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无线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023-09-11 21:51:33
共1条回复
小教板

未来:无线传感器的国产化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兴起,各种3G、WIFI等方式的兴起,可以说给无线传感器的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机。无线传感器应该凭借着机会,加快自身发展的国产化、网络化。

一是提高民企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首先,依靠自身传统的技术和装备手段保证自身的份额,同时利用中小企业的联动性,整合发展。提速学习核心技术,争取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打破国外厂商在无线传感器上的垄断地位。

二是抓住物联网等新型产业的兴起,争取自身在无线物联网发展中获得一个较高的地位。目前,我国在无线传感器上的发展已经在日益增长,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虽然在整体上的档次还不如国外技术,但我国企业能依托外资企业在过发展的契机,结合各种高端科技,将发展滞后的无线物联网技术顺利推进,加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提升无线物联网的国产化。同时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三是提高国产传感器的发展技术和制造工艺,使得国有企业能占有稳定的份额,减少价格劣势,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技术总体上跟不上国外发展的前提下,仍然不会被巨大的价格打入冷宫,使得大多数无线传感器企业可以购买到全新的设备,在新技术和新工艺上也能慢慢追赶上外资企业的步伐。

无线传感器

相关推荐

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如下: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有紧密性,敏感性,互通性 。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组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这些装置使用传感器协作地监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环境状况(比如温度、声音、振动、压力、运动或污染物)。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最初起源于战场监测等军事应用。而现今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应用于很多民用领域,如环境与生态监测、健康监护、家庭自动化、以及交通控制等。所谓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部署在作用区域内的、具有无线通信与计算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的能根据环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务的分布式智能化网络系统。传感器网络特点传感网络的节点间距离很短,一般采用多跳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传感器网络可以在独立的环境下运行,也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到Internet,使用户可以远程访问。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理念。
2023-09-03 12:01:101

五种常见的传感器

五种常见的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型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无线传感器可应用在很多需要无线连接和数据跟踪的地方。2、光敏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等。它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光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太阳能草坪灯、照相机、监控器、声光控开关、摄像头等电子产品的自动控制领域。3、生物传感器: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可广泛应用。4、电磁传感器: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主要是针对测速齿轮而设计的发电型传感器,将被测量在导体中感生的磁通量变化,转换成输出信号变化。这种传感器除了具备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大的输出信号外,而且有很强的转速检测范围。5、温度传感器: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温度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彩电、切换式电源、热水器、电冰箱、空调、汽车等领域。
2023-09-03 12:01:361

无线电传感器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无线电传感器可以测量的物理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温度: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例如热电偶、热敏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压力:使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压力,例如微型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振动式压力传感器等。质量和重量:使用重量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例如荷重传感器和挂钩秤等。流量:使用流量传感器来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量,例如旋转鼓式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等。水位:使用水位传感器来测量液体的水位,例如压阻式水位传感器和磁簧式水位传感器等。光强度和颜色:使用光度计和色度计来测量光强度和颜色,例如光电传感器和光谱仪等。湿度:使用湿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例如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和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等。振动和加速度:使用振动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振动和加速度,例如加速度计和振动传感器等。
2023-09-03 12:02:311

无线倾角传感器有哪些用途?

无线倾角传感器可以用于以下用途:1. 工业自动化:用于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物流设备等的姿态控制和监测。2. 建筑工程:用于建筑物的倾斜监测和结构安全评估。3.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卫星、导弹等的姿态控制和导航。4. 能源领域:用于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等的姿态控制和监测。5. 交通运输:用于车辆、船舶等的姿态控制和安全监测。6. 医疗领域:用于手术机器人、康复设备等的姿态控制和监测。7. 环境监测:用于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8. 智能家居: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姿态控制和监测。
2023-09-03 12:02:5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缺点

一、优点(1) 数据机密性数据机密性是重要的网络安全需求,要求所有敏感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都要保证其机密性,不得向任何非授权用户泄露信息的内容。(2)数据完整性有了机密性保证,攻击者可能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但接收者并不能保证其收到的数据是正确的,因为恶意的中间节点可以截获、篡改和干扰信息的传输过程。通过数据完整性鉴别,可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任何改变。(3) 数据新鲜性数据新鲜性问题是强调每次接收的数据都是发送方最新发送的数据,以此杜绝接收重复的信息。保证数据新鲜性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重放(Replay)攻击。二、缺点根据网络层次的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容易受到的威胁:(1)物理层:主要的攻击方法为拥塞攻击和物理破坏。(2)链路层:主要的攻击方法为碰撞攻击、耗尽攻击和非公平竞争。(3)网络层:主要的攻击方法为丢弃和贪婪破坏、方向误导攻击、黑洞攻击和汇聚节点攻击。(4)传输层:主要的攻击方法为泛洪攻击和同步破坏攻击。扩展资料:一、相关特点(1)组建方式自由。无线网络传感器的组建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组建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组建成功之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网络内部进行。(2)网络拓扑结构的不确定性。从网络层次的方向来看,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变化不定的,例如构成网络拓扑结构的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增加或者减少,网络拓扑结构图可以随时被分开或者合并。(3)控制方式不集中。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把基站和传感器的节点集中控制了起来,但是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控制方式还是分散式的,路由和主机的功能由网络的终端实现各个主机独立运行,互不干涉,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强度很高,很难被破坏。(4)安全性不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无线方式传递信息,因此传感器节点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入侵,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损坏,大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都是暴露在外的,这大大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二、组成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节点、传感网络和用户这3部分。其中,节点一般是通过一定方式将节点覆盖在一定的范围,整个范围按照一定要求能够满足监测的范围。传感网络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将所有的节点信息通过固定的渠道进行收集,然后对这些节点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计算,将分析后的结果汇总到一个基站,最后通过卫星通信传输到指定的用户端,从而实现无线传感的要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传感器网络
2023-09-03 12:03:021

如何使用无线倾角传感器?

使用无线倾角传感器通常需要螺母将其固定在需要监测的物体上,并根据传感器的说明书进行安锐云平台配置。一旦安装完成,传感器会自动监测物体的倾斜角度,并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接收设备。安锐测控云平台接收实时监测数据,并发出告警,提醒工程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或维修。
2023-09-03 12:03:171

无线网卡属于传感器吗

无线网卡属于传感器。无线网卡模块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一环,将网络层(顾名思义)和感知层(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等)连接起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且不断发展的,且该网络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这些节点部署在桥梁、管道等不同区域,节点不断地检测周边环境,例如热、温度、湿度、红外、光等信息获取温度、湿度、光、声音、震动等信号,并利用无线信号通过一跳或多跳路由将传感数据发送到基站,多节点协作,完成对目标区域的监测、采集、处理和传输,并及时将结果告知用户。
2023-09-03 12:03:251

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

(1)能量优先传统路由协议在选择最优路径时,很少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有限,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期成为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了节省通信能量,通常采用多跳的通信模式,而节点有限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使得节点不能存储大量的路由信息,不能进行太复杂的路由计算。在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基本问题。(3)以数据为中心传统的路由协议通常以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和路由的依据,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量节点随机部署,所关注的是监测区域的感知数据,而不是具体哪个节点获取的信息,不依赖于全网唯一的标识。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到少数汇聚节点的数据流,按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数据通信模式和流向等,以数据为中心形成消息的转发路径。(4)应用相关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数据通信模式不同,没有一个路由机制适合所有的应用,这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相关性的一个体现。设计者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针对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的上述特点,在根据具体应用设计路由机制时,传感器网络需满足一定的路由机制。
2023-09-03 12:03:5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TinyOS的目录

第1章 绪论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 2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特征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 8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操作系统的需求 81.2.2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 101.3 TinyOS操作系统概述 131.3.1 设计理念 141.3.2 技术特点 151.3.3 体系结构 161.3.4 版本说明 171.4 与其他WSN操作系统的比较 201.5 本书章节安排 24第2章 开发环境 262.1 TinyOS 2.1在Windows中的安装 262.1.1 搭建Java环境 272.1.2 安装Cygwin平台 302.1.3 安装平台交叉编译器 342.1.4 安装TinyOS源码与工具包 362.1.5 安装Graphviz图形工具 382.2 其他安装方法 392.2.1 在Ubuntu 9.10中的安装 392.2.2 使用RPM包的手动安装 412.2.3 TinyOS 1.x升级到TinyOS 2.x 422.2.4 使用CVS更新TinyOS 2.x文件 462.3 TinyOS安装后的测试 472.3.1 TinyOS文件概览 472.3.2 检查运行环境 482.3.3 仿真测试 492.4 程序的编译和下载 502.4.1 代码编辑工具 502.4.2 编译程序 522.4.3 USB串口驱动 532.4.4 下载程序 542.5 本章小结 57第3章 nesC编程语言 583.1 nesC语言简介 583.2 nesC语言规范 593.2.1 接口 613.2.2 组件 623.2.3 模块及其组成 653.2.4 配件及其组成 683.3 基于nesC语言的应用程序 733.3.1 nesC应用程序简介 733.3.2 Blink实例 773.3.3 BlinkSingle实例 823.3.4 移植TinyOS 1.x代码到2.x 863.4 nesC程序运行模型 883.4.1 任务 883.4.2 内部函数 913.4.3 分阶段作业 923.4.4 同步与异步 943.4.5 原子性代码 953.4.6 无线模块的开启过程 963.5 编程约定 983.5.1 通用约定 983.5.2 软件包 983.5.3 语法约定 993.5.4 TinyOS约定 1013.6 可视化组件关系图 1033.7 本章小结 104第4章 基本操作 1064.1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1064.1.1 主动消息概述 1064.1.2 通信接口和组件 1074.1.3 消息缓存抽象 1094.1.4 通过无线电发送消息 1104.1.5 通过无线电接收消息 1174.2 节点与PC的串口通信 1194.2.1 信息源和端口测试 1194.2.2 基站和监听工具 1214.2.3 MIG消息接口生成工具 1234.2.4 SerialForwarder和其他信息源 1264.2.5 发送信息包到串口 1294.2.6 基于printf库的打印调试 1304.2.7 常见的串口通信故障 1334.3 传感 1344.3.1 传感简介 1344.3.2 Sense实例 1354.3.3 Oscilloscope实例 1384.4 存储 1404.4.1 存储简介 1404.4.2 配置数据的存储 1414.4.3 日志数据的存储 1464.4.4 大数据块的存储 1484.5 本章小结 149第5章 系统内核 1515.1 硬件抽象架构 1515.1.1 架构简介 1515.1.2 不同层次抽象的结合 1545.1.3 横向分解 1555.1.4 微处理器抽象 1565.1.5 HIL抽象级别 1565.2 任务和调度 1575.2.1 任务简介 1575.2.2 TinyOS 1.x的任务和调度器 1575.2.3 TinyOS 2.x的任务 1595.2.4 TinyOS 2.x的调度器 1605.2.5 调度器的替换 1625.2.6 调度器的具体实现 1655.3 系统启动顺序 1685.3.1 启动顺序简介 1685.3.2 TinyOS 1.x的启动顺序 1685.3.3 TinyOS 2.x的启动接口 1695.3.4 TinyOS 2.x的启动顺序 1705.3.5 系统启动和软件初始化 1745.4 资源仲裁 1755.4.1 资源简介 1755.4.2 资源类型 1765.4.3 资源仲裁 1785.4.4 共享资源的应用实例 1835.5 微控制器的电源管理 1875.5.1 微控制器电源管理简介 1875.5.2 TinyOS 1.x的电源管理 1885.5.3 TinyOS 2.x的电源管理 1895.5.4 外围设备和子系统 1915.6 外围设备的电源管理 1915.6.1 外围设备电源管理简介 1915.6.2 电源管理模型 1925.6.3 显式电源管理 1935.6.4 隐式电源管理 1965.7 串口通信 1995.7.1 串口通信协议简介 1995.7.2 串口协议栈的实现 2005.7.3 串口协议栈的抽象 2075.8 本章小结 207第6章 平台与仿真 2106.1 平台 2106.1.1 平台简介 2106.1.2 底层I/O口 2116.1.3 新平台的建立 2156.1.4 CC2430平台的移植 2236.2 编译系统 2266.2.1 编译系统简介 2266.2.2 自定义编译系统 2276.2.3 makefile入门 2286.2.4 编写Makefile文件 2306.2.5 编译工具 2326.3 TOSSIM仿真 2336.3.1 TOSSIM简介 2336.3.2 仿真编译 2346.3.3 基于Python的仿真 2376.3.4 调试语句 2396.3.5 网络配置 2426.3.6 变量的观察 2506.3.7 注入消息包 2536.3.8 C++接口 2566.3.9 gdb调试 2586.4 本章小结 261第7章 网络协议 2627.1 分发协议 2627.1.1 分发协议简介 2627.1.2 相关接口和组件 2637.1.3 EasyDissemination实例 2657.1.4 Drip库和DIP库 2697.2 汇聚协议 2767.2.1 汇聚协议简介 2767.2.2 相关接口和组件 2777.2.3 CTP协议 2797.2.4 CTP实现 2817.2.5 EasyCollection实例 2877.3 本章小结 291第8章 高级应用技术 2938.1 低功耗应用程序 2938.1.1 能耗管理简介 2938.1.2 外围设备的电源管理 2948.1.3 无线模块的电源管理 2978.1.4 微处理器的电源管理 3008.1.5 低功耗传感的应用实例 3008.2 低功耗监听 3008.2.1 低功耗监听简介 3008.2.2 相关接口 3028.2.3 message_t元数据 3048.2.4 HAL层的改进建议 3058.3 TOSThreads线程 3058.3.1 TOSThreads线程简介 3058.3.2 nesC语言的API接口 3068.3.3 C语言的API接口 3098.3.4 支持新的系统服务 3108.4 CC2420联网安全功能 3128.4.1 CC2420安全模式简介 3138.4.2 发送端的配置 3138.4.3 接收端的配置 3148.4.4 RadioCountToLeds实例 3158.5 本章小结 319第9章 基于TinyOS的应用开发实例 3209.1 基于TSL2550传感器的光照检测 3209.1.1 TSL2550简介 3209.1.2 驱动实现 3239.1.3 传感测试 3309.2 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数据传输 3349.2.1 系统简介 3349.2.2 功能实现 3389.2.3 短信测试 3489.3 基于简单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 3509.3.1 算法简介 3509.3.2 协议实现 3539.3.3 仿真测试 3669.4 本章小结 370附录A nesC语言基本语法 371附录B TinyOS编程技巧 374附录C 英汉对照术语表 375参考文献与网址 378
2023-09-03 12:04:011

简述无线传感网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技术特点

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它可以采集设备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无线网关,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需要,无线传感器也可以实时传输采集的整个时间历程信号。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L-3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应用现状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应用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待时日,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 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比如,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曾经将32个小型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用来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跟踪候鸟和昆虫的迁移,研究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监测海洋、大气和土壤的成分等。此外,它也可以应用在精细农业中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2023-09-03 12:04:181

无线气体传感器有几种叫法?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2023-09-03 12:04:471

无线传感器有哪些应用实例?

无线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水务、水利、管网、农业、养殖、照明、馆藏、仓库、工厂、储罐、实验室等领域,这些都是搭建基于深圳信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馆藏仓储环境监测系统等。
2023-09-03 12:05:112

无线传感器与有线传感器的区别是什么?无线的优势有哪些?

无线的RF发射模块传递信号,频率高,速度快。体积小。Zigbee技术也可以实现。
2023-09-03 12:05:251

你好,传感器信号采集方式都有哪几种?拜求!

压感,光感,电磁感应,红外感应等等一系列的物理感应都是啊不知道你所需要的是什么
2023-09-03 12:05:386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的优缺点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的优点为能耗低,缺点为使用不放便。1、优点为超低功耗,并且可以长距离通信。2、缺点为加速度传感器不能建立绝对或相对的航向,使用不便。
2023-09-03 12:06:36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有哪些类型?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1)能量优先  传统路由协议在选择最优路径时,很少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有限,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期成为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  (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了节省通信能量,通常采用多跳的通信模式,而节点有限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使得节点不能存储大量的路由信息,不能进行太复杂的路由计算。在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基本问题。  (3)以数据为中心  传统的路由协议通常以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和路由的依据,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量节点随机部署,所关注的是监测区域的感知数据,而不是具体哪个节点获取的信息,不依赖于全网唯一的标识。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到少数汇聚节点的数据流,按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数据通信模式和流向等,以数据为中心形成消息的转发路径。  (4)应用相关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数据通信模式不同,没有一个路由机制适合所有的应用,这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相关性的一个体现。设计者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  针对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的上述特点,在根据具体应用设计路由机制时,传感器网络需满足一定的路由机制。
2023-09-03 12:06:491

几种常用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型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无线传感器可应用在很多需要无线连接和数据跟踪的地方。2、光敏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等。它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光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太阳能草坪灯、照相机、监控器、声光控开关、摄像头等电子产品的自动控制领域。3、生物传感器: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可广泛应用。4、电磁传感器: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主要是针对测速齿轮而设计的发电型传感器,将被测量在导体中感生的磁通量变化,转换成输出信号变化。这种传感器除了具备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大的输出信号外,而且有很强的转速检测范围。5、温度传感器: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温度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彩电、切换式电源、热水器、电冰箱、空调、汽车等领域。
2023-09-03 12:07:141

无线压力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被测介质:液体, 流体,气体等压力类型:表压,绝压量 程:0~0.6MPa~1MPa~10MPa~60MPa~200MPa内任意定做同时输出:无线GPRS传输(需插SIM卡),RS485数字信号,0~5VDC模拟信号综合精度: ±0.1%FS(量程60MPa以上)、±0.25%FS、±0.5%FS供 电:交流220VAC(变压直流12VDC),直流7-24VDC (可电池供电)绝缘电阻: ≥1000 MΩ/100VDC介质温度: 0~85℃)环境温度: -20~70℃储存温度: -40~70℃相对湿度: 0~95% RH密封等级: IP65/IP68过载能力: 150%FS响应时间: ≤10mS稳定性:≤±0.15%FS/年振动影响:≤±0.15%FS/年(机械振动频率20Hz~1000Hz)电气连接:标准串口,航空接插件传感器尺寸:26X140MMGPRS终端尺寸:103x64x24mm (不包括天线、安装把手和9芯串口接头)
2023-09-03 12:08:05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有哪些基本分类?简述spin路由算法特点

路由协议的分类 针对不同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路由协议,目前已有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按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分级网络路由协议和基于位置路由协议;按协议的应用特征可以分为基于多径路由协议、基于可靠路由协议、基于协商路由协议、基于查询路由协议、基于位置路由协议和基于QoS 路由协议。本文就各个协议的不同侧重点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把现有的代表性路由协议按节点的传播方式划分为广播式路由协议、坐标式路由协议和分簇式路由协议。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SPIN(Sensor Protocols for Information via Negotiation) W. Heinzelman等人提出的一种自适应的SPIN 路由协议。该协议假定网络中所有节点都是Sink 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有用户需要的信息,而且相邻的节点拥有类似的数据,所以只要发送其他节点没有的数据。SPIN 协议通过协商完成资源自适应算法,即在发送真正数据之前,通过协商压缩重复的信息,避免了冗余数据的发送。
2023-09-03 12:08:3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缺点

优点:1、无需连线,降低安装成本2、相互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相互干扰的问题就不存在了。3、有些无法连线的条件,必须使用无线传感器缺点:1、网络在强电磁条件下的可靠性不好2、数据传输速度不如有线的高
2023-09-03 12:08:441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的诊断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的诊断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具有制约性,导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用环境比较脆弱,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的诊断技术,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因为传感器节点廉价和微型的特点,促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节点的利用率非常高,尤其是在无线传感网络的监测区域,在自组织方式的参与下,以互相协作的形式完成无线传感器的监测任务,所以其应用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但是传感器节点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难免会发生系统故障。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评价指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的性能评价指标是以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特点和网络应用为基础制定的,其标准主要体现在诊断精度、特殊环境诊断精度、能效性以及诊断时间四个方面。   诊断精度。无线传感器故障诊断精度是诊断机制对故障最直接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性较高的环境中,如果不能保障故障诊断的精确度则会导致传感器网络系统出现安全漏洞,同时意味着此故障诊断精度的失效,诊断精度主要是以一次过程为故障诊断的依据,分析被诊断的节点状态与实际节点状态的相符程度,诊断精度中故障误报率和故障识别率为评价故障的两个指标。   特殊环境诊断精度。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是有特定的诊断精度的,例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特殊环境因素,由于故障的节点在网络中的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出现故障区域节点的过分疏散或者是节点的过分密集等现象,普通的诊断精度是不适应的,所以只能采取特殊环境的诊断精度对故障进行评价。   能效性。受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供应方面的影响,能效性成为故障诊断评价机制中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能效性比较强的故障诊断机制可以促进网络使用寿命的延长,以便保障传感器网络监测、计算方面能量的持续供应,与能效性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有数据通信、处理和采集三方面。   诊断时间。无线传感器网络投入使用后,如需进行故障诊断需要对传感器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作性判断,主要是因为节点呈现激活状态的数量比较多,如果节点出现联系性的故障一定会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造成巨大的能耗压力,所以节点故障诊断的时间不宜过长。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分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主要来源于传感器的节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模块上,分别为能量电池供应模块、无线网络通信模块、传感处理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行和使用,其组成元件、部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干扰通信、线路老化、电能耗损以及接线松动等等,引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发生故障。   2.1 节点级别的故障   节点级别的故障主要是发生在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处,大部分故障主要是传感器的节点本身出现了问题,其又可分为节点软故障和节点硬故障,软故障是指节点在不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运行的前提下发生故障,只有对数据进行传送和测量时,可瞬间影响通信的故障;硬故障是指对节点本身以及对传感器网络造成的直接损害,例如节点本身损坏、电源布置不合理或电源能量不足都会造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   2.2 网络级别的故障   网络级别的故障是指无线传感器的节点本身是正常的,但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传输、协作方面上出现制约性问题,导致网络连接异常、通信受阻、信息丢失、IP偏差、非法入侵等等,此故障的出现是直接作用于网络的,其故障的表现极其明显,而且故障出现的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比较广,属于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中相对较为敏感的故障。   2.3 功能级别的故障   无线传感器网络功能级别的故障对于整体网络都是存在影响的,如出现功能级别的故障会造成网络中汇集点不能正常接收和收集网络中运行的全部信息,引起功能级别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传感器节点的重启、死亡和失效,链接线路故障以及路由装置故障等。   2.4 数据级别的故障   数据级别的故障是指传感器节点表现正常,但是传达了错误的数据信息,致使网络形成错误的数据感知,数据级别故障的隐蔽性比较强,只有经过精细的检测才可发现传感器节点传递了错误的感知数据,因为即使节点感知数据传递错误,但是其本身的表现形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无形中降低了无限传感器网络的运行性能,而且会错误的引导网络管理员检查维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主要是针对其投入使用的期间,通过对网络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否发生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状态检测导致故障发生的基本根源,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的诊断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项目,基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运行的特点决定了故障诊断的难度,为降低诊断的难度,一般情况在进行故障诊断时需要以传感器各个节点日常的测量数据为主,以节点数据传输的附加信息为辅,促进故障诊断的效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的指标为传感器高质量的服务和能量的有效保护,而故障诊断策略的衡量指标主要有错误警报率和检测率,其中错误报警率反馈的是无效警报在诊断报告总警报中的占据比例,错误报警率较低即可说明此次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检测率反馈的是被检测出的故障在网络总故障中占据的比例,与错误报告率相反,检测率越高则说明诊断策略的有效性比较高。目前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主要以传感器的故障、场景类型为中心,对传感器节点的功能、读数故障进行探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的诊断技术。   3.1 传感器节点读数故障的诊断技术   节点读数故障的诊断技术主要是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错误的测量数据,错误数据产生的情况主要有外界环境干扰导致网络受到安全攻击、节点部件的损坏等等,针对节点读数故障提出以下诊断技术。   (1)WMFDS诊断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对传感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的测量,越临近的节点其测量结果的相似性越大,所以只能通过正常读数的空间关系,根据此理论提出WMFDS诊断方法,主要是对两节点之间的故障率、分布密度进行分析,判断节点是否出现问题,此方法还可对相邻的节点进行加权处理,但是此方法只可以用于具有空间相关性的节点读数上。   (2)FIND诊断技术。此技术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在监控区域具有可持续性监测的特点,感知网络的突然事件,此节点的数据读取可反馈事件发生点到节点相对应的距离,传感器节点的信号强度与距离是呈现相反关系的,即相对距离越大,节点信号强度越弱,节点信号的强弱变化被称为单调变化特性,所以节点的单调特性是反馈节点出现读数故障的判断标准,比如故障节点会表现出与相对距离单调特性相反的现象。   (3)CSN诊断技术。此诊断技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主要是以移动设备为检测对象,利用加速器得出节点的地震运动,故障节点的读数会存在阈值,此阈值与实际历史差距比较大,通过计算机分析节点比例,如出现较高阈值则说明此节点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3.2 传感器节点网络故障的诊断技术   传感器节点网络故障主要表现在链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可靠性降低等现象,针对传感器节点网络故障提出的诊断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1)网络软件调试法。在传感器的节点中采取调试代理,利用软件的调试命令,对节点处的网络状态进行分析,收集节点网络数据,确定节点网络故障的来源。   (2)特定模型推断法。特定模型推断法主要包括两种,分布式和集中式的方法。分布式的诊断技术是针对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利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决策方法,分布式诊断技术的代表方法有LD2和TinyD2,最终通过节点网络的整合,得出诊断报告;集中式的诊断技术是在网络节点处植入小型探测器,以便对经过节点的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分组,但是探测器对得到信息的分析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需要感知系统的参与,以此为基础进行节点网络故障的细化诊断。   (3)无声故障诊断技术。此诊断技术在三种技术中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其可对无经验故障进行有效诊断,例如AD诊断技术,即是比较典型的代表,通过对节点各类型诊断信息之间相关性图表的变化,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隐藏故障,即无声故障,此技术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同时降低了故障出现的频率。   综上所述,利用无线传感器故障诊断技术诊断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率,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其渗透多项科学技术,例如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等,无线传感器的研究不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无线传感器有效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能源节约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
2023-09-03 12:08:561

无线网络传感器中什么是平均跳距离

平均跳距= 跳段距离/跳数uf06c 跳数:两节点间间隔的跳段总数。uf06c 跳段距离:两节点间的跳段距离总和。
2023-09-03 12:09:241

结合铁路实际案例给出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解决方案

基于DDA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的智慧停车整体解决方案,在智慧停车这一块,地磁感应有无车辆,物联网的发展要求更准确、更智能,更高效以及兼容性更强的传感器技术。
2023-09-03 12:09:372

如何制作无线倾角传感器?

无线倾角传感器需要采用精密加工设备制作传感器芯片、电路板、外壳等部分,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校准,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由于一定的电子技术和工程知识,因此普通用户在自己家庭或公司中制作无线倾角传感器难度较大,建议选择购买现成的产品。我们公司做工程最早使用人工测量,后来图方便,改换安锐测控的无线传感器,不用布线,非常简单。
2023-09-03 12:09:481

无线倾角传感器有哪些技术指标?

无线倾角传感器通常具有以下技术指标:倾斜测量范围:即能够检测的最大或最小倾斜角度,通常以度数或弧度为单位。测量精度:即传感器的测量误差,通常以百分之几或少于度数为单位。分辨率:即传感器可以分辨或测量的最小角度变化,通常以度数或弧度为单位。采样率:即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的频率,通常以每秒钟多少次为单位。工作温度范围:即传感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防护等级:即传感器防尘、防水、防腐蚀等性能等级,通常按照IPXX等级标准表示。无线通信协议:即传感器使用的无线通信协议,例如WiFi、蓝牙、LoRa等。电源类型:即传感器使用的电池类型、电池寿命等相关参数。尺寸及重量:即传感器的大小和重量,这通常影响传感器安装和使用的方便性。以上是一些可能的技术指标,具体的技术指标会根据不同的无线倾角传感器而有所不同。
2023-09-03 12:09:59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认证机制有哪些

与传统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部署在野外或者敌方区域,其网络节点成本低廉、结构较为松散、不具备抗篡改能力、且容易被攻击者俘获,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认证技术是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认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同工作的特点,采用混淆多项式技术,着重研究适合该网络的数据认证机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已有的广播认证机制难以支持广播优化、存在延迟等不足,本文基于虚拟骨干网的思想,构建一个动态阶梯型网络,采用多项式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转发节点身份的广播认证机制及其改进方案,与已有广播认证机制相比,该机制计算简单、认证延迟低、能够容忍大量的俘获节点,而且能够支持层次广播优化策略,更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2)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已有的网内数据认证机制通常受到t门限值的限制,且难以支持动态路由的缺陷,本文基于虚拟证人簇的思想,采用混淆多项式技术,由云团内部多个节点协作生成认证多项式,加大了攻击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网内数据认证机制,能即时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且支持动态路由。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新算法不受t门限值的限制,随着传输跳数的增加其节能效果更为明显,与已有的网内数据认证机制相比,抗俘获能力增强,更适用于可信度较低的网络,以及远距离传输场景的应用。 (3)根据上述提出的多项式数据认证机制,在OMNet++平台上,实现了基于多项式认证的仿真系统,包括定义该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功能层次所实现的具体功能,以及算法的具体实现等。本文采用源节点随机发送正确的数据包和伪造的数据包的方式来测试分析所提算法的认证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数据包的新鲜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认证,并能识别和剔除虚假数据。http://ic.big-bit.com/
2023-09-03 12:10:101

rog影刃2无线版传感器型号

Roj影刃二无线版传感器的型号是rg3.0的型号,这个型号目前是警二无线版传感器当中最新的一款信号器,传感的信号相对来说比较高。
2023-09-03 12:10:541

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区别!急急急!!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BlueTooth之间的技术提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综合了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协同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中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给观察者。 都是无线技术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在编码和数剧传输方试有所不同。
2023-09-03 12:11:052

无线网络 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区别

你的理解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2023-09-03 12:11:141

无线温度传感器的介绍

无线温度传感器,分为插入式和管壁式两种,集温度采集、无线传输等功能,自动保存或恢复补传数据,支持手机WiFi现场调试,也叫智能温度传感器,无线湿度采集器,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XL61无线温度传感器,具有防爆、低功耗、高精度、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选433MHZ,2.4G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无线温度传感器(插入式)应用范围广,无需布线,减少运维成本,安装便捷,即插即用,适用于各种管网管道管沟、气象、农业大棚、养殖场、仓储馆藏、冷藏冰柜、实验室、机房、生产车间等环境的温度实时采集、无线传输、现场或远程监测和预警。
2023-09-03 12:11:27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的目录

第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1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历史1.1.1早期的军用传感器网络研究1.1.2美军DARPA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1.1.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军用传感器网络1.1.421世纪的传感器网络研究1.2WSN基本概念1.2.1什么是WSN1.2.2WSN与MANET的异同1.2.3WSN的通信体系结构1.3WSN的主要技术1.3.1系统体系结构1.3.2网络与通信的控制1.4影响WSN设计的因素1.4.1容错1.4.2扩展性1.4.3价格1.4.4硬件限制1.4.5WSN拓扑1.4.6WSN工作环境1.4.7传输媒介1.4.8功耗参考文献第2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竞争类MAC协议2.1传感器媒介访问控制协议(S-MAC)2.1.1能量浪费原因分析2.1.2S-MAC协议概述2.1.3休眠的协调2.1.4避免旁听与消息分片传输2.1.5时延分析2.1.6S-MAC协议实现2.1.7S-MAC协议的性能2.2超时MAC协议(T-MAC)2.2.1T-MAC协议概述2.2.2T-MAC基本协议2.2.3分群与同步2.2.4RTS操作与TA选择2.2.5避免旁听2.2.6不对称通信2.2.7T-MAC的性能2.3伯克利媒介访问控制协议(B-MAC)2.3.1B-MAC协议的设计与实现2.3.2寿命建模2.3.3参数2.3.4自适应控制参考文献第3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分配类MAC协议3.1流量自适应媒介访问协议(TRAMA)3.1.1TRAMA协议概述3.1.2TRAMA协议组成3.1.3访问方式与相邻节点协议3.1.4传输时间安排交换协议3.1.5自适应选举算法3.1.6TRAMA的性能3.2分布式随机时隙安排协议(DRAND)3.2.1TDMA时隙分配问题定义3.2.2DRAND算法详述3.2.3DRAND正确性3.2.4DRAND复杂性分析3.2.5DRAND的性能3.3功率高效与时延意识媒介访问协议(PEDAMACS)3.3.1PEDAMACS协议概述3.3.2PEDAMACS分组格式3.3.3本地拓扑建立阶段3.3.4AP拓扑信息收集阶段3.3.5传输时间安排阶段3.3.6拓扑调整阶段3.3.7传输时间安排算法参考文献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类MAC协议4.1斑马MAC协议(Z-MAC)4.1.1时间同步协议(TPSN)4.1.2Z-MAC协议概述4.1.3相邻节点寻找与时隙分配4.1.4本地成帧4.1.5Z-MAC协议的传输控制4.1.6发送规则4.1.7直接竞争通知4.1.8Z-MAC传输时间安排的接收4.1.9本地时间同步4.1.10Z-MAC协议的性能4.1.11Z-MAC协议随机分析4.2漏斗-MAC协议4.2.1漏斗问题4.2.2按需发送信标4.2.3面向中心节点的传输时间安排4.2.4定时与成帧4.2.5Meta-传输时间安排的广播4.2.6动态深度调整4.2.7漏斗-MAC协议的测试床实验评估参考文献第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心路由协议5.1协商式传感器信息分发协议(SPIN)5.1.1SPIN概述5.1.2Meta-Data5.1.3SPIN消息5.1.4SPIN资源管理5.1.5SPIN实现5.1.6SPIN-1:3步握手协议5.1.7SPIN-2:低能量门限的SPIN-15.1.8用于与SPIN比较的其他数据分发算法5.1.9SPIN的性能评估5.1.10SPIN小结5.2定向扩散5.2.1定向扩散的组成要素5.2.2命名5.2.3兴趣与梯度5.2.4数据传播5.2.5路径建立与路径裁剪的强化5.2.6定向扩散的分析评估5.2.7定向扩散的仿真评估参考文献第6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路由协议6.1低能量自适应分群分层(LEACH)6.1.1LEACH协议体系结构6.1.2群首选择算法6.1.3分群算法6.1.4稳定状态阶段6.1.5LEACH-C:BS建立分群6.1.6LEACH的分析与仿真6.2两层数据分发协议(TTDD)6.2.1两层数据分发6.2.2栅格结构6.2.3TTDD转发6.2.4栅格维护6.2.5TTDD开销分析6.2.6TTDD的性能6.2.7TTDD讨论参考文献第7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地理位置路由协议7.1定位技术7.1.1距离测量与角度测量7.1.2位置计算7.1.3TPS网络模型7.1.4TPS定位方案7.1.5TPS技术性能分析7.2贪婪地理路由算法7.2.1概述7.2.2基于DT的膨胀分析7.2.3贪婪转发(GF)7.2.4有界Voronoi贪婪转发(BVGF)7.2.5网络膨胀分析总结7.2.6基于概率通信模型的扩充7.3位置辅助泛洪协议(LAF)7.3.1LAF协议概述7.3.2采用LAF分发信息7.3.3LAF中的资源管理7.3.4栅格维护开销7.3.5数据分发规程的完备性7.3.6LAF节能分析7.3.7位置估计中的误差7.3.8LAF的性能参考文献第8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端到端可靠传输协议8.1事件到中心节点的可靠传输协议(ESRT)8.1.1问题定义8.1.2评估环境8.1.3特性区域8.1.4ESRT协议描述8.1.5拥塞检测8.1.6ESRT协议对并发事件的处理8.1.7ESRT协议的性能分析8.1.8ESRT协议的仿真结果8.1.9?的正确选择8.2基于多电台虚拟中心节点的过载流量管理(SIPHON)8.2.1拥塞检测与预防(CODA)8.2.2虚拟中心节点寻找与可见度范围控制8.2.3SIPHON拥塞检测8.2.4改变流量的传输路径8.2.5次网络中的拥塞8.2.6虚拟中心节点开销分析参考文献第9章无线传感器网络逐跳可靠传输协议9.1合成拥塞控制技术(FUSION)9.1.1拥塞崩溃的症状9.1.2逐跳流量控制9.1.3速率限制9.1.4MAC层优先级化9.1.5应用自适应9.2慢分发、快提取可靠传输协议(PSFQ)9.2.1PSFQ协议概述9.2.2PSFQ分发操作9.2.3PSFQ提取操作9.2.4PSFQ报告操作9.2.5单个分组消息的交付9.2.6PSFQ的性能9.3下行数据可靠交付可扩展体系结构(GARUDA)9.3.1面临的挑战9.3.2可靠性语义9.3.3GARUDA的基本原理9.3.4单个分组或第一个分组的交付9.3.5即时构建GARUDA核9.3.6两阶段丢失恢复9.3.7其他可靠性语义的支持9.3.8GARUDA的性能参考文献第10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10.1树状结构累积10.1.1分布式生成树算法10.1.2E-Span树10.2不受应用约束的自适应数据累积(AIDA)10.2.1AIDA协议概述10.2.2AIDA体系结构10.2.3AIDA控制单元中的累积方案10.2.4AIDA累积功能单元10.2.5AIDA分组格式10.2.6AIDA分组头开销分析10.2.7AIDA节省分析10.2.8AIDA的性能10.3无结构累积法与半结构累积法10.3.1数据意识任意组播(DAA)10.3.2ToD上的动态转发10.3.3性能分析10.3.4ToD和DAA的性能参考文献第1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11.1WSN安全概述11.1.1WSN安全威胁模型11.1.2WSN安全面临的障碍11.1.3WSN安全要求11.1.4WSN安全解决方案的评估11.2WSN中的安全攻击11.2.1物理层安全攻击11.2.2链路层安全攻击11.2.3对WSN网络层(路由)的攻击11.2.4对传输层的攻击11.3SPINS安全解决方案11.3.1符号11.3.2SNEP11.3.3μTESLA11.3.4μTESLA详细描述11.3.5SPINS实现11.3.6SPINS性能评估11.4LEAP+安全解决方案11.4.1假设条件11.4.2LEAP+概述11.4.3单独密钥的建立11.4.4成对密钥的建立11.4.5分群密钥的建立11.4.6全网密钥的建立11.4.7本地广播认证11.4.8LEAP+安全分析11.4.9LEAP+性能评估参考文献第12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技术12.1WSN中间件面临的挑战12.2WSN中间件的功能要求12.3ZebraNet系统中的中间件系统(Impala)12.3.1ZebraNet系统简介12.3.2ZebraNet中间件体系结构12.3.3应用适配器12.3.4应用更新器12.3.5周期性操作调度12.3.6事件处理模型12.3.7Impala网络接口12.3.8Impala评估12.4传感器信息网络化体系结构(SINA)12.4.1SINA的功能组成12.4.2信息抽象12.4.3传感器查询与任务分配语言(SQTL)12.4.4传感器执行环境(SEE)12.4.5信息收集方法12.4.6应用举例参考文献第13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及编程13.1传感器网络的应用13.1.1军事应用13.1.2环境应用13.1.3医疗卫生应用13.1.4家庭应用13.1.5其他商业应用13.2WSN应用设计原理13.2.1设计方面13.2.2确定WSN操作坊式13.3WSN网络编程13.3.1编程抽象13.3.2现有若干编程模型简介13.4分层编程与ATaG编程架构13.4.1WSN的分层编程13.4.2抽象任务图编程架构(ATaG)13.4.3采用ATaG的应用开发方法13.4.4一个ATaG应用例子参考文献……
2023-09-03 12:11:421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目录

第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1 引言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关键技术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主要思路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分类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基本思想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分类1.3.5 平面路由的主流算法1.3.6 分簇路由的主流算法1.4 ZigBee技术1.4.1 ZigBee技术的特点1.4.2 ZigBee协议框架1.4.3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1.5 无线传感器安全研究1.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1.5.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进展1.5.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方向1.6 水下传感器网络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1.7.1 存在的问题1.7.2 性能评价1.7.3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1.7.4 非测距定位算法1.7.5 移动节点定位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能量有效非均匀成簇算法2.1 引言2.2 相关研究工作2.2.1 单跳成簇算法2.2.2 多跳成簇算法2.3 DEEUC成簇路由算法2.3.1 网络模型2.3.2 DEEUC成簇算法2.3.3 候选簇头的产生2.3.4 估计平均能量2.3.5 最终簇头的产生2.3.6 平衡簇头区节点能量2.3.7 算法分析2.4 仿真和分析2.5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参考文献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多跳能量均衡路由算法3.1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研究3.2.1 平面路由3.2.2 单跳分簇路由算法研究3.2.3 多跳层次路由算法研究3.3 LEACH-L算法3.3.1 LEACH-L的改进思路3.3.2 LEACH-L算法模型3.3.3 LEACH-L描述3.4 LEACH-L的分析3.5 实验仿真3.5.1 评价参数3.5.2 仿真环境3.5.3 仿真结果3.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3.6.1 总结3.6.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4章 基于生成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通信协议4.1 引言4.2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4.3 基于时间延迟机制的分簇算法(CHTD)4.3.1 CHTD的改进思路4.3.2 CHTD簇头的产生4.3.3 CHTD簇头数目的确定4.3.4 CHTD最优簇半径4.3.5 CHTD描述4.3.6 CHTD的特性4.4 CHTD簇数据传输研究4.4.1 引言4.4.2 改进的CHTD算法(CHTD-M)4.4.3 CHTD-M的分析4.5 仿真分析4.5.1 生命周期4.5.2 接收数据包量4.5.3 能量消耗4.5.4 负载均衡4.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4.6.1 总结4.6.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5章 基于自适应蚁群系统的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5.1 引言5.2 蚁群算法5.3 APAS算法的信息素自适应机制5.4 APAS算法的挥发系数自适应机制5.5 APAS算法的QoS改进参数5.6 APAS算法的信息素分发机制5.7 APAS算法的定向广播机制5.8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5.8.1 仿真环境5.8.2 仿真结果及分析5.9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5.9.1 总结5.9.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选择算法6.1 引言6.2 LEACH NEW算法6.2.1 网络模型6.2.2 LEACH NEW簇头选择机制6.2.3 簇的生成6.2.4 簇头间多跳路径的建立6.3 仿真实现6.4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7章 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7.1 引言7.2 相关工作7.3 网络模型7.3.1 问题的数学描述7.3.2 网络模型7.4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7.4.1 基于向量转发协议的分析7.4.2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算法7.5 仿真实验7.5.1 仿真环境7.5.2 仿真分析7.6 总结参考文献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8.1 引言8.2 节能路由算法8.2.1 平面式路由算法8.2.2 层状式路由算法8.3 数据融合模型8.3.1 数据融合系统8.3.2 LEACH簇头选择算法8.3.3 簇内融合路径8.3.4 环境设定和能耗公式8.4 数据融合仿真8.4.1 仿真分析8.4.2 仿真结果分析8.5 结论参考文献第9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9.1 超宽带技术9.1.1 系统结构的实现比较简单9.1.2 空间传输容量大9.1.3 多径分辨能力强9.1.4 安全性高9.1.5 定位精确9.2 物联网技术9.2.1 物联网原理9.2.2 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9.3 云计算技术9.3.1 SaaS软件即服务9.3.2 公用/效用计算9.3.3 云计算领域的Web服务9.4 认知无线电技术9.4.1 传统的Ad-hoc方式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不足9.4.2 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10.1 军事应用10.2 农业应用10.3 环保监测10.4 建筑应用10.5 医疗监护10.6 工业应用10.6.1 工业安全10.6.2 先进制造10.6.3 交通控制管理10.6.4 仓储物流管理10.7 空间、海洋探索10.8 智能家居应用
2023-09-03 12:11:591

无线网络传感器的历史发展

无线网络传感器 其巨大的商业军事应用价值,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Intel、微软等IT业巨头开始了无线网络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科技发达国家也对无线网络传感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展开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少,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已积极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有清华大学、中科院软件所、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人民大学等。目前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穿戴式计算、上下文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领域,在支持普适计算的操作系统或软件架构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
2023-09-03 12:12:151

无线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请高人指点,谢谢

更小、更廉价的低功耗计算设备代表的“后 PC 时代”冲破了传统台式计算机和高性能服务器的设计模式;普遍的网络化带来的计算处理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简称 MEMS)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设计和实现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简称 SOC)的基础.以上 3 方面的高度集成又孕育出了许多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模式,传感器网络就是其中一例.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 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形式多样的传感器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我们感兴趣的物质现象.在通信方式上,虽然可以采用有线、无线、红外和光等多种形式,但一般认为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技术最适合传感器网络使用,为明确起见,一般称作无线传感器网络.但也不绝对,Berkeley 的 Smart Dust因为可以像尘埃一样悬浮在空中,有效地避免了障碍物的遮挡,因此采用光作为通信介质.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无线网络(如 WLAN 和蜂窝移动电话网络)有着不同的设计目标,后者在高度移动的环境中通过优化路由和资源管理策略最大化带宽的利用率,同时为用户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除了少数节点需要移动以外,大部分节点都是静止的.因为它们通常运行在人无法接近的恶劣甚至危险的远程环境中,能源无法替代,设计有效的策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当然,从理论上讲,太阳能电池能持久地补给能源,但工程实践中生产这种微型化的电池还有相当的难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初期,人们一度认为成熟的Internet技术加上Ad-hoc路由机制对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是足够充分的,但深入的研究表明:传感器网络有着与传统网络明显不同的技术要求.前者以数据为中心,后者以传输数据为目的.为了适应广泛的应用程序,传统网络的设计遵循着“端到端”的边缘论思想,强调将一切与功能相关的处理都放在网络的端系统上,中间节点仅仅负责数据分组的转发,对于传感器网络,这未必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一些为自组织的 Ad-hoc 网络设计的协议和算法未必适合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应用的要求.节点标识(如地址等)的作用在传感器网络中就显得不是十分重要,因为应用程序不怎么关心单节点上的信息;中间节点上与具体应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融合和缓存也显得很有必要.在密集性的传感器网络中,相邻节点间的距离非常短,低功耗的多跳通信模式节省功耗,同时增加了通信的隐蔽性,也避免了长距离的无线通信易受外界噪声干扰的影响.这些独特的要求和制约因素为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技术问题. 这是引用软件学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段话。国内做的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中科院、国防科大、哈工大、西北工业大学等等国外相当好的:UC Berkeley、mit 、 贝尔实验室、韩国诸多院校、香港科技大学(这个大家都是这么归类的,不是我卖国)等。提问者可以上中国知网搜EI源刊看一看国内研究现状再上google学术搜索wsn,如果有条件就直接去sci的搜索平台搜一下研究现状。
2023-09-03 12:12:36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能采用哪些无线通信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有别于有线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组网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无线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方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相应的无线通信方式。一、2.4GHZ二、433MHZ三、490MHZ四、GPRS五、4G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具有成本低、范围大、布设灵活、移动支持等特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1、信立/XL工厂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及工艺参数采集;变频器、智能装置、智能设备、智能仪表等数据采集;生产线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温循设备数据采集;老化房、高低温箱数据采集;仓储、储罐液位,环境温湿度、气体监测。2、信立/XL管网、管沟监测系统:供水管网压力、流量等参数采集;蒸汽、供暖、供热管网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采集;压缩空气管网压力采集;燃气管网压力、温度参数采集;管沟水位、气体含量、井盖位置参数采集。3、信立/XL能源管理系统:电力数据采集;水、汽、气能耗数据采集;配电监系统数据采集。4、信立/XL仓储、储藏环境监测系统:医用超低温冰箱温度参数采集;医药仓储环境温湿度、气体参数采集;粮食、食品仓储环境温湿度数据采集。5、信立/XL农牧业环境监测系统:养鸡、养牛环境温湿度、H2S、NH3、光照等参数采集;农业大棚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CO2等参数采集。6、信立/XL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公园、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PM2.5、PM10、CO2、VOC、有毒有害气体参数采集;城市、工业园区、森林等大气环境PM2.5、PM10、O2、CO2、VOC、有毒有害气体参数采集。
2023-09-03 12:12:58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什么,和ZigBee什么关系?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研究路由算发,研究拓朴控制的

无线网络,一是无线传输的硬件,有400M、900M、2.4G等频段,以及不同的功率等级;二是通讯协议,各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 zigbee是无线网络的一种形式,包含协议层;cc2530只是一种芯片,无线通讯的硬件芯片。
2023-09-03 12:13:083

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优先由于节点的能量有限,因此需要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且资源有限,需要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3)以数据为中心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到少数汇聚节点的数据流,按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数据通信模式和流向等,以数据为中心形成信息的转发路径。(4)应用相关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特点,现阶段WSN路由协议设计要遵从如下原则:(1)能量利用率优先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以节能为目标,采用各种方式减少通信消耗,延长WSN的生存时间。(2)数据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要求采用基于属性的命名机制,某个节点的故障并不会影响整个协议的运行,提高了网络的强健性。(3)不影响传感器节点探测精度条件下的数据聚合通过数据聚合,将多个节点的数据综合成有意义的信息,提高了感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强健性。(4)实现节点定位和目标追踪通过节点定位,达到路由决策的目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统的生存时间。
2023-09-03 12:13:18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内容简介

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1、找相关专业书籍来深入学习,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知识等2、找相关企业去请教交流,最好能够针对某个实例进行探究。比如深圳信立,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长达10年,在这方面应该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成功的合作案例。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2023-09-03 12:13:472

智能传感器有哪些种类?与无线传感器有什么不同?

智能传感技术简单来说是一种系统,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可通过软件技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和功能多样化等优势。广州天环信息技术(PACOM)推出的交互无线智能传感器支持移动感应、光照传感、温度传感、湿度传感、气压传感、VOC检测。设备终端节点通过MESH网络进行组网,单个网络支持数千个节点,安全可靠且易扩展,安装时无需重新布线,是改造项目和新建项目的理想之选。
2023-09-03 12:14:04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头与汇聚节点有什么区别?他们是否一样?

  簇头就是管理它组内的所有节点的老大,像LEACH协议,就是把一个WSN划分为多个独立自治的小网络,每个小网络就是一个簇,簇内可以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簇头,看协议定义,簇头负责管理簇内所有节点的吃喝拉撒,然后负责跟各个簇的老大通信,通过多跳把组内消息传递到网关或者中心节点,以达到与外网交换与更新信心。  那个图的文章应该是优化的LEACH协议,一个簇内存在多个簇头,因为如果存在一个簇头,等簇头低于一定的能量界限后,就会重新选举组内其他成员成为簇头,但选举过程是很费电源的,多个簇头可以优化能源,减少重选次数等,看具体协议针对的优化目标。
2023-09-03 12:14:141

为什么传统网络的mac协议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没有统一的MAC协议分类方式,但是大体依据标准分为三种,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单一或多信道方式;采用固定分配信道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  已有的参考文献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三类:确定性分配、竞争占用和随机访问。前两者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理想选择。因为TDMA固定时隙的发送模式功耗过大,为了节省功耗,空闲状态应关闭发射机。竞争占用方案需要实时监测信道状态也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随机介质访问模式比较适合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要求。  下面介绍根据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基于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方式和时分复用方式及基于时分和频分复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种。  1) 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接入方式(CSMA)  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采用随机方式使用无线信道,典型的如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的MAC协议,需要注意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尽量减少节点间的干扰。  2) 无线信道时分复用无竞争接入方式(TDMA)  采用时分复用(TDMA)方式给每个节点分配了一个固定的无线信道使用时段,可以有效避免节点间的干扰。  3) 无线信道时分/频分/码分等混合复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过混合采用时分和频分或码分等复用方式,实现节点间的无冲突信道分配策略。
2023-09-03 12:14:221

红外传感器是无线传感器吗

能做成无线的,也可以做有线的。红外传感器中说的红外线测量是测量方式它是红外感应的方式测量某处的温度。2.而你说的无线传感器是指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出去。它俩是俩区域。
2023-09-03 12:14:441

无线温度传感器的组成部分

无线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有线温度传感器的新型智能温度数据采集设备,也称为智能温度传感器或无线温度采集器。从防爆应用来看,无线温度传感器也叫防爆无线温度传感器。从应用需求分类,无线温度传感器可分为插入式无线温度传感器和管壁式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是集成传感、无线通信、低功耗等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具有不用布线、安装方便和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行业当中。XL61新型无线温度传感器,插入式和管壁式两种型号可供选择,号称小产品、大用途。它集温度采集、自动保存或恢复补传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支持手机WiFi现场调试。具有防爆、低功耗、高精度、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选433MHZ,2.4G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无线温度传感器可连接1路温度传感器探头,支持PT100、 PT1000、Gu50以及S、J、K的热电偶等传感器类型,适用温度范围-40℃到+85℃,相对湿度95%。新型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广,无需布线,减少运维成本,安装便捷,即插即用,适用于各种管网管道管沟、气象、农业大棚、养殖场、仓储馆藏、冷藏冰柜、实验室、机房、生产车间等环境的温度实时采集、无线传输、现场或远程监测和预警。
2023-09-03 12:14:55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部署问题,200分!!追加!!

参考这个文件 http://www.paper.edu.cn/download_doctor_paper.php?serial_number=D200709-3491
2023-09-03 12:15:143

无线传感器有哪六个关键技术?

拓扑控制,时间同步,)数据融合与数据管理,定位技术,网络协议,网络安全。
2023-09-03 12:15:342

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

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无线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具有不用布线、安装方便和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行业当中。目前无线温度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大型粮仓、药品库以及大型实验室,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吧。 由于粮食在存放过程中,会缓缓释放热量,这就导致粮食内部温度慢慢上升,假如不能及时了解内层粮食的温度变化,这将会带来很大损失。如果此时用普通的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测温,不但需要大量布线,而且安装也会有很大的不方便。而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就会省去这些麻烦,无线温度传感器完全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也不必时时检查,如果将其与通风设备连接,在无线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参数超出预先设定值的时候,便自动启动相应的通风设备,来进行降温。对于大规模的粮食仓库来说,只需要很少的人手,就可以随时检查到仓库各个位置的温度情况,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1.实验室在一些高科技的实验室里面,不仅要求无尘环境,对于温度的要求也非常精准,如果使用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同样需要人力来进行操作,往往也很难做到精确控制。而使用无线温度传感器,事先设定温湿度范围,自动触发制冷器以及通风系统,就可以将温湿度完美地控制在所需范围之内。2。药品库 药品库的温度我们也需要很好的掌握,因为药品一旦温度过高就会容易变质,如果变质的药品卖出去,这将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此时,如果采用人力进行温度调控的话,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便可以针对不同要求的物品进行温湿度调控,无需消耗多少人力资源。
2023-09-03 12:16:261

在一个无线传感网络中,一个传感器可以不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而将数据发射给基站吗?

不可以的。无线传感器工作原理:  WSN一般都包括一台主机或者“网关”,其通过一个无线电通信链路与大量无线传感器进行通信。数据收集工作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完成,被压缩后,直接传输给网关,或者如果有要求,也可以利用其他无线传感器节点来将数据传递给网关。之后,网关保证该数据是系统的输入数据。  每个无线传感器都被看作一个节点,拥有无线通信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信号处理与网络数据的智能。根据应用的类型,每个节点都可以有一个指定的地址。下图显示了某个节点的通用结构图。它一般会包括一个传感装置、一个数据处理微控制器,以及一个无线连接RF模块。根据不同的网络定义,RF模块可以起到一个简单发射器或者收发器(TX/RX)的作用。进行节点设计时,注意电流消耗和处理能力非常的重要。微控制器的内存非常依赖于所使用的软件栈。
2023-09-03 12:16:421

谁能解释下sensorless技术吗?

sensorless技术即无线传感器技术。用无线替代有线是电子技术的总趋势,传感技术也不例外。在大多数新的工业系统中,无线链接确实要比布线经济得多,方便得多。早期的产品就是实现点对点的链接,如无线称重装置,它的一端是电子称,另一端是标准数字读出器或显示器。Motorola将无线传感器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无线家居监测和控制系统,内设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漏水传感器、无线门/窗传感器和无线摄像机等。这类传感器可预设上、下限,一旦测量出现异常情况,就会通过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告警,及时通知用户发出故障,排除故障。 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标签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技术。RFID标签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含有产品的ID数据,读出器可远距离读取芯片存储的数据。RFID原本用于物流跟踪和监管系统。倘若RFID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制作成传感器标签,那么它不仅含有货物的电子条形码信息,也携带有温度、压力、位置等实时信息。MicroStrail Inc的Embed sense 无线传感器就是这类产品。它备有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功能,可嵌入在产品中,创建智能材料,智能结构和智能机器。该产品使用电感从外部线圈获得能量,外部磁场整流后提供3V、200μA的功率,读出器则取得数字应力、温度和ID信息。 Crossbow是一家能提供大规模商用智能微粒无线传感器的公司。硬件平台由通常称为MOTES的处理器/无线电板(MPR)组成。无线网络处理器结点可以和RFID读出器部件整合在一起,构成廉价、移动式、网络化RFID标签读出器。这个以电池供电的设备运用Tiny OS操作系统,支持双路无线网络。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MTS和MDA)可内置传感器,也可外接传感器,该卡完全与处理器和无线电板相匹配。网关和接口产品(MIB)允许研发人员将MOTES接口至PC、PDA和其它现有的网络和协议。Tiny OS操作系统是源开放的,可扩充的和可缩放的。 低速应用无线网络当首推ZigBee。ZigBee的 IEEE标准名称为802.15.4。802.15.4标准定义了PHY层和MAC层,而ZigBee联盟设定了网络、安全以及应用层的标准。ZigBee有三个版本。868MHz欧洲版本的数据速率为20kb/s;10信道的915MHz版本的数据率为40 kb/s;真正的速度至尊是2.4GHz版本,16个信道,数据速率为250 kb/s 。这三种版本都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ZigBee还是一种PAN(个人局域网)技术,可配置为星形、树形、网络型拓扑形式,效果十分理想。其最重要优点是超低功耗和简单易行,在某些场合下,低功率可使电池工作数年之久。
2023-09-03 12:16:501

关于红色的诗歌

h
2023-09-03 12:10:276

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所服下的毒药蕴含什么哲理

主要是想启示:①对待失误态度不同,结果不同。②揭示了世间事物的两面性。③正确把握人生,为人生奋力斗争。他说:时间可以做解药指的是,乐观的人可以自信生活,化压力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淡化心中的不平,够将心中的悲痛与烦恼都看开,解药是指乐观心态以及解决方法。同时,他又讲到,时间又是现在所服下的毒药,是表达他现在的心态还未转变,未转变心态而沉溺在彷徨的焦虑的一座“囚城”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彷徨的不安和焦虑会一天天累积,这就像一种慢性毒药,如同地狱口边死尸。他说是他现在正在服下这种毒,那么就说明他当时处于彷徨之时,走在黑暗中急需要一米阳光的救赎,他既然看透时间是一种解药,那就说明,他当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希望有一个人能帮助他走出黑暗走出心理阴影,走出压力所编制的无形的巨网。对于这种状态,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原因有二:1.常立志,无行。2.无志,而盲行。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以上状态,那么请不要焦急,要记得一正确的态度对待任何事,这样心会开阔很多。我是学习心理学的,如果你还想了解更深,那你可以加我QQ,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以上为分析——————————————
2023-09-03 12: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