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迁移理论有一些具体的流派

2023-09-11 03:42:56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迁移理论

注意事项: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横向迁移是难度类似的两种情境中的迁移,又称为水平迁移。即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例如,学生掌握圆锥体的计算公式之后,能推想出三棱锥、四棱锥的体积计算方式。横向迁移具有正迁移的效果,能起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关推荐

简述三种迁移理论

三种迁移理论有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1、关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理论,也称为关系转换说或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3、产生式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早期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3)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2023-09-02 23:02:481

当代的迁移理论有哪些

当代的迁移理论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和情境性理论。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和清晰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2、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发展而来。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3、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2023-09-02 23:03:141

什么是迁移理论

  这两个词是一个计算机和心理学结合的名词。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指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和动作组成的指令,即所谓的条件—活动规则。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J.R.安德森提出的。这一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22、关键期;23、埃里克森;24、对偶故事法;25、技能的学习;26、概括说;27、共同元素;28、150%;30、自我实现的需要
2023-09-02 23:03:362

迁移理论包括哪些

迁移理论包括以下几种:1、正向迁移:指之前所学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对新语言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例如两种语言共享相似的词汇或语法结构。2、负向迁移:指之前所学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对新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例如学习者在新语言中错误地使用之前所学过的语法结构或词汇。3、部分迁移:指之前所学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新语言学习产生部分影响的情况,例如两种语言虽然存在相似之处,但某些语言结构在不同语言中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4、转移:指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通过之前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将新语言学习的效果应用到其他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迁移理论是指在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时,之前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新语言学习和使用产生影响的一种理论。迁移理论认为,学习和使用新语言时,先前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新的语言材料,同时也可能对学习者新语言的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迁移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也提醒学习者需要注意前后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联系,正确评估和应用先前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对新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影响。
2023-09-02 23:03:431

学习迁移的理论.

【答案】:迁移理论包括早期的和当代的迁移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1)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指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任何一种心理官能都能进行训练,就像对肌肉训练一样,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2)相同要素说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由于骑自行车和骑摩托车在协调和操作方式上有相同因素,所以迁移就发生了.(3)概括说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1908年设计了水下击靶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迁移不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而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和原则.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情境中产生迁移.(4)关系说德国心理学家苛勒在1919年通过“小鸡(或幼儿)觅食”的实验进一步发展了概括说,他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一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当代迁移理论主要有:(1)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新知识发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2)建构主义的迁移观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新建构的学习强调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由于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主要反映在对知识的应用上,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要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标,就要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这样,学习迁移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在新条件下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023-09-02 23:04:021

迁移的理论学说

迁移是指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于迁移的理论学说主要有四种: 一是以洛克,詹姆斯和桑代克所认同的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官能之间越相似,则越容易发生迁移。例如,如果我们写字的速度越快的话,我们手的灵活程度就达到了一定的锻炼,所以我们在做其他需要用手来工作的事情时也会有所优势。 二是以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所认同的相同要素说,桑代克认为两种学习情境之间要发生迁移,那么两种情境之间一定要有相同的要素,且相同要素越多,则越容易发生迁移。后来,伍德沃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将相同要素说改成了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情境的迁移必须要有共同的成分。 三是贾德提出的概括化理论,他认为,a活动中的一般原则或理论能够全部或部分的运用到b活动中,所以,概括化程度越高则越容易发生迁移。后来,格式塔学派的迁移的关系理论和斯彭斯的转换理论证明了贾德的观点,后来这两个理论合称转换关系理论,认为对完形的顿悟就是迁移。 最后的一种是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理论。奥斯古德分别以刺激和反应从有到无,或无到有的关系生成了一个三维迁移的模型,用来解释刺激s和反应r对迁移的影响。 现代对迁移的一般研究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对一般迁移和对特殊迁移的研究,对新手和老手之间的问题研究,元认知和迁移的关系,以及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研究。
2023-09-02 23:04:101

迁移理论指的是什么?

所谓“为迁移而教”是指在教学中,贯彻知识的迁移意识,运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具备鲜活的生命力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做到条件化、熟练化。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迁移理论认为,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为普遍的东西比个别事实的知识更具有正迁移的可能性。幼儿在幼儿园所学的数学虽然是数学的初浅知识,但同样有它相应的基本结构──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即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幼儿弄清并掌握幼儿园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幼儿从整体上去掌握数学知识,去把握数理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其适应性才大,其迁移的可能性才大。反之,孤立地教给幼儿一些零散的知识,其迁移量就极其有限。比如,我在教幼儿学习“1和许多”时,从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将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通过小结,通过反复演示,让幼儿深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强调这是几,那是几,从而对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在喝牛奶时,就能说出我一口一口喝,就能把许多牛奶喝完,吃饼干时,就不会2块一吃,应该一块一块吃。
2023-09-02 23:04:171

迁移理论及基本观点

迁移理论及基本观点 这个问题你也还是去询问一下 你们的教授老师吧 或者说去图书馆寻找一下答案
2023-09-02 23:06:253

什么是迁移理论

  这两个词是一个计算机和心理学结合的名词。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指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和动作组成的指令,即所谓的条件—活动规则。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J.R.安德森提出的。这一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22、关键期;23、埃里克森;24、对偶故事法;25、技能的学习;26、概括说;27、共同元素;28、150%;30、自我实现的需要
2023-09-02 23:06:341

五大迁移理论口诀

五大迁移理论口诀是形同经关系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一种学习加强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反之,一种学习干扰即削弱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一般来说,迁移是由两种学习的刺激和反应的类似性而产生的。反应相同时两种学习的刺激越相似,越发生正迁移;反应不同时,刺激越相似,越发生负迁移。学习迁移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在课程设置、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注意学习迁移的作用。这里的迁移理论是指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是指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影响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传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共同因素说、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苛勒的关系理论。学习定势说考虑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所谓学习定势,就是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态度倾向。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地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就是学习定势的作用。先行学习为后继学习准备了迁移的条件,或使后继学习处于准备状态中,这就有利于迁移。在先行学习中改进学习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也能起到定势的作用,有利于学习迁移。
2023-09-02 23:06:441

教资迁移理论有哪些

教资迁移理论如下:三种迁移理论有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1、关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理论,也称为关系转换说或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3、产生式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早期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3)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2023-09-02 23:07:141

产生式迁移理论的例子及解释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这里,技能的产生式是指形如”如果……那么……“的规则,根据A. Newell和H. A. Simon的观点,人或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就是因为他们存储了一系列的产生式。在”如果……那么……“的形式中,前件也可以被称为”条件“,后件也可以被称为”动作“,所以产生式规则又被称为C-A规则。当代的迁移理论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和情境性理论。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和清晰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2、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发展而来。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3、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2023-09-02 23:07:421

阐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1)形式训练说,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2)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经验类化理论。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则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贾德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4)关系转换理论。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
2023-09-02 23:08:041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谁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这一理论代表了从认知的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2023-09-02 23:08:12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

【正确】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布鲁纳认为,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迁移就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负迁移则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错误地用于新事例。奥苏贝尔在意义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023-09-02 23:08:201

学习迁移的理论包括

迁移理论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和情境性理论。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和清晰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2、产生式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发展而来。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3、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2023-09-02 23:08:281

产生式迁移理论的理论分类

一类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al knowledge)“,一类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大体上,程序性知识对应于”怎么做“,而陈述性知识对应于”是什么“。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也就是说,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Anderson等设计了大量实验来验证他的迁移理论,但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仍停留于计算机模拟阶段。尽管如此,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含义还是十分明显。因两项任务共有的产生式数量决定迁移水平,因此要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以便为后继的学习做准备。此外,先前学习的内容必须有充分的练习,才易于迁移。
2023-09-02 23:09:011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指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应答时间:2021-0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9-02 23:09:175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贝尔)奥苏贝尔——美国心理学家,是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著有《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自我发展与人格失调》、《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观》、《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其中,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如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和稳定性则是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2023-09-02 23:09:341

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发生与什么有关

与地理环境,政治因素,战争因素有关
2023-09-02 23:09:563

西门子公司的员工培训思考题中什么是学习效果的迁移原理?结合学习立方体模型

学习迁移是指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影响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传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共同因素说、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苛勒的关系理论。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一种学习加强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反之,一种学习干扰即削弱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一般来说,迁移是由两种学习的刺激和反应的类似性而产生的。反应相同时两种学习的刺激越相似,越发生正迁移;反应不同时,刺激越相似,越发生负迁移。学习迁移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在课程设置、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注意学习迁移的作用。
2023-09-02 23:10:041

迁移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陆益龙在他的文章中有此介绍: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E. G. Ravenstein)在十九世纪提出了一种人口移动理论,他把社会中人口迁移的规律概括为这样几条法则:1)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距离的迁移是迁往大的工商业中心。相对于一个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距离越近,迁入的移民人数越多,相反,距离越远,迁入的移民越少,移民人数与距离成反比关系;2)迁移常常是阶段性迁移。就一个城镇来说,首先是其周围农村地区的人迁入进来,然后,距离较远的农村地区的移民又逐渐迁入到城镇周围的农村地区;3)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同时并存,但净人口迁移流通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一般情况下,迁移到一个地区的移民,也还有反向迁移的存在;4)女性人口在短距离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5)交通、通讯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迁移率;6)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学者李(E.S. Lee) 在莱温斯坦的理论基础上,对迁移规律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模式。他把迁移定义为人们的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变更。他认为,与人们的迁移行动有关,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与迁移的目的地有关的因素;二是与迁移的原住地有关的因素;三是与介于迁移目的地和原住地之间的因素,四是与迁移者个人有关的因素。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有利于迁移的正的因素(+),和不利于迁移的负的因素(-)以及不起作用的中性因素(0),正负因素的较量和综合,促成最后的迁移行动。 李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进一步提出人口迁移主要有这样一些规律:1)人口迁移的规模因两地之间的差别大小而变化,两地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别越大,人口迁移的规模也将越大。例如农村与城市之间,社会结构差别较大,迁移量也就较大。2)迁移规模因人口群体的结构和特征而有所不同。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群体的迁移量是不同的。大规模的人口向一个方向或目的地迁移形成一种迁移流。3)中间的障碍与迁移量有直接关系。4)当一种大的迁移流形成之时,必然会产生一种反向迁移流,也就是某一迁出地在大量人口迁出之后,其它地区的人口由会迁入进来作补偿。人口迁移规模随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化。经济繁荣时期,人口迁移规模较大,而经济衰退时期,人口的迁移量较小。5)除了特殊强制之外,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迁移率随着时间的推延而不断增长。6)随着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迁移规模和迁移率也在发生变化。参考资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hfz/1019025.htm
2023-09-02 23:10:14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答案】:C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023-09-02 23:10:231

为什么要“为迁移而教”?

所谓“为迁移而教”是指在教学中,贯彻知识的迁移意识,运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具备鲜活的生命力的一种方法。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做到条件化、熟练化。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迁移理论认为,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为普遍的东西比个别事实的知识更具有正迁移的可能性。幼儿在幼儿园所学的数学虽然是数学的初浅知识,但同样有它相应的基本结构──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即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幼儿弄清并掌握幼儿园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幼儿从整体上去掌握数学知识,去把握数理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其适应性才大,其迁移的可能性才大。反之,孤立地教给幼儿一些零散的知识,其迁移量就极其有限。比如,我在教幼儿学习“1和许多”时,从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将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通过小结,通过反复演示,让幼儿深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强调这是几,那是几,从而对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在喝牛奶时,就能说出我一口一口喝,就能把许多牛奶喝完,吃饼干时,就不会2块一吃,应该一块一块吃。
2023-09-02 23:10:301

产生式迁移理论的理论内容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这里,技能的产生式(production)是指形如”如果……那么……“的规则,根据A. Newell和H. A. Simon的观点,人或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就是因为他们存储了一系列的产生式 。在”如果……那么……“的形式中,前件也可以被称为”条件(condition)“,后件也可以被称为”动作(action)“,所以产生式规则又被称为C-A规则。产生式迁移理论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空间,二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技能。根据问题空间假说,迁移是通过问题空间的类比实现的,即通过将已掌握的问题空间与新问题的问题空间相匹配,将原问题空间中的算子、关系或路径等匹配或迁移到未知的目标系统中相应的算子、关系或路径上去。在认知技能方面,从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主要依赖于两任务的共有成分量,而这种共有成分的量是以产生式系统来考察的。具体说,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产生式法则来描述两任务含有的共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两个情境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两情境有产生式的交叉、重叠,就可以产生迁移。
2023-09-02 23:10:511

下列属于迁移理论的是()。①形式训练②相同要素说③概括化理论④多元智力理论

【答案】:A多元智力理论属于智力理论,不是迁移理论。①②③属于迁移理论。
2023-09-02 23:11:041

莱温斯坦(Ravenstein)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主要有哪些观点?

莱温斯坦把社会中人口迁移的规律概括为这样几条法则:1)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距离的迁移是迁往大的工商业中心。相对于一个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距离越近,迁入的移民人数越多,相反,距离越远,迁入的移民越少,移民人数与距离成反比关系;2)迁移常常是阶段性迁移。就一个城镇来说,首先是其周围农村地区的人迁入进来,然后,距离较远的农村地区的移民又逐渐迁入到城镇周围的农村地区;3)迁移流与逆向迁移流同时并存,但净人口迁移流通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一般情况下,迁移到一个地区的移民,也还有反向迁移的存在;4)女性人口在短距离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5)交通、通讯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迁移率;6)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的因素。
2023-09-02 23:11:272

什么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023-09-02 23:12:104

关系转换理论的关系转换理论的概述

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代表人物是苛勒(W.Kohler)。  苛勒(Kohler,W.,1929)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 他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比较其相对关系(把在前一种情景中学会的关系即“食物总是在颜色较深的纸下面”迁移到后一种情景中,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苛勒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苛勒认为,人们越能发现事物之间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2023-09-02 23:12:251

如何理解产生式迁移理论及其训练?

产生式迁移理论及其训练的理解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根据问题空间假说,迁移是通过问题空间的类比实现的,即通过将已掌握的问题空间与新问题的问题空间相匹配,将原问题空间中的算子、关系或路径等匹配或迁移到未知的目标系统中相应的算子、关系或路径上去。制度须知在认知技能方面,从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主要依赖于两任务的共有成分量,而这种共有成分的量是以产生式系统来考察的。用相同或相似的产生式法则来描述两任务含有的共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两个情境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两情境有产生式的交叉、重叠,就可以产生迁移。
2023-09-02 23:12:391

认知迁移理论是什么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它是由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2023-09-02 23:12:561

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最早由谁提出

是布鲁纳,奥苏贝尔的是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023-09-02 23:13:072

如何理解产生迁移理论及其训练

产生迁移理论是指学习迁移理论。两种学习之间相似的成分越多,越有可能产生迁移。比如:从对正方形面积的估算迁移到对长方形面积的估算,两种图形的相似成分较多,迁移越容易发生。产生式迁移理论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空间,二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技能。根据问题空间假说,迁移是通过问题空间的类比实现的,即通过将已掌握的问题空间与新问题的问题空间相匹配,将原问题空间中的算子、关系或路径等匹配或迁移到未知的目标系统中相应的算子、关系或路径上去。在认知技能方面,从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主要依赖于两任务的共有成分量,而这种共有成分的量是以产生式系统来考察的。具体说,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产生式法则来描述两任务含有的共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两个情境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两情境有产生式的交叉、重叠,就可以产生迁移。
2023-09-02 23:13:141

心理学中较有影响的迁移理论有哪些

早期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说”,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格式塔关系理论”,奥斯古德的“迁移的逆向曲面模型” ;六七十年代的“能理论”,布鲁纳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的理论,认知迁移理论,鲁宾斯坦的迁移理论;近年来的“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迁移理论”。详细内容请查阅《教育心理学》
2023-09-02 23:14:112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答案】:C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后来又被吴伟士修改为共同成分说,这种理论认为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着相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2023-09-02 23:14:191

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

【答案】:B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2023-09-02 23:14:261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2023-09-02 23:14:341

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

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相同要素说。拓展资料如下: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这种相同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的相同。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在当时的教育界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使学校脱离了那种在形式训练说影响下不考虑实际生活只注重所谓的形式训练的教学状况,在课程方面开始注意重视应用学科,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但桑代克所提出的相同元素实际是从联结主义的观点出发的,只是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一对一的对应,即所谓的共同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未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变化过程,因此未能深刻揭示出迁移的真正实质。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思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当前后两种学习存在着相同的要素时,前一种学习上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后一种学习上,使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相同要素即相同联结,学习迁移即相同要素的转移,因此,相同要素说实际上就是相同联结说。
2023-09-02 23:14:411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答案】:C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2023-09-02 23:15:081

试论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 迁移与教学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相同要素说);2、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情境性理论);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023-09-02 23:15:17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谁提出的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贝尔。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 1918~2008)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39)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后又获布兰代斯大学医学博士(1943)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1950)学位。1950-1974年任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1975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与大学中心教授,1978年退休为名誉教授。后开办诊所,任精神病医生。曾获桑代克奖。奥苏贝尔于1968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023-09-02 23:15:251

哪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

迁移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迁移是一种具体而个体化的现象。根据这种理论,迁移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所面临的具体环境和个人因素。这包括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学习机会、语言使用频率等因素。个体的语言背景、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也会对迁移产生影响。因此,理解迁移需要考虑个体的特点和经历,并将其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分析。
2023-09-02 23:15:481

简述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

简述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如下:形式训练说是一般迁移,形式训练说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某些官能如果受到训练,就自动地强化了其他官能的作用。形式训练说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而受到怀疑和批判。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的重要。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官能的材料。但在20世纪初以后形式训练说不断遭到来自心理学实验结果的驳斥。詹姆斯用记忆实验证明,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活动中,不相似的学习活动之间却无迁移现象。现代迁移理论的特点:就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研究来看,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而现代的迁移研究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较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的探讨,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这促讲了迁移研究的深化。迁移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2023-09-02 23:15:551

迁移的什么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

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提出的与相同要素说相对立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
2023-09-02 23:16:521

迁移的心理学

■ 迁移与教学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相同要素说);2、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情境性理论);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023-09-02 23:17:032

产生式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产生式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教材教学结构、加强基本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注重认知结构的系统化。1、提供科学的教材教学结构。认知结构是来源于教材的学问结构转化,好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对学问的运用迁移,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有科学学问结构的教材。2、加强基本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学生把握一般的定义定理是为一般的迁移打基础。因为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不仅构成认知结构的框架,而且对新的学习起固定作用的观念。3、注重认知结构的系统化。中专数学教材中的学间体系是以章节为单元的,小的章节只代表了某些学问点。在教学构成中,留意引导学生在理解把握是十点的基础上,要学会比较和归纳,使学问点系统化,网络化,寻求出学问点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认知结构的系统化。产生式迁移理论:1、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思维的适应性控制(ACT)理论的扩展,是美国心理学家J.R.Anderson(安德森)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2、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这里,技能的产生式(production)是指形如“如果……那么……”的规则,根据A.Newell和H.A.Simon的观点,人或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就是因为他们存储了一系列的产生式。3、在“如果……那么……”的形式中,前件也可以被称为“条件(condition)”,后件也可以被称为“动作(action)”,所以产生式规则又被称为C-A规则。
2023-09-02 23:17:18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 B.相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认知结构说 正确答案:B
2023-09-02 23:18:021

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并促进迁移

■ 迁移与教学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相同要素说);2、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情境性理论);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023-09-02 23:18:122

三维迁移理论(迁移理论)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三维迁移理论,迁移理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于1968...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三维迁移理论,迁移理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于1968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2、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023-09-02 23:18:20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迁移理论。

正确答案:B解析:官能心理学提出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论由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伯尔。
2023-09-02 23:1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