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鲁迅、沈从文、老舍、林语堂、巴金 请给我一些他们的代表作。

2023-09-22 03:57:00
共9条回复
clou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沈从文《边城》《长河》,老舍《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林语堂《翦拂集》、《京华烟云》巴金《寒夜》《家》《春》《秋》.

Chen

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祝福》《故乡》还有很多就不用说了吧……

沈从文 《长河》(长篇未完)《湘行散记》(集子)《边城》(应该算是中篇,但有的说法把它归为长篇)

老舍 《茶馆》(话剧)《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林语堂 《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其实林语堂先生作品是在很出名,但知道他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很少……)

巴金 除了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比较著名的还有《春天里的秋天》《灭亡》《寒夜》《萌芽》

我不懂运营

鲁迅: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孔乙己

沈从文:边城、长河、萧萧、八骏图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断魂枪

林语堂:主要成就在散文,而非小说,再者《京华烟云》是用英语写成,后经郁达夫儿子翻译成中文的。

巴金:《家》《憩园》《寒夜》

wpBeta

鲁迅有《狂人日记》《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

沈从文《边城》《花花草草瓶瓶罐罐》

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林语堂《人间四月天》《京华烟云》

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CarieVinne

鲁迅:《呐喊》《野草》《朝花夕拾》《阿Q正传》《孔乙己》

沈从文:《边城》《从文子集》《龙凤艺术》

老舍:《骆驼祥子》《龙须沟》

林语堂:《语堂文集》,不太了解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max笔记

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

沈从文:边城

老舍:茶馆

林语堂:京华烟云

巴金: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cloud123

鲁迅:狂人日记

老舍:骆驼祥子

巴金:萌芽

沈从文:边城

林语堂:京华烟云

gitcloud

鲁迅:阿q正传,狂人日记

沈从文:边城

老舍:茶馆

林语堂:京华烟云

巴金:家,春,秋

nicehost

朝花夕拾 闰土

边城

骆驼祥子

京华烟云

激流三部曲

相关推荐

林语堂的主要作品

林语堂的主要作品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1、《吾国与吾民》简介《吾国与吾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中国人生活的基础,种族上、心理上、思想上的特质;第二部分谈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妇女、社会、文学、艺术。该书中作者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2、《京华烟云》简介《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3、《苏东坡传》简介《苏东坡传》是林语堂著传记作品,原用英文写成,于1947年首次出版。《苏东坡传》共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害后的流放生涯。林语堂简介林语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的的中文作品基本上是散文随笔。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为1920-1940年代发表在《语丝》、《论语》、《宇宙风》等刊物上的那些,以及晚年在台湾撰写的“无所不谈”系列。
2023-09-08 05:16:361

林语堂的代表作是什么?

  1、代表作: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2、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3、人物评价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林语堂经常撰写文章,阐发幽默,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小品散文流派。
2023-09-08 05:17:181

林语堂最值得看的作品 关于林语堂的介绍

1、林语堂值得看的作品有很多,其成名作《吾国吾民》值得看,另外《苏东坡传》、《人生不过如此》、《信仰之旅》等散文值得看,小说《京华烟云》《红牡丹》也值得看。大师之作,百读而不为过。 2、林语堂(和乐、玉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京华烟云》《人生的盛宴》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其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3、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2023-09-08 05:17:281

林语堂作品总共有哪些

林语堂的《风声鹤唳》与《朱门》、《京华烟云》合称为“ 林语堂三部曲。 还有: 不亦快哉 记旧历除夕 西湖七月半 扬州瘦马 品味人生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上、中、下) 林语堂作品苏东坡传 林语堂作品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作品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文集啼笑皆非 林语堂文集唐人街 林语堂文集赖柏英 林语堂文集奇岛
2023-09-08 05:17:381

林语堂《京华烟云》内容简介

  《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雨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动的历史风貌。  书中穿插的是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那是一个多事之秋,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战争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政府岌岌可危,社会上动乱不安,中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变化,但是,书中从无绝望的笔迹,反而到处都彰示着积极的希望,照射出胜利的光辉。尤其是在书中结尾处,人们喊着:“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的口号,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一个民族其雄伟的力量,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亿万的中国人共同在这伟大的史诗时代奋斗生活着。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京华烟云》以家庭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一本家庭观念很重的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家庭是安宁与和谐的,家庭成员父与子、母与子、夫妻、兄弟姐妹、妯娌、婆媳、主仆与仆仆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和谐的。  书中的《母爱》很神圣,很伟大,很感人。姚木兰的母亲姚太太的母爱可以说是溺爱,她对儿子体仁的爱有着旧的家庭观念,是纵容的、盲目的,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对儿子体仁那种深厚的、纯洁的爱,这是只有母爱所拥有的深厚真挚的母爱。姚太太的生命仿佛是为着儿子而活,她每天等着儿子回家,经常到深夜,只要能看到儿子便心满意足。儿子死后,她的灵魂也跟着走了,只留下一个躯壳苟延残喘,连话也说不得了。书中最感人的是陈妈,她数年如一日思念儿子,总是不断为儿子做衣服,总是不停地寻找儿子,从不放弃。而木兰、莫愁的母爱则是一种理性的母爱。在送儿子到前线打日本人时,在国家与家庭的选择中,她们除了一种出于母性本能的爱,即对送儿子的不舍与心疼,她们更多的表现了一种理智、一种理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逃难中,木兰收养了几个小孩,她感到一种奇妙的快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的将来,是绵延中华民族的生命。这种母爱,由个人升华了民族、国家,母爱的意义得到了升华。母爱是一种天职,我真想不出比母爱更无私、神圣、永久、实在的爱!  在书中,不仅有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也塑造了一些孝敬奉养老人的形象。如木兰、莫愁、陈三等。他们作为子女对父母老人一往情深,养老送终,极尽子女的职责,使得老人的晚年幸福安详,像一处平静的风景。如姚思安在临终时,子女围绕,奉孝敬养,他再也没有遗憾了,在睡眠中逝世。这些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淳厚的良知和德性。  书中所塑造的木兰、莫愁的性格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贤惠、善良、达观,具有女性的气质,但这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有着现代意识的,尊重自己个性、价值与尊严的,文化修养高的,聪慧的结合着传统与现代气息的女性,并以女性的魅力感染着丈夫,无疑是对丈夫在生活上、工作上、心灵上的一种提升。比如,木兰在知道丈夫荪亚拈花惹草时,凭借自己的聪慧、冷静化解了一场危机。她既没有懦弱的忍让,也没有像泼妇似的大吵大闹,而是用她的包容大度解决一切,做法大方得体、成熟稳重,既给丈夫、第三者一个台阶下,又挽留了丈夫的心,挽救了自己的家庭,三人也成了好朋友。这样睿智的举动令我们许多女性都自愧不如、敬佩万分。  《京华烟云》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便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他向我们传递着道家的思想,使我们懂得世间万物各有其道,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他的死很安详,是真正的道家的仙逝。他很喜爱木兰这个女儿,在他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他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同时,他总是接受新事物,提倡新思想,其程度令许多年青人都惊叹不已。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把自己的长辫率先剪下来,以支持这场运动。他漠视金钱、权力、地位,只醉心于得道,寻求真正的自己,他要洞悟造物者之道,净化自己的心灵。他把一切看得皆空,选择云游四海。他的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了木兰的一生,使木兰成为一个淡然、逍遥、自由,善于在平淡生活中获得乐趣的人。同时,也影响着孔立夫的人生,使立夫成为一个爱国勇士,用他手中的笔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更是改变了牛素云的命运。姚先生在临终前劝告她:“在打仗时,你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感染着素云,最终使素云不顾危险,拒绝做汉奸,选择在日本做特务间谍,为中国办事,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虽然,姚先生逝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人。  《京华烟云》中,时刻流露一种道家思想,流露出老庄哲学思想。那是一种浑然天成,顺应天道,遵从自然,怡然随和的生活艺术。书中的道家思想主要通过姚思安这位入世高人体现出来。每一次他与女儿木兰的对话,每一次面对劫难时的淡定自若,经过漫长的独自云游,到后来的蓦然领悟,无不透露出道家的思想。这是一种浮生若梦的彻悟,一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一种博大精深的震撼。  《京华烟云》是一个枝繁叶茂的故事,是《红楼梦》的现代版。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京华烟云》无疑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件件史实,简直就是展现于舞台上的话剧,而剧后的背景,则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林语堂的女儿评价《京华烟云》:“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确,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巨著。
2023-09-08 05:17:492

林语堂所有作品

  [编辑本段]二 作品  作品年表: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2002:《圣哲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08 05:18:051

林语堂是哪里人?有哪些著名作品?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小说:《瞬息京华》(Moment in Peking),又名《京华烟云;《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 ;《赖柏英》;《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唐人街家庭》;《逃向自由城》;《红牡丹》。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剪拂集;《欧风美语;《大荒集;《我的话》(第1卷,又名《行素集;《我的话》(第2卷,又名《拙荆集;《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新生的中国》;《俚语集》;《锦秀集》;《中国圣人》;《语堂文存》;《讽颂集》;《拨荆集》;《爱与刺》;《有不为斋文集》;《雅人雅事》;《第一流》;《文人画像》;《无所不谈》。传记:《苏东坡传》(Thy Gay Genius) ;《武则天传》(Lady Wu)译著:《冥寥子游》;《不亦快哉》;《东坡诗文选》;《幽梦影》;《板桥家书》;《老子的智慧》;《浮生六记》。
2023-09-08 05:18:273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的作者简介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修语言学,1919年秋赴美国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一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1923年夏获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正式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办《人间世》,次年办《宇宙风》,并提倡半文半白的“语录体”。1935年用英文撰写的文化著作《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并畅销,1936年携全家赴美。本着“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宗旨,出版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并编译出版了中国的古典著作如《孔子的智慧》、《庄子》等。同时还进行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尤以《京华烟云》最为著名。1967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
2023-09-08 05:18:381

林语堂哪本书最好

京华烟云
2023-09-08 05:18:558

月下看美人出自林语堂的什么散文

出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趣。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砚内之石宜巧。”
2023-09-08 05:19:133

林清玄林徽因林语堂的简介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10日,卒于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闽侯县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语堂,生于1895年10月10日,卒于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等。
2023-09-08 05:19:201

林语堂的作品有什么

作品年表: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林语堂精选集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2002:《圣哲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08 05:19:291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出自林语堂的哪部书(作品)

《人间世》1934年4月5日,《人间世》创刊,其《发刊词》写道:“宁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为《人间世》,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犊、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以期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不仅吟风弄月,而流为玩物丧志之文学已也。”这段话更明白地表明了林语堂创办杂志的目的,这就是希望能使读者“开卷有益”。以后,林语堂多次提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是其创办杂志的目标。
2023-09-08 05:19:371

谁讲解一下林语堂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 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2023-09-08 05:19:467

林语堂作品中的女性观

今天读了林语堂几篇关于女性,两性关系的文章,即《女人》,《论性的吸引力》,《理想中的女性》,感触颇深。我觉得林语堂是以一种理性客观的笔调讲述着他对女性的认识,他全无不尊重女性之态度。相反的他强调了女性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女性能攫住现实,而且比男人更接近人生。他说,“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去应付安排”,“女人之直觉远胜于男人”。“要是女人统治世界,天下就太平了”。他又通过东西方女性的对比,诚恳地提醒女性“提防商业对于女性身体的利用”,他不明白“美国女人对于利用她们身体这件事情,为什么服从的那么温顺”,他觉得“这种过分注重性吸引力的观念影响到恋爱和婚姻的观念也变成谬误”,为保存性的吸引力,而把女性作为配偶的观点凌驾于做母亲的观念之上,这是错误的。林语堂认为:“女人只有在做母亲的时候,才达到她的最高境地”。既然如此,女人不应该过分注重外在形象的修饰,更不应该愚蠢地和衰老的自然规律做绝望的斗争!他还在作品中介绍了当时中西方人眼中对于“理想女性”的不同界定,分析了两种不同观念的特点,指出“女性的最大权利便是做母亲”,在此,林语堂并没有否定女性在社会领域的杰出贡献,而是觉得那些优秀的女性如果做了母亲,人格会更伟大! 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的女性观应该是这样的:女性是伟大的,女性是美的,女性的过度修饰谨防陷入取悦男性的怪圈,不要被商业利用了。女性在争取自由权利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最让女性呈现光辉的一点,那就是成为母亲! 林语堂在那个时代提出以上观点,可谓意识超前!他的提醒也好像是当今中国一些现象的预言,令人感慨万分!如今的女性地位已然提高,可是女性若不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一味的陷入对外在美的追逐中,那么,被商业利用的状况只能是愈演愈烈!而作为女性自身的价值就无法真正的得以实现,这是悲剧,是女人的不幸!
2023-09-08 05:20:131

《阿芳》出自 林语堂的哪部作品

应该是林语堂自传中《僮仆阿芳--浮生若梦》
2023-09-08 05:20:371

林语堂翻译作品

林语堂的翻译作品跨足多个领域,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文化等多个方面,如《红楼梦英译本》、《骆驼祥子英译本》、《论语》、《道德经》等,都是其代表作之一。林语堂是一位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大使,以其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而享誉世界。其中,他最著名的翻译作品之一是《红楼梦英译本》。林语堂将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他不仅保留了原作的意境和艺术价值,还加入了自己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体验,使得这部作品能够被更多的西方读者所了解和欣赏。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他通过翻译作品,将中华文化和思想传递到了国外,推广了中华文化,同时也增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对于推动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3-09-08 05:20:441

林语堂所有英文著作的名字有哪些

进楼上仁兄提供的网站里给你归纳的! 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2023-09-08 05:21:081

林语堂4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品是哪一部

京华烟云
2023-09-08 05:21:186

猜谜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林语堂作品)谜底是什么?

谜面:“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林语堂作品) 谜底:人生的盛宴
2023-09-08 05:21:391

林语堂用英语创作了哪些著作!请举例三个.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学的是英文,精通的是英文,又在英语国家生活,用英文进行创作,自然不足为奇.钱钟书也一样.
2023-09-08 05:21:551

如何评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特别好地总结了苏东坡的一生,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绘画家,他是千古年来少有的豁达之人。
2023-09-08 05:22:1615

林语堂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2023-09-08 05:22:532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怎样的一部作品

学习苏东坡的优秀品质~亲~只能点到这儿了~后面的~要你自己悟呢~哈~
2023-09-08 05:23:075

林语堂哪些书是写中国文化

(1)早期在上海出版:子见南子及其他/老残游记二集及其他(2)在美国英文写作出版:吾国吾民/孔子的智慧/中国印度之智慧(编)/苏东坡传/老子的智慧/中国的生活/武则天正传/中国画论(小说不在列内)
2023-09-08 05:23:333

少年林语堂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依传统美德前行,收获无限 ——读《论语》有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依稀可记背这句话多难,写这句话多难,更不用说理解了. 随着时光流逝,知识储备增加,如刻在脑海中的这句话又浮现出来.随之一同出现的,还有许多感想. 我读到18岁的林语堂离开鼓浪屿,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外地求学.后又到美哈佛和德留学.这两句话概括的人生经历,林语堂却走了好多年,走过好多艰辛,好多辛苦.学了并思考,并求精到,这是他成功的方法.18岁,林语堂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始终没忘“学”和“思”. “学”,只能记取信息,“思”才可学到知识.知识才能使一个人有内涵,知识才能让一个人拥有不平凡的世界观,知识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这句名言的精妙之处,将“学”与“思”完美结合,成就一代代学者. 畅想神奇虚幻的未来,不禁想起《论语》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细细琢磨,其中韵味无穷. 一桩桩贪污受贿案件翻过去,心中苦意难耐.权,钱,利,色,在种种诱惑面前,一个又一个身躯倒下了,沉浸于声色利诱之中,他们的心灵是否已布满尘埃,是否已被这些诱惑蒙蔽了双眼.可当他们纵情于声色时,当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钞票装入自己的腰包时,是否忘记了什么?没有底线的灵魂是肮脏可怕的,没有原则支撑的人是贪婪狠心的.忽视人民的血和泪,放纵自己,终被惩罚.尽管如此,贪官似乎“越抓越多”. 想想这些案件,想想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民:一边是纵情娱乐,一边是泪流满面.“不义而富且贵”于他们到底是什么?是奢华的享受吗? 如果,如果心底始终设着一道防线,一直都记得孔子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这些不堪入目的事件会少一些吧,人们的灵魂会干净一些吧. 想想于谦,想想文天祥,想想岳飞,慨叹他们的勇气,惊叹他们的魄力,赞叹他们爱国的诚意.心到,意到,神到,一腔赤诚;肝脑涂地,而无所畏惧.兮哉,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想想朱总理,神情庄重而严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清廉,该让许多人害怕了吧?义正严辞,不苟且相和,按自己的原则活着.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人生一世,恍若一趟旅行.其实大家的终点都一样,只是走的路不同,于是留下的痕迹也不一样.有的人走过,留下清香,留下美名;有的人走过,留下恶臭,留下唾骂.一念之间,一步之间,可以铸就一个人,也可以颠覆了一个人.只是这一瞬间,能把握的人太少,太少. 依传统美德,已经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了.吾国千百年来,涤荡沉淀之后,仅留下这些精华,弘扬光大不是我们本该做的吗?继承我们生来固有的使命,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怎么反而需要“宣传”了?亵渎了传统美德的人到底能走多远?弃道德于不顾的人,到底有多成功? 依传统美德,修养身心,涤净内心的尘垢,指引未来的道路,人生这一路相伴而行,便不会失了心魂,迷了双眼. 依传统美德前行,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完人生这趟旅行.苦难并不可怕,困难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肮脏,太容易玷污了纯洁的灵魂. 守住底线,留住传统美德,人生这趟旅行,收获无限.
2023-09-08 05:23:443

林语堂4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品是哪一部?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x0dx0a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x0dx0a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x0dx0a  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此书内可以看见旧派人物慢慢的消灭,新式的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最旧的是牛夫妇,曾老爷;代表新的是环儿,陈三,黛云。x0dx0a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x0dx0a  《京华烟云》的后续篇是《风声鹤唳》,《风声鹤唳》也被誉为中国的《飘》
2023-09-08 05:24:091

林语堂散文有哪些?

做文与做人秋天的况味我的图书室有不为来台后二十四快事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茶和交友家园之春纪元旦庆祝旧历元旦论树与石买鸟阿方看电影流泪我为什么是一个异教徒乔迁乐享余年读城记动人的北平春日游杭记记纽约钓鱼谈海外钓鱼之乐论游览说避暑之益说乡情大话中国人中国人之聪明脸与法治染指民族中国的国民性思满大人萨天师语录巾国的悠闲理论悠闲生活的崇尚论肚子中国式的家庭理想叩头的软体操价值杂说论笑之可恶人生之研究一个准科学公式论政治病也说先哲论孔子的幽默孟子说才志气欲谁最会享受人生《关雎》正义半部《韩非》治天下茶人智语论恶性读书读书的艺术论读书读书与看书论趣写作的艺术姻屑吸烟与教育哈佛味从丘吉尔的英文说起母猪渡河失败了以后你且能哭即哭吧!艺术家旧时旧事祝土匪清算月亮无花蔷薇孤崖一枝花鲁迅之死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纪念孙中山先生思想花火论伟大说潇洒论梦想论幽默感谈涵养谈直觉论灵心说本色之美论谈话论买东西论色即是空论东西文化的幽默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性的吸引女论语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心灵欢乐吗?诗样的人生人生的乐趣尘世是惟一的天堂论人类的尊严妓女与妾人生快乐的问题论老年的来临据谈智识的鉴别力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猴子的故事论强壮的肌肉论不免一死论任性与不可捉摸个人主义回向常识近情近乎戏弄的好奇:人类文明的勃兴
2023-09-08 05:24:191

林语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林语堂的代表作分别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的的中文作品基本上是散文随笔。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为1920-1940年代发表在《语丝》、《论语》、《宇宙风》等刊物上的那些,以及晚年在台湾撰写的“无所不谈”系列。《吾国与吾民》简介《吾国与吾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中国人生活的基础,种族上、心理上、思想上的特质;第二部分谈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妇女、社会、文学、艺术。该书中作者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京华烟云》简介《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苏东坡传》简介《苏东坡传》是林语堂著传记作品,原用英文写成,于1947年首次出版。《苏东坡传》共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害后的流放生涯。该书对苏东坡的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学生活等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
2023-09-08 05:24:381

林语堂作品 作品盘点

1、林语堂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 2、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3、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2023-09-08 05:24:481

林语堂最值得看的作品

  1、林语堂值得看的作品有很多,其成名作《吾国吾民》值得看,另外《苏东坡传》、《人生不过如此》、《信仰之旅》等散文值得看,小说《京华烟云》《红牡丹》也值得看。大师之作,百读而不为过。   2、林语堂(和乐、玉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京华烟云》《人生的盛宴》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其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3、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2023-09-08 05:24:581

林语堂最值得看的作品 关于林语堂的介绍

1、林语堂值得看的作品有很多,其成名作《吾国吾民》值得看,另外《苏东坡传》、《人生不过如此》、《信仰之旅》等散文值得看,小说《京华烟云》《红牡丹》也值得看。大师之作,百读而不为过。 2、林语堂(和乐、玉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毕业于莱比锡大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京华烟云》《人生的盛宴》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其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3、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2023-09-08 05:25:051

林清玄林徽因林语堂的简介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10日,卒于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闽侯县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语堂,生于1895年10月10日,卒于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等。
2023-09-08 05:26:261

林语堂的简介?有哪些代表作?

林语堂的代表作分别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的的中文作品基本上是散文随笔。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为1920-1940年代发表在《语丝》、《论语》、《宇宙风》等刊物上的那些,以及晚年在台湾撰写的“无所不谈”系列。
2023-09-08 05:26:362

林语堂的生平事迹,谁知道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2023-09-08 05:26:453

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什么意思?

"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可以理解为:在这个充满欢笑和热闹的世界里,只有我独自在风中思考,仿佛与世隔绝,两鬓风的意象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境。这句诗的意境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反思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人们熙熙攘攘,欢声笑语,而作者却选择远离喧嚣,独自思考人生的真谛。这种独立思考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使得作者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更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2023-09-08 05:27:042

林语堂的介绍

  林语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895年 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作品年表: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2002:《圣哲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08 05:27:221

林清玄林徽因林语堂的简介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10日,卒于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闽侯县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语堂,生于1895年10月10日,卒于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等。
2023-09-08 05:27:421

林语堂出过哪些书,你最喜欢他的那篇文章?

京华烟云 苏东坡传 吾国吾民等等很多 当然京华烟云是最好的
2023-09-08 05:27:502

林清玄和林语堂是什么关系(林语堂简介及作品)

1、林徽因 林语堂。 2、林清玄与林语堂。 3、林清玄和林徽因。 4、林语堂和林徽因是什么关系。1.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 2.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10日,卒于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福建省闽侯县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3.林语堂,生于1895年10月10日,卒于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等。
2023-09-08 05:27:591

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的上一句是什么?

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的意思是:别人都在嬉笑怒骂,欢声笑语,可是我只能听到风声。出自林语堂写的《林语堂经典作品选》。《林语堂经典作品选》是2002年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语堂。本书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论读书、谈涵养等作品。“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扩展资料:原文选段: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作者简介: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修语言学,1919年秋赴美国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一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1923年夏获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正式提倡“幽默文学”。1934年办《人间世》,次年办《宇宙风》,并提倡半文半白的“语录体”。1935年用英文撰写的文化著作《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并畅销,1936年携全家赴美。本着“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宗旨,出版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并编译出版了中国的古典著作如《孔子的智慧》、《庄子》等。同时还进行了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尤以《京华烟云》最为著名。1967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负责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林语堂经典作品选
2023-09-08 05:28:101

林语堂作品全集的主要内容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 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林语堂在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孔子的智慧》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林语堂先生以他一生的个人体晤,激活了孔子的智慧,唤醒了我们的文化心灵;让孔子走出历史的时空框架,与我们直接对话,亲切可喜不在话下。在这繁盛、浮躁、充满变数的时代,读这本书使人有一种朴素的幸福感。
2023-09-08 05:28:171

林语堂凭借哪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京华烟云。听说这部作品写得甚好,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去拜读一下这本书的。
2023-09-08 05:28:324

《浮起生又若梦》是谁的代表作

林语堂。根据查询《浮起生又若梦》作者公布的信息得知,《浮起生又若梦》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小品文。《浮起生又若梦》是著名学者、文学大师、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的经典小品文选集。
2023-09-08 05:29:011

林语堂《动人的北平》的原文

《动人的北平》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城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的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山——谁来理你?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留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它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它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着、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
2023-09-08 05:29:232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出自林语堂的哪部书(作品)

出自《人间世》1934年4月5日,《人间世》创刊,其《发刊词》写道:“宁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为《人间世》,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犊、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以期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不仅吟风弄月,而流为玩物丧志之文学已也。”这段话更明白地表明了林语堂创办杂志的目的,这就是希望能使读者“开卷有益”。以后,林语堂多次提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是其创办杂志的目标。
2023-09-08 05:29:401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福建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
2023-09-08 05:30:084

林清玄 林徽因 林语堂 的简介

祖父林孝恂是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建筑师,一位 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不应不提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由她主 导设计。此外她还参与了纪念碑的 设计,景泰蓝工艺的革新,而最不 应被忘却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在 保护北京古城方面做出的坚持和努 力。以不懈的努力去对抗的顽固蒙 昧的现实。作为早醒的人,即使四 处碰壁,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他 们身上体现了真正清醒的知识分子 的坚韧和独立。
2023-09-08 05:30:162

林语堂所有英文著作的名字有哪些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独特的文化人物,林语堂最大的成就还是在于他的“对外讲中”。1935年,林语堂在美国出版了他第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MyCountryandMyPeople(《吾国与吾民》),一炮而红,在四个月里印了七版,在当年美国畅销书目上名列榜首;次年应赛珍珠之邀举家赴美,专事写作。1938年出版的第二部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生活的艺术》,持续五十二个星期位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自然也是当年全美最畅销的作品了。林语堂在美国旅居三十年,出版了三十多部作品。他的小说全都是用英文写的,包括《京华烟云》、《朱门》等等。
2023-09-08 05:30:241

下面哪一部不是林语堂的作品()

下面哪一部不是林语堂的作品() A.《雅舍小品》 B.《京华烟云》 C.《吾国与吾民》 D.《苏东坡传》 正确答案:A
2023-09-08 05: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