吗

唐诗主要可分为律诗、绝句、古诗三大类。律诗、绝句、古诗又各分为五言、七言。如在格律上区分,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类。古体诗用字不讲平仄,句数多寡无定(但须偶数句),押韵可通可转,不受束缚自由地抒写。

七言律诗有哪些?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