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人本发展理论

2023-09-07 02:04:52
TAG: 理论 人本
共1条回复
蓓蓓

人本发展理论

《人本发展理论》是由李佐军编写,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是一部经济学理论相关的书籍,作者通过“人”这根纽带,将各种经济学理论甚至各主要社会科学理论从逻辑上整合起来:通过构建人本发展理论,为解释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现象和提出国家、企业等各个层面主体的对策,提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分析框架。

书 名 人本发展理论

作 者 李佐军

ISBN 9787802341579

类 别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页 数 320

定 价 ¥38.00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字 数 320000

纸 张 胶版纸

目录

1 编辑推荐

2 内容简介

3 目录

4 作者简介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突破中世纪的阴霾、迎来现代文明曙光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众多思想界大师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开始他们探索真理的历程的。本书研究如何把“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具体化为一套可行的人本发展理论,对于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这一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吴敬琏

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注、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作者用人本发展理论框架比较扼要而顺畅地进行了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同时,作者还用人本发展理论分析框架,针对国家和企业等各种主体和一系列现实问题提出了对策体系,提出了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议,这也说明了该理论的广泛应用价值。——张培刚

内容简介编辑

本书除导论、结束语、参考文献和后记外,分上下两篇共十二章。上篇介绍和解析人本发展理论及其模型,下篇讨论人本发展理论在解释现象和提出对策上的应用。

目录

导论

上篇

第一章 人本发展——满足人

第一节 人本发展的方向性作用

第二节 人本发展要法中人的多种需求

第三节 人的需求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人类行为——依靠人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枢纽性作用

第二节 依靠人的多重表现

第三节 依靠人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制度——引导人

第一节 制度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 制度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趋势

第四章 资源——装备人

第一节 资源的促进性作用

第二节 资源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资源升级的趋势

第五章 分工——安置人

第一节 分工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节 分工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分工深化的趋势

第六章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及其对整合社会科学的意义

第一节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的框架

第二节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的特点

第三节 人本发展理论模型要素的组合和配置

第四节 人本发展理论能为整合社会科学提供思路

第五节 各社会科学在人本发展理论中的位置

下篇

第七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解释现象上的应用(上)

第八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解释现象上的应用(中)

第九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解释现象上的应用(下)

第十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提出对策上的应用(上)

第十一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提出对策上的应用(中)

第十二章 人本发展理论在提出对策上的应用(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李佐军,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硕士、博士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和吴敬琏研究员。专著有《中国的根本问题》等,主编有《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蓝皮书等,合著有《中国民生报告》等。在《人民日报》和《改革》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参与和负责过数十项科研课题。曾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研究重点是人本发展理论、“三农”问题、体制改革、新型工业化和重化工业等。

相关推荐

有十二个人同意,必须有一个人反对这是什么定律?

大数定律吧
2023-08-31 01:02:042

第十名真的好吗

第十名好,一个班级里,成绩第一的学生不一定混的最好,而成绩排十名左右的学生通常成就更大,“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第十名效应认为那些成绩中等的孩子有时比成绩优异的孩子在未来更有成就,当然,这里的概率并非百分百,同样有一路掐尖事业有成的名人,但第十名效应在人身上的体现仍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认为“第十名现象”普遍存在的人们,会拿出一些理论依据。大概意思如此:以一个五十人左右的班级为例,学习成绩位列第十,恰好属于前20%的范畴,符合“二八定律”(在任何阶层、任何领域,优秀的都只占20%,剩下的80%都是平庸的)。也就是说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属于优秀学子。而与学习成绩第一的学生有很大不同的是,成绩第十的学生没有“怕输想赢”的负担,心理状态好,加上不存在自卑心理,又敢闯敢拼,进入社会后很容易成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绩第十的学生不是“死读书”类型,有智商,学起来又比较轻松。学习轻松意味着有较多时间做一些课外活动:运动或培养兴趣。学习不耽误、课外兴趣培养不耽误,结果就成为了相当有魅力的人。而且成绩十名左右的同学一般比成绩第一的学生更具人缘,因为成绩太好的,大家觉得高攀不起,交流起来有障碍,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就不会让大家有那么大的压力。
2023-08-31 01:02:211

理论 | 第十名现象、巴纳姆效应

(1)起因 1989年,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 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国中、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81.2%。 (2)原因 一 是只为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知识面狭窄,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本学习上面,考得出很好的成绩,很少看其他的书,而“第十名效应”的人,功课学得也不错。但是他花了很多的时间看了很多其他的书,知识面很丰富,也就是他受到了人文教育。 二 是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没有个性。他为了追求好成绩,花去了所有的时间,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本来有的一些专特长也不敢去发挥了,不敢花时间了。而“第十名效应”的人,文艺活动也参加,体育活动也参加,社会活动也参加,能力很强,他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能发挥作用。 三 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身体不够健康,他们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将来工作后,体弱多病,胜任不了繁重的工作;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平时就爱运动,参加各种活动多,身体好,头脑也灵活,工作后能承担繁重、复杂的任务。 四 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心理不健康,名利思想严重,经不起挫折、失败。一个人走上社会后,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总要遇到暴风雨,如果没有抗挫折能力就难以适应,更难以成功和成才。 (3)结论与影响 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中庸的学生。根据周武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要发展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4)争议 周武的调查,在周延度上仍有争议处。专门研究青少年行为的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齐殷认为,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地变化,严谨的方法必须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做纪录,而不是取几个时间点的学业成绩做比较,这过于随机。 (1)定义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2)原因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比如那些星座性格,你觉得很准,其实不过是刻意去给自己找符合星座特点的证据,从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而已,其实换个星座,你会发现其他星座的特点也会有你的影子……反正我是对星座神马的不感冒啦。
2023-08-31 01:02:371

用“第一名”的思想方法非长久之计,那该怎样结合实际学习改变教育方针呢?

期待孩子成为全校的第1名或班级的第1名是每个父母的期望,但这第1名并不是长久之计,也并不是每一次孩子都能够获得这一个名次,所以家长应该用平淡的心情来对待。
2023-08-31 01:02:454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道IQ题:电梯最多能乘坐10人,你正好是第10个,走进电梯后却超重了,你只好走出电

电梯里9个人都是凶手,杀了人把尸体挡在最里面
2023-08-31 01:04:013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道IQ题:电梯最多能乘坐10人,你正好是第10个,走进电梯后

1、人数没有争议,加上自己就是10个人:从“你正好是第10个人”和“电梯中9人有男有女”可以看出来。2、排除可视范围内的其他情况,提示中:没有孕妇、胖子、拉杆箱等,加上是夏天衣服单薄,电梯正常。造成电梯超载唯一的可能就是在那几个人身上不可见的地方,也就是体内——体内藏毒!所以报警
2023-08-31 01:04:1215

情绪的理论学说有哪几种

心理学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行为主义的情绪理论  现代的情绪理论 :阿洛德的情绪评价理论  , 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 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情绪的归因理论与认知平衡及失调理论
2023-08-31 01:04:432

【IQ推理】电梯最多能乘10人,你正好是第10个。你走进电梯之后发现超重了,然后你走了出来。

九个人把一个人分尸吃了。
2023-08-31 01:04:5614

(4)请结合诸子第十的内容,说说思想的统一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诸子第十》是一部中国古代文献,收录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这些学派各自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统一。思想的统一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学派的兴起和竞争: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相继兴起,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并在政治、经济、伦理、人性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和竞争。各学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形成了多元的思想格局。学派的交流和借鉴:在学派之间的竞争和争论中,也存在着一些学派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学派之间通过辩论、交往和相互借鉴,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和合作,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优点,丰富和完善了各自的理论。思想的整合和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派逐渐在政治和学术上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统一的思想体系。例如,儒家学派在汉代逐渐崭露头角,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一些观点,形成了儒家学说的综合体系。统一思想的核心理念:在学派的竞争和融合过程中,一些共同的核心理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例如,儒家学派强调人性、仁爱和社会秩序;道家学派强调自然、无为和自我修养;法家学派强调法治、权谋和实用主义。这些核心理念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统一基础。政治和历史的变迁:政治和历史的变迁也对思想的统一产生了影响。例如,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使得儒家学派逐渐崭露头角并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了儒家思想的统一。在汉代,儒家学派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成为了国家的官方学说,其他学派逐渐式微。这种政治背景下,儒家学派逐渐形成了儒家思想的统一体系,儒家经典如《尚书》、《礼记》、《春秋》等被奉为经典,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和伦理准则。宗教和哲学的融合:在中国古代,宗教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例如,道家学派在道教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观念,将道家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形成了道教的宗教体系。类似地,儒家学派在儒教的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宗教仪式和仪轨。这种宗教和哲学的融合促进了思想的统一,使得宗教和哲学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传承和民间传统的影响:思想的统一也受到了文化传承和民间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了丰富的民间传统和民间信仰。这些文化传承和民间传统对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儒家学派中,儒家思想吸收了古代的封建礼制和儒家经典,形成了儒家学派的传统和仪式。这种文化传承和民间传统的影响有助于形成思想的统一。综上所述,思想的统一经历了学派的兴起和竞争、学派的交流和借鉴、思想的整合和融合、统一思想的核心理念、政治和历史的变迁、宗教和哲学的融合,以及文化传承和民间传统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过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统一体系,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的统一体系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共同的道德和伦理准则,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同时,这种思想的统一也为后世的思想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历史上持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2023-08-31 01:05:331

告诉我刘伯承的资料

刘伯承的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47694.html
2023-08-31 01:05:433

简述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2023-08-31 01:05:524

毛中特这门课讲什么,请简要叙述其内容框架

毛中特是指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该课程主要讲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从毛泽东早期参与革命活动开始,逐渐形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介绍毛泽东思想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2. 毛泽东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理论、实践路径和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以及航天、科技、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4. 毛中特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的重要影响和意义。总之,毛中特课程旨在加深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发展史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过程。
2023-08-31 01:06:092

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

提起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另外,还有人想问九型人格中最吸引人的人格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九型人格之外是否还有第十种人格,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 1、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 九型人格中3号、6号、9号最为常见,分别对应的是情感组、思维组、本能组的中心人格。 4号、5号最为少见。 九型人格:又称为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它属于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重要的是它可以很快了解一个人。它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掌握个人的行为习惯,同时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九型人格谁最可怕。 九型人格之外是否还有第十种人格 2、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中最吸引人的人格是 3号最吸引年轻人(爱美)4号人格很让人反感。 2号最吸引老人(爱帮助人)人们都讨厌第四型人格。 和7号最吸引小朋友的人(爱玩) 3、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之外是否还有第十种人格 九型本来就是个假说 有!没有什么是固定存在的九型人格情商。 有你是我喜欢的类型第十型 按照理论上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4、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EPQ,九型人格,四种气质学说各自的特点? 这都属于特质理论的人格分类,类似的分类还有很多,可以参考人格心理学(随便哪个出版社,内容都差不多)。特质理论的作用是帮助对人进行分类,而不是让你更了解自己。只要是对人的分类,肯定存在联系。 四种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属于最原始的特质说,而当时对人的心理产生也不清楚,所以认为,血液觉得了人的性格。EPQ是汉斯·艾森克和艾森克设计的,较为现代,实用价值比较大,现在很多问卷可以用它作为基础。但结果更适用于心理学统计的分析,而不是个人用于自己。九型人格不清楚,应该不属于心理学,属于管理学了吧。 这三种方式我感觉做问卷,做测量比较好。想更了解自己的话,去心理诊所做,MBTI比较好。4号九型人格女生很有魅力。 5、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两个,都不是3-6-9,该怎么看? 很正常强行唤醒第二人格。 人具有各种人格两个性格相似的人。 很难决定等定义 6、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 4号人的 的9个层级 内容来自用户:四号性格是天才。 7、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九型人格哪个最坚强 完美型九型人格中能力最强。 〖欲望特质〗:追求不断进步。 〖基本困思〗: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有极强的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及“不应该”、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是这个更进步。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误。九型人格几号。 以上就是与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相关内容,是关于九型人格哪种人最常见?哪种人最少见?的分享。看完九型人格最稀有的人格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8-31 01:06:171

党的什么我们党第1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以标志着邓小平理?

13大,13大第一次对中特理论系统阐述,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23-08-31 01:06:242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攻击,伤害他人

攻击的定义: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分类:敌意性攻击。由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激情杀人即是敌意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抢劫。 攻击的理论包括: 一、攻击的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弗洛伊德的攻击本能。能量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主。 2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者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引发攻击的神经机制,当科学家激活这些脑区使人们的敌意程度增加了;当这些脑区的活动被抑制,敌意程度下降。 3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者对几百名新西兰儿童进行追踪结果显示,攻击行为是由一种能够改变神经递质平衡的基因和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共同决定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并非单纯的只受不良基因或不良环境的影响,相反,基因会使某些儿童对虐待更敏感,反应更强烈。先天和后天因素是互相影响的。 4生物化学因素。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 酒精就是这样。一旦人们被激怒,酒精会使攻击更容易发生。身体壮硕的男性在饮酒后攻击性明显增加,但酒精对女性和身形较小的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5睾丸激素。 暴力行为与男性的睾丸激素有关系。被判为蓄意或无端的暴力犯罪的罪犯,其睾丸激素水平,比非暴力犯罪的罪犯要高。睾丸激素大致可比做电池的电力,只有电力水平很低时,暴力犯罪才会有明显下降。 6不良饮食。 有231名犯人签字同意接受营养补充品或安慰剂,额外补充营养的犯人参与暴力事件的比例下降35%。 7生物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生物学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睾丸激素可以促进支配欲和攻击性的产生,但同时支配或取胜的行为也会提高睾丸激素的水平。 二、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 约翰.多拉德和他的同事认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 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当新的目标与挫折源有相似之处,并且稍稍刺激了攻击能量的释放,是攻击的转移最容易发生。 生活中很多女性容易唠叨,尤其是在丈夫心情不好的时候,唠叨就刺激了攻击能量的释放,丈夫对妻子愤怒就很容易得到解释。 伯克威茨认为原有的理论夸到了挫折与攻击之间的关联,他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伯克威茨认为挫折产生的是愤怒,即攻击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愤怒起源于某个有其他行为选择可能的人阻挠了我们实现目标。 相对剥夺也会让人产生挫折感,相对剥夺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产生的落差感。这就是为什么在贫富差距大的国家和社会里人们的幸福感较低,而犯罪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绝对剥夺。例如: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贫穷的时代,那我们并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有人比我们生活的更好,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这种贫富差距很大的感受,但我们比别人差这是一个事实,这就是绝对剥夺。 三、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 1攻击能带来好处,这就强化了我们的攻击行为。 2观察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孩子是通过模仿学习。 3家庭。身体赋予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 4文化。家庭之外的社会环境,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攻击的影响因素包括: 一、厌恶事件 1.疼痛会提高人类的攻击,有的老人在做完手术后经常骂人。 2炎热。在炎热的房间里完成任务的被试,感觉更为疲惫,更富攻击性,对陌生人表现出更强的敌意 3 攻击。受到攻击或侮辱尤其容易引发攻击。 二、唤醒 一种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 药物性情境可以激起人们敌对性的认知,敌对情绪和唤醒状态,进而引发攻击行为,这样的反应使我们更容易将他人意图理解成恶意的并报之以攻击。性唤醒和愤怒等其他各种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性爱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惊吓之后才出现激情,做一次过山车引起的唤醒状态,也可能使人深深陷入对伴侣的爱意之中。 三、线索攻击。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把枪,攻击性会更强。枪支,并不只是提供攻击线索,他们还拉大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受害人的远离使我们更加残忍。 四、媒体影响色情作品和性暴力。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观看虚构场景,如一个男人制服一个女人,激起他的性兴奋,可以导致以下两个结果,一歪曲其关于女人对性侵犯的真实态度的认知,二,增加男人对女人的攻击。 媒体的意识教育。也起到了作用,对于媒体中充斥着对妇女的骚扰,虐待,强迫的画面,人们已经司空见惯。 五、媒体影响:电视和互联网。 1看电视与攻击的相关研究。 一个儿童看的电视,节目中包含的暴力内容越多,它的攻击性就会越高。观看了一部暴力电影的愤怒的大学生,比观看一部非暴力电影的同样愤怒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为什么看电视影响行为三个可能性,一、导致社会暴力行为的,不是暴力内容本身而是其造成的唤醒状态,唤醒状态容易引发其他行为。二、在一些研究当中显示,观看暴力使人们降低抑制。班杜拉的实验中,成人对充气娃娃的重击似乎是这种发泄方式显得合理,从而降低了儿童的抑制。三、媒体内容同样引起模仿。 电视对思维的影响。 1脱敏作用,重复呈现一个激发情绪的刺激,例如骂人,看了上千遍残忍的行为后,我们有同样的理由会相信会发生情绪麻痹。 2社会脚本。即文化提供的关于如何行为的心理指导。青少年观看了越多的性内容,他们就越有可能觉得其同伴是性活跃的,于是会发展出新开放的态度并经历过早的性交。 3改变知觉。对成年人和儿童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看电视多的人更容易夸大周围世界暴力发生的频率,更害怕遭到人身攻击。 4认知启动,在观看了暴力节目之后,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会做出更赋予敌意的解释。 5消耗时间,电视的最大影响并不在于它的质量,而在它的数量,更多的娱乐活动相比,看电视消耗了人们的精力,压抑了他们的心境。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为什么玩暴力游戏可能比观看暴力电视更容易诱导人们做出攻击性行为呢? 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来说玩暴力电子游戏确实会增加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思维和攻击性情绪,纵向研究对参与者进行长期追踪也得出类似结论。 金泰尔和他的同事们对青少年的观察结果表明,即使是在敌意较低的青少年中玩暴力游戏的人中,参与打架行为的百分比是他们不玩暴力游戏同伴的10倍,先前没有敌意的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打架。 六、群体影响 芬兰一项有效的反欺负计划表明,当旁观者不对欺负行为作出积极反馈时,欺负行为就会减少。 减少攻击行为: 1宣泄 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宣泄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体验情绪来摆脱他们。通过观看经典悲剧而达到一种对怜悯和恐惧情绪的宣泄。他相信让某种情绪兴奋,就是让那种情绪得到释放,宣泄假设已经扩展到不仅仅包括观看戏剧,也包括回忆,重新体验往事,表达情绪和各种行动。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宣泄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并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在攻击型游戏中释放他们的情绪压力。 2社会学习法。 厌恶体验如期望破灭,人身攻击等都会导致敌意性的攻击,所以避免给人们以错误的、不可达到的预期是明智的,在实验中当看护者忽略他们的攻击行为,并强化非攻击性行为时,儿童的攻击性降低。通过增加惩罚来减少犯罪无疑是徒劳的,但沿街的治安整顿却有着积极的效果,如在一些城市中降低50%的持枪犯罪行为。 文化改变和世界暴力。 文化是可以改变的。除了美国外其他西方民主国家都废除了死刑,美国也不再将死刑用于处置巫术造假和盗马等罪行,而且私刑、仇视犯罪、强奸、体罚以及反同性恋态度和同性恋恐吓等都在减少或消失。 为了得到保障,我们需要警察,监狱和社会工作者,以帮助我们对付这些困扰我们的社会病,打蚊子确实不错,但排干沼泽的水会更好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去除那些腐蚀年轻人的社会毒瘤和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
2023-08-31 01:06:391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攻击:伤害他人读书笔记

一、攻击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基础还是后天习得? 在分析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原因时,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生物学理论、挫折理论和社会习得理论。 1、本能论和社会心理学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额攻击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含的能量转向他人。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止;或者有一个合适的刺激使之得到发泄,就像老鼠摆脱捕鼠器一样。 我有一个心得体会:就是年轻时候喜欢喝大酒,神经被麻痹后,意识思考受到抑制,大脑进入潜意识本能阶段。经常俩兄弟喝到凌晨三点钟,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海阔天空的发泄内心压抑的欲望。折腾了这么一夜之后,短暂的睡上几个小时,尽管身体非常疲惫,有气无力的,但是精神上非常愉悦,比吃了蜜还愉悦。我想这大概算是释放了阶段性的死本能攻击性。 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纵观人类历史,男性尤 其发现攻击行为具有适应性 。有目的的攻击可以提高生存和繁殖的几率。麦克安德鲁说, “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发动攻击是获得社会成就的敲门砖”。 我有一个心得体会:在功利性社交中必须发出攻击性,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筛选出哪些是你的朋友,哪些朋友有力量,哪些有力量的朋友有用,哪些有用的朋友能帮到我。 于是在在这有限的社交机会之中,发出攻击性,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样可以尽快的筛选出自己的朋友。因为我自己的心理模型并不十分稳定,所以在游戏玩的过于刺激,而我自身没有多少实力,慢慢的随着朋友圈质量的上升,我就玩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在喝大酒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喜欢装大哥,将体压抑的力量向外发泄。这时候我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无论喝多大酒,他出多大洋相,都不会攻击老板,而是——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发动攻击是获得社会成就的敲门砖。即满足了自己的权威,又不得罪老板。 如果喝大酒,攻击了老板,估计就该滚蛋了。所以攻击行为具有适应性。 另外攻击还收神经系统、基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影响。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 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觉知和考虑后果的能力,同时促使人们将攻击和酒精在心理上建立联系,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 必须承认我曾是一名严重的酒精依赖者,而且多次的人生重大事故都与喝大酒有关。感恩那些好运气,遇到的都是好朋友,让我躲过许多劫难。现在终于意识到喝大酒的危险,回归家庭了。 其中一条规律有点儿意思: 身形壮硕的男性在饮酒后攻击性明显增强,但酒精对女性和身形娇较小的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2、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挫折总是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而且挫折会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比如在单位受了气,却回家朝家人发火,因为安全嘛。 修正后的理论,增加了挫折产生的是愤怒,即攻击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愤怒起源于某个有其他行为选择可能的人阻扰了我们实现目标。 一旦有攻击线索“拔掉了瓶塞”,受挫者就特别容易大发雷霆,把愤怒“倒个底儿朝天。” 注意,挫折攻击理论是为了解释敌意性攻击,而非工具性攻击。 更多的时候,挫折感来源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也许这里面表达的就是渴望被尊重。 甚至在我成长的数年之中,我都是寻找那些特别优秀的与我做朋友——我终于理解我为什么没有因为朋友的优秀而变的优秀了? 我不是要与优秀为伍,而是反向形成,为找一个完美的爹呀,逃避父亲的懦弱。 绝对剥夺指缺乏别人拥有的东西,比如没有硕士学位。但是如果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认知面上,比起那些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人来说,这又是相对剥夺。 所以剥夺是比较的结果,是在对比参照物下的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前几年,我受同学的诱惑就挺大的。一直跟人家攀比,尽管我的收入已经不低;甚至我比的也不是收入,而是尊重,是那种因为父亲的缺失造成的内心的匮乏,总是无意识的渴望别人的关注。 3、攻击的社会学系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同样可以‘引发"攻击。攻击是为了得到特定回报而采取的手段。人是可以习得攻击的回报。儿童对父母的威胁每次都成功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攻击性。 最近我儿子总是哭着让我给他买玩具,从几百都几块钱的几乎天天买,一旦达不成就哭个没完。连教闺女练琴的老师都说我软弱。 周日那天我给儿子说:“哭吧,爸爸特别喜欢你哭。”甚至我还准备跟他录像,留个纪念。 结果儿子说:“我不哭了,不给买玩具就不听爸爸的话。”这时候,儿子的威胁经验不好使了,他不知道该哭还是该不哭。就这样进入尴尬的境地,过了一会儿自己玩去了。 等周一我去接他放学的时候,儿子说:“爸爸,我想通了,我同意一个星期买一次。” 我高兴的说:“你是怎么想通的?” 儿子说:“我用了一个上午就想通了。总是哭你也不给买,要是不哭就一个周买一次,那我还是不哭,你看可以吗?” 我破涕为笑,感觉小孩子的世界可爱极了。 班杜拉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系理论:人们对攻击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 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我一直觉得父亲挺混蛋的,可是我曾经对我的家庭也是一样的混蛋,这都源于学习所致,潜移默化的学习。 二、什么样的情境更容易诱发敌对行为? 1、厌恶事件。 能诱发攻击的事件通常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 疼痛同样会提高人类的攻击性。大概我们每个人在头痛或者绊脚之后,都曾有过这样的反应。心情不爽,说话带着刺激性,让别人不爽,其实就是自己不爽。 还有炎热,以及受到攻击之后大部分的回应方式就是以牙还牙。 2、唤醒。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种厌恶事件可以唤起人们愤怒的情绪。 比如最近济南一个女大学生的自杀事件就唤醒了我对死亡的濒临体验,一天都充满了恐慌,写了近一万字的文章,才算让自己沉静下来。 甚至性唤醒和愤怒等其他各种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性爱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惊吓之后才最富有激情。 记得在济南带着女朋友去爬小华山,钻进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一点光亮看不见,女朋友将我抱得紧紧的。直到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胳膊都被他勒伤了。甚至在吵过架之后,发生性关系也更激烈和刺激。这种体验都有的。 但是时间久了,感觉就会感觉到乏味。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要从内在提高幸福的能力。 3、攻击线索 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为可能,还可以刺激它的发生。手指扣动扳机,但扳机同样可以拉动手指。枪支并不只是提供攻击线索,它们还拉大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4、媒体影响;色情作品和性暴力 四、如何减少攻击? 1、宣泄假说成立吗? 一般认为,宣泄的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的。 报复从短期看可以减少张力,甚至提供快乐,但从长期看却能激起更多的负性情绪。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用非攻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的感觉和告知别人,他们的行为是怎么样影响了我们。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那些能够把‘你"的指责重组成“我”的信息的人——“我很愤怒”或者“你把脏盘子留在那里让我很不愉快”——以一种能够使别人更好地做出积极反应的方式交流他们的感受。 我们可以不采取攻击性的方式,而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利益。 我最近跟母亲的分离,貌似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我很愤怒父亲的不负责任,我一直期待母亲能够理解父亲,“我很愤怒”。 而最近我开始换成“你拯救那个荒淫无度的父亲让我很不爽”,我在母亲面前表达了 我的态度,她宁愿回老家跟父亲一起生活,这是她的选择,母亲为她的选择负责。 我终于不再愤怒,因为我跟母亲分别是独立的个体,我依然坚持了我自己。 2、社会学系法 通过增加惩罚来减少犯罪无疑是徒劳的,但沿街的治安整顿却有着积极的效果,如在一些城市中降低50%的持枪犯罪行为。 3、文化改变和世界暴力 为了得到保障,我们需要经常、监狱和社会工作者,以帮助我们对付这些困扰我们的社会病。打蚊子确实不错,但排干沼泽的水会更好——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去除那些腐蚀年轻人的社会毒瘤和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
2023-08-31 01:06:581

09年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第十章

第十章 实验法   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1.S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假设达到构建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社会政策或社会改革,以获得必要的实践基础。   2.实验者: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3.实验刺激:在实验的自变量中,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为实验刺激;   4.实验对象:指实验中涉及到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5.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6. L实验法基本概念:有实验者、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实验对象、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等。   7. 实验法基本特点;   1.人为设定观察情况。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1、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注意那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研究结论不全面或不真实;2、自觉或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向。例子为: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的学术成就预测实验)   8. Y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研究中的实验方法及其特点   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   1.S实验程序:分为准备、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   2.L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步骤:   a) 实验准备阶段(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1,确定研究课题;2,确立基本假设,并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设计;3,根据研究变量引入具体的实验刺激;4,完善对因变量的测量方法,使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进行实验刺激和因变量的预实验;   b) 实施阶段(是操作性质的):1,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2,在随机原则下组合实验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必需的指导;3,对因变量进行前测;4,进行实验刺激;5,进行实验后测;6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   c) 资料处理阶段(建立结论阶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不同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方法对研究的假设进行检验,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   3.实验对象选择:主要通过随机法、配对法、排除法、纳入法等方法创造出不同组的相同对象;   a) 随机法:按照随机分派的方法将受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这是在理论上最有效的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   b) 配对法:是依据一系列设定的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分到控制组(心理学实验中常常用该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实践上很难做到,很少单独使用,常常与随机法相配合。   c) 排除法:是把影响因素在实验前就进行排除。(这种方法较少使用)。   d) 纳入法:是把其他主要的影响变量也当作自变量引入实验中,同时对几个自变量进行操作、测量和检验。   4.单变量实验设计:是假设自变量只有一个,通过多次重复的实验使其他变量的效果平衡和抵消掉,从而确认变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将被试随机分组,使各组在接受实验刺激之前保持各方面相等,并随机安排实验刺激。 1.后测设计: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只作一次实验检测。这是一个简单高效的设计方案。 2.前测后测设计:在两个组未进行实验前都进行测定,主要目的是排除因实验组的控制组实际上不完全同质造成的实验误差。适用于样本容量较小,差异性较大情况。缺点:前测的反作用效果。 3.四组设计。(又称所罗门设计):随机取样,并随机分为四组,二组为实验组,二组为控制组,二组中一组有前测,一组无前测。统计方法是独立样本2X2方差分析,经费较大。   以下考试大纲不作要求:   5.多变量的实验设计p224:有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和拉丁方设计两种。   6. 实验结果的评估:实验效度表明实验所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划的有效程度。   a) 内在效度评估:通过测量实验数据统计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得到。根据坎贝尔和斯坦利的看法,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如下原因:1.特殊事件。2.被研究者的变化。3.受测经验的增加。4.测量工具信度差。5.统计方法的影响。6.被试者流失。7.前测影响。8.实验组与控制组出现沟通。   b) 外在效度的评估:指实验结论在推论和应用上的准确程度。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因素如下:1.实验控制的影响。2.样本的代表性影响。3.测量工具的影响。4.指标设计有局限性。   7. 实施实验法研究的条件:   1、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   2、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4、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最本质特征)   第三节 实验法的基本类型   1.S实验室实验:是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其关键是研究者能创造出一种接近自然的实验情景,使实验人员与实验对象的行为都尽可能自然而然;例子为:齐默多巴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通过人造环境来实现)和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通过欺骗受试者来实现)。   2.现场实验:是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它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调查方式;例子为霍桑实验(典型的现场实验)和啤酒偷窃案实验(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   3.Y比较霍桑实验和权威服从实验,谈谈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1.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创设人工情境,很多实验刺激都是人为虚构的,如1974年美国斯坦利·米尔斯莱姆关于权威与服从的研究, 典型的实验室实验。 2.霍桑实验:较典型的严格控制型现场实验。后来成为“社会人”假设的基础。 3.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比较: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是典型的实验室实验,而霍桑实验是典型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现场实验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现场实验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调查方式,特点:隐蔽性好,真实性较高。   以下考试大纲不作要求:   4.实验法的基本类型:   a) 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分:研究性实验(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和应用性实验(解决实际工作的某个问题);   b)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单一实验组实验、实验对照组实验和多实验组实验;   c) 按被调查内容的不同分:社会心理实验、教育实验、经济实验、法律实验、军事实验、政策实验等。   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   1.L实验法的优点:1、可检验因果关系(的优点);2、较为经济;3、易于重复;4、控制能力较强(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中,控制能力)   2.实验法的缺点:1、人为干涉(的弱点);2、样本选取的缺陷(由于采用随机抽样);3、实验人员的影响;4道德和法律的限制。   3.Y结合实例,说明实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2023-08-31 01:07:061

历史上书法成就最高的十个人

历史上书法成就最高的十个人第十位颜骨赵姿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年),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储光羲五言诗》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董其昌《行书苏轼重九词》董其昌的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第九位楷书鼻祖 钟繇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据传,钟繇在此任太傅时,每日练笔之后,必到池中洗砚涮笔,天长日久,池水变黑,渗透地下,掘地三尺,仍为黑泥。《宣示表》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隶书古意,多是真书笔法。第八位元人冠冕 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赵孟頫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他所创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后人称之为“赵体”。《前后赤壁赋》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赵孟頫对书法有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第七位文艺全才 苏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曾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黄州寒食帖》一个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情牵笔走,恣意而行”。充分体现了效法、知法、驭法、变法的苏东坡书法作品的书法要领。第六位挺秀柳骨 柳公权柳公权(778—865年),唐代最后一位大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世称“柳少师”。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书,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融会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神策军碑》为柳体的代表,他一变中唐肥腴之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的线条,如 “辕门列兵,森然环卫”。第五位“宋四家”之一 米芾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山西太原人,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书画自成一家,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颠”之称。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第四位“草圣”张旭张旭(675~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草书著名,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张旭《肚痛帖》张旭深得草书笔法,后传给了崔邈、颜真卿。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挥笔大叫。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肚痛帖》从第四字开始,每行一笔到底,上下映带,字字相连,越写越快,越写越狂,越写越奇,意象迭出,颠味十足,将草书的情境表现发挥到了极致。第三位比肩二王 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年)是唐中期著名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世称“颜太师”、“颜鲁公”。颜真卿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颜真卿书写此稿时缅怀堂兄满门忠烈,又悲感颜氏家族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八个字墨色浓厚, 充分反映出书家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心潮澎湃,难以自抑。《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第二位承王启颜 欧阳询欧阳询(557—641年) 是唐代初最具代表的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其书初学二王,吸收汉魏晋以来隶法,别创新意,有书法“八诀”,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使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第一位千古“书圣”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古人称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标志着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2023-08-31 01:07:211

十一、人格同一性:肉体理论和人格理论

1.回顾 上节课介绍了人是如何保持同一性的第一种:灵魂理论,但是问题在于灵魂可变,人格不变。而另一个观点是肉体理论。 2.肉体理论 同一个人肉体必须相同,那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能否幸免于死”这个问题,乍一看很容易就解答了,随着肉体的腐烂肉体将不复存在。但是在逻辑上却可以肉体复活,也就是把肉体拼合在一起,至少是逻辑上可以。 例一,我把自己坏了的手表送去维修,手表匠人会把手表拆开,擦拭锈迹和润滑零件,然后一周后我来取我的手表。如果我说:“嘿,这不是我的手表,虽然零件都是我的零件,零件的排序方式也一样,但是这就不是我的手表。”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这确实是我的手表,只是拆开修了修然后又合在一起了。 例二,周末的一天早上,我的儿子搭好了一个积木,然后他困了,他和我说:“妈妈买菜回来让她看看”,然后就去睡觉了。我开始做家务,可是我一不小心,哎呀,把儿子搭的积木弄散了。我赶紧按照编号,重新搭好。老婆回家了,这时我如果说:“看,这是咱们儿子搭的积木。”也许老婆没有异议,孩子也察觉不出,但是我自己知道这个已经不是儿子搭的积木了,这是我搭的积木。也就是说,就算一样的零件,一样的排序,结果是不同的。这就是范·因瓦根(Van Inwagen)的观点,就算肉体可以原样复活,复活后的肉体也绝不是之前的我。 究竟重组之后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 3.肉体理论的大脑理论 我们知道有的人会减肥,有的人会整容,我们不会说这个人在减掉肥肉后就死掉了,也不会说这个人整容后就死掉了。因为,肥肉和其他一些肉体部分其实对于是不是同一个人没有关键影响,肥肉减掉还是同一个人,电影里有的昏君把大臣的四肢砍掉,但是这个大臣依然还是这个大臣。 但是如果把大脑换掉或者说摧毁呢? 显然,肉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大脑。是大脑产生了思考,信念,记忆等等人格。 关于人脑的重要性有一个根据真实事件的律师和医生的故事: 律师:医生,在验尸之前,你检查过脉搏吗? 医生:没有。 律师:你检查过血压吗? 医生:没有。 律师:你检查过呼吸吗? 医生:没有。 律师:那么,就是说患者在你验尸的时候有可能还是活着的咯? 医生:没可能。 律师:你凭什么这么肯定呢? 医生:因为他的大脑在我桌子上的一个罐子里。 律师:虽然如此,但是这个患者是不是还有可能活着呢? 医生:他有可能还活着,并且在什么地方当律师。 玩笑归玩笑,我们的肉体理论实际上是说,大脑同则人同,也就是大脑理论。 我们都知道大脑的开发其实不完全,有很多冗余的部分,那么需要多少的大脑来保持人格呢? 我们在说人失去肢体后还是同一人,只要大脑还在就可以,因为大脑是产生记忆,思考,推理,信念等等的地方。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说,人的同一性不是肉体也不是大脑,而就是人格呢。 4.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并不挑战物理主义。我们可以说同一或者不同的肉体产生了同一或不同的人格,关键在于人格才是判断人格同一性的核心。 二元论也可以这么说,是灵魂产生了人格,但是灵魂不是人格同一性的关键,人格才是。 即,人格理论可以同时被一元论和二元论接受。 于是,我们得到了三种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理论,灵魂理论,肉体理论,人格理论。 所谓人格,就是我们的信念,记忆,欲望,目标,恐惧等等的集合。但是这些东西一直在改变。 比如记忆,我现在拥有我结婚的记忆,但是十岁时的我没有这段记忆,我们的人格不同一,那是不是说十岁的我就已经死去了。由此推及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之前的我都不是我了,那么每秒钟都会有一个我死去,每秒钟也会有一个新的我诞生。 这太荒诞了。 所以,人格理论上的人格应该是叠加渐进的,是动态变化的人格,而不是死板的人格。 可以作个类比,老家里有一根麻绳,从屋子的一头伸到屋子另一头。绳子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构成的,虽然绳子可以横跨屋子,但是没有一节纤维可以办到。但是一节纤维断了,就会有新的纤维续上,周而复始形成了绳子,进而横跨了屋子。 绳子就是人的同一人格,即使我当初的人格和我现在的人格变化了,但是它是交叠渐进的,我还是说人格是同一的,还是同一个我。 好了,我本人是不相信灵魂理论的。那么,在肉体理论和人格理论之间我要做一个实验,读者也可跟着我一起思考。 如果现在我拥有了将肉体和人格分离的能力,而且我也将它们分离开了,接下来我要折磨拷问其中一个,如果你是被分离者,你希望我折磨哪一个呢?或者说你希望我不折磨哪一个,因为你不希望我折磨的那个就是你想保护的那个,也就说明那个部分才是真正的你。 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
2023-08-31 01:07:291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单元《病因二》

第四节 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分为三个方面: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一、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即饥饱失常或饮食规律失常。过饥则营养不良;过饱则损伤肠胃。   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过饥,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感邪而发病。   过饱,即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以运化而致病。轻则饮食积滞不化,以致“宿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泛酸,呕吐、泄泻、厌食等。重则食滞日久,可致脾胃大伤,或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变生他病。      二、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净的食物,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不洁可以引起各种肠胃疾病、食物中毒和寄生虫病。      三、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   饮食物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若嗜食寒凉或温热,能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发生某些病变。如多食生冷寒凉之物,可以损伤脾胃阳气。多食油煎温热之物,可以损伤脾胃阴液。   2.五味偏嗜   中医学认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饮食偏嗜考点记忆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A.摄食不足   B.饮食不洁   C.暴饮暴食   D.饮食偏寒偏热   E.饮食五味偏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过饱,即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以运化而致病。轻则饮食积滞不化,以致“宿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泛酸,呕吐、泄泻、厌食等。重则食滞日久,可致脾胃大伤,或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变生他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A.肉胝陷而唇揭   B.骨痛而发落   C.筋急而爪枯   D.脉凝泣而变色   E.皮槁而毛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辛,则   A.肉胝陷而唇揭   B.筋急而爪枯   C.骨痛而发落   D.脉凝泣而变色   E.皮槁而毛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度劳累   过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力过度 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以恢复体力,耗气伤血,积劳成疾。表现为少气乏力、神疲消瘦、自汗等症。   2.劳神过度 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房劳过度 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频繁而言。若房事不节,过度频繁,则耗伤肾精,可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症。      二、过度安逸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久卧伤气。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3.长期用脑过少,神气衰弱。   过度劳力而耗   A.血   B.气   C.津液   D.神   E.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劳力过度: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以恢复体力,耗气伤血,积劳成疾。表现为少气乏力、神疲消瘦、自汗等症。   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   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气少力衰,神疲消瘦   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劳神过度: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第六节 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的局部或全身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浓度较大、黏稠的叫痰,浓度较小、清稀的叫饮。   痰饮有无形与有形之分。有形的,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痰或饮而言;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昏不识人等,却看不到有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和饮,需按治痰饮的方法治疗。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1.痰饮的病机特点   ①阻滞气机运行。   ②影响水液代谢的进行。   ③易于蒙蔽心神。   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饮多留于肠胃、胸胁、胸膈及肌肤,相对局限。   ⑤病程长。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多痰”之说。   2.痰饮的病证特点   (1)痰证:   痰滞在肺,见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心主血脉不利,胸闷心悸;痰迷心窍,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   痰停于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痰留经络筋骨,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痰浊上犯于头,眩晕,昏瞀;   若痰与气凝结咽喉,见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2)饮证:   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饮留肠间,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为溢饮。   痰饮的形成,与哪些脏腑功能失常关系最密切   A.肝、脾、肾、三焦   B.心、脾、肾、三焦   C.肺、脾、肾、三焦   D.肝、心、肾、三焦   E.肺、肝、肾、三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关系最密切。   饮在肠间的为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饮证:   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饮留肠间,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为溢饮。   饮在胸胁的为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饮证:   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饮留肠间,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为溢饮。    第七节 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凡是因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形成症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常伴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2.瘀血病证   瘀阻于心,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   瘀阻于肺,见胸痛、咳血;   瘀阻胃肠,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   瘀阻于肝,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   瘀阻胞宫,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于肢体末端,可形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等。    第八节 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结石,又可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胃结石等。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出血量多   B.出血不畅   C.出血夹有血块   D.出血伴有疼痛   E.出血量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形成症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肌肤甲错为何证的临床表现   A.痰   B.饮   C.水   D.瘀血   E.疫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形成症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常伴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以下与瘀血形成无关的是   A.气虚   B.气滞   C.血寒   D.气脱   E.外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023-08-31 01:07:391

文学理论第十章叙事性作品怎么讲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2、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1、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通过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对象不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只有“合情合理”,才具有文学审美价值。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1、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    2、从叙事的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    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第二节叙述内容    一、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    1、事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按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生动的形象。二者相辅相成,有的两者兼具。    2、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带有主观能动性以及局限和偏见。情节还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人物    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具有二重性特点:行动元和角色。    “行动元”指任务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即“典型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    4、场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的详细叙述同概略交待是交替出现的:需要重点表现的情节高潮出现在场景的详细叙述中,而无关紧要的过渡性情节则用粗线条概略叙述。    二、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1、表层结构    即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以句法分析的角度把叙述内容简化为一系列的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叙述句。人物简化为主语、行为→谓语、状态→表语。    2、深层结构    即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把研究的神话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找出支配具体话语的恒定关系。    三、行动    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述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1、行动的内在逻辑: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    (1)一般行动逻辑→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即将发生)—变为现实(开始进行)—取得结果。    (2)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一环接一环);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1、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    (1)时序:叙事作品中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和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    方式:顺叙u2022倒叙u2022插叙    (2)时距:可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时距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匀速u2022变快u2022变慢    (3)频率: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重复的效果是提示出一种恒定的意义或产生某种象征意蕴。《老人与海》中对重复发生的行动重复叙述,是在突出老人强韧的意志。    二、视角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1、 第三人称叙述:    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传统的全知叙述,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2、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特点:双重身份使此角色更透明易理解;叙述的主观性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叙述者为旁观者:普希金《驿站长》。    3、第二人称叙述:主人公或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旁观者位置。    4、在实际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是会互相转变的。    第四节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包括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叙述者不是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用什么口气或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在米兰u2022昆德拉的一些小说中,叙述者时常跳出来,与读者商量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好,譬如《玩笑》、《生活在别处》、《不朽》等。而纪德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小说家。    1、“独白”式叙述: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    2、“复调”式叙述:在同一个叙事中进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它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征兆。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这种由作者设定的叙述接受者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接受者即隐含的接受者。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接受者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对作品误读的可能,因此读者必须尽可能地向理想接受者靠拢。
2023-08-31 01:07:48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详细资料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规。 《高等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当前版本市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修改。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发布单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订时间 :1998年8月29日、2015年12月27日 施行时间 :1999年1月1日 颁布修正,法律目录,法律内容, 颁布修正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15年12月27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决定》修正) 法律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三章 高等学校的设立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第七章 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第八章 附则 法律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高等教育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第三条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第四条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条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六条 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条  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最佳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第九条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第十条 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在高等学校中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三条 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第十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 第二章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五条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 第十六条 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 (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十七条 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第十八条 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大学、独立设定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任务。 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 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条 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应当载明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 第三章 高等学校的设立 第二十四条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十五条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大学或者独立设定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设立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根据国务院规定的原则制定。 第二十六条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使用相应的名称。 第二十七条  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可行性论证材料; (三)章程; (四)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以下事项: (一)学校名称、校址; (二)办学宗旨; (三)办学规模; (四)学科门类的设定; (五)教育形式; (六)内部管理体制; (七)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 (八)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 (九)章程修改程式; (十)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审批,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设立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审批设立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审批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委托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由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批机关审批;修改章程,应当根据管理许可权,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二条 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第三十三条  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定和调整学科、专业。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画、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 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十七条 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定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 第三十八条 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 第三十九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 *** 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 *** 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 *** 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 *** 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定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 第四十条  高等学校的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第四十一条  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画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 (三)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定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高等学校的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处理前款规定的有关事项。 第四十二条  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学科建设、专业设定,教学、科学研究计画方案; (二)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三)调查、处理学术纠纷; (四)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五)按照章程审议、决定有关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三 条  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第四十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本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四十五条  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十六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经认定合格,也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四十七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设定。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前款规定的职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三)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教授、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八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 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契约。 第四十九 条  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五十条  国家保护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第五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 第五十二条 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第五十三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第五十五条 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 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五十六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 第五十七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学生团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第五十八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准予毕业。 第五十九条 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 第七章 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第六十条  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依照教育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第六十一条  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不得抽回其投入的办学资金。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办法,作为举办者和高等学校筹措办学经费的基本依据。 第六十三条 国家对高等学校进口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以及校办产业实行优惠政策。高等学校所办产业或者转让智慧财产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收益,用于高等学校办学。 第六十四条  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六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对高等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  中国境外个人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进入中国境内高等学校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第六十八条  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定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本法所称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指除高等学校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 本法有关高等学校的规定适用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但是对高等学校专门适用的规定除外。 第六十九条  本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08-31 01:08:041

第二大理论又包含了四个理论,是什么?

第二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3-08-31 01:08:451

教育学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况下初中和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是围绕着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展开的。学习与教学的互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活动过程交织而成。其中,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必要性等方面的差异。每一种差异,都会影响学习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育心理学值得研究的范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本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类型学习的特点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科学。从学科作用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以应用为主。教育心理学与邻里学习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不同。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教育心理学只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性的、缺乏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本题相符1.(单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状况的中学和教育) )科学。a .基本教育规则b .基本教育规则c .基本心理规律d .基本身心规律答案: c2.(单选)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a .学生的学b .教师的教导c .教育环境d .学生的学与师教育事件: d3.(单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教育过程b .评价过程c .反思过程d .学习过程答案: d4.(多选)教育心理学性质) )。a .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b .是自然科学c .是一门社会科学d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答案: AD5.(多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a .说明b .说明c .预测d .控制答案: ABCD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首发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初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普契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 这是世界上最早正式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我国第一个《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本题相符1.(单选)教育心理学初创期的时间大致)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年代以前的C.20世纪80年代答案: c2.(单选)世界上第一本被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a .乌尚斯基b .卡普契列夫C .莱昂节夫d .鲁宾斯坦答案: b3.(单选)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A.1868年牛辛斯基的《认识教育的对象》出版B.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立C.1899年詹姆斯的《给教师的谈话》出版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答案: d4.(单选)教育心理学创始人) )。A .冯特B .桑戴克C .苛勒D .沃森答案: b5.(单选)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 .房东岳b .廖世承c .陆志韩d .潘菽答案: b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果最大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又称自然实验,是在自然情况下,实验者创设或变更一些条件,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变化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现场实验状况难以控制,很难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觉或通过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描写个人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以收集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如下。客观性原则: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教育性原则: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受试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本题相符1.(单选)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引起受试者某些心理活动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问卷调查法d .观察法答案: a2.(单选)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教育原则d .发展原则答案: a3 (单选)美国心理学家沃森为了研究孩子的恐惧心理,在孩子抚摸白兔的时候大声敲锣打鼓,结果这个孩子不仅对白兔产生了恐惧心理,对其他的白色东西也产生了恐惧心理。这种行为违反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哪些原则(a .客观原则b .教育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 b个人身心发展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阶段心理学家将个人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0(1岁)婴儿期(1) 3岁)婴儿期(学龄前期)3(6/7岁)幼年期(6/7) 11/12岁)少年期(学龄中期) 11/12 ) 14/15岁)青年期) 14个人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临界期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发现幼鸟印刻现象时,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按物计分、数物、说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时期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幼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受教育最好的时期。四年级( 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中心转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中心,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应以具体形象为中心。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少年期内独立性与依附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亦称“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在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了反思性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在发展,但仍具有许多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年期也叫学龄期末期,相当于高中时代。 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辩证思维开始显现。影响个人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本题相符1 )单选)发展的速度存在个别差异,可以加快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不可逾越。这是学生心理上发展的() )。a .连续性和阶段性b .方向和顺序性c .不平衡d .差异答案: b2.(单选“什么是心理断乳期”) )。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答案: c3.(单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出生、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 )。a .心理特征b .心理表现c .心理变化d .心理现象答案: c心理发展的五种理论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作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适应方法来平衡机体和环境:同化是当有机体面临新的刺激情况时,将刺激整合到现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生物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通过改变认知结构来适应新刺激的影响,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个人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 (0~2岁)感知运动阶段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发展延缓抄袭的发生。(2)2~7岁)预运算阶段特征:早期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中心化);不可逆运算无法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无法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3)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特征: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可逆性;保存;分类;序列化。(4) ) 11岁~成人)形式运算阶段特征: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和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灵活性形式演算思维的发展。最近开发区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最近的发展区是孩子在接受指导的同时在大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一个人解决问题能达到的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基本信任感基本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耻辱感(2(3岁)自主感罪恶感)4) 5岁)勤奋感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12(18岁)亲密感孤独感成人初期)繁殖感停滞感)成人中期)自我整合导致的失败本题相符1.(单选)如果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他的年龄是) )。A.0~2岁B.2~7岁C.7~11岁D.11~16岁答案: b2 .单选(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由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例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 .自卑感的勤奋感b .罪恶感的自主感c .自我同一性导致的角色混乱d .自主感带来的耻辱答案: c3.(单选;“最近发展区”提交人是) )。a .科尔伯格b .皮亚杰c .沃森d .维果斯基答案: d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2023-08-31 01:08:581

组织行为学(张德 第四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P2 组织:组织的含义,组织和环境,组织的演变,组织和管理,管理工作中的人的因素 组织行为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 P9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里和行为的规律性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里与行为规律 研究目标是提高预测、引导、控制 P10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工业革命时期欧文在企业中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实验(人际关系之父:欧文) “管理运动”潮流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萌芽(电气革命,经理革命,股份制公司,泰勒) 工业心理学的创建(心理测验,行为研究) “霍桑试验”、“劳动宪章”、“人群关系”行动(以人为中心) P15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管理思想史上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欧文 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阿吉雷斯,组织角度;麦格雷戈,X、Y理论) 权变观点——组织行为学的形成(错综复杂,变量关系,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组织文化——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观念人,生活组织,企业业文化,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理论) “新组织”的兴起与组织过程的研究(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P2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应用广度,研究目标,研究可控性) P25 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数量统计方法,理论模型方法) P29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关于人的理论 P35 人性假设理论——四种假设 (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P37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是有主导需要决定的 第二节 需求、动机与行为 P43卢因的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 P45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的特性,机能) P47 激励机制 (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 P49 价值观的内涵(内容属性,强度属性) P50 价值观的分类——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六类),罗可奇的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工具价值观) P52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P53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者的三个素质)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P56 感觉与知觉 P57 社会知知觉(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P58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的情境因素) P61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与我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定型效应) P63 归因理论 研究的基本问题: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社会推论问题,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四种归因 三个因素: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P65 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认知,情感,意向成分) P66态度和个体行为 (态度一致性,认知失调理论,A-B关系) P69员工工作态度的类型和测量方法 (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态度调查,工作满意度测量,组织承诺测量) P72 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 人格与行为 P75 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人格的分类和描述模型 P78 四种气质的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作用) P80荣格的内外向性格论(性格的含义-特征,向性说) P82卡尔特的人格特质论(个人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P83五维度模型(外向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 P84迈尔斯—布瑞格斯心理类型测量指标(外倾-内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知觉-判断) P86影响组织行为的人格特质(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A型人格) P93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第七节 能力与行为 P94能力的内涵(能力,知识,机能,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 P95个体能力差异(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智力测试;能力类型的差异,知觉—分析型 综合型,记忆— 听觉 视觉 动觉 混合,思维—抽象 形象 逻辑;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 P99工作中能力因素(心理能力-智商测验,体质能力,实践智力-学业智力-内隐知识-显性知识,情绪能力-乐观测试-PONS测试) P101能力与组织行为 第八节 意志与行为 P103意志的内涵,意志行为,意志品质 第九节 兴趣与行为 P104兴趣的含义,警觉反射,认识倾向,爱好 P105兴趣的三种分类,兴趣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意义 第十节 情感与行为 P106情感的内涵与特征,情感的状态,情感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 P134群体的定义,加入群体的目的,在群体中获得的需要满足,群体的类型 第二节 群体的发展阶段 P135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 P137间断平衡模型(两个阶段,平衡的阶段,新平衡的阶段) 第三节 群体的特征 P137群体角色(群体角色的种类-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维护角色;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P139群体互动分析(“心理地图学”,社会测量法,社会关系图) P140群体规范 实施群体规范的理由(由任务维护责任和社会维护责任之间的区别解释) 群体规范的一般特征(行为准则,逐渐形成改变,并非都同样适用) 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个体特征,群体构成,群体任务,地理环境,组织规范,群体绩效) 群体规范的功能(群体支柱的功能,评价准则的功能,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行为矫正的功能) 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强化削弱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的建立方式(主管或同事的明确声明,群体历史上的特殊事件,最初的做法,以前延续下来的行为) 群体规范分析法(明确规范内容,编织规范剖面图,进行改革) P143地位 P144凝聚力(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凝聚力的作用) P146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第四节 群体内行为 P147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 群体压力从众行为的一般研究(顺从现象) 反驳性研究结论(集体主义自决) 企业管理中对群体压力的运用(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式) P149群体决策的概念(克服认识上的盲区,多个人参加决策) P149决策群体的组成原则 知识结构上的互补 性格、气质和决策风格上的互补(六类决策风格) 年龄、性别、所处阶层的合理分布 决策群体的人数 P150决策风险与风险心理 群体决策与风险心理(冒险转移) 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5种假设) P152群体决策与创造心理 群体决策中的创造性技法的两重性 激发群体创新的方法(头脑震荡法-反头脑震荡法,德尔菲法-有控制的反馈发,提喻法-类比的方式,方案提前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式化决策术) P155群体思维及其特点 第五节 冲突及应对策略 P156冲突的特性(冲突,竞争) P157冲突的来源(沟通因素,结构因素6个,个人行为因素,消极性群体冲突的常见后果) P159减少冲突的策略 P160引起冲突的策略 第六节 团队管理 P161团队的概念(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P161团队的类型 按照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进行分类(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跨职能团队) 按照团队在组织中发挥的功能进行分类 P164团队创建的过程 P165团队情商(概念,特征,企业情商成本,决定要素) P166团队学习 P168创建成功的团队 第六章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P194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准停滞平衡 P195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群体的风气;群体的领导方式,形成良好的气氛,领导行为应具备的特点;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二节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P197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 P199双因素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弗隆的期望理论 P201进行激励时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P201启示(效价,平均率,期望概率) 第四节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P202报酬的绝对量-相对量,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P204分析评价 第五节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205程序教学法-教学机-“刺激反应理论”-强化的类型 P206启示 第六节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P207成就激励理论-高层次需要(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P208启示(非物质需要) 第七节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P208大综合 第八节 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P210人员激励的原则(物质是激励的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满足职工需要,民主是公正的保证) P211精神激励的方法(目标,内在,形象,荣誉,兴趣,参与,感情,榜样) 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的基本概念 P220组织的含义(结构论,行为论,系统论) P221组织环境(包括的众多因素,提供资源,给予限制)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任务 P223组织设计面对的矛盾和目的(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系统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P224组织设计的步骤(工作划分,建立部分,决定管理跨度,确定职权关系,修改完善)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P224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模拟分权结构-矩阵结构(二维,三维)-委员会;(概念,优缺点) 第四节 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 P232层级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一致原则-适当授权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六种分工方法)-执行与监督分离原则-精简与效率原则 第五节 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 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竞争能力和效率 P238职权与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强制性磋商,赞同性职权,功能性职权) P239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工作的重要性,方针的统一性,经营规模,组织的工作性质,组织历史,管理者的数量和质量,被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企业外部的环境) P240弹性结构原则(使部门结构具有弹性,是职位具有弹性) 第六节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 P241组织必须适应于工作任务,组织必须适应技术工艺特性,组织要适应于外部环境 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P249三个层次(观念层,制度行为层,符号层)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价值观念 P252导向,规范,凝聚,激励,整合,辐射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组织文化的核心问题只要形成…… P254民族文化因素,制度文化因素,外来文化因素,组织传统因素,个人文化因素 第四节 组织文化与员工需要层次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组织行为管理的目的 组织凝聚力的基础是满足员工的需要 P25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按需激励 P256员工的需要结构与组织管理模式(五种典型的需要结构) P257员工需要层次的变化与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与满足员工需要 第五节 理想追求与组织人力资源的动力开发 P257理想-追求 P258人力资源的动力系统 P259理想教育是人力资源动力开发的基础工作(如何对员工、管理者进行理想教育) P260目标分解是对人员追求进行引导的正确途径(成功动力公式,0.5的艺术) 第六节 群体价值观与组织凝聚力 P261群体活力,企业活力的内在因素,MA曲线 P262组织凝聚力的本质根源(物质凝聚力,精神凝聚) P262群体价值观在形成组织凝聚力中的作用(需要的价值取向,如何整合职工个人之间的价值观) 第七节 组织道德与组织公共关系 P263道德的内涵,特性,作用 P264组织道德与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测量-5个标准;人际关系的作用;组织道德建设可以改善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三种个性心理品质-四种组织道德风尚) P266组织道德与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内涵,作用;组织道德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灵魂) 第八节 组织风气与员工行为管理 P266组织风气的内涵(组织规范) P267组织风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组织风气的作用) P268良好的组织风气的养成 第九节 组织物质环境与员工行为教育 P268物质环境是观念的载体(组织物质环境包括) P269物质环境的教化功能 第十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P270文化盘点,文化设计,文化实施 第十一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P270个人文化,组织文化,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 P273运用心理定式,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文化挫折心理 第十二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 P275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三力理论-竞争力的来源) P276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威力 P277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 第十三节 文化资本 P278文化资本的内涵,形成的条件,构成 第九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P285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 P286领导者怎样树立威信 第二节 领导特性理论 P288西方领导特性理论(企业家应具备的10个条件);第五级领导(企业平庸到强大的因素) P291我国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P295三种极端理论(专制,民主,放任自流) P296连续统一体理论(介于两个极端的中间) P297管理系统理论(四种基本的领导形态-剥削,仁慈,协商,参与;李柯特的管理系统测定表) P300领导行为四分图(组织与体贴);管理方格理论(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六阶段方案) 第四节 权变领导理论 P302 费德勒模型-资源认识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途径目标理论-情景领导-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第五节 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P307魅力领导理论-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交易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 第六节 领导者与组织文化 P312领导者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倡导者、管理者 P314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文化的基调 P314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组织文化建设的成败 P314领导者的观念创新推动组织文化的更新 P315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促进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 P316领导者应确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观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行为有效性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P325沟通的过程 P326信息流动的方式 P327信息沟通的障碍 P332信息沟通的改善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P334组织变革的起因 P336组织变革的内容 P337变革阻力和员工发动 P338正确地导入和管理变革 P340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激励组织创新和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三节 组织发展 P343组织发展的概念 P344组织发展的阶段性 P344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组织发展的范围及干预措施;组织发展的内容-组织发展调查-组织发展规划;组织发展的技术-结构技术-人文技术) P348对组织发展的评价(组织发展的两个目标) 第四节 跨文化管理 P350跨文化管理产生的背景(概念,主体,对象,目的,文化冲突,跨国经营) P351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P354文化差异的评估(价值取向理论,文化维度理论) P359跨文化管理的原则、策略、方法 第十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 P37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视角 P372工作压力(来源,影响工作压力的个体差异,工作压力模型,后果,应对) P377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什么会形成主观幸福感-三种理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P380组织公民行为(定义,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P382工作家庭冲突(定义,理论基础,因素,后果) P385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视角(交叉学科的新视角,多层次的新视角,复杂性的新视角)
2023-08-31 01:09:061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什么的不竭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延伸: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删除了“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几个字,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3-08-31 01:09:141

【第十课 古文翻译】 小古文100课翻译

《列德而尚贤》 【原文】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故古者尧举舜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於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於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hóng) 夭、泰颠於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译文】 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利。墨子或:「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积蓄和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不信任他;行使政令不果断,百姓就不畏惧他。」提出这三件(爵位、蓄禄、政令)来授予贤者,并不是对贤者的恩赐,而是想要事业成功。所以在这时,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於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殿:通「奠」,定),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於下位。提拔正直无私、行为合「义」的人,避免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这就是说的这样的言论。所以古代尧选拔舜在服泽(地名)的北边(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为「阳」),把政权交给他,天下安定。禹选用益在阴方(地名)之中,把政权交给他,九州平定。汤选用伊尹在厨房之中,把政权交给他,谋略成功。文王推举闳天、泰颠於从事渔猎之中(罝:捕鸟兽的网),把政权交给他们,商朝末年西方的各个部落臣服。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禄厚位尊的大臣,没有谁不敬惧并且戒惕的(施:通「惕」,小心谨慎);即使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市集(店铺)的人,没有不争著勉力去崇尚道德的(意:疑为「德」字的讹误)。所以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承嗣:副官,助手)。所以得到士,谋略就不会受挫,身体不必劳苦。名声确立且功业成就,美好的事物得以显扬,丑恶的事物不会发生,就是由於得到了士的缘故。因此墨子说:「如愿以偿(这裏指治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尚:通「上」,往上,这裏作状语)往上想师法前人,奉行尧舜禹汤之道,就不可以不崇尚贤能。尚贤的人,是政治的根本啊。」 《天下兼相爱》 【原文】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 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 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 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 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 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 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 (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 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 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 的理想色彩。 (2)当:读为“尝”。 (3)恶(w ū):何。 (4)亡:通“无”。 【译文】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 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 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 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 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 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象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象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 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义与不义》 1【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 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园圃,偷窃他家的桃子、李子。众人听说后就指责他,上边执政的人抓到后就要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盗窃别人的鸡犬、牲猪,他的不义又超过到别人的园圃里去偷桃李。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至于进入别人的牛栏马厩内,偷取别人的牛马,他的不仁不义,又比盗窃别人鸡犬、牲猪的更甚。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一旦损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至于妄杀无辜之人,夺取他的皮衣戈剑,则这人的不义又甚于进入别人的牛栏马厩盗取别人牛马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大。一旦损人更大,那么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过也更深重。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称他为不义。现在至于大规模地攻伐别人的国家,却不知指责其错误,反而跟著去赞誉他,称之为义。这可以算是明白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2 【原文】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 杀掉一个人,叫做不义,必定有一项死罪。假如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掉十个人,有十倍不义,则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杀掉百个人,有百倍不义,则必然有百重死罪了。对这种(罪行),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它,称它不义。现在至于攻伐别人的国家这种大为不义之事,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著称赞它为义举。他们确实不懂得那是不义的,所以记载那些称赞攻国的话遗留给后代。倘若他们知道那是不义的,又有什么理由解释记载这些不义之事,用来遗留给后代呢?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见少许黑色就说是黑的,看见很多黑色却说是白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得白和黑的区别。少尝一点苦味就说是苦的,多尝些苦味却说是甜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得苦和甜的区别。现在小范围内做不对的事,人们就都知道指责其错误;大范围内做,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著称赞他为义举。这可以算是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所以我由此知道天下的君子,把义与不义的区别弄得很混乱了。
2023-08-31 01:09:211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这个是政治题呀。有点儿想不起来。
2023-08-31 01:09: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十二)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十三)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十四)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这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2023-08-31 01:09:404

世界十大名人是谁?

很好U0001f44d
2023-08-31 01:10:099

第十人理论的相关记载

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之后,以色列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命名为 Red Team,号称魔鬼代言人,他们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挑战情报机构做出的普遍假设,用来保证情报的准确性。这个机构就是那个第十人,不管前九个人的结论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万无一失,他们必须提出异议,找到这九个人都错了的特例,并提供给军方进行评测。这个机构的特点就是小而精,所有成员都具备学术背景,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访问各类信息,上可抵将军,下可达士兵,他们收集并分析各类信息,寻找信息环各个节点的漏洞和错误,挑战一切假设和判断。他们的信条不是「He who dares wins(勇敢者才能赢)」,而是「He who thinks, wins(善于思考者赢)」。这就是以色列的「Intelligence reforms(情报改革)」法则,后来被意译为「第十人理论」。
2023-08-31 01:11:001

第十名真的好吗

第十名好,一个班级里,成绩第一的学生不一定混的最好,而成绩排十名左右的学生通常成就更大,“学习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第十名效应认为那些成绩中等的孩子有时比成绩优异的孩子在未来更有成就,当然,这里的概率并非百分百,同样有一路掐尖事业有成的名人,但第十名效应在人身上的体现仍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认为“第十名现象”普遍存在的人们,会拿出一些理论依据。大概意思如此:以一个五十人左右的班级为例,学习成绩位列第十,恰好属于前20%的范畴,符合“二八定律”(在任何阶层、任何领域,优秀的都只占20%,剩下的80%都是平庸的)。也就是说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属于优秀学子。而与学习成绩第一的学生有很大不同的是,成绩第十的学生没有“怕输想赢”的负担,心理状态好,加上不存在自卑心理,又敢闯敢拼,进入社会后很容易成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绩第十的学生不是“死读书”类型,有智商,学起来又比较轻松。学习轻松意味着有较多时间做一些课外活动:运动或培养兴趣。学习不耽误、课外兴趣培养不耽误,结果就成为了相当有魅力的人。而且成绩十名左右的同学一般比成绩第一的学生更具人缘,因为成绩太好的,大家觉得高攀不起,交流起来有障碍,成绩十名左右的学生就不会让大家有那么大的压力。
2023-08-31 01:11:491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023-08-31 01:12:194

红楼梦第十回佳句赏析

1. 红楼梦 第十回到第二十回佳句赏析 重点在于1718回。宝玉在大观园中所做及黛玉等人在元春归省时所做。 三蒿”,这里是形容水深,三是泛指,形容沁芳池水很深,如很多个竹竿加在一起的深度。原句的意思是, 绕堤柳借三蒿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围绕着堤岸种植的柳树,把自己的绿色借给了深深的池水。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2. 求红楼梦第十回的赏析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虽然道歉,心里始终不服,回家后向其母抱怨,被其母劝住。金荣的母亲与贾璜之妻金氏谈及此事,金氏大怒,前去找秦可卿理论,却遇见贾珍之妻尤氏。闲谈中,尤氏先提起秦可卿的病,又说及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侮,金氏不敢再多言。贾珍之友冯紫英推荐的大夫张友士为秦可卿看病,并开出药方让秦氏服用。 说秦业“与贾家有些瓜葛”,怎么样的瓜葛呢?一个小636f70797a6431333236373231小的营缮郎,任凭与贾府有什么瓜葛,怎么就敢用一个养生堂里抱来的女儿跟人家攀亲?而威势赫赫的贾府竟然接受了!怪哉! 封建社会婚配讲究门当户对,原是一般的社会行为准则,就是今天也有“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之说。然而却也并不是所有的婚配都如此,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就是《红楼梦》里头,比如邢夫人之于贾赦、尤氏之于贾珍,其地位相差就更要悬殊了。但是,贾府对于秦可卿来说,其实也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按清制,工部有营缮清吏司,设郎中四人,即是可卿的父亲秦业之营缮郎的本原。《红楼梦》第三回林如海向贾雨村介绍贾政时说他“现任工部员外郎”,可见贾政和秦业同在工部供职,而这大约就是秦家跟贾府的“瓜葛”吧。 营缮郎为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如果可卿嫁给贾珠的话,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比较门当户对,而贾珍做为贾氏的族长况且又袭着官,故而让人觉得可卿是高攀了宁府。其实也未必尽然。书中提到贾蓉“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按清制,将军有四类:一是宗室的封号如辅国将军之类;二为各地驻防旗兵长官;三则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四是正一品到从二品武职封赠的官阶。在清朝,三品官的封爵为都尉,梁章钜在《称谓录》、《浪迹丛谈》中都有记载,这跟贾珍的爵位略有出入。贾代化的京营节度使是实授官职,比世袭的一等将军还有荣耀,因而在写履历的时候就把这个衔头放在前面。贾敬并未有做官故只写明进士出身,但奇怪的是贾珍却只写明他的爵位并没有写明担任何官职。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贾珍的确没有实授的职务;二是他的官职比爵位要低,二者相比,按例只写明品级高的衔头。从下文他与许多达官贵人的交往中看来不似没有公职之人,但所任系何职书中又未有写明。由此,只好参考相同出身的其它王孙公子的情况了。 第十四回可卿死后,前来送殡的有“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查《清史稿· 职官志》,游击为从三品,兵马司正指挥为正四品,查考贾珍的官职大概也就这种上下等级吧。 更重要的是贾府的爵位是逐世减等世袭的,到了贾珍是第四代应袭,远远不是始封者的国公级了,再往下去,等级也会越来越小,一如冷子兴所说的“不比先时的光景”了。把秦业的营缮郎和贾珍的三品爵相比起来,可卿的出身也不是那么地微贱,而贾府也不是真正地那么“威势赫赫”。由此机见,贾府对于秦可卿来说,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地高不可攀。 3. 《红楼梦》第十回里面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在学堂里金荣虽然磕头赔了罪,但心中不服气:你秦钟算什么东西,又不是贾府的人,冲着二爷跟你好,他的僮儿帮你打,我还要磕头赔罪。 2)第二天,金荣的姑姑贾璜(金氏)来看大嫂胡氏,说起孩子们在学堂打架,孩子吃亏的事,又说秦钟是宁国府的孙媳妇秦可卿的弟弟,贾璜仗着自己是贾家亲戚,要找尤氏(秦可卿的婆)理论理论。 3)贾璜气冲冲的到了贾府,还没有开口,尤氏就先发了一通火,说儿媳妇的弟弟不姓贾,在学堂被人欺。见了这情况,金氏吓得没有敢开口。 4)尤氏心里也很急,儿媳妇秦可卿病了好多天了,吃了许多药,请了张太医来看,终不见好。 5)宁国府太爷--贾敬过生日,非常热闹。荣国府那边的人都过来了。女人们都进秦可卿的房间看望她。秦可卿强露笑容说:"我这个人没有福气,家里这么好,我却病了,不知能否熬过年了。" 6)在宁国府吃了酒,晚上回家来,丫环告诉王熙凤说:"学堂先生的儿子贾瑞今天来过,要请二奶奶的安。" 王熙凤哼了一声说:"这畜生该死。" 7)第二天贾瑞又来了,王熙凤倒茶让座陪笑,贾瑞见凤姐如此这般,亦发酥倒。凤姐假意约他晚上在西弄堂相会。 8)到了晚上,贾瑞如期来约会,哪知西弄堂两头有门,到夜里都要关死的。进不得进,退又不得退,腊月天又冷,贾瑞在里边冻了一夜。 9)一夜未归,贾代儒知他在外不干好事,打了他40大板,令他跪在天井做文章,早饭也不给他吃。贾瑞挨冻、挨打、挨饿,其苦万状。 10)但贾瑞不死心,又去约会王熙凤。这次王熙凤又做了准备,晚上叫贾蔷装作女人去约会,贾瑞以为是凤姐,上去就抱。。贾瑞又羞,又被贾蔷敲了一笔竹杠,走时又被丫环从楼上倒尿,倒了一身。 11)受了这般侮辱,贾瑞病了,越来越沉重,那天请了个道士来看病,道士给了他一个写着"风月宝鉴"的镜子,叮嘱他,只可照反面,病马上就会好;道士走了,贾瑞照了一下镜子反面,是一个骷髅,十分怕人。 12)林如海来信,自己身患重病,想念女儿,叫林黛玉回去,贾母不放心,叫贾琏一路送林黛玉回去。 4. 红楼梦前十回精彩片段赏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红楼梦,成就了一段别出心裁的爱情史. 惆怅,孤单,零乱的花瓣,散散飘落到干燥的地面上,孤寂修长的身影注定着红楼梦的结局是悲伤的. 林黛玉,这个红楼梦里所必不可少的悲剧角色,她的多愁善感,疑心,举止,都显示出她的清高,漠然,她独立专行,对事世的不屑,就仿佛在演一场她自己的独角戏,那枯燥的对白让人感到生厌,可她却乐在其中,她的泪,所包涵的是她的心,她的血,她对宝玉的情与那种独断的伤感. 花落了, 泪干了, 被风吹干的脸庞留下了二行斑驳的泪痕.自古红颜多薄命,当她的眼睛漠然失神,身体如冰一般的冰冷,她带着她的泪,她所全部倾注的感情黯然离去,给世人留下一个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贾宝玉,这个叛逆的公子,与这个封建社会的不符的性格,使他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子爷,显赫的背景,贾母的掌上明珠,林黛玉的红粉知己. 胸前所佩戴的美玉玲珑剔透,他所作的诗作篇篇都成为千古绝唱,他时刻注意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丫鬟,他会为跳井的金钏儿上香,会记住平日里丫鬟们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在丫鬟们面前,全然没有少爷的架子. 他前生是顽石,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步入红尘. 一夜红楼,轮回转世 5. 红楼梦前10回赏析 ü 《红楼梦》第一回赏析 l 文/茅山红蓼 n 《红楼梦》第一回是全书的开篇回,是全书的总括,也是全书之纲。 l 内容提要 u 全回可综合为七大段交待了三桩事情。 u 七大段内容:一是作者的意向和书的要旨,二是顽石遇见了僧道,三是甄士隐白日做梦,四是甄士隐忽遇僧道,五是贾雨村看见婢女和赴京赶考,六是甄士隐家遭火灾,七是甄士隐出家。 三桩事情即:第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贾宝玉是顽石下凡,是“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在赤霞宫做了神瑛侍者,后因思慕凡间被一僧一道携去投胎做了人。他在赤霞宫的时候“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这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绛珠仙草因神瑛侍者下凡,为了报达灌溉之恩,她便也跟着下凡来到了人间;)二是甄士隐的出家。(甄士隐住在姑苏城仁清巷的“葫芦庙”旁,是一乡宦之家,养三岁女儿叫英莲。一天,他“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梦中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士隐看那块美玉上镌有“通灵宝玉”四字。梦被霹雳惊醒后,抱着女儿英莲去玩,便遇到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因这僧道要英莲不给,那癞头和尚就念了四句谶语式的诗。不久,女儿失踪,家遭火灾,悲观厌世的甄士隐就跟跛足道人出了家;)三是贾雨村做官。(穷困潦倒的儒生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内”,因常于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看了几眼,便大动情心。后来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l 回目喻意 u 第一回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u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说甄士隐那天白日做梦时看见并认识了通灵宝玉,这就是贾宝玉生时嘴里含的那块玉,生后一直挂在脖子上。“甄士隐”谐音“真事隐”。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也有以“真事”做“引子”,又把真事隐去虚构故事、说些“假话”的意思。 l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说贾雨村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竟有闺中女子看上他,赏识他,他也动了情心。“贾雨村”,是“假语存”的谐音,或“假语村言”,意指《红楼梦》这部书隐去了真事,说的话也是“假语村言”。“风尘怀闺秀”,不仅仅是说贾雨村想着娇杏,大约也有暗喻作者自己在风尘碌碌之时,怀念曾经爱过自己的闺秀和自己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无以为报,就想用小说为她们作传。 这里的“甄士隐”,和“贾雨村”,又是“真士隐”和“假儒存”的谐音。意思大概是说,真正的君子才士,只能隐居起来。而能够呼风唤雨的只能是贾雨村这样的“假儒”,这样的贪官污吏,就揭示了那个专制时代的腐败和黑暗。 u 另外,“葫芦庙”名,也非作者顺手取来或真有其庙,作者大约是取了“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意思,用意在于:一是调侃贾雨村:看你“卖出什么药”;一是自我调侃,看你这部书“卖的什么药”。 l 总括 u 《红楼梦》第二回开首指批有“未写荣府正人,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那么,我们从这“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中,就可知道写甄士隐家的破败就喻示了贾家的破败,甄家是贾家的缩影;写甄士隐就是写贾宝玉,甄士隐的生活道路就是贾宝玉的生活道路,甄士隐就是贾宝玉的缩影。因此,《红楼梦》所要反映的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破败和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社会的破败和许许多多人的命运,这是全书之纲要。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要将“真事隐去”,而用“假语村言”了。 6. 求《红楼梦》前十回经典片段赏析.. 红楼经典片段 曹雪芹:经典片段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曹雪芹:经典片段二——“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7. 红楼梦好句加赏析(10个)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联语是对那些在名利场中贪求不已的人的一种讥刺和棒喝.贾雨村以为它“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他自己就是因为“忘缩手”才被革职的.书中说他当知府期间“未免有贪酷之弊”,虽没说出具体情节,但从他后来“乱判葫芦案”推断,肯定是见钱眼开,而且心狠手辣,干了些不可告人的勾当.贾雨村在官场中已经翻了一个小筋斗,作者从他眼里写出这副对联,就显得更有意思.然而他这种人是不会从中受到启示而回头的.书中同类的人还有许多,如贾赦、贾琏、王熙风之类,在他们得势时恨不得把一切能到手的东西都据为已有,直到弄得家败人亡才不得不罢休. 一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此诗以下棋来做比喻.“一局输赢”云云,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兴衰,都是与它作为靠山的某派政治势力或某个政治集团在封建阶级内部斗争中的胜败直接联资着的.“香销茶尽”是说历时已久,棋盘上已是残局,喻历时百年的大家已到未世.“逡巡”作迟回不进解.“料不真”、“尚逡巡”,即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外面的架子看来“哪象个衰败之家”.末句即俗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亦可见作者拟“冷子兴”之名和写他演说荣国府的用意.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一着——原指下一步棋,如俗语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里是借以说人的一种行动.娇杏偶然因好奇,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从封建礼教不准女子私顾外人的眼光看是越轨的行动,所以说“错”.然而,现在反因为这“一着错”而使她成为“人上人”了.“一着错”,程高本作“一回顾”,乃后人所篡改,二字之差,把原来对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的讽刺,改成了对这种丫头当上官太太的命运的称羡. 8. 红楼梦第一回到第十回的题目或赏析 红楼梦最难的是前七回合,许多人都要读几遍才会明白,因为关系太复杂了!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 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 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 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 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 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况: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贾政之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 席后,两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员之信。 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 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正室王夫人、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一字“颦颦”。 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 冯渊年十九,本好男风,遇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强者胜,冯渊遇害。 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阻,门子把薛蟠及本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告后,贾雨村徇私枉法,依从门子之计放走薛蟠,草草断案为薛家代为掩饰。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带同其子薛蟠、其女薛宝钗暂居金陵贾府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等判词,听《红楼梦》曲。 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一日,王熙凤的远亲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到贾府拉关系,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贾府仆人周瑞之妻应薛夫人之命把皇宫式样的扎花送予王熙凤、林黛玉等。周瑞之妻到王熙凤处时,王熙凤正值与其夫贾琏在房中嬉戏,宫花由王熙凤之陪嫁丫鬟平儿代为收下。 周瑞之妻继而寻林黛玉,于宝玉房中得见,黛玉得知宫花是众姑娘皆有的,表示不屑。次日,宝玉随王熙凤于宁国府会秦氏之弟秦钟,宝玉喜秦钟俊俏,相约同上贾府家塾中念书。 回程时,得闻宁府老仆焦大酒后“爬灰”、“养小叔子”等骂语。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到宝钗处探病,得知宝钗吃的是“冷香丸”,故身有奇香。 宝钗要看宝玉降生时口含之玉,一旁宝钗之丫鬟莺儿看后,述宝钗所戴之金项圈与宝玉之玉相似,所刻之字可与玉配对,宝玉察看之后,发现所言不虚。黛玉也来探病,正巧撞见玉、钗二人亲密状。 薛夫人留两人吃晚饭。适逢黛玉的小丫鬟雪雁冷天里听大丫鬟紫鹃吩咐送手炉来,黛玉便借此事,奚落宝玉依宝钗只吃暖酒。 席毕,黛玉为宝玉整理衣冠后同回荣国府。宝玉酒醉,回去后怒砸茶杯。 次日,秦钟正式拜会了荣国府众内眷,其父秦业也给塾师贾代儒封了钱礼,秦钟正式随宝玉入塾读书。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准备入塾,袭人为他收拾妥当,叮嘱宝玉功课不必过于操劳。 宝玉向家中长辈辞行之后,又独去向黛玉作辞,不辞宝钗。上学期间,宝玉。
2023-08-31 01:13:191

红楼梦第十回概括

  《红楼梦》第十回概括:金荣取笑宝玉、秦钟等人做不正经的事。茗烟闹事,大闹学堂。最后李贵息事宁人,金荣赔礼道歉。金荣向其母抱怨,其母与贾璜之妻金氏谈及此事,金氏去找秦可卿理论,却遇见贾珍之妻尤氏。尤氏提起秦可卿的病,又说及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侮,金氏不敢多言。贾珍的朋友冯紫英推荐大夫为秦可卿看病,并开出药方让秦氏服用。   《红楼梦》第十回的主要内容   在学堂里,宝玉秦钟与两个风流小学生绰号叫香怜、玉爱的交友,做些不正经的事,被族中亲戚的孩子金荣取笑闹起事来。   因老师不在,贾瑞因私心而偏袒金荣。贾蔷挑唆茗烟出头闹事,一众顽童大闹学堂,打伤秦钟额头,贾瑞弹压不住。最后李贵息事宁人,金荣虽不服气,只得赔礼道歉。   金荣虽然道歉,心里始终不服,回家后向其母抱怨,被其母劝住。金荣的母亲与贾璜之妻金氏谈及此事,金氏大怒,前去找秦可卿理论,却遇见贾珍之妻尤氏。   闲谈中,尤氏先提起秦可卿的病,又说及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侮,金氏不敢再多言。贾珍之友冯紫英推荐的大夫张友士为秦可卿看病,并开出药方让秦氏服用。   《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主要人物    1、贾宝玉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绰号"混世魔王”,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他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2、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林黛玉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3、薛宝钗   与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冠,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宝玉的姨表姐。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既有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    4、王熙凤   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她年轻美丽中透出尊贵,苗条的身段,风骚的体格,不露的威风,貌似可喜,实则可畏。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在荣国府中处于要位,是实际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    5、贾母   即史太君,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贾府老太太,宝玉祖母。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坐稳了贾家大家长的位置,主持荣国府家政,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儿孙媳妇。她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    6、晴雯   荣国府的丫鬟。她长得风流灵巧,针线活犹好。她的反抗性最强,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抄检大观园时当众把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病重时被撵出贾府。宝玉偷偷地去探望,她深为感动,当夜悲惨地死去。   《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   《红楼梦》作者介绍   曹雪芹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2023-08-31 01:14:071

古代围棋理论基本知识

  古代围棋理论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又是实践的指南。围棋理论的研究、探索、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实战对局中的运用和检验,证明了这一普遍真理的无比正确。围棋理论是通过历代无数棋手的研究、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围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高,是从无数盘对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从个别的、局部的对局实战经验逐步地上升为系统的、完整的围棋理论,这是棋手对围棋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   我国历史上现存最古最原始的围棋理论文献是东汉时著名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弈旨》。班固特别爱好围棋,且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弈旨》一文中指出:一个好棋手要有“苏张之姿,固本自广”,意思是要有苏秦、张仪那样的雄才大略,使“敌人恐惧”;要“有似夏禹治水之势”,计划周密,关顾全局。否则,“一孔有阙(出现缺口),坏颓不振(一败涂地)”。在对阵中要运用战术,“作伏设诈,突围横行”。要势孤自保,“既有过失,能量弱强,逡近需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   班固的学生马融,幼承师教,也爱好围棋。他撰写的《围棋赋》,内容比《弈旨》更丰富,反映他对棋艺的理解更深。文中指出,围棋的胜负策略,犹如头发那样细微,黑白双方的布局,又似麻那样错综复杂,攻守各有法则,守要坚固,攻要前后呼应,上下联系,不能唐突。否则,“深入贪地兮,杀亡士卒”,“上下离遮兮,四面隔闭”,“围合罕散兮,所对哽咽”。马融(公元79—166年),声高望重,门徒千人。他的学生马日磾和卢植都是朝廷大官,学生郑玄是经学大师。因此,马融的《围棋赋》在他的学生中影响很大。   稍后于马融,号称“征君”的名流黄宪,撰有《机论》,专门论述了围棋的虚实形势。黄宪指出:“弈之机,虚实而已。实而张之以虚,故能完其势;虚而击之以实,故能制其形。故善弈者能出其机而不散,能藏其机而不贪,先机而后战,是以势完而难制。”黄宪的《机论》为我国围棋布局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名闻天下的建安七子均为围棋爱好者,其中以应玚和王粲的棋艺最精。应玚字德琏,汝南南顿人,魏太祖曹操辟举为丞相掾〔yuan,下属官职〕,曾撰有《弈势》一篇,论述了围棋临局交争时的得失。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时,极力提倡围棋与文学,尤爱围棋,常与臣僚通宵达旦地对弈。他还挥毫自撰《棋品》、《棋法》、《棋评》、《围棋赋》等棋书和文章。《围棋赋》至今尚传世,详见李松福编著的《围棋史话》,观其大略,所论述的都是当时围棋高手的心得和经验。其中有不少围棋术语。例如:“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u2026u2026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梁武帝的《围棋赋》论述了围棋的意义、着法和战理,是现时仍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珍贵的围棋理论文献。   在梁武帝倡导围棋的影响下,南北朝时围棋创作繁荣,围棋谱问世数量之多,几乎居历代之首。其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部围棋著作是敦煌写本《棋经》。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南北朝时的围棋理论,在东汉班固《弈旨》和马融《围棋赋》等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时王积薪因棋艺高超而名震天下,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围棋“十诀”,写成《棋诀》一书传世。他提出的围棋十诀是: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这十条诀要简明而准确地概括了围棋实战中常用的战略战术。指明了围棋实战中经常要考虑的攻与守、弃与取、进与退、大与小、子与先、胜与负、优势与劣势、全局与局部等的矛盾关系。王积薪的“围棋十诀”,影响深远。宋、明、清代的棋手,莫不以它为座右铭。后世棋手在探讨围棋理论时,都把“十诀”作为基本原则,并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和提高。王积薪的《棋诀》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不朽之作,他的“围棋十诀”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的瑰宝之一。   五代时,南唐徐铉因为擅长文学和围棋而受到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16—961年)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南唐吏部尚书。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即位后,徐铉常侍李后主弈棋。李后主归顺宋朝后,徐铉也入宋为仕。徐铉的围棋造诣很深,著有《围棋义例》、《金谷园九局谱》和《棋势》等围棋书谱。他的《围棋义例》在我国围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围棋战术的理论著作,对围棋战术理论的建立和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围棋义例》是徐铉奉宋太宗的旨意撰写的。他将当时围棋实战中常用的各种着法、战术的术语,选择有代表性的归纳成32种,并逐一加以解释,如打劫的“劫”,吃子的“提”,双方相持的“持”,征杀的“征”等等,徐铉在《围棋义例》中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为千百年来围棋名家评注论述棋艺的通用术语。《围棋义例》中列出的32种术语,计有: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觑、毅、札、顶、捺、跷、门、断、打、嶭〔nie聂〕、聚、劫、拶、扑、勒、刺、夹、盘、松、持等。   北宋王尧臣等编的书目《崇文总目》载有徐铉撰《围棋义例》一卷。但此宋版本现已不见,只有宋本《棋经十三篇》中的“名数篇第十一”,其中所载32个术语与它基本相同,但《棋经十三篇》未作解释。及至元末明初陶南村《说郛》,首次出现徐铉《围棋义例》。明中叶诸克明《秋仙遗谱》和项世芬《玉局钩玄》改名为《围棋三十二字释义》,未署名。清初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又改名为《围棋义例诠释》,作者署徐铉,然而,尽管书名几经变更,但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围棋义例》对我国古代围棋术语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至今大多数还在沿用。   北宋张靖撰《棋经十三篇》是我国古代围棋理论的杰作。   相传围棋是“兵法一类”,其中布局攻杀之法与古代军事战争的战略战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孙子兵法》有13篇,故作者张靖仿照《孙子兵法》写成《棋经十三篇》。内容包括:棋局篇第一;得算篇第二;权舆篇第三;合战篇第四;虚实篇第五;自知篇第六;审局篇第七;度情篇第八;斜正篇第九;洞微篇第十;名数篇第十一;品格篇第十二;杂说篇第十三。这是作者博览千年以来的围棋理论书谱和文献资料,从东汉班固的.《弈旨》起,至两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各种《棋经》、《棋势》、《棋诀》等,并总结北宋国手的实战经验,加入自己的新意而编写成的。这部《棋经十三篇》可以说集北宋以前围棋理论的大成,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最后一篇原名《论棋诀要杂说》写得尤其精彩,深为当时国手刘仲甫所赏识。刘仲甫并为之作注。   对古代围棋理论卓有贡献的另一位北宋围棋名家是刘仲甫。刘仲甫是宋代第一国手。他在北宋棋坛称雄20年,无敌于天下。他晚年撰写的《棋诀》一书,在我国围棋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刘仲甫的《棋诀》分布置、侵凌、用战、取舍四篇,分别详细地论述围棋的基本原理。它是古今以来棋手必读的围棋经典著作。如果说《棋经十三篇》从宏观上全面论述了围棋的哲理、竞技、战略、战术、心理及棋品等等,而《棋诀》则从微观上详细论述了每局棋的布局、打入、对杀、取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它比《棋经十三篇》的内容更具体、更实用。刘仲甫的《棋诀》与张靖的《棋经十三篇》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都受到历代棋手的推崇和欢迎。   元代晏天章、严德甫合编的《玄玄集》,又名《元元集》和《玄玄棋经》,是我国围棋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理论著作。这部围棋谱编得很成功,编者晏天章与严德甫都是当时围棋名手。以严德甫最负盛名,而晏天章则是北宋丞相元献公晏殊之后,家藏古谱甚多,这是他们两人合作编好《玄玄集》的有利条件。《玄玄集》分六集:第一集“礼”,卷首有虞集、欧阳玄和晏天章序,此集收入《棋经十三篇》和刘仲甫《棋诀》。还有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弈》等。第二集“乐”是围棋基本知识,如起手、死活、受子局面、单拆二、斜飞角、32术语图解及曲三、曲四、聚四、神气六、玉面六、花聚五等的死活。第三集“射”,辑入起手图势10余种。后三集“御”、“书”、“数”,是全谱精华,共收入378棋势,其中有常见的边角死活,有攻杀技巧,反映了600多年前我国围棋的水平。此谱论述围棋的基础理论,详细而全面,曾传入日本,译成日文,深受日本棋界重视。   施襄夏撰的《弈理指归》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围棋谱的典范。它是施襄夏以毕生心血凝成的结晶。不过,原作都是文言口诀,字句深奥,图势少,读者不易领会。后由淞江钱东汇为之增订,谱以图势,成为《弈理指归图》,分上、中、下三卷六册。笙雅堂自刻于乾隆三十五年。   《弈理指归》原本流传不广,目前国内已少见。《弈理指归图》钱东汇笙雅堂刻本发行量较大,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私人均有收藏。   施襄夏《弈理指归》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癸未)在扬州刊行。至三十年(公元1765年)(乙酉)施被淞江钱东汇、张世达聘为棋师。施就将自己年前梓行的棋谱,各赠一册。钱、张两人读后,觉得这是一本前无古人而水平很高的棋谱,只是语句深奥,又缺图解,初学者不易领会。于是钱对张说:“是书变局内,或者黑白撤去,再按歌诀重置则劳,且十门不能一时看竟,稍有间断,接续尤难,不如为它补作实图,以便利学者。”张听后觉得困难不少。这样,钱东汇只好一人担此重任,他凡遇一变,即绘一图,录歌于上,系图于下,历两年始全部完成,付梓印行。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是受《弈理指归》的启发而写成的。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弈理指归》刊行。一年后,范西屏门徒卞文恒以《弈理指归》给范西屏参阅,范西屏选择变化,著《桃花泉弈谱》,至乾隆三十年,由在扬州做官的大司农高恒为之刻印梓行。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虽说是受施谱《弈理指归》的启发而作,但并没有模仿的痕迹。就其内容而言,较之《弈理指归》,由10门增至20门,210余局,800余变。在某种意义上说,《桃花泉弈谱》更受读者欢迎。这从《桃花泉弈谱》的一再翻刻,有10余种翻刻本可资证实。《弈理指归》和《桃花泉弈谱》是我国古代围棋谱中的两颗明珠。它们的内容各有千秋,深受读者的推崇。
2023-08-31 01:14: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2023-08-31 01:14:517

假设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经过漫长宇宙飞行,看到了一颗陌生而美丽的星球......

你是想让我们来写作文吧。。。。。
2023-08-31 01:15:505

请推荐一些关于人性的哲学文著

楼上诸位统统闹心 就你们他妈剥衣会复制粘贴呀 朋友读史铁生吧 不装剥衣的思考!!!
2023-08-31 01:16:194

《心理咨询导论》读书笔记(4)12—14章详细解析

这些章节主要涉及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第12章主要讨论了心理咨询的选择和评估,包括选择咨询方法、选择咨询师、评估咨询进程和结果等。选择咨询方法应根据具体问题和客户需求进行,可以选择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动力学等不同的方法。选择咨询师时应考虑其专业背景、经验和个人性格等方面。评估咨询进程和结果可以采用观察、问卷和自我报告等不同的方法。第13章主要讨论了不同心理咨询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包括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动力学等。认知行为方法强调改变客户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通过教授自我监控、自我反馈等技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人本主义方法强调客户的自我实现和成长,通过倾听、同理心等技术帮助客户发掘自身潜能。心理动力学方法强调探索客户内心深层的冲突和欲望,通过解决心理防御机制和解读无意识内容帮助客户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第14章主要讨论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包括利用情景、和自我情感管理等技术和技巧。情景技术指利用环境和场景来创造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例如采用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位等。技术指利用适当的言语和交流方式,例如倾听、概括、反馈等。自我情感管理技术指帮助客户面对并处理情绪问题,例如深呼吸、放松或自我冥想等。这些章节总结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希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士和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08-31 01:16:342

第十六章与他人的关系

另一个与发展有关的组织思路叫作 客体关系理论 ,这个理论将人的问题和行为模式与对发展早期和他人关系的无意识重复联系了起来。 根据这一概念,在与重要看护者的关系中,幼儿通过内化过程获得经验。这些内化的关系模式叫作模板,在发展过程中保存于潜意识之中,并影响人们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方式。 学习潜意识关系模板对于理解成人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非常有用,这些问题包括: 全面性问题 ,如信任。 局部性问题 ,如对他人不切实际的预期。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 客体关系理论:与主要看护者的早期互动帮助我们形成了思考、感受和行事的方式。这些 早期关系经验被内化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保存在个体潜意识之中 。内化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经验并将经验变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内化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随着人的成长,内化更常被称为 自我认同 。人们早期经验的内化为他们的关系提供了模板,并会影响后来的所有经验。 二、关系模式是多维的 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储存这很多这样的关系模板,大多数模板都没有问题并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完美契合。在通常情况下, 只有源于痛苦和混乱经历的模板才会引发问题 。 人可以从关系模板的任何一个角色中发现自我 ,这一点很重要。 三、将问题和行为模式与他人的关系联系起来 将问题和行为模式与早期潜意识模板相联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全面性和局部性的关系问题。 1、全面关系问题:缺乏信任 早期关系模板存在问题的来访者在成年后总是很难信任他人。 2、局部关系问题:对他人不切实际的预期 已习得客体恒定性并对自我和他人有着不同看法的人存在较小的额可能性完全扭曲人际经历。不过他们仍可能要忍受对他人存在不切实际的预期的痛苦,这同样源于早期模板。 四、用与他人的关系的思路引导治疗 将问题和行为模式与早期关系相联系 意味着我们的工作 应包含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有问题的模板 ,并 构建新的、健康的模板 。 被虐待和忽视的孩子会在习得客体恒定性方面遇到困难,并会为了保留对有问题的早期看护者的积极印象而坚持分裂。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 移情 让早期关系模式对治疗师再起作用,这是可以被解释和理解的。当人们在治疗中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消极关系模板时,就能提高他们忍受更为矛盾的关系的能力。渐渐地,他们会对自己的早期主要看护者形成更复杂微妙的印象。这时,分裂的需要就会减弱,促进客体恒定性的形成。 除了领悟,心理动力学治疗师还会提供一种新的关系——与治疗师的关系。
2023-08-31 01:16:481

中国有名的军事理论家有哪些?又各有哪些著述?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人物及其重要著作:1. 孙子:《孙子兵法》2. 吴子:《吴子兵法》3. 刘备:《出师表》、《八阵图》4. 韩信:《韩信点兵》、《韩非子》5. 王充:《论衡》6. 许由:《许由兵法》7. 徐琨:《太度兵法》8. 李靖:《将兵法要》9. 唐太宗:《三略》、《敬鬼书》10. 程子曾:《蓝田兵书》11. 邓析:《邓析子》12. 郭嘉:《新书》,散见于《三国演义》等文集13. 毛泽东:《军事论》、《实践论》、《矛盾论》14. 刘伯承:《军事思想和战争艺术》、《现代战争论》15. 董必武:《中国军事史纲要》、《抗日战争初期作战总结》1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论持久战》、《对抗性军费的研究》17. 张宗言:《现代化战争》、《信息化战争》18. 王洪光:《现代战争新思路》、《信息化时代的作战思想》19. 朱启儒:《军事基础理论》、《军事思想与战争艺术》20. 许崇智:《科技战争》、《新型战争的特征和规律》、《前瞻性军事思考》以上仅是中国军事理论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著述对于中国的军事文化和军事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023-08-31 01:17:212

第十感是什么感觉?

第十感是**多维感觉**。多维即是无限维度,无限维度中有着无数个平行宇宙,即使是众神的第九感也只能感应单一宇宙,第十感则能感应到无限维度的一切。在物理学中,并没有“第十感”这样的概念。然而,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感知和认知的理论和假说,其中包括关于人类感知能力的限制和我们能够感知的宇宙维度的讨论。其中,有些理论认为人类只能感知到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而其他维度的空间和时间则可能存在,但超出了我们的感知能力。另外,还有一些理论认为,人类可能只能感知到有限维度的宇宙,而更高维度的宇宙则可能存在,但我们无法直接感知。这些理论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并且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持。因此,关于人类感知能力的限制和我们能够感知的宇宙维度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哲学和科学问题。除了上述理论,还有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探讨了人类的感知和认知,包括关于人类意识的探讨。其中,有些理论认为人类的意识是一种高阶感知,是一种超越了常规感知能力的体验,类似于“第十感”。但是,这些理论也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持,因此仍然存在争议。总之,关于“第十感”的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答案。它可能是一个哲学、心理学或物理学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023-08-31 01:17:313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文学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儒家思想在现当代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第一,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亲相爱的关系,而不是尔虞我诈或互相掠夺或残杀的关系——孔子讲“仁者爱人”,英国大师沙士比亚一生用得最多的单词就是“爱”——由此可知不管是东方或者西方,相亲相爱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和美好愿望.这种主流和愿望对于我们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显然有无比可贵的借鉴意义和发挥作用(这方面别人已经有许多论述,在此就从简).第二,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高尚的情操.这种情操很简单、易于通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情操,它就是以清贫的生活来度过一生.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按照现在理解的意思是,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是多么有修养啊!这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修养,它不是以豪华生活为背景和目的.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生存哲学,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要有一种高尚的情操,要以平淡的生活为乐.孔子还在《论语·雍也》中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凡是聪明人,以水为乐;凡是仁爱的人,以山为乐.因此,我们以什么为最好的高风亮节呢?不是在豪华的都市之中,不是住高楼大厦,而是在山水之中有自然之乐趣,它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能安于清贫,过简单的生活,不是无止境的去追求奢侈的生活.第三,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宽广的胸怀.我们胸怀要宽广,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认为,作为有道义、有学问的君子来讲,要做到胸怀坦荡,有什么就说什么,心地平坦宽广,决不隐蔽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见识短浅的人常常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感到局促不安,经常为一点蝇头小利纠缠不清,一年四季郁郁寡欢没有笑容,感觉好像有许多忘不掉的烦恼和悲苦.其实,很多为琐碎小事烦恼的人应该从具体的事务中挣脱出来,拥有愉悦的心境和雍容的气度就非常和谐乐观了.第四,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正确的富贵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过:“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富贵,但前提必须是符合道义.如果这个富贵是不义的,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他还在《论语·述而》中讲:“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意思是说,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而太省吃俭用就显得很寒酸.如果把骄傲与寒酸比较起来,谁是谁非?他说,我宁可寒酸.这种富贵观,很朴实,很实在.这个观点,孔子在其他地方也讲到,如《论语·述而》中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里讲求一个度,超过了一种度,就有损害或是太奢侈.作为君子要能安于贫穷,能心平气和就好了.《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这话我们可以看出,君子懂得什么是道义、正义,而小人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只晓得赚钱,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就在这些地方.实际上,君子并不排斥钱财,他只是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然,小人牟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择手段来牟取钱财,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便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富,但应采取正当手段来获得财富,而不是采取非法手段获利.诗圣杜甫有“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的诗句,他并没有反对富贵,但富贵从什么地方来,必定从“勤苦”和“刻苦”中来.这些质朴的话语,确实是金玉良言,道出了有史以来该怎样对待财富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些观点非常深刻,抛弃了十分可惜.孔子还说:“仁者寿,贪者夭”,意思是说,能爱人的人才会长寿,贪婪的人多不长寿.贪官污吏那也只有死得早了!第五,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精益求精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活到老学到老,一直钻研到底,把追求学问作为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目标.《论语·述而》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段话是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到来,他的为人如此罢了!我们现在能这样发愤忘食的人太少了!但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人退休了还在读书,还在写文章,这就是一种追求,也可以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吧!第六,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共创大业的团结精神.现在很多单位同事之间彼此闹得四分五裂、很不团结,关系处得很僵.其实很早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就讲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作为君子,要以文章,以学问会朋友,用朋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家在一起,是为了一份事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指出来就行了,这样才能使自己能更好的前进.如果把相亲相爱,共创大业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仁者爱人的氛围就能形成,我们的大业也就会飞跃发展——成功!第七,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在没有当官的时候,一切与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一旦为官,眼睛就长到额头上去了,他眼里只知往上看,忘掉了谦虚谨慎和两眼向下的思想态度.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总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人就是要能两眼向下,能关心民众疾苦的、关心人文、人本的仁者.真正的学问是在民众之中的,任何时候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即使高官也不能脱离群众.其实很多一般百姓表现出来的优良品德,是许多当官的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任何人都还是两眼向下为好吧!第八,儒家思想能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就是“因材施教”:一个班五、六十个人,他们是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这个庞杂的群体,要根据学生各自特有的兴趣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争取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掘.孔子就把学生分成四类:文学类、哲学类、政治类、语言类,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施教.有的人喜欢文学(典籍、文献),比如子夏、子游;有人道德很好,如冉伯牛,就去做类似于现在的政治辅导员工作;有的人会做官,比如冉有,就去学政治;有的对言语感兴趣,比如子贡、宰我,就去学语言.孔子还告诉我们,教育要循序渐进,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还有就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还有就是要启发学生多闻、多思、多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思考等于白学,只是思考而不善于学习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当然,方法是多样的,老师可以灵活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九,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一种实事求是的求实学风.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反对虚妄和浮夸.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衡量现在的为人处世,就会发现很很多事情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有很多杂志,什么《求实》、《求是》、《探索》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现在很多干部的工作脱离实际,没有深入一线进行考察和调研,这与事实求是的意旨是背道而驰的.第十,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美学思想.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这种美学思想很简单,就是要大家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一件事情可以达到尽美,可以达到尽善,也可以达到尽善尽美.孔子又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好的事情可以助之,坏的事情要及时阻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做美的事情少了,做丑的事情多了.要达到“尽善尽美”那就更难了!第十一,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说的意思是若叫我们谈学问,滔滔不绝,谁也没什么了不起;但说到躬行,在生活中做一个君子,我却做不到.他实际上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有一定差距,书本学问和实践学问是两回事.我们应该注重书本知识,但更应该注重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实际上,现在我国与外国相比,外国的一大优势就是他们更注重把知识用于实践,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缺乏大量的实践性技术人才.实践出真知,真正好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第十二,儒家思想在国外影响深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国有两个,一是孔子,一是屈原.这两个人对全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在国内,我们却一度把他们妖魔化了,到处宣扬他们的不是.当然,儒家思想也有不是之处,因为它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思想,有局限,但更多精华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把它们随便丢掉.2004年全世界评选最好的国家和居住地区,不是美国、也不是法国,而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全世界都向往的花园城市,一年四季鲜花遍地、绿草如茵.除了环境优美,待遇好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国教”,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犯罪率低,是人类最美好的生活圣地,整个社会风气和谐宁静.孔子的思想在世界影响很大,不少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孔子学院.比如2004年11月21日下午,韩国汉城江南区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崭新的“汉城孔子学院”铜牌被挂在一座五层建筑的正门口.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式挂牌的第一家“孔子学院”.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了欧洲第一家孔子学院,连贫穷的肯尼亚也成立了孔子学院.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能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和富贵与贫贱的关系,使人的关系比较和谐.1988年1月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齐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个话是1988年说的,离现在有十多年了,但是它蕴涵的含义却值得人们永远深思!深思!
2023-08-31 01:17:592

营销界的PCR理论是什么

应该是它了:) 4P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而且,如何在4P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即使在今天,几乎每份营销计划书都是以4P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拟订的,几乎每本营销教科书和每个营销课程都把4P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几乎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营销活动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从4P理论出发考虑问题。4C理论取代4P步入现代。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 1、瞄准消费者需求。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4、与消费者沟通。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4C理论也留有遗憾 总起来看,4C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相比,4C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4C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二是随着4C理论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经过一个时期的运作与发展,虽然会推动社会营销的发展和进步,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三是4C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是4C仍然没有体现既赢得客户,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如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快速反应等。五是4C总体上虽是4P的转化和发展,但被动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浓。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如互动关系、双赢关系、关联关系等。 营销理论的最新进展——4R理论 针对上述问题,近来,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新理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 1、与顾客建立关联。 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它企业。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特别是企业对企业的营销与消费市场营销完全不同,更需要靠关联、关系来维系。建立关联的方式很多,各类企业不尽相同,现举几例: ——与用户关联。利用系统集成的模式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共同发展。 企业本身可以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但这个服务不一定是完善的,很难保证每项服务都是最优秀的。解决办法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然后在更大范围内系统集成和优化组合,这样可以保证方案和各个集成部分都是最好的,从而形成整体最优。如上海贝尔,作为制造业来说经营虽然越来越难,但他们改变思路,采用集成方式,着重提供最好的方案,而采购其他厂家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因而业务发展很快。康柏采取这种模式,做解决方案提供商,扭转了产品单一、经营困难的局面。海尔的星级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系统集成服务。这样,通过提供一揽子方案,帮顾客做得最好,企业与顾客就建立起了互需、互求的长期、牢靠的关联纽带。 ——与产品需求关联。提高产品与需求的对应程度,提供符合客户特点和个性的具有特色或独特性的优质产品或服务。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产品分核心产品、外在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需求分为使用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三个层次。企业必须把产品和需求的层次对应起来,对应越准,关联性越强。其次是采用“大规模量身订制”式生产方式。网络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下无法大规模集结市场特殊需求、只能小批量生产特殊款式产品、“量身订制”意味着特权价格、高费用和超额利润的局面,使得“大规模量身订制”式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任何过去无法开通流水线生产的特殊款式的产品,通过网络进行全球范围的市场集结都可以形成“批量”,可以由特殊转化为“常规”,从而可以按照相应的规模经济要求进行流水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集结这一全球市场所需要的费用正以网络经济的扩展速度迅速下降。所以,企业必须抢占网络先机,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订做合其所用的物品与服务,如针对企业特殊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服务和软件服务等,这样可更有效地巩固和吸引客户。 2、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在今天的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作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目前多数公司多倾向于说给顾客听,而不是听顾客说,反应迟钝,这是不利于市场发展的。当代先进企业已从过去推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关联关系,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反应速度和回应力。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稳定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的概率。网络的神奇在于迅速,企业必须把网络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及时反应方面日本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企业在质量上并不一味单纯追求至善至美,而是追求面向客户的质量,追求质量价格比。他们并不保证产品不出问题,因为那样成本太高。而是在协调质量与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能够对问题快速反应并迅速解决。这是一种企业、顾客双赢的做法。 3、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了。 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顾客变成拥趸,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和顾客的互动关系。与此相适应产生5个转向:(1)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发展趋势是从交易营销转向关系营销:不仅强调赢得用户,而且强调长期地拥有用户;(2)从着眼于短期利益转向重视长期利益;(3)从单一销售转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4)从以产品性能为核心转向以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带来的利益为核心;(5)从不重视客户服务转向高度承诺。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把服务、质量和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实现长期拥有客户的目标。那种认为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为顾客解答问题、平息顾客的不满,就尽到了责任的意识已经落后了。必须优先与创造企业75%~80%利润的20%~30%的那部分重要顾客建立牢固关系。否则把大部分的营销预算花在那些只创造公司20%利润的80%的顾客身上,不但效率低而且是一种浪费。 沟通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经典的AIDA模型:“注意—兴趣—渴望—行动”来看,营销沟通基本上可完成前三步骤,而且平均每次和顾客接触的花费很低。 4、回报是营销的源泉。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但不能做“仆人”。因此,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 综上所述,4R理论有4大优势: (一)4R营销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4Rs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应等形式与客户形成独特的关系,把企业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可以说4Rs是新世纪营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将对营销实践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二)4Rs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的操作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反应机制为互动与双赢、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 (四)“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追求回报,企业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些基础上获得更多的顾客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这样,企业为顾客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的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当然,4Rs同任何理论一样,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如与顾客建立关联、关系,需要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任何企业可以轻易做到的。但不管怎样,4R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4P好,还是4C好? 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可谓是快,几乎是一夜间就从传统营销过渡到现代营销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产品为中心的4P到以消费者满意为中心的4C;于是乎就有人大言4P不管用了。那么,4P真得过时老化了吗?4P和4C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区别和共性在哪里?又该如何使用呢? 一、 解析4P 对于由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组成的营销4P组合,是相辅相成的策略组合。这一来自西方的营销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它的本质是让营销过程理性化,以便于更好地操控营销行为。营销的本质是销售产品的工具,而它的目的就是销售以获得企业生存发展所需的利润。既然目的明确了,那么达到目的的方法也就可以有很多,因此,后来又出现的一些“P”,如公关活动、电话等营销方式,这些营销方式本是4P中的辅助工具,之所以能称其为一种营销方式,原因就在于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起到有效地促进销售的效果,以4P为其表现方式是因为这几个工具在其英文中有相似的字母开头,为方便易记而已。4P只不过是众多营销工具的代表而已,将来还会有其它的某某M、S等营销工具,而现在流行的4C就是新的营销工具的代表。 那么4P是过时了吗?是到底是昔日黄花?还是商战中的常规武器? 分析一种工具是否过时,第一是要看它是否被充分利用;同样一把小刀,有人能游刃有余,百步穿杨;有人却望刀兴叹,更多的人却只能拿刀耍一耍而已,为何?功力不够,不能够真正理解“刀”的本质和特性。对于后者来说更简便的手枪便用起来从心理上来说是方便又好用且安全,但是对于枪法如何却又是另当别论。 第二,是要看它是否已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即被替代性的大小。这将影响人们对这一工具的使用习惯和忠诚度。当一种工具使用不得要领,或不能出成果时,人们便会考虑其它新的工具。 综上所述,我们再看所谓传统的4P是否过时—— 其一,对于4P中的产品,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它是一切营销行为的开始。没有产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我们说产品营销过时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找到生产出消费者需求旺盛的好产品;而再究其深层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我们的产品在基本的品质方面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导致消费者对产品更新所产生更多的期待。那就是说我们的产品从实质上来说并没有做好,在很多细节上我们的产品输给了外来产品。 伊莱克斯冰箱能享誉欧洲,就是因为它能保证十五年品质如一;德国菲仕乐炊具等国际著名炊具能尽享高端的丰厚利润,还是一个品质问题,尽管国内也可以产出同类型的炊具;众多国内产业所遭遇的品质信任危机等等就是对产品营销最好的解释。 此外,实际上消费者还是跟着市场走的,市场上卖什么产品,消费者就消费什么产品,只是产品能否极大地满足众多消费者共同的显性需求而已。说产品营销过时其时就是说产品的研发过程过时,其实质是研发人员是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去研发产品。就产品的研发而言,并非研发人员脱离实际,因为从本性而言,研发人员和我们一样是有自己思想的人,都有满足需求的心理,只是能否换个角度从更广的思路去把产品做得更加完美而已。 其二,对于4P中的价格,企业自己定价本身也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成本,竞争对手,营销环境等,而现实却是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它将永远都是处于竞争中的劣势。现在许多人认为企业自己定价的方式过时,其实质是企业定价时所采取的思考方法问题,加之中国市场一窝蜂而上导致的市场价格战现象,使得很多企业对价格策略产生了不安心理,那就是该如何定价呢?是踏实地做好降低成本来增加实质上的优势?还是玩一些定价尾数中的数字游戏?对于价格在市场中所出现的消费者意见问题,更多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给予消费者一个接受这一价格的理由。 其三,对于4P中的渠道问题,现在商业中素以“渠道为王”来形容渠道的重要性,渠道的本质是产品从厂家走向消费者的市场过程。现在认为4P中渠道过时,是因为现有渠道不能向以往一样带来更大的销售促进,其根源在于市场竞争阻力的加大和渠道的多样性等而产生的迷茫。 不是现有渠道观点或方式不重要,只是没有找到快捷有效的渠道关系以及管理掌控渠道的方法。现有的传统的渠道关系都没有做好做踏实,走捷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要牵涉到一个企业销售管理的“基本功”问题。不论多么好的渠道方式最终都是要“落地”,通过各种商业终端形式或方式体现才行。 其四,对于促销,促销的方法很多,有策略性的,有战术性的,有随机性的等等,表现形式也很多,各类广告,降价买赠、捆绑销售等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等。作为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促销的本质在于促进和消费者的沟通,扩大消费者的随机购买率和重复购买频率,缩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以达到销售的提升。 说促销观传统过时,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促销的设计及执行上的脱节,俗话说“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就是如此,再好的促销方案最终要落地在执行上,执行力上的欠缺,是多数促销不完美的最终原因。而当我们对促销的付出不能和所渴求的销售提升成正比时,我们理所当然地就会发问:到底怎么做促销? 总的来说,4P作为我们最先接触的营销理论,也许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稍显老化,但是对于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环境来说,不能以老化过时来看,因为毕竟我们的基础还没有踏实。http://hi.baidu.com/dongfung/blog/item/d715552475a55038c89559d0.html
2023-08-31 01:18:161

请求石涛作品的鉴定理论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石涛(1642~170宁年),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桂林人,明太祖朱元璋重孙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守谦卒后,其子朱赞仪袭封王位。石涛是赞仪十世孙,亨嘉之子,他的二方印章“赞之十世孙”“靖江王之后”就清楚地点明了他的家世。明亡后,割据南方各省的反清势力,建立南明小朝廷,石涛的父亲及家人在南明内讧中被杀,只有石涛被家侍救出,幸免于难,此时他才4岁。以后,他在师兄喝涛的帮助下在全州湘山寺削发为僧,取法名原济,号石涛,别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清湘老人、清湘遗人、石道人、零丁老人、小乘客、一枝叟等,晚号瞎尊者。他早年曾沿湘江而下,先到洞庭湖,然后沿长江东下,经庐山、南京、松江而至杭州,再入安徽宣城。在松江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从而确定了他在禅林中的地位。在宣城居住的十年中他曾多次观览了黄山的奇松、云海、怪石等奇观。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移居南京长干一枝阁,自称“枝下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来到北京,虽结识了一些朋友,但在仕途上收获甚微,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回扬州定居,直到逝世。  石涛早年生活坎坷,居无定所,加之国破家亡,出家后其内心并不平静,国破家亡之痛经常流露于他的作品中,如他作《睡牛图》,绘一人骑牛背上凝思,情调低沉,意境孤凄,自题曰:“牛睡我不睡,我睡牛不睡,今日请我身,如何睡牛背。”披露了作者眷恋故国的愁苦心绪。但是他这种国破家亡之痛,随着时间的推延、清统治地位的牢固,逐渐发生了变化,其“欲复明”之想日渐淡薄,故清康熙南巡时,他在南京、扬州曾两次拜见康熙皇帝,并画《海晏河清图》以颂扬清朝的仁政,又刻印称自己为“臣僧”,并写有《接驾涛》等,从而表现了他十分矛盾的心情,真可谓“笔墨牵人说假真”。  石涛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工诗文,尤精分隶,善画山水、人物和花卉,尤以山水画著称。综观他的山水画,构图奇特新颖,意境深邃,笔法恣纵,不落古人窠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据王原祁评价“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故其润格一路攀升。与此相反,其伪作也很多。如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院藏石涛绘画共270件,其中伪作有34件之多。伪石涛之画,过去有,近现代也有。王以坤先生《书画鉴定简述》记载曰:“清康熙至乾隆时期,江苏扬州地区有人专做石涛的假画,山水、花卉各种题材都有,画风比较奔放,字体的面貌特殊,字画的撇与捺像皮匠刀的形式,故宫藏有皮匠刀(石涛)绫本花卉大卷,是典型的代表实物(尤以花卉为多)。”又据《古书画鉴赏与收藏》记载:伪石涛的画,还有“广东道,以山水为主,画法近广东清中期画家黎简,人物衣纹粗陋,亦一望而知其伪;还有一位詹步青,伪造石涛老年的粗笔山水,可以乱真”。近现代伪石涛画的人,以张大千为代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张大千伪作石涛的画约有30件之多。谈到他伪石涛画的方法,则与一般作伪者不同,他不搞临、摹,而是从精研石涛的画人手,先掌握好石涛作画用笔之法,作伪时,不用范本,信手作出的画,就与石涛的真迹十分相似,很难识别。此外,他还有一套作旧的方法,其手法是先搜集一些旧纸,染上较淡的颜色,画上伪作之后,先拓裱起来,再用漂白粉或用电钢粉溶液洗涤,经多次洗刷后将托纸揭去重新托裱,这样经数次揭裱后,再刷上 一层白芨水,使纸面光润,最后再装裱起来。如要把纸面做成裂纹,则托好后用火将其烤焦,或用熨斗将其烫焦,再用手来回搓卷,这样,纸面就会出现裂纹。张大千伪石涛的印章也很讲究,石涛早中晚不同时期用什么印,某方印哪儿缺一块,印文有什么特点,他都记得很清楚。故他伪作石涛的作品,其画、款、印以及纸墨气息,都极相似,从而骗过了不少有一定眼力的鉴定家,售以高价,藏于国家和省市博物馆。谈到石涛书画如何辨伪?下列几点可供读者参考。  一,要牢记石涛书画的笔法,或者说个人风格。  笔法或个人风格,是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但近几年来,笔者看到了一些鉴定文章,有人主张用“观气”之法鉴辨书画,甚至把它吹成书画鉴定的灵魂。笔者认为书画作品的气韵是通过笔墨来体现的,离开了它,一切无从谈起,因此不宜过分强调“气”的作用。鉴定者必须多看实物,从研究、掌握石涛书画的笔法、构图、款、印等诸多因素人手,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石涛的山水画,早期受梅清的影响,景物奇秀,用笔方折居多,皴法纠结,景色苍浑,人称“细笔石涛”,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他39岁作《山水册》,就是他早年的代表作。  此后他又以大自然为师,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岳、庐山、天台山、长江、洞庭湖、西湖等名山大川,从取之不尽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此外他又泛学酥罴冶史ǎ绕湮樟嗽哞丁⒒乒⑽庹颉⑼趺伞八拇蠹摇保约懊鞔纳蛑堋⒊潞殓返热说某ごΓ鸾バ纬珊婪藕瓴烊骺褚荩悦嬉斓囊帐醴绺穸菩刍场L傅剿纳剿帽剩》缮⑿旒病⒋窒浮⒏墒睿缰蟹妗⒉喾妗⒛娣妗⑸⒎嫠撤妗⒓獗省⑼罕省⒖荼省⑹省⑵票省⒃脖实榷加校饕兄蟹嫦副省⒉喾娲直剩约案招浴⑷嵝杂帽实取4哟乐骺创直识喙瘩迳绞副识喙刺蘼荨⑺芍裰啵招杂帽识嗉谡鄞澹嵝杂帽识嗉谂椤⒔馑黢濉J蔚纳剿史ǎ绨次锵蠓郑钟猩绞⒋允鳌⒀淘啤⒎可帷⒘魉稹R韵掳捶掷嘞晔觯?  山石。石涛画的山石,或用流畅而凝重的中锋线条,或用干毛而松柔的侧锋线条先勾出山体的轮廓和脉络,然后用不同的皴法,如披麻、解索、折带、荷叶和拖泥带水皴进行皴染,以表现山峦的凹凸和体积感。皴法虽多,但总的笔性是属于董源、黄公望一类的柔性笔调,基本不用像斧劈一类的刚劲皴法。画远山不用淡墨染,而用浓墨泼染,以增加前山的明亮感,这是其他画家所没有的。  丛林。石涛画树木,多画平头树,故宫所藏《石涛山水册》中有他自题曰:“惯写平头树,时时易草堂,临流独兀坐,知意在清湘。”从他众多传世之作看,的确有许多树木的画法,其结顶多作“平头”。石涛画  的松树,得法于黄山,大致有两种画法:其一,是平坡之松,松干多挺直,松针较宽,短促出笔略带圆弧形,六七笔成一组,具自然生态之趣。其二,悬崖高山之松,松干多以斜出取势,盘曲瘦硬,松针细长刚劲,用墨干而浓,给人以苍劲畸形之感,多得益于黄山。画杂树,其树干行笔古拙,枯笔之后多用湿墨破晕,点叶墨色较重,粗阔点中往往有细勾的夹叶,“大都以写石之法写之”。  烟云。石涛画的云雾,多吸收黄山三大奇观之一——“云海”的精髓,特别强调烟云的动感和气势,基本有三种笔法:(1)渍云法。即利用山体、树木本身的水墨渍出云态,具有缥缈苍茫的艺术效果,多用于大段的烟云。(2)勾云法。用中锋线条,灵活勾出烟云,具有流动的气势和美感,如故宫博物院藏《采石图》。(3)染云法。用淡墨湿笔烘染出云感,虽没有具体的笔触,却给人以迷蒙,烟云满纸之感,且多表现晨雾和烟雨之景。  流水。石涛画的湖水、山泉等,具有静止、微动、汹涌澎湃的不同姿态,主要有三种表现技法:(1)微波流动之水,多用细笔中锋,线条流畅轻柔。(2)远处或无风之水,多留空白,不画水波。(3)波涛汹涌之水,用略侧中锋线条,细密、起伏有致地勾出,再用淡墨烘染,以表现水的远近和动势。  石涛的山水画,如按年代讲,还有早、中、晚的变化:  早期,从16岁至38岁(1657~1679年),为石涛读书、游历和求艺的奠基时期。此时他从武昌沿江东下,饱览江南名胜,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为创作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图》册,纸本,墨笔,共十开,描写安徽黄山一带风光,笔法清新秀逸,渴笔干墨处似程邃。其中一开仿米芾、高克恭,其他各开多法倪瓒和黄公望。一开最早纪年“丁未”(1667年),石涛时年26岁,为初创阶段之作。又如他绘《山水人物图》卷(故宫藏),根据画中自题,分别作于公元1664年、1668年、1677年,即从23岁至36岁时之作,历时13年之久(中间肯定有停作之时)。全卷共分五段,分别绘石户农、披蓑翁、湘中老人、铁脚道人和雪庵和尚等。画风工细秀逸,稚嫩之气流于画面,是一幅代表石涛个性特征的早期佳作。  中期,从39岁至50岁(1680~1691年)为石涛绘画蜕变期,此时创作有三种风貌:其一,与宣城时创作较接近,即多用干笔枯墨,画风恬澹。其二,水墨淋漓、汪洋恣肆的画风,如作于44岁的《泼墨山水图》卷等。其三,风貌较为细致,勾线细润,皴擦极少,俗称“细笔石涛”。画风从新安画派化出,又从黄山的实景中吸取营养,形成笔墨老到精练,气势磅礴的艺术格调。代表作品有46岁(1687年)作《细雨求松图》和《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故宫藏)等。  晚期,从51岁至66岁去世(1692~1707年),是他的绘画创作高峰期。所画山水,笔法恣纵,淋漓痛快,粗犷处浓墨大点,纵横恣肆如急电惊雷;细微处慎密严谨,定无虚下。他敢于突破前人的陈法,如用赭代墨皴擦山石,用石绿作米点,用藤黄、胭脂作杂点描绘灼灼的桃花,都是前字形的全景式构图。从石涛的观点看来,构图不光是经营位置的形式问题,而且包含了作品的意境。  石涛的山水画,墨色很讲究。用色则赭石、朱砂、花青并施。用墨则干、湿、浓、淡兼有,用浓墨湿笔画梅、竹、荷花等,“野气”十足。  总之,石涛的画,笔法灵活多样,恣肆大胆,构图新奇,意境深邃,体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与此相反,伪作的石涛山水画则运笔轻飘,笔墨粗俗,赋色污浊,间或出现“皮匠刀”丑态,甚至把作假者的用笔习惯带到画中来,从而为鉴定石涛的画提供了许多可靠依据。  二.要牢记石涛的题款规律  书画作品中,画家本人的题记和署款,是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款题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石涛的款题书法学谁,书史无定论。李瞬<虬峰文集》说他“僧十岁……暇即临书法帖而心尤喜颜鲁公”。约50岁时,主要从北碑中取法,融隶、楷于一体,形成楷、隶相参的独特风格。书风细劲浑厚,中锋居多。而伪作的款题书法,多侧锋俏丽,无楷隶相参的韵味可言,水平也大为逊色。总计石涛的署款,共有33种之多,主要有石涛、小乘客济、清湘济山僧石涛、苦瓜和尚济、清湘瞎尊者原济、大涤子、石道人济、清湘遗人若极大涤子、石涛济山僧、清湘苦瓜老人济、清湘苦瓜和尚等。所署之款,多为隶楷相参的行书,草书和楷书很少。署款的形式,多为平头款,抬头款十分少见;运笔以中锋为主,侧锋次之。石涛款题还有真伪的问题。从传世之作看,凡真迹未见有署“道济”款者,最初见道济款的记载是张庚《国朝画征录》。它成书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凡雍正十三年以前署此款者均为伪作。至于张庚说石涛名“道济”来自何处,无从查考,很可能是讹传,故现代学者均不称石涛为“道济”。再者有的石涛的款题书法,字的撇捺像皮匠刀者,均为扬州假手所为,必伪无疑。  三,印章的辅助作用  石涛的印章,共有80余方,其中绝大多数是字号印,或抒怀,表示艺术思想、身世的印章,而姓氏印则无,人名印只有原济、若极、元济三方。就字号而讲,有石涛、老涛、大涤子极、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清湘石涛,阿长、钝根、连环印、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小乘客、枝下人、湘泉谷口人、粤山、大本堂极、释元济印、大本堂、清湘济、膏盲子济、济山僧、半个汉、清湘石道人等。抒怀、表示艺术思想的印有:不从门入、学书、恨古人不见大涤子极、法门、前有龙瞑、梦董生、墨池飞出溟鱼、得一人知己无憾、前有龙眠济、我法、书法黄庭换白鹅、痴绝、前身应画师、藏之名山、眼中之人吾老矣、冰雪悟前身、苦瓜和尚极画法、我法、何可一日无此君、法本无法、头白依然不识字、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再者还有:赞之十世孙、靖江后人、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孙原济之章等身世印。此外印章还有翻刻造假的问题,一般来讲,真印印文大都清晰,笔笔交代清楚,篆法、刀工精细,印色鲜艳洁净,而伪印大都印文、篆法低劣,造型多数比原印略大,或将印文涨满,或故残充旧,无章法可言。而鉴定印章的最好办法是对比,即把真印与假印进行对照,得出正确的结论。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3-08-31 01:18:391

谁是刘伯承

挺进大别山
2023-08-31 01:18:496

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

朱权。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男,汉族,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封号宁王。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别号_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正统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朱权功绩自周秦汉魏以来,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一道东北发,向中山,经北平、渔阳,向日檀、辽西,历平冈,出卢龙塞,直向匈奴左地,即左贤王所理之地。故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朱元璋谕冯胜以纳哈出据金山数侵扰辽东,宜于大宁诸边隘,分兵置卫,以控制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捕鱼海之战后,有大批降人居大宁都司,因边将市马,拂其所欲,即叛而去。故元左丞相失烈门、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辽王阿札失里、会宁王塔宾帖木儿等相继叛明,明太祖于东北置宁王、辽王、沈王、韩王震慑其地。
2023-08-31 01:19:041

解放后刘伯承什么工作啊》?

  刘伯承解放后的详细信息如下:1950年11月建议并受命在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5年9月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1962年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直至耄耋之年,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适时为中央军委、总部出谋划策。他提出的许多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性建议,在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2023-08-31 01:19:332

为什么说量子力学接近神

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量子力学发现世界本无物质,均为能量,只有当能量被观察的时候才形成物质。按照这个理论,那么问题来了,宇宙的形成起源于大爆炸,这是目前公认的,也是目前最为有证据证明的。按照先前的理论,宇宙形成之前是能量,能量大爆炸形成了物质组成的宇宙,那么在大爆炸宇宙形成的那一刻,是不是有观察者在看着它发生?否则哪来物质呢?所以只有神的存在才能形成宇宙!
2023-08-31 01:1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