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简述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阶段

2023-09-10 10:00:30
共1条回复
Chen

一、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 是一种有理论指导,有控制手段的程序化的科学认识活动.

主要表现:A.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B.可靠的控制手段

C.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D.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非常注重实际问题的探讨

表现: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

3.综合化和定量化 综 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

定 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二、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1.历史的观点

2.机率的观点

3.系统的观点

三、传播学研究的建构类型与一般程序

1、传播学理论建构的类型和方法

归纳理论

演绎理论

机能理论

模型

2、一般程序

6个

4.2 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总体: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

总体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

样本指标:从样本的统计计算中得到的指标.

抽样推断:从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的过程.

特点:

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推断形式的整体性

样本抽取的随机性

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二、抽样的基本程序

1、界定调查总体

从4个方面加以定义:内容(调查对象的性质)

单位

时间

空间范围

2、编制抽样框

指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一份详细名单.

3、设计和抽取样本

4、样本代表性评估

三、抽样的几种形式

1、随机抽样形式 就是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多阶段随机抽样

2、非随机抽样形式

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

需求抽样

定额抽样

四、样本量的确定,考虑四个因素

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

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

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要求

4.3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及问卷调查特点

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搜集资料的工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调查.

特点:

标准化

匿名性

操作性

相关推荐

传播学理论和技巧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学科,主要关注信息的传递以及接受方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在现代社会里,传播学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媒体、信息和沟通内容。本文将探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媒介理论媒介理论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最著名的媒介理论就是《**词典》作者marshall mcluhan提出的“媒介即消息”的思想。他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而且它比信息本身更加重要。换句话说,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对世界的描述,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会因为所接收到的媒介而产生变化。例如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2.声誉管理理论声誉管理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公司和品牌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来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学父亲edward bernays提出的“引导”的概念。他认为,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很大,而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广告人士可以通过运用一定的技巧。
2023-09-02 09:48:081

传播学四大宏观效果理论是哪些?

1、传播学四大宏观效果理论包括:“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ofsilence);培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以及知沟理论(knowledge-gaptheory)。(不过个人认为,还可以加上第三人效果thethirdpersoneffect理论)2、议程设置”这一理论,在学术思想上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一脉相承的。李普曼认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看法,与现实相比,这种看法总是不完整的,并且通常是不准确的。我们的行动是对这个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不是对真实环境的反应。而新闻媒介是“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图画”之间的桥梁。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多通过媒介来进行。同时,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有很多,新闻媒介没有能力去采集新闻信息,也没有能力将所有的新闻都告知公众,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只能根据职业规范,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报道。所以,媒体可以通过报道某些特定的新闻事件,以及通过新闻的顺序以及长短等影响我们对于新闻事件及其重要性的说法。但是,对于公众关心的议题而言,新闻媒介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或是认识渠道。议题也可以分为显性议题(obstrusiveissue,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议题)以及隐性议题(unobstrusiveissue,人们只能通过媒介了解的议题)。而大量的案例表明,对于隐性议题,新闻报道会产生很强的议程设置作用,而对于显性议题,新闻报道则没有这种作用。议程设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包括议题(object)和属性(attribute)议程设置两个层次。多数的议程设置的研究单位通常是一个公众议题,并且进行分析的基础议题对象(object)——这个词与社会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态度对象(attitudeobject)一词同义——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的确在影响着人们想什么的问题。另外,因为同一议程中的不同议题都具有多重属性(attributes),并且这些属性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诸如媒介可以影响新闻事件重要性排序的现象表明,媒介不仅能够告诉人们想什么(whattothinkabout),而且还能告诉人们怎样想(howtothinkabout)某些议题。如在大选举过程中,为某一职务而竞争的候选人名单是对象议程,新闻媒介对各候选人的描述和候选人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则是属性议程。而属性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framing)常常联系在一上进心,他们关注的都是传播者和受众在描述新闻议题时所采取的视角。此外,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相应地引发公众人物和其他事物的看法,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还发挥了预示作用(priming)。大众传媒着重对某些对象及其属性的报道与受众持某种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媒介的着重报道对公众意见的形成与表达起到了预示作用。
2023-09-02 09:48:381

传播学有什么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49:062

发展传播学理论

发展传播学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2、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消除这种信息不平衡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3、信息传播在国家发展中有守望环境、参与决策和提供教育的功能。 4、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提出了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具体可以发挥的功能,这包括: 1)扩张视野,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并通过媒介唤醒国家意识,促进国家的整合。 2)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的重要发展项目。 3)提高人民的抱负,拒绝被命运摆布。 4)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气候。 5)与人际管道沟通。 6)赋予人与事以地位。 7)扩大上下沟通的政策“对话”。 8)执守社会规范,使人不敢轻易逾矩。 9)形成文化口味。 10)改变比较不重要的态度,疏导强固的态度。 ●评价:对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持完全乐观的态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过高地估计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格”的放大器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1985年) 1、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它是现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社会机构。 2、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传媒信息、普及教育、参与政治、舆论监督。 3、特别强调人的现代化。将现代性人格定义为“移情性格”,即考察世事不限于个人狭隘经验,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工业化使人摆脱传统社会长期造成的惰性心理,勇于接受与自己以往的经验截然不同的新思想、新事物,关注个人经验范围以外的事情,敢于尝试社会赋予自身的新角色。 4、最重要的论点:大众传媒不仅能刺激“移情性格”的产生,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在国民中普及此种人格,故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 (三)媒介塑造现代性人格(英格尔斯) 1、国家落后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状况,也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要求人的素质方面的改变。 2、英格尔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心理学家角度提供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人(害怕革新,被动接受命运,敌视新观念,与外界隔绝等)的性格特质轻易不会改变,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现代化,培养皿中的现代化人格。 3、人的现代性形成与大众传媒的使用密切相关。传统人倾向于将大众传媒视为危险之物,认为它败坏了良好的风尚和道德,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因而抱有敌意;而现代人则愿意积极同信息来源保持接触。较现代的人对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较信任,不太现代的人则重视传统的消息来源。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现代人应当经常与大众传媒接触。 (四)大众传媒的创新扩散功能 (罗杰斯《创新扩散》,1962;《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1966) 1、提出曾经是发展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创新∶扩散模式。他将传播视为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 2、创新的扩散过程包含四个环节:①创新发明;②扩散,即传播推广创新发明的渠道;③时间;④创新发明的对象:社会成员。 3、传播活动贯穿于创新扩散模式始终。首先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创新事物、采纳创新事物的方法、途径和利益等;其次传播是个人之间、领袖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可以用来劝服人们接受创新与变革,人们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讨论,最后做出决策;最后传播可用来成功地教授人们采用创新事物所必须具备的技术。 4、创新扩散“四阶段论”(1977):知晓、见解、决策、证实。 5、关于个人层次的现代化,他将大众传媒视为中心环节,五个投入环节(原因):读写能力、教育程度、社会地区、年龄和世界主义精神,经由大众媒介这个转换器的作用,即可产生五个产出环节(结果):移情性格、务实和治家的创造性、政治知识、成就冲动和进取心。
2023-09-02 09:49:161

请问传播、传播学、传播理论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定义 传播:对人的传播行为、现象的描述 传播学:系统解释传播(传播理论)的体系 传播理论:对传播行为、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
2023-09-02 09:49:251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1、 Harold Dwight Lasswell, 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2、 Kurt Lewin,卢因(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开展劝服研究。4、 Paul F.La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第一批的传播学教材。开辟了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几个新的研究领域。他被认为是集大成者。之所以起源于美国,是因为20世纪上半叶,欧亚大陆连续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祸害,而美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避风港。而且,美国本身由于本土未遭破坏,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一直持领先地位。比如:1920年匹兹堡无线电视台的开业,1926年,全美广播公司NBC的成立等等。从社会状况来说,美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有着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传统,在政治机制中大众媒介是与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互相制衡的力量之一,报纸曾被称为第二国会。从学术传统来看,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盛行,学术研究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大量的实用信息为人们所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运行。但是也有大批的商业推销政治宣传欺骗、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这些问题或是潜在问题就成了美国学术界必须面对、必须研究的课题。以上条件,都决定了传播学起源于美国。传播学在美国问世后,很快传到西欧和日本。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四大学派:1、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2、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3、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4、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日本的传播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两大特点:一是沿袭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并着重发展了强调受众有权直接参加传播过程的社会参与论;二是实践优先于理论。苏联自60年代起,开始重视研究传播学理论。苏联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 传播模式,较著名的有菲尔索夫传播模式和阿列克谢耶夫传播模式。
2023-09-02 09:49:521

【传播学】传播些什么?

同学你好,我是今年刚考上传播学的研究生,这是我为你整理的答案,希望帮到你,传播学涵盖范围很广,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很有意思啊。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主要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数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1、传播学与社会学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叠、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2、传播学与心理学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3、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4、传播学与宣传学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但是,这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劝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5、传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各有特点。 如果你考研的话,可以去传媒人论坛看看,里面有很多新闻传播学的资料呢
2023-09-02 09:50:091

传播学的体系有哪几部分组成,谈谈自己的理解。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一、传播学就是广义的新闻学吗? 不是!新闻学在传播学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助产士”的作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现象。 二、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吗? “传播学就是宣传学”这一观点颇有市场,曾迷惑了不少人。从传播学的起源看,早期的传播研究的确很像宣传研究,如拉斯韦尔、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研究成果即是。但是,这两者毕竟是有区别的,早期的研究态势也不能反映后来的研究状况。传播学是将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具有政治性、阶级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提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用来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本身来揭示宣传规律,并且用来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但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 三、只要掌握了社会学,传播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叠、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四、传播学与心理学有无关系?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心理学是通过挖掘心理现象发生的内存动力和情感因素充实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活动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受传者的心理现象及其分析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 五、传播学与历史学有无关系? 传播学可以借助历史学来研究已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历史因素,从而使传播学能够“论从史出”,使传播者能够“以史为鉴”。 六、什么是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按照知识的构成,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 七、什么是理论传播学? 着重研究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探讨人类传播的基本规律,总结人类传播的基本经验,通过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建立与宏观对象相一致的概念和范畴体系。 八、历史传播学和实用传播学着重研究哪方面? 它们运用理论传播学的原理、知识和方法去研究人类传播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导、评估、推动人际传播中交谈、谈判、演讲以及大众传播中采访、写作、编辑、传送、接受等具体活动,使理论在人类传播的实践领域发挥效用。 九、设立边缘传播学有何意义? 边缘传播学既是对传统的“三分法”的叛逆,又是对传播学体系划分的完善,也适应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它既是传播学向外扩张的产物,也是传播学向外联姻的结晶,还可能是在理论传播学与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三者交叉处圈起的一块“飞地”。 十、理论传播学与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之间的关系?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理论传播学是研究的主干和核心。科学的理论传播学可以为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成为它们的可靠指南,从而使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历史传播学是研究的基础;实用传播学是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的落脚点,即理论传播学与历史传播学的研究,其最终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传播实践活动,为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和方法。而边缘传播学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和实用传播学的充实和提高分别作出自己的贡献。 十一、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分为哪八大板块? 1、人类传播总体论。2、人类传播本体论。3、人类传播主体论。4、人类传播客体论。5、人类传播载体论。6、人类传播受体论。7、人类传播技法论。8、人类传播环境论。 十二、如何确立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用整体互动论的观点分析,它应以传播学科论、传播过程论为统辖,以传播主体论(传者论)、传播对象论(受者论)为中坚,以传播客体论(信息论)为核心,以传播载体论为渠道,以传播方法论为辅助,以传播环境论为参照,同时也顾及传播效果及评估。
2023-09-02 09:50:211

有哪些大上学期学的传播学理论

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系统的运行。信息的概念: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一切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eg:OK在表示赞同、褒扬的意思,在突尼斯就是傻瓜的意思。这个时候,双方不具有这个手势符号意义的共通理解,传播过程不成立)传播是一种行为(人为主体的活动),一种过程(动态、运动机制),一种系统(综合层面)二、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重点)。(我有点没分清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关系,开学去问老师)1.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eg:晚饭时间,你发现一边是新开的西餐店,另一边是自己常吃的麻辣香锅。于是,你就自己想是吃西餐还是吃麻辣香锅呢?经过一番思索,你选择了香锅,因为西餐太贵了。这个过程就是人内传播,又称自我传播、内向传播。就是个体的主体意识,自我的思考、心理活动)人内传播的重要理论“主我与客我” 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得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做出反应。(eg:失恋了,我好难过(主我、I):我是一个乐观阳光的女孩(客我、me、包含了他人对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互动“理论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 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2023-09-02 09:50:292

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哪些

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 广告学 新闻学概论 市场研究视听语言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史 媒介经营管理等建议去各大学网站看一下,上面有介绍各个专业。每个学校的课程可能都不太一样,这和学校侧重点有关。
2023-09-02 09:50:392

传播学中有哪些理论求解答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又译勒温)提出的“守门人”理论(gatekeeper),1950年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2)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该理论在传播宏观效果上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即是在“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上对人们的观念施加影响。上述两大理论在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传播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呵呵。
2023-09-02 09:50:511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是谁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2023-09-02 09:51:144

西方传播学理论价值是什么

时尚传播。西方传播学理论是外国名著中体现的传播学理论是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西方传播学理论价值是时尚传播,而且应当能够通过时尚传播这一外在活动去揭示人的社会特征,并进而对分析人的社会阶层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
2023-09-02 09:51:222

传播学四大宏观效果理论

一个是子弹论一个是议程设置一个是传播有限论一个是培养分析我记得是这个四个理论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
2023-09-02 09:51:313

传播学媒介依赖理论_媒介发展与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

  关于传播学的理论,我们接触到的最多的当属马歇尔?麦克卢汉,虽然他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传播学上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更加远大。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媒介,是传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表面看来他的含义就是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实际存在的传播载体,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对 “媒介”是这样阐述的: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我们不难看出,上句话中重点提出了“物质工具”;但是现在关于媒介的定义有点含糊不清,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媒介,信息传播者也是媒介,这样就使得媒体成为媒介,两者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界定,电视台是媒介,电视机也是媒介,但是电视台又以传播者的身份出现,按照这种理论,岂不是电视节目中的表演者和解说者,也成为了传播的媒介?是媒介的话岂不是也成为了“物质工具”?我们就以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   他的理论体系中关于媒体与媒介的理论有很高的前瞻性。   麦克卢汉关于传媒和媒介的理论在数字媒体技术上的体现表现为以下几点: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关于这一重要论点,麦克卢汉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首先,就是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按照他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举办一次画展,那么这展厅里面的画就是画展的内容,而画里面的或小桥流水,或高山巍峨又是画的内容,再往下论的话估计就可以联系到创作作品的思想过程上面去了;在这一部分麦克卢汉还提出:所有的媒介又是作为令一媒介的内容而存在的,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他的内容,使得其效力更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内容”从小往大的范围推进,画是一种媒介,但他同时又作为画展这一媒介的内容而存在着,画面中的小桥流水又扮演着画这一媒介的内容。   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影响波及的范围角度理解“内容”,他认为:一种新型媒介的出现,总能引发社会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无论它传递给人们的是好的或不好的讯息,都是它所展示的内容,以手机为例,抛开手机所传递的信息的内容,不管它是以何等形式来传播讯息,这一媒介本身的出现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关系到存在和不存在的问题,手机出现后,人们察觉到它的便利之处,以及所产生的效应,便开始争先恐后的赋予它内容,由最早的只能语音通话,到后来的短信息,再到微信、微博、手机上网、手机导航,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自然而然地就有好多东西改变了原有的运行轨道,从而,改变着社会。例如,手机被发明以后,有了这一便捷方式,写信这一媒介方式就被大多数人所放弃。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数字媒体例,它涉及的范围包括:游戏,动画,数字出版物等多方面。   首先,在通讯,医疗,以及大众传媒方面,新的媒介的产生,就会不断的有新的内容赋予它,使各个部门可以更好的协调工作,从而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却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其次,各种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大众传媒在媒体数字化的背景下,逐步地相互渗透融合在一起,二十年前的移动电话像板砖一样沉重,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功能单一,与之相比,现在的移动设备不仅有通讯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功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收发邮件,进行语音通话,使移动设备的功能全面化,可以做到一机在手,资讯全方位把握。   由以上可见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   每一种媒介都承载着一种或几种人类的感官体验,这就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 书籍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3D电影的出现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使得这种延伸范围更加广;原始社会的时候,语言是主要传播信息的途径,人们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因为口语传播具有即时性,没有能把语言记录下来的媒介存在,而且超出一定范围之后,这种传播也受到听力限制;当文字产生后人们不再需要所有讯息都近距离即时接触。   下面我们以动画在不同时代的媒体特征为例来阐述一下媒介的改变对社会的影响:   动画作品的媒介变革大概分为一下几个部分: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   电影时代:工厂式的工作方式,对动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限制,时间地点 甚至是内容都被限定好,就造成了创作过程中缺少灵活性,所有的工作都要手工完成,而且这种创作方式只适合多人合作,这样也使少数创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单一的票房盈利方式也使动画电影的收入很低,有很大的局限性。   电视时代:电视时代的来临使得动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视节目的播放虽然是在指定的时间,但是地点却是半自由的,相较电影时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优越性,而且电脑上色,非线性编辑等也使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   互联网时代:和电视时代相比,虽然地点还是半自由的,但是内容上比较自由,可以随意发挥,互联网使得人的交流更加方便,同时也方便了信息的传输,造就了难以估量的产值,同时在互联网时期宽广的网络覆盖率也增加了动画媒体的互动性。   移动媒体时代:使动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自由的时期,时间、地点、内容都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进入全方位感官延伸的时代。   由以上部分的对比可以看的出动画的媒介在改变,动整个动画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由电影时代到移动媒体时代,动画的创作解脱了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盈利方式也变得更加快捷。   有一部分媒介只给受众提供少量的信息量,使得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判断,参与性强,被称为“冷媒介”,与之相反的则称为“热媒介”;麦克卢汉所划分的冷媒介包括:电视、电话、漫画、谈话等;热媒介包括:电影、照片、书籍、报刊等。但是我认为这位传播学大师在冷热媒介商的划分有待商榷。他把冷热媒介从内容上进行定义,却在技术因素上进行划分;按照他给出的定义,照片相较漫画应该是冷媒介才对,因为两者比较起来,漫画上给出的信息量无疑比照片多,照片只是把现实的景象搬到相纸上,而漫画却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把意义明确的表达出来,含有的信息量比较大。而电影与电视的划分更是让人不解,我们平时在电视上得到的信息量明显比电影上多地多,而且电影比电视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单单因为电影的扫面点组成的电磁画面与电视不同,而进行划分,与人们的常识似乎不相符合,也难以使人信服。   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现在新兴的数字媒体产业又将划分到哪一部分去呢?它一方面具有热媒介的性质,同时又具有冷媒介的性质,信息量大清晰度高,却又有很强的参与性。   麦克卢汉作为传播学的“大家”,他关于媒介的理论,在我们的多媒体设计上也有很好的体现:设计作为多媒体互动的内容,这一媒介将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从不平衡的状态又拉入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之下,变成人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的全方面延伸。   在每一时期,媒介技术都影响了人类,媒介的改变不仅仅是载体的改变,这是一次媒体的变革史,更是社会变革史。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2023-09-02 09:51:391

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什么区别?

新闻学是传播学中的一个分支,比如你进媒体是新闻学就业方向,进传媒公司就是传播学就业方向。。。
2023-09-02 09:51:504

传播学有什么理论可以写作文

1. 传播学作文 1500字 一枝一叶一世界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 “一叶飘落而知秋 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题材诗歌除外。 李智勇 小时看通俗小说,得道之士比如吕洞宾之流出场,常吟两句定场诗曰: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后来知道,他的诗中便有“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的句子。 若是佛门的高僧,则常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乾坤。气魄大得紧。 小时懵懂,理解为高僧仙长法力高强,能把世界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或者一粒沙子上。好比《西游记》里的小妖,真的认为孙行者那只葫芦能装天,心里羡慕煞。 这是我所作出的最原始的解读。 后来学唯物主义,有过念头:是不是说,世界这棵大树,是数不清的枝叶构成的?一枝一叶虽然渺小,但共同构成了大千世界。 ——这话虽不错,但这是另一个道理。一枝一叶一世界,和“一粒粟中藏世界”,是异曲同工,是谈“藏”,而不是构建。 “藏”字当做蕴藏解,隐着“容纳”的意思。庄子说,蜗牛角上有两个国家争斗不休;胡司令唱: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 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俩国家之于蜗角,胡传奎之于水缸,才叫作藏。 佛说的更明确:纳大千于一芥子。一个米粒大的地方,能够容纳一个完整的世界。 要从物质角度去理解,很简单:这不可能。要容纳整个世界,就得一个地球。 一片树叶就只是一片树叶,顶多藏些细菌和尘土。 幸好,我们还有个博大的精神世界。 从传播学的角度,一片树叶可就不是一片树叶了。它是丰富的信息的载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的飘落,能够推断季节的变换;它如果被压在地下,成为化石,便成了至宝,可以推断地球的运动、当时的气候、植物的进化;如果,它被夹在一本借来的书中一起还给书的主人,那么,它本身可能就是一首隐晦的情诗。 我们使用010101的二进位编码,可以把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内容放进一个小小的磁盘中,那么,从理论上说,把整个世界的信息承载上一片叶子上,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它承载的是一个蕴藏丰富信息的世界。 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这片叶子,如果是出现在审美领域内,它有多大的魔力呢? 苏曼殊有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莽鞋踏破垄头云。 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而 在钱钟书眼中,一座老座钟“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在诗眼看来,一朵小花之中,便蕴藏了整个春天。一座钟表,便容纳了人类的丰富情感。 李香君的桃花扇,宝二爷的通灵玉,也是这样的小花和座钟,兴亡世变、悲欢离合、尽在其中。别小瞧了一沙一石,诗人投射上情感和美,放在诗腹中酝酿、烹煮,绣口一张——沙不是沙,石也不是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它容纳了波澜壮阔的人类情感,它是半个盛唐,它是整个世界——如S·H·E所唱:手不是手,它是温柔的宇宙。 这片树叶,如果出现在哲学和思辩的层面呢?回过头来看,那些高僧和仙长,可是研究传播学,或者搞艺术的么?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埂古的问题始终高悬在人类的头顶,我们无从解答,却没有放弃过探寻。 一开始的探索,是从具像中发现抽象。如禅宗所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人们以为,道在虚无飘渺间,在高远幽冥处。深山藏古寺,绝处有高人。 但这个见解,层次是低的。高人不见得必须在深山,平地亦可得道。 更高的层次似乎是,见山仍是山,见水还是水。 佛在灵山说法,说是说法,却不说话。 只拈起一只花,示诸众人。众弟子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他悟了道,传了佛的衣钵。 宇宙间的奥秘,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遂千载万年,背上小气鬼的骂名。 然而,他毕竟不是葛朗台。但他想表达的是,对为了整体而可以损伤个体的警惕。 一根汗毛,代表着一个个的人。 据说,持戒森严的僧人即便喝水时,也要持咒: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如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一碗水虽浅,但里边有芸芸众生。 道在何处?在一举一动,在一颦一笑,在日常琐务上,在寻常事物中。 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修道。庄子甚至说,道在矢溺。 可到厕所中寻。 见秋毫之生,格致流年暗转,察一叶之茂,体味生机涌动,观一花之开,印证无上菩提。 世界在何处?且于一枝一叶上观。 2. 新闻传播学类介绍有关作文 例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迅猛增长,传媒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数字电视、互连网和手机平台的飞速发展为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比国内的传媒专业教育,国外的传媒教育具有历史悠久、专业设置齐全、研发实力雄厚、国际化氛围浓厚等诸多优势。但我们还需要在国内本科阶段学习传媒专业相关的理论,提高自己对于国内传媒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的认识,才能更好地领悟国外高校传媒教育的精髓。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国内外交流性质,因此拥有世界知名大学研究学位、一流英语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备受业界青睐。近几年,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促进了国内新闻、影视、广告等传播与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大众传媒类专业各级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市场需求成倍增长。 国外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特别注重通过传媒业在社会特别是在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国家甚至世界的电视、电影、广播、新闻通讯等传媒载体的逆向思维能力。尽管此类专业比较强调理论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学也在强调学生在传媒业中的实习,提供了很多机会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在传媒业中的应用。 此类专业申请难度往往和我们在本科阶段就读的高校或者相关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奖学金的获取也取决于个人能力,奖学金数量多,申请相对容易。 3. 新闻学与传播学有什么区别,详细说 名一下,如果作文水平一般般, 祝你好运哈。 新闻传播学主要就业方向就是电视台、电台、报社、杂志社、广告公司等新闻采编人员、记者、编辑等。 传播学的发展,对传统新闻学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扩大了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充实了新闻学的学科内容,完善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 一、联系 新闻学的产生早于传播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传播学是由新闻学等相关学科孕育、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新闻是传播现象的一种,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的范围更广,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所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要比新闻广很多,而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新闻学的有些内容是涵括在传播学之中的,但也有很多内容是传播学所涵括不了的,所以,传播学不可能完全取代新闻学。 二、区别 1、定义上的差别: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学科。从狭义来说,指的是新闻理论;从广义来说,指的是整个新闻科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 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主要研究人类传播史、人类传播形态、人类传播结构与过程等。简言之,社会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与意义均属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别。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新闻实践。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概而言之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传播活动,即借助符号进行的意义象征活动。实际上是要研究被表征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的关系。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逻辑推论,属于直观式研究。而传播学除了批判学派的思辨式方法,主导方法则是美国学派的实证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3、理论基础的不同 西方新闻学主要居于自由主义理论的相关论述,而我国的新闻学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论述和党报理论。这使得新闻学理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不仅受到这些传统理论范式的影响,还更为广泛,诸如社会学、人类学、哲学、语言学等等 4、研究旨趣的不同 新闻学强调实践性,这是它的突出特征。而传播学理论性较强,它不是直接为传播实践提供策略性和技巧的文本,而是学理性的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传播学研究所有的信息传播现象;新闻学则主要关心新闻传播,范围稳定而且狭窄.在研究传播信息这一点上,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宏观把握与微观剖析的关系.二者之间得以联系的纽带是信息,二者的交叉之处为新闻传播学. 三、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促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共同发展 1、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有其特点和科学内涵,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新闻学与传播学不应该相互排斥,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新闻学要开阔思路,不断创新,冲破传统束缚,转变陈旧观念,在借鉴传播学及其他学科只是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自己。 4、传播学要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防止急功近利行为,增强理论思维,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巩固自身的学科地位。 5、传播学研究要加大本土化步伐。 4. 传播学论文怎么写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 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5. 《传播学》小论文怎么写,要什么格式, 论文格式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北京大学外语学院2003级俄语专业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 6. 请帮我写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学习传播》,里面必须谈到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一起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提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斯蒂芬·李特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中写到:“传播学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因此,一切有关人类生活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这门学科。” 传播学在欧洲最早出现,在美国蓬勃发展,成千上万的学者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其实,无论是欧洲最早开始研究传播的孔德、塔尔德、涂尔干和齐缪尔,还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四位鼻祖”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都并没有以传播学者自居;甚至连后来的传播学“四位创始人”——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都只把传播研究看作是沙漠探险中的一片绿洲,修整之后又匆匆离去。直到传播学“完善者”——施拉姆的出现。施拉姆将传播学研究领域看作是永久居留地,致力于使之系统化和科学化,辛勤耕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传播学才得以真正的确立和发展。 传播学一经产生与确立,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前导性、先要性、实用性和学术特色跻身于当代丰富多彩的学科之林,让万众瞩目。可以说没有施拉姆的不懈努力,传播学就不可能达到它现有的地位,而传播学现今的发展又证明了施拉姆对专业领域选择的正确性。 选择传播学专业,对自身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数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在当今这样一个人际交往日趋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所以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立足,就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你才能有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的空间。我们可以将传播学知识作为我们自己的管理工具,用于做出决定,用于说服别人。以我们微弱的声音加入社会舆论,进而形成更大的影响。 选择传播学专业,学习媒体知识,能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选择我们所需要的媒介,从而更好的利用媒介为我们服务,对于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大有裨益。学习了传播学,我们可以很客观的对媒介进行评价,知道什么是可信的,什么属于流言,是不可信的。不至于使我们得上媒体依赖症,能够更准确的掌握信息的真实性 可靠性。也能够使我们更有效的利用媒介对我们所要宣传的信息做出最好的传播,是我们的传播效果达到更好。 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并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展开。当下我国传播学界盛行的传播理论体系、应用理论大多来自传播学的发源地美国。“它一开始就是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扩张,特别是美国干预世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需要直接相关的。是一种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需要,鼓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在内的美国模式。”由此可见,传播学对于我们进行社会改革也具有指导意义,美国经济之以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景象,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国家优良的传播秩序有关。美国之所以能在国际传播领域称雄一时,除了依仗其综合国力之外,又不能不说同其传播理论的发达和普及有关。 传播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构架的体系化,而且更在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对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我们对传播规律的理解,将使我们在预测和把握传播方面能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无论是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学研究都任重道远。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选择传播学专业,无疑是选择肩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同时,传播学的发展有着日益科学化、融合化、鲜活化、操作化、分支化、本土化的趋势,也在想选择传播学专业的我们预示了它的光辉前景。 7. 谁能帮我写篇论文:从传播者的角度看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 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 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1、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 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 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迭、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2、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 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 3、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 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4、传播学与宣传学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 但是,这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劝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5、传播学与新闻学 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 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 8. 哪些传播学的书里有“知沟理论"网站也可以.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 1.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 2.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 4.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5.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
2023-09-02 09:52:071

大众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效果理论(比较著名的有议程设置,依赖模式,知识沟,沉默的螺旋)。其次是受众理论 (魔弹论,两级传播论等等)还有控制理论,媒介传播理论和内容理论。(把关人理论,拟态环境理论等)总之,理论很多,不知道你想从哪方面分类,建议看下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23-09-02 09:52:171

求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实例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活动.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所以,人际传播是传播范围最小的一种,组织传播范围稍大一些,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范围最广.但是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的特征,从某个方面来说,网络传播的传播范围会大于大众传播.
2023-09-02 09:52:282

传播学四大先驱 贡献

拉扎斯菲尔德卢因拉斯维尔霍夫兰具体的自己再去搜吧,网页和学术论文都很多,这四大先驱是施拉姆定义的,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怀疑,认为芝加哥学派也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09-02 09:52:492

传播学缺少反馈的理论是什么

. 基本定义控制论核u2f3c概念,指将输出的东西再输u2f0a回系统中去。系统可据此决定控制策略,达到系统功能。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反馈概念由维纳在控制论中提出,引起了传播模式的巨u2f24变u2fb0。3. 从传播者的u2f93度看,可以检验传播效果,传播者据此调查和规划现在和未来的传播u2f8f为,以调整传播系统的运u2f8f。从受众u2f93度看,反馈是受众态度、需要、意见等信息的,流动u2f45式,受众可以据此更主动地介u2f0a传播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搜集信息。
2023-09-02 09:52:583

健康传播的理论与方法

健康传播是美国70年代开始兴起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健康传播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其社会保障制度和传播学理论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则显得比较滞后。随著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健康传播势必会引起更多人的研究。关键词:健康﹔传播学﹔健康传播传播学的始祖施拉姆曾说:“传播学的研究就如同各个学科交叉路口的位置,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路过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1]。健康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之一,是在当时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关注,以及传播学蓬勃发展的势头之下兴起的。一、健康传播的缘起及现代健康传播特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健康传播,承载著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使命。古代社会,由於受到技术、物质等条件的制约,健康传播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显得既很朴素而又初级。古代的健康传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与民间的,老百姓之间相互传播、自由散发的关於健康方面的谚语、俗话、民间故事﹔另一类则是医患之间所进行的人际传播。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古老的健康传播开始向现代健康传播发展。现代健康传播与古代健康传播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健康传播内容不再仅仅关注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更多关注改变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健康传播的模式由单向教育过渡为双向互动﹔健康传播的策略,开始运用社会营销,名人效应,娱乐——教育的策略﹔健康传播的媒介,运用网络等新媒介技术手段进行传播。二、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20世纪70年代健康传播从美国发源。1971年,美国心脏病专家杰克u2027法奎尔和传播学者内森u2027迈克比联合开展了一项“通过降低体重、减少吸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的“心脏病预防计划”。在此计划中,一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首次被运用到健康传播的领域。因此,美国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被认为是现代健康传播的开端。随后1975年国际传播学会(ICA)芝加哥年会上,ICA“治疗传播兴趣小组”正式更名为“健康传播分会”。“健康传播”被学术界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进入80年代,健康传播开始渐趋成熟。80年代末期,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终於有了全美第一份健康传播学的专业期刊《健康传播》(季刊)。《健康传播》为健康传播类专业开辟了一个学术研究阵地。90年代以后,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个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1996年美国的健康传播类学术期刊《健康传播季刊》创刊,此刊於1989年的《健康传播》相比更偏重於国际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此外,一些社会资金的融入也为健康传播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三、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对於健康传播学的研究源於健康教育界,而不是传播学界。1987年,全国首届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会上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传播学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等问题。之后随著人们对健康问题的不断关注,健康传播学逐渐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我国对於健康传播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健康传播的概念界定及其现状的分析研究。起初,对於健康传播的认识是从医学视角出发的。认为健康传播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2]。随著对健康传播认识的全面和深入,健康传播被定义为:是一种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以传递健康信息、普及健康知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3]。在健康传播研究的众多议题中,有两大类议题占据了主要地位,一类是以健康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议题,另一类是以传播学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议题。与此相对应,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健康领域的研究者与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共同构成了健康传播研究人员的主体。2.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据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医学与健康”排在公众最感兴趣信息的首位。正因为大众对健康有迫切的高质量的追求,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都开设了大量的健康类节(栏)目。在健康传播中,大众传媒充当几种角色:社会健康环境的瞭望者,医疗健康政策制定的呼唤者和推动者,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者[4]。对於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大多是围绕不同媒体和不同栏目进行的研究。也有一些是针对某些重大社会疾病中媒体所起的作用而进行的思索。由於媒体在健康信息的传播中,承担著传播者的角色。因此,健康类媒体应该为读者提供最科学、最实惠、最可行的求医问药指南。3.健康传播的受众分析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受众的接受程度。适宜的健康传播方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亲和力、公信力和服务性的特色,是影响公众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有了亲和力,公众对你传播的知识才爱听爱看。有了公信力,公众会感到你传播的知识值得听与看。有了服务性,公众从中有了收获,才认同你传播知识的价值,给予接受。这些都是健康传播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和健康传播群众性的体现。而群众性既是健康传播的起点,也是终点或目标。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现在提出了分众传播的新概念。分众传播是一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传播不同内容的传播方法,是多点到多点的信息传播方式[5]。分众传播的恰当运用,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使信息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4.对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健康传播的经验研究。鉴於我国内地对健康传播研究的水平还很有限,所以我国内地有些学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台湾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台湾和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更好的指导我国内地做好健康传播的研究。美国是健康传播的开山鼻祖,加之其健康传播发展的比较好,所以对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比较多。对於台湾健康传播的研究,台湾著名学者徐美苓从科际整合的观点,回顾岛外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的发展,接著对中国台湾的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概况及现有资源进行评估,从具有“传播”主体性的角度,对健康传播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性探讨[6]。台湾的另一名学者秦美婷则以台湾医药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民生报》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台湾地区肺结核、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的例证分析,寻找到了媒体的信源权力及其外部信源权力。还有学者对台湾地区的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个人的健康与否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或问题,而与整个社区、城市及国家紧密关联。健康的观念不应只停留在过去对“生理”的单一重视,或只注重部分个人的“心理”的健康,而应当同时兼顾到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健康状况,从而达到“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通过对2002年到2006年的《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与英国的《Health Education》杂志刊载文章进行传播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基於中英两国健康教育研究基本状况的不同和两国间的差异,借鉴国际研究发展的经验,我国未来的健康教育研究应注重学科基础研究,注重学校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重视健康教育传播研究,重视专业传播队伍建设以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扩散,普及转化能力﹔加强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研究,注重国际研究与国际合作,以加快研究发展步伐。总的来说,上述研究成果,使得健康传播的研究视野更加的广阔。但是健康传播对於庞大的农村人口以及农民健康问题的关注却很有限
2023-09-02 09:53:211

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好评度

你好,关于电视节目收视率可以用“受众市场论”来解释,即看重传媒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媒介的社会责任。“受众即市场”是指将受众是为大众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与其在超市购买商品一样,能否满足个人的需求是最重要的标准。传播者与受众是一种买卖关系,大众传播者是信息产品的制造企业,受众是信息产品的购买者。“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避免了“传而不通”的零效果或负效果现象;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大众传播的某些属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等。不过这种观点将受众仅仅视为消费者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传播着不仅仅是经营者、牟利者。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肩负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受众不仅仅把大众传播视为物质消费。对受众来说,大众传播带来的不仅是娱乐价值,还有信息价值、教育价值,尽管感官的刺激可以满足一时的需求,但并不能让受众得到更深层次的、更长久的满足。第三,信息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衣食住行的产品与信息产品不一样,前者关注物质的丰富,后者重视精神的提升。信息产品的影响力是物质产品远远不能匹敌的。因此,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不能用来定义大众传播的传受关系的,只有全面看待大众传播产品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这是一个片面的看法关于好评度,可以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解释,即强调媒介对受众需要的满足,从好的方面讲是注重受众利益,从坏的方面看是过分强调受众主体而忽略媒介自身运营。
2023-09-02 09:53:334

教育传播学理论

更多图片(4张)《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流动。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无论是基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都可以在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内找到合理的解释。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2023-09-02 09:53:431

共情理论是传播学理论吗

共情理论在传播学上的应用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共情理论最早由美国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提出,其核心概念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用换位思考的思路来考虑自身的行为。将共情理论放在传播学的视域下,学界多将共情理论集中于对影视作品的内容本身进
2023-09-02 09:53:522

什么是多极传播理论

  罗杰斯&“多级传播”理论(2009-10-10 00:58:08)  传播学中的"多级传播"理论,最早发源于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两者一脉相承,前者可以说是对于后者在理论上的修正和发展。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在关于大众传播效果论上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有限效果论",他在《人民的选择》(1944年)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  "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以下的"两级传播"的模式:  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②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这一概念后来也随着大众传播学的发展不断修正。当时拉扎斯菲尔德下的定义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③在这里,他说的"意见领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区域型"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也是和当时的大众传播相对落后的特征相吻合的。现代传播中的"意见领袖",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已经完全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并且能凭借大众传播手段做面向大众的传播。  后来的传播学者提出了质疑,最为人注目的是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他在对美国传播学发展历史作回顾性总结时指出:"由拉扎斯菲尔德所进行的早期大众传播研究导致了最小效果的结论,这个结论引起了可供替代的研究途径的探讨。"④他认为拉扎斯菲尔德忽略了大众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问题,并引述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议程设置"的观点作为这一理论重要的修正。由此,罗杰斯对"两级传播"理论作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须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式(也叫"N级传播"模式)。  从以上介绍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大众媒体可以发挥主动性利用这一传播资源。其二,大众传播的"影响流"属于"多级传播"模式,也就说明传媒影响大众的模式是不确定的可变的,这对于今天公共知识分子介入大众传媒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因地制宜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模式
2023-09-02 09:54:151

在传播学中什么是“框架理论”

套用
2023-09-02 09:54:252

请问,在传播学理论中,什么叫“偏时间的媒介”和“偏空间的媒介”啊? 谢谢~

请看英尼斯(麦克卢汉的老师)的书:《传播的偏向》,有中文版的。时间偏倚: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能长久保存。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 空间偏倚: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2023-09-02 09:54:361

传播学理论有哪些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5:132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5:243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5:391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5:511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6:072

传播学有什么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6:253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x0dx0a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x0dx0a2.传播流:x0dx0a“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x0dx0a3.有限效果论x0dx0a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x0dx0a4.议程设置功能x0dx0a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x0dx0a5.沉默的螺旋x0dx0a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x0dx0a6.培养理论x0dx0a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x0dx0a7.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x0dx0a8.第三人效果x0dx0a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①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在此次碘盐危机中,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缺不缺盐,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碘盐恐慌而抢购。因此,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的结局,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当群体不约而同形成这种共识时,“恐慌购买”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x0dx0a9.媒介霸权了论x0dx0a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2023-09-02 09:56:351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6:572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7:234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7:342

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拉斯韦尔5W理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6.“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以人的从众心理为依据,认为人们总是避免处于孤立状态,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相符时就不会说出自己的观点来。
2023-09-02 09:57:454

请问传播、传播学、传播理论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我不知道
2023-09-02 09:58:153

有什么与传播学有关的研究问题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传播学起源: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一般认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有五位: 1、 Harold Dwight Lasswell, 拉斯韦尔(1902-1980) 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2、 Kurt Lewin,卢音(1890-1947)德国犹太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3、 Carl Hovland,霍夫兰(1921-1961)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4、 Paul F.Lazarsfeld,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籍犹太人。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的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 5、 Wilbur Schramm,施拉姆(1907-1988)美国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编了第一批德传播学教材。开辟了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几个新的研究领域。他被认为是集大成者。
2023-09-02 09:58:251

发展理论的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二、基本观点(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三、具体理论和人物(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2、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消除这种信息不平衡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3、信息传播在国家发展中有守望环境、参与决策和提供教育的功能。4、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提出了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具体可以发挥的功能,这包括:1)扩张视野,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并通过媒介唤醒国家意识,促进国家的整合。2)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的重要发展项目。3)提高人民的抱负,拒绝被命运摆布。4)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气候。5)与人际管道沟通。6)赋予人与事以地位。7)扩大上下沟通的政策“对话”。8)执守社会规范,使人不敢轻易逾矩。9)形成文化口味。10)改变比较不重要的态度,疏导强固的态度。●评价:对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持完全乐观的态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过高地估计了大众传媒的作用。(二)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格”的放大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1985年)1、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它是现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社会机构。2、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传媒信息、普及教育、参与政治、舆论监督。3、特别强调人的现代化。将现代性人格定义为“移情性格”,即考察世事不限于个人狭隘经验,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工业化使人摆脱传统社会长期造成的惰性心理,勇于接受与自己以往的经验截然不同的新思想、新事物,关注个人经验范围以外的事情,敢于尝试社会赋予自身的新角色。4、最重要的论点:大众传媒不仅能刺激“移情性格”的产生,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在国民中普及此种人格,故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三)媒介塑造现代性人格(英格尔斯)1、国家落后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状况,也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要求人的素质方面的改变。2、英格尔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心理学家角度提供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人(害怕革新,被动接受命运,敌视新观念,与外界隔绝等)的性格特质轻易不会改变,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现代化,培养皿中的现代化人格。3、人的现代性形成与大众传媒的使用密切相关。传统人倾向于将大众传媒视为危险之物,认为它败坏了良好的风尚和道德,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因而抱有敌意;而现代人则愿意积极同信息来源保持接触。较现代的人对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较信任,不太现代的人则重视传统的消息来源。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现代人应当经常与大众传媒接触。(四)大众传媒的创新扩散功能(罗杰斯《创新扩散》,1962;《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1966)1、提出曾经是发展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创新∶扩散模式。他将传播视为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2、创新的扩散过程包含四个环节:①创新发明;②扩散,即传播推广创新发明的渠道;③时间;④创新发明的对象:社会成员。3、传播活动贯穿于创新扩散模式始终。首先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创新事物、采纳创新事物的方法、途径和利益等;其次传播是个人之间、领袖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可以用来劝服人们接受创新与变革,人们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讨论,最后做出决策;最后传播可用来成功地教授人们采用创新事物所必须具备的技术。4、创新扩散“四阶段论”(1977):知晓、见解、决策、证实。5、关于个人层次的现代化,他将大众传媒视为中心环节,五个投入环节(原因):读写能力、教育程度、社会地区、年龄和世界主义精神,经由大众媒介这个转换器的作用,即可产生五个产出环节(结果):移情性格、务实和治家的创造性、政治知识、成就冲动和进取心。
2023-09-02 09:58:331

为什么把达尔文称为大众传播学的思想先驱

因为达尔文之前也不相信那些都是依据事实来的,所以他自己去证明了,然后再加以传播
2023-09-02 09:58:482

传播学的基本含义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交叉学科,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2023-09-02 09:59:101

传播学者曾提出了哪些主要的传播理论模式? 这些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倡导“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代表作《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拉斯韦尔对传播学要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他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他曾给“宣传”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至今仍被沿用:宣传就是操纵有意义的符号来控制集体的态度。2、他提出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并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后者则为赖特、施拉姆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做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3、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经验。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的创办人,对实证研究的组织及技术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代表作《人民的选择》被称为“社会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调查研究之一”,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著作。1、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从而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手段,扩大了传播学的观察视野。2、他是首先从受众的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从而在霍夫兰等学者的基础上提高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水平。3、他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著名观点,对于认识传播过程和效果都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他以人类行为场理论和群体动力学著称,代表作《个性动力论》、《解决社会矛盾》等。1、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莱温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2、他对人类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了传播学效果研究一个重要的启示: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到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3、他提出著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与能力等。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代表作《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等。1、他在彼得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运用于传播效果研究。2、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并为打破魔弹论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3、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其贡献有:1、第一个从新闻专业角度出发把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角度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来研究。2、一生编著30多部传播学著作,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提出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等等;3、积极推动世界各国传播学者的交流,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2023-09-02 09:59:241

传播学为什么在20世纪的美国兴起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首先从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上找到依据和坐标。因为,它的构建,同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是分不开的。  1、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迭、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2、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  3、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4、传播学与宣传学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但是,这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劝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023-09-02 09:59:351

传播学学些什么

传播学社会科学学科共2个含义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1]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的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中文名传播学外文名Communication提出者施拉姆提出时间20世纪30年代应用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适用领域范围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研究核心核心是人与社会传播这个概念实在有点笼统,把书上的解释放在这里并不能帮助你理解,反而会把概念复杂化。简单来说,传播无处不在,小到蚂蚁碰碰触角、叶子黄了秋天来了、笑容等于开心、大到你的物理老师在讲卷子、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联播》、你在爱奇艺上看的《延禧攻略》——这都是传播,这样举例可还好理解?那么,传播这么宽泛,但是一门学科要想研究必须要有重点——而且是对于人有用的重点。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传播学研究的就是涉及到人类的传播行为。那么哪些行为是人类传播行为呢?我们传播学里习惯把它分成五大类型:①人内传播(你心里的碎碎念)②人际传播(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和谈话)③群体传播(街头卖艺的聚了一堆人看)④组织传播(开会校长训老师,老师训学生)⑤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另外还学习传播的五个环节,分别展开:①传播者(谁)——涉及到的受控和施控②传播内容(说了什么)——符号和信息等③传播媒介(用啥说的)——话字印报广电网④传播受众(说给谁听)——受众咋处理信息⑤传播效果(听完咋滴啦)——个人群体社会至于再具体,可以说的就太多了,把关人、媒介即讯息、媒介进化论、成年的消逝、仪式观、受众商品论、公共领悟、符号互动论、魔弹论、意见领袖、两级传播、说服效果、防疫论、中介因素、使用与满足、创新扩散、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知识沟、认知一致论……反正是挺多挺有趣的小理论——比如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会觉得传播媒介的效果对你我二人没有影响,但是对其他人影响就很大。”(抖音这玩意挺上瘾,但是咱俩看了没事,不会产生影响。但是那帮自制力差的人可就不行喽!)实际上呢?实际上大家都会收到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觉。最后把目光放在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当今媒体最受人瞩目的点在哪里?无非就是舆论场问题和新的媒介技术——以此涉及到的两个舆论场、后真相、新闻反转、web2.0、三微一端、UGC、OGC、PGC、知识付费、短视频、直播、无人机、H5、可视化新闻、数据新闻、动新闻、VR、AR 、自媒体、人工智能、中央厨房、媒介融合、算法机制、信息茧房等。以上,没有面面俱到,但是也可以一窥传播学的概貌了。
2023-09-02 09:59:442

什么是发展传播学理论的内容

发展传播学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2、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消除这种信息不平衡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3、信息传播在国家发展中有守望环境、参与决策和提供教育的功能. 4、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提出了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具体可以发挥的功能,这包括: 1)扩张视野,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并通过媒介唤醒国家意识,促进国家的整合. 2)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的重要发展项目. 3)提高人民的抱负,拒绝被命运摆布. 4)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气候. 5)与人际管道沟通. 6)赋予人与事以地位. 7)扩大上下沟通的政策“对话”. 8)执守社会规范,使人不敢轻易逾矩. 9)形成文化口味. 10)改变比较不重要的态度,疏导强固的态度. ●评价:对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持完全乐观的态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过高地估计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格”的放大器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1985年) 1、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它是现代社会举足轻重的社会机构. 2、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传媒信息、普及教育、参与政治、舆论监督. 3、特别强调人的现代化.将现代性人格定义为“移情性格”,即考察世事不限于个人狭隘经验,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工业化使人摆脱传统社会长期造成的惰性心理,勇于接受与自己以往的经验截然不同的新思想、新事物,关注个人经验范围以外的事情,敢于尝试社会赋予自身的新角色. 4、最重要的论点:大众传媒不仅能刺激“移情性格”的产生,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即在国民中普及此种人格,故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 (三)媒介塑造现代性人格(英格尔斯) 1、国家落后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状况,也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要求人的素质方面的改变. 2、英格尔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从心理学家角度提供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人(害怕革新,被动接受命运,敌视新观念,与外界隔绝等)的性格特质轻易不会改变,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现代化,培养皿中的现代化人格. 3、人的现代性形成与大众传媒的使用密切相关.传统人倾向于将大众传媒视为危险之物,认为它败坏了良好的风尚和道德,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因而抱有敌意;而现代人则愿意积极同信息来源保持接触.较现代的人对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较信任,不太现代的人则重视传统的消息来源.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现代人应当经常与大众传媒接触. (四)大众传媒的创新扩散功能 (罗杰斯《创新扩散》,1962;《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1966) 1、提出曾经是发展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创新∶扩散模式.他将传播视为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 2、创新的扩散过程包含四个环节:①创新发明;②扩散,即传播推广创新发明的渠道;③时间;④创新发明的对象:社会成员. 3、传播活动贯穿于创新扩散模式始终.首先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创新事物、采纳创新事物的方法、途径和利益等;其次传播是个人之间、领袖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可以用来劝服人们接受创新与变革,人们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讨论,最后做出决策;最后传播可用来成功地教授人们采用创新事物所必须具备的技术. 4、创新扩散“四阶段论”(1977):知晓、见解、决策、证实. 5、关于个人层次的现代化,他将大众传媒视为中心环节,五个投入环节(原因):读写能力、教育程度、社会地区、年龄和世界主义精神,经由大众媒介这个转换器的作用,即可产生五个产出环节(结果):移情性格、务实和治家的创造性、政治知识、成就冲动和进取心.
2023-09-02 09:59:521

传播学的演进及主要理论

传播学基本理论1、使用与满足理论2、创新与扩散理论3、议程设置理论4、沉默的螺旋5、枪弹论6、有限效果论7、适度效果论8、强大效果论9、两级传播论10、选择性因素理论11、符号互动论12、群体动力论13、语言话语分析14、实地调查法15、内容分析法16、网络传播时代17、线性传播模式18、报刊的四种理论19、内向传播理论20、人际传播理论21、组织传播理论22、大众传播理论23、把关人理论24、传播演进规律(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25、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关系26、传播的负面功能与潜在功能27、传播者把关的因素28、大众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29、知识沟理论30、教养理论31、第三者效果理论32、电视暴力效果33、社会学习理论34、新媒介环境的特征35、恐惧诉求理论36、信源的可信度37、预防接种理论38、说服理论及说服的四个技巧39、宣传的七种策略及应用40、社会顺从理论41、一面之词与两面之词
2023-09-02 10:00:001

传播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

你好的,我的回答如下,仅供参考传播学按范围可以主要分为5个部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主要从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来分析。(电影看的时间太久远了,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也许还可以从群体传播上联系联系,这部分你就自己弄吧) 人内传播: 1.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和客我(me),主我是自我意愿和行为主体,客我是社会期望及社会评价的代表。通俗点说,人的自我就是在“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和“社会对你的期望形象”之间互动形成的。结合电影,妈妈和女儿互换身体之后,虽然形象变了,但是两个人的自我没有变,拿变身后的女儿举例子,虽然她是一副成熟外表,但她在心里仍然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她以为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仍然是一个时髦的、拉风的、叛逆的歌手形象,所以,即使她变身后仍然穿着少女的衣服,奇形怪状的发型和少年化的语言举止。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们可以认识社会,同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认识自身,他们通过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个社会。当妈妈和女儿变身后,他们都通过不同的身份认识到了社会对自身的期待,比如变身后的女儿意识到妈妈原来有那么多的工作还有人际关系等等复杂的关系要处理,压力很大;妈妈也意识到女儿要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和朋友们的关系等等,从而更理解对方。 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也可称之为亲身传播,主要有语言传播,体态语传播,符号传播和信号传播。在人际传播中除了对方的语言,我们还可以从对方的神态、动作、服饰等得到有关对方的信息,从而判断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这一整套的判断标准是我们以往的社会经验和从大众媒介中学习到的经验的综合加工。比如,当提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时,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形象,在传播学中我们称之为“心理基模”(或框架或图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而妈妈和女儿变身后,我们看到的形象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穿的老气横秋,说话古板,这与我们的“心理基模”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因此才会导致了无论是她们的朋友还是路人,对她们两个都投去好奇的目光。
2023-09-02 10: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