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金色花 (泰戈尔) 和荷叶 母亲 (冰心)主要内容

2023-09-09 17:15:38
共3条回复
牛云

金色花;

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荷叶 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clou

金色花;

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荷叶 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北境漫步

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荷叶 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相关推荐

《荷叶母亲》冰心全文

比较淡黄色的花须
2023-09-01 21:50:5614

荷叶母亲以什么比喻什么

荷叶母亲以母亲比喻荷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做荷叶,把自己比做红莲,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歌颂,同时又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重语气,加深感情。
2023-09-01 21:51:491

《荷叶 母亲》的主要内容

本文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书写心中的感触,歌颂伟大的母爱 表达了冰心对母亲那种最深沉的爱 以暴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暗喻在充满挫折悲伤的路上鼓励保护“我”的母亲,表达对(天下)母亲的歌颂与感激。
2023-09-01 21:51:572

荷叶母亲内容概括

  《荷叶母亲》主要内容: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下雨时,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由此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荷叶母亲》分段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荷叶母亲》原文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2023-09-01 21:52:301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个慈爱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跃上纸上!
2023-09-01 21:52:461

荷叶母亲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写作背景如下: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通过此文,作者赞颂了母爱的包容、呵护和无私,使她得以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情感真挚、细腻生动。《荷叶母亲》赏析《荷叶母亲》是一首赞颂母爱的散文诗,在教学时应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来学,是想让学生趁热打铁进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诗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要学会把握《荷叶母亲》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中的精美语言,并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母爱,学会感恩。
2023-09-01 21:53:361

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教案【三篇】

   荷叶·母亲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互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四、感知阁。   ⒈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⒉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五、品读轩。   ⒈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⒉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六、探究乐园。   ⒈“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明确: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题旨,结尾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七、课堂回眸。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这种对母亲爱恋的情感,在冰心的另一首《母亲》诗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八、综合实践。   比较阅读《纸船》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注: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明确:可以从主题、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出发作比较。   巩固性练习   ⒈《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   ⒉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⒊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提升练习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⒋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⒌作者由此发出感叹:“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什么意思?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⒍读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起你得到的母爱?写下来。   略。   拓展延伸   (一)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⒎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⒏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⒐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⒑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⒒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⒓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⒔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作训练   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略。   相关链接   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她参加罢课、*、开会和街头宣传等活动,热心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并发表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小说用对比手法描绘两个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为着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   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   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   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u2022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荷叶·母亲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荷叶·母亲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母亲,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七、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护   荷叶→红莲   借物喻人   爱   母亲→我
2023-09-01 21:54:001

荷叶母亲读后感300字作文5篇

《荷叶母亲》这篇 散文 是写母亲的。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更伟大、无私的。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 文章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荷叶母亲 读后感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最近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荷叶母亲》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更深。文章描述了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一缸红莲,一缸白莲。第二天早上,白莲谢了,红莲却开满了。一会儿下起了雨,愈下愈大,红莲被打得东倒西歪。正当“我”站在屋檐下,担心那一朵红莲时,红莲旁边的荷叶倾斜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守护着红莲。一会儿红莲就不动了,荷叶上却布满了水珠,东摇西晃。作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是啊,荷叶就像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我们就像红莲,在母亲的呵护下渐渐长大。我们的母亲不论自己受多大的伤,多大的苦,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会在我们遇到挫折时或需要帮忙时尽自己最大的全力来帮忙我们。“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忙,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在人生的过程中,不管有多少灰尘雨点,母亲总是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遮挡住前进中的挫折,不惜一切代价。就像暴雨中的荷叶默默地弯下腰来保护红莲。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母亲,请您相信,“红莲”总有一天会绽放,会给您最好的回报。 荷叶母亲读后感 作者把红脸上的荷叶比作母亲,在暴风雨来临时,荷叶总是无所畏惧的保护红莲。母亲正如荷叶,当挫折来临时,母亲总是挡在前面安慰我们。但是我们安然无恙时,母亲此时可能背负着巨大的痛楚,我们又何尝体会到了呢!如果大风来临之际,红莲无荷叶的阻挡,就无一丝生存的期望。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拥有了生命之花,当我们在绽开自己美丽的花朵时,又何尝想过在母亲的衬托下才使我们显得美丽。我们何尝想过在风雨中,我们是怎样撑过来的。在风雨中,如果只有我们美丽的红莲,我想我们也到不了这天。每当我们痛苦的投入母亲的怀里时,母亲又何尝不是与我们分担痛苦呢? 每当我们撒娇,对母亲发脾气时,母亲的心理何尝不是忍受着剧痛。每一天我们去上学,母亲总是担着心,中午只盼一个小小的电话,而放学总是慢慢地等着心却无比的着急,等我们到了家,母亲总会因为孩子安全回家而感到开心。不好吃的过期的,总是由她来吃,给我们夹的总是美味。 莲花正如我们,母亲正如荷叶,在暴风雨中与我们共患难。 荷叶母亲读后感 都说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言的,母爱是无边的。读了《荷叶母亲》后,更觉得母爱是伟大的. 这篇文章透过写荷叶护莲的景象,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后又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 自从上了高年级后,身边又多了一样“唠叨”,在我写作业时,妈妈就开始“唠叨”:“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在我休息时,妈妈也唠叨:“想想这天老师讲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在出门前有免不了一通唠叨:“这天多穿点,气温好像有所下降,看看钥匙带了没……” 从这些唠叨中我看到了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母爱。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总喜欢躲在妈妈的唠叨下,让妈妈的唠叨与我共风雨。 其实不只是“唠叨”,还有许多是能够看到母爱。 生活中还有许多“微不足道”的母爱,只但是是我们不太在意罢了…… 荷叶母亲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篇冰心写的《荷叶母亲》散文。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冰心由荷叶为荷花挡雨的情景联想到自己母亲照顾孩子们的温馨场面。当读到荷叶给荷花挡雨这段话时,我被荷叶感动了,明白了大自然的景物也是有亲情的。我不由想起了母亲照顾我的点点滴滴的事。小时候,我的身体状态很差,经常生病,妈妈总是陪在我身边照顾我,直到病好了。母亲是伟大,但母爱更是伟大、无私。是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给了我生命;是妈妈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幼儿带成如今的少年;是妈妈养育了我,供我读书,学知识……总之,妈妈对我的恩情。我永远读说不完。 结尾写道:“母亲!您是荷叶,我就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还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是啊!除了母亲,谁还会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在生活中,总是妈妈来帮忙我。每一天晚上,我写作业到几点,妈妈总会陪我。有的时候。我睡了,她还没睡,给我、妹妹、爸爸和她自己整理衣裳。假如,我这天生病了,妈妈会急得要命。一会儿,问我:“吃什么东西?要喝什么?”一会儿去帮我买药。一会儿陪我去挂水、打针。我是个怕吃药的孩子,妈妈总把药片磨成粉,到超市买一些糖果,跟药粉一齐放进口中吃掉。虽然有了糖果的甜味,但有时我也会吐,妈妈又是担心的要命。 母亲把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母亲,是个代名词,可就是因为这个代名词,使得历史上的多少名墨客留下了关于母亲的佳作,从刘燕敏的《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到老师的《我的母亲》再到肖复兴的《母亲》……这些作者用纸笔来说明母亲是伟大,母爱更伟大。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为母亲写过诗、文、词啊! 荷叶母亲读后感 《荷叶母亲》是我上课时读到的一篇文章。它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写了冰心奶奶因看到荷叶帮红莲挡雨的情景,联想到了母爱。那勇敢慈爱的荷叶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那被雨点打得左摇右摆的红莲就像一个遇到困难的孩子。 在儿时,我们都最依靠母亲。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母亲的陪伴,仿佛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请容我转述一个 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他独自一人出来玩。到了傍晚,该回家了,他却迷路了。天公不作美,不一会儿又下起雨来,路变得泥泞不堪。小男孩又冷又饿,他绝望了。但是,就在这时,他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心中那盏不灭的明灯。他重新振作起来,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地前进,努力寻找回家的路。走了不久,就看前面出现了一个人影,还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那个人就是他母亲,是母爱救了他啊!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这盏永不熄灭的灯。它把我们心里的黑暗全部驱走,只留下光明和温暖。救如同《游子吟》里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得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我们可要好好珍惜母亲给我们的宽广如海的母爱,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母爱,是一盏明灯,驱走黑暗,带来光明。这盏明灯将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 荷叶母亲读后感300字 作文 5篇相关文章: ★ 荷叶母亲读后感300字作文5篇 ★ 《荷叶母亲》读后感400字作文5篇 ★ 荷叶母亲读后感小学作文5篇 ★ 《荷叶母亲》读后感范文5篇 ★ 关于《荷叶母亲》读后感6篇 ★ 荷叶母亲冰心读后感范文5篇 ★ 荷叶母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 关于《荷叶母亲》读后感500字5篇 ★ 荷叶母亲读后感范文5篇 ★ 关于《荷叶母亲》读后感5篇
2023-09-01 21:54:091

荷叶母亲节选

①荷叶象征母亲和红莲象征孩子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③此句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伟大母爱.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清新,希望你能解决该问题.
2023-09-01 21:54:181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赏析:在这里,作者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自己,用“心中的雨点”比喻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文章卒章显志,深情讴歌了母爱的伟大勇敢,仁慈绵长,在我们遭遇痛苦、身心疲惫的时候,母亲永远会敞开怀抱,做我们温暖的避风港。
2023-09-01 21:54:331

概括《荷叶.母亲》的主要内容。

《荷叶母亲》这篇文章主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讲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想起了母亲爱护女儿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之情。《荷叶·母亲》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2023-09-01 21:54:571

荷叶母亲 (词语解释)

并蒂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花瑞: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慈怜:爱怜。荫蔽:遮蔽;隐蔽。
2023-09-01 21:55:162

《荷叶母亲》主旨是什么?

赞美母爱是冰心散文的一大主题。这篇充满着对母爱真心赞美之情的散文,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读起来,感情的潮水仍会不断地随之涌动。一朵红莲在雷雨之夜被打得左右倾斜,危急之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驱赶了“我”不宁的心绪。在作者细腻的描绘之中,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之中,荷叶母亲的美好形象飘然而至,放射出圣洁、勇敢的光辉。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恋之情也油然而生。《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作品原文: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023-09-01 21:55:261

荷叶母亲(冰心)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
2023-09-01 21:55:511

什么是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荷叶母亲》出自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扩展资料:相关延伸:荷叶母亲段落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写作特点:主要特点:借物喻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2023-09-01 21:55:581

《荷叶母亲》的中心思想

写的是他妈妈就像荷叶一样美
2023-09-01 21:56:1615

荷叶母亲四次写看到红莲作者的心境有什么变化

一写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二写看红莲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红莲:不动摇
2023-09-01 21:56:521

荷叶母亲 结尾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2023-09-01 21:57:023

《荷叶母亲》是选自繁星春水吗

就是繁星春水
2023-09-01 21:57:1210

《荷叶•母亲》荷叶象征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红莲,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后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023-09-01 21:57:351

荷叶母亲选自哪里

我所知道的著名的《荷叶母亲》,是冰心作的。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
2023-09-01 21:57:581

你如何理解标题“荷叶母亲”的含义

荷叶向母亲一样守护着红莲,使它免受风雨的侵袭,作者由此赞美了人世间伟大无私的母爱.
2023-09-01 21:58:061

荷叶母亲表达了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喜爱。- -、
2023-09-01 21:58:162

冰心的《荷叶母亲》中的雨指什么?

荷叶 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荷叶 母亲》中,冰心把自己比喻成红莲,把母亲比喻成荷叶。借景写人,托物寄情的文章。文章以我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来比喻母爱,衬托出母爱的伟大。文中写作者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联想到母亲,从而对母爱发出了深情的赞美。文中的红莲它的具体形象代表是母亲牺牲奉献的精神赞扬母爱的伟大无私,歌颂母亲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红莲是作者本人,荷叶是母亲,雨点是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2023-09-01 21:58:241

荷叶.母亲这首诗展现了怎样一幅画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呢?画的内容是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答: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图画;联想到了无私呵护子女的母亲。因此要读出感情,读出温馨和深情。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2023-09-01 21:58:341

荷叶·母亲的主旨是什么

主旨: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莲,喻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路上的风雨,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之情。
2023-09-01 21:58:542

《荷叶母亲》的中心思想

写的是他妈妈就像荷叶一样美
2023-09-01 21:59:0315

怎么样把荷叶母亲的阅读感受写成小诗

荷叶 母亲 作者 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半夜里我听见了繁杂的雨声。早起果真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眸时,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突然竟散尽了!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注:现代散文诗诗最是好改。一篇优美的散文,躺倒时为文,像我这样把它竖起来就行了。在下也曾为爱好散文诗的青年朋友介绍过自己这点不成熟的“经验”。想写散文诗,可以先写成散文,修改满意后,把它竖起来就行了。过长的句子,可以打断后再竖。现代先锋派大师那些几十字上百字一句的大作,也禁不住咱家用枯木朽刀一通乱砍,立马可以清清亮亮。您可以任意找一篇大师级的散文试试,非常轻松。由于《荷叶 母亲》是冰心大师的经典作品,在下水平低劣,并没有敢过多动刀,请谅。
2023-09-01 21:59:371

关于荷叶的诗句形容母亲

1. 描写荷叶的诗句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幽幽湖水荷花躺,万山碧水接天沿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2023-09-01 22:00:051

荷叶母亲句子赏析

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什么?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本句用荷叶象征母亲的“保护伞”,一切困难阻碍只不过是如此脆弱的水珠而已,“母爱”顿时放射出圣洁、勇敢的光辉。
2023-09-01 22:00:131

用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的题材写给母亲的文章 急!急!急!麻烦各位同步了!!!

你是初一的
2023-09-01 22:00:244

用荷叶比喻母亲的古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 冰心
2023-09-01 22:00:332

模仿《荷叶·母亲》写一篇文章。急!!!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难道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梅花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不相似吗?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2023-09-01 22:00:442

《荷叶·母亲》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荷叶母亲》出自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扩展资料:相关延伸:荷叶母亲段落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写作特点:主要特点:借物喻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2023-09-01 22:00:52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冰心的《荷叶 母亲》这首散文诗的大意

《荷叶母亲》是冰心编著的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023-09-01 22:01:082

荷叶青青的阅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荷叶青青的阅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荷叶青青》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荷叶青青,实际指祖母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含义),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赞美和敬仰(对于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文章的线索。(结构上的作用)。 芦叶青青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书让我享受着生活.读书使我天天乐在其中,这是那种让我永远都无法忘怀的感觉.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它是一种享受像聆听一只鸟在快乐的鸣叫,像欣赏白雪落地的无声.也许我真的应该将心灵变成一支精致的软囊,装进鸟鸣,装进飞雪.不论在哪里,书中那清雅的醇香,都会充满甜美的回忆和幸福的情愫.是书中的奥妙让我快乐,让我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席慕容的荷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荷叶——席慕容所著散文。作者借荷叶赞美从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人生不要太早太急于取得一点成绩就炫耀,会因为根基不足而导致后劲不足,而厚积薄发,踏踏实实的人才会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对人生提出了疑问,究竟达到何处才能享受成就,在哪里才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莲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还带着一种对自然的感恩心态。 阅读题《荷叶母亲》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4.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5.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7.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8.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 1. 应该表现的是梅花不畏恶劣的环境,不同于流俗的高贵品质 2. 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逗俯首甘为孺子牛地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作者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所作散文简练深刻,自成一家。 《陋室铭》是他的一篇传世杰作。从题目看, 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023-09-01 22:01:161

初一《荷叶母亲中有哪些图画?

《荷叶母亲》中主要有:1、荷叶护莲图:雨,打谢了那朵白莲,让人心生怜悯,但“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感到欣喜并为之感动,这多像母亲呢,当我们遇到人生的风雨时,母亲就如那勇敢慈爱的大荷叶一般呵护着我,让我倍感温暖。2、红莲盛开图,白莲在雨中凋谢了,而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令我感动,让我想到了风雨中的坚强,启迪我直面人生的风雨,努力向前。
2023-09-01 22:01:241

荷叶母亲是直接抒情吗

是托物言志,把母亲比做荷叶,自己比做红莲,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
2023-09-01 22:01:3313

冰心《荷叶母亲》全文

《荷叶母亲》全文: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2023-09-01 22:02:071

荷叶母亲的全文是什么?

《荷叶母亲》全文: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2023-09-01 22:02:141

荷叶母亲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023-09-01 22:02:232

荷叶母亲这一课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荷叶母亲》出自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扩展资料:相关延伸:荷叶母亲段落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写作特点:主要特点:借物喻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2023-09-01 22:02:381

荷叶母亲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023-09-01 22:02:566

冰心《荷叶 母亲》的简介

  《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  作品鉴赏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红莲,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后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023-09-01 22:03:423

概括《荷叶.母亲》的主要内容

这是冰心的一篇回忆性文章,它运用融情于景,借物喻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中荷叶掩盖红莲的故事,想起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借景抒发自己对母亲养育自己的感激之情。
2023-09-01 22:04:015

荷叶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荷叶母亲是我国的诗人以及文学家,在1922年写了这首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2023-09-01 22:04:571

初中七年级语文课件:《荷叶u2022母亲》

【篇一】初中七年级语文课件:《荷叶u2022母亲》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母亲,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七、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护   荷叶→红莲   借物喻人   爱   母亲→我    【篇二】初中七年级语文课件:《荷叶u2022母亲》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互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 dàn):荷花。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四、感知阁。   ⒈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⒉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五、品读轩。   ⒈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⒉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六、探究乐园。   ⒈“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明确: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题旨,结尾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七、课堂回眸。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这种对母亲爱恋的情感,在冰心的另一首《母亲》诗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八、综合实践。   比较阅读《纸船》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注: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明确:可以从主题、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出发作比较。   巩固性练习   ⒈《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   ⒉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⒊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提升练习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⒋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⒌作者由此发出感叹:“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什么意思?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⒍读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起你得到的母爱?写下来。   略。   拓展延伸   (一)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⒎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⒏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⒐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⒑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⒒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⒓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⒔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作训练   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略。   相关链接   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她参加、、开会和街头宣传等活动,热心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并发表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小说用对比手法描绘两个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为着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   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   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   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u2022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篇三】初中七年级语文课件:《荷叶u2022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2023-09-01 22:05:321

荷叶母亲中的荷叶,红莲,风雨分别是什么形象

荷叶象征母亲的形象,红莲是孩子的形象,风雨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雨险阻。
2023-09-01 22:05:412

冰心《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选自《冰心文集》)〔评析〕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023-09-01 22:05:491

请概括,荷叶母亲中所写的几件事

你好是作者写的一个内容而言,只是说要回想一下院子里面的莲花往事。
2023-09-01 22:0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