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统筹城乡居民收入

2023-09-02 21:44:26
共1条回复
慧慧

可能的措施:

1、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可以通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等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通过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疗保障、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4、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城乡居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推广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相关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

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中央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的农村改革政策措施,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三农”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期”。
2023-08-29 11:00:412

运载持城乡统筹的意思是什么?

安全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低风险:指可能引起轻微损失或不太可能发生的风险,对组织或人员的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影响较小。中风险:指可能引起一定损失或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对组织或人员的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影响较为重要。高风险:指可能引起严重损失或很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对组织或人员的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影响非常重大。在风险评估中,通常会根据风险的影响和发生概率来划分风险等级,以便组织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2023-08-29 11:00:492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什么调整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说否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向而行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凝聚起各方强大的合力、同心同向共同发力才能完成这项事业。具体来说,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为新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地、交流的公共平台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场所,提升了农村转移人口的思想理念、文明素养和生产革新水平,不断推动转移人口成为真正的“现代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弭。
2023-08-29 11:00:571

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

根据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第十条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2023-08-29 11:01:161

统筹城乡发展什么意思 城乡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1、字面意思: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发展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应把握好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富民强县的根本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 3、加强耕地管理,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以消除因圈地引发的城乡矛盾与社会冲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4、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同时,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5、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2023-08-29 11:01:241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四个带动

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要扎扎实实地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按照“以城带乡”的大思路,实施好四个带动。   一是实施政策带动。就是由过去农村支持城市向城市反哺农村转变,在财政、金融、产业、福利等方面打造城乡政策平等对接、良性互动的平台。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财政支农政策特别是对粮农直补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粮食供销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推进户籍、社保制度、合作医疗改革,统筹城乡分配,确保国民收入向“三农”倾斜,逐步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新的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民发展经济的自主权,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撑力度;支持鼓励城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到农村创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财力优势和大中型企业的作用,采取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帮扶、产业帮扶、行业帮扶、科技帮扶、信息帮扶、下派干部等综合措施,打好扶农、扶贫攻坚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速富裕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是实施产业带动。在以城带乡统筹产业发展中,着力抓好“两个带动”:一是以城市工业集群化带动农村新兴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资源集聚、分工协作、经济扩张,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城市对农村的产业带动主要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大城乡产业、资源整合力度,将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郊及农村梯度转移和扩散,依靠城市的工业力量挖掘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厂房等资源现有潜力和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搞好分工协作和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着眼于完善农村的产业接纳能力和支撑服务功能,综合考虑各区域资源禀赋(电、地、水等)、生产规模、市场定位、环境质量,以及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情况,优化区域布局,实施分类指导,实现竞相发展。特别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直接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二是以城市第三产业带动农民非农化。城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业,积极发展金融、证券、会展、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应主动承接市区现代服务业的辐射,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三产资源,构建等各类基地,形成与市区服务业配套互动的格局。   三是实施信息带动。信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以城带乡应高度重视信息带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着重加大县乡村三级信息化改造力度,尤其要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系统,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发展和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在建好城市大容量宽带城域网和多种方式宽带接入网的同时,借助城市各种媒体,准确及时地向农村发布相关就业、科技、教育、医疗信息。发展“农户+信息”模式,从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上化解市场不确定性,实现传统农业从风险厌恶型向机会把握型转变。以城带乡发展农村信息教育。借鉴城区信息教育经验,利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使之能够更好地吸收技术,发现市场,开拓致富门路。   四是实施市场带动。市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依托;以城带乡,必须在市场带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以城带乡稳步推进城乡要素市场现代化建设。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不断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尤其要加强城乡统一互动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建设,把城区的人才优势拓展到农村。二要大力开发城区市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发展城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区开办农产品超市。引导农民瞄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城市餐饮、商旅消费、假日消费等热点发展订单农业、超市农业,开发绿色名优特新农产品。三要以城带乡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县城和经济发达的集镇开店。引导连锁企业向农村拓展,建立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连锁超市、店铺。指导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功能,向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更高层次发展。依托供销社优势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把城市富余而农民急需的优质产品送到农民身边。
2023-08-29 11:01:311

统筹城乡什么意思

一般情况下,统筹的意思是规划,政府在颁布相关的政策时,都会使用到统筹这个词语,比如在实施社保计划时,便要求各个省市政府统筹规划,让社保计划得到更好的推广。首先,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颁布相应的社保实施的文件,然后紧抓自己所管辖的地区的社保推行。对于城镇职工,要求这些职工都缴纳相应的社保,并且企业也要为职工们缴纳一定的社保,这样才能够让职工的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其次,对于社保中的这一项,要着重的在农村中进行推行。由于农村中的人们基本上都是没有退休工资的,老人们所依靠的只是自己年轻时期的积蓄以及儿女的赡养。为了能够让农村的人们在老了之后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活,政府积极的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只要大家缴纳了相应的,那么在缴费十五年之后,大家便能够获得相应的养老金,从而改善自己的老年生活。正是由于政府的统筹规划,现在的社保制度才能够推行的如此广,并且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2023-08-29 11:01:391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问题一:什么叫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战略高度考察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其战略思路和主要内容,给出其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问题二:城乡统筹的必要性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问题三: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发展,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应对由于人口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缺口加大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4、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补充:“三农”问题 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问题四:我国推行城乡统筹,实行城乡区域规划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综合承载力,可以促进城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冲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有效的克服和避免一些”城市病. 统筹城乡成长是周全培植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不变的需要.统筹城乡是成长农村经济,实施内需带动计谋的需要”
2023-08-29 11:01:521

“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

城乡矛盾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是各学科长期致力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规划层面而言,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笔者拟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参与的大量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践,在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新发展观为指导,对城乡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提出城乡发展应相互协调与融合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使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与时俱进,克服传统规划产生的弊端,适应城乡发展的新趋势。   1、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1对象   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其不定性导致了人们对小城镇范围的理解存在分歧(目前人们只在小城镇包含建制镇这一点上取得统一认识),这些分歧主要有两方面:①是否包括小城市;②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由于本文主要涉及到对城乡关系与总体规划的研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城镇与乡村直接联系的紧密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随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相继开展,总体规划中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建制镇。因此,本文将小城镇界定为:对周边农村区域有确切影响的建制镇,不包括小城市及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   1.2范围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乡村人口非农化和乡村地域综合化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生态化和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与农村的分界日趋模糊,城镇和农村地域相互渗透的作用增强,形成了连片的城市化区域,即城镇密集区。这些地区城镇与乡村差距不大,因而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出现了将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合二为一的做法,即明确镇区规划区范围为小城镇功能区范围,覆盖小城镇的整个行政区域,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小城镇。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仍然比较明显,乡村相对比较贫困。本文讨论的城乡关系与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是针对我国大量存在的城乡二元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而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两部分,镇区规划区为建制镇辖区,镇域规划区为建制镇行政区域。   2、传统规划思路   2.1规划特征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则深度不足。就成果而言,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镇区规划都要比镇域规划详尽得多。规划审批与实施也主要围绕镇区规划展开,镇政府的资金也基本投向镇区建设,镇域规划形同虚设,只是被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被完成,镇域规划蓝图成为镇区规划的“附属品”。镇域规划不被重视,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总的来说,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   2.2规划动因   2.2.1理论意识   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主要建立在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关于空间集聚的内核基础上。   (1)城市化集聚观。对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理解。人口学家Christopher Wilson在其主编的《人口学辞典》中对城市化所作的解释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地理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社会学家则把城市化看成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村社区转向城市社区,并由此引起各种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城市化指标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三是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测度指标上都可以看出,城市化普遍被理解为要素在城镇空间的集聚,且城镇规模越大,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2)增长极理论。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Boudeville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极”概念引入地理空间,他把增长极与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镇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将原来为某种推动型工业的“极”与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这个“增长中心”相结合,提出投资应集中于增长中心,进而通过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的理论。   集聚理论具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空间集聚理论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区域推行增长极战略的效果存在差异。城乡二元化地区由于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效应,小城镇推进型产业与当地产业无紧密联系,基础结构落后,无适宜的外部环境。因此,增长极战略不完全适合贫困的乡村地区,如要在这些地区培育小城镇增长极,就必须同时重视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空间联系,否则容易造成增长极“飞地”经济的现象。   2.2.2政绩驱使   依照我国《城市规划法》,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于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一些基层官员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   2.3后果与弊端   由于空间所“关心”的主体为镇区,这就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而外围农村地区则相对不景气,城镇经济发展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盲目”的造城运动,镇区脱离实际,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如宽马路、大广场)及大型工业园区,进而导致了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乡二元化仍然突出,小城镇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这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
2023-08-29 11:02:001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1背景中国的改革始于1978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仅限于原始生产力的解放(家庭承包制的小农经济),没有运用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工具——资本和市场。我国未来的发展要经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问题,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则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为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城市土地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但农村土地制度却很不完善,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打破土地二元结构,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当前农村土地明显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土地的权能不完整,二是土地市场缺失,三是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必须回到农村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农民生活保障基础、农户最大财产的基础上,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使之利用与配置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2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2.1要用系统和综合的视角看待和研究土地问题土地问题并不是限于土地本身,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层面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土地是社会经济的子系统,应该置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视角下看待和研究土地问题,这就要求要摆脱传统的就“土地论土地”的简单思维,应该通过系统和综合的视角来对待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应主要包括这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人和土地结合的问题;二是资本和土地结合的问题;三是技术和土地结合的问题;四是制度与土地结合。而且土地、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如何更好地相互融合,促进发展也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发展经济体普遍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发展或者下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一种公平的土地制度,使之有利于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土地产权制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资本结合,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使农村土地有序利用、有序流动、有序组合。目前就我国生产要素而言,劳动力、技术可以自由流动,资本市场也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下,也是可以自由流动的,相比而言农村土地的流动性则明显不足。城市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城市土地已经和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基本相匹配并且不断得到优化,而农村土地改革方面虽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稍显滞后甚至是缺位。2.2依土地属性和功能不同确定土地利用土地和资本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土地产权清晰后可以变成土地资产,土地资产还能够进入市场,不断加深与资本的结合,就变成了资本。土地本身不可流动,但是土地资本是可以流动的,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打通他们之间的转换通道,这样也能促进打开城乡统筹发展的屏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农村土地而言具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些属性依土地用途的不同其功能有所侧重。从经济属性讲,土地是有价的,并且要通过市场配置不断促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它还可以通过资产定价进行交换,通过资本结合进行流通,如何实现农村土地经济价值,从而激活这一巨大的“沉淀资本”①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社会属性讲,土地利用一方面要保证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公平,另一方面还能发挥使社会稳定的保障功能。而土地的自然属性则是由于土地具有自然生产能力,要求我们珍惜土地特别是耕地、生态用地,使我们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利用土地资源,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综上,农村土地应该依规划用途发挥其综合功能,不能简单割裂农村与城市土地利用。3城乡统筹发展中几种土地利用关系这里主要探讨城乡土地关系、土地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关系、土地配置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内容。对于城乡土地经济关系而言,笔者认为它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积累阶段:农村土地作为城市发展原始积累的基础,为城市扩张提供“取之不尽”的原始资源,通过级差收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这期间土地利用的特点必定是粗放式的,城市蔓延,土地资源耗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蔓延式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摒弃;第二阶段——集约节约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土地取得成本上升,城乡之间为土地级差收益分配展开争夺,城乡矛盾突出,社会成本增加,伴随产业调整和城市功能定位明确,客观要求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配置效率;第三阶段——城市理性增长阶段,“地尽其力,人尽其才”,根据土地特性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处理好城乡之间的人与地、人与人关系。因此城市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和理性增长,城乡统筹并非是农民进城,而应该是双向的,城市的功能和产业也可以适度分散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这在国外是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的。②笔者研究表明,城市边界扩张、GDP增长与土地出让金关联度很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变缓存在拐点,即城市增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降低的趋势,城市经济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必须及时升级,如果不及时升级城市的后续就没有动力。正因为这样,我国土地的配置要符合整个经济规律,否则我们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走向衰败。农村土地与公共物品提供,应该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置换出来,强化土地资产、资本功能,促进土地流动和交易。农村土地与产业发展,集体土地从功能而言并不等于一定都是农用,农村可以有集体建设用地甚至集体产业用地,但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保证集体建设或产业发展规范有序。总的来说,不要把土地人为分为农村与城市,而应该按照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将土地分为农业和其他产业用地,按用途管理土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而不是按城乡管理(按“身份”有歧视之嫌)。通过产业规划布局,将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到社会经济体系。从而打通城乡统一市场,建立城乡和谐社会,这就要求唯有从土地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上加以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否则新农村建设容易成为一句口号。4几个问题和思考4.1统一城乡用地功能按功能而言土地分为农用地(包括生态用地)和非农用地,城乡统筹就要求统一城乡用地功能,同功能土地其价格内涵应该一致,而不应该分身份——集体还是国有。这就要求统一城乡规划,协调好土地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使每一土地用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相一致,这是建立统一土地市场的基础。4.2统一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基础一是产权,没有产权就没有市场,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相同权能的使用权市场,即“同地同权同价”。二是信息,没有充分信息的提供也没有市场。第三是服务,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法律的援助,对产权人予以保护和对纠纷的处理,包括中介机构,评估咨询服务等等,建立一套和城市一样的农村土地市场所需要的服务体系。第四是市场平台,没有交易的平台,没有市场的平台不行。第五是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因为土地的增值并不能完全归于农民,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应有的收益是留给他的,而公众或者社会产生的一些增值也应该反馈到社会上,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公平性。这样就需要合理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税收制度,政府通过土地税加以调节,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平衡机制。4.3农村土地市场与土地金融结合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现代农业投入,资产资本化,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实际上离不开资金。要引入资金必须有相匹配的要素,农村最大的匹配要素就是土地,应该促进土地和资本的对接,这一方面是制度问题(法律规定农村土地不许抵押、直接进入市场交易等);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即便允许农地流转但并没有相关的市场与管理办法(细则)。随着中央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实施投入将不断增加,如何将这些投资发挥更大杠杆作用,从而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使农村土地增值,使农村不动产增值,这些增值就是靠土地功能的划定而释放出来。通过农村区域承担城市一些功能及土地制度变革促使城乡之间真正的主动“握手”,而不是一种单向的活动(征地),是双向的需要。城市为农村提供技术、资金、人才,农村为城市提供发展空间,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果还是单向的,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发展悬殊。毫无疑问这种改革要符合“帕累托改进”,通过城乡间的技术、资本、土地、管理的充分对接,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是城乡共赢完成了帕累托的改进。否则的话,只有一方受益(城市)而牺牲另一方(农村)的改革是不可持续的。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8-29 11:02:27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账户

法律主观: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 有什么与我们日常的工作或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只听说过,却不知到它具体是如何,下面 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的阅读,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概念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 医疗保险 的组成部分,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门诊抢救医疗费,支付范围和标准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标准执行。 2、起付标准(也就是通常说的门槛费)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样,即三级980元、二级720元,一级540元。 3、就医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就医实行定点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院店合作和二级及其以下医疗机构确定为首诊医疗机构,将部分三级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确定为定点转诊医疗机构,参保居民就医时应首先在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就诊,因病情确需转诊转院治疗的,由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方可转入定点转诊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等病情相对稳定后,应转回定点首诊医院。(换句话说就是一但得病必须在指定的社区服务中心医院,或是指定的小医院看病,要这些小医院看不好了,才能由小医院出证明转到大医院看,等病情稍好,立马要转回来住。) 4、支付比例:基金支付比例按不 同级别医疗机构确定,一级(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金支付比例为75%、60%、50%。城镇居民连续参保缴费满2年后,可分别提高到80%、65%、55%。(换句话说就是住越小的医院,报得越多些) 5、基本保额: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6万元。如果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直抗排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门诊大病”)患者,年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可提高到每人2万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衔接,建立大病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大病患者医保支付情况,强化政策联动,切实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乡医疗救助的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范围分别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如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阅读生活猫的其他相关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到进行 法律咨询 ,祝您生活愉快!法律客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2023-08-29 11:02:401

两山转化与城乡统筹的关系

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查询新浪财经网得知,深入探索“两山”转换创新发展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赋予山水资源生态保护利用更多时代发展内涵,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当前“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08-29 11:02:481

城乡统筹过时了吗

城乡统筹没有过时。因为目前还需要通过城乡统筹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023-08-29 11:02:561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内涵的介绍

城乡统筹,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2023-08-29 11:03:061

你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体现在那些方面?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有利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市反哺农村。
2023-08-29 11:03:232

什么是统筹城乡发展???

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引领全世界的人做公益,做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08-29 11:03:343

城乡统筹必要性的介绍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2023-08-29 11:03:531

党和政府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的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它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长富于民,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2023-08-29 11:04:091

城乡统筹的发展网

城乡统筹就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由重庆出版集团主办,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农委协办,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由政府参与并冠以“中国”字头的城乡统筹领域官方门户网站。网站于2010年6月正式上线,经2011年2月、2012年6月两次改版升级后,已经立足重庆,走向全国,在激烈竞争的网站中异军突起。“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及时发布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发展最新信息、政策,宣传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典型先进事例,以及最新农业科技技术、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打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道。
2023-08-29 11:04:18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1)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2)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3)统筹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水平。(5)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
2023-08-29 11:04:341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什么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应把握好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富民御弊强县的根本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加谈告强耕地管理,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谈告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以消除因圈地引发的城乡矛盾与社会冲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与城市含拆明总规、土地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比,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因涉及内容太广而编制较难,难以确定重点。但实事上,城乡统筹规划比上述规划更具意义,以人含拆明为本是规划的主要指思想,城乡统筹的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有利于国家安定。从内容上,它包括以下方面:产业布局、村镇布局、土地统筹和指标的协调、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布局、保障措施。似乎,每个方面都可以做成一个子规划,因此,哪方面是重点,深度如何把握成了首要规划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内容没有一个范式,编制什么掌握在编制者手里。
2023-08-29 11:05:581

城乡统筹的介绍

“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023-08-29 11:06:271

城乡统筹的概念是什么

“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023-08-29 11:06:441

统筹城乡发展什么意思 城乡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1、字面意思: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发展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应把握好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富民强县的根本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 3、加强耕地管理,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以消除因圈地引发的城乡矛盾与社会冲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4、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同时,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5、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2023-08-29 11:06:511

如何促进城乡统筹?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的一个重大思路。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完善“三农”工作机制。要调整充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职能,抓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工作。要加快建立任务落实的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把“三农”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和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重点目标考核,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还必须继续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清理针对农村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和举措,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各级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好这些政策措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支持,促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民了解、掌握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好自身的应得利益。
2023-08-29 11:07:021

请简述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与意思

所谓统筹就业重在统筹二子,我国的统筹通常是城和乡的统筹,而统筹就业就是指在促进城市人口就业的同时也要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在这个层面上还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里面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念。“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023-08-29 11:07:101

党和政府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的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它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长富于民,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2023-08-29 11:07:191

统筹城乡发展什么意思

1、字面意思: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发展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应把握好四方面的基本要求: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富民强县的根本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3、加强耕地管理,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以消除因圈地引发的城乡矛盾与社会冲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4、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同时,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5、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2023-08-29 11:07:271

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您是要简述吗?这个应该是最精练的简述!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  要把城乡良性互动战略确立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使这一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一同实施,形成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有效结合的浓厚氛围。  要建立城乡良性互动预警机制。运用城乡良性互动理论建立评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状况新的指标体系。除借鉴国际上的计算方法外,应充分考虑我国城乡之间的购买力分布、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市场需求平衡以及二元结构的动态发展等,引入新的修正系数,以建立和确定城乡良性互动的预警指标,分季度或年度由权威部门发布,以及时把握城乡关系现状和走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要制定有利于加速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确保财政支农力度刚性增长,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产业政策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着力扶持建筑业和制造业;在体制改革上,要积极推进税制和户籍、土地管理制度等改革。  要大力扶持农村各类市场、社会主体发展壮大。应大力培育发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充满内在活力。]
2023-08-29 11:08:073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1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2城市化进程滞后 3城乡劳动就业不平衡 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5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6农民市民化缓慢 7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
2023-08-29 11:08:151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远景设计院指出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2023-08-29 11:08:231

城乡统筹的必要性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2023-08-29 11:08:331

城乡统筹发展网的介绍

城乡统筹就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由重庆出版集团主办,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农委协办,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由政府参与并冠以“中国”字头的城乡统筹领域官方门户网站。网站于2010年6月正式上线,经2011年2月、2012年6月两次改版升级后,已经立足重庆,走向全国,在激烈竞争的网站中异军突起。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及时发布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发展最新信息、政策,宣传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典型先进事例,以及最新农业科技技术、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打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道。
2023-08-29 11:08:481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1、改善老区山村的交通状况。 2、解决高山、危险地段农户住房问题。 3、解决老区山村安全饮水问题。 4、扶持生产,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2023-08-29 11:09:043

什么是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它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全新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做到在国民经济的循环中统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全社会的进步中统筹农村繁荣,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农民增收。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 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不断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村购买力和农村消费水平,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才能保持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措施上给予保证,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要坚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根本途径,实现工农业互动、城乡经济互融。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合点在工业,空间结合点在城镇。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因此,必须坚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根本途径,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建立和完善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提高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大量扩展就业机会和财富增长机会,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工农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 三要坚持把市场机制作为主要方式,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在更高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讲,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突破狭小封闭的生产方式、打破城乡之间的市场封闭的过程,就是促进城乡经济活动开放式、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城乡资金、劳动力、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充分流动、高度整合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要坚持把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必要手段,引导城乡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维护城乡社会公正、协调公众利益的公共行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市场配置资源存在的局限性和自发性,需要政府适时进行干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性,需要政府加以调控;农业具有的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并存的弱质性,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纠正“市场失效”和市场自发性所带来的弊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引导城乡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基本动力,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冲破城乡分割体制性的障碍。当前,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两低”,农民负担和乡镇债务“两重”的问题,是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造成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来解决。因此,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着力消除城乡割裂的体制性障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机制。 六要坚持把政策法规作为重要保障,确保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与之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制定和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统筹城乡发展搭建坚实的政策平台。 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按照远近结合、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方针,着力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体制性和政策性问题,着力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 一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要树立城乡一体的规划新理念,把规划作为实施城乡统筹的基本手段,引导和调控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二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支持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拓宽服务领域。改革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使其全面担负起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探索将一部分信用社改造成为专门的小额信贷银行。 四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税减免的步伐,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废除专门针对农业和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赋,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落实和完善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优先安排为农业龙头企业及时足额退税。 五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合作经济的法律建设,明确合作经济的法律地位,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深化供销社改革,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六要完善土地流转、征用制度,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要从土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投资农业和为失地、无地农民提供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七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着力消除农民进入城镇的制度障碍。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 八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要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由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九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就业培训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支持范围。
2023-08-29 11:09:141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的什么体系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就业的充分性、稳定性与公平性,有利于保护流动劳动力的权益,方便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间的空间流动,促进劳动者在农业就业与非农业就业之间的职业流动,促进劳动者在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等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能够保护低收入者、流动性较大的劳动者的社会权益。在完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单位与个人缴费、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长短、多少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实行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概况:继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实现医疗救助城乡统筹。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金,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加快发展以养老服务为主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推动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覆盖,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相互衔接和共同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孤儿保障制度,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023-08-29 11:09:331

办理城乡统筹需要哪些证件?

  具有本地农村户籍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所需证件: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二份。  2、户口本原件、复印件二份。  3、4张1寸免冠照(60周岁以上人员6张)。
2023-08-29 11:10:141

什么叫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战略高度考察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其战略思路和主要内容,给出其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2023-08-29 11:10:261

居民医保有医保统筹吗

法律主观:是的。统筹支付就是用统筹帐户资金支付参保人相关 医疗费用 ;帐户支付,也就是用参保人的 医保卡 在药店或门诊的刷卡消费行为。用于在平时买药的时候发生的行为。有的地区统筹的部分是即时结算的不需要参保人员自己垫付有些地区是参保人自己垫付后再报销。 《 社会保险法 》 第二十七条参加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 的个人,达到法定 退休年龄 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 退休 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 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 医疗保险待遇。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23-08-29 11:10:331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

(1) 体制和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3)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集中要求和具体实践。
2023-08-29 11:10:411

我国应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要加深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加深理解统筹城乡发展,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条件。  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实质,就是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这次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推进的。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发展必须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尤其是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发展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特别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经济全面发展,又包括农民收入较快增加;既包括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又包括公共事业不断进步;既包括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而且,新农村建设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资源整合优化,综合配套推进,相对容易取得较好的整体效果。同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展,不仅中西部地区可以大有作为,而且沿海发达地区也可以继续推进。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城镇化率43%,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有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就是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进程,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从多方面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保持农村以至全国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已经相当高,国际贸易摩擦日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重视扩大内需。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潜力所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又可以直接形成农村投资需求,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或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环境熏陶人,环境培养人,环境造就人。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关键是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较差,不能适应人全面发展的多种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为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从多方面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  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整体外部环境已经具备  一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6%,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2.4%。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46%左右,今后仍将呈现下降趋势。中等大中城市建设成就突出,不少城市现代化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初步具备了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能力。二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已居于世界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03美元,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国家财政收入总量3.1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23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36倍,平均每年增加3647亿元。各方面特别是经济上的回旋余地增大,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筑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粮食产量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中得到全面发展,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在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扩大推动下迈出坚实步伐。四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三农”已经形成共识。五是许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已有不少有益探索。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或者西部欠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西、贵州等,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由此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促进农村长期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而且根据我国现实状况来说是适时的,从当前我国各方面情况综合来看也是能够做到的。  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五条指导原则,做到扎实稳步推进。一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四是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五是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具体说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要认真贯彻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措施:  国家建设资金投放重点切实转向农村。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切实把投资重点放在农村。今年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根据财政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其中新增422亿元,增量高于上年。今后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征用土地转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在现行的资金管理体制下,各地区、各部门都掌握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努力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地方,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使财政性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要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解决资金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也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  认真落实已有的各项农村政策。特别是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困难县的扶持政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支持政策,以及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政策等,对于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增加农民收入,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从现在开始,就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各个大中城市都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县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要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项目决策要经过农民民主讨论,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农民监督。要教育干部和群众学会运用“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机制,尤其是基层干部要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按民主决策程序办事。  发挥社会各界的帮扶作用。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兴办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继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历史经验表明,要保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原则。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既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真正做到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务求不走弯路。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债务搞建设,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尤其要强调尊重实际、尊重群众,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群众。
2023-08-29 11:10:561

城乡统筹的三个集中是什么?

“三个集中”:是指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机制推动下,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在产业聚集和城镇建设推动下,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2023-08-29 11:11:241

城乡统筹的试验区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是,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上个世纪80 年代出现了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出现上海浦东新区、进入21世纪有渤海新区。如今,成都、重庆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渝特区),它的意义可以与当年的深圳、浦东、渤海新区相媲美。由于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区内将享有特殊政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以往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相当大的区别。设立试验区,并不意味着“给钱、给政策”,而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 创新,探索实践。在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上,也是由国家、省、市共同商讨制定。作为试验区,有更多的主动权,但并非有人想象的“国家给它很多优惠政策”。与上世纪80年代设立深圳特区相比,成都和重庆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现实。中央设立深圳等特区时,计划经济体制仍是大背景,中央希望借此探索改革之路,解决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问题。而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体制矛盾,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2023-08-29 11:11:321

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对我国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是当其时。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二、统筹城发展的基本途径 1、体制和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 2、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3、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集中要求和具体实践。 三、统筹城发展的理念模式 1、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形成城乡公共服务统一标准、流动可用新局面 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文明的差异是城乡差别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城市偏向的二元发展模式的直接后果。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加快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发优势,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着力形成社会事业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城乡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2、要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乡村重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完全依赖政府强大财政供给或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的路子,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部分拉美国家城市贫困和农村衰败同时并存的局面。中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差异较大,村镇建设将会出现多种模型。应该因地制宜,分区进行将是中国村镇建设的一个基本特点; 3、村镇建设的主体和关键还是农民本身 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福利,使得农民与城镇居民真正对等,能适应集中生产生活才是村镇建设可以持续发展的途径。实施乡村教育计划,提高农民素质是中国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与基本走向; 4、完善经营渠道,拓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 城镇建设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示范镇投融资体制。在政府预算中,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023-08-29 11:12:021

什么是统筹城乡 车夫

(答案:A )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 A. 城镇化 B. 城市化 C. 信息化 D. 工业化
2023-08-29 11:12:131

2019年四川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城乡统筹

我省通过调整完善多项义务教育政策,实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统筹。这是记者4月1日从省财政厅获悉的。城乡统筹首先体现在定额上,从起,我省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普通小学按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按每生每年800元的基准定额补助公用经费。其次,我省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调整,整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补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作业本费等多项政策,建立起统一的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新政策的亮点还体现在公办民办一视同仁上。我省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同步、同标准享受“三免一补”,其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以及学杂费收费标准高出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自2013年起已自主启动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免教科书、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比中央统一政策提前4年
2023-08-29 11:12:20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什么原则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  民的组织化程度。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从我们先情况来看,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不要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 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有的地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最后搞得不城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一定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三、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3、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服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要求进一步  4、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5、协调发展,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6、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8、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
2023-08-29 11:12:301

新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些答案来源网络搜索:1、积极先行探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新时期,全市上下正在奋力建设幸福大丰,客观上要求我市迅速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72万大丰人的幸福感。创先争优的大丰精神,客观上也要求我市继续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上领跑苏北。大丰港国家一类口岸的成功申报、百亿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县成功获批、部省合作示范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等诸多成功实践,都证实了“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提前谋划,夯实基础,才有可能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优质项目、高端技术集聚大丰,共同发展。因此,我市迫切需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要强化宏观指导。在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强人力配备,引入专家智囊团,为评价指标大类、指标因子设置、目标值设定等提供宏观指导,确保我市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科学、前沿和富有大丰特色。二要敲定大类分值。结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四大领域设置评价指标大类,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以工强市、两海齐抓、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四大战略,侧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统筹生态环境,科学分配四大类分值,可分别确定为30分、20分、20分和30分。三要组建指标因子。以2010年为评价基期年,评定现行水平,制定“十二五”期间各年度发展目标,侧重比较类指标,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二三产从业人员比重、城乡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比率、常年空气污染指数差、城乡信息化水平比率等,引入增长类和下降类指标,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物价上涨指数、城乡高中教育入学率和医疗成本降幅、单位GDP能耗降幅等。四要实施动态管理。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长期、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此至“十二五”规划期末,还需要根据未来发展情况,适度抬高目标值和调整评价因子,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向纵深。2、推进市镇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增强统筹发展实力围绕“双核一带”,我市三区、十园和各镇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合理,具备加速推进市镇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一是传统产业不放弃,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发挥对我市抛丸机等四大传统产业的支柱性优势,加大技改投入和科研支持,提升传统产业。依托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招引成长潜力大的项目,依托港口优势做足招引项目的后续产业链配套。同时,注重市镇工业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分类、投资强度遴选,将不适宜在三区发展的项目转移到镇工业集中区。二是统筹城乡生态,发展特色旅游业。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海洋、湿地、森林、迷路、知青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中华麋鹿园和在建的幸福公社、知青影视基地等正努力打造5A级景区。对内服务全市人民,挖掘本地市场。我市的本地旅游市场空间还很大,建议开通麋鹿园、二期码头、知青馆、高科技企业、园区等旅游专线,开发本地游项目。市民可以选择周末参观麋鹿园、感受知青历史或是游览高科技企业、园区,感受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不出远门即可愉悦度假、休闲旅游。对外加大品牌宣传,拓展外地市场。借助麋鹿节等大型活动,继续与上海、苏州等紧邻旅游热点城市对接,发挥我市滩涂、湿地、麋鹿、知青等特色资源,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短线产品,吸引外籍外地人士来我市休闲、度假。开发“农家乐”、“开心农场”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将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3、加速人口城镇化,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末,我市主城区将由20平方公里扩展至40平方公里,人口由目前的15万人增至30万人。各镇的城镇化目标都很高。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市镇经济实力,增强了市镇的资源集聚能力,为人口城镇化奠定基础。一要留住本地人,吸引外来人。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向好快速发展,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回丰工作的本市大学生、来丰工作的外国人和外地人越来越多。“十二五”规划对我市未来五年的人口导入有着明确的要求。今后,还需继续实行稀缺专业人才、留学高学历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的扶持和安置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落户,提升我市整体人口素质。二要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转移农村人口。农业用地被征为城镇建设土地的同时,伴随的是大量失地农民向城镇转移。除此之外,全市每年列入增减挂钩复垦拆迁的农民超过2000人。他们都是新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被拆迁农民即便在户籍制度限制下,也能公平地享受市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待遇,提升劳动技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增强他们对城镇的归属感,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4、加大“以城带乡”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十二五”末,规划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加至29800元和16600元。重点在农民增收,难点也是农民增收。按照我市人均耕地2.57亩测算,亩产纯收益需达到6459元/年,方能达成农民增收目标。若实行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发展棉、麦、水稻等传统农业,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是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返还、土地出让金收益、耕地开垦费等足额用于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让农业农村分享到城镇建设的增值收益。“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依托部省合作土地整治示范和国家级增减挂钩试点单位的平台,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等土地整治项目,大力实施增减挂钩复垦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发展设施园艺、花卉苗木、畜禽规模等现代高效农业,依托品种改良种植大蒜、秋冬大白菜、青梗菜、甜叶菊等作物,进行蔬菜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继续强化农业品牌意识,鼓励各类农业主体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特别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识,参加各类评奖、评优活动,发挥麋鹿牌早酥梨、裕华牌大蒜等品牌效应,做大品牌,完善产业链。5、打破条块分割,创新实行资金全统筹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国土、水利、农业、医疗、卫生等部门的支农惠农资金种类将越来越多,为有效发挥支农惠农资金对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建议市政府成立支农惠农资金整合统筹领导小组,制定资金整合统筹实施意见。一是明确资金整合统筹主体。今后,国家及省、市各有关部门下达的所有支农惠农资金,均由镇政府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整合落实到具体项目和载体。二是实行资金使用、拨付和管理分离制。如水利部门下达的河道整治资金,村组为资金使用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实施;镇政府为资金统筹单位,负责资金拨付并主动接受监督;水利局授权委托镇水利站为资金管理单位,负责项目招投标、质量管理,并经水利局授权监督镇政府足额及时拨付支农资金。三是实行项目管理费制度。镇政府按项目、资金计提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给项目管理单位。结余资金仍由镇政府扎口管理,按照用途不改变的原则,用于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四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坚持专款专用和整合利用相结合,既发挥职能部门争取资金的积极性,又从维护和改善民生出发,切实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引入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资金整合统筹规范、有效的单位给予奖励,对截留、挪用支农资金和违规违法使用的行为,按照相应规定依法追究责任,既处理事,更处理人。6、严格规范试点,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试点必须是高标准的,我市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如此。高标准本身没有错,但为防止少数干部从个人政绩出发,搞大拆大建,低效利用和浪费有限的公共资源,不利于试点经验的积累和面上推广,需进一步严格规范试点。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针对当前少数干部存在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准确的问题,加强政策宣传,使其正确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开展试点是为了找准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作为主攻方向,更好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及时纠正和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同时,注重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二是组织试点自查工作。建议由市农工办、市财政联合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立即开展现有试点的资金投入、政策措施创新效果评估和试点区农民满意度调查,对违背试点目标的试点暂停试点,对违反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的行为追究责任。三是规范资金使用和监管。建议建立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资金管理和监管机制,市人大、市纪委监察和审计局参与,将试点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以试点名义争取的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开展定期的资金效益评估。四是鼓励制度和措施创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评价试点工作,弱化试点对资金投入的依赖,鼓励试点单位进行制度和措施创新,使试点成为检验政策、措施的科学实践,为面上推广提供可行经验。
2023-08-29 11:12:381

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选择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我省不断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河北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它将促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拉动消费增长的同时增加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的投资需求。我省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其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统筹城乡,必须把城市做大做强,把中心镇做大做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增加农民人均拥有资源量,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率,还可以提升城镇经济实力,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一方面,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另一方面,城镇化是空间利用集约化最充分的体现,城镇化把资源要素聚集到一个载体,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放大功能。通过集约化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才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功能,也才能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最后,新型城镇化将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新型城镇化将带来人力资源和信息知识聚集,促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降低工业排放,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省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我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建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08-29 11:12:471

名词解释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统筹城乡的全面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和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四个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应包括四层含意:一是城乡通开,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城乡协作,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城乡协调,这是统筹城乡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四是城乡融合,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根本任务。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_^
2023-08-29 11:1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