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急求《大国崛起》关于日本的观后感

2023-09-19 21:01:24
共4条回复
南yi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发达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意识到了一个民族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应该具有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也清醒地发现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缺点和历史经验的不足。为了更加清楚地做出比较,我选取深深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日本来举例,浅谈其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起点,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此同时,中国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却遭遇失败。历史为什么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改革封建身份、废除封建俸禄、地税改革、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日本政府开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并且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失败告终,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于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战后日本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我认为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

  1.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2.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所以我们要做的基本的也是作重要的就是努力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

小菜G

法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依法国为例:

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这部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避居于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裴斯塔洛齐所创建的伊佛东学校成了蜚声欧美的“国际学园”。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美国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卢梭、裴斯塔洛齐教育思想》的运动。前者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后者成为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法国曾在19世纪初有拿破仑这样的人物并产生过巨大的能量决非偶然,是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的能量的一次爆发式发泄。但法国的教育在拿破仑期间和之后屈服于宗教势力变得越来越保守,宗教势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权。直到进入20世纪后,宗教思想和教会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有所削弱,50多个从事教育等方面活动的教会组织被解散,3000多所教会学校被封闭,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废止"法卢法案"。但此时的法国已经丧失了在国民素质上的优势,尤其是与宗教冲突较大的科学被毁于一旦,终于没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德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早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著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索要求的严谨和内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学生也不多,很快被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超过,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美国。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后的美国发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u2022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u2022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苏州马小云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可乐

你真的觉得布置作业的老师看不到这个?

相关推荐

谁知道大国崛起的具体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 《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2023-09-07 09:51:191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扩展资料:《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创作背景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作品评价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 。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 。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国崛起(2006年周艳执导电视纪录片)
2023-09-07 09:51:401

大国崛起内容概括

内容概括: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扩展资料:分集剧情:1、第一集:海洋时代15世纪,欧洲大陆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船队(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意外身亡)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2、第二集:小国大业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3、第三集:走向现代上16—17世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关键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4、第四集:走向现代下18—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5、第五集:激情岁月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2023-09-07 09:52:161

大国崛起讲述什么历史?

《大国崛起》虽然讲述的是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九个国家的发展史,实则是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它如果作为异国风光片或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教辅片,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若以历史政论片论之——其得出需要借鉴的结论种种,甚至不如“洋务运动”及“五四运动”这两个时期对中国的启迪来得深刻。  时下,“大国”、“崛起”、“盛世”等一些宏大的词汇除了被不少专家学者热议,它们也成了很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现象,固然说明了中国发展的事实,但总给人一种错觉——回顾历史,《大国崛起》所涉九国,它们崛起的时候是否总把“大国”或“崛起”常挂嘴边?  在最后一集“大道行思”里,《大国崛起》对“大国之谜”有这样一段结论性的语言:“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这结论说了等于没说,这是分析大国崛起因素的败笔。  《大国崛起》的创作者们,希望该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企图“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从该片总编导“不太喜欢这种解读方式”(指有人在片子中读到自由、民主)不难看出,它想传达的主要并不是西方发展历程中被提炼及传承的理念。它借鉴的是什么历史?传达的是什么理念?从《大国崛起》多见“国家”少提“个人”的全局而论,其与中国儒家关于国家的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大国崛起》巧妙地回避了西方九国崛起或没落时,“国家”与“个人”的互动关系。  这导致了《大国崛起》试图达到的结果,可能最终还是脱离不了历史中那些曾经崛起但现已没落的“大国”的某种窠臼,而且,忽视了与儒家并立的中国另一主流思想——道家思想中的“大国”。  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而“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些话,听起来好像玄之又玄,但其旨趣却颇为简单: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作为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之所,大国歉下,天下自然归附;而治理大国,就应该像烹小鱼一样,不要经常去翻动它。道家这些治理国家的思想和谋略,说白了,就是大国对外要注意处下守静,对内则应重视个体的自由权利。说到这里,笔者倒觉得,《大国崛起》一片所涉葡、西、荷、法、英、德、日、俄、美诸国,如今还能称得上“大国”者,是因为它们处理好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对内而言,已经将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制度化了。时下,作为中国传统资源的道家思想被一些学人扬抑,他们以共和及宪政的理念继承了道家思想——这些思想,与今日“大国”的治国方略是可以接榫的。  “崛起”或许不错,但崛起之后何为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国崛起》其实并没有告诉观众真正的答案:曾经崛起的大国为何走向沉沦?如今依然屹立的大国如何保持长治久安?话说回来,如北欧诸国“小国寡民”,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用忧虑年轻的时候因为学费贵而上不起大学,老了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金被挪用而造成空账。民众福祉若能如斯,国“大”或国“小”,又何必去计较呢。
2023-09-07 09:52:351

观看大国崛起, 分别归纳英国,法国,美国崛起的原因

英国: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④都铎王朝的统治措施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①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②1789~1794年大革命的胜利,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③拿破仑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美国:①美国内战彻底埋葬了奴隶制度,这就为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②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③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④两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⑤美国吸收了大量外国移民,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⑥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⑦美国政府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奖励科技发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⑧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保证了美国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延续,</SPAN></FONT></SPAN></FONT>
2023-09-07 09:52:461

《大国崛起》概况?

记得不错的话,《大国崛起》应该说的是英国,英国崛起的原因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是新航道的开辟为英国的殖民掠夺创造了条件,而英国的殖民掠夺为英国累积了资本,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2023-09-07 09:52:565

需要《大国崛起》中日本历史大事年表

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贫弱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渡过了两百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  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从1764年开始以后的近一百年间,西方列强频频叩关,竟达52次之多。  1853年,来自太平洋东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开国。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15年后的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登基。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  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在世界的东方崛起的强国。  50年后,日本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里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他的铁蹄践踏了亚洲的许多国家,他的野蛮和凶残让世界为之震惊,“大  日本帝国”最终在疯狂中败亡。  1968年,明治维新100年后,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在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曾改变的命题就是:面对西方世界,进行一场为超越而进行的最彻底的学习。
2023-09-07 09:53:522

从《大国崛起》中选一个国家做一份该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2023-09-07 09:54:113

观《大国崛起》有感

《大国崛起》是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记录片。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2023-09-07 09:54:253

大国崛起第八集观后感

大国崛起系统的讲述了九个大国波澜壮阔的腾飞经历, 看后令人心潮澎湃, 也感受颇多。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横跨欧亚大陆的俄国崛起更是引起了我更多的感触。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也正是拉开了崛起的脚步。改革使得俄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改革并不彻底,封建王权过 于强大,社会依然不稳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正因为如此,在 1917 年, 由列宁的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鉴于破烂不 堪的国内经济,1921 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使俄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 展,也使得苏联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尔后,斯大林上台,实行计划经济 政策,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但是僵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导致矛盾日益突出,官僚 主义、 个人崇拜、 重工业比例过高、 文化限制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导致后来苏联最终的解体。 苏联解体后,联邦俄国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开始西化,获得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纵观俄国的崛起历程,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崛起最重要的是善于革新,善于抓住时 代的潮流, 紧紧走在时代的前列, 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 当然, 改革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应该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 我们融入世界,立足国情,敢于创新改革,中华民族也一定会实现他的再次崛起!
2023-09-07 09:54:581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题记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本文由范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w.fanwenwang.org 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让人们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 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纪录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范文网原创范文,转载请注明来源:www.fanwenwang.org 大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 那么,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存在问题呢?我比较同意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落后的原因。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 可以说九个大国的崛起充满了血腥,多建立在对别国掠夺侵略的基础之上,而今天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决定的。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从时候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该如何认识中国?该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仅仅片段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大国的兴衰风云变换,也让人感慨万千。但真正感动我的却是一些细节。荷兰载物船出海,遇大风暴被困,在生命垂危之际也坚决不动用客户的商品,拼死把客户的商品安全送到了指定地点,树立了良好的信誉,铸就了荷本文来源于范文网 www.fanwenwang.org 兰大国的崛起,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人无信不立”。还有那德国总理的一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风范,更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大国的责任感,从那一跪开始,德国得到了全世界的谅解,也开始再一次踏上了统一和强国之路。德国的经历告诉我们,人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强大自己,赢得对手的尊重。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有着丰富的史料,专家精彩的点评,还有富有哲理思辩性的解说词,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效应。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大国崛起》观后感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片《大国崛起》,对九个大国的兴衰史作了一个扼要的、生动的介绍。我先谈谈个人的几点观后感,然后再把该片的简介附后,供您回顾。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影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影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有人说,我们的人才不行;有人说,我们的科技不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说,我们的人种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图腾”一书就指出,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别说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欧洲了,一见到日本兵打过来了就哆嗦,当汉奸、伪军的中国人就多达几百万,比日本侵华军队人数还多(按照曹刚川文章的说法,当年被我军歼灭的日军和伪军的比例是一比二)。不仅如此,台湾还有不少中国人去充当日本兵,到东南亚为日本人卖命,李登辉的胞兄不就是当了日本兵、死在菲律宾的嘛!所以,别人敢于看不起我们、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太软弱、太缺乏民族气节。一个人,总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一个民族,不敢冲向世界、征服世界(通过合法途径),就不会强大起来。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那么,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存在问题呢?我比较同意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落后的原因。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后地区缺乏人才。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鲜、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们的普遍就业观,我们的人才往往不是复合型的,一行干不下去,其他的就干不了,也不想再学习新的技能,只能下岗回家。我到过一些省份,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图书馆都很少,麻将馆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将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人们一有时间就去赌钱,却不愿意买两本书看一看。像这样下去,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文化是什么?它好比是计算机中安装的软件。你的计算机硬件再好,但如果软件不行,甚至感染了病毒,也无法正常运行。同样,即使我们的物质条件再丰富,军队装备再优良;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就会去吸毒,干部就会腐败,军队就会打败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师的铁甲船并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训练有素,为什么还打败仗?因为清政府腐败,指挥官方柏谦临阵脱逃,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即“软件”不行,不是“硬件”不行。这么说,阻碍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落后吗?我认为是这样的。我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它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学、法学、宗教等广泛的领域,属于上层建筑。过去,在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曾经出现过“康梁变法”,但被顽固不化的“老佛爷”镇压下去了。后来,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孙中山终于发动革命、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划上了句号,并提出了“三民主义”进步思想。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一场倡导新文化的运动,陈独秀提出要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来救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又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可见,这些“大文化”和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火炬,也是驱动社会机器快速运转的“软件”。没有这些先进的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一般地说,自然科学是有价的,可以花钱卖回来的,比如专利、know how以及机器设备。但是,社会科学则是无价的,无法用金钱卖回来,更不能照抄、照搬。日本人当年从欧洲学了一些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理念,并不是拿回来就能用的,而是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才能付诸实施、发挥作用。在辛亥革命到现在的一个世纪当中,经过了几代人的牺牲和努力,中国终于开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与上述大国不同的是,我们不可能再走他们的老路,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实现自身的强大。但是,我们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而中国的强大,只会有利于世界和平。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距离成为大国的目标还很遥远。我们庞大的躯体里是空洞的,缺少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反而充斥着许多封建的、腐败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也包括来自西方的垃圾。随着对“文革”的“全盘否定”(包括对“计划经济和苏式社会主义”的否定),人们的思想好像出现了“真空”。老的东西被否定了,新的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文化空白”。除了金钱以外,人们似乎什么都不相信了。不管是伏尔泰的启蒙思想,还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管是过去的孔孟之道,还是今天的市场法规,人们似乎都不感兴趣。实用主义、钱权交易、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却成为了不少人遵循的“潜规则”。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迅速滑入了“传销”的团伙之中。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安南最近讲,伊拉克现在已经陷入了内战,甚至比内战还要糟糕。这是他在即将离任之际,感到最遗憾的事情。他还说,如果联合国当初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许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可见,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谐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电视片《大国崛起》,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它不仅对我们成年人具有教育意义,而且也可以作为学校历史课的有益教材。
2023-09-07 09:55:091

大国崛起一共那几集

第1集  海洋时代第2集  小国大业  第3集  走向现代第4集  工业先声第5集  激情岁月第6集  帝国春秋 第7集  百年维新第8集  寻道图强  第9集  风云新途 第10集  新国新梦 第11集  危局新政第12集  大道行思
2023-09-07 09:55:191

观《大国崛起》后感

观看过《大国崛起》后,使我感慨颇多!大国崛起了,我们中国得问题出现在哪呢啊?从宋朝开始,浮华蒙蔽了双眼,骄傲自负取代了谦虚。 进步的被排挤。堕落的得到推崇。 总而言之,盲目的自大,旁目无人,导致了之后的失败……问题出在中国的腐朽文化上,导致思惟方式上的僵化,而这种文化根深蒂固影响着民族的性格,人们的思惟和行为方式在格守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我们的儒家文化在传统文人的思惟里是至高无尚的,这种文化本身是极力排外的文化,带有文化权力化的倾向,而掌握这种文化的人文知识份子又缺少社会和民族责任感、怕文化的变革带来对自己知识结构上的冲击,而人文知识份子又和自然学科的知识分子不能有良好的文化零距离接触,这样儒家思想和文化得以大力宣扬,而自然学科和其人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样又导致下一代人对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这样一个人生轨迹的选择,在人们的心里普遍形成做官高于一切,不去追求做事,尽管我们的高校从学科设置上大力培养理科人才,但它难以克服几千年儒家思想和文化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高校生在职业选择上还是以公务员为首选,因为在儒家思想和文化影响至深的中国,做官和做一名人文学科上的人在当下百姓的眼里还是自己的物质利益上都远远好于自然学科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当下我们的宣传领域从电视到各种媒体其从业人员到管理机构都尚不成熟,普遍缺少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媒体不以提高受众的文化品味和民族素质为主旨,而为了广告的创收去迎合大众,很多不良广告在影响着我们下一代人的身心腐朽的儒家思想和其文化是导致中华民族贫穷落后国民素质低下的主要根源,这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愚民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熏陶出来的国民贪婪自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人学做老狐狸精,这种劣根性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的崛起首先需要文化的变革,这当然极为艰难,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对我们的民族影响根深蒂固,所形成的民族性格以固化了,创新何其难, 大国崛起这几部的播放应该让我们的民族清醒了,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一个新的清醒的认识了,不要再陶醉于五千年的灿烂和辉煌的认识上了,不要再为人师了,这对我们的国民特别是我们的人文知识份子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扫盲,尽管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上的不建全而还不能完全接受和理解,至少让他们看看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差距, 大国崛起确实是大手笔之作,如果通过这次文化扫盲能让我们的民族象日本民族的明治维辛那样彻底转变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既使很艰难,但总是有希望朝着崛起的方向迈进啊,如果说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人的吃饭和穿衣问题,那么这次如果真的从文化层面扫除阻碍,改变一下我们的民族性格,那么中国的崛起是指日可待, 我们要解除儒家思想和文化这个几千年的精神枷锁,寻求创新的思想和文化,向西方人学些有用的文化和知识,不要再受我们的文化诗人愚弄,不要听他们给我们讲,《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故事了,我们需要的是西方人发明的除草剂。我们需要的是象中国的水稻之父亲袁隆平这样的知识份子,让我们多打粮吃饱饭,我们不需要文化诗人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假故事了,我们需要象伽俐略,哥白尼那样的天文地理学家告诉我们天体和行星的运行轨迹,我们不需要我们的文人那么浪漫的描述大山大河的状美,而确不知道水是什么,山上的石头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告诉我们水是H2O的人,需要告诉我们石头是SIO2并且能制造出半导体和计算机CPU芯片的人,因为知道H2O的特性后我们能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知道SIO2可以提纯出半导体芯片我们可以做电视电脑手机,让人们享受生活,我们需要的是严谨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民族和人类,而非浪漫的文人给我们讲浅尝辄止而自认为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人的刺猬精神,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做几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事,而不要手捧三国学伎俩,攻心谋计做老狡猾精。有仁爱之心,多学学伏尔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髓。给我们的民族思想和文化换血,输入九个大国科学创新的思想和文化血液,逐步排除我们民族腐朽浪漫缺乏创新意识的思想和文化,让富有创新意识的欧美思想和文化血液从新激活我们的民族的胞组织,让一个崇尚科学崇尚严谨崇尚逻辑崇尚自由的思想和文化从新塑造我们的民族性格,造就出像俾斯麦,李斯特,伏尔泰,卢梭,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久保利通这样一代思想和文化大家来启蒙我们的思想变革创新意识,造就出像牛顿,爱因斯坦,瓦特,爱迪等科学巨匠来承载着民族和人类进步的脊梁,造就出一代中国自己本土教育培养出来的诺贝尔人才,这样的一群民族精英加上高素质的国民,岂有不崛起之理。 不!是复兴!(太长的话可以精简)
2023-09-07 09:55:271

大国崛起 选一个国家介绍

中国,应为中国以前被说为东亚病夫,现在还不是发达起来。
2023-09-07 09:55:372

大国崛起 观后感 300字

人治还是民治。。。
2023-09-07 09:55:552

大国崛起1到12集的感悟

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不足,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路易十四,启蒙思想,拿破仑大革命,武力扩张并不能维持大国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明治维新,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二战后《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女皇的业绩,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的思考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斯大林时代《五月花号公约》,林肯领导下的内战,电气时代。罗斯福新政,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大国之谜,大国之惑,大国之路,大国之思。
2023-09-07 09:56:201

大国崛起的历史原因分别是什么

《大国崛起》虽然讲述的是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九个国家的发展史,实则是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它如果作为异国风光片或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教辅片,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若以历史政论片论之——其得出需要借鉴的结论种种,甚至不如“洋务运动”及“五四运动”这两个时期对中国的启迪来得深刻。  时下,“大国”、“崛起”、“盛世”等一些宏大的词汇除了被不少专家学者热议,它们也成了很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现象,固然说明了中国发展的事实,但总给人一种错觉——回顾历史,《大国崛起》所涉九国,它们崛起的时候是否总把“大国”或“崛起”常挂嘴边?  在最后一集“大道行思”里,《大国崛起》对“大国之谜”有这样一段结论性的语言:“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这结论说了等于没说,这是分析大国崛起因素的败笔。  《大国崛起》的创作者们,希望该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企图“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从该片总编导“不太喜欢这种解读方式”(指有人在片子中读到自由、民主)不难看出,它想传达的主要并不是西方发展历程中被提炼及传承的理念。它借鉴的是什么历史?传达的是什么理念?从《大国崛起》多见“国家”少提“个人”的全局而论,其与中国儒家关于国家的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大国崛起》巧妙地回避了西方九国崛起或没落时,“国家”与“个人”的互动关系。  这导致了《大国崛起》试图达到的结果,可能最终还是脱离不了历史中那些曾经崛起但现已没落的“大国”的某种窠臼,而且,忽视了与儒家并立的中国另一主流思想——道家思想中的“大国”。  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而“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些话,听起来好像玄之又玄,但其旨趣却颇为简单: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作为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之所,大国歉下,天下自然归附;而治理大国,就应该像烹小鱼一样,不要经常去翻动它。道家这些治理国家的思想和谋略,说白了,就是大国对外要注意处下守静,对内则应重视个体的自由权利。说到这里,笔者倒觉得,《大国崛起》一片所涉葡、西、荷、法、英、德、日、俄、美诸国,如今还能称得上“大国”者,是因为它们处理好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对内而言,已经将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制度化了。时下,作为中国传统资源的道家思想被一些学人扬抑,他们以共和及宪政的理念继承了道家思想——这些思想,与今日“大国”的治国方略是可以接榫的。  “崛起”或许不错,但崛起之后何为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国崛起》其实并没有告诉观众真正的答案:曾经崛起的大国为何走向沉沦?如今依然屹立的大国如何保持长治久安?话说回来,如北欧诸国“小国寡民”,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用忧虑年轻的时候因为学费贵而上不起大学,老了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金被挪用而造成空账。民众福祉若能如斯,国“大”或国“小”,又何必去计较呢。
2023-09-07 09:56:561

根据大国崛起其中一个国家崛起历程写一片历史小论文

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 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1990年10月3日0时)。 个人建议你依据上述资料写,概括要点加上自己的看法,小论文就成了。
2023-09-07 09:57:041

请大家给一些世界大国崛起的资料,办手抄报要用的,谢谢了。

可以看一下历史片《大国崛起》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
2023-09-07 09:57:163

大国崛起 800字观后感 原创大神们帮帮忙

http://baike.baidu.com/view/634340.htm 此站解决
2023-09-07 09:57:252

美国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影响

大国崛起,我认为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2023-09-07 09:57:505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大国崛起是什么节目?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大国崛起》全片共12集,每集45—50分钟,以九国崛起的大致时间为序。扩展资料:关于《大国崛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的再现与反思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本片的七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九个国家进行深入采访和实地拍摄,拍摄了大量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历史档案、文物、遗迹等,获得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2、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启迪《大国崛起》试图通过讲述世界性大国的崛起过程来告诉其他国家,一个国家的崛起要靠自身的力量,它的发展壮大要符合自己的国情。如荷兰,地处西北欧,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依靠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荷兰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大国崛起》的最后一集《大道行思》启迪世界,依靠战争、霸权的崛起之路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应该遵循和平的原则,在崛起中求和平,在和平中发展壮大。3、学术水准高本片还采访了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各国知名人士,这些专家的观点与思考提升了纪录片的学术水准。《大国崛起》是一部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的纪录片,而这些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的思考精华正补充了本片的思想内涵。参考资料来源:复旦大学网—《大国崛起》(全12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国崛起》探寻大国兴盛奥秘
2023-09-07 09:58:101

大国崛起读后感,3000字,要原创,求学霸帮帮忙,谢了!!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改革体制是关键,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二。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沙皇亲自到欧洲留学。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为自己的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和兵员。让自己成为欧洲事物的最后仲裁者。改革体制不能一蹴而就,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三。沙皇彼得一世、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来是俄罗斯改革体制最有力的推动者,可当改革到一定阶段时,改革必然触犯到这些人的利益,此时他(她)们都同时不约而同成为改革的反对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葬送国家几十年改革的成果。如何用制度约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们成为继续革新的反对派,这是保证革新持续到成功的关键。在近代世界历史舞台上忍气吞声二、三百年的中国,如何看待这些年已经成功崛起的国家?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大国崛起》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2023-09-07 09:59:441

求《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录  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u2022葡西)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8162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http://post.baidu.com/f?kz=169359742  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0543  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1749  第五集 激情岁月(法国)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2684  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3404  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4207  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4959  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5607  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上)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6104  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下)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6778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结篇)  http://post.baidu.com/f?kz=169367254  百度贴吧
2023-09-07 10:00:101

大国崛起全集高清下载

找到了。谢谢。
2023-09-07 10:00:195

大国崛起第12集的解说词谁有??

谢谢我也在找~~~
2023-09-07 10:00:453

大国崛起之法国崛起的原因

大国崛起之法国崛起的原因 一、民族特性的与众不同:法国人对权势的追逐和对自由的向往非常强烈,鸡先,法国人对自身利益或者说私有制的看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空前爆发,其次,对于欧洲大陆霸权的追逐最后导致拿破仑的崛起,而这两者为法国崛起带来的分别是民主政治和强国之路。 二、文化艺术的空前强大:西欧贵族所说的“沙龙”盛行于法国,这从侧面证明了法国对文艺的空前爱好,这也使得民主思想以及知识的传播达到了顶峰,同时使得法国大量思想家的想法轻易地向全法扩充套件。而文艺的发展与思想家的出现也使民智大大发展。 三、国家权利的大力争取:欧洲各国对于国家权利都非常看重,而法国也在此时对于国家权力非常的看重 观看大国崛起, 分别归纳英国,法国,美国崛起的原因 英国: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②圈地运动的推行。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④都铎王朝的统治措施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①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②1789~1794年大革命的胜利,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③拿破仑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美国:①美国内战彻底埋葬了奴隶制度,这就为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②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③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④两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⑤美国吸收了大量外国移民,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⑥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⑦美国 *** 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奖励科技发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⑧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保证了美国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延续,《大国的崛起》各大国崛起的原因 第一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援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线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第二集 小国大业(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溼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第三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 *** 》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第四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执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援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五 集 *** 岁月(法国)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路易十...... 如何理解法国在近代史上的崛起 恩 怎么说呢 。路易十六被砍头之前,法国一直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在路易十四打到顶峰。 法国大革命爆发直到今天,法国从来没有打过胜仗。一直反复在民主的阵痛中挣扎,民主和更民主之间战斗。 波旁王朝于1789年被法国大革命推翻,到1971年巴黎公社一共经历十次政权更替,于是法国衰弱了。 不过法国有苏菲玛索 两次世界大战被打亡国 不过有基友的帮助推掉了敌人的高地塔 所以法抚¥崛起!了
2023-09-07 10:01:071

大国崛起主要讲了什么?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扩展资料:《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创作背景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作品评价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 。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 。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国崛起(2006年周艳执导电视纪录片)
2023-09-07 10:02:181

大国崛起主要讲的是哪个国家

主要内容如下: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 《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2023-09-07 10:02:551

对《大国崛起》美国的论文

《大国崛起》是央视推出的一个大型历史纪录片,讲的是近代的一些世界强国是怎样从弱小到崛起到变成一个世界大国、强国的过程。 虽然这个节目才刚开播4天,但是收视率已经非常高了,我看了英国的崛起和发展这一集,这使我深有感触。 大不列颠帝国的繁荣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但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顶峰却是从工业时代开始的。 有人评价说:牛顿发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瓦特拿着“钥匙”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却倡导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法则。没错,牛顿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把人们从迷信神学转变到了崇尚科学,把我们现在认为“很弱智”的问题解决了,让人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方式,并悄悄地告诉了当时的人:工业时代将会很快来临。而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向人民宣告了: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亚当斯密发现了自由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让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工业时代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 英国在18世纪工业时代把英国领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也让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确是一个增长知识拓展智慧的的好地方。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这一过程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大国崛起》一片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但它并不是以全面呈现一国历史为目的的教科书的电视版,也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考古式纪录片;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文明的比较,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鼎力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纪录片人为回望世界历史提供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本片制作历时三年,创作者不仅在浩如烟海的九国历史中进行了一次思想的长征,同时也在电视表现手法上力求创新。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本片的七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九个国家进行深入采访和实地拍摄,拍摄了大量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历史档案、文物、遗迹等,获得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为了尽可能地接近那些遥远的、别国的历史,本片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 它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本片期许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对于正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本片期许能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2023-09-07 10:03:061

大国崛起英国简介300字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伊丽莎白女皇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查理一世时期,英国陷入内战,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英国人民在不断的摸索着新的,适合自己国家的管理体制,最终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因为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所以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的创新得以成功。在那个年代,英国较为民主的政治制度造就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这三个优秀科学家让英国奏起工业先声: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这些人才的努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还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专利法》是一部权益保护法,只有当公民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时,他才会有激情去创造,去贡献。这是所有的政府都应该铭记的。 政治的民主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造就了大批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这就是英国的强国之路,直到现在为止这条道路仍值得我们借鉴。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殖民和掠夺终将引起反抗,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坏别国利益的基础上,平等互利才能保持稳定发展。就算是在现在,在对外贸易中双赢才是真正的成功。其实任何经济制度都会有自己的弊端,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制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才能避免被时代所淘汰。
2023-09-07 10:03:171

大国崛起讲述了那几个国家

一共是九个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 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 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 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 。 创作背景:2003年11月, *** 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 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2023-09-07 10:03:271

谁知道 大国崛起 的免费下载地址

www.pplive.comwww.ouou.com
2023-09-07 10:03:473

简述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根据对美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各自崛起过程的成败分析,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的初步认识: 1.大国的和平崛起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 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实行市场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各种资源,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2.大国的和平崛起应避免与现存的霸权国家和国际体系发生正面对抗和冲突。 既要防止卷入大规模战争而中断崛起的过程,也要防止展开大规模军备竞赛而引起国民经济资源的无限制消耗。 即使不发生世界大战,争夺世界霸权的目标本身就是“非和平崛起”。 3.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与主要邻国形成稳定的互利合作机制;而不是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有了和平的周边环境,就可能把战争和战略摊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限度。 4.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防止国内的制度弊端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 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推进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设,对于确立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极为重要。 5.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应防止崛起过程引发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 提高国家的软力量,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都是改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 6.大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很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主要霸权国家的更替过程一般在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 因此,不能把20-30年的阶段性崛起等同于和平崛起道路的成功。 7.后起的大国能否成功地和平崛起,也取决于它与现存霸权大国的关系。 当霸权大国处于力量鼎盛时期,后起大国对它发起挑战或争霸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导致后起大国的崛起中断甚至完全失败。 当霸权大国面临重大危机时,后起大国对它的支持是双方有利的,既帮助霸权大国渡过难关,又是后起大国获得自身崛起的最有利条件。 当霸权大国进入衰落阶段,后起大国可能以自然的渐进的过程取而代之。 这并不是完全排除后起大国与霸权大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当霸权大国的战略指向是摧毁后起大国的生存环境和核心利益时,后起大国的奋起抗争是完全必要的和正义的。 这种抗争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崛起的战略机遇和条件。
2023-09-07 10:04:051

九大国先后崛起顺序

荷兰最先完成商业资本主义革命。随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殖民美洲完成崛起。英国通过三角贸易和殖民战争完成工业革命。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崛起,法国在大革命后完成资本主义崛起。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崛起!共同特点:1,不可否认,早期的殖民掠夺为西方崛起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这牺牲了被殖民地区人民的利益,如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驱赶和屠杀,对外扩张战争等,俄国和日本也同样经过了这样的路;2,文艺复兴后,西方国家兴起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人文主义和近代科学产生,肯定人的价值,崇尚科学,为西方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思想条件;日本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发展科教事业3,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雅典时期就有古典式民主,西方国家没有中国式的绝对君主专制,人民相对自由,最终萌发了近代民主思想,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权力制衡制度,为崛起提供了制度保证;日本人明治维新后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统一后同样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当然这两国建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受限。 俄国是个例外,它没有建立起近代政治制度,所以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一环”
2023-09-07 10:04:152

大国崛起主要讲了什么呢?

内容概括: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扩展资料:分集剧情:1、第一集:海洋时代15世纪,欧洲大陆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船队(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意外身亡)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2、第二集:小国大业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3、第三集:走向现代上16—17世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关键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4、第四集:走向现代下18—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5、第五集:激情岁月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2023-09-07 10:04:291

世界大国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从政治改革开始
2023-09-07 10:04:505

《大国崛起》英国是怎样崛起的

一、都铎王朝的统治者稳定了政权,逐步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民族国家,并鼓励国民自由冒险,崇尚海盗精神,使英国人敢于纵横四海。二、在航海过程中,一部分人攫取了大量利益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这些人通过圈地运动使生产关系逐步资本主义化,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进一步深化了国内改革,凝聚了丰富的财富,国力强大。三、不断进行海外掠夺,在外交上通过战争和商业逐步取代西班牙、荷兰、葡萄牙,逐步奠定霸主地位。
2023-09-07 10:05:084

大国崛起全集都有哪些国家啊

《大国崛起》全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以九国崛起的大致时间为序。 分别为: 第 一 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第 二 集 小国大业(荷兰) 第 三 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第 四 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第 五 集 激情岁月(法国) 第 六 集 帝国春秋(德国) 第 七 集 百年维新(日本) 第 八 集 寻道图强(沙俄) 第 九 集 风云新途(苏联) 第 十 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结篇) 《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大国崛起》一片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但它并不是以全面呈现一国历史为目的的教科书的电视版,也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考古式纪录片;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文明的比较,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鼎力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纪录片人为回望世界历史提供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本片制作历时三年,创作者不仅在浩如烟海的九国历史中进行了一次思想的长征,同时也在电视表现手法上力求创新。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本片的七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九个国家进行深入采访和实地拍摄,拍摄了大量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历史档案、文物、遗迹等,获得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为了尽可能地接近那些遥远的、别国的历史,本片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 它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 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 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 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本片期许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 对于正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本片期许能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 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2023-09-07 10:05:271

什么叫动态无功补偿?

  动态无功补偿发生装置,即静止同步补偿器,又名静止无功发生器。  由于其开关器件为IGBT,所以其动态补偿效果是早期的同步调相机、电容器和无功补偿装置不能比拟的,无功补偿装置以其较低谐波,较高的效率,较快速的动态响应,成为现代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该装置主要用来补偿电网中频繁波动的无功功率,抑制电网闪变和谐波,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使用效率,进而降低网络损耗,有利于延长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  各种无功和谐波补偿的设备中,用于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装设谐波无功补偿装置;另一类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使其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不产生谐波,也不消耗无功,或者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  配电网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研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可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配电网中普遍存在着无功补偿不足、布置不合理的情况,存在着城乡电网与区域电网电容器容量倒置现象。10KV电压等级以上的配电电网用户无功需求量很大,有效合理的使用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对配电网中的无功和谐波进行补偿,不仅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还可以减少用电装置的损害及由谐波引起的事故。  传统的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另一种方法是装设无源滤波器,通常由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串并联组合而成,该方法既可补偿谐波,又可补偿无功功率。目前我国常用的无功调节设备仍为机械式并联电抗器、投切电容器,这些静止型调压手段,因调节不连续、响应速度慢,很难满足系统运行方式快速变化时的需求。而另一种调压装置SVC,响应速度很快,但由于呈恒阻抗特性,使得在电压低时,无法提供所需的无功支持,因此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并且为了抑制谐波,必须装设滤波器,占地面积较大,此外,过多的SVC装置容易引发系统振荡。相比之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较为有效的调压手段,它的无功电流输出可在很大电压变化范围内恒定,在电压低时仍能提供较强的无功支撑,并且可从感性到容性全范围内连续调节。
2023-09-07 09:58:314

中国何时才会建立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

中国自2010年开始就建立了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求公务员每年对其家庭在境内外的资产进行公开申报。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公职人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意见》,规定公职人员应当在任职、停职、退休、调任、辞职等情况下,向所在单位报告自身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和资产状况,并不定期进行公示。此外,中国还在不断加强公务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完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信息公开规定》,明确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的时限和责任方,要求各级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一直在着力建立和完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并在反腐败、倡廉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未来,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强公务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推进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工作。
2023-09-07 09:58:311

求一篇《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这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建党伟业》,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2023-09-07 09:58:331

企业的内训师是什么?

为企业内部提供人员培训
2023-09-07 09:58:338

关于西餐餐桌礼仪知识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文化 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以下是我整理的西餐餐桌礼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西餐餐桌礼仪1 1、座位安排 1.女士优先。在排定西餐座次时,主位请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 2.以右为尊。在排定座次时,以右为尊。 3.面门为上。面对正门者为上座,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4.交叉排列。男女交叉排列,生人与熟人交叉排列。. 5.美国餐桌礼仪从入座,拿取餐巾、开动、取用餐具、离席,皆有自成一套的规矩,而其中座次与餐具安排,主人会于餐前准备妥当,无需费心。但应熟悉餐具使用顺序及位置功能,以免拿错。 6.女主人宣布晚宴就绪后,男主人引领着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尚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表示座次,若没有此项安排,则其原则如下 7.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坐,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则在男主人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而坐。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美式宴会之开放与活泼,期望借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增进彼此间之熟稔,并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 8.入坐原则系客先入坐,长者较年轻者先入坐,已婚较未婚先入坐,陌生人较熟识客人或家人先入坐。 2、餐具的摆设 1.大致上,摆在中央的称为摆饰盘,用来装一般料理。 2.餐巾一般是置于装饰盘的上面或左。 3.盘子旁边摆刀、叉、汤匙等。依用餐顺序:前菜、汤、料理、鱼类、肉类、视所需由外而内取用。 4.左手边是面包盘和奶油刀,装饰盘对面则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刀叉。 5.餐具之取用系由外而内。但有一例外,即当沙拉与主菜同时上桌时,沙拉所需使用之刀叉乃放在最靠餐盘的位置,即主菜刀叉的内侧。沙拉盘则在主菜所用之刀叉之左方。(主菜叉子位置在餐盘左方、餐盘右方为主菜刀子)。 6.如没有沙拉盘摆于桌面,则沙拉用之刀叉会随沙拉上桌一并送上。另一例外,即吃蚝(oyster)所用之叉子在餐盘右方餐具的最外侧,汤匙的位置在所有刀子的右方,最外者为喝汤用,介于刀及汤匙间之小匙,则为吃甜点(dessert)之用。而甜点叉则在餐盘最左方。但平常为避免混淆,则会将吃甜点所需之餐具置于餐盘上方,以示区别。 7.坐定后必须注意女主人的暗示。当女主人打开餐巾,放在膝上表示开动,女主人将餐巾取下放在桌上则表示餐宴完毕。即使已填满肚子,也应继续进餐,到餐会结束。餐巾正确的位置应放在膝上,而非夹在衣领或衣带间。用完餐巾应稀松放在餐盘之左方,如餐盘已移走,则放在正中央,切勿将之揉成一团。餐巾的用途乃揩嘴之手,尤其是喝饮料前最好能揩一下嘴,以免杯子尽是油渍。餐巾不可用来当桌布,擦去桌巾的污渍。如不小心弄脏了桌巾,应向主人道歉。 8.餐具取用由外而内,切用时或以法式之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或为英美式,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改以右手拿叉取用。美国较偏好后者,但法式亦为美国人所接受。谈话间有肢体表情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可持刀叉于空中挥动。刀叉用完后应横放于在餐盘中央,而非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刀口朝己,叉口朝左,以便取走之安全性。餐盘用完后,不应往外推,留在原处即可。 9.右上角会摆设玻璃杯类的餐具: 10.最大的是装水用的高脚杯。 11.次大的"是红葡萄酒所用的。 12.略瘦长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 13.视情况也会摆上香槟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3、喝汤的礼仪 1.西式料理用餐时,不能发出声音为一大原则。如果在喝汤时发出声音就是违反礼仪。日本人认为汤是饮料,而西式料理则认为汤是食物,是用来食用而非饮用。 2.食用装在有双耳的汤杯中时,为了测试汤的冷热程度,可以使用附带的小汤匙先试一口。使用后的小汤匙可以放在靠近身体这一边的底盘上;不可置于汤杯中。试过汤的温度后,可以用双手拿着汤杯耳,把汤杯端到口边直接饮用。至于汤中的食物则可以用汤匙来舀食。 3.没有汤耳的汤盘,要用大汤匙来舀食。拿汤匙的姿势像握铅笔一样,由内经外侧舀食。由内经外舀食是属英国式;反之则是法国式,日本一般采用英国式。把汤倒入口中时,不可发出声音,然后再用没有残留汤的汤匙,由自己的面前往外舀汤进食。 4.使用完毕后把汤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盘上,或是放在盘中。谨要把汤匙的柄放在右边的原则,而汤匙凹陷的部份必须向上;汤杯与汤盘都是如此。用汤时,不可噘起嘴来用力把汤吹凉。 西餐餐桌礼仪2 应邀 被邀请参加宴会以及接受邀请,是主、客友好关系的体现。是否出席宴会,西方人士常在请柬的右下角书写下列 短语 ,提醒被邀请者:R.S.V.P.(谨请答复);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请答复);To Remind(“备忘”。已口头商定,不需答复,只起提醒作用)。 如应邀,可在感谢之后表示:“很高兴,接受邀请。”如不能出席,可表示“感谢邀请,但是由于此前另有安排,很遗憾,不能出席。”临时因故不能出席,也应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 关于出席宴会着装问题,邀请人往往会在请柬的左下角标上如下英文字: Formal(正式服装——指西方国家礼服,其他国家的民族服装,但一般西服不在此列);Black tie(黑领结——指晚餐礼服,也称小礼服);Suit(套装——指西服,需上下一色并扎领带);Informal或Casual(便装)。 送花 西方人士喜欢举行家宴招待朋友。赴宴时,客人如能带上一束花或小工艺品、小食品献给女主人,主人会很高兴。如果是大型招待会,根据双方关系,有时送花篮祝贺,提前摆放在招待会现场。 问候 如主人夫妇迎客,客人应先同女主人握手问好,献上花束,再同男主人握手。然后由主人或主方人员引入客厅,同其他来宾见面,服务员会送上饮料或低度数酒类供客人享用。 入座 何时由客厅进入宴会厅,须听从主人安排。如事先未通知座次,很可能在宴会厅门口有座位示意图,客人应自己去找本人的座位位置。入座时应从椅子左方就位,离席时才从右边离开。男宾应帮助右边的女宾挪动椅子,待女宾坐好后,自己再就座。入座就餐时,身体略靠近餐桌。 餐巾 当主人示意就餐开始或拿起餐巾时,客人才可照样去做。餐巾通常是对折,折口朝外,下边一半略长,平铺在双腿上。在中国,可把餐巾一角压在餐盘垫盘之下,使餐巾搭在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进餐时油渍直接洒落在衣服上,但是忌将餐巾挂在胸前。可用餐巾一角擦嘴角、手指上的油渍,但是忌用餐巾擦刀叉、盘盏以及擦汗、擦脖颈等。进餐时因事暂时离开,应把餐巾放在座椅上或搭在椅背上。如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就说明离去不再返回。宴会结束,收餐巾时也应以主人为先。餐巾收后放在餐盘旁即可。 西餐餐桌礼仪3 当然,在西方也是,只有等所有人的饭菜都齐了,才可以开始就餐。一般情况下,当女主人也就坐、开始就餐,即表示可以开始进餐了。因此,作为主人,若客人比较多的话,就需要特别注意饭菜的预热了,免得还没开始吃,饭菜就都已经凉了。 在德国,除了一些非常正规的场合以外,通常很多不同的饭菜都会一起上,如鱼,土豆,蔬菜,以及酱汁等。但这决不意味着,让您把各种饭菜盛过去在您的盘子里拌着吃。您可以把不同的饭菜盛到您的盘里,但先用刀叉把一口的肉和菜切出来,再适当的组合,并搭配酱汁食用,不要事先就拌好。 在英国或其他英语国家,人们经常会在吃肉之前,把整块肉排全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在德国却不同。在德国,人们通常会吃一块切一块,以免整块肉都会凉掉。记住,吃肉时,叉背一般会朝上。 吃沙拉时,一般是不会用刀切的,而只是用叉子。当然,用困难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一小块面包。 到了吃甜点的时候,服务员或者女主人一般会把桌子清理干净,面包还有其他剩菜,及不使用的刀叉这时候会撤走。目的在于,在干净、整洁的饭桌前吃完最后的甜点以结束用餐。 当女主人把自己的餐巾放在餐桌上并起身时,说明用餐就此结束了。其他客人这时候也应该停止进餐。男士们这时应该先起身,帮助身边的`女士把座椅拉开,方便她起身离座。若您还在与身边的人交谈之中,这时也应该先打住,并与进餐时座得较远的客人进行交谈,同时也让身边的人用这个机会与他人进行交谈。 关于西餐餐桌 礼仪知识 相关 文章 : ★ 关于西餐餐桌礼仪的知识 ★ 西餐餐桌礼仪知识 ★ 西餐的餐桌礼仪常识 ★ 西餐礼仪的基本知识及餐桌礼仪 ★ 西餐餐桌礼仪知识2021 ★ 西餐就餐介绍礼仪知识 ★ 西餐餐桌礼仪常识 ★ 十大吃西餐的基本礼仪知识 ★ 十大吃西餐的基本礼仪知识 ★ 西餐餐桌礼仪常识(2)
2023-09-07 09:58:351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处罚是卫生局还是药监局

您好!医疗用毒品管理办法由国家卫计委和各地方政府的卫计委执行。全文如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第三条 毒性药品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医疗需要制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医药管理部门下达给指定的毒性药品生产、收购、供应单位,并抄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生产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生产计划,自行销售。第四条 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与其他药品混杂。每次配料,必须经2人以上复核无误,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料和成品数,经手人要签字备查。所有工具、容器要处理干净,以防污染其他药品。标示量要准确无误,包装容器要有毒药标志。第五条 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从事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和配方业务。第六条 收购、经营、加工、使用毒性药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严防收假、发错,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做到划定仓间或仓位,专柜加锁并由专人保管。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在运输毒性药品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第七条凡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进行。药材符合药用要求的,方可供应、配方和用于中成药生产。第八条 生产毒性药品及其制剂,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在本单位药品检验人员的监督下准确投料,并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保存五年备查。在生产毒性药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第九条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国营药店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生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第十条 科研和教学单位所需的毒性药品,必须持本单位的证明信,经单位所在地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供应部门方能发售。群众自配民间单、秘、验方需用毒性中药,购买时要持有本单位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信,供应部门方可发售。每次购用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5至10倍罚款。情节严重、致人伤残或死亡,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十二条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理的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但申请复议期间仍应执行原处罚决定。上级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答复。对答复不服的,可在接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64年4月20日卫生部、商业部、化工部发布的《管理毒药、限制性剧药暂行规定》,1964年12月7日卫生部、商业部发布的《管理毒性中药的暂行办法》,1979年6月30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药管理规定》,同时废止。附:3毒性药品管理品种毒性中药品种一、毒性中药品种砒石(红砒、白砒) 砒霜 水银 生马钱子 生川乌 生草乌 生白附子 生附子 生半夏 生南星 生巴豆 斑蝥 青娘虫 红娘虫 生甘遂 生狼毒 生藤黄 生千金子 生天仙子 闹羊花 雪上一枝蒿 红升丹 白降丹 蟾酥 洋金花 红粉 轻粉 雄黄西药毒药品种西药毒药品种: 1、去乙酰毛花甙丙 2、洋地黄毒甙 3、阿托品 4、氢溴酸后马托品 5、二氧化二砷 6、毛果芸香碱 7、升汞 8、水杨酸毒扁豆碱 9、亚砷酸钾 10、氢溴酸东莨菪碱 11、士的年注:西药毒性药品品种仅指原料药,不包含制剂。西药品种士的年、阿托品、芸香碱等包括盐类化合物。
2023-09-07 09:58:361

联系实际谈谈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

米尔斯术语,所谓的社会学想象力指的是一种心智品质,通过对信息的利用增进理性,从而能够清晰看清世事,准确的说就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米尔斯之所以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个词是因为他本人是社会学家并且经典社会学家的转换视角能力超出了其他学科的大家能力。所以没有采用当时其他大家建议的“政治学想象力”或“艺术想象力”。
2023-09-07 09:58:291

有机化学要注意什么?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又是玻璃制品,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发生事故。如割伤、烧伤,乃至火灾、中毒和爆炸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的场所。然而,只要我们重视安全问题,思想上提高警惕,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危险品的使用规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 实验室安全守则1.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在征求指导教师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实验。2. 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经常注意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是否漏气、破损等现象。3. 当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或橡皮手套等。4. 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5. 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要妥善爱护。安全用具和急救药箱不准移作它用。(二)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1. 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规则(1) 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2) 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进行有大量氢气产生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向室外,并需注意室内的通风。(3) 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使用和处理可燃性试剂时,必须在没有火源和通风的实验室中进行,试剂用毕要立即盖紧瓶塞。(4) 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5) 取用酸、碱等腐蚀性试剂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洒出。废酸应倒入废酸缸中,但不要往废酸缸中倾倒废碱,以免因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浓氨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吸入较多氨气时,可能导致头晕或晕倒。若氨水进入眼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所以,在热天取用氨水时,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温后再开瓶取用。(6) 对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后会生成氮化银而容易爆炸。2. 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规则(1) 有毒药品(如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铬酸钾等)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也不得随便倒入下水道。(2) 金属汞易挥发,并能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体内,会逐渐积累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在取用时要特别小心,不得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汞的地方,使汞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然后再除尽。(3) 制备和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恶臭和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氯气、光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加热蒸发浓盐酸、硝酸、硫酸等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4) 对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均为脂溶性液体,不仅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也有损伤。生物碱大多具有强烈毒性,皮肤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使用这些试剂。(5) 必须了解哪些化学药品具有致癌作用。在取用这些药品时应特别小心。(三)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 意外事故的预防(1) 防火① 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切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敞口容器内用明火加热或放在密闭容器内加热。② 在进行易燃物质实验时,应先将酒精等易燃物质搬开。③ 蒸馏易燃物质时,装置不能漏气,接受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④ 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的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沙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畅通。⑤ 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盛放易燃液体。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⑥ 油浴加热时,应绝对避免水滴溅入热油中。⑦ 酒精灯用毕应立即盖灭。避免使用灯颈已经破损的酒精灯。切忌斜持一只酒精灯到另一只酒精灯上去点火。(2) 爆炸的预防① 蒸馏装置必须安装正确。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密闭体系;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吸滤瓶作接受器,不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否则可能会发生炸裂。② 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严禁明火,并应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有机溶剂如乙醚或汽油等的蒸气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而引起爆炸,应特别注意。③ 使用乙醚时,必须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存在,应立即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后才能使用。④ 对于易爆炸的固体,或遇氧化物会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的化合物时,或可能生成有危险性的化合物的实验,都应事先了解其性质、特点及注意事项,操作时应特别小心。⑤ 开启有挥发性液体的试剂瓶时,应先用冷水冷却,开启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免由于液体喷溅而导致伤害。当瓶塞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贮存物质的性质,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等。(3) 中毒的预防① 对有毒药品应小心操作,妥为保管,不许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指出必须注意遵守的操作规程。对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有效处理,不准乱丢。② 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使用这些有毒物质时必须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有毒药品沾及五官或伤口。③ 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过程中,不要把头伸入橱内,使用后的器皿应立即清洗。(4) 触电的预防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金属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装置或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先切断电源,再将电器连接总电源的插头拔下。2. 意外事故的处理(1) 起火。起火时,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去易燃药品等措施)。灭火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紧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打滚,或迅速以大量水扑灭。(2) 割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应先取出伤口中的玻璃碎片或固体物,用3%H2O2洗后涂上紫药水或碘酒,再用绷带扎住。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以防大量出血,急送医务室。(3) 烫伤。不要用水冲洗烫伤处。烫伤不重时,可涂凡石林、万花油,或者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扎伤处;烫伤较重时,立即用蘸有饱和苦味酸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或纱布贴上,送到医务室处理。(4) 酸或碱灼伤。酸灼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处理;碱灼伤时,水洗后用1%HAc溶液或饱和H3B03溶液洗。(5) 酸或碱溅入眼内。酸液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3%NaHCO3 溶液洗眼;碱液溅入眼内时,先用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10%H3BO3溶液洗眼。最后均用蒸馏水将余酸或余碱洗净。(6) 皮肤被溴或苯酚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有机溶剂如酒精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后在受伤处涂抹甘油。(7)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气体。吸入Cl2或HCl气体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H2S 或CO 气体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应注意,Cl2或Br2中毒时可进行人工呼吸,CO 中毒时不可使用兴奋剂。(8) 毒物进入口内。将5-10mL 5% CuSO4溶液加到一杯温水中,内服,然后把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务室。(9) 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以免中毒。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1职责1.1实验室主任对安全全面负责。经常进行安全督察,组织安全检查,负责处理安全事故。1.2实验员负责水、电线路、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设施安全检查。1.3各科实验老师负责本科的化学药品、水电气、门窗的安全。1.4实验员负责试剂、药品,特别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管理。2. 工作程序2.1 安全操作规范2.1.1检测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2.1.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有毒物质必须带防护手套,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2.1.3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若因故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2.1.4各种安全设施不许随意拆卸搬动、挪作他用,保证其完好及功能正常。2.1.5操作人员要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维护知识,熟悉水、电、燃气、气压钢瓶的使用常识及性能,遵守安全使用规则,精心操作。2.2 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2.2.1化学试剂、药品中凡属易燃易爆,有毒(特别是剧毒物品)、易挥发产生有害气体的均应列为危险物品,严格分类,加强管理,专人负责。2.2.2建立详细帐目,帐、物、卡相符,专人限量采购,入库检查。2.2.3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有毒物品放入专用加锁铁柜内,注意通风。2.2.4剧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等)应执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2.2.5领用时应严格履行登记审批手续,用多少领多少。操作室内不宜大量贮存危险物品,不许存放剧毒试剂。2.3 三废处理2.3.1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多具有腐蚀性和毒性。这类废液直接排放于下水管道将会污染环境,必须统一收集,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2.3.2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2.3.3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2.3.4废液中浓度高的应集中贮存,并由综合管理科交环保部门处理;浓度低的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即可排出。一切废液(物)不宜存放过长时间。2.3.5含菌废液消毒后处理。2.4 安全管理2.4.1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应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2.4.2经常检查安全隐患,防微杜渐,出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认真整改。2.4.3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并放在具有醒目标志的地方,不得挪动,有关人员应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员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失效消防器材。2.4.4由学校安全员定期检查电路,防止元器件老化、损坏造成事故。移动、检修带电设备应切断电源。电路(线)电器设备故障应由专人检修。2.4.5各个实验老师负责本室水、电、气、门、窗的安全,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负责并经常督促检查。2.4.6苯并芘检测所用的物质由专人保管,废液集中保管理处置。实验员在操作时应有专门的工作服,并使用一次性用具。禁止穿戴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离开苯并芘实验区。2.4.7乙炔气、氩气、氮气等高压气体钢瓶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2.4.8使用电梯者要严格按照电梯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把超重、超大的物件带入电梯。注意使用安全。2.4.9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2.4.10事故发生后三日内,由当事人填写事故报告单,报科、站负责人。站长及时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2.4.11重大、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后还应提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2023-09-07 09:58:291

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很多帮助的,能让他很好的跟别人沟通,很好的工作。
2023-09-07 09:58:285

你好,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有什么发展吗?

1、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简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面向药品经营领域从事药品仓库管理、药品采购管理、市场营销策划、零售药店店面管理工作及药品质量控制、检测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2、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药生产、医药经营、医药外贸及医药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及质量控制等工作。 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制药、医疗、医疗设备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 制药/生物工程 2 医疗/护理/卫生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批发/零售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在区域销售经理、执业药师、销售经理等岗位工作,大致如下:1 区域销售经理2 执业药师3 销售经理4 总经理5 质量管理员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 北京 2 广州3 上海 4 武汉 5 成都3、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药品经营与管理这个专业是比较偏向于市场的专业,在经营管理的这方面会学的内容会偏多,而在对药学知识的学习要求会相对松一些,所以学校的一些实验设备也简单。这个专业毕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要怎么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兴趣和潜力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属于生化与药品类中食品药品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药公司、制药企业、医院等,药品的利润是很宽的。2013年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4000-4500人,其中男23%、女77%,2013年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64%、理科34%、文理综合2%,近几年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95%-100%)、2012(95%-100%)、2013(95%-100%)。
2023-09-07 09:58:271

最新退休金政策

最新退休金政策退休金是给予退休人员的一项基本保证,关于退休金的相关政策常常引起人们强烈关注,也是国家重点政策研讨的退休之一,退休金给予的是老年人的保障,也是在职人员工作的一种动力,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长辈,我们都应该时常关注退休金,那么最新退休金政策是怎样的呢?一、中央调剂制度将在全国发挥“共济”作用人社部尹部长介绍,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老龄化的程度差异也非常大。比如黑龙江,这是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一个省份,它的抚养比是1。3:1;广东的抚养比最高,是9:1。尹部长表示,要尽快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卢女生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调剂制度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卢女士表示,该制度可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二、解决养老金统筹问题的重大改革如何实施?按照相关执行方案,各地区把当期基本养老金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缴,建立为调剂基金,然后根据每年各地养老金的收支情况进行调剂安排。简单地说,以前养老金是地区自主调整,就导致有的地区很高有的地区很低,现在将养老金按比例收缴再分配,意味着以前养老金低的地区有望在改革后养老金上一个大台阶!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保障。老有所养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在此次改革之后养老金制度从头到尾都会有所变化,除了部分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提高外,对退休之前的人的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有所调整,比例高的会适当降低,比例低的会增高。以此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完成统筹发展。这些政策可以总结为政府现在积极建立一套合适的养老保险金机制,而养老金和退休金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所以我们一定支持并关注政府的养老退休金的相关改革。
2023-09-07 09:5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