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评论李鸿章的”羁縻”外交政策

2023-09-18 06:21:42
共2条回复
北有云溪

试论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

--------------------------------------------------------------------------------

作者:刘虹叶自成 目前阅读362人次

摘 要: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重臣,在对日外交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他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李鸿章的“联日”思想一度动摇。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鸿章开始对日本采取强硬的立场。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无论在外交还是在军事上都遭到惨败,他转而求助于“联俄拒日”。李鸿章的对日外交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关键词:李鸿章;联日防俄;甲午战争;中俄密约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

国内对李鸿章的研究卷帙浩繁,但对其对日外交思想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种传记和其他研究资料中,缺乏对李鸿章对日外交思想的系统研究。本文试对李鸿章从联日、防日到拒日的全过程作一系统研究,以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

一、李鸿章的“联日”思想

李鸿章力主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是李鸿章“联日”的开始。日本明治维新后,李鸿章逐渐认识到其迟早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而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企图首先打开名义上是中国属国的朝鲜的大门,要求与朝鲜建立排斥中国的“正常关系”。在遭到朝鲜的坚决抵制后,一方面开始大力宣扬所谓“征韩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改变策略,决定先与清政府订约建交。“日清平等后,朝鲜自然列于下位,从中国回来,路过朝鲜王城,再签订日朝条约。利用所谓远交近攻之策,使清廷无法援助朝鲜。”①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870年8月派柳原前光等来华议约。日本要求订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许多顽固派的极力反对,于是柳原前光到天津拜见了刚刚调补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李鸿章第二天便致函总理衙门,表示他的态度说:“日本距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依为外府。”②以日本为外援就成为日后李鸿章“联日”的主要原因。由于李鸿章力主订约,清政府改变了原来的立场。1871年9月,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达宗城谈判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

此时李鸿章主张与日本订约并提出“联日”,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考虑到日本与中国地缘接近,又日渐强大,试图“以示羁縻”,防止日本侵略中国。

但是,李鸿章反对援引西方国家之例把种种不平等特权订入条约,尤其排除了最惠国待遇条款。李鸿章也看到了日本对朝鲜的野心,所以在《条规》第一条写入“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隐为朝鲜等国预留地步”③。二是避免日本与西方勾结,“若拒之太甚,势必因泰西各国,介绍固请。彼时再准立约,使彼永结党援,在我更为失计”④。三是联络日本对付西方列强,条规第二条“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⑤。隐含了李鸿章联络日本对付西方的意图。但是实际上这一条规并不能构成中日同盟,“必须彼此相助”仅仅意味着道义上的支持,对双方没有约束力。由于清朝已经衰落,日本刚刚开始“明治维新”,中日也不可能结成一个强有力的同盟对抗西方列强。有人解释为李鸿章试图建立东方联合战线,甚至“以东制西”,都是不恰当的。李鸿章对此并没有太大的信心⑥,他顶多希望在再次遭到西方侵略时能与日本互通声气,取得日本的支持,而不至于使日本也加入西方侵略的阵营。他提出的“联日”应该没有超出以上讲到的三点理由。

1874年5月,即《修好条规》批准互换后不到一年,日本即悍然派兵侵略台湾,对当地高山族人民大肆烧杀掳掠。李鸿章开始认识到日本对中国居心叵测,“联日”的想法因此有所动摇,并开始意识到要采取措施防范日本。他上《筹议海防折》,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力主兴建水师。之后,清廷分别任命李鸿章、沈葆祯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开始着手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水师,提出要与“日本角胜于海上”⑦。

但是日军侵台虽然使李鸿章对日本开始产生怀疑,却仍没有放弃联日的想法⑧。在处理日本侵台的问题上,他采取了退让的政策⑨。他认为日本的兵力不足与中国为敌,早晚也得撤兵。而且中国即使能够取胜也不与日军开战。李鸿章在台湾事件中主张对日妥协,主要顾虑的是中日开战的后果,“恐是中外构乱之始”,“兵连祸结之象”,担心中日战争一起,列强乘机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尤其1871年后沙俄占据伊犁,对我国西北边疆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主张对日让步以“联日防俄”。

二、李鸿章从“联日”转为“防日”

1879年4月,日本宣布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日本的行动充分暴露了它在亚洲扩张的野心。李鸿章对此深为震惊,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回复何如璋的信中,反复表达了他的激愤与憎恶情绪:“遽废琉球为县,其无情无理,不守条约,不顾公法,实为地球各国所未有,殊堪痛恨。”⑩由于当时中俄仍为伊犁问题关系紧张,俄国还派出了一支由两艘铁甲舰、13艘快船组成的舰队开赴远东,法国正在步步入侵越南,因此李鸿章不敢对日本灭琉一事采取强硬态度,只是请当时经中国赴日本游历的美国前总统格兰忒调停中日琉球争端。格兰忒的斡旋并未奏效,仅仅导致1880年日本派使来华谈判。日本在谈判中提出,将琉球南部的两个荒岛还给中国管辖,但是作为交换条件,要求修改1871年签订的《中日通商章程》,取消其中关于禁止“内地通商”的规定,给予日本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即所谓“分岛改约”。总理衙门起初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与日本草拟了《球案条约》。

李鸿章在中日谈判之初,也主张分岛改约。但后来,他逐渐认识到防日比防俄更重要,中俄关系紧张时日本往往乘机要挟,而且“日人之诡异,断不肯助我拒俄”。尤其当李鸿章得到确切的消息,中俄关系有缓和的希望,“俄人实为自固门户起见,尚未蓄意起衅”,同时又意识到日本的侵略野心不小,于是对日本的态度转趋强硬。他在给清廷的奏折中开始反对“联日拒俄”之说,认为:“与其多让与倭而倭不能助我以拒俄,则我既失之于倭,而又将失之于俄,何如稍让于俄而我得借俄以慑倭。”主张暂缓批准《球案条约》,对俄稍作让步而反对日本。1881年6月中俄就伊犁问题签订《改订条约》后,李鸿章立即致信总署,要总署“力持定见”,不要害怕日本的“虚疑恫喝”。由于清政府拒绝批准《球案条约》,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起来,实际是不了了之。自球案发生后,李鸿章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危害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意识到日本下一个侵略目标必将是朝鲜,于是开始筹议朝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日本对朝鲜的侵占与渗透。

李鸿章首先建议朝鲜与各国建交通商。1881年,美国要求与朝鲜通商,李鸿章力促朝美双方预定了条约内容。之后,德、英等国都效法与朝鲜订约,肯定了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加强了清政府对朝鲜的控制,但是同时,日本也在抓住各种时机将势力逐步渗入朝鲜,李鸿章对此认识不足,出现了很多重大失误。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以“保护使馆”为名胁迫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规定日本也可以在驻朝使馆驻兵。李鸿章在奏报清廷时表示他的意见说,日本未将割地、开矿及陆路通商各事强迫朝鲜接受,除赔款五十万元稍嫌过多而外,可说“无甚流弊。”实际上,日本获得驻兵权,为日后大军入境对朝鲜进行全面侵略埋下了伏笔,而李鸿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甲申政变后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华谈判,在这次谈判中,李鸿章接谕旨,与伊藤博文签订天津专条,规定中日从朝鲜撤兵,将来朝鲜若有变乱,中日两国若要派兵,应先行知照。

天津条约允许日后日本与中国有共同的派兵权,无异于饮鸩止渴,对朝鲜和中国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甲申政变后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势力受到极大挫折,没有也不可能采取战争威胁来要求拥有对朝鲜的派兵权,反而是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把派兵权送到了日本手里。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就是依据此条约派重兵侵入朝鲜的。

三、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联俄拒日”思想

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因此李鸿章急于为清政府“结强援”,以抵抗日本。俄国在马关条约后与德、法出面干涉迫使日本还辽,使李鸿章对“联俄拒日”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李鸿章在赴日谈判之初,就曾与喀西尼密谈,达成俄国干涉中日谈判,中国给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筑路、开矿的报酬的协议。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直接威胁到俄国在远东的利益。俄国立即与德、法两国进行干涉。三国干涉的结果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之后清朝朝野“联俄拒日”的呼声四起。两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纷纷上书主张“联俄”以抗击日本。1896年,俄皇尼古拉一世加冕典礼邀请李鸿章参加,李鸿章赴俄并与俄签订了《中俄密约》。条约规定俄国在黑、吉两省修筑东省铁路,并有驻兵权;中俄两国日后一经有事,互相支援等。

《中俄密约》签订后,李鸿章对此非常得意,认为可为清政府保得至少10年的和平。后来的历史表明,《中俄密约》的签订和“联俄”政策遭到了彻底的失败。首先俄国之所以阻止日本侵占东北是因为俄国试图将东三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决不容许日本侵入。签订《中俄密约》的目的则只在于修路,而“防御同盟不过鱼饵,原无诚意,文忠只思借外援而未悟及此。故密约甫签而俄皇已以胶州面许德皇矣”。其次,从此东三省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俄人遂建铁路于东北,势力亦由之而渐入东三省。及庚子俄人更占东北,于是发生日俄战争,驯至于‘九一八"……幕幕层层,莫不导源于中俄密约”,成为东北一系列危机的肇端。最后,各西方列强纷纷效仿,在中国租借地方,代建铁路和开矿,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李鸿章对日外交的失败及原因

从上可以看出,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总的来说并没有摆脱其总的外交政策如“力保和局”、“以夷制夷”的影响,但是比较而言,其对日外交思想又与对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外交有很大的不同。李鸿章认为英、法的侵略是远道而来,“重在利商”,而主要不是为了攫取领土,主张在信守条约的基础上,避免与其发生新的冲突,一旦发生新的冲突,也以妥协退让、息事宁人的态度处之。俄国因在19世纪中叶夺取了中国大片的领土,70年代后又屡次进犯伊犁,曾被李鸿章视为最大的威胁,但是左宗棠平定新疆后,俄国的威胁缓解了,俄国在远东暂时还没有力量进行新的侵略,因此一度被李鸿章视为可以联络的对象。而日本因为地缘接近,国力又日渐强盛,觊觎的又是作为东三省屏蔽的朝鲜,因此,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逐渐暴露,李鸿章对日本在外交上还是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政策。但是他过于依赖外交调停,因而对“以夷制夷”寄予厚望。在中日交往之初,俄国在中国西北和东北边疆都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因此李鸿章试图联络日本以抵制俄国。当俄国的威胁缓解,日本的侵略野心逐渐暴露时,李鸿章开始防范日本,并试图联俄制日。同时他也试图利用英国与日本的矛盾制约日本。但实际上,英俄两国都不可能为大清国的利益而卷入中日冲突,甚至希望从中获利。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实际上“甘堕洋人之术而不知悟也”,不可能不遭到失败。他自己后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国际上没有外交,全在自己立地,譬如交友,彼此皆有相当的资格,我要联络他,他也要联络我,然后够得上交字,若自己一无地位,专欲仰仗他人帮忙,即有七口八舌,亦复无济于事”。过于依赖列强调停的结果是在军事上采取了消极应战的态度。李鸿章军事上的“消极应战”是中国在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导致其对日外交的最后失败。

梁启超在评价李鸿章主持晚清内政外交的失败时曾指出:“所以失败之故,由于群议之掣肘者半,由于鸿章自取者半。其自取也,由于用人失当者半,由于见识不明者亦半。”这基本上也适用于李鸿章的对日外交。

第一,李鸿章作为总揽晚清对内对外大权的重臣,淮军和北洋水师的最高统帅,又办理洋务多年,虽然遭到种种制掣,李鸿章难以尽施其政,但是他始终大权在握,是清政府对日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驻外公使、总理衙门甚至帝后两党在决定对日的重大决策时都倚重和听从他的意见。军事外交上的连连失利,李鸿章难辞其咎。他创建北洋海军,力保朝鲜,对日本进行积极的防御,与盲目轻视日本的满族大臣和只尚“清谈”的“清流”派相比,见识已是高了很多。但面对国力日渐强盛、正在全力扩军备战的日本,他的见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他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始终认识不足。在马关议和之前,他从未去过日本,只是根据驻日公使的汇报了解到一些情况,对日本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军事部署都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判断。而伊藤博文等人多次来过中国,并派出大量间谍全面了解了中国的情况。第二,他对敌我力量的对比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甲午战前,两国力量对比并不悬殊,清政府并非完全不能一战。而他总认为“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终必败”,一味避战求和,而且往往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也以妥协退让了事。一旦战争爆发,又总想保存实力,不敢全力出击。日本在发动战争前夕对获胜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还因此面对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在战场上始终拼死出战,并不断地扩大战争。第三,过于依赖“以夷制夷”,不可能得到列强真正的支持,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而联合起来共同对中国进行敲诈,或事后索要报酬。第四,在一个弱肉强食、列强争霸的时代处处坚持“诚信”,认为“倘遇一国有侵占无理之事,尽可邀集有约各国公议其非,鸣鼓而攻,庶日本不致悍然无忌”,相信国际公法的约束作用,轻信条约的规范作用,结果条约无法规范别国,自己反而为条约所束缚。第五,战争爆发前轻许日本在朝鲜的驻兵权。战争爆发后,在军事部署和指挥上连连出现重大失误,如平壤战役有将无帅、鸭绿江防线战线过长、旅大防卫空虚等。没有这些失误,日军本来很难获胜。

第二,不可否认,李鸿章在推行其对内对外主张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鸦片战争后,清廷官员视“夷务”为“畏途”,不愿与列强打交道。李鸿章身处外交要冲,首先要听命于慈禧太后,又要奉清帝的圣旨,同时总理衙门、军机处政出多门,还要时时受到保守派和“清议”派的指责。他是清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但并不是最后的决策者。光绪帝一心主战,但并没有实权,只能连下圣旨催促李鸿章调军备战。慈禧太后则大权在握,在战争爆发之初她虽然也主战,但很快就转为主和,并为了争夺朝廷的最高统治权而与帝党明争暗斗,李鸿章实际上是主战和主和两种政策的双重执行者。上则“和战不定”,下则不服调遣。李鸿章在朝廷,始终是一“外臣”,除了淮军和北洋水师,他对自己权力范围之外的将帅和军队往往调动困难。因此,战争中救援不力导致孤军奋战的情况多次发生。为此,他也觉得无可奈何。“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虑其始必不能善其后……前兴之而后毁之,此信之而彼疑之。”在这种情况下,“内政不修,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不可能不遭到失败。

第三,李鸿章对日外交的败因还来自很多方面。他总结为“四难”:“人才之难得,经费之难筹,畛域之难化,故习之难除。”具体则表现在清军战斗力低下、经费紧张等方面。

1.清军的战斗力确实十分低下。一方面,清军中虽然也有如左宝贵、宋庆、依克唐阿等勇将,但大部分将领不懂近代化战争的打法,缺少谋略,因而战场上屡屡失利。李鸿章曾对受过西洋训练的陆海军人才寄予厚望,但是他们又“文秀有余,威武不足”。另一方面,清军中又有很多贪生怕死之辈,在平壤之战中,日本的军队一万二千多人,李鸿章的淮军达一万四千多人,实力大体相当。但是叶志超作为平壤战场统领,临阵退缩,弃城逃跑。其他将领除了一两位坚持抗敌之外都是一击即溃。日军攻入中国后,清政府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应战,却不断有守将不战而逃,以致日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城掠地。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提督,多次违背朝廷旨意,宁愿被动挨打,拒不出战,应对北洋海军的全军覆灭负主要的责任。李鸿章重用叶志超、丁汝昌,有用人不当之责。但是清军统帅素质低下,清军虚弱不堪一击,也是事实。将帅已是如此,清军士卒更是战斗力差,训练多年的老兵不是很得力,大部分新募的农民则根本不会打仗,加上枪炮笨重且严重缺乏,清军只能节节败退。

2.“经费之难筹”是甲午战争清朝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洋海军的经费来源确实非常紧张。在1875年清政府许诺的每年400万两“海防经费”中,到1877年末李鸿章只收到总数不足200万两。各省同时要给左宗棠远征新疆提供经费,李鸿章在80年代初期每年只从各省收到约60万两用作海防经费。1889—1890年,北洋海军每年收到约130万两,勉强够维持它现有的舰队、设备和人员。而且海军衙门自成立之日起,在经营海军的同时,又主管起为慈禧太后修筑颐和园的工程。据奕寰称:“钦工紧要,需款亦急,思维再三,只有腾挪新捐暂作权宜之计。所有工程需款,即由新海防捐输项下暂行挪垫。”1888年11月,醇亲王给李鸿章写信,要求他向几个省的督抚们筹款200万两,存入天津洋行,用利息进一步建造颐和园。1891年3—6月,清帝批准了海军衙门的奏折,建议颐和园的建筑款项应取自海防捐款和驻外使团专款。海军衙门因此向清帝建议“停购船械”。而且,经费滥用滥销,并不造册报户部核销,海军衙门究竟挪用多少或是否贪污了海防经费至今没有一个准确数目,只能大体加以匡算,估计在近10年间挪用海军经费近1000万两。与此同时,日本正在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据统计,1881年至1887年间,日本政府陆军费用增加了40%以上,而海军军费则急剧增加了200%。1893年起,日本天皇决定以六年为期,每年从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为此,李鸿章感慨道:“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在中日交往之初,两国都被迫开国,成为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对象。面对民族危机,中日都主张变法自强,学习西方。但在对待邻邦的态度上,两国迥然不同。中国试图“联日”,共同抗击西方列强。而日本一开始就提出“脱亚入欧”,甚至要“失之于欧美,取之与邻国”,毫不掩饰其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野心,并制定了具体的侵略政策,大力扩张武备,一步步将侵略构想予以实施。李鸿章主张“联日”,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防日的结果也是外强中干,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布了对日外交的彻底失败,中国进一步衰落下去,而日本凭借从侵略中国中获取的巨大利益,国力迅速增长,并成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敌人,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注 释:

①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2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8页。

②⑦《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一第3页、卷十九第2页、第32页、卷十一第45页。

③④《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十八第49页、卷一第53—54页、卷四十四第6—8页、卷二第115页、卷七十八第17页。

⑤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317页。

⑥参见王如绘《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东岳论丛》1998年第5期,该文认为李鸿章试图组织东方联合战线,但也指出李鸿章对“以东制西”没有太大信心。⑧濮兰德(J.O.PBland)在所著《李鸿章》传中提出日本侵台事件是李鸿章改变联日外交的转折点,实际上李鸿章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寄希望于“联日防俄”,正式转为“防日”应该是在搁置《球案专条》后。

⑨也有人认为李鸿章在日本侵台事件中持强硬态度,如调淮军赴台湾,反对赔偿兵费等。参见刘世华《李鸿章与日本》,《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但是李鸿章的淮军赴台湾后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他也只是反对以兵费的名义赔偿,却同意以“抚恤代兵费”,并认为如再启兵端,无论胜负,何止数千万。

⑩薛福成:《庸安文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1、160页。相同观点见陈伟芳《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三联书店,1959年,第84页。梁启超:《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41页。《中日战争》第2册,第340页。《李文忠公尺牍》卷七,第12页。《李文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九,第41页。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83页。包遵彭:《清季海军经费考实》,《中国历史学会史学学刊》1969年第1期。大隈重信:《开国五十年史》(中文版),第210、218页。

(刘虹: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政治系,加拿大;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1)

蓓蓓

”羁縻”不是李鸿章的外交政策,是清朝的外交政策,甚至是中国古代各王朝对周边国家的传统政策.我觉得,我们对近代史上的许多人物的评价都有欠公允,我们是在对近代史的资料了解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的作出的评论.就如你问的这道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将李鸿章与王朝贯彻了很久的羁縻政策联系在了一起.

相关推荐

东岳论丛是c刊吗

不是。东岳论丛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0年,“C刊”是学术圈内约定俗成的说法,它的全称为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因此东岳论丛不是c刊。《东岳论丛》创刊于1980年,是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2023-09-06 14:43:421

吴忠民的论文代表作

(注:①所列论文,除5篇论文是合作之外,其他均为独立撰写。②发表在论文集上的论文均未列入。③发表在报纸上的100余篇学术文章除了被刊物转载者,均不列入。④在内参上发表的数十篇研究报告及文章均未列入)《社会矛盾倒逼改革发展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公正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0年第2期。《突破社会公正的瓶颈》,《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7年第3期。《平等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内部版)》2011年第3期。《中国现阶段官民矛盾问题的特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内部版)》2011年第5期。《中国发展过程中若干潜在优势之分析》,《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原载《文史哲》1994年第5期。《社会支撑力与中国的现代化》,《新华文摘》1995年第期。原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原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原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新华文摘》2005年第4期。原载《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重视民生:公正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原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16日。《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新华文摘》2007年第12期。原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应重视对“社会危机”的研究》,《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原载《北京日报》2008年9月27日。《统计指标的缺陷》,《新华文摘》2010年第5期。原载《北京日报》2010年1月4日。《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新华文摘》2010年第14期。原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中国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独特优势》,《新华文摘》2011年第4期。原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社会焦虑再认识》,《新华文摘》2012年第8期。原载《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如何认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新华文摘》2013年第22期。原载《光明日报》2013年8月13日。《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的主要特征分析》,《新华文摘》2014年第18期。原载《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网络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分析》,《新华文摘》2015年第6期。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以社会公正奠定社会安全的基础》,《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立足社会公正 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论公正的社会调剂原则》,《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论协调发展与全面现代化》,《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关于中国现代化试步时期的若干问题》,《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6期。《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1991第2期。《历史社会学初论》,《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1期。《历史社会学再论》,《社会学研究》1988第2期。《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论社会质量》,《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4期。《知识背景与中国发展研究的走向》,《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国外历史社会学述论》,《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公平的实现时序》,《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积极促进现代价值理念与发展动力的契合——中国发展动力的重要分析视角》,《哲学研究》2014年第8期。《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初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4期。《关于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观的初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如何判断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得失》,《人口研究》2006年第2期。《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凸显的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改善民生关乎强基固本》,《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2期。《中国现阶段劳动政策的主要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自由和平等的演进及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论语·圣经与中西文化精神》,《孔孟月刊》(台湾)1995年第1期,2.2万字。《孔子的世俗化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有价值的历史遗产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台湾)1995年第5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文史哲》2008年第3期。5万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下),《文史哲》2008年第4期。2万字。《贫困问题与当代中国的贫困》,《文史哲》1999年第6期。《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文史哲》2004年第2期。2万字。《中国县级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文史哲》1997年第6期。《论中国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文史哲》1996年第3期。《社会发展研究四个视角的比较分析》,《文史哲》1996年4期。《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锻造》,《文史哲》1993年第5期。《合理发展论纲》,《文史哲》1989年第2期。《文化的效用性与再生性》,《文史哲》1986年第6期。《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社会矛盾特征比较》,《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0期。《当代中国社会“官民矛盾”问题特征分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当前改善我国劳动政策的思路与对策》,《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现阶段贫富矛盾问题的特征分析》,《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8期。《社会矛盾的主要成因分析》,《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4期。《社会动荡发生概率降低趋势的分析》,《江海学刊》2015年第3期。《歧视与中国现阶段的歧视》,《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大力推进社会政策体系建设》,《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论机会平等》,《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再认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健康社会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发展研究中若干假设共识之辨析》,《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走势及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中国劳动政策问题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2期。《从基本生存诉求到基本权利诉求——转型期社会矛盾基本根源的演化逻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2期。《西体中用平议》,《哲学动态》1989年第1期。《收入差距的新趋向及其遏制》,《改革》2010年第10期。《论曾纪泽》,《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略论洋务派对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史学月刊》,1985年第4期。《论王先谦的洋务思想》,《东岳论丛》1985年第1期。《原罪与仁》,《山东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倾向继承·抽象继承·其他》,《山东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论中国现阶段职工的某些“贵族化”倾向》,《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集镇社区服务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社会发展呼唤着公正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4期。《中体西用再认识》,《东岳论丛》1989年第2期。《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东岳论丛》1991年第2期。《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研究》,《东岳论丛》1996年第4期。《关于公正研究的进程》,《东岳论丛》2001年第2期。《社会公正六题——防止中国社会天平的倾斜》,《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5万字。《中国中期社会危机可能趋势分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5万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政策的发展》,《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前30年自由和平等的演进及问题》,《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劳资矛盾研究的进展及问题》,《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可能性的研判》,《东岳论丛》2013年第1期。4万字。《中西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化模式》,《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1期。《发展的意蕴》,《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 4期。《关于适度发展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3期。《特征·缘由·启示:中国现代化试步阶段之评说》,《科技导报》1991年第7期。《论大国综合优势与大国综合症》,《科技导报》1992年第8期。《论中国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初步发育》,《科技导报》1993年第1期。《中国改革中的特殊难题——群体性阻力》,《科技导报》1993年第7期。《要消除另一种贫困——社会贫困》,《科技导报》1994年第10期。《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科技导报》2001年第6期。《中国现阶段机会平等问题分析》,《科技导报》2000年第9期。《论社会结构的优化》,《江汉论坛》1991年第6期。《论社会动员与发展》,《浙江学刊》1992年第2期。《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浙江学刊》1993年第1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浙江学刊》1997年第4期。《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二难现象》,《社会科学》1991年第12期。《社会公正对于制度建设的意义》,《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争论》,《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6期。《民生问题困局的突破口》,《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6期。《藏富于民的时代意义及途径》,《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1期。《试析现代化概念》,《福建论坛》1992年第7期。《应当重视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福建论坛》1993年第2期。《应注意改革土壤的培育》,《福建论坛》1993年第8期。《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公正:从传统到现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论程序公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以创新的社会管理积极维护社会安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社会矛盾概念辨析界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应当将公正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7期。《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公正对待中国现阶段的老年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立足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1期。《民生的基本内容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的来临及去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4期。《关于促进社会公正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保障研究》2005年第1期。《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求是》2013年第21期。《毛泽东公正思想初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2期。《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需要反思》,《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年第4期。《平等及畸形的平等》,《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2期。《社会学学科规范化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公正与贫困》,《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论代际公正》,《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公正视野中的中国农民》,《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社会公正断想》,《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关于有效促进社会公正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涵义及实践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中国劳资不对称博弈现象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中国现阶段劳动者利益诉求方式分析》,《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从阶级分析到当代社会分层研究》,《学术界》2004年第1期。《社会公正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学术界》2007年第2期。《自由新探》,《学术界》2010年第8期。《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逐层递进研究》,《学术界》2009年第2期。
2023-09-06 14:43:521

康文的个人信息

1993年——1997年 山东大学中文系 学士1997年——2000年 山东大学文学院 近代文学硕士 导师武润婷教授 近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近代小说研究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作品选 1、《寓创新于严谨之中》 , 《东岳论丛》2002年4期2、《陈三立诗歌简论》,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1期3、《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说》, 《东岳论丛》 2003年3期4、《20世纪初林纾的文言短篇小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4期5、《略论清末民初武侠短篇小说的新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3期6、《谢六逸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年3期7、《简论黎庶昌散文创作》 ,《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8、《简论黎庶昌海外散文创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7年3期9、《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5期10、《对贵州遵义沙滩文化保存发展的几点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7年5期11、《浅论贵州红色旅游发展》,《西部开发报》2007年10期12、《贵州旅游发展的现状与机遇》,《当代贵州》2007年11期13、《略论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侦探小说》,《时代文学》2007年12期 2003年11月参加“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2004年11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参加“贵州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学术年会”;2005年10月在贵州师范大学参加“抗战时期西南后方文学活动与思想文化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
2023-09-06 14:44:081

肖清和的主要论著

《<铎书>校注》,(合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20世纪宗教观研究》,(合著),张志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载《广东社会科学》4(2011):137-147。明清天主教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回顾(1933-2008),载《宗教哲学季刊》55(2011):117-134。批判与改造:明末清初天主教与道教文化的相遇,载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ProQuest、EBSCO)2(2010):118-130。灵异故事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民间化,载《东岳论丛》1(2011):29-4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6(2011):84-86。《光明日报》“理论·史学”2011年2月24日11版观点转摘)明末天主教徒李九标交往考略,载(澳门)《文化杂志》76(2010):129-150。中西之别:明末清初天主教丧葬礼初探,《道风》(A&HCI)33(2010):97-118。经典、诠释与汉语神学,载《道风》(A&HCI)33(2010):293-305。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宗教学研究,《宗教哲学季刊》50(2009):1-16。身份认同与历法之争——以《不得已》与《不得已辩》为中心,《天主教研究论辑》,第5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页166-220。李九标与《口铎日抄》——明末福建天主教徒的交往、身份与宗教生活,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三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167-203。吴历与清初中国天主教教会——以《续口铎日抄》为中心,(台湾)《新世纪宗教研究》,第六卷第四期,2008年,页112-157。略论宗教中的意义——以宗教社会学为视角,(台湾)《宗教哲学》,41(2007):页185-200。张星曜与《天儒同异考》——清初中国天主教徒的群体交往及其身份辨识,《天主教研究论辑》,第4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页213-263;(加拿大)《维真学刊》(电子版200702期)。明末天主教徒群体交往与身份意识:以李九标与《口铎日抄》为中心,《哲学门》,Vol.8,第一期,2007年,页155-173。略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模式,(台湾)《宗教哲学》,39(2007):页68-84。明末天主教徒韩霖《铎书》中的文本理解与诠释,(台湾)《辅仁宗教研究》,第十四期(2006年冬),页127-161。理解与诠释之间——《铎书》考辨,《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3辑,2005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215-242。论徐光启多层面的皈依过程(译文),(比)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汉学研究》第十二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页433-447。书评:Nicolas Standaert,The Interweaving of Rituals: Funerals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哲学门》22(2010):340-347。书评: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汉学研究》28(2010):347-353。书评: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27期,2007年,页295-303。书评:游子安:《善与人同——明清以来的慈善与教化》,《哲学门》,第七卷(2006)第一册,页311-317。
2023-09-06 14:44:231

苗润田的历年主要论文

1.“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哲学研究,2007、4)2.孟子非以禽兽论杨墨(文史哲,2007、3)3.儒学:在基督教与佛教之间———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中心(山东大学学报,2007、2)4.论儒家的宽容思想(东岳论丛,2006、6)5.“仁”与“爱”—真德秀仁说论要(《儒林》第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4)6.中国有哲学吗(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5.11.15)7.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河北学刊,2004、3)8.《论语》的形上学研究(齐鲁学刊,2004、6)9.儒家的诚信学说及其现代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4)10.儒学宗教论的两种进路(孔子研究,2002、3)11.牟宗三儒学宗教论研究(孔子研究,2000、6)12.儒学:宗教与非宗教之争(中国哲学史,1999、1)13.儒家知行学说的现代思考(哲学研究1999、11)14.孔子文化观研究(齐鲁学刊,1998,6)15.论儒家“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7、1)16.《老子》:一个老年学的诠释(东岳论丛,1995、2)17.论庄子的思维方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1)18.刘向《〈管子〉序录》释疑(中国哲学史,1994、1)19.释“荀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孔子研究,1993、1)20.略论齐之主流文化(管子研究,1993、3)21.略论乐观主义人生哲学(青岛大学学报,1992、1)22.庄子内篇与早期黄老思想比较(文史哲,1991、3)23.《管子》与《吕氏春秋》(管子研究,1991、3)24.儒学与现代化的中介(东岳论丛,1990、2)25.中西义利思想比较研究(孔子研究,1990、1)
2023-09-06 14:44:401

叶涛个人资料

百科名片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历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008年4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另有中共扶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叶涛,以及北宋著名诗人叶涛(1050-1110)。中文名: 叶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费县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职业: 教授,民俗学家 毕业院校: 山东大学 代表作品: 《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中国京剧习俗》
2023-09-06 14:44:563

关于汉代田庄的问题

因为田庄的主人自私了
2023-09-06 14:45:172

干春松的个人论著

著作1、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制度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神仙传,东方出版社,20054、文化传承与中国未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5、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06、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7、现代化与文化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8、中国人百年(合著),新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20019、中国社会心理分析(合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10、不竭的时代精神,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11、中国哲学智慧(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儒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论文1、一以贯之和生生不息,东岳论丛,2005年第一期2、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3、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4、直道而行的张岱年先生,光明日报,2005年5月19日5、王国维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人大学报,2004年第4期6、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7、近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及重建,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第3期8、创造的综合与文化创造主义,清华学报,2004年第4期9、儒家研究的多元化趋向,光明日报,2006年3月10、制度化儒家,问题与方法,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11、近代教育改革和儒家传播体系的崩溃,学术界,2003年第3期12、儒生的自我定位和公众形象,人大学报,2003年第2期13、从方法选择转向问题意识,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14、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15、知识与信仰的分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6期。法国《远东远西》,2011,春季号16、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中国哲学史,2011年1期。17、儒家王道政治构想及其现实化困境,哲学研究,2011年4期。18、花落春仍在。读书,1999年1期。
2023-09-06 14:45:251

国家玮的代表文章

1、国家玮 《中国知识分子新形象的创生—鲁迅的思想史位置重估》2013年1月 2、国家玮 《从课本到课堂:19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生态》 《吉首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1期 第32卷第1期 3、国家玮 《唐宋词体研究的方法论省思》《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第42卷第9期 67—71页 4、国家玮 《断代:文坛新生代与保守派之间》《北京文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559卷 第3期5、国家玮 潜流中的新文学运动书写——高兰轶稿《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的发现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第25卷第1期6、国家玮 穆木天的旅人情结——以《献诗》为例《名作欣赏》(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287卷7、国家玮 《身份焦虑背后的省察——从钱玄同与穆木天的一次论争说起》《唐都学刊》第24卷第4期(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8、国家玮 《反思与质疑:关于“竹内鲁迅”的三个命题》《东岳论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3卷第3期9、国家玮 摩古拉隐喻的嬗变:从《召树屯》到《孔雀公主》《民族文学研究》(全国核心期刊)总第231期10、国家玮《“底层文学”:代言的困境及其出路》《理论与现代化》(CSSCI核心期刊) 23卷第4期11、国家玮 《现代性:对抗与共谋——沈从文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吉首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9卷第5期12、国家玮 《新旧的裂隙之间:穆木天给郑伯奇的一封信——兼与林纾比较》《天中学刊》 第23卷第3期另有《东北二人转研究的困惑与方向》(吉林日报);《古韵:船厂四季——吉林民俗考》(吉林日报);肤色:《沉重的文化能指》(青年文化评论);《穆木天眼中的吉林城》(吉林日报);《如何以鲁迅精神评价胡适》(西安晚报);《山钟水毓乌拉城》(吉林日报);《二人转研究的工具书问题》(吉林日报);《 孔庆东的话就能随意歪曲么》(西安晚报)《老孔的面孔》(中国中学生报);行走与飞行——记曹文轩(中国中学生报)等随笔散见报刊杂志。
2023-09-06 14:45:391

张体勤哪里人

张体勤张体勤,男,1950年12月生,山东济宁人。山东省政协委员、原山东经济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电力73级学生。2002年7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起担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200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7月任山东省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0月起任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2002年7月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12月任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2006年4月起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中文名:张体勤出生地:山东济宁出生日期:1950年12月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代表作品:《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人物经历2011年7月前,任山东经济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学术兼职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2.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3.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4.山东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5.山东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张体勤教授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知识团队、知识型企业、企业创新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知识团队绩效管理机制、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区域人才战略、高层次人才集聚、人才竞争力评价与提升机制、创新团队及创新人才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知识型组织成长系统的理论框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集聚了以具有博士学位人员为主体的学术创新团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鲜明的特色,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主要贡献近几年来,张体勤教授出版专著4部,其中《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专著先后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和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被许多重点高校列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6篇,培养博士生12人、硕士生20余人。近几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省级课题9项,重大横向课题2项,可支配科研经费年均81万元。其中,2007年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鉴定为优秀,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成果要报》摘发;自2007年开始启动的山东省政府委托课题《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调查分析报告》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媒体争相报道和转载,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论著1.《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2.《契约式项目组织方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1⑹。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3.《论动态知识团队的管理》,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⑺。4.《技术专家管理知识团队面临的问题研究》,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⑼。5.《兑现承诺与价值观回报是对知识员工的最好激励》,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⑵。6.《动态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建立》,德州学院学报,2001⑶。7.《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德州学院学报,2001⑶。8.《关于知识团队特征的研究》,人类工效学,2002⑼。9.《关于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分析》,人类工效学,2002⑼。10.《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概念、体系和结构》,东岳论丛,2003⑹。11.《项目组织的驱动机制研究》,东岳论丛,2004⑶。新华文摘索引研究成果1.知识型人才团队的组织与激励,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A200109-3),2003年5月完成课题鉴定。2.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6,7。5万元,学校配套10万元。3.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模型,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重点课题(课程编号:Z2003H01),2003-2004,6万元。4.关于知识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3BJJ01),2003-2004,4万元,学校配套4万元。5.山东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体系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项目,2003-2004,4万元,学校配套4万元。著作山东经济学院(明水校区)1.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112.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论文1.契约式项目组织方式,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2.论动态知识团队的管理,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073.动态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建立,德州学院学报,2001.034.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德州学院学报,2001.035.技术专家管理知识团队面临的问题研究,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096.兑现承诺与价值观回报是对知识员工的最好激励,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027.关于知识团队特性的研究,人类功效学,2002.098.关于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分析,人类功效学,2002.099.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概念、体系和结构,东岳论丛,2003.0610.项目组织的驱动机制研究,东岳论丛,2004.0311.ProjectManagementPrinciplesForSoftwareEnterprise.ICIM"2004ProceedingsoftheSev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Management,November15-17,2004,OKAYAMA,JAPAN.Beijing:ChinaAviationIndustryPress.12.基于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东岳论丛,2005.0313.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与企业效率,文史哲,2005.0414.软件企业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415.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及集聚战略,理论学刊,2005.0616.风险与保险:企业的新技术选择模型,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0917.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初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18.基于和谐思想的管理美学初探,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9.管理的技术性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20.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理念融合的系统思考,山东经济,2006.0221.知识性组织成长驱动力分析,东岳论丛,2006.0322.项目团队学习的涵义、形式与模型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523.知识型员工流动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工会论坛,2007.0324.知识型员工流动动因分析,时代经贸,2007.0425.劳动力市场中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博弈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1226.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山东经济,2008.0127.中国高校学术创新团队价值定位研究,山东经济,2008-0228.社会结构化视角下的领导行为研究初探,东岳论丛,2008-0229.高管团队特征与组织创新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8-0230.项目团队效能的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特征研究,理论学刊2008.0431.国外创业者社会网络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8-04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知识团队成长机制研究,山东经济,2008.0632.StudyonProjectTeamEffectivenessfromtheAngleofSystemManagement.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Management(ISTPIndexed),200833.StudyonTheCouplingModelofSystemComposingFactorsofPTE.3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andIndustrialEngineering(ISTPIndexed),200834.员工-主管信任模型构建,山东社会科学,2009-0235.上级信任的柔性控制机理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05课题1.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政策研究(04BJY006),国家社科基金,2004-2008.2.中国高等院校学术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研究(06JA63003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006-20093.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研究(鲁社科字1号文),山东省政府办公厅,2006-20104.基于人才集聚效能成熟度的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战略研究(Y2005H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85.章丘市“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章丘市政府,2006-20116.山东省人才集聚战略研究(A200419-1),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04-20077.关于知识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03BJJ01),山东社科规划项目重点课题,2003-20078.山东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体系研究(03AJJ05),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3-2006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04AMJ0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10.知识型人才团队的组织与激励(A200109-3),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2001-200311.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模型(Z2003H01),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重点课题,2003-2007获奖记录近几年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3项。2006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2007年获山东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2.知识型人才团队组织与激励,山东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0043.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4.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初论,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5.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2023-09-06 14:45:571

谁知道?李文义?

  1.清朝李文义  不知何许人,在同、光(一八六二―一九o八)年间为河北杨柳青木版年画著名刻工。精工细致,不失笔意。《杨柳青木刻年画选集》  2.烈士李文义  (1928—1953)孙家疃公社远遥村人。1948年于沈阳入伍,党员。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二师三零团二营五连,任观测班长,荣立小功二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等功臣”称号。在朝鲜金山寺战斗中光荣牺牲。  3 教授李文义  男,现任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副主任,教授。 现主要教学: 《管理学》、《市场营销》、《创造学》  专业特长  企业管理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实务操作、企业培训  学术科研情况  论文情况: 近年在《齐鲁学刊》、《学术月刊》、《学术研究》、《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销售与市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5篇,CSSCI来源期刊13篇。出版教材3部。  代表论文及教材  1、《孔子思想的整体结构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4.5。 2、《孔子“礼”“命”“仁”概念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2004.3。 3、《孔孟儒学与家族企业管理》,《东岳论丛》2006.1。 4、《儒家文化与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05.7 5、《汽车营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版。 6、《创新理论与创新思维训练教程》,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科研课题情况  近年完成山东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职业教育办公室、省劳动厅及学校课题13项。代表课题有“山东省社会文化建设研究”、“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研究”、“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企业营销人员培训研究”、“推销员实用技能训练研究”等,均已完成。  对外服务  目前被聘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培训特聘教授,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市场营销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和山东孔子研究会理事。任山东泉林纸业集团、山东福胶集团、鲁西化工集团阳谷公司、淄博博纳公司等27家企业的管理营销顾问。 先后为山东绿源集团、北京挑战集团、山东卢堡啤酒集团、得益乳业公司、青岛华金集团、安徽富康公司、辽宁吕氏胶业集团、海洋富尔达公司、青岛英吉多公司、北京资源集团、辽宁华福集团、山东福胶集团、淄博博纳、淄博恒岳等51家企业设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案。为中国重汽集团、山东省邮政总局、德州电力局、德州市民经局、宁津县政府、济南中小企业局、枣庄市民营经济委员会、济南市粮食局、山东烟草局、临沂烟草专卖局、江苏康柏集团(波司登)、青岛啤酒、青州卷烟厂、河南正龙集团、河南金星集团、兰陵集团、三孔啤酒、银麦啤酒、浏阳河酒业、小鸭集团、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吉林卓越集团等605余家企业进行过营销管理培训。 [1] 男,汉族。1936年生,广东省揭阳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北京油田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63年中山大学化学系毕业。1963—1980年国防科委工作(部队保密,没评奖),1980年在石油科学院工作至今。中国石油学会会员。1985年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泡沫液浅井泡沫钻井和洗井工艺”),1991年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连盆地保护油层防止污染钻井完井技术”),是主要贡献者。
2023-09-06 14:46:061

张志元是哪里人

张志元张志元,博士、二级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新型重点智库-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在1996、1998年连续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曾多年担任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资本运营与资本市场、艺术金融与艺术投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人才专家、山东省金融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金融产业优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政府决策服务调研基地负责人、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兼任山东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山东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科研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曾获得“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中文名:张志元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青州出生日期:1963年12月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上海理工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代表作品:《区域经济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近年发表的论文(2011年以来)张志元.金融企业共生能力评估及其集群发展的总体态势.改革,2011(09):48-58.张志元,房坤.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问题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1(02):68-72.张志元,董彦岭,刘清春,渠涛,蒲业潇.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28(05):141-145.张志元,渠涛,刘清春,张淑敏.加快省会发展建设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04):45-51.张志元,周平,张淑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统筹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28(02):135-139.张志元,董彦岭,何燕,陈秀花,杨柳,张笑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29(01):151-160.张志元,马雷.经济金融发展视野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再定位.改革,2014(01):25-3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并获“《改革》服务中央决策优秀论文奖”,2014。张志元,马雷,张梁.基于战略视角的中国金融发展模式选择.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04):83-8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张志元,国瀚中.金融发展三阶段理论.理论学刊,2014(08):50-56.张志元,史可,王子健.“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05):147-154.张志元,李东霖.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27(01):9-17.张志元.科技金融助推“中国创造”.技术与市场,2015,22(03):6.张志元,李东霖,张梁.经济发展中最优金融规模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88-97.张志元.艺术品、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及其波及.改革,2017(12):129-137.张志元.艺术金融发展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略论.人文天下,2017(13):2-5.张志元,刘红蕾.艺术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国艺术金融,2017(12):62-70.张志元,黄慧.艺术消费、艺术金融与艺术投资的发展趋势.中国艺术金融,2017(06):72-80.张志元,马永凡.“互联网+艺术金融”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人文天下,2017(07):56-63.张志元,聂露.艺术金融的融资模式创新——艺术品质押融资.人文天下,2017(03):5-10.张志元,李凤超,张梁.金融与艺术融合的逻辑.山东社会科学,2018(01):132-136.张志元,李维邦.金融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新动能:山东的实践与探索.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01):10-16.张志元,胡兴存,马永凡.艺术品资产定价研究——基于组内固定效应的特征价格模型.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73-82.张志元,黄慧.阶层差异、幸福感与艺术资产配置:文献综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04):82-89.张志元,李维邦.金融新动能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逻辑及路径.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34(05):18-26.张志元,马永凡,胡兴存.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耦合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东岳论丛,2018,39(10):43-53.张志元,李维邦.中美贸易摩擦对山东动能转换的启示.山东国资,2018(06):81-84.张志元.吸引“女婿”的山东“女儿”在哪里——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几点思考.山东国资,2018(03):30-35.张志元,齐天成,马永凡.政府干预、金融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问题,2020(05):34-41张志元,马永凡,胡兴存.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支持研究财政研究,2020(04):58-65张志元,刘红蕾.艺术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20(03):118-130张志元,马永凡,胡兴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与艺术资产价格财经问题研究2020(03):19-28张志元,胡兴存,马永凡经济不确定性、艺术家声誉与艺术资产收益财经科学2019(12):93-107课题(2011年以来主持完成的):(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研究”(批准号:70773070),主持人。(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域经济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批准号:11FJL004),2011,主持人。(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理论与路径选择研究”(12BJY163),2012,主持人。(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山东省金融发展战略理论与路径选择研究”(14AWTJ01-2),2014,主持人。(5)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战略规划(2016-2020),2015,主持人。(6)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6年重大项目“山东金融改革创新实践与探索研究”(2016MSJ015),2016,首席专家。(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与艺术融合理论及实现路径研究”(17FJY019),2017,主持人。(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重点研究项目“振兴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2017RZB01052),2017,主持人。(9)山东省社科智库专项“金融助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持研究”(17CZKJ07),2017,主持人。(10)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融资规划”,2018,主持人。(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优势学科项目“山东金融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19BYSJ38),2019,主持人。专著及部分智库成果(2013年以来):(1)区域经济差异的资本形成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张志元张梁著。(2)区域金融可持续论:基于制度视角,科学出版社,2009,张志元著,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3)关于我省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建议,获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批示,2017。(4)关于培育金融新动能助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考与建议,获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清宪同志批示,2018。
2023-09-06 14:46:261

苏籀《灵岩寺偃松一首》与《憩寂图》《醉僧图》

松树是我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植物意象之一,或与颜色组合如青松、苍松、赤松,或与处所组合如窗松、岩松、涧底松,或与季节组合如寒松、夏松,或与树龄组合如古松、万年松,或与形状组合如直松、盘松,或与数量组合如孤松、双松,总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不过,佛教东传华夏之后,寺、松意象组合十分常见,并且具有丰富的禅学思想内涵(参李小荣《制度文化视域下的唐宋寺松意象群——以松僧、松塔为例》,待刊稿)。像王维,就爱写在寺院听松声的感受,如《游悟真寺》“松声泛月边”,《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尤其是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则勾勒了一幅活生生的“松根胡僧憩寂寞”的胡僧松下禅定图,并奠定了北宋元祐初期苏轼、李龙眠绘制《憩寂图》的基础(参李小荣《胡僧憩松:文化意象的唐宋变迁——兼论〈憩寂图〉的经典化》,待刊稿)。 在两宋,教内外描写寺院高僧松下生活剪影的诗作颇为普遍,如杨亿《留题黄山院》“趁斋幽鸟闻疏磬,出定高僧见偃松”、章得象《题东掖山承天院》“岚色排空长似画,松枝偃盖不知年”、赵抃《题杭州普应院偃松》“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闲僧昼看经”、沈遘《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其一《七言得偃松院》“古寺半空人迹稀,老松自偃何年有”、蔡襄《和古寺偃松》“横柯圆若张青盖,老干孤如植紫芝”、张耒《观音泉》“岩松偃盖不知年,寂寂秋灯宝供前”、释重显《永丰庄新植径松,忽二本,邻偃,抒辞纪之》“双偃松何似,螺文结数遭……对客圆分盖,孤禅翠滴袍。若教图画得,争奈有萧搔”、释怀深《和尧峰泉老·偃盖松》“寒松门底如张盖,招引嘉宾眼倍青”、释绍嵩《和崇上人》“松下中峰路,疏阴偃盖清”,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偃松与寺僧的意象组合,最可关注。 一 偃松,也叫偃盖松,主要指树龄长、枝叶繁茂如偃盖的松树。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三即谓“千岁之松,四边枝起,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说千岁,可能有点夸张,但意在强调松树树龄之长。因此,偃松不具有植物分类学的意义,仅是用文学手法对松树的形状描摹。而较早写寺院偃松者是陈朝的姚察,其《游明庆寺诗》云“迥松高偃盖,水瀑细分泉”,诗人在此,是把偃松作为明庆寺的寺院景观之一,并未像后来王维那样赋予松意象以禅的蕴含。 至唐,直接以寺院偃松为描写对象的诗歌时有所见,如顾况《萧寺偃松》、李洞《题新安国寺》、郏滂《偃松》等。其中,郏滂诗曰“千年松树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见说瓦棺藏桧下,杜生题后定时名”,既然说到金陵瓦棺寺,则知所写对象也是寺院偃松。当然,偃松也并非是佛教专利,道教同样尊崇,如杜甫就写过《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他所描写的松树是“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而且感慨道:“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二 至宋,写寺院偃松最富有文化蕴含者,笔者以为当属苏籀《灵岩寺偃松一首》,诗曰: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杰卓矧尚同,摆落造物为。进乎绳外,诡异有所施。激耳奏竽瑟,超世腾龙螭。横秋老气逸,轶材那绁羁。高可容冠舆,清甚生泠飔。先容器万乘,爱身恐无辞。抑抑卫武公,逮下文王妃。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客来秋冬际,狗驷车鸡栖。有僧扪翠拂,擎跽求此诗。 苏籀所说的灵岩寺,是宋代名寺,但它归属何地,则有必要先做些小考证。 大致说来,当时泰山灵岩寺最出名:如曾两度为相的李迪仁宗天圣六年(1028)左右所作《游灵岩》说到了灵岩四绝,其中就有松树(诗歌系年,参马银华《北宋文人笔下的齐鲁佛寺景观——浅议北宋文人游灵岩寺诗》,《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滕涉同年七年十四日作《游泰山灵岩寺》,又详细地描述了“佳名标四绝”所涉及的事物,也说到了“香篆清风袅,松廊翠低”;祖无择有《寺有四绝一曰灵岩予以赴官获此税鞅因赋拙句用志其行》,其自注说灵岩寺“有偃盖松、白鹤泉,及大宋皇帝御书”,顾炎武《求古录》指出,石刻作者题名为“新通守济南祖无择”,时在“景祐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则知本诗是祖无择以“济南通守”的身份作于1038年;曾巩熙宁四年(1071)至六年任济南太守时所作《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云“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苏辙(苏籀祖父)熙宁八年(1075)闰四月所作《游泰山四首》(作品系年,据孔凡礼《苏辙年谱》,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首为《灵岩寺》,又云“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蔡安持元祐七年(1092)十月所作七绝《题灵岩寺》曰“四绝之中剧最先,山围宫殿锁云烟。当年鹤驭归何处,世上犹传锡杖泉”,虽然三人都未言及偃盖松,但他们特别提到了灵岩四绝之一的白鹤泉。蔡诗既点明“四绝”,自然包括偃盖松在内。其次是苏州灵岩寺,相关名家之作有:范仲淹景祐元年(1034)所作《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陈善《姑苏灵岩寺》、释文珦《吴中灵岩寺》、白玉蟾《题平江府灵岩寺》等,而专写寺前松树者是叶茵(1199—?)《蟠松》,题下并注曰“灵岩寺草堂之前,旧有蟠松,尤古”;再次是温州灵岩寺,相关作品有蒋允中《灵岩禅寺》、赵善悉《题灵岩寺》、程公许《游永康灵岩寺》、薛嵎《雁山纪游七首》其四《灵岩寺》、王大宝《灵岩禅寺》等。 如果按苏籀生平行事,他并无游览泰山的经历,所以,一般认为《灵岩寺偃松一首》不是写泰山灵岩寺。苏籀之父苏迟建炎二年(1128)知婺州后,举家移居金华,故籀诗有可能作于金华。最近,“金华新闻网”刊发《金华日报》记者叶骏的《揭秘安地灵岩寺:曾经鼎盛的婺州名寺》,作者依据金华知府陈见智康熙三十六年(1697)撰《灵岩建造新寺碑记》和《道光金华县志》,特别是实地调查当地村民所得资料,进一步明确苏籀所写应为当地的灵岩寺。不过,《道光金华县志》虽然征引了籀诗,但作为晚出近700年的史料,也不能算是铁证。而且,苏籀一生漂泊或仕宦所经之地,如苏州(苏州灵岩寺,前文已有介绍)、福州(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八载有“升山灵岩寺”,曾巩有诗曰《升山灵岩寺》)等地也有灵岩寺,名声也不小。反倒是婺州灵岩寺,在传世的两宋史料中尚未发现其踪迹。此外,苏籀在《栾城遗言》回忆道:“籀年十有四,侍先祖颍昌,首尾九年,未尝暂去。……公令籀作诗文,五六年后,忽谓籀曰:‘汝学来学去,透漏矣!"”可见苏籀少年时期就在苏辙身边生活(苏籀出生于1091年。苏辙去世于政和二年,即1112年,前推九年是崇宁三年,即1104年,时籀恰好14岁。而是年年初,苏辙还居颍昌,直至终老,再未离开),其文学创作受过苏辙的指点,即便他写金华灵岩寺偃松,也很可能会起祖父写泰山的那组名作而有所借鉴吧,何况苏辙本人也很看重呢!如元丰二年(1079)正月五日苏辙撰跋回忆说:“辙昔在济南,以事至泰山下,过灵岩寺,为此诗,寺僧不知也。其后见转运使中山鲜于公于南都,公尝作此诗,并使辙书旧篇以付寺僧。”(孔凡礼《苏辙年谱》)鲜于公,即鲜于侁,其诗题名《留题灵岩寺七言一首兼简载师长老》(此据顾炎武《求古录》)。载师长老,指刻石者灵岩寺住持“传法赐紫守载”。换言之,苏辙将其旧作《游泰山四首》交付守载,而后者把它和鲜于侁之诗一并刻石于灵岩寺。 事实上,《灵岩寺偃松一首》,无论它写的是哪个灵岩寺的偃松,笔者都倾向于它饱含了苏籀对祖辈的文化记忆,而祖父辈,包括祖父苏辙、伯祖父苏轼。 三 对苏籀《灵岩寺偃松一首》的题材及文本,白丽芳《苏籀及其诗研究》(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2013年硕士论文)曾有简要介绍:首先,论者把它归类于咏物诗;其次将全诗30句划分为四个层次: 前六句把松的高大亭立、姿态之雄伟,以及历经千霜而遒劲的自然本性,写得栩栩如生,令人有如亲眼所见。七到十八句,则道出松树高而不傲,及不屈不挠,不受大自然造物者的约束,自由生长而成的雄壮之姿,连风吹松叶的窸窣声都像是竽瑟合奏一般悦耳,更有如超脱尘世奔驰的龙螭一般,不受世俗所羁绊的象征特性。十九到二十四句则是以松之高节自喻。最后六句则回到自己写此诗的情景和缘由。 其论大致不差。当然,文本细读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写作情景和缘由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语焉不详。 王颖《松柏比德的历史演进》(《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对苏籀之诗的主题有所探讨,认为它“融合儒、庄二家,提出一种完备的人格”“高雅而又谦卑,温和而又刚强,傲岸而又清逸,这些原本相反的两极,在松的个性中奇妙地统一起来,达到平衡蕴藉的状态”。同样,也忽略了不少重要的语词,尤其是佛教思想方面的关键性词汇。 我们对苏籀诗歌文本的解读,主要采用互文研究法:一是和苏籀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二是纵向比较,而且重点关注它和苏轼、苏辙作品的异同。 苏籀《二松赋》有云: 商邑岩岩,群山环中。膏液外凑,英灵内钟。其人黄、绮,其植曰松。翘翘我室,契阔朋从。二友忘言,冉冉秋冬。古之遗直,本巨末丰。尺寸非可较量,绳墨非可究穷。……天籁嗥鸣,非鼓非钟。……孰知其筋干鳞甲,非特据地而摩空。犹龙变化,乘云高踪。排阴助阳,追日回风。 本赋重心在以松喻友,所说“黄、绮”,是指商山四皓中的夏黄公、绮里季。赋中不少语汇和写法,和《灵岩寺偃松一首》相同:如写友人相见时在“秋冬”(由此推测,赋、诗可能是同时之作),都写到了松树的形、声、神之类。而较早建构松间“四皓”形象的是李白,其《商山四皓》就说:“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苏籀赋说“黄、绮植松”,似和李白诗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至于苏籀的伯祖父苏轼,则有多篇作品写到了松意象,如被贬惠州时所撰《偃松屏赞》(并引)中先回忆说“余为中山守,始食北岳松膏,为天下冠。其木理坚密,瘠而不瘁,信植物之英烈也”,然后通过对比“谪居罗浮山下”所见“不识霜雪”的松树和“北方之精”,高度赞颂了后者的凛然孤清,这点,苏籀诗中也有所继承;此外,苏轼《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的“鸡栖”典故、《赐冯京乞依职任官例祗赴六参不允诏》“虽抑抑自警,知卿有卫武之风”的“抑抑卫武”之典,苏籀诗中同样用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中的偃松、酒意象,“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的收束方式,苏籀诗也有承袭和改进之处(把苏轼的“不用刻此诗”改作“求此诗”,反其道而行)。最为关键的是“憩寂”一词,则牵出了北宋元祐初期所发生的一桩题画诗美谈。据《东坡题跋》卷三《题〈憩寂图〉诗》: 苏子瞻、李伯时为柳仲远作《松石图》。仲远取杜子美诗“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着。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之句,复求伯时画此数句为《憩寂图》。子由题云:“东坡自作苍苍石,留取长松待伯时。只有两人嫌未足,更收前世杜陵诗。”因次其韵云:“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题作辋川诗。” 苏轼所说“子由题云”的题画诗,苏辙《栾城集》卷一五作《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换言之,苏轼与当时大画家李公麟应柳仲远之请,共同为柳氏联袂创作了一幅关于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的诗意图,此图被命名为《憩寂图》,命名依据是杜诗“松根胡僧憩寂寞”。苏辙题诗之后,苏轼也有和诗。而籀诗“挂空憩寂”之“憩寂”,其直接来源,显然为《憩寂图》。 更可注意的是,与苏、李《憩寂图》构图要素基本相同的还有李龙眠《醉僧图卷》(后文简称《醉僧图》),它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清人安歧撰《墨缘汇观录》卷三《名画上》对图中人物、植物有所说明:“其中一僧,坐石于古松之下,面貌奇伟,微含醉态。执笔作书,左手按膝。”(见封二图)而苏籀诗“筇竹与酒壶”中的筇竹与酒壶意象,则直接取自《醉僧图》。换言之,“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两句,至少隐括了《醉僧图》《憩寂图》共有的关键意象,即松(是《醉僧图》筇竹、酒壶所挂之处)、石、僧的组合。当然,籀诗所描述的松下僧,应是喝尽壶中酒后才憩寂的,这与《憩寂图》的禅定僧(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其一明确指出“法窟寂寥僧定时”)、《醉僧图》的醉僧(其实也是书僧)形象都有所不同,可算是苏籀的一种综合与创新吧。 说起《醉僧图》的绘制,一般认为始自梁代大画家张僧繇,唐人怀素即有《题张僧繇〈醉僧图〉》云“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可见高僧和松树、酒壶意象的组合,是张僧繇的一大创造。至五代宋初,石恪也画过“醉僧”题材,与李龙眠时代相近而稍晚的吴则礼(?—1121)《石恪画醉僧》即叙述其醉僧形象是“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苏轼《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题诗于其下》又说:“直视无前气吐虹,五湖三岛在胸中。相逢莫怪不相揖,只见山僧不见公。”而创作仰面向天之醉僧形象的隐峦,除了有画僧身份以外,与石恪一样,同样出自蜀中。李公麟则在张僧繇等前辈画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样,至少增加了送酒者和童子,毛滂(1056—1124)《跋李伯时〈醉僧图〉》就明确说“道人三昧一壶中,笔下惊蛇怖小童。日日松间好消息,酒香先过野桥风”。“惊蛇”云云,是在刻画醉僧笔墨飞舞的场景,“怖”字画龙点睛,描摹了童子直视醉僧书写的神态和感受。释德洪(1071—1128)《醉僧赞》开门见山说: 我爱龙眠老居士,笔端谈笑了万事。君看一时拈破笔,画作醉僧醒时意。此是沙门绝妙门,不妨随处有乾坤。瞢腾流涎枕臂卧,破柱疾雷殊不闻。 “画作醉僧醒时意”一句说明,在德洪看来,李公麟所画并非醉中之僧,而是酒醒之后的高僧,此与前引安歧看法稍异。但无论如何,画中僧人一定是喝醉过酒的,只不过德洪自己更欣赏醉中之僧而已。 四 比苏籀时代稍早的衢州人程俱(1078—1144)撰有《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四首(七绝)。诗题之叶翰林,指叶梦得(1048—1077),其令画僧绘制于石林堂的壁画《偃松图》,内容不可详考,但从程氏诗句“莫作世间虚妄见,笔端三昧入无余”(其一)、“聊遣上人供幻事,戏将方丈纳仇池”(其四)判断,该《偃松图》与前述苏、李《憩寂图》、李龙眠《醉僧图》的构图一样,其松石意象组合,具有特定的禅学意蕴。作为在衢州生活了多年的苏籀,其《灵岩寺偃松一首》的创作过程,也可能受到这一组诗的影响。 此外,苏籀的伯祖父苏轼,还对江州石情有独钟。赵文(1239—1315)《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即说:“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其“芗林”,指宋代著名词人之一的向子(1085—1152),他曾经搜罗五种江州石,时称“芗林五老石”;“坡老”,指苏东坡,杜绾绍兴三年(1133)所撰《云林石谱》卷上“江州石”条有云“江州湖口石……土人李正臣蓄此石,大为东坡称赏,目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买小玲珑"之语。然石之诸峰,间有作来奇巧者,相粘缀以增玲珑。此种在李氏家颇多,适偶为大贤一顾彰名,今归尚方久矣……土人多缀以石座,及以细碎诸石胶漆粘缀取巧,为盆山求售,正如僧人排设供佛者,两两相对,殊无意味”,杜绾所引东坡之语,出于苏轼《壶中九华诗》(并引)之“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小玲珑”(“引”曰:“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又,“小玲珑”之“小”,或作“碧”)。赵诗之“醉僧”,虽有杜绾“正如僧人”云云的史料为据,可总感觉有点突兀。笔者以为,其写法似受苏籀借用《醉僧图》醉僧意象的手法而来,尤其是“博升斗”三字,写出了醉僧的酒量之大。 苏籀同乡南宋后期的程公许(?—1251),有诗《游玉林,午饭九曲池,观偃松。过法华院,至上方,观东坡题柱。晚至沈氏小玲珑,施兄携酒来会。施本成都人,侨居湖三世矣》说“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 *** 浓。蜀客相逢天万里,不妨暖酌小玲珑”,沈氏小玲珑,指沈氏私家园林小玲珑,其得名显然和苏轼《壶中九华诗》有关。而园中所收奇石,范成大《骖鸾录》自叙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十九日曾游赏过。细绎程氏诗题与诗意,可知苏轼游湖州法华院时看过的偃松及其留下的题名,都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记忆,程氏形容偃松的“脱尽皮肤见真实”诗句,直接化用寒山诗一五五之“有树先林生,计年逾一倍。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皮肤脱落尽,唯有贞实在”,而寒山诗,典出《大般涅槃经》卷三九的譬喻“如大村外有娑罗林,中有一树,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时,林主灌之以水,随时修治。其树陈朽,皮肤枝叶悉皆脱落,唯贞实在”(《大正藏》第12册)。黄庭坚则把写娑罗树的语典明确移用于松树,说“譬如刳心松,中有岁寒在”(《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程公许又进一步用于偃松。李洪《沈氏小玲珑二首》其一又说“题诗喜修竹,长啸倚孤松。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惭无济胜具,樽酒且从容”,特别是其二“十载经行旧,松扉静不关”之“经行”“松扉”二词,表明小玲珑所在之处长有松树,并且是僧人的经行之地。综合李氏二诗的诗歌意象,则知他和程公许一样,共同使用了松、石、酒意象(李诗孤松,与程诗偃松,形状稍异),而且,李诗还暗中刻画了僧人的经行形象,但不知他是否醉过酒,或者是酒后才去经过。 总之,苏籀《灵岩寺偃松一首》,一方面,其创作受到前辈名作《憩寂图》《醉僧图》《偃松图》及其题画诗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和伯祖父苏轼的相关名作一道,同样对南宋中后期诗人的松、石之作有所启发。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3-09-06 14:46:341

郑春的人生经历

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详细注明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注明是否CSSCI来源期刊]、出版或发表时间、卷期、成果字数、作者位次、成果类别〔特类、A类、B类、C类〕)1. 《精神与局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极透析》,专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35万字,独立。 2. 《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30万字,独立。3 . 《留学背景与现代文学的开放》,《文学评论》 2003 年第 4 期, 约 1万2千字,CSSCI,独立,A类。 4. 《试论当代历史小说的创新努力》,《文史哲》 2000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全文转载, CSSCI,约1万字,独立,A类。5. 《从科学到文学:试论现代作家留学过程中的专业转向》 ,《文史哲》 2001 年第 6 期,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2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CSSCI,独立,A类。6. 《 留学背景与建设渴望》,《文史哲》 2004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CSSCI,独立,A类。7. 《留学背景与原型移植》,《东岳论丛》 2003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3 年第 7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独立,CSSCI,B类。 8 . 《试论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山东大学学报》 ( 哲社版 )1999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9 年第 5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独立,B类。9 .《试论 90 年代小说创作的人间关怀》,《东岳论丛》 1999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0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独立,CSSCI,B类。10. 《试论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探寻》,《山东大学学报》 ( 哲社版 )2002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2 年第 7 期全文转载, 约 1万字,独立,B类。11 . 《留学背景:一个概念的诞生和意义》,《 东岳论丛》 2002 年第 3 期, 约 8千字,独立,CSSCI,B类。12 . 《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 《山东大学学报》 ( 哲社版 )2000 年第 4 期, 约 1万字,独立,B类。13. 《 留学背景与开创意识》,《山东社会科学》 2003 年第 6 期, 约 8千字,独立,CSSCI,B类。 14. 《 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规范性建设 》,《 齐鲁学刊 》 2004年第3期,约6千字,独立,CSSCI,B类。15. 《 试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反省精神 》, 《 东岳论丛》 2004 年第 5 期, 约 1万字,独立,CSSCI,B类。16. 《“最愉快的梦想”: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与外语》, 《山东大学学报》 ( 哲社版 )2005 年第 1 期, 约 1万字,独立,B类。17.《徘徊于“通”与“专”之间:关于现代文学的若干思考》,《文艺研究》 2006 年第6 期, 约 1万字,CSSCI,独立,A类。 成果名称、授奖单位、获奖名称及等级、获奖时间、本人位次)及产生社会影响的情况1. 《试论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论文) ,山东省委宣传部,第二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省级, 2000年11月,独立。2. 《从科学到文学:试论现代作家留学过程中的专业转向》(论文),山东省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第十七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 2002年12月,独立。3. 《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省级, 2004年7月,独立。4 . 《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专著), 山东省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第十八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 2004年3月,独立。5. 《精神与局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极透析》(专著), 山东省委宣传部,第四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省级, 2004年12月,独立。
2023-09-06 14:46:421

《韩非子全译》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韩非子全译》(韩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mz8Vi-WYKG7Sv-IH_7LkQ提取码:1234书名:韩非子全译作者:韩非译者:张觉豆瓣评分:9.0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1995-03页数:1161作者简介:张觉:男,1949年3月生于江苏省太仓县茜泾乡。1977年底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1984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有《韩非子导读》、《商君书、韩非子》(点校)、《白话搜神记》。此外,还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辞书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学术研究》、《东岳论丛》、《东南文化》等62种刊物上发表了各种文章136篇。通讯处:200433上海市7809信箱
2023-09-06 14:46:581

丁荣贵的贡献荣誉

1、军用电子元器件型谱项目管理方法及体系研究,总装备部电子元器件研制计划项目(2005年装计字652号),编号:0503GK0060,经费:30万元,负责人,批准时间:2005年2、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编号:Z2003H01,经费:6万元,负责人,批准时间:2003年3、面向创新和转化的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系统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200420-2,经费:1万元,负责人,批准时间:2004年4、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4BJY006,经费:6.5万元,第二位,批准时间:2004年5、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横向课题,合同编号:11140402,经费:50万元,负责人,批准时间:2004年6、基于P-R4模型的项目治理方式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负责人,经费:20万元,第1位,批准日期:2007年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1世纪初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282C02012,经费:6万元,第二位,批准日期:2002年8、政府投资研发项目治理方式研究,山东省社科重点计划(06JDB014),经费1万元,负责人,批准日期:2006/129、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执行负责人,批准日期:2006/710、中铁十四局四公司项目治理方式研究,横向课题,负责人,经费:10万元,2007 1、《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独撰专著,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注:该书的繁体字版由台湾以诺国际于2006年出版,获2006年度项目管理类图书金牌作者奖)2、《项目治理:实现可控的创新》,独撰专著,2006年,电子工业出版社3、《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副主编(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结题成果),2004年,山东大学出版社4、《项目组织与团队》,21世纪项目管理规划教材,主编,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5、《IT项目知识体系与国际资质认证标准》,参编,200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该书为信息产业部信息项目经理资格认证标准) 1、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与企业效率,文史哲,2005/4,第一位2、软件企业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第一位3、管理的技术性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第一位4、基于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东岳论丛,2005/3,第一位5、项目组织的驱动机制研究,东岳论丛,2004/6,第一位6、如何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中外管理,2005/9(人大复印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12收录),第一位7、关于知识团队心理契约的分析,人类工效学,2002/8,第一位8、Capabil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 new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Proc. of ISIM, 2002( ISTP), 第一位9、Project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software enterprises,Proc. of ISIM, 2004(ISTP), 第一位10、契约式项目组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6,第二位此外,2005年起与前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主席,现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主编Rodney Turner教授一起主持国内唯一一份项目管理类的公开出版杂志《项目管理技术》(中国核心期刊)的专栏,在该杂志上每月发表专栏文章。 1、知识型人才团队的组织与激励,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第一位2、空军“杀手锏”工程技术管理风险通用模式研究,空军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第一位3、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第三位 1、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1年2、山东大学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4年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
2023-09-06 14:47:121

山东师大历史系王一方

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有几个刘老师 吴忠民,男,1959年10月出生于青岛市,汉族。 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在山东大学工作期间,自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 2000年5月调至 *** 中央党校工作。现为 ***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享受国家 *** 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科技导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保障研究》、《人口研究》、《学术界》、《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文史哲》、《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孔孟月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等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与海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在《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日报》、《 *** 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独立撰写《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国社会发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教材,还合作撰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 其研究成果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社会学研究》、《博览群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经济时报》等重要媒体曾专文介绍、评论其专著。其论文也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读书》、《书摘》、《中外书摘》、《文摘报》、《报刊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转载、转摘或介绍。 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类别的研究项目。 2 *** 青岛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王伟,王伟书记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被评为高级经济师。2004年1月 *** 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毕业。 曾担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主编并撰写部分章节。 3杨传堂, *** *** 自治区党委书记。 1954年5月生, 山东禹城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 *** ,1972年6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1981年2月-1983年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修科当学员。 作者: 60.208.106.* 2006-9-29 09:32 回复此发言 4郑洪刚,男,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国务院 *** 特殊津贴,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 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兼任中国兵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党建研究会理事等。 5程汉大 男,1948年出生,山东昌乐人。 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史系,后留校任教。 曾任山东师大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世界史学科点(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为全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史学常务理事。近年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 长期从事世界史和英国政治法律制度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议会制度》、《英国法制史》等专著,并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政法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英国法制史的学术论文数十篇。著作成果多次获奖,1997、2001年获山东省 *** 社科二等奖各一项,1996、2001年获山东省教委社科成果二等奖各一项,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6岳 庆 平 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历史系副教授。 著有《中国的家与国》、《家庭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国秦汉习俗史》等。主编辞典和丛书多部。 发表论文50余篇。
2023-09-06 14:47:281

袁世硕的主要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3、4》 ,人民文学出版社《蒲松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齐鲁诸子名家志:蒲松龄志》,山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望岳文库·文学史系列:敝帚集》,山东大学出版社一、专 著  1.孔尚任年谱(附交游考) 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出版  2.聊斋诗词选(与殷孟伦合著) 齐鲁书社1983年10月出版  3.清诗别裁集(标校) 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8月出版  4.孔尚任年谱(增订本) 齐鲁书社1987年4月出版  5.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 齐鲁书社1988年1月出版  6.元曲百科辞曲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7.中国文学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八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8.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 齐鲁书社1999年12月出版  9.蒲松龄评传(与徐中伟合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1.蒲松龄志(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二、编 辑  1.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  2.冯沅君创作译文集(与严蓉仙合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3.蒲松龄研究集刊(1—4辑) 齐鲁书社1980-184年出版  三、论 文  1.试论洪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文史哲》1954年第9期  2.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山东大学学报》(语文版)1959年第2期  3.漫谈孙悟空和《西游记》的时代特色 《山东大学学报》(语文版)1961年第1期  4.明中叶文学的浪漫主义运动 《文汇报》1961年6月29日  5.《红楼梦》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文史哲》1963年第1-2期  6.《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及其性质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语文版)1963年第4期  7.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文学评论》1965年第6期  8.杜诗名篇中几个语词的训释问题(与殷孟伦合撰) 《文史哲》1979年第2期  9.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巴峡” 《齐鲁学刊》1979年第4期  10.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 《东岳论丛》1980年第2期  11.文学中的“情”与“理” 《文史哲》1981年第3期  12.论《红楼梦》的现实主义 《文史哲》1982年第1期  1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问题 《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14.说《聊斋志异》中的田七郎 《光明日报》1983年10月11日  15.一篇并不虚幻的狐故事:《红玉》赏析《聊斋志异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16.郭勋与《水浒传》 《水浒争鸣》第4辑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  17.蒲松龄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5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18.孔尚任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5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19.洞达世情,嘲谑不义:《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赏析 《古代短篇小说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20.贾宝玉心解 《文史哲》1986年第4期  21.《金瓶梅》评议 《文史哲》1987年第3期  22.《聊斋》志怪艺术新质论略 《文史哲》1989年第6期  23.赵翼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第3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24.《水浒传》前言 《明代四大奇书》齐鲁书社1990年8月出版  25.《异史》:《聊斋志异》的易名抄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6.研究作家与解析作品:就《红楼梦》“自传说”的问题谈 《文史哲》1991年第5期  27.《金和尚》本事、笔法 《国际聊斋论文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28.稗边琐记四则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 日本“中国古典小说动态”刊行会1994年6月刊行  29.《红楼梦》前言 山东文艺出版社整理本 1993年12月出版  30.《红楼梦》前言 山东文艺出版社整理本 1995年10月出版  31.《三国志演义》前言 山东文艺出版社整理本 1995年12月出版  32.《西游记》前言 山东文艺出版社整理本,1996年2月出版  33.《东周列国志》前言 山东文艺出版社整理本,1997年4月出版  34.《聊斋志异》早期抄本考察 《两岸古籍整理学术研究会论文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35.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双向交流 《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  36.“穷波斯”解 《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37.王渔洋早年诗集刻本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38.谈《聊斋志异》黄炎熙抄本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3期  39.我与《聊斋志异》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3期  40.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 《文史哲》2003年第4期  41.文学史的性质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2.解识龚开(与[日]阿部晋一郎合撰) 《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43.文学史与考证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4.聊斋品腴:琴瑟友之的变奏曲(《宦娘》)吟诗魔力的底蕴(《白秋练》) 《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1期  45.《山海经》和《镜花缘》 《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46.聊斋品腴:维护女性尊严的爱情故事(《王桂庵》)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连城》) 《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2期  47.聊斋品腴:高尚的失败者 (《阿绣》) 《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3期  48.憧憬“灵”与“肉”的统一 (《娇娜》) 《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4期  49.文学史与哲学 《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50.文学史与诠释学 《文史哲》2005年第4期  51.聊斋品腴:游戏·逞才·寓意(《绛妃》) 《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1期  52.聊斋品腴:悖论的游戏(《齐天大圣》) 《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2期  53.聊斋品腴:续幽明之录,诉弥天之冤 (《公孙九娘》)《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3期
2023-09-06 14:47:361

黄霖的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合作)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初版,1990.8二版  《古小说论概观》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6  《金瓶梅漫话》 学林出版社 1986.12  《金瓶梅考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10  《金瓶梅大辞典》(主编) 巴蜀书社 1991.10  《近代文学批评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2  《中国历代小说辞典》宋元明卷(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3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小说理论卷(主编)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1993.4  《中国文论选·近代卷》(选注 合作)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11  《中国文学史》(主编明代部分)第四卷第1 至232 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原人论》(合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2  《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8  《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  《黄霖说〈金瓶梅〉》 中华书局 2005.9  《古代小说鉴赏辞典》(合作)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追求科学与创新》 (合作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归有光与嘉定四先生研究》(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金瓶梅讲演录》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8  《<文心雕龙>导读、集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金瓶梅鉴赏辞典》(合作)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金瓶梅>与临清》(编集) 齐鲁书社 2008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合作)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中国历代小说批评史料汇编校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  《金瓶梅研究 》(第九辑)(主编) 齐鲁书社 2009  《云间文学研究》(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世博梦幻三部曲》(校注)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微澜集——黄霖序跋书评选》凤凰出版社 2011  《人间词话鉴赏辞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主要文献整理  《儒林外史选粹》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11  《金瓶梅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 1987.3  《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翻译,合作) 齐鲁书社 1989.10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校点,合作)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8  《金瓶梅词话注释》(合作) 香港梦梅馆出版社 1993.3  《水浒传》(校点)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10  《三国演义》(选评、校点)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4  《脂研斋评批红楼梦》,齐鲁书社1994.7主要论文  《诗话杂谈》 《书林》1979.1  《<金瓶梅>原本无秽语说质疑》 《复旦学报》1979.4  《简论〈文概〉》 《新闻战线》1979.5  《一种值得注目的〈水浒〉古本》 《复旦学报》1980.4  《谈金圣叹〈沉吟楼诗选〉》 《复旦学报》增刊《古典文学论丛》  《明清小说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学术月刊》1980.11  《略谈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 《书林》1981.2  《清末革命小说家琐记》 《复旦学报》1981 5  《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书林》1981.6  《略谈魏晋志怪小说》 《书林》1982.1  《〈水浒全传〉李贽评也属伪托》 《江汉论坛》1982.1  《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 《复旦学报》1982.4  《〈忠义水浒传〉与〈金瓶梅词话〉》 《水浒争鸣》第一辑1982.4  《姚莹与桐城派》 《江淮论坛》1982.5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点初探》 《成都大学学报》1983.1  《金瓶梅作者屠隆考》 《复旦学报》1983.3  《评〈水浒〉研究中的市民说》 《水浒争鸣》第二辑1983.8  《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 《三国演义研究集》1983  《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续》 《复旦学报》1984.4  《金瓶梅与古代世情小说论》 《江汉论坛》 1984.6  《略谈明代的小说理论》 《语文学习》1884.11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刍议》 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85.1  《论〈金瓶梅词话〉的政治性》 《学术月刊》1985.1  《金圣叹“庠姓张”辨》 《江海学刊》1985.1  《论姚门四杰》 《江淮论坛》1985.2  《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答疑》 《杭州大学学报》1985.2  《试论晚清革命派的小说观》 1986.6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  《张竹坡及其〈金瓶梅〉评本》 1985.7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一辑  《曾朴》 1985.5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家评传》第六卷  《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 《复旦学报》1985.4  《〈三国〉与古代历史小说论》1985.11中州古籍出版社《三国演义论文集》  《卓然一家 光彩照人--读朱东润先生〈中国文学论集〉的感想》 ,《文汇报》1985.12.10.  《怎样阅读金瓶梅》 《文艺学习》1986.2  《吴趼人小说论》 《明清小说研究》第三辑 1986.4  《李毛两本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三国演义学刊》第二辑 1986.8  《我国暴露文学的杰构〈金瓶梅〉》 人民文学出版社《金瓶梅论集》1986.11  《〈开卷一笑〉与〈金瓶梅〉作者》 《复旦学报》 1987.4  《金圣叹》(合作) 中州书社《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  《〈金瓶梅〉流变零拾》 《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二辑 1987.11  《关于上海图书馆藏两种〈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日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第二号 1988.10  《金瓶梅续书三种前言》 齐鲁书社《金瓶梅续书三种》卷首 1988.8  《〈儒林外史〉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儒林外史学刊》第一辑1988.10  《略论林昌彝的文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四辑 1988.  《天下才子必读书序》 《河北师院学报》1989.4  《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及洪仁玕的文学思想》 《复旦学报》1989.5  《王国维曲论与梁廷楠曲话》 《学术月刊》1990.5  《梁启超》 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散文家》 1990. 7  《关于〈金瓶梅〉崇祯本的若干问题》 《金瓶梅研究》第一辑 1990.9  《略论黄人的〈中国文学史〉》 《复旦学报》1990.9  《三国演义前言》 齐鲁书社《三国演义》卷首 1991.1  《近代文论史上的桐城派》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一辑 1991.10  《近代宋诗派的“不俗论”》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 1991.10  《再论笑笑生是屠隆》 《复旦学报》 1992.2  《Motes on A Tangle of Emotions (I-PIEN CHING)》  《THE CEST LIBRARY JOURNAL》1992.2  《今古奇观前言》 岳麓书社版卷首 1992.11  《西游记前言》 上海美术出版社版 1993.3  《再谈“刘金吾”与屠隆及冯梦龙》 《文学遗产》 1993.2  《试论〈一片情〉》 《社会科学战线》 1993.2  《水浒传前言》 浙江古籍出版社版 1993.10  《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 1994.3  《关于明清的艳情小说》 《文汇读书周报》1994.1.1.  《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 1994年第3期。  《说〈二十世纪大舞台〉》 台湾《复兴剧艺学刊》第十一期,1995.1.1  《〈杜骗新书〉与晚明世风》《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论中国文学批评的近代化》,《首届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7  《清末戏剧改良运动》 台湾《复兴剧艺学刊》第十二期 1995.4.1  《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动心论”》 《中西学术》第一辑  《意象系统论》 《学术月刊》1995年第七期  《关于〈三国〉钟惺与李渔评本两题》,日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第一号 1995.6.30出版  《文学创作心境论--虚静与怨愤》(上),《长沙水电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一期  《文学创作心境论--虚静与怨愤》(下) ,《长沙水电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一期  《元代戏曲小说史上的双璧》《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二期  《中国古代的文学迹化论》《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关于明清〈三国〉的评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新刊”本《三国演义》的《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4  《古代小说研究的大势与近观》 春风文艺出版社《稗海新航》 1996.7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要精神》 《复旦学报》1998年第2期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三人谈 陈伯海 黄霖 曹旭《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略谈丁耀亢的戏曲观》 中州古籍书社 《丁耀亢研究》1998.10  《〈文心雕龙〉批本评语汇辑》上海远东出版社《学术集林》第十五卷第132-169页  《关于古小说〈香螺卮〉》,1999年第3期《明清小说研究》第174-180页(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日本早期的中国文学史著作》 1999年第5期《古典文学知识》  《〈文心雕龙〉批本评语汇辑》(下)上海远东出版社《学术集林》第十六卷  《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1999年第6期《复旦学报》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几个问题》,1999.12.10《韩国中国小说学会创立1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发表会论文集》  《〈金瓶梅词话〉与杭州》 日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第5号 1999.12.20日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 2000.8  《二十世纪起步的是与非——以梁启起的“文界革命”为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十卷第三期 2000.9  《还〈沧浪诗话〉以本来面目》——《沧浪诗话》据“玉屑本”校订献疑》,周兴陆 朴英顺 黄霖 《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追求崇高》 香港《黄世仲与辛亥革命》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8  《再论〈金瓶梅〉崇祯本各本之间的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从消解走向重构——世纪之初古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论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厢记>》 《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  《20世纪起步的是与非》 《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清末民初的通俗文学与风陵文库》,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会《中国文学研究》第二十七期 2001.12  《〈焚书〉原本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转载  《再论〈金瓶梅〉崇祯本各本之间的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第3期转载  《关于明中叶文学“走向近代化变革”的问题》《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转载  《笑笑生笔下的女性》 张宏生编《明清文学性别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0  《百余年来日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纪略》,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2002.2  《中国小说现代化的一大关戾——纪念〈新小说〉创刊100周年》  《求是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研究集刊》第22期,2003年3月  《近百年来的金圣叹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总第68期,2003年第2期;  《“演义”辨略》,《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摘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时调中的清末民初世界》,《文史新澜》,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1月。  《〈闺艳秦声〉与“易性文学”》,《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  《20世纪的“中国小说史”编纂》,《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谈谈“三言”“两拍”》,《上海作家》2004年第2期。  《二十八宿研斋、蛾术轩与〈文心雕龙〉》,《藏书家》第9辑,2004年8月  《红楼梦案——弃园红学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  《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及其悲剧命运——以〈金瓶梅〉为中心》,王瑷玲主编《明清文学与思想中之主体意识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出版,2004年12月  《杂谈红学史的编纂》,《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  《徐奋鹏及其〈诗经〉与〈西厢记〉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八辑,2005年1月  《谈谈1900年前后的三部〈中国文学史〉著作》,《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写人论”的古今演变》(合作),《文史哲》2005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  《近百年来“中国小说史”的编纂》,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十五卷第一期,2005年3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反思》,《复旦学报》2005年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6摘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金瓶梅〉是姓“金”》,《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23日  《一部有特色的近代文学研究史》,《文艺报》2006年1月3日3版。  《〈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刊印的几个问题》,《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我看〈金瓶梅〉》,《文史知识》2006年第5期  《中国与日本:〈金瓶梅〉研究三人谈》,《文艺研究》2006.6  《“人”在〈金瓶梅〉中》,《上海大学学报》2006.7 第13卷第4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万宝全书〉是座宝库》,《文汇读书周报》2006.8.18  《中国古代小说与当今世界文学》,《文汇报》2006.8.27,《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作为文学新起点的经济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由“史”而“论” 由“论”而“史”——黄霖先生文学批评史研究访谈录》,《中文自学指导》2006/9/18  《辨性质 明角度 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明清小说研究》2006/9/30  《论震川文章的清人评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25  《汤显祖《四书》评语一百五十则》,《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7/4/30  《“笑学”可笑吗——关于<金瓶梅>作者研究问题的看法》,《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5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评梅新林新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文学评论》,2007/9/15  《“中国文学批评近现代转型研究”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27  《中国古代写人论中的“态”范畴及其现代意义》,《学术月刊》2007/11/20  《李时珍与<金瓶梅>》 ,《文史知识》,2008/6/1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要追求“化境”——兼评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明清小说研究》2008/7/15  《<唐僧取经图册>探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5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写作心理学论著》,《河北学刊》2009/1/20  《清末民初小说话中的几个理论热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  《<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序》,《昆明学院学报》2009/3/31  《大众国学、世代累作及其他——读<在书场与案头之间>有感》,《学术研究》2009/5/20  《特约评论人语》,《文史哲》2009/7/15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现状概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7/25  《另辟蹊径论钟惺——<钟惺评点研究>序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9/15  《百年前的强国梦与世博会——读陆士谔的<新中国>》,《文史知识》 2010/1/1  《“中国也有今日么!”——世博会前重读<新石头记>》, 《天津社会科学》 2010/1/23  《评饶龙隼<上古文学制度述考>》,《文学评论》 2010/3/15  《明道之要,学术之宗——<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窥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0  《民国初年“旧派”小说家的声音》,《文学评论》2010/9/15  《关于编写中国文学学史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  《覃思精研,继往开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20  《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三点感想》,《河北学刊》2011/3/1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汇评述略》,《戏曲研究》 2011/4/30  《<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文艺研究》 2011/7/10  《中国文学名著汇评本的价值》,《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中国文学研究》2012/7/31  《“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追念魏子云先生》,《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2/12/31  《<诗经>评点与<诗经>传播——以晚明时期为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24获奖情况  《金瓶梅漫话》 学林出版社 1986.12 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金瓶梅考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10 获第五届北方十五省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合作)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上册1982,下册1985.5,54  1990.8 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  《金瓶梅大辞典》(主编) 巴蜀书社 1991.10 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三等奖  《近代文学批评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2 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作为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之一,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  《中国文学史》(明代部分主编)第四卷第1 — 232 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获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三卷主编,撰写其中第一卷《原人论》复旦出版社2000年5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演义”辨略》,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文心雕龙汇评》,获2006年华东地区古籍图书二等奖
2023-09-06 14:48:041

林闽钢的代表成果

(含教材和个人主编著作)15. 《现代社会保障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14. 《现代社会服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13.《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与名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1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验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11.《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与创新》(第二主编刘喜堂),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10. 艾伦·迪肯(Alan Deacon)著:《福利视角——思潮、意识形态及政策争论》,周薇等译,林闽钢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09.《中国社会政策》(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08.《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第二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07.《社会政策:全球本地化视角的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0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05.《转变中的经济秩序: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与市场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04.《走向全球化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林闽钢等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03.《农村社会学》(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02.《跨世纪的环境发展》(第二作者为常佳伟),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01.《现代社会保障》,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 85.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7期。84.《社会救助法的定位和框架》,《中国民政》,2014年第2期。8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第二作者周正),《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取向和定位》(第二作者梁誉),《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81. 《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及实现途径》,《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1期。80. 《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第二作者梁誉、刘璐婵),《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79. 《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模式及其选择》(第二作者张瑞利),《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78. 《香港社会福利服务的政府资助方式研究》(与程绍辉合作),《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77.《底层公众现实利益的制度化保障: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4年第2期。76.《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第二作者梁誉、刘璐婵),《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75.《社会保障教学和研究的历史追溯:以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基点的研究》(第二作者王刚),《社会保障研究》(京),2013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3年第9期。74.《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73. 《实行国民年金制度改革,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新华月报》,2013年第15期。72. 《论我国群体性事件管理的柔性化》(第二作者陶鹏),《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71. 《职业福利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与丁学娜合作),《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3期。70. 《从三个方向瞄准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目标》,《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第9期。69.《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社会服务管理》,(与丁群晏合作),《东岳论丛》,2013年第7期。68. 《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城市发展研究》(第二作者王增文),2013年第3期。67.《缓解城市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政策体系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1期转载;66. 《东亚福利体制研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社会保障研究》(京)(第二作者刘璐婵),2012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3年第3期。65.《我国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探索》,《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6期。64.《农村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分析》(第二作者为张瑞利),《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1期。63.《城市贫困救助的目标定位问题——以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东岳论丛》,2011年第5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1年第8期。62.《试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月刊》,2011年第7期。61.《我国城市低保家庭脆弱性的比较分析》,《社会保障研究》(第二作者为祝建华),2011年第6期。60.《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59.《回到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的蒂特马斯立场辨析》,《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1年第5卷。58.《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与李凤琴合作),《河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57.《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发展战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56.《灾害救助中的政府与NGO互动模式研究》(第二作者为战建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55.《我国进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推进时期》,《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1期。被《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4期转载。54.《代际分化视角下的东亚福利体制》(第二作者为吴小芳),《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1年第3期。53.《西方“福利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兼论构建中国式的“福利社会”》,《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52.《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整合》,《学海》,2010年第4期。51.《灾害救助中的NGO参与及其管理——以汶川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为例》(第二作者为战建华),《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50.《福利污名的社会建构》(与祝建华合作),《浙江学刊》,2010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0年第9期。4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隐性强制研究》,(第二作者为郭燕),《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10年第7期。4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平衡性分析》(第二作者为吴小芳),《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0年第8期。47.《化解供方诱导需求与重构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控费路径》,《学海》,2009年第2期。46.《东亚福利体制与澳门社会政策发展》,载李向玉主编:《腾飞的澳门—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45.《转型期我国体制型风险的成因及其治理》(与童文莹合作),《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4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第2期。4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选择》,《群言》,2009年第6期。42.《中国转型时期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研究》(第二作者为许金梁),《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被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22期全文转载; 全文收入《专家建言》,2008年第19期。41.《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第二作者为陶鹏),《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4期。40.《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社会民主主义的公共政策转型》,《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8月号,总第108期。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失及其治理方略》,《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8年第8期。38.《东亚福利体制与社会政策发展》,《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37.《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医疗券”研究》(第二作者为李楠),《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5期。3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失研究》,《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35.《社会资本视野下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期。34.《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模式探讨》,《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年第4辑。33.《高科技园区的社会建构: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2期。3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何去何从》,《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7期。31.《慈善组织社会问责探讨》,《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6期论点摘编;30.《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探讨》(第二作者为董琳),《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第3辑。29.《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6期转载;28.《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第二作者为吴娆),《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27.《我国行业性中介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商贸经济》2005年第10期;26. Min Zhou and Mingang Lin. 2005.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apital: The Case of Immigrant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September.25.《危机事件与集体行动逻辑》,《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24.《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与周敏合作),《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4期转载;23.《我国农村养老实现方式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22.《社区福利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中国社会保障》,2002年第9期;21.《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社会》,2002年第7期;20.《社会学视野中的组织间网络及其治理结构》,《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19.《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2年第9期;18.《建构责任多元化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的福利病治理及其借鉴》(第二作者为刘立强),《学海》,2002年第2期;17.《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第二作者为王章佩),《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2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16.《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15.《迈向网络时代的新社会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00年第4期;14.《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库恩主义思潮评述》,《学海》,2000年第2期;13.《章太炎与中国社会学》(第二作者为李保军),《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12.《德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和改革》,《当代社会保障》,1998年第3期;11.《苏南城市化发展研究》,《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 年第6期;10.《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评价》(第二作者为李建秋),《当代社会保障》,1995年第3期;09.《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5 年第5期;08.《建立我国农村贫困监测体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 年第12期;07.《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调适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06.《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管理现代化》,1994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4 年第3期;05.《国外关于贫困程度测量的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7期;04.《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与童星合作),《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被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4 年第6期;03. Tong Xing and Lin Mingang. 1993. A Study on Poverty Line in Rural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Press, No.3.02.《吸毒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3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3 年第4期;01.《面对8500万贫困人口》,《社会保险导刊》,1993年第3期;其它11.《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9日。10.《创新社会治理的四个关键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日。09.《为城市低保贫困家庭提供社会救助服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30日。08.《推进城市贫困家庭分类救助,促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中国社会报》,2012年12月24日。07.《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定位、重点及其配套措施》,《中国社会报》,2012年2月27日。06.《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民生持续改善》,《新华日报》,2011年4月29日B5。05.《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人民日报》,2011年2月24日第7版。04.《中国如何实现养老“倍增计划”》,《钱经》,2011年第5期。03.《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四大梗阻》,《中国社会报》,2006年8月23日第3版。02.《美国华人社区的蜕变:从唐人街到蒙特利公园市》,《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第2期。01.《经济社会学的新探索:评汪和建的〈现代经济社会学〉》,《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6期。 (选取)17. 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12&ZD063),主持人。16. 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研究(11JJD840010),主持人。15. 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和健全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11BGL069),主持人。14. 201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苏南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JD014),主持人。13. 201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民政部社会救助司项目:缓解我国低收入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研究(MSJ10-003),主持人。12. 2009,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民政部社会救助司项目: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绩效评估(MSJ09-001)。主持人。11. 200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项目: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34109032),主持人。10. 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民生发展的社会政策研究(NCET-08-0285),主持人。09. 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07BSH068),主持人。08. 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失及其对策研究(70641031),主持人 。07. 200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研究(04SHB013),主持人。06. 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社会中介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70341033),主持人 。05. 2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科层制与市场网络的关系(01CSH004),主持人。04. 1999,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项目:苏南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主持人。03. 19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97CSH004),主持人。02. 199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苏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社会问题(06-015),主持人。01. 199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项目:Seven Farmers in Asia: A Comparative Rural Sociology,第二主持人。 08. 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7年)07. 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年-2017年);06. 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05. 中国卫生经济理论和政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04.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常务理事;03. 中国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02. 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成员、干事;01. 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09. 2013. 5. 9-11, 2013年台湾社会福利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金门,金门大学。08. 2012. 11. 6. Persistent Poverty in Urban China: Patterns and Challenges, The 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 and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07. 2012. 9. 8-9. New Social Risk and the Chang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ecurity, Tokyo Keizai University, Japan.06. 2010. 12. 3-4, 经济社会急剧变迁与大中华地区的政策回应研讨会,香港,香港教育学院。05. 2010. 5. 7-8, 第十届台湾社会福利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嘉义,中正大学。04. 2009. 5. 23-24, 第九届台湾社会福利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台北,东吴大学。03. 2009. 4. 21-22, 腾飞的澳门: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澳门理工学院。02. 2006. 11. 25-26. Labor Migration,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sia,The 16th Japan-korea-China Joint Symposium,Saga University, Japan.01. 2002. 10. 9. The Human Face of Global Mobility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Skilled and Professional Migration in Europe and the Asia-Pacifi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02. 2012.10-12,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01. 2002,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受到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基金会资助; 10. 2013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2);09. 201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2);08. 2010年,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07. 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6. 2004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05. 200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1);04. 2002年,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03. 1999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2);02. 1997年,江苏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01. 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2)。 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表示,城乡社会保障分割,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造成了损害。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制度并轨和体系整合,将城乡居民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把城乡分设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制度合一、服务衔接、功能配套”的保障体系。体系整合是提升效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它要求加快实现从分散立法向综合立法转变,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整合保障项目的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中期目标是一个制度、两个标准、覆盖全体,即先实现基本保障制度的统一,但允许城乡待遇存在差别,制度覆盖全体居民;长期目标是多个层次、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即除了统一基本保障制度,还需构建城乡一体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并实现统一管理与协调发展。
2023-09-06 14:48:181

张瑞英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解读、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研究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东岳论丛》、《北方论丛》、《山东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文摘转载、摘要。已出版《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写作技法与提高》(合撰)等专著。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小城镇小说意义价值新探”。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2023-09-06 14:48:311

廖群的论文专著

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情况 (一)著作  《韩非子趣读》,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年8,台湾先智出版2002年11月再版,23万字,独立。  《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10月,29万字,独立。  《先秦文学史》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20万字,独立。  《诗骚考古研究》,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3万字,独立。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学习出版社2007年5月,52万字,独立。  《英汉对照诗经》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年1月,31万字,二人并列。  《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2003年12月,24万字,二人并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2002年3月,120万字,位次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卷本)2004年5月,80万字,位次2。  《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05万字,位次3。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58万字,位次2。  《经典常读: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三十本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38万字,参撰。  《诗骚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参撰。  《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位次2),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二)论文  《“于我心有戚戚焉”:读〈孔子答客问〉》,《孔子研究》(CSSCI)2000年第2期, B类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文学遗产》(CSSCI) 2000年第2期, B类  《还原孔子生命的新作》,《文论报》2000年7月1日。  《风诗古今接受异同说》,《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7月,10000字,第1位。  《高亨老子研究的考古新证》,《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1000字, B类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转摘,被人大复印资料【B5】全文复印),  《说孟子的傲气》,《齐鲁名人》2001年第4期,5000字。  《论山海经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文化考察价值》,《人文述林》第四辑,2001年8月,10000字  《复原〈诗经〉名物的生命》,《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2001年7月,5000字,独立。  《从人本、人伦到人情:论先秦诗歌情理激荡的内在驱力》,《文艺报》2002.2.26,C类  《“乐亡(毋)离情”:〈孔子诗论〉“歌言情”说》,《文艺研究》(CSSCI) 2002年第2期, A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全文复印)。  《〈离骚〉代言及其三歌考索》,《东方丛刊》2002年第4期,12000字,B类。  《王国维的“新发现”与“文学考古学”》,《人文述林》第五辑2002,10000字。  《“文学考古”刍议》,《光明日报》2002.11.27,5000字,独立,B类  《周代“采诗说”的文物新证》,《民俗研究》2002.4,7000字,B类  《思孟学统、孟子之傲及其遗响》,《人文述林》第六辑2003.9,9000字  《人本、人伦与先秦偏于主观表达的文学精神》,《人文述林》2004.9,10000字  《出土文物与屈原创作的认定》,《东方丛刊》2005年第1期,B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5年第8期全文复印)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文史哲》(CSSC) 2005年第3期,A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5年第9期全文复印)  《庄子与老子关系的再审视》,《理论学刊》2005年第11期,C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B5】2006年第1期全文复印)  《考古释“鱼”》,《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  《考古发现与论语释惑》,《人文述林》第八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诗经研究多维视角的拓展与交汇》,《诗经研究丛刊》,2006年  《含蕴深婉,环环相扣》,《中学生阅读》2006年第1期  《先令券书与孔雀东南飞释疑》,《中国文化研究》(B,CSSCI)2006.2夏之卷  《论山海经的原始征兆信仰及其民俗文化考察价值》,《民俗研究》(B,CSSCI)2006年第3期  《筮人掌三易及〈周易〉在先秦的传播》,《周易研究》(CSSCI)2006年第5期, B类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CSSCI)2006年第6期,B类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7年第4期全文复印)  《诗经与汉乐府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人文述林》2006.12  《考古与嫦娥奔月研究新证》,《人文述林》2007.12  《“对话式”与“表演式”:〈诗经〉、汉乐府初始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四辑,2008年1月  《文学考古:文学史的复原与拓新》,《社会科学报》2008.1.10  《解读济南》,《海内此城古,济南名士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  《〈庄子〉寓言三种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学刊》2008年第4期,C类  《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描述——读〈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出版广角》2008年第6期  《中和:〈诗经〉的审美理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见《名家品诗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1月  《汉代俗赋与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理论学刊》2009年第5期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J2】)2009年第9期全文复印)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文艺民俗学论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高亨文献考据的治学方法及其学术价值》,《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B,CSSCI)  《出土文献与〈两汉全书〉之“全”》,《东岳论丛》2010年第8期(B,CSSCI)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从卦象爻位看〈周易〉阴柔阳刚的两仪分合》,《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B,CSSCI)  《〈诗经〉“葛藟”考辨》,《船山学刊》2011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馨香的庄重与浪漫:〈诗经〉芳香植物解读》,《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楚简〈缁衣〉、子思子与引〈诗〉证说》,《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辑,学苑出版社2011.9  《学思并重,不罔不殆:说说我们的师承和学统》,《山东大学报》2011-10-15  《行吟泽畔:屈辞传播方式考索》,《中国楚辞学》第17辑(2011年12月)  《楚简〈缁衣〉、子思子与引〈诗〉证说》,《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春之卷)(B,CSSCI)  《〈汲冢琐语〉与先秦“说体”考察》,《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CSSCI)
2023-09-06 14:48:461

范晓的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科研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语法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教学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国外研究生11名)。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主要研究成果著作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语法述要》(署名田申瑛),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简明吴方言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汉语动词概述》(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上海语》(合作),日本:白水社,1987年10月。《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编写语法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写作语法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嘉定县志·方言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动词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11月。《动词研究综述》(主编),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1996年6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1月。《普通话语法知识》,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10月。《汉语的句子类型》(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同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反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语法理论纲要》(主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语法讲话》,(共20篇汉语拼音小报连载),1994年5月-1997年12月。《语法对话录》,(署名贺诚,共38篇香港普通话报连载),1996年1月-1999年8月。论文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试论文章的准确·鲜明·生动》(合作),语文教学1960年4期。《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学术月刊 1961年3期。《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1962年6 期 。《汉语提带复合谓语探讨》(合作),复旦学报1965年5月号。《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合作),学术月刊1965年9 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复旦学报1977年2 期。《又收入文风论集》,求实出版社,1995年。《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著名求知),江汉论坛1980年2 期。《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中国语文1980 年3 期《是”字句的修辞用法》,语文学习1980年5期。《谈谈析句问题》,安徽师大学报1980 年4 期。《词同词素》、《词组的区别》,语文学习1980 年5 期。《略论断词》,复旦学报(增刊)1980 年。《陈望道与中国文法学》(合作),语文论丛(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怎样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东岳论丛 1981年4期。《上海方言研究》(1)(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9期。《谈谈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文科月刊1982年5期。《上海方言研究》(2)(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说句子成分》,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1期。《语法学习对话》,文科月刊1983年2期。《贵在随机应变》,修辞学习1983年2期 。《上海话里的“老”字》,采风1983年5月。《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5期。《“是”字句的提问形式》,语文学习1983年6期。《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与中国修辞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出版社,1983年。《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语文论丛(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1983年12 期。《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汉语学习1984年1期。《上海方言研究》(3)(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4年3月号。《谈修辞和语法的共处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3期。《关于动补格句式的句义重心》,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4期。《动结式的肯定和否定》,大学语文1984年5期。《关于动宾短语》,语文学习1984年6期。《试论重叠短语》,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12卷。《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几个问题》,新疆教育1985年1期。《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语言教育与研究 1993年2期重刊。)《谈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3期。《试论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济宁师专学报1985年4期。《谈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中文自学指导 1986年1期。《谈谈词语的搭配》,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1期。《论言语美》,徽州师专学报1986年1期。《试论兼语句》,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吴方言概况》,《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简明吴方言词典的编纂》(合作),辞书研究1986年2期。《有关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语文导报1986年5期。(又收入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交接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和研究1986年3期。《试论主谓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4期。《略论语法结构的核心成分》,济宁师专学报1986年4期。《说插语》,《语文论丛》(3),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试论补充复句》,《语文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VR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关于补心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3期。《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87年4期。《语体对句子选择情况的初步考察》,语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论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又收入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2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8年4期。《关于定语的后置现象》,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3期。《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合作),辞书研究1988年6期。《吴语“V脱”中的“脱》”,《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1期。《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大出版社,1989年。《论词的功能分类》,烟台大学学报1990年2期。《“V上”及其构成的句式》,营口师专学报1991年1期。《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4期。《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近代汉语和吴语》,中国语言文学纪要(日本),第12号,1991年。《上海话双音节象生词的生动形式》,《中文研究集刊》(日本),第3号,1991年。《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论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语文1992年4期。(又收入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1992年6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3年2期。)《VP主语句》,《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年。《复动V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4年2期。)《关于句子合语法和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合作),中国语文1994年2期。(又收入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2期。《“N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1994年2期。《现代汉语动词的次范畴》,《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1期。《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辞书研究1996年2期。《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营口师专学报1996年1期。《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三明大学学报1996年1期。(又收入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合作),语言教学和研究1996年4期。《粤普语法差异》,《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习资料汇编》,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合作),《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三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汉语学习1998年6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4期)《二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6期)《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1999年第6 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4期)《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领属成分在汉语句子中的配置情况考察》,汉语现状和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0年。《谈谈中学的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2期。《非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合作),语文论丛上海(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论名核结构》,《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年1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1期)《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3期。《现代汉语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V得”后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合作),中国学研究2001年第4辑。《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5期。《论语法研究中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1年2期。《收入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学习2001年5-6期。(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2、4期)《论汉语的语序》,中国语学(日本)2001年11月(总248号)《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论名词在语义平面的“兼格”》,《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2年。《说语义成分》,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2023-09-06 14:49:021

高旭东的发表论文

1. 应当吸取文明戏堕落的教训 文艺评论通讯 1984年第1期2. 论王思玷小说的艺术特色 东岳论丛 1984年第3期3. 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苏州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  4. 拜伦的《海盗》与鲁迅的《孤独者》《铸剑》 湖北大学学报 1985年第6期  5. 论《该隐》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  6. 鲁迅对中西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 文史哲 1986年第6期  7. 略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逻辑层次 当代文艺思潮 1986年第6期  8. 论中西比较文学 批评家 1986年第5期  9. 略论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命运 东岳论丛 1986年第6期  10.严复的哲学认识论对鲁迅的影响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  11.古老中国的心声 山东文学 1986年第7期  12.个人与类略说 青年思想家 1987年第1期  13.当代中国文学的深化 文学评论家 1987年第2期  14.再谈文学与文化 批评家 1987年第5期  15.寻根文学的寻根 文学研究参考 1987年第11期  16.孔子、基督与中西文化 山东大学学报 1987年第1期  17.关于文学和文化的对话 文学评论家 1988年第2期  1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危机 青年思想家 1989年第2期  19.论鲁迅的中西文化比较观 鲁迅研究 1989年第14辑  20.关于建立文学文化学批评的设想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21.从中西文化比较看形式主义批评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22.从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看太阳文学与月亮文学 文学评论家 1989年第3期  以上三篇为“青年评论家”小辑  23.试论拜伦对鲁迅的影响 中国比较文学 1989年第2期  24.失范后的现代文学研究 北方论丛 1989年第2期  25.鲁迅与中国文化传统 山东社会科学 1990年第4期  26.论文学的使命感 文学评论家 1990年第4期  27.略论中国文化对死亡的超越 东岳论丛 1991年第2期  28.艺术的悲剧精神与作家的逆境选择 文学评论家 1991年第1期  29.鲁迅、尼采与孔子、耶稣 鲁迅研究月刊 1991年第4期  30.论孔子对鲁迅的影响 齐鲁学刊 1991年第4期  31.胡适与中国的比较文学 山东社会科学 1992年第6期  32.生存的困境 文学评论家 1992年第4期  33.五四与文革:两个迥然相异的文化运动 法言(香港) 第二卷第五期  34.孔子论《诗》与鲁迅论《诗》 文史哲 1992年第1期  35.面对现代化:当代中国作家的双重选择 文学评论家 1992年第6期  36.关于戏曲及其现代化的思考 戏剧丛刊 1992年第5期  37.审美:中国文人的至境 文艺百家 1992年第3期  38.鲁迅与新文化运动新论 文艺理论研究 1992年第1期  39.不得已:为艺术而艺术 文学世界 1993年第1期  40.荒原上的野草:门外谈诗 黄河诗报 1993年第5期  41.鲁迅的艺术选择与文化选择 山东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  42.鲁迅与雪莱 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第3期  43.论鲁迅“恶”的文学观及其渊源 齐鲁学刊 1993年第4期  44.鲁迅与萧伯纳 东岳论丛 1993年第2期  45.释圆圈:《阿Q正传》新探 百科知识 1993年第12期  46.中国本土与异域文化冲突的基本类型及其转换 中国比较文学 1993年第2期  47.摄取外来文化的一面镜子 中国比较文学 1994年第1期  48.不知死焉知生与不知生焉知死 百科知识 1994年第7期  49.鲁迅与辛亥革命 山东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  50.拜伦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鲁迅研究月刊 1994年第2期  51.世纪末话“主义” 天津社会科学 1994年第2期  52.鲁迅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选择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  53.经典之我见 文学世界 1995年第1期  54.摄取文学的文化精魂 天津社会科学 1995年第3期  55.鲁迅与墨子 理论学刊 1995年第5期  56.中西诗学及其现代对话 东方丛刊 1995年第3辑  57.文学的五四精神及其沦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  58.文化的碰撞与认同 中外文化与文论 1996年第2辑  59.五四文学的西化方向及语法规则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2期  60.对鲁迅文化的多维透视 当代学术信息 1997年第5期  61.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文史哲 1998年第5期  62.文学与癌症 百科知识 1998年第4期  63.谈“消解” 文学世界 1998年第4期  64.“吃”与中国文化 百科知识 1998年第11期  65.秋风秋雨悼吾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年第1期  66.鲁迅: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山东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67.继往开来泣吾师 鲁迅研究月刊 1999年第1期  68.五四:为民主政治扫清道路的伦理革命 东方文化 1999年第3期  69.走向世界文学的桥梁 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  70.新世纪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前景与方法 文学评论 2000年第4期  71.参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中国比较文学 2000年第2期  72.论鲁迅不用之用的文学观及其矛盾展开 东岳论丛 2000年第2期  73.鲁迅是表现主义者吗?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74.走向21世纪的鲁迅 鲁迅研究月刊 2000年第7期  75.巴金与基督教 中国比较文学 2000年第3期  76.论文学研究会理论倡导与文学创作的矛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  77.一个温情的反异化神话 外国文学 2000年第5期  78.对“文革”文学的文化反思 东方文化 2000年第5期  79.不废江河万古流 齐鲁学刊 2000年第6期  80.重估鲁迅 鲁迅研究月刊 2000年第10期  81.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文学选择 文史哲 2000年第6期  82.价值重建:面向21世纪的文学课题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  83.世风流俗的大雅之路 中国图书评论 2001年第5期  84.论中国古代人情小说的发展流变 山东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  85.是祸是福? 东方文化 2001年第5期  86.走向民间: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流变 山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  87. 胡风、路翎与鲁迅传统的正脉 鲁迅研究月刊 2001年第12期  88. 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春之卷  89.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 长江学术 2002年第1辑  90.论中西文化合壁的新文学传统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夏之卷  91.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的出路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5期  92.意象与Image的维度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2期  93.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笨人策略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9期  94.对20世纪文学研究中全盘西化现象的反思 文学评论 2002年第4期  95.对五四语言革命的再认识 齐鲁学刊 2002年第4期  96.鲁迅是阴冷阴毒的无赖吗 鲁迅研究月刊 2002年第12期  97. 现代中国文学摄取外来文学的深层语法 中国现代文学(韩国) 第23号2002年12月  98. 论鲁迅与屈原的深层精神联系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第6期  99.对20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 南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100. 论梁实秋批判五四文学之得失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  101. 论梁实秋对文学批评学科的建构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8期  102. 面对左翼: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演变 齐鲁学刊 2004年第5期  103.论梁实秋对中西文化的沟通 中国文化研究 2004年第3期  104. 论梁实秋人性论的性质及其演变 理论学刊 2004年第12期  105.重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化价值 外国文学 2004年第6期  106. 论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及是非功过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第12期  107. 论《雅舍小品》的审美风格及其在中国大陆的接受 江汉论坛 2005年第1期  108. 论梁实秋的文体批评 山东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  109. 梁实秋:慎言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学家 东岳论坛 2005年第1期  110.梁实秋的当代文化魅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111.论梁实秋的文学跨学科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2005年第2期  112. 学科的由来、困惑与出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年第5期  113. 关于弘扬鲁迅精神的随想 鲁迅研究月刊 2006年第4期  114.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115. 鲁迅:持续不断的文化魅力 鲁迅研究月刊 2007年第3期  116. 走异路:为家乡所放逐 鲁迅研究月刊 2007年第4期  117. 鲁迅小说不如张爱玲的吗? 理论学刊 2008年第3期  118.鲁迅传统的形成及其当代命运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第4期  119.鲁迅是革命家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  120.中国文体意识的中和特征 湘潭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121.新世纪的思想学术建构与生态批评 理论学刊 2009年第6期  122.季羡林:跨文化研究的典范 中国比较文学 2009年第4期  123.阿Q画圆圈与中西文化的发展模式 中国图书评论 2010年第10期,新华文摘 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124.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清华传统 文艺研究 2011年第1期  125.伯林批评理论的矛盾及文化身份的根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126.现代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经验教训 中国比较文学 2011年第1期  127.论中西文化的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  128.论钱钟书诗可以怨的合理性及限度 复旦学报 2011年第4期  129.儒家伦理的宗教功能及其文化作用 理论学刊 2012年第3期  130.文学与戏剧及影视关系新论 艺术评论 2012年第5期  131.论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 北京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132.论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与分析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133.近代、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须重新划定 文艺研究 2012年第8期  134.世界文学的跨文化反思与学科重估 外国文学研究 2012年第4期  135.对孙景尧先生几个学术片段的追思 中国比较文学 2012年第4期  136.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一味趋新之教训的反思 扬州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  137.莫言获诺奖的现代意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138.鲁迅:颠覆既有文本形式的文体家 理论学刊 2013年第7期  139.鲁迅是谁?——文化身份的规定性与当代解读的片面性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140.鲁迅价值再议 艺术评论 2014年第2期
2023-09-06 14:49:161

庞朴的学术论

学术论着选目(1956-1999)1 9 5 61. 否定的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稂》见9、《自》见16) (--《哲学研究》1956年第3期;--《否定之否定规律论文集》收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出版1.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12,000册1956年8月第2次印刷120,000册1957年2月第3次印刷205,000册2. 真理愈辩愈明(《稂》)--《光明日报》1956.7.11.《哲学》第60期1 9 5 71. 再谈否定的否定规律(《稂》、《自》)--《光明日报》1957.6.23.《哲学》第90期;1 9 5 82.谈谈客观规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8200册1962年5月第2版第2次印刷18,200册1964年2月第3次印刷31,200册1 9 5 91. 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沉》见7)--《光明日报》1959.12.27.《哲学》第220期1 9 6 21. 《指物论》辨讹--《光明日报》1962.5.4.2. 略论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原名《矛盾的哲学家与哲学家的矛盾》,末章论时人对谭的矛盾评论,发表时被删原名被改)(《沉》)--《新建设》1962年第6期3. 《白马论》一勘--《光明日报》1962.7.13.4. 论孔子的思想中心(《沉》《自》)--山东省历史学会第二次孔子讨论会印刷,1962年10月5. 告子小探(《沉》)--《文史》第1辑,1962年10月,1998年7月第三次印刷6. 释〈论语〉“民之于仁”(又名《论语》“民之于仁”解)--《光明日报》1962.11.30.1 9 6 31.《墨经》的辩证思想(《沉》)--《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历史版)2.怎样理解“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与冯友兰先生商榷(《沉》)--《新建设》1963年第10期6. “发引千钧”、晶体力学及其他(《沉》)--《光明日报》1963.11.22.1 9 6 41. 五行思想三题(《沉》)--《山东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2. 试论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原则(《沉》)--《文史哲》1964年第3期,1 9 6 51. 《公孙龙子》辨真(《随》见15)--《文史》第4辑,1965年1月,1998年7月第二次印刷1 9 7 31、王弼与郭象(未完稿)--收《沉思集》1 9 7 43.《公孙龙子》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400,000册1 9 7 71. “盗跖”考辨(《沉》)--《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2. 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 初步研究(《帛》)--《文物》1977年第10期--《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81 9 7 81. “六家”浅说--兼批“四人帮”的儒法斗争扩大化(《沉》)--《光明日报》1978.5.18.《史学》第105期2. 孔子思想的再评价(《沉》《自》)--《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光明日报》1978.8.12.转载3. “火历”初探(《稂》《自》)--《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4期1 9 7 91. 孔子评价中的分歧--《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79年第2号--1979年《中国历史年鉴》2. 五月丙午与正月丁亥(《稂》)--《文物》1979年第6期3、名教与自然之辨的辩证发展(《沉》《自》)--《中国哲学》创刊号,1979.8.6. 帛书《五行篇》校注(《帛》见5)--《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4辑7. 思孟五行新考(《帛》)--《文史》第7辑,1979.12.4.《公孙龙子》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15800册1985年1月第2次印刷1 9 8 01. 评三年来的孔子评价 (《沉》)--《人民日报》1980.1.29.2. “枚卜”新证(《稂》)--《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3. “中庸”平议(《沉》《自》《随》)--《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号;--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I no.2 译载,1980年6月4. 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小议(《沉》《文》)--《人民日报》1980.3.13.;《理论宣传动态》第167期摘载,题为《谈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文摘:《戏剧艺术论丛》,1980、10第三辑5. Controversy over Confucius-- China Reconstructs no.4,1980.4.5.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1800册1988年8月增订2版第2次印刷3300册6. 名理学概述 (《沉》)--《历史论丛》第1辑,1980年8月6.公孙龙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1卷,齐鲁书社1980年9月出版7. 矛盾三疑(《稂》《自》)--《未定稿》1980年第25期,1980.10.--辽宁《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1期(总105期)转载1 9 8 11. 《荀子》发微(《稂》)--《东岳论丛》1981年第3期2. 说“参”(《稂》《自》)--《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3. 儒家辩证法论纲(《稂》《随》)--《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1981年11月出版1 9 8 21. 和初学者谈“天”(《稂》)--《文史知识》1982年第2期7.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2000册2. 应该注意文化史的研究(答读者问)(《稂》《文》见10《随》)1 9 8 31. 人·鲎·贝--将军崖岩画漫笔(《稂》)--《文物》1983年第1期1 9 8 41. “火历”续探(《稂》《自》)--《中国文化》第1辑,1984年3月2. 需要注意文化史的研究(《稂》《文》)--《文史哲》1984年第1期3. “火历”三探(《稂》《自》)--《文史哲》1984年第1期4. 八卦卦象与中国远古万物本原说(《稂》)--《光明日报》1984.4.23.《哲学》第276期8.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0700册5. 阴阳五行探源(《稂》《自》)--《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1 9 8 5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断想(《稂》《文》《随》)--《未定稿》1985年第11期2.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文》)--《思想研究》(内参)第32期,1985.10.5. 上海市委宣传部编1 9 8 61.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论纲)(《稂》《文》《自》《随》)--《光明日报》1986.1.6.2. 传统与现代化(《稂》《文》)--《北京日报》1986.2.10.3. 举世瞩目中国传统文化 (《稂》《文》)--《了望》海外版1986年第6-7合期,1986.2.104 文化研究的热潮在回荡(《文》)--《理论信息报》1986.3.24.5. 文化研究热潮的起因(《文》)--1986、5在杭州的讲演6. 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稂》《文》《自》)--1986年5月在杭州的讲演,载《东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讲演集》浙江省青年科学工作者协会编,1986、6--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7.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稂》《文》)--《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中国文化研究年鉴》1989年,中国文化书院主编,台湾国文天地出版--《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7、4、10(4)--《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第二集),三联1988、128. 说“无”(《稂》《一》《随》)--《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上册,巴蜀书社1990年4月出版9.道家辩证法论纲(上)(《稂》)--《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1 9 8 71. 道家辩证法论纲(下)(《稂》)--《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2. 人文主义与中国文化(《稂》《文》)--《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3. 科学主义与历史研究(《稂》《随》)--《史学理论》创刊号,1987年第1期1 9 8 81. 《五行篇》评述(《稂》)--《文史哲》1988年第1期;9.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5000册2. 帛书《五行篇》研究--《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纪要》(第33册),1988.5.东京,东方文化研究所10.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1 9 8 91. 用五四精神继承五四精神--《中国青运》,1989年第2期2. 继承五四 超越五四--《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3. 火历钩沉-一个遗佚已久的古历之发现--《中国文化》创刊号,1989.12. 1 9 9 011.公孙龙子今译--巴蜀书社199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8300册1992.6.改名《公孙龙子全译》再版2000册1 9 9 11. 寒食·改火·复活节--《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2.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一》见13《自》《随》)--《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删节本--南京大学“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讨论会,足本--《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3. 昭穆新考--载《国学今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4.“数成于三”解(《一》《自》《随》)--《中国文化》第5期,1991年12月5.原始儒家的“天”(提纲)(为参加“基督教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作)(《随》)--1991、6、221 9 9 21. 黄帝与混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自》《随》)--《文汇报》1992.3.10.<学林>2.《中国名辩思潮》导言(《一》《自》)--《中国哲学》第十五辑,岳麓书社1992年5月出版12.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神州文化集成丛书》新华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6000册1992年出线装本(未见)1 9 9 31. 对立与三分(《一》《自》《随》)--《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方法论新探·序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2. 黄帝考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8期(后记被删)3.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一》《自》《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三卷(香港)1993年8月--《同祖同根,源远流长》(炎黄文化研究丛书之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104.相马之相(《一》《自》)--《中国哲学史》(季刊),1993年第4期1 9 9 41.儒道周行(《一》《自》)--《中国文化》第九期 1994年2月2. 解牛之解(《一》《自》)--《学术月刊》1994年3月号--收入《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张汝伦编,上海人民96.73. 五行漫说(《一》《自》)--《文史》第三十九期,1994年8月4. 谈“玄”(《一》《自》)--《中国文化》第十期,1994年8月5. 数的崇尚--《中华文明》,刘东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年8月6.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的多元化--《星洲日报》1994年8月7日第29版(马来西亚)--《现代与传统》第六辑,1995年第1辑7. 文明与冲突--《原道》第一辑,1994年10月8. 弘扬人文精神--《东方文化》总第五期,1994年11月9. 原道(《一》《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10. 阴阳:道器之间(《一》《自》)--《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11. 六□与杂多(《一》《自》)--《学人》第六辑,1994年9月12. 原象(《一》《自》)--《学术集林》卷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1 9 9 51. 周易古法与阴阳观念--《国际汉学》第一期 1995年1月2. 浅说“一分为三”--《东方》1995年第1期3. 《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序--《中国书评》第四期,1995年3月4. 天人之学述论--《原道》第二辑,1995年4月13.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 1995年6月 第一次印刷3000册1996年1月 第二次印刷6000册1998年1月 第三次印刷9000册1 9 9 614.蓟门散思--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5000册,钱文忠编1996年10月第2次印刷10000册1. 方以智的圆而神──《东西均·所以》篇简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4期15.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66年9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6000册1 9 9 71.形上形下之间--《文汇报》1997年2月6日,第9版《学林》,半月后有评,未见2. 黑格尔的先行者--方以智《东西均·三征》解疏--《中国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3. 认识论的辩证法--方以智《东西均·全偏》篇解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2期4. 说“错综”--《方法》1997年7、8合刊(总第70、71期)5、 说“参加”--《方法》1997年第9期(总第72期)6.三分诸说试释之一--《书屋》1997年第5期,10月6日出版7. 三分诸说试释之二--《书屋》1998年第1期, 1月6日出版1 9 9 81. 相反与相因-方以智《东西均·反因》篇注释--《燕京学报》新四期 1998年5月2. 初读郭店楚简--《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3. 竹帛《五行》篇比较--《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第三版--《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4. 古墓新知──漫读郭店楚简--《读书》1998年9月--国际儒学联合会简报,1998年6月28日,总第14期--《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5. 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6. 道家的玄思和先民的纺轮--《跨文化对话》第1期,上海文化出版社7. 郭店楚简:终于揭开一个谜──访庞朴--记者马宝珠,《光明日报》1998年10月29日二版8. 《东西均》的版权谜--《书品》1998年第5期,中华书局1 9 9 91. 《语丛》臆说--《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2. 抚心曰辟--《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3. 亲手触摸一下历史──漫说郭店楚简之一--《寻根》1999年第1期4.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第300期,1999年5月,第26卷第5期5. 宇宙生成新说──漫说郭店楚简之二--《寻根》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20日出版6. 震惊世界学术界的地下文献(与王博对话)--《跨文化对话》第2期,1999年6月7. “太一生水”说--《东方文化》1999年第5期,1999年9月10日--《中国哲学》第21辑,2000年1月8.“使由使知”解--《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1999年9月13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第88期,1999年10月22日第五版9. 存世最早的《道德经》 ──漫说郭店楚简之三--《寻根》1999年第3期,1999年6月20日10. 另有一种五行 ──漫说郭店楚简之四--《寻根》1999年第4期,1999年8月20日16.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3000册11. 孔孟之间的驿站--《中国青年报》 1999年11月7日第三版12. 郢燕书说--《燕京学报》 新7期1999年11月13. 方以智的《东西均·开章》--《文史》一九九九年第三辑,总第四十八辑14、三重道德──漫说郭店楚简之六--《寻根》1999年第6期
2023-09-06 14:49:331

有马新的简介吗

我只知道他是模特
2023-09-06 14:49:513

张国龙的论文信息

《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载《中国儿童文学》(秋季号)2011年《成长”真谛的追寻与诠释——常新港长篇小说侧论》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9期《2000-2010中国儿童文学现象考察》载《东岳论丛》2011第9期《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精神守望的得失》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5期《生命意识书写的新向度——熊育群散文论》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4期(上半月)《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载《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不仅仅是“信件”:评秦文君书信体散文集<你好,小读者>》载《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秋季号《战争话语中的儿童本位叙事和悲情想象》载《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春季号《当代散文的突围策略: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0期《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国“成长小说”》载《南方文坛》2009年第7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0期转载《抗战语境中中国作家主体人格新解:由重庆抗战文学的“凋零”论说起》载《红岩》2009年第2期《当代散文的困境探微》载《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底层叙事与乡土之“痛”:王方晨小说创作侧论》《时代文学》2008年第3期《作为“女性”散文作家的“思辨”:筱敏、陈染、迟子建散文创作述评 》载《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纵横于文坛经纬之间的“雷达”》载《新学术》2008年第2期《试论藏戏<文成公主>与元杂剧<汉宫秋>异质的文化心态》载《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2006年中国儿童小说创作观察》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论〈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关于村庄的非诗情画意的“诗意”写作姿态及其他:刘亮程散文论》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千秋万代雄才赋:评李元洛的文化散文<汨罗江之祭>》载《名作欣赏》2007年第13期《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朗读者〉》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行走在“评论”与“创作”之间——李元洛、雷达、阎纲等评论家的散文创作述评》载《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重塑散文的文学品质》载《花城》2007年第2期《回归“成人式”及其他:“成长小说”初探》载《艺术广角》2007年第2期《21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浅析》载《中国儿童文学》2007年第2期《李元洛散文创作浅论》载《理论与创作》载2006年第5期《诗意和纯美的另一种书写——关于曹文轩“少年小说”中的“成长之性”》载 《中国儿童文学》2006年第3期《从王刚的《英格力士》管窥“无性时代”的“性成长”景观》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述评》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创作述评》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在颠覆中承接:儿童文学“教化功能”刍议》载《艺术广角》2005年第3期《在隐忍与坚守中自助成长——评<绿纱巾>》载《儿童文学》2005年第1期《成长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载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1日《知识决定分子》载《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6月4日《当下散文创作亮点评谭》载《文艺评论》2004年第2期《儿童文学理论话语的彰显》载《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9日《新艺术散文的守望者:刘烨园的散文文体自觉》载《中国少儿出版》2001年第3期《面对传媒,坚守自我:媒体时代的散文小议》载《散文选刊》2001年第1期《流淌与笔尖的不羁的乡愁:读席慕蓉的<长城谣>》载《语文快餐》2000年7-8期《生命匆匆,岁月何在:读朱自清的<匆匆>》载《语文快餐》2000年1-2期《散点透视“读不懂”:“后新诗潮侧论” 》载《艺术广角》1999年第1期《徜徉于故园的追寻——读叶梦散文集〈遍地巫风〉》载《书屋》1999年第1期《“新写实”:“转型”真空地带的“缝缀者”》载《艺术广角》1998年第5期《洗涤思想 裸视灵魂——周涛散文刍议》载《当代文坛》1998年第1期《1995—1996散文研究综述》载《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
2023-09-06 14:50:281

山东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所

我所先后设立了两个院重点学科。90年代确立的“汉语史”重点学科,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学、语音学以及汉语训诂词汇学与〈文心雕龙〉的结合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良好的学术影响。例如学术界有关述评认为,课题成果《文心雕龙释义》(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是近百年来同类著作中“最值得重视”的成果(《文学评论》1997、2),《文心雕龙语词通释》《金瓶梅语音研究》《临清方言志》等也被学界给与相当高的评价。其他部分科研成果也被一些学报、学术专著所转载和引用。近几年,我们整合所内现有科研力量,确立了“地域文化与文学”重点学科。“地域文化与文学”属于交叉互补而又独成一体的学科方向。作为一个兼跨文化与文学、以地域为载体的新的学术增长点,它以丰厚的内涵和变创开拓的学科特点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学术空间。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大致包括(1)为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理观念、架构范式、研究方法等本体性的探讨。其又可分解为若干研究板块和专题,如地域文学史的史学观念、地域文化背景上的文学流变与发展、地域文化走向与文学地域特征的形成与消解关系、地域文学史的创建与发展等等。(2)是专项研究方面,如山东文化与文学、山东文学与语言学、山东文化文学与其他地域文化文学的比较研究、山东文化的调研考察、城市文化文学与乡村文化文学状况与关系研究等等。如前所述,长期以来,语文所该学科成员在地域文化和地方文学的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取得了丰富、突出的科研成果。其抗鼎之作、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2卷本《山东文学通史》130余万字,乃属国内地域文学史领域和山东的第一部贯通古今的文学通史。该著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肯定,被誉为是“地域文学史中的上乘之作”、“地域文学史的典范”(《中华读书报》2003、12、16)。获王力语言学一等奖的《金瓶梅方音特点》一书,亦是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有较高水准的科研成果。另外,包括青年科研人员在内发表的一些专题论文,也涉及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诸多重大问题和前沿性、现实性问题,说明了该学科的科研实力、成果水平,均已处于省内外相同学科方向的领先水平。 李少群,女,语言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文化与文学。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出版社)、《追寻与创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新文化要义〉〉(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现代散文小品选〉〉(太白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选〉〉(太白文艺出版社)、〈〈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文学通史〉〉2卷本(合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文化丛书·山东作家卷〉〉(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等。其中,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三等奖2项。个人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乔力,男,语言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1980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考统一录取,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专门研究工作至今,已在国家及省级数十家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篇、出版专著7种,总计300万字;主编丛书、专书15套、种,共达4600万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精品工程奖3次。科研成果被哈佛大学权威教程44次、3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引用介绍,并由《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读书》、《博览群书》等十余家报刊专文、摘目或专版评论。被邀请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澳门大学、澳门中华诗词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在海内外产生较广泛和良好的影响。 业绩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一、古代文论研究,以《二十四诗品探微》为代表。据《中国文论》中译本(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译后记”,这是1992年在美国初版,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中国诗学的经典读本,书中郑重引用、介绍了乔力此书及许多论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复旦大学《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也介绍乔力此书。二、唐宋文学研究。多种唐宋词著述和“词学研究论文系列”(11篇)面世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词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均曾引为立论根据或重点摘要。并屡被其他多种著述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列目。三、文学史研究。《中国文学主流》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专门评述,称为文学史研究“时代思潮中出现的佼佼者”。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山东文学通史》被权威专家教授评为地域文学史的典范,且具开创性(《中华读书报》2003.12.16专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也专文评述。主持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地域文学史学引论》,由《论地域文学史学的学术源流与学理观念》(《清华大学学报》2006.6)《论地域文学史学的架构基础与范畴界定》(《江苏社会科学》2006.6)《论地域文学史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刊》2006.6)三篇系列论文组成,从事这门新兴学科的创建。四、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十年之力,主编主纂“文化—文学三大世纪工程”,已完成出版(包括《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25种专著、580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主流》,15种专著、390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00年版;《中国文学经典书库》,26种、1300万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另有《华夏文明传统与人生》(10种专著、160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系列(已出版3辑19种,400万字,济南出版社2003-2007年版);《话题中国文学史》(70万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多套(种)。组织北大、北师大、人大、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天津社科院、复旦、华东师大、南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大、四川师大、山大、山师大、曲师大、本院相关所等几十家高等院校、专门研究机构的百多位学者专家,其中多有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参与撰写,被学术文化界认为显示出广阔的学术视野、较高学术知名度和科研主导能力,促进了文学文化的发展。张鸿魁,男,原语言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主要方向在方言、音韵等领域,对《金瓶梅词话》的语言研究有建树。1996年出版《金瓶梅语音研究》,1999年出版《金瓶梅字典》。出版个人专著4部,协作专著多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语文研究》与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复印6篇,入选《语言学文献目录》1篇、《中国语言学年鉴》2篇,学科研究综述谈到的(载《语文建设》1994年11期、12期)2篇。课题有:国家基金课题金瓶梅用字研究,清初山东官话语音研究(正在进行之中)。1985参与国家六五规划语言学重点课题论衡词汇研究,参编的《论衡索引》由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省级课题:参编的《山东省志方言志》。2001年主持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聊斋俚曲韵律研究,2003年主持省规划课题聊斋俚曲语音研究。主要获奖:《金瓶梅语音研究》(齐鲁书社1996年版)获王力语言学奖金一等奖。论文《金瓶梅的方音特点》(《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获省二等奖。论文《甩、摔和蟀的读音》(《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获省二等奖。杨政女,山东省金乡县人,生于1946年10月。1969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0年入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山东省作协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山东地域文学、现当代小说研究。多年来已出版个人研究专著三部:《山东青年作家与齐鲁文化》(济南出版社1991年)、《文学的精神家园》(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中国文学经典书库·现代中短篇小说选》(乔力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个人论文集一部《一段真实历史的回声》(青岛出版社1992年),另有《山东特色文化丛书·齐鲁典籍举要》一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参与编著专著《山东当代作家论》(任副主编)、《山东文学通史》(任副主编)、《山东当代文化丛书·山东当代作家》(任第二作者)。其中专著《山东青年作家与齐鲁文化》、论文《简论新时期山东的文学创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姜锐,女,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地域文化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承担山东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三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关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齐鲁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分别被《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和《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集》收录出版。卢少华,女,语言文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戏剧文学。参与撰写省级以上课题5项。其中,省课题《山东文学通史》荣获山东社会科学一等奖。另外,参与校译的《文白对照二十二子》荣获郑州社会一等奖。独立撰写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的论文《论胡可话剧的民族文化成就》,被《人大复印资料(戏剧、影视研究)》全文转载。近年来,主要试图从史的角度阐述山东戏剧影视文学的发展历程,并着重论述话剧、电影、电视剧出现后综合类艺术观念的演变趋势,以及它们对山东文艺观念趋势的影响。 30年来,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繁荣我省历史科学、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历史所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70余项(其中省社科规划课题21项);在省内外、海内外出版机构与主要报刊出版论著17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相继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4项),院优秀科研成果奖35项。历史所继承发扬了“文革”前老历史研究所的优良传统,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具有短期内完成重大课题的能力。历史所还注重学术交流,先后举办或参与举办的中国农民战争、甲午战争、东夷古国、教案与义和团、史学理论等全省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重大学术活动百余次,相继有上百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与日、美、英、台、港等海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2023-09-06 14:51:111

科学导报是社会科学类杂志吗 国家级和省级社会科学类期刊都有哪些?

科学导报,,,没有查询到这个杂志有刊号吗? 去版署查下刊号另外 社科的期刊 太多了,不过要小心假刊也可以去清雅论文网 让他们帮你发表,他们那挺不错
2023-09-06 14:51:261

邓伟的个人简介

社会学术兼职有重庆市作协评论创委会副主任、《红岩》杂志社编委、《重庆评论》编委、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文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重庆市作协文学评审评奖专家库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在《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东岳论丛》、《北方论丛》、《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六十余篇,含CSSCI刊物三十余篇,北大中文核心三十余篇。出版有专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并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丛书。
2023-09-06 14:51:431

聊城大学商学院的教授简介

巨荣良,男,1965年生,山东临朐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在读博士,聊城大学优秀人才。兼任山东省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任临清市副市长。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我国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索》、省软科学项目《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项。出版专著《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居民个人投资》、《居民投资学》等4部。在《财贸经济》、《投资研究》、《经济学家》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或全文复印。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宋士云,男,1966年生,山东阳谷人,经济学博士,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聊城大学第二层次优秀人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等。主讲课程:金融学、社会保障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山东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等多项。在《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出版著作4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李纯英,男,1948年12 月生,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教学经历、任课情况: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其中农业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除为本科生开设,还为研究生开设。长期以来,教学精益求精,授课富有学术性、启发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主要科研情况:在《宏观经济管理》、《世界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纵横》、《经济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论文近80 篇;独立撰著《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与人合作著书多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课题曾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论著和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例如评价剥削、农村城镇化的重点、我国农业为工业积累的时间界定、工业返哺农业的时间界定等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创新。王丙毅,男(1966- ),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88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1999年,任教于中共聊城市委党校,主要从事民法学和经济法学的教学及校刊编辑工作。200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主要从事本科生《产业经济学》和研究生《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及《规制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公共政策、中国经济问题。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教材1部;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学校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 马中东,男,1968年8月生,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美国北乔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产业经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外国经济学史等,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出版专著《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广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经济纵横》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引用多篇。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辅助教学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说史”,获聊城大学教学科研奖励2项。 杨继武,男,1959年生,教授,双学士,聊城大学教学名师。1983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198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列双学位班,获法学学士学位。先后讲授《形势与政策》、《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经济法》、《劳动法》等专业课;《劳动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研究生课程。目主讲:《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效果良好,两年来教学评比皆为优秀。多次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多个奖项,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两课”优秀教师。先后主编《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品德》、《高等教育法学》等教材7部,先后在《理论学刊》、《青少年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曾获得聊城大学科研一等奖,多次为大学生及社会有关部门进行学术报告,均获好评。 张福明,男,1965年生,教授,在读博士,1988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聊城大学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理论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95年以来,为本科生开设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劳动经济学》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2023-09-06 14:52:091

为什么说资产阶级道德原则与无产阶级道德原则是完全对立的

摘要 【正】 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它统帅着一切道德规范和范畴,体现在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一个道德体系的始终。自从人类出现阶级社会以来,敌对阶级之间的利益不同,它们的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不同的。什么是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什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什么地方?认真地研究这一问题,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力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清除资产阶级道德思想的残余,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作者 罗国杰出处 《东岳论丛》 1982年第1期10-16,共7页DongYue Tribune关键词道德原则 资产阶级道德 基本原则 个人利益 个人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爱尔维修 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思想 道德体系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节点文献二级参考文献0参考文献0共引文献0同被引文献7引证文献1二级引证文献0同被引文献71罗国杰文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2罗国杰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被引量: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4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42-50. 被引量:145罗国杰.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36-39. 被引量:376罗国杰.关于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几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12(5):5-8. 被引量:67罗国杰.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33-37. 被引量:6
2023-09-06 14:52:281

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形态,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理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理论论文范文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分析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面性,文学中关于现代性的审美同社会中的现代性不同,文学更加注重研究其他方面,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领域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说现代性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对于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方面促进了新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对文学艺术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   1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定义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在文学领域中,有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一种审美的现代性的体现,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存在。严格的讲,文学现代性是很难定义的,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一个系统,具有审美、启蒙等功能,而文学现代性的中心则是审美现代性。   2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2.1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对于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性是有一定差异的,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不仅考察了科学方面现代性,还从主题、审美观、言语、个人等方面考察了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是集中国人情感、梦想、生活追求、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存在。在审美现代性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性,审美现代性有一面很容易就消失了,而另一面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要通过艺术处理手段留住审美现代性容易消失的一面,从而将其变成永恒的话题,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下,传统艺术中的灵气逐渐消失,可见审美现代性是具备两面性的,它不仅能促进新审美观念的产生,还会对传统艺术审美造成打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中,存在着经验世界具体性和现代经验零碎性的特征,由于世界是由碎片组成的,因此,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碎片在文学中的地位,通过碎片的重组来创造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   2.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又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而言,不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的发展成果,还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中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主要差别在于:(1)语境不同,西方的现当代文学现代性是对古典文学的反抗,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要在反传统中凸显民族特性,还会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防范现代性存在的陷阱。(2)文学表现形式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其现代性是传统理性推翻后的直接体现,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出一种非理性的世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生存与现实和传统的夹缝中,具有文学艺术的探索性、先进性,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民族精神面貌。(3)内在机制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由于存在的流派比较多,虽然矛盾重重,但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资本主义进程出发,对人的精神异化进行分析,寻求人类最好的归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集体为主,社会现代化、民族独立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终归宿。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当代文学虽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陷入既反对中国传统,有对西方的现代性产生质疑的两难境界。   2.3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在排斥着现代性,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矛盾的看待它的落后性,我国现当代知识者不得不面对现当代文学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局面,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审美体验归结为“怨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这种怨恨紧密相连。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不是自身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现代化与传统冲突的怨恨,也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怨恨。   2.4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是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的,从实际创作看,鲁迅是从精神感受、文学观念等方面来体现文学现代的。此外茅盾在《蚀》中,通过知识青年的情绪感受来体现文学现代性,在《子夜》中,通过火车、轮船、烟囱来体现出主人公对“现代”的向往。在胡适、鲁迅、茅盾等作家的带领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向了“现代性”的高潮,也逐步去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弊端。   3总结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产生于西方现代性的压迫,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存在两难性,并且有一定的怨恨情结,同时文学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探讨[J].才智,2015(01):325-326.   [2]李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旬刊,2015(04):9-10.   [3]郭剑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评吴秀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J].浙江社会科学,2010(03):120-122.   文学理论论文范文二: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摘要】自从有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分,近两千年以来,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怎样的现状?中国古代的文学资源又该如何继续发展,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对此本文主要从这三点着手分析,以此促进我国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u2019、“文界革命u2019、u2018打倒孔家店u2019、u2018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u2019和u2018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写手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学潮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2023-09-06 14:52:381

谁知道“亚”这个姓氏的来源,尽量详细些,或者告诉我网页,谢谢咯!

亚当的后人吧?
2023-09-06 14:53:004

我想知道关于《世说新语》国内外研究动态

有关世说新语的相关论著1. 世说新语——中国人的机智/王敏政/台湾星光出版社1985年版 2. 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思想/朴美龄/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3. 六朝名士:世说新语/张健/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4. 世说新语研究/王能宪/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 世说探幽/萧艾/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6. 世说新语词语考释/郭在贻/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 世说新语辞典/张永言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 世说新语词典/张万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9. 世说新语考释/吴金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张叔宁/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11. 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宁稼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 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张振德等/巴蜀书社1995年版 13. 世说新语研究/范子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 世说新语发微/王守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5. 世说新语研究/蒋凡/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6. 中国人的机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日)井波律子著、李庆、张荣湄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7. 日月清朗 千古风流——《世说新语》/李建中、高文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论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徐正英、常佩雨/郑州大学学报6/1999 《世说新语》的形而上品格/陈迎辉/内蒙古大学学报6/1999 论《世说新语》与新闻写作/帅政、孟晖/晋阳学刊6/1999 《世说新语译注》读后/方一新、王云路/书品6/1999 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宁稼雨/湖北大学学报1/2000 《世说新语》类目设定的思想旨归何在?/宁稼雨/天津社会科学2/2000 时代学风的印迹与思考——三部《世说新与》研究著作述评/宁稼雨/社会科学2/2000 《世说新语》中的流品意识/宁稼雨/呼兰师专学报1/2000 《世说新语》中樗蒲的文化精神/宁稼雨/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2000 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范子烨/文史知识2/2000 《世说新语》词语考辨/汪维辉/中国语文2/2000 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汪龙麟/殷都学刊1/2000 《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宁稼雨/东方丛刊2/2000 对历史真实的冲淡与对艺术真实的强化——论《世说新语》的叙事原则/刘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2000 《世说新语》非小说论/刘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0 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刘强/文史知识4/2000 《世说新语》书名与类目释义/宁稼雨/文献3/2000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在家居士观念的影响/宁稼雨/南开学报4/2000 《世说新语》成于众手说详证/宁稼雨/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唯美倾向/张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2000 论《世说新语》的分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孙逊、秦川/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鬼蜮世界的名士风流—谈魏晋风度在志怪小说中的折射/高玉海/辽宁大学学报5/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刘正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2000 《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是”字判断句比较研究/梁兴华/贵州文史丛刊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文精神/谭爱娟/长沙大学学报3/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特点/景圣琪/南通师范学院学报4/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暨南学报6/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世说新语》与《史记》名词作状语比较/何乐士/湖北大学学报6/2000 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与吴语的关系/王建设/华侨大学学报4/2000 《世说新语》三词考补/沈光梅/湖州师范学院学报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孝悌之风/刘强/阴山学刊1/2001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意识/钟怡音/龙岩师专学报1/2001 试论《世说新语》的史料价值/鲁统彦/东岳论丛1/2001 《晋书》取材《世说新语》之管见/高淑清/社会科学战线1/2001 《世说新语》札记/游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2001 人物通讯写作对《世说新语》的借鉴/秦卫明/写作2/2001 从《世说新语》看判断词“是”的发展与“非”“不”的关系/萧娅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2001 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徐国荣/暨南学报3/2001 从《世说新语》看山水美与人格美之关系/王治理/重庆社会科学3/2001 论《世说新语》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闫秀平/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1 《世说新语》“下”字拾义/王柯/古汉语研究2/2001 《世说新语》受贬斥原因简析/姜桂芳/文史杂志4/2001 论《世说新语》刻画的曹操形象及其发展/吴代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1 从《世说新语》复合词的结构方式看汉语造词法在中古的发展/马连湘/东疆学刊3/2001 今本《世说新语》版本之源流/张叔宁/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4/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多层面性/刘湘兰/湖南商学院学报5/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的隐逸思想/刘湘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变迁/孙海洋、刘龙洲/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4/2001 《世说新语》人物形象塑造小议/刘友朋/天中学刊6/2001 从《世说新语》看服药的士族精神/宁稼雨/南开学报1/2002 《世说新语》中的文人风情/孙水娟/绥化师专学报1/2002 《世说新语》“难之”的解释/侯亮宇/台湾国文天地17卷9期(2002年2月) 论《世说新语》的生命意识及其哲学生成/谭坤/山西师大学报2/2002 我也在准备世说新语的资料,关于女性形象的,如果有,可以相互交流啊!
2023-09-06 14:53:091

董永到底是哪里人?

抄袭了那么多屁点都没说出来。脑残吧
2023-09-06 14:53:2915

董永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历史上有这个人。
2023-09-06 14:54:002

介绍一下汉孝子董永的故事,不要《天仙配》里的情节

二十四孝第八: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即今湖北孝感。
2023-09-06 14:54:203

汉代的田庄经济属于国家土地所有制还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2023-09-06 14:54:313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有几个刘老师

吴忠民,男,1959年10月出生于青岛市,汉族。 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 1985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 在山东大学工作期间,自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 2000年5月调至 *** 中央党校工作。 现为 ***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享受国家 *** 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科技导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保障研究》、《人口研究》、《学术界》、《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文史哲》、《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孔子研究》、《孔孟月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等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与海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在《南方周末》、《中国经济时报》、《人民日报》、《 *** 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独立撰写《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国社会发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教材,还合作撰写了多部专著及教材。 其研究成果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社会学研究》、《博览群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经济时报》等重要媒体曾专文介绍、评论其专著。 其论文也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读书》、《书摘》、《中外书摘》、《文摘报》、《报刊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转载、转摘或介绍。 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类别的研究项目。 2 *** 青岛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王伟,王伟书记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被评为高级经济师。 2004年1月 *** 中央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毕业。 曾担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卷主编并撰写部分章节。 3杨传堂, *** *** 自治区党委书记。 1954年5月生, 山东禹城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 *** ,1972年6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1年2月-1983年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修科当学员。 作者: 60.208.106.* 2006-9-29 09:32   回复此发言 4郑洪刚,男,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获国务院 *** 特殊津贴,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 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兼任中国兵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党建研究会理事等。 5程汉大 男,1948年出生,山东昌乐人。 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史系,后留校任教。 曾任山东师大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世界史学科点(省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为全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史学常务理事。 近年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 长期从事世界史和英国政治法律制度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议会制度》、《英国法制史》等专著,并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政法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英国法制史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著作成果多次获奖,1997、2001年获山东省 *** 社科二等奖各一项,1996、2001年获山东省教委社科成果二等奖各一项,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6岳 庆 平 1953年生。 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历史系副教授。 著有《中国的家与国》、《家庭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国秦汉习俗史》等。 主编辞典和丛书多部。 发表论文50余篇。
2023-09-06 14:54:401

国家级期刊有哪些

国家级期刊有:参花、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大观、记者摇篮、电视指南、新闻研究导刊、视听、西部广播电视、科技传播、学术交流、东岳论丛、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中国电化教育等。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的区别: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
2023-09-06 14:55:021

有没有研究三国演义的书

《三国演义》研究 百度文库
2023-09-06 14:55:304

董永到底是哪里人

  一、关于董永  先告诉你答案吧。  董永祖籍山东千乘,生长于湖北孝感。  传说董永本为山东千乘人,但早在汉代即迁移至孝感安家落户,这不仅有史籍记载,且与孝感这一地名的由来紧密相关,还有孝感地区至今遗留的许多遗迹、地名和民俗可资佐证;作为一件口头语言艺术作品,它正是在孝感地区的崇尚孝道的民间文化生态中,才发育成熟,既凸现孝道主题,又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并通过说唱、戏曲等多种样式的艺术创造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现存的资料证实了历史上董永其人的真实性。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历史文物就向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其中的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层右数第三个画面即刻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情景:树下一鹿车,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间劳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于车上,左手执鸠杖,右手前伸,似是指点董永劳作。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为董永,右手执农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边有一兽,体态粗壮,大耳如扇,长鼻高昂,是一象;董永右上方横一图案,有翼,有花纹,作飞舞状,当是一鸟。《越绝书}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此即“象耕乌耘”之意,内含“耕耘”二字,是董永“肆力田亩”,田间劳作的形象注脚。  武氏墓群石刻,也称武氏祠、武氏石室等,是东汉时武氏家族的墓地。清代陆续出土。武氏一家,是东汉末年的官僚地主家族,“世代为官,势力煊赫,家财宏富,故有条件修建富丽堂皇的墓祠”。武氏祠,据其石阙铭文记载,建于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数十年落成,竣工至迟不晚于公元200年。墓群石刻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武氏祠的石刻画多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荆轲刺秦王、管仲射小白、二桃杀三士等。其修建时间,与董永同代,时间甚近,而且点明了董永的故里,证实董永确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可靠的佐证。再者,武氏祠中的董永石刻画面的内容,与一些文字记载是一致的,故董永实有其人是可信的。  三国时期,魏曹植在《灵芝篇》中也写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这是我国最早取材于董永故事的、有署名的文艺作品。可见,远在三国时期,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  西汉末年,刘向的《孝子图》亦有董永的记载。此书已亡佚,有关董永故事的记载仅见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览》的引文。《太平御览》引文如下:“前汉董永,干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有人以为刘向为前汉人,他怎能予知有后汉呢?怀疑《孝子图》系后人伪托。《法苑珠林》卷六二对《孝子图》的引文稍有不同:“董永者,少偏枯,与父居,乃肆力田亩,鹿车载父自随。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此段文字与《太平御览》所引《孝子图》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法苑珠林》的引文中没有“前汉”二宇,这就不好说《孝子图}为后人伪托。《南史》卷二十二中有这样记载:“慈字伯宝,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迎之内斋,施宝物资所取,慈取素琴、石砚及《孝子图}而已。”可见南北朝时尚有此书,如果说只有对董永的记述是后人妄增,似乎证据不足。《太平御览》引文中的“前汉”二字,是否为当时编者不慎误增,也不无可能。刘向是西汉末年人,如果《孝子图》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董永当是西汉人,再说《孝子图》即使是后人伪托,也是比较早的,亦有重要价值。  东晋史学家干宝把董永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记》里。他根据民间传说,经过加工整理,写成了《董永》篇:“汉董永,干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首段文字与《法苑珠林》所引《孝子图》如出一辙。后边就是董永葬父后,道遇仙女,求为妻,俱至钱主,十日织缣百匹,助永还债,事毕,凌空而去的故事。董永故事经过干宝的加工已比较完整丰满,其情节、人物,都有所发展,为后来的戏曲等文艺创作取材所本。  一些辞书和类书也大量地记载了董永其人。  清《古今孝子所见录》收有董永,并载“东汉董永,青州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把董永列为我国历史名人载入。在“董永”条下载曰:“董永,后汉干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安陆……”此处增加了“奉父避兵”南迁之说。  《蒙求》一书,也收有“董永自卖”,旧注云:“汉董永,少失母,养父,家贫佣力。至农月,以小车推父置田头树荫下而营农作。……”这里对历史上实有董永其人是肯定的。  台湾所编《中文大辞典》对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态度。文字与《中国人名大辞典》基本相同。  明代“记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录》一书,收录了董仲其人,并说董仲为董永之子。《辞海》介绍《尚友录》是“汇编历代人物小传”。 (中文大辞典》介绍《尚友录》说.“古来人物略具于是,以较史籍易于检查,旧时多乐用之”。  被称谓“一方之信史”的地方志也大量地在“人物志”中记载了董永其人。如山东省《博兴县志》、《乐安县志}(今广饶)》《鱼台县志》、湖北省《孝感县志》、江苏省《东台县志》等等,都将董永列为历史名人载入。所载董永故事多与《搜神记·董永》大同小异。固然,旧时修志有乱拉历史名人的弊习,但这样广大的地区,都将董永视为历史人物载入志中,肯定了历史上确有董永其人,似亦不可忽视。  以上历史文物、类书、辞书以及地方志等资料,都肯定了董永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资料,可靠性更大。但是,对董永其人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如《辞海》即认为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历来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董永其人正吏无载。我们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编写的正史,主要是为封建统治者尤其为统治者的最高阶层树碑立传的,就是郡守、县令等较低一些的官僚也很难爬进正史的门坎。如上文提到的嘉祥县武氏家族,世代为官,尚且不见正史,何况董永一个平民布衣,正史无载,这并不奇怪。历史上正史无载的人物岂可胜数,若以正史无载为由而否定其存在,就难免有偏颇之嫌。  董永故事属神话传说。诚然,董永故事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这也不能成为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往往将自己敬仰、爱戴的历史人物加以神化,以浪漫手法编成神话故事加以传播,以劝化人们积德向善,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爱之情。而有些民间传说,也往往是根据历史上实有的人物,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完整故事的。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包拯探阴曹、关公显圣等等,都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可谁又能否认他们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呢?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董永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就否定董永其人的真实存在。董永也正是依赖这浪漫的民间传说,才流传下来的。  董永既然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那么,其故里何在呢?诸说基本相同。东汉时代的武氏墓群石刻中,董永故事画面就点出“董永,千乘人也”。另外,《孝子图》、《搜神记》、《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文大辞典》也都点明了董永是汉代千乘人。干乘始于战国时期,“以齐景公有马千乘,常猎于此而得名。”在汉代为郡,县名。干乘郡与干乘县其治所均在今高青县境东部,东邻今博兴县。  高青县现存志书中,均无有董永的记载。《博兴县志·人物志)中载:“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陈户镇)去墓数里有董家庄,永故宅也。”董家庄在今博兴县陈户镇,位于县城北二十余华里,西去汉千乘县城遗址三十余华里,在汉代属千乘郡干乘县地。董家庄即董永故里,博兴县志所载与上文辞书、类书、武氏祠等诸说是吻合的。  董家庄原有董公庙,《山东通志)说“董公庙在城(今博兴县城)东北三十里祀董永”,即指此也,今庙已不存。《通志)还说:“仙孝祠在西门内,祀汉孝子董永。”仙孝祠建于何时不详,明代王为邦《仙孝祠记,中说:“本邑在董仙旧址,当日窘身葬父、神女助织,孝声至今著也。我侯建祠绘象……”。文中,我侯,即指当时博兴县知县翁兆云。原祠已圮,明代知县翁兆云重修。康熙四年博兴知县蒋维藩又重建,现已无存。康熙五十八年《博兴县志》载,董永墓在崇德社。今属陈户镇,原有墓碑,因日久年深,碑已不存。民国二十五年县长张其丙重立墓碑一块。此碑尚存。  以上资料,充分证实了博兴县陈户镇董家村即汉孝子董永故里。尽管旧的地方志有乱拉名人的积习。但是,一些县志仍然肯定了董永原籍为山东省博兴县。如山东省的《鱼台县志,载:“董永墓,旧志载,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兴人,流寓德安,佣身葬父,感仙姬为偶事脍炙人口,虽妇人女子咸能言之,而葬鱼台无考。”这里肯定了董水为博兴县人。再如湖北省的《孝感县志》载:“董水,青州干乘人,今山东博兴县。……”一九八三年,孝感地区编写的《孝感地区概况)在“著名人物”栏中写道;“董永,东汉末,青州干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因黄巾起义,由山东流寓今湖北孝感……。”孝感市于一九八四年在市内所建“董永公园”中,在“孝子祠”前介绍说:“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董永故事在湖北孝感县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并建园立祠纪念他。但是从《孝感县志》到《孝感地区概况》,只说是董永由山东流寓孝感,都肯定董永原籍是山东省博兴县。  当然,把董永说成本邑名人的地方志亦有之。如清雍正年间的《乐安县志》(今山东广饶县),即把董永视为乡贤。,该志“古迹”篇中载:“董永祠,在城西太和庄,去家甚近,子孙至今承祀不乏。”查志中所说董永祠位于今广饶县西部,在汉代当为利县地,而利县属齐郡,而非干乘郡。广饶县到隋代始侨置干乘县,比董永生活的年代晚了五百多年。说董永故里在今广饶县,显然无据。再如江苏省《东台县志》载:“董永,西溪镇人。”所载董永故事基本引用《搜神记》原文,只是改“千乘”为“西溪镇”。并说“今西溪镇永与父墓并在。”但志书的编者又在后面的按语中写道;“永事见《太平御览》所引刘向《孝子图》,其辞云:董永千乘人,……今向《图》不传,史家亦不著于录,而千乘郡乃今山东青州府北镜,何以又为县之西溪人耶?”志书的编者对董永为西溪人的说法就提出了异义,持否定态度。这一说也难以自立。  综上所述,董永故里为山东省博兴县已无疑问。但是,清道光二十年《博兴县志}的编者没有进行实地考查,以为旧志董永墓一说在崇德社,一说在龙河洼,而对董永故里博兴提出了质疑。经实地考查,博兴县境董永墓只有一个,其地当时属崇德社(现陈户镇),而群众习惯上称为龙河洼,是同一地点两个名称。该志中此谬误,是由当时志书编者的浅陋和粗疏造成的。  董永的传说遍布我国数十省,董永遗址与纪念物,如董永墓、董永祠、董公庙等等,也不胜枚举,尤其江淮地区,流传更广,影响也颇深。  既然董永故里在山东,那么董永的传说何以在江淮地区有如此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呢?董永是否曾经南徙,众说不一。《中国人名大辞典》主张董永曾经南徙,其“董永”条下载曰:“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安陆……”《中文大辞典》亦采此说,“董永”释文与《中国人名大辞典》相同。这里只说“奉父避兵”,没有说明董永南徙的年代。清康熙三十四年《孝感县志}载“董永,青州干乘人,今山东博兴县。早丧母,汉灵帝中平中,黄巾起,渤海骚动,永奉父来徙……”清光绪五年《孝感县志》又照漀潬??X?搬了此段文字。这里“避兵乱”的年代和历史背景比较明确,“兵乱”指黄巾起义。然而,黄巾起义暴发于东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比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修建时间晚了三十多年。董永是不可能在黄巾起义时流寓安陆(今孝感)的。现尚未见到其他资料有董永南徙的记载。但并不完全排除董永有南徙的可能。  董永故事所以在江淮流域流传甚广,只据现已掌握的资料从其流传的过程进行考查。其故事的传播,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汉代,儒家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以“孝”教化其民,作为孝子的董永,也就成为人们道德上效仿的楷模,很快流传开。董永故事首先在山东流传,继而在黄河流域广为传播。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董永画面,三国魏曹植的{灵芝篇》,即是董永故事在山东继而在黄河流域传播的反映。在三国以前,尚未见到江淮流域有关董永故事的记载。  东晋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袭,黄河流域战乱频仍,长期分裂,社会极不安定,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迁,到长扛流域定居下来。这样,也就将董永的故事带到了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董永故事也就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传。《搜神记·董永》,亦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这应是董永故事流传的第二个阶段。  南朝刘宋建立以后,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的太子刘劭杀宋文帝自立,改元太初,历史上称其为“元凶”。宋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刘骏起兵讨劭。因劭弑父,刘骏以“孝”为号召,收买人心,兵力大盛。刘骏沿江东下,到达新亭(今南京南)即位,其年号也以“孝”名,为“孝建”,死后谥号“孝武帝”。刘骏凡二十八子,其“字”也以“孝”排,如孝师、孝德、孝良、孝烈、孝贞、孝善、孝英……等。由于刘骏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提倡孝道。所以,为“诸德之本”的孝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就在孝建元年,析安陆置孝昌县(后改孝感),亦倡孝之意。作为孝子出身的董永,当然地成为社会上最受推崇的历史人物之一,董永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庙等有关董永的遗迹和纪念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出现。由于南朝宋的统治者以行政手段进行倡导,所以董永故事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董永遗迹、纪念物之多,都超过了黄河流域。  高汉君 戴延久 许连村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证》的意见书  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论证会于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六日在山东省博兴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安作璋、朱绍侯、高敏等十名教授、专家;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丁方明,惠民地委书记李聚馨,行署专员王道玉及地区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博兴县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由十名专家学者组成了董永论证委员会,安作璋教授任主任委员,朱绍侯教授、高敏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会上,博兴县政府高汉君同志宣读了《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证,论文。经过认真讨论,反复论证,一致认为:文章观点明确,立论可靠,资料充实,有较强的说服力。  武氏墓群石刻董永画像,魏曹植《灵芝篇》及东晋干宝,搜神记·董永》,等资料,充分证实了汉孝子董永确有其人。武氏墓群石刻、《汉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续山东考古录>、《山东通志》、《青州府志》及《博兴县志)等对千乘区划沿革的记载,充分证实了董永为山东省博兴县人。  尊敬老人,赡养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研究汉孝子董永,对于继承发扬这一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董永是否南迁,董永其人由历史人物演变成神话传说的过程,及其它有关问题尚须进一步研究。  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论证会  一九八七年四月六日  论证委员会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  安作璋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古籍研究所所长  副主任委员:  朱绍侯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  高 敏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委员:卢传贞 山东省博物馆馆长  逢振镐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郭墨兰 《东岳论丛》编辑部副研究员  李永先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宏生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徐景元 滨州师专副教授  孙向忠 惠民地委党校副校长  二、黄梅戏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故称黄梅戏,但黄梅戏发扬光大却在安徽安庆一带,这是文化艺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有趣现象。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目前此观点较为普遍)。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2023-09-06 14:55:381

山东省都有哪些省级教育杂志?

  1.报纸 现代教育导报 音体美报  2.杂志 山东教育 现代教育 当代教育科学 现代企业教育 山东外语教学 幼儿园 当代小学生 红蕾 中学时光 现代语文 成长先锋 老年教育 中学时代 小葵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政法论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社会科学 理论学刊 东岳论丛 山东经济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齐鲁学刊 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史哲 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山东省团校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法学论坛 德州学院学报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学报 孔子研究 管子学刊 蒲松龄研究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周易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中国成人教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潍坊学院学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儒学年鉴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泰山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菏泽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滨州学院学报
2023-09-06 14:55:561

关于仙女般的西施、古代西施以及现代西施的资料

西施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无义战”的如磐年代,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在吴越两国宫廷内之外,一场绵延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上演了一个扭转乾坤、使一代霸主终成剑下魂的泣天恸地的故事。 西施的整体形象及她在吴越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和近代文艺塑造得除了极度神话的“美”之外,其中有些描写显得十分的浮躁,有些描写甚至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有揭示西施内心世界的真谛。有人把她描绘成用作“美人计”的香饵,有人把她说成是打进吴国的“高级色情间谍”、春秋时代的“克格勃”,甚至有人把她说成是“女色亡国”的祸水。我却认为西施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巾帼,具有高超智慧和纯朴的绝色女子,美得真,美得善,美在内,美在精、气、神。应当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西施委曲求全、十分痛苦的悲剧命运,引发人们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史料记载:西施之父,业采薪,其母纺绩以佐之。终日辛劳,仅供三餐粥饭。西施不肯坐食,父母为其选择了浣纱的轻活。一家人虽不十分富足,倒也过得安逸温馨。 现在普遍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一是说,西施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 西施在越王宫中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她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上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吴国朝廷大乱。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和范蠡产生了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身病、心病,身累、心更累。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越王交给她的“复国”使命。西施对于自己的祖国确是忠心耿耿的。为了祖国,西施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西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直到勾践打到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叫哀伤,使西施大为动情,一阵恸哭,然而西施最终没有和吴王夫差同归于尽,而是回到了越国。本来,西施是应该作为越国最大功臣受到隆重礼遇的,而后让其和亲人团聚,同她的情人重叙旧情。像梁辰鱼的《浣纱记》和黑龙江朝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施全传》中描写的随范蠡泛舟五湖,同恋人出走他乡异水,来自民间回归于自然,倒是很有人情味也不失为圆满的归宿和结局。然而史实结果,正如杨佩在《浣纱王后》和张铮在《东岳论丛》中所述的那样,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把西施作为自... ....
2023-09-06 14:56:221

古代真有董永这个人吗

没有,神话故事
2023-09-06 14:56:324

国家级期刊排名

国家级期刊排名有:参花、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大观、记者摇篮、电视指南、新闻研究导刊、视听、西部广播电视、科技传播、学术交流、东岳论丛、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中国电化教育等。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的区别: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
2023-09-06 14:57:041

国家级期刊有哪些

  1、国家级期刊有:参花、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大观、记者摇篮、电视指南、新闻研究导刊、视听、西部广播电视、科技传播、学术交流、东岳论丛、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中国电化教育等。   2、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2023-09-06 14:57:271

王富仁的代表性著作

1.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2. 先驱者的形象(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3月版3.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2000年12月再版4. 文化与文艺,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版5. 灵魂的挣扎(论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版6. 历史的沉思(论文集),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7. 现代作家新论(论文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8.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9. 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王富仁、赵卓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0月版10.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1. 《雷雨》导读,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12. 中国的文艺复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 古老的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14. 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15. 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16. 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17. 王富仁序跋集(上、中、下),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18. ?鲁迅纵横观(译著),原著者(俄)B·谢曼诺夫,王富仁、吴三元合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5月19. 鲁迅论集(韩文版),金贤贞译,韩国釜山世宗出版社,1997年8月 20. 蝉声集(散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21. 蝉声与牛声(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22. 说说我自己(学术随笔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23. 呓语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4月  1.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大系(编著、与韩国柳凤九合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 中国现代小说短篇小说精选,西北大学1999年版3. 中国现代美文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4. 闻一多名作欣赏,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5. 中国现代小说卷,王富仁、孙晓娅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6. 中国现代散文卷,王富仁、梁鸿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7. 端木蕻良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8. 鲁迅小说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任主编之一)9. 语文(七年级上册),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10. 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同上11. 语文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同上12. 语文(八年级上册),同上13. 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同上14. 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同上15. 语文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同上 16.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1986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奖三等奖。17.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1990年获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颁发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等奖。18. 《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首届科学研究奖一等奖。19. 《闻一多诗论》1996年获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颁发的闻一多研究三等奖。20.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2002年12月获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1.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2002年10月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二等奖。22.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002年5月获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3.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2002年9月入选《江苏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精选》,并荣获一等奖。24. 《西方话语与中国现当代文化》2005年4月获中共广东省宣传部优秀论文奖,2005年3月获汕头大学2004年度科研成果奖。 2003年受聘汕头大学终身教授以来,提出了“新国学”的现代学术理念,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强烈反响。担任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编辑《新国学研究》辑刊,已经出版、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1. 新国学研究(1—4),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主编,已出版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版2. 把汕头大学建设成“新国学”的研究基地,《汕头大学》(校报)2003年9月15日3. 舜与中国文化,《云梦学刊》2004年 第1期,王田葵、何红斌著《〈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序》,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5月版4. 新国学论纲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3期连载《新国学研究》第1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11期转载5. 老子哲学的逻辑构成,《新国学研究》第2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6.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上),《文史哲》2006年第2期,《新国学研究》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7.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下) ,《文史哲》2006年第3期8. 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从孔子到孟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8期,《新国学研究》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9. 关于“新国学” ,《东亚文化与中文文学》(香港号),2006年2月版10.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语文学习》2003年第1期11.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12.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下)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13. 中国人与犹太人,《东方文化》2003年第1期14. 自然·社会·教育·人――鲁迅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语文学习》2003年第2期15. 触摸语言――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语文学习》2003年第3期16. 推荐冯至《山村的墓碣》,《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17.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一),《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转载18.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二),《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转载19.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三), 《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20.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四), 《文艺争鸣》2003年第4期21. 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22. 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23. 粱实秋《雅舍》赏析,《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6月版24.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4期摘编25. 如何看待新诗的成就? ,《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论点摘编26. 当代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黄河》2003年第5期27. 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28. “西方话语”与中国现当代文化, 《文学评论》 200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2期转载,收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29. 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何希凡《在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下》序, 《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期30. 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读书》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转载31. 由法布尔的《昆虫记》引发的,收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中心合编,《2002年鲁迅研一些思考究年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832. 论当代文化界的社会结构,收入陈学超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香港教育学院2004年33. 平民文化与中国文化特质, 《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34. 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版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小说选读》,2005年3月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励耘学刊》2005年第1辑36. 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作用37.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文学?, 《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26日38. 学术断想, 《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39. 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 《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40. 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 《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41. 为新诗辩护 ,《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42. “小小说”与“大小说” ,《小说评论》, 2006年第1期43.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话语世界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44. 我看中国的鲁迅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辑,《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45. 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 ,《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46. 今天研究左翼文学的意义:“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年第2期47. 国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代序, 《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48. 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9. 读什么?怎么读?,《名作欣赏》(初中版)2006年第8期50. 莫用学生的主观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30日51. 有关左翼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2023-09-06 14:57:371

张圣平的研究成果

著作:刘力、张圣平、张峥、熊德华(2007),《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圣平(2002),《偏好、信念、信息与证券价格》,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臧旭恒、张圣平、刘大可、朱春燕、孙文祥(2001),《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林白鹏张圣平臧旭恒张东辉杨蕙馨闫正张延平(1993),《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林白鹏臧旭恒张东辉张圣平杨蕙馨张延平白施义(1994),《良性循环的枢纽》,南开大学出版社。主编的书:张圣平魏学坤主编(2004),《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论文:张圣平,“论有效市场理论及其困境”,《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熊德华 张圣平,“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发展与实证分析综述”,《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张圣平 王晶琦 熊德华,“基于行为均衡模型的人民币真实汇率错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8期。Shan Zhongdong and Zhang Shengping, “Independent Directorship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some evidence from China”, Glob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Review, 2004, December, pp.132-39.张圣平张峥吴毛利,“投资者情感假说及其在中国股市的应用”,《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张圣平熊德华张峥刘力,“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刘力张峥熊德华张圣平,“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卷,第3期。张圣平单忠东,“WTO规则与成员间信任的建立”,《WTO经济导刊》,2003年10月(总第9期)。张圣平徐涛,“内生障碍、关系融资与中小企业支持”,《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2002年第21期。张圣平熊德华(2002),“信息的随机占优、交易者信念与证券均衡价格”,《金融学前沿问题探讨》(753-760),北京大学出版社。Zhang Shengping, “Preference, Large Inside Trader and the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Proceedings of the IFAC Workshop on Computation in Economic, Financial and Engineering-Economic Systems, Oct.22 -24, 2001, Tianjin, P. R. China, pp.78—81.张圣平(2001),“证券市场分析中的共同知识假定”,《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熊性美张圣平(1999),“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融资问题”,《南开学报》,第5期。张圣平刘升贤(1999),“发展我国高技术风险投资的可行性”,《投资研究》,第2期。张圣平钟耕深(1998),“金融高技术与经济竞争力”,《经济问题探索》,第10期张圣平(1996),“商标保护的经济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第1期。张圣平杨蕙馨(1995),“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张圣平刘升贤(1995),“专利保护的经济学思考”,《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张圣平宫献军(1995),“一种综合产业分类法及其应用”,《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第21卷,第5期。张圣平邓苏(1994),“消费结构、产业关联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杨蕙馨张圣平(1993),“中国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与产业政策”,《管理世界》,第5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圣平,男,1975年生,硕士,助理研究员。200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专业。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瓜遗传育种课题组工作。主持完成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一项;参与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瓜专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国家“863”子课题5项;参与培育出“中农16号”等中农系列多个黄瓜新品种。在国内一、二级刊物上发表10多篇论文。
2023-09-06 14:5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