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形势与政策分为哪几大专题?

2023-09-14 08:24:10
TAG: 政策
共1条回复
西柚不是西游

专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与建设

1、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3、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

专题二、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任务

1、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

2、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

3、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要求。

专题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基本内容。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要求。

专题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的意义。

3、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专题五、中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

1、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中国处理民族的基本原则。

4、中国的宗教分布(人口、民族、地域)及状况(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5、中国的基本宗教政策(以国务院白皮书为依据)。

专题六、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外交政策

1、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

2、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主要表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3、中国的外交方针,中国的对外政策。

专题七、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

1、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

2、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3、中国为建立公正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贡献。

专题八、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原则。

3、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立场。


经济形势分析


扩展资料: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 。语出《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势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中国当代经济形势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同时,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积聚,行业和区域走势分化,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走势向好,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我们要科学把脉形势,既分析客观因素,又要找主观原因,既对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也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1、积极适应经济新形势,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辩证看待我国经济新形势,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3、努力迎接新挑战,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将新常态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观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23-09-04 07:43:041

2023年经济形势会怎样

明年一季度可能在2023年之内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守的,经济增长状况维持比较低迷的状态。到了二季度就会有明显的反转,到了三季度经济活动基本上转向正常。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各项经济政策又能够到位,明年GDP增速有望在4.5%以上,总体可能在4.5%-5%。2023年中国经济稳稳地在4%—5%。家庭部门的失业问题、收入问题都受到影响。没有政府发钱的话,重新开启以后报复性消费也许会有,但可能没有那么强。中国今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高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2022年全年预计将增长3.3%,低于2021年的8.1%,2023年预计增长4.6%。经济形势简介经济形势,意思是指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走向,分析经济形势离不开对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大势的判断。NDF向来被视为即期汇率的先行指标。人民币NDF市场始于1996年6月,在新加坡开始交易。从长期看,人民币NDF的变化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产生正向影响。人民币NDF价格的形成特点决定了其升贴水点数能反映交易双方对人民币的预期升贬值幅度。数据表明,NDF的波动与各个时期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基本一致的。同步指标的变动时间一般与经济情况基本一致,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确定或否定先行指标预示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经济形势
2023-09-04 07:43:131

如何用政策搭配理论分析2023年1-2月的经济形势以及画图分析(如图中)?

在分析2023年1-2月的经济形势时,需要考虑政策和理论两个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具体来说,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理论方面可以考虑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比如需求供给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政策搭配和理论分析:政策搭配:1. 继续实施相对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2. 加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3. 推行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促进消费、投资等领域的增长。4. 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治理,切实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分析:1. 根据需求供给理论,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适度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提高可支配收入有利于拉动消费,以及现代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属于资本性支出,也可以刺激与相关产业的投资。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先进经济体的技术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进而影响国家整体的经济格局和国际竞争力。3. 对于扩大内需政策,需求生产者的需求可能是被森严的财政政策约束,这需要通过货币政策来释放内需潜力,从而产生对相关产业的需求拉动,进而带动相关城市和区域的经济活动和就业。4. 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治理的政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推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将影响到相关产业的赢利性,同时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拉动社会信任力度。画图分析:可以绘制2023年1-2月份GDP增长率图表,将政策搭配和理论分析进行可视化呈现,用折线或柱状图表达国家经济变化的走势。并标出政策启动时间节点,如有产业支持政策的主要领域和投资大小、具体措施等,时序图、地域图、对比图的使用均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实际数据和经济指标,如产值、消费支出、投资规模等经济指标,来进一步体现政策搭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023-09-04 07:43:342

经济形势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暖,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开始好转,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却出现了许多房价下跌的情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么房价为什么会下跌呢?本文将从经济回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两个方面为您分析解答。经济回暖对房价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暖,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开始好转,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却出现了许多房价下跌的情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么房价为什么会下跌呢?本文将从经济回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两个方面为您分析解答。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回暖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人们购买力的增加也加快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暖,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也开始逐步升级,这也是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之一。二、去库存政策的实施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的逐步升级,去库存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控制住房供应量,使得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导致了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无法承担高昂的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开发成本,进而导致了房价的下跌。三、政策调整的影响政策调整也是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之一。在之前的调控政策中,政府一直在加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管控,进一步压缩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而在新的政策中,政府也开始逐渐放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以逐步促进市场的发展。这也是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之一。四、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房地产开发商在房价下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发展,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在市场中竞争,相互之间进行价格战,导致了房价的下跌。此外,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会通过控制住房供应量、人为操控市场价格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行情,进而导致房价的下跌。总结房价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经济回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未来,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中,合理规划我们的购房需求,遵循市场规律,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2023-09-04 07:43:411

疫情后的经济形势

1、疫情管控结束后很多人都认为今年国内经济将加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过现实却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如生意难做、就业困难、外贸遇阻。2、历经三年疫情影响,国人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反常的现象。社会倾向的变化大多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国内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国内的风向到底在吹向何方?一、市场环境相对低迷1、疫情结束之后,很多实体店老板都会认为自家生意会有起色,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实体店的生意更难做了。自去年国家放开疫情管控措施后,国内餐饮行业的确恢复了往日的客流,但餐饮业的缓慢复苏,并不代表市场的整体环境出现好转。2、从消费趋势上看,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类的消费确实出现了回暖迹象,不过在其它行业,群众的消费欲望或能力却并不强。疫情管控期间,大多数民众得到了不少的“被动收获”,有人学会了做饭、有人看透了人生。这些因素归结到消费端,就逐渐形成了低欲望的消费习惯。另外,美联储加息、央行降准,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3、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趋缓,部分民众对个人发展和现实收入的预期出现悲观情绪。在预期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谁又敢冲动消费呢二、个人发展困境1、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人。在经济过渡期内,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难题。现如今,很多毕业于985、211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很难能够轻松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宁可送外卖也绝不会选择进厂,至于考公考研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2、曾誓言要整顿职场的95、00后们,在现实的“毒打”下可能连妥协的机会都很难拿到,“躺平摆烂”似乎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就业压力层层传导带来的焦虑会逐渐蔓延到整个社会,家庭、学校、企业、政府部门都难以避免的会被这股“压力”所裹挟,随之而来的就是看不到尽头的内卷。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抱有不婚不育的观念,有时候并不是条件所限不能结婚,而是对未来感到悲观而不敢结婚。倾向于做自由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毕竟在所谓规则和框架内的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三、社会风向转变1、与以往相比,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风气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们不愿再相信那些心灵鸡汤,简单、务实、追求自我价值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2、与个别年轻人“不上课、不上班、只上香”的理念类似,现在很多长辈也不再催婚、慢慢变得佛系起来。内卷的尽头是佛系,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佛系理念可以说是对高度内卷的无声抗议。3、另外,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楼市和车市都出现了一波消费热潮,不过这波热度很快便在3月份渐渐消退。在因疫情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后,国内房产和汽车市场的需求将逐渐跌入冰点。最近两个月,国内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开始竞相降价,不过汽车市场的反应却并不强烈。4、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三年疫情防控期后,社会公众不愿再相信媒体或有关部门的“一面之词”,而是更愿意相信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东西。所谓的“专家建议”“媒体倡议”,甚至正在沦为贬义词。5、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肆意输出价值观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要时刻警惕网络上一些“带节奏”或“引战”的内容,切莫让网络空间成为制造对立、挑唆情绪的工具。6、疫情管控结束后,国内餐饮行业的确在加速复苏,而在排除生活必需品行业之后,实际上国内很多行业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甚至都比不过疫情期间的业绩。生产力恢复并不代表信心恢复,在经济下行期内,国内经济复苏依然任重道远。
2023-09-04 07:44:021

现在经济怎么样 202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1年,全球经济面临了来自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疫苗的推广和采取措施遏制病毒的传播,经济逐渐开始复苏。中国经济在2020年的低基数下有所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经济复苏的前景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有所波动,但是根据2021年的数据和分析,虽然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是随着逐步恢复的生产、消费和投资的信心等等多个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强劲的局面。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推进的市场化和全球化,经济形势展望仍然乐观。请注意,经济形势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后续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023-09-04 07:44:101

疫情过后的经济形势会如何发展?

一,由于受疫情和其它方面的因素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下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面临着一次巨大的通货膨胀危机,物价上涨,就业率下降,消费萎靡。二,一方面我国的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比如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了为了从经济上打压我国,有意地主动与我国脱钩,三,俄乌冲突导不但导致了欧盟经济下滑,同时也加剧了中西方的经济分裂。四,三年的疫情导致了国内的消费也出现了疲软的情况,因此,国内的订单也在下滑。我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主动出击,寻找订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多找朋友。之前大家应该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浙江的企业到外国去找订单的新闻了吧。二,扩大内需,制定政策加大力度增加内循环。主要体现在增加国内的大工程建设,增加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鼓励创业等。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自力更生、集中力量解决西方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卡脖子的难题,虽然在短期内恐难见成效。但我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我们面临的难题都会一一得到解决。上世纪我们的两弹一星不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解决的吗?现在再怎么困难也没有那个时候困难吧!综合以上所述,以从我们普通人怎么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呢?继续往下看。一,找到自己的方向领域深耕。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要想不落后就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精神。当然我们学习可以是理论知识上,也可以是实操技能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切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需要,切合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不能学乱了,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终什么都不精。二,找工作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找到一个工作把家庭的日常开支先解决,如果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没有家庭压力的,也要先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去寻找机会,不能去等机会,其实有很多所谓的“三和大神”就是由于长时间的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了自己养成了贪玩懒惰的性格,最终成为了社会的弃儿。并不是这个社会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己。因此,我建议长期如果没有找到工作的朋友,尽快要让自己动起来,千万不要与这个社会脱节。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躺平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意思就是如果你即使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你想要的目标,就不要那么拼命。可以选择适当休息一下,适当的降低自己的目标,去寻找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我们千万不要把躺平当成是真的什么事都不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三,如果你现在有工作,如果没有明确更好的去处,最好先不要辞职。这两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求稳,同时在职场中不要忘记了学习进步,如果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岗位上的技能。只要这样,你的职业生涯才能可有进步。四,可以利用政策扶持的优势去创业现在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力度是很大的,当然各地方的可能会有差别。具体的大家要到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者是政府官网上去了解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当然,创业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要一拍脑袋就创业了。这样十有八九铁定是亏本的,更不要钻政策补贴的空子去捞一点好处,这样也是错误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捡到芝麻丢了西瓜。
2023-09-04 07:44:181

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经济放缓态势明显、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有哪些”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分析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本题的选项有: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经济呈现滞涨态势、经济放缓态势明显、经济积极因素增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特点专业得知,本题的答案为: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经济放缓态势明显、经济积极因素增多。
2023-09-04 07:44:251

分析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经济发展总体状况(GDP增长及波动情况);2、经济运行状况:①生产情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②需求情况(投资、消费、出口);③财政金融情况;④物价总体水平情况。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②住房情况;③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情况。应答时间:2021-01-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9-04 07:44:513

在分析和预测经济形势时,下列经济指标中,属于滞后指标的是( )

【答案】:B所谓滞后指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如库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
2023-09-04 07:45:421

听力分析完国内的经济形势我茅塞顿开让我想到了俗语什么什么?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023-09-04 07:46:011

什么是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经济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管理的,也不能根据这种影响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我们以金融危机的案例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订单减少,不得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还有很多企业停产、整顿或倒闭,其中不乏一些发达国家的百年品牌企业。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在危机中进行变革,创造机遇并抓住机遇,得到较好的发展。时至今日,经济环境有所回暖,很多企业重新招工,进行投资,扩大营销渠道。我们发现,危机中企业管理的重点是降成本、增销量。而经济回升后,企业管理的重点,就变为招员工、抓投入、提效率。这说明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经济环境直接对企业战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战略是为了满足未来持续经营的需要,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目标与目的的管理活动。要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是扩大经营还是稳步推进,或是收缩经营,除了要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当前及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环境及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没有分析经济环境,或对经济环境分析不准确,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例如,有的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扩张战略,结果导致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经济环境通过产品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的一些因素,诸如价格水平和变化趋势、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模式等,直接影响到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状况,这就需要企业通过相应的管理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经济环境间接地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的过程。经济环境通过资本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的另一些因素,诸如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发挥作用。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使企业顺利运营的根本保证。当经济环境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企业时,企业必须根据情况制定恰当的策略并进行调整,这就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经济环境通过劳务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劳务市场。例如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状况,共同决定了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劳务市场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等单位提供劳动力。当劳务市场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和能力上,不能完全符合企业要求的时候,企业必须通过管理方式的改变适应这种现状。例如,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造成的农民工返乡,使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些企业为了招来更多的人,不得不进行管理上的改革。总之,经济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战略、企业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企业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企业只有在充分注重对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企业自身能力,才能制定出适应经济环境、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才能实现持续经营、快速发展的目标。
2023-09-04 07:46:081

经济学好考吗

经济学可是个热门专业,据我一个这个专业的朋友说,他们这个专业非常的内卷,有些不好考,但就业前景是真的很大。课程学什么数学基础课:包括主要在大——学年内修完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大二大三阶段修完的概率论、数理统计,必要时还可以涉及到更高深、也更专业化的课程,如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等。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原理,一般是所有涉及经济学的学科的第一门入门课,简单地介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思维模式,为以后的深入研究与细分方向打好基础。专业必修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这些是经济学较为深入的课程,分布在大二大三,难度也比大一的经济学原理要高出一些,对于数学工具的应用要求也显著提升。专业选修课:对于经济学分支领域的专门研究课程,通常按议题来分,比如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哲学等等,属于高年级按兴趣或按细分专业要求的自选课程。就业往何处1.某行业分析师(房地产行业分析、金融行业)在秋招中,大型房地产公司的行业分析岗位,比较针对硕士以上学历并且有房地产行业分析实习经验的。同时,该岗位每年招聘的人数比较少。2.财经记者在真正工作中,也不是像写经济学随笔一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有特定的领域。比如房地产、股票、新三板等。纯粹用本科课程所学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个人对某一个领域认真的钻研。也需要社交能力,可以拿到较新的信息。3.银行银行可能会是很多学经济的同学的归宿,因为这个行业招人比较多。银行包括央行、政策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股份行(招商、民生、华夏、兴业等)、城商行等。个人感受经济学的定律还有很多,都富有哲学意味,因为这就是这个经济世界,所以经济的哲学就是这个社会本身的哲学。对于老百姓而言,赚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不是谁能逃离的,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烦恼,他们不明白“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所以贪小便宜结果被骗走血汗钱,他们做着一眼望到死的工作,钱放在银行里缩水,眼看着法定退休年龄不断加码,却不敢挣扎。大学专业和职业其实并不挂钩,但是大学知识和人力资本却挂钩。如何经营自己人力资本,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根本的道理都要从经济学里找。因为值得,所以经济学很难,很热门,分数线很高。但是,它值得的。
2023-09-04 07:46:191

求助,综合指数是

综合指数是一种综合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以及经济分析人士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本文将介绍综合指数的定义、组成、影响因素以及应用。1、综合指数的定义综合指数是一种用于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它是由一组经济指标组成的,用于反映某一时期经济形势的总体表现。它可以反映经济的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帮助投资者和经济分析人士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2、综合指数的组成综合指数由多个经济指标组成,其中包括工业生产、金融市场、物价指数、就业指数、公共支出指数、贸易指数、外汇指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经济的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3、综合指数的影响因素综合指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变化、货币政策、利率变化、技术进步、贸易政策、社会环境变化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从而影响综合指数的变化。4、综合指数的应用综合指数可以用于反映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经济分析人士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此外,综合指数还可以用于反映某一时期经济形势的总体表现,从而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综合指数是一种综合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它可以反映经济的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帮助投资者和经济分析人士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此外,综合指数还可以用于反映某一时期经济形势的总体表现,从而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综上所述,综合指数是一种有效的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经济分析人士更好地了解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反映某一时期经济形势的总体表现,从而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因此,综合指数对于投资者和政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09-04 07:47:521

宏观经济形势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运行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二是总量平衡。经济增长是经济运行的结果;经济总量的平衡,也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互为条件、互相适应、互相决定的连续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是决定经济运行特点的主导,因此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社会总需求变化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总供给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分析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基本框架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判断经济总量的平衡状态,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所处的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结合微观经济指标的分析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和质量进行评价,即围绕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
2023-09-04 07:48:011

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

2022年的经济一直面临非常差的现状,钱是非常难赚的。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实体的店铺因此纷纷倒闭。疫情来临时很多人只能够在家里面躲避风头,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做赌注。有关部门会在每个小区门口设置一些管理人员出入都是要进行报备的,实体店的人数可能会在疫情当前人越来越多。关门之后不仅要交昂贵的房租,还要想一想滞留的货物。如此一来只能够赔本甩卖,便赚不到一定的钱。不管是做什么行业,技术进步前是肯定赚不到多少的。农村当中撒农药的时候人工会非常的累,无人机撒农药则十分方便。当一个人的时间逐渐的被机器代替时,所要花费的成本便越来越高。用更多的钱去种出更多的作物,投资和收获往往是对等的。不仅能够实现效率,而且自己也能够达到想要的丰收。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是最不容易达到的,企业当中也会出现一些稀缺性。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人,每一个人的需求都跟之前不一样。必须要坚持品质和服务,才能够逐步的提高对消费者的满足。行业里面不是比谁能够挣到钱,而是在行业当中具有稀缺性。一旦发生新奇的事物,便会引起消费者的热爱。面对不一样的情况考验,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会更高一些。总的来说经济下滑之后,自身也不要觉得十分痛苦。必须要经得起繁荣和萧条,才能够让自己有逐渐承担困难的勇气。生意好和生意不好,往往都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只有努力向上拼搏,才可以让自己的店努力生存下来。不管如何考验,必须要在激烈的竞争下做一颗拼搏的小厂。
2023-09-04 07:48:151

财务管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的分析

税收的调整属于政策法规,但是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经济形势好,直接影响到销售预算的制定,固定资产的购买,企业的战略计划,这些又都影响到财务管理。大连恒晟会计公司真诚为你解答
2023-09-04 07:49:042

土地市场运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分析的指标有哪些?

(1)分析目的。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土地供应,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国家制定土地开发利用政策、合理引导投资需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等提供依据。(2)分析指标项:①宏观经济指标。GDP总量(人均指标、增长率指标)、结构(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及其变动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及其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以及变动情况(按季度或年度)。②相关经济指标。房地产投资的用途结构、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银行房地产信贷情况、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等指标及其变动情况。③协调关系分析。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量的变动情况与宏观经济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的协调关系。
2023-09-04 07:49:201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本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一、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办)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发布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博罗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博罗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四、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撰稿人:林国兵
2023-09-04 07:49:321

如何看待201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 请分析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约在6.9%,从物价走势看处于比东亚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更为严峻的通货紧缩中,其间还有股市异常动荡,以及外围局势不稳的困扰。前瞻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怎样的趋势?我们的猜测如下:  1.经济下行压力可能略有缓解。  在2015年9~10月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达到7.2个百分点以上,这显示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加深的不景气状况。目前,令CPI下行的因素在于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令CPI回升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和服务业用工成本的推升。令PPI下行的因素在于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令PPI有所改善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  综合权衡,从2015年11月份开始,中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可能温和缩小。从物价的搭配看,可能暗示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会略有缓解。同时,在2015年余下的两个月时间内,央行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也会减弱。  2.投资增速将跌破10%。  2014年和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0%和17%,预期2016年中国投资增速可能跌破10%。支持投资的三大因素中,工业投资有好转的可能性很弱,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仅在0~3%之间,关键因素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2015年基建投资规模可能在13.5万亿元,即便要维持12%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意味着2016年基建投资规模要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这极具挑战。即便财政政策将赤字率放松到3%甚至3.5%,也难以支撑基建投资持续膨胀,更何况财政发力的主要方式可能是供给侧政策的减税,而非基建。  3.实体经济利润率会有轻微改善。  2016年,从工业投资、增加值和利润总额这些总量指标看,要观察到中国实体经济的改善是比较困难的。但也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税后净利润率会有所改善,这个净利润率在2014和2015年分别在5.5%和5.2%,到2016年工业企业利润率也许会轻微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利率保持在稳定低位,改善了企业财务成本,并且企业债务成本的重置定价可能持续3年以上;二是PPI也许存在改善的可能。因此对2016年实体经济的状况可能会出现判断分歧,关注总量指标者倾向于认为实体经济仍在恶化,关注边际指标者也许会认为出现改善的迹象。  4.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将进入零时代。  这并不令人奇怪,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影子银行重新萎缩,实体贷款需求不振,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枯竭,这些都迫使中国银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利润零增长时代。2015年银行业可能出现约3%的账面利润增速,之后2~3年中银行业的大致格局是,整体利润零增速,业绩分化加剧,不良资产双升,资本补充困难,行业并购重组提速,银行控股渐成主流。如果说产能过剩行业大多属于政府干预下在次贷危机后三年扩张过快的行业,那么符合政府干预和急剧扩张的银行,主要是中小城商行。  5.人民币汇率日趋灵活。  目前看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很大,2016年也许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加速发力的一年,央行的可能姿态是减少汇市干预,扩大汇率波幅,引导人民币汇率走上均衡可持续的水平。因此2016年即便美元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的最大特点也并非贬值,而是波动区间的灵活扩大,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持续增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最终围绕6.35上下波幅达到4%左右,也并不令人意外。  6.消费增速可能提升至11%甚至更高。  导致消费持续较强的因素有二:一是涉房。存量住宅和商品住宅交易活跃,目前中国房地产已不太具备对钢材水泥等投资端的拉动能力,但仍具备对家居家电等消费端的拉动能力,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可能同比分别增长8%和15%,创造超越2013年的历史峰值,明年地产情况和今年持平的概率较大;二是涉车,尤其是成品油销售金额的改善。  “啃老”现象的普遍化,使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就业困难并未直接冲击消费。2016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上升至60%,而工业的贡献率则持续缩减。  7.A股市场加速常态化。  回顾2013年以来的中国A股市场,融资功能时断时续,监管力度或松或紧,市场热度忽冷忽热,始终不是一个具有融资、重组和投资者保护的常态化、多层次市场。经历了2015年7~8月间异常动荡之后,A股市场正从救市后的非常态加速向新常态回归。IPO的重启、注册制的落地、新三板的分层、股指期货交易的常态化都指日可待,甚至战略新兴板、国际板也并不遥远。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2016年回归常态的A股如果被纳入到MSCI指数也并不会令人惊讶。  迄今为止,权益资本在中国居民的财富配置中不足5%,而该比率在美国为20%。此外,非居民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占比不足3%。2016年中国股市加速常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不可避免。  8.低利率终于姗姗来迟。  中国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出增长持续放缓,但利率水平却和增长放缓背道而驰,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影子银行系统的不断膨胀,加杠杆加风险的影子银行提高的名义利率水平充实了银行盈利,但目前影子银行在中国已重新萎缩,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重新回到决定性地位;二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地推高利率,缩小利差和迫使中国经济承受去杠杆压力,目前利率市场化已近尾声。  因此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利率水平呈现和经济增长放缓逐步一致的状态。如果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强劲复苏,那么低利率也将持续。影响未来中国利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国内物价的总体走势,二是央行持续宽松的意愿和手段,三是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总体而言,至少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中国利率水平将平稳,政府和企业债务重置致使债券供应端压力沉重,信用债打破刚兑的阴影不散。  9.中国外贸将受煎熬。  中国外贸增长在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的前10年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5%和20%,但这种高增长已逐渐远去,因素有三个:一是全球化在倒退,而不是加速。新兴国家无法再依赖外需型增长,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已从一度高达GDP的5%~10%萎缩到目前的只略高于2%。二是区域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推行的TPP/TTIP都偏离了WTO框架,巴黎恐怖袭击也会迫使欧洲更为右倾和保守,中国也许会尽力推动和相关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但难以扭转大局。三是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等不太可能再用以刺激贸易,中国外贸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中国ODI(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2016年中国外贸仍将和全球贸易一同处于煎熬状态。  10.中国金融改革将呈现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金融改革快于实体经济转型的节奏,二是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快于对内开放和市场化。“十三五”规划给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清晰框架,监管框架的变革、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成为硬通货都是“十三五”期间金融变革的应有之果。但实体经济要实现去产能化、战略转移和实现新兴产业的崛起仍然艰难。同时,以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开放布局,比国内金融改革市场化、私有化的阻力可能小一些。  总体上看,从2016年开始,金融变革新格局可能逐渐清晰。日美等国的历史均显示,一个国家主动引导储蓄和产能的海外布局,是钱、产业和就业都向外走的过程,将对本国资产价格带来长期抑制。
2023-09-04 07:49:42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和前景分析

互联网只是个平台,线上对接线下,你可以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平台,互联网会影响一部分市场,但总体经济肯定不是互联网一个影响的。总体来看,互联网长期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方便,智能,人性化。以后一切生活相关的都会更见便捷和智能。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己酉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互联网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互联网,一般都是互联网或接入其中的某网络,有时将其简称为网或网络可以通讯,社交,网上贸易。
2023-09-04 07:49:531

如何预测未来经济形势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根据已观察到的规律性推断未来的发展变化。 (1)经济预测利用了经济运行的两个基本原理 ①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从任一经济现象的全过程来看,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今天的情况是由昨天演变而来的,明天又是今天顺序发展的结果。因此,对现状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总结的基础上的,而对未来形势的预测也必须以对现在的分析为依据。 ②各种经济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其产生、发展、消亡都不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而是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某一经济现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就不能局限于仅考虑该现象自身,而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全面把握其变化规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一视同仁,因为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总是有起主导作用的,分析与预测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些因素上。 (2)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主要几个方面 根据以上两个基本原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它们将对未来经济形势产生何种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所有这些都会对投资者制定未来投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政府为此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投资者必须及时预测可能产生的变化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③由于政治需要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政治或其他一些因素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内政治体制的改革、战争、自然灾害等都可能使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投资者能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以上介绍了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与方法,目的是为了使炒汇者能够对宏观分析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进入到具体分析时能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果。
2023-09-04 07:50:021

经济形势的应关注同步指标

同步指标的变动时间一般与经济情况基本一致,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确定或否定先行指标预示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我国常采用如下指标作为一致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广义货币M2等。这些指标多为常规性指标。传统观点认为,常规性指标不能表明经济运行趋势,其实并不尽然。这些经济金融指标的同比或环比都体现出一些趋势性的东西。比如,2009年初以来,M1同比增速的上行速度远快于M2同比增速的上行速度,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连续回落,从1月份的12.1个百分点缩减至6月份的3.67个百分点。这是经济活动趋于活跃的反映,充裕的资金面对经济持续回暖也构成了进一步的支撑。应关注经济景气调查分析指标。当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都在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调查制度,促其形成很规范的景气调查体系。与一般调查相比,景气调查的最独特之处在于,问卷中的问题主要以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形式出现,极少有数量指标,调查对象只需就调查内容的“好”、“一般”、“不好”或“上升”、“不变”、“下降”三个答案作出选择即可,最后经过扩散指数将定性判断定量化。也就是说,景气调查通过对定性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从而达到判断宏观经济景气和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满足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以及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有关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景气调查,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以人民银行为例,目前已建立的景气调查分析制度有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制度、银行家问卷调查制度、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以及进出口调查问卷制度。
2023-09-04 07:50:111

什么是反映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反映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2. 消费价格指数(CPI):用于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化情况,是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情况的重要指标。3. 工业生产总值(II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的生产总量和增长速度,是反映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4. 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产,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平衡情况的重要指标。5. 财政收支状况:包括国家或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6. 失业率:用于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就业情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基本指标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评估经济形势、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2023-09-04 07:50:441

请问《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强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和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二是国内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以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及与一些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动态;三是国际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一、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的含义和特征;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的新发展;形势的含义和分类、形势的基本特征;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判断形势的标准;认识形势的基本方法。2、分析形势的原则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分析形势的原则;分析形势的方法;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制定的原则;政策的实施。二、国内形势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的热点问题:这部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讲授。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外政策;我党、人大、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宣讲;国内热点问题、突出的重大事件;两岸关系和对台政策问题;与相关国家的关系问题,等等。具体内容可按以下几个方面的专题展开进行讲授:1、中国的政党制度与建设: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与特点;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任务: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要求。3、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基本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要求。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环境、人口、教育、文化、卫生等主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中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处理民族的基本原则。中国的宗教分布(人口、民族、地域)及状况(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的基本宗教政策(以国务院白皮书为依据)。6、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实质;美国等国家插手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不可能“国际化”;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原则;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立场;中国努力维护台海和平;同台独势立作坚决斗争。7、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外交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主要表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的外交方针;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推进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8、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冷战结束与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中国为建立公正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贡献。9、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立中美关系的原则;中国建立中美关系的立场。10、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发展: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障碍及原因(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建立中日关系的原则;中国建立中日关系的立场。11、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三、国际社会发展的有关热点问题:1、中东问题:中东问题的由来;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中东问题的实质(大国插手中东问题,中东民族、宗教问题的交汇点);中东和平进程的展开;国际主要力量对中东问题的原则立场。2、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特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联合国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联合国同中国的关系。 WTO的建立和发展,WTO的组织结构,WTO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的影响和作用;WTO与中国。3、当前世界的热点问题:①民族主义问题:民族主义的由来及特征,民族主义问题的表现,民族主义问题的实质。②国际人权问题:人权问题及其国际化,国际人权斗争(表现及其实质),几种不同的人权观(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权观)。③恐怖主义问题:恐怖主义的产生,恐怖主义的特征,恐怖主义问题的实质。④核不扩散问题:核不扩散的国际规范,核不扩散的作用,核不扩散问题的实质。⑤突发事件问题:海啸问题,沙士问题,禽流感问题等。
2023-09-04 07:50:591

下列属于经济形势分析的有(  )。

【答案】:A,B,C经济形势分析包括: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2023-09-04 07:51:081

下列属于经济形势分析的有( )。

【答案】:A、B、C经济形势分析包括: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2023-09-04 07:51:171

如何认识中国2015年政治经济形势

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宏大的国家制度层面,也深刻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政治氛围发生了持续性的明显改变、经济领域的新旧产业激烈变革,每个人都需要在这场新的变革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新常态”是统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题词,这个词在201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进一步的阐述,但它不仅仅可以用于描述经济领域,政治及社会领域亦是如此。但是,对于为什么会出现“新常态”,至今的认识仍然相当不足。这种认识的模糊,带来了改革推进的难度。因此,今年的年度分析首先对出现中长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2015年的政经走势和改革动向。  总体而言,2015年的政治形势比2014年更加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但是改革所要闯入的深水区则却要超越2014年。2015年,政经形势的总体平稳应无疑问,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会增多,不排除局部地区、领域出现一些不平稳的现象。
2023-09-04 07:51:301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一、经济正在经历艰难时刻一个时期以来,除了大环境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束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开始阶段性转换,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增长速度呈阶梯式回落之势。经济增长速度阶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压力加大,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部分地区经济下滑严重,一些省份财政收入急降、失业问题突出,股市大幅动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升高。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三大需求同时收缩;二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三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凸显。 二、在经济下行中有亮点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当前,但也不乏亮点。一是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第三产业增长增速较快;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目前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60%,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在加速调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三是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有些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又不断有企业新生,实际上企业生生死死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四是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重要体现;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经济增速,说明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对稳定。 三、“三期叠加”下寻找和把握经济发展机会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所谓换挡,就是从高挡换到中高挡,减速成为必然;结构调整,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收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着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生作用,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运用受到掣肘。“三期叠加”矛盾交织,对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形成制约。还有,当前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官不为”。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规矩守纪律要求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的确出现一些官员怕犯错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缩手缩脚,积极性主动性下降的情况。近年来对GDP增长指标考核力度减弱,部分区域和县域取消GDP考核,也对地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客观影响。同时,还要看到,经济下行往往会惯性发生作用。 但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对经济形势有利条件是,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的效应会逐步显现;国家批准的重大工程项目会陆续展开投资并产生相应的经济带动作用;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势新亮点会得到强化;基期年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意味着新的经济年度增长基数相对低。只要决策者能审时度势,仍然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同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扩大“改革红利”,把有利条件变成实际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2023-09-04 07:51:451

.你如何认识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政治上四面受敌,经济上比较稳健,有具大的潜力可挖,军事上稳打稳扎(有些因素制约了发展),社会问题较多,待解决。
2023-09-04 07:52:104

2023年经济形势会怎样

明年一季度可能在2023年之内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守的,经济增长状况维持比较低迷的状态。到了二季度就会有明显的反转,到了三季度经济活动基本上转向正常。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各项经济政策又能够到位,明年GDP增速有望在4.5%以上,总体可能在4.5%-5%。2023年中国经济稳稳地在4%—5%。家庭部门的失业问题、收入问题都受到影响。没有政府发钱的话,重新开启以后报复性消费也许会有,但可能没有那么强。中国今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高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2022年全年预计将增长3.3%,低于2021年的8.1%,2023年预计增长4.6%。经济形势简介经济形势,意思是指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走向,分析经济形势离不开对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大势的判断。NDF向来被视为即期汇率的先行指标。人民币NDF市场始于1996年6月,在新加坡开始交易。从长期看,人民币NDF的变化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产生正向影响。人民币NDF价格的形成特点决定了其升贴水点数能反映交易双方对人民币的预期升贬值幅度。数据表明,NDF的波动与各个时期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基本一致的。同步指标的变动时间一般与经济情况基本一致,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确定或否定先行指标预示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经济形势
2023-09-04 07:52:221

面对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从就业形势谈大学生的人生定位从就业形势谈大学生的人生定位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每年一度,都会有一届毕业大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投身与社会建设中,但在全国高校扩招下,全球经济紧缩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形势越来越严峻,也怪乎许多高校学子有"毕业等于失业"的感慨。为什么曾经是天之骄子的我们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处境呢?我们先来看下面一组数据。北京市各高校2004年毕业生总人数将超13万。目前,北京市市属单位上报的用人需求为48000个,尽管考虑到中央机关、驻京部队、外地驻京办等单位用人需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2004年的用人计划中,对非北京生源的用人需求为27000人,而进京指标的数量为16000人左右,非北京生 源毕业生,如果属于北京紧缺专业人才,可以优先进京工作。目前单位紧缺的专业已经划定,分别是: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数学、英语、临床医学、建筑、会计、企业管理、护理等10项。 有专家预测,2004年全国将有35万毕业生找不到岗位。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二是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三是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还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这一切都要求在校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切勿非知名企业不进、非高薪不就,一定要增强就业危机感,趁着大学四年多学点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智慧增加就业成功率的砝码,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 写到这里,我突兀的想起一句蕴涵至深哲理的话"我们都是一群在黄昏下飞奔的羊群"。大学生句象飞快奔跑的羊群,一边寻找青草,一边又要躲过宿敌与猎人的追这样方能在高度竞争的条件下"适者生存"。二.大学生的人生定位乔治.肖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我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我怎么干"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1.明确自身优势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1)我学习了什么?在学期间,我从学习的专业中获取些什么收益;参加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升华了哪方面知识。专业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并不起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身的职业方向,因而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是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不可否认知识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2)我曾经做过什么。即自己已有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如在学期间担当的学生干部,曾经为某知名组织工作过等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就及经验的积累,获得过的奖励等。经历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往往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潜力状况,因而备受招聘组织的关注,同时这也是自我简历的亮点所在和重要组成部分,绝对忽视不得。对一应聘者来说,经历往往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许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可能有深刻体会。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的时候才会真正发现其长处与不足。 (
2023-09-04 07:52:421

求一篇关于的论文,不少于1500字,

1.1 2001年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和贸易明显减速。从全球范围来看,估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1.5%,远低于2000年4.7%的水平,美国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日本2001年经济的下滑幅度将为0.9%;欧盟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与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在国内需求强劲扩张的推动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权威部门的初步预计,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5%,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可以认为,2001年作为“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其各项主要指标已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整体上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前三个季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相关,行情)达到119.2点,比2000年提高4.4点;全年实现利润达到或略高于去年的4300亿元,前三个季度财政收入实现242%的增长率,高于名义GDP的增长幅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涉外企业所得税的增长速度均在50%以上。   200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若干亮点。亮点之一是多年亏损的煤炭行业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在国家重点监控的14个重点行业中,2000年只有煤炭和军工行业没有实现扭亏。今年19月份,煤炭全行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同比减亏增盈23.4亿元。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迅猛增长是200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第二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受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导致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度增长是第三个亮点。第四个亮点是西大开发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对基本建设投资、最终消费和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均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最后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经济运行抹上浓彩的一笔。2001年通过一系列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与监管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变化从整体上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2001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之一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需求贡献度下降   2001年我国实现GDP7%的增长主要归功于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的政府投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增长上。由财政资金支持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前十一个月的增长率为10.4%,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而且政府通过国债资金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大,导致前十一个月的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0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2001年我国消费需求基本上是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与2000年基本持平,但是与去年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影响而言,2001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显示,2001年12月份,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经历了4个月的下挫之后,再次呈现攀升势头,从11月份的96.9点回升至97.1点。这说明,尽管世界经济前景扑塑迷离,消费者仍然对中国经济的走向保有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升,首先应归功于消费者即期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牵引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第二个因素是总体经济的表现,牵引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第三个因素是物价及消费环境的变化。 之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2001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重点行业全部盈利,长线产业(煤炭)成功扭亏,垄断行业破冰在即,新兴行业引领大势。   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2001年全国14个重点行业实现全行业盈利,尤其是长期亏损的煤炭行业终于扭亏为盈。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二个表现是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对内需的拉动明显。110月份,国有及其他工业企业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160亿元,同比增长24.1%。在880个国债技改项目中,已经开工604个,到年底将有290个左右项目建成投产。这批项目的建成,预计可实现新增利润158亿元,新增税金88亿元,出口创汇17.5亿美元。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三个表现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其他行业的增长,这些新兴行业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和光通讯设备行业,其中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1-10月份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20.5%,居各行业之首,比全部工业高出8个百分点。结   构优化的第四个表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开始有所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投资增长速度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结构优化的第五个表现是,一些垄断行业包括民航业和电信业,在进行大规模的业内重组的同时,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政策方案相继推出。 之三资本净流入替代出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000年我国出口出现27.8%超常增长,因此,今年的出口是在去年基数很高的基础上起步的。今年出口增速逐季下降其中有正常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减速,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美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贸易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经济发展的减缓,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0%以上,外贸出口的下降,不但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于就业、税收等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尽管从年中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出口的措施,延缓了出口下滑的速度,但是预计今年出口能保持4%左右的增长速度已是难能可贵。   2001年利用外资的意外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给我国带来的仅有的外部拉动因素。国际资本内流甚至可能接近500亿美元,成为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之一。2001年在外部投资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新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经营法》的修订,使我国今年在利用外资方面扭转了自99年开始出现的增长率减缓的态势,2001年合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达到45%以上,实际外资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 2经济增长预测 2.1经济增长的引擎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强劲的政府投资,其中主要归功于房地产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大幅增长,其二是外资增长对2001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加大,而出口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展望2002年的投资、出口、消费和资本净流入,我们基本的观点是,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净流入仍将左右着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较小,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继续趋弱。   由于预期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可能保持平稳增长,估计其增长幅度将在11%-13%之间,略低于2001年。其中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高速增长的态势将继续保持,估计其投资增幅分别在20%和18%左右,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度相对较低,大约仍在8%左右的水平徘徊。   2002年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佳时机,有利的因素远远多于不利因素。其有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2002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甚至更加严峻。最乐观的预期是美国经济最快在2002年下半年才可能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因此中国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良港”。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也鼓励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据美国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2001年4月的调查,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信心指数为1.69,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2)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将对2002年的引进外资产生巨大的推动。3)为了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国家推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10大优惠政策,并把“西气东输”等重要工程向外资全面开放。预计2002年我国的资本净流入将在2001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3-0.4个百分点(张昌彩),资本净流入将继续成为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   2002年的出口由于国际环境未有改善和国内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呈持续下滑态势。在2000年度,我国出口增长了27.8%,但这样的强劲增长显然在2001年急剧失速,出口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出口在2002年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将继续呈下降的态势。   2002年的消费预期将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一般的预测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10%,略低于2001年的增长水平或基本持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预期会继续下降。但是由于最终消费在我国GDP构成中的比例高达61.3%,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仍然不可低估。 2.2 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权威的IMF对中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持有乐观的预期,据其估计,2002年即使全球经济成长放缓,中国今明两年经济仍将强劲成长,预估2001年将达到7.5%的增长率,2002年预估为7.1%。IMF预估中国将不会像亚洲其他各国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因为高科技产品出口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小部份,远低于亚洲其他新兴国家。其他机构对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最乐观的预测是增长7.7%,最悲观的预测为6.5%。下面是全球权威机构对中国200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 ●野村综合研究所:2002年中国GDP增长7.7% ●所罗门美邦:2002年中国GDP增长7.6% ●OECD:2002年中国GDP增长7.2% ●IMF:2002年中国GDP增长7.1%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中国GDP增长7.0% ●摩根士丹利:2002年中国GDP增长7.0% ●世界银行:2002年中国GDP增长6.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对2002年GDP增长的预测结果是,依2002年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力度,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在继续保持增发国债规模(1500亿元)和货币政策不保持稳定的情况下,GDP将实现7%的增长;第二种可能性是将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到1800亿元,同时要求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不再持续下滑,GDP将实现7.5%的增长;第三种可能性是长期建设债券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时货币政策开始松动,M1增长14.5%,GDP的增长速度将达到8%。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预测结果是,在保持扩大内需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必要力度的条件下,我国经济仍能达到7%左右的增长率,如果世界经济形势较快转入复苏,又能把入世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经济增长率也可望达到2001年的水平。反之,经济增长率则可能略低于2001年。   在综合分析2002年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估计2002年GDP的增长有望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围绕7%的增长率水平其上下波动的幅度估计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而向下波动的可能性大于向上波动。 2.3 2002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和世界经济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国际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化对我国吸引外资将十分有利。   2)我国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取向上看,2002年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具体优惠政策正在逐渐落实。结合国家的“十五”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特大型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同时,西部地区也出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吸引内外资的优惠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投资的增长。   4)最终消费的平稳增长将为2002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内需的基础。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农村费改税和减负力度的加大、增加扶贫和转移支付的财政支出将有望提高农民的收入;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提高基本工资的办法来增加收入,全国各省市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都将对2002年的最终消费产生正面影响。同时2001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其效应将在2002年显现出来。另外最近几年逐步形成的部分消费亮点如假日经济和住宅消费等,将在2002年继续成为带动消费的积极力量。 2.4 2002年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去年接近23.1%,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与国际市场有关,因此全球经济的衰退与不稳定将使2002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势显得异常严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月中所作的预测显示,2001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仅为2.4%,而联合国10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则认为,200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只有1.4%。全球经济2002年的前景将主要取决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西方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衰退出现放缓迹象。由于经济衰退程度尚属温和,美国连续11次降低利率也将逐步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美国经济明年年中前后开始复苏的可能性较大。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石油价格下跌、美国消费开支回升、企业库存调整以及阿富汗战事得手等有利因素,将使美国经济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反弹。在美国经济遭遇经济衰退的同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出现了20年来最严重的同步下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明年将下降到0.7%。今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1.7%,明年放慢到1.3%。日本经济今年将下滑0.4%,明年将再下滑1%。   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谨慎乐观。尽管其预期全球经济将在2002年将开始复苏,其中发展(相关,行情)中国家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01年的2.9%增加至2002年的3.7%,随着美国联储一再降息和推出财政刺激措施,美国消费者支出将会恢复,与此同时欧盟的降息和石油价格的下降,世界经济在2002年将以1.6%的速度增长,但是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显然缺乏信心,其认为在全球经济运行态势不稳的情况下,任何意外的冲击影响均会被放大,并有可能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   2)制约民间投资回升的体制性障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2001年政府在启动民间投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显著,2001年前三个季度集体投资与个体投资的增幅落后于国有经济,远远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幅。2002年影响民间投资的几个主要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尚存疑虑。其一是投资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包括特殊行业的进入壁垒、融资机制、税收制度等。其二是经济结构失衡带来投资环境不利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失衡、消费品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品的投资结构失衡从长期看对民间投资形成制约。   3)2002年将可能重新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通货紧缩是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在经历了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通货紧缩缓解之后,自2001年第四季度开始,各类价格指数走势再次全面走低,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2001年5、6月份由正变负,预示着200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再次受到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4)其他将对2002年的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使下岗分流问题更趋突出;社会风气不良、腐败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运行,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2002年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微观基础尚不健全。 2.5 2002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   2002年至少存在着下列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一是世界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双重的。对我国的出口将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却可能加快我国的资本净流入。二是入世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会为符合WTO规则而进行调整,由于政策调整尚待时日,因此这种可能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何种性质的影响目前难以判断。三是我国入世后各贸易成员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有利的,但是就短期而言,入世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都存在,判断那种效应更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四是市场化进程加速,2002年各要素市场是否完全走出传统经济的模式,资源配置是否真正能够市场化尚难预料。 3宏观经济政策   3.1就财政政策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在2001年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效显著,其对2002年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尽管其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同时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开始凸现出来。   始于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殊的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周期调节的一种尝试。实践表明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巩固前三年的政策效果,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和健康的发展,2001年我国政府继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1年的主要政策内容包括: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弥补前期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不足,一般不开工新项目;发行500亿元特种国债,以支持西部开发,主要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生态建设等一些重大基础设建设;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休人员的养老金。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持续保持GDP达到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受到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一种短期的政策被长期化,以增发国债为主的政策其积极效应开始减弱。据有关人士测算(张昌彩),1998年下半年发行建设国债1000亿,拉动当年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拉动当年GDP增长2个百分点;2000年发行建设国债1500亿,仅拉动当年GDP增长1.7个百分点。其二,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税收政策开始对非政府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的财政税收增长大幅度超过GDP的增长,2002年元至九月份的财政收入达到1187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高于GDP的三倍多。这种财政税收的超常规增长在反经济周期的政策中有其合理性,但是由此给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和农民带来沉重的税收负担,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民间投资和农村消费的减少。   因此,2002年是否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我们的观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但是不宜取消。200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不容乐观导致我国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投资与消费的增长也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依靠出口、民间投资和最终消费均难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尤其是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走势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2002年实现7%以上的GDP增长仍然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不宜取消。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主要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继续维持较高的长期建设国债总规模(1000亿-1500亿)的前提下,调整建设国债的投资方向,适当减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保证在建项目和必要的新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力度,对制度性的改革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小科技性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税收制度,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切实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继续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统一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调动企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   3.2就金融政策而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和制度建设是我国2001年金融政策的主要基调,其中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消费信贷政策是今年金融政策的亮点。2002年金融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改革银行体制疏通货币传导机制、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谨慎制定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等三个方面。   2001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贯彻扩大内需为主的方针,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表现在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但是总体表现稳健有余而发力不足,对2001年的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甚理想。利率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从2.16%提高到2.97%,外币存款利率自2000年以来连续9次调低,今年元至八月份先后7次调整外币利率,一年期美圆存款利率由5%下调至2%,比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低0.25个百分点,利率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公开市场操作招标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要参考指标,对市场利率的走势起着重要的作用。信贷政策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使2001年的消费信贷获得迅猛发展,截止八月底的消费信贷余额达到6115亿元,累计增加18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3亿元。   有必要对2001年的货币政策的得失进行反思与调整。在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金融监管超前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分强调金融风险,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灵,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增长需要。2002年的货币政策至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缺乏配合。通货紧缩压力犹存,导致实际利率过高,严重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受到限制。从资金供求的角度看,2001年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特别是M0和MI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2001年10月,M0增长66%,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M1增长率为123%,比上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两相指标均未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值。第二,从2001年9、10月份开始,银行放贷困难,货币供应量下降。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仅增长10.9%;1至9月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为37.2%,比年初有所降低,表明货币的流动性在减弱。由于人民币的低利率政策已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2002年降息政策的操作空间很小,降息的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导致利率陷入“流动性陷阱”。   我们认为,2002年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当是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议适度放松金融监管,积极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由于银行体制改革关系到货币传导机制是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通过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再造,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多存少贷的问题。在利率政策方面,2002年在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为社会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增长创造条件。   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平平相比,2001年金融政策反映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卓著。2001年证券市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使B股市场再次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和恢复其筹集资本的功能;实施新股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使证券市场由一个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步伐;而相继实施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以及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等,对证券市场从微观制度到市场规则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2002年证券市场的政策将在以监管与规范为主基调的前提下,维护市场的稳定将受到重视,其中,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将对2002年的证券市场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
2023-09-04 07:53:001

疫情过后的经济形势如何?

一,由于受疫情和其它方面的因素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下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面临着一次巨大的通货膨胀危机,物价上涨,就业率下降,消费萎靡。二,一方面我国的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比如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了为了从经济上打压我国,有意地主动与我国脱钩,三,俄乌冲突导不但导致了欧盟经济下滑,同时也加剧了中西方的经济分裂。四,三年的疫情导致了国内的消费也出现了疲软的情况,因此,国内的订单也在下滑。我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主动出击,寻找订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多找朋友。之前大家应该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浙江的企业到外国去找订单的新闻了吧。二,扩大内需,制定政策加大力度增加内循环。主要体现在增加国内的大工程建设,增加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鼓励创业等。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自力更生、集中力量解决西方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卡脖子的难题,虽然在短期内恐难见成效。但我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我们面临的难题都会一一得到解决。上世纪我们的两弹一星不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解决的吗?现在再怎么困难也没有那个时候困难吧!综合以上所述,以从我们普通人怎么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呢?继续往下看。一,找到自己的方向领域深耕。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要想不落后就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精神。当然我们学习可以是理论知识上,也可以是实操技能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切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需要,切合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不能学乱了,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终什么都不精。二,找工作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找到一个工作把家庭的日常开支先解决,如果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没有家庭压力的,也要先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去寻找机会,不能去等机会,其实有很多所谓的“三和大神”就是由于长时间的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了自己养成了贪玩懒惰的性格,最终成为了社会的弃儿。并不是这个社会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己。因此,我建议长期如果没有找到工作的朋友,尽快要让自己动起来,千万不要与这个社会脱节。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躺平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意思就是如果你即使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你想要的目标,就不要那么拼命。可以选择适当休息一下,适当的降低自己的目标,去寻找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我们千万不要把躺平当成是真的什么事都不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三,如果你现在有工作,如果没有明确更好的去处,最好先不要辞职。这两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求稳,同时在职场中不要忘记了学习进步,如果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岗位上的技能。只要这样,你的职业生涯才能可有进步。四,可以利用政策扶持的优势去创业现在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力度是很大的,当然各地方的可能会有差别。具体的大家要到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者是政府官网上去了解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当然,创业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要一拍脑袋就创业了。这样十有八九铁定是亏本的,更不要钻政策补贴的空子去捞一点好处,这样也是错误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捡到芝麻丢了西瓜。在创业之前首先最好要选择自己了解的项目,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并且要先考察一下市场,把创业的各种风险都要考虑进去,最好要自己做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问题,1,你创业的项目市场体量怎么样?2.竞争环境怎么样?3,国家支持的政策怎么样?4,你的商业模式为客户解决了什么痛点,5你的商业模式与现有的商业模式有什么优势。6,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6,你项目的风险是什么?怎么去控制风险?7,具体怎么操作,把步骤要全部写出来。8,把近期或短期规划写出来,两年内的。总之,创业的风险肯定比你打一份工要大得多,当然如果你有幸成功了,收获肯定也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业之前三思而行了。考虑成熟了就勇敢的行动起来吧,对于创业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盲目行动,也不要畏缩不前!也许中国下一个成功的老板就是你!
2023-09-04 07:53:091

如何理性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当然简单地从股市来分析中国经济是非常不客观的。经济形式与当前的社会形态,政策抉择,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闹得沸沸扬扬的6.28瓮安事件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这次事件不是简单的打砸抢,它深刻地暴露了当前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病。而这些弊病又和经济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当前中国经济到底出现什么问题呢,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鄙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年了。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发展到现在半开放的市场经济。这30年的经济革新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模式,所以任何一项变动都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有人说中国社会现在的改革共识已经基本上破裂了,换句话说,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危机推动的改革,很多利益集团,特别是前期主导改革的群体不愿意改了,以前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可现在前面不是河了,是一片汪洋大海,怎么?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突破口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我们的内需需要扩大。我们作为世界工厂已经很多年了,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转型,终究会变成拉美国家的翻版。这些都是摆在中国面前的很现实的问题。泡沫一词来形容中国经济再恰当不过。楼市泡沫,股市泡沫,通货膨胀,这些都是泡沫。为什么会出现泡沫呢,是因为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多了,这些流动资金汇集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出现泡沫。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的社会资源会按照最优化的方式配置。出现泡沫的地方肯定是大家认为社会资源最优势的地方。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政策影响,必然导致这些流动资金的配置现状。愚以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可以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地讲就是规范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即职能。这是最主要最事关全局的一步,那么这个又从哪里着手呢?我觉得是规范新闻,提高新闻监督的作用。而这个规范首先为新闻立法,明确新闻媒体的报道范围,规范新闻监管机构的职权范围。这一点相当重要,他使真正推动改革的动力释放出来,以最低成本危险系数最小的方式释放出来。以此来促使那些应改而不想改的利益集团作出让步,使应该改的群体朝社会希望的方向去改。那么以这个为开头,始终注意规范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不要让它越位,错位,缺位。这个动力一释放出来,我想四五年内中国不说会完全转型,至少可以走上转型的正轨。在这个时候说中国可以维持二十年的高增长,我看是相当可能的。而且这样一来社会的矛盾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化解,使社会问题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问题。从而重新拾起中国社会的稳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巨大作用的优势。
2023-09-04 07:53:261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

一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上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此在2010年中国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在大量的政府支出的支撑下,从国内角度出发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正增长。目前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向外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场信心更不易恢复,极易导致国际外汇、证券、大宗商品等市场持续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向内看,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有效需求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实现全年农业丰收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国正处于由政策刺激驱动向市场内生驱动的关键时刻。 二 提升意识 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我们以无力更改,我们只求在这样危机的环境中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对此,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对困难和风险高度重视,又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坚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强调忧患意识,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困难和风险。不能认为经济增速趋稳,就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不能认为物价涨幅回落,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认为一些关键领域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就可以放松甚至放手。必须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变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新冲击,既做好应对短期突发影响的准备,也做好长期打算,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强调坚定信心和决心,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在正视风险的同时也看到机遇、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总体上处于预期之内,企业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较大回旋余地,符合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巨大,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三 稳中求进 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这是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做好当前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基础。在当今的经济氛围下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2023-09-04 07:53:351

怎样成为宏观经济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成为宏观经济分析师必须要取得相关证书。宏观经济分析师须学习金融、经济、数理统计等相关理论。市场对宏观经济分析师需求比较少,主要为股票、证券、政府机构工作。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分析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作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的变化,才能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结构变动息息相关。这里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是指整个市场的平均投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反映,因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与成千上万的不同企业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宏观经济是各个体经济的总和,因而企业的 投资价值必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中综合反映出来,所以,宏观经济分析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或挤出泡沫,或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并进一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必须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以准确把握整个证券市场的运动趋势和各个证券品种的投资价值变动方向。这无论是对投资者、投资对象,还是对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09-04 07:53:491

如何看待201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 请分析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约在6.9%,从物价走势看处于比东亚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更为严峻的通货紧缩中,其间还有股市异常动荡,以及外围局势不稳的困扰。前瞻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怎样的趋势?我们的猜测如下:  1.经济下行压力可能略有缓解。  在2015年9~10月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达到7.2个百分点以上,这显示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加深的不景气状况。目前,令CPI下行的因素在于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令CPI回升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和服务业用工成本的推升。令PPI下行的因素在于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令PPI有所改善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  综合权衡,从2015年11月份开始,中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可能温和缩小。从物价的搭配看,可能暗示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会略有缓解。同时,在2015年余下的两个月时间内,央行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也会减弱。  2.投资增速将跌破10%。  2014年和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0%和17%,预期2016年中国投资增速可能跌破10%。支持投资的三大因素中,工业投资有好转的可能性很弱,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仅在0~3%之间,关键因素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2015年基建投资规模可能在13.5万亿元,即便要维持12%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意味着2016年基建投资规模要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这极具挑战。即便财政政策将赤字率放松到3%甚至3.5%,也难以支撑基建投资持续膨胀,更何况财政发力的主要方式可能是供给侧政策的减税,而非基建。  3.实体经济利润率会有轻微改善。  2016年,从工业投资、增加值和利润总额这些总量指标看,要观察到中国实体经济的改善是比较困难的。但也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税后净利润率会有所改善,这个净利润率在2014和2015年分别在5.5%和5.2%,到2016年工业企业利润率也许会轻微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利率保持在稳定低位,改善了企业财务成本,并且企业债务成本的重置定价可能持续3年以上;二是PPI也许存在改善的可能。因此对2016年实体经济的状况可能会出现判断分歧,关注总量指标者倾向于认为实体经济仍在恶化,关注边际指标者也许会认为出现改善的迹象。  4.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将进入零时代。  这并不令人奇怪,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影子银行重新萎缩,实体贷款需求不振,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枯竭,这些都迫使中国银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利润零增长时代。2015年银行业可能出现约3%的账面利润增速,之后2~3年中银行业的大致格局是,整体利润零增速,业绩分化加剧,不良资产双升,资本补充困难,行业并购重组提速,银行控股渐成主流。如果说产能过剩行业大多属于政府干预下在次贷危机后三年扩张过快的行业,那么符合政府干预和急剧扩张的银行,主要是中小城商行。  5.人民币汇率日趋灵活。  目前看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很大,2016年也许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加速发力的一年,央行的可能姿态是减少汇市干预,扩大汇率波幅,引导人民币汇率走上均衡可持续的水平。因此2016年即便美元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的最大特点也并非贬值,而是波动区间的灵活扩大,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持续增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最终围绕6.35上下波幅达到4%左右,也并不令人意外。  6.消费增速可能提升至11%甚至更高。  导致消费持续较强的因素有二:一是涉房。存量住宅和商品住宅交易活跃,目前中国房地产已不太具备对钢材水泥等投资端的拉动能力,但仍具备对家居家电等消费端的拉动能力,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可能同比分别增长8%和15%,创造超越2013年的历史峰值,明年地产情况和今年持平的概率较大;二是涉车,尤其是成品油销售金额的改善。  “啃老”现象的普遍化,使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就业困难并未直接冲击消费。2016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上升至60%,而工业的贡献率则持续缩减。  7.A股市场加速常态化。  回顾2013年以来的中国A股市场,融资功能时断时续,监管力度或松或紧,市场热度忽冷忽热,始终不是一个具有融资、重组和投资者保护的常态化、多层次市场。经历了2015年7~8月间异常动荡之后,A股市场正从救市后的非常态加速向新常态回归。IPO的重启、注册制的落地、新三板的分层、股指期货交易的常态化都指日可待,甚至战略新兴板、国际板也并不遥远。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2016年回归常态的A股如果被纳入到MSCI指数也并不会令人惊讶。  迄今为止,权益资本在中国居民的财富配置中不足5%,而该比率在美国为20%。此外,非居民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占比不足3%。2016年中国股市加速常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不可避免。  8.低利率终于姗姗来迟。  中国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出增长持续放缓,但利率水平却和增长放缓背道而驰,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影子银行系统的不断膨胀,加杠杆加风险的影子银行提高的名义利率水平充实了银行盈利,但目前影子银行在中国已重新萎缩,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重新回到决定性地位;二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地推高利率,缩小利差和迫使中国经济承受去杠杆压力,目前利率市场化已近尾声。  因此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利率水平呈现和经济增长放缓逐步一致的状态。如果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强劲复苏,那么低利率也将持续。影响未来中国利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国内物价的总体走势,二是央行持续宽松的意愿和手段,三是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总体而言,至少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中国利率水平将平稳,政府和企业债务重置致使债券供应端压力沉重,信用债打破刚兑的阴影不散。  9.中国外贸将受煎熬。  中国外贸增长在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的前10年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5%和20%,但这种高增长已逐渐远去,因素有三个:一是全球化在倒退,而不是加速。新兴国家无法再依赖外需型增长,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已从一度高达GDP的5%~10%萎缩到目前的只略高于2%。二是区域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推行的TPP/TTIP都偏离了WTO框架,巴黎恐怖袭击也会迫使欧洲更为右倾和保守,中国也许会尽力推动和相关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但难以扭转大局。三是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等不太可能再用以刺激贸易,中国外贸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中国ODI(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2016年中国外贸仍将和全球贸易一同处于煎熬状态。  10.中国金融改革将呈现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金融改革快于实体经济转型的节奏,二是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快于对内开放和市场化。“十三五”规划给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清晰框架,监管框架的变革、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成为硬通货都是“十三五”期间金融变革的应有之果。但实体经济要实现去产能化、战略转移和实现新兴产业的崛起仍然艰难。同时,以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开放布局,比国内金融改革市场化、私有化的阻力可能小一些。  总体上看,从2016年开始,金融变革新格局可能逐渐清晰。日美等国的历史均显示,一个国家主动引导储蓄和产能的海外布局,是钱、产业和就业都向外走的过程,将对本国资产价格带来长期抑制。
2023-09-04 07:54:251

锻造经济形势下行我们该怎样应对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预计2015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明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三大需求趋于平衡发展,内部分化逐步凸显。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出口增速换挡,三大需求趋向平衡发展。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4%,高于投资15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三大需求内部看,分化逐步凸显,萧条与旺盛并存。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月度投资已现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制造业投资缓中趋稳。消费方面,网上商品零售、通讯类商品、旅游等领域消费高速增长,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贸易出口保持正增长,而加工贸易出口大幅下降,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下降。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显著,多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重庆和贵州两地逆市上行,实现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长,领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相对平稳,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长区间;辽宁、山西等资源型、重化工业大省下行压力较大,减速幅度大,增速低于3%,甚至其省内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情况极不乐观。企业景气分化,同一行业内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上市企业紧抓市场、政策机遇,发挥其规模、品牌等优势,发展相对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民生持续改善,收入就业指标表现较好。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5.2%。居民收入实现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16367元,同比实际增长7.7%,高于同期GDP增速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1.3个百分点。价格水平总体平稳,结构性通缩压力加大。受新拉涨因素不足,及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全年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低于2%,个别月份低于1%,物价总水平平稳。但受国内需求总体偏弱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生产领域中原材料、燃料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45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较大,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风险已较为突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4.7%,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更低,新开工大项目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受到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及经济增速下降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资金来源受限,致使部分稳增长措施难以落地。同时,尽管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动服务意识差,仍然存在投资项目需要各部门串联会签审批现象,审批环节多、行政效率低也影响稳增长措施的落实。二是市场出清困难。截至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45个月负增长,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负增长记录,且伴随经济增速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局面缓解难度进一步加大,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1—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到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10月份,全国22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有所上升。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830.81万吨,比上月增加26.93万吨,上升3.35%。当前急需通过市场出清恢复市场供需平衡。但受过剩产能行业重资产技术经济特征、地方政府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化解产能过剩和清除“僵尸企业”仍面临种种困难。大量资源固化于产能过剩行业,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三是就业压力逐步凸显。今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就业稳定,但受资本市场波动、总需求低迷影响,非制造业的景气度也在下行,10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已较7月份的年内高点降低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减弱。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部分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目前勉力维持的就业局面可能会被打破,部分隐藏性失业可能会显性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可能将对明年的就业稳定造成影响。同时尽管网上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但也必须注意到网店对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显著的替代效应。调研中反映,图书、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四是金融风险加大。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效益恶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等实体经济的问题开始向金融领域传导。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逐季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连续16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进一步升至1.59%,环比上升0.09%,同期拨备覆盖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集资问题抬头。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金融风险上升。●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分析2016年投资增长可能降至9%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一是企业经营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积极性。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解释。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恶化抑制企业扩大投资。且上半年受益于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若去除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利润数据显示的还要差。二是产能过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资动力不足。从今年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经济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三是高新制造业规模尚小,难以提供足够投资支撑。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近4个百分点,但其占比不足10%,对制造业投资增长拉动较弱。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一是当前的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虽然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增速连续多月提高。但从资金来源看,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都连续多月负增长,仅有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正增长。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上行是结构性上行而非整体上行。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景气上行,三四线城市低迷。从房屋购买结构看,改善型住房景气度高,而刚需房和高端房类的景气度相对较低。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下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回落2个百分点。一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明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再次下降,则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将受到极大约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新预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但年度比较来看,却是持续减速。二是受失业显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信心可能有所减弱。三是一些热点消费可能减速。首先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效应减弱。其次,今年受黄金价格波动及股市波动引发的避险情绪增强的影响,三季度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金银珠宝类消费大幅走强,平均增速达到13%,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出口可能略高于今年。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报告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复苏会有所减弱,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环境优化和低基数可能提高出口增速,进口可能低速增长。今年进口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进口数量降幅不大。预计明年进口数量将窄幅下降,价格影响降低,进口实现低速增长。总体来看,明年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2016年宏观政策选择2016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仍是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平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供需两侧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议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第二,建议考虑加大中央国债发行规模,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继续适时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为地方腾出部分空间用于其他领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进一步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统筹用于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第四,适当加大针对东北地区及其他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配合其他相关政策,增强其自主增长动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第一,建议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在资本外流增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在保持汇率总体走势基本稳定的大局下,根据市场情况,继续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减轻出口部门压力。第二,稳定股票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宽进严出,防范资本大规模流出风险。第三,发挥好定向调控作用,进一步扩大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规模,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各类企业成本,引导“双创”活动走向纵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建立地方政府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正向激励机制,克服不作为倾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的新型竞争机制,既要保障公平公正,也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2023-09-04 07:54:371

如何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为 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世界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社会事业也实现了大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等问题,我们要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尽管政府对农业采取税收减免,实行补贴等政策,但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呈现出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现象。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投资、消费、出口,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贸,内需拉动不足。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来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协调,投资和消费不协调,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有待提高。最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环境不堪重负。 第二,人民币对外升值(美元)、对内贬值,货币政策遇到经济下滑、中小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经营困难的挑战。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而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上涨,又使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出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第三,人口老龄化。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一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着优势。然而,面临着人口红利的结束,人口老龄化成为是中国未来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虽然正在缩小,但是仍然存在严峻的问题。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些地区的优势将逐渐减落,而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较为东部地区低廉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实施的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各种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等必然会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进步。 第五,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不协调。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意味着税收偏高,企业、居民需要将较多的收入上交政府,不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居民工作积极性,最终,将不利于国家财政的增加。税收偏高,税种不齐全,很容易造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重复征税的问题。 第六,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虽然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但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仍然是社会焦点问题。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不足,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不足。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会导致市场消费的不均衡,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最终,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因此,要拉动内需,必须改善民生,逐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局面。第七,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侵权等方面的挑战。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需完善,缺乏有效的创新导向,对侵权行为的防范和打击乏力,以及企业专利标准化、技术专利化尚未形成,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仿名牌产品充斥市场,企业缺少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八,就业形势严峻。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需要下大力气促进和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当前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因此必须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推动和促进就业,同时,帮助就业者尤其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中国经济纵然面临着许多考验,但是只要决策者们认真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我相信中国的经济未来几十年仍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但是我也希望中国不要一味只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攻克时坚,抢占制高点,最终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023-09-04 07:54:461

引出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话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说,今年以来,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护好各地各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得这轮经济加速后既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专家指出,上半年国家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使成品油、电力价格向着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节约的方向调整。针对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的投资过热等问题,也必须通过深化投资体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加以解决。   回顾上半年经济形势,在充分看到成绩、肯定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增长仍然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工作进展缓慢等。与此同时,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据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分析,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较为强劲;国内需求仍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要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展望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权威人士指出,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真正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节能降耗、更加关注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来,奋发进取,狠抓各项政策落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良好开局。
2023-09-04 07:55:181

2014世界经济形势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启示

  对于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粮食、能源价格上涨及美国暴发的金融危机。尽管两者发生的原因不同,影响的对象不一样,但集中在今年暴发,加大了我国政府的决策难度。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国资本、金融环环相扣。发达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紧张,发展中国家金融会因国际资本流动减少而出现压力,甚至也可能出现类似危机。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避免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过去5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当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波动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在比较高的平均线上出现波动。因为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比较快,重要原因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增长。而投资的重要来源是发达国家,南南贸易近年来虽增长迅速,但南北贸易依然是主体。所以,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和波动,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出口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处于最游刃有余的状态。我国外汇储备多,政府财政情况好,经常项目盈利相当大,外资在中国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靠刺激国内经济、增加国内需求,可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条件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有义务去肩负起属于我们的义务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学习工作的模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争取获得好成绩。第二,要做团结的模范。学生党员干部要满腔热情地为增强信心、重振经济多做工作。用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引导学生看到主流、看到机遇、看到希望,自觉地为应对危机贡献力量;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团结广大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第三我们要迎头赶上,勇于挑战。挑战总是与机会并存,危机固然意味着挑战,但也必然隐含某种进取的机会。环顾古今中外,我们会发现,每一次危机的出现和解决其实都是成就英雄人物的机遇。直面挑战,挺身而出,化挑战为机遇,方显英雄本色锐意进取。第四我们要敢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出路。作为学生党员只有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领导群众创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让我们在全球危机下更具实力,更有竞争力。
2023-09-04 07:56:351

如何进一步加强“三新”统计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计工作要与时俱进。从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来说,就是要适应国家经济工作发展的需要,统计工作在整个经济决策过程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整个统计工作有什么影响,必须要明确。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统计工作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便于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把握形势、科学决策。分析形势要深入透彻,要看到经济发展所关联的各个方面,密切注视经济变化情况,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要紧紧围绕当前的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把问题讲透,把原因说清,把计划提明,迅速向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真实反映目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便于领导掌握情况,把握发展大局。二、实事求是,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工作要千方百计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势,要看一看我们的思想观念是否在不断创新,是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要以对统计事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努力搞准统计数据,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三、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开拓创新首先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树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当前统计工作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这种新形势之下如何搞好统计工作,我们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需要不断地学习,要以扎实的学习为基础,去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事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2023-09-04 07:56:551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金融危机)

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这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理论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却很容易产生误导和偏差。这也是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国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货币手段来干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屡屡收效甚微和近乎失灵,最终都不得不以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完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不一样,照本宣科的结果,不仅说明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陷入迷茫和争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对于这一点的感性认识,在国际油价近年来处于高价位运行,并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对中国经济宏观形势的影响就看得十分明显。 中国如果完全放开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很容易得出将使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2至3个百分点的结论,现实的反应也会很快体现出来,那么自然就是一种通货膨胀的态势,远远不是如今有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通缩阴影。所以说,中国的物价指数并非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区域状况的严重不均衡,统计数字的误差就将放大到失真的程度。 中国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不存在经济发展拐点和通缩的问题。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即使一时的有可能出现的通缩情形,也是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水、电、油等)的政府管制所掩盖下出现的问题,并非投资下降所导致。中国在宏观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所谓的?论,虽难以理喻但却不难理解。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的政府严格管制,使得这些特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十分缓慢,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产生作用,依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方式,所以才会出现非供求关系真实状况反映下的“油荒”,煤电油运的瓶颈。 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分析十分谨密与客观,从局部和细节问题的解决上,方法和措施也是十分到位,但对于宏观经济态势的把握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改革的全局观在现实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缺少经验和深刻理解,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缺少底气和科学的指导。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一种局部和细节的经济关系调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的均衡发展,需要的是统筹兼顾。油价的上涨,消费者自然不会满意,但炼油企业亏损四百多亿难道就是合理的吗?方方面面都不满意,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的现实反映,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宏观调控看到和抓住这一点,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加快,力度不加大,行政管理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现状就无法改变,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经济学家们一方面不希望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担心市场经济发展的失控,需要依赖政府的管制。就经济说经济,割裂了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和影响。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民族崛起和实现强国梦,那么在宏观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过程中,完全西化就是十分不足取的,一定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世界的发展,向全球化和不断的加深加大社会分工的方向演变,中国一方面要在世界大分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位置,同时,国内的分工和细化也要同步进行。要同时发挥宏观与微观两个积极性,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的各自优越性,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健康。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也不能割裂开来进行。
2023-09-04 07:57:031

当前的就业形势?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受其影响全国及我市就业形势严峻。但在国家和我市出台的系列刺激措施作用下,4月份以来就业需求稳中有升,全年就业形势呈现先抑后扬态势。2010年,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和我市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有利于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考虑到劳动力需求形势仍不乐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等问题,明年全市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总体好于今年。一、2009年北京市就业形势总体特点(一)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出台的就业促进政策综述去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为应对危机,国家及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逐一公布。同时,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中,公布20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举措。在国内外失业率普遍上升就业压力增大背景下,我市密集出台了“六个一”、“新六条”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十五条”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为企业“降压减负”,采取放假怠工、缩短工时、减薪等方式减轻减员压力,提高岗位补贴、社保补贴,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提高职业技能。提供研究助理、村官、社区岗位等就业机会,解决大学生就业。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将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向农村延伸,扩大农民转移就业。(二)2009年就业形势分析在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的作用下,伴随经济形势的逐步复苏,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就业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今年以来,在国家和北京市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作用下,北京市经济于今年年初触底反弹并逐步复苏,各季增长率分别为6.1%、9.4%、12.8%,预计全年增长接近10%。经济形势趋缓必然会对就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各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环比增长由2008年二季度的2%逐季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1.5%,二季度开始小幅反弹,三季度增长达到1.2%。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自5月份以来持续下降,到9月底达到1.77%,是200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预计全年控制在1.82%以内,低于年初2.5%的控制目标。2、各行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经历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格局的演变过程,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继续延续这种态势,1-9月,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分别为0.95︰25.4︰73.65和2.4︰22.12︰75.48。但从产业内部看,各行业增加值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不同特征。金融、科技研发、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增加值增长的同时,对就业的需求也在增加;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服务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在没有增加就业的情况下实现了增加值增长;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行业实现增加值为负或为零,但就业人员保持增长。进一步分析各行业的结构偏离度,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的负向偏离明显,交通运输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正向偏离明显。与2008年底相比,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行业偏离度的下降更为明显,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行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就业的贡献在明显减少。行业自身特征、外部环境变化及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偏离方向及程度。3、区县就业增减分布不均衡。近年来,按照建设四类功能区的要求,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各区县就业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以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来衡量,今年1-9月,总部要素集聚特征明显、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区县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以及经济增长恢复较快、人口管理较好的区县如顺义区,其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而产业转型地区如房山、门头沟及转移就业压力较大的生态涵养区,登记失业率高于全市水平。从各区县自身登记失业率的变化来看,同比下降的区县有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顺义、丰台、通州、门头沟、平谷、密云,同比提高的区县有房山、怀柔、延庆。4、国有和集体经济就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就业明显上升。今年,我市国有和集体经济就业有所下降,而非公有经济就业明显上升。1-9月,我市国有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总数分别为184万人、14.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2553人,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为37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近4.2万人。表明今年我市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对非公有经济作用比较明显。二、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劳动力需求形势仍不容乐观伴随劳动力供给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形势不容乐观。以全市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来衡量,2009年前两个季度行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呈明显普遍下降态势,第三季度各行业普遍下降态势虽然得到有效扼制,但部分行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仍延续大幅下降态势。其中,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94.9、98.9、92.9、114.6,同比分别下降了27.2、1.4、25.1、35.9个百分点,说明劳动力需求增长乏力的现实仍未有明显改变。(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延续一贯的正偏离态势,表明它的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较大。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由2004年之前的正值开始呈现负偏离态势,并且绝对值呈逐步增大趋势,反映出自2004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正逐渐增强。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2000年以来持续为负,但绝对值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了近年来北京市在发展高端服务业、提高附加值和增强竞争力的同时,创造的就业机会明显减少,而对于吸纳就业较多的低端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三)产业布局调整导致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空间布局呈现明显差异近年来,伴随北京市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城市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的空间布局呈现明显差异。一方面,居住人口有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并且居住人口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一直在缓慢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向核心区和拓展区的高度集聚,大量非本区居住的就业人口快速涌入,造成城区就业密度迅速上升。这种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的现实,不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增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难度等。(四)体制落后及相关政策缺失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北京市自2003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一直保持在20万左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诸多,如经济周期波动、就业观念有待改变等,但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体制可能是其根本原因。无论是招生人数、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等都缺乏长远规划,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另外,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备、创业环境亟待完善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五)就业培训“重量轻质”,影响培训效果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不断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如推出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国家“阳光工程”以及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等。但是,各项就业培训服务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此类培训服务依旧“重量轻质”,订单式、高端技能式和长期辅导式的培训比较缺乏。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根据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培训,以增强就业培训的实用性和层次性。三、2010年北京市就业形势判断基于对2010年我市就业所面临的环境分析,综合判断,2010年北京市就业形势总体会好于今年,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全国及北京市经济保持稳定回升态势,为就业形势好转创造了良好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作为滞后指标的就业数据也呈现出向好的态势,据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有望实现3.1%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国内情况看,预计明年我国经济重心逐步由保增长向稳增长、调结构方向转移,继续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基调,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产业结构,推进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逐步稳定政府投资规模,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能力,推动经济由政策性推动向内生性增长的转变。从我市情况看,根据我市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产业发展和需求支撑的分析,2010年我市经济整体将处于复苏期的中期,预计2010年北京市经济增长保持在10%左右。(二)全国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尽管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影响我国就业增长的掣肘不少,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据预测,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劳动力供给约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需缺口达1000万左右。二是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初级劳动力过剩和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并存。三是大量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因其自身技能素质不适应岗位需求,导致再就业以及转移就业目标难以实现。四是本轮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滞后影响仍将持续,我国外需环境改善仍有待时日,部分行业企业经营难度较大,对劳动力需求增长乏力。(三)首都就业形势仍面临总量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局面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全市劳动力供给规模仍将持续扩大,这主要源于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国际人才和海外留学生的吸引、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扩大、城市化推进中外来人口、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增大等因素。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近几年,北京市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弹性,特别是在一系列保民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作用明显,但有效需求增速明显落后于供给增速。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行业特别是对吸纳就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而明年,在全国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资金成本提高,水价、电价等生产成本提高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也必然会影响到就业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北京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发展高端产业所需要的高端研发、商务、金融人才以及技能工人明显缺乏,部分企业、社区“有岗无人”与大学生就业困难并存。在当前自主创业环境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报酬缺乏吸引力,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创业配套政策等未达适龄劳动力期望水平,很多人选择自愿失业,这既增加了未来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四、政策建议(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我市经济步入持续上升通道,种种迹象表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将是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促进第二产业升级以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鼓励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继续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空间,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加快多中心的产业布局,实现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的良性发展。(二)加强政策创新,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大创业专家指导队伍与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设立大学生创业资助标准,对大学生创业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实现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三)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导作用。通过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增强对中小企业生产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岗位、新招用大学毕业生及农村劳动力等给予资金奖励,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导作用。(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就业与缓解失业的作用,建立服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三大重点群体的就业长效机制,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加强基层服务力量,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创新服务手段等,以满足城乡劳动力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
2023-09-04 07:57:141

求3000字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一篇,急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择综述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 (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2023-09-04 07:57:251

政策和形势是一个意思吗?

政策的释义是:释义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根据和准则。形式的释义是: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综上,形势与政策并不是一个意思
2023-09-04 07:57:332

如何判断经济形势,未来经济形势怎么样?

国家的经济看GDP,各个城市的GDP,现在大城市在逐渐饱和,想要使经济更好,就得走下三四线城市。
2023-09-04 07:57:483

我国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学业职业事业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大学生遇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人才发展、培养、成长机遇。一是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逐步完善,政策性障碍正在消除;三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大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2)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还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总之,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脚踏实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2023-09-04 07:58:121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如何做

  1、正确认识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  文章指出,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形势,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是什么?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是什么?文章指出,增长速度换挡,这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式转变,这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经济结构调整,这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增长动力转换,这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文章强调,新常态、新趋势、新思维。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  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我们该怎么办?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到“稳”字当头,“进”得其法,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提质增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种挑战因素和风险考验相互交织,如果心态不稳、定力不足,就会被“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乱了方寸。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清醒认识增速换挡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才能看大局、谋大势,主动适应增速换挡、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形势。  3、把发展经济的功夫下在固本培元上  该把发展经济的功夫下在哪里?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在巩固基础、增强底气上,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  文章指出,这一判断对于做好今后各项经济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是一国经济的基本细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功夫必须放在固本培元上,放在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上。  文章同时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的三个要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财税体制改革要给力;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4、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  文章指出,这对于当下一些领导干部出现的信心不足、难字当头、消极懈怠、不思作为的现象可谓“对症施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需要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  如何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文章指出,首要一点是认识新常态,提高政策质量、精准度和可操作性。眼下尤其要在稳增长上谋实招、在转方式上求实效、在惠民生上办实事。  文章还强调,改革是经济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密码”,改革呼唤“三严三实”的实干家。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三严三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  5、念好“稳、进、变”三字诀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部署经济工作时反复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文章指出,这抓住了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机遇,唯有念好“稳”、“进”、“变”的“三字诀”,才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文章强调,实现“稳”和“进”,关键在于“变”,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多出新招、实招、硬招,突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奋力闯出新路子、开拓新境界。
2023-09-04 07:5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