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实现资源均衡,环境友好,经济稳定增长

2023-09-20 10:20:25
TAG: 经济 环境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相关推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什么的社会革命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古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一对矛盾。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西方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基础上的;当大多数人都要像少数富裕人那样生活,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能实现的,它是人类的一个陷阱。所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简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3-09-07 20:13:461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 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 (1)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 境保护意识。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社 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对能源及废物实行综合 利用的过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 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 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 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 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抓紧研究 制定《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保 护法》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 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重污染 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有关部门要组织修订主要耗能 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重要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4)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 体水平。当前,政府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 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盲 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产 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第三产 业,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技 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总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 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 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 资源,为社会作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 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都要从 自我做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
2023-09-07 20:14:111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您好一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四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五是要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您好一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二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四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五是要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
2023-09-07 20:14:232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义: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09-07 20:14:441

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怎样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9-07 20:14:561

说一说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现实背景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政府管理和引导,在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珍惜资源的风气,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的机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状态,其核心内容是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途径。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一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 5,人均耕地量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也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资源利用水平低。矿产资源总回采率、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内先进水平,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些产品单耗指标居高不下。三是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大。我市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大,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全部工业的80%以上。四是环境问题突出。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转到追求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优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生产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利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针,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法制、政策、制度、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资源节约机制,在全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绿色钢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节约为本、效率优先原则。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  2、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重视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贡献率。  3、最低消耗、适度消费原则。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投入,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在消费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消费,推广资源节约型产品和服务,反对资源浪费。  4、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原则。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推动下,发动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目标任务  1、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5%,取水量降低3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农业节水灌溉利用系数达到0.7;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180万元以上;每增加亿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5公顷以下。基本建立起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园区,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明显增强。  2、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取水量降低4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农业节水灌溉利用系数达到0.8;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达到300万元以上;每增加亿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0公顷以下。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指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资源开采、消耗类和加工类企业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工业园区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循环经济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建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莱芜。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工作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计划和目标,突出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和循环利用、土地利用等环节。  1、资源开采环节: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大力提高资源采收效率,合理开发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实行保护性开发;改善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矿业优化升级;统一规划、配置水资源,控制用水需求,防止水源衰减。  2、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原材料消耗强度,加强钢铁、电力、煤炭、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的消耗管理,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技术、工艺和设备,实现能量梯次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益。加快机电设备、产品和落后工艺的更新改造步伐,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所有城区新建居住建筑全部按照国家节能标准设计和施工,不断降低建筑能耗水平。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消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产品使用。工业用水推广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分质利用等技术。农业推行节水灌溉。  3、资源循环利用环节: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提高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废渣和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发展沼气技术,加强秸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研究其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建设污水处理回用设施,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资源化;推动不同行业建立共生耦合关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充分发挥建材、电力等行业废弃物的消化功能,加大废弃物的利用量。推进废钢铁、废金属、包装废弃物、废旧轮胎、报废机动车等的回收循环利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及管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4、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利用领域: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从严控制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工业厂房;开展旧城改造,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合村并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要着重发展高层建筑,特别是新建住宅、宾馆饭店、写字楼等以高层为主;开展墙体材料革新,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淘汰粘土砖,严禁毁田烧砖;盘活企业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深化供热体制改革,逐步取消按面积计热收费,实行分室控制,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在新建集中供热建筑中安装分室控制、分户计量的热计量装置,将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到位纳入建筑节能认定范围。  (二)主要措施  1、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级政府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要科学认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彻底扭转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大、轻内涵发展,重眼前、轻长远,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搞好宣传教育,倡导崇尚资源节约的社会风尚和消费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工作的决策能力;开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建立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等相关课程和专业。  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要公开曝光,使公众充分认识我市的资源形势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每年的节能、节水和土地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提倡节俭消费、科学消费,鼓励公众节能、节水、回收再生资源,创建节能节水社区和循环经济社区,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根据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我市的产业、产品结构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坚持发展中调整的原则,在发展中构筑新优势,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要是努力建设钢铁深加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构筑机械加工、粉末冶金及纺织、无纺布、建筑材料、造纸等优势系列产品,重点拉伸和延长钢铁、化工、煤炭等产业链;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强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项目、企业和园区,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拟选择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10个项目、10个企业、2个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系统推出以“点、线、面”为特色,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综合试点。树立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为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开展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认定管理工作,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扶持,优先立项,充分利用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加快推进农村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鼓励农资节约,大力推广、研制和生产与现有农业劳动力、机械配套的联合收割机、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械等,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扩大秸杆直接还田面积,推广秸秆气化和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等技术,搞好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三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先进技术和设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土壤保、蓄水能力,实施农村节水型卫生户厕改造,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节能节水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和开拓节能领域。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重点开发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产业链接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工业废弃物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国外研究机构以多种形式进行合作,通过自主研制、联合开发和引进吸收创新相结合,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核心技术。扶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大力开发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和产品,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产品和项目。突出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抓好钢铁、电力、建材、纺织、机械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制定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目标及节能措施,加强跟踪指导,检查落实能耗限额和能耗定额执行情况;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和农业机械节能,鼓励淘汰老旧汽车和落后农业机械,推进清洁燃料应用推广,加快环保节能公交车辆更新步伐;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行空调、冰箱等产品国家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支持研制和推广节能家电,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太阳能及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加强电力需求管理,优化电力生产调度,对钢铁、水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制度,积极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规定,对符合规定条件但尚未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工业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强化负荷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有序用电方案;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器具和设备的推广力度,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加强管理,降低管网漏失率;积极推广利用再生水,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活动,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对水资源的乱引滥取;大力推进原材料的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以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加大节约工作力度,严格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出率;限制茶叶、保健品、月饼等物品过度包装,倡议商店、超市等商品流通行业不经销过度包装产品。  5、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工业污染。加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热潮,逐步建立由末端治理,转向以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污染防治体系,指导企业建立清洁生产中心,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新路子。选择部分企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制定标准,逐步深入,树立清洁生产典型示范企业,发挥先进企业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市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  6、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节能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土地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有利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制氛围。深入开展能源利用监测工作,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每年进行一次能源利用检查、监测或能量平衡,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继续生产或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设备(器具)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对达不到最低能耗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准施工、销售和使用;对矿产资源尾矿中资源品位严重超标的,要采取强制回收措施;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方案由有资质的评审机构评审并报送有关部门审查核准后,方可实施,从源头上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市经贸委、建委、水利与渔业局、国土资源局、质检局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统一管理制度并健全项目能源、水资源论证制度、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规划设计方案,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  7、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厉行节约,在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关扶持优惠政策,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加大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事业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合理确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上网电价,制定实施峰谷电价。积极组织和支持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  各区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建立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共同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
2023-09-07 20:15:281

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 )

【答案】:错误 style="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
2023-09-07 20:15:401

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急!!!!!!!!!

意义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3-09-07 20:15:492

急求“如何弘扬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精神”演讲

  你是否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已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当今,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日益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显突出,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倡导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节约之风深入人心,节约美德蔚蓝成风。  祖国的未来蓝图需要我们团员青年来描绘,民族的希望要靠我们来实现,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更应有我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此,特倡议如下:  一、 增强时代责任感,树立三种意识  作为21世纪中国的建设者,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我国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出发,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的理念,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意识。  二、 节约资源,从身边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努力实践,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环境的净化需要从我作起,从身边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寸土”,倡导使用循环用水、节能产品和再生材料,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推广办公电子化和资源变废为宝。  三、 积极实践,为建设节约型机关、校园和研究院所建言献策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高度,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出发,w围绕本单位在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设节约型机关、校园和院所的意见和建议。广大青年科技人员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投身节约型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创新和改革,真正形成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时尽其效的节约型社会。同时,节约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用我们青年率先垂范,广大青年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的风尚,培养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青年朋友们,节约新时空已经展现,建设节约型社会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去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一切。
2023-09-07 20:15:591

什么是两型社会?中学生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该如何做?

就是社会主义一型,资本主义一型,中学生在这两型社会建设中,就是回家跟父母搞同吃同住等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同时还要坚决做好剥削父母的资本主义吸血鬼。
2023-09-07 20:16:254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450字左右

市长叔叔: 我是华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我从小就在南宁长大,南宁是怎么变化的,我都看到了。从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绿色城市,开展了民歌节,南博会…… 现在在南宁,到处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等字样。在马路边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美丽极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开。 可是,我觉得光有分类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写一些可回收一类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类垃圾的种类,不是每个人都想我们一样接受知识多,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么,想那些民工,他们不知道,就会乱丢一气,这样反而不好。不仅起不到环保和垃圾分类的作用,反而会给那些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带来工作的困扰。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蛮严重的问题。 有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车,想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始我们是开开心心的出门啊,可是当我们去公共汽车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经发臭了,路过的行人纷纷五着鼻子绕到走,我们走过的时候一会闻见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后来,我在去过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细观察有没有臭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种可以把垃圾倒出来,可是为什么会发臭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环卫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把表面的垃圾捡出来,并没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净?他们说不是不想,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来,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里面了。 由此可见,垃圾桶发臭,不是因为环卫工人不尽责,而是因为垃圾桶的设计有问题。我在此希望,为了南宁的美丽,为了空气的清新,请市长叔叔再叫人设计过一些既实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让那些臭味来污染我们清新的空气。
2023-09-07 20:16:3810

如何建设节约型校园?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建设节约型校园已经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生活中的主题。创建节约型校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而推动优良学风的建设。为进一步响应学校的号召,农学院团委在广大同学中积极倡导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所应有的社会责任。针对同学们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浪费现象,学院先后利用全体会操、学生干部会议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全院学生进行了以“创建节约型校园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在同学中形成一种“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思想认识。与此同时,学院还积极号召全院同学节约每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方便袋,杜绝在宿舍玩电脑游戏,合理利用资源。平时加强监督力度,院自律会、卫生部成员不定期的到宿舍进行检查,对宿舍“无人不熄灯”、“水龙头水流不断”等浪费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广大学子的“三自”作用,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院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全员意识,以全面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不仅在学院内抓好基础、基层等“双基”工作,在每一个环节把好关,而且还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介,深入开展国情、校情教育,营造“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奉献,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舆论氛围,在全院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将节约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要在思想上建立节约意识,付诸于日常生活当中。只有点滴积累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合理利用,避免一些浪费现象的发生,节约不必要的开支。点滴做起,收获无限,勤俭节约已在农学学子中蔚然成风。良好的风气为学院形成良好学风,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如果我们的每个人都做不到勤俭节约,那么怎么样才能建立节约型校园?如果我们的校园不能消除种种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又如何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用完水后或看到滴水的龙头,请及时拧紧。如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楼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  二、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工作或学习结束后请及时关掉相关电器的电源(如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台灯等),晚自习结束后做到人走灯灭;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提倡空调每天少开一小时;尽量减少电梯使用。  三、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如杯子、筷子、塑料袋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提倡双面用纸,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大力开展电子办公,节约纸张。  五、生活节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不浪费粮食. 六、爱护图书,加快图书周期循环,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室学习,杜绝无效占座。 七、各学生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资源节约的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 修身和节俭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和前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倡导建立节约型校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一定意义。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也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让我们牢记“节约校园,从我做起”的青春诺言,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纲意识。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珍惜资源,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摒弃畸形的高消费,建立我们的节约型校园。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为国家为校园尽一份力量。
2023-09-07 20:17:091

发展什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基本国策。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在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时,不能只看GDP,只看“政绩指标”,还要看“绿色指标”,这样才能扭转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CDP增长的错误做法,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各级政府要依法严格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重大的、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之前,建立听证会制度。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投资的合理性、是否符合规划以及对环境、资源和公众利益的影响等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政府投资应实行项目储备制度。投资立项必须从这个储备库中产生,保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发展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道路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执行基本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实施,例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新建道路5年内不能开挖,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带头遵守,充分论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2023-09-07 20:17:191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和谐社会。第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建立健全环保政策,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理念。
2023-09-07 20:17:321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什么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3-09-07 20:17:412

我为公司节约一元钱 写一个提案 可以是一滴水 一度电 一方气等等

你是否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已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当今,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日益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显突出,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倡导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节约之风深入人心,节约美德蔚蓝成风.祖国的未来蓝图需要我们团员青年来描绘,民族的希望要靠我们来实现,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更应有我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此,特倡议如下:一、 增强时代责任感,树立三种意识 作为21世纪中国的建设者,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我国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出发,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的理念,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意识.二、 节约资源,从身边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努力实践,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环境的净化需要从我作起,从身边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寸土”,倡导使用循环用水、节能产品和再生材料,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推广办公电子化和资源变废为宝.三、 积极实践,为建设节约型机关、校园和研究院所建言献策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高度,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出发,w围绕本单位在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设节约型机关、校园和院所的意见和建议.广大青年科技人员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投身节约型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创新和改革,真正形成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时尽其效的节约型社会.同时,节约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用我们青年率先垂范,广大青年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的风尚,培养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青年朋友们,节约新时空已经展现,建设节约型社会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去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一切.
2023-09-07 20:17:501

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降低产能消耗,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环保能源.
2023-09-07 20:18:16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吗

资源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2023-09-07 20:18:282

为什么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09-07 20:18:381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
2023-09-07 20:18:481

当代大学生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应该怎样做

  (一)是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袋、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24小时开机等。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   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四)是建立大学生参与机制。   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2023-09-07 20:19:121

重赏啊!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里的“节约”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中心位置。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并强化节约资源工作的强制约束力。要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制定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尽快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转换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要尽快形成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中心的农业体系,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从战略上构建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3、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如果说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以把自然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的话,那么,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流动,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冲突。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铜产量的二分之一、纸产品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循环利用。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量仅占总产量的15%-20%,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如果其中的废玻璃、废塑料等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增加垃圾处理量,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要加强对废品回收利用的管理,促使其有序发展。 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合组织研究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是 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要考虑资源和生态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为此,应当选择如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一是应当讲究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二是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型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仍应以植物型食品为主或动植物并重。三是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和大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 6、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约资源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推动资源节约科技开发,建立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资源节约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资源节约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和升级,从整体上全面提高资源节约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粗放、低效率技术向集约、节约和高效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管理对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的效率潜力。 7、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获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资源的整合、再生资源的相互转移开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实现。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废弃物的性质及来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技术等信息,规范信息的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等机制,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与切入点,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弃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 8、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本质就是提高经济资源的生态效率,在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协调机制。为了衡量评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实践,有必要建立一套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循环特征、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有机的联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指标体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理入手,从各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为:良好的政策相关性、可测定性和可比较性、易于分析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 9、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产品,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才能产生节约使用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实现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0、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常识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
2023-09-07 20:19:323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023-09-07 20:19:451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写进党章。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基本要素中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都表现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1)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政府的某些制度政策不当,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不断深化改革,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发展,许多政策和制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脱节;再比如,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区域、流域性污染总体调控,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形成了横向分部门管理、纵向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被部门界限、行政区界限;行政级别界限等人为因素割裂开来,协调工作很难。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尽快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使其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的程度,改变资源、环境价格严重扭曲的现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把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投入作为基本职责之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强度,解决生态环境在市场配置中的失灵问题。三是大力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整套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中,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被放在了优先位置,成为《纲要》提出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则成为《纲要》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节水技术政策》等。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4)倡导和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和节约资源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人们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对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指导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我们要统筹规划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抓住重点,重在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2023-09-07 20:19:571

试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09-07 20:20:101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写进党章。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基本要素中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都表现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  (1)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政府的某些制度政策不当,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不断深化改革,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发展,许多政策和制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脱节;再比如,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区域、流域性污染总体调控,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形成了横向分部门管理、纵向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被部门界限、行政区界限;行政级别界限等人为因素割裂开来,协调工作很难。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尽快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使其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的程度,改变资源、环境价格严重扭曲的现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把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投入作为基本职责之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强度,解决生态环境在市场配置中的失灵问题。三是大力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整套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  (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中,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被放在了优先位置,成为《纲要》提出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则成为《纲要》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节水技术政策》等。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4)倡导和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和节约资源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人们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对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指导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我们要统筹规划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抓住重点,重在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2023-09-07 20:20:34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的措施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让每个人羞于浪费、不敢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完善法律法规,创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机制。要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资源产权权益,这样才有人对资源负起责任,才能尽量发挥资源的效益。要完善《节能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加大实施力度,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者依法惩处。建立资源利用的协调机制,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来配置资源。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还要建立健全民众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资源节约的有力保证。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09-07 20:20:50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的成果

 1、工、商业领域。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8%以上,年内淘汰劣势企业57家,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使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3%以上。2、建筑领域。今年对69个新建住宅和新建公共建筑项目进行了初步设计审查。新建建筑全部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其中住宅建筑项目39个,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项目30个,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实现了上海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100%目标。同时加大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力度,金叶商厦的节能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旧区改造有序推进,完成72万平方米“平改坡”和31万平方米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3、交通领域。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各项措施,加强了区内出租车、公交车防污和环保管理。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5条,更新公交车辆80辆。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为450辆公交车安装GPS智能终端。同时加大了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性能的交通运营车辆整治的工作力度,确保车辆耗能排污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4、污染物减排。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纳管率、深化减排环节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东西部两大污水厂建成运行。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敷设区级污水管网15.5公里、镇级污水管网65公里,基本完成建成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纳管分流,保留工业区企业纳管工作基本完成。全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8年全区COD削减量在去年4800吨的基础上又削减了5500吨,共计削减量10300吨,完成了全年的减排任务。
2023-09-07 20:20:591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哪些基本国情出发而做出的决策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同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统一。这是我国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2023-09-07 20:21:102

关于环保的资料,我要做手抄报,很急!

做地球的小主人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空气、水分、阳光)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履行自然还是发展经济,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有一种物种在灭绝。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用权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月上旬,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75个国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参加了会议,可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同学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如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不仅损害我们这一代,还要遗害子孙万代!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100多项法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同学们,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和其他小动物等等。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2023-09-07 20:21:532

如何建设节约型校园

呵呵来啊拉拉裤诺脱裤挪窝我哭V5图路
2023-09-07 20:22:052

急!!!跪求 试论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廷杰. 德日实施“循环型经济”相关法规简介[J]节能与环保, 2003, (02) . [2] 徐忠爱. 试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消费适度增长的理论联系[J]商业研究, 2003, (10) . [3] 王晓蓉,于晓虹. 熵值法及其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 2005, (17) . [4] 牛桂敏.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 (02) . [5] 余瑞祥.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行为、制度与观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6] 蔡畅宇. 树立对环境和资源的忧患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J]党政干部学刊, 2002, (07) . [7] 崔亚平. 中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比较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 2003, (09) . [8] 陈延斌.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9] 袁文艺,黄安心. 行政成本及相关理论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 2002, (02) . [10] 陈永昌. 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节约型社会[J]北方经贸, 2005, (02) . [11] 罗钢. 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下)[J]国外理论动态, 2003, (06) . [12] 穆贤清,黄祖辉,张小蒂. 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 2004, (02) . [13] 杨培峰. 工业区生态规划浅析[J]工业建筑, 2004, (08) . [14] 杨中强.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 2004, (06) . [15] 李培超,周俊武. 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6) . [16] 张荣德. 解读资源约束下的制度变迁[J]经济评论, 2005, (06) . [17] 杜玲. 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理论分析[J]经济师, 2005, (02) . [18] 于惠春.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内涵辨析[J]江苏经济探讨, 1997, (06) . [19] 王凤,雷小毓.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其构建[J]经济学家, 2006, (05) . [20] 杨华峰,张华玲. 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9) .
2023-09-07 20:22:151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口语交际稿

xff
2023-09-07 20:23:054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写进党章。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基本要素中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都表现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  (1)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政府的某些制度政策不当,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不断深化改革,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发展,许多政策和制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脱节;再比如,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区域、流域性污染总体调控,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形成了横向分部门管理、纵向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被部门界限、行政区界限;行政级别界限等人为因素割裂开来,协调工作很难。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尽快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使其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的程度,改变资源、环境价格严重扭曲的现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把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投入作为基本职责之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强度,解决生态环境在市场配置中的失灵问题。三是大力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整套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  (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中,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被放在了优先位置,成为《纲要》提出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则成为《纲要》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节水技术政策》等。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4)倡导和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和节约资源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人们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对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指导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我们要统筹规划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抓住重点,重在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2023-09-07 20:23:321

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天老师说要从国家、企业、个人等方面的要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2023-09-07 20:23:441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增强相关的意识,才能更好建设节约型社会
2023-09-07 20:23:532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2013版毛概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09-07 20:24:04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十七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是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二是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2023-09-07 20:24:302

节约粮食的名言100句

1、饱食终日,粒粒可馨。2、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3、自备碗筷,保护环境。4、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5、大吃大喝顾眼前,省吃俭用度灾荒。6、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7、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8、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9、手中有粮,心里不慌。10、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11、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1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13、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14、一颗米粒九十九个工。15、爱惜粮食,节约粮食。16、糠菜半年粮。17、粮食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18、浪费去无踪,粮食更出众。19、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20、一粥一饭汗珠换。21、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22、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23、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2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25、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26、一人节约,全家光荣。27、珍惜粮食,远离浪费。28、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29、文明礼貌,秩序井然。30、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31、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32、饱时不忘饿时饥!33、也许温饱在某个角落还是难题,请珍惜手中的粮食!34、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3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36、耗子还存三分粮。粮头不俭,粮尾喊饭。37、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3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39、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40、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41、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42、天地“粮”心,珍食莫蚀。43、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44、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4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6、精打细算半年粮。47、一两煤,一块炭,积少成多煮熟饭。48、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49、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50、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1、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52、丰收当歉年过。53、节约需从点滴起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54、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55、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56、出门走路看风向,穿衣吃饭量家当。57、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58、爱粮节粮,建设节约型社会。59、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60、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6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62、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63、细水长流,遇灾不愁。6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65、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66、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67、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68、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69、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70、树立节粮意识,珍惜劳动成果。71、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72、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73、十匙合成一碗饭。74、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75、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76、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77、成由勤俭败由奢。78、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79、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80、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81、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82.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83、天地粮心,珍食莫蚀搜索。84、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请珍惜!85、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86、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87、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88、粮食搞上去,浪费降下来。89、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90、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91、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92、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9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94、今年过年不节约,节约要节粮食。95、粗茶淡饭,细水长流。96、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97、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98、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99、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100、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
2023-09-07 20:24:401

你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浪费
2023-09-07 20:24:512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

建设节约型具体到每个人是其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大谈节约社会的意义没有实任何作用。我建议你结合自己所处的行业务实地如下做:假如你是开企业的,你会怎么去创建节约型企业,假如你是在学校机关工作学习,你又会去怎么做。这些都是需要你深入思考的。在网上你找不到任何实际意义的文章,那些都是大话空话。论文要务实,不是写政治,也不是写散文诗。
2023-09-07 20:25:013

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生产水平还不高,从长远利益出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必要的,有利于日后的发展。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充分发扬我国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2023-09-07 20:25:121

我国应当怎样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023-09-07 20:25:232

怎样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和实施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利用效率。节约优先要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价格、财政、税收和金融改革中,并认真加以实施。二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要加快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突破资源节约的技术瓶颈。四要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五要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强制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实行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重点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六要强化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节约资源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努力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尽快改善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要把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二要抓好重点城市环境治理,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三要有效治理二氧化硫污染,新建燃煤电厂必须配套脱硫设施,加快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四要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推广农村沼气和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五要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医疗废物对环境的危害。自然生态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方针,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一要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二要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三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四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限期治理,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五要加快开发和推广先进环保技术,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六要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按照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
2023-09-07 20:25:321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

画龙点睛用来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一二警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1.拼音:画龙点睛读作[huà lóng diǎn jīng]2.典故:在南北朝时期,梁超有位著名的画家叫作张僧繇,此人画技高明。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了很多寺庙,许多寺庙都请张僧繇都让他去作画,张僧繇在金陵其中一个寺庙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奇怪的是,每一条都没有画眼睛,张僧繇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没多久,雷电打破墙壁,那条龙乘云飞上了天,人民惊呼。参考资料李新.常用词语大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023-09-07 20:21:444

重点项目办什么意思

6
2023-09-07 20:21:443

如何分析财务数据

一,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  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产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产周转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比率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7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产权比率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  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有形净值债务率  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意义: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不考虑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为不能偿债。  分析提示: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4)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5  意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 销售净利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  意义: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5  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公式:资产净利率=净利润/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8  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是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意义: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5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末负债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5  意义: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获取现金的能力  (1) 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销售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  意义: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公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股数由企业根据实际股数填列。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资产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6  意义: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公式: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取数方法: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指前五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和;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也从现金流量表相关栏目取数,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数;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取数;  存货增加,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数。取存货的减少栏的相反数即存货的增加;现金股利,从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润或股利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数。如果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项目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则取数方式为: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减去附表中财务费用。  意义: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公式: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每股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现金股利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3)营运指数  公式: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经营应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 非付现费用 =净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 待摊费用摊销 + 递延资产摊销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9  意义: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2023-09-07 20:21:45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注意事项

1、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这段时间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2、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3、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4、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所以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前两天,容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2023-09-07 20:21:431

曾汉民的职务荣誉

由于曾汉民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和做出突出的贡献,1984年他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曾汉民虽于60年代初经受结核病的严重折磨,和10年动乱的冲击,死里逃生,但他始终充满革命乐观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执着地实践他的座右铭,献身祖国的科教事业,服务社会“心底无私天地宽,不用扬鞭自奋蹄”。同行专家盛赞:他是一部特珠材料铸成的,永不生锈的、永不停止的发动机。曾汉民是一位富有开拓和献身精神、刚正坦诚、待人宽厚、光明磊落、处理必忠、治学严谨、具有敏锐的学术判断和旺盛的科学活力、科研和教学成果显著的科学家及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与海内外教育、科技和工业界有广泛联系,对如何组织领导科研工作并将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理论见解和实践经验的战略科学家。因此,在1987年中国开始实施高技术“863”研究发展计划时,他被委任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87年2月至1991年5月),他尽心尽力,团结各方面的专家为中国高技术新材料研究计划的重大战略工程制定好战略目标、总体方案、计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等。他还主编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巨著《高技术新材料要览》,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该书于1995年获国家第二届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他于1991年5月获国家科委授予“国家八六三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4月至1995年7月他受命任中山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团结同志,勤政廉洁,积极团结海内外校友和爱国热心教育人士,努力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并于1995年6月通过“211工程”国家教委部门预审。曾汉民曾任国际材料研究联合会中国委员会(CC-IUMRS)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湖北大学兼职教授,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宇航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科技发展特邀顾问,国家教委国防科技委员会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材料科学组成员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委员会顾问等职。并担任《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合成纤维工业》、《航空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宇航材料工艺》、《高科技纤维与应用》、《Water Treatment》等学术刊物编委会委员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副主编,《材料导报》特邀编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塑料工业》、《复合材料学报》和《工程塑料应用》等刊物顾问,及“香港塑胶科技中心”和“亚洲科技转让协会”、香港城市大学顾问,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高级顾问,香港复合材料技术协会名誉会长,香港“霍英东奖金委员会”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等职。此外,十多年来,他多次应邀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出席国际会议或访问讲学;多次应邀作为有关国际会议的顾问委员会或组织委员会成员,或分会主席,或作大会邀请报告等。他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取得很好的效果。曾汉民被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院院士(APAM member)和被聘为澳中文化科技促进会荣誉顾问和悉尼太平洋技术学院荣誉院长等。曾汉民生平的业绩被收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中国现代化学史略》及美国ABI编纂的《国际杰出领导人物指南》(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并被评选和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世纪成就奖”(Twentieth Century Achievement Award)、“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及英国IBC 授予“20世纪成就奖”(The 20thCentury Award for Achievement)等。他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1997年被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院院士(APAM member), 澳中文化科技促进会荣誉顾问,悉尼太平洋科技学院荣誉院长及香港复合材料技术协会永久名誉会长(Permanent Honorary President)。
2023-09-07 20:21:431

家务劳动的手抄报内容有什么?

家务劳动的手抄报内容如下:家务劳动,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必须从事的一种无报酬劳动。家务劳动包括:洗衣做饭、照看孩子、购买口用品、清洁卫生、照顾老人或病人等。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中,家务劳动的分工情况有所不同。社会学家尤其是女权主义者十分关心家务劳动性质问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家务劳动降低了工资价值,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专家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劳动意识的强弱,将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的关键所在。如果现在不让孩子做家务,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孩子将会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动观念淡薄等不良习惯,那么会对他们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专家认为,学校应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不妨把家务劳动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必做的家务劳动作出规定,努力做学生母的说服教育工作,把开展家务劳动开发成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渠道,让孩子们都养成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023-09-07 20: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