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企业价值链及商业模式怎么解释?

2023-09-14 21:16:49
共2条回复
蓓蓓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一,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

  1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方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聚合体。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及其进行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以及活动自身的主要经济状况。

  二、价值链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

  1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

  2 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戒烟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 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

马老四

  1. 企业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
  2. 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类活动,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共计九项一般的活动类型。基本活动是那些涉及到产品实物形态的生产、营销和向买方的支付,以及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等。
  3. 辅助活动指的是那些对企业基本活动有辅助作用的投入和基础设施。
  4. 商业模式,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MBA、EMBA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商业模式”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
  5. 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相关推荐

价值链包括哪些内容

价值链包括的内容是: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五种基本活动的内容:1、进货后勤。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接收、储存和分配关联的各种活动。例如,人货、仓储、存货控制等。2、生产经营。将各种投入品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各种活动。例如,机械加工,组装,测试包装等。3、发货后勤。产品集中、储存以及配送最终产品的活动,如产品库存、搬运、送货等。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服务,外部后勤则更多地涉及引导顾客消费。4、市场营销。提供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引导买方进行购买的各种活动。例如,营销管理、广告宣传、销售渠道选择以及定价和促销等。5、服务。向顾客提供能使产品保值增值的各种服务。例如,安装、维修、使用培训、零部件供应、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等。四种辅助活动的内容:1、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常规管理系统和管理活动。如计划、财务、会计、组织机构、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等管理行为。2、采购。是指购买各种投入的活动,包括了所有与供销商有关的活动。3、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关注的是人员的招聘、培训、开发和员工评价以及制定工资、福利等各种活动。4、技术开发。包括技术诀窍或技术成分、工艺设备、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和研究、办公自动化等。
2023-09-04 16:58:141

什么是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
2023-09-04 16:58:385

什么是价值链?(急急急)

价值链(value chain)是由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85年所提出,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指出若一企业要发展其独特竞争优势,或是为股东创造更高附加价值,策略即是将企业的经营模式(流程)解构成一系列的价值创造过程,而此价值流程的连结即是价值链。根据研究许多企业后,波特指出一般企业的共通价值链如图一所示,主要分成的分别为主要活动(Primary Activities)与支援活动(Support Activities)两类。主要活动为一企业主要的生产与销售程序,包括进货运筹(Inbound Logistics)、制造营运(Operations)、出货运筹(Outbound Logistics)、市场行销(Marketing and Sales)与售后服务(Service)等,如下所述[1]: Inbound Logistics: the receiving and warehousing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to manufacturing as they are required. Operations: the processes of trforming inputs into finish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Outbound Logistics: the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of finished goods. Marketing & Sal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ustomer needs and the generation of sales. Service: the support of customers after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are sold to them. 支援活动可视为一企业支援主要营运活动的其他企业运作环节,或是所谓的共同运作环节,包括企业基础建设(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rm)、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技术发展(Technology development)与采购(Procurement)等,分述如下[1]: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rm: anizational structure, control systems, pany culture, 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mployee recruiting, hiring,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pens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value-creating activities. Procurement: purchasing inputs such as materials, supplies, and equipment. 一般而言,企业的价值链与企业竞争策略规划息息相关,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分析,欲达到价值创造的最大,不外采用成本优势(Cost advantage)与差异化(Differentiation)两大策略,其中成本优势其实就是在每一价值链环节中,尽可能降低成本,而差异化当然就是达到比竞争者更佳的效能,而目的当然是增加获利。换句话说,此两策略即是提升所谓的获利-成本比。此外,如何提升获利-成本比,或是如何在每一价值链环节中,获取最高的绩效,波特也针对相关议题进行不同面向的考量,如表一所示。当然,如果以总体与个体竞争角度来看待两大策略,其实此两大策略考量因素均隶属于企业竞争分析,特别是波特五力分析中的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分析,亦即如何经由企业自身的运作(成本优势),与优于竞争者竞争优势(差异化),进而取得价值的最高与成本的最低等。 价值链、价值系统与产业链 上述价值链的考量是站在个别企业的角度。如果将不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节连结起来,即成为所谓的价值系统(value system),例如参考文献[1]即提出如图二的价值系统,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通路价值链与消费者价值链等。此外,如果以产业链(industry chain)观点来看待价值链与价值系统,其实产业链结构”约略等同于”价值系统,亦即产业链即是由微笑曲线最左端到最右端的整体产业环节。此外,价值链概念对于产业链的了解与分析提供重要意义,因为价值链的思考给予了企业对于其所属产业链的整体面貌一个具体的思考方向,因此企业整体运作模式均可一一与产业活动建立起来。最后,微笑曲线亦可视为某类的价值系统,因为微笑曲线的纵轴就是附加价值,而价值系统的隐藏含意也是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最后归纳如下: 整体产业分析:PEST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定位,产业链分析,价值系统分析,微笑曲线分析。 个体企业分析: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分析,BCG矩阵分析,GE矩阵分析,SWOT分析。 有了上述整体考量后,前述所论种种策略分析方式均可整合起来,往后我们再以一案例,说明如何结合上述种种策略分析方法。(2842字),参考: 64.233.183.104/search?q=cache:rCHF8g0Z7xUJ:cd.stic/techroom/ *** ysis/pat_A030+%E5%83%B9%E5%80%BC%E9%8F%88&hl=zh-TW&gl=uk&ct=clnk&cd=1,
2023-09-04 16:58:551

价值链的基础活动包括

价值链的基础活动包括内部后勤、市场营销、生产过程、销售服务基本活动也被叫做主要活动,指的是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分为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营销和服务五种活动。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系列的投入、转化和输出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可能产生相对于最终产品的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企业价值链辅助价值活动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种类。如同基本价值活动一样,对于特定行业而言,辅助价值活动可以划分为许多各不相同的具体价值活动。例如,在技术开发这一价值活动中,可能包括零部件设计、现场测 试、工艺和工艺设计以及技术选择等。价值链概念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于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的概念,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2023-09-04 16:59:031

什么是价值链?

1、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2、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于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的概念,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有一定的共通之处。3、之后,寇伽特(Kogut)也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的观点比波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2001年,格里芬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与产业联系问题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4、全球价值链概念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5、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6、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7、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对收益、国际分工以及经营战略具有重大作用。8、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扩展资料:1、微软及其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个人电脑桌面——许多商业软件都是为此开发的核心,经常被看作驱动了一条价值链(value chain)的公司和产品的典型。2、企业在为个人电脑购买软件时,花在附加软件的支出远远超过基本操作系统的支出,而操作系统是运行这些附加软件的事实上的标准。其他公司必须符合Windows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微软控制了一条价值链。3、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这条独特的价值链在1998年价值达到3830亿美元。而微软在这条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即153亿美元。4、如果一家公司通过开发产品或服务、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平台而创造出一条价值链,相比于试图独自提供整条价值链的公司,更有可能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2023-09-04 16:59:311

名词解释:价值链

1、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Corn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的这种关系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的价值链体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界定,称之为产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 等等2、内容太多,没有全部放上来,请自己看下面的参考资料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2023-09-04 16:59:542

价值链是什么意思(价值链是指)

1.含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 2.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 3.优势: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 4.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5.作用: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和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 6.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7.价值链对收益、国际分工以及经营战略具有重大作用。
2023-09-04 17:00:021

什么是价值链?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2023-09-04 17:00:101

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有什么区别?谢谢!

分类: 商业/理财 >> 创业投资 问题描述: 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有什么区别?谢谢! 解析: 企业价值链就是制造商与其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制造商,必须把产品原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看做一条价值链,并对整条价值链实施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使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并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不同产品,不同价值链,所以,不同产业,也有不同的价值链。相同行业的企业也许可以有相同的价值链,但不同行业的企业,他们的产业价值链必不相等。 更具体的说,产业价值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它有五个基本活动,(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出货后勤,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还有四种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活动组成。
2023-09-04 17:00:181

【价值链分析方法】 什么是价值链原理

价值链分析方法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 黄学平/ 张龄方 〖简介〗 价值链(Value Chain)的名称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 (Michacl E〃 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中提出来的。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战略分析框架,15年来不断发展创新并被 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门领域广泛融入和吸收。 近年来,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运用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市场与行业研究,帮助一些国际 公司进行了多项产品链的研究项目,为其即将在国内展开的大规模投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决 策依据。 本文简要地介绍价值链的理论,并结合实际调研的进行情况,对行业价值链在行业研 究中的应用作了适当总结。介绍了进行行业价值链调研的主要思路、过程和方法,以及如何 在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为企业确定能够争取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 价值链与行业价值链 价值链(Value Chain)的名称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 特(Michacl E· 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中提出来的。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战略分析框架,15年 来不断发展创新并被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门领域广泛融入和吸收。 价值链是企业为客户等利益集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 在价值链中,价值的概念对顾客而言,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对厂家而言指产品能 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特性,其数量表现就是顾客支付的价款。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客户、职员等利益集团创造价值,企 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 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称之为“增值作业”,其总和即构 成企业的价值链,一个企业也可以说是这各种活动的集合。 企业从事价值链活动,一方面创造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另一方面 也需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在于尽量增加顾 客对产品或劳务所愿支付的价格与价值链活动所耗成本间的差距(即利润),一 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作业的组合(图一)。 图一所示的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包括价值作业和利润,企业的价值作业是 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作业,如图所示,它可分为基础 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价值链分析方法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辅 助 活 动 基 本 活 动 图一 基本价值链(单个企业的价值链) 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 在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中,一个价值链活动与其它价值链活动彼此间的关系称为联结(Linkages),这种联结除了企业内部的关系外,也包括与供应商(上游)、客户(下游)间的垂直联结(Vertical Linkages):行业价值链。(图二) 行业价值链是指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直到产品报废的整个链环(其基本形式见图二)。某一企业可能处于行业价值链的某一环、某几个环,也有跨越整个行业链环的。(图三) 事实上,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图三) 图二 行业价值链 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 B企业 C企业 D企业 A企业 E企业 F企业 G企业 H企业 图二 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上的位置(人造板行业价值链) 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 图三 价值链的层次 赛立信市场研究公司 进行价值链分析的意义 价值链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主要有可以有两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和歧异性或称差异化。与企业寻求获取竞争优势的产业活动范围相结合,可以引导出企业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的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Overall Cost Leadership)、标歧立异(Differentiation)以及目标聚集(Focus)。(图四) 竞争优势 广景目标 产业活 动范围 狭景目标 uf0d8 实行成本领先的企业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成为产业中低成本的供应 者。这种战略一般建立在规模效益的基础之上,通过降你产品成本取得 高于同业一般水平的收益,并能使商品以价廉为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 额。在国内的知名企业中,格兰仕可谓实行这种战略的典范。 uf0d8 在标歧立异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力求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 内独树一帜。客户在不同的时期所关注的内容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企业 也相应提出自己与其它产业参与者相比的独特之处,如当国内商品经济 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消费者最关心产品的质量,厂家就提出“容声冰箱,质量取胜”,当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者开始关注服务时,企业就提出了 “XX星级服务”等。歧异优势有助于企业以高出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 出售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的歧异性为客户所认可的话。 uf0d8 实行聚集战略的企业选择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地使其战略 为他们服务,通过为其目标市场进行战略优化,致力寻求其目标市场上 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实行着这种战 略,如只做微波炉时的格兰仕、“格力只做空调”等。 竞争战略的深层含义在于:竞争优势是任何竞争战略的核心所在,而要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在所有影响企业成本及差异性的方面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是在战略的层面上进行的。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明了地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和自身优劣势所在,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 企业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有两种主要方法: 一是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战略成本驱动因素,它是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例的价值活动(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利用模式、经验与技术、产品结构、自0000主政策等); 另一种是重构企业价值链,重新设计企业的主要价值链活动,采用有所不同、效率更高的方式来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同样,企业的任何一种价值活动都是经营歧异性的一个潜在来源。企业通过进行与其它企业不同的价值活动或是构造与其它企业不同的价值链来取得歧异优势,在企业的价值活动中增进独特性同样要求企业能够控制各种独特性驱动因素(时间性、政策选择、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联系、学习和模仿、一体化程度、规模等)。当然,真正重要的是,创造的价值得到买方的认同是企业所有活动的最终判断标准,企业的经营歧异战略必须为买方所认同。另外经营歧异必须同时控制实现歧异经营的成本,以便将经营歧异性转化为显著的效益。 在一个行业里,企业的价值链总是千差万别的,企业的价值链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比较揭示了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既分离又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活动及影响这些活动的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考虑尽量消除不增值的作业,加强能够增强企业歧异化的作业,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 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进行成本动因分析,跳出了传统成本分析中传统成本分析中以狭隘的会计科目、产量等少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代之以更宽广,与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成本,了解成本,克服了传统的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开始得太迟(从材料采购开始),结束得太早(止于销售),忽视上下游价值链的缺点。在提升企业的价值方面,它要求不仅要抓信产品、销售等价值链来分析如何提升企业价值,还要求开阔思路,从增强、扩展、重构和再造价值链方面来分析研究,使企业的价值获得提升。 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使特定企业明了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寻求以整合(前向和后向整合)或称一体化(Integrate)方式降低成本的途径。可以利用行业价值链来消除不增值作业。寻求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可能性。探索利用行业价值链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歧异性,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模拟和分析,还能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帮助管理当局凭以客观评价自己在竞争中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 价值链分析在行业研究当中的运用实例 以下我们以一实例详细介绍价值链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由于该项研究主要目的是为某客户即将进行的投资活动确定战略方针,我们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首先挖掘出国内人造板行业存在的行业价值链,描述国内人造板行业价值链的一般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各个价值链的结构、影响行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所有战略成本动因和歧异动因及其影响程度等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调研分析的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对国内人造板行业及与其关联程度较高的家具行业、复合地板生产行业、装饰/装修/建筑待业进行分析,确定了人造板生产行业的三条主要的价值链: 1 2 3有资料表明,生产企业85%以上的成本实际上在它们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约束成本),传统的生产成本管理所能控制的只是剩余的不足15%的部分,建在广州的工厂的人力成本要远远高出建在某个山区小城的工厂,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另一方面,或许建在山区的企业靠近原材料产地,原材料出产丰富,则其采购成本(包括材料成本、运输费用等,即图一中所列“内部后勤”价值作业)将远低于广州的企业,可以想象的是,为了把产品销售到市场上去,山区企业又要花上更多的销售成本(“外部后勤”)。 上面只是地理位置对于企业价值作业影响的一方面,再比方说,企业地位的不同也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层面上的方针政策,在企业未取得市场优势地位的条件下,指望其在本行业的技术进步方面进行大的投入,作出大的贡献是不现实的,你无法指望一个中型的生产企业作出在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大的投入的决策,因为它并不能充分享受由此(如果成功)带来的市场好处,而做出或不做出这种政策决策最直接的影响企业价值作业的进行方式。 其它所有的各类战略成本驱动因素和独特性驱动因素都对企业的价值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进行本次价值链调研,就是要在深入了解国内人造板行业价值链的基础上,充分权衡其中的利弊,以求得最佳的投资方案。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们选取了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以及与客户未来投资要求相接近的企业作为样本,对其企业的价值链结构进行考察,为了考察整合对于价值链结构的影响,选取的企业既有在行业价值链中某一个环节上的企 业,也有跨越好几个价值链环节的企业和纵跨整个行业价值链的企业,各环节的企业存在上下游业务关系。这些企业以三资企业占多数。 由于市场调研公司不可能取得国内相关企业内部的详细资料,而且现行的会计制度也所执行的核算口径与进行价值链调研的要求是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调研的进行并不是完全按照图一所示的分解方法来将企业分解成相关的价值活动的,而是根据调研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制定调研方法和调查提纲。 调查提纲是按照以价值链分析要求来分解行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思路设计的,即先将收入分解为毛利润和成本,然后将成本按其驱动因素不同分解为材料、活劳动、设备、能源等部分;将毛利润分解为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利息、所得税税金、纯利润等。此处的税金及附加与通常会计中所核算的不同,它包括了会计核算中以管理费用核的部分(三项税金)。对主营业务以外收支的情况不作考虑。具体描述行业总和的价值链时,毛利润部分分为经营费用(销售及管理)、税金及附加、净利润三部分。 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本行业的特点,该次行业价值链分析的最后一环是消费者(用户)环节,对最终产品到达用户手中后使用和保修、报废等情况不作考虑。 另外由于国内增值税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即以不含增值税税额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消除增值税对成本、利润价格的影响。增值税应纳税款在采购时不计入采购成本,在销售时也不计入企业的收入,可以说完全处于企业的价值链运转流程之外,不对企业的成本、价格、利润等产生影响。由于增值税不是一个带来成本差异性或经营歧异性,并且目前也不是一个可以用来为企业争取竞争优势的因素,调研和分析过程中剔除了增值税的因素。 通过调研,我们描述出了与人造板行业相关的数条价值链(如图二),分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整合程度等对相关企业的价值链进行了对比,深入考察了造成其价值链差异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有一些经过考察得到的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观念显然是相背的,如在目前条件下,企业和自动化程度过高反而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即使是对于人造板这样的工业中间产品,它的生产企业的规模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企业对自产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反而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的竞争也可能比不上“大而全”等等。 同样,对价值链的考察也证明了一些事先进行规划时的设想,比方说,考察人造板行业的行业价值链可以发现。固定成本(指企业在机器和厂房设备等方面的开支)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如果新企业建立的地点适当的话,适当地提高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的总成本的目的。试比较以下的投资方案: 投资方案A:设备厂房总投资人民币5亿元,达到一定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进口设备),进行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只需80名生产工人,以25年折旧期计算,则每年应计提折旧(设备厂房成本)2,000万元人民币,工人工资以1000元/人/月计算,则全年应支付工人工资96万元,两项合计为每年2,096万元人民币。 投资方案B:设备厂房总投资人民币3亿元,达到相应生产规模,采用一般的生产设备(国产设备),进行自动化程度一般的生产,需300名生产工人,以25年折旧期计算,则每年应计提折旧(设备厂房成本)1,200万元人民币,工人工资以1000元/人/月计算,则全年应支付工人工资360万元,两项合计为每年1,560万元人民币。 从比较中不难看出,方案B降低了生产自动化程度,适当提高了人工成本,反而降低了生产的总成本。这是因为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价格低廉造成的特例。 在对人造板以及相关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结合所推荐建立的价值链结构(企业),为客户建议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争取竞争优势也成为了本次调研报告报提出的建议的一部分。 图二 从人造板到饰面板的行业价值链 (消费者每支付100元人民币装修费用的价值链组成情况;单位:人民币元) 价值链应用的发展 价值链理论一直在发展和创新,在价值链提出后,又有学者提出了价值星系和功能链,生命链等新的理论,但其分析方法与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即把企业作为一个与上下游紧密联系的单位,放入整个产业链中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价值链理论系统化的提出,也促使了诸如战略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等新的管理科学的出现。 目前一般认为,在产业竞争中,重要的是控制价值链上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是先进的技术、专利、保密的配方、独有的营销渠道,而且它也是阴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行业的最有力的武器)从而取得超额利润(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失去的结果是只能进行层次较低的价格战或为他人作嫁衣裳,如彩电企业未能控制彩管生产,计算机生产企业未能掌握核心技术等,目前国内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行业如彩电生产业等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改变这样的现状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采取了某些行动。但由于国内市场发展不成熟,目前,在绝大多数行业,任何一家企业进行这类技术研究工作都不一定能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市场好处,这使国内某些行业的整合变得十分必要,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活动将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价值链也可以用来分析跨国企业在全球的战略分工结构。当前跨国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占有优势,(这一环节或许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可口可乐的糖浆”)而将非战略环节分散到全球最适当的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控制已由控制制造业转向控制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安排中仍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2023-09-04 17:00:371

什么是价值链

问题一:什么是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u30fb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 《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 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 *** 。”〔1〕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 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 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波 特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方法,即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这些活动本身及活动相互之间 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同时,波特指出企业价值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于由供 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企业的价值链也是动态变化的,它反映了企业的历史穿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方式。 自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以后,国内外学者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达拉加(V.Govindaraj an)、海尼斯(Peter. Hines)、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尔克拉(John J. Sviok la)、迟晓英和宣国良等,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 的研究,重点放在技术发展对价值链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因特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影响 ,从而提出了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的概念。但是,无论价值链的 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其本质不变,即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 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此外,价值链的分析方法 很快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专门的价值链管理思想,国内外也出现了不少的 相关文献。 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 业为主导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围绕服务 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 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就构成了产业链 问题二:什么是企业的价值链 从企业的角度看,价值链由两种价值活动构成,即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物料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些活动与产品的实体流转直接相关。辅助价值活动是指基础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和采购管理等。从行业的角度看,价值链包括与供应商、销售渠道价值链之间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涉及到各个独立的企业。 价值链分析是企业现代管理的工具,它站在企业和行业角度,分析何处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同时更好保持企业与供应商及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关系。由于价值链分析的视角不同,其分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分解为单独的作业,区分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探索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行业价值链分析是指企业应突破自身的价值链分析,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考虑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是指通过对竞争对手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竞争对手产品的成本水平,确定成本目标与定价策略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相适应,以争取成本优势。 问题三:什么是企业价值链? 一、价值链是指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符合特定模式的活动。或者说,价值链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环节或链条,价值链中的每项活偿都增加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根据其对企业经营价值的影响分成若干个小的活动。他们被称为“价值活动”。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是由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所愿意支付价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企业之所以盈利,是因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企业从事该价值活动所支付的成本。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就必须做到,要么以更低的成本从是价值创造活动,要么从事的经营活动会导致差异性的结果,或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从价值的提高中取得更多的盈利。 价值链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个微观角度,称为企业价值链;一个是宏观角度,称为系统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类活动,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共计九项一般的活动类型。基本活动是那些涉及到产品实物形态的生产、营销和向买方的支付,以及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指的是那些对企业基本活动有辅助作用的投入和基础设施。 企业价值链 任何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之间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个价值活动都会对其他的相联系的价值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可能是成本上的影响,也可能是在价值效果上的影响。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系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化选择的问题。例如,一项设计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很高的产品往往会导致售后服务成本的降低。企业对此应该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自己的经营战略进行优化选择,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任何价值链中价值活动之间还具有相互协调的关系。例如,企业能够向客户按时准确交货一定要依赖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企业外部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的良好工作。良好的协调体系可以使企业向客户按时准确交货而不需要占压资金,保持很高的存货比例。 系统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又包括在系统价值链中。 供应商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 渠道价值链 购买者价值链 -------------------------------------------------------------------------------- 上游价值活动 企业价值活动 下游价值活动 价值链体系包括供应商的价值链,因为供应商向企业价值链提供投入要素,企业的产品通常经过一系列系统价值链渠道一直送到最终的购买者。最后,产品又变成购买者价值链中的一个投入要素,购买者利用该投入来从事购买者的价值活动。 企业通过优化组合和有效协调企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竞争优势。例如,一家糖果场可以要求其供应商以液体而不是固体的形式供应巧克力,这样可以缩短糖果的加工过程和节省成本。 系统价值链上的协调关系如果能处理的好,其意义远远大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或订单的处理,因为系统价值链中的每个企业都能够通过彼此的良好合作取得实际的益处。 问题四:什么是企业的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问题五:什么是价值链?如何优化价值链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u30fb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 *** 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 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问题六:价值链分析方法的什么是价值链中节点 要协调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关系,就必须对价值链中企业之间的有关信息进行共享和沟通,从而使价值链中的企业全面快速了解和掌握价值链中其他联盟企业所发生的有关作业,并对这些作业从“价值”的角度重新进行串联,有效地安排作业。而协调的过程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是否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将最终导致资金的流向。如果信息不对称,价值链中节点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流的关键点而配置资源、安排作业,产生额外的代理成本。然而,当价值链中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相关信息的交流时,核心企业会通过协调的方法,促使价值链中各企业不断提高有关作业的效率,实现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也强化价值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的竞争力(这需要核心企业对于合作企业有所承诺,如共享的信息只用于提高供应链的作业效率,而不是淘汰效率不高的伙伴企业及其作业等等)。现实的问题在于信息协同行为可能会泄漏企业的商业机密,另外,如果信息协同所要求的某些额外投资属于专属资产,还会增加价值链中联盟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些都使得价值链中的企业有可能对于协同沟通有关信息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实现公司间敏感信息互换的基础条件,就是在价值链中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而核心企业的信誉会直接影响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相互间的信任程度。价值链中各企业之间所共享的信息与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及其发展阶段有关。Tomkins (2001)在一定的框架下对价值链中公司之间的信息以及会计的作用进行了定位。他把与“建立诚信”有关的信息称作第一类信息,把与“掌握事项”有关的信息称作第二类信息。他认为,诚信建立在公司价值链中节点企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核心企业可以借助于第一类信息,获取第二类信息,并在节点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进而掌握、协调并控制价值链中企业所发生的有关作业,管理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司整个价值链的增值。Tomkins (2001)还认为与“掌握事项”有关的第二类信息能使企业“对协作的前景进行计划和决策”,特别能“对战略、投资和正在进行的运营做出经济评价”。因此,获取第二类信息,可以将价值链上的节点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掌握价值链中发生的相关作业,协调、管理和控制发生这些作业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节点企业之间的协作联盟,实现成本控制,增强价值链上所有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掌握事项”必须以“诚信”为前提。 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之间发生的作业种类繁多,控制作业的人差异明显(如投机型或理智型),使得节点企业之间可能发生的作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价值链中的联盟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购买的专属资产或通用资产不同、各企业的不确定性水平和经营环境不同,以及作业发生频率不同等特点都会直接影响节点企业资金往来的管理方法。Williamson(1985)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理解价值链中公司之间资金往来的管理。他认为,之所以需要管理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是出于防止某联盟公司的潜在投机行为,保护价值链中其他参与合作的节点企业利益的目的。另有研究表明,企业信誉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相互间的信任程度,因而在治理节点企业之间关系时,可以将企业信誉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去影响企业之间需要正式控制的水平(Dekker, 2000;Tomkins,2001;Van der Meer Kooistra and Vosselman,2000)。一般来说,价值链中有资金往来关系的企业数量越多,需要控制的问题也越多,合作者需要受到的保护也越多。而用诚信做保证的“第一类信息”,可以增加伙伴企业的信心,相信合作者互相......>>
2023-09-04 17:00:461

价值链的内容构成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方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聚合体。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及其进行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以及活动自身的主要经济状况。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比方说,如果多花一点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工序,少出次品,缩短加工时间。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例如,在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品本身相对简单,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较少需要广告营销,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与之相应,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效应的影响相对次要;而在许多工业机械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售后服务往往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2023-09-04 17:00:541

价值链分析步骤是什么

作业链也称价值链,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步骤为: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企业是一条由各项作业链接而成的作业链。企业作为作业链,其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产出又形成一定价值,并转移到下一个作业之中,依次转移,直至形成产成品并最终提供给外部顾客。因此,企业产品中包含了各项作业所形成并向顾客提供的价值。从价值形成过程看,价值链就是从货币和价值的角度所反映的作业链。价值链分析包括内部价值链分析和企业间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步骤如下:①、把价值链分解为与战略相关的作业、成本、收入和资产,并把它们分配到有价值的作业中。②、确定引起价值变动的各项作业,并根据这些作业,分析形成作业成本及其差异的原因。③、分析整个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核心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作业的相关性。④、利用分析结果,重新组合或改进价值链,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动因,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2023-09-04 17:01:081

价值链的含义是什么

1、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2、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对收益、国际分工以及经营战略具有重大作用。
2023-09-04 17:01:581

如何进行价值链分析

1、把整个价值链分解为与战略相关的作业、成本、收入和资产,并把它们分配到“有价值的作业”中;2、确定引起价值变动的各项作业,并根据这些作业,分析形成作业成本及其差异的原因;3、分析整个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核心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作业的相关性;4、利用分析结果,重新组合或改进价值链,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动因,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023-09-04 17:02:051

如何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价值链战略的本质,就是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这是百年企业的成功秘密。所谓价值链的组织者,不在于拥有全价值链,而是通过有效地组织起分工协作的各个环节,进而打通价值链,不断为最终用户创造及创新价值。打通价值链,则价值不断被创造。那么,如何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价值链经营,重要的是让涂料企业所在的价值链获得最优的通过能力。而这种最优的通过能力就会成为最优的价值链。因此,涂料企业在这个价值链中占有什么样的位势就变成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价值链战略,实际是涂料企业在六种模式中做出一个选择。这一方面是价值观的选择,即涂料企业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另一方面是事实上的选择,即涂料企业在现有的市场格局和经济环境中,有什么样的资源条件和机会,去完成某一种战略的构建。  讲到价值链战略的六种模式,我们首先要区分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价值链位势。一个产业价值链中有若干环节,有一些环节是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另外一些环节是参与者和被组织者,即一种是价值链的领导者,另一种是价值链的参与者。这是起点。现实中涂料企业在产业价值链当中,到底是领导者还是参与者。或者从未来发展来看,企涂料业想成为领导者还是想成为参与者,不同的选择其价值链战略的模式是不同的。所以,所谓价值链战略的模式,要分为这两种状态去讲解。你是领导者,有这几种战略的模式。你是参与者,有这两种战略的模式。如果想从参与者转成领导者,那就要进行价值链战略的重构。总而言之,这种价值链战略的模式,是跟涂料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势相关的,处于不同位势的企业用不同的模式。当然,模式的选择与资源状态也是相关的。  第二个概念,战略是动态的。这就意味着:战略是所有涂料企业都要不断考虑的问题,如何做战略升级以及如何做战略转型。  升级和转型是两个概念。升级指的是价值链经营的效率不断的去优化,不断的提高,价值链的价值不断的去被放大。  价值链升级方向有两个。一个是不断创新顾客的价值,这说到底是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的过程,最终都为了从商品到钱的惊险一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消费者才愿意去购买你的产品,成为你的价值链中的合作者。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不断围绕顾客价值提升进行创新。这是战略升级的最重要的一个方向,而且通常是价值链的领导者要去做到的。  如果涂料企业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容易被价值链抛弃,或被其他的优势的价值链击败。就像柯达和佳能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走向衰落,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够去创造顾客的价值。  价值链升级的另外一个方向是提高价值链的运营效率。价值链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就会面临效率是否最优化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不断的提高价值链的效率,以更高的效率提供同样的或者不同的价值,即创新顾客价值,那么这种效率最优者也能够获胜。  战略转型更多指的是从一个价值链的参与者转向一个价值链的领导者。原来你是加盟别人的价值链,或者说是价值链的一个被组织者,现在你要想办法成为组织者。被组织者通常面临的风险就是随时都有被别人抛弃的可能。除非按照价值链战略的模式去思考,不断地围绕价值链效率的提高做贡献,否则你很容易成为一个被抛弃者。另外,价值链参与者所获得的价值分配是少的,因为这种利益分配是由领导者去主导的。因此一些涂料企业如果想成为更好的涂料企业,就可以想办法从一个参与者转变成领导者。  这就是围绕价值链战略所构建的地图。即首先看明白涂料企业是领导者还是参与者,然后回答未来企业是想成为领导者,还是继续保留参与者地位,或者说涂料企业到底有什么资源条件,使得你成为领导者还是参与者。以此为前提构建价值链战略的模式,从中去做选择,然后,不断围绕顾客价值,提高整条价值链效率的方向去做战略升级,涂料企业才可能保持一个持续成长的状态。  涂料企业要在一个价值链中去选择战略,选择某一个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或者全部的环节。这是从价值链位势出发,到价值链模式的选择。不同涂料企业的价值追求不一样,资源状态不一样,可以制订不同的战略。而不同的战略,带来的经营结果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在农业这个行业里,中粮所构建的战略说明他要做价值链的领导者,北大荒农垦集团所构建的战略更大,是要在整条产业链发展,而中储粮、华粮集团和中农集团则选择做价值链的参与者,即只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从中我们看到,首先要描绘出这样的产业价值链,然后依据企业的追求、价值链位势的起点、资源能力的状态,做不同的价值链的选择。  韩国三星早年是给日本三洋做代工的,三洋从低端制造转移出来、往产业链的高端发展、谋求成为领导者的时候,就把低端尤其是小的黑白彩电的代工转移给了三星。三星是从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三星思考的事情是:如果我不能成为领导者,我就很难获得持续的发展,早晚有一天我就会被价值链抛弃,因为我是被组织者。所以三星就一直在积蓄力量,寻求机会,结果逮到了整个产业的关键环节,即在互联网经济和电子领域快速发展时期,从模拟向数字信号转移过程中,抓住了CDMA这个非常好的机会,获得了战略的转型,从参与者变为价值链的领导者,然后才走向品牌发展的道路。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现在从国家层面上面临的这种经济的转型,就是从产业的价值链参与者向领导者的转型,而对于企业而言只有顺应大势去做转型,才有可能获得持续成长。因此这种战略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完成这种转型,企业才能控制自身的风险,才有更多战略的空间,同时也会收获更多的价值。
2023-09-04 17:02:271

战略管理什么是价值链模型,价值链模型的作用有哪些

价值链(value chain)是一个商业体系,用来详细描述企业营运或功能行为的顺序。例如,下图用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描述了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因此,它们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合作的。只有完成了价值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产品或服务才是完整的。价值链可以用来描述多种情况,如把一件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即从生产商、发货人到批发商、另一个发货人,再到零售商店)。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拥有自己潜在的价值链(例如原材料供应商必须先购买到产品,然后对它进行提取、开采、再加工、精炼及销售),而且任何一个单独环节都可以同前面或后面的环节联合以便创造更多价值(即承担完成其他环节工作的任务)。如果一家公司完成了价值链中的所有步骤,那么它就实现了“大一统”。通过把产品进入市场各个环节分解成不同的步骤,可以形成不同价值链,而这些价值链实际上是用来描述同一个过程的。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人们可以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价值链。
2023-09-04 17:02:371

价值链分析法的思想内涵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加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各项活动,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也不同。对制造业来说,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每一活动都包括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质量保证活动三部分。企业内部某一个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是否降低了后续活动的成本、是否改善了后续活动的质量。价值链的含义可以概括为:第一,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如售后服务这项活动,如果企业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容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2023-09-04 17:02:451

简述价值链和价值网的区别

价值链是一个企业判定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竞争力优势的一项基本工具,价值链分析系统,将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划分成独立的经济活动,用来研究企业这些活动是什么并如何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在不同的行业,利润往往集中在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上,如:软饮料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浓缩生产;广告行业主要集中在媒介;计算机行业集中体现在微处理器;化工行业集中在生产环节;汽车制造业集中在金融服务、保险等下游行业,房地产、建筑行业体现在销售环节,因此控制好价值链的利润关键环节,成为众多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而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并且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直接效果是缩短接单及交货周期,降低原物料及成品库存,从而提高对市场的应变速度、增加销售量、提高产品及服务的品质,改善公司与顾客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供应链上流动的就是价值,通过供应链上资源的整合,实现价值在供应链各企业和环节的最有分配。供应链的核心就是价值链。
2023-09-04 17:03:031

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企业通过在价值链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价值链分析,需要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及高管团队具备相当水平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1来源编辑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2特点编辑价值链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其重点是价值活动分析。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是代表着顾客需求满足的实现。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它们是企业制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2.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种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3.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价值链除包括价值活动外,还包括利润,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4.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所使用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许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买方手中,企业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价值链都在影响企业的价值链。因此,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5.价值链的异质性。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在同一产业,不同的企业的价值链也不同,这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
2023-09-04 17:03:111

企业价值链与供销价值链的区别和联系

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上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这被称为供销价值链或价值让渡系统。 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链成员的共同努力。 答案补充 1)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联系   第一、供应链也是一条价值链。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经济活动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1]。从经济活动增值角度衡量其又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因此,供应链和价值链都是增值链,供应链也是一条价值链。   第二、价值链与供应链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通过自己的价值链影响买方的价值链,从而达到减少买方成本和提高买方效益的目的。所以,企业的价值活动的最终着眼点在于客户的价值链。而供应链是利用信息技术一体化,把触角延伸至客户的客户,直到最终用户。为的就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企业运做的中心,实时地获取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5]。   第三、供应链和价值链共同存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中,共同依赖于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共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共同经营和运作企业的业务流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 答案补充 区别供应链和价值链同处于企业的价值系统之中,在不同的位置(企业内和企业间)承担着相似的功能(协调和优化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因此价值链和供应链可以在价值系统中得到有效地整合[6]。广义的价值链系统可以理解为由内部价值链和供应链两部分组成,价值链可以决定供应链,供应链同样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企业间的竞争,既是价值链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间的竞争。 答案补充 1、供应链的涵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1]。其基本思想是要实现企业的总成本最优和满足客户需要。
2023-09-04 17:03:191

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区别和联系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对区域价值链的主导权提出了要求。若"一带一路"战略在经济上可行,中国将从嵌入欧美日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转换为自我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利用RCA指数、RGVCA指数和价值链位置指数等指标,从价值链转换的条件以及转换后的影响这两个角度,探讨这一可行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的互补性均强于竞争性,且中国占据了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具备主导区域价值链的条件。
2023-09-04 17:03:292

简述价值链模型,如何理解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支持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价值链(Value Chain)一词,他所提出的价值链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一系列连续完成、使原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的业务活动,一开始仅用于制造业中。波特将企业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发货、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和辅助活动(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而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正在逐步从低到高实现自己的信息化,这样的信息化也必然会渗透入企业价值链的从生产、管理到销售、决策的各个环节,给企业的价值链带来从未有过的整合与改进。 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人事、财务、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使得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辅助活动中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各项环节的信息得以充分开发利用,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得以提高,达到优化的目的。  (二)缩短企业内部价值链  增大利润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效率,优化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得各个环节的资源充分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整个价值链缩短了,并且利润空间加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生产,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与设计成本下降;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使得企业管理成本下降,仓储物流成本降低;供应链、客户管理系统,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动态、销售数据,有效地组织采购与销售,降低了采购成本与销售成本;企业决策过程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  (三)企业价值链更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价值链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信息技术加速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使得传统价值链得以改进,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部门内部信息渠道更为畅通,管理成本下降,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信息化使得企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产品设计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通过对信息的快速充分获取,可以确定企业最有利的交易伙伴,包括采购与销售;信息化对于生产过程、生产前后后勤活动都有所改进,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且减少了后勤活动中的浪费,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率;企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库,改进完善其售后服务。  所有这些都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应变能力增强,更加适应外部环境,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企业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正确的应对。  (四)延伸企业的外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有着互动的联系,而且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之间也有着互动联系,企业信息化加强了这种互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方便的搜集采购信息,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建立了有效的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一对一的交互式服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价值链延伸,形成上游为供应商下游为客户的产业价值链,而且之间更加互动。  (五)有助于需求与供给平衡  以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价值链信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使供应商与企业、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信息渠道更为畅通,企业需要多少,何时需要,这种信息通过企业采购部门提供给供应商,而市场上有多少客户,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等相关信息又反映给企业,供应商、客户、企业之间的需求与供给保持平衡,避免了原材料和产品的积压,降低了成本,从整个社会的产业价值链来看,社会整个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信息渠道畅通,供需平衡,是一条良性互动的生态价值链。  (六)实现资源共享以建立多赢产业价值链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同样使得信息资源在供应商、客户、企业之间共享,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增强了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降低物流成本、交易费用、原材料积压成本等;另一方面增强了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库存成本。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整合了企业价值链,实现了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了供应商、企业、客户三方多赢的局面,实现了一条多赢的产业价值链。
2023-09-04 17:03:381

用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分析qq360之战

  时间紧张我就以我的观点简单的论述一些希望对你有用,供你参考!  首先腾讯是国内名副其实的IT界的巨擘,而其下最有名的也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他的IM软件“QQ”,QQ在全国拥4亿用户,同时在先多达1亿。相比于UC,MSN等,腾讯就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以及其强大的品牌力量。(当然我并不是说UC,MSN没有其核心的技术)我们也可以说QQ就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的竞争力产业。再看看“360”,拥有5亿用户,基本上每个有电脑的人桌面上都有这么一款软件。360也是拥有其核心的杀毒技术。两者都是其行业的领头羊,本无现实利益冲突,但是这么一场战争却爆发了,我认为是对IT界未来市场的一场竞争。  其次我们在从价值链上分析这场战争。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第一阶段  腾讯推出QQ医生1.0 Beta版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随后QQ医生3.2推出,界面及功能酷似360,同时宣布赠送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试用。之后QQ医生利用春节期间强行推广。 敏感的360很快意识到QQ医生的威胁,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以应对这起突发事件。360快速反应,加上QQ医生本身产品并不成熟就匆忙上阵,很多用户陆续卸载QQ医生,其市场份额也快速降至10%以下。360成为此次交锋的胜利者  第二阶段  5月31日,腾讯悄然将QQ医生悄然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二为一,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腾讯这招让360和金山措手不及。 周鸿祎在微博上扔出40多条消息,自爆360与金山的多年积怨,金山随即强烈回应。两家公司随后互诉对方,口水战诉讼战不止。就在这时,腾讯的出手让360措手不及。周鸿祎在接受专访时,建议腾讯应该加大投入解决QQ内部安全问题。  第三阶段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涵盖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而这也是目前360安全卫士的主流功能。而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第四阶段  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法院已受理此案。 针对腾讯起诉,360随即回应三点,表示将提起反诉。在回应中,360称"各界对腾讯提出的质疑,腾讯一直回避窥探用户隐私,这时候起诉360,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是为了转移视线,回避外界质疑"。  第五阶段  10月27日,腾讯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360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 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瞬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第六阶段  腾讯360之争5  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这是360与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 晚上9点左右,360公司对此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运行”,随后360公司"扣扣保镖"软件在其官网悄然下线,4日360发表公开信称:愿搁置争议,让网络恢复平静,360扣扣保镖正式下线。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QQ已与360开始恢复兼容。4日上午,360公司发出弹窗公告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请求用户卸载。此举似乎有了和解的迹象。  第七阶段  副总裁刘峻证实,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已经介入此事,4日分别找到两家公司问询。 11月5日上午,工信部、互联网协会等部门开会讨论此事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知情人称,360方面也在此形势下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软件。两家公司不得再发布煽动此事的新闻和讯息。  看到了这里,相信你也看出了,360与QQ在这场战争中的频频出手,是与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以及企业内部强大的支撑力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这是场价值链上的完全竞争。
2023-09-04 17:03:571

企业价值链有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会展企业的价值链有四个重要环节,它们对会展企业价值的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四个环节分别是研究策划、招商招展、展会服务和客户管理。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会展企业具备相对应的关键能力才能使其产生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2023-09-04 17:04:082

什么基于价值链

会计整合价值=价值链会计。中、事后顺序构建价值链会计,上游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供应商融资,基于价值链的销售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有关预算的编制,价值链内信息共享机制的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基于价值链的组织结构变革,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纵向整合,产业进入或退出,自制或外包决策等。价值链就是从供应商开始,直到顾客价值实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过程,在这条价值链上,伴随着物流,还有信息流、资金流在物流运作上的流转。基于这个定义,作业是指供应链上为了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和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链节上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工作,其实质是一种活动,它是价值链中价值的载体。因此,有代表认为,对价值链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作业的管理,在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以价值为基础的分解后,建立以价值链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即是建立以作业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从而价值链会计也应该以作业为中心,表现为(1)价值链会计是一套支持作业基础管理机制的量化体系;(2)价值链会计是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的整合;(3)价值链会计是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的有机整合。
2023-09-04 17:04:161

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的联系与区别

不知道
2023-09-04 17:04:272

下列关于价值链理论表述正确的有()。

【答案】:B,C,D[答案]BCD[解析]价值链包括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支持活动。所以选项A表述错误。该题选择BCD。
2023-09-04 17:04:351

价值链驱动因素包括哪些

企业运营的实质目标就是将输入资源转化为顾客价值。价值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和意义所在。企业各种价值活动的有机聚合便构成了企业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法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在企业各级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行业分析  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时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进行价值链研究,就是要在深入行业价值链“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其影响的方面和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的考察,充分权衡其中的利弊,以求得最佳的投资方案(最佳价值链结构)。  (二)竞争优势  企业的任何一种价位活动都是经营差异性的一个潜在来源。企业通过进行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价值活动或是构造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价值链来取得差异优势。真正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差异战略必须为客户所认同。另外经营差异必须同时控制实现差异经营的成本,以便将差异性转化为显著的盈利能力。  (三)关键控制点  在企业的价位活动中增进独特性,同时要求能够控制各种独特性驱动因素,控制价值链上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
2023-09-04 17:04:461

价值链由谁提出的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2023-09-04 17:04:531

企业的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内容(1)把整个价值链分解为与战略相关的作业、成本、收入和资产,并把它们分配到“有价值的作业”中;(2)确定引起价值变动的各项作业,并根据这些作业,分析形成作业成本及其差异的原因;(3)分析整个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核心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作业的相关性;(4)利用分析结果,重新组合或改进价值链,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动因,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023-09-04 17:05:031

价值链包括哪些方面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   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方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聚合体。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及其进行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以及活动自身的主要经济状况。 价值链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比方说,如果多花一点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工序,少出次品,缩短加工时间。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 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例如,在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品本身相对简单,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较少需要广告茗销,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与之相应,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效应的影响相对次要;而在许多工业机械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售后服务往往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二、价值链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戒烟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 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如美国的菲利浦一莫利斯公司是著名的烟草商,创造了万宝路这
2023-09-04 17:05:121

什么是价值链?

建议去查阅经典的说法: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学说
2023-09-04 17:05:346

什么是价值链?

分类: 商业/理财 >> 创业投资 解析: 什么是价值链?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 *** 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 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深圳商报记者袁磊综合整理)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袁磊综合整理 sznews/sz *** /***********/ca960122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卡洛斯·马格利尼奥斯:本地工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 2004年05月31日 04:29 深圳商报 当今全球企业面对的新兴企业环境是个什么样?也许最恰当的回答是生产的高度全球化。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都推动了全球价值链(GVCs)和生产网络(GPNs)的逐步延伸。这一全球商业场景增加了提高收入和提供就业的机会,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利用全球市场来挣更多的外汇,将出口产品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也将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下,迫使它们改善物质的基础设施并改善营商环境。此外,小企业和新企业一般不具有比较优势,更容易受到强化的竞争压力的伤害。 亚洲国家与全球价值链 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及其生产商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从而为更大的市场提 *** 品和服务。在东亚和中国,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在这里讨论涉及到三个部门:纺织品、电子产品和汽车。它们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中有典型意义。 纺织产业方面,整个制造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迁移,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从北美和西欧转移到日本。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台湾和韩国成为成衣生产中心。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全球纺织品和成衣的大半转移到中国大陆和若干东南亚国家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南亚国家进入了这一行列,而同时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份额则在下降。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在美国成衣进口中占的比重从1983年的8%,上升到2001年的12%(东南亚),以及中国的8%到14%。如果以成衣出口量10亿美元为基准,1980年的全球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是香港、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及美国。到1990年则要增加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到2000年,菲律宾、越南、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也进入了这一行列。 在电子产业方面,亚洲国家参与全球生产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企业向中国台湾、香港和韩国发放许可证,最初是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和手持计算器。从60年代后期起,美国和西欧的企业将劳动力密集的半导体组装工序转移到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从此亚洲国家地区参与全球生产的程度一直在加深。 例如,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止,硬盘驱动器的生产一直在美国进行。现在,东南亚主导了这一产品的生产,其产品占全球总量的70%。希捷作为全球硬盘生产的领先企业,其全球的22个生产企业中,在2000年有64%的工厂位于亚洲。亚洲生产在该公司的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在1990年是35%,而到1995年就上升为61%。亚洲员工在希捷的员工总量中同期从70%上升到85%。 汽车工业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以促进这一产业方面的国内生产份额。从90年代起,贸易自由化开始改变并形成这一产业的国际化生产组织。现在汽车工业被看作是所有工业中最全球化的一种,其制造过程和产品广泛分布在全球进行。尽管亚洲国家参与这方面的分工的数量,以绝对数量来看尚为有限,但是其趋势是在上升的。东盟国家在全球的汽车单车销售量中的份额,从1990年的1.7%,攀升到2001年的4%。东亚国家,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中国,虽然单独计算份额都不大,但是市场扩张都很快,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在90年代扩张的主要因素。 对上述三个领域的评估,也显示出中国参与全球生产过程的程度日益加深,特别是在价值链中劳动力密集的部门。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压力,由此而导致了公共和学术的辩论:中国加入WTO是否会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竞争地位?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它将如何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邻国的产业分工? 大多数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受到中国产业竞争力威胁的各有关国家,应该将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看作是新机会,而不是对自己发展的威胁。政策性建议有两个层次,一是产业层次,另一个是国民经济层次。在产业层面上,各国应该重视中高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这需要通过提升教育来提高技术和技能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将本地的产业与外国产业之间架起有机的前向和后向的联系。 在国民经济层面上,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提升的要素至为关键。这包括了改善基础设施(内陆港、出口加工区、财政优惠)、劳工法律改革、 *** 职能和体制改革、创立或扩大区域间的贸易集团等。事实上,外来投资者也乐意报答这些政策努力,因为它们不愿意只依赖中国,或者在超出一定限度后继续依赖中国,因为这牵涉到战略风险。 因此,在风险和投资多元化战略下,亚洲地区或其他地区的产业和投资政策的改善,将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者。简而言之,这些政策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先减少因为投资者到中国的投资多元化造成的影响;其次也增加自己向中国的出口。 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本身很可能会通过提升技术含量来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提高效率。如此中国就会增加生产更先进的产品,在价值链上向上攀升。这样,对有关国家来说,中国只可能影响到没有能够实施产业和技术提升以加强与中国竞争的国家。 参与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改进 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可能使企业在单一生产活动中改善效率,或改变一揽子活动结构(通过关联或扩展到另一个网络),或者整体扩展到另外一个价值链。由此可以看到四大类改进: 一、过程改进,即内部过程的优化,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如降低库存成本或损耗);或者改进价值链内部的关联(如多次而小量的及时送货)。 二、产品改进,即产品的质量或性能价格比的改进,以及更灵敏应对市场(比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快)。这关系到内部的产品开发过程改善,以及价值链上与其他关节点的联系。 三、功能改进,通过改变内部活动结构来提升增加值。 四、价值链间的改进,企业活动移向价值量更高的链条,比如台湾从生产半导体收音机依次转向生产计算器、电视机、电脑监视器、笔记本电脑,现在正在转向生产WAP手机。 两种不同的价值链 根据研究,全球价值链有两种。一种是购买者拉动的,另一种是生产者拉动的。这种区别值得分析,因为两者的动力机制,即它们所产生的关系及互动,是各不相同的。两者带来的机会也不同。 一般而言,方便的技术往往促进购买者拉动的价值链而生产者拉动的价值链需要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因为它牵涉到紧密的协调以及自有产权的技术等等。 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方面,大买主,因为有品牌和营销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设立这些价值链和网络。它们日益组织起来,强化协调并控制生产、设计及营销活动以满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的目标市场的需求。 这种价值链组合的是典型的劳动密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相关,比如在农产品和食品产业、纺织、服装和鞋子、玩具、家具等产业。对于有品牌的生产者来说(比如雀巢的食品饮料价值链),最重要的是获取因产品的研发营销而带来的尽可能多的价值。因此它们非常在意维持品牌的价值并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阻止仿冒。它们的强势市场地位来自全球品牌和对区域市场开发的品牌的总和。 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方面,这种链条上的主要生产者控制关键技术,而这种技术对于价值链适配于最终产品市场方面非常重要。它们协调各价值链及网络,帮助供货商和自己的客户提高效率。这种链条主要存在于中高技术产业,如汽车、电子产品和通讯等产业。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多是成为劳动力密集的购买者驱动链的一部分。例外只是东亚一些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日益介入资本货物和中间货物的产业,它们正在从购买者驱动链转向生产者驱动链(汽车、电子和通讯等)。 产业政策和制造业竞争力: 亚洲的经验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不仅有选址良好的运输基础设施,也需要灵活的进出口程序。东亚经济的成功,其重要特点是努力改善对于竞争力的驱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有竞争力产业指数(CIP)显示,1980年到2000年间,大部分东亚国家地区的指数都在持续改善,香港和日本除外。所谓〃驱动〃,即结构因素,东亚国家地区在二十年中都有了改善和提高。这些因素包括了广义的技术(国内技术和通过外资带入的外国技术以及专利许可)、基础设施、人的技能(尤其是技术教育)等。 另外一个共性是,它们都善于扶持能够支持企业的中介组织。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设立了投资促进机构,而中国设立了许多科技开发区,以提供有活力环境给企业去发展。新加坡的生产力和标准署则与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起配合,保证企业按照合乎国家、国际和行业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台湾也设立了质量监察机构,以确保企业生产的是满足出口质量需求的产品。 亚洲国家地区的经验是双重的。首先,产业政策的制订是因国家地区而异的,各国各地区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来,决定采取那些配套的机构措施和制度来配合产业战略。在这方面,国家的创新和学习系统受到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其次,扶持驱动竞争力提高的要素,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
2023-09-04 17:05:581

什么叫价值链??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2023-09-04 17:06:261

价值链的含义是什么

1、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2、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于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的概念,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有一定的共通之处。3、之后,寇伽特(Kogut)也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的观点比波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2001年,格里芬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与产业联系问题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4、全球价值链概念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5、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6、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7、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对收益、国际分工以及经营战略具有重大作用。8、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扩展资料:1、微软及其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个人电脑桌面——许多商业软件都是为此开发的核心,经常被看作驱动了一条价值链(value chain)的公司和产品的典型。2、企业在为个人电脑购买软件时,花在附加软件的支出远远超过基本操作系统的支出,而操作系统是运行这些附加软件的事实上的标准。其他公司必须符合Windows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微软控制了一条价值链。3、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这条独特的价值链在1998年价值达到3830亿美元。而微软在这条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即153亿美元。4、如果一家公司通过开发产品或服务、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平台而创造出一条价值链,相比于试图独自提供整条价值链的公司,更有可能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2023-09-04 17:06:341

什么是企业的价值链

从企业的角度看,价值链由两种价值活动构成,即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物料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些活动与产品的实体流转直接相关。辅助价值活动是指基础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和采购管理等。从行业的角度看,价值链包括与供应商、销售渠道价值链之间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涉及到各个独立的企业。   价值链分析是企业现代管理的工具,它站在企业和行业角度,分析何处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同时更好保持企业与供应商及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关系。由于价值链分析的视角不同,其分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分解为单独的作业,区分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探索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行业价值链分析是指企业应突破自身的价值链分析,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考虑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是指通过对竞争对手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竞争对手产品的成本水平,确定成本目标与定价策略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相适应,以争取成本优势。
2023-09-04 17:06:505

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有什么区别

企业价值链就是制造商与其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制造商,必须把产品原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看做一条价值链,并对整条价值链实施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使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并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不同产品,不同价值链,所以,不同产业,也有不同的价值链。相同行业的企业也许可以有相同的价值链,但不同行业的企业,他们的产业价值链必不相等。更具体的说,产业价值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它有五个基本活动,(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出货后勤,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还有四种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活动组成。
2023-09-04 17:07:191

价值链详细资料大全

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首先由麦可·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于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的概念,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之后,寇伽特(Kogut)也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的观点比波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2001年,格里芬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与产业联系问题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全球价值链概念提供了一种基于网路、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价值链 外文名 :value chain 分类 :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基本活动包含 :生产、行销、运输等 来源书籍 :《竞争优势》 简介,内容构成,优势,作用,套用, 简介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可·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传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内容构成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者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方面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聚合体。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价值链及其进行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该企业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以及活动自身的主要经济状况。 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 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行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 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画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画等。 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比方说,如果多花一点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工序,少出次品,缩短加工时间。 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行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例如,在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品本身相对简单,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较少需要广告行销,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与之相应,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效应的影响相对次要;而在许多工业机械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售后服务往往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优势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行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菸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 *** 和消费者组织的戒菸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行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行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行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行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 作用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对收益、国际分工以及经营战略具有重大作用。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套用 微软及其Windows作业系统作为个人电脑桌面——许多商业软体都是为此开发的核心,经常被看作驱动了一条价值链(value chain)的公司和产品的典型。企业在为个人电脑购买软体时,花在附加软体的支出远远超过基本作业系统的支出,而作业系统是运行这些附加软体的事实上的标准。其他公司必须符合Windows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微软控制了一条价值链。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这条独特的价值链在1998年价值达到3830亿美元。而微软在这条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即153亿美元。 如果一家公司通过开发产品或服务、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平台而创造出一条价值链,相比于试图独自提供整条价值链的公司,更有可能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2023-09-04 17:07:271

价值链是什么,怎么理解

什么是价值链?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深圳商报记者袁磊综合整理)作者:深圳商报记者袁磊综合整理http://www.sznews.com/szsb/20040531/ca960122.htm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卡洛斯·马格利尼奥斯:本地工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2004年05月31日 04:29 深圳商报当今全球企业面对的新兴企业环境是个什么样?也许最恰当的回答是生产的高度全球化。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都推动了全球价值链(GVCs)和生产网络(GPNs)的逐步延伸。这一全球商业场景增加了提高收入和提供就业的机会,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利用全球市场来挣更多的外汇,将出口产品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也将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下,迫使它们改善物质的基础设施并改善营商环境。此外,小企业和新企业一般不具有比较优势,更容易受到强化的竞争压力的伤害。亚洲国家与全球价值链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及其生产商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从而为更大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东亚和中国,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在这里讨论涉及到三个部门:纺织品、电子产品和汽车。它们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中有典型意义。纺织产业方面,整个制造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迁移,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从北美和西欧转移到日本。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台湾和韩国成为成衣生产中心。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全球纺织品和成衣的大半转移到中国大陆和若干东南亚国家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南亚国家进入了这一行列,而同时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份额则在下降。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在美国成衣进口中占的比重从1983年的8%,上升到2001年的12%(东南亚),以及中国的8%到14%。如果以成衣出口量10亿美元为基准,1980年的全球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是香港、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及美国。到1990年则要增加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到2000年,菲律宾、越南、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也进入了这一行列。在电子产业方面,亚洲国家参与全球生产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企业向中国台湾、香港和韩国发放许可证,最初是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和手持计算器。从60年代后期起,美国和西欧的企业将劳动力密集的半导体组装工序转移到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从此亚洲国家地区参与全球生产的程度一直在加深。例如,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止,硬盘驱动器的生产一直在美国进行。现在,东南亚主导了这一产品的生产,其产品占全球总量的70%。希捷作为全球硬盘生产的领先企业,其全球的22个生产企业中,在2000年有64%的工厂位于亚洲。亚洲生产在该公司的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在1990年是35%,而到1995年就上升为61%。亚洲员工在希捷的员工总量中同期从70%上升到85%。汽车工业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以促进这一产业方面的国内生产份额。从90年代起,贸易自由化开始改变并形成这一产业的国际化生产组织。现在汽车工业被看作是所有工业中最全球化的一种,其制造过程和产品广泛分布在全球进行。尽管亚洲国家参与这方面的分工的数量,以绝对数量来看尚为有限,但是其趋势是在上升的。东盟国家在全球的汽车单车销售量中的份额,从1990年的1.7%,攀升到2001年的4%。东亚国家,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中国,虽然单独计算份额都不大,但是市场扩张都很快,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在90年代扩张的主要因素。对上述三个领域的评估,也显示出中国参与全球生产过程的程度日益加深,特别是在价值链中劳动力密集的部门。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压力,由此而导致了公共和学术的辩论:中国加入WTO是否会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竞争地位?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它将如何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邻国的产业分工?大多数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受到中国产业竞争力威胁的各有关国家,应该将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看作是新机会,而不是对自己发展的威胁。政策性建议有两个层次,一是产业层次,另一个是国民经济层次。在产业层面上,各国应该重视中高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这需要通过提升教育来提高技术和技能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将本地的产业与外国产业之间架起有机的前向和后向的联系。在国民经济层面上,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提升的要素至为关键。这包括了改善基础设施(内陆港、出口加工区、财政优惠)、劳工法律改革、政府职能和体制改革、创立或扩大区域间的贸易集团等。事实上,外来投资者也乐意报答这些政策努力,因为它们不愿意只依赖中国,或者在超出一定限度后继续依赖中国,因为这牵涉到战略风险。因此,在风险和投资多元化战略下,亚洲地区或其他地区的产业和投资政策的改善,将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者。简而言之,这些政策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先减少因为投资者到中国的投资多元化造成的影响;其次也增加自己向中国的出口。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本身很可能会通过提升技术含量来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提高效率。如此中国就会增加生产更先进的产品,在价值链上向上攀升。这样,对有关国家来说,中国只可能影响到没有能够实施产业和技术提升以加强与中国竞争的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改进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可能使企业在单一生产活动中改善效率,或改变一揽子活动结构(通过关联或扩展到另一个网络),或者整体扩展到另外一个价值链。由此可以看到四大类改进:一、过程改进,即内部过程的优化,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如降低库存成本或损耗);或者改进价值链内部的关联(如多次而小量的及时送货)。二、产品改进,即产品的质量或性能价格比的改进,以及更灵敏应对市场(比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快)。这关系到内部的产品开发过程改善,以及价值链上与其他关节点的联系。三、功能改进,通过改变内部活动结构来提升增加值。四、价值链间的改进,企业活动移向价值量更高的链条,比如台湾从生产半导体收音机依次转向生产计算器、电视机、电脑监视器、笔记本电脑,现在正在转向生产WAP手机。两种不同的价值链根据研究,全球价值链有两种。一种是购买者拉动的,另一种是生产者拉动的。这种区别值得分析,因为两者的动力机制,即它们所产生的关系及互动,是各不相同的。两者带来的机会也不同。一般而言,方便的技术往往促进购买者拉动的价值链而生产者拉动的价值链需要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因为它牵涉到紧密的协调以及自有产权的技术等等。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方面,大买主,因为有品牌和营销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设立这些价值链和网络。它们日益组织起来,强化协调并控制生产、设计及营销活动以满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的目标市场的需求。这种价值链组合的是典型的劳动密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相关,比如在农产品和食品产业、纺织、服装和鞋子、玩具、家具等产业。对于有品牌的生产者来说(比如雀巢的食品饮料价值链),最重要的是获取因产品的研发营销而带来的尽可能多的价值。因此它们非常在意维持品牌的价值并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阻止仿冒。它们的强势市场地位来自全球品牌和对区域市场开发的品牌的总和。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方面,这种链条上的主要生产者控制关键技术,而这种技术对于价值链适配于最终产品市场方面非常重要。它们协调各价值链及网络,帮助供货商和自己的客户提高效率。这种链条主要存在于中高技术产业,如汽车、电子产品和通讯等产业。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多是成为劳动力密集的购买者驱动链的一部分。例外只是东亚一些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日益介入资本货物和中间货物的产业,它们正在从购买者驱动链转向生产者驱动链(汽车、电子和通讯等)。产业政策和制造业竞争力:亚洲的经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不仅有选址良好的运输基础设施,也需要灵活的进出口程序。东亚经济的成功,其重要特点是努力改善对于竞争力的驱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有竞争力产业指数(CIP)显示,1980年到2000年间,大部分东亚国家地区的指数都在持续改善,香港和日本除外。所谓〃驱动〃,即结构因素,东亚国家地区在二十年中都有了改善和提高。这些因素包括了广义的技术(国内技术和通过外资带入的外国技术以及专利许可)、基础设施、人的技能(尤其是技术教育)等。另外一个共性是,它们都善于扶持能够支持企业的中介组织。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设立了投资促进机构,而中国设立了许多科技开发区,以提供有活力环境给企业去发展。新加坡的生产力和标准署则与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起配合,保证企业按照合乎国家、国际和行业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台湾也设立了质量监察机构,以确保企业生产的是满足出口质量需求的产品。亚洲国家地区的经验是双重的。首先,产业政策的制订是因国家地区而异的,各国各地区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来,决定采取那些配套的机构措施和制度来配合产业战略。在这方面,国家的创新和学习系统受到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其次,扶持驱动竞争力提高的要素,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
2023-09-04 17:07:471

企业价值链包括那些价值活动?

价值链分析的特点(一)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经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是代表着顾客需求满足的实现。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它们是企业制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二)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种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三)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价值链除包括价值活动外,还包括利润,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四)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所使用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许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买方手中,企业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价值链都在影响企业的价值链。因此,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五)价值链的异质性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在同一产业,不同的企业的价值链也不同,这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三、价值链分析内容(一)识别价值活动识别价值活动要求在技术上和战略上有显著差别的多种活动相互独立。如前所述,价值活动有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可分为:1、内部后勤:指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2、生产经营:指与将各种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相关联的各种活动;3、外部后勤:指与集中、仓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相关联的各种活动;4、市场营销:指与提供一种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它们进行购买相关联的各种活动;5、服务:指因购买产品而向顾客提供的、能使产品保值增值的各种服务,如安装、维修、零部件供应等。辅助活动有四种,它们是:1、采购: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2、技术开发:每项价值活动都包含着技术成分,无论是技术诀窍、程序,还是在工艺设备中所体现的技术。技术开发由一定范围的各项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可以被广泛地分为改善产品和工艺的各种努力。技术开发可以发生在企业中的许多部门,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对整个价值链场起列辅助作用,而其它的技术开发则与特定的基本和辅助活动有关。3、人力资源管理:指与各种人员的招聘、培训、职员评价以及工资、福利相关联的各种活动。它不仅对单个基本辅助活动起作用,而且支撑着整个价值链。4、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基础设施由大量活动组成,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政治事务和质量管理等。它与其它辅助活动不同,它不是通过单个活动而是通过整个价值链起辅助作用。(二)确立活动类型在每类基本和辅助活动中,都有三种不同类型。1、直接活动:涉及直接为买方创造价值的各种活动,例如零部件加工、安装、产品设计、销售、人员招聘等。2、间接活动:指那些使直接活动持续进行成为可能的各种活动,如设备维修与管理,工具制造,原材料供应与储存,新产品开发等。3、质量保证:指确证与其它活动质量的各种活动,例如监督、视察、检测、核对、调整和返工等。这些活动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效果,对竞争优势的确立起着不同的作用,应该加以区分,权衡取舍,以确定核心和非核心活动
2023-09-04 17:07:553

价值链分析方法的什么是价值链中节点

要协调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关系,就必须对价值链中企业之间的有关信息进行共享和沟通,从而使价值链中的企业全面快速了解和掌握价值链中其他联盟企业所发生的有关作业,并对这些作业从“价值”的角度重新进行串联,有效地安排作业。而协调的过程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是否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将最终导致资金的流向。如果信息不对称,价值链中节点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流的关键点而配置资源、安排作业,产生额外的代理成本。然而,当价值链中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相关信息的交流时,核心企业会通过协调的方法,促使价值链中各企业不断提高有关作业的效率,实现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也强化价值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的竞争力(这需要核心企业对于合作企业有所承诺,如共享的信息只用于提高供应链的作业效率,而不是淘汰效率不高的伙伴企业及其作业等等)。现实的问题在于信息协同行为可能会泄漏企业的商业机密,另外,如果信息协同所要求的某些额外投资属于专属资产,还会增加价值链中联盟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些都使得价值链中的企业有可能对于协同沟通有关信息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实现公司间敏感信息互换的基础条件,就是在价值链中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而核心企业的信誉会直接影响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相互间的信任程度。价值链中各企业之间所共享的信息与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及其发展阶段有关。Tomkins (2001)在一定的框架下对价值链中公司之间的信息以及会计的作用进行了定位。他把与“建立诚信”有关的信息称作第一类信息,把与“掌握事项”有关的信息称作第二类信息。他认为,诚信建立在公司价值链中节点企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核心企业可以借助于第一类信息,获取第二类信息,并在节点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进而掌握、协调并控制价值链中企业所发生的有关作业,管理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司整个价值链的增值。Tomkins (2001)还认为与“掌握事项”有关的第二类信息能使企业“对协作的前景进行计划和决策”,特别能“对战略、投资和正在进行的运营做出经济评价”。因此,获取第二类信息,可以将价值链上的节点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掌握价值链中发生的相关作业,协调、管理和控制发生这些作业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节点企业之间的协作联盟,实现成本控制,增强价值链上所有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掌握事项”必须以“诚信”为前提。 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之间发生的作业种类繁多,控制作业的人差异明显(如投机型或理智型),使得节点企业之间可能发生的作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价值链中的联盟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购买的专属资产或通用资产不同、各企业的不确定性水平和经营环境不同,以及作业发生频率不同等特点都会直接影响节点企业资金往来的管理方法。Williamson(1985)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理解价值链中公司之间资金往来的管理。他认为,之所以需要管理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是出于防止某联盟公司的潜在投机行为,保护价值链中其他参与合作的节点企业利益的目的。另有研究表明,企业信誉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价值链中各联盟企业相互间的信任程度,因而在治理节点企业之间关系时,可以将企业信誉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去影响企业之间需要正式控制的水平(Dekker, 2000;Tomkins,2001;Van der Meer Kooistra and Vosselman,2000)。一般来说,价值链中有资金往来关系的企业数量越多,需要控制的问题也越多,合作者需要受到的保护也越多。而用诚信做保证的“第一类信息”,可以增加伙伴企业的信心,相信合作者互相之间不会发生不正当的投机行为。
2023-09-04 17:08:171

价值链营销的基本概念

价值链与产业链价值链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例如,在农产品行业,由于产品本身相对简单,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一般较少需要广告茗销,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与之相应,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效应的影响相对次要;而在许多工业机械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售后服务往往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2023-09-04 17:08:581

名词解释“价值链”

价值链(valuechain)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如下图),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优势既可以来源于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市场范围的调整,也可来源于企业间协调或合用价值链所带来的最优化效益。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是企业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支持性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采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支持基本活动。[编辑]涉及任何产业内竞争的各种基本活动有五种类型进料后勤: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如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控制、车辆调度和向供应商退货。生产作业: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如机械加工、包装、组装、设备维护、检测等。发货后勤: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如产成品库存管理、原材料搬运、送货车辆调度等。销售:与提供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它们进行购买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渠道建设等。服务: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等。更多请访问:http://wiki.mbalib.com/wiki/%e4%bb%b7%e5%80%bc%e9%93%be
2023-09-04 17:09:152

价值链 主要种类

价值链 主要种类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企业的各项活动可以从战略重要性的 角度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且它们能够创造价值,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公司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 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项支援性活动,以及运入后勤、生产操作、运出后勤、营销和服务五项基础性 活动,九项活动的网状结构便构成了价值链。 葱的主要种类和食用价值如何? 葱的主要种类有普通大葱、分葱、香葱、胡葱和楼葱等型别。在分类学上,分葱、香葱和楼葱是普通大葱的变种,大葱型别以北方栽培为主,分葱型别在南方栽培较多。 普通大葱 植株较高,分蘖力弱,以叶鞘和叶身为产品器官。叶鞘肉质甘甜脆嫩,能开花结实,用种子繁殖,品种多,栽培面积大,在我国北方有许多产区。按其假茎高度分为长葱白型别和短葱白型别,前者如章丘大葱、盖县大葱、高脚白、谷葱等,后者如鸡腿葱、对叶葱等。 分葱 为普通大葱的变种,植株矮小,假茎细而短,分蘖力强,多用分株繁殖,以食嫩叶为主,葱叶细长,深绿色,每株分蘖2~3个,单株重100~150克,茎叶辣味浓,品质好,耐寒性强。 楼葱 又称龙爪葱、羊角葱等,属于葱的一个变种,植株直立,分蘖性和抗逆性强,其特点是花器变异,当花薹生长到33~50厘米高后,不开花结籽,而形成许多气生鳞茎,萌发成许多小葱,继续伸长20厘米左右,其顶部又生小鳞茎,这样重叠成楼状,故称楼葱。气生鳞茎可作繁殖材料。食用部分为短小的葱叶和葱白,品质欠佳,叶鞘外皮红褐色,内层白色,辛辣味强。耐寒、耐旱,并有一定的耐盐力,故适于干旱地区栽培。 香葱 又名四季香葱,为葱的变种,质地柔嫩,味辣而甜,有香气,品质极佳,能开花结实,常用种子繁殖,在南方可四季生产,除鲜食作调料外,也是脱水蔬菜加工中的优良品种。 胡葱 又称火葱、蒜头葱和瓣子葱,分蘖力强,叶淡绿,比大葱叶细而短,鳞茎发达而成簇状约10~20个,基部相连。夏季地上部枯萎,以鳞茎越夏,可作繁殖材料,能抽薹开花但不结籽。青叶可食,鳞茎多作腌渍用。 葱类产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磷,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由于其叶片细胞中含有硫化丙烯,因而具有辛辣芳香气味,生熟食均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增进食欲,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闸机的主要种类 三辊闸,摆闸,翼闸,半高闸,一字闸,无障碍通道,全高闸。等 链条导轨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链条导轨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区分为传动链、输送链、曳引链和专用特种链四种。 1.传动链 主要用于传递动力的链条。 2. 输送链 主要用于输送物料的链条。 3. 曳引链 主要用于拉曳和起重的链条。 4.专用特种链 主要用于专用机械装置上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链条。 价值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价值链 -------------------------------------------------------------------------------- 2004年10月27日 18:54 深圳新闻网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传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络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法规的主要种类 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八个部门法,即宪法、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讼程式法。这些部门法中又有很多法律。 从效力等级看,宪法是基本法,效力最高;其次是法律,如刑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再次是行政法,如彩票管理条例;再下一级是地方性法规,如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等。 从法律所调整的范围看,分为刑事法律、民商事法律、经济法律和行政法规。 行道树主要种类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路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上,城区道路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而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则多注重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养护成本因素。甬道及墓道等纪念场地,则多以常绿针叶类及棕榈类树种为主,如圆柏、龙柏、雪松、马尾松等。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发展并呈上升趋势。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榕树、水杉等。 美术的主要种类有 国画 油画 版画 壁画 漫画 雕塑 等 属于造型艺术 工艺美术 书法 环艺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广告设计 工业设计 服装设计 等 属于设计艺术 还有建筑艺术 美术学有史论等专业 每个学校不太一样 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 (1)大众传媒的种类: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资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 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 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 (2)作用(功能):获取资讯和传递资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我国苹果的主要种类? 我国主栽优良品种 1.早熟品种 藤牧1 号 2.中熟品种 嘎啦 、津轻、新红星 3.晚熟品种 金冠、红富士、乔纳金、国光、秦冠 差不多了 主要就这些
2023-09-04 17:09:231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简述什么是价值链。

正义理解是,:逐个环节的附加值保证和保障的增值模式规则固化链接确定。核心能力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线和生命力的精神领袖。同比。实现好的时候理解正确里没有风险。
2023-09-04 17:09:341

为什么说价值链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的工具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企业通过在价值链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价值链分析的作用:可以将企业现有业务进行分类,明确基础业务、关键业务、优势业务、潜力业务、老化业务,发现业务组织的问题和症结,提出改进或改革、进入或退出措施。价值链分析的完整步骤如下:(1)把整个价值链分解为不同的创造价值的作业单元,将成本、收入和资产分配到“有价值的作业”中;各个作业单元的成本核算一般根据自身原辅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固定资产价值等,计算各单元的生产成本和效益。(2)确定引起价值变动的各项作业,分析形成作业成本及差异的原因。(3)分析整个价值链中各节点单元之间的关系,确定企业内部核心单元的相关性,确定企业边界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作业的相关性。(4)根据分析结果,重新组合或改进价值链,更好地控制成本动因,优化价值结构,使价值链的节点单元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价值链分析要以事实为基础,以假设为导向,反复评估修正,以期得到客观评价结论。垍头条莱企业价值链分析的关键是将成本和利益在各经营环节中公平分配。基于价值链分析成果,企业可以调整和改进公司供应链。当企业实现了成本控制、业绩提升、盈利增加以后,企业可根据所发生的成本和投资等,对增加的盈利在价值链上进行公平分配。价值链分析,需要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及高管团队具备相当水平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2023-09-04 17:09:531

企业价值链是什么东西?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如材料供应、成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这些活动都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相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这里的技术和采购都是广义的,既可以包括生产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的开发管理,例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采购管理既包括生产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请有关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长期战略计划等。
2023-09-04 17:10:01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价值链,以及其对竞争战略的作用

价值链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1985年),他认为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2023-09-04 17:10:112

价值链分析的特点

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其重点是价值活动分析。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是代表着顾客需求满足的实现。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它们是企业制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2.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种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3.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价值链除包括价值活动外,还包括利润,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4.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所使用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许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买方手中,企业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价值链都在影响企业的价值链。因此,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5.价值链的异质性。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在同一产业,不同的企业的价值链也不同,这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
2023-09-04 17: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