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古诗《夜书所见》出自哪篇著作

2023-09-14 03:13:06
共1条回复
clou

这是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出自其所著诗集《靖逸小集》。

原文:

夜书所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

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

  宋朝诗人叶绍翁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最擅长写景抒情,其字句华美精丽,令人赞叹。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夜书所见古诗全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语注释】   1、萧萧:风声。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挑弄、引动。   4、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5、篱落:篱笆。   【诗词译文】   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仿佛在告诉我深秋到来的消息。   从辽阔的"江面上吹来的秋风,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是旅居在外的游客,引起我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突然间看到远处有闪烁的灯光,便知道那是几个顽皮的小孩正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愿意去睡觉。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2023-09-04 04:10:121

夜书所见的古诗和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和意思如下:1、古诗:《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夜书所见》创作背景及鉴赏: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2023-09-04 04:10:581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着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1、萧萧:风声。 2、动:打动。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捉。 5、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6、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注释: 1、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2、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3、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翻译: 夜黑了, 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 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的诗意 舟夜书所见的诗意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原文: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注释: 1、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2、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3、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诗意: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 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 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 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所见古诗_所见袁枚 所见古诗_所见袁枚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2023-09-04 04:11:351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拨弄蟋蟀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感情
2023-09-04 04:11:4713

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如下:yè shū suǒ jiàn《夜书所见》sòng yè shào wēng宋 叶绍翁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萧萧梧叶送寒声,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江上秋风动客情。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知有儿童挑促织,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创作背景: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2023-09-04 04:12:182

《夜书所见》古诗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谁能一秒背出来?
2023-09-04 04:12:474

夜书所见古诗解析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解析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2023-09-04 04:13:142

夜书所见古诗拼音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古诗拼音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yè shū suǒ jiàn 夜书所见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叶绍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萧萧梧叶送寒声,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 知有儿童挑促织, 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是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愿意睡眠。 本诗交织诗人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够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2023-09-04 04:13:232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得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2023-09-04 04:13:321

古诗夜书所见的内容是什么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④篱落:篱笆。[解说]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2023-09-04 04:13:461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古诗的意思是: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2023-09-04 04:14:1814

古诗夜书所见的意思 古诗夜书所见的意思简述

1、古诗《夜书所见》的意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出门在外的游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在夜深人静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呢。 2、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023-09-04 04:14:531

舟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舟夜书所见》古诗的原文、注音如下:1、原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2、注音yuè hēi jiàn yú dēng, gū guāng yī diǎn yíng。wēi wēi fēng cù làng, sàn zuò mǎn hé xīng。3、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舟夜书所见》的文学赏析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月黑见渔灯”,“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后两句为动态描写,写孤灯倒影的瞬间美景。“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散作满河星”,“散”字是此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舟夜书所见
2023-09-04 04:15:001

夜书所见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哪句

《夜书所见》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2023-09-04 04:15:151

夜书所见的意思是什么

  1. 《夜书所见》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它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2.附原文如下: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2023-09-04 04:15:231

夜书所见古诗一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023-09-04 04:16:073

夜书所见的古诗是什么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023-09-04 04:16:275

夜书所见叶绍翁古诗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夜书所见叶绍翁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字词解释:   ⑴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⑵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⑶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⑷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⑸篱落:篱笆。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夜书所见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2023-09-04 04:16:471

夜书所见古诗意思解读全诗

夜书所见古诗意思和解读如下: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原文:《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赏析:《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2023-09-04 04:16:571

夜书所见这首古诗咋写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023-09-04 04:18:062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 夜书所见 》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简介 :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着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   1、萧萧:风声。   2、动:打动。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捉。   5、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6、篱落:篱笆。    译文 :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2023-09-04 04:18:131

村居,所见,宿新徐公店,四时田园杂一,夜书所见古诗

树头花落未成阴,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急走追黄蝶,拂堤杨柳醉春烟,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
2023-09-04 04:18:232

夜书所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写深秋夜不成寐的见闻和旅思. 首从听觉印象着笔,用“萧萧”像梧桐落叶之声,加上“寒”字,显示秋深的季节特征. 次句点出地点“江上”,落叶之声乃“秋风”所致.补足了环境景物描写,完成全诗大的背景,让人不禁想起“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不过,叶绍翁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境界不像杜诗那样阔大,气势不如杜诗那样浑宏,然而,就是江上秋风、萧萧梧叶、侵人寒意的铺陈之笔,就已经构成了一种萧瑟气氛,足以触动那颗“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之心.“动客情”三字是以上景物铺陈和气氛营造之后的水到渠成之笔.“不让离人不忧”.正如汉朝那位在北方做官的南方人张翰一样,闻秋风就起归思,这种客情,前人已经作过无数次动人的抒发.
2023-09-04 04:18:3312

夜书所见古诗

1、《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023-09-04 04:19:141

夜书所见古诗注释及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注释及意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抓蟋蟀。【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相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2023-09-04 04:19:341

夜书所见是谁写的古诗?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夜书所见古诗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夜书所见》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夜书所见》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作者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作者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夜书所见》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作者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作者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夜书所见》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作者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2023-09-04 04:20:061

舟夜书所见古诗及译文

  《舟夜书所见》的原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译文:无月的黑夜里,河面只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像萤火一样闪烁。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澜。灯火散落河中,好似繁星洒落在人间。   赏析   《舟夜书所见》描绘了夏夜里江边安逸宁静的景象。首句“月黑见渔灯”写一个晚上的黑寂。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为动态描写,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全诗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2023-09-04 04:20:141

古诗夜书所见每句诗意是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2023-09-04 04:20:231

夜书所见古诗和意思

1、《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诗意:这首诗的意思为: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出门在外的游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在夜深人静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呢。《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纷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桐树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2023-09-04 04:20:431

《夜书所见》古诗译文及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叶绍翁《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2023-09-04 04:20:511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出处】《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扩展资料1、《夜书所见》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2、《夜书所见》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2023-09-04 04:20:591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023-09-04 04:21:1712

三年级古诗词《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赏析

【 #三年级# 导语】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情感评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写作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⑤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⑥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   ⑦虚实结合,以实映虚。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2023-09-04 04:22:011

夜书所见古诗及译文

1、原文《夜书所见》叶绍翁〔宋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3、赏析《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2023-09-04 04:22:091

夜书所见的古诗意思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我精心为你整理了夜书所见的"古诗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一、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三、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四、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然而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然而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2023-09-04 04:22:161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谁?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全诗如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全诗的字面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全诗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3-09-04 04:22:242

夜书所见是哪个季节的诗?

【作品简介】《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得一首七言绝句。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作品原文】夜书所见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作品注释】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作品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创作背景】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作品鉴赏】《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名家评论】对于这首诗,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作者简介】叶绍翁(公元1194年~公元1269年) ,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2023-09-04 04:22:431

古诗《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什么?

《夜书所见》的“书”的意思是书写。《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全文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不禁思念起自己自己的家乡,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023-09-04 04:23:313

《夜书所见》是谁写的古诗?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夜书所见古诗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夜书所见》,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夜书所见》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夜书所见》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作者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作者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夜书所见》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作者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作者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夜书所见》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作者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2023-09-04 04:24:001

夜书所见古诗注释及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注释及意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抓蟋蟀。【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相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2023-09-04 04:24:071

夜书所见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2023-09-04 04:24:383

夜书所见古诗意思?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出处】《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扩展资料1、《夜书所见》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2、《夜书所见》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2023-09-04 04:24:451

(夜书所见 )这首古诗是怎样写的?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023-09-04 04:25:032

古朗月行全诗带拼音

古朗月行全诗带拼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xiǎo shí bù shí yuè , hū zuò bái yù pán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xiān rén chuí liǎng zú , guì shù hé tuán tuán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bái tù dǎo yào chéng , wèn yán yǔ shuí cān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chán chú shí yuán yǐng , dà míng yè yǐ cán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yì xī luò jiǔ wū , tiān rén qīng qiě ān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yīn jīng cǐ lún huò , qù qù bù zú guān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yōu lái qí rú hé ? qī chuàng cuī xīn gān 。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古朗月行赏析前人与今人多谓此诗非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又谓此诗前半喻开元盛世,在诗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儿童心目中然;后半喻天宝后期,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宦官、边将,昏蔽其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2023-09-04 04:15:431

玻璃的作者是谁?

贾平凹的《玻璃》在讲现代社会中,那些以王有福为代表的,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普通的老实善良的底层百姓,做为弱势群体,在见识过或者受过欺侮后,变得小心谨慎,胆怯多疑,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生怕惹上是非。作者表达对这些底层弱势群体的同情甚至敬佩。贾平凹简介: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
2023-09-04 04:15:441

作品后记怎么写

  后记指的是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后记实际是列在书后的序文,但与序文稍有不同。其差异之处在于后记或跋,篇幅往往小于序,在内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说得那么全面,体制规模也都小于序文。   1、写完一篇文章后,如果要有补充的或遗漏的问题,可以写后记。   2、采访性或新闻性的文章,有了新的发展而又不便单独介绍地,都可以后记的形式加入文章。   3、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023-09-04 04:15:441

巡视整改回头看表态发言6篇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1 省委巡视组来XX开展巡视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我们正视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我们一定会深刻领会省委巡视组来我市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深入把握巡视工作的主要内 容和各项要求,为服务好巡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下面,我代表全市各级干部,向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郑重表态: 一是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监督。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保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次省委巡视组对我市工作进行巡视,既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检查,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帮助,同时也将为我们改进工作、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一定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 对待巡视工作,切实增强对巡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迎接省委巡视组的检查指导。 二是搞好服务,全力支持配合。省委的巡视监督,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汇报机会和改进工作的机会,我们要把支持配合巡视工作作为当前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严格按照省委巡视组的要求,精心组织,妥善安排,为省委巡视组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坚决服从省委巡视组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配合检查,实实在在地汇报工作,客观公正地提供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做到讲成绩不拔高,讲差距不护短,讲问题不遮掩,让巡视组充分了解、尽快掌握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 际情况,帮助XX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是高度重视省委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切实抓好整改。我们要把这次巡视作为总结经验、促进工作的一次重大机遇,按照省委巡视组的要求,全面总结各项工作,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继承和发扬好的经验。要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把接受巡视作为强化党性教育、锤炼党性修养、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本着“虚心接受、认真反思、严格对照、努力改正”的态度,襟怀坦荡地接受省委巡视组和干部群众的意见,深入剖析、认真整改。我们将在省委巡视组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全力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以巡视工作为契机,奋力攻坚,确保实现“十二五”开门红。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至关重要。现在到年底已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最后攻坚、决战决胜的重要时刻。我们将把这次巡视工作作为一次政治“体检”,把落实巡视意见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既定的任务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全市各项事业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好科学发展的大局、改革开放的大局、社会稳定的大局,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确保夺取 “十二五”开门红。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2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x对巡视组即将展开的工作表示欢迎!这次巡视工作是xxx对我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我局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我局科学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我们一定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巡视组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科学和谐发展。 下面,我代表交通运输局党组郑重表态: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视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次巡视作为改造主观世界、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接受巡视组监督检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积极配合,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巡视工作顺利开展 1 这次巡视的主要对象是局领导班子,我本人作为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巡视工作的重点。我一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党工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视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工作。班子成员将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自身和分管领域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政治纪律以及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系统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也将按照巡视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配合和监督工作。我们将从大局出发,以对组织、对事业、对班子、对干部,同时也对自身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实事求是地提供相关材料。同时,局党组将成立巡视工作联络组,按照巡视组的要求全面做好工作协调、衔接和服务工作,为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认真整改,努力提升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质量 巡视工作的最终成效,体现在整改落实上。凡是巡视组查找出的问题,都要即知即改,集中整改,件件有答复;凡是巡视组提出的建议,都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事事有回音;凡是涉及违纪违法的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认真查实,严肃处理。同时,要对照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组反映的问题,自查自纠,深刻剖析,举一反三,真正把巡视组 对我局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交通运输工作发展、改革的 2 动力,从而为我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谢谢大家。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3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x对巡视组即将展开的工作表示欢迎!这次巡视工作是xxx对我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我局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我局科学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我们一定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巡视组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科学和谐发展。 下面,我代表交通运输局党组郑重表态: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视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次巡视作为改造主观世界、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接受 巡视组监督检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积极配合,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巡视工作顺利开展 1 这次巡视的主要对象是局领导班子,我本人作为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巡视工作的重点。我一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党工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视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工作。班子成员将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自身和分管领域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政治纪律以及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系统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也将按照巡视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配合和监督工作。我们将从大局出发,以对组织、对事业、对班子、对干部,同时也对自身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实事求是地提供相关材料。同时,局党组将成立巡视工作联络组,按照巡视组的要求全面做好工作协调、衔接和服务工作,为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认真整改,努力提升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质量 巡视工作的最终成效,体现在整改落实上。凡是巡视组查找出的问题,都要即知即改,集中整改,件件有答复;凡是巡视组提出的建议,都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事事有回音;凡是涉及违纪违法的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认真查实,严肃处理。同时,要对照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组反 映的问题,自查自纠,深刻剖析,举一反三,真正把巡视组对我局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交通运输工作发展、改革的 2 动力,从而为我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谢谢大家。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4 尊敬的市委巡视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党委及全局干部职工向市委巡视组莅临我局开展巡视督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这次巡视工作是市委交办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市委、市纪委对我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我局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必将有力推动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们一定按照市委巡视组的要求,义不容辞地配合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端正态度,统一思想 市委确定市***为20XX年衡阳市第一轮巡视督查单位,这是市委、市纪委对我们单位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单位党员干部的爱护。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都是一件好事,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端正态度,支持巡视监督工作。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视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这次巡视督查作为接受党性教育、 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增强接受巡视督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精心组织,全力配合 这次巡视的主要对象是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我本人作为市畜牧水产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对我局全面工作负总责。我一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视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工作。班子成员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在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规定、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全局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以及全****系统的同志们要以对组织、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举报问题。局里已成立了巡视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巡视组的要求全力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第三、接受监督,认真整改 接受监督是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接受巡视监督,做到不隐瞒、不拒绝、不设阻,真心实意地把这次巡视督查看成一次转变思想作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我修养的良好机遇。凡是巡视组查发现的问题,做到告知即改,认真整改。凡是巡视组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对巡视组交办的事项,要保证质量,按时办好。 第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我们要把这次巡视督查工作与正在开展的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先争优、文明机关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我市养殖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养殖业发展为中心,以保障质量安全为主线,在练好内功、抓住重点,努力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真正把巡视组对我局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为我市***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5 尊敬的111巡察二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11以及11干部职工向市委巡察二组莅临我局开展集中巡察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这次巡察工作是市委交办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市委对11领导班子和干部 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11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必将有力推动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们一定按照11巡察组的要求,义不容辞地配合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巡察工作顺利开展。下面作如下表态发言: 一、端正态度,统一思想 市委确定111为20XX年11第一轮巡察单位,这是对我们单位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单位党员干部的爱护。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都是一件好事,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端正态度,支持巡察工作。实行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察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这次巡察作为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增强接受巡察监督的 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精心组织,全力配合 这次巡察的主要对象是11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我本人作为111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对我局全面工作负总责。我一定以积极主 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巡察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察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察组工作。班子成员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在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规定、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察组开展工作;全局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以及全农牧业系统的同志们要以对组织、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察组如实反映情况、举报问题。 三、接受监督,认真整改 接受监督是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接受巡察监督,做到不隐瞒、不拒绝、不设阻,真心实意地把这次巡察看成一次转变思想作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我修养的良好机遇。凡是巡察组发现的问题,做到告知即改,认真整改。凡是巡察组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对巡察组交办的事项,要保证质量,按时办好。 四、转化要求,促进发展 我们要把这次巡察工作与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111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 1111为目标,在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111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真正把巡察组对11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为111发展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巡视整改表态发言6 尊敬的***组长、***副组长,第*巡视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按照**党委的部署,**第**巡视组正式进驻**巡视和指导工作。这体现了**党委对**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在热烈欢迎巡视组进驻的同时,我代表**党委班子郑重表态,对**巡视工作坚决做到“五个一定”: 第一,一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及**党委有关开展巡视工作的各项要求的精神,深刻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巡视工作,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及**党委的部署上来,自觉接受巡视组的监督和检查,协调好巡视组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联系,畅通巡视组同干部员工沟通的渠道,全面落实巡视工作各项要求,做到**各级领导 — 1 — 班子团结一致,分工合作清晰明确,上下联系渠道畅通,工作推动协调得当,落实措施扎实得力。各部门、各单位会后要将本次巡视进驻动员会的会议精神传达到本单位每名员工。 第二,一定全力支持,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将按照巡视组要求,围绕巡视组的工作任务和部署,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保障好必要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对巡视组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各方面资料,我们将做到认真准备、及时提供,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对巡视组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工作活动,如座谈会、单独谈话等,我们将及时组织,密切配合。 第三,一定做好总结,查找不足,认真落实巡视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让巡视组全面了解和掌握**班子和每位干部的真实情况。认真总结、汇报近年来 — 2 — 的各项工作,主动查找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同时,积极主动地接受巡视组的检查和指导,认真诚恳地接受改进意见和建议,强化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及时制订和落实好改进措施。 第四,一定把握机会,重视过程,以巡视工作为契机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将把接受巡视监督的过程作为健全制度、强化保障的过程,作为促进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作为加强团结、树立形象的过程。通过接受巡视组的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一定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做到接受巡视和做好经营管理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当前是**巩固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 3 — 我们将贯彻**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既定工作思路和年初确定的中心任务,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科学统筹安排,力争做到接受**巡视组检查监督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两不误、两促进,既圆满完成**的巡视监督,又要在提高发展质效、深化自身改革、加强基础管理等方面继续寻求突破,力争更好地完成**下达的各项经营任务,向**党委和巡视组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预祝**巡视组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在**巡视检查工作顺利,在**期间工作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2023-09-04 04:15:461

句子赏析是什麼意思啊?

首先从文学描写,表现力,等方面对句子做整体的评价,然后按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即可
2023-09-04 04:15:436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2023-09-04 04:15:414

幼儿故事带图片_幼儿故事文字版带图片

  幼儿喜欢听 儿童 故事 ,有很多幼儿故事书里面有各种吸引人的图片。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幼儿故事带图片。   幼儿故事带图片1:白雪公主后传   据说白雪公主的继母掉入悬崖后并没有死。从此,她立下誓言:一定要将白雪公主铲除掉,否则誓不为巫!   有一天,白雪公主的继母在街上漫步。在漫步的过程中她无意看到了一则 广告 。这则广告是这样写的:“现代军事好,好得不得了。”原来是俄罗斯经济紧张,以超低价出售AK―47。   白雪公主的继母看到这则广告后,心想:纵使白雪公主有天大的能耐,她肯定也对付不了现代武器的攻击。于是,白雪公主的继母以十万火速赶到飞机场,专程坐飞机去俄罗斯向普京购买AK――47。白雪公主的继母刚说完要买AK―47,普京就开口说要一万人民币,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白雪公主的继母以9999元/把的价格买了一把AK―47。   白雪公主和王子结婚那晚,白雪公主的继母以祝贺的理由想混入王宫。可没想到那把AK――47居然被卫兵给搜了出来。白雪公主的继母见阴谋败露,只好随手抓起AK―47准备作战。可是她的手连枪还没碰到,就听见机枪扫射的声音。白雪公主的继母落荒而逃,所幸没有伤亡。这次计划失败后,白雪公主的继母回到自己的屋子想:听说现在最流行用“毒鼠强”杀人,既然现代武器杀不了白雪公主,那我就用“毒鼠强”杀死那个美丽的白雪公主,我看你还怎么美丽!   次日,白雪公主的继母买了一包“毒鼠强”撒在 蛋糕 上,准备带到王宫给白雪公主吃,她还买了一瓶“迷香水”,想用它把卫兵迷倒,然后趁机混进御膳房把原先的蛋糕换成已经撒上“毒鼠强”的蛋糕。可谁知道她一上路,就被王宫的雷达给发现了,雷达经过近距离地搜索,发现白雪公主的继母身上带有致命毒物――“毒鼠强”后,自行发射了一颗地对地远程洲际导弹。随后只听见“轰隆――”一声,白雪公主的继母就被炸得粉碎。   可能她到死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她自己的运气那么差,而白雪公主的运气却那么好。   幼儿故事带图片2:小鸭子得救了   一天, 天气晴朗,蔚蓝有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小鸭子摇摇和小鸟飞飞一起在河边玩。飞飞对摇摇说:“哎,你不会飞,要不然我们俩就可以在天上做游戏了。”就在这时,摇摇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井里,井很深,摇摇怎么也爬不上来。   “飞飞,快去把猴哥哥叫来帮帮我!”飞飞点点头说:“好的!”飞飞说完就飞走了,在路上飞飞边飞边大声叫“猴哥哥!猴哥哥!”他终于在一棵树上找到了正在睡觉的猴哥哥,“咋了?”猴哥哥打着哈欠问道。“聪聪哥哥,摇摇刚才掉一大井里爬不上来了,快去帮帮他吧。”   “哦,原来是这样,别担心,我自有办法。”聪聪拿着一根棒子和飞飞一起走了。 一到那里,聪聪就把尾巴挂在旁边的树枝上,然后拿起棒子对摇摇说:“摇摇,抓住这根棒子我把你拉上来!”由于个子太小,摇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抓着棒子。   看到这个办法不行聪聪一脸焦急地对飞飞说:“飞飞,还是麻烦你去请大象伯伯吧。”“好!”飞飞马上飞起来叫道“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飞飞,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呀?”   “摇摇他掉井里了!”大象伯伯问:“井有多深?”“一米多深。”“好,我和你一起去救摇摇。”半路上他们遇到了提着水桶的熊大叔,“你们干什么去呀?”“摇摇掉井里出不来了,我们去救他。”“我也去。”熊大叔说。 大家一来到河边,大象伯伯就伸出他的长鼻子准备把摇摇钩起来,可是鼻子还是太短了小鸭子摇摇还是够不着。熊大叔看这个办法不行就说“看我的,”   说完就拎起水桶来到河边把水桶装满水,回到井旁把水倒在井里。一桶一桶的水倒进了井里,水位慢慢升高了,小鸭就浮起来了。“噢,摇摇得救了!”大家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小鸭子摇摇跳出井口向大家鞠躬,连声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小熊、小猴、小鸟、小鸭他们又一起跑去玩游戏了。   幼儿故事带图片3:学习要靠自己   在一个蚂蚁洞里,有一只不爱学习的小蚂蚁,它的名字叫黑黑。黑黑的爸爸妈妈很疼爱它,无论什么事都由着它。   黑黑上学了,爸爸妈妈给他上了最好的学校。黑黑挑了个班,就进去了。爸爸妈妈不放心,就每天轮流听课。   可黑黑呢,老师一布置题目,黑黑就二话不说,立刻问起爸爸妈妈来:“妈妈,1+1等于几啊?”   妈妈说:“宝贝,老师不是刚讲过吗?再想想吧!”   可黑黑偏不听,闹了又闹,竟还撒起娇来。妈妈心一软,便帮黑黑做起题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一年级的期终测试来了。   这天,黑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教室,找到位置坐下,心想:哈!有妈妈帮忙,这次的一百分又是我的了!它看看四周,只见家长还没来,旁边的轰轰正在认真的背课文;前面的月月正焦急地复习拼音u2026u2026黑黑轻轻地问后面的苗苗:“今天爸爸妈妈进来吗?”   “哈!今天考试,家长当然不进来啦!”   黑黑的心情复杂起来,它什么也不知道啊!黑黑只好坐在位置上焦急地等待。考试时间到了,老师走进来发考卷。考卷一发下来,黑黑就懵了:这些题根本不会做!黑黑看看四周:轰轰微微一笑,似乎复习得非常到位,没有不会的题;月月则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还哼着歌呢!黑黑一看第一道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大小”这个词。它拼命地想,还是想不出来。算了算了!下一题!第二题是判断题,说考试读作“gaoshi”黑黑还是不知道。于是,它在橡皮上写对和错,决定投骰子决定u2026u2026考试结束了,老师一看黑黑的试卷,大吃一惊,立刻把黑黑叫上来。   “你怎么回事?怎么考这么差?”   黑黑支支吾吾地说:“因为平常的作业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做的。”   “唉!学习不能依赖别人呀!你下去好好 反思 !”   黑黑在座位上反复思考:我是不是不能依赖爸爸妈妈呢?对!以前的成绩都是骗人的,我要考个真正的100分!   从此,黑黑发奋图强,终于考了个真正的100分!同时,它明白了:学习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   
2023-09-04 04: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