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的教师队伍

2023-09-18 09:59:15
共1条回复
我不懂运营

学校以质量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强化学校管理为两个基本点,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教职工192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省首届名师2人,特级教师7人,省骨干教师6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82人,有研究生学历24人。

优秀教师

陈贤才

陈贤才老师,男,1963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为江汉区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汉区学科带头人,还兼任部分重点高中联合体(49中、14中、汉口铁中、4中、开发区1中、12中)数学备课组长,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潜心研究教学,研究高考,研究课程改革,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成绩突出。善于带班,精于管理,方法灵活,措施多样,所带班级多次评为江汉区优秀班集体;勤于研究,乐于总结,专业扎实,教学严谨,成绩突出,近3年在国家级刊物《数学专页》《数学通讯》《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发表论文6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奖3件,获湖北省教育学会奖2件,获武汉市教育学会奖6件,被评为江汉区十五教科研先进个人;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课题,并得到了武汉市教育学会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已顺利开题.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情景感知,探究互动,反思构建,评价升华的教学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组织编写了《12中高中数学复习讲义》,主持编写了江汉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参与了华中师大《数学通讯》刊物资料的编写。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做到了工作踏实认真,教法灵活多样,教学质量高,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居平行班之首,深受学生欢迎。

熊学锋

奥林匹克格言: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熊老师是我校体育组的骨干教师,区首席教师杨光荣工作室成员;是屡获国际、国内中学生足球赛佳绩的校足球队的功勋教练员;同时还是学校应届高三年级体艺班的班主任。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用信念启动一次次教学,他用执著完成一次次训练,用热情感染着一届届学生。从花样年华步入中年,他额头的青丝早已开出几缕白发;他用知识开启了孩子们的未来,他用关爱铺垫了孩子们的梦想,他给了孩子们前进的力量。他的点点滴滴总在我们的心中荡漾、回旋……

他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骨干体育教师

作为学校体育组骨干教师,熊学锋老师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索,依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坚持体育技能的传授。在传授体育文化的同时,他十分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健康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加强,对运动热爱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中,熊学锋老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的积垫,注重学生求异、创新、思辩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原始知识积垫的情况下,去思维、去突破。

他创立了自己的教学思维:为什么而教?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能否这样教?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诙谐、机智、灵活、风趣,话语简短,一语中的;他语言亲切,表情丰富,善于捕捉学生点滴的闪光点或一瞬即逝的动态;他善于因势利导,总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他把自己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而他处于“导”的地位;他总能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里,能使学生得到“自信”、“自娱”、“自乐”,强身健体、强心。

他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他的口头禅“扎实上好每节课,比赛胜负已淡然”。他多年如一日地上好了每一节体育课,他的体育课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就连前来我校互访交流的英国英超博尔顿足球俱乐部和韩国高中足球队的国际友人也是高度赞赏。他还经常参加市、区体育教学比赛,曾在江汉区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他还主讲了一系列的展示课、研讨课、汇报课等,这些课同样是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作为区首席教师杨光荣工作室的成员,他孜孜好学,勤奋钻研,集思广益。近三年,在教科研方面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6年他参加了湖北省“十一五”科研课题《中学100米跑》的研究(该课题将于今年四月揭题)。

2007年他撰写的论文《对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获湖北省体育理论学会二等奖。

作为区学科带头人,熊老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更是不遗余力。对于青年教师,不管是本校还是区内的,他总能一点一滴地讲,一招一式地教。在“传帮带”中,从做人到做事,从职业道德、责任感到教学计划的制定、课时的设计,从上课到听课、评课,他总是细致入微,耐心而且热情。他平常十分关心对本组年轻教师的培养,使年轻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熊老师真可谓是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2007年指导孙涛老师撰写的论文《中学男子三级跳远训练研究》获全国三等奖并在中国《田径》杂志第十期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第四期上发表文章《100米跑趣味教学》;

2006年指导周俊华老师撰写的论文获湖北省二等奖;

2006-2007年指导本组周俊华、孙涛老师参加区级教学比赛获二等奖;

2003年指导先锋中学教师陈玮,考取了足球国家级裁判。

他是闻名全国的校足球队的功勋教练员

多年来,十二中足球队屡获国际、国内中学生足球赛佳绩。这其中,作为教练员的熊学锋自然是功不可抹。十二中足球队捧回的一座座奖杯里,凝聚了熊教练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仅从最近几年的里熊教练带队的学校足球队所取得的骄人战绩,就能深切感受到他的功绩:

2004年十二中足球队受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区教育局的指派,代表中国二队参加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获第五名的战绩;

2004年代表中国队参加第三届亚洲少年运动会足球比赛,取得亚洲第五名的佳绩;

2006年获全国中学生三人制足球比赛第二名;

2002年获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第三名;

2005年获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第六名;

2005年获湖北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第二名;

2005年获湖北省U——17足球联赛第四名;

2006年获武汉市第七届运动会足球比赛第二名;

2005年获“武汉晚报”杯高中专业组第一名;

2006年获“武汉晚报”杯高中专业组第二名;

2007年获“武汉晚报”杯高中专业组第二名;

05、06、07年连续三年获“武汉市足球优秀教练员”称号。

2002-2006年多次获得足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更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熊教练带队二十年,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区赛事近百次,在相对来说是“爱闹事”的足球赛事里,十二中足球队无一次出现球队违纪违章事件。学校也连续被教育部、中国足协评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优秀单位”。“全国100所开展足球活动先进学校”和湖北省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以及亚足联布局的阿迪达斯足球学校。

足球运动造就了一代英豪,但社会上许多不良之风甚至是有些恶习也在部分足球运动员,甚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产生所体现。针对这“似乎”的普遍现象,熊老师加强管理,精于疏通,狠抓“小事”,防患于未然。

有些队员重训练,淡学习;有些队员训练怕苦,投机取巧;有些队员动作粗野,“蛮横霸道”;有些队员爱出风头,忽略团队意识,也有些队员未打上主力,心理失落,如此等等。虽为数不多,但熊老师从细微入手,会经常利用谈心、交流、队务会、座谈会、动员会、总结会或从整体布置,或个别“悄悄地”对话,使校足球队的同学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正确认识成人和成才的位置,正确摆平个人和团队的关系。

望着足球队员这些小男子汉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夹,一双双求知的眼神,他总在想,这里面说不定就有科学家、艺术家、足球运动健将呢!于是,熊教练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培养足球队的队员分别走职业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特长生的人生之路。令熊老师欣慰的是,不仅团队出成绩,足球队的队员们也是特别的有出息。他培养的队员里,涌现出了现役国脚郑斌,职业俱乐部球员吴鹏、胡年伟等;在校队员余翔、刘凯也入选中国中学生足球队,赴德国参加训练比赛。熊教练培养的队员里,不仅走职业足球的成才率高,走足球特长的队员里也同样有不少学生如愿考取大学。

2006-2007年培养五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李思、余翔、刘仁川、程健、宋森然),二十二名二级运动员(名单略)

2007届队员宋森然更是考入位列全国前三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南京大学

2006-2007年队员刘仁川、李凯、刘凯、程健、吕锐、周磊、李思、余翔、王拯等队员分别被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录取。

他是令体艺生亲近又敬畏的班主任

体育、艺术特长生各个个性张扬,是出了名的难带的班。但在学校工作需要的时候,工作已经是超饱满量的熊老师,没讲条件没有怨言的接下了体艺班的班主任工作。

工作中,他始终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工作中善于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理想前途教育,坚持以正面教育、激励教育为原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后进生”不歧视,不放弃,而是实施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以情换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要时进行家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班级管理方面,熊老师根据整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优秀班集体,先后被学校评为“行为规范示范班”,学生在今年的美术联考中全部通过。田径、足球特长生现正在刻苦训练,准备参加四月初的特长生考试。

足球,是十二中的传统,教学,是这所省级示范高中的优势。在绿茵场这部大书里,在喧闹生动的校园,倾注了熊学锋多么深沉的爱。足球训练,体育教学,引导青年教师这三大版块中给了熊学锋老师几多苦楚和欢乐。他,已近不惑之年的熊学锋,为了他所钟爱的足球、学生、事业愿勇敢地面对一切,直到曲终人散,不虚度短暂的人生。

相关推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否是北大核心课程

不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类优秀期刊,不是以北大课程为核心的,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
2023-09-06 17:23:461

中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哪个内容好

要作为学习辅助的作为资深钻家可以告诉你了,都可以放弃了,老老实实做,研究一本参考资料好的多,要是你是教师的话推荐《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指导大方向,学生《高中数理化》还不错!如果你是广告主的话,来人可以删帖了
2023-09-06 17:23:555

数学通讯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哪个更好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数学通讯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中等数学期刊,其内容单一。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旬刊,内容丰富多样化。
2023-09-06 17:24:1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学研版和高中版的区别

初中数学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一.初中你可以刷题,运气好你可以刷到和中考很像的题,过程方法老师都帮你总结好了一套模板你就用吧,错 不到...日初中数学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一.初中你可以刷题,运气好你可以刷到和中考很像的题,过程方法老师都帮你总结好了一套模板你就用吧,错 不到...日初中数学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一.初中你可以刷题,运气好你可以刷到和中考很像的题,过程方法老师都帮你总结好了一套模板你就用吧,错 不到...日初中数学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一.初中你可以刷题,运气好你可以刷到和中考很像的题,过程方法老师都帮你总结好了一套模板你就用吧,错 不到。
2023-09-06 17:24:212

2016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核心刊物吗?

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核心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现在是教育部主管,陕西师大主办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ISSN: 1002-2171;CN: 61-1032/G4;1972年创刊,半月刊。 在第六版的核心期刊目录中位于G623.5,G633.6 类的第3位。
2023-09-06 17:24:321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和中学数学参考哪个好

中国数学教育杂。《中国数学教育》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中国数学教育》期刊级别高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期刊级别,《中国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 2003年1月正式创刊,分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64页。
2023-09-06 17:24:40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怎么区分上旬和中旬

1.函数与不等式(主体).代数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热点"”.(1)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等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合图象的几何直观展开,有时作适当抽象.这种题型较难,而通过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常见函数作为解决本题的入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2)关于一元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有关性质及应用的训练要深入、广泛.函数值域(最值),以二次函数或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待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研究为重点;方法以突出配方、换元和基本不等式法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息息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强化“三个二次式”的复习。(3)关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不等式证明,与数列联系结合数学归纳法是重点.方法要突出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对于放缩法虽不是高考重点,因历年考题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放缩法,掌握几种简单的放缩技巧是必要的.证明不等式要善于分析式子结构特征和寻找已知求证之间的差异,从中找到与相关定理的联系来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关于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突出灵活转化,突出分类讨论.解不等式往往带有字母,需要讨论,还需要掌握转化、数形结合等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八种常见不等式的一般解法。
2023-09-06 17:24:50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有不用稿回复吗?

有。通常来说一周左右就能得到答复。个人投稿之后,大部分的期刊编辑都会查看邮箱,基本上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会直接给投保者答复,要么直接退稿,要么进行修改或者录取,作为投稿作者来说,一方面是要耐心等待,第二即使被退保了也要找到具体的原因。
2023-09-06 17:25:001

中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备课

数学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数学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老师要备好课因材施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备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数学备课的探析一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调整教学任务的难度,分析不同学生能力的差异,以便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备学生的情感特点情感因素,也是备课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备教材教材是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例如教科书,练习册,补充练习,辅导资料,录像带,教学工具等。其中教科书是最主要、最核心的教学材料,下文探讨的主要是指教科书。通读教材,把握整个学段的知识内容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编排不大一样,初中数学教材是按学年来编排的。所以初中教师也只能按学年顺序进行教学,其教学顺序几乎是不可变的;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是按知识模块编写的,故其教学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无论初高中数学教材怎么编写,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备课一定得通读整套数学教材,以便对整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通读整套教材要求做到准确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弄清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及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数学备课的探析二1.深入钻研数学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数学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数学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数学教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数学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教师备课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每个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先把教材反复阅读后,再查阅相关资料,把教材读懂;在这基础上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最后是把教材的内容整合到教师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实现知识的"内化"。新课程下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要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根据其年龄,个性等特点和认知水平,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山发点和核心地位,真正体现"以学思教",使"教"服务于"学"。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点,教育学生向最优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不应当根据教师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有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应当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对于新课.我们有时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有时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建立数学模型,探求新知识,而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可采用图形法,让一个个定理用图形来生动地展示,并把基本图形作各种变式,数型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例如在这届学生的平面几何教学中,对于几何定理的教学笔者采用首先让学生从图形探求出定理,教师再文字叙述,然后,再用几何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记图形,对应几何语言表述,这样通过数型结合,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记得牢固,对于复杂图形的解题也善于分解出基本图形和基本定理,化难为易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地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方法。有的时候,在一同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句话叫做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数学备课的探析三1.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提高数学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就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老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使其能够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团结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工作责任意识以及反思意识等。同时还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们真正的理解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与目的,将集体备课与传统的个人备课做一个详细的对比,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使教师们从根本上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注重其实质而不是形式。此外,学校的主管部门还要制定完善的集体备课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监督与管理。具体来说,学校主管部门应出台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对集体备课的相关细节进行逐步的规范与管理,使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还要将集体备课的记录表进一步完善,以此来作为评选优秀备课成员的依据。2.明确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切实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第一,备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原则,因此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应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讨论中心。第二,备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的目标应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式与过程、知识与能力为中心,在集体备课时,应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等学生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定位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案与内容。第三,备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学习要注重自主探索与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应着重设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创新性、合作性学习的方式。第四,备教学内容。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老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并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性与有效性。第五,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讲解一些数学知识时,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如在讲解概率问题时,老师可以把彩票、抽奖等作为实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们更加主动的探索。第六,备作业设计。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掌握知识水平的方式,因此,集体备课时,老师应以针对性、典型性、高效率为重心进行作业的设计。数学备课的探析四备课要关注从大方向到小细节大方向一是要研读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特别是明确有的知识点要教还是不要教,教到什么程度等,一定要熟悉把握;二是要吃透教材,通读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中知识内容与前后知识上的联系,弄清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有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及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三是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把握好大的方向仅仅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到课堂的小细节。也就是教师头脑中始终要有学生意识,要想学生需要什么,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设计教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拘一格,采用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方式传统的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是所有教师聚在一起,然后由主备人提出对本节教材的观点以及设计,然后进行组内的讨论与补充。部分学校一直持续采用这种传统的集体备课形式,起初是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下去会引起老师的厌烦,使其丧失了集体备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致使集体备课的效率不断下降。因此,集体备课的形式应尽量的灵活多变,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不断地创新,采用多样化的集体备课形式来切实提高备课效率。如可以采用先由一名教师上一节常态课,然后由其他教师针对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应与归纳。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具体情况,还可以达到学生监督老师的效果。健全评价激励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相互交流与碰撞产生精华的过程,在集体备课中所产生的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有效新奇的教学观点都是广大教师积极讨论交流的结果,因此,应针对集体备课的过程与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激励,建立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机制,可以进行公开性的表扬,也可以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总之,在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时应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为主要原则,以此来提高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们真正的体会到智慧带给自我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2023-09-06 17:25:271

中国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哪个好

中学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从当前实际出发,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反映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并侧重初中内容,联系实际,通俗易懂。
2023-09-06 17:25:351

中学数学最厉害的期刊是什么

在中学数学中最厉害的期刊有:1、《福建中学数学》: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2、《数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3、《中学数学》:湖北大学4、《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5、《中学数学教与学》:江苏,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6、《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辽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15号其他普通期刊:1、《高中数理化》国家级期刊,知网收录。教育部主管,刊期:22年 9-12月,主要栏目:学习辅导、复习指南、思路方法、专题精析、巧解妙算、自我检测、高专模拟。2、《数学学习与研究》省级期刊,知网收录。主要栏目:数学天地、专题研究、解题技巧、创新思路、交流平台、学习心得、德育渗透、教材分析、教法感悟、教学管理、教学艺术、学习方法、课改前沿、师生关系、本刊专稿等。
2023-09-06 17:25:451

《排列和组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读物》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排列和组合》(翟宗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S29Ym3qN3cgU7zD__We7g 提取码:m2gp书名:排列和组合作者:翟宗荫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1964-8页数:76
2023-09-06 17:26:051

中学教学参考 是核心期刊吗

《中学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优秀学术期刊。旬刊,国际刊号:ISSN:1674-6058,国内刊号:CN:45-1372/G4,邮发代号:48-12。本刊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坚持锐意进取、兼容并收、实事求是的办刊理念,搜众行中学教学参考由于其态度严谨、积极创新、观点新颖等创刊特点,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在国内刊物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杂志收录文章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特色鲜明,已被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
2023-09-06 17:26:205

《高中数理化》、《数理天地》、《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哪个杂志好

第一个针对高中生,数理天地有初中和高中版,初高中都可以。后两个主要是初中。主要看你是初中还是高中来选择
2023-09-06 17:26:55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和中学数学月刊哪个好? 哪个网站可以折扣订到这两个刊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80392.html
2023-09-06 17:27:03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知网吗

现在不上知网了,是正刊的如果学校要求必须要上知网的,那就选择其他的刊物吧~——中州期刊联盟 网上有很多
2023-09-06 17:27:121

【关于改进高中数学作业的思考与尝试】高中数学经典大题150道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 ,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它的设计与运用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在国外,有关作业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他们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而我国,大家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视,关于作业的研究却一直很薄弱,甚至被大家所忽略.随着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改革传统作业的必要性,但他们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方面,如把研究性问题引入作业,或者引入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让学生写“数学作文”等,并对作业的具体模式,可能的多种类型等作了详细的研究.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日常的数学作业仍是以习题为中心,由教师按其难易程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不断练习来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有关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着严重脱节.   笔者认为,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传统作业中诸如重基础抓落实的好传统和好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方式毕竟在培养学生智力、有效性识记、“熟能生巧”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也因此形成了大多数学生“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方式以及依赖教师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也只能看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身内在的体验(包括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了解甚微.只以习题为中心的传统作业,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已愈来愈凸显其局限性.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怎样优化高中数学作业作了一些尝试:      1 作业内容设计      主要是在传统的习题后面增加了日记式的学生后记.   对于高中数学来讲,解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数学、学会“数学地思维”的关键途径,学生必须通过适度的习题训练来达到学习的要求,因此,一定的习题量是学生日常数学作业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日记式的学生后记,预期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对当天所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继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二是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不断改进教学.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要求后记不限内容,不拘形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原则是必须坚持每天写,即使只有一句话,比如“今天的数学课我都听懂了,感到非常愉悦”.   总的来说,前者是相对单一的学习,后者则是多维的思考;前者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而后者不仅仅是要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促使“元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前者以“学会知识”为目的,后者以“学会学习”为目的;前者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后者为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资料.      2 实施过程      实践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实践时间为三年(高一到高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习题作业已经习以为常,都会认真地完成,但对在习题后面写后记,这种作业形式还是非常陌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规范.   笔者把规范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向学生讲明写后记的意义,并作为作业内容的一部分布置下去,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交作业时由学习小组长监督检查.刚开始学生不知写什么,怎样写,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内容可以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和计算推理程序的理解,说说对某知识点的疑问,表露心中的困惑,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方式的评价,对教师提出建议等,还可以是自己对本节内容学习的体会,抒发自己对数学的感受,反省得失等.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愿望与需求大胆去表达,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刚开始交上来的作业大多数是被动的,应付的,甚至不愿意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写得很好,大多是抒发感受,反省得失,如,“我在周末预习了第二节的内容,现在听课真主动,我尝到了先预习后听课的甜头,我以后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上了高中我很用功,但考试成绩仍不理想,有的看上去不怎么用功的同学分数都比我高,是不是我太笨?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希望得到老师帮助!”……对学生在数学后记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写好 评语 ,必要时要当面辅导.并把一些有意义的后记读给全班学生听,观摩好的作业,表扬与督促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写后记的习惯.   第二阶段,学生后记的内容已经多样化,如,有的学生对自己出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在参考书上找同类习题进行强化.还有的学生在学完一章后,会主动把本章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梳理总结,形式也由刚开始简单地罗列,到后来逐步用图表,箭头,甚至自己总结出来的朗朗上口的口诀等进行概括,如,三角比是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掌握的一章,有许多概念诸如“弧度制”“任意角”“象限角”等学生不易理解,继而在后面解题时感到混乱、无绪、易出错,有时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但在后记中,有学生总结到“弧度本是实数,写在三角比后称弧度,角度不忘写小圈,两者不可同一式”.还有诸如“求值无非定号看锐角,负化正、大化小、化到锐角再解决”“1加余弦是余弦,1减余弦是正弦” 等,学生总结出来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同伴理解和记忆,教师也从中学到很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第三阶段,部分学生已经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逐步养成了做完习题后写后记的习惯,希望自己的后记与老师、同学分享,交流的欲望也愈来愈强,而且后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有的学生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好题,好方法写在后记中与大家分享;有的学生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另辟蹊径的解法等写入后记;还有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后对与此相关的,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或者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以日记或自编数学习题的形式写入后记.内容也明显由原来的“抒发感受型”“知识整理型”这种较简单的思考逐步发展为有“质疑型”“反思型”等这种更加多维的、深层次的思考,如,      3 实施体会      数学教学中,学生做作业与教师批作业是教学测试和评估的手段之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描述:“教学测试和评估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改进测试和评估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而习题+后记的作业形式,在巩固知识之余,还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学的情况与教师教的情况反馈得更全面、真实,于教于学,好处多多.   3.1 学生方面:习题+后记的作业模式使学生避免了过去作业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为教师检查而写作业等应付现象,是学生数学素质的综合训练.   (1)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对数学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   (3)部分学生形成了“回顾-总结-反思”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提高了原认知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解题监控水平.   (5)显现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2 教师方面:习题+后记的作业模式使教师避免了重“教”轻“学”,重 “整体共性”轻“个体差异”,重 “智力因素”的培养,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现象,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开辟了一条了解学生的新渠道,为教师从学生的思维视角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的重要工具,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加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回顾与总结,促使教师对每节课的总体设计、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的把握进行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4)是师生交流的窗口,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4 有待改进的方面      4.1 实践证明,部分学生很喜欢这种作业模式并逐步形成了个人特色,但不可否认仍有一部分学生作业缺乏主动性,存在应付现象,不管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是从数学成绩来看,班内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怎样利用好作业这一师生交流的重要领域,提高该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及兴趣,是笔者仍在探索并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4.2 要让学生持之以恒,保护学生写的欲望,教师在作业批改中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教师默然置之,学生就会交差应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恰当的反馈,学生就会视教师为知己,写真实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勇于承认学生写后记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帮助.但是,读、批作业占教师的时间比较多,每天认真地写好每个同学的评语更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笔者平时适时地灵活采取多种作业批改方式,如:有时全批全评,有时要求学生互批互评,自批自评,然后由教师把关,或者对成绩较差或者作业不认真的同学进行面批面评等.怎样在作业批改方面做得更好,省时又高效是笔者仍在努力并追求的方面.   4.3 值得推荐和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坚持写教学后记,对学生在作业后记中提供的信息(如数学理解能力、思维习惯,对教师教学有帮助的好方法,奇点子等)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综合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焦虑水平、意志水平等,分门别类地制定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档案,并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这样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又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反思总结,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再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3)   2 杨炳武.谈中学生“数学作文”能力的培养[J]. 中学数学研究,2003(3)   3 张丰.任务学习与作业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2(5)   4 李广修,吴绍兵. 直面新的数学课程改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23-09-06 17:27:191

中学数学教学常用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2)谈论法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3)演示法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4)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023-09-06 17:27:442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三十课的第五大题的第三小题怎么做
2023-09-06 17:27:562

中学数学课有堂教学模式哪些?

适应数学新课程理念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这种挑战,从根本上讲就是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变。一、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概述数学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完成某项数学教学任务,实现某种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的相对稳定的“样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学”模式相当普遍,极大的阻碍了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还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不难看出,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单一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数学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必然发展趋势。只有建构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使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才能真正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例如,“讲、听、读、记(记录、记忆)、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我国古代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几个字就高度地概括了教学“策略体系”和“操作的实施程序”。 再例如,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之所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至今仍然较普遍的被采用,短短20个字,就体现了凯洛夫教学思想的精髓,并易于操作。由此可以看出,一旦掌握了某种教学模式,对应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教师一旦掌握了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诚然,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教学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或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既然数学教学模式可以简化的形式表现某种教育、教学理论或教育思想,它的作用或功能可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广优化功能现代数学教学模式通常是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加以概括、规范,使之更为成熟、完善,并上升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独特的个性特点。经过教学模式所建构的教学理论,不仅是精练浓缩的,而且是具有可行性、典型性和有效性。是在整合了多种数学教学理论与数学教改实验以后,并对优秀的数学教师个人教学经验进行积累、加工、升华,使之转化成的一般理论,而不是囿于某一简单的教学方法或个人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是一种相对稳定化、综合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数学教学工作者总结出大量的教学经验,经过逐步的概括、系统的整理可以使它通过教学模式的形成而进一步提升到理论层面。此外,各种现代的数学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学教学理论。对于这样形成的数学教学理论,便于教师直观、迅速地把握和领会其本质,便于推广、优化。不像一般的教学理论,教师难以理解、把握。2、咨询阐释的功能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的简化形态,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或象征性的符号图形,来阐释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成为易于为实际工作者所接受的方案,直接地转化为教学行动。教学模式的咨询阐释功能,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理论的实用价值,便于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实践把握,同时教学模式也成了教学理论的“解说员”和“宣传员”,使其内蕴的教学理论随着教学模式的被选用,而自觉接受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把最先进的数学教学理论直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效地克服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增强其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咨询阐释功能的发挥,数学教师通过对数学模式理论要点的理解和操作要领的把握,并把它直接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增强教师学习研究现代教学理论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能力。3、示范引导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整体、通盘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学模式既是教学改革的产物,同时又直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建立起具有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建立起像试题库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库,一方面,这将使数学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在师范院校数学教育学的教学以及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和研究,可以极大地提高师范生以及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直接为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很快教有所据,尽快地进入教师这一角色,熟悉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必要的保障。功能 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教学模式中学数学"六种类型课"是指概念课,规律课,例题课,习题课,总结课,讲评课六种课;教学"模式"是指在讲这些课的基本规律中所形成的具有较普遍应用意义的模型或样式.基本内容1.概念课 讲好概念,是讲好数学的基础.其主要步骤和要求是:(1)引入(2)定义由学生或教师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应注意合乎下定义的原则,要注意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3)剖析(4)应用(5)小结:系统总结概念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等.2.规律课这里的规律是指:定理,公理,推论,公式,法则.规律是数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所谓学数学,主要就是学规律.讲规律课的主要步骤和基本要求是:(1)发展规律(2)证明规律(3)剖析规律注意: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突出为应用服务.(4)引申规律规律的一般形式(一般不应超教材);特别是规律的特殊形式(那些常用的,需要特殊记忆和掌握的形式).(5)应用规律这是学习规律的目的.注意:针对性,梯度性,灵活性,多变性(如一题多变).(6)小结系统总结规律的有关问题,形成更完善的认识结构和注意事项.3.例题课例题课是揭示概念和应用规律的课,它与一般的练习不同,核心是揭示解题规律.它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例题课要做到:(1)课前准备例题课的课前准备有特殊意义,必须做到:①精选例题例题要有典型性(便于揭示规律),针对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需巩固加深的基础知识,技能,数学方法),这是基本的,还要重视启发性,多解性,要少而精.②合理安排用于揭示应用规律的例题,要用典型性最强,又较容易的例题;巩固,深化应用规律的题,要由易到难,要有梯度性,联系性.(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指明这节例题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以集中学生精力,搞好师生配合.②揭示规律:即通过个性(典例)揭示共性(解这类问题的规律),这是例题课讲得好坏的根本标志.注意: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必须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这类问题有这样的解题规律,防止死记硬背.③巩固练习④小结进一步总结规律的基本点和应用时的注意点,以及这一解题规律和已学过的解题规律的共性与个性,使解题规律形成网络.4.习题课习题课是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应用规律的条件下开设的,以学生为主的练习课.可分为独立型练习和引导型练习.(1)课前准备①精选习题:习题要有针对性,一般性,这是基本的.其次要注意灵活性,新颖性,启发性,综合性,这是上好习题课的基础与关键.②妥当安排:要由易到难,要有系统性,阶段性,梯度要适度.(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使学生知道通过练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自觉地练习,防止盲目做题.②学生练习③巡视指导:这是上好习题课的主要点.要特别注意:④小结5.讲评课这是独立练习或测验后开设的课.目的是分析,解决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关于"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课前准备①出好试题:没有好试题,就没有好的讲评课.试题要有全面性(应包括"三基"的基本内容),典型性,针对性,要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和个别独立性强的题目.②阅好试卷:形式可多样,但必须全面掌握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上的问题.③抓好典型:一是关于"三基"存在问题和最优解法的典型;二是在学习态度,方法上特好或特差的典型.这是上好讲评课的最基本素材.④选好素材:需讲评的内容往往很多,必须注意取舍,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以主带从.(2)课堂实施①略述概况:成绩和主要问题(为典型分析打基础);点名表扬学习态度好,进步快和成绩最好的学生,不点名的提出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学习态度不好学生情况(时间尽量减少).②典型剖析:这是讲评课好坏的根本标志.剖析"三基"存在问题的典型,要注意:对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什么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公理,记忆,理解错误而产生的;要小题大作,斩断错根;对基本技能和解题思维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认识,理解,掌握不够而产生的;要防止就题论题或轻描淡写.对存在问题特别大的,评后还可当类似题要求学生课后再练.③公布答案:形式可多样,但一定要使全体学生知道每个题的正确答案.6.总结课总结课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结构或应用规律串成串,捆成捆,使其系统化,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1)两种类型(2)总结要求.要有科学性,全面性,要突出重点;要突出知识或思维结构(这是根本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3)注意事项.一般采用总结练习结合,但应以总结为核心;既要突出各部分的联系形成好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解决多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次要因具体问题而定.以上是六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应当说明的是:"模式"是给教者一个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的参考纲要,是可详可略的,有些步骤也可不要,有的还可增加.
2023-09-06 17:28:261

国内数学专科杂志有哪些?

到中国期刊网,好多的
2023-09-06 17:28:373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参考文献

黄冈中学的书,启东练习册
2023-09-06 17:28:462

中学数学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中学数学教师必读的十本书如下:1、伊恩·斯图尔特《数学万花筒:五光十色的数学趣题和逸事》推荐语:lan Stewart,英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一直致力干推动数学知识走通俗易懂的道路。他将自已收集的各种理外效学趣题及杂记较里成册,向我们表示了生活中一个个神秘而精彩的小故事--触拒动物游戏、纸牌一角、农民卖大头菜、漂亮猫、欺骗性骰子,还介绍了权威的数学大奖,著名数学家生平等知识性,趣味性内容。通过这些五光十色的小故事,读者不仅可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技巧,而且能够亲自体会成功的数学家是怎样从小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自己的求知欲的。这个趣味横生的“万花筒”,既展现了数学的五彩斑姆,又激励大家像作者一样去探索更宽广的美丽新世界。2、胡·施坦豪斯《数学万花镜》推荐语:以图形,图片和模型等为主,辅以必要的初等的数学说明,生动地讲述了数学各个领域里的事实和问题。一些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通过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实物而具体化,易于被读者接受,从而引起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3、张奠宙《数学的明天》推荐语:纵论数学与数学教育,书中的一些观点高层建瓴,发人深省。系《走向科学的明天》从书之一,数学方面另有:《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集合与面积》《组合数学方兴未艾》《精益求精的最优化》《大千世界的随机现象》。4、M、克来因《古今数学思想》推荐语:被评为“数学思想权威性的历史”,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中的重大数学创造和发展,目的是介绍中心思想和那些在数学历史的主要时期中逐渐冒出来并成为最突出的,对干促进和形成而后的数学活动有影响的主流工作。其所极度关心的还有:对数学本身的看法,不同时期这种看法的改变,以及数学家对于他们自己的成就的理解。5、盛立人《生活中的数学--管理必读》推荐语:书分12 章,有实用价值,有深厚背景,有现代意识。6、徐胜蓝、孟东明《杨振宁传》推荐语:两岸三地已出了五种版本,本书是第五版,我们能从这本不平凡的传记中获得启示和力量。7、 刘云章、赵雄辉《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波利亚著作选讲》推荐语:本书从我国实情出发精选了波利亚的三大名著的内容及有关论文,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便于读者尽快了解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的梗概。8、 杨世明、王雪琴《数学发现的艺术》推荐语:乃国人研究波利亚理论之杰作。9、 胡炳生《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推荐语:作者数学功底深厚,从数学竞赛角度来谈解题方法研究。本书非常值得一读。10、唐盛昌等《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推荐语:本书既有较高的立意,又能切合教学实际,可资参考。
2023-09-06 17:29:051

牟方田人物简介

牟方田牟方田,男,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初中数学教师,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万州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华夏课改联谊会会员。中文名:牟方田,田哥,方田叔叔外文名:Mr.MU别名:田田/田哥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中学数学一级教师信仰:数学主要成就:参编《中考调研》参编《重庆2010中考预测卷》万州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代表作品:《实验班提优训练·(华师大)7年级数学上》上课风格:幽默、认真现任教学校: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曾教优秀班级:国本中学--初2013级8、11班个人履历我喜爱数学,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多年勤奋地耕耘于教坛,敬业精神和教学教研业绩深受学生爱戴,获得社会、学校领导、同行好评。个人成就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把握重难点和关键,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善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形成了“民主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2006年参加“万州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在每学期的考试及中考中,所任班级的数学成绩优异,并长期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有多人获奖。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总结,常常把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提炼总结成文,至今已在《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教师版)》、《中学数学杂志》、《中学生数学》、《中学生数理化》、《数学大世界》等10余种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文章,并长期给《数理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等10余家优秀报刊撰写学习辅导类文章和测试题,至今已发表千余篇,独立编写《金四导·新课标·教材全程解读·华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实验班提优训练·(华师大)7年级数学上》、《中学教材同步课堂必备·数学·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中学教材同步课堂必备·数学·八年级上·华东师大版》、《中学教材同步课堂必备·数学·九年级上·华东师大版》等多本教学辅导书,参编《中考调研》、《重庆2008中考预测卷》、《重庆2009中考预测卷》、《重庆2010中考预测卷》、《2010年重庆中考试题研究》等多本教学辅导书。教学风格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多年来,所负责的班级纪律好,风气正,深受学校好评,上课幽默。教学经典语录皮克公式的证明2006年牟方田老师参加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编写,著作了《皮克公式的证明》。
2023-09-06 17:29:351

有那些比较好的初中生,高中生看的数学杂志

中学生数学
2023-09-06 17:29:482

中学数学教学主要有哪些模式

1.概念课 讲好概念,是讲好数学的基础.其主要步骤和要求是:(1)引入(2)定义由学生或教师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应注意合乎下定义的原则,要注意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3)剖析(4)应用(5)小结:系统总结概念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等.2.规律课这里的规律是指:定理,公理,推论,公式,法则.规律是数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所谓学数学,主要就是学规律.讲规律课的主要步骤和基本要求是:(1)发展规律(2)证明规律(3)剖析规律注意: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突出为应用服务.(4)引申规律规律的一般形式(一般不应超教材);特别是规律的特殊形式(那些常用的,需要特殊记忆和掌握的形式).(5)应用规律这是学习规律的目的.注意:针对性,梯度性,灵活性,多变性(如一题多变).(6)小结系统总结规律的有关问题,形成更完善的认识结构和注意事项.3.例题课例题课是揭示概念和应用规律的课,它与一般的练习不同,核心是揭示解题规律.它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例题课要做到:(1)课前准备例题课的课前准备有特殊意义,必须做到:①精选例题例题要有典型性(便于揭示规律),针对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需巩固加深的基础知识,技能,数学方法),这是基本的,还要重视启发性,多解性,要少而精.②合理安排用于揭示应用规律的例题,要用典型性最强,又较容易的例题;巩固,深化应用规律的题,要由易到难,要有梯度性,联系性.(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指明这节例题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以集中学生精力,搞好师生配合.②揭示规律:即通过个性(典例)揭示共性(解这类问题的规律),这是例题课讲得好坏的根本标志.注意: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必须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这类问题有这样的解题规律,防止死记硬背.③巩固练习④小结进一步总结规律的基本点和应用时的注意点,以及这一解题规律和已学过的解题规律的共性与个性,使解题规律形成网络.4.习题课习题课是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应用规律的条件下开设的,以学生为主的练习课.可分为独立型练习和引导型练习.(1)课前准备①精选习题:习题要有针对性,一般性,这是基本的.其次要注意灵活性,新颖性,启发性,综合性,这是上好习题课的基础与关键.②妥当安排:要由易到难,要有系统性,阶段性,梯度要适度.(2)课堂实施(基本步骤)①说明目的:使学生知道通过练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自觉地练习,防止盲目做题.②学生练习③巡视指导:这是上好习题课的主要点.要特别注意:④小结5.讲评课这是独立练习或测验后开设的课.目的是分析,解决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关于"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课前准备①出好试题:没有好试题,就没有好的讲评课.试题要有全面性(应包括"三基"的基本内容),典型性,针对性,要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灵活性和个别独立性强的题目.②阅好试卷:形式可多样,但必须全面掌握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来的"三基"和学习方法,态度上的问题.③抓好典型:一是关于"三基"存在问题和最优解法的典型;二是在学习态度,方法上特好或特差的典型.这是上好讲评课的最基本素材.④选好素材:需讲评的内容往往很多,必须注意取舍,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以主带从.(2)课堂实施①略述概况:成绩和主要问题(为典型分析打基础);点名表扬学习态度好,进步快和成绩最好的学生,不点名的提出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学习态度不好学生情况(时间尽量减少).②典型剖析:这是讲评课好坏的根本标志.剖析"三基"存在问题的典型,要注意:对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什么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公理,记忆,理解错误而产生的;要小题大作,斩断错根;对基本技能和解题思维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要使全体学生明白,是由于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认识,理解,掌握不够而产生的;要防止就题论题或轻描淡写.对存在问题特别大的,评后还可当类似题要求学生课后再练.③公布答案:形式可多样,但一定要使全体学生知道每个题的正确答案.6.总结课总结课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结构或应用规律串成串,捆成捆,使其系统化,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1)两种类型(2)总结要求.要有科学性,全面性,要突出重点;要突出知识或思维结构(这是根本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3)注意事项.一般采用总结练习结合,但应以总结为核心;既要突出各部分的联系形成好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解决多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次要因具体问题而定.以上是六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应当说明的是:"模式"是给教者一个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的参考纲要,是可详可略的,有些步骤也可不要,有的还可增加.
2023-09-06 17:29:591

中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1、初中 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方法和习惯等,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有效。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1.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属点,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教学应通过分析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来确定教学目标。例如,笔者曾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这一章节时,先进行这样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生活中数的应用理解不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教学目标不但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而且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体验等。2.基于学情分析,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在学习《椭圆》一节时,首先我让一位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在黑板上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自主画椭圆,其余学生观察椭圆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曲线与方程》部分内容,这就为得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做了铺垫。就学情而言,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直观性强,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眼球,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为本课数学的高效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基于学情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需要”和“学习准备”都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内容,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都要分析本班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特殊群体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譬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节中所涉及的定理、性质较多,且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学时笔者鼓励较为积极的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退居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就促使上台讲解的同学必须先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台下听讲的同学对这一新颖的方式感到新奇,促使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参与的热情高涨。这一变化不仅激发了讲课学生的积极性,也给听课的学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锻炼语言表述能力也大有裨益。2、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设计问题 “好奇”是兴趣的基础,如果把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设计成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问题,然后呈现给学生,这样他们会很容易由好奇心引起需要,引起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记忆。 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习整式加减这部分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x-y=2,求3y-3x+2(x-y)的值。对于这样的题,学生会觉得很难,没有思路。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再次遇到还是不会。我们通常是说明y-x与x-y是互为相反数的,学生不感兴趣就记不住。如果我们把x-y看成是一家人,他们家的门牌号是2,那么y-x这家人的门牌号正好相反,说明这两家人是有联系的,他们是亲属关系,互为相反数。这样讲学生会认为很有意思,并记忆深刻。 设计实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设计的内容再精彩,学生不听、不学,也没有兴趣,也会事倍功半。上课前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是小实验,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关注数学的习惯,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期待,在每节课上课前就已经期待老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数学。 所以,我尝试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我曾在学习等式性质这节课时,首先拿出了天枰,然后拿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棒棒糖放在天枰上,使天枰平衡,学生马上就能说出两边相等。我又拿出了两块完全一样的巧克力,同时放在天枰上,天枰依然平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探究出等式的性质,并且哪一组最先探究出结果,哪一组就能获得这些奖励。这样做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数学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可用“猜”的办法。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上课时,随意叫学生说出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以后,教师猜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教师每次都能猜对,学生惊奇之余,急切地想探寻其中的奥秘,于是就会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乘法竖式计算”时,教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乘法竖式与以前学的加法竖式写法基本相同,只是把原来的加号变为乘号。”教师继续问:“现在谁能帮助老师把这个竖式写出来?”这样一个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解决了,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学生却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 从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概率”这一节时,这个概念的描述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改进:模仿一个商场的活动设置了个转盘,让学生体验中奖的可能性,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最后,笔者还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奖品,让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设计一个游戏方案,使自己尽可能地获得这份奖品,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怎么设置方案自己机会才大呢?游戏与数学概念无形中连在了一起,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诱发求知欲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规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笔者决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4、数学思维培养把握教材是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上课,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教材。把握教材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系统地分析教材。首先在理解《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实验教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使用的广阔空间。如,有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大家灵活使用。但实验教材处于实验阶段,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教程中,要依据《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下面提供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建议:1、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2、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3、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2023-09-06 17:30:10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期刊简介

杂志社成立于2008年6月,其前身是陕西师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由编辑部升格为杂志社,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加快由经营杂志向经营学科资源转变的一个重大举措。陕西师大教育出版集团开路探险的先遣队而率先创建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尽管运营还不到一年,但却已初显规模。其杂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已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网站即将上线,其多元经营正在积极探索和稳步开展。一个“刊、书、网、盘互动,研发、产品、服务一体”的新的经营模式正在形成。  全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自1972年创刊以来,发行范围涉及国内外,而且可以在全国各地邮局订购,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2-2171,国外代号:M4267,邮发代号:52-30。 设有:本刊专稿、特别策划、数学时空、解题中心、考试在线、教研导标、数苑广角等栏目。
2023-09-06 17:30:3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不是分上旬和下旬啊,有区别吗?

恩,这本刊物确实是分上下旬,上旬刊和下旬刊都是国家级刊物,就是上旬刊审稿严,发表价格高,下旬刊审稿松一些,比较好发表。好多学校都是定的上旬刊参考,所以有的人在下旬刊上发表了稿件后会发现可能会和学校订的刊物不同,但是晋职称是一样有用的。
2023-09-06 17:30:472

我想问一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核心期刊吗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现在是教育部主管,陕西师大主办的国家级核心期刊。陕西师范主办《理教参考》、《物教》、《数教参考》、《物理教参考》、《语文教参考》、《政治教参考》首都师范主办《语文教》北京师范主办《外语教--篇》华东师范主办《英语教与研究》等九种期刊《文核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核期刊其属于核期刊。更多关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是核心期刊吗,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44341161577775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9-06 17:31:001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学科教学的目的,必须服从于国家办教育的总方针,即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培养人才的总任务、总目标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上述的总目标充分展现出党和国家对培养一代新人在政治思想、文化科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为实现总目标而开设的中学教学科目都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情操教育这些方面的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例外。普通中学的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的性质,是帮助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生活准备的教育。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以及为四化建设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初中阶段,按照党的义务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即国民素质教育。普通高中仍然是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之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不是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门定向教育。普通高中是为高校输送新生打基础,为当地经济发展打基础,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身心素质。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立志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学好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使学生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还要使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初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职业技术技能。”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学数学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技巧和思想品德教育及美育,那种把目的提高到 “培养数学家”或 “传授知识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能力要求越高越好”的做法是不符合基础教育性质的。
2023-09-06 17:31:103

在哪订数学期刊,要讲竞赛的....麻烦给个网址?

等行家解答,,,不清楚
2023-09-06 17:31:316

中学生数理化的目录参考

课程篇  (1)木牛流马再世——机械马的建模及制作 王嘉义 孙楷 张羽辉  (2)浅谈摩擦力做功问题 张鹏飞  (3)也谈数轴标根法解不等式 石钦先  (4)例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陈贵莎  (5)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丁爱方  (6)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刘霞  (7)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概念的教学 王秋云  (8)高中数学课中的概率统计 周媛  (9)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探微 王城  (10)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驱动法教学初探——基于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课题研究下的教学案例设计 冉启飞  (11)浅议高中“映射”学习 范丽娜  (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案例分析 殷红霞  (13)巧改化学演示实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秦波  (14)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谈 程伟  (15)一道数学题的多思路解法 牛亚竹  (16)利用数学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冯雷  (17)求解浮力问题的四种方法 朱志敏  (18)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 张杰  (19)“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俞新军  (20)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谭益梅  (21)三点共线的向量表示形式的妙用 陈广祥  方法篇  (22)浅析多媒体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杨光  (2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设计 徐余生  (24)数列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张进  (25)圆锥曲线中OA⊥OB的一个共性探究 余学锋  (26)酚酞褪色的探究学习 王伟  (27)众里寻“他”千百度——圆锥曲线切线性质的探究 史建新  (28)浅谈“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钱亚芳  (29)浅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孙艳梅  (30)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朱丽  (31)例谈“类比”思想的应用 王曙东  (32)三角函数值域和最值的解题策略 李会  (33)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一些应用 徐家银  (34)解决变力做功问题的常用方法 王景峰  (35)一类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赖丽春 黄绍书  (35)增加“条件” 张金龙  (36)化学课堂上的应变技巧 余昌龙  考试篇  (37)从一道错题谈起 王飞  (38)中考物理复习课的几个注意点 朱小平  (39)“NO3-和H+”不容忽视的一对离子组合 闫婷  (39)盐类水解知识试题的盲区引路 单继峰  (40)浅析主题性教育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陈艳红  (41)一道调研试题的证法 朱东升  (42)从一道高考题谈应用题型的教学策略 罗小斌  (4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焦睿智  (4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周伟  (45)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张金军  (46)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张伏文  (47)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物理课程改革 肖炜鹏  (48)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数学后进生及其转化策略 王祥盛  (49)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 沙月红  (50)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李晓武  (5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初探 李保红  (52)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 耿家帮  (53)向量交汇问题考点精析 郑先达  (54)浅谈中考数学复习教学 袁秀琳  (55)从测验谈高中数学考试评价的科学设计 韩小艳  (56)浅谈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 顾唱  (56)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应该传授的基本数学思想 吕春梅  (57)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张春峰  教育篇  (58)浅谈职业高中物理教学 孙一鸣  (59)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时兴  (60)创设情境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钱永春  (61)浅析与卫星相关的几组概念 彭焕灵  (62)有效互动,让化学课堂更高效 陆兆芳 王宏玉  (63)漫谈如何实施物理新课标的实践思考 李桂红  (64)从一节数学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起 许祖强  (65)伸长教学触角 保证持续发展——初中化学教学向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的体会 徐敏  (66)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徐波  (67)激发兴趣搞好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宋德华  (68)对高中数列求和问题的思考 蔡汉书  (69)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李朝锋  (70)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王冰  (71)初中化学教学浅探 刘立松  (72)让有效的小组合作扎扎实实走进课堂 陈小亚  (73)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李清华  (74)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王学刚  (75)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鲁静  (76)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严晓玲  (77)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马丽萍  (78)我的课堂我作主——如何上好九年级物理复习课 闫相申  (79)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薛照华  (80)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谢正兵  (81)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孙长利  (82)记好数学笔记 提高学习效率 尚学鹏  (83)进行体验式学习,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任万里
2023-09-06 17:31:501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尺规作图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几何推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把复杂的几何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学生进行几何推理的学习。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尺规作图,引导学生运用“先直观,再推理”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8217552.htm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推理能力;尺规作图一、研究背景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恰当地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特别是抽象的数学内容;同时,借助几何直观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数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和几何直观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尺规作图”一直是培养学生数学几何推理和几何直观能力的阵地之一。在初中数学教材中,与“尺规作图”相关的内容主要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6)利用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7)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8)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几何直观和几何推理常常难以调和。前者注重直观形象,后者注重严密逻辑。在许多教师眼中,“尺规作图”常常被视为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的载体,而忽视作图中的几何推理部分。本文采用引导学生先通过尺规作图,直观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再通过几何推理证明规律,最后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规律的方式,对尺规作图在初中数学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培养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二、问题提出问题:如图1,平面上存在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m,n,i,点A为平面上的直线i上确定的一点。以A为顶点,利尺规作图画出等边△ABC,使得顶点B在直线m上,顶点C在直线n上。在此题中,点A的位置已经确定。为了构造等边三角形,随着点B在直线m上运动,点C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直接确定点A,点B,点C分别在三条平行线上的具体位置会有很大的难度。那么,当点B在直线m上运动时,点C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为了更好地研究点C的运动情况,笔者将原有问题进行了改变。三、问题转化问题:如图2,平面上存在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i,m,点A为直线i上一点。点B在直线m上运动。以A、B为顶点,利用尺规作图画出等边△ABC。探究点C的运动规律。在改变后的问题中,可以先在直线m上确定点B的位置,再通过作图去确定点C的位置。因此,需要在直线m上至少选取三个点B1,B2,B3(图3),各自完成等边三角形的作图,再根据点C1,C2,C3的位置(图4),通过几何直观去判断点C的运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当笔者完成作图后,学生得到的初步判断是:根据几何直观,点C1,C2,C3的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在通过推理对猜想进行证明,可以先将图4中的等边三角形△AB2C2忽略,将问题转化为两个等边三角形公共顶点的旋转问题,如图5。图5中,在连接C1C3后,易证明△AB1B3≌△AC1C3与∠AB3B1=∠AC3C1,进而可以证明直线C1C3与直线m的夹角是60°。同理,若忽略等边三角形AB3C3的存在(图6),也可以证明直线C1C2与直线m的夹角是60°。因此,直线C1C3、直线C1C2与直线m的夹角都是60°,所以点C1,C2,C3共线。这个结论说明,当点B在直线m上运动时,点C的运动轨迹即为图5、6中的直线C1C3。四、深层探究y道每次分析问题时都要画出两个等边三角形后才能确定点C的运动轨迹?能不能在确定点A的位置后,直接作出点C所在的直线?笔者带领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在图7中,设直线C1C3与直线m的交于点M,与直线i交于点N。作AD⊥直线m,AE⊥直线C1C3。在证明△AB1B3≌△AC1C3后,可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且底边B1B3=C1C3,因此垂线段AD=AE。在图7中连接线段AM,根据角平分线逆定理,AM平分∠B1MC3;因此∠B1MC3=60°。再根据直线m∥i,可证明△AMN为等边三角形。因此,在确定了点A的位置后,只要以点A为顶点,在平行直线m与直线i间构造等边△AMN即可。为了构造该等边三角形,需要先构造∠MAN=60°。作图过程如图8所示。图8中新出现的直线即为点C的运动轨迹。最后,笔者带领学生重新审视最开始问题,根据上面的研究,可以根据点A与直线m的位置,直接作出点C的轨迹直线,如图9。再结合原题,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点C既会出现在直线n上,又会出现在轨迹直线上。因此,点C位于轨迹直线与直线n的交点上。在确定了点C的位置后,线段AC即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之后再利用圆规,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其与直线m的交点即为点B的位置。顺次连接线段,即得到符合题目要求的等边△ABC,如图10。五、研究反思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于几何直观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习惯于关注推理的方法和结论,而对学生推理的思考过程有所忽视。对于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而言,往往是从对事物的初始认识开始的。尤其对初中生而言,正在经历从“算术”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受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在几何推理的学习上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师的几何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让学生通过“眼见为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图象语言,符号语言,数学语言”三结合的方式去学习几何,尤其是进行几何推理的学习。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图,先对结论进行直观判断,再对结论进行严格证明。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用这种“先直观,后推理”的方式,我们可以解决很多类似的尺规作图问题。例如,在平面内任意三条直线上各取一个点,利用尺规作图使得这三个点为等边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或者在平面内的三个圆上各取一个点,尺规作图使得这三个点为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希望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和笔者一起研究。参考文献:[1]秦德生,孔凡哲.关于几何直观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2]刘晓玫.对“几何直观”及其培养的认识与分析[J].中国数学教育,2012.
2023-09-06 17:32:061

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1、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2、作为函数的含参积分的分析性质研究 3、周期函数初等复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5、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6、“高等代数”中的思想 方法 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8、任N个自然数的N级排列的逆序数 9、“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质的推广 10、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对角化”方法 11、数域概念的等价说法及其应用 12、中职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13、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14、论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与基本方法 15、论电脑、人脑与数学 16、论数学中的收敛与发散 17、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18、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19、论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教学 20、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1、数学教与学的心理探究 22、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 23、论数学家与数学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复数在中学数学中应用 26、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28、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29、复变函数的洛必达法则 30、复函数与实函数的级数理论综述 31、微积分学与哲学 32、实数完备性理论综述 33、微积分学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3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推广 35、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36、教师对学生互动性学习的影响 37、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8、数学解题中的 逆向思维 的应用 39、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40、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41、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42、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4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44、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6、运用化归思想,探索解题途径 47、谈谈构造法解题 4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9、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等价与非等价转化 50、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 5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5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53、数学 教育 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54、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55、“联想”在数学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习题变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7、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研究 58、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59、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61、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62、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63、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64、数学开放题拟以及教学 65、数学课堂 文化 建设研究 66、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分析 67、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的尝试教学研究 68、数学课堂教学安全采集与研究 69、中职数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话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与初等数学 71、由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向量代数在中学中的应用 72、浅谈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73、初等函数的极值 74、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75、数学竟赛中的不等式问题 76、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种解的定义,关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9、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8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 智力开发 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 故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51、浅谈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5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54、新课改下小学复式教学有感 55、让“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 56、小学几何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4、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 5、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开发实施研究 6、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 9、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11、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 13、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 1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15、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研究 16、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17、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 18、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 20、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25、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 26、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27、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2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2、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 3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5、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利用研究 36、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37、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8、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 41、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2、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43、老师,这个答案为什么错了?--由一堂没有准备的探究课引发的思考 4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构建 45、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之探究 46、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47、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48、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 50、从一道中考题的剖析谈梯形中面积的求解方法 5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52、从《确定位置》的教学谈体验教学 53、谈主体性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54、对数学例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55、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56、举反例的两点技巧 57、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58、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59、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60、新课程初中数学直觉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2021优秀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5篇 ★ 2021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 2021交通运输方向的论文题目及选题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2)
2023-09-06 17:32:291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5篇

由于工作竞争激烈,为了满足社会的生产力,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工作的步伐就加快了,为了使步伐的加快不影响正常的秩序,这时就得提出一种计划。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 教育 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 学习 方法 ,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 记忆方法 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 逻辑思维 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 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 文化 。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3)、(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经了解七(3)班有57人,七(6)班有53人。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 抽象思维 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 总结 ,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德育并重,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发展学生的素质。 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3 一、班情分析 通过查阅新生录取成绩册,对比小学平时成绩与小学 毕业 成绩,以及对部分新生的调查摸底,发现本班新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不乏高分,但普遍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的人数达到半数以上,甚至多名学生数学成绩是十几分。从小学毕业试卷分析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简单计算,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将其转化为 理性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后巩固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探索、学会总结规律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有理数和整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通过对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并用有理数、代数式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点、线、角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三视图、展开图,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培养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相互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分类和比较大小;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并利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化简和计算;理解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解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通过日常生活事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进而导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并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式的理解和对数的认识。本章重点内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及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将其熟练的应用于整式的计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既是本学期重点内容之一,也为今后学习 其它 方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从生活图形、图案入手,通过对点、线、角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本章的重点一方面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性质,并进行线段和差、角的和差的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另一方面是着重培养学生看图和识图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x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自己所带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很了解,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和除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及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上的“尺”等。本册实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 经验 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 教学方法 等特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初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今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会用方快图表示统计的.结果,会看看图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4)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实际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丛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据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合作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口诀、观察和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位置方向,增强数学的好奇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简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更、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2、优生方面:在教学中设计富有 儿童 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3、差生培养: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的丰富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注意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交流让他们产生兴趣,自觉参入到学习中来,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欢乐。 数学教师学科教学计划5篇相关 文章 : ★ 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五篇 ★ 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5篇 ★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5篇 ★ 学校数学老师教学计划5篇 ★ 数学教师学年教学计划五篇 ★ 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5篇 ★ 学校数学老师教学计划参考5篇 ★ 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范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5篇大全 ★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参考五篇
2023-09-06 17:32:401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中学生心理发育不太全面,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而中学数学内容多较为抽象,学习任务繁重,要大面积提高中学生教学质量,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大胆尝试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供参考。   一、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而是要学生真正地弄懂数学。   1.讲究课堂艺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开辩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笑声。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典故、成语、俗语、顺口溜等,寓教于乐。   2.评价中增添乐趣。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时,如果数学教师能在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比如说,“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期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二、注重应用和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之所以不愿学习数学,除了数学的枯燥外,更多是受“学习数学无用”这一错误认识的影响。中学生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出抽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 教学设计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生活中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无疑是弥补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不足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常规各环节落实到位   1.课堂教学效益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劣,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教学观念必须革新。革新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使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掌握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相结合。(2)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题型化。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通过反映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式题型演练,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学生对概念理解透彻,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2.作业精选精练,狠抓落实到位。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学生的特点来看,并非作业越多,效果越好。实际上,由于作业过多,学生负荷过大,就会抄袭,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抄袭成风。长此以往,作业做得再多,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把师生都拖得疲惫不堪,结果事与愿违。所以作业数量一定要控制好,这就必须精选习题。习题的选编一定要做到点覆盖多,题型力求全面,重点要求突出,具有典型性和适当的难度。课堂练习、课外作业、阶段练习和单元练习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落实“双基”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   3.题组训练,必须强化技能。对于一些突出性的重要技能,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题组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是卓有成效的。一节课安排3~4组,每组2~3题,题目由简单到复杂,难易适当。题组训练的形式是每一组由2~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根据情况可作必要的提示,打开学生的思路。然后对照演板讲解订正,面向大众。订正要有针对性的指明错误的原因,讲解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难度大的题目,也可先讲后做,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4.及时进行单元检验,及时查漏补缺。单元检验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心理特点,新知接受等特点来制定,不能随便找一套现成的试卷一考了之,这样最多起到一次综合练习的作用,收效甚微。单元检验要在全面整理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培养点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的试卷和习题,精选题目,精心编排。每次检测都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精心批改后要进行全面的试卷质量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找出有问题的学生,并做好记录,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普遍问题纠正后,再次安排练习,及时进行强化训练。个别问题需要布置针对性的个别作业,因材施教,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确保章章清,以求人人提高。   总之,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鲜活的个体,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是祖国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又意义重大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永和初中)
2023-09-06 17:32:511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

不同学龄段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对于小学生,一般采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而言,随着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就可采用一些相对抽象的教学方法,但二者的相同点则是,一定让你的课堂设计生动有趣、知识讲解幽默风趣,至于教学方法吗,俺比较喜欢的是探究式及角色转换法,仅供朋友参考。或——————讨论法吧。还一种先出示习题,学生先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发现一些问题,然后教师组织解决。这一种叫尝试法。目前本人用得比较多的是情境教学法,也有一种叫这个名字的导入方法,但我说的这个是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学在生活实际中构建二次函数模型的时候,先出示用定长的篱笆围鸡圈的问题,怎样才能围一个面积最大的鸡圈,这就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还有什么海岛、货船的问题都是用这种方法教学。还有的你可以参照一些书籍,只是到底用什么方法才好?我想既合适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合适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就是最好的。只可选其中一个的时候合适前都就OK了。呵呵……几点看法只当是自己的体会罢了
2023-09-06 17:33:141

高中数学哪个网课老师好?

高中网课数学老师评价:1、首推赵礼显,他是网课圈最好的老师,综合实力最强,大招技巧只教有用的,比起炫技他更擅长基本方法简单化,他的三角函数简单直接,数列,函数题型总结的方法让我少绕了好多弯路。其次是人品,他的人品更是没的说,网课圈不乏一些不管教的好不好,傲气凌人的。老师们都会吹嘘,报课时的目标分数让你觉得梦想触手可及,但是每一次考试都会给你当头一棒。数学我只推赵礼显。2、数学我听了周帅和蔡德锦老师的课,周帅老师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特别全面,各个题型都有涉及,而蔡德锦老师是通过带你做题来深刻的理解这个知识点,适合拔高的同学。3、丁益祥: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在《现代高等教育》、《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等全国30余家报刊上发表论文或文章180余篇,主编或参编《中学数学大全》、《高中数学补充教材》、《中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等书籍50余部。所辅导过的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先后有7人获奖,另有4人曾在北京市中学生数学应用知识夏令营竞赛中获奖。
2023-09-06 17:33:211

当代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背景和形势是怎么样的

误人子弟啊!!
2023-09-06 17:33:395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学习要预习。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出示几个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证明方法是什么?你的证明方法有几种?然后教新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对于在预习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给予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预习的习惯。2.学时要讨论。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几何题的证明”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教学中若是碰到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培养大家和作学习的积极性。3.学生要总结。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新授课结束后就得要小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总结。课课小结、时时小结,然后到了章节小结,最后还得做阶段性小结。学生通过经常的小结,可以增强记忆的效果,使认知结构更清晰,学生的知识不易遗忘。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比如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再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让大家先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举个例子如何解:2x+3=5,学生通过动手解答,加强对解法的印象,然后提出如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如2x+3>5,有了解方法的经验,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来解这个不等式了。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解不等式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同时老师随时启发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大家在对比总结中学会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学生也记不清效果好些。2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充分把握七年级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关键,基础扎不扎实这对以后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拿到数学课本后,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一股想学好数学的愿望是十分迫切的。这时候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产生深厚的兴趣。如第一章绝对值那节,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当中来学习,可以请两位同学来配合老师表演,在同一条直线上,教师当原点,同学甲在教师左边,同学乙在教师的右边。甲乙同时离开教师2步,则甲乙两人到教师的距离都是2,即|±2|=2。若离开教师3步呢?4步呢???用比较直观而又通俗易懂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掌握第一章当中绝对值这个难点。然后组织学生谈谈对学习数学的一些看法,以及谈谈各自在这一段时间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在变化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够灵活就能充分地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应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尽量让大家能够做到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也不必要害怕。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油菜种植的计算,这道例题学生看在眼里会觉得很乱、很杂,数据又多,无以入手。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首先要求学生身临其境,把全班分成7组,第1组的同学就当有一亩地的农场主,第2组的当有2亩地的农场主,以此类摔倒,这样每一组的同学都作为农场主,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真的计算一年的产量。当大家作为小农场主时,当然对于那些计算产量或收入就会算得比较清楚,这时候再引入例题,学生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就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充分的激发。3如何提高中学学生的数学兴趣寓学于做——提高起始教学的感染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要在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而新教材的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就提供了大量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师要借此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培养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认真观察、探究,提出大胆猜想,在经历真正“做数学”与“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从“做”中“学”数学的兴趣.如:用平面去切截一个正方体,怎样截可使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可让学生通过亲自捏橡皮泥、切截等活动,获得切截几何体的知识和方法,感受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的无穷乐趣.又如铺设地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问题都使数学基础知识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给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完成一个又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伊始,要唤起学生的参与学习和竞争意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建立自己的理解,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而新教材就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精心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的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明白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经常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这也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学习,数学技能和思维方法得到锻炼,自信心也不断发展.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创造的欲望及自我主动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而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平时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同时享受数学带来的惊喜、神奇、美妙4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方程教学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注重精讲多练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新课标的理念十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要求老师首先合理分组,尽量考虑各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等因素,保证各小组更好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起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比如进行探索学习:用天平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索得出:如果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看到天平依然平衡;如果我们将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也会看到天平依然平衡,由实验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2x+1=5→2x=5-1;3x=3+2x→3x-2x=3;2x=4→x=4÷2;x÷33=2→x=2×33。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对于方程求解和方程的解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同时,运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既减轻学生负担,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可以很快掌握知识要点并且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比如: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如果3x=-x+4,那么3x+()=4;如果x-1=x,那么()(x-1)=x。讲解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学生回答,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等价变形过程,而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接下来继续出示例题解下列方程:x+5=2;-2x=4。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说清楚每一步的依据,交流解题方法.教师提供正确的解题格式.强调检验方法及检验的必要性。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的知识,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23-09-06 17:33:571

高中数学课本【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回归课本】

  【摘 要】数学教材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的关键。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回归课本,讲好、用好、学好课本,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回归课本;课本阅读;例题剖析;归纳   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要能始终抓住课本,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不让学生做难题偏题,尽量让学生多做基础题,毕竟高考数学命题要求是夯实基础知识,这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面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课本,回归课本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   高中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老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写满一黑板,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是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合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公式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他词语行吗,省略或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题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起点,由例题展开来学生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例题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横向剖析   即剖析例题的多解性,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纵向剖析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例题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等等,甚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讲解得精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变题”剖析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 “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像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防止脱离中心,主次不分;(2)要变化有度,即注意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防止枯蔓过多,画蛇添足;(3)要因材而异,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防止任意拔高,乱加扩充。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比以往教材都更有可读性,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从课本叙述中通晓知识的来龙去脉,从例题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从习题中学会解题技巧。如课本中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如果平时只记忆公式结论,而缺乏对课本公式来源过程的阅读理解,就不懂得用“倒序相加法”来解决一些数列求和问题。因此,注重对教材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把握课本对知识体系的演绎、思想方法的展开,就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三、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讲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与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好记、易懂为原则。   例如,在函数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结合课本充分地理解概括到: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他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像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函数的图像在横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正整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等等。   总之,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才是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8   [2]鲁鹤鸣.《高中数学怎样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0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南校区)
2023-09-06 17:34:211

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

谈谈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中学教科书(数学)》,其功能在于力图体现数学课程的功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它指出实验中学教科书的使用者,只有弄清中学教科书与《数学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中学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判断中学教科书的结构和价值,才能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实验中学教科书的各种新设计实施数学教学。因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首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使数学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综观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基于目前大班额的班级教学的组织体系下,“双主模式”是最符合实际的。因此,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次,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师来说教发现比教死记更困难,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适当的教学条件下象数学家那样自己支发现真理比死记那些不理解其来源、意义和联系的命题和证明的现成体系更容易些。而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教材方式只适合于作参考资料,而不适合作为教师的教材,更不适合作为学生的学材。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让学生从探索和发现中获得数学知识。第三,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选择什么算法解决,然后再算出具体结果。有些问题的解决是唯一的,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多种方法,为学生提适当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发现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创造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第四,数学实验教科书充分注意了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学习方式的新探索,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2023-09-06 17:34:311

网课数学最厉害的老师

高中网课数学老师评价:1、首推赵礼显,他是网课圈最好的老师,综合实力最强,大招技巧只教有用的,比起炫技他更擅长基本方法简单化,他的三角函数简单直接,数列,函数题型总结的方法让我少绕了好多弯路。其次是人品,他的人品更是没的说,网课圈不乏一些不管教的好不好,傲气凌人的。老师们都会吹嘘,报课时的目标分数让你觉得梦想触手可及,但是每一次考试都会给你当头一棒。数学我只推赵礼显。2、数学我听了周帅和蔡德锦老师的课,周帅老师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特别全面,各个题型都有涉及,而蔡德锦老师是通过带你做题来深刻的理解这个知识点,适合拔高的同学。3、丁益祥: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在《现代高等教育》、《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等全国30余家报刊上发表论文或文章180余篇,主编或参编《中学数学大全》、《高中数学补充教材》、《中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等书籍50余部。所辅导过的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先后有7人获奖,另有4人曾在北京市中学生数学应用知识夏令营竞赛中获奖。
2023-09-06 17:34:411

南雅最厉害的数学老师

南雅最厉害的数学老师是长沙市南雅中学数学高中教研组长陈建明。陈建明简介:陈建明,男,45岁,199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高中数学奥赛优秀教练,湖南省数学学会会员,首批授证的长沙市骨干班主任,长沙市骨干教师,长沙市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南雅中学首届“十大魅力教师”和首届“十佳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长沙市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学校“九芝”优秀班主任、“杨谭”优秀教研组长和优秀教师。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并参与多个课题,其中《中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获省级优秀课题奖。多年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其中所教学生刘一民同学在2010年高考中以148分获全省理科数学第一名。南雅中学高中数学教研组简介:南雅中学高中数学教研组是长沙市优秀教研组,共由20位教师组成,其中特级教师1位,高级教师10位,一级教师9位,省、市级骨干教师5位数学组有多名老师在省市和学校各项比赛和教师节表彰中获奖,数学教研组也连续多次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和长沙市优秀教研组。数学竞赛方面,在的高中各种数学竞赛中该校都取得相当优异的成绩从2008年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中每年都有两人省一等奖,近十人分获二、三等奖获一、二、三等奖的人数一直是长沙市同类学校第一。全组老师一直积极撰写各类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有多篇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或在各类教育教学核心刊物发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方面都积极进行探索,取得显具效果。
2023-09-06 17:34:562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

数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数学科学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其历史进程,揭示其一般规律,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作为教育者,如果把数学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那么它的损失将是最大的.长期以来,数学史在中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材本身反映的比较少,供教师参考的关于渗透数学史教育的文献比较少,大多数数学老师把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这就大大忽视了数学史对中学数学的促进作用,如果不把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那么数学的教育价值就难以体现,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数学史对数学教学的重大意义.1.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1.1 巧妙运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老师施教, 学生学习都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途径来完成的. 引用数学史中与教学内容配合的数学家的故事, 使课堂教学一开始便可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数学问题, 是创造最佳教学“情境”、迅速揭开课堂教学序幕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的数学内容几乎每一部分都有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比如负数的、无理数以及复数的产生背后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事实证明,课堂授课时那些知识丰富、谆谆善诱的老师远较那些授课时简单乏味、就事论事的教师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在教授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时,能够指出它们的来源、典故及历史演变过程,将会使学生兴趣昂然.比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如果仅仅给出推导证明,学生也能够掌握.但是,如果教师给出中国古代的证明思路,或者提及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的经过,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在教师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能不失时机地、适当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关的典故、背景或名人趣事,学生一方面开阔了视野,知道了数学知识的取得是如此曲折动人,就会对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知识面会得到不同层次扩展.如果他知道,从古至今,“勾股定理”的证法已经超过300多种,甚至还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醉心于这个定理的证明,学生们一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努力从各方面去思考证明思路.1.2运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中学数学教学任务一.结合教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缺乏生动直观的素材,而数学史中充满大量的辨证统一关系等的实例,正好弥补这一点不足.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数学家赵爽在≤勾股圆方图注≥ 就总结了“数形结合”的辨证思想,例如32 + 42 = 52 是三个数之间的关系,相对应可建立一有形的直角三角形.这就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观点:物质世界是统一的.在数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很多辨证量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比如常量与变量,正数与负数,有限与无限等.这些有助于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将教材背后的数学史知识提取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给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1.3通过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新教材中有很多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其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2000年就产生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故其又被称为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的得出徽率(即圆周率)3.14;同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譬如关于“圆周率”,学生一定会查阅到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是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可以了解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又如杨辉的“三角阵”比法国“帕斯卡三角形”的发现早500多年┅┅这些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成就铸就了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篇章.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巧妙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德育教育素材的.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应用”时,我采用了《九章算术》中的“四表望远”,它记载了古代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这样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学生在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延伸时,又会惊讶于我国祖先的杰出才华,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奋斗.我们拥有辉煌的数学史,我国是数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数学史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依据,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富有聪明才智,最勤劳,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学习中国数学史,了解数学史,了解古代先进的成就,以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2.渗透数学史教育的方法2.1以史入题印度国王舍罕褒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想必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把它作为“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节课的开头,我想学生很快就会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这就是一个好开头的作用.要做到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利用数学史,结合教学要求采用适当方式引入.2.2引用数学史,突出思想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在数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意方法教学:举一能否反三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教条地把一种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他们未必能接受,而数学史中隐含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将前人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执教者不断的学习总结. 中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接受起来是很勉强,而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就使得证明更易于理解.证明方法是:“案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用字母表示即:2a b + (b – a)2 = c2 即 a2 + b2 = c2几何代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体现的也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时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注意挖掘数学史中的数学方法,并恰当的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能直观地接受.3 渗透数学史应注意的问题.3.1形式多样灵活以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书中是以选修的方式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呈现数学史的内容的.这些内容教师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学,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把它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数学思维的材料加以灵活运用.在教师灵活把握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部分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恰到好处地适时向学生渗透一些与所学数学内容有关,而教材中又没有呈现出来的数学史内容.我们刚刚举过的等比数列求和的例子是开篇引入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很好的完成本节的内容.如果我们设置一个令人回味的结尾,我想也许会给有心的学生开拓一条宽广的路.比如陈景润的老师沈元用一数学猜想来结束课堂:“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许就是这么一个奇特的结尾才使陈景润摘下了这颗数学明珠.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上时间,更要合理开发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能拓宽数学知识领域.3.2渗透要全面我们有辉煌的数学史,数学是璀璨夺目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伟大的数学贡献不仅是当今进行爱国注意教育的绝佳材料,而且古代数学家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攀登高峰的高尚品德,也可以激励后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奋斗的自强精神.但从元代中叶开始,中国的古代数学逐渐衰落,即而被西方数学赶超.近代成绩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应了解外国数学史,科学无国界.综合起来看一定会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3正确介绍史料作为数学老师,在介绍数学史料时,要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一定要依据历史的记载,不能因为要突出中国数学史而随意更改年代去削弱外国数学史的成就. 以刘徽的“割圆术”为例,我们都知道它是在中国最早具体体现极限思想方法的,我们就不能告诉学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因为阿基米德要比刘徽早400年左右发现.他们的成就都是世界的财富,我们都应该尊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大量阅读有关材料,以免误导学生.3.4要密切结合教材渗透数学史教育并不是单纯以历史为目的的.在教材中适当结合数学史知识,目的在于促进数学教学.毕竟我们的数学教材主要是教授数学知识的,数学史的渗透要恰到好处,不必系统,以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结果,这类内容的教学最好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以上是我对数学史教育的一点看法.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史教育资源是教材培养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着眼于现在,我们应注意在工作中加强数学史的学习.注意收集数学史料,并能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不断完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发挥好数学史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具有感染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023-09-06 17:35:471

中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意识的培养 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论述了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途径,并举例说明了数学建模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创新能力的意义,以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应用意识 创新能力      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意识的实证分析      1. 可能性证明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如抵押贷款买房、企业利润最大化、购物、旅游及生产的方案选择问题等,都可能利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建立初等数学模型来加以解决。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应用及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可能性。   例:怎样设计易拉罐的高和底面半径的比例,使易拉罐用料最省。   模型假设:为简化讨论,我们把它设为一个正圆柱体,且上底的厚度为其它部分厚度的3倍(由于易拉罐上底的强度必须要大一点才能保证打开)。其相应的变量和参数为:   v――罐装饮料的体积   r――半径   b――制罐铝材的厚度   p――制造工艺上必须要求的折边长度   h――圆柱高      乎与上述计算完全一致!还可以把折边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然后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解之,最后看看与实际的符合程度如何。   模型推广:本问题中我们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易拉罐,实际上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易拉罐的问题,如啤酒瓶、装洗发水的瓶子、口杯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此模型推广到容积为V(V可任取)的任意形状的容器,甚至可以推广到质量为M的任意形状的罐体。由此可见,对于类似易拉罐的情况,该模型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性,我们都可以通过该模型求得很多图形的最优设计。   2. 必要性分析   美国数学教育家熊菲尔德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数学测试题:“一艘船上载了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这样一道题目居然有学生做出来了:75-32=43岁。为什么会有这样可笑的答案出现呢?我想原因在于如今考试几乎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太少,使学生缺乏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在近几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被列入了几个主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在我国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已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因而,现在的中学数学教学也正从过去纯粹的数学理论教学逐渐转变为贴近实际生活的应用数学教学,而数学建模正是数学应用的源泉,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已势在必行。      二、掌握数学建模方法,培养数学建模意识      1.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方法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数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大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加以抽象出来的。许多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例如,指数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指数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构建模型、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具体地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2. 培养数学建模意识   怎样把一个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的假设、加工、抽象表达成一个数学问题――数学建模,进而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数学方法来求解,这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当然学生这种能力的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三、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逐步推进。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可接受性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我们的数学建模教学不应拘泥于形式,我们应选择紧贴生活及社会实际的典型问题,从课本中挖掘应用实例,深入分析,逐渐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从过去的“听数学”转变到“做数学、用数学”。   2. 充分挖掘教材,将数学模型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改革,更加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知识为出发背景,提取出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现行的数学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典型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函数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概率模型、几何模型、几何曲线模型等。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y= 与细菌繁殖、人口增长、物质衰变、地震强度等相联系,随自变量x算术地增长a、2a、3a、…、na、…,因变量y几何地增长 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将数学模型生活化,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去应用数学建模的兴趣;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增强更具广泛应用性部分内容的数学,如导数、统计、概率、线性规划、系统分析与决策。   3. 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问题数学模型化。在理论联系实际时,我们应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联系那些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所帮助,又对学生的智力训练有价值的内容。比如高三的导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随处可见。如“在公园里当游船划到岸边时服务员用绳子拉船靠向岸边时,问船的速度及加速度与绳速的关系怎样”这种“拉船靠岸”的问题,再如学校中的食堂存粮最优问题等等都是导数应用的极好例子。      结束语      数学建模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过程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在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构建数学建模意识,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认识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让数学建模意识顺着知识的活水,注入学生的肌肤,化为信念,成为学生终身享用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走上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晏美林.培养数学建模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 Vol.26:52-55.   [2]和惠芬.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能力[J].理科教学探索,2006,(4).   [3]李尚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4]王启东.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数学通报,2001,(2).   [5]谢兆鸿,范正森.数学建模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23-09-06 17:35:561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引言】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各个地区教育界的重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在新课程标准中还鲜明的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应当既教书,又育人,把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我校于2001年开始实施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窗口,并成立了生命教育工作研究室;生命教育中将学科渗透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提炼课本素材,增加生命认识”和“关注数学史料,体验生命历程”两方面来渗透生命教育的一些作法和思考。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最早开始于美国,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其思想,因其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除对生命的威胁,很具现实意义。随后在全球逐步推广,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在内涵的解读上,不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不同的结论。但面对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些论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互通的,那就是生命教育让人活得更象人,完善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所以,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人的优势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的教育实践。“认识生命”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和各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并能正确面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热爱生命”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发展生命”是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个人的价值实现。二、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很多地区都率先实施生命教育,象上海就于2006年6月正式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值得纲要(试行)》。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三、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在新课程标准中还鲜明的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应当既教书,又育人,把教书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同时学科教学作为学生在校园里最常态的受教育的方式,更是实施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主阵地,所以我校在去年开始实施的生命教育中,也将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四、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是纯理科的科目,它不同于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因此很多老师可能就认为数学只要教会学生掌握公式,会解题目就可以了。然而数学做为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它的课堂上更不应该忽略对学生生命的教育,而且只要老师有这种意识,在数学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可以实施生命教育的契机。 1.提炼课本素材,增加生命认识。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和生命教育相结合,只要教师有这种意识,完全可以结合数学教学的有关内容,从人口、能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编写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绘制统计图、编制统计表,探讨解决有关“森林覆盖”、“水土流失”、“城市美化绿化”、“垃圾清运”、“人口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人口、资源教育和环境教育,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觉珍惜每一份资源,对合理开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案例1:在《必修1》“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中有如下例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依据。早在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就提出了自然状态下的人口增长模型: 其中t表示经过的时间,表示t=0时的人口数,r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下表是1950~1959年我国的人口数据资料:年份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人数/万人55196563005748258796602666145662828645636599467207(1)如果以各年人口增长率的平均值作为我国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精确到0.0001),用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建立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具体人口增长模型,并检验所得模型与实际人口数据是否相符;(2)如果按表中的增长趋势,大约在哪一年我国的人口达到13亿?在此题解答完毕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学生的认识:①借此向学生简单介绍全球人口的变化过程,人口过度增加带来的不利因素,让学生能更加珍惜资源。②从题(2)的结论得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老一辈领导人的良苦用心和远见。③再让学生计算如果按照人口自然增长,到今年(2008年)我国的人口数量:比现在人口多了近7亿人。按照每人每年消耗粮食200千克,这增加的7亿人每年将消耗粮食1.4亿吨,而去年全球的粮食产量才19.84亿吨.结合现在全球的粮食危机,让学生感受如果我国不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去实行计划生育,增加粮食产量,满足粮食自足,那现在就有可能是全球的严重饥慌了。案例2:在《必修4》“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的练习3:自出生之日起,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心理、生理状况就呈周期变化。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人体节律分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三种。这些节律的时间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33天。每个节律周期又分为高潮期、临界期和低潮期三个阶段。以上三个节律周期的半数为临界日,这就是说11.5天、14天、16.5天分别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的临界日。临界日的前半期为高潮期,后半期为低潮期。生日前一天是起始位置(平衡位置),请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绘制自己的体力、情绪和智力曲线,并总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当控制情绪,在什么时候应当鼓励自己;在什么时候应当加强锻炼,在什么时候应当保持体力?对于此题,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处理:①根据题意,让学生自己绘制自己的体力、情绪和智力曲线,并加以总结;②从网上下载“人体生物节律查询”软件,供同学们查询;③根据查询结果,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可以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度自己每个月的学习计划,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2.关注数学史料,体验生命历程。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除了有专门的数学史选讲内容外,更是在很多章节后面的“阅读和思考”中都有数学的发展和数学家的故事等内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这种意识和责任合理的利用这些材料,给学生以生命的体验。(1)通过对数学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国古代数学有着很辉煌的成就,有刘徽、祖冲之、祖暅、杨辉、秦九韶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有中国剩余定理、祖暅公理、“割圆术”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果,但从明代以后中国数学逐渐落后于西方。老师可结合《标准》中“数学史选讲”专题3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和专题11——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等材料,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即要向学生灌输民族自豪感,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体现在“以己之长,说人之短”上,在科学发现上全人类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我们要尊重外国的数学成就,虚心的学习。更要自强不息,争取再次的辉煌。 (2)通过对数学史料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如在上对数新课时,可向学生讲述对数是如何发明的:从16世纪前半叶,欧洲人热衷于地理探险和海洋贸易,特别是地理探险需要更为准确的天文知识,进而对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与日俱增,很多数学家都为此做了不少努力,直到英国数学家皮纳尔于1614年发表了《奇妙的对数表》一书,才较为完满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家在数学的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另外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如欧拉双目失明之后仍然坚持心算,并且写出许多著作;阿基米德在罗马侵略者闯入家门时仍在专心研究数学;300多年间许多数学家前仆后继对费尔玛大定理的顽强进军。等等这些都对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树立完善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中小学生命教育论》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必修4、选修3》
2023-09-06 17:36:061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引用是对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资讯来源。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 ,《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二***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2][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3][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5]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6]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7]魏群,等,《中国中学数学教学课程教材演变史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6年。   [8]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9]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李求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方企勤等译,《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   [15]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三***   [1]孙艳蕊,张祥德.利用极小割计算随机流网路可靠度的一种演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2***,284-288.   [2]孔繁甲,王光兴.基于容斥原理与不交和公式的一个计算网路可靠性方法,电子学报,1998,26***11***,117-119.   [3]王芳,侯朝侦.一种计算随机流网路可靠性的新演算法[J],通讯学报,2004,25***1***,70-77.   [4]J.A.Buzacott.Nodepartitionformulafordirectedgraphreliability[J],Networks,1987,17***2***:227-240.   [5]L.C.Monticone.AnimplementationoftheBuzacottalgorithmfornetworkglobal-reliabilityfJ],IEEETrans.Reliability,1993,42***1***:46-49.   [6]A.Satyanarayana,J.N.Hagstrom.Anewalgorithmforreliability *** ysisofmulti-terminalnetworks[J],IEEETrans.Reliability,1981,30***4***:325-334.   [7]W.C.Yeh.Searchforminimalpathsinmodifiednetworks,ReliabiliEngineeringandSystemSafety,2002,75***3***:389-395.   [8]BjerknesV.DasProblemderWettervorhersage,betrachtetvomStandpunktederMechanikundderPhysik.Meteorol.1904,21:1-7.   [9]封国林,鸿兴,魏凤英.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计算方案及其结果m.应ni气象学报,1999,10:470.   [10]达朝究.一个可能提高GRAPES模式业务预报能力的方案[D].兰州:兰州人学,2011   [11]符综斌,干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2.   [12]顾震潮.天数值预报屮过去资料的使用问题[J].气象学报,1958,29:176.   [13]顾震潮.作为初但问题的天气形势数值预报由地而天气历史演变作预报的等值性[J].气象学报,1958,29:93.   [14]黄建平,H纪范.海气锅合系统相似韵现象的研究[J].中NI科学***B***,1989,9:1001.   [15]黄建平,王绍武.相似-动力模式的季节预报试验[J].国科学***B***1991,21:216.
2023-09-06 17:36:151

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相比代数的抽象化,几何因直观化的图形图像等,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将抽象的代数与形象的函数图像结合起来,通过坐标、数轴等方式形象化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摘要: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的方式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能够降低学生的思维负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形象化教学   一、数与代数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中,代数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解答代数问题时,如果仅仅运用代数的解答方法,那么在求解的过程中,则需要处理比较复杂的假设等问题。将抽象的代数与形象的函数图像结合起来,通过坐标、数轴等方式形象化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如运用坐标的方法处理更多的内容,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函数等。要有效地运用数轴等来将数与代数图形化,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的代数转变为具象化的图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善于画图来将代数转变为图像,通过点对点的对称关系来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中,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为函数。如ax2+bx+c=0,通过转换的方式来架构其代数与函数之间的桥梁,并通过图形来呈现。   在这类方程式中,可以设定y=ax2+bx+c,y=0。通过坐标轴的方式来呈现函数,抛物线与横坐标的两个相交点即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对于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两个解可能是绝对值,可能是相同的解,可以通过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方程式转化为直观具象的函数图像,并通过图像的方式来呈现x坐标轴、y坐标轴的关系与变化,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坐标轴的平移、翻转等数学思维来解答实际中遇到的数学题目。可见,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具象化地进行教学工作,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整合的科学学习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形结合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相比代数的抽象化,几何因直观化的图形图像等,赢得了学生的喜欢。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开拓不足,使得他们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空间变化时,容易遇到瓶颈,难以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变换思路。教师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充分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理解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积极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验,探究几何图形的空间转换能力。如在平面图形的几何变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亲自演练平面图形的空间变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折纸箱或拆剪盒子等,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授课前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共同探讨拆剪盒子的空间变换。如图1所示,两个大小不一、连接在一起的正方形,假设小的正方形是大的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如何在只剪两刀的情况下,拼出一个全新的大的正方形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来自我发掘拆剪方式,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在拆剪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乱,不仅无法精准地找到拆剪的方式,还容易因拆剪方式不科学,造成课时的延误或者思路的混乱。   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题目中说在剪两刀的情况下,构成新的正方形。在转换的过程中,边长发生了改变,但面积是固定的。这样通过计算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和,很容易得出新的正方形的面积。假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0。学生只需要计算出面积为20的正方形的边长,并找出边长在哪即可。可见,在“数形结合”中,不仅可以将代数转变为图像,从抽象过度到具象,同时还可以分析判断几何图形中的“不变量”,从具象过度到抽象。   三、“概率和统计”中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概率是相对较难的科目,概率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理解概率或计算概率的过程中,如果仅仅通过题目给出的提示,那么无疑会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造成学生抽象思维的困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答概率问题时,将题目中给出的提示,通过统计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分析与判断概率的整体情况,也便于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概率的重点内容。例如,假设“-1—3—-1”为一个循环,那么如此循环10次后,1、2各出现几次呢?在这样的概率题目中,如果学生通过计算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思维困难。但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概率题目转变为直观的图形,不仅可以快速地解答题目,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将复杂抽象的题目转变为简单直观的题目,提升数学题目的解答速度和正确率,提升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题目转变为具象的图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同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兴趣和活跃程度。此外,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朱文俊.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0(10).   [2]朱立明,王久成,王晓辉.巧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中学数学难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Z2). ;
2023-09-06 17:3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