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用英文介绍俄罗斯的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023-09-14 03:20:58
共1条回复
Chen

中文:俄罗斯独特的民俗风情"英文在下面喔"

俄罗斯人对酒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女士们一般喜欢喝香槟酒和果酒,而伏特加则是男士们的至爱。

俄罗斯人喜欢喝纯粹的白酒,并喜欢大杯大杯地豪饮下去。

这是他们豪爽浪漫、不拘小节性格的反映。

俄罗斯有用面包和盐迎接贵客的习惯。

一进酒店,就见两个象从童话里走出来的盛装俄罗斯姑娘款款走上前,她们亲切地行礼,然后递给你一块圆面包,面包上边放着一个小盐缸。

您撕下一小块面包,沾上盐吃了。

用面包和盐接待客人,是因为盐在历史上是很昂贵的,沿袭至今,表示对贵客的友好和尊重。

套偶或套娃是俄罗斯最典型、最普及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套偶是用彩色油漆加以描绘,大多穿传统的俄罗斯民间服饰,包着头巾,提着小花篮,煞是鲜艳可爱。

套娃的价格随着木头的质量和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不同,便宜的有1至3美元。

俄罗斯的人名常常令中国人头痛,俄罗斯的姓名全部由名字,父称和姓三部分组成,又有小名,爱称和呢称,名字相当于中国人的大名,即正式名字。

大名与小名,爱称是相互对应的。

在实际交流中,直呼大名是非常必要的。

苏联时期,最常用的称呼是同志和公民,而如今,男士和女士则是常用的,“母申娜”即男人,男士的读音,“接物什嘎”则是女士,姑娘、小姐的称呼。

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都可以用,对上了年纪的女性,千万别叫人家老奶奶“巴布什嘎”,那是极不礼貌的,俄罗斯怕别人说她老。

对小伙子,可直呼“年轻人”。

礼仪方面,送鲜花是最佳的礼物,可一定要记住,送花一定要送单数。

巧克力则是万能的礼物,价值不必太高,正应了“礼轻情义重”。

中国人若给亲戚朋友带礼物,木套娃娃是首选。

木套娃娃也叫“玛特辽什卡”,是由小到大一层一层套起来的。

大披肩、木雕制品,军服、军用水壶、纪念章、水晶制品,以及望远镜,夜视仪、工艺手表、怀表等。

大个的还有俄式茶饮。

俄制的伏特加酒也是上好的礼物。

英语:Russia"s unique folk customsThe russians on wine have a special plex. Ladies generally like to drink champagne and wine, and vodka is men"s most beloved. Russians like pure white wine, and like mugs big cup to drink down. This is their gracious romantic, informal sec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reflection.Russia useful bread and salt to meet the honored guest habit. A the hotel, and beheld two from a fairy tales out of the Russian girl dressed tender go forward, they affectionately *** artly, then handed you a piece of bread rolls, put a little above salt cylinder. You piece of bread with the salt to eat. With bread and salt reception guests, because salt in history is very expensive, has followed so far, say to the honored guest friendly and respect.Set of OuHuo sets conditions is Russia"s most typical,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lk handicraft. Set of accidentally is using color paint describe, mostly to wear traditional Russian folk dress wrapped head scarf, carrying a-tisket, very bright and lovely. Sets conditions price with wood quality and production process, fine different degree of cheap has $1 to $3.Russia"s names always make headache, Russia"s name all by name, the father says and last name three ponents, and have great gabito, nickname and say, name is equivalent to the name, namely formal name. Name and great gabito, nickname is mutual correspond. In the actual exchange, to keep shout name is very necessary. The Soviet period, most monly called a rade and citizen, and nowadays, men and women are mon, "mother ShenNa" namely man, man pronunciation, "connect content assorted honk" is a lady, girl, miss titles. The teen years to five, sixty years old, can use for older women, don"t call somebody else granny "ba bush quack,", that is highly polite, Russia are afraid of being said she old. For boys, can keep shout "youth".Etiquette, send a flower is the greatest of gifts, but must remember, flower must send singular. Chocolate is universal gift, value needn"t too high, should be "that counts. if give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bring a gift, wood set of dolls are preferred. Wood of doll also called "matvey, liao assorted card", is *** all to large layer sets up. Shawl, wood products, uniforms, the military kettle, mementoes, crystal products, as well as telescopes, night-vision goggles, craft watches, pocket watch, etc. Large and Russian tea drink. Of Russian of vodka is the best gift.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的内容简介

性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但也是亟欲与动物划清界限的一种本能。为了和动物划清界限,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尝试对性施以各种文明调教。但具有猖狂生命力的性却也一直在抗拒这种调教。每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性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本能与文明互相拉锯、矛盾、冲突与妥协的历史。作者正是从这点出发,从明清笔记小说着手,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有趣的故事,叙述了在矛盾和冲突中翻滚浮沉的男男女女曾有过的快乐和苦痛、好奇与兴奋、羞愧和愤怒、圣洁与卑污。从而为我们揭开人类的性帷幕,解密隐藏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性图像。从某一方面说,这本著作,可以说是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在“性”字这条路上,有过什么“心路”和“生路”历程的珍贵材料和最好诠释。
2023-09-04 03:43:211

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的介绍

《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是2012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溢嘉。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两性文化。
2023-09-04 03:43:361

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的作者简介

王溢嘉,著名作家,出版人,1950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专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间风景——梦》《不安的魂魄》《笑悟人生》《一只暗光鸟的人生备忘录》等作品三十余种,内容涉及人文、艺术、文学、心理等多个领域。其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独树一帜。有人这么评价王溢嘉:他比医生懂更多的心理学,比心理学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学,比生命科学学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2023-09-04 03:43:511

什么是六欲,七情,八音,九族和十义??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九族:高祖,曾组,祖父,父,自己,子,孙,玄孙,曾孙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
2023-09-04 03:44:126

世间上都是钱或情在作怪?

人的欲望
2023-09-04 03:44:295

汉服作为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意义?

接受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知识、考取功名,也包含着思想的培养,所以“教书”和“育人”是连接在一起的。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形态,将在无形中发挥着影响力。现代教育越发重视用新颖的方式,替代填鸭式的学习。包括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素质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就连中医、国学等课程,也搬上了一些地区的课堂。有所小学更是独特。某小学设“自愿穿汉服日”,学生兴致勃勃,新形象让人眼前一亮经常上网的家长可能都听说过“文化自信”这个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我们的传统,汉服作为很有代表性的元素,获得不少学生和年轻人的青睐。有些大学生甚至在毕业时不穿学士服,反而改成穿这样的衣服来庆祝顺利毕业。想不到这样的“风”还吹到了小学。某个小学为了让同学们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调节刻板的校园气氛,决定将每个周四设为“自愿穿汉服日”。这一天同学们可以自愿选择不穿校服。听到这样的规定,小学生们高兴坏了。尤其是女同学,本来这个时期就特别喜欢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既然学校允许每周有一次“自由发挥”的机会,还不好好把握?学生们兴致勃勃,女生的衣服可谓多种多样,不管粉色、橘色还是蓝色,都显得十分漂亮。大家还普遍扎起了相衬的发型,可见家长们也很重视啊。男生也不甘落后,虽然颜色和宽松更简单些,但也是一身的书生气。想象一下这样一群小学生带着“新形象”上课,还真是叫人眼前一亮。不过家长的评价却有不同的声音。家长担心变了味,成为学生们“新型攀比”的秀场小学设立这样的日子,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培养方式,目前并不多见。想起笔者读小学的时候,哪怕头上戴了稍微精致点的发夹,都会很开心。能够在上学时“正大光明”地穿这么漂亮的衣服,这些小学生一定非常愿意。但是也有家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担心这会成为同学之间“新型攀比”的秀场。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同样是衣服,品质和精美程度要相差很大。网上这类衣服“差不多”的要百元以上,如果想要稍微好些的就要几百元了。想达到精致的程度,那就多少钱的都有了。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学生不想自己成为班里被羡慕的对象呢?所以条件比较优越的家长,就能给学生购置比较好的。而家庭情况差的同学,可能就有些为难了。要是家长比较理解的话,还能买件便宜的。但有时候未必所有家长都明白子女在学校面对的问题,觉得这是“没必要”的投入。学生来到校园,
2023-09-04 03:44:442

中国文化里有哪些禁忌?

这个问题提得太大,要回答需要写一本书,建议到网上搜索一下。
2023-09-04 03:44:523

中国文化

应该是中国人对“吃”的确是非常有研究的
2023-09-04 03:46:475

介绍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TFTFCFVCRFDTRD 5REDCE4DER5ET4R54T5D54EW45ET45TEW4EWT4XS45SD4WXST4EXWREWREWREXWREXREERSWESWERE
2023-09-04 03:47:288

中国人的触景生情和日本人的物哀文化,本质区别是什么?

触景生情,是一种情怀,由现在的事或物联想到曾经的事或物。物哀,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叹瞬间的美。
2023-09-04 03:47:454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

  文化,是当前学术界持续思考的热点之一,牵涉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全球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精英与公众等许多方面,因而不无道理地一再引发种种讨论或争论。这些探讨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不过,其中留下了一个有待我们去填补的空白:当前中国文化的层面。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部,总会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体。梳理这些文化层面,考察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对于这种文化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这尤其会有助于建构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系统。那么,就当前我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我们的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层面呢?它们之间结成何种关系?问题就提出来了。我在这里不打算普遍地纵论文化层面,而是着重从文学文本的文化层面角度来加以分析,即透过文学的文化层面而为揭示普遍文化层面提供具体的想象性模型和个案。因为,文学是文化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想象性形态,完全可以承担透视普遍文化层面的任务。  一、文化及其层面  文化(culture)的定义历来很多,这里仅仅采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界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symbol)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形态,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注:参见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288页。)。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去表达生活的意义。而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不一定就是统一的整体)。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形来说,这种容纳多样的文化结合体往往有4个层面或形态(注:我自己在过去一度将审美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种(见《从启蒙到沟通》,《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后来认识到不能忽略民间文化的存在。):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从文化价值看,这4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关键看具体的文化过程或文化作品本身如何。每一层面都可能出优秀或低劣作品,无论它是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上面的4个文化层面往往会渗透或显示在具体的文学艺术文本中,这就有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具体说来,这4个文化层面有可能同时并存于同一个文本中,这要求我们细心分辨各种文化层面在文本中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但是,更有可能的是,它们中的某一种会在文本中居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划分出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主导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  1.主导文化  主导文化文本是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文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化性,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社会规范,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会公众。每个时代的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地书写或制作这种文本,并大力鼓励原来属于高雅文化的文人作家来参与这种旨在巩固统治性规范的书写工作,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自汉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统治群体对文学的控制或支配作用就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从而推演出文学承受主导文化引导的历史。需要注意,主导文化文本并不一定只要直接的或者甚至赤裸裸的教化性,而可以把教化性掩映在富有感染力的审美表现中。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正是古典主导文化的典型范本。《前出师表》首先陈述了蜀国的“危急”情势,表达了一下自己“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忠心,提出“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整合以及国家安定的方针政策。接下来,他又坦诚地表述了自己对君王的耿耿忠心,发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铮铮誓言,从而近乎完美地表达了一个臣子为报答主子的知遇之恩而全力以赴的忠诚之心和献身精神。最后他在《后出师表》里立下誓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在这里,主导文化所追求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目标,以及个人的尽忠报恩之心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就当代来讲,影片《生死抉择》(2001)也可以说是当代主导文化的代表性文本。它讲述了当今中国公众普遍关心的“反腐倡廉”故事。主人公海州市长李高成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回来,立即被卷入自己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工人的集体请愿风波中,由此引发出自己也被牵连进去的重大腐败案件。李高成面临一个“生死抉择”:是把自己交给廉政还是留给腐败?作为一个关键人物,他的自我抉择确实成了事件进展的关键:只有他作出正确的抉择,才能确保廉政一方的成功。他在市委副书记杨诚的协助和省委万书记的支持下,经过短暂而艰难的思索,战胜了自我,作出正确的抉择,起来斗倒了以郭中姚为首的“腐败集体”,并由此挖出了其后台省委副书记严阵等,从而夺取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这部影片鲜明地反映了当今主导文化关于社会群体整合和秩序安定的要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主导文化历来扮演着群体整合等重要角色,至今仍然如此。不过,主导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体现**性,并且让自身的权威不是强制而成为令人倾心服膺的感动。  2.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有的称“精英文化”,是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化文本。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式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这种文化文本的主要特征有三点:形式创新、社会批判和个性化追求。  第一,形式创新。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形式惯例,并从现实生活和民间文化传统中吸到资源,创造出新的原创性形式。因而在高雅文化文本里,形式上创新的特征往往格外突出。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说“我轻轻地来了又走”,而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1928)里则打乱了这一日常语言顺序,转而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把状语“轻轻”前置,先说“走”,而后说“来”,并破例出现三次重复。这种形式创新有什么意义?下面不妨完整地感受全诗,尤其注意体会志摩式“轻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后面几节注意选用与“轻轻”合拍的表述轻柔妩媚事物的词语,如“金柳”、“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柔波”、“水草”等,而且结尾还有“悄悄”的三次重复,造成首尾呼应的效果。这就使得全诗都呼应着“轻轻”和“悄悄”,带来了语言形式上的整体创新,使本来司空见惯的日常表述语句竟突然间获得了新奇而别致的意义。我把这种语言形式称为志摩式“轻悄体”。读者因为志摩式轻悄体而可以获得一种新奇的意义体验。文学史和文化史容易忽略“我轻轻地来了又走”这类平常的陈述,但却可能永远地记住独特的志摩式轻悄体。其实,这里的“康桥”对诗人本人来说可能是确定的,但对读者来说却可能无限丰富而不确定。每一个读者都可能有自己心目中的永远留恋的“康桥”。他们用自己的活生生的生存体验去填充形式独特的“轻悄体”,从而形成了内心深处的深切共鸣。这可能正是这首诗得以长久流传的一个原因吧?
2023-09-04 03:48:291

琉璃的各种颜色的含义是什么?

绿色琉璃——保平安 代表和平、生命和幸福;有益于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可加强勇气,并溶化他人蓄意的排斥。具强大的净化功能,可舒缓牙痛及喉咙气管方面的毛病。适合经常出差和喜欢旅游的人。 紫色琉璃——可催情 提高智商与情商。代表高贵、典雅和进步;有利于改善自己的现有状态,增强自信心。有压抑人的欲念的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可帮助爱情和事业的成功,可作为定情或庆功之用 透明(白)色琉璃——佛法无边,宜于护身护宅 加强活力与生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代表纯洁、清爽与轻快;辟邪挡煞,能消除周身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保持愉悦的心态。护身,百病不侵;护宅,百毒不入。是能给生活带来幸福的快乐之源。 蓝色琉璃——可聚福 能给人带来幸运,代表清新、宁静与舒适;能减少压力,平稳情绪,能提高自己的人缘,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对筋骨、肾脏及头痛有强大的治疗力量。适合所有需要好运气的人。 琥珀色琉璃——宜催财 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代表明亮、温和与创新;能助人投射出权威的能量,加强人的果断力,对事业的腾飞有很大的作用,能改善神经系统。适合正在努力奋斗、渴望成功的人。 紫色与蓝色——主深入交流,相处顺利, 紫色与白色——平安+好心情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与紫色的搭配更显内外明澈,优雅中微显娇气。是魅力的代表,淡淡的芳香沁入人心,又有记忆功效,表示感情的无价与爱情的刻骨铭心。 紫色与绿色——转化运程,加强合作 代表生命的绿色与有聚福功能的紫色搭配,彼此能量的共振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己的命运 琥珀色和蓝色——事业催财 色彩柔和有力,代表坚毅和信念,提高反映能力。代表事业有成、财运无边。 琥珀色和白色——官运催财 具有王者高贵的气质,消除疲劳、控制情绪、刺激人的记忆力,主聚财。
2023-09-04 03:48:39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有哪些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只谈下自己浅薄的一些看法:1、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优越。希腊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成,比较适合葡萄的生长。故在此情形下,古希腊人不得不从外区域进口粮食。长此以往,古希腊商业气氛浓厚。文化呈现明显的冒险精神。中化文明的发源地黄河、长江流域土壤较肥沃,加之灌溉便利,故农业较发达。食物供给相对稳定,故文化相对保守。2、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接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西南部与印度相隔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多戈壁沙漠。就地理环境而言相对封闭。外来威胁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化文化一直得以传承。其他文明发源地往往遭受异族入侵严重。印度遭到雅利安人进攻,形成今天的种姓制度。
2023-09-04 03:49:343

西方人的感情和中国的一样丰富多样吗?

一位旅居国外的人士说:“真让人奇怪:在中国,人发了烧,我们都用“闷汗”的办法给他降温;而在外国,人们却用少穿衣服甚至在冰水中洗浴的方法治疗发烧。这太残忍了!”这种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表现。(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再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着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归结为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这种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的一个“情”字?!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依然延续和发展着。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面对目前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中西方的态度依然不同。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相反,西方的解决方案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了满足欲望,不择手段,甚至垄断和战争。(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却很少关心“社会对个人是否功平”的问题,致使公民作为个体,其权利不是至上的。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诚、直率。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第一位的。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两种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发展与完善。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小结:故,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梅随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后,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合理的解决生存中的个体化满足问题,从而是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地。参考资料1、《智与情——中西文化之比较》2、《中西文化差异两三事》3、《人类社会发展新解》 摘自《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0年9月号4、《从饮食习惯看中西文化的差异》5、《论语》6、《诗经》【作者: napa】【访问统计:3152】【2005年07月21日 星期四 22:18】【 加入博采】【打印】
2023-09-04 03:49:411

东西方文化比较...

  1语言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代表着东方,但中国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差异不小。在称呼、问候、表达上等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英语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由此也可看出,东西方的语言差异,因此,当我们外出到其他西方国家时,应该先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在表达上、问候、称呼等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  2教育方面  西方的教育的主导思想则是:每个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为某学生数学不好,就认定其笨,或许该生会是生物、体育、或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奇才。西式教学,给予所有学生机会去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并锻炼将来在社会上实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如此培养的学生,越往高处走,才干越能得到发挥。这也是为何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国家科技水平能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这也是为何东(中国)西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都会有缺陷。应该把“教、学、做”三阶段统一起来,教育全过程才算完整,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全面。目前西方教育界已认识到问题,因此正在加强中小学基础知识教学和考核。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湾取消联考,而大陆提倡所谓“素质教育”,都旨在补充纯知识教育之外的内容。如果东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那将是比较理想的。  如今的中港台地区,科举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临挑战与改革,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会被更科学的方法取代,我们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也应该改变  3:饮食方面  吃中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全过程是:厨师将饭菜做好以后端到餐桌之上,围坐在餐桌旁的进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相应的饭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大家为了相同的目的聚在同一张餐桌旁,面对相同的饭菜各取所需,解决饥饿问题和生存问题。  吃西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  不同的饮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4:建筑方面  东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东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  在此我们总结出了3点比较明显的差异  1)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过墙确立空间,上面加顶就像一个盖子,只是一个覆盖物而已。在东方正好相反,屋顶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间的因素。通过由柱子支撑的屋顶确立空间而后再填充墙。  2) 第二个区别在于空间本身的状态。西方世界强调的是积极空间,即发挥建筑物本身作用的内部空间。然而在东方主要强调的却是消极空间即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3)第三个区别在于东方的基本建筑原则和风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西方的风格却得以进步。在东方,一种建筑风格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西方却越来越强调建筑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其结果就是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持续改变。  东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5 音乐方面  中西音乐之差异中西音乐之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性所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主要表现于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性;而中国的情韵则可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哲学,甚或是源于古代钟鼎的花纹及原始壁画的动物飞腾之象?因为,“飞舞跃动”之美始终是中国诸艺术的主要特色,当代美学巨擘宗白华也认为:“舞”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灵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不同,是中西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因。  6 绘画方面  西方绘画十分讲究透视法,所谓透视法,简单地说,就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世界是立体的,西方人没法不观察到这一点,然后他们聪明的大脑指挥他们灵巧的双手在白纸、画布和墙壁上如实地记录下他们看到的一切。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尤其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和还原生活的特性。他们严格地按照物体在同一空间中的大小比例进行描绘,也就是说,是按照近大远小,近高远矮的基本原理进行创作的。所以物体在平面上也能呈现出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感觉的立体效果,给人以生动、逼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国绘画传统,则以“形神兼备”为皈依,重在抒发主体精神,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把握,由表及里,强调其精神特征的理解,将画家的主观精神因素,包括修养、品德、秉性与客观世界相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种种技法,如毛笔的皴擦、点染,运用线描或色、墨的变化来表达形神,且擅诗、书、画、印结合,富于东方特色。  中西方绘画发展至今,由于彼此的借鉴、交流,均可根据材料工具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许多画种还可细分,如版画有木刻、铜版、石版、胶版、丝网版等;中国画又有写意、工笔、兼工带写等样式;油画可分无光和有光;壁画则除传统湿壁画、镶嵌画外,更发展了众多材料和技术各异的新型壁画。
2023-09-04 03:49:532

中国新加坡文化、经济、生活、习俗、风土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新加坡这个名称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谓“狮子城”衍生而来,相传是一位苏门答腊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岛游历时,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样的野兽,描述为“行动敏捷而美丽,艳红的身躯,漆黑的头”。王子显然非动物学家,因为他所见的野兽可  能就是头狮子。但由于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词藻,这个13世纪时的名称便一直延用至今。  一世纪之后,“新加普拉”成为兵家互争的战场。战争的结果并无明显的赢家,新加坡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战后新加坡被各方所遗弃,房屋全毁而沦为丛林,从此沉寂隐没直至公元17世纪。  新加坡的再度被发现是在公元1811年,一百名马来人在其首领田缅刚的带领下,在此地落户。八年后,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陆,他认为纵使当地海盗猖獗,新加坡仍是一个最理想的英国海外贸易据点。  莱佛士将新加坡建设成为自由港的理想逐步实现,其后的110年间,新加坡蓬勃发展,许多辛勤工作以追求个人幸福的移民,更视新加坡为理想中的亚洲天堂。之后,战争爆发,日本入侵新加坡,梦想幻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新加坡的命运,新加坡人决定脱离英国寻求独立。  公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愿望顺利达成,继而推举剑桥大学毕业的律师李光耀出任第一任总理。  公元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北婆罗州(今沙巴)和沙劳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此联邦由马来亚总理东姑拉曼提议筹组,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公元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独立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  二十多年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将新加坡建设为亚洲的观光、商务和金融中心,因此在教育和技术训练课程、投资策略、航天科技和环境政策的发展,均不遗余力。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精髓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独特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华人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而最富饶的遗传还有传统艺术,如精致细腻的景泰蓝磁器和高雅脱俗的书法等,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  马来人,以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新加坡更为多彩多姿。马来人受到早期阿拉伯商旅的影响,改信伊斯兰教,最为人称道的民族特性是坚强的团结民族性、乐于助人的心胸和对宗教信仰与传统的坚定不移。  印度人,在许多方面,被冠以「新加坡建设者」的美誉。新加坡草创初期,印度人扮演着契约劳工的角色,参与各项建设工程,例如沼泽疏浚和道路建筑等。他们更参与许多新加坡著名公共建筑物的兴建,其中包括圣安德烈大教堂。除劳工外,学有专精的人士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具有教育、农业和商业等素养的专业人才。一如华裔和马来裔民族,印度族裔也在饮食、艺术、宗教方面尽力保留其特色,更突显新加坡文化的多元性特质。  除上述三大民族外,新加坡人口另有约1.4%的其它少数民族,包括欧亚通婚的后代,例如来自马来西亚麻六甲的葡萄牙裔后代和来自印度的戈亚族。  此外尚有少数阿拉伯、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后裔。这些民族在新加坡历史中,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例如举世闻名的莱佛士酒店是由亚美尼亚裔的沙克士兄弟出资兴建;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黛兰,是为纪念一个受人敬仰的亚美尼亚裔家族的女儿而命名;座落于禧街的亚美尼亚教堂,兴建于公元1835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犹太人在1830年来到新加坡,并且在法律、医学、商业和教育领域有杰出的表现;阿拉伯人则以商旅身份出现于新加坡历史,人数并由1834年的66人,成长至1947年的二千人,著名的阿拉伯裔家族有阿沙可夫、阿裕尼与阿卡夫家族。 欧洲族裔包括新加坡殖民时期开拓先驱的后裔和近代视新加坡为祖国的开创者。新加坡名副其实是外国专业人才荟萃的理想家园。  中国当代文化浅析  一 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成果。  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与政治、经济、军事相并列的人类活动及其成果。  狭义的文化,仅指艺术各门类。  文化是国家的特征和个性;失去文化,国家将不复存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作者认为文化应涵盖教育、科学、技术、艺术、思想等,这里的思想,具有哲学的意味,并包含宗教。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学校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探索未知、守护良知的地方。教育不是把有棱有角的个体打磨成圆圆的标准零件,而是要使每一个个体发现自己的潜能、长处和弱点,找到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途径,做身心健康之人。教育的内容不能没有知识,但是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依重要性大致包括身体、心理、态度、能力、知识的了解、锻炼和培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例如长跑、打球、踢球、练习太极瑜伽、蹦迪、跳舞、街舞、赛车、溜冰、滑板、极限运动等。了解身体生理功能和病例表现。哪个少年不好色,哪个少女不思春;食色,性也。按时作息。大脑松果体素在晚八点到次日八点分泌旺盛,最好晚上而不是白天睡、早睡早起。饮食要定时定量。  心理健康。积极地心理暗示。消极情绪要及时疏导、合理宣泄。  勤奋刻苦、勇敢果断不难做到,关键是要尽可能开明和公正。要诚实,不能歪曲事实、篡改数据等。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不要答应他人,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事情多可以用手机、日历、电脑等的提示功能);贷款要及时还,信用卡不要恶意透支、要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多和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否则是没有信用记录的)。  二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是社会演化与变革中始终保持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是不依赖于时间的常量。  传统文化是时间标记的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乙 万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丙 大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戊 地位有等级,人格平等。  己 勿妄为,顺天意。  庚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从连续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能够而且必须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础。  三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儒家文化决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  作者完全认同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对传统文化各流派的评价。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从整体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实用、直觉和感性,是兼容并蓄和开放的。强调人际和谐,用道德说教代替宗教、惠及世界各民族的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缺少逻辑和分析、过分强调政治、没有孕育近代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容讳避的弱点和不足。  四 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化是当代中国的特征和个性;没有中国当代文化,中国将不服存在。汉语是中国当代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散落在民众和不同组织间;不同个人、不同组织、不同国家机构所持的当代文化观念大都不相同、冲突甚至存在尖锐矛盾。对于民众,在组织层面,没有基本统一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对于民众和组织,在国家层面更是不相同、冲突甚至存在尖锐矛盾,甚至是混乱的。从国家和整体层面,中国当代文化是不存在的;从民众层面,就个人而言,当代文化是存在的,分化的,自以为是的。  在组织和国家层面,没有当代文化导致民众对组织和国家的法律、制度、行为产生不同甚至冲突的理解和行为模式,造成表面上国家和组织层面的混乱甚至骚动与实质上的个人之间的自以为是、任性鄙视、冲突和倾轧。  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不是一个见仁见智各显神通的命题,而是一个唯一排他的命题。主流价值和文化观念具有统摄和渗透功能。  作者认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思想原则制度和当代文明为基础构建当代文化,尊重了历史的连续性、兼顾个体和他方,是可行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乙 万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丙 大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戊 地位有等级,人格平等。  己 勿妄为,顺天意。  庚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社会主义原则和制度:  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公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人民当家作主。尊重普通民众。国家权力基于民众权利。  协调各方,宏观调控。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干部(中共、国家、政协、国家出投资企事业和项目)有罪推定。财产来源不明,视为贪污受贿。  现代文明:  科学民主法治  市场  国际交流,合作竞争。  网络信息  公正公开。不虚美,不隐恶。  高水平制度化的权益表达和追求机制  坦白从宽;有沉默的权利,亲亲互隐。  中国当代文化不能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现在是一个世俗的、平常化的而不是革命的、激情的社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全体公民、组织和国家机构而言是做不到的;强行要求,只能造成他们不必要的虚伪和严重的痛苦。更不能以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为指导。个人(英雄)主义既与中国历史上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相违背,又与现实的中国国情相违背(当代中国暴富赤贫已经造成、罢工、抢劫、杀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强调个人主义只能使极少数暴富的更加暴富,同时使绝大多数贫困的更加贫困)。  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和个人主义,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中国当代文化需要以当代中国为对象,无需多言,但常常被忽略或偏离。以感性、实用、直觉为主的文化和以理性、分析、逻辑为主的文化各有优缺点;从历史的连续性和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中国当代文化需要以和谐为主,兼容并蓄理性和感性、分析和综合、逻辑和直觉。  基本正确地说写现代汉语。只要使用汉语能够满足交际或文化需要的,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外语;否则以危害国家语言安全记入档案,限制创业就业、治安管理处罚甚至判刑。  某人以国家主席身份在美国某大学用英语发表演讲,是一种卖国叛国(危害国家文化安全)行为。  国内外一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中国注册自己的名称时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其宣传资料的文字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  在中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及其包装使用文字时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并不得使用他国国家或国际组织标志(如他国国旗图案)。  依据宪法第十九条、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禁止将公民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与外语考试或水平挂钩,禁止英语成绩与学位挂钩,取消入学考试的英语,英语为选修课。  学生毕业必须通过语文相应的水平。  让中国当代文化坐进中国民族产业的怀里,让中国民族产业以中国当代文化为内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像蓝猫、梨园春、超级女生那样形成产业链。  法律是人们日常行为(不是言论)是非曲直的评判标准。宪法和程序法具有可诉讼性。  不仅从哲学、宗教,而且从宪法、人类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  经济政治社会转型初步完成,中国当代文化开始形成,这是社会意义,学术意义先行。  中国当代文化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使全体中华儿女、中国各级组织和国家机构具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自信。
2023-09-04 03:50:082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而来的,涵盖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民俗、礼仪等方面。它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戏曲等为代表,通过人们的传承和发扬,构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行为习惯等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023-09-04 03:50:293

灯笼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

,灯笼寓意着,欣欣向荣,照亮前方的道路,前方的前途,万丈光明的意思
2023-09-04 03:50:494

谁来帮我做一下这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题目?快快快!!急

一、填空 1、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动笔写作(史记 )。全书分为(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五大部分,记载了(3000 )年的历史,共(130 )卷,(526500 )字。 2、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作者(张择瑞 )。它描绘北宋都城汴京( 梁 )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1 )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3、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四省,全长约(1782 )公里,自开凿到现在已有(2400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线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2023-09-04 03:51:056

1.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只要意会,不可言明。嘿嘿。其实LZ问的问题非常的广,非常的强。中国5000年文化传统不要说我们怎么理解,就是当代大师们也不好说啊。这要看个人的文化修养的。
2023-09-04 03:51:242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发祥地主要在黄河流域?

人们对水资源的原始依靠与需求
2023-09-04 03:51:356

中国文化和新西兰文化的不同

  中国你都知道,我说点新西兰的。  新西兰人的饮食文化  新西兰人的饮食习惯大体上与英国人相同,饮食以西餐为主。喜欢喝啤酒,人均年啤酒消费量达110公升。国家对烈性酒严加限制,有的餐馆只出售葡萄酒,专卖烈性酒的餐馆对每份正餐只配一杯烈性酒。饮茶也是新西兰人的嗜好,一天至少七次,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茶馆遍布各地,许多单位都有专门的用茶时间。  新西兰大小城镇遍布餐厅、酒吧等食肆,这里的粤菜、韩菜、西菜都具备一流水准。想找寻新口味,可到访郊外农庄,享受热情农庄主人为你准备的地道乡村美食,别具风味。如果觉得餐馆花费昂贵,那么还有遍布的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店,还有一些外带的速食店如炸鱼块拼土豆条、中式外带店等都可以解决饮食问题。  美味食物  新西兰是著名的农牧业国,物产丰富,素有“美食天堂”之誉。出产的蔬果、肉类和海产,新鲜味美;如羊肉、野味、鹿肉、龙虾、酪梨、草莓,奇异果及三文鱼等,皆是著名特产。游客更可一尝极具特色的烹调方法,领略地道风味。像猕猴桃,当地人便喜欢将之酿制成果酒,果酱等出售。这里的“环太平洋”烹饪风格,广集欧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及越南的烹调艺术之精华。这种广集各家之大成的独特烹饪风格,使全国各地的餐厅和咖啡馆提供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式风味,各种菜肴。饮食习惯荤素较平均,晚餐一般是正餐。正餐常分三道,开胃小菜、小点、主餐配有素菜沙拉,最后是甜品、水果沙拉、咖啡等。晚餐还常配饮葡萄酒。  典型的新西兰式的菜肴 尝试吃羊肉、猪肉、鹿肉、三文鱼、龙虾、布拉夫牡蛎、鲍鱼、贻贝、扇贝、红薯、弥猴桃和树茄果。  三文鱼 有多种吃法:烟熏、刺身及鱼头等,选择众多。  肉类 以在烤箱中烤制和炖烧为主,素菜则以凉伴色拉居多。有些人认为蔬菜应尽量生吃,或用水简单烫煮以保持其营养。不过,近年来有些新西兰人也开始学做炒菜。  点心 如酥皮肉卷、馅饼、炸薯条、鱼块、甜点等始终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奶酪以及用奶酪做的糕点品种丰富,而新西兰的冰淇淋、酸奶更是奶味足,质量高,无人不爱。蛋白蛋糕是新西兰的国粹甜点——把蛋白和鲜奶油放在一起搅打,然后烘焙的,制作好的蛋糕还需点缀一些新鲜水果或浆果。  毛利传统的石头火锅 把薄薄石头烘热,放入地洞,把包裹好的食物放入薰熟,原汁原味,味美异常。  很多新西兰人十分喜欢中餐,遇上节日喜庆,常常会去中餐馆庆贺宴客。 近几年随着亚洲人口的增加,从亚洲进口的罐头和食品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华人餐馆和菜色越来越丰富之外,华人食品店、豆制品厂、港式点心店、广东烧烤以及各类特色店也应运而生,十分方便当地华人生活。  新西兰的社会秩序、社会福利和生活习惯  新西兰人淳朴善良。这里除了市中心的闹市区以外,住宅区的街道上平时很少有行人,你在路上走,如果对面走来新西兰人,他一定会主动和你打招呼,非常有礼貌。你到商店买东西,店里的人会主动上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忙,你如果看上一样商品,在购买的过程中,差不多能听到4-5次谢谢。你如果遇到什么事情,比如打听路,他们一定会详细地给你指点,甚至送你过去。  这里的社会秩序非常好,基本上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里见不到因为防盗而在窗户外面安装铁栏杆的住户。就连银行也是开放式的办公,根本就没有防弹玻璃等那些设施。不过每家每户都安装着一种红外线报警器,如果主人去国外度假或长期离开自己的家就会启动警报器,一旦有人闯入就会发出警报声,同时警察局也会收到报警,很快警察就会到达现场。平时很少见到警察,除非在路上发生车祸。如果是一般的碰撞,也可以不报警,通知双方的保险公司就可以了。警察的装备十分先进,汽车都是5.0的排气量,警报发生后天上还会有直升飞机配合。但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率很低。这里自从19世纪发生过英国人和毛利人之间的战争以后,一百多年来没有战乱,始终是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  这里的生活节奏不是很快,一般的工作都是早九晚五的工作时间。除了少数超市是24小时营业以外,绝大多数商店五点钟都会下班。饭店也是在9-10点以后就关门了。这里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是分开的,住宅区内是不可以经商的。奥克兰这个城市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市中心在中区。这些区又分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商业区,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和超市。一般当地人都是周末把一个星期的用品一次购齐。所以这里如果出门没有车是不行的。  这里的夜生活不是很热闹。晚上9点以后,路上基本上没有行人了,绝大多数人都会回到家里。因此在住宅区晚上9点钟以后安静的就象农村一样。刚来这里不习惯,晚上不能出去宵夜。感觉这里不如我们中国好,我们晚上,特别在南方,凌晨2-3点还出去宵夜,这里没有。晚上在商业区的饭店和酒吧、咖啡馆里也有人在,不过都不会太晚,9-10点以后就散了。10点以后,只有红灯区里的夜总会和按摩院、赌场还在营业。这里的妓院和赌场都是合法的,报纸上经常打出大幅的广告,公开宣传。这一点能看出这里是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的朋友来,我也陪他们去赌场玩,发现一个现象,赌场里大部分是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当地人很少,少部分毛利人比较好赌,极少有当地的洋人去赌。据说这和他们信仰基督教有关。这也看出中国人好赌的秉性。再说这里的中国人很多都比较有钱,除了那些生意人以外,也有很多的公务考察的,来这里也是出手大方,一掷千金,至于钱是从哪里来的就不得而知了。这里的赌场很大,什么赌法都有,也有很多人刹不住车,在这里输的倾家荡产的。  新西兰主要经济支柱还是农业和畜牧业。畜牧业制品,比如牛羊肉、牛奶、黄油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还有羊皮羊毛等。渔业也比较发达。很多东西要依靠进口。在购物中心,到处都充斥着中国商品。所以要买东西回国送人,一定要看好,尽管是国外的名牌,也可能是MADE IN CHINA这也看出这些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当然中国商品主要还是限于服装,皮鞋还有一些日用品和小商品。象家用电器和汽车等就看不到中国制造的了。  这里的公民的生活水平比较高,是一个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小孩上学到高中都是免费的,上大学的可以申请政府无息贷款,等将来工作了再还。普通的人的工资在每月2000-3000元新币的样子,每个新币相当于5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失业或退休都会享受社会福利,每月每人可以领取800左右的生活费。这些钱可以保证生活费和住房费以及日常花消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里有些毛利人,基本上不工作,就在家里吃喝玩乐,再就是生孩子,生一个政府就给一份补贴。生活的也很惬意。
2023-09-04 03:51:543

中国的礼仪文化包括哪些?

下跪磕头,现在的相声、二人转行业,上访户业还比较盛行。
2023-09-04 03:52:261

举例茶颜悦色话术的规范性体现在哪里

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命名上。1.走红之路:茶颜悦色,年轻人的文化标识。2013 年底,以中国风为主题的新式茶——茶颜悦色正式在湖南长沙营业,提出“中茶西做”的产品理念,中式呈现结合西式制作,颜值与品质并重,很快就成为了长沙年轻人的文化标识。2015 年,湖南茶悦餐饮有限公司成功申请茶颜悦色品牌,并以长沙核心商圈为基点,在各个繁华地段设有其特色门店,茶颜悦色品牌营销获得巨大成功。2019 年,茶颜悦色品牌获得天图资本、阿里关联企业的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2020 年,茶颜悦色门店已达 200 余家,基本完成长沙“十米店,一街十店”全面积覆盖目标,并准备走出舒适圈,在武汉、常德开店。在短短 7 年内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品牌忠诚度的用户,茶颜悦色的关键成功要素可归结为品牌风格、产品特色、文创赋能与营销策略四个方面。2.品牌风格:要颜值更要内涵,中国风既是面子,也是里子。作为最先提出将“中国风”与新式茶饮进行融合的品牌,茶颜悦色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极致运用,展现出品牌别具一格的个性和品质,使其以特殊的“文化属性”区别于其他茶饮品牌。在品牌logo设计上,参考小说《西厢记》主角崔莺莺执扇图,以传统的中国红做底,结合仕女、团扇、八角窗的经典文化元素,形成具有高度辨识感与拟人化的logo。“设计就是将智慧可视化”,将品牌进行拟人化,增加了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性。在视觉输出上,茶颜悦色不惜重金买下故宫名画的版权印制奶茶纸杯,凭借经典与传统为消费者心中留下一抹隽永悠长的视觉观感。品牌主题店中“方寸间桃花源”来自于桃花源记,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情节;“好多鱼”门店将《海错图》的鱼儿搬进了太平街。在产品的命名上,幽兰拿铁、声声乌龙、人间烟火、烟花易冷、筝筝纸鸢、风栖绿桂、蔓越阑珊等产品名称也凝聚了古风古韵的意象。最后,在服务流程中,茶颜悦色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茶会友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们在接过奶茶的时候,店员会以当季宜食用的健康食物作为送客说辞,讨喜的话术拉近了品牌与顾客的亲近感。
2023-09-04 03:52:341

在中国各个传统文化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个节日?

在传统文化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节日气氛比较浓厚,亲戚朋友聚到一起,比较热闹。结束一年的工作,跟家人在一起,心情会特别舒畅。
2023-09-04 03:52:435

中国文化的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
2023-09-04 03:53:517

是谁在抹黑和扭曲中国传统文化

子女或个人预计移民取悦洋人的汉奸,以及利用网络混乱文化文明环境的文字图视网军汉奸
2023-09-04 03:54:344

对牛弹琴是文化传播吗?

其实有很多学者在做这个工作的 很多的外国人也非常了解中国的人文与自然 包括中国料理 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
2023-09-04 03:54:422

中国玉文化的完整历史是什么?

没有对玉的知晓,就不可能有对中华文明的真正了解;解开世界文化发展之谜的金钥匙就是和阗玉。 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硬玉,如翡翠)18世纪后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软玉,如和阗玉)制品。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这是矿物学上的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因此,在鉴赏古玉时,我们不能只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甄别优劣,还必须要有历史眼光。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直到近代,中国人一直使用传统工具,如线锯、钢和熟铁制成的圆盘、圆轮、钻床、半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器。在铁器发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大部分工具甚至只是以木竹器、骨器和砂岩配制而成。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间奇迹。   好的玉器,钟林先生归纳为四要素:材质、造型、工艺、主题,这四要素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而包蕴了人的精神: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必须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雕琢美和主题内容,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一>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用玉敛葬,是祈求永生的手段。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传说逐步变为现实,夏代文化正在不断揭示出来。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的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二>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   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使用和田玉数量较多。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彝(yi夷)器的碧玉簋(gui鬼)、青玉簋等实用器皿。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和最为成功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此外玉匠还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俗称双勾线),有意识地将一条阳纹呈现在两条阴线中间,使阴阳线同时发挥刚劲有力的作用,而把整个图案变化得曲尽其妙。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又增强了图案花纹线条的立体感。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它可与当时地中海流域的希腊、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谐。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三>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中国有着7000年的用玉历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作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说到:“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的无限灵感。” 二、和阗玉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 山料又名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籽玉。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籽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籽玉一般质量较好。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才,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才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特等的羊脂白玉籽玉就是,仅出产在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以前每年可产羊脂玉毛料数百公斤,近年虽引入大型机械采挖,但仅年产数百公斤,已濒临绝产。因为羊脂白玉首先是经过风化、搬运再历经千百年的水流冲刷,糟粕杂质被荡涤,内核精华被凝聚,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是非常精华的东西所以它在颜色上就白如羊脂在光泽上就像月亮一样皎洁,而且结构成分都非常的纯净。   现在我国并无白玉的质量分级标准(因为玉的成分、白度和结构细腻程度可以测量,而油润度和温润度都没有量化指标可以界定),所以造成市场的混luan,有些人就乘机混水mo鱼。   ‘羊脂玉"只是旧时对新疆和阗优质白玉的一种称呼(晶莹油润,质若凝脂)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和阗软白玉中的较高等级!无论什么料种只要够白就称为羊脂白玉,这是不负责任的。按现今的等级区分(以透闪石为主要生成物质的和阗籽料)其密度,色度,油润度,纯净度均达到一级的才可以称为‘羊脂"白玉。此外,羊脂级白玉可不是特别特别白的,而是略微有一点隐隐发黄!羊脂白玉子玉属玉中极品,时价20几w一公斤,远胜黄金,佩带价值也远胜钻石! 中国古籍中称和阗玉的出产地昆仑山为"群玉之山"、"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之说。新疆和阗玉有7000余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昆仑山的先民就发现了和阗玉,制成生产用具及装饰物品。自殷商时代起,和阗玉大举东进,成为宫庭权贵用玉主体,统治者视其为宝物,商代已形成规模开发,秦代以后成为中国玉雕业的主要玉材,并逐渐成为伴随中国历史进程的皇室玉。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均以和阗玉为尊、为正宗。   1、和阗玉——玉材中的精英。   2、加工性能良好。   和阗玉的加工主要根据玉质和玉色等进行精心设计,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由于和阗玉所独有的质地特性,尤其是其韧性大的特点,使其在制作产品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因而,和阗玉加工性能良好,和阗玉的细部精加工是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用和阗玉制作薄胎,更能反映出玉器的天地造化之美。 3、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在宝玉石界,和阗玉被公认为世界软玉之首,从古至今,几千年来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数量众多的艺术珍品。殷商的玉饰,周朝的礼器、秦朝的玉玺、汉朝的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朝的玉观音、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明朝的子冈牌、清代大禹治水图山子……这些稀世珍宝,无一不是大量采用和阗玉雕琢的艺术珍品,闪耀着动人的光芒。用和阗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因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被视为最为耀眼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和阗玉的输出,早在6000多年前便形成一条"玉石之路",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仅有1600多年历史,作为这两条文化通衢上的重要驿站--玉门关,究其命名本源应是因和阗玉的缘故而命名的。"玉石之路"的文化、z治、经济和历史意义远远胜于所谓的"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重要载体和阗玉比所谓"丝绸之路"上的载体丝绸更为重要,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商品和文化媒介物,跨越着时空及地域的局限,联结着西域与中原、东方古国与西方世界,为中国内部自身、中国和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历史和人文贡献。 三、和阗玉是中国玉文化精神财富的杰出代表   1、儒家文化对和阗玉的精神升华和文化创造。   和阗玉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笃,除了其自身具备其它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这就是附加于和阗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和阗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故而儒家文化对玉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和巨大。   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阗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阗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阗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阗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十一德"、"五德"之说。   《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阗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玉佩光洁温润,可谓之“仁”;不易折断,且断后不会割伤肌肤,可谓之“义”;佩挂起来整齐有序,可谓之“礼”;击其声音清越优美,可谓之“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谓之“忠”,人人皆珍之爱之,可谓之“道”,等等,这些美德作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因而佩玉以洁身明志,“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守身如玉”亦是必然。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因此,有关玉德的儒家学说,均以和阗玉为依据,并始终以和阗玉为尊,为正宗。和阗玉因此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在政治方面严格规定从天子到各级官吏的用玉要求,《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120个与玉有关的成语。   2、其他文化意识形态对和阗玉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文明及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来儒、释、道三教并立。除儒教以外,其它两种宗教中的文化因素也加入了玉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过程中。道教以玉为灵物,视为神药,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中,"玉亦仙药,但难求耳",《玉经》日:"服玉者,寿如玉也",期望"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佛教对玉文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华经》更将玉列为"七宝"之一。从传统玉器中的观音、佛摆件、小而精的挂件、如意等手把件到数量众多的博物馆馆藏珍品,佛教文化和佛教题材成为玉器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中国佛教文化不但在玉器作品上与和阗玉发生着物质联系,更从历史沿革上与和阗玉的产地和阗地区发生着一定的精神联系。因为在历史上,于阗一度曾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在中国中原地区传播的佛教,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的,而是通过西域主要是于阗为中介。汉语中"和尚"一词借自于阗语,"沙门"一词则借自龟兹语。由此可见中国佛教文化与和阗玉通过物质产品和精神渊源的结缘,达成了一种冥冥中天赐的文化姻缘。 四、更多有关和阗玉文化的知识 “玉”字的起源: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娲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还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参通。   形容玉的种类丰富多彩,可谓之“千样玛瑙万样玉”。   说明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谓之“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2023-09-04 03:54:541

与日本文化输出相比,中国文化输出差在哪里?

我们的很多“文化”,其实都是没文化。坐月子文化,劝酒文化,闹洞房文化,不排队文化……我还没提我们的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垃圾、大声喧哗、公用厕所肮脏没纸巾、一言不合直接问收入、公众审美不提也罢、别说公务员,服务员都翻你白眼。种种一切让人毫无好感,输出这些文化给谁去呢? 外国人来了中国旅游一圈,再去日本旅游一圈,很容易就自动变日本脑残粉了。
2023-09-04 03:55:0412

如何看待我国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是一个低俗而落后的现象,与社会进步相悖离。饭圈文化的排他性、攻击性,让人瞠目结舌,所以明智之人一般都会远离饭圈。
2023-09-04 03:57:2514

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认识

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中国礼仪文化包括许多复杂的仪式和礼节,例如礼节、祭拜仪式、宴会礼仪等。这些仪式和礼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国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礼仪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虽然中国礼仪文化有很多复杂的仪式和礼节,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执行这些仪式和礼节,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09-04 03:58:154

诗词歌赋里的中华作者是谁写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诗词歌赋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学大师所创作的。这些文学大师包括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白居易等等,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迈奔放,与生俱来的才华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创造力和生命力。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温情脉脉,深情厚谊,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形式多样,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被誉为“诗鬼”。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词作工整优美,气势恢弘,充满爱国主义情怀。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深沉内敛,表现了他对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清新洒脱,感情真挚,以其朴实自然的风格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些中华文学大师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赞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
2023-09-04 03:58:3315

你认为情感婚姻与风水有关系么?

当在婚姻中遇到问题时,会与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什么两个人的性格不同,脾气不合,八字不合,即环境和家庭风水对婚姻感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信任是夫妻间最重要的维持因素。婚姻关系中相互信任非常重要。信任不会一夜之间建立起来,需要时间进行培育,而且夫妇可以尝试一些做法。比如,做到言出必行;不要说谎话,诚实是获得别人信任的关键;相互尊重,特别是要尊重配偶的意见。要珍惜维护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因为他人的信任很难失而复得。缺乏有效交流是婚姻关系的头号杀手。夫妻间应该每天都保持交流,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进行交流。即使一方不想说话,但仍要保持必要的交谈。当和配偶进行重要谈话时,要关闭手机和电视。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和配偶讲话,只会让双方变得不愉快。如果夫妻一开口就要吵架的话,可以到公众场合谈论事情,至少在那里两人不会再吵吵嚷嚷。要做一名好的倾听者,不要打断对方说话,而且当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说声“对不起”非常重要。如果配偶间夫妻生活出现问题,一定要向对方讲出来,不过一定要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要讲得婉转,但是一定要把自己在夫妻生活上的烦忧讲清楚,并提出双方都可接受的建议。与双方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会决定你们的幸福程度。综上所述,情感婚姻和两个人的三观合不合,相互之间真诚的付出有关,与风水没有什么关系。
2023-09-04 03:59:0815

你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多多益善只是拥有这些文化多多学习包涵不要思想太保守老旧 完善完美一些
2023-09-04 04:04:064

酒文化的真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对于国人来讲不仅仅只是一种日常的饮品,它更是孕育了一种名叫感情的真谛。中国的酒,不是饮料,而是一种文化。从上至下,从古到今,中华文明五千年,除了四大发明,就是酒了。酒是礼节,是态度。酒文化,便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酒文化,从最早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他们认为,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文化。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商代酿酒业发达,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酿酒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酒的质量随之也有很大的提高。中国酒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白酒早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享受那股烈劲,这感觉才叫爽。而一口一口慢慢小酌,怡情更舒心。中国的酒主要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等区分。说起酱香型酒的代表除了国酒茅台还有“国涧”,国涧酒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国涧酒的整个生产过程极为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经过多次发酵,蒸煮而成。国涧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如今,市面上各种酱香型酒品质和配料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国涧酒从始至终拒绝工业酒精添加,致力于做老百姓都买的起的良心酒、放心酒的同时也将中国的酒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现在中国的酒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在很多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豪爽和礼节成了中国国人在国际立足的基本现象,勤劳的中国在影响着世界,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多少的财富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当这些财富无形中被抛弃,还有多少人惋惜,所以,珍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渊远流长。
2023-09-04 04:04:245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①  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这个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从事创造。可见,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总是处在一定历史的传统之中,问题在于我们对历史的传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文化总是继承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但这一继承,在封建社会里,虽然也曾表现为儒、法、墨、道、佛种种文化思想之间的斗争,这之间的斗争有时也很激烈,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是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上以及封建文化的范围内进行的,基本上是一种历史的自然的延伸。现在我们所说的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是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政治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我们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也与过去完全不同。以“五四”为开端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推翻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来取代旧的封建文化。因此,新文化首先是新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而不是旧文化的自然延伸。这样就在用新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文化的革命建设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能不能因为反对封建主义文化就对历史文化遗产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呢?如果不是全盘否定,那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就是问题复杂性的所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回答了这个复杂的问题,是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首先指出所谓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大部分是封建时代创造出来的。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文化。中国革命基本任务,就是反对和推翻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治,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取代旧的封建文化。其次,毛泽东又指出,新文化是从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不能脱离历史文化遗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封建时代创造出来的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采取无批判的兼收并蓄,而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对文化遗产予以分析,分清哪些是民主性的精华,对于我们今天新文化建设是有用的,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必须予以抛弃。毛泽东把它称为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的领导者们曾经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作过斗争,但是只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谓新学,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却,失去了灵魂,而只剩下它的躯壳了。”②康有为、梁启超,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曾作过广泛的介绍,倡导思想启蒙,鼓吹维新改革,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但在“五四”以后,又转而否定西方文化,提倡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章太炎一生的思想和活动,更说明问题。他早年学习西方文化与科学知识,信仰进化论,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和思想启蒙。他的思想超越了康、梁。他利用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的造诣,反戈一击,公开和直接地批评孔学和孔子。因作《■书》和邹容的《革命军》序,被监禁上海西牢。但不久,就对西方文化失去信心,又转而向传统文化寻求出路。提出:“第一是用宗教来发起信心,增进国民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③晚年刻《章氏从书》,自藏其锋芒,先前斗争的文字,多被刊落,“遂身衣学术华衮,粹然成为儒宗”④,都是明显的例子。后来的东方文化派,则对西方文化采取排斥态度,力主回归传统。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是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运动,当时的一些领导人物和进步人士,对于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抨击,表现出冲决封建罗网,砸碎旧的精神枷锁的可贵的革命精神。但是,他们中许多人那时的思想还是以进化论为武器,还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对待历史的文化遗产常常表现出一种全盘否定的非历史主义的倾向。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毛泽东充分肯定五四运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的伟大功绩的同时,指出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他说: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的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⑤。  应该指出的是,在近现代中国,古今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常常表现为中西之争。一部分人用形式主义的方法,把中国的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只有外国的东西好,一切皆好,提倡“全盘西化”,这是形式主义向右的方面的发展。另一部分人,毛泽东指的是党内的部分同志,他们马克思主义没有学好,只懂得希腊,只懂得外国,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不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犯了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这是形式主义向“左”的方面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呢?毛泽东认为,首先,要克服和纠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盲目崇拜、全盘继承和一概否定的形式主义态度和方法,对历史上存在的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经过分析,把遗产分成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两个部分,即“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⑥,而绝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要“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⑦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检查的标准,一般来说对整个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适合的。  一是对待人民的态度,一是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这两条检查历史文化遗产的标准是一致的。但明确提出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就给我们判断历史人物及其功过、判断历史文化遗产优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遗产进行历史考察,反对一切非历史主义和形形色色庸俗化简单化的作法,坚持了人民性与历史观点的统一。根据这个标准,毛泽东对封建社会历史上许多主张改革,促进生产和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进步的封建阶级的人物,都给以肯定的评价。他高度评价唐朝的二王(王丕、王叔文)八司马(柳宗元、刘禹锡等),清朝的魏源、龚自珍、林则徐,肯定他们在历史上起的进步作用。他对文化史文学史上有所创造,起过作用的作家作品也十分重视,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建国以后,我们有可能在更大的规模和深度上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清理、评价和吸取的工作。1960年12月,毛泽东对两个外国代表团的谈话中,对此又作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阐发。他说:  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所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我们要注意区别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反封建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因为封建时代的民间作品,也多少还带有若干封建统治阶级的影响。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我们不能无批判地加以利用。反封建主义文化当然要比封建主义的好,但也要有批判、有区别地加以利用。我所了解的是这样,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这样。至于充分利用它们,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⑧。  毛泽东在这里对封建主义时代所创造的文化作了更加具体的分析,提出三个区分,即: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反封建的东西、人民的东西区分开来;对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又对不同时期创造的文化加以区分;就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也要加以分析,看它与当时占统治地位封建文化的关系和受影响程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的新发展。毛泽东的这个分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闪耀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的光辉。  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呢?这是毛泽东反复说明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学习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提高民族的自信心,鼓舞人民去完成打败帝国主义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第二,学习历史遗产,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的特点及其优秀传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完成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把学习历史,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看成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除了学习革命理论,了解实际以外,还要学习历史,学习和总结优秀文化历史遗产。毛泽东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⑨毛泽东在这里指的就是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王明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和特点,不了解中国的实际,只知道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搬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完全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⑩的道理。而这种脱离实际,脱离历史以及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称它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的机会主义的错误的影响。但这时,王明本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针对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学习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错误地提出“不能以旧中国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在‘民族化"的误解下,来忽视国际经验的研究和运用。”(11)把提倡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成是用旧中国文化学说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把我们对于国际经验的研究、运用和民族化对立起来,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第三,学习历史,学习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为了创造新的文化。毛泽东多次指出,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为了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不仅要联系当时的实际,科学地分析它的历史价值,肯定它的历史地位,而且还要从今天现实的情况和需要出发,研究它们对今天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能吸收“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于我们有用的东西”,“中国人民实际需要的东西”,把古代有价值的东西,今天有用的东西,经过胃肠消化和吸收,成为新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继承和借鉴的目的是新文化的创造;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又是从事新文化创造的必要的条件。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时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2)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前三者主要是指水平、质量来说的,后者则是从发展的速度来说的。总之,只有善于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才能使新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2023-09-04 04:04:411

什么是信仰文化

信仰是一个人生活的支柱,信仰文化是所有信仰的总称
2023-09-04 04:04:523

茶文化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2023-09-04 04:05:105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

其一、魏晋散文清新通脱与气爽才丽的特质。其二、南北朝散文追新逐丽与标新立异的趋向。其三、魏晋南北朝散文骈俪化倾向骈文在南朝得以盛行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1)汉字作为独体单音的一种语言符号,其音韵研究在南朝不仅有重大发展,而且在散文创作中加以运用,这对骈文的发展和繁荣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南朝文人对文学艺术认识的提高,并在写作上追求华丽的辞藻、讲究艺术的技巧。(3)封建君主和贵族对骈文的爱好和提倡。骈文虽然在南朝造成形式主义文风,严重影响思想内容的表达,但就其形式来说,如能运用恰当,对偶可使文句整齐对称,平仄可使间律和谐,用典可使旨意深刻,藻饰可使词句华丽,这对唐宋的律诗词赋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023-09-04 04:05:292

《三体》讲了什么?为什么看不懂呢?

《三体》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之间的交互故事。该小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体文明的出现: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叫做“三体”的外星文明,它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在三体文明中得到解决。这个文明因为遭受了在星系内的灭绝,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并使用高科技手段探索宇宙。地球文明的危机:当地球文明发现了三体文明时,他们也开始遭受来自三体文明的威胁,包括对地球进行的“黑暗森林”计划和“三体世界”的建造等。人类文明的崛起:在面对外星文明的威胁时,人类文明开始逐渐崛起,并通过各种方式与三体文明进行交流和斗争。《三体》这部小说不仅涉及了科学、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而且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在国内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思想内涵,就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2023-09-04 04:05:3913

什么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是质量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和落实手段之一,是组织门实?

【制度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是质量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和落实手段之一,是组织实现质量目标的必要保证。
2023-09-04 04:10:083

我国有哪些有名的是诗人?代表作是什么

..出了礼拜就是李白啊
2023-09-04 04:10:185

孔子提到的文质彬彬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是怎样表现得 有什么关系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饮食礼仪,源远流长,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之一。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范化饮食礼仪。中国饮食礼仪,数千年来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以一贯之,成为中国一种文化现象的特征,据文献记载可知,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曾经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和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而当代世界的饮食礼仪甚为规范,尤其在正式宴会中更显得井井有条,发挥着重要的用作。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国餐饮文化很丰富,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  目录:  一、 中国古代餐饮礼仪 二、 现代中餐礼仪  (一)中国餐饮(宴会)类别  (二)中餐宴请礼仪  1用餐地点的选择 2 点菜礼仪 3 中国酒知识 4 餐桌摆放礼仪  (三)餐具使用礼仪  (四)用餐礼仪 1.座次安排 2.上菜程序 3.夹菜、敬酒、喝汤特别注意 4.宾主礼仪 5.餐桌上如何说话 6.餐桌礼仪  中餐礼仪正文:一、中国古代餐饮礼仪  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有这样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同时,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i]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ii]  二、现代中餐礼仪  (一)中国餐饮(宴会)类别  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餐宴会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宴会,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  宴请活动就其目的性质而言,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礼仪性质的,如为迎接重要的来宾或政界要员的公务性来访;为庆祝重大的节日或举行一项重要的仪式等举行的宴会,都属于礼仪上的需要,这种宴会要有一定的礼宾规格和程序。另一种是交谊性的,主要是为了沟通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如:接风、送行、告别、聚会等。再一种是工作性质的,主人或参加宴会的人为解决某项工作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在餐桌上商谈工作。  这三种情况又常交相为用兼而有之。宴会的目的形式性质不同,但宾主所遵循的基本礼仪是一致的。  以用餐为形式的社交聚会,宴会可以分为正式宴会和非正式宴会两种类型。正式宴会,是一种隆重而正规的宴请。它往往是为宴请专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较高档的饭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点举行的,讲究排场、气氛的大型聚餐活动。对于到场人数、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音乐演奏、宾主致词等,往往都有十分严谨的要求和讲究。非正式宴会,也称为便宴,也适用于正式的人际交往,但多见于日常交往。它的形式从简,偏重于人际交往,而不注重规模、档次。一般来说,它只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不邀请配偶,对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往往不作过高要求,而且也不安排音乐演奏和宾主致词。  (二)中餐宴请礼仪  1.用餐地点的选择  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办法,因此餐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空间,用餐地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餐宴的效果。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的疆域和历代的风流人物,都成了各类餐厅取之不尽的素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特定的历史朝代为主题  带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菜肴、装饰和服务等方面,都尽显历史风貌,如大唐酒楼、清宫御膳房等。  (2)以特定的地方菜色为主题  很多餐厅都是选择众多菜系中的一种,作为制定菜单、装饰布置和服务的基础,形成了以地方菜系为主题的餐厅。如黔湘阁、苏浙汇。  (3)以风景名胜为餐厅布置的主题  通过壁画、雕像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等,突出餐厅的主题。对于既想享受美味佳肴,又想领略名胜风光的人,这是绝好的选择。如长城厅、敦煌宫、西湖轩、梅龙镇等。  (4)以花草植物为主题  以盆栽、木刻、壁画等为客人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如桃园、梅苑、芙蓉楼等。  (5)以历史文学为主题  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素材,进行改编或取其谐音,如川国演义等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办法。  商务宴请,选择用餐地点时主要考虑,是否能降低彼此的戒备心,创造无压力的就餐氛围。灯光要暗淡些,并演奏朦胧的音乐。客户的视线应当被一个屏风或一个巨大的绿色植物挡住,这样才能使客人聚精会神,容易获得有利的决定。  2.点菜礼仪  根据我们的饮食习惯,与其说是“请吃饭”,还不如说成“请吃菜”。所以对菜单的安排马虎不得.很多人请客吃饭,对各个菜系尚不熟悉,就经常会出现“乱点鸳鸯谱”的情况。目前,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八大菜系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有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它们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壮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不同的菜肴,也有不同的烹调方法,比如:焖就是将煎、炸、炒或水煮的原料,加入酱油、糖等调味汁,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长时间加热。制品形态完整,不碎不裂。烩就是将加工成片、丝、条、丁的多种原料一起用旺火制成半汤半菜的菜肴。此外,还有烘、煮、炸、烤、滚、爆、蒸、炖、煨等方法。了解基本的烹调技巧,也有助于点出主宾双满意的菜单。  一般情况下,一顿标准的中餐菜单结构包括:  ·前菜(开胃菜)  ·汤(羹汤)  ·主菜(大菜)  ·面类或米饭  ·点心(甜点)  开胃菜 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主菜 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多于适当实际上桌。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点心 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做东招待时,可请客人点菜,或请女士先点。  ·在安排菜单时,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 如宗教的饮食禁忌,“三高”患者出于健康原因的禁忌,喜欢吃辛辣食物等地域偏好。  ·先决定主菜再搭配其他,主菜代表着品位,也代表了主人的“立场”,也就是“预算价位”,因此主菜点什么,作东者应有主见。  ·当天的特色菜可以附加在菜谱上,也可以用立式菜单放在台面上,有时还在餐厅的门口用广告形式陈列。特色菜可能是原料过剩的品种,也可能是是时令菜或厨师的拿手菜。如果它是剩余菜或时令菜时,通常是比较便宜的,可以适当选择。  3.中国酒知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人饮酒的豪放胸襟,难以言喻的情感一览无余,中国也是古老的酿酒国家。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含糖的野果也会自然发酵成酒的。自古就有“猿猴造酒”的传说,说的是生活在山林中的猿猴造酒,将吃剩的果子集中堆放起来,由于附在果皮上的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成熟的果子自然发酵, 便酿成了原始的酒,称之为“猿酒”。  酒是常用的饮品,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常见的可分为白酒、黄酒、啤酒、保健药酒几大类:  ·白酒是餐宴场合的情感催化剂。中国传统的八大名酒包括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剑南春、安徽古井贡酒、江苏洋河大曲、贵州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黄酒:绍兴加饭酒、龙岩沉缸酒等  ·啤酒:有生啤酒、干啤酒、黑啤酒等若干种  ·保健药酒:山西竹叶青等  斟啤酒时应先慢倒,接着猛冲,最后轻轻抬起瓶口,其泡沫自然高涌,汽泡保持了啤酒的新鲜美味,一旦泡沫消失,香气减少,则苦味必加重,有碍口感。  ·中餐常以开杯酒作为宴请开始的标志,宴席开始时,主人举杯敬所有来宾,这个时侯,无论会不会喝酒,都要举杯浅酌,不宜推拒,它代表了主人的谢意与祝福。  ·当主人起立敬酒时,所有来宾也应起立回敬,这是基本礼节。  ·向长辈或上级敬酒时,宜双手捧杯,起立敬酒。  ·许多酒国英雄,喝酒时仰起脖子,将整杯酒滴酒不剩的倒进喉咙里,虽然豪气万千,却很不雅观。  4.餐桌摆放礼仪  每个人座位面前都摆有筷子、汤匙、取菜盘子、调味盘、汤碗、茶杯、酒杯等。有时也会备有放置骨头的器皿或餐巾。筷子,多使用柱形长筷。以往会以象牙、珊瑚制作的筷子作为地位的象征,不过,今日仿镶牙的塑胶筷子已相当普遍了。使用长筷子的原因是便于夹菜。汤匙,多为陶瓷制。有时会备置搁置汤匙的汤匙架。取菜盘,是盘缘稍高的中型盘子。有时准备两只。深碗,开口较深的汤碗。  (二)餐具使用礼仪  和西餐相比较,中餐的一大特色就是就餐餐具有所不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平时经常出现问题的餐具的使用。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三是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四是严格筷子的职能。筷子只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勺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  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3.盘子  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  需要着重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被称为食碟的盘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像是饿鬼投胎。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  4.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时使用。不要用它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 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却不能擦脸、抹汗。  6.牙签 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行时,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更不要用来扎取食物。
2023-09-04 04:11:061

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从中能分析出什么文化差异

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餐用刀叉是在中国出土的,刀叉作为餐具传入西方的时间很晚。
2023-09-04 04:11:165

我是秦皇岛的,五一想去天津古文化街【第一次去】想知道乘车路线,还有那里的门票情况和住宿价格等等~~~~~~

欢迎您再次来津时下榻本店!
2023-09-04 04:11:322

如何理解孔子"仁者爱人"和"中庸之道"的哲学观点,并说说它的时代意义

仁爱1.仁爱,即爱人。(仁爱的范围是全人类)2.主张亲亲,最爱自己的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然后是九族,再是九族意外的其他人。3.仁是另外一个涵义与自身修养有关。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4.仁,约束自己,一切从周礼
2023-09-04 04:11:433

中国艺人与公司签约最久一般签多少年

传媒公司签艺人,一般情况下签艺人是需要交费的,这种艺人叫做自费艺人。国内大部分传媒公司都是这样签新人的,因为公司也不能打包票通过公司的包装你就能够大红大紫,如果你出名了,你可以为公司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如果你没有出名或者没有达到公司和你自己预想的程度,并不能为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这样做公司也不会吃亏,这是一种十分常见,也很好理解的经营方式。除非你在之前已经小有名气,公司看重你的发展前景,会为你出资包装。否则一般都是自费艺人,不要幻想不花钱就能出名,这是不可能的,要清楚自己不比谁优秀,就算是比一般人优秀一些,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优秀的也大有人在,他们都没有出名,怎么会轮到你。
2023-09-04 04:12:064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张岱年版《中国文化概论》的习题,求解答

因材施教。
2023-09-04 04:12:173

对中国现存古典园林的分析

中国园林造园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并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中得心源则是强调并非机械的抄袭自然山水,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也影响至深。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其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气质与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体现的是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中国造园追求的是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割空间,融于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山环水抱,曲折蜿蜒,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中国造园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的方面。中国园林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寄情于山水,并从湖光山色中蕴涵的自然美中抒发情感。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明明是自然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居”的局面。这种创造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中国造园倾心追求的是意境美 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乃至于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景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是因为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虚实共生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注重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灵感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步移景异,其中奥妙正在于含而不露、求言外之意,使人们置身其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了诗词、绘画中的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效果,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使之若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园林式的中国文化。
2023-09-04 04: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