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的图书目录

2023-09-06 12:29:19
共1条回复
真可

序言

第1章 政策分析过程

1.1 政策质询过程

1.2 跨学科的政策分析

政策相关信息

政策信息的转换

政策分析方法

1.3 政策分析的三个案例

1.4 政策分析的形式

回溯性分析与前瞻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

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

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

1.5 政策分析的实践

重构逻辑与应用逻辑

方法论的机会成本

1.6 批判性思考与公共政策

政策论证的结构

论证、公共话语与辩论的动力

本章小结

学习目标

关键术语与概念

复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2.1 历史背景

早期起源

19世纪的演变

2.世纪

2.2 政策制定过程

2.3 政策模型的变化

全面理性

次优理性

不连续渐进主义

有限理性

混合扫描

疑问理性

判别性聚敛

断续性平衡

2.4 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分析的潜在作用

分析的实际作用

本章小结

学习目标

关键术语与概念

复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构建政策问题

3.1 政 策问题的本质

超越问题解决

问题的特征

问题与议题

政策问题的三种类型

3.2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构建

问题构建中的创造性

问题构建的步骤

第三类错误

3.3 政策模型与问题构建

描述性模型

规范性模型

……

第4章 预测政策结果

第5章 建议优先政策

第6章 监测可观察的政策结果

第7章 评估政策绩效

第8章 开发政策论证

第9章 政策分析的沟通

公共政策分析

相关推荐

什么是公共政策系统分析法

公共政策系统分析法指的是把政策问题看成一个动态系统, 并且将其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确定其位置、所起的作用、独有的特征以及和其他社会的相互关系。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公共政策分析的意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在广泛的参与下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公共政策分析是开展数字政府研究所需要的一项基本技能。2、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主体为解决各类社会公共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3、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023-08-30 15:05:431

公共政策个案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个案分析方法如下:一、专家预测法: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如直觉、灵感、判断和顿悟等)类获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型决策方法。1、个人判断法:是指依靠专家的微观智能结构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结果等作出自己判断的一种创造性政策研究方法。2、专家会议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体判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二、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由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址“德尔菲”命名。扩展资料:专家预测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专家的微观智能结构效应,充分利用个人的创造力;同时,这种方法能够保证专家在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心理压力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的判断和创造力。专家会议法往往被用于项目规模宏大且环境条件复杂的预测情况,但该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代表不够充分。
2023-08-30 15:06:321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它们各自考虑哪些主要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简述如下:(1)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社会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怎样成为公众在政治上注意的对象?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什么?不同的政策问题主要采用哪些分析方法?建立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建立政策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实现政策方案的目标是什么?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如何制定的?怎样对所选择的政策方案优化?什么利益群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政策方案是怎样被正式通过和颁布的?正式通过的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政策实施中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这些行动措施对政策内容产生了何种影响?(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影响?由谁去评价政策结果?政策评价的结果是什么?政策是继续执行、发展还是终止?
2023-08-30 15:06:551

试辨析: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新学科,政策科学不仅是描述性学科,而且是规范性学科。具体分析如下:(1)经验科学曾一度以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或追求价值中立性为目标,这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科学理性。如果说经验自然科学及传统的社会科学学科并不是真正价值中立的话,那么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则明确以价值为取向。(2)政策科学选择以价值(观)作为基础,公共政策分析既关心事实,也关心价值;它不仅是描述的,而且是规范的。说它是描述的,是因为它同样追求对事实的说明或解释,即追求有关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的知识;说它是规范的,是因为它重视价值评价或分析,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创造和批评有关公共政策价值的知识主张或推荐行动的过程。(3)公共政策分析的规范或价值批评的方面可以由这样一点来加以说明,即政策相关知识包含了具有价值特征的因变项和自变项的互动,这些变项的选择往往涉及在健康、财富、安全、和平、正义、平等和自由一类的价值中作出取舍。选择哪一个价值,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判断问题,而且往往需要伦理学推导。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往往采取应用伦理学的形式。(4)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分析有以下三种主要分析途径:①经验途径涉及的是事实,关心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产生的是描述性知识。②评价途径涉及的是价值,关心某些公共政策的价值问题,产生的是评价性知识。③规范途径涉及的是行动,关心解决公共问题的未来方案的推荐,产生的是规范的信息。
2023-08-30 15:07:211

简述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

【答案】: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和脚本写作法四种方法。(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专家会议法,是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所引起的“思维共振”来获取决策的信息和意见。运用头脑风暴法旨在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典型方法。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德尔菲法是借用Delphi,即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来命名的一种政策行动预测方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让专家匿名发表意见,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再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来作为预测结果。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匿名性;二是巡回反馈。(3)交叉影响分析法(cross-impact analysis)。交叉影响分析法又称交互影响矩阵法,是试图建构一种新方法以使得在一个预测集之中的一个事件的概率可以根据与被预测的事件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得以判断。这种方法根据事件发生或不发生来对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判断,其目的在于对那些促进或阻碍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加以确认,通过考虑事件的相互作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依据的是条件概率原则。(4)脚本写作法(script writing)。脚本即政策研究者对有些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的描述或预言,而这些情况与研究者所要分析、设计和评估的系统或政策密切相关。脚本写作是通过对从现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的假定(例如5年,10年)来编写脚本,将有关信息和对未来的假设等材料进行组织,以得到对未来的预测描述。
2023-08-30 15:07:291

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

【答案】: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它侧重于并且较多地依赖于对研究对象的测量和计算。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着重对分析对象进行“质”的研究,即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依靠专家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与判断。
2023-08-30 15:07:361

公共政策分析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政策分析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如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或正在发生的问题做出决策,并转化为相关的公共项目,通过调动各种组织机构,调配各种社会资源,运用各种功能手段,达到问题的解决、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公共管理的基础。(1)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整个公共管理就是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再决策、再执行、再评估的循环过程。公共政策较之于行政管理过程,是首要的环节,是起点;没有政策,就没有目标明确和卓有成效的执行以及评估活动。(2)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公共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各项基本功能。所有这些功能环节都是以公共决策为基础的。(3)公共政策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政策既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或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公共管理的其他环节或阶段都包含着决策的活动,同时这些功能的执行又有各自的决策。公共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
2023-08-30 15:07:561

公共政策分析对建构模型有哪些主要要求?

公共政策分析对构建模型的主要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逻辑推理上模型与事实相符在处理多数政策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数学模型本身在逻辑推理上是否正确,而且要注意分析模型中各参量是否与事实相符。任何一个模型的建立,如果基本假定及其相关资料与事实不符,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本身再正确也无实际意义。比如,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经常建立若干不同的政策模型来协助决策。如果建立模型的资料是人为编造的,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领域中的实际,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2)建立数学模型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客观物体的量的规定性,决定了需要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正因为任何客体都有量的规定性,因此,在解决不同问题时,其作用常常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运用数学方法难于成功;有的是因适合研究这种现象的数学理论,还不成熟或尚未产生。②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只有在与具体现象有关理论的统一中才有意义。在运用数学时,既应区分科学知识的数学形式和其现实内容,又要使人们从数学符号和公式的合理解释中,获得对理解现实有价值的东西。③数学模型中所提供的各种变量值,是通过在现实的测量中得到的。测量结果主要来自有明显价值倾向的人,这种主体自身的参与往往会改变社会关系的自然状态。比如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会依据调查者的诱导而给出不同的信息,造成测量的不确定性。④数学模型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其预测问题的准确性。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政策方案实施结果的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大量的实践证明,准确地预测某项政策的实际结果几乎做不到。这正是那些怀疑运用模型预测社会发展的人所提出的有力证据。⑤数学模型所提供的结果,既要受实践检验,又要指导实践。在社会系统中,被实践检验的现象是不可逆的。由于不少参量的变化发展,在不能对原有背景下的结论作出严格判断时,由实践检验相关理论所产生的误差会较高,但这并不是说不可检验,而是说给检验带来了复杂性。⑥社会的每个成员,无论是政策主体还是政策客体,都按照特定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去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不带价值判断而保持客观地观察问题是困难的。在构建模型时,这种背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构建模型的质量。西方部分学者提出的“价值中立”的研究,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
2023-08-30 15:08:151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公共政策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2023-08-30 15:08:231

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主要是为了什么

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能采用的各种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能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政策工具概念往往与政府工具、管理工具、治理工具、政府方法以及政策手段、政策机制等术语相关联。是公共政策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为取得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技术或途径,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方法。
2023-08-30 15:08:301

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

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步骤拓展资料:定量分析是识别危险的一种方法。原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以测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为主要目标。根据所用方法的不同,分为重量分析、容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三类。因分析试样用量和被测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等。后推广为在明确划分物质种类的前提下,即把物质定性以后,具体分析物质的强度、刚度、范围变化量指标。在“量” 的方面分析物质,适于分析危险损失发生的概率、频率和损失程度等量度指标。有关定量分析的书籍
2023-08-30 15:08:381

什么是公共政策学?如何理解它的“范式”特征?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①公共政策学是指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②广义的公共政策学是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进行的研究;狭义的公共政策学可以界定为对目标、方案及社会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2)公共政策学的“范式”特征①公共政策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学是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公共政策分析不仅借助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借助于哲学、数学和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的理论和方法。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公共政策分析是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在这里,方法论是指创造、评估和交流政策相关知识的标准、规则和程序的体系。然而由于社会环境、政治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别,不同的政策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既要有理性的方法,又必须有超理性的方法,特别是必须依赖直觉、灵感和判断的创造思维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公共政策分析与其说是一门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③公共政策分析涉及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人们过去往往片面强调政策分析是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法论一面,而忽视它同时也是问题构造或问题发现的方法论的一面。实际上,政策分析既是解决问题的艺术,也是提出问题的艺术。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公共政策分析既关心事实,也关心价值。一方面,它是描述的,追求对事实的说明或解释,即追求有关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的知识;另一方面,它也是规范的,重视价值评价或分析,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创造和批评有关公共政策价值的知识主张或推荐行动的过程。政策分析有如下三种主要分析途径:a.经验途径涉及的是事实,关心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产生的是描述性知识;b.评价途径涉及的是价值,关心某些公共政策的价值问题,产生的是评价性知识;c.规范途径涉及的是行动,关心解决公共问题的未来方案的推荐,产生的是规范的信息。
2023-08-30 15:08:581

根据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观点,简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政策、法规及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纠正市场的失灵。与市场决策相比,公共决策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存在着种种困难、障碍和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政策失效。按照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看法,公共决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包括:(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布坎南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2)即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也因其各自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投票制度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沟通个人与集体,因而十全十美的民主政治是不存在的。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间接(代议)民主制都有其内在缺陷:前者中固有的问题有周期循环或投票悖论和偏好显示是否真实;后者中固有的问题主要是被选出的代表由于其“经济人”特性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民却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现有的投票规则或表决方式(如一致通过、过半数、相对多数、绝对多数、三分之二多数等)也远非是完美的。(3)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各种因素或条件。政策的形成、类型、渊源、范围及受支持的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团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凡此等都是影响政策执行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的任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问题,都可能招致政策的失效。
2023-08-30 15:09:051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
2023-08-30 15:09:151

试述公共政策分析有哪些基本要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也有来自机关内部渠道.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渠道的沟通.
2023-08-30 15:09:261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公共政策分析遵循六大原则分别是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2023-08-30 15:09:451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一)系统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政策系统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各项政策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政策体系   (二)预测性原则   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制定政策依据的是所获取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行为和结果的参数和变量,但它又是发生效用于未来。制定政策可以说是对未来行为所作的一种设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预先分析与选择,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协调性原则   政策的协调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协调,一是指政策系统中各层次、各类型的政策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某种平衡。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对立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补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活动过程就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在政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感知是其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搜集或察觉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环节。   (五)科学性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科学的政策能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一项违背了科学原则的错误政策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应遵循科学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六)民主性原则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须保障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过程的各阶段都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
2023-08-30 15:09:551

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

一、专家预测法: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如直觉、灵感、判断和顿悟等)类获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型决策方法。1、个人判断法:是指依靠专家的微观智能结构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结果等作出自己判断的一种创造性政策研究方法。2、专家会议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体判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二、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由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址“德尔菲”命名。扩展资料:专家预测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专家的微观智能结构效应,充分利用个人的创造力;同时,这种方法能够保证专家在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心理压力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的判断和创造力。专家会议法往往被用于项目规模宏大且环境条件复杂的预测情况,但该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代表不够充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
2023-08-30 15:10:05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1、定义问题2、收集证据3、分析原因4、评估政策5、开发方案6、结果预测7、最优选择
2023-08-30 15:10:211

公共政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公共政策学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范畴,即: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和政策科学的发展。其内容,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一门学问。学习公共政策学,可以培养五种能力: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4、运用现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备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规划和抉择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
2023-08-30 15:10:301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答题技巧是什么

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有:1、淘汰法 .2、去同存异法 3、印象认定法4、比较法 5、大胆猜测
2023-08-30 15:10:412

自考公共政策重点是什么?

自考公共政策重点是什么?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程序的设计(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无结构访谈法(2)实地观察法(3)非参与观察法(4)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内容分析法。(2)二次分析法(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方法: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学近期发展的表现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1)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2)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3)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4.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能力。(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3)重视本土资源(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自考怎么复习?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只要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学习所有的考试知识。2、有好的学习方式,可以选择一些权威性的机构购买课程。3、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做好笔记。自考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记录下考试重点,反复的记忆背诵,考个好成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4、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选择专业,考生如果特别不擅长某一学科,可以选择没有该学科的专业,充分发挥优势,避开劣势。5、合理安排职业规划,做到学有所用。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及该行业的发展状况。选择专业最好与自己的工作发展相关。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8-30 15:11:231

公共政策分析

1、全体一致规则:指行政决策方案的通过需要参与行政决策的全体投票都对某项行政决策方案投赞成票。在这种决策规则之下,一项行政决策方案的通过,取决于全体投票人一致同意,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投票人投了反对票,其他人的一致选择结果就无效。2、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使一个问题从某个群体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3、内在创始型:决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客观上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4、外在创始型:决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决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决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1、(1)公共政策目标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弹性,难于用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表示。(2)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加上许多影响政策的因素难于测定,给政策平价带来很大困难。(3)政策资源的混合使得政策的成本难于核定,而政策行为的重叠使得各种政策的效果混杂在一起,很难将某些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总体效果中区分出来。(4)行动与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例如突发事件的介入等。(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6)公共政策评价的资源保障水平不同,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7)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取决于政策评价结果对其利益的影响。2、(1)行政手段——最基本的手段,是行政机关采用规章制度、命令指示、组织纪律等方式来推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无偿性、发挥作用快等特点,值得强调的是,行政手段容易产生“一刀切”、瞎指挥等现象,因此不能滥用,必须有强而有效的监督。 (2)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法令、司法、仲裁等工作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的特点。(3)经济手段——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等特点。(4)说服引导手段——较少有强制性,采取循序渐进、耐心说服的手段,是更易被政策对象接受的执行方式。(5)技术手段——采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改进政策执行的方式,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例如网上工程招标、网上征税等电子政府工程的实施。3、(1)政治原则的偏离——威胁社会稳定的问题无法进入政策议程。(2)价值体系的排斥——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冲突的问题难进入政策议程。(3)政府体系的封闭——政务信息闭塞、决策过程封闭、公众与决策者互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察觉的社会问题很难进入政府议程。(4)承受能力不足——政策问题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遭到其排斥和回避。(5)表达方式的失当——有法定的正常渠道不选,偏选择非法的渠道;不去正式场合阐述,偏喜爱地下活动;原本可以和平解决,却非要采取过激行为等。4、(1)政治领导。(2)危机事件。(3)抗议活动。(4)传媒曝光。
2023-08-30 15:11:531

行政管理主修什么课程?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总论、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决策、行政运行、行政监督、行政法规、行政效能、行政方法、行政机关管理和行政改革等。二:政治学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机构、利益集团、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民主与政治发展等。三: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政府如何制订和执行开发、利用与分配自然、社会资源的行为准则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界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评估、中央与地方间的政策关系、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等。四: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观念,领导职能与原则,领导与决策,领导与选才用人,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领导者的素质,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作风,领导效果考评等。五:行政组织学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它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个性、知觉、需要与激励理论、态度等内容。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一般理论、群体决策、群体沟通与冲突、人际关系、团队等内容;组织心理与行为,包括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工作应激等内容。六: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内容:本课程通过有关各专题内容的学习和有关行政管理的具体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参考书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决策、行政领导、人事行政、公共财政、中西行政改革等方面的知识。七: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内容:本课程深入系统地阐述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及各项法规为主要内容,如公务员义务权利、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工资福利等,并进行适当的中外比较和案例分析。八: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地方政府的运行环境,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基本法、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对地方政府的影响,理解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和运行方式。九:比较政治制度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当今世界各国的典型政治制度作为比较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政治制度的形式、变迁和现状,包括选举制度、政治制度、议会制度、政府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以及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等。十:市政学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市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城市事务、市民与市民参政、城市规划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政治、经济、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环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十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与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主要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实际运行和未来走势。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及政治协商制度等。十二:行政组织学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目是在对以往组织理论的系统梳理之上,主要从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两个方面对行政组织进行详细研究,以求把握其结构规律、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
2023-08-30 15:12:031

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

公共政策研究途径首先可以有政治学途径、经济学途径、社会心理学途径。一、政治学途径(1)系统途径(2)过程途径(3)团体途径(4)精英途径(5)制度途径二、经济学途径(1)福利经济学(2)公共选择理论(3)新制度主义。
2023-08-30 15:12:111

公共政策分析的介绍

《公共政策分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戴维·L·韦默。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基本、主要的概念、范畴、原理和分析方法,比较客观、公正地评析了国内外代表性人物及其标志性成果,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共政策事件和现象,融汇了众多名家的不同观点,反映了当代公共政策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动态和新的发展趋势。本书的分析层层深入,逻辑性强,论证严谨,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各类大专院校公共(行政)管理、政治学等相关专业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培训机构作为基本教材使用。
2023-08-30 15:12:181

公共政策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的缺陷

公共政策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的缺陷有理论偏差、不可预测性、局限性、数据缺失。1、理论偏差:公共政策模型通常是基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理论模型而建立的,这些理论模型在描述和解释公共政策时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导致公共政策模型的预测或分析结果存在误差。2、不可预测性:公共政策是人类行为的产物,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测,因为它们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很难完全预测和测量。可能使公共政策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准确。3、局限性:由于公共政策模型通常是基于过去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的,它们可能无法处理新情况和新变化。可能导致公共政策模型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对现实中的一些政策问题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案。4、数据缺失:公共政策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模型的结论,实际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估计误差、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或是数据缺失的情况。可能导致公共政策模型的结果存在偏差,降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公共政策模型的重要性1、理论指导作用:公共政策模型是基于特定理论构建的,它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2、预测作用:公共政策模型可以对政策实施的结果和影响进行预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风险评估。政策模型可以预测政策效果、成本和影响等,为政策分析提供了科学的基础。3、政策制定作用:公共政策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政策问题,优化政策设计和实施。4、沟通作用:公共政策模型能够以简单、清晰的方式显示和传达重要信息,使政策制定者和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和沟通政策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政策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质量。公共政策模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和民众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问题。
2023-08-30 15:12:321

美国学者波奇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

美国学者波奇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着眼于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制定,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务实为基础的规范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的一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扩展资料: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四是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政策途径
2023-08-30 15:12:561

在公共政策学中,简述多角度政策分析通常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在对决策方案选优时要坚持的原则和标准主要是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客观标准主要是坚持目标原则、利害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公共关系原则;主观标准主要是乐观原则、悲观原则、折中原则和满意原则。
2023-08-30 15:13:252

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分析

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具体包括: (1) 管理政策。以实施罚款、奖励、禁闭等规章为重点,保证公众对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2) 分配政策。通过安排、部署各种公共计划,达到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国家天然资源及智力资源,并通过直接津贴和保险来分配财政资金。(3) 再分配政策。以满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质需要为目标,把各种赋税收入引向各种援助计划。(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于运用它的权力和拥有的资源来改变整个环境。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8-30 15:13:342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内容—过程分析模式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系统分析模式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分析。信息转换分析模式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2023-08-30 15:13:5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1)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2023-08-30 15:14:401

如何进行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专家会议法,是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所引起的“思维共振”来获取决策的信息和意见。运用头脑风暴法旨在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典型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德尔菲法是借用Delphi,即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来命名的一种政策行动预测方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让专家匿名发表意见,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的问题的看法,再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匿名性;二是巡回反馈。 (3)交叉影响分析法(cross-impact analysis)。交叉影响分析法又称交叉影响矩阵法,是试图建构一种新方法以使得在一个预测集之中的一个事件的概率可以根据与被预测的事件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得以判断。这种方法根据事件发生或不发生来对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判断,其目的在于对那些促进或阻碍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加以确认,通过考虑事件的相关作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依据的是事件概率原则。(4)脚本写作法(script writing)。脚本即政策研究者对有些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的描述或预言,而这些情况与研究者所要分析、设计和评估的系统或政策密切相关。脚本写作是通过对现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的假定(例如5年,10年)来编写脚本,将有关信息和对未来的假设等材料进行组织,以得到对未来的预测描述。
2023-08-30 15:14:481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理论

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
2023-08-30 15:14:581

公共政策有哪两种分析模型

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
2023-08-30 15:15:071

什么是公共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公共权力机关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并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政策系统是一个由政策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政策巨系统,涉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相关政策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政策主体系统是由各种政策行为者,特别是各类政策主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又包括三个子系统,即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这一系统又是由信息传播系统(信息沟通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的。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主体与政策对象、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系统。政策系统的上述三大子系统构成的政策巨系统在内部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023-08-30 15:15:173

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概念解释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集中反映了社会利益,从而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其具有合法性。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定位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归属、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于公共政策应该与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保持一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将选择公共利益。”学者看法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4]哈罗德·D. 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托马斯·R. 戴伊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罗伯特·艾斯通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关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即为P=f (G, E),P指公共政策,G指政府系统,E指生存环境。司图亚特·S ·那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3特征价值相关性与政策的价值相联系的是其利益相关性,多数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应该通过法定程序获得,这种法定程序可以通过立法机关通过,或者经过得到立法机关明确授权的有关部门的认可。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与其合法性紧密相关,而权威性又与强制力相联系。4分析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一种理论工具,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集假设、定义、描述、解释、对策于一体的概念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7]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8]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7]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7]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7]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决策。5功能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023-08-30 15:15:271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
2023-08-30 15:15:481

我国的公共政策分析科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主体为解决各类社会公共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编辑]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政策系统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各项政策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政策体系  (二)预测性原则  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制定政策依据的是所获取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行为和结果的参数和变量,但它又是发生效用于未来。制定政策可以说是对未来行为所作的一种设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预先分析与选择,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协调性原则  政策的协调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协调,一是指政策系统中各层次、各类型的政策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某种平衡。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对立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补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活动过程就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在政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感知是其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搜集或察觉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环节。  (五)科学性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科学的政策能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一项违背了科学原则的错误政策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应遵循科学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六)民主性原则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须保障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过程的各阶段都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
2023-08-30 15:15:57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也有来自机关内部渠道.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渠道的沟通.
2023-08-30 15:16:071

怎样理解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中的政策资源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也有来自机关内部渠道.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渠道的沟通.
2023-08-30 15:16:181

公共政策方案选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社会效果或所要避免的消极社会影响。备选方案的设计 备选方案的设计。备选方案的筛选 备选方案的筛选就是在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政策方案的最终抉择与合法化报告。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指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论和审查备选方案基础上,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备选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
2023-08-30 15:16:264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一)系统性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政策系统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各项政策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的开放性政策体系   (二)预测性原则   政策系统是动态的。制定政策依据的是所获取的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行为和结果的参数和变量,但它又是发生效用于未来。制定政策可以说是对未来行为所作的一种设想,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一种预先分析与选择,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协调性原则   政策的协调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协调,一是指政策系统中各层次、各类型的政策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某种平衡。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对立面;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补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活动过程就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在政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的感知是其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搜集或察觉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环节。   (五)科学性原则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科学的政策能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一项违背了科学原则的错误政策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应遵循科学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   (六)民主性原则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须保障民众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定的、科学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过程的各阶段都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
2023-08-30 15:16:501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包括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一种理论工具,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集假设、定义、描述、解释、对策于一体的概念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  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  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  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  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如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说就是其国内石油能源利益集团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有限理性决策模型预先设定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在备选方案中寻求符合要求或满意的方案,从而基本解决政策方案所指向的问题。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试错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按照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具有绝对的理性,能够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理性决策反映在经济社会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决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准的计算为基础,适用于分析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如对银行利率的调整政策,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储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后进行决策。  按照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决策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只能寻求满意的方案或次优的方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追求满意解为主要目标,适用于分析有关政府规划、政府支出及安全环保等相关政策。如安全生产政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优的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寻求基本满意的方案。  按照渐进决策理论,政策过程是一个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继承性,不断调适渐进,适用于分析政府实行改良的相关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决策。
2023-08-30 15:16:581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公共政策分析遵循六大原则分别是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2023-08-30 15:17:081

围绕“公共政策”写一篇1000字论文

公共政策 当你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80个一级学科目录,你会看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然而在此之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根据国际国内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发展状况,自主创立了二级学科公共政策和发展管理,开中国公共政策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之先河。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但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时期。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 然而,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争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分野使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整体上进入了纷繁迷惘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把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量化分析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定量分析方法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使社会科学真正成为科学,给了社会科学第二次生命。 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也不例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公共管理中的定量分析已初见端倪,而中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发轫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的创立和发展开启了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现代化研究的先河,数理分析、模型分析、心理学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与分析方法的引进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与世界接轨,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共政策研究是公共管理科学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集中体现的领域,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博弈论、运筹学、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引入到公共政策研究中。目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本科专业以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博弈论、运筹学、模拟决策、电子政务、宏微观经济学为主干基础课,研究生以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公共政策量化技术---统计与预测、公共政策量化技术---规划与决策、公共政策的实验模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管理科学理论、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为主干核心课程,参照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广泛引进人才,开辟了中国公共政策教育与世界接轨的新局面。 人才是公共政策研究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拥有以陈庆云、顾昕、李永军、郁俊莉、刘霖、黄璜等为代表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数学、工学的学历背景,又取得了管理科学的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和海外学习背景,通晓公共政策现代分析技术、了解中国国情,能进行政治、管理、经济、信息技术跨学科分析,形成了公共政策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分析----数理建模与量化分析----计算机分析与信息技术模拟”科学的教学与科研逻辑。同时,随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来自祖国各地的最优秀学子被吸引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充实了公共政策人才的后备力量。世界著名的实业家廖凯原、邱徳拔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数亿元的捐资,以及在政府管理学院设置的高额奖学金、奖教金做出了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社会贡献。 国际知名度的提高是公共政策教学与科研的主要使命。目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藉政府管理学院傅军院长国际威望的优势,学院与专业开展了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合作交流,承办了全球公共政策联盟年会、全球公共政策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公共政策项目,同时与世界五百强企业BHP的公共政策高级培训项目的合作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在学院和专业中,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柬埔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数量占到30%的留学生成为国际知名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王皓、马琳等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对政府管理学院知名度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只有与市场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价值。面向市场与社会是北京大学公共政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大学公共政策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不仅接受了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的正规训练,而且通晓公共政策量化分析和信息科学的前沿技术,熟识中国国情,成为中国公共政策人才中的生力军。他们的就业领域遍及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宝洁、必和必拓、松下,中国著名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铝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和事务所普华永道、麦肯锡、毕马威和中央国家机关的核心部门。他们为政府、企业、NGO以及公民提供商业和公益咨询,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创造了巨大的个人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继工商管理科学之后又一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领军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也将迎来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公共政策科学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巨大的贡献,中国公共政策人才的路越走越宽广。
2023-08-30 15:17:321

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在通常的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2023-08-30 15:17:401

公共政策论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1)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  (2)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分析.决策理论中的“霍布森选择”,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该严格禁止出现.  (4)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基本掌握、操作、模拟与优化.  有几类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们是图标、物理、符号和形象模型.  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  (5)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否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资源消耗分析,有许多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人、财、物、时间、信息都是资源.除此之外,权力、地位、名誉等,也可能是资源.  (6)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  (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体有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无效的.  (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政出多门,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问题.  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既有来自大众交流媒介的各种社会渠道,也有来自机关内部渠道.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渠道的沟通.
2023-08-30 15:17:471

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

找课本去。。。。
2023-08-30 15:17:573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它们各自考虑哪些主要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它们各自考虑哪些主要问题?(1)公共政策 问题的构建:社会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怎样成为公众在政治上注意的对象?社会问题或公共问 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什么?不同的政策问题主要采用哪些分析 方法?建立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建立政策方案 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实现政策方案的目标是什么?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如何指定的?怎样对 所选择的政策方案优化?什么利益群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政策方 案是怎样被正式通过和颁布的?正式通过的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 公共政策内容的 实施: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政策实施中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这些 行动措施对政策内容产生了何种影响?(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 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影响?由谁去评价政策结果?政策评价的结果是什么?政策是继续执 行、发展、还是终止?
2023-08-30 15:1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