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2023-09-14 06:07:50
共1条回复
S笔记

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50人,其中男职工21人,女职工29人。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 ,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6人,其他10人。我馆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其中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1名,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常委1名,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6名,高校图书馆分会会员6名,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员2名。

该馆坚持用科研促进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馆员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提高馆员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及知识服务能力。自1999年设立“知识组织与管理科学论坛”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图书馆建设

相关推荐

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

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如下:1、图书馆的基地宜选择环境安静、场地干燥、排水流畅、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并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2、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如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充分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设出入口。3、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使人流与书流分开。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4、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职能分别配备藏书、借书、阅览、内部业务、技术设备、公共行政和辅助等各种空间或用房。5、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编、藏、借、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和书刊运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
2023-09-04 06:11:201

建设图书馆的意义?

图书馆的职能:1、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的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2、开发信息资源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 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遍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3、社会教育①思想教育②两个文明的教育③文化素质的教育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
2023-09-04 06:12:216

为什么要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5000亿元。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全面推进下,公众在信息获取、数字阅读等方面的文化诉求得到较大满足。全国数字图书馆实名用户超过800万人。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得图书馆数字化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图书馆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每个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浏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图书馆对比,数字图书馆有如下优势:1. 用户之间互动性增强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具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逼近可以分享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还可以结交一系列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书友,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2.知识的展现形式更丰富从文献存储上看,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不仅只包含文字图书,还包含音频图书,动画视频类的图书,让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加的丰富生动,学习的效果也更灵活高效,知识的展现形式也显得更加丰富。3.图书检索效率更高在以往常规的图书馆,看书之前的检索问题也是让很多读者非常的苦恼。虽然系统当中会显示出书籍所在的位置,但是当读者好不容易走到书本所在位置的时候,往往却很难找到对应的资源。然而数字图书馆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它们所能收藏的阅读资料也没有空间限制,资源搜索效率也就更高效。4.信息传递更便捷从信息的传递速度上看,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录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种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5.资源利用率更高从资源共享角度上看,一本" 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况且电子阅读馆没有纸质化图书资源,可以减少纸质的使用率,从而让阅读变得更加的环保。
2023-09-04 06:13:331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图书馆藏书建设存在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藏书建设      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而且必须保证一定的质量。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应遵循以学院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科学研究计划、师资培训计划为依据,坚持以专业书刊为主,适当照顾全面的原则。从2006年起,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到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04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1.047所,招生237.43万人,在校595.65万人。专业设置覆盖了社会需求的诸多领域。高职教育的崛起,为我国加快培养紧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在制定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发展重点。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形成来看,目前独立建校的高职院校一般由三种方式形成:一是由原来的高专、成人高校改制和重点中专“升格”而形成的;二是普通本科院校设立的高职院校;三是一些独立建校的民办高职。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要低一些。图书馆要想真正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办出实效,就必须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图书馆建设。对高职生阅读特点迸行分析研究,有助予制定高职图书馆发展战略,确定入藏方针,有针对性地进行读者工作,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一、 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兴趣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利用用读者意见箱、留言簿以及学生借阅图书时使用的索书条从中发现高职学生的阅读呈现出以下特点:   1、阅读兴趣浓,有较强的求知欲。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参加对口升学的中职、中专、中技的学生;二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高职院校与中职联办的“3+2”的学生。他们与中学时期相比有了相对充裕的课外时闻,对阅读课外书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2、阅读目的突出实用性。从阅读目的看,大多数的学生跟据自己所学专业或自己今后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书籍。每天的留言中都有许多学生咨询有关专业书籍或考级、考证的书籍;建议采购有关口才、礼仪、公关等有关增加就业竞争力的书籍。这显然符合高职的培养目标。而咨询消遣休闲、求知益智、享受读书乐趣的比率相对较低。选择武侠、侦探、言情书籍的比率更低。   3、阅读有广泛性。高职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压力迫使健他们必须涉猎专业以外的书籍,许多理工学生选择商管法律方面书籍,许多文科类学生选择计算机方面书籍。为应付就业的竞争、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作好准备。      二、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图书馆藏书布局无法适应学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的阅读特点和多元化阅读需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书方式简单。据了解,普通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成。合并升格前各中专办学层次低、规模小,受中专办学性质所限,学校较注重教学工作,而师生从事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的氛围不浓。一方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中目标定位较低,计划性和系统性不强,选书的方式简单等;另一方丽,中专学校合并升格成高职院校后,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中专生转变为大专生,教师的层次结构、教学的模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读者需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其藏书也要按办学要求配置,不同的办学要求应有相应的藏书建设与之匹配。因此,中专和高职院校的藏书建设存在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2、合并院校图书融合乏力。高职院校在合并升格前普遍存在着各中专学校都有运行良好、独立设置的图书馆,但由于专业设置层次低、数量少,图书馆在购书时以教学为主干,文献资料的学科关联性差;合并升格后,各图书馆在购置图书文献时虽有所改观,但相对来说还是彼此独立。一方面,图书购置上重复、浪费,经济上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又会出现许多谁都不管的空白点,不能形成一套有机藏书体系,是一种自给自足,“小而全”的藏书格局。  3、藏书数量少,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藏书量少。按照国家教育部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图书馆藏书量不少于80万册(含数字化图书)。虽然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图馆经过几年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部分院校距离教育部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相去甚远。二是藏书针对性不强。观察一些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许多旧书和过时的中专教材还充斥在书架上。有些高专和成人高校改制的高职,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藏书建设有意无意地侧重在为少数学生“专升本”服务上。三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缓慢。这几年多数高职院校集中资金用于硬件建设,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这不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级“蓝领”和“银领”人才的目标。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高职院校大多为新办学院,广大师生对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有扎实的`图书信息情报理论基础,有筛选、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否则,将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从业人员中专业人员少,学历偏低,素质不高。      三、 改进高职院校藏书建设的途径      1、转变藏书理念。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建设压力,要使学院上规模、上档次,图书馆作为一个硬件指标必须受到重视,传统的观点反映了搜集和收藏的特点,而现代的图书馆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它不仅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肩负着传递信息、开发智力的作用,因此,光靠借书是不行的。还要直接参与知识产品的开发、利用。   2、优化馆藏结构,形成藏书特色。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核心。藏书体系是藏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藏书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图书文献的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要从使用角度来建设馆藏图书文献的结构并形成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藏书体系。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尚在起步阶段,主要以为教学服务为主,对科研和学科建设考虑较少,相对局限性比较大;而且其大都不太重视建设藏书体系,很难形成完整的藏书体系,藏书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笔者认为,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要求,在优化藏书结构的同时,逐步形成自身的藏书特色。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重点藏书。以重点学科和专业为馆藏核心,以突出重点、专业配合为辅,并从政策、制度及经费上给予保障。二是调整藏书结构,对原有的藏书进行结构性调整,将单纯的为教学服务向为教学、科研及以学科建设服务的藏书结构转变。三是建设特色馆藏。一个图书馆假如没有特色馆藏,难以吸引本馆读者利用现实馆藏,因而提高文献利用率也就难以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优势,本着“少而精”的理念建设自己的特色馆藏。
2023-09-04 06:13:431

图书馆业务建设是指什么

是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一个图书馆业务建设中如果没有电子阅览室,那好比一个手机没有查询功能一样,所以图书馆业务建设就是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电子阅览室是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磁盘、光盘、网络服务等)阅览、咨询、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
2023-09-04 06:13:581

建设图书馆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1是可以储备各类图书,给人们提供便利的读书场所,2、是可以感受读书的乐趣。3、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备份。毕竟任何时代的书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
2023-09-04 06:14:083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建设

  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下面就由YJBYS我为大家推荐一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哦!    论文摘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管理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管理理念、馆员角色、馆藏渠道、技术运用和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建设    一、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高校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图书馆也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相应任务。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本要素包括办学思想、学生来源、师资力量和图书资料等,构成了高校办学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共同组成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图书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与学校的定位密不可分。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强调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部门,其可持续发展同样应当与学校的发展环境相协调。强调协调和持续发展是指图书馆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应形成一体化的互相适应、互为动力和协调共进的配合机制。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意义正在发生全新的`改变,其地位和价值越来越重要。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和知识全球化环境下,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知识资源库和信息资源库,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抓好自身建设,创新管理理念、转变馆员角色、开拓馆藏渠道、运用现代技术和完善服务功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与高校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1.创新管理理念   (1)创新馆藏思路。馆藏传统意义上是指图书馆藏书,通常馆藏是指包含人们记载、存贮、传播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类成果,并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符号系统的在一定载体上记录下来以供人们广泛阅读的精神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创新馆藏思路,一是要开拓馆藏渠道,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扩大和延伸收集、加工的内容和类型;二是要研究如何更大限度地开放和利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确切的、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创新服务观念。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存在的目的。没有了读者,即使有最丰富的馆藏,充其量不过是一座藏书楼或博物馆。高校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馆藏与利用的关系,从馆藏导向过渡到以读者为导向;从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转向多元化的信息服务转变。   (3)创新人才机制。高校图书馆需要大批敬业、勤业、精业的图书管理人才来保证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人才管理创新,重视人才培养终身化、人才使用形式多样化、人才发展特色化、人才激励与考核制度化,造就一批既掌握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法,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外语进行工作;既懂得信息技术和现代图书管理知识,又熟悉学科与专业发展需求;既能处理图书馆常规业务,又能应对图书馆复杂事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4)创新经营理念。信息是一种无形商品,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机构,应随着信息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逐步实现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实践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要创新经营理念,拓展信息资源有偿服务领域,培育与探索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使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扩展和外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为社会上和地方上的读者服务,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转变馆员角色   馆员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如果说馆员被历史赋予的第一个社会角色是“藏书保管者”、“知识守护者”,那么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馆员不仅是文献收集者、知识守护者,也是信息开发者、加工者,更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借书育人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馆员要转变角色,从图书“馆员”,逐步向信息领域的“专家”、“行家”、“信息领航员”、“网络管理员”和“信息工程师”等角色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和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信息导航员”,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服务技能服务广大师生。
2023-09-04 06:14:161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与建议?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该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大数据时代进行了解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如何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前,对于大数据概念的具体内涵,各界的说法都有所区别。《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进入数据库进行分析时,会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1大数据时代解读1.1大数据对于大数据的处理,需要研发新的处理分析模式,才能够让其决策力、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实现。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大数据指的是超过传统的数据软件的获取、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众多的网络公司每天要处理分析的用户信息和网络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G或T的衡量单位,用于计量大数据的单位至少是P、E、Z。1.2大数据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的特征也在不断的加强和不断的变化。笔者阅读相关的材料,更加的倾向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给出的大数据的特征总结:大量的数据规模(Volume)、数据的流动速度快以及数据的动态化(Velocity)、数据类型的多样化(Variety)以及数据价值巨大(Value)[1]。人类正处在一个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每天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规模之大。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出现,这就给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存储带来了难题。1.3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可以说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源泉,对大数据的解读、分析和研究,对大数据价值的挖掘,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应该在大数据时代充分挖大数据的价值,提高图书馆数据资源的价值,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方法和方式,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2]。1.4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在一定层面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具有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人性化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科技含量高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展示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和文化底蕴,彰显科技为人们服务的本质。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能够不断的创新,追求新鲜的事物和先进的理念,追求高品质的建设结果,一直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除此之外,国外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保护。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优势目前,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个性信息的实时推送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转变和图书馆资源丰富,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就资源共享建设规模较大的公共服务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可以将图书馆藏、人员管理、用户服务集于一体,根据公共平台上用户的动态数据信息,及时、个性化的推送各种有效服务信息。2.2知识咨询平台的创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并为用户的知识咨询提供服务。2.3对资源和信息的处理优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平台,对数据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各类资源的整合、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信息的推广和检索等等提供了基础。3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建设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3.1资源结构不合理国内实体图书馆信息资源重合的严重,同时没有注意到资源长期保存的作用。我国当前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无法实时准确的获取有效的用户需求信息,收据采集观念比较保守,没有正确认识到数据的重要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3.2外部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首先,带宽的资源不够充足。根据调查,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宽带已经得到了普及并且有了大大的提升,但是网速与全球的平均网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带宽资源的不充足,已经明显阻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其次,各个图书馆之间呈现出了“封闭”的状态。各个图书馆之间以及系统和系统之间形成了“数据孤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阻碍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最后,在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中,对于非结构化的静态的动态的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不够细致,在付出与回报的比例上认识不到位[3]。4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面对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内外部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这是图书馆建设数字化的基础;其次,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要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这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再次,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因素;最后,是技术水平的提升,这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保障。4.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4.1.1提高硬件质量费用一个图书馆的仪器设备的先进和高质量是实现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数字化建设成功的保证。目前来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各种用途的服务器、用于浏览、检索、阅读等多种用途的计算器,还有用于大量信息存储和处理的光盘塔、光盘库等等。4.1.2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费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指的是各种电子出版物、网络数据库以及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网络数据库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入。4.2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两个部分。4.2.1社会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社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是指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各种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共享和传输。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并大力的开拓网络上的资源,对信息进行跟踪、过滤等并提供给读者。4.2.2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到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文献资源的贡献、文献资源的组织、文献资源的选用、文献资源的优化、文献资源的规划以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4.3实现人力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于整个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来讲,人力资源的额数字化建设是关键。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员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机结合”,要求工作人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读者来进行服务[5]。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既要掌握传统的图书馆学的知识和本领,又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并且对其中一些技术要熟练的掌握,并且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另外,图书管理人员也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4.4技术水平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在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会设计到计算机的软件开发技术、图像的处理、文本的数字化、音频视频的处理、远程技术、文献资料的存储、还原、压缩等技术,除了对图书馆本身的数字化建设外,还包括一些公关服务的个性化设计等等。5结语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其次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这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点;网络信息技术是保障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条件。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4 06:14:571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容?

党需要让社会流传的书,党需要让民众熟知的封建文化,党会准许在广大区域收藏和传播的,其它的就得靠广大民众自己想办法的。
2023-09-04 06:15:132

浅谈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基础业务 建设 论文摘要: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主要帮手,其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也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地步。只有加强图书馆的基础业务,才能对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和作用,从而适应现今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本文就针对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展开讨论,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图书馆不仅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络,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它作为提供大家精神食粮和日常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资讯发展和传播十分迅速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永远作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主要包括五大方面:采、编、阅、藏和管。我们只有把图书馆的基础业务搞好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的情报事业,让图书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完成它应有的使命。下面就针对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进行详细的讨论。      1 图书馆基础业务中“采”的建设   图书馆基础业务中的“采”主要是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采访是整个图书流程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只有高效率、高质量的图书采访,才能做到顾全整个图书馆的大局,统筹安排,达到经费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决定整个馆藏量的多少和图书质量的好坏。   在图书馆基础业务“采”的建设中,必须要有独立的部门来专门进行采访工作,这也是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了独立的采访部门,才能有效的开展采访工作。例如,有些图书馆在分工上并没有十分明确。许多工作人员同时兼顾采访、编目还有借阅等工作;由于分身乏术,他们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往往采取集约采访模式,集中一段时间,让工作人员去到一些书店和书库进行选书。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很快的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效果却不尽理想。如果我们拥有了独立的采访部门,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没有采访任务的时候,对馆藏的总体结构、发展方向、乃至采访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对馆配商进行考察,提出科学规范且适合本馆需求的技术要求,在真正开展采访工作的时候,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图书馆的采访业务。   此外,在采访模式上也要有所丰富。浏览书库、参加一些大型的书展、图书订货会、参加一些比较好的出版社所举办的样书展销会、让这些著名的出版社本馆举行书展这样都是比较好的采访模式;除此之外,图书馆是服务型行业,以人为本是我们工作的原则和重要依据。因此在采访模式上,我们可以根据从读者那里收集来图书推荐表和征集到的意见来制定采访计划。同时还可以在网上搭建一个平台,让图书供应商、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络,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效率。      2 图书馆基础业务中“编”的建设   文献编目是图书馆另外一项基础业务,编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的效果。在编目这项建设当中,主要有两种改进办法:   第一种,也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计算机目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他们的应用也延伸到了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当中。它主要是对未经编目的图,按照本馆的编目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编目的活动过程。通过这样的方法,记录某一空间、时间、学科或者主题范围内的文献,使得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有助于文献的检索。   第二种,则是编目外包,也是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是指,图书馆将编目这项任务交由为图书馆提供图书的书商来完成,由他们自己制作所提供图书的书目。包括:贴条形码、盖馆藏章、贴磁条、列印图书标签、贴图书标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图书馆在不影响自身基本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部企业资源和管理的高效性,同时又可以集中馆内大部分人力去完成以读者为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   但是,由于书商和图书馆之间很难建立一个完全统一的编目标准,使得编目外包业务存在书商与图书馆之间的矛盾,且各个书商之间也无法达到协调和统一,使得编目外包业务发展缓慢。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图书馆为我们开发出了另外一条路:联合编目,具体来说就是图书馆与书商进行资料共享,让书商充分了解到图书馆的馆藏特点和规则,从而设计合理的图书分类法则,制作出符合图书馆特点的编目,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2023-09-04 06:15:271

县级三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1、首先馆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6000平方米;2、年补助经费不低于80万元人民币;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占职工总人数比例不低于60%;4、图书年入藏总数不低于5000种。
2023-09-04 06:15:371

辽宁大学图书馆的馆内建设

1 技术设备建设辽宁大学图书馆新馆的技术设备,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拟装配并正在装配与发展本馆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设备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建立多媒体阅览室及其他科技含量高的视听室。本馆技术设备还具体包括下述内容:一组校园网环境下运行的光盘文献数据库与 MERIDIAN光盘网络服务器;一组直接从CERNET和INTERNET网络上索取信息资源的工作站;一组可接收电视科研及教学信息的卫星接收系统。此外,本馆技术设备还包括缩微、复制、复印、印刷、装订设备,语音通讯设备,光盘刻录设备,安全监视设备,空调设备,除尘设备,文献保护设备。2 家具设备建设家具设备是新馆舍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馆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对美化室内环境和激发读者阅读精力乃至发挥新馆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统筹安排,保证质量,力争合乎工作要求。其总的要求是: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式样美观、移动方便。现已购进投入使用的包括以下家具设备:藏书家具、阅览家具、文献陈列家具、出纳家具、目录家具,以及书车、运书箱、取书梯、标识板牌等。3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的收藏是新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按图书馆现代化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着重收藏本校学科专业内容的文献信息,保持学科专业文献、专业文献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专业文献收藏体系。此外,除了继续重视收藏印刷型的图书文献之外,还要有计划地收集价值较高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器可读型资料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实施开放式的文献资源共享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即除了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发展和丰富馆藏之外,更重要的是逐步建立起非本馆馆藏——虚拟馆藏文献信息保障体系。4 基础服务建设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图书馆生存的重要条件。新馆在服务上,要逐步从单一服务转为多途径服务,从静态服务转变为动态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使服务方式多样化。在服务层次上,逐步提高或加深,即不仅要搞好一次文献服务,还要搞好二次文献服务、三次文献服务;在服务手段上,逐步从以手工方式为主转变为以机器方式为主,开展馆内外、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联机检索服务。5 专业队伍建设以调整、充实和提高为基本途径,在人员流动中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结合本校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建设,有目的地培养一批专业情报服务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科种类较全,思想业务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队伍。同时要求这个队伍的成员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眼界开阔,满怀理想,又有务实精神。
2023-09-04 06:15:441

论当代图书馆建筑特色及空间环境布局

论当代图书馆建筑特色及空间环境布局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建筑 布局 环境 人性化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图书馆新馆建设如火如荼,图书馆面对的社会环境,读者要求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来为读者服务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要分析了如何规划图书馆的内部装饰,环境布局,以便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更人性化的服务。 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图书馆建筑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不断现代化的历程。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为适应社会,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建筑思想和服务理念都在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图书馆建筑学的研究上,也使得图书馆建筑学向着更高更深的层面上拓展,与此相适应,新世纪的图书馆建筑也应适应时代的变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现代化和园区人文特色的设计。 1.现代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 1.1 图书馆建筑应注重人文化和艺术设计: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的阶段后,图书馆的主体建筑造型突出现代精神,融入时代特色,逐渐 摒 弃传统的结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力求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简洁明快,崇尚高雅,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产生亲切和吸引读者的文化氛围,再现建筑艺术魅力,烘托出一种静谧高雅的知识殿堂的氛围,凸现中西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成功经验,追求空间层次、立体造型、细部装饰、质感色彩、光影及其与周围环境融合而形成的视觉整体形象"赋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上的享受。 1.2 开放性和灵活性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图书馆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藏借阅三大功能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按此功能设计的分区明确的图书馆建筑,已严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图书馆建筑也正经历着由封闭的固定的空间形态向开放的灵活的空间形态的转变. 1.3多功能性设计: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给图书馆结构带来影响,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多功能的阅览室、视听室、音像室;多功能的报告厅、展览厅、学术研究室、科技信息数据库检索室等多功能区占用图书馆的较大空间,并成为读者学习、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图书馆将来有可能成为人们文化娱乐、休闲、交友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应的报告厅、会议厅、书店、餐饮、车库、等各种生活服务和咨询服务等项业务均会占用一部分空间"功能可能还要发生变化,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功能与公共服务场所的安排与设计。 2.当代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的特点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布局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是同图书馆的特定功能联系在一起,图书馆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要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也要随之而变化。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体现以下特点: 2.1 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所谓全开放式空间布局是指图书馆楼内层层相连、室室相通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以往图书馆内室与室、库与库之间用墙体决然分割的传统做法。这里的室只是概念上的划分,而非空间上区分。全开放的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读者一踏入图书馆就可以自由地进入馆内任何—个书库或阅览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大门是读者进入图书馆的唯一灌卡。这种布局与当代图书馆实施借阅—体化和全面 开架借阅服务的做法相—致。书库和阅览室已经没有严格的区分。 2.2 人性化的空间:以人为本是当代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必须体现的重要思想。如今人们到图书馆来已不仅满足获取信息,对文化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一个舒适、温馨且能满足一定个性化的环境里阅读休闲。因此,图书馆应该为读者营造人性化的个体空间。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里,桌椅书架整齐,形状风格单一,阅览空间区域连成一片,缺少变化,显得呆板,缺乏个性化考虑,难以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当代图书馆的空间环境布局应该打破这种状况。 主要通过阅览桌椅和书架空间上的合理分布来实现。另外,还要借助阅览桌椅和书架等设施的形状、颜色的合理搭配,阅览区域的排架区域相融合,达到阅览空间的个性化要求。 2.3 学习与休闲的统一:当代图书馆既是读书学习获取信息的地方,也是文化休闲的场所,学术性与文化性并举,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与文化休闲职能并列是当代图书馆的一大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要同时考虑读者学习和文化休闲两方面的需要、尽力做到两者统一。学习场所有休闲,休闲地方可学习。学中可闲,闲中有学。这将是当代图书馆不同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又一特色。 着眼当前,面向未来,21世纪的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建筑随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被推向文化传播的前沿,图书馆建筑也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变革的时代,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图书馆的内涵不但深化,职能不断的更新,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图书馆服务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以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完善图书馆的布局,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也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颜务林.王静儿.对当代图书馆空间的人文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增刊 [2]刘广明. 图书馆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4) [3]罗也平.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建筑.2005(5) [4]王元如.21世纪图书馆建筑的新趋势.图书馆建设.2001(2)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2023-09-04 06:16:001

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浅议_青海省图书馆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不少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不断加强其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规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加强其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利用工作,早在80年代初,就由原历史资料部下设的地方文献组承担。并设有地方文献专藏库。搬入新馆后,于1997年正式成立了地方文献部,部门内设地方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少数民族阅览室、**资料库、古籍阅览室、古籍库。地方文献部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之人,中级职称6人、另外2人是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生。几年来,地方文献部在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 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采用呈缴、征集、采购、走访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呈缴本方式为主,其它方式为辅。对于一些非正规出版物,由于其不正规的发行渠道,造成征集困难。征集人员一旦获取信息,能够及时上门征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资料,如今年6月在我省召开的“民营企业参与西北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我馆征集人员走访了这次会议,及时获取了会议上散发的资料。经过近二十年的搜集积累,我馆地方文献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独立的、多种载体构成的藏书体系。 2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 我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管理在迁入新馆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各种类型的文献存在着交叉现象,有的应属于报纸类的小报被归入期刊中,而有些属于期刊类的文献则被归入图书资料中。又如期刊按规定应接字顺排架,但实际上却只是把解放前期刊与解放后期刊分开排列,从而形成两个头。地方报纸则无统一排架,分散陈列等等,这些混乱现象显然不利于管理和利用。针对这些问题,迁入新馆后,特设了地方文献专藏库、地方文献报刊库,工作人员根据地方文献形式上的特征对原有的文献重新进行规范整理。使各类文献径渭分明,排列有序。对新征集到的文献亦严格按收藏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为藏书组织、读者服务、开发利用乃至数据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目前,我馆已收藏青海地方文献资料1万册(件),在我省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馆为省内新地方志的编撰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博得学者的广泛好评。如经考证大量古籍和史料,为省新闻出版局编纂《青海出版志》提供了一篇3000多字的《清代民国间青海早期图书雕印出版情况》的考证资料。为西宁市经委编辑《西宁国土资源》提供查阅资料百余份,摘录资料50余篇。其它如《海南藏族自治州志》、《海晏县志》、《共和县志》等地方史志以及《金融志》、《邮电志》等行业史志也都是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所创造出来的学术成果。还有一些读者长期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后,著书立说,如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秉理编辑出版的《格萨尔集成》第1—5卷,青海师范大学年轻副教授赵宗福同志编辑出版的《历史咏青诗选》、《历代咏藏诗选》、《花儿通论》等书;我馆地方文献开发以二次文献为基础,在1988年编辑出版了《馆藏青海文献目录》,为读者更好地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创造了条件。我馆与地方志编委会联合建设以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地情资料库”的工作正在进行,建成后将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一定的成绩。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但与地方文献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兄弟省工作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资源基础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基础较为薄弱,各种文献资料只有1万种(册),并且 存在藏书结构比例失调,文献载体类型单一等问题,如我馆地方文献中社会科学方而的资料比较丰富,几乎占了70,而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学科等方面。有关本地区的调查统计、情况介绍、科研成果或具有本地区特点的研究论著则相对收集较少:近几年,随着高科技和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载体形式的文献不断涌现,如音像型、机读型的地方文献,而我馆这类文献的藏量很少。从1987年全省文献资源调查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基本没有达到完整级、研究级,收藏水平低,近几年,尽管总量有所增加,但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2)地方文献上作的形式单一 这几年,我馆虽对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有所认识,但是地方文献工作还是停滞在传统的工作套路中。文献征集的主要渠道是依靠政策的扶持,靠其它方式征集到的文献不仅数最少。而且质量不高。读者服务工作也只限于传统的“二传手”式的书刊借阅形式。地方文献工作状况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工作的要 (3)开发利用不足 首先是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有些珍贵文献很有可能还沉睡在书架上或书库的某个角落。如《青海民族志》(手稿)是**前省内许多民族史志专家潜心研究的成果,其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但到2000年7月才偶然发现。还有如“**资料”等也是刚刚整理就绪。其次是系统开发和专题研究不足,索引、目录载体单一,索取、查阅不便;没能把文献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研究成果优势,研究课题不明,研究成效甚微。而馆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充分利用我馆地方文献后,却屡有著述。 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 1、多渠道、多方式、多载体的征集,是增加地方文献资源总量的途径。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同时更需要图书馆本身制订出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办法和措施。我馆只有征集工作人员1人,面对新形势下艰巨而繁重的征集任务,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应依据本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细则,明确征集范围、任务及征集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工作程序。制订出征集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重点征集对象和一般征集对象、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才能确保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科学性。由于地方出版物出版发行的复杂情况,以及不贯彻呈缴本制度等多种原因,给征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地方文献的搜集不能仅仅依靠呈缴本方式。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门征求、交换、复制等多种方式补充藏书。在载体形式上要不拘一格,使非纸质载体的文献比例增加,不断丰富内容。 2、转变观念,走建设特色馆藏的路子 决定着一个图书馆馆藏能否有别于他馆,不仅仅是藏书布局和藏书总量,地方文献建设的好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建设特色馆藏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求生存、图发展的最佳对策,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文献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3、专题式的研究和开发是提高地方文献使用效益的根本 三、对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设想 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地方文就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地方文献建设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为此,笔者对本馆地方文献工作提出几点设想: 1、尽快建立省级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2、加快省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尽快进行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使地方文献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馆藏地方文献。应积极争取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地方文献入库,使建成的数据库成为涵盖全省地方文献的自动化检索系统,这不仅丰富了 数据库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向协助单位出售软件的方式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武耕,李玲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1):49一54 [2]黄俊贵,地方文献上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54一59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增刊
2023-09-04 06:16:111

泉州图书馆的建设成本

200万。泉州图书馆是泉州最大的图书馆,建设成本为200万元。泉州,别称鲤城,福建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
2023-09-04 06:16:271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图书馆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存在仍然有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数字资源未能完全取代纸质资源。虽然电子书、数字期刊等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纸质图书与期刊依然占据一定比例,它们包含了众多珍贵的历史与文化信息,需要图书馆来收藏、整理和提供。2. 阅读体验不同。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提供的体验不同,部分读者更青睐纸质阅读的感觉。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阅读环境与纸质资源。3. 信息检索重要平台。图书馆除收藏实体资源,也是提供各类信息检索服务的重要平台。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检索并获取不同格式的知识与信息。4. 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来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提高公众素养。这需要实体空间与社区支撑。5. 弥补数字鸿沟。目前社会上仍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部分人群始终无法无障碍访问各类数字资源与信息。图书馆可以弥补这个鸿沟,为他们提供等价的服务。6. 社交空间提供者。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检索与借阅知识的空间,也是一个社交交流的空间。许多读者会在图书馆结识新的朋友,开展讨论,这满足了人们社交与交流的需求。综上,尽管数字资源时代到来,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依然存在,和数字资源共同服务于公众。图书馆会继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收藏纸质资源,提供阅读体验,担当信息平台和社会教育阵地,弥补数字鸿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会更加智能化,但其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不会动摇。二者将实现良性互补,共同服务于知识传播与社会发展。
2023-09-04 06:16:381

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使用现状及改善策略

内容提要: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现场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作者对全国6省(直辖市)169所中小学校开展调研,对万余名中小学生和150多位图书管理员进行调查,系统考察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舍面积达到示范标准的比例偏低、馆舍环境欠佳;图书、报刊的馆藏数量和种类偏低,藏书质量与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信息化基础薄弱,藏书主要以纸制文献为主,电子文献不足;专业化队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图书馆利用率偏低,育人功能未充分实现等问题。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使用现状的策略在于:优化馆藏,改善硬件设施,提升信息化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拓展使用功能;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员专业化水平;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的督导评估与治理体系。 关 键 词: 中小学图书馆 馆舍环境 馆藏数量 图书馆管理员 智慧图书馆建设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情况   (一)馆舍面积基本达标但达到示范标准的比率偏低,馆舍环境欠佳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立独立的图书馆舍。另外,图书馆(室)的设计要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1]本次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学校已设立了独立的图书馆(室)。在本研究的样本中仅有1所小学和1所高中没有图书馆。根据《规程》的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中示范图书馆的面积标准分别为150m[2]、300m[2]和1200m[2]。被调查的学校中,仅有50%的小学、18%的初中和10%的高中图书馆馆舍面积达到了示范图书馆的标准。   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现有的图书馆(室)多使用传统的办公家具,可移动性差,不适于在图书馆内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多数中小学图书馆(室)缺少必要的环境设计与布置,有的图书馆甚至更像是藏书室,没有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和有利于研究探索的学习环境。  (二)藏书数量与种类不足的学校偏多,藏书质量与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藏书量校际差异较大,藏书量不足的学校偏多。有36%的小学、31%的初中和18%的高中人均藏书册数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若按照相对较低的二类标准,有80%的小学、67%的初中和35%的高中人均藏书量达标。类似地,中小学图书馆拥有的报刊种类也普遍偏少,有的学校图书馆根本没有任何报纸杂志。在被调查的各类学校中,20%~30%的学校图书馆(室)拥有的报刊种类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30%~40%的学校图书馆(室)拥有的报刊种类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标准。   此外,在实地调研和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学校的图书馆盲目追求人均藏书量,导致存在所购买的书籍种类单一、内容过时、复本过多等藏书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无论是馆舍面积还是书刊藏有量都是小学图书馆达标率最高、初中次之、高中最低。 (三)信息化基础薄弱,藏书主要以纸制文献为主,电子文献不足   现有中小学图书馆(室)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的图书馆(室)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多数学校(63%)仍使用人工借阅的方式,37%的学校图书馆采用了电子借阅,没有任何学校开通校际互借服务。采用“电子借阅”是访谈中图书馆管理员们最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现有藏书主要以纸制文献为主,电子文献不足。仅有44%的学校图书馆配备了电子阅览室,约40%的学校图书馆拥有数字图书,22%的学校图书馆拥有电子期刊。城市学校电子阅览室的配备率(51%)显著高于农村学校(34%)。在数字图书和电子期刊的拥有率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或城乡差异。 补充说明:除了电子借阅管理不足,纸质图书的借阅管理也明显不助,目前大部份的学校还是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扫码借阅,效率极低,新型的管理方式应实现rfid智能化管理、图书馆无人自助的管理。 (四)专业化队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有23%的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另外,图书馆管理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由非图书管理专业的人员承担图书馆工作,科班出身的馆员在样本中所占比例不足3%。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现行学校教育中应试化倾向明显,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图书馆则被纳入学校后勤管理的次要部门,以致图书馆人员编制不合理。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图书馆工作不过是借借还还、搬搬挪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于是将一些不能胜任其他岗位的教师调到图书馆工作。   此外,目前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接受的在职培训也明显不足。图书馆管理员平均年培训次数为1.5次,有近30%的管理员反映他们接受培训的频率低于一年一次或几乎没有图书馆专业相关培训。在访谈中有不少管理员表示,他们因为所学专业不对口,又缺少在职培训,很难胜任文献分类、计算机编目、数据统计等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任务,在工作中感到很被动。 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使用情况   (一)开放时间普遍较短   依据《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2],中小学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在许多学校图书馆门庭冷落,仅有37%的学校图书馆开放时间达到了不少于每周40小时的要求。图书馆平均开放时间为每周24.7小时,城市地区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26.9小时)显著长于农村学校(21.3小时)。  (二)访问次数和借阅量偏低   有23%的学生表示每周访问图书馆的次数为0次,48%的学生每周访问图书馆的次数为1~2次,22%的学生每周访问图书馆的次数为3~5次,7%的学生每周访问图书馆的次数多于5次。城市与农村学校学生访问图书馆的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段的学生访问图书馆的频率差异显著。问图书馆的频率总体上随着学段的升高而下降。借阅量也呈现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减少的趋势。   在实地考察和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不少学生去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与阅读关系不大,“上自习”居多,他们更看中图书馆安静的学习环境。另外,在课外阅读中,应试功利性阅读占据主导地位。在学生借阅的图书中,辅导书占比较高。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培养阅读时积极的情感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业化服务不足,育人功能未充分实现   中小学图书馆举办频率最高的活动是“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有70.9%的学校“有时”或“经常”开展此类活动。有50%~55%的学校“有时”或“经常”开展图书宣传推荐、编制二次文献和课改专题服务的相关活动。开展频率相对较低的活动是“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讲座”,有近60%的学校“从不”或“偶尔”开展此类活动,仅有9.3%的学校经常举办这类讲座。许多学生不清楚自己学校的图书馆里拥有哪些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另外,有大约一半的中小学图书馆“从不”或“偶尔”开展“收集教研资料”和“课改专题服务”的活动。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仍有待提高。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开展图书宣传推荐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方面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小学图书馆开展这两类活动的频率高于初中和高中。其他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另外,在开展课改专题服务和利用图书馆讲座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校图书馆开展这两类活动的频率高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其他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三、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使用情况的建议   (一)优化馆藏,改善硬件设施,提升信息化水平   教育管理部门应适时编制中小学图书馆(室)基础藏书目录和推荐书目,学校应将各级行政部门制订的书目和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要求作为馆藏的主要参考依据,并结合学校实际,合理配置纸质书刊。图书馆(室)还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资源,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同时,学校还应根据本校的性质和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制订图书复本量标准和增新剔(剔除)旧原则,避免片面追求一次性人均图书册数达标,逐步优化馆藏。   图书馆应确保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并创造良好的馆舍环境。中小学图书馆的环境布置应符合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点,色彩鲜明、布局合理、造型优美。[3]例如,配置能够应对多样化使用的书架和桌椅,使用造型新颖、色彩鲜明的吊灯、窗子等;小学图书馆(室)可以布置席地而坐的阅读区,方便学生随手拿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还可开设供学生交流讨论的小型讨论室、自习室等。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边角空间,设立“图书角”或“图书墙”,创建泛阅读环境。 此外,图书馆(室)应尽快建构起电子借还书系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图书馆门户网站,为师生提供读者指南、图书检索与借阅、新书推荐、数字资源访问,以及在线活动报名、在线投票等活动。另外,中小学图书馆(室)还应逐步尝试数字工具和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一方面通过自建和购买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丰富数字阅读资源;另一方面购买电子阅读器、触摸屏、平板电脑等,为学生开展数字阅读提供便利。  (二)丰富服务内容,拓展使用功能   本次调查还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主要服务还局限于图书借阅。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室)作为资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拓展使用功能也是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室)应用现状的当务之急。中小学图书馆应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应开设文献检索与运用课程,对师生进行文献资源检索运用方法的培训,教授查找运用资料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广大师生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用书是学校阅读工程治理的关键。中小学图书馆(室)也是与课程改革深度融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场所。这方面国内已有学校率先进行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书馆还应针对中小学生读者的特殊性,举办一系列符合儿童青少年特点的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例如,知识竞赛、阅读推广讲座、童书“故事会”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还可以将阅读活动与手工制作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阅读兴趣。   数字化、信息化正在驱动封闭式知识储备朝着开放式知识流转。在优化自身馆藏的同时,中小学图书馆(室)应打破封闭办馆的模式,积极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应重视中小学系统内图书馆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中小学图书馆(室)联盟,整合不同图书馆(室)在文献信息、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次,在加强系统内沟通交流的同时,也应注重与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等外部系统开展必要的合作,如实行图书资料的馆际互借、通借通还。   此外,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青少年阅读服务的设计已逐步趋向精细化与个性化。例如,美国K12个性化数字阅读平台Newsela聚合美联社、《科学美国人》等热门媒体的新闻推荐给中小学生,并通过科学算法来判断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而为学生推荐符合其特点及需求的阅读内容。目前已有70%的美国公办学校在使用Newsela,帮助孩子们进行高效阅读。[5]我国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探索开展此类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员专业化水平   学校领导一方面应不断提高图书馆(室)专业人员的比例,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准入标准,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图书馆(室)应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   针对目前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专业技能普遍欠缺的情况,学校还应重视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开展培训,并纳入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四)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的督导评估与治理体系   真正落实中小学图书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督导评估与治理体系。按照《意见》的有关规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图书馆纳入中小学建设规划,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馆舍面积、配套设施、馆藏保障、资源利用、管理应用等方面作出合理安排……完善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资源招标采购办法及实施细则。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组成的阅读指导机构,负责制订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的实施,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等。在教育督导评估检查中,也应将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学校评估考核。原文作者简介: 刘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教育装备处处长,研究员(北京 100080); 陈晓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北京 100872); 杜艳,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校外与图书馆处处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080); 郭晓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教育装备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080)。 标题注释: 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专项调研及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全国基础教育装备专项调研”(项目编号:1/201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8)02-0057-07  为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均衡性,本研究将全国省级行政单位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划分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抽取两个省(市)开展调研(第一区域:上海市、浙江省;第二区域:湖南省、四川省;第三区域:吉林省、甘肃省)。在每个省(市)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被调查的学校,共抽取了169所学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现场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分为学生版和图书馆管理员版。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3550份(有效回收率95.3%)。有效管理员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90.4%)。此外,研究者还对部分学生及图书馆管理员进行访谈,并深入中小学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
2023-09-04 06:16:561

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建设标准是什么?具体的(主要是三级标准,急需)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周玮)记者从文化部获悉,继《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我国首个公共文化设施国家标准率先出台后,《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也于日前公布,并从10月1日、11月1日起施行。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建设800至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的,建设4500至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150万至1000万的,建设20000至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控制指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册至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坐席0.3个至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至23平方米,同时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每平方米藏书量、单个阅览坐席占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基本测算指标。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将文化馆按其行政管理级别分为省区市级文化馆、市级文化馆和县级文化馆3个等级,并按其建设规模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其中,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6000平方米的为大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4000平方米但不足6000平方米的为中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2000平方米但不足4000平方米的为小型馆。在服务人口不足5万的地区,不设置独立的文化馆建设用地,鼓励文化馆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进入新的高峰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作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配套规范,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主要体现了四方面内容:一是确立了根据服务人口确定建设规模的原则,使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大小不再完全取决于行政级别,而主要服从于服务人口;二是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纳入服务人口计算范围,充分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的文化权益;三是通过对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时间的测算,对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提出了具体要求;四是为了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不被蚕食,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确需异地新建时,应不改变原馆址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性质,使原址得以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继续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 据悉,《文化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设标准》和《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目前正在编制中,同时,文化部正积极推动《剧场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的编制立项工作,以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体系
2023-09-04 06:17:181

新疆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建设

2002年底,新疆大学图书馆开始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学校投资900万元,更新了自动化管理设备和网络设施。并且购置了部分电子信息资源,已有13种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资讯行、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OCLC FirstSearch基本组数据库,以及Elesiver、Kluwer、Springer和ACS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还有方正、超星、书生电子图书,总存储量达7TB。图书馆自建的馆藏汉文、民文以及部分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数据量已达18.6万余条。正着手建 ” 新疆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 ” 、 ” 馆藏报刊书目数据库 ” 和 ” 馆藏新疆地方文献书目及全文数据库 ” 。
2023-09-04 06:17:291

公共图书馆法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问题提出哪些要求?

《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问题提出要求,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向公共图书馆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境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捐赠方式参与境内公共图书馆建设等。同时,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舍或者其他设施。当然,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另外,对于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问题,《公共图书馆法》给出了明确说法: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采购、接受交存或者捐赠等合法方式收集文献信息。
2023-09-04 06:17:471

陕西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

新馆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内,东距西三环0.5公里,南临规划中的地铁11号线,周边聚集了大量软件研发与高科技企业,填补了高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空白。而位于南二环的老馆,也仍将继续运行。新馆占地85亩,建筑面积8万平米,包括阅览大楼40400平米,储备书库12000平米,一个1000座的专业音乐厅和两个200座的小报告厅,读者服务中心8080平方米,地下历史文献书库7200平米,停车库、设备等辅助用房12320平米。 新馆将重点突出了图书、文献、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生产与转化、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远程服务等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建成后将成为我省古籍文献收藏研究中心、读书学习交流中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文化艺术数据中心、音乐交流中心、现代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2023-09-04 06:18:111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高科技融入到各个行业,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显着的效果。针对智能化图书馆的具体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用户利用科技手段快速地进行查阅提供帮助,以此为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管理;   引言: 在社会发展速度正处于不断加快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素质教育得到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图书馆对于人们知识的获取,以及自身修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良好风气,改进图书馆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笔者提出智能化图书馆具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希望能够为我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能化图书馆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发展、普及和强化,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属于智能化管理范围之内,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人们在使用图书过程中的借与还等相关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根据想查阅的书籍关键词进行图书的查找,这能够保证整个图书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读者所花费的时间。在整个智能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化图书馆的使用,就可以有效避免图书馆内部存在的不规范的管理情况,从而达到资源的共享。所以,对图书馆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保证图书馆的管理摆脱传统的方式,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优化。   2、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智能化的管理   当前,我国部分图书馆所使用的书籍管理设备比较落后,对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融入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对图书馆建设工作起到加强性的效果,相关人员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反差,智能化方法很难顺利融入其中,甚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还制约着智能化的发展。面对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对待,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接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传统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所具有的优点是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图书馆一天之内书籍借出的数量,也能够针对所借出的图书,进行人工的分类、记录,了解书籍借出后的质量问题等。在智能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对智能化图书馆进行管理,还需要突出智能管理工作的优势。   2.2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影响智能化的管理   当前,在我国图书馆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传统的图书馆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在图书馆工作的时间较长,习惯性使用传统方法对借出和归还的书籍内容进行管理。因为长久使用这种管理方法,所以相关人员认为传统的管理方法依然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甚至有很多工作人员抵制智能化的管理方法,这也导致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受到影响。再加上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中有部分人综合素质不高,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利用高科技的能力,如果强行要求这些人员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无法提高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的效果,也会导致人员出现抵触的心理状态。所以,图书馆内部管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需要相关人员给与足够的重视,并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提高图书馆建设的效果。   3、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3.1管理系统分析   在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提高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是需要对其中的资源性内容进行管理。因为智能化图书馆内部资源的管理,需要使用RFID系统,该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等各个重要的内容所构成,可以为每一个光盘和文献都附上相应的识别码,这样不仅能够在图书的借阅过程中进行检索,也能够把典藏的书籍清楚地排列其中,让借阅人员利用这一程序,了解到图书当前的状况,也能够体现图书馆内部多样化的管理形式,利用这套系统就能实现图书馆内部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是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当前数字化发展是图书馆的大势所趋,图书馆逐渐向无纸化方向转变,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变革,这也是目前最难达到的超高技术要求。由于图书馆正在向着全智能的方向转变,所以业务是多样性的,需要经过计算机进行加工和处理,这也能够为智能化图书馆发展提供便捷,使图书馆向着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推进。   3.2管理队伍建设   图书馆内部智能化的建设工作,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内容,还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所以在当前我国智能化图书馆建设阶段,就需要加强整个管理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优秀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才能够实现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管理人员的选择,要遵循相应的要求,适应和熟悉当前管理工作整体的系统,以及图书馆内部的具体结构,对于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给予彻底解决。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此保证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不仅要求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要熟悉与智能化图书馆有关的知识内容,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图书馆内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外在的形象。图书馆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要具有足够的远见,这样才能够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建立起良好的预见性,管理层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4、结语   纵观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能够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已快速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很多办公的场馆都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图书馆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场馆,智能化发展也势在必行。   5、参考文献   [1]贾江虹.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发展管理的智能化路径探讨[J].传媒论坛,2019,2(21):140+142.   [2]王以婧.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0):70-71.   [3]林志军.大中型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述略-以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7):26-28. ;
2023-09-04 06:18:251

图书馆新馆建设都需要购置哪些设备?

这两年由于疫情的缘故,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于数字化设备的需求也与日剧增。因此,汉龙公司的赛数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又迎来了一波销售热潮,最受欢迎的扫描仪包括赛数DSC全能影像采集系统、赛数OS Q高精度大幅面书刊扫描仪等,这两款书刊扫描仪在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统一都是行业标杆,不断推动着图书馆数字化水准再上新高度。
2023-09-04 06:18:391

法国图书馆的建设背景

法国历代国王均注意发展皇家图书馆。由于藏书不断增加,馆舍不敷应用,图书馆一再搬迁。1721年(路易十四时期) 该馆迁入现址。后经逐步扩充,形成了“黎塞留”(因原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四边形大楼。1789年大革命时期制宪会议颁布充公法令,将该馆收归国有,改名法国国家图书馆,开始向国民开放。同时还接收了当时查封教会、流亡贵族和其他流亡国外者的大量图书。1984年该馆馆藏达8000万册(件)。1988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日宣布“建造世界最大的最现代化的图书馆”计划,该工程被称为跨世纪宏伟工程,工程设计是通过大型国际设计招标而选定的,法国35岁的青年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主持的设计方案一举夺标。但该工程始终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工程设计也反复修改调整,曾几次面临停顿状态。但密特朗顶住各方压力,始终热情地支持这一工程。直到工程竣工,密特朗总统还拖着重病之躯亲自为工程完工剪彩,充分体现了密特朗为此工程所倾注的心血,因此希拉克总统把该图书馆命名为密特朗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建设之初,各方面的争论不断,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为三个方面:有人指责密特朗不顾法国经济现实而耗巨资建造这样一个超级图书馆,将会起到加速法国经济危机的作用;另有人提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建造一个图书馆巨人;还有人对图书馆本身的构思设计以及对钢和玻璃结构是否适合图书的保护条件等提出质疑并抱怨:“这个巨大的钢 玻璃怪物的出现会破坏巴黎建筑群体的和谐”。结合着90年代世界图书馆所处的大背景来看,这些争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曾预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出版物以及机读文献的普及,传统的图书馆将完成使命走向消亡。”90年代世界图书馆仿佛陷入时代的尴尬:一方面图书馆在吹呼“信息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却又需要设法维护自身的地位。这的确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悲喜参半的年代。地方公共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而衰败,甚至关门已不是新闻,而一些大学的图书馆学系,不是改名就是停业。包括世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则因生源枯竭而不得不停招新生。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地震震塌了加州大学某分校的许多楼房,其它大楼后来都已修复了,唯独图书馆大楼却不再重建。英国94年一个地区的中心图书馆毁于火灾,这个图书馆后来未再重建却变成了连接14个服务器的网络节点。也许基于这样一个事实。1995年8月20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一篇文章将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列入了“即将消失的职业”之列。在这种背影下,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建造经过多年的讨论的思想政治及建筑方面的辩论之后,意见逐渐趋于统一。这座世界图书馆的巨人终于站立起来。于97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对世界图书馆界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不断修改后的方案实现了图书保护和修复技术与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的统一,实现了现有记忆与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统一,印刷文字视听信息及多媒体文献及数字文献的统一。法国密特朗国家图书馆的站立向世界图书馆郑重地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在信息时代,不是图书馆的终结而将产生图书馆发展的新纪元,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将来也不会消亡,而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诞生了新型的虚拟图书馆,而虚拟图书馆将是传统图书馆的升华。可以说法国这座超级图书馆的出现对重振世界图书馆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2023-09-04 06:18:471

如何加强县级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在信息技术的潮流下,我国各行各业均迈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信息汇集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掌握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基地,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在新世纪内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需积极采取信息化方式,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丰富图书馆的基本内涵,才能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容量,对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但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图书馆信息化成为了目前最为主要的难题。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现如今,在科技的发展下,将图书馆业务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发展,才能真正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信息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保障在图书馆中会蕴藏这非常多的信息资源,作为传播信息与载体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逐渐从传统的模式转变为数字化发展模式,并且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以及服务手段也发生本质的变化。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市场经济日趋激烈,图书馆要想真正推动自身的发展,则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自身健康发展[2]。除此之外,图书馆还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意识,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更新服务形式以及服务方式,以此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行业,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读者角度分析,图书馆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收集图书资料的重要所在,是读者查阅资料、学习与进步的重要区域。换而言之,图书馆对读者的思维开拓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起到一定的之多作用,所以图书馆在新形式下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变化。二、做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从本质上而言,虽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与困难,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对策。(一)保证信息建设的规范化以网络为主要依托成为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实现网络资源的信息化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形式。从某种角度分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关系到图书馆建设的成与败,需要从图书馆建设角度出发,将信息化理念贯穿其中。其中在整个信息系统建设之中,图书馆需要统一技术规范,选取效率高的软件与硬件,以此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3]。另外,图书馆还要加强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根据客户端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针对系统安全问题提进行考虑与分析。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整理与分析,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内容包括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所以,为进一步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则需要选择可行的网络设备,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系统能够得到稳定发展。另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产权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二)定位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图书馆作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其信息化建设的构建能够让图书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能够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在学校之中,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图书馆中均可以找到答案[4]。所以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图书馆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需要进行准确定位,保证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合理使用,在本着培养文明学子,着眼社会生活的同时,积极打造新型图书馆,使其成为综合性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三)积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关系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好与坏,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养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那么则会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造成影响与阻碍,无法真正保证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信息化资源出现浪费[5]。所以,需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以及教育活动,积极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提高其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四)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开拓图书馆功能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大量的数字信息资源,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加大管理难度,在图书信息检索中存在非常的的影响。虽然说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基本模式,对传统图书馆组织结构有所冲击,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有部分部门比较清闲,有部分部门工作比较繁琐,需要积极设置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其中在设置内部组织结构的时候需要围绕信息技术开展,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为主,利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人工工作方式,以此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6]。此外,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方式以及图书馆职能的开拓对调整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顺利开展,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征制定不同的技术服务部门,定期对图书馆内的技术设备进行检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性。目前,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之中,往往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文献资料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所以需要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在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了人民群众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载体,图书馆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类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提供具体的阅读服务。图书馆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应用数字图书馆的各项优势,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辐射型网络系统,保证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图书馆的作用进行发挥,才能将图书馆的教育作用进行发挥。
2023-09-04 06:19:161

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的馆内建设

馆内设12个大型阅览室,有阅览座位4000多个。各阅览室均设有读者服务台。二楼总咨询台,除了办理跨校区图书的借还手续、为读者解决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还有专业馆员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另总咨询台设办证处,负责读者借阅图书超期、丢失或其他违章行为的处理及补办借阅证等事宜。三楼大厅设有计算机公共检索区,各个书刊借阅室均配有供读者查询的公共检索机,并预留供读者自带计算机设备的接入信息点。计算机网络主干采用1000Mbps快速以太网,以交换桌面100Mbps的方式,单机独享100Mbps带宽。两个大型电子阅览室,共拥有420多台电脑,此外还设有文献检索培训中心和开放实验室各一个。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查询本馆及馆外多种大型数据库和各类电子资源。外文、多媒体视听资料中心配备有84 台多媒体视听设备,入藏音像视听资料两千多件。另设有视听沙龙,专门为研究人员和有特殊需要的读者提供服务。敬文图书馆的布局和设施体现了以人为本、方便读者的理念,实行书刊开架借阅、藏书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部分楼层和阅览室还设置了休息讨论区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
2023-09-04 06:19:261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篇1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我校图书馆,环境优雅,美观大气,建筑风格甚为壮观,为读者创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我们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基,高校图书馆为了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为了生存和发展,文化建设意义非凡。   1、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在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效仿和奉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图书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神风貌,是联系和协调图书馆所有成员行为的牢固纽带,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   2、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意义   建设好高校图书馆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全面育人功能,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中所接受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观点,所形成的基本感情、基本心理活动行为习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和图书文化,给他们创建一个催人奋发、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文化氛围,通过健康文明的图书馆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具有宏大的理想、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生中倡导“博览群书”活动,向学生推荐综合性期刊和高层次的科普读物,利用电子阅览室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达到学习效果,既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延伸和深化课堂教育,又能学到新知识,并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高校图书馆应该而且能够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教育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学会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探索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探求创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怎样学习新知识,怎样利用图书馆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直接关系。接受图书馆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水平,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了解历史、社会和自然,并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学生的个性千姿百态,兴趣和爱好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好静,有的喜欢体育,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科技等。因此,发展学生的个性单靠课堂整体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敞开的教育天地,它就是图书馆文化。丰富多彩的图书馆藏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参加不同的活动,使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   3、怎样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   3.1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内部装饰、馆藏文献等。图书馆优雅的环境对读者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我校图书馆,环境优雅,美观大气,建筑风格甚为壮观,为读者创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图书馆墙壁上挂有名人字画,让读者深受文化氛围的熏陶。我馆还设有休闲阅读区,环境优美,地面摆放着花草灌木,读者在此吟诗阅读,修身养性,可谓足矣!当然,我馆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更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这些都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必然保障。   3.2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指全体馆员在馆领导的带领下,如何开展业务,在处理馆员、馆际、读者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热情、人际关系等状态。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知识导航员,能热心、热情地为读者服务,应该加强对业务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以及业务能力,参加组织团体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服务读者。   3.3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图书馆文化的价值体现。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化,就形成了良好的馆风。“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始终应该是我们的宗旨。我们要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服务理念,有热情、有爱心、有耐心地为读者服务,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感染读者,吸引读者来接受知识的熏陶。   总之,高校图书馆文化作为学校深层的文化积淀与特殊的文化氛围,其责任就是要通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用健康文明的图书馆文化熏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具有宏大的理想、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挑起社会主义建设重担的有用人才。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篇2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进程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有义务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因为有传统文化做保障,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才能稳定、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影响。   2、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精神、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它集中体现图书馆的精神风貌及理论水平。   3、儒家思想基本特征。仁爱:“仁”的核心,对内,孔子曾言为“孝悌”之道,即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外就是“爱人”,怎样称之为爱?孔子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博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通过时代洗礼,能够融入现代人文精神;克己: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觉得,“克己”的修养功夫和对礼制的恢复可以使“天下归仁”;仁:“仁”是德行的统称。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仁、义、礼、智、信五者可以统摄作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是值得当代人追寻的人生境界之一。   二、传统文化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1、职能优势。图书馆是人类的大脑,储存着人类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成果,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图书馆的职能中蕴含着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职能。图书馆的文化传承职能为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受众优势。当前,在文化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受到外来思想、价值观的冲击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践行明显不足,心理健康问题、创业与就业问题空前突出。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运用前人智慧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必要保障。由此看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的大学生是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对象。   三、传统文化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有效实施。   1、营造优雅和谐的读书环境。高校图书馆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文化景观,馆舍设计体现着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诉求与主观阐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所讲的和谐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馆舍设计要合理,遵循建设程序和规律,与所处地域和谐融入,整体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内部功能布局要合理、适用,陈设中以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书、画等装饰,鲜花的柔美用来映衬书柜的`硬朗。图书馆明亮清净、舒心怡然、和谐温馨的内外环境陶冶着读者的情操,给予读者心灵以丰厚的滋养及美的享受,让读者有回归心灵家园的美好感觉。   图书馆馆员是服务的主体,也是图书馆文化的载体,更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形象大使,馆员丰厚渊博的学识、如兰花般清新优雅的气质、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热情的服务、真诚踏实的作风、深厚过硬的专业素质、得体可人的语言,营造出和谐温馨、尊重智慧的文化氛围,使读者身心愉悦地沉浸在书中,如此即可不知不觉地使读者和图书馆愈加紧密,为读者理解人类智慧遗产提供物质基础,为读者充分享受知识的盛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打造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平台;开设传统文化专栏;筛选比较突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通过图书馆主页、微博之类新媒体渠道推送图书馆传统文化服务信息,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传统文化的最新解读。   3、设立传统文化体验坊。任何人性的觉醒与行为的改变都来源于体验。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更是兴趣的源泉,设立传统文化体验坊,让大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沉醉于传统文化中静心带来的智慧和愉悦感受,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可以提供礼仪文化、书法创作、经典诵读、绘画、民俗采风、古典诗词创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探究与实践的平台,让读者的智慧在实践中提升,人生在实践中升华。   4、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开设不同的讲座,对于处于情感泥淖的学生可以举办《问世间情为何物》的讲座,针对想追求幸福人生的学生举办《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讲座,对于认为金钱是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学生可以举办《金钱到底有多值钱》的讲座,《孝道与人生》《饮食文化》《儒释道文化》《建筑文化》《信仰与人生》等都是非常好的主题,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效果。   5、举办传统文化读书会。如《大学》《中庸》《论语》《诗经》《易经》《庄子》《老子》《黄帝内经》《史记》《坛经》《资治通鉴》《颜氏家训》等,这些经典或者包含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或者富有辩证精神、启发人的思考,或者阐述病理学与治疗学的辩证思想,或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或者富有宇宙智慧,或者说理明晰透彻,或者维护宗法社会的理想生活,各有千秋,值得一读。可以在图书馆每周举办一次相关的读书会,并在网上进行深入的读书交流,这样有利于将所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文化建设,其根本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的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的以仁为本、重义轻利、克己复礼、孝悌忠信、尚俭宽恕、勇毅正气等道德规范,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文化建设这一幅巨大的背景画面中最清纯的底色。运用图书馆这一阵地来传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图书馆神圣的使命。让我们高举传统文化的大旗,培育充满正能量、仁善贤德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2023-09-04 06:19:401

长江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此,该馆从合校、合馆开始,就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努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始终坚持“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相结合、专业文献与科普文献相结合、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馆藏体系的科学化。现已基本形成了以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为特色,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较完善的馆藏体系。藏有各类纸质文献298万册(件),电子图书115万种,长期订购中外文报刊3100余种。图书馆现有磁盘阵列容量12T,购置了18家供应商的43个各类中外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Apabi电子图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网上学术报告厅、大学英语在线考试学习系统、SPE光盘全文数据库、Net Library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EBSCO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UMI外文博硕士论文全文库以及万方公司外文期刊原文传递系统等。该馆还是CALIS(全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C级成员馆之一,并被确定为CNKI知识网络服务中心一级站。可以说,一个资源丰富、特点突出、保障有力、具有数字化图书馆雏形的馆藏体系已初步形成。近年来,该馆借助CALIS推动的高校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启动了长江大学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根据学校学科布局和学科综合实力,确立了“陆相石油勘探与开发”、“楚文化研究”和“湿地农业科学”为该馆的重点馆藏,组织实施了 “陆相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楚文化特色数据库”等6个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初步建成了特色库的基本框架,共收入数据13.1万余条,并已向学校读者提供服务。读者服务工作。
2023-09-04 06:20:011

北华大学图书馆五型建设是哪五型

北华大学图书馆五型建设五型指:学习型、规范型、数字型、开放型、服务型。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北华大学图书馆馆长从“五型”图书馆(学习型图书馆、规范型图书馆、数字型图书馆、开放型图书馆、服务型图书馆)的内涵与建设目的意义、“五型”图书馆之间的内在关系、“五型”图书馆的建设实践、“五型”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与剖析,“五型”图书馆的建设是适应转轨变型的需要,是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023-09-04 06:20:141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有哪些?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于1954年建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的市属重点师范大学图书馆。那么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有哪些呢? 1、 首都师范大学共有各类图书文献1000万余册(件):印刷型文献298万余册,电子图书679万余册,电子期刊20万余册。 2、 首都师范大学于2002年投资新建了北校区图书馆,有效地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到2014年,图书馆总面积已达34193平方米,生均面积2.95平方米。图书馆现开设借阅室21个,拥有阅览座位2400个,每周开放时间105小时。 3、 为了使读者更方便地使用馆藏,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图书馆在服务形式上提出了“藏借阅合一”的方针。除开展一般的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分层次开设“利用图书馆基础知识讲座”和"文献信息检索“等公选课;开展复印、视听等多种技术服务,使读者服务工作逐渐向主动服务、多层次服务和现代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4、 重点建设具有首都师范大学特色的重点学科文献、教学参考文献、基础教育学科文献,特别注意加强非书资料和网络文献资源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师范大学特色的,多学科、多层次、多载体形式的馆藏文献和数据库体系;引进先进、适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全文检索系统和数字图书馆加工与发布系统,建设完善图书馆局域网,满足读者及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加强以网络文献服务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开发网上资源,初步形成以网上文献报导、网上信息导航、网上教育培训、网上馆际互借、网上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网上信息服务平台。在馆藏规模、服务质量和水平、现代化手段应用、网络化程度、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高等师范院校一流水平。 5、 图书馆积极争取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参加地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成为CALIS联合编目的全国第一批B级成员馆;成为CALIS全国第一批馆际互借的试验馆。按照CALIS的要求,积极参加学位论文数据库、学术资源导航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根据北京市教委和北京高校图工委的意见,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积极组织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承担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的任务,使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6、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将加速提高馆藏水平、服务水平、科研水平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完成从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化的文献情报中心转变的历史任务。 以上就是对于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2023-09-04 06:20:291

信息时代 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的要素是“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可用。与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它的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能力。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单项信息交流为主,它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应答的朋友,而不是简单的应答服务。高中阶段的图书馆建设,不仅是将其作为图书借还、阅览的场所,还应该从书本、资源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服务为中心技术,集资源、空间、服务一体。随着当前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加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使得当前社会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对此,在物联网逐步兴起的同时,智能图书馆开始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思考的重点,特别是RFID通信技术(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其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可对特定目标进行识别而被***的应用在门禁、食品安全等方面。结合传统图书馆借阅存在的问题,如何借助RFID技术提高图书馆借阅工作的效率,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点。
2023-09-04 06:20:462

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

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如下:1、图书馆的基地宜选择环境安静、场地干燥、排水流畅、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并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2、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如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充分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设出入口。3、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使人流与书流分开。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4、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职能分别配备藏书、借书、阅览、内部业务、技术设备、公共行政和辅助等各种空间或用房。5、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编、藏、借、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和书刊运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扩展知识——图书馆1、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2、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3、最早的图书馆——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称亚述巴尼拔图书馆)。4、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5、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最大图书馆)早400多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2023-09-04 06:21:071

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周玮)记者从文化部获悉,继《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我国首个公共文化设施国家标准率先出台后,《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也于日前公布,并从10月1日、11月1日起施行。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建设800至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的,建设4500至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150万至1000万的,建设20000至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控制指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册至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坐席0.3个至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至23平方米,同时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每平方米藏书量、单个阅览坐席占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基本测算指标。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将文化馆按其行政管理级别分为省区市级文化馆、市级文化馆和县级文化馆3个等级,并按其建设规模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其中,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6000平方米的为大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4000平方米但不足6000平方米的为中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2000平方米但不足4000平方米的为小型馆。在服务人口不足5万的地区,不设置独立的文化馆建设用地,鼓励文化馆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进入新的高峰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作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配套规范,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主要体现了四方面内容:一是确立了根据服务人口确定建设规模的原则,使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大小不再完全取决于行政级别,而主要服从于服务人口;二是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纳入服务人口计算范围,充分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的文化权益;三是通过对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时间的测算,对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提出了具体要求;四是为了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不被蚕食,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确需异地新建时,应不改变原馆址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性质,使原址得以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继续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
2023-09-04 06:21:391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存在仍然有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数字资源未能完全取代纸质资源。虽然电子书、数字期刊等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纸质图书与期刊依然占据一定比例,它们包含了众多珍贵的历史与文化信息,需要图书馆来收藏、整理和提供。2. 阅读体验不同。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提供的体验不同,部分读者更青睐纸质阅读的感觉。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阅读环境与纸质资源。3. 信息检索重要平台。图书馆除收藏实体资源,也是提供各类信息检索服务的重要平台。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检索并获取不同格式的知识与信息。4. 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来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提高公众素养。这需要实体空间与社区支撑。5. 弥补数字鸿沟。目前社会上仍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部分人群始终无法无障碍访问各类数字资源与信息。图书馆可以弥补这个鸿沟,为他们提供等价的服务。6. 社交空间提供者。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检索与借阅知识的空间,也是一个社交交流的空间。许多读者会在图书馆结识新的朋友,开展讨论,这满足了人们社交与交流的需求。综上,尽管数字资源时代到来,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依然存在,和数字资源共同服务于公众。图书馆会继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收藏纸质资源,提供阅读体验,担当信息平台和社会教育阵地,弥补数字鸿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会更加智能化,但其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不会动摇。二者将实现良性互补,共同服务于知识传播与社会发展。
2023-09-04 06:21:471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技术是什么?

钱+资源+软件+服务=数字图书馆
2023-09-04 06:21:582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本馆建设

图书馆不断加强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形成了功能完备的网上图书服务体系,读者在校园网任何网点都能检索本馆馆藏书目、流通借阅情况,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数十种文献信息服务; 内部局域网建成 1000 兆快速以太网,电子文献信息总载体量达到 4TB ,建设了 Sun StorEdge 6320 4TB 海量存储系统、浪潮高性能 PC 服务器群、 CISCO Catalyist 4006 高性能网络交换机系统,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硬件支撑体系。2002年12月25日,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图书馆建设子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具有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特色的馆藏资源,改善了师生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手段和环境,为网络环境下的国内外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2004年2月23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十五”“211工程”数字化文献保障系统子项目通过立项,图书馆走上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快车道,进一步提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已处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前列。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数字化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优化网上文献信息服务环境,力争以一流的设施、先进的馆舍、有特色的文献体系、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多学科、跨越式的发展需要和广大读者不断提升的文献信息需求。近几年来,图书馆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图书馆实施了内部体制改革制度,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成立了学校图书情报管理委员会,指导、咨询、协调全校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成立教代会和工会换届等机构,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与文献信息服务方式。在“十五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瞄准国内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目标,建设一流的文献信息服务设施,先进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高水平的文献信息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农、工、文、理、经、管、法多学科的发展需要,满足广大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加快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推进数字化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的进程,电子文献信息总载体量从现有的约 4TB发展到10TB以上;建设一批具有我校特色的数据库;优化网上文献信息服务环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积极推进文献信息获取手段现代化、文献信息利用普及化、文献信息服务家庭化和个性化; 以文献信息化建设带动文献信息现代化建设,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促进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的提高,把我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在国内有影响的、先进的图书馆,成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2023-09-04 06:22:05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现状]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与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成为了大势所趋。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在缩小中外高校图书馆藏书容量与服务水平差距,消除国内不同地区高校间的信息鸿沟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建设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本文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完善现代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53-01   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重要作用   数字图书馆也称虚拟图书馆,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文献资源数字化,并通过多种高效、便捷、迅速的检索方式将数字信息提供给用户的图书馆服务形式。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更新及时、便于查询,且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数字图书馆将散落于各地的文字、图像、影音等资源流通于网络中,使其可以更有效、充分、安全地为人们所利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正在步入一个由信息资源的占用、配置、利用决定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与生产要素,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成为了大势所趋。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在缩小中外高校图书馆藏书容量与服务水平,消除国内不同地区高校间的信息鸿沟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996年初国家图书馆申请的“数字式图书馆试验项目”立项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图书馆启动运行。作为对信息资源需求极大的高校,其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迅速。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式主要包括引进和自建两种。引进是指通过购买现成电子数据资源的方式,以高校教学、科研特色为指导,在购置丰富的综合性文献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进行电子资源引进。而自建则针对不同高校的藏书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加工,建立专题数据库,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虽然目前一些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在信息的普及化、个性化以及共享、协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亟待完善的问题。首先,在网络的普及与文献的数字化方面,近年来,多数高校都联通了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CSTNET、CHINANET、GBNET、UNIENT等全国性网络也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数据通讯条件,以此为基础,高校馆藏资源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数字转化。然而,传统的手工操作、键盘输入、数码成像、图片扫描保存等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资源录入进程缓慢,转化过程中易出现遗漏和错误,使数字化资源远未满足读者需求。在资源共享方面,目前高校图书馆之间普遍存在着馆藏资源重复和馆际互借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没有真正利用到资源共享这一数字图书馆的关键优势。在技术层面,对于可视化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数字对象的描述,智能化信息检索技术,非文本和多媒体、超媒体,信息的组织与存储、索引和检索等关键技术,高校图书馆的技术攻关也仍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而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馆际间的资源利用更加便利顺畅,并逐渐同国际相衔接,也是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此外,图书馆的技术科研与服务开发需要各单位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建设与管理水平建设也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予以重点强化的关键环节。   3 完善现代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途径分析   3.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规划和协调发展   为适应通讯部门先进的数字化水平和技术层次,高校图书馆应升级系统,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软件升级换代的首选平台和模式应为Clint/server及Windows系列平台,并需连通校园网和CERNET构成本馆局域网,以便建立网络。此外,需建立的网络系统还包括图书馆管理高度集成系统、光盘网络子系统,以及多媒体网络子系统等。在规划方面,应立足于现实条件,在统一规范和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协调。   3.2 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建设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个性化主要包括文献资源的专业化与服务内容的特色化。应根据各高校的教研重点和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如理工、农医、财经类网上数字图书馆等。应以本馆馆藏特色为出发点,合理选择购买相关的数字资源,逐步完善符合本校教研特征的专业数据库。由于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形式多样,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却是有针对性的,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用户所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应重视知识更新、检索方法、资源提示等服务的个性化建设。从优化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方式开始,采取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主动联系方式,加强图书管理者与读者间的思想交流,重视读者利用图书信息时的感受和服务反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检索策略及服务培训的调整。培训不应仅局限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利用讲座、辅选修课程加强高校师生在计算机使用和资源检索等方面的能力与技巧,有针对性地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3.3 加强信息的开发与共享建设   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是实现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的关键,因此应对国内、外商用性学术电子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和追踪,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和引进高品质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中外文献数据库,使之尽量做到:中外文书目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覆盖本校所有学科与专业,外文电子期刊覆盖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并以简易、流畅的操作平台增强校际与地区高校间的资源共享。   3.4 其他建设途径   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大对资金、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一方面直接引进从高校毕业的图书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一方面则须加强对现有在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与进修,尤其是要加强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力的培训,提高其捕捉、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馆员不仅懂专业,而且有知识、有技术,由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信息专家和信息管理者,最终从观念上走出传统图书馆的局限。   参考文献   [1] 王维秋,刘红宇,刘树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4).   [2] 刘红霞.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实问题及发展策略[J].制造业自动化,2011(3).   [3] 滕春娥,王丽华,沈红.试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 武雪强.论二十一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2).
2023-09-04 06:22:181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

   1.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指导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学校图书室工作绝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操作方法上。为了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图书管理员更应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图书室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走上现代化管理模式,使图书室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目标和任务:   1、图书老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信息管理意识,掌握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网络化过度,尽快完成自身角色转换。不断学习、钻研各类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努力以新的姿态切实担负起培养新一代的重任。使学校图书室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2、建立和培养一支小图书管理员队伍。每班选派2名品质优秀,热心于公益事业,有一定能力的同学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图书。并教给他们一些图书分类编目的专业知识,做一些辅助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加才干。从而保证图书借阅工作的顺利进行。   3、做好图书室常规工作,管理好图书,做到一切图书有记载,出借有手续。规范图书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图书室特点,依照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正确分类、上架,同时做好规范、正确、有序的管理。   4、认真做好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图书借阅工作。通过个人借阅、集体借阅、定期轮流阅读,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学生乐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5、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向学生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和新到书刊,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障碍或思想障碍要热情指导和帮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6、各班可各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各种富有意义的益智读书活动,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书籍可以到图书室借,也可由学生捐献。组织红领巾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讲故事、办报纸、知识竞赛等活动,如:名作欣赏、热点问题探讨,书评等活动,使一本书的价值和作用充分体现。高年级可采用各种形式办墙报,如:“名人名言”,“知识园地”,“世界各地”等栏目。还可把知识性强、趣味性浓、富有创意的报纸在学校橱窗内展出,供学生浏览,激励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7、图书室应不断増加馆藏量和数种,认真确定选购文献的种类、比例和数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购文献资料,避免重复采购保证校图书室的馆藏质量。大力提高藏书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育人熔炉”的作用。确保导读工作有高质量的文献资料可提供。   8、期末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读书积极分子和先进班级,鼓励大家开展课外阅读。   三、具体工作安排: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开学初做好图书室、学生阅览室开放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好班级借还书、阅览的轮流安排表,并发至各班级,第二周起学生开始借阅图书。教师图书室全天候开放。   3、整理寒假堆积的报刊杂志,发放到各办公室;同时及时做好教师的教材分发工作。   4、图书编目逐步输入微机,在学生中培养一批新的图书管理员。   5、做好上年度教育教学杂志的装订工作。   6、做好每学期报刊杂志的征订工作。   7、做好新书介绍及旧书的剔旧修补工作。   8、做好期末催还书工作。   9、做好电教软件的管理和借还工作。   10、建议学校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图书。   11、协助学校德育处开展各项征文、演讲比赛。    2.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   20XX年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工作要点,以“深化改革年”为契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措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保障与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和优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认真做好年度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及网络数据库资源的购置计划。科学使用好文献购置经费,组织好年度图书采购招标工作,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兼顾质量建设。   2、落实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所购及续购的各类网络数据库的安装使用及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同时加快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数据量增长10%左右。   3、根据纸质新书及电子图书出版状况,调整纸质图书采购品种及数量,增加新书品种,减少复本量,适量增加电子图书,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   4、调整报刊收藏结构和品种,重点收藏与学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重点期刊和其他利用率较高的期刊,确保博士点建设相关学科文献的购置,力争相关学科文献达到较好保障。   5、进一步调整馆藏布局,继续做好图书转库工作,力争完成5万册图书转密排书库工作。   6、积极挖掘网络免费资源,有效使用CALIS、CASHI以及协作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7、鉴于当前书籍价格上涨和数据库续费不断涨价等实际情况,努力争取学校更多的经费支持,尽力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的新需求。   二、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积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教育工作,通过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拓展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图书馆和各部门业务学习制度,根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不少于2次。   2、积极探索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做好书目推荐、图书评论、导读等阅读指导,推进移动阅读、网络阅读方面的技术服务。   3、继续开展好“读者服务月”活动,深化优质服务工作,针对师生不同层面的服务要求,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丰富活动内容,完善运行机制。   4、大力拓展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开展与其他协作图书馆的联合建设与服务,发挥CALIS、CASHL和BALIS文献传递在共知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   5、加强课题服务工作的力度,积极与科研处及申报、立项课题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完成、自治区级课题的跟踪服务不少于10项。建立学科馆员管理办法,探索和实践学科馆员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开展深层次服务模式。   6、深入教学院部,积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宣传和推介,或采取与数据库商合作等多种方式,到院部进行使用介绍。继续制作电子版新书书目发送给相关学院,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利用新资源。   7、加强与各学院之间的直接联系,积极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工作,举办10场以上专题培训讲座。按照需求,组织师生来馆培训,采用演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讲座形式,广泛宣传图书馆资源和使用方法。   8、做好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调动和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活动。   9、维护好图书馆网络及设备,做好馆内的网络技术服务,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并为读者提供技术服务。   三、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改正“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班子建设,切实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抓好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和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x大、十x届x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防范宗教渗透校园工作。   3、加强常规服务工作的管理,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和劳动纪律管理。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4、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工作,认真落实《xx大学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继续制定和完善图书馆创建校级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保持荣誉,力争获得校级文明单位。   5、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注意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   6、加强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引进具有计算机、图书馆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改善人员和学历结构。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培训,多派出职工进行疆内馆际交流,参加学习 班和会议交流。   7、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根据群众意见确定调查研究项目,重点做好有关职工工作生活方面的调研、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读者服务调研和学科服务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及时改进工作。   8、继续修订和完善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制度修订后形成并印制新的《xx大学图书馆制度汇编》,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事业发展。   9、加强科研工作,制订相关措施,围绕图书馆工作和服务制定研究选题,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从事与图书馆专业、技能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工作。   10、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消防条例,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尘的安全工作。做到经常盘点及巡视安全死角,确保图书馆财产的安全。力争获得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11、切实做好工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集体活动,全面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    3.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1、按照院党委的布置和要求,利用周三下午时间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   2、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党章”,并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找差距、提意见、定措施、抓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求进取、理想淡漠、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觉意识、先锋意识、群体意识和荣誉意识,增强观念,转变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优良传统。   3、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按时召开支部大会,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二是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支部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防腐倡廉意识,从而自觉遵章守纪,争做清政廉洁、公道正派的好党员好干部。   5、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继续以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馆里的精神支撑,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优质服务”、“馆荣我荣,馆衰我耻”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休养和文化素质。   6、调整人员专业结构。目前图书馆22名工作人员中,没有科班毕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仅有一名专科毕业生。如此的专业结构,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没有专业人员企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今年引进图书信息情报专业人员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名。   7、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图书馆任务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组织骨干人员,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8、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扩大宣传我院、我馆的知名度,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市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此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9、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和论文、著作的撰写工作。   10、调整部分岗位人员。开学伊始对99楼借书处及教学楼借书室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加强采编部力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   1、调整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藏书布局,解决存放图书的问题。随着近2年学院下拨图书经费大幅度增加,馆藏图书总量由7万增至17万,这些书分布于教学楼借书室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截止目前99楼所有书架已达到饱和状态,到馆的新书已无处摆放,加之20xx年还要预购10万册图书。为解决藏书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学院递交方案请示,待学院领导同意后马上进行此项工作。   该方案是把99楼阅览区取消,改为藏书室,该室能存约35万册图书,可解决近2年采购图书的存放问题。此举目的:一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即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有利于采编人员接收新书、验收、加工、录入数据,运书上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异地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三是为学院节省开支,减少重复上设备;四是馆藏图书集中,既利于工作人员管理,又便于读者借阅。与此同时,要完成书架订购及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图书重新布局任务。   2、制定图书馆房屋维修计划。地处教学楼的图书馆各借阅室、办公室墙面破旧需维修、粉刷。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种体育文献数据库的采购任务;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继续进行中文图书及专业期刊录入数据工作。   2、制定20xx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一是按照《20xx─20xx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计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制定今年采购计划;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今年采购数量,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形成馆藏特色;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学科选书员制度”,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各学科、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如: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并负责收集订单,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下发订单、收集、查重、汇总、订购。   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在此基础上详尽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   三是对人体科学等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继续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   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图书采购意见。   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   六是继续采取网上点击订购、电话联系、走出去采购现书、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增加采购网点,保证完成10万册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   四、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建设。   1、加强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保证图书馆建设可持续性和共享性。   2、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需要。加强与学院网络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合作,使图书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运行,保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完成电子阅览室机房装修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验收工作。   4、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存储,要积极与有关人员联系,力争上半年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要不断改进,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保管员”服务向人性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2、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采取多种措施,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电子信息服务。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通过主页中“新书推荐”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利用网页“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三是挖掘ilas服务功能,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工作。   (3)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4)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一是完成好“体育文献检索”利用课的教学任务;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开展“新书展览”活动。   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在99楼研究生阅览室开架展出,坚持一月一展出,一月一更换,这样既可解决部分新书到馆后因未及时加工造成积压存放,不能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弊端,又使图书在动态流动中加快周转和流通,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   3、继续延长“书刊阅览室”、“99楼专业文献借阅室”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2、5小时,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六、加强管理,严格制度。   1、继续做好考勤工作,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坚持每月如实上报,并向全体人员通报。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3、各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补充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及自动化借还图书等有关规章制度。   5、强化日常服务及各项工作的管理。馆里将继续坚持每半个月对各部室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一月一总结,评比的结果作为评选先优模依据。   6、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十x五”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梳理目标,确立任务,把图书馆“十x五”规划做实、做细、做好,使其成为今后工作的提纲契领。   7、继续做好迎评工作需要的各项文字材料。   总之,面对20xx年艰巨的任务,图书馆领导班子要认真组织,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严格管理,积极调动,狠抓落实。带领图书馆全体人员坚定信心,讲团结、谋发展、顾大局,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坚韧不拨的意志,一丝不苟地工作精神,各尽其责,同心协力完成20xx年各项任务。
2023-09-04 06:22:251

7月6日丰润区图书馆恢复开馆丰润区博物馆与图书馆建设

7月6日,丰润区图书馆将恢复开馆。以下是恢复开馆的相关信息:1. 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2. 预约:读者需提前在丰润区图书馆公众号或乐游冀微信小程序中预约,每人每次最多可预约3个名额。3. 健康码与口罩:所有入馆读者需健康码无异常,并全程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4. 入口与导览:恢复开放的图书馆入口设在北侧,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可以向馆员索要相关楼层图书分布导览图,也可关注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5. 服务暂停:目前部分线下服务如文化讲座、音乐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还在筹备中,具体恢复时间会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提前公布。此外,丰润区博物馆也将与图书馆一起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多文化服务。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政府公告为准。
2023-09-04 06:22:392

【浅谈企业图书流动站建设】 图书流动站活动

  【摘 要】 通过对东莞图书馆麻涌分馆在发展中的遇到瓶颈分析,结合当前麻涌镇大工业化环境,笔者着重论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图书流动站建设,从而有效地延伸了麻涌图书馆的业务,探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企业图书流动站;公共图书馆   1 引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到业务量停滞不前是东莞市镇级图书都要面临的发展问题,寻求一条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东莞市各镇区的工业飞速发展,大工业化环境下给镇级图书馆提供了一条延伸业务领域的道路——企业图书流动站。笔者针对麻涌图书馆发展的问题,如何整合企业资源发展企业图书流动站,推进图书馆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见解和建议。   2 麻涌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业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2.1 麻涌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东莞图书馆麻涌分馆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馆为读者服务,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藏书7万册,共有四层,各阅览室免费为读者开放。该馆立足于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为广大读者提供公共图书借阅、地方特色文献阅览、电子资料阅览、报刊阅览、信息咨询等多种服务。麻涌分馆开馆之初己被纳入东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总分馆体系,作为市图书馆的分馆之一,与总馆及其他镇(街)分馆可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功能。同时麻涌图书馆也是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之一。   2.2 麻涌图书馆的业务发展瓶颈   开馆以来业务情况:   表一:麻涌图书馆历年业务量   注:数据来源于东莞市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从表里数据可以明显看出,2008年到2012年经过了4年多的发展,麻涌图书馆图书借还量基本持平,办证量有减少的迹象,发展出现了滞后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麻涌图书馆主要的读者是学生,占总读者的百分之70以上。而占全镇人口百分之60以上的外来人口却只占读者群的少数。第二图书利用率不平均,开馆以来借阅次数最多的是文学类书籍。而专业书籍利用率极少这与读者群的构成有很大联系。   地理上的劣势决定麻涌图书馆的发展滞后。图书馆吸引读者的方式之一就是从地理位置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国家有关调查表明,图书馆距离读者的合理限度为0-1000米。也就是说,步行到图书馆的时间约为10分钟内的话,读者就会觉得很方便,图书馆的人流量大图书馆的利用率就会大。   然而从麻涌镇工业园区分布情况可以清晰了解到,麻涌图书馆处于麻涌镇的行政商业区,离五大工业园区都有4公里以上的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图书馆也不止10分钟,更何况各大工业区到图书馆均要倒车。当我们到企业调研的时候问及企业员工是否会因为距离原因而减少到图书馆的次数,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从地理位置来说麻涌图书馆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读者。地理位置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业务发展。   3 麻涌镇图书馆拓展业务的思路——企业流动站   东莞市麻涌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区委中心,充分利用港口资源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物流,建材,五金,纸类制品等支柱性产业。并以建成和规划了五大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了中粮,马士基等6间世界五百强企业,并有玖龙纸业,中国南玻等行业巨头落户其中。麻落户企业带来了外来人口约7万,占麻涌总人口的65%以上。   企业不仅是员工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人们思想、观念、意识交流的重要舞台。作为一个对员工生活负责的企业应该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企业图书馆。但是经过麻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下企业调查,企业图书室发展相当慢,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图书室。就算建有图书室的无论在规模、藏书质量、经费投入都没达到标准,利用率甚至很低,成为一个摆设。   随着麻涌图书馆的业务发展瓶颈的出现,在各大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成为麻涌图书馆业务发展中的一支极为重要的新生力量,它的存在与发展有效地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能很好的解决麻涌图书馆瓶颈问题,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麻涌图书馆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图书流动站,是有效的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加快图书馆业务发展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并在从中探讨发展图书馆流动站的方法,从而扩大麻涌图书馆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   4 发展企业图书流动站面临的问题   4.1 传统观念是阻碍企业图书流动站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统上要建立一间图书室无论规模大小经费是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只投入不产出的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无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与低,企业对图书馆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总是有限的。作为企业来讲,要解决经费矛盾,首先要加强企业决策层的信息意识。   因此企业决策层的观念直接关系到麻涌图书馆发展图书流动站的成败,决策层对流动站的了解以及意识增强,就会重视对其的管理,就会加大投入,所以麻涌图书馆若想建立企业图书馆流动站来开拓业务的渠道,首先必须找出对策解决企业决策层的对图书馆投入的传统思想。令企业在建立图书流动站上投入少量的资金就能达到大投入的效果。   4.2 企业图书流动站管理人员问题   人才问题关系到企业图书流动站的运作,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培养建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流动站发展的必备基础。如果不具备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不能开展深层次服务,不能为企业提供快捷实用的信息,也就达不到服务的目的,所以企业要重视在培训管理图书馆流动站人才方面投入。   5 麻涌图书馆发展图书馆流动站上的措施   5.1 选择合适发展图书流动站的企业。   它关系到图书流动站工作的成败。在离麻涌图书馆较近、公交系统方便的地方,读者到馆借书比较方便,书源又比较充足,一般不会去流通站借书,所以要选择与中心馆有一定距离,读者借书不方便的企业来建站。   在选择企业流动站对象一要规模效益好,规模大企业员工数量大,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就强,图书流动站就能发挥到它真正的作用。另外经济实力和领导重视问题,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这项工作是开展图书借阅工作的基础,即有房舍、有专柜、有专人。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都考虑到了,才能掌握建立企业图书流动站的主动权,达到建站的目的。
2023-09-04 06:23:001

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不包括

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不包括:政府主导,完善体系图书馆建设遵守的原则一,采取战略性原则公共图书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建设,应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纳入政府投资计划。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将文化建设上升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图书馆具备独特的文化体系。所以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可应用战略性原则。将图书馆的特色很好地凸显出来。二、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现代网络社会。图书不仅只有纸质的书籍、电子书籍的应用也非常丰富且很方便下载。所以公共图书馆还应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储存更多的电子文库。对此关键是要放开观念、鼓励电子网络索引。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知识产权、这些方面更亟需法治建设,用法律去规范、去引领。所以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与时俱进原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主要由管理员和读者的认知体现的。所以图书馆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文化表现内容、文化表现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稳固基础多元发展、在经营发展中应具有独特发展规律。
2023-09-04 06:23:071

拜占庭文化的政府注重图书馆的建设

拜占庭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术研究重要条件的图书馆的建设。建国初期,政府即拨专款用于收集和整理古代图书。在各大中城市建立国家图书馆.古希腊时代的许多作品即是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整理。查士丁尼时代推行的思想专制政策摧毁了一些图书馆,其中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雅典图书馆的藏书破坏最为严重。但是,民间的藏书仍然十分十富。教会图书馆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均设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后来成为培养大学者的温床,它们至今仍是取之不尽的古代图书的宝藏。拉丁帝国统治时期是拜占庭教育和学术发展停滞的时期,文化上相对落后的西欧骑上在争夺封建领地的战争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拜占庭学校和图书馆,他们焚烧古书以取暖,其情形类似于4—5世纪时日耳曼人在罗马焚烧刻写罗马法条文的木板取暖。在民族复兴的政治运动中,拜占庭知识界掀起复兴希腊文化的热糊。分散在各地的拜占庭文入学者纷纷集中到反对拉丁人统治的政治中心尼西亚帝国,在拉斯卡利斯王朝的支持下,开展抢救古代图书文物的活动,或游访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收集和抄写古代手抄本,或整理和注释古代名著,或建立私塾传授古典知识,组织学术讨论。这些活动奠定了帕列奥列格王朝统治时期的“文化复兴”的基础。
2023-09-04 06:23:331

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有的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这已成为诸多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大学校园文化      1.引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诚如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一流大学的建设时给我们指出的: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图书馆文化体系及其特点      图书馆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第一层次,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布局建设、整体规划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外显性,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第二层次是制度文化,它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对于发扬图书馆精神、实现图书馆目标、维护和建设图书馆环境等,制度文化是有力的保障。   第三层次是精神文化,它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图书馆,其精神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具有历史精神和时代气息。      3. 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服务社会、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1 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而言,它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的软环境,对于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其内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与外在标志,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行为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   3.1.1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她是校园文化的显形文化,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这一方面的建设特别是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应注意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清洁、优雅、整齐、有序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影响师生的行为及其人格的培养。   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在教书育人、科研活动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利用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大学教育文化基地,开辟建设新渠道,建设“第二课堂”,举办富于思想性和知识性的讲座,打造育人环境,培养师生的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的文化层次。   3.1.2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健全学校 规章制度 ,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大学的制度文化包括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管理制度等,如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岗位职责、学风、校风建设等。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法律形态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大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了大学制度文化的共性。而管理和经营形态则体现了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根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可,更能凝结成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   3.1.3行为文化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   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在优秀的大学文化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大学传统精神、具有独立思想、学术成就斐然的学者、教授,他们为人、为教、为学的品格影响着全体师生员工。   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术文化建设,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特色,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学校可以从创办专题学术讲座,开展读书研究,鼓励学生创办校内刊物等,建设自己独有的校园学术文化。二是科技艺术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电子科技大赛等科技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科技艺术活动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熏陶,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三是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利用好网络资源,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制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启迪学生,影响学生。   3.1.4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深层面,又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追求和信念,也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大学的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大学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大学的灵魂在于它的传统精神。大学通过校训、校风、校歌以及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精神。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题的自我要求,激发学校师生的求知欲望,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3.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3.2.1营造良好积极的学风校风   好的学风、校风可以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提供良好的平台,更能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在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及形式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和感化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中弘扬遵纪守法、互助友爱、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   3.2.2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育过程和成果。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做到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学生也应尊敬教师,勤学守纪,积极与教师沟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教学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良好局面。   3.2.3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规范的管理体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一切校园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推进校园德育工作进程,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重要日程,同科研工作一起落实,一起部署,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可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4.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书刊资料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课余时间学生聚集的主要场所。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正确的引导读者,用众多的学术资料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   图书馆是社会性的教育机构,其教育方式、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它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使学生们增长见识,充实精神生活,起到第一课堂达不到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思考性和开拓性。   图书馆馆藏的大量文艺书刊、音像制品等,在给读者提供研究资料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欣赏、休闲的机会。这样,将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在学校形成蓬勃向上、轻松活泼的文化氛围。   5.结论   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洁净、文雅、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一种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优美整洁高品位的环境建设,使学们明白净化环境人人有责,维护好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图书馆馆员也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一踏入图书馆,就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充实和升华。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图书馆应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校科研和校园文化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如利用宣传栏、校园书刊、网络平台等进行社会热点宣传、专题介绍。另外,还可以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与学习意识,真正使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大学教育,2002.10   [2]刘德宇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6
2023-09-04 06:23:461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大学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以及良好的活动场所,同时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快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知识育人、精神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支持和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 校园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253-01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健康向上、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资源,担负着文化信息传播、服务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我们要把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从文化形态上说,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的构造和设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它是校园文化外在的表现,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指学校日常管理中形成的 规章制度 和校园活动时校园主体之间形成的活动准则;精神文化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校园风气和精神风貌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图书馆具有知识育人的作用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知识的凝聚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扩展知识、开拓视野、实现人文素养养成的第二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人、熏陶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文化、才智、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2 图书馆具有精神育人的作用   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包括图书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面貌及职业道德等。这种精神文化具有潜在的教育力和规范力,能够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惯。图书馆员在思想上尊重学生,在行动上感染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校园文化才能真正走上正轨,高校才能进一步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   2.3 图书馆具有环境育人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图书馆的建筑风格、整体布局、文化景观、学习场所及各类设施设备等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的教育影响,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等的变化,同时,图书馆浓厚的学术氛围,会使学生养成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学风,称为德才学识兼备的优秀人才,真正起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3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馆藏建设不仅要考虑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更要将校园文化建设因素考虑其中,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同时,应致力于建设适合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与教学、科研需求相匹配的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建筑和设备标志着一所院校的科学文化水平,图书馆要不断加快馆舍和相关设施建设,营造一个优良的阅览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环境和设备来开展读书、演讲、辩论、学术讲座和研讨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   3.3 提高馆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中,图书馆是开展校园文化的载体,馆员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图书馆一方面应对馆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具有广阔的文化信息视野;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从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升馆员素质,从而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师德修养高的馆员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4 完善图书馆的制度文化   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稳定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种工作的工作细则,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也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遵守图书馆各种规则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治学之风。   总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学校,发挥其知识育人、精神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颖.论大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90~92.   [2] 李群,李燕.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7(6):35~37.   [3] 金玉莲.试论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丛,2008(2).   [4] 陈惠芳.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7).   [5] 徐长林,杨玲,李艳阑.高校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79~81.
2023-09-04 06:23:541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服务模式走向馆藏资源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网络化。于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如何组织和管理成为一个新的急需研究的课题。      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网络化图书馆起初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网络图书馆,由电子   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对于网络化图书馆,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在图书馆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突出,因而,广义地理解其信息资源较为科学。从分布看,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   1.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化的图书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馆藏信息资源的构成也不尽相同。微机局域网阶段,仍然以印刷型文献信息为主,占次要位置的电子文献主要由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读者数据库和流通数据库构成。因特网阶段的馆藏信息资源与微机局域网阶段不同的是,它不仅包括本馆的馆藏信息资料,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可以检索和共享的其他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料。概括地说,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从载体形式上看,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看,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不仅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资料,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服务效率更高。   2.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   对网络化图书馆来说,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二者具有以下特点: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具有相互性,对于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自有馆藏既是本馆的现实馆藏,又是其他馆的虚拟馆藏;本馆对现实馆藏具有更新、修改、利用和支配的权利,而虚拟馆藏有共享权,一般没有更新、修改和支配权,但对于合作建设或开发的信息资源除外;从地理位置上讲,现实馆藏是本单位和本地馆藏,虚拟馆藏是外单位或外地馆藏;本馆读者或用户对现实馆藏的使用具有直接性,而虚拟馆藏的使用一般要有某种协议或申请手续等才能借阅,因而具有间接性。      网络化图书馆现实馆藏的组织管理      信息组织是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资源,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便于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的组织,是依据各种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等)进行科学的分类及建立各类目录体系(如主题目录、分类目录等)。而网络化数字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网络阶段对信息资源进行不同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核心是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而处于国际互联网阶段的图书馆,其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除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指引库的建立。   1.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现在,我国一些图书馆建立了局域网,根据集成管理系统的要求,按照CN MARC格式部分或全部建立了书目信息数据库,在部分工作和服务环节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自建,二是购买标准书目数据套录,三是套录和自建相结合,有标准书目的购买套录,没有标准书目的自建。现在一些图书馆还提供“联机”书目信息数据的套录。   从现有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看,其书目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是标准的。这些软件大多都提供书目套录和自建功能。套录和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套录的标准书目,优点是著录项较多,数据一般较完善;缺点是受制于标准书目的建设速度。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优点是建设速度可以灵活控制;缺点是书目信息的采集工作量较大,在数据的录入过程中,质量不易控制,数据不够标准,影响网上交流和共享效果。影响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原图书的分类不正确或著录项不全;所选字段较少或缺少某些字段信息;某些信息所归字段不正确或某些字段信息错误;录入中造成错字、错词或漏录字、词等。   2.电子出版物的组织管理方法   所谓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器(如CD-ROM、磁盘)上,并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出版物。电子文献对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电子文献在网络化图书馆馆藏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都在与日俱增,但到目前,有关电子文献的计量、编目和存放管理等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和科学的标准。      因特网上信息(虚拟馆藏)的组织管理      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在地理上分散、组织上松散、数据类型多、随机变化大等特点,使得网上信息的查询、组织和管理,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网络化图书馆,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即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网上信息服务。   1.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因特网作为一个整体,在使用者面前体现的根本价值就是它所提供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完善的信息服务。但从字面上讲,网络信息资源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根据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说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信息内容看,几乎包罗万象;从信息容量看,小到一句话的E-mail,大到数百万个数据库;而从时效性看,可以分为电子报纸、动态信息、全文期刊、书目数据库四大类。   2.信息查询工具   因特网上信息丰富,但在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为了有效地查询和利用网上信息,人们研制了许多查询工具。每一种查询工具,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3.指引库的建设   指引库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指引库的建设是突破传统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对网上信息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所谓指引库,从物理上讲并不存储各种实际的信息资源,但对其访问却可以检索到有关数据库的实际资源,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把因特网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用用户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向用户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
2023-09-04 06:24:021

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图书馆全体馆员紧密围绕学校的工作重心和办学方针,为读者带给“主体性”服务的观念指导下,继续深化图书馆在教学和科研等高校知识服务中的作用,从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人性化服务、工作改革与创新、内涵式发展、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依据工作规划,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有成效的工作业绩。   一、调整资源构成比例,深度推进文献资源体系建设   20xx年,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需求进行了全面调查,在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为使信息资源配置趋于科学和合理,图书馆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加大了多层次的投入。在借鉴兄弟图书馆做法基础上,分析馆藏结构扩容和转化潜力,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透过多种途径开展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我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产出量,在有限经费投入中实现读者需求化。   1.全年馆藏建设   20xx年全年,我馆共订购中外文图书14.4万册,期刊3024种,报纸198份,电子图书2.2万册,我馆续购数据库75个总库.其中中文数据库24个总库;外文数据库51个总库。新订中文数据库3个总库,新订外文数据库1个总库。   2.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加大电子资源的投入力度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坚持全学科覆盖,优先建设重点学科的原则,20xx年,纸本及电子文献资源采订覆盖我校的所有学科,重点学科图书采购比例到达了80%。从经费分配到学科配置等方面均加大了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对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的倾斜力度,电子资源的投入占全部资源经费的72%。   3.基本实现全学科覆盖、特色馆藏突出的文献储备。   (1)古籍文献方面,加强特色古籍的采购;持续新编方志的连续性,东北地方文献,采购新编方志168种;有计划、有重点地采购影印古籍、《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并建立了“中华再造善本书目数据库”,在阅览、咨询到数据库检索等方面,为我校师生使用带给了多方面的条件。   (2)特藏文献方面,展开对解放前三线图书、满铁日文图书、满铁俄文图书、满铁中文图书、西文图书的收集、加工与整理,构成了号称“的满铁日文元数据”及满铁日文、俄文、中文数字化书目数据库,并打印出纸本目录,供读者查阅检索,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读者的检索效率。   (3)着手筹建“吉大学人书库”,旨在保存于揭示吉林大学建校以来的文化贡献与学术成果,以此激励吉大后学学习先贤的治学精神与严谨学风。该文库将作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的一部分,永久珍藏。目前已经收集整理吉大学人总数2903人,检索著作1547册,为下一步数据录入、建库做好前期准备。   (4)重启港台书库建设。我馆样本库藏有中文社会科学图书近三十万册,其中有港台图书一万多册。读者对此类文献需求很大。因前几年经费紧张而暂时中断对港台书库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本年度在样本库中筛选出9865册,并重启对港台书库的建设,选订港台图书734册。   二、增强服务意识,带给人性化服务   1.做好基础读者服务工作   20xx年,图书馆共接待到馆读者236万人次,借阅图书53万册,与往年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借阅率,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在充分汲取读者意见之后,我馆采取服务读者的新举措:实行24小时开馆。延长各阅览室借书时间至晚22:00时,借还书时间到达每周92.5小时,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更加温馨的学习环境,投入资金对图书馆进行绿化美化,使读者在读者的学习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增添温馨告示牌,员工挂牌为读者带给人性化服务。   2.强化图书情报服务职能   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收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后向师生带给全方位、高层次文献信息情报服务。五校区共收到文献传递申请5617笔,完成5193笔;加工整理五校区论文14522篇。调试CALIS虚拟参考咨询系统(CVRS),五馆共同开展针对外网的咨询工作;参与CALISLibGuides系统调试,并应用于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中;对外推广CASHL文献传递系统,覆盖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40多所高校;透过CADAL数字平台,为全国高校用户带给咨询服务。   3.打造多功能、全方面服务平台   在把握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中,对读者倾注的人文关怀与信息服务关怀是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基石。为了扩展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渠道,加强与读者的亲密互动,优化信息呈现方式,提升读者服务体验,给读者传递方便快捷的信息,我馆除了广泛利用办公网、电子邮件、咨询台、荐书台、馆长信箱等传统信息服务平台外,还开通吉林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有2467群用户)、在线QQ即时服务平台(目前有1067个群用户),开展各类信息咨询。各平台回应校内外读者的参考咨询5000余件(封)。为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并与读者构成互动,我馆于12月4日举办读者见面会,共有78位师生参加,互动交流问题达67个。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互动,增加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   4.加强读者信息素养建设。   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入馆教育,累计培训27次,参与培训读者人数7047人。开设文献检索课,选修人数达1157人。开展密集数据库培训,累计过53次,参与培训人数2380人。帮忙读者掌握利用图书馆及现代化学习手段,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三、增强改革意识与工作创新,促进图书馆深层次服务潜力提升   1.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20xx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图书馆以此为契机,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成员馆推出了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一生”的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征文、培训、讲座和书展等,极大地激发了读者读书的热情,这是图书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一个有益开端。   2.开展“数据库宣传周”活动   目前我馆引进的中外文数据库共有120多个,这些数据库有着强大的功能和海量的信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进一步向读者推介这些数据库资源,以促进读者对于这些优秀资源的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于6月17日-6月23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数据库宣传周”活动。活动共邀请30多家中外文数据库的出版社和代理公司参展,活动期间几百名读者参加。针对读者设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状况问卷调查”,使读者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后电子资源服务指明了方向。   3.开展“资源信息素养”密集培训   思考到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生产、存储、检索和信息交流的方式特点及读者需要,我馆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透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在五校区开展了十八讲40次的“资源信息素养教育课堂”密集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资源信息素养,提高了数据库的使用绩效。   4.举办技能大赛,提升读者大型数据库使用潜力   为了切实调动读者的用心性,及实际操作潜力,图书馆联系中科、超星等多家数据商举办多个技能大赛,参加人数达1784人次,大大地激发读者学习与研究的兴趣,锻炼其检索潜力和技巧。   5.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工作   图书馆组织专业人员,利用馆内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学科服务,共完成吉林大学1%国际学科排行的检索统计6次,吉林大学本年度SCI收录检索统计6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带给有益的参考。为2所兄弟院校带给相似的学科服务,加强了图书馆之间的业务联系。   6.科技查新为教学科研增添新的服务项目   图书馆科技查新站获得吉林省内一家可出具专利检索报告及专利法律状态报告的第三方机构。查新部门共完成国家863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新教师基金项目、省科技厅及长春市科技局项目查新700余项,检索证明700余项,出具专利法律状态报告16份。对教学科研带给多方面服务。   7.转变思想、用心争取外部资源,促进图书馆建设   20xx年,图书馆用心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在“大型文专”项目建设中,本馆争取到14.5万美元,占全部大型文专经费80万美元的17%。用心和数据商合作,争取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各类活动共争取外部经费3.2万元。 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篇二   现将我在这一年来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职责等方面的状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心参加学院、总支和馆里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我院举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以来,坚持听课,不迟到、不早退,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一年来,在思想上坚决同党中央持续一致,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党员,能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勤奋敬业,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围绕学院和图书馆的中心任务,尽职尽责,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能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勤奋敬业,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围绕学院和图书馆的中心任务,尽职尽责,开展工作。   二、扎实履行岗位职责,开展部门业务工作   在图书馆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带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克服困难,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流通部全年借还图书200358册(包括沣峪口校区11538册),接待来馆读者89348人次(包括丰裕口校区11538人次)。   2.透过公共检索系统,了解读者在借阅过程中的需求,及时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反馈。为了掌握读者借阅图书的状况,以便更好了解读者对图书的需求,每周进行读者借阅统计和分析。及时对读者丢失的图书、证件进行挂失处理;耐心解答读者在借阅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3.对新入库的中文图书21000册、外文图书230册,进行验磁、分类、上   架,尽快与读者见面。及时将还回的图书验磁、分类、上架,持续书架的整齐干净。在计算机系统流通子系统中,改变图书状态,修改图书信息,进行库位调整。及时调整书库的布局,进行倒架、排架,尽量调整到位置。   4.坚持做到每一天对图书的例行处理。组织流通部人员开展业务学习、考核活动。开展图书信息咨询和图书推荐工作,满足广大读者了解馆藏状况的需求。   5.我馆藏书总量近年来增加较快,书库面临饱和,为了不影响读者在校期间的正常借阅,流通部利用空余时间对体育医学书库、综合书库以及文学传记书库的图书布局进行调整,将借阅量少、副本多的图书放入大库内。借阅环境布局更加合理完善。在此期间还对大库二层和四层的书刊进行了大面积的倒架,为后序做准备。   除带领大家完成以上工作外,我个人还承担了以下业务工作:   1.新书验收、入库21000余册,分配到典藏库、体育医学书库、文学传记书库、综合书库、语言文字库、沣峪口校区图书室。在计算机系统流通子系统中,改变图书状态,修改图书信息,进行库位调整。处理读者违章1530余人次。   2.承担20XX年《xxx图书馆馆讯》(1―4期)“读者引擎”栏目的撰稿、组稿、修改工作。办理20XX级本科生及20XX级研究生1727人的离校手续。   三、坚持服务育人,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传播礼貌,开展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我带领部门工作人员,营造团结和谐、用心向上的环境氛围,努力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把“服务育人”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在“礼貌校园”建立活动中,为反映我馆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我和本部门工作人员,尊重读者,优化服务,齐心协力努力使流通部成为学校的礼貌之窗,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按时上下班,不擅自离岗;二是上岗佩戴胸牌,理解读者监督;三是在读者服务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语言要礼貌,着装要得体;四是持续卫生整洁,为读者营造一个礼貌、洁净、清新的借阅环境;五是百问不厌,想方设法为读者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满足读者需要。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潜力。作为流通部负责人,除带领大家团结一致,做好图书借阅、图书处理等日常工作外,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高层次的服务工作队伍;鼓励和督促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以适应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合理分工,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特长,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用心性,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构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图书馆年终工作总结篇三   一、德:   一年来,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用心参加各种比赛,办事认真负责,注重团结合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时刻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宗旨,真正做到“把读者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读者需要作为第一选取,把读者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二、能:   本学年度上学期,在电子阅览室工作,准时开馆闭馆,做好学生上机登记统计、补办借阅证的手续工作,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以及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维护工作,暑假期间协助工作人员为电子阅览室新进电脑进行布线。下学期,我又到了图书馆流通部,负责日常的借还书工作,新书上架的宣传工作、协助领导和同事两次到省图购置新书。因工作变动大,我努力学习有关知识,按照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流通部的工作是凡庸复杂的,需要时刻应对学生,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能准确指出学生所需书目。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亲切温暖的话语,会让读者产生许多亲近感。如我们流通部对待读者都象客人一样,心态放平,语调放低,声音尽量温和,对读者十分热情。每个读者借还书时,我们都要提醒“请用代书板。您借的书XX月XX日之前还,不要超期,不要在书上勾划,您有X本书明天到期”。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三、勤:   上学期在电子阅览室工作感觉还有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能够阅读一些书籍,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间比较集中也好利用。感觉此刻的时间好紧,每一天都要应对学生感觉车水马龙的总没有个静的时候,相应的也辛苦很多,有时侯想做一件事情学生一来就又忘记了。本学年,工作量饱满,出勤满,准时上下班。   四、绩: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鼓舞下,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本学年度我的绘画作品《秋菊》获我院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华诞教职工书法绘画比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电子阅览室建设现状与前景预测》在《科技信息》20XX年第八期正式发表。参与完成了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及学习绩效评价》已结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2023-09-04 06:24:091

西昌学院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从1999年起,图书馆开始实施计算机管理。目前,图书馆的主要业务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皆纳入《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Libsys4.0》,其涉及范围包括:采访、编目、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询、阅览室管理,三个校区图书馆书刊实现了一卡通借阅。2009年,学院投入经费640万元,完成了图书馆信息化的升级换代,实现了信息储存的数字化,传输手段的网络化,管理控制的智能化,人员办公的信息化。为读者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建立了以商业数据库(远程访问与本地镜像相结合)、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支撑的网上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各种中文期刊、电子图书及其他电子资源全文的查询、下载服务。图书馆现建有3个电子阅览室,540个电子阅览室座位;2个视听室,250个视听室座位。
2023-09-04 06:24:301

对当代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的思考|图书馆馆员具备素质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特点,这势必给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对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馆员应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思考和探析。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 创新 服务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广泛和多元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科技的引领和支持下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它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服务功能、信息的搜集获取和馆藏类型的多样化等这些新新特点提供了根本的必要的条件。因此,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与策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已成为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信息科技下现代图书馆的新特点   (一)现代图书馆的大多数工作都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   现代信息科技助推了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工作管理被网络化、数字化也成为客观必然。计算机已经成为当前以及今后图书馆工作及管理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之一。   (二)信息和网络技术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得到拓展,功能更加多样化   网络化、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单一的、被动的“借还”性的服务工作,而是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实现了开放、多方位、多层次和主动的服务。这就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客观上突出了新的要求。   (三)图书馆信息、文献的资源收集、获取更加多渠道、多元化   科技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资料和文献等信息来源不仅在局限于馆内所拥有的资源,而是成为了一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功能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媒体等在线服务,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大众提供区域、全国和全球化的数字资源共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信息获取的多渠道、多层次。   (四)图书、信息资料、文献等馆藏类型,实现了多样化   一些珍贵稀少的文献资料等开始转变为数字化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形式,大量的电子出版物在不断丰富图书馆馆藏内容的同时,也同网络信息资源都转化为图书馆虚拟馆藏。   二、信息科技时代下现代化图书馆馆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不断完善和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首先应当具有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精神。把图书馆工作当做是自身的事业去热爱和追求。主动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现代化的理论以及业务知识,为图书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读者需求提供最周到、热情的服务。   (二)以不断提高和加强自身身为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作为核心   科技信息时代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馆员具备较高和广博的知识,已成为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核心。随着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科目的复杂,一方面图书馆馆员应熟练掌握图书馆和情报信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掌握几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掌握现代化图书馆理技能。三是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网络技术的发达,外文文献接触的增多,使得图书管理员拥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也已成为必须。   (三)应和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特点,积极推进个性化创新发展   知识与学科的不断细化与变化,推动和促使着信息化服务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即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按所依赖和采用的技术,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都是其根本的宗旨和永恒的主题。而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使创新符合、适应和推动当代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而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使服务更加的具体和有针对性。信息时代下的图书馆个性化创新服务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对其的继承、深化和发展。与过去相比,信息时代图书馆个性化创新服务更能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求为导向,而其信息范围更广,技术更先进,服务更主动。信息时代图书馆个性化创新服务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个性化创新推荐服务。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信息时代图书馆个性化创新服务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创新服务的研究正处在研究和加强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可遵循或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法。需要认识和指出的是,现代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创新服务是以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项目,也是跨部门,跨行业的文化工程,因此需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做好分工与协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劳动、浪费资源,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具有信息时代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创新服务建设之路。   总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的急速增长,图书馆各项工作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因此,作为图书馆馆员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自己的服务思想和理念;并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为依据积极投身到图书馆的管理和创新变革中,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管理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与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满闪,李华. 前夕信息时代图书馆官员的素质[J]. 中国成人教育,2008(7).   [2]李金秀. 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   [3]韩丽. 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应对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J]. 远东高校学刊,2001(2).
2023-09-04 06:24:551

潍坊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方正阿帕比电子书、艺术图片库,超星电子图书,万方硕博论文,国研网,网上报告厅,锐思金融数据库、数字音乐图书馆、国道、EBSCO、Springlink外文书刊等30多个大型全文数据库,2011年同同方知网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购置了中国知网的总库,其文献涵盖了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类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知识元、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古籍等全部类型。现有馆藏中外文文献485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229.6万册、电子图书约120万种,约255.8万册),电子期刊月约1.25万种。每年订阅纸质报刊约1600种,形成了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的、传统文献与数字资源、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互补充的馆藏体系,成为学院的学习服务信息中心。
2023-09-04 06:25:251

如何加强学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建设

而随着校园网的建成与使用,图书馆作为校园网上的开放性资源平台,安全性将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外部世界的挑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一般来说,指的是图书馆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物理设备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断电、防静电、防雷击等;二是信息的安全,包括防病毒攻击、防黑客攻击、防黄色信息、防反动言论等等。对于物理设备的安全,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健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就可以了。要想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一、硬件防护如果图书馆经费预算充足,最好能在网络构建初时就考虑在与外部网络连接处安装高性能的硬件防火墙,这样,就能在源头上对大量的非法访问和不健康信息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
2023-09-04 06: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