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戴超武的学术论著

2023-09-06 07:24:02
TAG: 学术
共1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一 专著

《美国外交思想史》(60万字)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45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25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 其他著作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世界文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当代美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三 译著

《中国与南亚》(分卷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评估,1949-1972》,第8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2000年美国选举》(唯一)

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四 主要研究论文

Roundtable Review of Cold War Island,

H-Diplo, Volume X, No.5 (2009), pp.10-14.

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政策和反应(15000字)

《世界历史》,2008年第2期

基辛格-尼克松的“宏大构想”、尼克松主义与冷战的转型(13000字)

《南开学报》,2007年第5期

建立“亚洲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堡垒”(8000字)

《冷战国际史研究》(北京),第3期

应对卡尔·马克思早已策划好的危局(20000字)

《冷战国际史研究》,第3期

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12000字)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北京),2006年第5期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外交与第三世界(15000字)

《美国研究》,2006年第2期,

美国社会科学与布什主义(11000字)

《南开学报》(天津),2006年第1期

The Impact of the Bombardment of Jinmen in 1958 upon Sino-Soviet Relations(10000字)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VI, No.2(Summer 2005)

美国的政策、英美“特殊关系”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10000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石家庄),2004年第3期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30000字)

《历史研究》(北京),2003年第3期

Indian Diplomatic Policy, Relations among Big Powers and the

Sino-Indian Border Conflict of 1962(12000字)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IV, No.2(Summer 2003)

1959年10月中苏会谈(12000字)

《中共党史资料》(北京),2003年第1期

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关系与亚洲的冷战(13000字)

《史学月刊》(开封),2002年第10期

核武器、美国的政策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18000字)

《探究美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影响(8000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南京),2002年第1期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二,15000字)

《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5期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一,17000字)

《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3期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和中苏关系(150000字)

《二十一世纪》(香港),2001年4月号

国家利益概念的变化及其对国家安全和外交决策的影响(12000字)

《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2000年第12期

全球问题及其对中国的挑战(7000字)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南京),2000年第2期

国家利益:从理论概念到国家战略(9000字)

《国际安全与安全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美国和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结束(14000字)

《国际关系评论》,第1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新冷战史”与当代美国外交史研究趋向(10000字)

《美国研究》(北京),1999年第1期

美国历史学家与五十年代台湾海峡危机(下,15000字)

《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5期

美国历史学家与五十年代台湾海峡危机(上,16000字)

《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4期

东南亚难民与美国1980年难民法(11000字)

《世界历史》(北京),1998年第4期

毛泽东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设想与部署(8000字)

《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长沙),1998年第5期

鲁道夫·维考利与美国移民史的研究(12000字)

《史学理论研究》(北京),1998年第3期

美国移民政策改革的基本趋势及其潜在影响(8000字)

《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1997年第5期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日裔美国公民的拘留政策(12000字)

《日本问题研究》(保定),1997年第4期

1952年移民法对亚洲移民和亚裔集团的影响(9000字)

《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7年第2期

美国1965年移民法对亚洲移民和亚裔集团的影响(12000字)

《美国研究》(北京),1997年第1期

罗斯福、丘吉尔和原子弹(9000字)

《延边大学学报》(延吉),1996年第2期

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12000字)

《世界历史》(北京),1995年第4期

美国的政策与战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13000字)

《兰州学刊》(兰州),1994年第6期

美国外交史学家塞谬尔·F.比米斯(10000字)

《世界史研究动态》(北京),1993年第11期

外交中的原子:评阿尔佩罗维茨的《原子外交》(8000字)

《美国研究》(北京),1993年第3期

论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核打击政策(11000字)

《青岛大学学报》(青岛),1992年第1期

美国关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问题的研究(9000字)

《世界史研究动态》(北京),1991年第6期

从卡萨布兰卡到广岛(8000字)

《外国问题研究》(长春),1991年第4期

原子弹与美国远东军事战略(8000字)

《军事史林》(北京),1990年第6期

五 学术综述和书评

立足国际史研究:评《义和团战争的起源》(4000字)

《社会科学报》(上海),第909期

中国学者研究朝鲜战争的最新成果(9000字)

《博览群书》(北京),2004年第1期

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1000字)

《历史研究》(北京),2003年第3期

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深层思考(6000字)

《国际关系评论》,第1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美国史研究(8000字)

《美国研究》(北京),1999年第4期

评《美国移民政策研究》(6000字)

《历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3期

现代化与美国史研究的新视角(8000字)

《美国研究》(北京),1997年第3期

移民文化与美国族裔史的研究(5000字)

《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5年第6期

史学理论研究

相关推荐

文献学与历史学主要探究哪些方面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历史学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百度百科上说: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2023-08-30 11:23:061

杨令侠的主要论文

1.“加拿大新社会史学的崛起和成长”,《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2.“加拿大与美国关于酸雨的环境外交”,《南开学报》2002年第3期;3. “美国和加拿大对加美关系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4.“加拿大、美国与日本关系初探”,米庆余编:《近现代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5.“加美对古巴政策的分歧”,《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6.“加拿大、美国与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4期;7.“枫叶国旗话古今”和“OXFAM-CANADA是何组织”,《生活在双语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8.“越南战争中的加拿大与美国”,《历史教学》1999年第8期;9.“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加拿大与美国”,《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0.“冷战期间加拿大与美国关系”,秦明利编:《加拿大研究文集:加拿大与加拿大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11.“加拿大与泛美组织”,《南开学报》1998年第2期;12.“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的历史渊源”,《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13. “加拿大史学史初探”,《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14. “魁北克与法兰西”,《历史教学》1996年第12期;15.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加美关系”,《历史教学》1995年第4期;16.“19世纪后期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南开学报》,1995年第2期;17.“1814-1865年间的加美关系”,《历史教学》1994年第6期;18.“试论加拿大与美国的初期关系”,《加拿大掠影》1993年第1期;19.“由美、英、加三角关系进入美加双边关系的加拿大”,《南开学报》1992年第6期;20.“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党史资料与研究》1993年第3期;21.“漫谈美国总统图书馆”,《津图学刊》1992年第3期;22.“美国远西部早期淘金华工活动状况”,《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23.“中国对美国农业的贡献”,《历史教学》1990年第10期;24.“美国南部的早期中国移民”,《历史教学》1989年第8期;25.“美国与中国的早期交往”,《历史教学》1988年第8期。26.“加拿大新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27.“论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8.“历史学”,陈启能等主编:《加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023-08-30 11:23:261

韩东育的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1.〈徂徕学与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思想启蒙〉,《历史研究》(北京),2002年5期。2.〈仁在日本近代史观中的非主流地位〉,《历史研究》(北京),2005年1期。3.〈 八千天日记 中所隐藏的近世日本〉,《历史研究》(北京),2006年3期。4.〈朱舜水在日活动新考〉,《历史研究》(北京),2008年3期。5.〈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的日本际遇〉,《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6年3期。6.〈关于东亚近世华夷观的非对称畸变〉,《史学理论研究》(北京),2007年3期。7.〈异性的双向排斥与需求:婚姻形态嬗变过程新探〉,《史学理论研究》(北京),1993年1期。8.〈徂徕学派与法家的人情论〉,《日本学刊》(北京),2002年5期。9.〈日本近代化论在时空定位上的两难〉,《日本学刊》(北京),2003年6期。10.〈历史上东亚的儒学对话及其现代意义〉,《日本学刊》(北京),2005年2期。11.〈关于徂徕学祖型的再思考〉(日文),《思想史研究》第1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1年3月。12.〈海保青陵合理主义的经路与韩非子〉(日文),《思想史研究》第2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2年3月。13.〈关于荻生徂徕的人情论〉(日文),《思想史研究》第4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4年3月。14.〈三教合流与儒学主旨的淡出:关于道学处境的再思索〉,《思想史研究》第5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5年10月。15.〈道德金规则的事实与想象〉,《思想史研究》第6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6年5月。16.〈明清鼎革之际东亚华夷观的演变〉,《思想史研究》第7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7年3月。17.〈国际公法和朝贡体系的遭遇与变容〉,《思想史研究》第8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8年6月。18.〈海保青陵的思想与法家〉(日文),《日本伦理思想史中的中国文化要素》[论文集](东京),东京大学2000年。19.〈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二十一世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2年6月号。20.〈日本圣人观中孔子地位的两难〉,《二十一世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3年10月号。21.〈中国古代非自由传统与道德走势〉,《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4年3月号。22.〈探寻德川儒教的真面目〉,《二十一世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2004年12月号。23.〈本尼迪克特和贝拉之后〉,《二十一世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2008年10月号。24.〈迟来而未晚〉,《读书》(北京),2000年10期。25.〈从脱儒入法到脱亚入欧〉,《读书》(北京),2001年3期。26.〈丸山真男的原型论与日本主义〉,《读书》(北京),2002年10期。27.〈江户日本与真正的儒法之争〉,《读书》(北京),2003年7期。28.〈儒学的宗教化与帝国日本〉,《读书》(北京),2004年8期。29.〈东亚的病理〉,《读书》(北京),2005年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6转载)。30.〈两个八·一五〉,《读书》(北京),2006年11期。31.〈也说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读书》(北京),2007年8期。32.〈东亚的心胸〉,《读书》(北京),2008年8期。33.〈第三种传统〉,《书城》(上海),2007年7期。34.〈中国史研究亟待走出误区〉,《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6年5期。35.〈殷民入周后的变与不变〉,《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8年5期。36.〈中国传统平衡论的前提假设与反假设〉,《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4年1期。37. 〈两种实学的相遇与江户日本的去中华由绪〉,《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8年8期。38.〈颜回·道义·儒家士子的独立人格〉,《史学集刊》(长春),1990年3期。39.〈心治、身治与法治:析法家政治思想中不可解的内在矛盾〉,《史学集刊》(长春),1993年2期。40.〈关于阳明子龙场悟道的非学术寓意〉,《史学集刊》(长春),1994年3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4.10转载)41.〈有是有限,无是无极:对有无千古成说的质疑〉,《史学集刊》(长春),1997年1期(人大《中国哲学》1997.4 转载)42.〈《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史学集刊》(长春),2002年2期(人大《中国哲学》2002.7转载)。43.〈从周代社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86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先秦史》1986.10转载)44.〈诸子人兽观理论与学说分合〉,《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89年第6期。45.〈儒家尊老思想中的自然情感原则〉,《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2年6期。46.〈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纲要〉,《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3年4期(《文摘报》1064期摘要)。47.〈庄子灵肉哲学层次论〉,《中国哲学史》(北京),1994年6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4.7转载)48.〈关于儒·道·佛三家的理论极限〉,《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6年3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6.7转载)49.〈中国文化现象中的内平衡与外平衡〉,《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7年3期(人大《文化研究》1997.7转载)50.〈韩非子著《解老》《喻老》时《五千言》是否已名为《老子》〉,《东北师大学报》(长春),1999年2期。51.〈《老子》17、18章中焉、案、安字究作何解:兼谈《郭店楚墓竹简》的定论意义〉,《东北师大学报》(长春),2003年4期。52.〈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东北师大学报》(长春),2008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2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6转载)。53.〈中国法家与日本徂徕学〉,《东方文化》(广州),2000年5期。54.〈本体的解构与重建:日本徂徕学的一个解析〉,《日本学论坛》(长春),2003年3期。55.〈海保青陵与日本近世新法家〉,《近世中日思想交流论集》(北京),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56.What Anti-Japanese Protests Tell Us : Pathology of East Asia &America"s Thinly Veiled Designs, Jaran SPOTLIGHT Bimonthly, Tokyo, Nocember/December 2007.57.〈不全与大全:庄子残疾论抉微〉,《社会科学探索》(长春),1997年5期(人大《中国哲学》1998.2转载)58.〈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上海),1999年2期。59.〈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式与中国史研究的事实思考〉,《东师史学》[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60.〈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天津师大学报》(天津),1994年1期。61.〈法家契约诚信论及其本土近代意义〉,《古代文明》(长春)2007年1期。62.〈山鹿素行著作中的实用主义与民族主义关联〉,《清华大学学报》(北京)2006年2期。63.〈日本京学派神道叙事中的朱子学〉,《求是学刊》(哈尔滨)2006年4期。著作——1.《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月。2.《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3.《道学的病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2月。4.《天人·人际·身心: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2023-08-30 11:23:411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

冯玮已被复旦开除,见百度百科,其职务为前复旦教授
2023-08-30 11:24:002

孟广林的译著

主持并完成了1999年度国家社科项目“中古西欧的封建王权的研究”,主持了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至十五世纪的英国议会君主制研究”,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项目“中古后期英国贵族群体社会政治活动研究”,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社科项目的研究。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历史学系高级研究学者(2006)。美国罗彻斯特大学(Rochester University)历史学系访问教授(2007)。专著与教材类著作:《欧洲文艺复兴史》(哲学卷),独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东海”与“西海”——中西历史比较的尝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英国封建王权论稿》,独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查理曼》,独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凹凸文心——中国文化群体的历史活动与思想境界》,主编兼主要作者,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心学与中国社会》,副主编兼主要作者,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世界中世纪史》,独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世界中世纪史》,独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世界文明史》(与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历史比较的新视野》,论文集,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译作《剑桥近代史》第三卷的主要校译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志:帝国兴亡----大战风云录》,18万字,安东尼·肖著,本人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志:天下大战—铁血太平洋 》,18万字,约翰﹒戴维森著,本人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3、《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志:霸王行动——生死诺曼底 》,18万字,安东尼.肖 著, 本人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剑桥近代史》第三卷,主要校译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二) 学术论文1、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中世纪史的终结与近代史的开端,载《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4期。2、佛罗伦萨市民人文主义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3、明清思潮与文艺复兴比较之我见,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4、意大利人文主义与明末清初儒学人文观的异同,载《历史教学》1989年第9期。5、唐甄君权观析论,载《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第3期。6、黄宗羲“法治”思想辨析,载《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7、明末清初的思想流变,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8、中国近代早期启蒙思潮的滥觞,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9、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的衰落及其原因,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10、试论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政治理想,载首届中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代表会议论文集《成长中的新一代史学》,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1、近百年来西方的西欧封建王权理论,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12、马克尧先生与我国的西欧中古史研究,载《世界历史》1997年第5期。13、中古英国神学家约翰的“王权神授”理想,载《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14、中古前期英国封建王权与世俗贵族的关系,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15、我国中世纪史研究的历史回顾,载《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16、英国封建王权对郡政的整顿,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17、中古西欧基督教经学传统的积淀与更新,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8、中古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2 期。19、对批判地借鉴当代西方史学流派的一些看法,载《光明日报》》2000年6月16日史学版。20、批判地借鉴西方史学流派,深化我国的世界史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1期。21、中古英王国财政制度探析,载论文集《世界中世纪史的新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载《社会转型天津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23、摆脱“儒学复兴”理想的困扰—有关传统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思考,载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中古英王国的封建军事制度析论,载论文集《人大史学》》,中国书店1999年版。25、封建时代中西君权神化现象的比较研究),载《中国史研究》, 2002年第2期。26、中古西欧的“法大于王”与“王在法下”之辨析,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27、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25日理论版。28、西欧文艺复兴对基督教神学传统的批判继承,载《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29、借鉴与创新: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载《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0、威廉一世与英国封建王权的确立,载《史学论丛》,人大历史学系编,1999年版。31、塞瑟尔的《法国君主制度》与“新君主制”的理想,载《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32、唯物史观与思想文化史研究,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33、试论塞瑟尔的“新君主制”学说,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34、中西“人文”精神的当代思考,载《光明日报》2003年8月5日理论版。35、取向与范式:中西封建政治史比较的思考,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6、神人相分与天人合一,载《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37、马克·布洛克对中古西欧封建政治史研究的贡献,载《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38、有关中西历史比较的几个问题,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39、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农民起义,载“光明日报”主办《光明观察周刊》2003年第7期。40、中外“融通”与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载香港中文大学《世纪中国》2003年第14期。41、中西封建政治史比较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论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2、谈当前史学研究中学术理路的转换《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43、 “婴逆麟”与古代士大夫谏政的悲剧,载《光明日报》2005年4月2日史学版。44、有关中西历史比较的几个问题,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45、学术争鸣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光明日报,2005年6月28日理论版。46、卡雷尔的“反现代化”学说评析,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47、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方向,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48、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的探索,载《史学月刊》2006,9期。49、试评卡雷尔的“反现代化”学说,载《西学研究》第二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版。50、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51、英国中世纪宪政史研究的回顾—访问M.普里斯维奇教授,载《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3、中西“神(天)人”关系之思想的比较研究,载台湾《辅仁历史学报》2007年第1期。52、中古英国政治史研究的路径选择与中西比较——与牛津大学J.R.马蒂科特院士的学术对话录,载《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53、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与M 阿莫诺教授的学术对话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54、比较视野下的中古西欧政治史研究—与美国史学家R.卡尤珀的学术对话录,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55、 中西封建君主制中的“法治”与“人治”,载《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56、 试论福特斯鸠的“有限君权”学说,载《世界历史》2008年第4期。57、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特色”与国际学术交流,载《光明日报》2008年9月18日理论版。58、西方史学界对中世纪英国“宪政王权”的考量,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5期。59. 改革开发以来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60、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探析,载《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61、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动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2日版。62、Absolute or Limi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eudal Monarchies,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Vol.4,No.2,Autumn 200963、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64、“回归”或 突破——英、美史学家有关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动向,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6期。65、有关构建世界史研究之“中国学派”的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66、史学文化热不是真正的学术复兴,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6日版。67、“原道中西”—中西人文精神的当代思考,载《人文日新——清华文新论坛讲演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68、从社会契约论看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载《孟子文化大集》,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69、论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时期的叛逆罪立法,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70、历史比较研究的一份样本,载《光明日报》, 2011年2月21日史学版。71、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载《学海》2001年第1期。72、大众文化潮流中的“历史消费”—当代西方“通俗史学”一瞥,载《光明日报》2012年4月19日世界史版73、国际学术视野与世界史前沿问题研究,载《史学月刊》2012年第5期。74、 “王在法下”的浪漫想象:中世纪英国“法治传统”再认识 ,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会议综述及其它1、首届中国比较史学学术讨论会述要,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2、中国世界中世纪史2001年学术年会纪要,载《光明日报》2001年6月19日史学版。3、“学术报告评议词”,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中西历史比较的新视野,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4日史学版。5、“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述要,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6、比较史学、传统文化、现代化——学者访谈录,载《贵州日报》1991年6月25日理论版。7、“西方文明史进程——文艺复兴”系列文章10篇,载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4年232—258期(篇名从略)。8、刘军宁先生对西方文艺复兴的误读,载光明日报光明网2006年12月18日“光明观察”,《儒家邮报》创刊号,2006年12月,陈明主编。9、《人类酷刑史》中译本“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23-08-30 11:24:201

侯建新的科研成果

《资本主义起源新论》,三联书店,2014年版 《中古政治制度》,《世界历史》(多卷本)第10册,侯建新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修订组第一召集人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与徐浩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01、2002、2009年多次在北京和台湾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英国庄园生活》(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负责全书审校,并撰写中文版序言,《中华读书报》评该书为2005年最受欢迎的100本图书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获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全国高校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995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主编 主编《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 1. “关于西欧现代社会转型起始年代的新观点”,《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2. “欧洲文明再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3. “认知欧洲 定位中国”,《光明日报》2014年09月17日第16版 4.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 期 5. “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6. “欧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7. “民国年间冀中村民的消费:究竟吃什么”,《光明日报》2013-8-8 8. “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9. “抵抗权: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世界历史》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9期摘引 10. “议会在英国最高权力的确立”,《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与陆连超合作) 11.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光明日报》2012-7-5,《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全文转载 12. “近二十年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与龙秀清合作),《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 “英格兰工业革命前的人均产值与消费”,《经济-社会史评论》(第六辑),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 14. “深入研究中西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侯建新、邹兆辰),《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15.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1年第11期转载,《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6期摘编 16. “中国国民需要世界史知识”,《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17. “抓住机遇,面向实际,大力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 18. “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19. “前近代中英两国农业雇佣劳动比较”,载钱乘旦等主编《英国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Wage Labour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ngland,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 Edited by Qian Chengdan & Miles Taylor, University of La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 21. “家庭教育: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催生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与张晓晗合作) 22. “加强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研究”,《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23. “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24. “世界历史研究三十年”,《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 “跳出旧巢穴,走出新天地—中国世界历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2-2 26. “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世界历史》2008年增刊(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刊30年) 27. “西欧崛起: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及相关学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8. “高效农业是英国城乡一体化基础”,载《新京报》,2008年10月19日B3版 29. “史学失去真实也就失去生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7-6-25第10版 30. “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转载 31.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eudal”,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2,No.1,January 2007, pp.1-24 32. “史学的时代性与永远的历史性”,《史学理论研》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3.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34.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1期转载 35. “‘主体权利"文本解读及其对西欧史研究的意义”,《史学理论研究》 2006年第1期 36. “原始积累的秘密:英国佃农何以抵抗过度侵夺?”《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 37. “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载 38. “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市场分析:来自清苑县的报告”, 载冯崇义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 “学科创新与交融的平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立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中华读书报》2005-2-2 40. “《经济-社会史评论》首发座谈会‘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1、“‘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摘刊,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2. “工业化前中英乡村借贷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4-6学术动态介绍该文;人民网论点摘编 43.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西欧‘封建主义"概念问题”, 《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44. “增强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吸纳、参与和升华”,《人民日报》2005-4-1,15版 45. “‘封建主义"概念在中国之由来”,《天津日报》(文史版)2005-12-12 46. “原始个体权利:解读中西传统社会异同”,载《历史比较的新视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 “主体权利与西欧中古社会演进”,《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48. “个体权利与中西社会转型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49.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读后”(与孙立田合作),《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4-11-25第3版转载 50. “廿载不变的追求”,《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51. “从非经济因素看西欧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兼议经济-社会史学科的引进”,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2. “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经济社会史”, 载中国史学会:《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3. “人文的和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3期 54. “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8期转载 5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人口流动与雇工”,《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 56. “近代冀中土地经营及地权转移趋势—兼与前工业英国地权转移趋势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2期转载 57. 《西方经济-社会史研究》,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2-1-21 58. “民国年间冀中农业成本、农民负担与剩余——来自11村的一项计量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59. “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初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60.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村市场评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1.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业生产条件考察”,《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62.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生活与消费水平”,《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63. “民国年间冀中农户劳动生产率研究”,《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 64. “试析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若干误区”, 《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65.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自然经济解体”,《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 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12期转载 67. “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68. “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69. “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兴起——兼与明清绅衿阶层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0年第8期转载 70. “民国年间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历史教学》 2000年第2期 71. “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评述”,《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9年第4期转载 72. “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12月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9年第6期转载 73. “中西封建晚期农村雇工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4. “英国‘边疆运动"及其对旧庄园制度的冲击”, 《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转载 75. “从新人口论、均衡陷阱到‘过密化增长说"”,《史学理论研究》 1998年第3期 76. “中世纪晚期中西农业劳动力迁徙比较”,《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 “封建农民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载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78. “明清农业雇佣经济为何难以发展:兼与英国封建晚期农业雇佣劳动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8年第期转载,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9.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启动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0. “谈陈翰笙三十年代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载《陈翰笙百岁华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 “英格兰种族、语言和传统探源”,《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10期 82. “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近代化中的核心含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4年第6期转载 83. “中世纪晚期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启动”,《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2期转载 84. “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3-12转载 85. “中西文化比较要有历史层次感”,《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86.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趋向的比较——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一项计量研究”,载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 “西方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88. “历史比较研究概述”,载《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89.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公社若干问题——评《中世纪法国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0. “从客观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兰克学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11期 91. “西方社会史定义与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5期 92. “强化农业基础的历史思考与现实抉择”,《生产力研究》1990年第3期 93. “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 94. “浅议当代西方家庭史学”,《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95. “个人的发展与英国农村阶级结构变迁”,《世界历史》1989年第1期 96. “从英国历史看传统农业的变革目标——兼论家庭农场主成为中国农民企业家主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第4期 97.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98. “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人力量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99. “中世纪法国公社的定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 100.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1年第4期转载,获天津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 教学成果“地方高校世界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2. 指导博士论文《中西中古税制比较》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并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 3.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 4. 全国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5. 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6. 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7. 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 8. 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9. 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 10. 天津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 11. 天津市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征文一等奖(1988) 1. 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 2.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 3. 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 4. 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2009) 5. 天津市授衔专家(2005) 6. 全国优秀教师(2004) 7. 天津市劳动模范(2004) 8. 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000) 9. 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 10. 国家人事部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96) 11. 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 12. 天津市立功奖章(1993,1995,1999,2004)
2023-08-30 11:24:361

赵毅的发表论文

1、《多尔衮评传》 36万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2、《正统皇帝大传》30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20世纪明史研究综述》25万字,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4、《落日余辉的清朝政治》40万字,泰山出版社2002年版。5、《开国重臣大传》3册14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6、《明代基层士人社会生活谫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中国古代史》专科教材,参编15万字,高教出版社1995年版。2、《中国古代史》函授本科教材,参编4万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3、《中国古代史》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重点教材,主编96万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4、《明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1、《清代阿城汉文档案整理研究》参加8万字,中华书局1993年版。2、《钦定八旗通志》参加30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国历代后妃传》11册150万字,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2002年版。3、《明英宗轶事》20万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4、《二十五史精华白话本 明史卷》3册50万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1、《历史小百科辞典》5万字,撰稿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吉林省百科全书 历史卷》主编30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中国历史大辞典 明史卷》4万字,撰稿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4、《中国历史大辞典 清史卷》3万字,撰稿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5、《两五代史辞典》200万字,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研究》翻译5万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与后金合作的汉将》1.5万字,《黑河学刊》1990年4期。 1、《铺户、商役与明代城市经济》1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明清史》全文转载。2、《明代盐业生产关系及其演变》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3、《明代宗室人口及宗禄问题》1.2万字,《长春师院学报》1986年2期,《明清史》全文转载。4、《明代吏员与吏治》1.2万字,《史学月刊》1987年2期。5、《明代贴黄制度考略》0.6万字,《历史档案》1988年2期。6、《论徐光启的西学观》1.2万字,《史学集刊》1988年2期。7、《明代六科略论》1.2万字,《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6期。8、《明代宗室政策初论》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转载。9、《明代宗室商业活动及社会影响》1.2万字,《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明清史》全文转载。10、《清初武力统一的价值认识》1.2万字,《北华大学学报》1986年3期。11、《论复社的宗旨》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2期。12、《论淮盐的流通及管理机制》1.4万字,《史学集刊》1991年第2期。13、《清初摄政时期的社会经济——兼评摄政王多尔衮》1.4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4、《清初摄政时期的国家财政收支及特点——再评摄政王多尔衮》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1期。15、《施坚雅宏观区域学说论述——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1.8万字,《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2期。16《中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萌芽》,3万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历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17、《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思》1.0万字,《求是学刊》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摘要转载。18、《论麓川之役》1.2万字,《史学集刊》1993年3期。19、《科学哲学与历史学的观念》1.2万字,《长白论丛》1993年1期,《历史学》全文转载。20、《清代蒙地政策的阶段性演化》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1期。21、《清初‘太后下嫁"疑案考实》0.8万字,《北方民族》1993年1期。22、《朱元璋推行重典治吏政策的原因与条件》1.4万字,《明史论文集》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黄山书社1995年。23、《‘革命排满"与八旗社会》1.3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近代史》全文转载,《新华文摘》摘要转载。24、《情感与历史评价》1.0万字,《学习与探索》1995年6期,《史学史》全文转载。25、《悍妻现象与十七世纪前后的中国社会》1.8万字,《明史研究》第四辑。26、《朱元璋废丞相述论》1.4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明清史》全文转载。27、《明代豪民私债论纲》1.5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5期,《明清史》全文转载。28、《明代万历朝妖书案抉微》1.2万字,台湾《明史研究专刊》十一辑。29、《良贾何负闳儒》0.4万字,《世纪评论》1998年4期。30、《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4期,《明清史》全文转载。31、《对清前期(1644-1840)开发东北经济的检讨》1.3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1期。32、《传统向现代的萌动》0.4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3、《明太祖诛夷功臣原因新探——朱元璋与刘邦的比较》1.6万字,《庆祝王钟翰教授八十五暨韦庆远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论文合集》,黄山书社1999年。34、《文化边缘与边缘文化——明代女真地区文化特征探析》1.5万字,《史学月刊》2000年2期。35、《20世纪国内学者关于明代社会史研究回顾》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1期。36、《15-17世纪东北地区女真商人的社会角色》3.5万字,《明清论丛》第三辑,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37、《非是无心近红紫,贫穷何处著繁华》0.5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38、《中国史学的现代使命》1.2万字,《西南师大学报》2006年6期。39、《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0.8万字,《史学月刊》2006年12期。40、《历史系部分师生热烈讨论义和团运动》,《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2期。41、《李洵教授学术评介》0.6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5期。42、《黄宗羲、卢梭——不同时代的民主巨人》0.5万字,《民主与科学》1990年2期。43、《施坚雅模式评介》1.5万字,《史学理论研究》1990年2期。44、《施坚雅教授中国城市史研究评介》,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5、《王世贞与明代史学》0.8万字,《长白论丛》1992年2期,《史学史》全文转载。46、《清朝关于内蒙古地区禁垦放垦政策的演变》1.2万字,《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5期。47、《笔谈:加强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1期。48、《让历史学生命之树常绿》0.3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历史学》全文转载。49、《张居正用人政策与改革之成败》1.0万字,《东师史学》1994年1辑。50、《论张居正改革》3.0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外改革通鉴》。51、《两汉之际:“人心思汉”思潮评议》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6期。52、《兼采诸家,新意叠出的学术新著——《清代学术文化评介》》0.8万字,《史学集刊》1995年1期。53、《明清经济史领域的新成果——读《明清社会经济结构》》0.6万字,《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54、《略论史学改革》0.6万字,《长白论丛》1995年3期。55、《一个独具特色的明清史研究体系——读李洵《下学集》》0.8万字,《史学集刊》1996年4期。56、《李洵先生的生平与学术业绩》0.8万字,《明史研究》1997年5辑。57、《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部边防建设》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4期。58、《沦陷时期日本向黑龙江地区的移民》1.2万字,《长春师院学报》1999年1期。59、《土地神崇拜与道教的形成》1.0万字,《学习与探索》2000年1期。60、《明代道教的现世伦理特征》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1期。61、《理论与中国历史的学习研究》4.5万字,《文史》2003年第1期。62、《晚明士人社会交往的失范及其评述》,《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5期。63、《明代宗室政策研究》5.0万字,当代博士硕士文库,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4、《论淮盐的流通及其壅滞》1.2万字,《史学集刊》1999。65、《明辉发部先世南迁考》,《明史研究》第8辑。66、《史学研究 清史》2.0万字,三联书店1995年《中国历史学年鉴》。67、《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30万字,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68、《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创新》,大连市社科联通讯2006年6期。69、《李洵《下学集》再版序言》1.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70、《略论明初“三杨权势”与“仁宣之治” 》1.2万字,《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明清史》转载。此外,《第七届明史国际会议论文集》 130万字, 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版。还有学术短文荷校考、净军考、鸳鸯阵法考、郑和下西洋海难事故考,及张明富博士、栾凡博士、王景泽博士、张士尊博士、刘晓东博士等博士论文出版序言数十篇,阎海青《辛弃疾传?序言》、《辽海史存?序言》。
2023-08-30 11:24:511

谁能给我一本世界近代史专著的书评?

韩琦 ,男,1958年生,山东省栖霞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为拉美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外国经济史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拉丁美洲历史和经济的教学与研究。现主持承担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拉美主要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任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达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和编著多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现开设《拉丁美洲通史专题研究》、《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发展经济学》等课程。
2023-08-30 11:25:083

董恩林的主要科研成果

1.《唐代老学:重玄思辩中的理身理国之道》,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3.《隋唐韬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2.副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郑铁钜主编)中央民院出版社1993年版。3.主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4.主编《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5.主编《中小学生标点符号手册》,湖北崇文书局2005年版。 1.《张居正集校注》(张舜徽主编),荆楚书社1987年第一版。2.《中华掌故类编》(朱祖延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三国志辞典》(张舜徽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4.《后汉书辞典》(张舜徽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资治通鉴全译》(张舜徽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尔雅诂林》(朱祖延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7.《二十四史全译·魏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一) 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方面1.论传统文献学内涵、范围、体系诸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2.窳寙辩正 中华书局《文史》2001年第1期;3.《旧五代史》考证 中华书局《文史》2002年第1期;4.文献之我见——兼与单柳溪同志商榷 《文献》1986年第4期5.尔雅郭注版本考 《文献》2000年第1期;6.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7.历史编纂学论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8.《史记·天官书》与星象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增刊9.博观约取 推陈出新--评张舜徽先生《清儒学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增刊10.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11.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2.简论古籍整理的方式与方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13.《旧五代史》校读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14.论王念孙父子的治学特点与影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15.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16.简述汪中的经学成就 《历史文献研究》2007年第26辑17.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张舜徽学术研究》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18.简论王念孙《史记杂志》-兼与《史记志疑》、《史记考异》比较 载《逐鹿中原――史记论丛》第三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9.《尔雅》研究述评 《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20.《尔雅》及其研究 《图书馆与读者》1986年第2期21.采众家之长 绘一方丽色——全国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编后琐语 《西北第二民院学报》1994年第2期(二)道家道教经典研究方面1.论唐代老学的理论特色 《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2.葛洪道论辨析:诸家道论比较 《哲学研究》 200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8期3.《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4.论郭象与成玄英独化思想的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5.试论重玄学的内涵与源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10期;6.成玄英的道论 《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7.唐代《老子》诠释文献述论 《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8.简论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文化价值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9.论成玄英的庄学思想 《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版10.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宗旨 《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三)史学理论、古代史及其他1.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8期2.秦始皇与隋文帝比较研究 《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3.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8-5;《新华文摘》98-12摘转4.五代中央财政体制考 《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5.五代枢密院考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1988年6.五代政治体制考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6期转载7.《五代史话》评介 《山东济宁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8.近代国计外侮录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9.华工出国与近代国情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10.归有光水利思想初探 《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11.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探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学术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转载12.档案学概论二题 《档案学通讯》1992年第3期13.马士英简论 《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4.简论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05年6月24日第15版“学术动态”摘转15.简论以德治国的内涵与途径 《山东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并收入《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7.黄石天主堂随访 《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18.制度之良与运作之失――历代科举制演变检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2023-08-30 11:25:161

毛曦的科研成果

◎《城市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试论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及城市史学之关系》,《史林》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以《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及城市史学之关系》为题转载,第73-7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全球史观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63-66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摘要转载;《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9年5月20日第3版以《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为题摘要转载;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编委会编《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收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532-537页。◎《中国古都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简介》,《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6日史学版。◎《漆侠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第一作者),《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以《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为题收入瞿林东等主编《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试论先秦巴蜀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地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版。◎《反思与创新:赵吉惠先生的史学理论贡献》,《赵吉惠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先秦城市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1期。◎《秦巴蜀郡县城市述论》,《东亚文史论丛》(日本)2007年11月。◎《全球城市史视域中的中国城市史研究——读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引发的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先秦蜀国王权更替考述》,《史林》2006年第4期。◎《从考古发现看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费孝通:学术之树常青——读〈费孝通九十新语〉有感》,《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7期。◎《关于城市起源和形成的理论探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史念海教授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版。◎《先秦蜀国城市史论略》,段渝主编《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5月版。◎《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7期以《城与市双轨并进是中国城市演进的独特道路》为题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摘要转载(学术卡片)。◎《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巴国城市发展及其特点初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先秦巴蜀城市研究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试论城市的起源和形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1期论点摘要。◎《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关系略论》,《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摘要转载。◎《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旧石器时代可纳入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光明日报》2002年7月23日理论版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中国传说时代洪水问题新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划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期。◎《黄土高原地区沙漠治理刍议》(第一作者),《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专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历史影响》,《文博》2001年第5期。◎《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的理论思考》,《唐都学刊》2001年第3期。◎《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历史认识的检验与真理标准的历史内涵》(第一作者),《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第二作者),《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9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转载。◎《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家之言——赵吉惠著〈国学沉思〉读后》,《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晏子春秋〉的成书时间与思想特征》(第一作者),《人文杂志》1997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元代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谈谈史学论著的可读性》,《西安日报》1997年8月5日。◎《自然环境与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文摘报》1997年9月14日论点摘要;《西安年鉴:1998》(西安出版社1998年6月版)以《经济类型的更新与三秦文化之振兴》为题论点摘编;李炳武总主编、朱士光分卷主编《长安学丛书?历史地理卷》收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司马迁史学地位论辩》,《史记与司马迁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论历史研究中史学家的情感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孔子——中国史学、东方史学之父》,《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华夏文化》1995年第4期。◎《试论创造性思维——兼及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东疆学刊》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95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司马迁史学的继承性》,《唐都学刊》1994年第6期;陈正奇主编《唐都学刊·汉唐研究·史学卷》收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5期全文转载。◎《“榆钱”的由来》,《陕西地方志》1993年第5、6期。◎《司马迁撰著〈史记〉的动机与目的》(第一作者),《唐都学刊》1993年第1期。◎《乾嘉考据史学与中国考据史学》,《江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心理史学及其应用的方法论原则》,《唐都学刊》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兴学科》1992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23-08-30 11:25:411

计量史学的专著有那些?最好是中国的

1.题名 歴史人口学のフロンテイア 责任者 速水融等编 出版 东京: 东洋経済新报社, 2001 ISBN 4-492-37093-5 说明 310页; 22cm 索书号 日C92-093.13/3311 2.题名 日本経済史 责任者 速水融,宫本又郎编 出版 东京: 岩波书店, 1988 ISBN 4-00-003451-0 说明 324页; 22cm 索书号 日F131.39/3311-01 #1 另外,通过我馆的清华同方数据库输入计量历史学可查到有关文章: 1.【篇名】 国外计量史学述评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魏峰. 【刊名】 滨州师专学报 1994年01期 编辑部Email CJFD收录期刊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正> 一、国外计量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把计算机科学、信息理论和数学应用于历史学领域,通过处理资料和制作数理模型等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在西方史学界称之为“计量史学。”~① 在历史研究中,注意对量的考察,虽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科学,计量史学则是伴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的。具体来说,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各种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进行精确的统计与计算,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从18世纪起,欧洲各国先 2.【篇名】 “计量史学”研究评述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王宇博. 俞荣生. 【刊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01期 编辑部Email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计量史学”是历史学研究中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与溶合总趋势的产物.作为具有明显客观性的研究手段,其研究的结论不仅取决于运用它的科学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其所依据的理论的科学程度。它大大扩大和深化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并使研究成果的趋于精确化成为可能.虽然,它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存在多处局限性和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它无疑是历史学领域里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的新趋势中之一个重要部分。 3.篇名】 对中外历史计量研究发展史的比较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 【作者】 华薇娜. 【刊名】 史学理论研究 1995年03期 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正> 历史计量研究,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系统地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分析、解释历史现象。“计量手段作为一种方法或技术被引进历史学以后,历史研究的计量化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成为当代历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使史料的范围和历史研究的过程及其成果发生了质的变化。”
2023-08-30 11:25:581

王铭铭的主要作品

著作《外国学术名著提要:社会人类学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译作) 北京三联书店 12-30-97 《当代人类学》(译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 月版(此书涉嫌剽窃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 《社会的构成》(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民族国家与暴力》(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心与物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由此及彼,有彼及此——人类学随笔》 民族出版社 2008论文唐宋时期人口增长与泉州港的勃兴 《福建人口》1986年第1 期 心理人类学述议 《人类学研究》试刊号 Marriage and local tradition: perspectives from Huian county SOAS China Festival London 1-1-88 浅谈考古人类学的研究 《中国人类学会通讯》第101 期 文化进化论:回顾与前瞻 《人类学论丛》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Civic and popular festivals in the PRC London China Seminar, London 政治人类学与传统政治制度分析 《建设中国人类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1-91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treatment of folk religion in the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Oxford oriental Insti 1-1-91 试论考古人类学 《当代中国人类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or a contest history: representation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Vol.16,No.1-2 1-1-92 Twisted memory: epics,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 Turku Worshop on Oral Epics along the Silk Road 1-1-92 Imperial and popular versions of almanacs and time in Quanzh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3 Quanzhou: the Chinese city as cosmogram 《Cosmos》1994年第2 期 The cosmography of the Chinese city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4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regional theatres in post-revolu 英国关于中国研究的年会Leeds 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Late Imperial China》 1995年第2 期 2-1-95 文化想象的力量:读萨伊德东方学 《中国书评(香港)》卷6 1-1-95 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卷13 1-1-95 政体与基层社会的转型 《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1 期 1-1-95 人类学与文化学说 《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1--2期 1-1-96 外国学术名著提要:社会人类学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社区方法论 《民俗研究》1996年第4 期 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取向的对话 《广西民院学报》 1-1-96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o in Southeast China Oral Tradition 功能主义人类学的重新评估 《北京大学学报》 2-1-96 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概述 《世界宗教研究》 2-1-96 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3-1-96 宗族、社会与国家——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3-1-96 在文化理解中开拓中国人类学的视野 《北京大学学报》 4-1-96 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 5-1-96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若干特点 《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 7-1-96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现代的自醒:塘东本田野调查与理论对话 《社区研究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经济,符号 《读书》 11-1-96 历史、人情与互惠:闽南两村社会互助与福利的民间模式 福建与台湾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12-1-96 功能主义与英国社会人类学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社会学研究》 4-1-97 地方道教与民间信仰:法主公研究笔记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1-97 华北的家族与村落:山东威海资料的初步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 期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1-1-97 布迪厄:制度、实践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2 期 2-1-97 超越文化局限,建构中国人类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 期 3-3-97 民间权威、生活史与群体动力——台湾石碇村的信仰与人生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9-97 空间阐释的人文精神 《读书》1997年第5 期 5-1-97 思考的实践 《读书》1997年第7 期 7-1-97 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 期 人与社会再生产:从《生育制度》到实践理论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 期 地方道教与民间信仰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0-6-97 体验·自觉 《读书》1997年第9 期 11-2-97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超越文化的局限:本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卷20 5-1-97 象征与仪式的文化理解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出版社 12-1-97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村落视野中的家族、国家与社会-福建美法村的社区史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2-2-97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译作) 北京三联书店 12-30-97 当代人类学(译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 《民俗研究》1998年第1 期 1-1-98 象征的秩序 《读书》1998年第2 期 2-1-98 船帮、妈祖、跨世纪 《读书》1998年第7 期 7-1-98 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第24卷 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社会的构成(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民族国家与暴力(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译著) 北京三联书店 1-1-98 The Fa Zhu Gong Festival: The Birthday of God or the Reprodu 欧洲汉学会第12届大会主讲演,爱丁堡 9-10-98 王铭铭 History,fraternity and reciprocity-the folk model of welfar Chinses social sciences yearbook( 1998 ) 10-10-99 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 《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村落姓氏与权利 《民俗研究》1999年第1 期 2-10-99 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_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 期 6-10-99 民族与国家_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之一)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6 期 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 《民俗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家庭危机与公共权力_台湾石淀乡生活史研究笔迹 《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 10-10-99 逝去的繁荣_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他者的意义_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 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本土化国际研讨会” 汉语人类学_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江苏吴江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11-10-99
2023-08-30 11:26:201

王晴佳的学术论著:

《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台湾允晨文化公司1998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西历史论辩集——留美历史学者学术文汇》,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台湾史学五十年:传承、方法、趋向》,台湾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新史学讲演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全球史学史:从18世纪至当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世鉴:中国传统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02月。 “关于西方史学的两个问题——与庞卓恒同志商榷”, 载《世界历史》1985年07期。 “简论朗克与朗克史学”,载《历史研究》1986年03期。 “历史学的发展需要历史哲学”, 载《世界历史》1986年08期。 “近代德国的历史思想和实践”, 载《世界历史》1990年06期。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 载《历史研究》1993年06期。 “论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与缺失(上)——从全球比较史学的角度考察”, 载《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论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与缺失(下)——从全球比较史学的角度考察, 载《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学潮与教授: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互动的一个考察”, 载《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 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科学史学乎?“科学古学”乎?——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之思想渊源新探”, 载《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张芝联先生与中外史学交流”,载《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大写历史”和“小写历史””,载《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从下层研究到后殖民史学“,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 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历史学的“记忆转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3月02日。 ”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为何美国的中国史研究新潮迭出?——再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新文化史兴起反映史学转向”,载《社会科学报》2012年04月10日。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载《近代史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史学的西“体”中用——新式历史教科书和中国近代历史观之改变”,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从“域外”看朱维铮”, 载《文汇报》2015年05月04日。 当代史学的“情感转折”,载《光明日报》2015年8月23日。 Marxist Historiographies: A Global Perspective ,lead editor (with Georg G. Iggers) (Routledge Press,2015)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coauthored with Georg G. Iggers,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Supriya Mukherjee (London: Longman/Pearson, 2008), 380 Pp.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German, Greek and Russian; Korean, Spanish and Turkish translations are in preparation). 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 coauthored with On-cho 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306 Pp. 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304 Pp. The Many Faces of Clio: Cross-Cultural Approaches to Historiography ,lead editor (with Franz L. Fillafer) (New York & Oxford: Berghahn Books, 2007), 484 Pp (introduction and a chapter).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lead editor (with Georg G. Iggers)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 paperback, 2006), 362 Pp (coauthored introduction and a chapter). “Traumatizing History: The Nanjing Massacre Memorial Hall and the Shaping of Historical Mem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58(2010), 116-131. ”Remembering the Past; Reconciling for the Futur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hina-Japan Joint History Research Project (2006-2010)“.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7:2 (Fall 2010),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Rise of China? Challenges of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Hist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4 (March 2010),273-289. ”Is There A Chinese Mode of Historical Thinking?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History and Theory, 46:2 (May 2007), 201-209. Adoption, Appropriation and Adaptation: the German Nexus in the East Asian Project on Modern Historiography, Berliner China-Hefte, # 26 (May 2004), 3-20. The Rise of Moder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Eighteenth-Century East Asia and Europe, 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 XL:1-2 (Winter-Spring 2003),74-95. “Encountering the World: China and Its Other(s)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 1949-89,”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4:3 (September 2003), 327-358. “Taiwan"s Search for National History: A Trend in Historiography,” East Asian History, 24(December 2002), 93-116. “Time, History, and Dao: Zhang Xuecheng and Martin Heidegger,”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1:2 (Summer 2002), 251-276. Between Marxism and Nationalism: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the Soviet Influence,1949-1963,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9:23 (2000), 95-111. History, Space and Ethnicity: The Chinese Worldview,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0:2 (Sept.1999), 285-305. “World History in Traditional China,”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35(1999), 83-96. Images, Percep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6:15 (1997), 389-402. Modernity inside Tradi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China, Indiana East Asian Working Paper Series on Language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10(Winter 1996), 58-83. Interpret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hinese Peasant Rebellions,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20:60 (Sept. - Dec. 1995), 221-240. Time Perception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28 (1995), 69-86. Guests from the Open Door: The Recep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to the US, 1900s-1920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3:1 (Spring 1994), 55-76. Histor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22(1992), 3-22.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to the present),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19 (1991), 23-46.
2023-08-30 11:26:341

彭小瑜的主要论著

《世界史(古代卷)》(主编中古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个人撰写第8、14章,第13章第1节)《外国历史读本》(主编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世界史(古代史编下)》(马克垚、朱寰主编)第6、10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世界历史(中古部分)》(马克垚主编),第2、4、1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西方文明:美国人的理解和贡献,《西方的传统》中译本导读,世纪文景2008年一个隐修者的入世关怀——托马斯·默顿的社会和政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改革者的理想与意识形态的困扰——多萝西·戴与约翰·科特的社会思想,《北大史学》第13辑第366-392页中西文化的隔膜与文人的玩世不恭——由胡适欣赏杜威谈起,《绿叶》2008年第6期轻视西方文明是一种顽固的傲慢态度,《绿叶》2008年第1期基督教道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挑战——以《公益》杂志的战争与和平观为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正义战争”理论与天主教和平运动——历史背景、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宗教与美国社会》第4辑(2007年)中世纪的现实性与距离感——读蒂尔尼、佩因特合著《西欧中世纪史》,《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教宗与地方主教团关系的历史透视——解读1983年《教会法典》第375至411条,《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公平工资:劳工与资本的桥梁——罗马天主教社会学说的工资和物权观念,《中国与世界观察》2007年第1期道德之贫困与刑法之严酷——西汉末年政治风气考,《经济-社会史评论》第2辑(2007年)文学史与社会史的艰难对话——解读伯姆克,伯姆克《宫廷文化》中译本序言,三联书店2006年西方历史误读的东方背景:教皇革命、宗教改革和禁欲主义,《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世界史研究的学术史问题,《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教会史与基督教历史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历史的真实和思想的真实——读马基雅维里《论李维》,《中华读书报》2005年12月8日“既非‘新雅典"亦非‘新耶路撒冷”——读《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1月11日“使我的灵魂为爱你而歌颂你”——奥古斯丁《忏悔录》与西学的译介,《光明日报》2005年6月9日中西历史比较是否可行?——由刑罚的宽免说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可疑,《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一个激进者的皈依——多萝西·戴的思想和行动,《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缓慢的转弯与前进——罗马天主教之接受政教分离的美国个案,《宗教与美国社会》第2辑(徐以骅主编,时事出版社2004年)轻慢西方历史和文化——以世界史教科书对‘宗教裁判所"的处理为例,载《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罗马天主教语境中的美国历史与民族:奥雷斯蒂斯·布朗森论移民的美国化,《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超越世俗超越政治:解读1983年《教会法典》第330-367条(教廷结构与教皇外交),《中国学术》第15辑(2004年)教会史的学科界定与方法论,《西学研究》第1辑(2003年)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现代化”——美国天主教民族主义的兴衰,《现代化研究》第2辑(2003年)教会等级结构和权威分布,《古代国家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亟待正视的学术规范问题,《光明日报》2002、2、7“爱塑造德行,智塑造学识”:12世纪西欧教会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与基督宗教研究》(香港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2001年)历史语境中的宽容—12世纪教会法论异端与绝罚(1-4),《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4、5、6期格兰西《教会法汇要》对非基督徒法律地位的解释,《北大史学》第8辑(2001年)教会法与基督教之爱,《北大法律评论》第4卷第1辑(2001年)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古代罗马宪法制度及其汉译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2000年)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Treatment of Infidels and Heretics in the Decretals of Gregory IX,《东京都大学人文学报》第306号(2000年)完美之爱与正义权威:中古西欧教会法论刑罚与武力的使用,《中国学术》第2辑(2000年)西方法制史上的决斗,《光明日报》2000年7月14日加强对东欧和俄罗斯历史和历史学的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2月25日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北大史学》第6辑(1999年)格兰西之《教会法汇要》对奴隶和农奴法律地位的解释,《世界历史》1999年第3期美国人看教会法,《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2期犹太王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第2卷以色列王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第2卷尼布甲尼撒二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第2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新巴比伦神庙经济中的“喜尔库”,《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略论犹太教一神论的起源和发展,《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4期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归约问题——“欧洲中心论”批判,《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6期查士丁尼复辟旧罗马帝国,《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2分册(重庆出版社1986年)重视中国史研究与外国史的关联,《文史知识》1985年第12期狄奥多利克,《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023-08-30 11:27:021

彭刚出生于哪里

彭刚彭刚,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四川仁寿人,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文名:彭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9年2月职业:教育工作者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代表作品:《自然权利与历史》籍贯:四川仁寿人物履历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1990年07月,本科毕业;1990年09月,攻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学位;1993年03月,毕业后留人文社科学院工作。1995年09月-1998年07月,在职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2012年07月,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2017年05月,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2018年06月,任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18年1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2019年08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荣誉奖励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学术成就专著1、《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2、《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合著1、《中国古代哲学批评史》(英文本,何兆武、彭刚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独译1、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2、卡尔·贝克尔著:《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原附于卡尔·贝克尔著,何兆武译:《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155-34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3、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4、埃娃·多曼斯卡编:《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12月。合译1、埃德蒙·柏克著:《法国大革命反思》(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8月。2、塔尔科特·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3、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德国的历史观》(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2月。论文1、《保守与激进──柏克的法国革命观》(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2期。2、《保守与激进──柏克的法国革命观》(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期。3、《历史与自由──对克罗齐历史哲学一个侧面的考察》,《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4、《评克罗齐的历史与哲学同一说》,《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5、《因果、目的与历史——对克罗齐历史哲学一个侧面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6、《克罗齐历史哲学二题》,《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7、《克罗齐与历史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8、《施特劳斯的魔眼》,《读书》2003年第7期。9、《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刘北成、张耕华、彭刚、赵立行、郭艳君),《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10、《历史地理解思想——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1卷·思想史的元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11、《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12、《过去是一个神奇之地——海登·怀特访谈录》(海登·怀特、埃娃·多曼斯卡著,彭刚译),《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13、《美学与科学无法分离——阿瑟·丹图访谈录》(阿瑟·丹图、埃娃·多曼斯卡著,彭刚译),《学术研究》2007年第10期。14、《呵呵勋爵与历史文本的游戏》,《读书》2008年第7期。15、《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6、《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由安克斯密特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新趋向》,《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17、《后现代视野之下的沃尔什——重读〈历史哲学导论〉》,《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18、《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书城》2009年第10期。19、《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几点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20、《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21、《建设中国史学理论耕耘者的精神家园》(马宝珠、徐浩、张越、彭卫、彭刚),《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22、《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安克斯密特》,《史学理论研》2011年第3期。23、《历史理性与历史感》,《学术研究》2012年第12期。
2023-08-30 11:27:151

萧放的主要作品

1.《宋至清前期景德镇的形成与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87.32.《清代景德镇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初探》(合著),《农业考古》1988.13.《论明后期景德镇瓷业文化特征》,《江西社会科学》1989.24.《论明清时期河口镇的发展及其特点》,《江西师大学报》1989.35.明清江西四大镇的发展及其特点》,《平准学刊》1989.56.《近年来明清文化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57.《白银周流与明帝国的命运》.《史学月刊》1989.68.《明清时代樟树药业发展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9.《明清时期川陕湖边区风俗文化论》,《湖北大学学报》1990.510.《湖北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构想》,《湖北社会科学》1991.111.《儒家伦理与中国古代童蒙美育》,《史学月刊》1991.313.《尚巫·重道·敬神·事鬼--湖北民俗信仰多元性论析》,《湖北大学学报》1992.114.《文化史与地方志》,《湖北方志》1992.215《转型期的汉口民俗》,《中国民间文化》1992.416.《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研究》1993.117.《清代民俗文化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3.218.《南北混融、东西互摄--湖北民俗文化论》,《东南文化》1993.619.《论湖北生产民俗的文化特征》,《中国民间文化》1994.220.《湖北民俗性格论》,《湖北大学学报》1994.321.《文化转型与民俗传统的嬗变》,《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22.《清代乡兵及其对湘军的影响》,《军事历史》1996.423.《中国书文化散论》,《东方文化》1996.424.《店堂对联与商人民俗心理》,《广东民俗》1997.325.《论巴楚文化的民俗特征》,《巴楚文化研究》 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526.《中国文化厄难的成因与类型分析》,《历史》月刊(台湾)1997.1027.《中国文化厄难》(1-4),《世界日报》(美)1997年12月13-16日“上下古今”版28.《“抹黑”── 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史知识》1998.829.《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30.《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文史知识》1998.1131.《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文史知识》1999.132. 《端午节习俗的形态》,《文史知识》1999.633. 《重阳节俗漫话》,《文史知识》1999.1034. 《楚地巫术形态 》,《楚俗研究》第三集35.《六朝民间著述的兴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136.《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间观》,《民间文化》2000.337.《社日民俗的文化阐释》 ,《文史知识》2000.338.《清明──中国人的祭祖节》,(台)《历史》2000.439.《传统节俗与佛教文化》, 《文史知识》2000.540.《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时间观念》(合著),《江汉论坛》2000.741.《〈荆楚岁时记〉研究述论》,《民俗研究》2000.242.《清江土家节俗探源》(合著),《光明日报》2000.11.1043.《寒衣节俗的文化分析》,《历史》月刊2000.1144.《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645.《读〈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民俗研究》2000.446.《明堂与月令关系新证》,《民族艺术》2001.147《桑梓考》,《民俗研究》2001.148.《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经验》,《史学理论研究》2001 .249.《醉司命──祀灶与民间信仰》,《文史知识》2001.250.《〈四民月令〉与东汉贵族庄园生活》,《文史知识》2001.551.《论传统社会平民礼俗的文化特征》(合著),《江汉论坛》2001.5 1.《〈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2.《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1。3.《中国文化厄史》(合著、第一署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4.《有容乃大》(文字撰稿)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1994,4。5.《中华风云人物通览》(主要撰稿人) 武汉出版社1996,12。6.《智慧的迷宫》(中国民间文化精品系列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8。7.《中国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萧放参加撰写部分章节,并为审定小组成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1。8.《中国文化概论》(主要撰稿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资治通鉴简注》(合注、第一署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2版2.《二十五史精选》(明史卷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13.《欧阳修散文》(中国古代十大散文精品之一)大连出版社1998.35.《白话二十四史·明史卷》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7 1.2000年度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 《转型期的民俗文化研究》2.参与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的组织、撰写工作
2023-08-30 11:27:251

俞金尧的学术成果

1.《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撰写第12章、第13章。2.《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陈启能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其中第10章。3.《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于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其中第5章。 1.《微观史研究与史学的碎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4期。2.《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载《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2年第2期转载。2012年4月,被收入张卫良主编的论文集:《“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社会史学的研究传统及其范式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摘登。4.《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光明日报》对俞金尧等三人的访谈,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史学版”,2011年9月13日。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1期转载。5.《从中国人口史看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婚姻家庭的特征》,钱乘旦、高岱主编:《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的英文版在英国同时出版Chengdan and Miles Taylo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Peking University), Lo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6.《20世纪世界史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关于全球史上跨文化交流的评估》,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学术前沿”栏目摘要刊登。8.《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0期转载。2011年又被收入《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论文集(田丰、李旭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9.《“世界历史”与世界史学科定位》,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1期转载。10.《什么是世界历史及如何构建世界史体系》,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8年第8期转载。11.《“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载《学海》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转载。12.《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4月26日,受该报访谈。13.《历史上中国已婚低生育率说质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14.《“反全球化运动”与反资本主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1期摘登。15.《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载《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3期。16.《社会史的定义及开放性》,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17.《现代世界起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18,《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载《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4期。19.《令人困惑的后现代》,载《学术研究》(广东)200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3期转载。20.《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该文于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1.《中世纪教会婚姻法中的同意原则》,载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2.《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23.《儿童史研究及其方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24.《儿童史研究四十年》,载《中国学术》第2卷,2001年第4期。后来收入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5.《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该文重印于《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1年第2期转载。该文于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6.《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社会文化基础》,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学术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本文。该文于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27.《英国18世纪人口和发展的学术史回顾》,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28.《从历史人口学到家庭历史学》,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29.《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30.《中西方家庭的历史比较:差别及其影响》,载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论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28日“学术家园”版。2.《从“意见”到“决定”: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9日第二版。3.《学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0日。4.《人口研究要注重社会变革作用和历史延续的影响——访赵中维教授》,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5.《最低工资至少应足以养家糊口》,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9日“经济学”版。6.《继承和创新明显,发展仍有空间》(评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世界历史》2010年第4期。7.《全球史观下的文明传统与交往》,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8.《妇女的历史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评〈西方妇女史〉》,载《世界历史》2010年第6期。9.《养儿防老: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载《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2008年3月10日。10.《访谈英国史学家E.A.里格利》,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11.《制度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12.《评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载《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13.《历史学需要不断创新》,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14.《阿里埃斯:<儿童的世纪,家庭 生活的社会史》》,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斯通:〈英国的家庭、性和婚姻,1500-1800〉》,载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17.《找出一个亚洲来源》,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3月21日。18.《西方家庭史学的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19.《国内对欧洲妇女史研究的综述》,载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主编:《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总第二期。20.《传统中国国情的再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探问工业革命》,作者为剑桥大学教授里格利,发表在《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4月15日出版)。2,《现代的家庭研究简史》(上、下),译文,作者为哈佛大学教授奥茨曼,分别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和第4期。
2023-08-30 11:27:391

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1978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前身——复旦大学分校成立。1983年6月,复旦大学分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并归入当时组建的上海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第一任校长是王中教授,第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中文、历史、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3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060200中国史-----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始建于1978年,原属复旦大学分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至今,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上海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下设4个学术硕士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经历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以及高原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充分利用多学科的方法与传统,建构了门类相对齐全、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学科体系。近五年来,中国史学科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纵向课题50多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各专业的主要导师均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制:3年  研究方向:  01.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本硕士点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注重传统学术与当代史学理论结合,本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中国学术史  02.060204专门史  本硕士点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国宗教史  (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03)中国思想史  03.060205中国古代史  本硕士点拥有力量雄厚、具有较强师资队伍,重视理论与方法创新,切实推动古代文明、断代史、古代中西交通研究;持续开展长江下游考古发掘与研究,注重对新文献资料与传统资料的发掘整理研究,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功底,具备较高综合性人文素质、扎实的史学知识,兼备从事历史研究、文物鉴定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工作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02)先秦史  (03)隋唐史  (04)元明清  (05)考古文博  (06)中外关系史  04.060206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01)中国近代经济史  (0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03)中国共产党史  (04)基督宗教史  (05)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指导教师:  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指导教师:  徐坚、刘长林、陈德军、杨雄威、张呈忠、把梦阳、韩戍等教师数名。  060204专门史  指导教师:  程恭让、潘守永、安来顺、陈菊霞、郭红、曹峻、肖清和、杨雄威、杨卫华、舒健、成庆、朱治平、张呈忠、王皓、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数名。  060205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  段勇、潘守永、安来顺、宁镇疆、徐坚、吕建昌、程恭让、陈菊霞、张安福、李福长、郭红、曹峻、肖清和、舒健、朱继平、魏峭巍、张呈忠、赵争、杨谦、把梦阳、郑晓蕖、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  060206中国近现代史  指导教师:  忻平、陶飞亚、廖大伟、王栋、徐有威、刘长林、严泉、王敏、陈德军、杨卫华、杨雄威、成庆、吴静、侯庆斌、韩戍、王皓、蒋华杰等教师数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13历史学基础  4.无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备注: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2023-08-30 11:28:061

刘德斌的主要学术成果

《全球化关键词》(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解说中国系列》丛书(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中国与世界》(第一辑、第二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英国学派理论与国际关系史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金砖四国之路》丛书(主编)(长春出版社,2011年)《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东北亚史》(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当代国际关系问题》(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国际关系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美国世界战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管控中美关系“漂流状态” ,《人民论坛》,2013第19期.中国外交软与硬 ,《人民论坛》,2013年第12期.亟需重新定义中国与这个世界——美国视野下中国外交的判定 ,《人民论坛》,2013年第12期.聚合与裂变:当代世界的历史演进 ,《史学集刊》,2012年第5期.国家类型的划分——拓展国际安全研究的一种思路,《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1期.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霸权与帝国: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东北亚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史学集刊》,2010年第6期.当代世界的不同解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拓展,《史学集刊》,2008年05期.读《美国人民》,想起了中国教科书,《世界知识》,2008年16期.30年后的新起点,《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2期.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从苏联到俄罗斯:历史学科的变化与前景--专访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史学集刊》,2006年04期.“全球历史观”的困局与机遇,《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1期.“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布赞和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笔谈(第一作者),《史学集刊》,2004年02期.世界历史的视野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建--来自巴里·布赞的挑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评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史学集刊》,2003年02期.“后冷战时代”的推测与判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中美关系的特点与实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现代化研究的新视角──《改革与现代化》评介,《史学集刊》,2000年04期.世纪之交: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长白学刊》,2000年01期.难以告别的20世纪──20世纪留给21世纪的几个主要问题,《史学集刊》,1999年04期.世纪之交的历史回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关于中美关系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09期.科索沃战争:历史悲剧、新式强权与危险的转折点,《史学集刊》,1999年02期.历史学:在遥远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实之间,《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也谈历史的“终结”,《史学集刊》,1996年02期.现代化的演进与国际关系的变革──历史的考察,《长白学刊》,1996年02期.冷战后的美国政治与美国外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2期.核时代、核威慑与“核和平”──战后历史的奇遇,《史学集刊》,1995年03期.中产阶级:西方民主化的推进力量,《探索与争鸣》,1988年02期.论美国两党制度的产生及演变,《世界历史》,1988年02期.
2023-08-30 11:28:131

马克垚的主要论著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2001主编《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Asian and European Feudalism: Thre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HistoryEast Asia Institute, Copenhagen University, 1990《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两主编之一《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朱寰主编,个人参加1/4内容,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主编《世界文明史》(三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学习马恩论古代东方社会的几点体会  《北京大学学报》1978.2如何认识封建生产方式的共同规律  《历史研究》1979.3西欧农奴制初探  《世界历史》1980.3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北京大学学报》1981.3罗马和汉代奴隶制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1981.3西欧史学界对庄园制度的研究  《世界历史》1981.5应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化问题  《历史研究》1982.4西欧封建社会研究近况   《世界古代史论丛》,三联,1982关于中世纪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的估算  《历史研究》1983.4从小农经济说到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国史研究》1983.1关于劳役地租的考察  《世界历史》1984.1西欧封建城市初论  《历史研究》1985.1中英宪法史上的一个共同问题  《历史研究》1986.4从地图看世界历史行程  《世界历史》1989.3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1991.2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1993.2从比较中探索封建社会的运动规律  《北大史学》,1993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  《历史研究》1994.1学贯古今,史通中外-略论齐思和先生的史学 《世界历史》1995.2论封建主义 《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关于封建社会的一些新认识  《历史研究》1997.1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  《世界历史》1997.3为什么要编写世界文明史  《北大史学》,1998从比较中探索古代世界史结构  《文明比较研究》2000.1论地主经济  《世界历史》2002.1Feudalism in China and India: A Comparative Study,India and Far East ,edited by N.N.Vohra,Delhi,2002世界文明史序言   《北京大学学报》2003.5论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力  《北大史学》,2003
2023-08-30 11:28:321

新史学年鉴学派与新史学的介绍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2]赵世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现状——访加拿大学者布赖恩·帕尔默》,载《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5页。 [3]赵世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现状——访加拿大学者布赖恩·帕尔默》,载《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6——327页。 [4]刘为:《有立必有破——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 P.汤普森》,《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第110页。 [5]刘为:《历史学家是有用的——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 J.霍布斯鲍姆》,《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第64页。 [6]载于美国《经济史杂志》1957年第4期。
2023-08-30 11:28:451

历史学和逻辑学的主要区别??

历史学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1]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 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说明〕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 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熟习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与无,质与量,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一与多等等。但是,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习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究、去理解所采取的方式,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习的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 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但是就逻辑学作为真理的绝对形式来说,尤其是就逻辑学作为纯粹真理的本身来说,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不过它的用处,却不仅是对于思维的形式练习,而必须另外加以估价。
2023-08-30 11:29:081

高中历史老师适合订阅的期刊有哪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中学历史教学》这些对中学教师而言更直接、更实用。
2023-08-30 11:29:193

中国大陆有哪些比较权威的历史学刊物?

世界历史、历史研究、西亚非洲
2023-08-30 11:29:303

为什么史学与史书是一回事

谁这样说?史书只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参考。
2023-08-30 11:30:212

有一门学科叫考古学么

2023-08-30 11:30:334

什么是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

历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归纳为两种。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1)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2)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不包括前者,而专指后者。 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中西方对史学的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的“史学”概念亦从对“史”的认识发展而来,或者说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据瞿林东先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史学概念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人们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2]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史学概念的解说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是:史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叙述或编纂过去的事件的专门性、技艺性的学问。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正因“史学”从“史”的硬壳中脱胎而来,所以,尽管在当代历史学家看来,“历史”与“史学”是两个内涵和本质均不相同的概念,对于它们各自是什么的回答分属于不同的本体论范畴,但是当人们定义它们时,它们就像是一个双面怪——两者交互使用、互相纠结在一起。正如“易”因背出分训、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而“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易)也,变易也,不易也”[3],——“史”因一字多意同时合用亦总有二义,这种情况在近代依然顽固地维持着。因此,近人对史学的定义,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彻底分割克丽欧女神的双面性。当他们在定义“史者何”或“历史何谓”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确定“历史”的定义,而是在确定“史学”的定义;有时则同时合训而兼具两义。如果从历史本体论角度来分析,人们难免会把他们的定义当做是从观念形态上来界说“历史”概念,从而得出他们的历史观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结论。如果我们从他们解说的实际内容和文本的整体语境来分析,则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狭义上确定了史学的内涵。例如,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4]这里的“史”,很明显是指“史学”;而且,《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所阐述的内容,亦是如何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而不是论述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当然,多数史家则采用传统的同时合训的方法。例如,杜维运说:“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2023-08-30 11:30:445

历史学中的计量史学专著有哪些?

史记、?
2023-08-30 11:31:044

文化心理学的作者简介

李炳全,1964年生,河南沁阳人,心理学博士,曾先后在河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硕士生导师,现为肇庆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先后承担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课程的主讲任务,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史的研究,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心理学与意义心理学。先后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史学理论研究》、《国外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编出版《在大学生活中走向成熟》、《高考心理指导》、《教学心理与教学艺术》等著作;承担完成多项研究课题;获省、市、厅、校级奖多项。
2023-08-30 11:31:121

马强的介绍

马强,男,陕西汉中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秦汉、三国、唐宋史),出土石刻文献、中国地理学史兼及史学理论等。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韩国《亚洲研究》通讯编委,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兼聘教授,陕西理工学院“汉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省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咨询专家,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理事,中国唐史、宋史学会会员。2007年曾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担任三国文化节目主讲嘉宾. 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地理研究》、《学术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战线》、《历史地理》、《史学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人民出版社)、《汉水上游与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三部学术著作。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历史学年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各一项及重庆市、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参与主研国家重大社科招标项目和教育部、重庆市重大社科招标项目三项。1
2023-08-30 11:31:251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院历史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的学院。1901 年官立山东大学堂(济南)创建之初即开设历史课程。后在济南省立山东大学( 1920 年后)、青岛山东大学( 1930 年后)、齐鲁大学、临沂抗日根据地山东大学中,历史学科有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杨向奎先生兼任中文、历史两系主任。五十年代,历史系独立成系。五六十年代 , 历史系汇集了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8位著名教授(史称“八马同槽”) 以及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孙思白、华山、庞朴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杨向奎先生为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文史见长 的盛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学位制后,历史系拥有了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博士点(中国古代史)和硕士点。王仲荦、张维华、郑鹤声、韩连琪、刘敦愿、田昌五等前辈学者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人才。另有一批中壮年教授成为各个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山东大学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经济史及史学理论研究均在学术界有较高地位。尤其是王仲荦、郑佩欣、陈之安等先生的魏晋隋唐史研究和以路遥、孔令仁、李德征、陆景琪等为代表的义和团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八十年代,在路遥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在五十年代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的义和团资料的田野调查。路遥教授仍在继续招收和培养义和团方面的研究生,以他为主任的 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是国际公认的义和团研究重镇。八十年代以来,王仲荦、葛懋春、李德征、吕伟俊等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 1996 年 7 月,山东大学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组建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系、考古系、档案系、旅游系( 2000 年划归管理学院)。2003年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上述四个专业。院长为著名考古学家方辉教授。
2023-08-30 11:31:421

教育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论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  【摘要】教育史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教育史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现实教育问题,而解释的真正目的则在于修正现实。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已越来越凸现出来: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丰富并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判别教育是非,解决教育现实问题;预知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少走或不走弯路。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 现实意义 实现  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中必需设教育史科”以来,中国对于教育史的关注和研究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以来,教育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教育史研究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框架也开始形成,教育史学科体系已渐趋成熟。但是,教育史研究的缺陷依然明显地存在:如孤芳自赏、参与教育实践、为现实教育改革服务的力度与广度不够等等,甚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教育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与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教育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教育史学研究者只需关注过去,应在故纸堆里梳理史实,不必关注现实,更不要考虑未来,这是一个十分狭隘的、错误的观点。因为,教育史并不局限于记载昨天,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引导我们预见明天。正如德国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 [1]那么,教育史研究竟有哪些现实意义?又如何实现?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史学研究既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它的目的也就要求具有现实性。满足于描述纯粹“客观事实”的教育史学家已不多见,而相信教育史学研究具有现实目的的人已占多数。一方面,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史学服务于现实是一个复杂过程,例如,研究欧美国家的近现代教育史可为我国社会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许多可以利用的成果,并且这种利用不应是简单照搬,而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只有在利用有效时,教育史学的现实目的才算得上是实现了。尽管如此,人们过多地思考如何研究他们的课题,却很少考虑其成果获得现实意义的途径。许多教育史学家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构想,但很难迈出从抽象到具体的关键一步,致使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因为无法采用有效的途径使其成果结合并作用于现实而流产,最终完不成教育史学的任务,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另一方面,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要能够科学、健康地运行,离不开对于教育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充分借鉴,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有重要作用。但这种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除了教育史研究者尽力提高对于教育遗产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外,还有赖于教育史研究者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关注和参与。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史学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亲自参加和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工作做得不够。新世纪的教育史学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重要作用方面下一些功夫。也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史研究者除了要下苦功夫研究已经过去的教育历史外,还应当走出书斋,深入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去,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通过为国家决策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意见,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出谋划策等方式来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如果所有的教育史研究者都把自己终身禁锢在书斋之中,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闻不问,恐怕有失教育史学科研究的真谛。[2]  其次,丰富并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今天的教育科学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许多先行者教育理论思维的结晶。教育科学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源泉,没有人类几万年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没有教育家几千年教育理论思维的丰富材料,要创造高水平的教育科学是难以想象的。[3]所以,后继的教育家在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时,往往需要利用先前的教育家理论思维创造的成果和留传下来的教育思想资料,并结合当代的现实需要加以改造和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不可能白手起家,它同先前的旧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教育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事实上,教育这个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人类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道路上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过无数次实验,提出过许多教育理念、理论,成功的、失败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如果你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自吹是创了新理论、新模式呢?[4]  客观地说,教育科学理论进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上的教育学家们具有积极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他们对已有的教育学理论,既不完全肯定又不全盘否定,既维护又批判,既继承又发展,在批判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创新;对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不迷信、不教条,要敢于质疑、挑战传统的教育学理论框架,积极大胆地提出新概念、新假设、新思想;充分发挥创造力,创建新的教育理论学说,革新教育科学体系。孟子在丰富孔子“立志乐道”的基础上提出“持志养气”;董仲舒在继承了先秦儒家“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圣化”原则;王夫之在批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过程中,提出了“知行相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主义教育主张;狄德罗、爱尔维修等对遗传决定论进行批判而提出“智力平等说”、“教育万能论”;杜威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批判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等一系列教育命题、原理;没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又哪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赞科夫对凯洛夫的教学原则体系进行变革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布卢姆否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呈常态分布的传统看法而创立“掌握学习”理论;等等。这些都可谓是教育史上批判、创新的典范。不仅如此,他们既批判、诘难他人的教育思想、理论,同时他们也不囿于一己之见、一孔之见,也对自己的思想、理论进行深刻的检讨、批判;他们既敢于质疑他人的理论学说,也勇于批判、否定自己,在批判、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修正、更新自己的理论学说。既然如此,教育史学研究者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去研究教育史实而不去充分利用教育历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教育遗产精华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呢?教育史学界应该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21世纪的教育科学理论,应该是教育史学界的份内之事。[5]  再次,判别教育是非,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欲通今者则必先知古。”历史与现实的区分仅仅是相对的,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属于广义的历史科学。教育科学的各方面都属于广义教育史,由于教育的继承性特别强,教育史与教育现状一直都是紧密结合的。李大钊曾明确指出:“社会与历史二者是同质而异观的,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一切史学研究,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陈编,乃是过去、现在、未来和永世生存的人类生活的全部生命”。[6]今天中国的教育现象就是昨天的中国教育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我们研究历史之目的,就是为了指导今天,研究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必须统一起来。我们致力教育史实的发掘,回复教育历史的使命就是力求发掘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从而解释现实中国教育的即成结论。研究教育史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现实教育问题,而解释的真正目的则在于修正现实。英国教育史学家哈德罗·珀金认为:“真正的历史学并不是一味按照年代顺序挖掘整理史实材料的学科,而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它向现实世界提出种种问题,并努力探寻问题答案。”[7]因而,教育史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必须统一起来,研究者必须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研究思维上社会学化。此外,现实教育问题不但会使研究者发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还可以促使我们转换思维,促进教育史学科本身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更大程度与社会学的交融。[8]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由于教育实践的需要提出来,有的就是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离开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育理论不能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这种理论不仅仅是空洞的,而且是无意义的,久而久之,当然也就自行消亡了。从历史上看,这样的教育理论还是不少见的。因此,研究教育史,一定要对那些合理的、带有规律性的、可以利用的部分加以分析评判,我们要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不变应万变。当教育史研究发挥了其在指导教育改革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巨大功能时,教育史学科自身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最后,预知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少走或不走弯路。学习和研究教育史,好像是面向过去,与面向未来不相容。其实不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为了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以便比较兴替、权衡得失,从而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正如司马光所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当代西方一位学者说得更为具体:“历史能使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对将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测。”[9]当然,研究教育史要向前看,不要走回头路,不过,研究历史不免要“回顾”,但“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事实上,教育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教育实践的检验,特别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或教育遗产精华的借鉴。而教育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通古今之变,能够鉴往知来、明变知常,即不仅能够通晓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而且能够根据过去的教育历史预知未来教育的发展变化,能够透过纷繁的、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只要达到一定境界,教育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融为一体,没有分别。[10]教育史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途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知未来,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致走势。  【参考文献】  [1][德]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58.  [2][5][10] 廖其发:论2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1,(3):81—85.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4]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J]. 课程·教材·教法,2003,(11):1.  [6] 李大钊:史观[A]. 李大钊选集[C].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29.  [7] [英]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7.  [8]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2):112.  [9] 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你成功
2023-08-30 11:32:091

国内知名的历史刊物

s
2023-08-30 11:32:206

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吗

“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在我国流行并被不少人视为不能有半点怀疑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因为如此,在我的论文《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在《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发表以后,我国两位著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奚兆永和北京大学哲学教授赵家祥不久就作出了回应。奚兆永教授在《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批评我的论文想“从源头上来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我“不仅对有关文献缺乏整体的准确的把握,而且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解也存在明显的错误”,并宣称“‘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并经受了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1] 赵家祥教授则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与段忠桥教授商榷》的论文,批评我的论文对《手稿》① 中的许多观点的具体理解是与马克思的原意相悖的,并坚持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一切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中。”[2] (P61)对于奚兆永教授的批评,我已在《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了一篇回应的文章。本篇论文,将主要回应赵家祥教授的批评。  在回应赵家祥教授的批评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谈谈我为什么要写那篇论文。实际上,那篇论文中的观点并不是我最近才提出来的,而是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明确提出并在90年代详细论证过的。1987年,我在一篇题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再考察》的论文中对在我国流行多年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提出了质疑,并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而不是五种社会形态理论”。[3] 1993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发展“五形态论”质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文,对坚持“五形态论”观点的同志的一个论据,即“这一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来的”[4],进行了辨析,并进而表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没有提出过‘五形态论"的思想,而只是隐约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论"的思想”。1995年,我在《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的论文,再次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相关论述为主要依据,论证了“马克思本人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自那以后,由于我的研究兴趣转向了别的领域,因而就再没有回到这个问题上来。2004年11月,我在武汉参加一个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南京大学学报》的同志约我给他们写一篇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论文。写什么呢?考虑到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学者虽然都非常关注“回到马克思”的问题但在如何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上却存在种种不同看法,而我对国内学者了解较少的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又在一定程度上持欣赏态度,于是就想起了我在《史学理论研究》上发表的那篇论文,因为那篇论文在方法上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颇为相似。基于这种考虑,我从如何解读马克思的文本的角度改写了那篇论文并将其给了《南京大学学报》的同志。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篇论文不仅在解读方法上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而且所提出的观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后者尤其使我感到高兴,因为这使我又有机会进一步阐述我近20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  一  我在那篇论文中提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段著名论述,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是国内坚持“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学者的一个主要依据,然而,他们对这一论述的理解却不符合马克思本人的原意,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以这种错误理解为主要依据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就是不能成立的。对此,赵家祥教授提出,“《段文》认为,《序言》中的那段重要论述是持‘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学者的重要依据,这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但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只要证明这个论据不能成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则是不正确的了。这是因为,第一,‘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依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第二,除重要依据之外,还有非重要依据。只有把所有依据都驳倒了,才算彻底驳倒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只要驳倒了其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驳倒了这个理论,那实际上就是把这个重要依据看成‘唯一"依据了。事实上,我们主张‘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决不只是《序言》中的一个依据,而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许多依据。”[2] (P61)为了证明其论点,赵家祥教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做了历史的梳理,并列举了八个他所谓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文本依据。但这八个依据都能成立吗?让我们逐一分析。  在分析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赵家祥教授所坚持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二是作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文本依据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按照国内包括赵家祥教授在内的学者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定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讲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6] 如果这就是赵家祥教授坚持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么,作为这一理论的任何文本依据都应满足这样五个条件:它必须讲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不是其中某一时期的发展阶段;它必须讲的是社会形态,而不能是非社会形态的东西;它必须讲的是五种社会形态,而不能是三种或四种;它必须讲的是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而不能是并列;它必须是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本人讲的,而不能是其他人讲的。  依据一:赵家祥教授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把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历史划分为三种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他们认为这三种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所有制形式,如果再加上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将来代替它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则正好是五种所有制形式。以这五种所有制形式为基础,形成五种社会形态,即部落所有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个依据是不能成立的。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三种所有制形式的论述涉及的只是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因为从相关论述的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们是从“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7] (P68)这一论断出发论述这三种所有制形式的。其次,他们在这里讲的只是西欧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所有制形式,而不是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讲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第三,他们在这里只提出了三种所有制形式,而不是五种。第四,他们并不认为在这三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次更替的关系,因为他们强调,第一种所有制是与“分工还很不发达”[7] (P69)相联系的,第二种所有制是与“分工已经比较发达”[7] (P69)相联系的,第三种所有制是与“分工是很少的”[7] (P71)相联系的。这三种不同的“分工”之间显然不存在依次更替的关系,因而基于这三种不同分工的三种所有制形式之间也不存在依次更替的关系。第五,“如果再加上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将来代替它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正好是五种所有制形式”,但这只是赵家祥教授自己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本人都没有这样讲过。  依据二:赵家祥教授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叙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并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当时认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7] (P272)就是说,当时他们尚未发现阶级社会前的无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四种社会形态,再加上阶级社会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也正好是五种社会形态。  这一依据也不能成立。第一,按照赵家祥教授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叙述的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这就是说,他们在这里谈的既不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也不是“社会形态”的问题;第二,按照赵家祥教授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此时“尚未发现阶级社会前的无阶级社会”,即“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讲的第一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那就意味着他们此时持有的只是“四种社会形态理论”;第三,“如果再加上阶级社会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也正好是五种社会形态”,这还是赵家祥教授自己的说法,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所说的。  依据三:赵家祥教授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第一次以精确的语言表述了他的社会形态划分及其演进阶段的理论。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8] 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再加上古典古代社会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和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也恰好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  这个依据能成立吗?也不能。第一,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并不是“他的社会形态划分及其演进阶段的理论”,而是“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7] (P345)这从上下文中看得很清楚。第二,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都不能说是“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讲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为后者讲的是在人类社会不同地域普遍存在的社会形态,而前者指的只是在西欧存在过的两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第三,马克思虽然讲了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每一个都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但由此既得不出他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的结论,也得不出在这三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依次更替关系的结论。第四,“再加上古典古代社会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和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也恰好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这仍是赵家祥教授自己的说法,因为马克思的这段话并没有这种意思。  依据四:赵家祥教授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序列,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将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正好是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  这一依据是不能成立的,理由在我的那篇论文中已详细给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依据五:赵家祥教授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一个小注中说:“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
2023-08-30 11:32:51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学院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1956年正式建系,“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校后重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1978年以来,尚钺、戴逸、李文海、王汝丰、顾学顺、赵淑慧、李世安、成崇德 、黄朴民、李小树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刘后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科体系完整,特点突出,学科地位居于前列,在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教育部公布的八十个重点学科评比中,我校历史系在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排名第五。我校历史学专业为一级学科点,拥有下属的全部八个二级学科,系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由历史系与清史所共建),学科基础十分宽厚,发展潜力巨大。设有八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六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历史系现有八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与专门史、考古学),四个系属研究机构(汉唐研究中心、史学理论研究所、西欧北美研究中心、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在编教师3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 长期以来,历史系本着“会通、经世、创新”的基本宗旨,按照“兼顾全面,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发展思路进行学科建设,同时,依托教研室和系属各研究机构的人才和科研力量,不断努力拓展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领域,使历史系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实现立足教学,强化科研,发挥优势,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总体目标。在教学上,我系积极尝试各项教学改革,在办好国家基地班的同时,开办文史哲实验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素质。在科研上,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曾有多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与此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既坚持主体,又互补配合,为多专业交融合作、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历史系注重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派出多人出国从事进修、研究、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并邀请外国专家与港台专家来系讲学,与海外多家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历史系还积极参加和承办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1999年以来即先后成功举办了“纪念尚钺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2002);举办“中西历史比较学术论坛”和“英国史学术研讨会” (2003);举办“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 (2004)。历史学院重视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著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023-08-30 11:33:021

徐松岩的成就荣誉

2001年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作者和项目负责人);2004主持的“世界通史”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古典文明史)的研究,尤其是在希腊史方面已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古典学界有一定影响。多次参加全国性和中国第一、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发言。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以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求是学刊》、《安徽史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尤其是在国内唯一的世界史专业杂志《世界历史》上独立发表8篇论文,其中两篇为当期重要论文),有10余篇为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K5《世界史》、F7《经济史》全文转载,多篇论文分别被《中国历史学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1996年、2001年两次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多次获西南师范大学校优秀论文奖。2000年以来应邀去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讲学。通英语,俄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主持译注西学名著之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史》(53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希罗多德《历史》三联书店2008年版。论文代表作有:《关于奴隶制状况的两个问题》,(《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古典时代雅典奴隶人数考析》,(《世界历史》1994第3期);《古代海盗行为述论》,(《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与实际》, (《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若干问题》, (《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等。
2023-08-30 11:33:141

陈瑞林的人物生平

擅长美术史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和中外艺术比较 的教学与研究。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副主任、院图书馆馆长,《美术》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主编助理,《装饰》杂志编委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AS)海外会员。主持清华大学中国现代美术历史、大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艺术科学研究基金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项目,参与国家艺术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美术史学理论研究项目,承担明清美术史学研究任务。2004年以国际学术交流者、访问教授身份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史系讲学,讲授中国现代美术史和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史课程。2005年起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开展合作研究,研究课题为澳门与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2023-08-30 11:33:29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注修订本》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 修昔底德 (Thucydide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CFA5ZgLEzG7qVq4J40lkA 提取码: a726书名: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古希腊] 修昔底德 (Thucydides)译者:徐松岩豆瓣评分:8.4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8页数:880内容简介: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作者简介: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前400/396年),出身于雅典富有的显贵之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立之年已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卓越的史才。公元前424年当选为雅典将军,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他在战争之初即开始搜集史料,倾其毕生精力完成千古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运用朴素唯物论的方法,综合地探讨历史因果关系,探索人事规律,创立了比较科学的治史原则,被誉为“求真的人”。译者:徐松岩(1963— ),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外国史学史。译注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罗多德《历史》和色诺芬《希腊史》等西方史学名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
2023-08-30 11:33:431

江汉大学的各个分校区是什么专业

本科和研究生,全部在主校区,就是汉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口,武昌校区,没有本科专业。。。
2023-08-30 11:34:112

两权相害取其轻的原文介绍

1、原文:前被手书,属以共信济艰之义,劝诱国人,抑言之非难,欲其心悦诚服则难。迩来所以语河北者,独云保爱令名,勿入陷阱而已。苟其人自惜羽毛,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必不轻于依附。至于小小委蛇,如晋张轨之在凉州,非不与刘、石酬酢也,而领土必不肯弃,名号必不肯更,则所以自守者固在。一闻劝励,当必有努力增倍者矣。若欲其杀敌致果,为国牺牲,此在枢府应之以实,固非可以口舌致也。顷者,东方于津、沽等处,又增兵矣。观其用意,亦只以武力胁迫,欲为城下之盟而已,用兵则犹未也。然势之所激,往往有出虑外者,枢府虽以剿匪诸师近驻晋南,阴为犄角,一旦有急,则未知河北之意,果愿其入境否也?鄙意应之以实,本无他虑,彼在危急之中,而部下之不肯屈辱者,尚居大半,果以精械厚糈相助,唯有感激向前耳,安有据之以兴背诞者耶?此事既行,又厚遇山东,以坚其意,彼知政府之不我遗弃也,能以一部应战固善,不能独战,则必有济师之请,而晋南诸师,可与并力矣。为今日保全华北计,唯有如此。若以河北难守,而但南抗黄河,河流既长,处处可以窃渡,幸遇水潦涨盛,容可暂安,水涸则必无以阻敌矣。抑鄙意以为今之国计,固不宜恣言远略,惟领土未亡者,则不可不加意顾全。北平既急,纵令勉力支持,察省必难兼顾。盖非常之时,必以非常之事应之。今共党之在晋北者,其意不过欲北据河套,与苏俄通声势耳。此辈虽多狙诈,然其对于日军,必不肯俯首驯伏明甚。若能顺其所欲,驱使出塞,即以绥远一区处之,其能受我委任则上也;不能,亦姑以民军视之。如此,察省介在日、共之间,渐可成为缓冲之势,较今之左支右绌者,其得失必相悬矣。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二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以上就形势立说,或不致有大差池。若夫开诚布公,以悬群众,使将相之视枢府,犹手足之_头目,转移之妙,自在庙堂,此非草野所能与,而固不能不殷殷期望者也。匆遽陈辞,当不以临渴掘井为诮。六月四日。2、《答某书》是章太炎所著作品,出自于《章太炎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3、作者简介: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太炎是其号。浙江余杭人。清末参加维新运动。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当局逮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因反对袁世凯,1913年起为袁氏所禁锢,袁死后获释。后参与孙中山所领导的护法战争。晚年因不满蒋介石独裁而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鲁迅评价其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代表作有《_书》、《国故论衡》、《齐物论释》、《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编为《章氏丛书》及其《续编》。编者简介姜义华,江苏扬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学理论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蹒跚——小农中国的现代觉醒》、《理性缺位的启蒙》、《现代性:中国重撰》、《中华文明的根柢》、《新译礼记读本》、《章炳麟评传》等。合著有《史学导论》等。策划百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主编《康有为全集》、《胡适学术文集》等。
2023-08-30 11:34:191

历史是什么 第5 和第8段的大意

啊????
2023-08-30 11:34:304

金景芳的人物评价

金景芳先生没有上过大学,依靠刻苦自学而成名。他读书遍及经史百家。早年曾潜心于经学研究,到东北人民大学工作后则转攻史学,走的是“由经学入史学”之路。他的学术兴趣相当广泛,在易学研究、孔子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古代典籍研究等方面,都卓有建树。金景芳先生的治学特点是善于独立思考,在学术上不迷信,不盲从,坚持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从不依草附木,随波逐流。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向权威挑战,表现出唯真理是从的理论勇气。大凡读过金老著作的人都能体会到金老的学术贡献,各位先生更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在此,仅简单归纳成三个方面:第一, 对先秦史和先秦文献研究方面的贡献。先生构建了自己的上古史体系,对古史分期、古代制度、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见解。对诗、书、三礼、春秋三传等都有超过前人的精辟研究。第二, 对孔子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的研究贡献。先生这方面的成就更是硕果累累,尤其是对孔子思想体系、孔学的现代价值以及孔子和六经关系等研究更是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瞩目。第三, 对易学的研究贡献。先生能从易学源流、易经的深邃内涵,特别对孔子与《易经》关系等研究更是探幽阐微,尤多创获。 金老的学问是博大精深的,金老的人格更是令人敬重的。金门弟子在继承师道、辛勤耕耘学术、弘扬金老学问方面成绩卓著。我们知道金老任教数十年,培养数十位博士生、硕士生,当年栽下的幼苗,今天已长成乔木,在国内先秦史学界形成了学派,号称“金门学派”。将这一壮观景象,告慰先生,若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定会非常满意。当然先生也会希望学生能超越自己,使自己开辟的学派能不断创新,让他的这份学问不至于寥若晨星,而使它们繁花似锦。 2012年9月22日上午,海内史学界人士、金老家属及金门弟子共聚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了金景芳教授塑像揭幕仪式。
2023-08-30 11:34:371

康熙有没有搞过文字狱?

搞过
2023-08-30 11:34:5413

东北师大历史学专业在哪个校区

同学,你好!历史学院位于东北师大本部校区,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交汇处,靠近市中心。
2023-08-30 11:35:2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引用了一个别人的文章,您看看,我觉得会有启示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例徐旺生一、环境问题由来已久  20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工业化也成为的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石油武装起来的,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迅速获得巨大的效益.尽管因为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大量使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了因为迅速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但是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却触目惊心,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动植物品种单一化和种质资源流失等等.增施化肥和农药不仅污染土壤环境和作物,最后富集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过分依赖现代技术而产生的合成物质,地球难以自净,土壤难以消化,特别是它超过了河流中水的自我修复阈值,使得污染无处不在.基因工程把外源基因引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体内,使其具有抗病虫害和杂草的能力,似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药污染问题,但是无法预见它们在长期大规模推广以后,将会带来那些负作用?DDT残留的为害是普遍使用数十年后才发现,停止生产和使用几十年后的今天,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达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也日益严峻.可持续问题尤其需要人们给予关注.   实际上,早在此前的1962年,美国人卡逊陈述了一个可怕现实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问世.虽然卡逊指出的现象并非完全是由农业造成的,但是农业应该占住其主要成分.此后的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论断.   更早的是在美国,19世纪初由于严重的地力衰退问题,促使美国政府寻找解决办法.自18世纪初开始,英国人到美洲开垦土地,大肆砍伐森林.独立后的美国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农业粗放式经营的特点,劳动力的匮乏和土地无限富裕的矛盾加剧了这种粗放经营.农民一味地耕种和收获,认为可开垦的土壤无边无际,不关心如何保持土壤的肥力.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人们不愿施肥,因为买一英亩新地比为一英亩土地施肥还要便宜”[1].由于那时的人口基数低,农业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很突出.然而到了20世纪初,美国独立后不到100年间,就出现了因植被破坏而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用地与养地不当造成的地力衰退等问题,美国政府不得不到处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关注到中国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得多,可持续问题却没有那么严重.于是在1909年联邦政府派遣了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Franklin Hiram King)到中国寻找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金以一个农业土壤学家的锐利目光,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对中国农业和农村进行了认真考察和研究.回国后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书中介绍了中国4000年来悠久的农业成就,独特的精耕细作、农作物轮作和水土保持的思想,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以豆科植物为中心的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肥等8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借鉴,提出了最初的有机农业思想[2].该著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农业没有全面认识的背景下,引起了美国农业界和农学界的极大关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对包括英国霍华德和美国罗代尔在内的后来从事有机农业的学者产生了影响和启示[3].   然而该书的出版并未解决业已存在的环境问题.美国到1933年至少有5000万英亩土地成了不毛之地,12500万英亩因侵蚀而地力倍减.1934年一次灾难性的黑风暴圈走了3亿吨的土壤,使(小麦)当年冬小麦减产102亿斤[4].1935年大尘暴卷土而来,此后出现连续3年的大干旱.   20世纪美国情况确实不好.但是在中国,问题出现得更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类似的环境问题.孟子早就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童山濯濯”,即因过度的采伐和放牧之故,孟子以“养”和“用”的关系说明:“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用和养平衡的办法是“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很合乎生态平衡的原理,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管子》,《荀子》,《淮南子》中都有较孟子更详细的论述和主张,这是局部地区的滥砍滥伐,滥捕滥捉所受自然的报复以后,所得出的深刻教训.其中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过密的渔网)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区,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二)生态脆弱型  在环境依赖型的背后,同时还存在较严重的生态脆弱.这不仅表现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的西南山区,同时也表现在经济重心的江南一带.   由于在土地利用方面就出现了“田尽而地,地尽而山”,于是西南山区大量被开垦,东南一带也出现了梯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宋元时期为了 缓解人口压力,还出现了柜田、葑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形式,都是利用各种可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国家经济赖以维持的江南地区,由于圩田在宋元时期不断扩大,与水争田的结果是破坏了水系,造成了水害,常常致灾.宋代农民不断有“复湖”和“废田”的呼吁,宋孝宗曾经说过:“浙西自有围田,即有水患.”南宋时曾经多次下令禁止围田和复田为湖,但因为权贵所梗而不能行.清代魏源在《湖广水利书》中说,由于圩田和围田的不断扩张,结束了“历代以来有河(黄河)患而无江(长江)患”的历史,长江开始成灾.   更加直接的描述可从民谚中看到,说明程度和范围并不小.在前述的“湖广熟,天下足”流行的同时,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要收一年顶十年收”之谚流行.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一年要顶十年收”,但是这种经济类型非常脆弱,常常是“十年九不收.”因为大量围垦湿地,一旦洪水来临,无处行洪,成灾绝收.中国历史上灾荒严重,自宋代开始即有救灾著述问世,明清时期更多.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稻作的发展,相对于旱地的麦作和粟作,对环境的破坏相对来说要小很多,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引起水土流失.而南方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山地旱作所为,特别是美洲高产作物引进后,对西南山区环境的破坏.能够种水稻的地区,多是低湿地,本身水源较充分,生态恢复能力很强.所以稻作支撑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明的进步,并延续至今,它的高产养活了东南一带稠密的人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稻作文明支撑了中华帝国文明后期的发展.   在南方,生态脆弱性的体现与北方性质完全不同,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山区由于旱作而不是稻作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西南地区;其二是湖区对湿地的围垦,导致洪水时无法泄洪,引发灾害,主要表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因此,如果不是古代的人们发明了种植水稻,中国的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将会是何种情形.   环境破坏是农业历史的主流,然而在人类破坏的主旋律之外,还有一些回旋,延缓主流的破坏程度,那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出现了一些积极地应对,从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的角度,有许多措施被发明和运用,其中著名的就有北方的间作套种,南方的“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这些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解决了土地不足的矛盾,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 (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实践  关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代以来的“间作”“套种”   单一种植结构,局部地区的人口过剩,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土地在所必然.春秋战国之际已经出现了轮作复种,《管子 · 治国》有“四种五获”.《荀子 · 富国》上记有“一岁再获之.”这些在中国农学史上被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创举.西汉时期稻麦一年二熟已经出现,间作套种也开始萌芽.[14]到了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开始盛行,与明清之际东南地区自隋唐以来北方向南方移民已经无地可垦,人地关系紧张有关.当时有“稻豆间作套种”,“麦豆间套和混播”,“棉麦套种”,“粮肥套种”,“粮草混种”,“林、粮、豆、蔬、草的间作套种”,陕西兴平有“一岁数收”与“二年收十三料之法”.总之,在狭窄的土地上,当人口无法向外移民时,只有向空间寻求发展机会[15].   2、明代的“养鸭治蝗”   “养鸭治蝗”类似于“稻田养鱼”,初见于明代.明代陈经纶在他的《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陈经纶曾经从菲律宾的吕宋岛,把甘薯引种到福建进行试种,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又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们一家,由于甘薯较广的适应性,缓解了当时东南一带乃至全国很多地区食物缺乏的危机.据学者研究,养鸭治蝗是陈经纶在推广甘薯种植的过程中发明的.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专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   3、清代“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它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在珠江三角洲的养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据《高明县志》(1894年)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也就是“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患,收到了“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物(如蚕屎饲鱼),实现了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上述措施不仅可以很好地缓和人地紧张关系,还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些措施的发明,既是中国自宋代以来经验科学领先于世界的继续,同时也是环境恶化后的一种有效应对.   4、西汉的“饭稻羹鱼”、东汉以来“稻田养鱼”稻鱼共生及稻鱼鸭共生  “稻田养鱼”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套种”,也就是稻和鱼的套种和套养,它也是江南地区因为人地关系紧张而节约土地的新发明.“稻田养鱼”可以远溯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楚越之地的“饭稻羹鱼”传统,向安强对有学者根据东汉的考古发现和魏武《四时食制》一书中有鱼“出稻田”,而认定东汉开始出现“稻田养鱼”的观点提出质疑.[16]但是我们认为,东南一带延续越人的“饭稻羹鱼”传统完全有可能,只是没有相应的文献佐证而已.游修龄先生指出:“浙江永嘉山区的老农说,三国孙权坐天下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稻田养鱼了.这个口述历史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而在贵州,侗、苗族也有“稻田养鱼”的习惯.   正如游修龄所言,古代的山越在山区种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间的流水和自然降雨获得保证,但鱼食只限于山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实在无法满足需要.因而想到将它们放养到稻田里繁殖,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于稻田饲养的“田鱼”来,最后成为今天著名的“瓯江彩鲤[17].”“稻田养鱼”的存在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即良好的民风,如果养于稻田的鱼在主人没有收获之前,就有人偷走,那这种传统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稻田养鱼”可说是山越对“饭稻羹鱼”的应变和创新,在空间上进行了立体的“套种”,是明清以来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在种植业之间套种之外的另一种套种形式,只是将前者作物中的一种换成了养鱼而已.稻鱼共生,种养结合,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同时还减少了中耕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可谓一举多得.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种植业的民族,劳动所得到多是一些植物性食物,食物结构单一,品质欠佳.而“稻田养鱼”则在收获水稻的同时,得到动物蛋白质,弥补了农耕民族食物中动物蛋白质不足的缺陷.   “稻田养鱼”将种稻和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稻田养鱼的生态好处多多,田鱼觅食时,搅动田水,搅糊泥土,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田鱼吃了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以及叶蝉等害虫,免去了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田鱼的排泄物等于给稻田施加有机肥料,最终人们获得了鱼肉和稻米,动植物蛋白质齐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8].   可能是文化或者其它方面原因,大米从来都没有在欧洲吸引过西方的消费者,它只是日常食物的一种多功能和便宜的替代品或补足品.它主要被用于喂饱游民群体——士兵,孤儿,海员,监狱犯人,穷人等等,补缺或替换更合口的食物.大米还有其它用途,它常常被用来喂养动物,还具有多种工业用途,但大米从来没有被视为赖以生活的物品[19].   但是在中国,水稻则被视为细粮,至少不比小麦地位低其贡献无法计算的.水稻自大约一万年前被驯化种植以后,就是东方世界的主要食物,它不仅养活了众多的人口,而且还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农业必定破坏环境的定律,因为种植水稻并不必然造成水土流失.所以说,它支撑了南方稠密的人口,也支撑了明清以后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是因为水稻,这一唯一的高产的水生粮食作物,并利用了低湿地,才会使中华文明在隋唐以后的时代继续,不像有些文明那样因为生态的原因而中断.试想一下,如果东方的中国,没有种植水稻,情况会如何呢?小麦只能种植于旱地,小米的产量远不如大米,它们无法养活如此多的古代中国人,玉米、土豆、马铃薯只是明清时期才从美洲引进,但都无法替代大米的作用.只有水稻,产量高,还能够保持水土,支撑中华文明后期发展的功臣主要是水稻.所以,我们要感谢上苍给中国人赐以水稻,高产的水稻支撑了庞大的人口,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全部.   利用水稻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贡献,而在稻田中养鱼,形成稻鱼共生系统,则是将稻作文明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地.稻鱼共生,既收获了高产的水稻;同时也收获了高品质的动物蛋白质,弥补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单一种植业结构所形成的素食食物结构的缺陷;第三,它是一种空间上进行立体 “套种”形式,节约了土地,缓和了长期以来历史上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第四,由于稻鱼共生,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提升了生活在水生环境中杂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它对于因为化学、石油农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6、“稻田养鱼”及“稻田养鸭”及其现代意义  稻作农业尽管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并不存在加剧的作用,稻作,即使是梯田,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南方水田的开垦只是占住了洪水来临时的几何空间,使其无法渲泻洪水,造成水害.在化肥与农药没有大量使用时,它也不会造成水的污染.但是,在今天由于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生态系统被破坏,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只是长期驻留其中,而在稻田水生环境下,则大量向河流中渗流,对整个环境造成大的污染,破坏性极大.   关于稻田养鱼与养鸭的生态效果,学者们做过较多的研究.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病害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病害导致全世界9.9%的水稻产量损失.纹枯病(Thanatephprus cucumeris)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稻田物种多样性增加可明显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肖筱成等报道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食用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和菌丝,从而减少了病菌浸染来源;同时纹枯病多从水稻基部叶鞘开始发病,鱼类争食带有病斑的易腐烂叶鞘,可及时清除病源,延缓病情的扩展;而鱼在田间窜行活动,不但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气状况,而且可增加水体的溶氧,促进稻株的根茎生长,增加抗病能力,养鱼田纹枯病病情指数比未养鱼田平均少1.87.稻田养鸭系统对纹枯病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刘小燕等报道,稻鸭复合系统中养鸭对纹枯病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鸭子可以啄食部分菌核,减少菌源;鸭子的跑动啄食可使大部分萌发的菌丝受到创伤,从而失去浸染能力;对已感病的植株,鸭子还能啄食禾苗下部入水的病叶,阻碍病情的蔓延.另外,鸭子还具有除草、清理病残叶片以及减少无效分蘖的功能,增加了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使纹枯病菌丝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减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与非放鸭试验区相比,在中稻田和晚稻田中,放鸭区的病株率分别降低了27.29% (中稻)和8.21%(晚稻) .王成豹等 、杨治平等和章家恩等的研究也表明,稻田养鸭可延缓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对病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减轻了50.0%左右.当然,也有不同的试验结果,禹盛苗等研究认为,稻田养鸭对纹枯病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水稻分蘖高峰期和齐穗期,此两个时期稻鸭试验区的纹枯病发病率比不养鸭区分别降低了67.1% 和52.5%.而从水稻的整个生育期看,稻田养鸭纹枯病平均丛发病率比不养鸭高,其原因可能是鸭子的活动损伤了植株的茎叶,使纹枯病菌丝更易侵染植株;另一方面,鸭子还可能成为菌丝的载体,将菌丝带到不同的地方,使稻丛发病率升高[20]. 注释: [1] David Grig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West. Blackwell. 1992 P40. [2] F. H. King,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1911. [3] 刘晓霞:《美国有机农业发展之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 李方正、李幼霞:《国外有机农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1. [5] 徐旺生:《从间作套种到稻田养鱼、养鸭——中国环境历史演变过程中两个不计成本下的生态应对》,《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6] 阎守诚:《自然进入历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1期. [7] 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3期. [8] 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9]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葛剑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宋史·食货志》. [11]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2] 谢丰斋:《宋元时期中西方的耕作农业》,《中国农史》,2001年3期. [13]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4]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04页. [15]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390~393页. [16] 向安强:《稻田养鱼东汉起源质疑》,《中国农史》,1996年4期. [17]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8]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9] [美]彼得·考克莱尼斯:《农业的全球化:大米贸易的警示》,陈意新译,《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20] 王 寒、唐建军、谢 坚、陈 欣:《稻田生态系统多个物种共存对病虫草害的控制》,《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5月 第18卷第5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载《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3-08-30 11:35:351

教育研究的必要性是什么

在百度文库中去找找,很多答案的!
2023-08-30 11:35:462

徐松岩的介绍

徐松岩(1963~ ),男,汉族,山东招远人,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西亚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世界史硕士学位点负责人;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英文版《中国高校学术文摘·历史卷》编委;重庆市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西方古典文明研究方向和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研究方向硕士导师。 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古典文明和外国史学理论,通英语,学过俄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其古典学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任教以来,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讲授世界古代史、西方史学史、史学理论和方法、制海权与西方文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共10余门课程。曾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以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求是学刊》、《安徽史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著译累计约200万字,多次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代表作有:《关于雅典奴隶制状况的两个问题》、《古代海盗行为述论》、《论雅典帝国》、《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若干问题》等;译著有: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罗多德:《历史》等。近年来先后应邀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外交学院等多所高校访问讲学。
2023-08-30 11:36:051

历史是什么

过往的记忆
2023-08-30 11:36:237

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有哪些(社会话题、新闻类)?

那还用说吗? 《参考消息》啊
2023-08-30 11:36:552

《历史详注修订本》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古希腊) 希罗多德 (Herodotu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ov7dgUr0-TJrQyujqET5w 提取码:slx1书名:历史作者:(古希腊) 希罗多德 (Herodotus)译者:徐松岩/译注豆瓣评分:9.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4页数:1112内容简介: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主要内容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被后世学者分为九卷。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各种资料;著作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作者简介: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前430/42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终身致力于撰写一部叙事体历史著作。他出生于小亚细亚,成年后游历多年,足迹踏遍西亚、北非、东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区;他探访名胜古迹,调查民俗风情,搜集传说旧闻;公元前447年来到雅典,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文化活动;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在那里著述终老。希罗多德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批判方法编写历史;注重实地调查,强调有闻必录;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西方“史学之祖”。徐松岩(1963— ),山东招远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三次赴希腊及爱琴海地区实地考察。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史学史。译注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希腊史》古希腊三大史学名著,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2023-08-30 11:3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