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钢结构采用什么设计方法,原则是什么

2023-09-18 06:10:54
共2条回复
gitcloud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钢结构采用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设计原则是: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可可

  钢结构采用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设计原则是: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详细参见发给你的国家标准,请点击下载,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钢结构设计步骤介绍

 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布置原则有:尽量使建筑的柱网均匀对称布置,使建筑的中心与刚度中心在同一位置上。这样可以减小厂房的空间扭转作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简洁、对称、传力流畅而明确,防止结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或者构件发生结构突变,造成凹角和收缩现象以及竖向变化过多的造成的外挑和内收,力求沿竖向的刚度不突变或少突变。如果是多层厂房,这种结构跨度较大而柱子较少,柱距方向尺寸较小,柱子多。大部分厂房结构都是横向控制,这样可以平衡横纵向的抗震能力,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钢结构厂房的结构更加稳定。  厂房的建造位置也很重要,要尽量避免建造在地壳裂缝上面,因为这样的位置通常是地震多发地带,并容易造成厂房的不均匀沉降。地震区房屋的伸缩缝是合一的,当房屋较长时,宜采取下列一些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以少设伸缩缝及防震缝;施工中,每隔40m设置一道800mm一个1400mm宽的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设在结构受力影响最小的区段,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顶层、底层、山墙和内纵墙端开间的墙体等部位,适当提高配筋率;加厚屋面隔热保温层或设置架空层形成通风屋面。 多层厂房由于设备与货物的重量都比较重,并且物品有着竖向运输的需要。所以在厂房内部要设置电梯,而钢筋混凝土的电梯井筒的刚度很大,会对于建筑物产生偏心荷载,所以对于电梯井的位置设计时要设置在重心位置,不要设置在建筑物的角部和端部。
2023-09-06 14:44:192

钢结构设计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于2017年12月12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771号公告批准发布,编号为GB50017—2017,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材料、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设计、受弯构件、轴心受力构件、拉弯、压弯构件、加劲钢板剪力墙、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连接、节点、钢管连接节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疲劳计算及防脆断设计、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钢结构防护、附录A—K。标准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标准全面总结了我国近年来钢结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其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钢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要求:1、要切实做好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单位的考察与选择工作。2、严格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钢结构制作工艺及安装施工组织设计。3、要充分重视制作阶段的监理工作。4、安装阶段的监理。5、关于钢结构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6、钢结构工程其它几个重要质量控制点。其中钢结构工程其它几个重要质量控制点要点情况如下:1、地脚螺栓的预埋。地脚螺栓的预埋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控制好地脚螺栓(群)的位置、垂直度、长度和标高,对于减少扩孔及调整工作量(甚至避免返工),提高结构安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地脚螺栓的预埋方法可采用直接预埋法,也可采用预留孔法。基础砼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检查预埋螺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各项实测指标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2、焊接工程质量控制。焊接工程是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最重要的分项之一,监理工程师必须从事前准备,施焊过程和成品检验各个环节,切实作好焊接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2023-09-06 14:44:351

钢结构设计规范介绍?

谈到钢结构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常规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情况怎么样?基本概况如何?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达咨询为了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钢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内容,整理相关资料情况,基本概况如下:《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内容:《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内容为General principles,Terms and symbols,Basic design stipulations,Calculation of flexural members,Calculation of axially loaded members and members subjected to combined axial load and bending等等。《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信息:书名钢结构设计规范ISBN9787112084098, 7112084091作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出版日期 2006年9月1日类型辞典与工具书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2023-09-06 14:45:071

钢结构的设计规范有哪些?

钢构宝APP。下载一个看看。
2023-09-06 14:45:192

钢构人必读——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几点总结,一般人还不知道

从设计角度分析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介绍异型钢柱住宅项目的设计思路。针对框架结构采用不同阻尼比、基础方案等问题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总结设计中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对设计标准提出不同意见。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选择 从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来看,主要有: 1)薄壁型钢组合墙板形式; 2)纯框架形式; 3)框架支撑形式; 4)型钢混凝土组合形式; 5)钢框架-混凝土抗震墙形式等等。 这些结构形式各有特点,其中薄壁型钢组合墙板形式特别适宜定型产品,其体系是从墙板结构演变而来,即将薄壁型钢柱构件按大约600mm 的间距布置形成竖向承重结构、型钢间设支撑系统以抵抗水平力,楼板根据竖向型钢的位置布置成密肋支撑结构,因上部结构为类墙板结构,其基础根据受力情况设成条形基础,对地基要求不高。 薄壁型钢组合墙板住宅受密布结构的影响,对开间、门窗洞口、挑出构件尺寸均有一定限制。 后面几种形式可以满足多高层住宅设计要求,但从使用的角度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梁柱突出对住宅内部观感的影响。 住宅相对于其它建筑有其特殊性,办公、厂房可以采用较为固定柱网,层高也较高,其梁柱所占空间给人的感观是适宜的,柱网规则有利于梁的布置。 相反住宅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产品,根据建筑的要求,很少布置出规则的柱网,房内开间相对较小、变化较多,不利于钢框架布置。 由于钢材的特点,它在住宅中只能形成框架体系或桁架体系,可以说框架体系如果适用于普通住宅,钢框架必然有其大显身手的地方,普通框架结构不能解决住宅应用问题的话,常规钢框架体系在普通住宅中应用也有相似的弱点。 受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启发,笔者在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将钢柱设计成异型柱形式,以配合建筑变化的要求,图1 是两种异型钢柱截面,根据建筑墙体厚度减去面层厚度来设定翼缘宽度,框架梁与异型钢柱各个方向的翼缘刚接,图2 为相应的节点连接详图。 异型钢柱示意图 <input class="pgc-img-caption-ipt" placeholder="图片描述(最多50字)" valu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color: rgb(102, 102, 102); position: absolute; left: 187.5px; transform: translateX(-50%); padding: 6px 7px; max-width: 100%; width: 375px; text-align: center; cursor: text;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5;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image: none; border: 0px solid rgb(217, 217, 217); border-radius: 4px; transition: all 0.2s cubic-bezier(0.645, 0.045, 0.355, 1);"></tt-image> 异型钢柱梁柱节点详图某住宅项目三层样板间设计成异型钢柱纯框架结构,建筑采用砌块隔墙,建成后外部及室内观感均令人满意,与该住宅成品(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实际效果一致,下图是样板间实景。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经常采用异型钢柱,采用排架受力体系时,异型钢柱经常设计成双轴对称或主受力方向单轴对称,厂房纵向采用支撑系统抵抗纵向水平力,系杆、支撑构件多连接于异型柱弱轴形心轴上,这样在结构概念设计及采用杆系软件计算容易处理。 住宅中应用异型钢柱与厂房设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图是厂房梁柱连接方式与住宅梁柱连接方式的简单比较 可以看出在住宅中,梁柱的截面形心轴不在同一位置上,不符合常规设计理念,在采用杆系软件计算时无法解决偏轴问题。 尽管如此,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比,笔者认为异型柱是在原来较大的矩形框架柱截面或整片混凝土墙修改为的截面面积较小的异型截面,相应地也减少了截面特性,而异型钢柱是在一个工字钢截面上增加一个T型截面,相应地是增加了弱轴方向的截面特性,特别是将钢梁与钢柱弱轴的刚性连接节点转化为与柱翼缘连接,优于常见设计中工字钢柱在弱轴方向设外伸连接板的刚性连接,加强了工字钢柱弱轴稳定,对结构安全是很有利的。 一般认为工字钢柱弱轴刚性连接不可靠,所以在很多构造手册上建议在弱轴采用铰接框架加支撑体系或者采用钢管柱设计方案,抗震规范“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都与梁刚接时,宜采用箱形截面。当仅在一个方向刚接时,宜采用工字形截面,并将柱腹板置于刚接框架平面内。” 规范中虽然没有明确说不可采用工字钢柱弱轴与钢梁刚接,但根据抗震规范节点抗震承载力验算要求,弱轴连接一般是无法满足相关条款要求的。 异型工字钢柱相比箱形柱的节点加工容易、施工方便节约钢材,相比框架支撑体系减少了支撑部分的设置,从应用角度可灵活用于住宅墙体中,满足建筑师对住宅内无外露结构构件的要求。 笔者认为异型钢柱在结构分析中存在以下问题: 1)异型钢柱全截面受力情况分析,这里主要指在弱轴上增加 T 型构件,是否就相应的增加了这部分的截面特性,包括 T 型构件偏轴远近的影响,笔者认为钢柱类型不同,截面特性增加比例也会不同; 2)异型钢柱局部稳定性计算,这点可以参考规范中柱板件宽厚比进行控制; 3)梁柱节点与钢柱形心轴偏离时整体受力分析,采用普通杆系计算软件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的计算模型应该采用有限元整体建模方式进行内力分析, 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建模工作量太大了。 笔者在设计中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柱截面: 1)按方钢管柱方案进行结构分析,根据计算应力比结果接近 0.9 的情况,选定框架梁截面尺寸,根据方钢管截面特性初选 X,Y 方向上工字钢截面,计算时不考虑腹板作用,初步确定异型柱截面; 2)按工字钢柱方案进行结构分析,异型柱 T 型构件布置方向,设柔性支撑代替异型柱中 T 型构件在工字钢弱轴上的刚度影响,按有侧移钢框架计算,调整异型钢柱中工字钢截面尺寸;完成后调整工字钢及柔性支撑布置方向,验算 T 型构件与工字钢腹板组成的工字钢截面尺寸; 3)根据上一步建立的模型,选取工字钢强轴所在的单榀框架进行抗震验算,只参考工字柱强轴应力计算结果,检验异型柱单向受力是否满足;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手工核算梁柱节点处抗震承载能力,基础设计时考虑偏轴引起的附加弯矩; 5)以普通工字钢柱和方钢管柱按无支撑框架体系分别进行正常设计,其中钢梁按设计所选截面计算,根据合适的计算结果,统计钢柱用钢量以控制异型柱用钢量的上下限。 上述方法没有可依据的计算公式及条文,对偏轴引起的附加弯矩对整体的影响没有更多处理,这也是笔者只在二三层住宅设计中应用,没在更高的工程里使用异型钢柱的原因。笔者提出异型钢框架方案,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二、设计细节的问题 1、 整体计算时选取合适的结构阻尼比根据抗震规范要求,除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进行修正,钢结构相关阻尼比选取值见表 1。 表 1 不同结构阻尼比应用值 从表 1 中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钢结构体系有不同的地震影响系数,如果在结构分析时错误选择阻尼比对设计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钢管混凝土和钢-砼混合结构由于是两种材料共同作用,在选取阻尼比时,应根据两种材料应用比例综合考虑阻尼比,结构整体刚度越柔,阻尼比选值越低。 2、刚接柱脚设计 常见柱脚分埋入式、外包式、外露式。在住宅设计中多采用外露式,相比其它两种方式,其现场安装、定位方便。 在设计时应注意,柱脚的刚度是靠底板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整个结构变形包括钢结构本身变形及底板受拉变形后引起的整体变形,如在分析内力时视外露式为刚性柱脚,设计中要考虑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有一定的富裕,同时应考虑底层钢柱弯矩反弯点下移引起的柱顶弯矩增大。 根据节点设计要求,为保证罕遇地震时不发生柱脚节点先于钢柱破坏,柱脚节点连接处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应大于 1.2 倍钢柱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Wpnx·f)才可以,常见设计方法是根据柱脚反力来确定柱脚螺栓直径、连接焊缝,这样只能保证柱脚节点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强度而不破坏,而柱脚弯矩设计值所需截面抵抗模量一般小于钢柱本身截面抵抗模量(Wx),以H628X260X10X14 工字钢为例,1.2·Wpnx/Wx=1.36 倍,外露式很难保证这项设计要求。 而采用其它两种柱脚方式在转递钢柱内力时很容易满足前项要求,设计中传力明确、计算容易、构造简单、节省钢材。插入式柱脚构造相比埋入式更简单,大部分书籍认为可靠性不如埋入式,建议用于单层钢结构厂房,不适合高层建筑钢结构。 笔者认为在多层建筑钢结构可以采用,因为在许多工业项目中,单层厂房层高多在 10~30m,厂房内设多台吊车及大量检修平台,单柱荷载及地震作用往往大于普通住宅的情况,多层住宅柱脚在概念设计和计算设计都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插入式是没有问题的。新钢结构规范也增加了插入式柱脚的设计和构造规定。 3、楼板设计 楼板有预制楼板、现浇楼板、组合楼板等。采用预制楼板时应考虑预制板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分布等原因,造成楼板接缝处开裂形成的单侧翼缘附加弯矩影响,即钢梁平面内整体抗弯应力与翼缘平面外抗弯应力双向组合后要满足折算应力限值,有些项目将楼板搁置在下翼缘上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在钢结构住宅中应用很多,整体分析时要考虑组合板的各向异性对框架梁的影响,包括根据楼板设置情况确定连续板或简支板、传力路径是单向还是双向、组合钢梁是按强边还是弱边组合造成的刚度差异;楼板设计时要避免集中单向布置楼板,使结构体系形成横向或纵向承重,做到合理布置组合楼板,尽量形成双向承重结构。 4、梁柱刚性连接设计 梁柱间刚性连接计算可按常用设计法或全截面受弯设计法进行,当钢梁翼缘的抗弯承载力大于整个截面承载力的 70%时,可采用常用设计法进行设计,小于 70%时,应采用全截面抗弯设计法,在住宅设计中,钢梁多属于前者,常用设计法计算原则为翼缘和腹板分别承担弯矩和剪力,普遍认为计算容易,结果偏于安全。 事实上根据多高层房屋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和多高层房屋钢结构梁柱刚性节点的设计,不做任何处理的将钢梁与钢柱进行栓焊等强连接是很难达到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要求,对加强式节点设计有设计及构造详细说明。 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种方式: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梁端底部加腋、犬骨式连接。通过笔者在实际应用后认为,三者都存在增加施工难度的问题。第四种方式:梁端翼缘加宽方式,但在标准图集中不作为主推形式介绍,当建筑对梁宽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这种连接方式最为实用、便捷。 三、设计标准的问题 1.“轻型”钢结构概念问题 近年来因“轻型门式刚架房屋”的出现,在许多设计人包括结构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轻(质量)钢材概念,一遇到附属建筑设施或看似不重要的结构时就提出用“轻钢”来解决,却不注重该部分对主体结构的效应分析,事实上结构概念设计时应清楚,“轻型”实际上是指结构承受相对较轻的荷载,住宅设计中不会因为采用钢结构而减少荷载使用标准,结构体系无论采用钢还是混凝土,构件效应分析是没有原则上区别的。 2.多高层钢结构设计区别 根据规范有关条文,包括钢结构抗震调整系数,框架柱长细比,框架构件宽厚比等控制条款,均以 12 层作为区分点,因此可以理解为高层钢结构是指 12 层以上的建筑物。高规中高层是指 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 28m 的建筑,这其中包括混合结构,再参考国外部分国家高层起始高度多设在 25~30 米或 8 至 11 层。 由此看来我国的多层钢结构适用范围要高于普通结构,也高于国外标准。多高层钢结构不仅构造不同,相关抗震调系数也不同,限值差别太大,在前面表 1 已说明,笔者认为此区分过于宽泛,举例说明一下:层高平均 4m,12 层建筑物高度 48米,是高规中 28 米限值的 1.7 倍,这就产生下面的问题,在混合结构中,混凝土结构应按高规构造设计,钢结构可以按多层构造设计,执行了两种标准。 3、《钢结构设计规范》 对住宅结构设计指导作用不大新版规范延续了工业建筑钢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例如在变形允许值按厂房构件进行分类,对民用建筑构件不做细分;温度区段设置要求以排架结构方式进行划分而不考虑纵横向承重体系、钢混组合结构的特点来区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第 8.1.4 条“结构应根据其形式、组成和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 在建筑物的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区建设的区端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从文字上理解,钢结构不应该采用无支撑的纯框架结构,这显然与实际应用不符,设置支撑与否应以结构设计需要来确定,根据条文说明也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原则规定,但作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值得商榷,民用建筑在使用要求上不同于工业建筑,包括一些结构体系也存在差异,应区别对待。 相比其他规范不断完善抗震部分内容,新版只在总则中提到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的规定,似乎抗震设计在钢结构中并不重要,实际上在北岭和阪神地震后,国外开始纷纷重视钢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国内也有很多文章介绍,应该有很多成果可以总结成文的。我国抗震规范规定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而钢结构抗震要求却没有任何区别也是不妥的。 四、设计钢结构住宅应尊重住宅使用的根本要求 钢结构住宅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钢结构仅仅是建筑中承重体系、服务部分,它不是建筑使用中的主要成分,钢结构住宅设计首先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然后才是发挥钢结构的优势,单纯突出钢结构而不考虑生活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人文要求的钢结构住宅项目是没有市场的。 对于钢结构住宅不能因为要推广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而简单、强行在住宅结构中使用,这样作对推广钢结构住宅没有实际意义。相对而言公建、体育场馆、工业厂房等是钢结构在建筑中最能发挥其特长的领域,近年来,我们已经深刻感觉到这种应用变化。
2023-09-06 14:45:311

钢结构设计要点

1、钢结构设计图:在拿到一份钢结构设计图时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结构的体系、杆件的布置(包括柱脚的布置、梁的布置、各杆件的标高)然后应该关注各杆件的连接情况(刚接、铰接),最后需要关注各杆件的连接做法(节点图)。2、钢结构加工图:在拿到一份钢结构加工图时同样应该首先关注杆件的布置,然后需要关注各杆件的制作(包括钢板厚度、焊缝类型等)。学习看钢结构图纸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建筑图的吻合(或者局部可以说服建筑做必要的修改),如梁高、柱距、墙厚等需满足建筑要求;2、荷载。不能漏荷载,包括所有的恒载(如:结构自重、装修面层、设备管线、保温面层等),所有的活载(如:施工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考虑屋面积水的荷载等);3、绘图方面。图纸尽量简洁,但内容全面;4、与设备专业的配合。如梁高、墙上开洞等;5、方便施工。如钢筋的设置要方便搭接,方便绑扎钢筋笼等;6、经济用材。满足安全的基础上,兼顾造价的降低。
2023-09-06 14:45:401

钢结构设计步骤与思路?

(一)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此处仅简单介绍。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20]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19]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三)预估截面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初学者需注意,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中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钢规范中的限值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四)结构分析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五)工程判定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不同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初学者应充分明了。此外,工程设计中的计算和精确的力学计算本身常有一定距离,为了获得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时会用误差较大的假定,但对这种误差,会通过"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设计中,"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是比定量计算更重要的内容。工程师们不应该过分信任与依赖结构软件。美国一位学者曾警告说:“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注重概念设计和工程判定是避免这种工程灾难的方法。(六)构件设计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但是,初学钢至少应注意两点:1.软件在做构件(主要是柱)的截面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定有时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目前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尤其对于节点连接情况复杂或变截面的构件,结构师应该逐个检查。2.当上面第(三)条中预估的截面不满足时,加大截面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强度不满足,通常加大组成截面的板件厚度,其中,抗弯不满足加大翼缘厚度,抗剪不满足加大腹板厚度。(2)变形超限,通常不应加大板件厚度,而应考虑加大截面的高度,否则,会很不经济。使用软件的前述自动加大截面的优化设计功能,很难考虑上述强度与刚度的区分,实际上,常常并不合适。工程招标业主名录内蒙古工程招标业主名录辽宁工程招标业主名录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46:121

钢结构的设计规范介绍?

针对钢结构的设计规范问题,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内容情况怎么样?基本规范如何?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一本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1日出版发行的书籍。[1]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疲劳计算、连接计算、构造要求、塑性设计、钢管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钢结构方面的知识,可供查阅学习。钢结构的设计规范基本概况:钢结构的设计规范设计原则:本节主要介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包括的内容及所应采用的组合方式,在设计工作中选取正确的安全等级及动力系数,明确对于疲劳设计计算的特殊要求和设计原则。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1、讲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布置和施加荷载,合理确定荷载组合的方式和荷载组合值系数,保证同时作用荷载的数量及有关系数的准确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经济合理。2、介绍如何保证分析模型与实际连接构造相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弹性、塑性,一阶、二阶)一定要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结构的安全。材料选用1、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根据结构的环境温度、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荷载特征以及重要性,选择钢材的牌号和性能,并确保所选用钢材具有规范要求的各项合格保证。2、特殊情况下钢材的选用要求:掌握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和处于不同温度区间时,所应具备的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要求,了解铸钢、Z向钢、耐候钢的各自应用条件和所应符合的现行国家标准,保证设计质量。3、连接材料的选用要求:焊条、焊丝、焊剂、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圆柱头焊钉、栓钉、铆钉和锚栓的各自应用领域、使用方法和所应符合的现行国家标准,正确灵活地应用到钢结构设计工作当中。设计指标钢构件及连接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钢材和铸钢件的物理性能指标,掌握需要对钢构件的强度设计值、稳定性或连接进行折减的前提条件,保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结构安全。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了解规范对于结构和构件正常使用及观感的设计要求,掌握满足挠度和变形要求的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本节需要掌握普钢规范对于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根据设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受弯构件的强度进行恰当合理的设计,科学节约设计用钢量。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2023-09-06 14:46:451

钢结构设计应包括哪些设计,重点是什么

钢结构设计的8大步骤https://bbs.chuzhu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32&fromuid=5483
2023-09-06 14:46:562

钢结构的完整性设计方法分析探讨?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非常快,承载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重型车辆的行驶对桥梁结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分析之后发现,我国很多桥梁在最近几年时间内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使车辆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桥梁的钢结构出现损伤,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桥梁设计与施工中应该全面提升安全性与完整性。1桥梁钢结构完整性设计的意义1.1桥梁钢结构完整性设计的重要性当前,钢结构桥梁主要采用单元筋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并且使用年限较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提升其强度和稳定性,虽然经过精准计算,但还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桥梁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安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当前我国焊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很多桥梁发生损坏是局部的强度不足造成的,损坏处大多是比较隐蔽的位置,不容易进行修补,导致桥梁的使用年限缩短[1]。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桥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桥梁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从而全面提升钢结构桥梁的完整性。桥梁的完整性主要包含了以下两点:其一,桥梁结构应该更具刚度和强度;其二,应该具备承受持久性伤害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满足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保证其整体性,又要满足完整性的基本要求。1.2桥梁钢结构完整性设计的目标结合本文的上述几点内容,进行桥梁整体性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证钢结构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具刚度与强度,安全性也能达到使用的要求。完整性包含了承载能力、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的过程等,要求各个组成构件之间紧密联系,同时还能够有效抵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害,同时防止出现开裂。2桥梁钢结构损伤表现形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焊接技术发展也非常快,而为了提升桥梁质量,可以选择使用更高强度的材料,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更加关注的是工艺性损伤以及材料损伤。深入分析后发现,桥梁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材料、工艺、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非金属中杂质含量过高,如果存在这一情况,容易造成焊接质量发生急剧的变化。第二,焊接位置的力学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金属材料结晶而导致了质量问题[2]。第三,焊接过程出现损伤。如果焊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焊接部分出现疲劳裂纹的情况。第四,由于结构性能较低而存在损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细节设计存在问题造成的。第五,使用年限内的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而导致结构损伤非常严重。3桥梁钢结构完整性设计方法桥梁的结构完整性的设计要求桥梁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桥梁设计方案。3.1横向抗倾覆设计钢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尤其在半径小且车道数量比较多的桥梁工程中,要保证桥梁横向具备较强的抗倾覆性能,这也是当前设计师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科学计算,保证横向具备较完善的受力结构,不能造成横梁外部受到过大的外力,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横梁受力不均衡而导致结构损坏[3]。此外,还可以在横梁的位置上使用砂石填方施工处理,保证横梁更加均匀受力,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车道数量,确保桥梁的稳定性。3.2焊接结构设计要保证桥梁符合完整性的要求,就必须保证焊接质量的完整性,但是焊接结构出现损伤,说明焊接材料、工艺以及结构形式存在问题。因此,保证焊接完整性就要全面控制材料、工艺、细节等方面。焊接完整性的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保证焊接材料、焊接结构具备较强的韧性与强度,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合理处理焊接接头,将其损伤程度降到最低;第二,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微观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微观损伤的关键,不能只通过改变焊接材料的方式来解决;第三,合理控制焊接次数以及焊缝规格,在焊接过程中要选择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一般是根据母材的性能来配置焊接材料。焊接结构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桥梁的施工情况、检测要求的不同以及疲劳程度来选择最合适的焊接结构形式;第二,焊接结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细节问题,必须保证所有的焊接结构能够均匀承受桥梁结构的受力,必须要保证其不会存在较大的应力而影响承载能力;第三,焊接结构设计时要全面开展焊接工程的检测,保证焊接结构的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3.3加劲肋设计加劲肋主要指的是桥梁结构中的加强部件,其主要位于桥梁承载结构部分,目的在于分担桥梁主体结构的载荷。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布置加劲肋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计算确定,如果通过计算之后发现必须设置加劲肋,就应根据桥梁的具体受力形式来设置加劲肋的形式、需要设置竖向还是水平方向的加劲肋,全面提升该位置的桥梁结构的质量与承载能力。在设计加劲肋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必须要保证运算数值精确无误[5]。4结语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交通设施的建设数量持续增加,钢结构被广泛应用到桥梁施工中,全面提升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桥梁工程的质量。为了有效避免这些质量问题的产生,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及时解决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细节处理,全面提升桥梁工程的质量水平。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钢结构的完整性设计方法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47:031

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

1引言在整个高层钢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使建设企业等待周期变短,施工企业不但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2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应用2.1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基本原则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结构稳定性、结构基础选择、计算简图与方法的选择3个方面。1)高层钢结构由于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的特殊环境,对其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稳定性这一重要因素,就可能会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一般都是由于设计人员缺乏经验,未能充分掌握钢结构稳定性概念,或者对部分新型的高层钢结构了解不够透彻等原因造成。2)高层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建筑工程项目实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在勘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高层钢结构基础的相关设计,才能保证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同时注意对设计完成的基础进行验算,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3)在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现有的设计很多仅仅只针对框架柱的稳定进行计算,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类型的框架结构形式,在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框架结构类型条件,确保在设计计算过程中能有效保证计算的准确性。2.2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注意事项1)在进行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自身条件、承受荷载的能力、具体的使用功能、钢结构制作安装方式、选取的材料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等方面,同时保证高层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在进行高层钢结构布设时,还要结合高层钢结构具体的使用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减少外部原因造成的扭转效应,保证各部分的抗侧力强度,从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高层钢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各种类型的钢材、附件等,在选用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选用合格钢材、连接件、焊接材料,主体部分的抗拉强度、延展强度、冷缩度、硫碳等物质含量等相关参数,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满足使用要求,特殊区域还要结合建筑物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3)高层钢结构设计过程中涉及抗震时,要严格依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建筑高度来决定采用合适的抗震结构,在此要结合建筑结构的高度、系统情况、施工现场条件来考虑刚柔度,综合性地进行判断,以达到能够满足基本变形需要的同时,还能保证强度和承载要求。4)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的防火、抗火性能,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是很容易受温度影响,特别是火灾状况下,钢材的膨胀系数增长导致钢材丧失基本强度,容易引起钢结构的倒塌,所以在高层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加强。3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1)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钢柱、钢梁是最重要的基础构件,由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差异,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钢材进行切割、焊接、打孔等操作来进行制作。钢柱主要承载了建筑竖向荷载,受上部荷载作用,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在下料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控制,不能死板地依据构建制作长度进行切割等操作,同时形状相同的钢结构构件会因为使用部位、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型号的钢材进行制作,在钢柱的制作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标记,避免发生用料错误、安装错误的情况出现,结合建设项目高度、钢柱自重、形变量、焊接情况对其标高进行严格控制[3]。钢柱制作完成后,钢梁部分同样也要注意,本身高层钢结构工程属于框架形式体系,钢柱、钢梁之间的连接多是使用刚性连接,这就要求钢梁必须是贯通型结构,同时附带很多与其他构建相连接的部分,这就导致其制作的工艺要求比较高,可通过上下翼缘处设置横向加劲肋的方式与钢柱等构件连接,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提高钢梁的制作、安装精度。2)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在钢柱、钢梁制作完成进行现场安装时,要考虑钢结构与基础如何进行相连,而连接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大部分采用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进行,而地脚螺栓埋设质量会直接影响钢结构安装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个工程施作的难易程度,所以在进行地脚螺栓埋设时要严格控制相关参数,准确进行测量,及时进行定位复测,控制浇筑过程,保证钢结构安装工作顺利进行。3)在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中会大量涉及吊装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吊装标准进行操作,在钢结构构件进行吊装以前,必须认真检查各个钢柱、钢梁、附件的标高、间距等参数,同时依照设计顺序进行有效组装;吊装过程中要依据前期所做标识,将正确的构件进行有效连接,避免出现安装错误,对于超长、超宽的钢结构构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构件起吊点的选取,在保证安装方便、安全的基础上为钢结构构件预留吊装用孔洞;吊装工作过程中要按照起吊规范要求、钢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吊装。4)在高层钢结构吊装过程中会将高强度螺栓穿入进行安装,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是一致的,截面为箱形的构件,可以从内部穿入,外侧紧固。穿入完成后依照设计及规范标准要求,添加规定数量垫片,若存在误差不能强行将螺栓穿入,因为强行穿入螺栓会破坏螺纹造成螺母的安装困难,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螺栓连接强度,需要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纠偏,使得安装顺利进行,避免产生结构间的位移。各螺栓螺母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初拧、终拧两道工序,大型复杂构件还需要加入复拧工序,之所以采用复杂的拧装工序,主要是为了避免钢结构件在安装时,部分节点进行紧固后对周边产生位移影响,避免位移影响累计导致的安装强度不足,初拧、终拧过程中不可将一个点拧紧再去处理下一个点,需要交替进行,避免某一螺栓一次拧到初拧、终拧值的现象,在拧紧后紧固值扭力应等于规范标准设计的标准扭矩。高层钢结构设计与施工作为建筑工程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低自重、高强度、施工效率高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层钢结构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结构本身的缺点会逐渐被技术填补,而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就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程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47:121

钢结构设计入门方法

马上买本书 参考 快速入门
2023-09-06 14:47:296

写字楼设计的钢结构应该怎样做?

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一)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无论结构软件如何强大,扎实的结构概念和力学分析,及可靠的手算能力,才是过硬的素质。)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屋面上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把受力单元尽可能的向结构外围布置,是充分利用材料性能的关键,就像中空的竹子一样,所以外强内弱很重要。)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 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 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三)预估截面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 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初学者需注意,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中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钢规范中的限值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四)结构分析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需要使用软件: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五)工程判定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不同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初学者应充分明了。此外,工程设计中的计算和精确的力学计算本身常有一定距离, 为了获得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时会用误差较大的假定, 但对这种误差, 会通过"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设计中,“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是比定量计算更重要的内容。工程师们不应该过分信任与依赖结构软件。美国一位学者曾警告说:“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注重概念设计和工程判定是避免这种工程灾难的方法。(六)构件设计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 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 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 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但是,初学者至少应注意两点:1、软件在做构件(主要是柱)的截面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定有时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目前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尤其对于节点连接情况复杂或变截面的构件,结构师应该逐个检查。2、当上面第(三)条中预估的截面不满足时,加大截面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 强度不满足,通常加大组成截面的板件厚度,其中,抗弯不满足加大翼缘厚度,抗剪不满足加大腹板厚度。(2) 变形超限,通常不应加大板件厚度,而应考虑加大截面的高度,否则,会很不经济。使用软件的前述自动加大截面的优化设计功能,很难考虑上述强度与刚度的区分,实际上,常常并不合适。(七)节点设计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常用的参考书[2]有丰富的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转动, 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的不利结果。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两种常用的方法, 初学者可偏安全选用前者。设计手册中通常有焊缝及螺栓连接的表格等供设计者查用,比较方便。也可以使用结构软件的后处理部分来自动完成。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 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 焊条的选用应和被连接 金属材质适应。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 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 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重心接近。其他详细内容可查规范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2、栓接:铆接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 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 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 国外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3、连接板: 可简单取其厚度为梁腹板厚度加4mm。 然后验算净截面抗剪等。4、梁腹板: 应验算栓孔处腹板的净截面抗剪。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还需验算孔壁局部承压。5、节点设计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构件运到现场无法安装是初学者长犯的错误。此外,还应尽可能使工人能方便的进行现场定位与临时固定。6、节点设计还应考虑制造厂的工艺水平。 比如钢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线的切口需要数控机床等设备才能完成。(八)图纸编制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1、设计图: 是提供制造厂编制施工详图的依据。深度及内容应完整但不冗余。在设计图中,对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包括地震作用)、技术数据、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设计要求(包括制造和安装、焊缝质量检验的等级、涂装及运输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选用以及结构的主要节点构造等均应表示清楚,以利于施工详图的顺利编制,并能正确体现设计的意图。主要材料应列表表示。2、施工详图:又称加工图或放样图等。深度须能满足车间直接制造加工。不完全相同的另构件单元须单独绘制表达,并应附有详尽的材料表。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初学者可参考他人的优秀设计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并依据规范规定编制。
2023-09-06 14:47:461

钢结构优化设计有哪些注意?

泰大建科钢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是对设计总图中关于钢结构部分优化和细化。一般来说,原始设计图纸是从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出发进行钢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点是满足建筑外观、使用功能、结构强度。而泰大建科进行钢结构深化,主要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对于使用原始图纸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一些列问题作出细化调整,在实际开始施工前就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深化的内容因此也包括了对原图纸不合理之处作出调整,对原图纸不详细部分进行补充,做到降低结构用钢量,节省成本。但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能进行优化,而可以进行优化的图纸也不是不合格。对于钢结构施工图,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图纸存在优化的空间:1) 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设计师的水平并不一样,有时候利用巧妙地设计思路,可以节省大量的用钢量。2) 设计师在做项目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项目不可能做得非常精细。3) 设计师没有动力去做一个优化的设计,因为用钢量节省了对他没有好处。4) 有一些专利方案,只有拥有专利权的人才能使用,设计院的专利方案较少。而是利用泰大建科这些专利方案,可以节省较多的工程造价。所以说,一般来看钢结构设计图纸均有优化空间
2023-09-06 14:48:001

钢结构柱的设计????

一、如何焊接:第一,钢柱一般是工字型截面或箱型截面,对接时应注意 腹板 和 面板 的焊缝要错开一定的距离,一般是200mm以上吧。可行的做法是把 腹板 或者 面板 再截断200mm,另作1200mm的柱子对接。 第二,焊接质量要有保证,强度应达到钢柱设计值,这个可请设计方核算。二、钢结构的简单介绍: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2023-09-06 14:48:111

30跨度钢结构大梁设计

用途是什么,是挂幕墙还是做采光顶之类的?如果是幕墙,主要受力方向是水平方向;如果是做采光顶,主要受力方向是竖直方向;可以考虑用超大号焊接“H”型钢,或者用小料组成钢桁架;这是要结构计算的,看你自己和业主需要。
2023-09-06 14:48:232

钢结构设计的总结?

钢结构设计经验总结钢结构工程一般民用项目设计院的做得相对较少,而工业院和大型的设计院做得较多,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钢结构的设计规范:只讲了四点,一是基本的设计规定,二是构件计算,三是连接计算,四是构造要求。第一,设计规定记住一定注明钢材的强度等级、连接材料的型号,焊缝形式及焊缝的质量等级及对施工的要求。A级钢不保证冲击韧性,含碳量不作为交货条件,故不能用于抗震设防和焊接结构(此说法不太准确,但设计人可以接受,其实可焊还是不可焊,是碳当量决定的,而非含碳量);在实际工程中,除了大跨度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下翼缘对接,以及大跨度钢桥的受拉构件的对接这种对质量要求很高的焊缝要求一级焊缝以外,其他场合很少用到一级。一般都要求二级。对于角焊缝,除了在要求熔透的情况(如对于轮压较大的吊车梁的上翼缘和腹板连接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要求二级外,其他场合一般都用三级。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说明中往往写道:高强度螺栓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10.9S,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对于设计者只要给出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和连接材料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即可,不必规定制造商采用何种螺栓。“红丹两度打底,调和漆两度罩面”这种说明使得涂料的品牌不清(红丹有多种),漆膜层厚度不明(涂料应注明各层厚度),而且标准也太低,这是以前60年代的标准,至今仍有人这么用,说明对防腐的不重视。第二,构件计算集中荷载较大处,需设置横向加劲肋或进行局部承压计算;钢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1与其宽度b1的比值超过规范限值时,需进行整体稳定验算;箱型梁虽抗扭特性较好,但截面尺寸不满足也需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支座反力较大的梁端支承加劲肋需按照轴压计算其在梁平面外的稳定性,且对连接焊缝进行计算;构件宽厚比和高厚比的要求,特别是当设计中考虑截面塑性发展与塑性设计时的要求更严(注意区分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宽厚比的不同);单角钢受压构件长细比,需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而非角钢平行轴的回转半径;轴心受压构件需按规范规定计算剪力;设计桁架时的桁架腹杆平面内、外的计算长度不可想当然取其几何长度,规范有其考虑和规定;交叉腹杆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要注意。第三,连接计算焊缝计算长度要减去2倍焊脚尺寸;普通螺栓不可仅仅按照受剪承载力来确定螺栓数量;高钢中规定,抗震设计时采用摩擦型的高强螺栓,但连接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按螺杆与孔壁接触考虑;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不可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摩擦型的拼接时,螺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超过15D0,螺栓承载力需折减,大于60d0时,折减系数为0.7;柱梁的刚性连接,需进行柱腹板在梁翼缘范围内的节点域计算;连接节点板在拉力和剪力下,需进行强度验算;在压力下不可忽略稳定性验算;桁架节点板自由边长与其厚度有要求,否则要采取措施;梁端支座底板厚度也需进行计算;轴心受压柱底与柱底板角焊缝也需计算。第四,构造要求非采暖地区的房屋钢柱与屋面钢梁刚接,横向温度区段大于120米。又未计算温度应力或变形影响;构件板件的现场拼接对接焊缝,设计文件中只注明采用剖口焊,未给出剖口形式;对接焊缝拼接处,焊件的厚度在一侧相差4mm以上,在厚度方向应做斜角;侧角焊缝连接计算中,按焊缝全长计算,未考虑只能按60hf有效长度计算,连接设计不安全;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小于l.5(t)1/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对角焊缝的表面形状未提出要求;板件端部采用两条侧面角焊缝连接时,两条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过大;角钢与节点板采用三面围焊,但对围焊未提出施焊要求;在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未在图中说明;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件,螺栓中心至构件边缘距离不满足最小容许距离;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未采取防止螺帽松动措施,或采用打乱丝扣等损伤性措施;工字形实腹柱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大于80(235/fy)1/2,未设置横向加劲肋;较高的格构式柱末设置横隔;桁架弦杆采用H型钢,H型钢的高度与其在平面内的几何长度之比大于l/10,未考虑次弯矩影响;桁架节点板厚度f=5mm,不满足规定;焊接工字形梁横向加劲肋与翼缘板相接处未切角;梁突缘支座突缘加劲板的伸出长度大于其2倍的厚度;柱脚锚栓按同时承受拉力和柱脚底部剪力设计,违反了有关规定;双肢格构柱插入杯口最小深度仅按1.5倍柱截面宽度取值(此值比0.5倍柱截面高度小);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钢材除锈等级和所用的涂料名称及涂层厚度;地面以下的钢柱脚未要求用混凝土包裹;采用直接焊接的钢管桁架节点承受动力荷载;按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管桁架采用Q390等屈服强度fy大于345mpa的钢材;钢管结构主管与支管之间的夹角应不小于300。钢结构综述:钢结构通常有框架、框架-支撑,框撑筒体,巨型桁架,平面(桁)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参见网壳规范)等。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钢结构整体布置应考虑结构的使用,荷载尽量均匀传递,支撑等耗能构件及连接的布置,结构的美学价值等。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48:301

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轻型房屋结构工程设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其设计水平,保证其设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活动的,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适用于网架、网壳、单层刚架、排架,多层框架,压型拱板等轻型房屋结构的设计。除已取得建筑工程设计甲、乙级资质的单位外,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单位,须取得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证书后,方可承担相应的业务。   第四条 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压型拱板最高为乙级);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等级分为1级和2级。分级标准见附件一、附件二。   取得甲级专项资质的设计单位可承担国内轻型房屋钢结构1级和2级工程的设计业务。   取得乙级专项资质的设计单位可承担国内轻型永恒钢结构2级工程的设计业务。   第五条 已取得建筑工程设计甲、乙级资质的单位,可分别承担本办法规定的相应等级专项资质的设计业务,不须别行申报专项资质。   具有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条件的轻型房屋钢结构企业,可按本办法申报专项资质。   第六条 当轻型房屋结构为非建筑主体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单位要依据建筑主体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基本资料,进行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在设计前,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积极配合,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第七条 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的专项资质由建设部统一管理。有关的具体工作可由建设部委托有关协会承担。   第二章 资质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 申请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单位,应提交下列申报材料:1、资质申请表一式四份;2、批准设立单位的文件和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3、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技术主管人的简历及任命(聘任)文件(复印件);4、当年在职人员的正式统计表,技术骨干的毕业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及人事关系证明(复印件);5、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保体系认证(合格)证书;6、单位的章程和有关管理的规章制度;7、单位的业绩和社会信誉证明材料(业主或用户意见书)。   第九条 申请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单位,应按隶属关系将申报材料报送国务院有关专业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行业协会进行初审、核实,再报送建设部。建设部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后,公布审查通过的单位,并颁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种设计专项资质证书。   第十条 新设立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单位可申请专项资质暂定级。暂定级为乙级,有效期2年。期满后,由申请单位报送建设部复查,合格者由建设部换发正式专项资质证书;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收回证书。新设立单位申请专项资质时,主要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分级标准》中规定的法人资格、资产规模、人员要求和技术装备要求、管理要求进行审核,对业绩要求不作为必要条件。  第十一条 取得乙级专项资质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单位ue584在两年中独立承担达不少于5项工程等级接近1级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的设计(附件二,注3),并已建成且无设计质量事故,可申请甲级临时证书,有效期2年。期满后可提出转正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核发正式证书。   第三章 资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 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第十三条 在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文件上,应注明专项资质证书的等级及编号,并加盖注册设计人员的执业专用章。   第十四条 取得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证书的单位,只能从事证书中规定的设计业务。持证单位不得向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设计图章、图签;不得私拉无证单位的人员为其进行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吊销专项资质证书,并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严禁不具备设计资格质的单位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种的设计。   第十五条 取得资质证书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如发生分立或合并,应在重新获得工商管理部门核准名称后三十日内,按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重新办理专项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开展业务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单独申请专项资质证书。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分支机构,不得以分支机构名义承担业务,只能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所属单位名义承担业务、提供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文件、资料及收取费用等。   第十七条 离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应聘在一个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单位从事设计业务。从外单位聘用离退休设计人员时,受聘人应由原单位出具符合外聘条件的证明,并与聘用单位签订不少于二年的聘用合同。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可作为单位申请专项资质的条件,但作为单位技术骨干的离通休人员数量,不得超过该设计单位技术骨干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离退休人员不宜担任聘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八条 院校所属的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单位,因工作需要而聘请在职教师从事设计业务时,必须实行定期聘任制度,办理聘任手续,聘期不少于二年。定期聘用教师的人数不得超过该设计单位技术骨干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教师应聘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业务期间,不得再兼职从事与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无关的教学等其它活动。   第十九条 对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取得专同资质证书设计单位,由建设部吊销其证书,并在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事项,应按照建设部令第60号《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和建设部令第65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在中国境内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外国独资企业,申请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时,将根据国家有关设计市场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23-09-06 14:49:051

钢结构设计用什么软件?

钢结构设计用到的软件:1:假如你是纯搞设计的话国产就用PKPM、3D3S,PKPM界面通俗易懂。中国建研院的软件,在国内各设计院有大量的用户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个人感觉查询计算结果不是直截了当3D3S很适于建模,新版本做方案也不错,如果结构理论比较好的话它自带的任意空间结构设计模块可以做各种模型。缺点:不太稳定PS2000出图最好,适合快速的做报价。由于冶金行业带行车的厂房多,PS2000做带行车的钢房有相当的优势。做砼柱钢梁最成熟。缺点:普便反映用钢量较大。2;SSDD一个国外的分析引擎与国内规范相结合的产物,唯一一个用二阶分析法分析的软件,由于分析法的不同,个别控制项目与传统的线刚度比法有较大出入;整体计算结果与其它软件相差不大;建模较方便。节点设计非常好。缺点:出图不好3;MTS(同济李国强教授开发)可以免费试用,感觉界面和SSDD相似,比SSDD好用点,但不如3D3S。电厂锅炉比较复杂,建议用用XSTEEL画图,至于计算方面,与它有很好接口的就是STAAD。4、假如你为了拆图就AUto-CAD、sap20005、其实软件不在用的多,而是要用的精一些,当然灵活掌握多个软件可以减少自已的工作量。
2023-09-06 14:49:131

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特点?

近几年以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应用在建筑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探讨了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应用情况,且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厂房,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形式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被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领悟中。对比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有其自身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力学性能和材料的性能等方面。基于当前钢结构设计的发展情况,钢结构建筑不仅仅是一类结构工具,而是转变为了一类中介,在特定的性能系数下,能够在建筑中发挥独特的功能,保证建筑的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强化钢结构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钢结构设计概论一般而言,从经济性和物理性方面判断钢结构设计:针对物理特性,为了有效确保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提升钢结构建筑的物理承受力,综合考虑分布特征、体系特点和荷载性质等情况;针对经济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大大的节约施工成本。总体而言,在钢结构建筑施工中,不仅仅要确保刚度的均匀程度以及力学模型的清晰度,还要确保柱间扛侧支撑的分布均匀。在建材市场中,钢结构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受到施工单位的青睐,主要是因为:(1)其他的钢筋材料与钢材不同,钢材的可塑性非常强,一般不会由于载重问题而出现折断的情况,在受到外来作用力时,钢材内部会合理的平衡与分配外来作用力。(2)钢材质地均匀。基于特定的应力,钢结构因为受力作用,产生的实际弹性与力学计算中的理想数据比较接近,材质和内部结构都相当稳定。(3)钢材的强度相对较大。与一般建筑材料比较,钢材的强度很大,抗震性能良好,具体抗震等级如下表所示。除此之外,钢材的体积很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使用的面积比较大。钢材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而自身的重量较小,一旦遇到突发自然灾害,可以有效减轻建筑物的重量,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水平。2现代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2.1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欠缺。众所周知,我国对钢结构建筑的研究比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钢结构设计理念传入我国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然而由于其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行业知识体系。在钢结构建筑行业内,缺少实际施工经验,技术人员没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精准的把握建筑市场行情,阻碍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由于技术人员没有充分的调查和掌握建筑市场,无法保证建成的钢结构建筑的质量。2.2钢结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在我国建筑体系内,尚未形成相对全面、稳定的行业技术标准。在钢结构体系使用过程中,由于企业差异与地域性差异的存在,导致很难使用建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结构体系。除此之外,由于有些强制性的行业行文导致钢结构体系的使用比较勉强。3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要遵循的原则3.1控制建筑的高度。在设计钢结构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高度有明确的要求,通常要控制建筑物高低于35m。一旦修建的建筑物过高,在地震来临时,钢结构建筑就容易受损,出现人员伤亡的状况。3.2体现出计算和构造的一致性。在设计钢结构建筑时,实际构造和计算数据要保持一致,基于建筑物的受力结构和载荷特点,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重点设计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钢结构各方面性能都符合建筑的基本要求。3.3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钢结构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中,稳定性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无论采取何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将稳定性设计摆在首要位置。在钢结构建筑中,如若构件出现了稳定性问题,不仅仅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在钢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努力提升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设计出更多优秀的钢结构建筑产品。近几年来,由于钢结构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有很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重视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设计。4现代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在钢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设计者具有实际的施工经验,熟练掌握设计的关键点,保证钢结构设计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所以,在钢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设计要点,提升钢结构建筑的整体质量。4.1科学选择钢材及焊缝质量。在设计钢结构建筑时,要注重选择质量好的钢材,选取适宜的焊缝等级,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明确设计方案中焊缝质量和钢材质量的具体要求,保证选取合适的钢材。在选择钢材时,要选取那些屈服强度好、抗拉伸能力强的钢材,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处理焊缝时,也要明确施工的技术标准,选取高质量的的焊缝技术,确保施工质量。4.2重视钢结构的选型工作。在设计钢结构时,必须重点关注结构选型,其对施工目标与设计方案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在结构选型过程中,必须设计具体的方案,基于整体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力学关系等,选取最适宜的结构选型,确保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4.3重视钢结构构件的设计。在钢结构建筑设计中,构件设计是设计重点,要确保钢材的合理性,基于施工的技术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设计钢结构主体部分时,通常选取一种材质的材料。除此之外,为了节约施工成本,也可以综合选择施工材料,只要施工材料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就行。在选择材料时,必须保证钢材的强度大于Q345的标准。现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设计软件的功能得到优化和升级,可以对截面进行处理和验算,整体优化钢结构截面,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简化处理,因此,设计人员只需要在软件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就行。4.4重视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是结构布局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会影响结构布置。在施工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依据钢结构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方案,对结构布置的施工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4.5重视做好建筑钢结构防腐防火涂装。在钢结构防腐防火涂装施工时,目的是提升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确保钢结构建筑具有防火性,抵抗火灾的干扰。在实际施工设计中,一般先涂抹防腐材料,然后在钢结构表面涂抹防火材料,通常融合防火相关涂料与防火底漆、面漆、中间漆中的关键成分,避免防火涂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涂装具体的防火涂料时,必须先使用机械除锈,清理钢材的表面,避免灰层、油污等现象的出现。总而言之,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钢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特性,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在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使用钢结构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筑周期,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环保水平,符合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升了建筑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钢结构建筑将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为了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49:211

钢结构设计软件都有些什么?

说实话1:假如你是纯搞设计的话国产就用PKPM 、3D3S ,PKPM界面通俗易懂。中国建研院的软件,在国内各设计院有大量的用户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个人感觉查询计算结果不是直截了当3D3S很适于建模,新版本做方案也不错,如果结构理论比较好的话它自带的任意空间结构设计模块可以做各种模型。缺点:不太稳定PS2000出图最好,适合快速的做报价。由于冶金行业带行车的厂房多,PS2000做带行车的钢房有相当的优势。做砼柱钢梁最成熟。缺点:普便反映用钢量较大。2;SSDD一个国外的分析引擎与国内规范相结合的产物,唯一一个用二阶分析法分析的软件,由于分析法的不同,个别控制项目与传统的线刚度比法有较大出入;整体计算结果与其它软件相差不大;建模较方便。节点设计非常好。缺点:出图不好3;MTS(同济李国强教授开发)可以免费试用,感觉界面和SSDD相似,比SSDD好用点,但不如3D3S。 电厂锅炉比较复杂,建议用用XSTEEL画图,至于计算方面,与它有很好接口的就是STAAD。4、假如你为了拆图就AUto-CAD 、sap20005、其实软件不在用的多,而是要用的精一些,当然灵活掌握多个软件可以减少自已的工作量。6、一家之言,不足之处勿论!
2023-09-06 14:49:585

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关于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1钢结构设计概述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的提升,刚性结构建筑施工逐渐取代混凝土施工建设,为了保证钢结构施工建设的质量,拓宽了钢结构的施工建设领域。   1.1结构布置的依据   钢结构的设计应该从经济和物理两个角度进行判断:一方面,钢结构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运用时一定要确保其经济成本比较低,能够容易让业主接受;另一方面;为了确保钢结构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要提升钢结构的物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在结构布局上,这方面应该严格综合考虑其体系特征、荷载的性质以及分布情况。一般情况下要是力学模型清晰、刚度均匀,要尽量限制的影响范围是大荷载及其移动荷载等,使它把线路能够直接的传递到基础。尤其要注意的是,柱间抗侧支撑的一定要均匀分布,共形心要尽可能地向风震的作用线靠近,否则就必须考虑整体结构的扭转以及结构抗侧的多道防线。   1.2结构分析和工程判定   当代建筑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结构分析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分析数据的高度准确性,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鉴于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突发性状况,再加上其地质复杂,所以必须要结合相应的人工实地考察结果来分析软件,只有这样才能使结构分析更具有可操作性。   1.3建筑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之所以被广大施工单位所重视,之所以占据了建材市场巨大比例,主要是因为:首先,钢结构较为匀称。在一定应力的条件下,钢结构受力所产生的实际弹性与理想中的计算数据较为接近,材质和内部结构较为稳定。其次,钢材强度比一般的建材强度要高,而且其体积要小于一般的建材,建筑施工时可用面积较大。而且钢材内部结构排列精密,自身重量较轻,在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能够降低建筑物自重,同时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最后,钢材不同于钢筋等材料,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会出现因载重过量而发生折断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钢材内部对应力平衡把握以及对外来作用力的合理分配。   2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2.1设计质量下降   进行钢结构设计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比一般的建筑方案设计要大得多,而且其设计时间期限一般较短,所给予的设计经费较少,设计任务量又较大,因此,钢结构设计任务经常出现无人接收问题,就算设计任务被接受,其设计质量也往往是差强人意。施工单位在承包一项工程后,往往会将这个工程的钢结构设计任务进行转包,因为施工单位很少有具备专业钢结构设计资格的,但是由于工程转包的设计单位可能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和人才,此情况下往往会因为建筑市场的混乱而造成钢结构设计工作的失败。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和法律规范文件,一般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这就造成钢结构设计质量普遍下滑的局面。   2.2参与建设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   钢结构设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而当前建筑钢结构设计行业又普遍存在设计人员专业素质缺乏的现象,这更加突出了钢结构设计的问题。除了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之外,施工单位往往也存在施工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现象。不论是什么工作,工作人员都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而钢结构设计工作更是如此。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积极提高当前钢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2.3对国外设计方案不加变通   我国钢结构设计工作相较于外国先进国家来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钢结构设计师经常在进行钢结构设计工作时借鉴外国的设计方案。当然,适当的借鉴是允许的,但是,我国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对待外国设计方案都是推崇、照搬照抄,根本没有考虑设计方案的适用性,没有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将其方案不加变通地挪用到我国钢结构设计工作中,造成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存在一些设计人员,不切实际,进行设计任务时,思维过于天马行空,根本不结合实际情况。   3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改进措施   3.1建筑钢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为了能够使钢结构的设计更具有科学性,设计人员就应该严格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而且要注意将不同环节的细节工作具体落实到位。   3.1.1钢结构的形式与布置。钢结构主要有框架、平面架、网架、索膜、轻钢以及塔桅等结构形式。每个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工程在选型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考虑它们的特点。钢结构的形式虽然比较多,但是其施工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规律供参照,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客观分析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进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3.1.2图纸的编制。图纸是建筑施工的蓝本,所以为了确保钢结构施工建设的质量,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图纸进行设计,同时要对图纸进行反复的操作性判断,组织专业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进行全体的讨论,最终确定。   3.2针对钢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3.2.1钢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而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钢结构设计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而若想做好对设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监督制度、检测制度以及对设计人员的奖惩制度等,只有用奖惩制度激励设计人员,用监督制度督促设计人员,用检测制度去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才能保证钢结构设计的最终完工质量。而在这些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完善。   3.2.2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无论是自己进行创新还是借鉴外国先进的设计方案作品,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钢结构设计任务。只有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建筑的使用性能,这里的使用性能即建筑物的舒适性、健康性以及自由性,才能说明这个钢结构设计的成功。而且,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钢结构在建筑物内部的作用和载重性能,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和原则进行设计工作。   3.2.3进行钢结构设计工作时不能只追求表面功能,要将其功能性深入化,提高其设计深度。要考虑建筑物所能遇到的多种环境状况,并根据这些环境状况来设计钢结构的使用性能,以此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这样优质的钢结构设计成果还能够为设计单位树立品牌和提高信誉度。钢结构设计方案完成后,不能立刻投入施工中,要对其进行重重的审查,只有满足多重审核之后,充分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科学性之后,才能将设计方案正式投入施工,这样能够避免设计施工的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在建筑结构领域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必须重视对钢结构的设计。在进行设计方案时要注意上述几个需要关注的重点,提高钢结构设计方案的质量,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质量。 ;
2023-09-06 14:50:311

请问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可以设计钢结构专业吗?

不可以,钢结构设计是专项设计,必须有专项设计资质才行。
2023-09-06 14:50:471

什么是钢结构二次设计?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钢结构二次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概述钢结构二次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说的是同一个工作。以下引入一些专业书籍的资料并说说我的个人观点。钢结构施工设计图纸分类概述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学习前苏联建设经验,在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中,将施工设计明确划分为钢结构设计图及钢结构详图两个阶段。前者由设计单位编制完成,后者以前者为依据,由钢结构加工厂深化编制完成,并直接作为加工与安装的依据。当时在冶金、建工、桥梁等系统的大型金属结构厂均设有专门设计机构及人员,承担详图编制任务。随后,在设计革命中此种分工出图方法被认为是“烦琐哲学”受到冲击,迫使设计单位寻求简化、改进的出路,曾出现过一次编制简化详图等作法,实际上并未成功。到1964、1965年,设计单位进行总结、调整时期,又普遍总结经验,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肯定并恢复了两个阶段分工出图的作法。到70年代,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及建设经验的总结,一些大型钢结构工程(如宝钢一期近1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工程,部分为国外设计)都按设计图及详图两段出图进行了设计,而国家建设部于70年代组织编制的钢结构构件国家通用图(钢屋架、钢托架、钢天窗架、钢吊车梁等),也都按正规工厂详图深度编制,以便于工厂直接进行构件加工。随着改革开放与国外技术交流也表明,国际上钢结构工程的设计也普遍采用设计图与工厂详图(shop drawing)两个阶段出图的作法,在90年代中一些与国外联合设计的大型钢结构工程,如京城大厦、国贸中心等也都是按国外设计图专门组织了详图设计后进行施工的。 长期的建设经验表明,两阶段出图作法分工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并方便施工,因而1983年颁布的《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J205-83)明确对钢结构施工设计的两个阶段出图作法予以肯定,并分别定义为设计图及施工详图。同时明确了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加工必须以施工详图为依据,而详图则应根据设计图编制。由于工厂详图的编制工作较为琐细、费工(其图纸量约为设计图图纸量的2.5~3倍),也需要一定的设计周期,故建设及承包单位都应了解这一钢结构工程特有的设计分工特点,在编制施工计划中予以考虑。同时作为一门基本功,钢结构加工厂的设计人员也应对详图设计有较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设计图与施工详图的区别设计图1.根据工艺、建筑要求及初步设计等,并经施工设计方案与计算等工作而编制的较高阶段施工设计图;2.目的、深度及内容均仅为编制详图提供依据;3.又设计单位编制;4.图纸表示较简明,图纸量较少;其内容一般包括:设计总说明与布置图、构件图、节点图、钢材订货表。施工详图1.直接根据设计图编制的工厂施工及安装详图(可含有少量连接、构造等计算),只对深化设计负责;2.目的为直接供制造、加工及安装的施工用图;3.一般应由制造厂或施工单位编制;4.图纸表示详细,数量多,内容包括:构件安装布置图及构件详图(含材料表,螺栓表等)。
2023-09-06 14:50:581

浅议住宅钢结构的特点及其设计思路?

1 钢结构的优点一般来说,材料的特性是推出新型建筑形式的出发点。钢结构是用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和其它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1.1 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和其它建筑材料诸如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因此,特别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钢材还具有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韧性好,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还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钢材的强度高,做成的构件截面小而壁薄,受压时需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强度有时不能充分发挥。1.2 材质均匀,与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钢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可以得到严格控制,材质波动的范围小。1.3 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 钢结构所用的材料单纯而且是成材,加工比较简便,并能使用机械操作,因此,大量的钢结构一般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厂做成构件,精确度较高。构件在工地拼装,可以采用安设简便的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有时还可以在地面拼装和焊接成较大的单元再行吊装,以缩短施工周期。此外,对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比较容易进行改建和加固,用螺栓连接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迁。1.4 钢结构的重量轻 钢材的密度虽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大,但钢结构却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原因是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混凝土大得多。以同样的跨度承受同样荷载,钢屋架的重量最多不超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至1/4,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甚至接近1/10,为吊装提供了方便条件。对于需要远距离运输的结构,如建造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工程,重量轻也是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当然任何一种材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钢材的耐腐蚀性和耐火性就较为欠缺,在对结构进行防护时费用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不过在没有侵蚀性介质的一般厂房中,构件经过彻底除锈并涂上合格的油漆,锈蚀问题也并不严重。近年来出现的耐大气腐蚀的钢材具有较好的抗锈性能,已经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钢材长期经受100℃辐射热时,强度没有多大变化,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但温度达150℃以上时,就须用隔热层加以保护。钢材不耐火,重要的结构必须注意采取防火措施。例如,利用蛭石板、蛭石喷涂层或石膏板等加以防护。2 钢结构住宅的特点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以及综合经济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 设计制造周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 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业的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2.2 能够合理布置功能区间 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师和居民一直希望能够有大跨的无竖向结构的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隔断,使室内布置呈多样化。传统住宅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2.3 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 相同的荷载,钢结构截面最小,相同的截面,钢结构承载力最大。在抗震设防区,钢筋砼结构有许多不足之处,而钢结构重量轻,六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延性,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2.4 施工方面优势突出 现浇砼需要连续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施工季节的影响。钢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运往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整体组装,可全天候作业。施工现场作业量小,减少了施工临时用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2.5 综合造价低 钢结构承载力高,可以实现结构的大开间布置,构件截面小,与砼结构和砖混结构相比,自重比较轻,地基的处理比较容易,可以采用天然基础型式。由于基础在工程造价中占有比重比较大,上部结构重量轻可以降低基础的造价,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钢结构施工机械化高的特点,从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模板等其它辅助材料费用。 3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思路3.1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3.2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3.3 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3.4 结构分析 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 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3.5 构件设计 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3.6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 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3.7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初学者可参考他人的优秀设计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并依据规范规定编制。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1:061

钢结构工程设计怎么收取设计费_钢结构设计费一般多少

参考如下:计算图纸实际工程量,按照分项工程直接套用定额,采用定额价格报价。按照建筑面积做平米报价,就是计算完工程成本后,加行利润再除以建筑面积,按每平米的价格进行报价。屋面墙面=屋面投影15元/_不含螺丝根配件反水等材料费,结构方面预埋放线25元/套预埋。结构方面25元-30/_含补漆,焊条,所有工具及损耗件,脚手架。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2023-09-06 14:51:151

高层住宅钢结构的设计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由于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钢结构住宅已经给住宅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从设计、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新模式。 0 引言 高层钢结构建筑在国外已有110多年的历史,1883年最早一幢钢结构高层建筑在美国芝加哥拔地而起,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地价的上涨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研究日趋完善、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自重大,柱子所占的建筑面积比率越来越大,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质疑;同时高强度钢材应运而生, 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部分钢结构或全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可说是同步前进。 1 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原则 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根据稳定问题在实际设计中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三项原则并具体阐明了这些原则,以更好地保证钢结构稳定设计中构件不会丧失稳定。 1.1 结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 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和框架都是如此。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出平面失稳,需要从结构整体布置来解决,亦即设计必要的支撑构件。这就是说,平面结构构件的出平面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置相一致。就如上述的1988年加拿大一停车场的屋盖结构塌落,1985年土耳其某体育场看台屋盖塌落,这两次事故都和没有设置适当的文撑而造成出平面失稳。 1.2 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十分重要。 目前任设计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时,经常不作框架稳定分折而是代之以框架柱的稳定计算。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框架柱稳定时用到的柱计算长度系数,自应通过框架整体稳定分析得出,才能使柱稳定计算等效于框架稳定计算。然而,实际框架多种多样,而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需要设定一些典型条件。 1.3 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使二者有一致性。 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相符合,一直是结构设计中大家都注意的问题。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应分别赋与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对桁架节点应尽量减少杆件偏心这些都是设计者处理构造细部时经常考虑到的。但是,当涉及稳定性能时,构造上时常有不同于强度的要求或特殊考虑。例如,简支梁就抗弯强度来说,对不动铰支座的要求仅仅是阻止位移,同时允许在平面内转动。然而在处理梁整体稳定时上述要求就不够了。支座还需能够阻止梁绕纵轴扭转,同时允许梁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和梁端截面自由翘曲,以符合稳定分析所采取的边界条件。 2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流程 2.1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 2.2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 2.3 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 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 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 2.4 结构分析 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 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 2.5 构件设计 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 2.6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2.7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 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 不尽相同。初学者可参考他人的优秀设计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并依据规范规定编制。 3 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钢结构,有低层和多层之分。低层一般不超过3层,用于别墅;多层用于公寓。本文介绍多层公寓住宅钢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 3.2 超过9层为高层。10~12层又称小高层。抗震规范GB50011对12层以下和12层以上的房屋提出不同要求。住宅钢结构一般不宜超过12层。 3.3 结构抗震性能与结构布置规则性有很大关系。结构布置不规则,地震时易损坏,而且除弹性设计外还要作弹塑性层间位移验算。因此应尽量使结构布置符合规则性要求。 3.4 住宅钢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力求规则、对称。住宅钢结构常见的布置不规则,主要是平面不规则。如平面形状不规则,L形等,特别是支撑剪力墙偏置,明显不对称等。若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超过质心水平位移的1.2倍就属于平面不规则此时需对支撑剪力墙的配置进行调整。 目前,国内高层钢结构钢材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工程总承包由国外承担,制造和安装则由国内廉价劳动力承包,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加,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1:541

钢结构设计步骤介绍

  钢结构设计对于不同的定量指标和应用都有相应的阐释,包括对钢结构防震设计。要注意的是,在钢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相对合理。这篇文章就主要向大家介绍了钢结构设计的相关操作,并且向大家展示了几幅钢结构设计的图片信息,让大家可以更加地了解钢结构设计知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钢结构设计步骤  1.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  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及布置是对结构的定性,由于其涉及广泛,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  3.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  4.结构分析  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  5.工程判定  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  6.构件设计  构件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和Q345。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  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  7.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1)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必须的侧向力。在计算前必须有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尤其是结构的自重和侧向传力体系要有明确的计划。最简单的动力学分析是底部剪力法。这通过计算各楼层的自重和分布计算得出。更为流行的是实用软件进行线性模态分析。模态分析依赖于结构的自重,侧向力单元的分布和刚度。  2)设计侧向传力单元。从动力学中获得的力需要考虑侧向力单元的延性来折减。延性系数由规范规定。注意不能太保守设计。最为整个建筑的耗能结构,侧向单元只要满足侧向力计算即可。原因是截面过大会降低结构延性,并且所有其他的构件都会受到影响。确定截面后,需要计算出实际的延性。这是因为实际选取的截面会大于计算所要求的界面。所以实际延性会低于理论延性。    3)设计与侧向单元联接的柱和其他主要构件。为满足“强柱”的要求,使用最大可能的侧向单元的力,即考虑侧向单元的极限承载力。  4)设计地基。设计思路同3)。如果地质良好,如岩石,可以在最后设计。  5)设计隔板。当然考虑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隔板的破毁将导致结构脆性破坏或倒塌,所以设计思路是不能屈服,必须在线性范围内。其涉及内容有支柱,弦,连接样式;剪切连接件等等。    好了,说到这里,小编对于钢结构设计的步骤以及相关信息就介绍得差不多了,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安全度和可靠度的方面。同时,大家要注意的是,防震设计过程设计思路清晰,以防操作人员收到伤害。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兴趣对钢结构设计深入地了解的话,可以登录土巴兔官网进行访问哦,小兔也会随时给予答复哦。
2023-09-06 14:52:221

钢结构设计步骤介绍

  钢结构设计对于不同的定量指标和应用都有相应的阐释,包括对钢结构防震设计。要注意的是,在钢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要相对合理。这篇文章就主要向大家介绍了钢结构设计的相关操作,并且向大家展示了几幅钢结构设计的图片信息,让大家可以更加地了解钢结构设计知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钢结构设计步骤  1.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  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及布置是对结构的定性,由于其涉及广泛,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  3.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  4.结构分析  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  5.工程判定  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  6.构件设计  构件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和Q345。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  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  7.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  1)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必须的侧向力。在计算前必须有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尤其是结构的自重和侧向传力体系要有明确的计划。最简单的动力学分析是底部剪力法。这通过计算各楼层的自重和分布计算得出。更为流行的是实用软件进行线性模态分析。模态分析依赖于结构的自重,侧向力单元的分布和刚度。  2)设计侧向传力单元。从动力学中获得的力需要考虑侧向力单元的延性来折减。延性系数由规范规定。注意不能太保守设计。最为整个建筑的耗能结构,侧向单元只要满足侧向力计算即可。原因是截面过大会降低结构延性,并且所有其他的构件都会受到影响。确定截面后,需要计算出实际的延性。这是因为实际选取的截面会大于计算所要求的界面。所以实际延性会低于理论延性。    3)设计与侧向单元联接的柱和其他主要构件。为满足“强柱”的要求,使用最大可能的侧向单元的力,即考虑侧向单元的极限承载力。  4)设计地基。设计思路同3)。如果地质良好,如岩石,可以在最后设计。  5)设计隔板。当然考虑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隔板的破毁将导致结构脆性破坏或倒塌,所以设计思路是不能屈服,必须在线性范围内。其涉及内容有支柱,弦,连接样式;剪切连接件等等。    好了,说到这里,小编对于钢结构设计的步骤以及相关信息就介绍得差不多了,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安全度和可靠度的方面。同时,大家要注意的是,防震设计过程设计思路清晰,以防操作人员收到伤害。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兴趣对钢结构设计深入地了解的话,可以登录土巴兔官网进行访问哦,小兔也会随时给予答复哦。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2023-09-06 14:52:381

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有哪些?

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有哪些?根据设计方案或建筑图,预估各部分荷载;依据荷载、建筑平面选定结构形式(或依建筑设计结果)。对所选定的结构受力体系进行内力分析。选取各控制截面验算变形(刚度)、强度、稳定。调整后验算节点,参照构造要求绘制施工图。
2023-09-06 14:52:58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是??

这样的提问很...!我们不能责怪提问的人,但这种提问的确让人头痛,恐怕得写本书。能否请楼主提些具体的问题呀?
2023-09-06 14:53:083

钢结构设计经验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结构房屋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下面是我整理钢结构设计经验的范文,欢迎阅读!   钢结构设计经验篇一   1.设计时钢材、焊缝质量等级的正确选用   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所用钢材的质量等级(包括相适应的焊接材料型号),并对焊缝质量提出质量等级要求。钢结构房屋所使用的钢材应当具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于焊接钢结构,尚应具有含碳量的合格保证。在地震区,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除了具有上述合格保证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2001)还要求它们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为保证结构有必要的安全储备和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2001)还对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伸长率的限值和良好的可焊性等物理力学指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写入设计文件中。通常,钢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宜采用q235b 及以上等级的碳素结构钢和q345b 及以上等级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不建议使用质量等级为a 级的钢材,原因是这种类型的钢材不保证冲击韧性和延性性能,q235a级钢材还不保证焊接要求的含碳量限值。在钢结构中,焊接连接已成为钢结构连接的最基本方法,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所以应当根据结构或构件的重要性和受力性能及焊缝的受力情况,确定焊缝的质量等级。一般来说,板材的对接焊缝,承受动力荷载构件(如吊车梁)的较重要的焊缝,需作疲劳验算的焊缝,以及须与钢材等强的受拉、受弯对接焊缝(如框架梁、柱及其连接节点的对接焊缝,工字形截面与其端板的对接焊缝),其焊缝应采用坡口全熔透对接焊缝,其焊缝质量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其他部位的焊缝,一般均可采用角焊缝。角焊缝由于应力集中现象严重,内部探伤亦很困难.其焊缝质量等级一般只能是三级,其中某些重要角焊缝可允许要求其外观缺陷符合二级的要求。   2.门式钢架房屋的温度区段内应按规范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支撑体系   (1)应将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布置在同一跨间内,形成独立的空间支撑体系,既利于抗震,又给施工安装带来方便。   (2)将屋面横向水平支撑设在端部第二个开间的同时,应在端跨相应位置设置刚性纵向系杆,使山墙的风荷载等水平力能可靠传递。   (3)屋面支撑的布置应与山墙抗风柱的位置相协调,使抗风柱的柱顶反力能直接传到屋面横向支撑的节点上,使山墙处屋面系统受力简单化,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   (4)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直腹杆(包括屋脊处和柱顶处)应按刚性系杆考虑。采用檩条兼做时,应对檩条的刚度和承载力进行验算。否则,檩条很难起到刚性系杆作用,因为常用的z 形或c 形冷弯薄擘型钢檩条侧向刚度很差,直接影响到房屋的纵向受力和传力性能。当檩条无法起到刚性直腹杆的作用时,通常应在屋脊处、柱顶处以及屋面设置横向水平支撑直腹杆,在刚架斜梁间设置钢管、h 型钢或其它截面形式的刚性杆件,以保证房屋纵向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在刚架转角处(边柱柱顶和屋脊,以及多跨房屋相应位置的中间柱柱顶)的刚性系杆应沿房屋全长设置。   (5)屋面支撑和柱间支撑当采用柔性圆钢拉条时,宜设张紧装置(如花兰螺栓),当荷载较大时,柔性圆钢拉条宜改为型钢。   3.实腹式门式刚架应按规范设置隅撑   在檩条或墙梁与刚架的连接处,在斜梁下翼缘的受压区或刚架柱内侧翼缘的受压区,至少每隔一根檩条或墙梁应设置按受压构件设计的隅撑,将檩条或墙梁与翼缘受压区直接连接起来。采用双层屋面板时亦应设置隅撑。值得设计人员注意的是,隅撑虽小,但作用很大,它是用来保证斜梁下翼缘或刚架柱内侧翼缘受压稳定的重要措施。如果工程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隅撑,或者设置得很少,或者设置得不当.这都将影响刚架的整体稳定性,危及结构的安全。   4.压型钢板轻型屋面拉条的合理设置   对于有檩体系的压型钢板轻型屋面,为了减少檩条在使用阶段和施工过程中的侧向变形和扭转,通常在檩条间要设置拉条和撑杆作为檩条的侧向支点,以保证檩条的侧向稳定。拉条按拉杆设计,撑杆按压杆设计。拉条和撑杆不大,但作用不小,设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   5.楼面结构设计   (1)钢结构房屋和混凝土结构房屋由于材料性质不同。温度伸缩缝区段长度差别很大。例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温度伸缩缝区段长度最大为55m,钢框架结构房屋。温度伸缩缝区段长度约为120mm。为了防止或减轻混凝土楼板开裂.钢框架结构房屋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时,原则上仍应按混凝土结构的要求留设温度伸缩缝。只有当采用设置施工后浇带和其它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可靠措施时,才可以适当增大温度伸缩缝区段长度。   (2)压型钢板组合混凝土楼板,除了按计算(并满足构造要求)在钢梁上焊接栓钉外,为了保证混凝土和压型钢板共同工作,它们之间应有连接措施。其连接措施可以依靠压型钢板的纵向波槽或依靠压型钢板上的压痕、开的小洞或冲成的不闭合孔眼,也可以依靠压型钢板上焊接的横向钢筋。由于产品规格的限制,目前国内带纵向波槽的压型钢板和带压痕或开小洞的压型钢板不多。所以,当无法采用上述这两种板型时,要实现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的连接,可在压型钢板上焊接横向钢筋。   钢结构设计经验篇二   一、轻型厂房: 这里主要指门式钢架,通常我们能做到的跨度大概就是15-36米的样子,其实做到36米的时候用钢量已经不小,基础也比较大(钢架比较小(如24米以内)的时候柱底铰接,比较大的时候用刚接)。当然,即使9米跨度,也可以做成钢架,而且这种情况还不少,主要用于不能打支撑又需要承受水平力的情况。其实门刚很简单,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钢结构,因为有标准图集。这里我简单说一下;门刚的组成--门刚(骨架),檩条,系杆,支撑,墙檩,抗风柱。基本上就这几样,下面一一说明。门刚,可用pkpm或者其它软件建模计算,导入荷载即可,恒载就是自重(檩条,支撑,屋面压型钢板及保温层等),活荷载按荷载及门刚规范取即可(地震荷载通常不起控制作用)。这里要注意一点,门刚要注意尽量用较薄的杆件,这里是采用屈曲后的强度,在需要的时候设置构造加劲肋。其实这些书上都有的。通常屋面非轻钢专业户设计的这种门刚,30米跨以内的,应该控制用钢量在30kg左右。檩条,门刚图集上都有,根据荷载选取即可。檩条之间构造连接教科书或者图集上均有,通常选用C型或者Z型檩条(Z型檩条有个好处是可方便连接,并将檩条做成连续跨)。然后是系杆,系杆这个东西很重要,就是保证整体稳定的,保证整体稳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每隔一段距离,我们要做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它跨通过系杆与这一跨稳定的东东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所以这一跨稳定的结构,我们要设置柱间支撑,同时要设置屋面支撑(还有一种轻钢就是采用桁架式,这个时候需要设置上下弦支撑),以保证这一跨的静定结构。下面说支撑,其实上一条已经说明,就是那几招。墙檩:基本上同屋面檩条,由风荷载控制,抗风柱,按下端固结,上端铰接计算,其实是类似于梁来考虑的(pkpm中有专门计算抗风柱的一个工具),这里注意一点即可,如果选用桁架式图集,这个时候抗风柱一定要同时跟上下弦连接,并在布置的时候考虑对齐(与桁架节点对齐)。   二,多层钢结构(包括钢平台) 这种东西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梁柱的连接过程,无非就是考虑一下梁柱的大小,其实主要是梁,通常情况,对于H或者工字钢,对于9米以内的梁,一般荷载(活荷载4以内),梁高可以取到跨度的1/30,对于槽钢,可以1/25,对于柱子,通常情况用长细比控制,保证弱轴方向在100以内一般验算均可满足。对于国内普通厂房,通常采用设置支撑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因为这样一来简单,而来经济(梁柱其实可以采用刚性节点,但不光是节点费力费钱,整体计算的时候也要复杂-费材料一些),当然,很多情况还是需要做成刚节点。但,通常如果设置了支撑以后,结构可按无侧移计算,(国内采用pkpm稍微麻烦一点,因为pkpm不能单侧选择无侧移或者有侧移,只能整体)相对来说很多指标均很好控制。另外,钢结构楼面一般选用花纹钢板或者格栅板,从刚度上来说,格栅板有优势,但格栅板上面走动肯定会掉灰下来。 其实钢结构设计,说到底长细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拉杆,压杆,都不一样。通过长细比的概率,再计算应力及稳定,重点其实是稳定。然后就ok了 总结:钢结构最重要的是支持体系,即保证稳定,所以,我们通常做成超静定体系,这样发生问题以后不至于倒塌。特别说明,钢结构虽然也可以悬挑,但通常我们都要增加支撑,特别是高层,主要是保证其为超静定体系。   钢结构设计经验篇三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雕塑、仓棚、工厂、住宅、山地建筑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及布置是对结构的定性,由于其涉及广泛,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构造措施。 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力学行为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桁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形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在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大范围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外不需考虑雪载 ),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和坡屋面相比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 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 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 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 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 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 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   (三) 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   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   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 通常50<u03bb<150, 简单选择值在8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   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钢规范中的限值有很大的区别。   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   (四) 结构分析   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u0394,p-u03b4.   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需要使用软件:   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   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   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   (五) 工程判定   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   不同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初学者应充分明了.此外,工程设计中的计算和精确的力学计算本身常有一定距离, 为了获得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时会用误差较大的假定, 但对这种误差, 会通过"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 钢结构设计中,"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是比定量计算更重要的内容.   工程师们过分信任与依赖结构软件有可能带来结构灾难,注重概念设计、工程判定和构造措施有助于避免这种灾难.   (六) 构件设计   构件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比较常用的是Q235和Q345. 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 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 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焊接组合截面(翼缘Q345,腹板Q235). 另外,焊接结构宜选择Q235B或Q345B。   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部分软件可以将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自动重新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但是,我们至少应注意两点:   1.软件在做构件(主要是柱)的截面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定有时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目前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尤其对于节点连接情况复杂或变截面的构件,我们应该逐个检查.   2.当上面第(三)条中预估的截面不满足时,加大截面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1) 强度不满足,通常加大组成截面的板件厚度,其中,抗弯不满足加大翼缘厚度,抗剪不满足加大腹板厚度。   (2) 变形超限,通常不应加大板件厚度而应考虑加大截面的高度,否则会很不经济。 使用软件的前述自动加大截面的优化设计功能,很难考虑上述强度与刚度的区分,实际上,除常用于网架设计外,其他结构形式常常并不合适。   (七)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有时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如果你不能确信这种不一致带来的偏差差在工程许可范围内(5%),就必须避免。 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常用的参考书有丰富的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   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转动, 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 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的不利结果.   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两种常用的方法, 初学者可偏安全选用前者.设计手册[2]中通常有焊缝及螺栓连接的表格等供设计者查用,比较方便. 也可以使用结构软件的后处理部分来自动完成.   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焊接: 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 焊条的选用应和被连接金属材质适应.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 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   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 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重心接近.其他详细内容可查规范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   2.栓接:   铆接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   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 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   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 常用M16~M30. 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应慎重使用。   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 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 难以解决的是自攻过程中防腐层的破坏问题。   3.连接板: 需验算栓孔削弱处的净截面抗剪等. 连接板厚度可简单取为梁腹板厚度加4mm,则除短梁或有较大集中荷载的梁外,常不需验算抗剪。   4.梁腹板: 应验算栓孔处腹板的净截面抗剪.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还需验算孔壁局部承压.   5.节点设计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构件运到现场无法安装是初学者长犯的错误。此外,还应尽可能使工人能方便的进行现场定位与临时固定。   6.节点设计还应考虑制造厂的工艺水平. 比如钢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线的切口可能需要数控机床等设备才能完成.   (八)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由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   1.设计图: 是提供制造厂编制施工详图的依据. 深度及内容应完整但不冗余. 在设计图中,对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包括地震作用)、技术数据、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设计要求(包括制造和安装、焊缝质量检验的等级、涂装及运输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选用以及结构的主要节点构造等均应表示清楚,以利于施工详图的顺利编制,并能正确体现设计的意图。主要材料应列表表示。   2.施工详图:又称加工图或放样图等.深度须能满足车间直接制造加工.不完全相同的另构件单元须单独绘制表达,并应附有详尽的材料表.   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   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 初学者可参考他人的优秀设计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并依据规范规定编制。   概念设计的一个方面:   当你在设计中,能够把结构看作构件,把构件看作结构,你就已经走近概念设计了。   把结构当作构件,比如,一栋大厦的结构就是一根悬臂梁, 一座桁架大铁桥就是一根连续梁。   把构件看作结构,比如,一个H型钢构件是由3块板组成的结构,一个钢管相贯的节点就是一个空间结构。   对构件特性的把握:   比如,钢管适合做二力(压)杆,不适合做抗弯构件。它做两端铰接柱或支撑很出色,但是很少用作梁。 当一个受弯构件被选成钢管截面,且程序计算不通过时,你不应通过加大截面来满足,而是应该改用有强弱轴的截面。   如此等等,是基本的概念。   概念设计能力,不单生成于丰富的经历与经验,更是来源于对基本的力学、材料等概念掌握。同时要求结构师有开阔的视野。
2023-09-06 14:53:181

钢结构厂房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钢结构建筑以其建设周期短和抗震性能良好以及绿色建筑代表的特性和优势,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里的佼佼者。现代厂房建设更是对钢结构情有独钟,山西盛大钢结构对厂房建设有着20多年的丰富经验,下面我们来说说盛大钢构在长治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总结的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1、钢结构柱子,长治钢结构厂房柱子的截面为了经济,可以优先选择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格构柱,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增加纵向系杆。2、柱间支撑,长治钢结构厂房的支撑杆件采用单拉杆设计,要根据受力大小和杆件长度来确定。3、吊车梁,长治钢结构厂房吊车梁的设计在中间加劲肋板与上翼缘的焊缝,盛大钢结构建议采用刨平顶紧后焊接。4、现场施工要科学安排施工计划,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工序矛盾,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宜求快。5、现场作业安全,长治钢结构厂房施工现场安全需要特别注意,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各项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作业。来源 http://www.sxsd1996.com/news/0005890756.html
2023-09-06 14:53:312

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

钢结构因具有绿色环保,造型美观,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适合于不同环境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青睐,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 钢结构因具有绿色环保,造型美观,施工 周期 短,抗震性能好,适合于不同环境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 建筑师 和结构工程师的青睐,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 钢结构的设计图纸和很多的设计图一样也是分为两部分,设计之初的设计图和施工图两部分,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审核的相关的规定,图纸的设计者主要的方向是在设计图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索,钢结构的相关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方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设计人一定要进好工作的协调工作,互相渗透自己的思想理念,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地实施,后达到工程的目的。 钢结构设计要注意单层厂房的温度区段的分隔措施。随着我国 工业建筑 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建成了一些特大面积的厂房,有的纵向长达数百米,有的横向十余跨相连。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以双 柱 伸缩缝为宜,对有托架的厂房,也可采用铰接短钢柱或吊挂钢板支撑的构造来实现双柱伸缩缝。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如采用双柱伸缩缝会影响厂房的使用功能,以采用滑动支座的方法为宜。 钢结构设计要注意单层厂 房屋 面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屋面支撑系统保证了结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控制了屋面杆件的平面外计算 长度 以较少杆件的 截面 尺寸。屋面支撑系统包括横向支撑、纵向支撑、竖向支撑(仅用于梯形屋架)和系杆。 钢结构设计还要注意单层厂房柱间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的柱间支撑保证厂房纵向的稳定和空间刚度,承受厂房所受纵向的 风荷载 、 吊车荷载 及 地震 力并传至基础,控制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柱的截面尺寸。柱间支撑的设置除按规范要求满足其上述功能外,还要注意与屋面支撑系统相协调,与屋面支撑设在同一柱距内。 对于屋面支撑形式,应选择十字形交叉支撑,这种支撑传力直接、构造简单、用料省、刚度大;对于柱间距与支撑高度比值大于2的上柱支撑,可采用人字型或八字型支撑以减少用料;当支撑位置处要考虑人员出入或放置设备,应考虑空腹式门形支撑,但这种支撑用料费、刚度差,所以柱间支撑,尤其是下柱支撑尽量设于无人员或设备的柱距处。 以上就是关于钢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对大家进行钢结构设计有所帮助。总的来说,钢结构设计既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也要注意表面的美观程度,它的设计是十分有讲究的。
2023-09-06 14:53:461

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思路?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 ),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19]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 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 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 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 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三) 预估截面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 通常50<λ<150, 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初学者需注意,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中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钢规范中的限值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四) 结构分析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需要使用软件:典型结构可查力学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直接获得内力和变形.简单结构通过手算进行分析.复杂结构才需要建模运行程序并做详细的结构分析.(五) 工程判定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不同的软件会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初学者应充分明了.此外,工程设计中的计算和精确的力学计算本身常有一定距离, 为了获得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时会用误差较大的假定, 但对这种误差, 会通过"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 钢结构设计中,"适用条件、概念及构造"是比定量计算更重要的内容.工程师们不应该过分信任与依赖结构软件.美国一位学者曾警告说:“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注重概念设计和工程判定是避免这种工程灾难的方法.(六) 构件设计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 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 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 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 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 但是,初学钢至少应注意两点:1.软件在做构件(主要是柱)的截面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定有时会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目前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尤其对于节点连接情况复杂或变截面的构件,结构师应该逐个检查.2.当上面第(三)条中预估的截面不满足时,加大截面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 强度不满足,通常加大组成截面的板件厚度,其中,抗弯不满足加大翼缘厚度,抗剪不满足加大腹板厚度。(2) 变形超限,通常不应加大板件厚度,而应考虑加大截面的高度,否则,会很不经济。使用软件的前述自动加大截面的优化设计功能,很难考虑上述强度与刚度的区分,实际上,常常并不合适。(七) 节点设计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 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常用的参考书[2]有丰富的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转动, 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 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的不利结果.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两种常用的方法, 初学者可偏安全选用前者.设计手册[2}中通常有焊缝及螺栓连接的表格等供设计者查用,比较方便. 也可以使用结构软件的后处理部分来自动完成.具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 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 焊条的选用应和被连接金属材质适应.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 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 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重心接近.其他详细内容可查规范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2.栓接:铆接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 可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 常用M16~M30. 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 国外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3.连接板: 可简单取其厚度为梁腹板厚度加4mm. 然后验算净截面抗剪等.4.梁腹板: 应验算栓孔处腹板的净截面抗剪.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还需验算孔壁局部承压.5.节点设计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构件运到现场无法安装是初学者长犯的错误。此外,还应尽可能使工人能方便的进行现场定位与临时固定。6.节点设计还应考虑制造厂的工艺水平. 比如钢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线的切口需要数控机床等设备才能完成.(八) 图纸编制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1.设计图: 是提供制造厂编制施工详图的依据. 深度及内容应完整但不冗余. 在设计图中,对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包括地震作用)、技术数据、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设计要求(包括制造和安装、焊缝质量检验的等级、涂装及运输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选用以及结构的主要节点构造等均应表示清楚,以利于施工详图的顺利编制,并能正确体现设计的意图。主要材料应列表表示。2.施工详图:又称加工图或放样图等.深度须能满足车间直接制造加工.不完全相同的另构件单元须单独绘制表达,并应附有详尽的材料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4:071

钢结构大梁设计

如此跨度的梁!在房建中何有这样夸张的跨度?
2023-09-06 14:54:185

有关轻型门架钢结构厂房设计最新规范有哪些

 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JB/T1620-93)  4、《栓焊锅炉钢结构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钢结构设计要注意事项:  一、明确钢结构设计所涉及规范、规程  钢结构设计中所涉及规范、规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1.国家规范(GB),如《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等等;2.行业规程(JGJ)或地方规程(DBJ)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1)等等;协会规程(CECS)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年版)》(CECS102:2002)、《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2006)等等。   二、理解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概念  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建筑寿命的区别。所谓的设计的年限,通常是指在设计之初规定的时间之内,该项产品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进行大型的维修,只需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即可,就能达到设计之初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基准期,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确定活荷载代表值选用的时间参数,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与关系,进行不同年段进行统计,确定其失效率,最后定下基准。在我们这里提到的建筑的寿命,指的是建筑最终的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是按建筑开始,一直到完全报废退出历史的舞台的整个的时间。在我们的如今的钢结构设计中这几方面的参数数据是不可缺少的。   三、区分钢结构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宜继续承载的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钢结构设计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结构不发生安全破坏;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结合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使用功能等要求进行有效地控制。既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又要兼顾建筑结构的经济性。   四、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注意事项  1.注意单层厂房的温度区段的分隔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建筑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建成了一些特大面积的厂房,有的纵向长达数百米,有的横向十余跨相连。《钢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温度区段的分隔长度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以双柱伸缩缝为宜,对有托架的厂房,也可采用铰接短钢柱或吊挂钢板支撑的构造来实现双柱伸缩缝。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如采用双柱伸缩缝会影响厂房的使用功能,以采用滑动支座的方法为宜。   2.注意单层厂房屋面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屋面支撑系统保证了结构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控制了屋面杆件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杆件的截面尺寸。屋面支撑系统包括横向支撑、纵向支撑、竖向支撑(仅用于梯形屋架)和系杆。   3.注意单层厂房柱间支撑系统的布置。厂房的柱间支撑保证厂房纵向的稳定和空间刚度,承受厂房所受纵向的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地震力并传至基础,控制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以较少柱的截面尺寸。柱间支撑的设置除按规范要求满足其上述功能外,还要注意与屋面支撑系统相协调,与屋面支撑设在同一柱距内。对于屋面支撑形式,应首选十字形交叉支撑,这种支撑传力直接、构造简单、用料省、刚度大;对于柱间距与支撑高度比值大于2的上柱支撑,可采用人字型或八字型支撑以减少用料;当支撑位置处要考虑人员出入或放置设备,应考虑空腹式门形支撑,但这种支撑用料费、刚度差,所以柱间支撑,尤其是下柱支撑尽量设于无人员或设备的柱距处。   五、钢结构制图注意事项  钢结构的设计图纸和很多的设计图一样也是分为两部分,设计之初的设计图和施工图两部分,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审核的相关的规定,图纸的设计者主要的方向是在设计图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索,钢结构的相关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方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两部分的设计人一定要进好工作的协调工作,互相渗透自己的思想理念,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地实施,最后达到工程的目的。
2023-09-06 14:54:391

钢结构怎么做深化,有什么作用呢

钢结构的深化设计,主要是对设计总图中关于钢结构部分优化和细化。一般来说,原始设计图纸是从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出发进行钢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点是满足建筑外观、使用功能、结构强度。而泰大建科进行钢结构深化,主要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对于使用原始图纸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一些列问题作出细化调整,在实际开始施工前就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深化的内容因此也包括了对原图纸不合理之处作出调整,对原图纸不详细部分进行补充,做到降低结构用钢量,节省成本。但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能进行优化,而可以进行优化的图纸也不是不合格。对于钢结构施工图,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图纸存在优化的空间:1) 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设计师的水平并不一样,有时候利用巧妙地设计思路,可以节省大量的用钢量。2) 设计师在做项目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项目不可能做得非常精细。3) 设计师没有动力去做一个优化的设计,因为用钢量节省了对他没有好处。4) 有一些专利方案,只有拥有专利权的人才能使用,设计院的专利方案较少。而是利用泰大建科这些专利方案,可以节省较多的工程造价。所以说,一般来看钢结构设计图纸均有优化空间
2023-09-06 14:54:461

钢结构如何深化设计

钢结构的深化设计,主要是对设计总图中关于钢结构部分优化和细化。一般来说,原始设计图纸是从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出发进行钢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点是满足建筑外观、使用功能、结构强度。而泰大建科进行钢结构深化,主要从实际施工角度出发,对于使用原始图纸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一些列问题作出细化调整,在实际开始施工前就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深化的内容因此也包括了对原图纸不合理之处作出调整,对原图纸不详细部分进行补充,做到降低结构用钢量,节省成本。但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能进行优化,而可以进行优化的图纸也不是不合格。对于钢结构施工图,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图纸存在优化的空间:1) 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设计师的水平并不一样,有时候利用巧妙地设计思路,可以节省大量的用钢量。2) 设计师在做项目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项目不可能做得非常精细。3) 设计师没有动力去做一个优化的设计,因为用钢量节省了对他没有好处。4) 有一些专利方案,只有拥有专利权的人才能使用,设计院的专利方案较少。而是利用泰大建科这些专利方案,可以节省较多的工程造价。所以说,一般来看钢结构设计图纸均有优化空间
2023-09-06 14:54:571

桥梁钢结构的设计探析?

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1 桥梁设计的注意事项  1.1 应该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始重视了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如何以设计和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来改善桥梁耐久性却很少有人研究。而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1.2 重视对疲劳损伤的研究。桥梁结构所承受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都是动荷载,会在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不但会引起结构的振动,还会引起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 由于桥梁所采用的材料并非是均匀和连续的,实际上存在许多微小的缺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这些微缺陷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早期疲劳损伤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故而对疲劳损伤的研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超载带来的后果进行研究、分析。  1.4 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果。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正常使用性能差、耐久性和安全性差(包括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安全事故较频繁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目前国内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有关,但平心而论,既然这种现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那么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应该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前提,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和材料工艺水平,采用适当的安全度、适当的设计方法来保证桥梁使用性能的达到,这才是更为主动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桥梁存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很多与结构体系或使用材料选择不合理及结构细节处理不当有关。  2 桥梁钢结构整体设计策略  2.1 横向抗倾覆稳定设计。钢结构的桥梁普遍比较轻而且强度非常高,然而,在小半径以及多车道设计时,其横向抗倾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早前的桥梁施工中,由于设计原因,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桥梁使用过程中发生桥体倾覆。因为连续钢梁的半径比较小,所以相对而言,其跨度显得较大,如果再加上桥面宽于钢梁,这一必定显得活载不是最优,弄不好横梁外侧支座受力增大,而内侧支座出现不受力,这样横梁受力极其不均匀,发生梁体的倾覆。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计算,来设计横梁的偏心受力情况,这样即可满足桥梁的荷载要求,也能似的桥体均匀受力。在横梁处采取灌砂措施,并在满足规范的条件下,增加多车道时的桥梁整体稳定度。  2.2 焊接结构完整性设计要点。桥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设计是保障桥梁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焊接的接头形式因受力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其接头部位的应力作用导致了母材结构以及受力性能的不同,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不能100%消除应力,焊接应力通常导致焊接接头的变形,造成焊接接头形成大量缺陷,不能满足桥梁整体性设计要求。所以在桥梁整体设计中,必须考虑焊接接头的设计,在满足相干规范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形式,并通过焊接性检测要求来获取静力和疲劳等级,来决定焊缝相关形式;在焊接设计中,必须详细设计其关键细节,达到焊接中受力均匀,尽可能降低应力;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焊接检测相关要求,必须以无损检测等相关控制指标来检测焊缝质量。  2.3 加劲肋设置。加劲肋是在支座或有集中荷载处,为保证构件局部稳定并传递集中力所设置的条状加强件。加劲肋的设计,通常很多人都认为这方面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必须通过设计计算才能决定是否加劲肋。加劲肋与否,是有腹板的h0/δ的值来决定。如果确定需要加劲肋,则优先考虑竖向加劲肋,并且其设置距离由腹板厚度以及相关剪应力来决定。当竖向加劲肋仍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水平加劲肋,水平加劲肋是竖向加劲肋的补充形式。  加劲肋的设置是因为原有构件截面的不足而用来增强抵抗弯矩和剪力的,因为设置加劲肋可以缩小原构件截面大小,从而有效的降低用钢量,压缩成本,所以在工程中,一般设置在原有构件上起到增强抵抗弯矩和剪力的作用。  2.4 钢箱梁横梁设计。当桥梁主道设计过宽时,必须优化车道钢结构宽箱梁,在设计中,重点满足其竖向计算要求,对于横梁的跨径,需要从支座间双悬臂简支梁的计算中得知,在支座处可采取竖向加劲肋相关措施,当竖向加劲肋不能满足要求时,考虑横向加劲肋,其计算措施与纵向计算措施相仿。  2.5 施工人孔的设置。桥梁的整体设计中,其不可忽视的一环是人孔的设置,通常情况下,人孔是为了方便施工,在桥梁箱梁顶板和腹板上开设。顶板施工人孔的具体位置可设置在1.5跨径处,而腹板的施工人孔的具体位置必须设置在应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比如简支梁,其腹板施工人孔可设置在跨中,而连续梁,必须精确计算剪力,选取剪力最小处。有时候人孔的设计不止一个,不能将所有人孔分布在相同断面,采取错开设置。当应力较大的地方必须加设施工人孔,必须采取加强措施。  2.6 结构内力计算。结构内力计算是以边孔采用单悬臂,中孔采用简支挂梁作为结构的计算模式。将桥梁纵向划分为多个单元,并对每个单元截面进行编号,然后进行项目原始数据输入。输入的数据信息有:项目总体信息、单元特征信息、预应力钢束信息、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信息。按全预应力构件对全桥结构安全性进行验算,计算的内容包括预应力、收缩徐变及活载计算。桥台处滑动设支座,桥墩处设固定支座,碇梁与挂梁间存在主从约束,挂梁一端设置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滑动支座。  3 结语  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快,带动了桥梁技术的长足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桥梁钢结构的整体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的优化,才能确保桥梁钢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必须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桥梁受力情况,加强焊接形式的优化设计,才能保障桥梁钢结构的整体质量。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5:051

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问题(一)

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问题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 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1梁、柱拼接节点一般按刚接节点计算,但往往由于端部封板较簿而导致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故应严格控制封板厚,以保证端板有足够刚度。   18.9.2有的设计斜梁与柱按刚接计算而实际工程则把钢柱省去,把斜梁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或砖柱上,造成工程事故,设计时应注意把节点构造表达清楚,节点构造一定要与计算相符。   18.9.3多跨门式刚架中柱按摇摆柱设计,而实际工程却把中柱和斜梁焊 死致使计算简图与实际构造不符,造成工程事故。   18.9.4檩条设计常忽略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导致大风吸力作用下很 容易失稳破坏,设计时应注意验算檩条截面在风吸力作用下是否满足要求。   18.9.5有的工程在门式刚架斜梁拼接时,把翼缘和腹板的拼接接头放在同一截面上,造成工隐患,设计拼接接头时翼缘接头和腹板接头一定要错开。   18.9.6有的单位檩条设计时只简单要求镀锌,没有提出镀锌方法镀锌量 ,故施工单位用电镀,造成工程尚未完成,檩条已生锈,设计时要提出宜采用热镀锌带钢压制而成的翼缘,并提出镀锌量要求。   18.9.7隅撑的位置和檩条(或墙梁)和拉条的设置是保证整体稳定的重要措施,有的工程设计把它们取消,可能造成工程隐患。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设隅撑时,应采取有效的可靠措施保证梁柱翼缘不出现曲屈。   18.9.8柱脚底板下如采用剪力键,或有空隙,在安装完成时,一定要用灌浆料填实,注意底板设计时一定要有灌浆孔。   18.9.9檩条和屋面金属板要根据支承条件和荷载情况进行选用,不应任意减薄檩条和屋面板的厚度。   18.9.10为节省檩条和墙梁而采取连续构件。但其塔接长度不少单位没有经过试验确定,而塔接长度和连接难于满足连续梁的条件。在设计时,要强调若采用连续的檩条和墙梁,其塔接长度要经试验确定 ,也应注意在温度变化和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可能出现的隐患。   18.9.11不少单位为了省钢材和省人工,将檩条和墙梁用钢板支托的侧向肋取消,这将影响檩条的抗扭刚度和墙梁受力的可靠性。设计时应在图纸标明支座的具体做法,总说明应强调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更改。   18.9.12门式刚架斜梁和钢柱的翼缘板或腹板可以变厚度,但有的单位翼缘板由20mm突然变成8mm,相邻板突变对受力很不利,设计时应逐步变薄,一般以2mm至4mm板厚的级差变化为宜。   18.9.13有的工程建在8度地震区,可是其柱间支撑仍用直径不大的圆纲,建议在8度地震区的工程,柱间支撑应进行计算,一般采用角钢断面为宜。   18.9.14有的工程,不管门式刚架跨度多大,柱脚螺栓均按最小直径M20选用,造成工程事故。锚栓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进行计算,并应考虑与柱脚的刚度相称,还要考虑相关的不利因素影响,建议按本措施:第18.7.10条采用。   18.7.10一般当刚架跨度:小于等于18m采用2个M24;   小于等于27m采用4个M24;   大于等于30m采用4个M30;   18.9.15有的门式刚架安装时没有采取临时措施保证门式刚架侧向稳定,造成安装过程门式刚架倒地,建议在设计总说明中应写明对门式刚架安装的要求。   18.9.16屋面防水和保温隔热是关键问题之一,设计时要与建筑专业配和,认真采取有效措施。   当跨度大于30米以上时,采用固接柱脚较为合理。   关于托梁,我们的做法是按普钢设计。特别是要控制托梁挠度。要是托梁的挠度太大就会使刚架内力发生变化,引起附加弯矩。   钢梁与钢柱的连接采用刚性节点。sts采用:翼缘和腹板按抗弯刚度比例分配所需负担的弯矩,而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这样翼缘采用焊接,腹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多,造成施工时不便,实际上个人感觉wxfdawn所说比较实用,即节点弯矩由翼缘连接焊缝承受,腹板连接螺栓只受剪,高强螺栓只排一列,有利于施工,计算简便。   节点域抗剪不满足:调整节点域的腹板宽或厚!   门式刚架连接节点设计请教——用普通螺栓连接时按算法   1:假定中和轴在受压翼缘中心;用高强螺栓连接时按算法2:假定中和轴在落栓群中心。   高强螺栓有预紧力,在弯矩作用下中和轴靠近螺栓群的形心轴,按螺栓群中心计算是偏于安全的。普通螺栓没有预紧力,所以弯矩作用的支撑点靠近受压翼缘。如果是高强螺栓,按受压翼缘为弯矩作用的支撑点计算螺栓的承载力是偏于不安全的。
2023-09-06 14:55:121

钢结构工程设计怎么收取设计费?

钢结构工程设计一般的二线城市乙级院(非挂靠),大概的设计费是住宅25,公建45。设计费与下列因素有关系,采用系数法进行调整。(1)设计院的级别:一般的乙级院是1,丙级是0.9,甲级是1.1,双甲级是1.2,业界领头羊是1.3.挂靠甲级院是0.8,挂靠乙级院是0.7。(2)设计院的影响力:一般的乙级院是1,丙级是0.9,甲级是1.1,双甲级是1.2,业界领头羊是1.3.挂靠甲级院是0.8,挂靠乙级院是0.7。(3)设计院的资质:系数为:一般的乙级院是1,丙级是0.9,甲级是1.1,双甲级是1.2,业界领头羊是1.3.挂靠甲级院是0.8,挂靠乙级院是0.7。(4)设计院所处的环境:一般的二线城市是1,中型城市是0.9,小型城市是0.8,东部沿海省会城市1.1,广州和深圳是1.2,上海和北京是1.3。(5)项目的性质:住宅是1,公建1.1,超高层1.2,复杂超高层1.3.北京的大型甲级院:=1.3*1.3*1.3*1.3*1.3*25=92.8元/平米中型城市的挂靠的甲级院:=0.8*0.8*0.8*0.9*1*25=11.52元/平米u200d
2023-09-06 14:55:221

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深化设计是在钢结构工程原设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钢结构加工、运输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进行的二次设计。其主要技术内容有:使用详图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实体模型或使用计算机放样制图,提供制造加工和安装的施工用详图、构件清单及设计说明。施工详图的内容有:①构件平、立面布置图,其中包括各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定位轴线和标高、构件连接形式、构件分段位置、构件安装单元的划分等;②准确的连接节点尺寸,加劲肋、横隔板、缀板和填板的布置和构造、构件组件尺寸、零件下料尺寸、装配间隙及成品总长度;③焊接连接的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质量等级;④螺栓连接的螺孔直径、数量、排列形式,螺栓的等级、长度、初拧终拧参数;⑤人孔、手孔、混凝土浇筑孔、吊耳、临时固定件的设计和布置;⑥钢材表面预处理等级、防腐涂料种类和品牌、涂装厚度和遍数、涂装部位等;⑦销轴、铆钉的直径加工长度及精度,数量级安装定位等。构件清单的主要内容有:构件编号、构件数量、单件重量及总重量、材料材质等。构件清单尚应包括螺栓、支座、减震器等所有成品配件。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原设计的相关要求、应用规范和标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对深化设计图的使用提供指导意见。深化设计贯穿于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除提供加工详图外,还配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临时施工支撑设计、施工安全性分析、结构变形分析与控制、结构安装仿真等工作。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设计和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安全有积极意义。2.技术指标通过深化设计满足钢结构加工制作和安装的设计深度需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动钢结构工程的模数化、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计算机自动校核、自动纠错、自动出图、自动统计,提高钢结构设计的水平和效率。深化设计应符合原设计人设计意图和国家标准与技术规程,并经原施工图设计人审核确认。3.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钢结构工程,特别适用于大型工程及复杂结构工程。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该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如: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深圳市民中心等。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5:421

钢结构为何深化

深化有两个含义,一般情况下,设计院出图的效果和要求与实际会有一些差别,(因为都是拿软件跑出来的)而钢结构公司的设计都是精准一些,而且节点的样式也是方便制作的,也因此不同的公司有些节点样式不一样,所以会提出深化图纸,不过基本上是以设计院蓝图为准,这个不是必须要深化的,多数会提出优化,就是保留结构形式的情况下,节省用钢量,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还有就是详图深化,也就是钢结构公司为了加工构件而进行的拆分图纸,这是每个钢构公司都要做的,
2023-09-06 14:55:532

钢结构厂房设计的六个注意事项?

现代的工厂大多都是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工业厂房因其施工速度快、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环保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已被广泛认可,在工业厂房设计中逐渐代替了笨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建造钢结构厂房之前的设计分析中,我们又应该考虑些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吧。建造钢结构厂房需要注意的事项一、钢结构工业厂房的优越性归纳首先,在施工速度方面: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施工简单,安装快捷,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其次,钢结构工业厂房在自重方面,可减轻建筑物结构质量约30%,特别在地基承载力低和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方,其综合经济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最后,从环保方面考虑:钢结构体系属于环保型绿色建筑体系,钢材本身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并且不需要制模施工。二、钢结构工业厂房图纸设计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样的工程中,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设计期间,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钢结构工程要针对制作阶段和安装阶段分别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其中制作工艺内容应包括制作阶段各工序、各分项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制订的各项具体措施。三、对钢结构工业厂房支撑系统的设计原则为了保证钢结构厂房的空间工作,提高其整体刚度,承受和传递纵向水平力,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变形,避免压杆失稳,以及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根据厂房结构的形式,车间吊车的设置,振动设备以及厂房的跨度、高度,温度区段的长度等情况布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厂房每一温度区段应设置稳定的柱间支撑系统,并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的布置相协调。下柱支撑的位置是决定厂房纵向结构变形方向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温度应力的大小,下柱支撑应尽可能设在温度区段的中部,使吊车梁等纵向构件能随着温度变化比较自由地向区段两端伸缩。当温度区段的长度不大时,一般在温度区段的中部设置一道下段柱支撑,但温度区段的长度大于150米时,为了保证厂房的纵向刚度,应在温度区段内设置两道下段柱支撑,其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在温度区段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内,为了避免过大的温度应力,两道支撑的中心距离不宜大于72米。四、对钢结构工业厂房抗震性设计的重点在对钢结构工业厂房做抗震设计时应注意:首先,在总体布置方面要求厂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均匀分布,使厂房受力均匀,变形协调,尽量避免因结构刚度不均匀对抗震造成不利影响,厂房横向结构宜采用刚架或者使屋架与柱有一定固结的框架,以便充分利用钢结构的受力性能并减少横向结构变形;其次,钢结构厂房的破坏一般情况不是由于杆件强度不足而常常因为杆件失稳而造成,所以合理布置支撑系统,保证厂房结构整体稳定性,对钢结构厂房尤为重要;最后,在地震作用下,存在着低周疲劳作用,设计时应注意其对厂房的影响。对结构连接点的设计,应保证节点的破坏不先于结构构件的全截面屈服,应使结构构件能进入塑性工作,充分吸收地震能量发挥其抗震能力。五、钢结构工业厂房耐热能力设计的重要性钢结构工业厂房防火能力很差,当钢材受热在10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抗拉强度降低,塑性增大;温度在250℃左右时,钢材抗拉强度略有提高,而塑性却降低,出现蓝脆现象;当温度超过250℃时钢材出现斜变现象;当温度达500℃时,钢材强度降至很低,以致钢结构塌落。因此,当钢结构表面温度处于150℃以上时,必须做隔热及防火设计(通常是涂耐热涂料来解决)。而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的繁冗,在这里我们只对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六、关于施工过程中地脚螺栓的埋设问题分析可以说地脚螺栓的坚固与否是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稳定性的根本所在,地脚螺栓的精度关系到钢结构定位,地脚螺栓的埋设须严格保证其精度,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轴线位移:±2.0mm,标高:±5.0mm。在柱地脚螺栓安装前,将平面控制网的每一条轴线投测到柱基础面上,全部闭合,以保证螺栓的安装精度,然后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外边线,待安装钢柱地脚螺栓的承台架子搭设好以后,将所需标高抄测到钢管架子上。以上就是关于钢结构厂房的一些设计分析介绍,希望大家看完后,也能很好地运用于钢结构厂房的建造中,带来帮助。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9-06 14:56:051

钢结构厂房设计哪些特点

钢结构厂房设计的特点:1、钢结构设计厂房所用钢材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钢材的韧性好,使结构对动荷载的适应性较强;2、钢结构设计厂房使用的钢材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3、钢结构设计厂房使用的钢材强度高,结构重量轻,制造厂房跨度大,可以做成跨度较大的结构;4、钢结构厂房的钢材具有可焊性,使钢结构的连接大为简化,适应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结构;5、钢结构制作、安装的工业化程度高 钢结构的制作主要是在专业化金属结构厂进行,因而制作简便,精度高。制成的构件运到现场安装,装配化程度高,安装速度快,工期短。当然钢结构设计厂房还具体其他的特点,例如耐热不耐火、耐腐蚀性较差,应尽量避免潮湿环境。但总体来说,钢结构厂房强度高,跨度大、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越来越受到企业厂家的欢迎。
2023-09-06 14:56:151

[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中计算长度的讨论] 钢结构计算长度

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中计算长度的讨论 目前,钢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重型厂房、高耸建筑物和桥梁结构等。结构设计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对于一般的结构构件,强度计算是基本要求,但是对钢结构构件而言,其构件材料强度高,截面小,稳定计算往往是工程设计中的控制因素。【1】:钢结构,陈绍蕃 失稳和屈曲的概念 Bazant [14]、Farshad [15]、Huseyin [16]等引述和讨论了稳定和屈曲的定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描述了失稳现象,并指出屈曲是众多失稳现象中的一个模式,屈曲是发生在结构中的一种失稳。文献[14]-[18]讨论了结构产生屈曲的原因,可以定义结构的屈曲为处于高位能的结构由平衡临界状态随着能量的释放向处于低位能的结构平衡临界状态转移的过程,发生平衡转移的那个瞬间状态,就是临界状态。这也是目前比较广泛被接受的解释[19]。具体地讲有三种: 1) 、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结构失稳就是储存在结构中的应变能形式发生转换。 2) 、从力学要素的性质方面来说,失稳是结构中承载的主要力学要素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3) 、从变形角度来说,失稳在实际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从弹性变形到几何变形的变形转移。 钢结构构件以轴压、压弯构件居多,如上所述,其核心问题是稳定问题。就单个钢结构构件而言,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残余应力的分布、初始缺陷、截面形状、几何尺寸、材料强度和构件的长度等。【2】张志刚。而近年来,采用新技术设计和建造的大型复杂空间钢结构形式(如网壳结构、拱、弦支穹顶结构等)越来越多,通常这类结构整体上或某些较大区域内承受很大的压力作用,也即某些构件承受很大轴向压力,使得这类结构容易引发整体失稳或某区域内的局部失稳现象。大型复杂结构 的这一力学特征显著不同于传统的小跨度或小规模简单结构,因而,在设计这类结构时,除按常规设计规范验算结构构件的强度及稳定性,结构的刚度外,设计者还要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性。【3】整体结构稳定 在现阶段的钢结构设计中,常以计算长度系数法来进行整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以钢框架为例【3】P94 目前大部分工程师在设计钢框架结构承载力时,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结构分析,通过一阶弹性分析确定构件在各种外荷载与作用组合工况下的内力效应;第二步进行构件设计,首先查得采用弹性近似分析法确定的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然后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计算公式求得构件的承载力。如果所有构件的承载力大于外荷载产生的效应,则认为结构体系整体和构件均满足承载力要求。 这种设计方法以通过计算长度系数把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验算联系起来,被称为计算长度系数法。 对于一些大跨空间结构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规范缺乏详细的规定,没有提出明确的计算方法。针对实际工程设计时,杆件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往往无据可依。为了设计方便, 工程上常通过反推的方法来确定计算长度系数。方法有两种 1) 反推法 为了钢结构设计应用上的方便,可以把各种约束条件的构件屈服荷载Pcr 值换算成相当于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构件屈曲荷载的形式,其方法是把端部有约束的构件用等效长度为l0 22P =πEI /l cr 0的构件来代替,这样。等效长度通常称为计算长度,而计算长度l0与构件 实际的几何长度之间的关系l 0=μl ,这里的系数μ称为计算长度系数。对于均匀受压的等截面直杆,此系数取决于构件两端的约束。这样一来,具有各种约束条件的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荷载转化为欧拉荷载的通式是: π2EI P cr =(μl ) 2 构件截面的平均应力称为屈曲应力: P cr π2EI π2E σcr ===2A (μl /i ) 2λ 式中A 为面积,λ为长细比,λ=μl i ;而i 为回转半径,i =关。计算长度系数的理论值可写作: μ= 其中PE 为欧拉荷载,即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荷载。 对两端固接 自由=μ= 0.5,两端铰接μ= 1.0,一端固接,一端铰接μ= 0.7,一端固接,一端μ= 2.0。 2) 反弯点法 通过对整体结构进行屈曲分析,可以得到结构及杆件发生屈曲时弯矩图或变形曲线图。弯矩图和变形曲线图均可以反映出杆件反弯点之间的距离l0。因为反弯点的弯矩为零,因此与铰支点的受力相当。L0可以代表该杆件的计算长度。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反弯点可能落在杆件的实际长度范围之内,也可能在其延伸线上。由于约束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很难在变形曲线上表示出反弯点之间的距离。反弯点法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 1) 由屈曲分析得到结构及杆件的屈曲模态; 2) 提取杆件屈曲模态对应的弯矩图或变形曲线中变形位移曲线; 3) A ) 确定弯矩图中反弯点的位置,从而得出杆件的计算长度及计算长度系数; 4) B) 根据图()中杆件发生屈曲时的变形曲线,可以根据杆件已有的变形拟合出此杆 件在理想铰接状态下的变形曲线。对比两个曲线图,确定杆件变形曲线的拐点(即反弯点)位置,从面可以得出杆件的计算长度及计算长度系数。 计算长度系数的推导方法: 计算长度系数的推导 图4-1 无侧移刚接框架柱的计算简图 图4-1给出的是无侧移多层钢框架的子结构,利用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转角位移方程,代入θE =θF =-θB ,θG =θH =-θA ,且θC =-θB ,θD =-θA 建立与节点A 有关的梁端与柱端力矩: M AG =M AH = M AB =M AC EI b 22θA (4-1) l EI =c (C θA +S θB ) (4-2) h 其中,C 、S 根据无侧移弹性压弯构件转角位移方程确定: kl sin(kl ) -(kl ) 2cos(kl ) (kl ) 2-kl sin(kl ) ,S =,k =C =2-2cos(kl ) -kl sin(kl ) 2-2cos(kl ) - kl sin(kl ) =π根据节点平衡条件: 可得: EI u23abEI u239bEI 2 2b 2+C c u23aaθA +2S c θB =0l h u23adh u239d M AB +M AC +M AG +M AH =0 或 (2K 2+C )θA +S θB =0 (4-3) 式中: K 2=I b 2/l I c /h 同时,可求出节点B 的弯矩平衡条件为 S θA +(2K 1+C ) θB =0 (4-4) 式中: K 1=I b 1/l I c /h 由公式(4-3、4-4)组成无常数项的联立程。要得到θA 和θB 的非零解,必须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就是说,子结构失稳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2K 2+C S 即 S =02K 1+C C 2+2(K 1+K 2) C +4K 1K 2-S 2=0 (4-5) 把式中的C 和S 代入公式(4-5)整理后得,即得下列临界条件: 2u23a1u239bπu23ab2u23a4u239bπu23abu239bπu23abu23a1u23a4u239bπu23abu239bπu23abu23a2 μu23aau23aa+2(K 1+K 2) -4K 1K 2u23a5 μu23aau23aasin μu23aau23aa-2u23a2(K 1+K 2) μu23aau23aa+4K 1K 2u23a5cos μu23aau23aa+8K 1K 2=0u23a2u23a5u23a5u239du23adu23a3u239du23adu23a6u239du23adu239du23adu23a2u23a3u23a6u239du23ad (4-6) 其中,式中的K 1与K 2分别表示柱下端与上端的梁的线刚度之和与各柱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说明计算长度系数μ的值取决于K 1与K 2。 对于有侧移框架也可以按以上方法推导,过程从略,得到的临界条件为: 2u23a1u239bπu23abu23a4 u23a236K 1K 2- μu23aau23aau23a5t u23a2u239du23adu23a5u23a3u23a6u239bπu23abπu23aaa +6(K +K ) =0 12 μu23aaμu239du23ad (4-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第6.3.2条, 指出对于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可采用下列的近拟公式计算: 1. 有侧移时 μ= 2. 无侧移时 7. 5K 1K 2+4(K 1+K 2) +1. 52 (4-9) 7. 5K 1K 2+K 1+K 2 μ=0.64K 1K 2+1.4(K 1+K 2)+3 (4-7) 1.28K 1K 2+2K 1+K 2+3 K 1与K 2分别表示柱下端与上端的梁的线刚度之和与各柱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其中有侧移框架常指纯框架体,无侧移结构常指有支撑和(或)剪力墙的体系 4.1 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方法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以下简称“规范”) 对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有明确的规定。在框架平面内框架的失稳分为有侧移和无侧移两种,有侧移框架的承载力比无侧移的要小得多。因此,确定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时首先要区分框架失稳时有无侧移。框架柱的分析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一阶分析方法(计算长度法),即分析框架内力时按一阶理论,不考虑框架二阶变形的影响,计算框架时用计算长度代替柱的实际长度考虑与柱相连的影响;二是采用二阶或近似二阶分析方法求得框架柱的内力,稳定计算时取柱的几何长度。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国家的规范采用了计算长度法。该方法的计算步骤为:首先采用一阶分析求解结构内力,按各种荷载组合求出各杆件的最不利内力;然后按第一类弹性稳定问题建立框架达到临界状态时的特征方程,确定各柱的计算长度;最后将各杆件隔离出来,按单独的压弯构件进行稳定承载力的验算。验算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缺陷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来考虑结构体系对被隔离出来构件的影响。该方法对比较规则的结构可以给出比较好的结果,而且计算比较简单。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与相连的各横梁的约束程度有关。而相交于每一节点的横梁对该节点所连柱的约束程度,又取决于相交于该节点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因此,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就由节点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确定,常见的钢框架设计方法中均给出了根据框架柱端部约束条件直接查用的计算长度系数表格或曲线。“规范”将框架分为无支撑纯框架和有支撑框架,根据支撑抗侧移刚度的大小,有支撑框架又可分为强支撑框架和弱支撑框架。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支撑框架柱可分别选用有侧移框架柱和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47]。 “规范”有侧移和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均为根据一定理想化的假定得到。对于需要确定无侧移框架计算长度的柱子以及与之相连的4根梁和上下两根柱的计算模型如图4-1。对有、无侧移框架均采用了理想化的假定[46,48,49]。 无侧移框架柱确定计算长度系数μ时的基本假定[46]:1) 、梁与柱的连接均为刚接;2) 、柱与上下两层柱子同时失稳,即图4-1中,柱AB 与柱BD 、AC 同时屈曲; 3) 、刚架屈曲时,同层的各横梁两端转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 、横梁中的轴力对梁本身的抗弯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5) 、柱端转角隔层相等;6) 、各柱 的这里P 是柱子的轴力,P E 是柱子计算长度系数为1时的欧拉临界力;7) 、失稳时各层层间位移角相同;8) 、材料为线弹性材料。 有侧移框架柱确定计算长度系数μ时同无侧移框架柱的基本假定大体相同,只是在第3点:刚架屈曲时同,同层的各横梁两端转角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同。 4.1.2 网壳规程的规定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根据节点的型式,规定了构件的计算长度。对于双层网壳杆件计算长度应按表4-1采用,单层网壳按表4-2采用。 表4-1 双层网壳杆件的计算长度l 0 节 点 杆件 螺栓球 弦杆及支座腹杆 腹 杆 l l 焊接空心球 0.9l 0.9l 板节点 l 0.9l 表4-2 单层网壳杆件的计算长度l 0 节 点 弯曲方向 焊接空心球 壳体曲面内 壳体曲面外 l l 毂节点 0.9l 0.9l “规范”及网壳规程的这些规定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其它节点型式,特别 是大型网壳结构,杆件规格多、截面尺寸大、构造复杂,采用上述节点型式将很不合理,导致无法采用现成的规范条文;而且本章后续的研究表明:网壳规程所取的计算长度系数,特别是单层网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能直接运用于设计中;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也不仅仅简单地与节点型式相关;当前规范针对大跨空间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取值,缺乏明确的规定,更没有提出计算方法,导致结构设计人员无据可依。实际工程设计中,通常将需要稳定设计的构件近似为轴压构件,通过欧拉公式反推的方法来确定计算长度系数,常见的各种方法如本章4.4节所述。 4.4.1 工程设计常用的方法 欧拉荷载的推导: 加图:(P31)【5】陈骥的书 所图所示两端铰接的挺直的轴心受压构件,按照小挠度理论求解中性平衡状态时弹性分岔弯屈屈曲荷载。 如图所示,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杆件,在压力P 的作用下,根据构件屈曲时存在微小弯曲变形的条件,先建立平衡微分方程,再求解构件的分岔屈曲荷载。在建立弯曲平衡方程时作如下基本假定: (1) 构件是理想的等截面挺直杆。 (2) 压力沿构件原来的轴线作用。 (3) 材料符合胡克定律,即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 (4) 构件变形之前的平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为平面。 (5) 构件的弯曲变形是微波的。曲率可以近似地用变形的二次微分表示,即() 可取如图隔离体,列方程:(EIy``+PY=0)推导得出:P=n2pi()2EI/l2,其中式中n=1时为构件具有中性平衡状态时的最小荷载,即分岔屈曲荷载Pcr ,又称为欧拉荷载Pe=pi^2EI/l2 采用计算长度系数进行稳定设计的原因: 的概念: 稳定问题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及相关性三个问题:【5】陈绍蕃P94 1) 多样性:轴性受压杆件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等多种形式。 2) 整体性:构件作为结构的组成单元,其稳定性不能就其本身去孤立地分析,而 应当考虑相邻构件对它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显然要从结构的整体分析来确定。稳定问题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构件之间的相互约束作用,也存在于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之间的相互约束作用中,只不过在通常的平面结构(框架和桁架)的分析中被忽略了。 3) 相关性:具体体现在不同失稳模型之间有耦合作用、局部屈曲与整体屈曲互有 影响、组成构件的板件之间发生屈曲时有相互约束用等。 【5】P169 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属于整体性问题,需要通过整体分析来确定它们的临界条件。不过,为了计算简便,目前在设计工作中的做法是所计算的受压构件(或压弯构件)从整体结构中分离出来计算,计算时考虑结构其他部分对它的约束作用,并用计算长度来体现这种约束。 计算长度的概念: 计算长度的概念来源于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分析。其把端部有约束的压杆化作等效的两端铰接的杆件,等效条件为两者的承载力相同。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图可以反映出了反弯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代表了该构件的计算长度;因为反弯点的弯矩为零,因此与铰支点的受力相当。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反弯点可能落在构件的实际长度范围之内,也可能在其延伸线上[46]。 常见的结构形式的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在相应的规范及规程中都有所体现。将规范涉及到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规范例举如下: 1) 钢结构设计规范第5.3条:桁架:含弦杆、单系腹杆(用节点板与弦杆连接)、交叉腹杆, 均分平面内与平面外的计算长度考虑; 框架:依据侧移刚度将框架分为无支撑、弱支撑和强支撑框架三种,分别按照本规范的附录D 的表格D-1至D-2查找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单层厂房的阶形柱(单阶柱及双阶柱):按本规范附录D-3至D-6查找相应的计算长度系数 2) 钢高规:第6.3.1及6.3.2条规定了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取值 指出1)重力荷载作用下的稳定计算,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相应条文进行,并指出相应的近似公式:。。。。 2)结构在重力和风力或多遇地震作用组合下的稳定计算相应的计算长度系数。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第5.1条,根据钢壳的分类及其节点的做法形式,分别定义其计算长度系数 3)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第5.1条,根据网架、双层网壳、单层网壳、立体桁架及其杆 件分类和节点形式,分别定义其计算长度系数 对于梁-柱钢框架结构体系,可直接采用规范查表的方法或实用公式确定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但对于大多数不规则(非梁-柱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大跨空间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取值,如上所述,规范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结构类型,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提出计算方法,导致结构设计人员无据可依。 因此为了设计方便,工程上通常将其近似为轴压构件,通过反推的方法来确定计算长度系数。 大跨度结构及其杆件的稳定问题都是一个整体问题,各杆件互相支承、互相约束,任何一个构件的屈曲都会受到其他构件的约束作用,影响因素较多。而对于空间钢结构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规范(桁架体系、网壳结构)根据杆件位置规范一般规定在0.8~1.0范围内取值。有学者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复杂结构体系中部分杆件,采用低于1.0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可能偏于不安全。因此,工程上常从整体结构稳定性角度出发,取重力荷载(自重+附加恒载+活荷载)标准值工况组合作用作为初始态,根据计算长度系数的物理意义,通过整体结构线性屈 曲分析来研究各主要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56]: 1) 、由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结构的各阶屈曲模态以及屈曲临界荷载系数; 2) 、检查各阶屈曲模态形状,确定该杆件发生屈曲时的临界荷载系数,乘以相应的初始态轴力,得到该构件的屈曲临界荷载P cr ; 3) 、由欧拉临界荷载公式反算各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即: π2EI P cr = 2(μl ) μ=式中:EI 为杆件发生屈曲方向的弹性抗弯刚度;P cr 为杆件对应的屈曲临界荷载;l 为杆件的几何长度;μ为杆件计算长度系数。 由4.3.2节可知,当某个方向的荷载(如水平荷载)较大时,确定计算长度系数的初始态应采用各工况的组合,这样,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下(初始态)反推出来的计算长度系数是不同的。 确定计算长度系数主要是确定欧拉临界荷载P cr 。 本文以确定一平面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为例,详细地介绍工程设计中。如图4-6所示的有侧移,横梁与柱均为刚接,柱的截面为H500×400×12×20, I c =1.019×109mm 4,为保证柱先于梁发生屈曲,设梁的截面为□1000×400×30×30, I b =9.80×109mm 4,钢材采用Q235。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标准值q=60kN/m,柱高l c =6m,梁长度l b =6m。 图4-6 无侧移刚架 按规范的设计方法,由K 1i =i b c EI b /l b I b l c 9.80u2a2f109u2a2f6000====9.6173,EI c /l c I c l b 1.019u2a2f109u2a2f6000 K 2=0根据钢结构规范附录D 表D-1,采用插值法μ=0.7341, 或采用实用公式的方法: μ=0.64K 1K 2+1.4(K 1+K 2) +31.4u2a2f9.6173+3==0.7404 1.28K 1K 2+2(K 1+K 2) +32u2a2f9.6173+3 .3.2 整体屈曲法 通过整个结构的屈曲分析确定该构件的计算长度,其方法是将该构件放在整体模型中,进行屈曲模态分析,从而得到欧拉临界力和屈曲系数的方法。整体模型的屈曲分析具有较为直观的屈曲模态,可以直接看到结构整体的屈曲变形,通过判断各阶屈曲模态对应的变形来判断具体结构构件是否发生屈曲,从而得到其对应的屈曲临界力[57]。该方法较难判断具体构件应对应的屈曲模态,常导致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但该方法考虑了诸多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因素,与实际情况也相符合,较为合理。 本文采用SAP2000做钢框架的屈曲分析。在荷载q 的作用下,钢框架的轴力如图4-7(a)所示,图(b)为构钢框架的第一阶屈曲模态,从变形图可以看出,柱子发生了屈曲。 -180-180 (a) q作用下的轴力(kN) (b) 第一阶屈曲模态(η=784.547) 图4-7 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及屈曲模态 所以,柱子的临界荷载为: P cr =ηP =180u2a2f784.547=141218.46kN 由欧拉临界荷载公式反算各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μ===0.638 由此可见,两者非常接近。工程中的一系列对比,也说明这些做法是正确的,下面以笔者的一个实例来说明些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 本算例取决于某工程的施工顶升架,顶模钢平台由桁架层、支撑柱和支撑钢梁组成,钢平台桁架层由主桁架、次桁架、三级桁架和边桁架及内部小次梁、吊架梁等构件组成。桁架层高2.05m ,支撑柱高12.6m ,两层支撑钢梁间距4.5m 。顶模钢平台设计采用SAP2000软件,图2.1.1至图2.1.3为顶模钢平台sap2000计算模型。 图2.1.1顶模钢平台三维图 图2.1.2 顶模钢平台立面图 图2.1.3 顶模钢平台平面图 荷载考虑: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考虑三种情况:施工状态及提升状态下遭遇八级风、 施工状态下遭遇十级风、施工状态下遭遇台风荷载)、顶升不同步位移、施工电梯荷载。 1.1 边界约束条件 根据边界约束条件的不同,钢平台分为两种计算模型。施工状态时,假定两道支撑梁两端为铰接,如图2.3.1所示;顶升状态时,忽略支撑梁的约束作用,将千斤顶与支承柱的连接简化为铰支座,如图2.3.2所示。 图2.3.1施工状态支承柱的约束边界 下列仅以施工状态 图2.3.2顶升状态支承柱的约束边界 1.1.1.1 支承柱计算长度取值(根据屈曲分析) 采用十级风施工状态模型: 以结构整体模型为基础,对结构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正常施工状态下取D+L计算屈曲工况,圆管柱及格构柱在Mode98的屈曲模态下首次发生屈曲。其屈曲变形及屈曲荷载如下: 圆管柱在D+L工况下的最小轴力值为:-2634kN ,则根据屈曲分析结果,施工阶段的支承柱的一阶弹性屈曲临界荷载为2634×11.05=29105.7kN,根据欧拉公式可以反推得到理论计算长度系数: μ=π2EI P cr l 23. 142u2a2f2. 06u2a2f105u2a2f5. 355u2a2f109==1. 40 29105. 7u2a2f103u2a2f138002 1.1.1.1 钢结构构件计算应力比 将各计算长度系数值手工输入模型中,应力比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具体各构件应力比数值可在模型中查看,圆管柱最大应力比为0.378,格构柱应力比均小于0.95,满足规范要求。 整体稳定性计算步骤如下【3】P61 钢结构系统整体稳定性理论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建立完善结构力学模型 按理论设计结构构型建立完善结构计算模型,包括确定结构几何模型、构件单元模型、构件规格尺寸、构件材料特性、结构边界条件等。 确定整体稳定性验算的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常采用标准组合。对于活荷载需要按不同的分布模型分别进行组合; 对于风荷载需要按不同的风向分别进行组合。 结构线性整体稳定性分析 对每一种荷载组合,通过对稳定特征方程的分析,分别计算结构线性整体稳定的临界荷载因子()及相应的屈曲模态矩阵() 确定结构的初始几何缺陷模型 对每一种荷载组合,确定相应的初始几何缺陷模式及幅值,可采用“一致缺陷模态法”模拟。若第一临界点为重临界点,应选用与临界荷载因子()相应的所有模态。对于第一临界点附近频率密集的结构,应多选用几个模态。 结构大位移几何非线性整体稳定性分析 包括完善结构和有缺陷结构分析,获得相应的整体稳定最小临界荷载因子()和() 判断构件是否出现屈服变形现象 判断在几何非线性分析过程中,当荷载达到整体稳定最小临界荷载因子()之前,主要构件是非否屈服,若未屈服,则转第(8)步,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性评定,否则,进入第(7)步。 结构大位移弹塑性整体稳定性分析 分析缺陷结构的弹塑性整体稳定性,获得相应的整体稳定最小临界荷载因子() 结构整体稳定性判定 根据第(5)或第(7)步的数值计算结构,按JGJ 61-2003(加规程名称)或常用方法,分别判定不同荷载组合条件下结构伯整体稳定性,并确定结构整体稳定的设计最大荷载因子() .
2023-09-06 14:56:231

钢结构立面该怎样设计?

u200du200d轻钢结构的建筑主要有把握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规模、线条、色彩、变化。钢结构厂房的立面主要由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单统一。在轻钢厂房的设计中常采用跳跃性色彩和冷色调,重点突出主要出入口、外天沟、收边泛水等地方,既体现了现代化厂房的恢宏气势,又丰富了立面效果。浮生若如梦_ 。轻钢结构的建筑主要有把握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规模、线条、色彩、变化。钢结构厂房的立面主要由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单统一。在轻钢厂房的设计中常采用跳跃性色彩和冷色调,重点突出主要出入口、外天沟、收边泛水等地方,既体现了现代化厂房的恢宏气势,又丰富了立面效果。u200du200d
2023-09-06 14:56:333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编制说明………………………………………………………………………32、工程概况………………………………………………………………………33、施工准备计划…………………………………………………………………44、施工总体部署…………………………………………………………………55、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76、主要技术措施…………………………………………………………………167、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88、工期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209、安全保证措施…………………………………………………………………20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11、附图、附表………………………………………………………………… 25 1、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1、**塑料制品有限公司1#生产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下列文件、图纸、工程法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依据编制而成。(1)**劲松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1#生产车间工程施工图纸;(2) 施工现场实地踏勘;(3)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法规、规范与文件;(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 本公司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标准》及拥有的技术力量;2、本施工组织设计遵守的有关规范、标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2;(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规范》GB50205—2001;(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545—89;(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85;(8)《碳钢焊条》GB5117—8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2023-09-06 14:57:181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介绍?

说到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有什么规定?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基本介绍:为了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内容,小编整理相关资料,基本介绍如下:《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基本概况:《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1》是2006年4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住宅(1)》内容包括:冷弯薄壁型钢密肋体系、冷弯薄壁型钢密肋体系住宅骨架、外墙节点索引图、挂板饰面外墙、涂料饰面外墙、面砖饰面外墙、砌体饰面外墙、无保温基础勒脚、有保温基础勒脚、砌体饰面勒脚、勒脚泛水节点等。《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基本信息:书 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1作 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ISBN 9787801775573页 数 140定 价 45.00元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2023-09-06 14: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