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心得400字

2023-09-11 16:42:43
共3条回复
CarieVinne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编辑本段]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求采纳

【在网上复制下来的,不是我写的】

黑桃云

在我们六年级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了。

今天我们就有一节心理健康课。课题的题目是“和爸爸妈妈做朋友”。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怎么能跟爸爸妈妈做朋友呢?爸爸是工作太忙。妈妈呢,每次还没跟他说几句话就因为种种矛盾就吵了起来,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我们在课上还进行了选择,其中有一条是这样问的:心里如果有秘密,最想跟谁说。里面有好几个,有老师,家长,好朋友等等!我们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好朋友。为什么有了事情不跟最亲的父母去说呢?这就不难发现有些家长根本就不理解我们,我们如果给他们说了,他们又不跟我们的观念一样。同学们都这么认为只要父母能理解我们就是最好的了。

比方说我的妈妈,我在吃饭的时候给她说我们学校发生的事情,她不是不说话就说行了行了,烦不烦赶紧吃饭吧!可来到学校我们就可以给好朋友们开开心心的聊!不是说家长不爱我们,只是在理解我们那就更好了。这节心理健康课可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真好

再也不做稀饭了

第一:社交恐惧;

第二:心理依靠;

抓住点分析问题!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做如下定义: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023-09-03 08:02:224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并能及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缺点;二是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和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身体受伤时,人们知道要看医生、吃药,可是人们却忽视了心理疾病,现在,青少年很容易发生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疾百患,而且指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研究证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心理状况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对家庭、社会安全有着极大影响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人群中有86.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病人象患有感冒的病人一样普遍。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再看,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提高,学生厌学、离家出走、偷窃、抢劫等极其严重的事情常有发生,这与他们的不健康心理都有着密切关系。
2023-09-03 08:03:121

心理健康的理解

心理健康的理解如下: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2、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2023-09-03 08:03:301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2023-09-03 08:03:484

什么是心理健康?

键词:心理健康 成才 心理调节 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2023-09-03 08:04:312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

这个一般包括的就多了呢
2023-09-03 08:04:412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平衡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定义可能因个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心理健康:1. 认知能力: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清晰、准确地感知、理解和处理信息。他们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外部环境。2. 情感稳定:个体在情感体验和表达方面能够保持稳定和适度。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焦虑、抑郁或愤怒。3. 自我意识:个体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愿意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他们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为自己设定适当的目标和期望。4. 行为适应:个体在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能力。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5. 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能够建立和维护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信任、尊重和理解,同时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同理心和关爱。6. 弹性和适应性: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变化时,能够保持弹性和适应性。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总之,心理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平衡和适应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挑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023-09-03 08:04:582

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2、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重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2023-09-03 08:05:191

心理健康是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其意志品质的特点是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不任性。此外,心理健康的人,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交往中亦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应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造成长期影响。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可以经常吃饭、外出旅游。与同事、同学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安全感,并消除孤独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健康
2023-09-03 08:05:4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情感、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态。心理健康包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认知、情感反应、心理应对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一个心理健康良好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的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健康良好的人能够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这有助于个体在学业、工作和社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健康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心理健康良好的人能够更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健康
2023-09-03 08:05:581

什么叫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2,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3,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4,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的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5,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2023-09-03 08:06:184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且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了解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能够接受自己,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二、自我学习、独立生活具备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能从经验中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三、情绪稳定、有安全感情绪基本稳定、积极、可控,有安全感。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并保持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能从人际互动中体验情绪情感。五、角色功能协调统一能够基本履行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角色规定,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等特征。六、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能保持接触现实环境,能接受现实并积极应对,能正确面对并克服困难。以此标准为依据,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诊断。若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若自己不能处理好心理问题,就要及时地求助,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
2023-09-03 08:06:293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2023-09-03 08:06:391

心理健康的含义?

有一定幸福感 觉得生活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2023-09-03 08:06:567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怎么才能算是真正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这些问题,本文将做介绍分析。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六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行动自觉果断、人际关系和谐、行动自觉果断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的自我观等。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来访者这一条都具备。通过说话、察言观色便很容易确定来访者智力是否正常。一般不需要进行心理测验。   2)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与这一条相对立的是喜怒无常。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说他们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3)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别人理解自己。因而,无论他或她在哪个单位,和本单位的同学、同事关系都很融洽;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很亲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   4)行动自觉果断: 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便果断地采取决定,不盲目、不犹豫、把自己的决定贯彻如一,决不是说是一样而做又是一样。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决定,而是说不能轻易地改变决定。   5)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热爱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爱学习,如爱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把学习看作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爱工作,不仅按时上下班,而且创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分担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乐事。   6)正确的自我观 :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正确的自我观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有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去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   心理健康除了上述六个判断标准,还有十个构成要素不容忽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
2023-09-03 08:07:361

心理健康包括哪三个方面?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健康人,其标志不仅仅是身体、生理上的健康,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肌体健康的概念并不陌生,而心理健康就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有过许多论述,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正常的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应具有健康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基础。协调的人际关系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态度真诚,善于理解他人的需要,而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友情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较全面地了解社会条件、自觉地遵守社交规范,而且对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适度的评价,才能有效地达到社会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作出贡献。
2023-09-03 08:07:52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稳定和适应性,它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情绪的稳定、行为的适应性、人际交往的质量、生活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是指根据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的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下面是比较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异同点:1.目标对象不同: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的评估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成人心理健康标准的评估对象则是成年人。2.评估内容不同: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估内容更加注重学业和社交方面的表现。而成人心理健康标准更加注重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3.评估指标不同: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稳定等方面,而成人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工作能力、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举例说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通常关注以下指标:学习能力: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如自我管理、学习技巧、动机和兴趣等。社交能力:学生是否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如同学、老师、父母等。情绪稳定: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如面对挫折、压力和情绪波动等。成人心理健康标准通常关注以下指标:工作能力:成年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如自我管理、工作技巧、动机和兴趣等。人际关系:成年人是否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如同事、家人、朋友等。自我价值:成年人是否有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如自我肯定、目标设定、自我实现等。总之,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和成人心理健康标准有一些不同
2023-09-03 08:08:021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2023-09-03 08:08:252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行为协调;5、人际关系适应;6、反应适度;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具体标准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023-09-03 08:08:351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
2023-09-03 08:08:451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心理健康定义: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vemental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②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③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④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⑤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⑥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①有幸福感和安定感;②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③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④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⑤人格统一和调和;⑥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⑦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⑧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以上的心理健康定义,是与心理障碍和疾患相对而言的。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有一个不断修正、完善过程。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良好的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2023-09-03 08:09:069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1)智力在常态曲线内及对客观事物能作正常反映的超常者,即智商在90以上者; (2)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相符; (3)情绪积极稳定,与情境一致;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能适应社会,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协调、适应; (6)行为反应适度; (7)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2023-09-03 08:09:362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

就是心理积极 阳光 看什么事情 有积极的一个方面的呢
2023-09-03 08:09:462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如需测试心理,推荐选择咨询测测旗下运营快乐测测APP。【了解更多星座心理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的方面有: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个人现状,知道个人长处和短处,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相关信息,推荐使用测测app。测测内已入驻上万名专业的心理、星座达人,专注于为用户答疑解惑,疏导心境。平台认证达人拥有心理、星座等相关专业知识及相应证书,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4小时为测测用户提供服务。
2023-09-03 08:09:53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价值观。能让你更豁达的面对生活,良好的心态,能让身边人如沐春风,会有更多朋友
2023-09-03 08:10:09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这个很多的吧 每个学校会有差别的吧
2023-09-03 08:10:412

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1、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2、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3、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2023-09-03 08:11:101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你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在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是他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
2023-09-03 08:11:405

心理健康课程有哪些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0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特别是在一些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应注重采取心理卫生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02具体做法是:1,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心理压力,放松心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与同学和谐相处;2.改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3.加强锻炼,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师生良好沟通关系,合理作息,建立自尊与自信;4.引导学生发展良性情感关系;5.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与性健康教育;6.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防止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03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还包括心理咨询:针对那些有“问题”和学校适应困难的儿童少年,其次是家长与教师。开展学校咨询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心理发育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难问题,克服由此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04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还包括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是一种对理论与操作要求很高的心理治疗技术,可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心理行为矫治方法进行干预。
2023-09-03 08:12:202

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正常和良好的状态。它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还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提升。因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如下:1.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心理和身体是相互关联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反之亦然。例如,长期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而身体健康的改善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改善。因此,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2. 心理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进而取得成功。3. 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睦的保证。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心理健康的状况也会影响家庭关系。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家庭和睦和亲情关系。4. 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来源。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这是因为心理健康可以让人更加乐观、积极和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例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运动、艺术和其他形式的治疗来促进心理健康。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保持健康的心态。
2023-09-03 08:12:312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开心就好
2023-09-03 08:12:443

结合自己的经历 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破,放下,才会自在,建议可以读一读佛经,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2023-09-03 08:13:185

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认识现实环境。 4、接受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学习和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学习和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学习和工作更有成效。 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的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常常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落后。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023-09-03 08:13:48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收集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免费提供给大家交流参考,感谢原作者的总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2023-09-03 08:13:58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2023-09-03 08:14:253

什么是心理健康

乐观,积极向上的就是健康的。
2023-09-03 08:14:375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吱呀
2023-09-03 08:14:571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并能及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缺点;二是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和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身体受伤时,人们知道要看医生、吃药,可是人们却忽视了心理疾病,现在,青少年很容易发生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疾百患,而且指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研究证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心理状况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对家庭、社会安全有着极大影响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人群中有86.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病人象患有感冒的病人一样普遍。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再看,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提高,学生厌学、离家出走、偷窃、抢劫等极其严重的事情常有发生,这与他们的不健康心理都有着密切关系。
2023-09-03 08:15:451

什么是心理健康

经过查阅资料得知,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同时,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身体受伤时,人们知道要看医生、吃药.可是,人们却忽视了心理疾病.现在,青少年很容易发生心理疾病.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常心理疾病表现在: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心胸狭窄,有的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有的人敏感多疑,还有的人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孩子应具备5个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了,我们才能健康的生活、快乐的学习,才能与同学们友好相处,才能开心的成长.
2023-09-03 08:16:03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安宁,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并能及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缺点;二是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和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理健康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释: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保持安定、乐观、并充满活力,能够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工作方式去适应各种外部环境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心理都不会失去平衡,并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对各种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充分发挥身心健康的潜能,积极地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可用“三良好”来衡量: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关系良好。总之,心理健康的人是能保持镇静的情绪,坚强的性格。较高的智能,适度的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行为和愉快和谐的情绪。
2023-09-03 08:16:153

什么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除了疾病而言,还应该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关系,良好的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跟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情况,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灵统一、和谐,能够适应好社会环境,并且使人发挥到最好的功能。
2023-09-03 08:16:444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2023-09-03 08:17:1415

什么是心理健康

键词:心理健康 成才 心理调节 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2023-09-03 08:17:432

心理健康是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其意志品质的特点是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不任性。此外,心理健康的人,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交往中亦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应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造成长期影响。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可以经常吃饭、外出旅游。与同事、同学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安全感,并消除孤独感。
2023-09-03 08:17:531

什么是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1、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2、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重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2023-09-03 08:18:23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就是,让一个人,有心里素质太差上有要提高
2023-09-03 08:18:3410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编辑本段]心理健康的深层次了解: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 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编辑本段]心理健康包括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023-09-03 08:19:212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定义

心里健康教育是指对大众进行心里健康辅导,目的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为提高个体、群体、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2023-09-03 08:19:327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2023-09-03 08:20:134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介绍如下: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发育水平和同龄人相比,在正常误差范围内,先天智力发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无从谈起;2、情绪良好:表示经常性的愉快、开朗、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过来;3、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因人际关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稳定和相对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要拥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等;4、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达到自我进步和奉献社会的协调统一;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简而言之是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偏差,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2023-09-03 08: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