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考英语语法动词辨析考点总结

2023-09-22 10:58:02
共1条回复
coco

高考英语语法动词辨析考点总结

一、辨别拼写相近的词语

这类动词有:lie(位于,在), lie(散谎)与lay(放置,下蛋); find(找到,发现)与found(成立,建立); share(分享)与spare(抽出,匀出,腾出)等。如:

Let Harry play with your toys as well, Clare—you must learn to ________. (全国卷)

A. support B. care

C. spare D. share

【分析】答案选D。让Harry和你玩你的玩具,这是“分享(share)”。

二、动词与主语的搭配

1. All the leading newspapers ________ the trade talk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全国卷)

A. reported B. printed

C. announced D. published

【分析】答案选A。“主要报纸”report(报道)“中美贸易会谈”。print(印刷); announce(宣布); publish(出版)。

2. Words ________ me when I wanted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him for having saved my son from the burning house. (上海卷)

A. failed B. left

C. discouraged D. disappointed

【分析】答案选A。words fail me是惯用语,与I cannot find words相当,意为“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

三、动词与介词的搭配

1. As we joined the big crowd I got ________ from my friends. (全国卷)

A. separated B. spared

C. lost D. missed

【分析】答案选A。只有separated能与from连用:get / be separated from与…分散了。

2. Mary finally ________ Bruce as her life-long companion(伴侣). (上海卷)

A. received B. accepted

C. made D. honored

【分析】答案选B。能与as搭配的有accept和honor,但由句思可知用accept:accept…as…认可…是…;honored…as…尊敬…为…。

四、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1. The three sisters decided to hold a family party to ________ their parents" silver wedding. (上海春招)

A. celebrate B. memorize

C. congratulate D. welcome

【分析】答案选A。动词celebrate(庆祝)与名词their parents" silver wedding(父母亲的银婚)搭配恰当。memorize记住;congratulate祝贺;welcome欢迎。

2. A man is being questioned in relation to the ________ murder last night. (江苏卷)

A. advised B. attended

C. attempted D. admitted

【分析】答案选C。the attempted murder企图谋杀犯。advise建议;attend出席,注意,照顾;attempt企图;admit允许某人进来,接受某人入学,容纳,承认。

3. If anybody calls, tell them I"m out, and ask them to ________ their names and address. (全国卷)

A. pass B. write

C. take D. leave

【分析】答案选D。leave their name and address留下姓名和地址。

4. If no one ________ the phone at home, ring me at work. (全国卷)

A. returns B. replies

C. answers D. receives

【分析】答案选C。answer the phone / the door bell接电话 / 听到门钤后去开门。

5. The captain ________ an apology to the passengers for the delay caused by bad weather. (全国卷)

A. made B. said

C. put D. passed

【分析】答案选A。make an apology to sb. for sth. 因某事给某人道歉。

6. I learned to ________ a bicycle as a small boy. (全国卷)

A. drive B. ride

C. operate D. run

【分析】答案选B。ride a bicycle / horse骑自行车 / 马 drive a car开(驾驶)汽车 operate(或run) a machine / a factory开动机器 / 管理工厂;run a car / bicycle开得起或使用汽车或自行车(run:拥有和使用)。

7. —When shall we start? —Let ________ it 8:30. Is that all right? (北京卷)

A. set B. meet

C. make D. take

【分析】答案选C。“make it +时间”意为“就定在什么时间吧”。

8. —The cars give off a great deal of waste gas into streets.

—Yes. But I"m sure something will be done to ________ air pollution. (上海卷)

A. reduce B. remove

C. collect D. warn

【分析】答案选A。reduce air pollution降低污染。remove移开; collect收集; warn警告。

五、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这类动词有:表示“看”的see, watch, notice, observe, glance, stare;表示“说”的say, speak, tell, talk;表示“花费”的spend, cost, take, pay;表示“变化”的turn, get, become, go, grow; 表示“适合”的suit, fit, meet, satisfy; 表示“继续 / 延续”的continue, last, keep; 表示“收到 / 接受”的receive, accept; 表示“携带”的bring, take, fetch, carry等。如:

1.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accident in the local mine, she ________ pale. (湖北卷)

A. got B. changed

C. went D. appeared

【分析】答案选C。go作系动词,多指人或事物变得不好的场合,如:go bad / sour / mad / blind / pale (食物) 变质 / 变酸 / 变疯 / 变瞎 / 变得苍白,但不与old, tired, ill, angry等词连用。get常用于口语,多指身体、天气、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如:get well / fat / cold / angry / worried变好 / 变胖 / 变冷 / 生气 / 忧虑;appear作系动词,意为“好像、似乎”;change不作系动词,后面不接形容词。

2. Happy birthday, Alice! So you have twenty-one already! (天津卷)

A. become B. turned

C. grown D. passed

【分析】答案选B。因为turn可以表示“达到或超过(某个年龄或时间)”,而其它几个不能。句意是:艾丽丝,祝你生日快乐!你已经满21周岁了。另外,turn和become后都可接名词,但turn后的单数名词前通常不要冠词;become表示业已完成,所以表示将来要用be或make代替;grow着重渐变的过程,且多指由小变大或由少变多,反之则用become。

3. The evening news comes on at seven o"clock and ________ only thirty minutes. (四川卷)

A. keeps B. continues

C. finishes D. lasts

【分析】答案选D。因为keep指保持某种状态,不用来指持续多入;finishes是短暂性动词,不与时间段连用;continue虽可指持续多久,但时间段前通常要用for;而last表示持续多久,其后的时间段前通常省略for。

4. If you are feeling so tired, perhaps a little sleep would ________. (浙江卷)

A. act B. help

C. serve D. last

【分析】答案选B。因为serve(服务)和last(持续)很容易排除。help意为“有帮助,有用,减轻,补救”;而act则意为“起作用,生效(=produce an effect; work)”。显然,前者是起好作用,而后者则不一定,因此,B。

5. —How about eight o"clock outside the cinema? (全国卷)

—That ________ me fine.

A. fits B. meets

C. satisfies D. suits

【分析】答案选D。fit (=be the right size or shape for) 指衣物鞋帽等的形状大小“合适,合身”; satisfy指“达到”要求或“符合”条件、“满足”需要 / 欲望 / 好奇心等;meet (=satisfy),指“符合、满足”需要 / 要求 / 条件 / 愿望等;suit表示“符合”某人的需要或要求 (=satisfy)、衣服或发型等“适合于”某人 (=look attractive on sb. )、“对某人方便或合某人心意”(=be convenient for sb. )。句意是:那对我很方便或这很合我的意。

6. John was late for the business meeting because his flight had been ________ by a heavy storm. (辽宁卷)

A. kept B. stopped

C. slowed D. delayed

【分析】答案选D。delay在句中意为“使…迟到 / 延误”(=cause sb. to be late),另外还有“推迟”(=put off)之意。keep使某人耽搁或耽误(=hold back, prevent);stop使停止或阻止;slow使变慢或减速(=make or become slower)。

7. —Do you think the Stars will beat the Bulls?

—Yes. They have better players, so I ________ them to win. (全国卷)

A. hope B. prefer

C. expect D. want

【分析】答案选C。根据“他们有更优秀的运动员”,可以“预料(expect)”他们会赢,而不是 “更喜欢(prefer)”或 “想要 (want)”他们赢。hope不可接sb. to do sth. 。

8. ________ him and then try to copy what he does. (全国卷)

A. Mind B. Glance at

C. Stare at D. Watch

【分析】答案选D。模仿前需要“观察(watch)”,而不是“快速地看一下(glance)”或“盯着看(stare)”,更不是“照看(mind)”。

9. They ________ the train until it disappeared in the distance. (全国卷)

A. saw B. watched

C. noticed D. observed

【分析】答案选B。由until可知,要用延缓性动词,排除A和C;watch表示“注视,观看”活动变化的人或物,observe表示“仔细观察(=watch careful)”。

10. —What did you think of her speech?

—She ________ for one hour but didn"t ________ much. (全国卷)

A. spoke; speak B. spoke; say

C. said; speak D. said; say

【分析】答案选B。speak除可接表示语言的名词作宾语外,一般作不及物动词,且着重说话的动作过程;say是及物动词,着重说话的内容。第一空后无宾语,用spoke,第二空后有代词much作宾语,用say。

11. Some passengers complain that it usually ________ so long to fill in travel insurance documents. (上海卷)

A. costs B. takes

C. spends D. spares

【分析】答案选B。能用形式主语句式的只有cost和take;又因cost一般只以钱作宾语,而take既可用钱又可用时间作宾语。

12. It seems difficult to ________ “hurt” from “injure” in meaning. (上海春)

A. judge B. tell

C. divide D. separate

【分析】答案选B。四个选项都可与from搭配,要从各自的意义去区分:tell A from B分辨A和B。judge A from B根据B来判断A;divide / separate A from B把A和B分隔 / 分离开。

(13)—May I speak to Mr. Thoms, please?

—I"m afraid he isn"t in. Would you like to ________ a message? (上海卷)

A. take B. write

C. leave D. tell

【分析】答案选C。leave a message留个口信;take a message for sb. 给某人捎个口信。

六、在特定语境中考查动词的意义与用法

试题所给四个选项在意义或用法上相差较大,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即语境来确定一个正确选项。如:

1. —How do you ________ we go to Beijing for our holidays?

—I think we"d better fly there. It"s much more comfortable. (福建卷)

A. insist B. want

C. suppose D. suggest

【分析】答案选D。从答语I think we"d better…可知,上文是在征求意见或请提建议,所以选D。

2. —Will $200 ________ ?

—I"m afraid not. We need at least 50 more dollars. (湖北卷)

A. count B. satisfy

C. fit D. do

【分析】答案选D。从答语可知,是问是否“够了”,表示“够了,合适”,要用do ( =be enough, be suitable)。

3. They see you as something of a worrier, ________ problems which don"t exist and crossing bridges long before you come to them. (重庆卷)

A. setting B. discovering

C. seeing D. designing

【分析】答案选C。根据句意“他们把你看成是一个杞人忧天的人,常常考虑一些并不存在的问题,为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而烦恼。”可知,只有see才有“考虑”之意。set设置;discover发现;design设计。

4. The taxi driver often remains passengers to ________ their belongings when they leave the car. (全国卷)

A. keep B. catch

C. hold D. take

【分析】答案选D。乘客下车时,司机提醒乘客把自己的东西“带走(take)”。

5. I love to go to the seaside in summer. It ________ good to lie in the sun or swim in the cool sea. (全国卷)

A. does B. feels

C. gets D. makes

【分析】答案选B。由good可知应选系动词,排除A和D;躺在阳光下或在凉爽的海水里游泳“感觉(feel)”真好,而非“变得(get)”好。

6. You"re ________ your time trying to persuade him; he"ll never join us. (全国卷)

A. spending B. wasting

C. losing D. missing

【分析】答案选B。可接time (in) doing sth. 的有spend(花费)和waste(浪费);由“他决不会加入我们”可知“你试图劝服他”是“浪费(waste)”时间。

7. I can ________ you to the market in my car. (全国卷)

A. send B. pick

C. ride D. take

【分析】答案选D。由in my car可知是“我”用车带你去市场,表示“带某人到…”用take sb. to…。send送或派(但本人是不去的),与in my car矛盾。

8. —Mummy, can I put the peaches in the cupboard?

—No, dear. They don"t ________ well. Put them in the fridge instead. (北京卷)

A. keep B. fit

C. get D. last

【分析】答案选A。指食物保持良好,用keep。fit合身; get变成; last持续多久。

9. Have a good rest; you need to ________ your energy for the tennis match this afternoon. (北京卷)

A. leave B. save

C. hold D. take

【分析】答案选B。save (=keep sth. for future use)储蓄。save one"s energy / strength积蓄力量 / 留着劲儿。leave离开,留下;hold保持(姿态)。

10. —Why haven"t you bought any butter?

—I ________ to, but I forgot about it. (北京卷)

A. liked B. wished

C. meant D. expected

【分析】答案选C。由but I forgot about it. 可知“原本打算”去买的,表示“打算做某事”用mean to do sth。

11. Nick is looking for another job because he feels that nothing he does ________ his boss. (北京卷)

A. serves B. satisfies

C. promises D. supports

【分析】答案选B。句意:Nick要找另一份工作,因为他感到他做的没有一样事使老板满意的。表示“使某人满意”用satisfy sb. 。

12. The thing that ________ is not whether you fail or not, but whether you try or not. (上海卷)

A. matters B. cares

C. considers D. minds

【分析】答案选A。matter(=is important)要紧、重要。that matters是定语从句。

七、动词的句型搭配

1. They"ve ________ us $150,000 for the house. Shall we take it? (湖南卷)

A. provided B. supplied

C. shown D. offered

【分析】答案选D。能接双宾语的只有show和offer,但show sb. sth. ( 给某人看某物)与句意不符,只有offer正确。顺便说说,此句与《朗文英汉双解词典》offer词条中的一个例句几乎一样:They"ve offered us $75,000 for the house. Should we take it?

表示“给某人提供某物”的句型是:provide / supply sb. with sth. ;或provide sth. for sb. / supply sth. to sb。

2. We ________ each other the best of luck in the examination. (全国卷)

A. hoped B. wanted

C. expected D. wished

【分析】答案选D。选项中能接双宾语的只有wish。want / expect (sb. ) to do sth. ;hope to do sth. 或hope that…

3. Go and join in the party. ________ it to me to do the washing-up. (上海卷)

A. Get B. Remain

C. Leave D. Send

【分析】答案选C。leave sth. to sb. 把某事物留给某人。题中it是形式宾语,真宾语是to do…

4. The manager has ________ to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company. (上海卷)

A. accepted B. allowed

C. permitted D. agreed

【分析】答案选D。选项中只有agree后可以接to do,表示“同意做…”。

5. I don"t know the restaurant, but it"s to ________ be quite a good one. (全国卷)

A. said B. told

C. spoken D. talked

【分析】答案选A。sb. / sth. be said to…据说某人或某物…。

相关推荐

如何总结高考?

在高考那年,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以下是其中几个:1. 备战的努力:那一年,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备战中。每天早起,晚归,埋头苦读。我记得有一次熬夜复习,当我看到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时,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坚持和努力。2. 考场的紧张:考试当天,当我踏进考场,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心情无比紧张。坐在那张桌子前,拿起笔,我告诉自己要尽力发挥,展现自己的实力。3. 感动的支持:在高考期间,我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无私支持和鼓励。他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温暖和勇气,让我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4. 考后的释然:高考结束后,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轻松和释然。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回报,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为自己骄傲。这些瞬间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代表着我高考那一年的坚持、努力和成长。无论是备战的艰辛、考场的紧张还是身边人的支持,都让我体会到了困难中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这些瞬间激励着我在后续的人生中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故事只是我个人的经历,每个人在高考那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塑造了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高中时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为自己感到骄傲和满意。
2023-09-08 10:46:291

高考语文知识总结和复习归纳

高考在即,关于高考相关的语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高考语文知识总结和复习归纳,欢迎借鉴参考。高中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关于高考的知识点总结字音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帝喾(kù)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皭(jiào)然滓(zǐ)既绌(chù)商于(wū)屈匄(gài)哺(bū)其糟温蠖(huò)啜(chuò)其醨(lí)汶汶(méiméi)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9、亡走赵,赵不内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词类活用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7、蝉蜕于浊秽8、厚币委质事楚9、其后楚日以削10、时秦昭天与楚婚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6、而能与世推移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离骚”者,犹离忧也。2、天者,人之始也3、秦,虎狼之国。4、此不知人之祸也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二)被动句1、方正之不容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而自令见放为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是以见放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三)状语后置句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梳理脉络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高三语文屈原列传知识点:重要语句翻译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高三高考语文知识点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以勇气闻于诸侯。“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例: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语文高三知识点总结31、词语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嫉(jí)恨诽谤(fěibàng)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诬(wū)蔑2、成语豁然开朗:明白,通达。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繁芜丛杂:繁多杂乱。不可估量:不可估计。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2023-09-08 10:46:482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还没有确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们,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所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而且要懂得运用。    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   系列1:2个模块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 3个模块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高考数学必考重难点及其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1. 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2. 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 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 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5. 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6. 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7. 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 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9.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10.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 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12. 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 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与函数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三.数列   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四.三角函数   29.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30.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定义你知道吗?   31.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3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34.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35.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会写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吗?会写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吗?(要注意数形结合与书写规范,可别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吗?   36.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左移2个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即.   (3)点的平移公式:点按向量平移到点,则.   3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39.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五.平面向量   40.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平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41.数量积与两个实数乘积的区别:   在实数中:若,且ab=0,则b=0,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若,且,不能推出.   已知实数,且,则a=c,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没有.   在实数中有,但是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这是因为左边是与共线的向量,而右边是与共线的向量.   42.是向量与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向量和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六.解析几何   43.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的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况?   44.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l1、l2的斜率k1、k2的顺序弄颠倒。   45.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46.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了吗?   47.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建议在解题时,讨论后利用斜率和截距)   48.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但不要忘记当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亦为截距相等。   49.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你注意解题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达.(①设出变量,写出目标函数②写出线性约束条件③画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系列平行线,找到并求出最优解⑦应用题一定要有答。)   50.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与双曲线中的两个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吗?   51.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是怎样的?常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哪一些问题?   52.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53.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双曲线中的结论?)   54.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椭圆,双曲线二次项系数为零时直线与其只有一个交点,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55.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中,平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坐标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七.立体几何   56.你掌握了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画法)。   57.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你掌握了吗?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立几问题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每种平行之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58.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记住了吗?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面、四线、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线是关键)一面四直线,立柱是关键,垂直三处见   59.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60.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   61.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平移法”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平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补角),特别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所成角,应用时一定要从题意出发,是用锐角还是其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62.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吗?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题吗?   63.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α≤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0o≤α≤90°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0°≤α≤180°   64.你知道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何运用吗?   65.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量”与“不变性”。   66.立几问题的求解分为“作”,“证”,“算”三个环节,你是否只注重了“作”,“算”,而忽视了“证”这一重要环节?   67.棱柱及其性质、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及其性质.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注意运用向量的方法解题)   68.球及其性质;经纬度定义易混.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球面距离的求法;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八.排列、组合和概率   6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   70.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易混,第r+1项的二项式系数为。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易混.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一项或两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要用解不等式组来确定r.   71.你掌握了三种常见的概率公式吗?(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②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③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72.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易记混。   通项公式:它是第r+1项而不是第r项;   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k=0,1,2,3,…,n,且0   73.求分布列的解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   74.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   75.你还记得一般正态总体如何化为标准正态总体吗?(对任一正态总体来说,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取值小于的概率)   以上都是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具体内容,同学可以按照以上知识点和重点知识归纳去学习。
2023-09-08 10:47:001

高考结束了,如何写好高考总结

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和深深的疲惫感。长时间的紧张备考和高强度的考试让我筋疲力尽,但同时又带来了一种解脱和轻松感。在考场里度过的几个小时,仿佛是一个紧绷的弓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紧,而当考试结束时,那根弓弦突然松开,释放出所有的压力。我感到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涌上心头。然而,走出考场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我清楚地意识到,高考只是我人生道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我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会等待着我。回想起考场里的情景,我想起了那紧张的气氛、满满的期待和自己奋笔疾书的样子。我不禁思考起自己在这场考试中的表现,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和自豪感。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努力,尽力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和不安。考试中难免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意外情况,有时候答案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这些遗憾让我心中有一丝不安,但我也明白,现在已经无法改变,重要的是接受和面对。走出高考考场,我开始感受到自由和放松的味道。我可以暂时远离书本和压力,享受一段时间的自由时光。我可以与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游玩,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然而,这段休息时间并不意味着停下脚步。我知道接下来还有其他的考试和选择等待着我,我需要为未来的道路做好准备。走出考场,我明白高考只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我都会坚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走出高考考场的心情,是一种疲惫与解脱的交织,是一种满足与不安的矛盾。然而,我相信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成为我成长的宝贵财富,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2023-09-08 10:47:081

高考复习方法总结经验分享给大家

1、我本是一个贪玩的学生,考试几乎都是考的很差的2、复习其实就是把学过的东西都回顾几遍3、要怎么减小范围呢?这是关键4、其实历年的高考题有用5、在选择本省的历年高考卷复习之前基础是非常重要的1.我本是一个贪玩的学生,考试几乎都是考的很差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但是同样也有想上大学的梦想。以前都是考三百多分,三本线都有点玄,但是在离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候有了很大的突破,提高了100多分,最后还是考上了二本。2.复习其实就是把学过的东西都回顾几遍,了解透彻,但是有这么多的内容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几十分上百分并不是很容易。所以就得把复习的范围减小,但是在减小复习范围之前把基础知识了解了,比如什么定理公式是得先熟悉的,熟悉了基础之后就可以开始在小范围内复习了。3.要怎么减小范围呢?这是关键,其实每年的高考题都是类是的,都差不多是那几个知识点,那么就可以一历年的高考题做为复习的范围了,什么大本大本的复习资料其实含金量还没有几份历年的高考题含金量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复习资料的范围太广了,虽然有用,但用处不大,当你参考完一本复习资料后可能高考出的内容聊聊无几。4.其实历年的高考题有用,但不是全部的高考题,而是只有本省的对本省的用处大,去片面的复习,不如只用本省的历年高考题,本省的历年高考题才是王道,只有本省的才会出现相同的题型和考点。如果你所在的省考的是全国一卷就看全国一卷,考的是全国二卷就看全国二卷,什么其他省的月考题,测试题都不需要多放心思,因为题目不一样,难度不一样看了用处不大。5.在选择本省的历年高考卷复习之前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基础过关了才会做题,才能拿高分。
2023-09-08 10:47:371

2022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

珍贵的三年的高中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 总结 一下高中三年的得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 范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1 人生中有很多个三年,如果说初中的三年是懵懂的,那么高中的三年就是青春热烈的。而现在,我这高中热烈的三年也将抵达终点了,此刻我的心情也非常的复杂,更是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伤感。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对这青春活泼的三年进行一次 自我鉴定 ,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这样的韶光,也不辜负人生之中最美好的青春。 刚刚进入高一的时候,我是有一些自卑的,因为我自己的成绩不是很好,这又是一所重点高中,高手云集,自己就好如沧海一粟,毫无存在感。那段时间我处于一个很低迷的状态,也时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感到悲哀,成绩也一直没有提上去。后来改变我的不是时间,而是一次考试。在考试之前,我和同桌有这样的一个约定,如果这次谁的分数多,就要对方请吃一个星期的冰淇淋。 原本有这样的一个约定只是为了缓冲一下紧张的学习时光,也让自己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一些。但是那一次的我认真了,为了这一个星期的冰淇淋,我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最后的考试之中超常发挥,成为了单科目全班第一。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打不败的人。高手云集,每人都是一座山,但你自己也是一座山,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打不败的,也没有什么是能够阻止你前进的。那一次鼓励给我的学习的生涯开了一次门,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我对未来更加的充满期待。 所以后来的日子,我越来越努力,也越来越清楚了方向,在班内的排名也慢慢的往前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成绩提不上去,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思想没有得到开化,那一次我是真的从沉睡之中醒来,仿佛就那一瞬间让我成熟了不少,之后的每一天,我对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准确的观点,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我也见见的认识到,其实学习也和我们的心智相关,更成熟的人学习起来总会轻松一些,因为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总之这三年真的很开心,很满足,很充实。成绩上能够给我满足,青春的岁月能让我充实,而未来的时光也会让我饱含希望和向往。我会更加努力,不负青春,也让自己的努力实现价值,不负自己的汗水。再见高中,迎接未来!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2 三年时间真的很短,短的如果一缕青烟在眼前飘过,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在刚进入高一那会,自己憧憬的目光,想要在高中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当三年即将结束我突然感觉时间原来与此快,往昔如昨日,历历在目。 在三年里,因为自己有目标的学习,我并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自己虽然有些不满,至少也不会差多少,我在班级里面一直都是靠前的,高中三年时间,我一直都排在全校前十,每次考试我都信心满满,到了高三最后阶段,虽然还感觉学的不够但是我也有信心继续打开心的局面。 我在学习中坚持做到认真努力,每天老师上完课我都会去办公室询问老师问题,同时也会把自己在学习和一些问题请教老师,我也成为了办公室的常客,经常受到老师的教导,我的成绩也因为我自己的勤奋学到了更多知识,至少我不需要担心自己学的不好,其他同学如何学习如何玩,都不会影响到我,因为我自己是非常认真努力,自律强。 对待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从不会敷衍,老师吩咐的作业我会及时完成,也会准时完成,因为我清楚老师给我们安排的任务都是为我们考虑,完成了每日作业,自己会主动的去做一些习题练习加强自己的能力多练题,多做作业,还会在上课前复习和背诵,抓住每一分钟时间,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 我不会骄傲,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自己不好好学习,不认真,迟早会被其他同学超越,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所以宁可累些也要学完自己的任务,不管有多累有多忙,都不会忘记学习,笔记也是我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不是一个 记忆力 强的人,我之后靠自己的笔记在课后复习,做题加强记忆,所以很多同学看到我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在写作业。 现在吃的苦越多,以后才能够做的更好, 毕业 了就要加大学习任务,就要完成自己的作业,每天都反省自己,对于同学我友好关心,经常会考虑自己的真实情况,不用在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之要达到自己的任务,人需要的是认清自己,更要明白自己做的学习任务。对待学习的太读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让我可以不断认真汲取知识,我会不断改善自身的能力就算进入到了大学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能力。 用谦虚的心态,认真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不担心,也不考虑自己玩不好,之喜欢自己主动去做,主动去完成,一点点得的提高让自己没有遗憾,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3 回首三年的学习生涯和 社会实践 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忙碌的三年学习生涯在悄然中过去,但它已成为我人生中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使我成长了许多。 过去的三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习了很多目前工作中所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对物流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相信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学习上,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圆满的完成了本专业课程。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 在生活上,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与他人沟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与周围的朋友及同学相处融洽。 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和睦相处。 在思想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自身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已。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面对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人生价值,开辟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4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 学习 方法 ,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 辩论 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 爱好 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5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 学习态度 。在我考进高中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不想考上好的大学,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高中需努力认真的学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高中的学习旅程。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课本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我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我认真积极参加每次实验,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三年中,我读了一些名着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三年高中生活,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 足球 。在三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三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2021年个人的高考总结范文相关 文章 : ★ 2021高考心得个人感悟范文 ★ 2021年最新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1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1年大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 2021个人期末总结模板5篇 ★ 2021年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1冲刺高考个人心得感悟范文 ★ 2021年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5篇 ★ 2021最新个人学习总结范文5篇 ★ 2021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3-09-08 10:47:451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   1、集合的含义:   “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上体育课或者开会时老师经常喊的“全体集合”。数学上的“集合”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记忆: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   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如{x?R|x-3>2},{x|x-3>2},{(x,y)|y=x2+1}   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A={(x,y)|y=x2+3x+2}与B={y|y=x2+3x+2}不同。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   (1)无序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如集合A={1,2},集合B={2,1},则集合A=B。   例题:集合A={1,2},B={a,b},若A=B,求a、b的值。   解:,A=B   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2)互异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   (3)确定性   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4、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A包含于B,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A=B,A、B两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   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2个非空真子集。如A={1,2,3,4,5},则集合A有25=32个子集,25-1=31个真子集,25-2=30个非空真子集。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2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XKb1、Com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x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2023-09-08 10:47:541

如何总结你的高考假期?

回忆起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趣的时光。以下是我在那个暑假所尝试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1. 放松与休息:高考是一段紧张而充满压力的时期,因此我首先给自己安排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我花了几天时间休息、放松身心,摆脱高考的紧张氛围。2. 探索新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我决定尝试一些新的兴趣爱好。我报名参加了绘画班和摄影课程,通过艺术表达来释放内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让我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3. 阅读和知识积累:暑假期间,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自我成长和科普读物。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还开阔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4. 旅行和探索:我计划了一次小型的旅行,去了一个我一直想去的城市。这次旅行让我领略了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也让我感受到了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新鲜感。5.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我也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我加入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为社区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6. 学习新技能:我还利用暑假的时间学习了一些新技能。我报名参加了一门编程课程,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编程知识。这不仅让我对计算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的来说,我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度过了一段多姿多彩的时光。我通过尝试新的兴趣爱好、阅读、旅行、社会实践和学习新技能,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并且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这段时间不仅是放松和休息的机会,也是我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阶段。
2023-09-08 10:48:151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合知识点汇总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则 ; ③若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高考数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 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近几年来,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其中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 (2)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 (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1.在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题的规律,深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在解决综合题和探索性问题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高三数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1.定义: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一)、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二)、高考数学不好可以报数学师范吗 (三)、高考数学好可以报什么专业 (四)、高考数学造句,用高考数学造句 (五)、宁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宁夏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六)、内蒙古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内蒙古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七)、西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西藏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八)、新疆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新疆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九)、河南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河南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十)、贵州高考最高分是谁,2022年贵州高考状元名单分数学校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
2023-09-08 10:48:251

如何总结高考失败的经验?

那年,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回忆起那段时间,我不禁感慨万分。在那一年里,我经历了无数的努力和挑战,但也收获了一些难以忘怀的瞬间。最让我难忘的瞬间之一发生在期末考试前夕。那时候,整个学校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努力备战。而我,也不例外地加入了这场紧张的战斗。在考试前的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埋头苦读,背单词、做题目,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和休息的时间。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断担心自己的准备是否足够充分。就在我感到压力巨大的时候,班主任突然宣布,要给我们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以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内心瞬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紧张感。模拟考试当天,我进入考场的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焦虑和压力瞬间爆发。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握着笔,心跳加速,手心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考试开始了,我拿起试卷,认真地解答每一个题目。虽然有些题目我还是感到有些吃力,但我依然全力以赴,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终于,考试时间到了,我交上了试卷。我感到心情复杂,既有一种释然,又有一种不确定。我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过了几天,班主任把考试成绩公布了出来。当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分数时,我愣住了。我居然得了全班第一!那一刻,我无法言喻地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个瞬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努力和坚持终究会有回报。在高三这个关键时刻,我经历了许多的辛苦和挑战,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成长和进步。通过这次考试,我意识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就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次考试的好成绩给了我信心和动力,相信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瞬间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机会和努力的价值。我明白到,高三这一年是决定未来的关键时期,而每一个努力和付出都能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那之后,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备考中。我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保持规律的复习和练习。同时,我也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每天的课程、作业和考试仿佛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不断的努力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然而,除了学习之外,我也学会了放松和调整心态。我明白,高三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但我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我学会了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与朋友交流和分享,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情。终于,高考的日子到了。当我坐在考场上,面对着卷子的那一刻,我内心并不恐惧,反而充满了自信。我知道,我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高考结束后,我迎来了漫长的等待和焦虑。但是,无论结果如何,我都知道,这段时间的努力和经历已经让我成长了许多。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我都会怀着感激和坚定的心继续追求我的梦想。这段高三最让我难忘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瞬间,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力量,教会了我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无论未来的路途如何,我都会铭记这段经历,永远珍惜并传承下去。我希望能将这份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带入未来的人生旅程中,不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高三那年最让我难忘的瞬间,是成为我成长的里程碑。它教会了我自律和毅力,教会了我坚持追求卓越的信念。我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人生中的难忘瞬间并不一定是成功的结果,而更多地是在努力的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正是通过不断的挑战和战胜困难,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高三的经历给了我一种自信,相信自己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它让我相信,只要有梦想、有目标,并付出努力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所以,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人生的各个领域,我都会时刻铭记这段经历。它教会了我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决心。现在回想起高三那年最让我难忘的瞬间,我感到由衷的感激和自豪。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为我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未来还会遇到多少挑战和困难,我都会怀揣着高三时的那份坚持和努力,继续追逐我的梦想。谢谢你的提问,让我有机会回忆起这段宝贵的经历。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勇气!
2023-09-08 10:48:331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1   政治世界是永恒发展知识点   1.原理内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意义: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要看其是否符合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   3.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2)原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4.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2   地理正确使用方位词的方法   表示地理实物空间分布的相邻关系如:南面东侧。我国南面有越南、老挝等邻国。180°经线东侧为西12时区,西侧为东12时区。   -表示地理事务空间位置的从属关系如北部。宁绍平原在浙江省的北部。如用北方等词取代,就使宁绍平原与浙江省脱离关系了。又如陇东、陕北等均指本省内部不同方位的地区。   -表示地理事物相隔离的不同地域空间如北方,西方。日本的北方四岛仍在俄罗斯手中;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缓。   -表示地理事物不同方位的空间范围如内外、南北,以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秦岭-淮河以南。   -表示确切的地理位置如北陲、东端。西藏和新疆分别是我国西南和西北的边陲省区;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表示地理事物的动向及其变化如东流、北风、向右偏、左偏等。长江东流入海;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运动方向右偏。其中名词前面的方位词指来向,动词前面指去向。   -由地理事物的动向定向如左岸、右岸。顺河水流向,珠海在珠江口的右岸,深圳在珠江口的左岸。又如: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   -三维空间的方位表示如中天、天顶、地平高度。某天体处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叫中天,分上中天和下中天。由此计量出恒星日即某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间间隔。我们立正时,头顶正对着的天球位置叫天顶。中纬度35°N附近,仰望九月苍穹,在天顶附近有天琴、天鹰等星座。结合地平方向,地平高度和近距,我们可以表达出空间任何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仰极高度等于地理纬度,在北京(40°N)仰望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约40°。   当然,方位词的用法不止这几种。方位词看似容易,实际上欲经常性地表“地”达意,也非轻而易举。平时正确辨析词义,相比较而用词自然错误可以少一些,由用词不当引起的土地纠纷、方位差异也可随之避免。面对语文基础较差的中小学生尤其要注意。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3   历史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手工业方面: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间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方面: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发展艰难。
2023-09-08 10:48:451

高三学生高考考试技巧与方法总结

摆在新高三学生面前的学习重任: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高考不同于平时的考试,要注意很多细节。 下面是我整合的高三学生高考考试技巧与 方法 总结 ,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学生高考考试技巧与方法总结 答卷前的思路设计 这是针对你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言的。假如你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好,那么答卷的侧重点不应放在后面的难度较大的题目上,考卷发给你后,你先看后面的题型是否解过,能否将题不太费力地解答出来,倘若不能,就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前面的基础知识性的考题上。只要你尽可能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冤枉分,即使后面的难题不做,一般来说,薄弱科得60-70分是没大问题的。假如你这门学科是拿手科,那么你就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基础题与难题都要认真去做,确保这科能拿到高分。 按要求规范答题 按要求规范答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按要求,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一定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不要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现象。 关键词不可遗漏 高考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 审题清楚多方思考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 毕业 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正确对待易题和难题 容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费思索顺手写来,铸成错误,所以有个“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在容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就在于仔细不仔细。对待难题,也有同样的问题,难题对你难,对别人也同样难,不能因某难题没做出,失分多就慌神。遇到难题一时做不出来,要打个记号,留在最后做。做难题时要注意回忆一下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回忆一下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老师教给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助于开拓思路。解答难题时还要注意:会答多少就写多少,会列几条就写几条,会算几步就算几步。哪怕只知一个定理、一个观点,一条论据,只要有关,就应写上,这样虽然得不了满分,但也能得部分分。如文科中的古文翻译,能译全文当然好;不会全文,只会一段,就译一段;不会整段,能译几句就译几句,这样也能争得分数。 高考前怎么调整心态 先思后写,不能图快,力求一遍成功 不少同学考试中只图“快”,读题不准,思考不够提笔便写,常常是做了一半又划掉重写,白白浪费许多时间。也有同学为了确保有大段时间检查.审题出错,计算答题马虎,结果越算越繁,处处出错,越错越急。所以答题时应认真仔细,力求一次准。不能总想着“反正要检查”。而且根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同学的检查都查不出真正出错的所在。 细心检查 检查是打扫战场,是每次考试都不应忽视的一个环节,怎样检查效果好是大有讲究的。要求冷静,所谓冷静就是从原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从当事者变为旁观者,对试卷做仔细审查、无情挑剔。要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试者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避免种种可以避免的遗憾。有的学生翻来复去看自己的答案,检查了半天什么也没检查出来。 在检查前我们要认识到:考卷的失分可分为两种: 一是必失分,指的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而丢的分; 另一是失误分,失误分指因为审题不清或马虎而丢的分,检查的目的在于尽量避免失误分。 因此在你答完试卷进行检查时,可逐题进行,每检查完一题后,看看这道题是得分(指有绝对把握),还是失分,失分的原因是必失分,还是失误分。 检查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重新审题,审题马虎不细心是造成失误分的主要原因; 二是检查关键点,实际上,一道题只有2-3个关键点易失分。最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漏题现象。 高三学生怎么制定备考计划 原则一:张弛有度 计划的时间不能定的太紧,否则有些意外就不能完成了,反而会影响心态。做计划要做到张弛有度,即考虑到个人的现实情况,又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外界因素。 原则二:前松后紧 高考是考生面对的第一次重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尚不能完全理解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高考 学习计划 的制定要做到前松后紧,起初制定的较为宽松,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计划要逐渐变紧,让考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避免揠苗助长的行为。 原则三:因地制宜 优等生查缺补漏: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在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重点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中等生补足弱项:中等生,基本上是成绩在一本线上下的考生,要重视对弱科的复习巩固;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夯实基础:所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也就是成绩在专科线上、二本线偏下的考生。全面夯实基础是关键。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复习。 原则四:周密具体 科学的学习计划要做到具体和周密,考生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法和具体的目标,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都要做到计划周密,执行有力。 高三学生高考考试技巧与方法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考试总结技巧 ★ 高考学霸考试提分技巧与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与技巧 ★ 高三学习方法总结最新范文精选5篇 ★ 高三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 高三复习的四大技巧12种方法! ★ 高考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 高考冲刺备考方法和技巧 ★ 高三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2023-09-08 10:48:521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 语文知识 点归纳汇总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 总结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 句子 独立性)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缺少修饰成分。 (1)缺少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 黑板报 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 教育 。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2)缺少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少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缺少修饰成分 ①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当”。) 二、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 文章 ,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_ 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_ 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_ 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 方法 ,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 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 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三、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 短语 位置不当。 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 经验 的国家队的 篮球 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 心语 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3)虚词的位置。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②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④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⑤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①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④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 (“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3)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 文化 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六、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 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七、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 百科 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 --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 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 散文 :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 日记 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汇总 ★ 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语文知识要点总结大全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3-09-08 10:49:041

高考反思总结

导语 写给觉得高考失利的朋友,首先是高考完的状态分享,然后是高中的反思总结,以下总结是针对我个人情况,和你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还是希望给你启发,正视自己需要勇气,收拾情绪也需要时间。 01考后状态 先说说我拿到成绩以后很长时间的状态。我知道这就是我该有的成绩,努过的力,逃过的课,所有的所有加起来,就是这个分了。清楚明白,但不甘心。我们之所以痛苦挣扎,是因为现实与理想不符,能力与欲望不符。既不愿意去提升能力,也不愿意降低欲望。 拿分的暑假经常哭,知道别人的好成绩,难受,因为以前我和你好像也差不多;知道别人的好成绩,难受,因为以前你好像比我差很多;知道别人的好成绩,难受,因为当初你好像也没比我好很多。你看,这就是人生无穷的魅力了。 回到我的状态,天天失眠,昼夜颠倒,很多次盯着窗户外面,天都蒙蒙亮了还是没有睡意,脑子里一团浆糊,左边胸腔很不舒服。会半夜突然醒过来,身处无边的黑暗与寂静中,觉得很孤独。白天有聚会都去,很迫切地想融入一个圈子,笑完闹完转身回家,不是你的依旧不是你的。那些隐涩的、粘稠的、脆弱的情绪没有什么人可以分享,因为背后是自卑、怯懦、不甘,不愿摊于人前,也认为没有什么人能真正感同身受。这种感受人生头一遭,感觉像小说里失恋了借酒消愁、肝肠寸断的男女主,现在回头想想觉得很有趣,以后要是失恋,我就有经验啦。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收拾情绪,然后总结教训。“如果一个人不犯错误,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但是如果他不能从错误中总结真经,则会一无所获。”毕竟苦不能白挨不是。 02反思总结 一、所谓高考失利(自我批判视角 玻璃心慎入) 我不知道具体什么是高考失利,上网去搜,普遍认为是没有发挥好,没考出平时的成绩。“发挥”这个词就很有意思,背后藏着我能做到只是这次没做到的意思,我一直觉得这是自我安慰。考试失眠,考试太紧张,考试生病等等,如果你做好万全的准备,它们都不会影响结果。 “我们都活在结果中”,我现在认为高考的结果在考前就已经确定了,在情绪心态上,学习方法上,执行力上你付出多少,结果是所有的综合。举个例子,你想要有好的皮肤状态,睡眠、运动、饮食、心情都很重要,你不能奢望只顾一方就能做好。做正确的事(what),正确地做事(how)。既要行动也要思考。如果你高中只是不停刷题,或者一味地想怎么学好,不会带来你想要的结果,我是后者。 二、好高骛远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一样,我们好像更想被别人夸赞聪明而不是努力,羡慕那种上课随便听考试随便第一的学生,关于这一点“去看艺术家的工作室,不要去看他的展览”,我承认智商差距的存在,但很多所谓的智商差距,所谓的学得快,更多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差距,思维训练差距,以后有空再细说。 言归正传,我那时候想成为聪明的人,在学习方法上做了很多努力,我的失败主要是行动力上以及心态情绪上,这是一个系统,所以环环扣环环。战略战术上的努力让我觉得自己懂很多,眼界的狭窄阅历的浅薄让我自以为是,于是行动这一环出了岔,不行动就没结果,没结果心态就崩,心态崩就更不行动,更没结果。以经济中各部分的循环为例,你要找到一个均衡。 “循环流程中的某个部分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局部的失衡。如果其他部分的活动能够对其加以补救,则总体经济不会出现失衡;如果其他部分的活动不能够对其加以补救,则总体经济就会发生失衡。” 《西方经济学》 三、心浮气躁:所谓意义和应试教育 我高中语文老师曾经对我说,如果不是高考这个应试制度,你一定是最突出的那一个。其实不是(笑)。这对我来说也是失衡,上文提到我花很多时间在学习方法上,所以高中三年看了很多方法论的书,《学习之道》、《思考,快与慢》、《黑天鹅》、《终身成长》、《天才源自刻意练习》、《简单的逻辑学》等等。(为了偷懒也是很拼了) 看完对思维肯定有帮助,这可能也是语文老师的评价原因之一,但另外一个很大的结果是我整个人非常浮躁。觉得自己懂很多,希望成绩能很快有起色,有句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当时还很年轻(笑),没有对待高考该有的耐心和定力。还有一句话,知识不等于能力,你懂不代表你会。就像我现在在这说,其实很多都还做不到。(求生欲强烈) 你看到的优秀的人是一日日成长到现在的,你不要和他比,好比公路上两辆车,你拿自己30km/h的速度和别人120km/h的速度比,却没看到别人前期从0到120的努力,肯定会焦虑浮躁。所以重要的不是现在的速度,重要的是你的加速度。耐心很重要,等待很重要,你要给自己的成长一个过程,真正的成长都是潜移默化的,但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的。 满身的浮躁不适合去北京上海,所以我当时选择来武汉,来华农也是有原因的,我想有一个能让自己脚踏实地的环境,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沉淀。人的增长模式有区别,像数学函数,如果你的成长是指数函数,开篇慢一点真的没关系。 高三我凡事求一个意义,“这有什么意义呢?”“应试教育是对创造力的扼杀”等等,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大一入学有一个实验班宣传,我私下问院长,“你们说要招有创造力的人,但是成绩占比百分之八十,不觉得不合适吗?”,她回答我说:“普遍来说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能力是成正比的,成绩好的人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太差。”就是很残酷,因为人太多,又没有更好的机制,成绩好的人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至少能保证他还不错。我现在觉得应试教育也能让人学到很多。 四、冲突之考试和做你喜欢的事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大意说如果你想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你就要付出别人三倍的时间,因为很多人只做别人安排好,自己该做的事。所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一种特权,你要为之努力。 “If you want to “do what you love ”, you have to work three times as hard as everyone , else , you need to see that as a privilege, not an exception. ” 五、人际关系 “猛兽从来独行,牛羊才会成群”“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不知道这样的思想有没有影响你,人的独处是很重要的,但因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人际关系也很重要。高三的时候和朋友吵架,和父母大动干戈,和同学关系不远不近,这是成绩没有起色心情苦闷的后果,也反过来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和我一样,我希望你能够放下芥蒂,不要冷漠疏离,友情的滋味还是很美妙的。
2023-09-08 10:49:131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读新高考改革全面解析总结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答: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以及规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深化命题改革;改进高考招生录取方式;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面。2、什么是“两依据、一参考”?答:指以高考成绩和选考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录取依据。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3、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答: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4、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哪些?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主要有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形成档案三个基本环节。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最终以本省市要求为准。5、目前有哪些省份实施了新高考?答:目前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包括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海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14个省市。6、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哪些?答: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7、312新高考,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编制计划时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8、为何要分段录取?答:实行分段录取,是综合改革方案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初期确保能有序投档录取,使高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同时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间分差太大。9、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省命题吗?答:根据政策都规定,学科水平测试由各省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档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10、为什么要实行走班教学制?答:新高考改革后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所以就实行走班制。11、新高考后,高考满分是多少分?答:语数外每科150分,共450分;选考科目每科100分,共300分;总分750分。上海、海南等个别省市除外。12、目前的选科模式有哪些?答:目前选科大多数省份为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中选择3门的“6选3”模式,浙江为包括技术在哪的“7选3”。其中,“6选3”还分为“33”以及“312”模式下的两种不同选科模式。13、“312”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喜欢物理历史可以同时选择吗?答: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历史单独划线,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科目。具体选科组合包括以下12种:14、“33”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答:新高考“33”模式考生可以选择的选科组合有20种,对是否必选物理、历史不做限制,但是高校招生会有必选科目要求,选择时需慎重。15、不选政治以后考不了公务员,研究生?答:虽然公务员、研究生考试都要考政治,但是这跟考生高中选科并没有直接关系,没有选考政治的考生依然可以报考,只不过高中学习政治的考生有一定的基础,可能在之后的考生复习中占有优势罢了。16、33省份,选考物理考生人数会不会很少?答:新高考选科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科目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时同样也加了限制,大多数理工类的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如此一来,考生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从往年选考数据来看,选考物理的人数并不少,而且学霸居多。17、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答:选科一般在高一学期末或者高二上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一次性确定三门科目的选择,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可以更改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开后所选择的科目不能再做更改。18、什么样的组合专业覆盖率更高?答:33模式和312模式下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有所不同,下表数据依据2020年、2021年选考要求数据统计,仅供参考,具体以本省当年政策为准。19、不擅长物理如何选科提高可选择专业范围?答:如果考生想要学习理工类专业,但是不擅长物理,可以选择化学或生物,提高专业覆盖率。20、各科目成绩较为均衡,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答:选科不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间的对比,还要看各科目在年级内的排名,选择排名比较靠前的自己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因为新高考赋分毕竟是在排名的基础上,排名越靠前,被赋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21、想要报军校是不是一定要选政治?答:这个是不一定的,具体看相关的专业,每个专业的要求不太一样,有意报军校的话可以先看下目标院校的专业及选考要求。22、选物理不擅长,不选物理专业选择受限怎么办?答: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很多专业文理科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或生先明确意向报考专业方向的选科要求,要进行综合选择。23、想学医一定要选择物理吗?答:不一定,医学类专业一般要求化学、生物为必选科目,部分医学专业要求生物,部分中医类专业对选考没有明确要求。24、选择历史未来可以从事的工作方向有哪些?答: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25、科目选择确定后还能够更改吗?答:原则上,高考报名开始前考生可以更改选考的科目,但是基于考试的难度和复习准备情况,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大家更改选考科目。
2023-09-08 10:49:331

助力高考志愿的活动策划总结

【 #活动总结# 导语】“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无数个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迎来他们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高考。为了助考莘莘学子圆就大学梦想,很多地方会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活动。以下是 整理的助力高考志愿的活动策划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助力高考志愿的活动策划总结   一、活动主题   “绿丝带”,服务高考   二、活动背景   高考对我们来说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现高三在备战高考的学弟学妹们来说是一场恶战,我们不能为他们做很大的事,但是我们能让他们走进考场的时候,踏实的进去,有我们陪伴着他们的爸爸妈妈,让这些父母能在这两天能很好的度过,我们是过来人,我们有义务进这样做。让这一丝清风在这酷暑的.夏日吹动家长们的心。   三、活动目的   高考不止是考生的高考,也是家长的高考,让我们关注家长,陪他们度过这酷暑的两天,送去一丝清凉。   四、活动时间   六月七号、八号   五、活动地点   九江市各高考考场   六、服务对象   九江市高考考生及家长   七、活动流程   1.获得校团委的支持,发动各二级学院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   2.与商家取得联系,得到必要的资金赞助。   3.与交警队、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去得联系,获得认可。   4.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分组。   八、活动内容   1.在考场周围搭建伞棚,供陪考家长乘凉、休息。   2.考生可凭准考证领取一瓶免费的矿泉水。   3.准备一些解暑的药品,以备不时只需。   4.准备合理的食谱供家长参考   5.为家长提供一些报纸和杂志,平静的等待考生。   6.志愿者与家长沟通、交流。   九、所需物品   伞棚、矿泉水、解暑药品、食谱、报纸杂志、绿丝带   十、要求   志愿者统一着装,佩戴徽章,系绿丝带。   十一、人员调配   1.活动由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共同发起,向各二级学院发出号召。   2.每个二级学院负责一个考场的活动。   3.每个考场都要将责任具体化。如:一人负责药品的携带、一人负责报纸杂志的携带等。   4.每个考场大概需要五到六名志愿者。    【篇二】助力高考志愿的活动策划总结   一、合办单位:贸有限公司   商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二、活动主题:温暖助力   关爱儿童   三、活动思想   残疾儿童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社会上有很多的志愿者去帮助、关怀,为他们带来和其他孩子同等的学习教育方式,并且保证他们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尊严和权利。应该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在同一片蓝天下,让这些孩子们能体会到社会带来的温暖,希望。所以我们也希望能为他们带去来自茅台文化和各个经销商的关怀和问候。   四、活动目的   组织开展此次公益,让我们携手将爱播散,对残疾儿童进行温暖助力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国酒茅台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换上生活所需品等。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提高茅台经销商“以人文本”,“服务社会”的意识。并且也契合我们“九个营销”概念,从事件营销和网络营销做起,下巧功夫、强功夫。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网络营销的便利,并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宣传良机,来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将品牌形象进行良好树立。   五、活动地点   江津区儿童康复中心   六、活动经费预算   叁万元整   七、活动时间:6月1日   八、前期准备   1、联系江津区儿童康复中心,了解实际情况,分析日常所需品并归纳总结。   2、把日常所缺物资进行记录、整合购买,预算出总费用。   3、把所捐物资进行合理分配至参与此次活动的经销商协商分工分类购买。   4、各单位需提前5日提交参与活动人数,以便安排车辆。   九、活动开展   1、6月1日早上9点到指定地点集合(备注;参与活动单位人员至少1位或以上)。出发前与康复中心负责人联系,告知大概到达时间。   2、到达目的地后,文明用语,禁止吸烟,有序发放捐赠物资,随后全体人员与儿童进行交流并开展康复中心安排的相关活动,约在2.5小时结束。(具体事宜根据中心安排进行)   十、活动宣传方式:横幅、KT板、微信朋友圈及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十一、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后参与人员一同共进晚餐,每位人员对本次公益活动进行总结,举列说明,作好记录并上传活动评估报告到重庆省区。   【篇三】助力高考志愿的活动策划总结   一、活动主题   “情暖六月,爱心助考”   二、活动目的   旨在服务我市所有高考学生,主要在考生的迎考心态、高考前期疑难解答、考试期间随时为考生提供所需服务等多方面。通过此次“爱心助考”志愿活动,被我们服务的大部分高三学生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应对高考,尽量减少考试中的失误,在考场中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同时为努力打造平安高考、和谐高考和人民满意的高考贡献一份力量。   三、活动时间   6月7日—6月9日上午11:00   四、活动地点   考生、家长百事服务台:   考前设在市爱心协会党支部,   考试期间考生、家长百事服务台设在一高中、二高中、六高中、三高中、一职专志愿服务站   五、活动内容   1、考生、家长百事服务台:便于考前考生家长咨询考试相关内容,为考生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考前:服务地点设在爱心协会工会联合会;   考中:考生、家长百事服务台设在各个助考志愿者服务站,为考生、家长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必要的防暑药品、饮用水等服务。   考后:服务地点设在爱心协会团委;免费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就业指导服务。   2、爱心联盟车队   招募出租车司机志愿者组建出租车志愿服务车队、招募私家车司机志愿者组建私家车爱心车队。   服务时间:6月7日—6月9日,考生及考生家长凭借准考证,可享受免费接送服务。   服务地点:爱心联盟车队服务地点为市区,志愿者分别在各个志愿服务站等候安排。   要求:爱心联盟车队车辆保险齐全。驾驶员有3年以上驾驶经验,无恶性交通事故经历。   3、交通服务分队。   协助交警、城 管等部分疏散流动摊贩、整治乱停乱放车辆。引导文明乘车,维护排队上下车秩序。   服务地点:各重要交通路段、公交站点等。志愿者分别在各个志愿服务站等候安排。   4、应急服务分队。协助警务人员维持考点外秩序,参与疏散群众的组织协调工作;提供紧急医疗求助服务;为应考考生和家长解决突发困难、提供帮助。   服务地点:各个志愿服务站。
2023-09-08 10:49:441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 总结 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一   高中英语实用常考 短语   首先,尤其重要的,最重要的 above all   偶然,无意中 by accident   对(于)…很积极 be active in   合计为 add up to   承让错误 admit one"s mistake   接受某人的建议 take / follow one"s advice   就…提出建议 give advice on   建议某人做某事 advice sb. to do sth.   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毕竟;终究 after all   违心 against one"s will   在…岁时 at the age of   实现目标 achieve one"s aim   在空中;悬而未决 in the air   在户外,在露天里 in the open air   在机场 at the airport   火警 the fire alarm   满腔怒火 be filled with anger   因某人之言行而生气 be angry at sth.   生某人的气 be angry with sb.   通知 make an announcement   相继地,按顺序地 one after another   相互,彼此(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间)one another   相互(指两者之间) each other   没有回答 give no answer   2.考试必备重点单词短语   形成…局面;产生 come into being   安全带 a safety belt   三思而后行。 Second thoughts are best.   尽力,尽最大的努力 do / try one"s best   尽量利用,善用 make the best of   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all the best   黑体地,粗体地 in bold   出身于农民家庭 be born in a peasant"s family   鞠躬 make a bow   动动脑子 use one"s brains   打破纪录 break the record   深吸一口气 take a deep breath   屏息;憋住气 hold one"s breath   上气不接下气 out of breath   刷牙 brush one"s teeth   突然哭起来 burst into tears   突然一阵大笑 a burst of laughter   要不是 but for   呼救声 a call for help   保持镇静(别慌) keep calm   保持安静(别吵) keep quiet   保持不动(别动) keep still   保持沉默(别说话) keep silent   夏令营 a summer camp   去 野营 go camping   情不自禁… cannot help doing   打牌 play cards   照顾,保管 take care of   医疗护理 medical care   anything but 一点也不   anything like 像……那样的东西   anywhere near 接近于   apart form 除……之外尚有   apply to 向……申请,适用于   appreciation of 对……的欣赏   argue against 反对   as a result of 作为……的结果,由于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二   感叹句   感叹句: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英语感叹句常用"what"和"how"引导,"what"和"how"与所修饰的词置于句首, 其它 部分用陈述句语序。   感叹词 修饰对象 感叹部分 主语 谓语+其他!   How(副词) 修饰形容词 How nice   How nice a girl the girl   she is!   is!   修饰副词 How well   How hard the boy   the workers Is swimming!   are working!   修饰动词 How   =what the flowers   How   =how fast She   she   he   he Loves the flowers!   loves!   runs!   runs!   What(形容词) 修饰单数可数名词 What a nice girl   =How nice a girl Jenny   Jenny Was!   was!   修饰复数可数名词 What nice girls They Were!   修饰不可数名词 What fine weather   what dirty water It   he Is!   drank!   感叹句的特殊形式   感叹句还可由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甚至一个词组及单词构成。例如: There was no face showing!   He"s such a nice boy!   The Great Wall is a magnificent building!   Isn"t it snowing heavily!   Wonderful!   Nonsense!   Happy New Year to you!   Cheer!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三   强调句   1.强调句型用于强调陈述句;   2.强调句型用于强调一般疑问句;   3.强调句型用于强调特殊疑问句;   4.强调句型用于强调not…until…句型;   5.强调句型与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祈使句的混合考查。   替代   1.do/does/did替代动词;   2.so和not分别代替肯定和否定的从句.   省略   1.主语的省略;   2.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的省略;   3.宾语的省略;   4.不定式的省略;   5.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中的省略;   6.虚拟条件句中if的省略。   倒装句   1.部分倒装;   2.完全倒装   3.常考的几个重要句型:   So +be/情态/助动词+主语   Neither+be/情态/助动词+主语   So +adj/adv …+that …   Neither …, nor …   Not only …, but also …   Not until …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四   祈使句   一. 祈使句的句式特征   祈使句常常是表达说话人对对方的劝告、叮嘱、请求或命令等。因此,祈使句中一般没有主语,但根据其句意,实际上是省略了主语you。祈使句句末用感叹号或句号,朗读时,常用降调。在表达请求或劝告时,在祈使句前或句末可加, 上please,以使句, 子的语气更加缓和, 或客气。祈使句一般没有时态的变化,也不能与情态动词连用。例如:   Keep off the grass!勿踩草地!   Put the boxes in the small room.把那些盒子放到那个小房间里。   二. 祈使句的肯定句式   祈使句的肯定句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行为动词原形+其他成分。例如:   Make sentences after the model.根据例句 造句 。   2. Be动词+其他成分(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等)。例如:   Be careful when crossing the street.过马路时要小心。   3. Let, +宾语+动词原, 形+, 其他, 成分, 。例如:   Let him go back now.让他现在回去吧。   三. 祈使句的否定句式   祈使句的否定句式,通常情况下在句首加上Don"t或Never,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在祈使句的肯定句式前加Don"t,构成“Don"t+行为动词原形+其他成分”。例如:   Don"t say that again!别再那样说了!   2. 在Be动词引起的肯定祈使句前加Don"t,构成“Don"t be+其他成分(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等)”。例如:Don"t be careless.不要粗心。   注意:在这种句型中be不能省略;否定副词not不可置于be之后。   3. Let引起的祈使句的否定形式有两种:(1)Let开头的祈使句,如果后面跟第一、第三人称名词或代词的宾格,可在Let前加Don"t,也可在Let后宾格的名词或代词后面加not。(2)如果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必须在Let"s后加not。例如:   Don"t let me go with her tomorrow. =Let me not go with her tomorrow.   不要让我明天跟她一起去。   Let"s not tell her the truth whenever we meet her.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碰到她,都不要告诉她真相。   4. 在公共场合的 提示语 中,否定祈使句常用“No+名词/V-ing形式”结构,表示“禁止做某事”。例如:   NO PHOTOS! 禁止拍照!   四. 祈使句的反意问句   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须按其 句子 结构及讲话人的语气来决定其疑问部分。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1. 祈使句为肯定句式,其反意疑问句表示请求时,通常用will you;表示邀请、劝说时,用won"t you。例如:   Be sure to write to us, will you?你一定要给我们写信,好吗?   Come to have dinner with us this evening, won"t you?   今晚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好吗?   2. 祈使句为否定句式,其反意疑问句通常只用will you。例如:   Don"t smoke in the meeting room, will you?   不要在会议室抽烟,好吗?   3. Let开头的祈使句构成反意疑问句时,除Let"s用shall we外,其他均用will you。例如: Let the boy go first, will you?让个那男孩先走,好吗?   Let"s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 shall we?   晚饭后我们去散步,好吗?   五. 祈使句的回答   祈使句的动作通常是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所以回答祈使句时,一般用will或won"t。在回答具有否定意义的祈使句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形式一致”,即Yes与will保持一致;No与won"t保持一致。二是“意思相反”,即Yes是“不”的意思;No是“是”的意思。在回答时,要注意分析上下文语境中所提供的条件。例如:   --- Don"t go out, please. It"s raining heavily outside.   请不要出去。外面雨下得很大。   ---- Yes, I will. I have to meet my brother at the airport.   不行,我得去机场接我弟弟。   六. 祈使句与陈述句的并列使用   祈使句后接陈述句时,须用连接词连接。如果祈使句与陈述句表示的是一种顺承关系时,要用并列连词and来连接;如果祈使句与陈述句存在一种否定条件关系时,要用并列连词or来连接。例如: Leave it with me and I will see what I can do.   把它留给我吧,我想想有没有办法。   Hurry up, or we"ll be late.   快点,否则我们要迟到了。   七. 祈使句与条件状语从句的连用   祈使句与条件状语从句连用时,条件状语从句可置于祈使句前或后。例如:   Tell him to make a phone call to me if he comes here tomorrow.   如果他明天来这儿的话,叫他给我来个电话。   八. 祈使句的强调形式   祈使句的强调形式通常在肯定祈使句式前加上助动词Do(Do在句中无意义)。例如:   Do shut up!快住口!   九. 特殊形式的祈使句   在英语中,有些祈使句不是以动词原形来引起一个祈使句,而是以一个名词短语来充当,且后接一个带有并列连接词的分句。实际上,这个充当祈使句的名词短语相当于一个条件状语从句。例如:   More water and the young trees couldn"t have died. =If you had given them more water, the young trees couldn"t have died.   如果你给那些小树多浇点水,他们就不会死了。   十. 运用祈使句的误区   祈使句往往容易与不定式、分词或条件状语从句相混淆。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中,如果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因此,要认真审题,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并根据上下文语境,作出正确判断。例如:   ___________ your composition carefully, some spelling mistakes can be avoided.   A. Having checkedB. Check   C. If you checkD. To check   析:如果空白处选填B(Check)项,则视为祈使句,但后一分句前没有并列连接词and连接;如选A或D项(分词或不定式),句中逻辑主语some spelling mistakes又不能执行这个动作,故均不符合句子结构。因此,只有C项(条件状语从句)符合句子结构及句意。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1.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归纳 2. 高考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3. 高考英语知识点归纳整理 4. 英语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5. 高考英语知识点汇总大全 6. 高考英语知识考点汇总 7. 高考英语考点总结 8. 高考英语知识点归纳 9. 高考英语知识点总结 10. 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2023-09-08 10:49:511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荏苒,过的飞快,在高三忙碌的复习与备考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感慨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有进步有阻碍,有成功也有失落。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一)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认真学习,态度明确。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读好。所以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并善于总结经验,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   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卫生,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参加了长跑活动、植树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舒肤佳产品的调查、义务家电维修和义务家教服务等校、班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乐于助人,总是尽力帮助在学习和生活需要帮助的同学。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来自社会,所以自己也要报答社会。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要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坚持了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义。   现在我还存在着不足。我要提高自身修养,淡泊名利,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由的思想,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迷失方向。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二)   期中考试为高三师生及时敲响了警钟。考试结束近一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急需要老师的指导,各种心里的渴求决定了此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就考试及高考目标与学生进行了系统的一对一的交流式谈话,详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态及困惑。特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现就期中考试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是旗帜——确定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并坚持下去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经常会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没有动力,比较盲目,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如果确立了明确的方向,你就会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想方设法地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努力。   在与学生的大量谈话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不明期,甚至不清楚自己应考什么样的大学,这是学生学习没有动力的主要原因。如何为不同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成为这次工作的重点之一。   首先,就自身学习的具体情况,帮助他明确自己应备考哪个层次的大学。只要明白了要考什么层次的大学,那么高考就有了分数目标。比如:想考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按照海淀给定的参考分数应该是xxx分,分散到各科大约应该是:语文xxx分数学xxx分英语xxx分综合xxx分,各科的比例应该达到总成绩的比例是:语文xx%(满分150),数学xx%(满分150),英语xx%(满分150)综合xx%(满分300)这就应该是他的奋斗目标。每次考试下来,自己就应该比较自己的各科成绩是否达到相应的比例,还有哪些差距,哪些弱势科目亟待提高,哪些强势科目需要继续保持,根据考试情况调整复习策略,合理分配时间。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把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适时给自己增添学习动力。如果学生要考排名前十所的大学,那么高考成绩就应该在xxx分以上,具体到各科:语文xxx分,数学xxx分,英语xxx分,综合xxx分,各科分数在总分一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弱势科目和强势科目之间分数做调整。好点的一本总分最起码应该在xxx分左右。当然这个分数不一定科学,但是最起码给了学生一个奋斗的目标,使得他的学习有了方向性。   其次是虽然有了目标,但是学习一段时间如果感觉没有什么进步,学生就会动摇自己的目标。这些学生的问题一般是聪明但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体系不健全,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一般来说他们以前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三,感受到高考临近的气息,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就感觉自己应该取得自己设定的成绩。但是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时我们应鼓励这些学生坚持,并帮助分析细节,让他们明白,高考不仅仅是考察知识,而且也考察耐力和毅力,是一个综合考察的过程。既然我们有了目标就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    二、细节决定成败——抓住自己的小辫子别放   现代人的智商差距愈来愈小,对自我的认识愈来愈自信。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或日益凸现出来:人容易膨胀,“速食”、“快餐文化”使这一代人缺少了耐心和细致,而在智商差距愈来愈小的今天,我要给学生重申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考试成绩出来,分析试卷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因为粗心丢掉的分数大大多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的分数。而学生几乎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明白,考试是你平时学习习惯的集中反映。比如说:平时书写不规范,到考试时你就能注意到吗?平时懒于运算,认为思维清楚,运算好说,考试的时候你就能提高运算准确率了吗?平时做题龙飞凤舞,考试时候你就能细心慢慢的书写吗?考试是规定时间完成定量的题,而在这个关键时候想避免你的不良习惯那是不可能的!值得欣慰的是,有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并在课余进行了书写训练等。这些简单的小细节决定了你大目标的成功,在知识层次掌握不相上下时,将简单的细节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三、勤奋——高考必备的素质   知识是死的,而思维是活的。学习是对前人思维的继承。前人的思维是依附在知识这个载体上的。所以要继承前人的思维,首先就要继承前人的知识,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定量的反复,机械的训练,把前人的知识固化在自己的头脑中,先继承,再发展,最后形成自己的思维。在学习中要发扬“先死后活”的精神。对于一些知识,如概念、公式、化学中的方程式、化学现象、物理现象,英语中的固定搭配,语文中的字词句等,该死记硬背就一定要死记硬背,只有熟悉了,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而对于一些概念一知半解,那知识就是不死不活的,不死不活那是很难受的。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不要只羡慕别人的成绩,而要看到别人成绩背后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比如:有学生数学xxx分,总分接近xxx分,想和他一样吗?那你至少应付出和他一样多的辛苦,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大于等于”。因此,我们应抓紧xxx天的分分秒秒,在结果没有出来以前,我们就要努力,勤奋才是我们通向成功之路的奠基石!    四、注意听讲   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总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因此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转而做其他的作业,其实这样做只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比如期中考试数学题中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等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不断的遇到这类问题,而且总是不断地强调,但是考试中还会出错,特别是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这些都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一件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久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   同学们,xxx天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这xxx天的时间足以提高你的信心,培养你的雄心,膨胀你的野心!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三)   回顾高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 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并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个人空间。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院学通社与合唱团,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融入社会。愿借您的慧眼,开拓我人生旅程!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四)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高三毕业生自我鉴定。   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先后担任过班级的体育委员和宣传委员,能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我勤学好问,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做到了各科的均衡发展。在完成课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化学学科的夏令营和竞赛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面。   我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高一时曾成功地主持了一次主题班会,在全校性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我爱好书法,具有一定的基础,曾在高二年学校组织的“迎香港回归书法现场表演赛”中获三等奖,我创作的黑板报也曾在学校举办的黑板报设计比赛中获优秀奖。   我爱好文学,先后担任《青年文学报》和《南国诗报》的特约记者和撰稿人,一些文学作品也曾在报上发表。高一、高二年时,我还在课余时间里担任校图书管理员。课外知识丰富,曾在高二下学期学校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体育方面,我爱好球类运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高一年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曾获得了男子乙组跳高比赛第三名。高二年时,我参加校健美体操队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省中~会健美操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五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当然,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精神还较欠缺,花在学习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对自己的要求没能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我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若能够进一步努力,我相信自己的综合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层次。以上是我对自己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总结。面对过去,展望未来,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使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五)   三年的高中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于xxx年x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x中学。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年至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年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年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为学校网站的管理员,做出了大量出色的工作,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精选高三学生个人总结范文(六)   回顾高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学校的社团活动,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经过高中三年的磨励,使我得到了“破茧成蝶”的蜕变,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2023-09-08 10:50:011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

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_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政治高考知识难点 总结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一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二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三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四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 考点二: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 文化 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原则。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双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考点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目前,我国以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考点四: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五:了解我国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公民有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有信哪种宗教的自由;有信同一宗教哪个教派的自由;有何时信教与何时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一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二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四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一: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 其它 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考点三: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和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职责: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等。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各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方案;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短答复。 考点四: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三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考点五: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三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点击查看: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及 学习 方法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四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一:了解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选举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考点二: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第一,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 渠道 ,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在作出决策前,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定形成的过程。 第二,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机关通过举办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第四,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考点三: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三:了解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 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这是村民或居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或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或居民通过村民会议、居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本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通过制定自我管理的章程和约定,以规范村民和居民以及村和社区干部的行为,用民主自治的办法管理村和社区日常事务。 村民或居民创造了村务或社区事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村委会和居委会定期汇报工作、接受监督和质询等形式,使村民或居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实行内容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考点四:了解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渠道和方式主要有:第一,可以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第二,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第三,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第四,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考点五: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人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政治高考知识难点总结大全 ★ 高三政治考试必考的知识难点 ★ 高中政治高考重难点总结 ★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最新总结 ★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 ★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政治必备基本知识点最新总结 ★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最新归纳 ★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总结 ★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cb1587ad6f9e6358c6ab363586b8af79";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3-09-08 10:50:101

公安机关维护高考招生工作总结

安全、检查与管理的重要。没有范文。以下供参考,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2023-09-08 10:50:381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翻译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1.积累性的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例:昼夜勤作息。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   (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4、补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例:互文、   合说分译。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   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2、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注 意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   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1:吾孰与徐公美?   例3: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不知句读,不解惑。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8、沛公安在?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   沛公在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全国高考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翻译划线句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   不能在人前露面。   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翻译典型错误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2023-09-08 10:50:471

高考的物理考点总结和部分的难题介绍|物理必修二考点总结

高三网权威发布高考的物理考点总结和部分的难题介绍,更多高考的物理考点总结和部分的难题介绍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三网。 【导语】高考是学会说呢过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过程,下面是大范文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考物理的考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的物理考点总结   (1)光电效应、逸出功、光电管。有可能会和光学中的不同频率的光综合考察,还可能考到恒定电路、电压电流表、甚至是电势能。   (2)光的衍射与干涉。可能的考点:薄膜干涉的原理、泊松亮斑、增透膜的原理。   (3)波动、振动图像。这几乎是每年必考的题型。波动图、振动图反应出的数据要清晰,多个振点的对比分析(时间差),多个波的对比分析,波形图与振动图之间的关联。   (4)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的综合题。升压降压的原理、功率损失所在及其计算、不同位置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变压器的计算。   (5)天体运动、万有引力。三个宇宙速度、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考察、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角速度、线速度、能量的变化与对比。   (6)静电场的基本性质考察。比如电势能的基本性质与电势大小对比;两种不同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分析;库仑定律的应用(或库仑力大小比较);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的偏转(可能会与电路结合考察,注意滑动变阻器)。   (7)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一般来说,是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涉及到不少几何知识,同学们最好把三角函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圆与直线的位置计算、勾股定理等内容再复习下。   (8)电磁感应综合题。电磁感应在近几年高考中都以解答题考到了。电磁感应题都很综合,考点很多,主要包括E=BLv的运用、电量的计算、能量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焦耳热的计算、牛顿第二定律。   (9)综合力学题。我觉得最有可能考的是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结合的题,也可能还会涉及到平抛运动(或者圆周运动),注意生活生产用到的一些典型模型。同学们要把近期练过的物理wuli.in题中,这类问题做个复习。   (10)物理实验。常考的实验主要是力学、电学部分。    高考直线和曲线运动的难点   重点难点   1.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ue004   分段处理法: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上升过程是初速为υ0,末速为υt,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整段处理法: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为υ0(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是:υt=υ0-gt,h=υ0t-gt2.   2.小船过河问题   若用υ1表示水速,υ2表示船速,则:   ①过河时间仅由υ2的垂直于岸的分量υ⊥决定,即t=,与υ1无关,所以当υ2垂直于河岸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也与υ1无关.   ②过河路程由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υ1υ2时,最短路程程为d(如图所示).3.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分析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时,一般应从与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物体(如:绳、杆、轨道支持面等)的力学特征着手.①没有物体支撑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②球过最高点时,轻质杆对小球产生的弹力情况.ue004   规律方法ue004   【】一辆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0m/s,要想在3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在前面1000m处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起动?ue004   甲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恰好在3min时追上汽车,则at2=υt+s0,代入数据得:a=0.28m/s2.ue004   乙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追上汽车时,摩托车的速度恰好是30m/s,则υ=2as=2a(υt+s0),代入数据得:ue003a=01m/s2ue004   你认为他们的解法正确吗?若错误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的解法.ue004   【】甲错,因为摩托车以a=0.28m/s2加速3min,速度将达到υm=at=0.28×180m/s=50.4m/s,大于摩托车的最大速度30m/s.   乙错,若摩托车以a=0.1m/s2加速,速度达到30m/s所需时间为t==s=300s,大于题给时间3min正确解答:从上述分析知道,摩托车追上汽车的过程中,先加速到最大速度υm,再以此最大速度υm追赶汽车.设加速到最大速度υm所需的时间为t0,则以最大速度υm追赶的时间为t-t0.ue004   对摩托车加速段有:υm=at0ue004   由摩托车和汽车运动的位移相等可得:at+υm(t-t0)=υt+s0ue004   解得:a=0.56m/s2.ue004   题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一速度40s,设猎豹距羚羊x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则ue004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内?ue004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内?ue004【例】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上的A点,先后将同一个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υ1,球落到斜面上时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1;第二次初速度为υ2,球落到斜面上时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α2.不计空气阻力,若υ1>υ2,则α1=α2(填>、=、<).ue004   训练题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30°的斜面顶端以初动能E=6J向下坡方向平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E′为ue008ue009J.ue004E′=14J   【例】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AD)   A.向心加速度为ue004B.向心力为m(g+)ue004   C.对球壳的压力为ue004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ue004   训练题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如图所示,那么()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零B.物体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物体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能力1.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ue003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ue003   2.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υb、υc,则()   A.υb=m/sB.υc=3m/sue003   C.de=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ue003   3.如图所示,一小球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圆环的半径为R.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ue003   A.小球的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在圆周切线方向上ue003   B.小球的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是指向圆心的ue003   C.小球的线速度的大小总大于或等于ue003   D.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大于gue00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此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的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速度为υ2,若撤去恒力甲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υ1,则υ2∶υ1=?υ2∶υ1=2∶1   5.如图所示,水平台AB距地面CD高h=0.8m.有一小滑块从A点以6.0m/s的初速度在平台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从平台边缘的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已知AB=2.20m,落地点到平台的水平距离为20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滑块从A到D所用的时间和滑块与平台的动摩擦因数..某年9月,四川、重庆普降暴雨,造成重庆市10余县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造成百余人死亡.在此次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冲锋舟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而下,水的流速为5m/s,舟在静水中的航速为10m/s,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点O的距离为50m,如图.求:ue003   (1)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时间将人送上岸,则最短时间是多少?   (2)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航程将人送上岸,冲锋舟的舟头应与河岸成多少度角?   (3)若水的流速是10m/s,而舟的航速(静水中)为5m/s,战士想通过最短的距离将人送上岸,则这个最短距离是多少?ue003   .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某同学作如下分析:   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s,则,当时,两质点间距离△s有最小值,也就是两质点速度相等时,两质点之间距离最近。   你觉得他的分析是否正确?如果认为是正确的,请求出它们的最小距离;如果认为是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分析。   答案:不正确。   在两质点相遇之前,它们之间的距离Δs也可能不断减小,直至Δs=0(相遇),而不存在变小后变大的情况,这完全取决于两质点之间的初始距离s与v0、a之间的大小关系   由s=v0t-可解得:   可见,若v02=2as即则   当t≤时,甲乙之前的距离始终在减小,直至相遇,(最小距离Δs=0),不会出现Δs最小的情况。   当v0时,甲与乙不可能相遇,在t时,两质点距离会出现先变小后变大的情况,当t=时,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近,:Δsmin=s-   8.F0后。   (1)A同学是这样处理的   算出,再由,与F0比较,从而验证。但结果发现,误差较大,请指出问题所在。   (2)这一设计对转台作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是否适用。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是由于用计算瞬时速度时,d值偏大的原因。   适用,在实验中,若使d值较小,则由算出的速度可表示瞬时速度。    高考的复习备考建议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重点内容:1。知识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向心力2。定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2023-09-08 10:50:561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称作“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更是世界宝贵的 文化 遗产。作为中国人,你对它们了解多少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1 《西游记》 1、《西游记》,长篇_________小说,是__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 载。_________的 故事 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___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哪些。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 对联 是_________。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又唤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___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7、沙僧也叫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8、白龙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____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法名是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 11、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____ __转世投胎作状元__ ____之子,出家后法名______,修成正果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_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___________。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____________。 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______的代称;玉帝是____________的化身;孙悟空是______的化身和__ ____的代表。 15、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____________。 答案 1、神话;古典神话小说;玄奘西行取经;玄奘取经 2、100;大闹天宫 3、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菩提老祖;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行者;斗战胜佛 6、悟能;天蓬元帅;云栈洞;净坛使者 7、悟净;卷帘大将;流沙河;金身罗汉 8、西海龙王;八部天龙;擎天华表柱 9、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金箍棒;如来佛;观音菩萨 10、孙悟空;猪八戒;悟能;沙和尚 11、金蝉子;陈光蕊;玄奘;旃檀功德佛 12、白骨精;五庄观;美猴王;芭蕉扇 13、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14、人间朝廷;封建皇帝;人民意愿;民主主义思想 15、敢作敢当 16、100;齐天大圣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2 《水浒传》部分 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____为首的名好汉在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 2、《水浒传》共有_________将,天罡共____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_人。 3、《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_______位,分别是谁。 4、《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_______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_______所杀;一是开酒铺的_________被武松所杀。 5、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谁 6、“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这两句诗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诗中“好人”是指_________,被人称为及时雨。 7、《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以《三国演义》关云长面目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_________。 8、《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梁山好汉是_________。 9、《水浒传》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_________。 10、《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张顺,和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 11、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这段话描述的情节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 12、补全回目: _________,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_________,汴京城杨志卖刀。 13、《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谁_________;大闹忠义堂的人是谁_________;大闹飞云浦的人是谁_________。 14、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_________。 答案 1、施耐庵、宋江、108、水泊梁山、章回小说 2、 108、36、72 3、王纶、晁盖、宋江 4、鲁智深、武松、蒋门神 5、吴用、萧让、蒋敬 6、宋江 7、关胜 8、燕青 9、九尾龟陶宗旺 10、夜闹金沙渡 11、智取生辰纲 12、史大郎夜走华阴县;梁山泊林冲落草 13、鲁智深、李逵、武松 14、九纹龙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3 《红楼梦》部分 1、《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代作家_____,相传后40回是_____所作。 2、《红楼梦》又名_____、_____、_____等。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_____、 _____。 4、金陵十二钗都有谁。 5、《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_____ 6、“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_____,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_____。 8、《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_____ _____。 9、《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_____和_____,社长是_____。 10、《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 11、《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_____;“神瑛侍者”是_____ 12、《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_____ 13、《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 文章 ”指的是_____ 14、《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_____ 15、潇湘妃子指的是_____,蘅芜君指的是_____ 答案 1、清、曹雪芹、高鄂 2、《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3、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5、薛宝钗 6、林黛玉 7、李纨 8、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9、海棠社、桃花社、李纨、林黛玉 10、林黛玉、贾宝玉 11、林黛玉、贾宝玉 12、贾宝玉 13、贾宝玉 14、史湘云 15、林黛玉、薛宝钗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4 《三国演义》部分 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_____、“卧龙”是_____、“凤雏”是_____ 、“美髯公”是_____、“小霸王”是_____ 、“常胜将军”是_____。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4、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三个词概括性格特点。 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_____的刘备, 使_____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 6、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_____国、_____国、_____ 国。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_____ 所报答的“主”指_____“义释”的是_____ 。 8、填人名,补足 歇后语 。 (1) 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 (2)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3) _____进曹营,一言不发 (4)三个臭皮匠,顶个_____ (5)_____打____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 句子 写的战役是_____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 10、 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_____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案 1、赤壁之战、失街亭。 2、司马徽、诸葛孔明、庞统、关羽、孙策、赵云。 3、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4、(1)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2)人物:吕布;性格特点:忠肝义胆、有勇无谋、贪恋女色。 5、双股锏、青龙偃月刀、张飞。 6、魏、吴、蜀 7、关羽,刘备,曹操 8、诸葛亮、刘备、徐庶、周瑜、诸葛亮 9、赤壁之战;周瑜、曹操 10、赤壁之战 四大名著高考知识点5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 事迹 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 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 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度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讨伐张鲁,封魏王,左慈戏奸雄,杀华佗。 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3、孙权 事迹:坐领江东,赤壁之战,东吴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 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 4、关羽 事迹: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赚门斩车胄,相约三事,斩颜良诸文丑,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赋会,水淹七军,大意是荆州,败走麦城,灵山显圣。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5、张飞 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 性格特点:敬才,暴躁,好酒,粗中有细 6、诸葛亮 事迹: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永安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星陨五丈原。 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7、吕布 事迹:投降董卓,三英战吕布,凤仪亭,斩董卓,大战曹操,辕门射戟,白门楼。 性格特点:勇猛,自大,反复,不智 8、周瑜 事迹:赤壁之战,三气周瑜。 性格特点:聪明,小气,嫉妒 9、赵云 事迹: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 性格特点:勇猛,聪明,忠诚 10、庞统 事迹:连环计,末阳县废事,取川三策,落凤坡。 性格特点:智慧,嫉妒 11、司马懿 事迹:速歼孟达,大战诸葛亮,葫芦谷天助,讨伐辽东,计诸曹爽。 性格特点:智慧,阴险 西游记主要人物及特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撰写。 唐僧 唐僧,俗姓陈,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人将它奉为神明。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后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 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沙悟净 又名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事件 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祭奠晴雯、初试云雨情 林黛玉: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黛玉焚稿、魁夺菊花诗 薛宝钗: 宝钗扑蝶、讽和螃蟹咏 晴雯:晴雯补裘、晴雯撕扇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逼死尤二姐 贾探春:代管荣国府、探春远嫁 史湘云:醉卧芍药裀、偶填柳絮词 平儿:平儿失镯、小厨房事件 花袭人:初试云雨情、情结蒋玉菡 妙玉:茶会宝黛钗、妙玉折梅 水浒传主要人物及事件 1.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误闯白虎堂、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2.黑旋风——李逵 主要事迹:斗浪里白条、毁金刚塑像、杀泼皮牛二,只因疾恶如仇。后宋江怕他影响招安,用酒将之毒死。 正面评价:直爽、忠诚 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 3.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4.智多星——吴用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智取江州城,梁山头号军师,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性格品质:高智商的军师,料事如神,用计变化多端 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 5.宋江——及时雨 主要事迹: 1,宋江起先为郓城小吏。他冒着风险去告知晁盖等生辰纲一案已发,体现了他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一面;私放晁盖 2,与婆惜讨要梁山来信不得而怒杀婆惜,体现了他性格中略带英雄豪气的一面; 3,日后将梁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接受朝廷招安,对“天使”卑躬屈膝表现了他始终忠于封建统治者(即使是昏庸的)的一面; 4,杀死因不满赃官克扣赏赐而奋起反抗的小兵、鸩杀李逵,表现了他虽满口忠义,实际上却在拼命给这些反抗者洗脑,叫他们忠君爱国的假仁义一面。 正面评价:宋江仗义疏财 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对统治者妥协、反抗不坚决,有封建愚忠思想 6.小李广——花荣 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 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 射箭 百步穿杨 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 7.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 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8.行者武松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大闹飞云浦,阳谷县杀嫂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反面评价:有点残暴 9.青面兽——杨志 主要事迹:卖刀 先是失了花石纲,又因弑人充军大名府;得梁知府提拔看重后,又一心要报知遇之恩,尽心竭力地要做好事情,以博取将来能封妻荫子.后遗失生辰纲、走投无路方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 10.花和尚——鲁智深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 生擒方腊 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 11.卢俊义——“玉麒麟” 主要事迹:活捉史文恭 评价: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2023-09-08 10:51:041

高考最后复习阶段,该如何总结归纳才好

你好,高三高考冲刺学习技巧:首先,最应该提到的冲刺秘诀就是心态。好的心态才是考生在高考决胜的关键。再者,高三的学习很累,考生在高考前的时间里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以及饮食方面也要尤为注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尤其是到了高考前的一周时间里,千万不要熬夜。想要在高三最后阶段逆袭高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上各科老师的复习节奏,老师带领的考前复习一般都是最省时省力的。高三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讲的内容,知道自己没有记熟的部分是哪里,更快地帮助自己找到自己还没有完善的部分。建议 你可以提前给自己做一个升学规划,有很多的升学方案可以帮助你考上理想的学校,早帮自己规划,升学时的选择才会更多。
2023-09-08 10:51:162

最后一名的“差生”,高考702考进清华,回顾逆袭,总结出哪几点?

那肯定就是你要掌握好一些做题思路,而不是死记硬背,另外要整理好一个错题本。
2023-09-08 10:51:255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 生物 学习 方法 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高考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   1、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_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5、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二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   (3)发酵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发酵工程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发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灵魂。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5)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6)发酵工程有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发酵工程经历了“农产手工加工——近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三个发展阶段。   发酵工程发源于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农产手工加工),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代发酵工程),最后返璞归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为中心研究、设计和指导工业发酵生产(现代发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巧和 经验 生产发酵产品,体力劳动繁重,生产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于是,发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于化学和化学工程,向农业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习,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用泵和管道等输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运,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成功地推上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发酵生产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促成了发酵生产的第一次飞跃。   通过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发酵工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时变的)、非线性的、多变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按照化学工程的模式来处理发酵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从化学工程的角度来看,发酵罐也就是生产原料发酵的反应器,发酵罐中培养的微生物细胞只是一种催化剂,按化学工程的正统思维,微生物当然难以发挥其生命特有的生产潜力。于是,追溯到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技术的生物学内核(微生物),返璞归真而对发酵工程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定,使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发酵工程进入了生物工程的范畴。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_检查监督。   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   20世纪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发酵工程,属于厌氧发酵。从那时起,发酵工程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发酵工业逐渐兴起。由于青霉素产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学家就在厌氧发酵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通气搅拌和一整套无菌技术,建立了深层通气发酵技术。它大大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使有机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成功,如今20种氨基酸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代谢控制发酵新技术的基础上的。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先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类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就大量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目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已经与核苷酸、有机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产中。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使发酵工程进入了定向育种的新阶段,新产品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微生物学家开始用数学、动力学、化工工程原理、计算机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综合研究,使得对发酵过程的控制更为合理。在一些国家,已经能够自动记录和自动控制发酵过程的全部参数,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三   细胞免疫过程   ⑴、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类似体液免疫)   ⑵、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   ①、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少数_化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②、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多数_化成为效应T细胞。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_化为大量效应T细胞。   ⑶、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体杀灭抗原。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⑴、病毒:HIV,RNA作遗传物质。   ⑵、病理: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⑶、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后期: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   ⑷、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四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   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   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赊了(缬)。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 前中后末由人定   (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   (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五   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结构核仁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   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2.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汇总 3.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4.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 5.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6.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 7. 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总结 8. 生物高考考点知识总结 9. 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0.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3-09-08 10:53:171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总结

简单来说,高中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到清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今)、世界古代史(我当年上学的时候是不考,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世界近现代史(从文艺复兴至今)。1、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主要是中国几大人类文明起源(河姆渡、半坡、氏族社会等),夏商周的朝代更迭,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儒法墨道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每年必考);然后秦之后,各朝各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可以从政治(行政区划、中央集权、君权相权)、经济(主要是农业、水利、部分手工业)、文化(儒法道佛的演变,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军事国防(兵役制、屯边驻守)、外交(与并存的其他政权关系,及与国外主要是东亚、南亚、中亚等丝绸之路方向国家的交往)五个方面去入手。2、中国近现代史,只要是两半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清亡之前,的历次战争情况及其影响(参与国、战争进程、条约内容,最重要的影响是两半程度加深)及农民阶级、官僚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阶层的救国救亡道路探寻。辛亥革命清亡之后,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及后续的抗日、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十年探索、十年建设、文革十年、改革开放,各阶段的历次会议及阶段性成就。3、世界古代史(我当年不考这个,忘得差不多了,就不班门弄斧了,故略去)。4、世界近现代史,文化思想沿革:从早期的宗教思想到十三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成就),再到17、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代表人物及成就);主要国家政治体制沿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国大革命到几大共和国的演变(尤其注意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到总统制联邦制国家成立(尤其注意独立宣言、及美国宪法),中间穿插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海洋霸权交替。南亚、拉美、非洲的独立运动。之后就是一战、二战各方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重要战役、影响、重要会议、战后组织),再然后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韩日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含英镑-美元的货币体系演变),中间穿插三次工业革命。高考已过七八年,提纲大致就记得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祝学业有成。
2023-09-08 10:53:294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1 地质地形 ⑴ 南极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原因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2 干旱 ⑴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2)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 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 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 措施 : ① 南水北调; ② 修建水库; ③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 海水淡化等。 ⑻ 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 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3 气候与自然带 ⑴ 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 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 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⑺ 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 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 其它 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的原因是什么? 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 ② 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⑾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 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 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⒀ 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 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 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⒂ 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⒃ 为什么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为什么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 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⒄ 为什么纬度越高气温的日较差越小? 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⒅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 气温年较差小,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日较差大,原因: 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⒆ 天山南坡有无林带 ,原因为: 背风坡,降水量少。 ⒇ 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 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4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5 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的注意点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 2020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2020最新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大全 ★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整理2020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 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总汇 ★ 高考地理必背常考知识点最新整理2020
2023-09-08 10:53:441

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历史是高中中考察的科目之一,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要学好历史就要掌握更多的历史基础知识。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几篇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 总结 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篇一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评价洋务运动   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 教育 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3、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④历史意义:   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4、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3)旗帜:“民主”和“科学”   (4)意义:   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篇二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 措施 ,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 方法 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篇三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 留学 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7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2023-09-08 10:53:521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抓准了知识点,我们的成绩才会提升的更快,那么你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总结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一)   1. 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2. 化学元素“砷”是唯一可以使人致癌而不使其他动物致癌的致癌因子。   3. 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雌生殖,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4. 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进行无性生殖。   5. 乳酸菌是细菌,全称叫乳酸杆菌。   6. 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一样(Y染色体短小得多),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体上基因少得多)。   7. 酵母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8. 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9. 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10. 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11. 蓝藻中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2. 细胞的发现并命名者是英国的虎克。   13.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养料制造车间。   14.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空间结构),和脂质合成的车间。   15. 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   16.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二)   1. 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2. 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3. 0℃时,散热增加,产热也增加,两者相等。但生病发热时,是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减弱,产热增加、散热不畅造成的。   4. 免疫异常有三种: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5. 所有细胞器中,核糖体分布最广(在核外膜、内质网膜上、线粒体、叶绿体内都有分布)。   6. 生长素≠生长激素。   7. 线粒体、叶绿体内的DNA也能转录、翻译产生蛋白质。   8.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都是由受精卵分裂过来的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而转录出的RNA不同,所翻译的蛋白质不同。   9. 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10.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11. 生长发育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   12. 半透膜就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13.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14. 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15. 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16. 没有纺锤丝的牵拉着丝粒也会断裂,纺锤丝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三)   1. 上有3个暴露在外面的碱基,而不是只有3个碱基,是由多个碱基构成的单链RNA。   2. 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3. 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4. 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相连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5. 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溶菌酶。   6. 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7. 去分化=脱分化。   8.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处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在内。注意,是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还有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也就是可能致病的微生物啦,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是存活的。   9. 随机(自由)交配与自交区别:随机交配中,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不同,而自交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随机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前提无基因的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自交多代,基因型频率是变化的,变化趋势是纯合子个体增加,杂合个体减少,而基因频率不变。   10.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存在于红细胞内部,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11. 血友病女患者基因治疗痊愈后,血友病性状会传给她儿子吗?能,因为产生生殖细胞在卵巢,基因不变,仍为XbXb,治愈的仅是造血细胞。   12. 叶绿素提取用95%酒精,分离用层析液。   13. 重组质粒在细胞外形成,而不是在细胞内。   14.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 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16. 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四)   1. 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2. 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3.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为单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二糖。   4. 蔗糖在甘蔗,甜菜。乳糖在人和动物乳汁。麦芽糖在发芽小麦。   5. 脂质包括脂肪(储能物质,绝热体保温,缓冲减压),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固醇。所有细胞中都有脂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乙醚。   6. 磷脂在人和动物的脑细胞,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中含量多。   7. 固醇包括胆固醇(构成细胞膜,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Ca,P的吸收),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动物内脏,蛋黄中含量丰富。   8.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9. 渴觉中枢、痛觉中枢在下丘脑。   10. 基因工程中导入的目的基因通常考虑整合到核DNA,形成的生物可看作杂合子(Aa),产生配子时,可能含有目的基因。   11. 寒冷刺激时,仅甲状腺激素调节而言,垂体细胞表面受体2种,下丘脑细胞表面受体有1种。   12. 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的平衡,将少量蛋白质运输回血液.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   14.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15. 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6. 蛋白质中加入少量NaCl可以发生盐析。可以加水稀释复原。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五)   1. 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松散,伸展,容易被蛋白质酶分解,因此煮熟的鸡蛋容易被人吸收。这种变性不能恢复。   2. 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3.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4.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5. 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6. 核糖体有游离的也有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是产生蛋白质的机器。   7. 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有顶端优势。   8. 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就能发生改变。   9. 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10.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1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12.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3. 德国施莱登,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4.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成的。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15. 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6. 纤维素在人体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2023-09-08 10:54:031

高考最后一个月物理应该怎样总结

  一、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课程)物理三类热点题型的总结  1.图象题。可以说人类学会如何表示信息是从图象开始起源的,从图画演变出文字,进而抽象出数学公式。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当然随着学习知识的逐渐深入,又对同学们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图象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图象表示物理问题比文字和公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能够把一个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直观、清晰的物理图景,既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因此要习惯用图象表示问题,处理数据。物理图象不同于数学图象的是一般两坐标轴表示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首先要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表示的是谁随谁的变化,理解正、负、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的物理意义,其次把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过程,进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题。从近几年高考对实验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但实际上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的总体难度并不高,考察的实验也都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基本实验,属于考生最不应该失分的题型之一。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要树立物理规律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验是第一的,规律是第二的。  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是高考实验考查的三大重点,电学考查仪表读数、实物图连接、电表选取、电路设计、方案的筛选、原理的迁移、数据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多项实验能力。而探究与实验相结合使二者都具有了实际意义。每一个实验突出的探究环节不尽相同,关键是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和变化。  3.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信息量一般较大、题干较长,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表面看来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但抽象出物理模型时就会有一种“现象大、问题小”的转折。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对新情景新信息完成现场学习,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建模,与原有知识衔接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  二、注意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对于复习到的每一个专题,应该首先思考这一专题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和应用,只有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时,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活化。  考生应该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在大脑中重新排列的知识,理解才能深刻。一般来说,一个专题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其余的概念为这个主体做铺垫,要以点带面,即以主要知识带动基础知识。  对知识回忆模糊的地方,要回归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之源,是高考复习的根本,不同阶段看课本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当然解题和掌握概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往往对概念的理解缺乏正反实例,但绝不能把看书和解题的关系颠倒,概念是核心、是基础,概念不变,而题目万变,要立足于教材,夯实基础。  三、要注意跟踪针对训练  解题能力只有在独立规范训练中才能提升,习题教学的落脚点是自己会做,而不仅仅是听懂。高三生要独立完成课后训练,规范解题。许多高三生做完高考题感觉不错,但考分并不理想。问题的关键是不会抓得分点,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想。理综试题的题量少,单题分值高,使得解题的规范性更加重要。学生常说有不少题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意,考场上细心就行了,其实不然。平时做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重视解题的细节,总是在讲义上乱画,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掉。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水平的80%就算正常发挥了。因此要做到练习适中,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多研究评分标准,体会自己与标准答案间的距离。  最后,自信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在复习中,同学们要始终保持自信的心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稳步提高!  
2023-09-08 10:54:121

高三英语知识点归纳|高考英语考点总结

高三网免费发布高三英语知识点归纳,更多高三英语知识点归纳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三网。 【导语】将英语的知识点做好归纳,能够让你在考试中收获新的惊喜。下面是大范文网收集整理的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一) 不定代词的用法 不定代词大都可代替名词和形容词,在句中可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如: 1.用作主语 Both of them are waiters.他们俩人都是男侍者。 Is everybody here?人都到了吗? 2.用作宾语 I know little about the novel关于这本小说我知道的很少。 I am speaking for myself,not for others.我只代表自己,不代表别人发言。 I was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 that the old man told me.我对于这位老人告诉我的一切都感兴趣。 3.用作表语 That"s all for today. class is dismissed.今天就讲这一些。现在下课。 This book is too much for me.这本书对我说太难了。 4.用作定语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He has some English books.他有一些英文书。 china will become a powerful modern country in another twenty years.再过二十年中国将成为现代化强国。 [注]有些不定代词也可用作同位语和状语。如: Wang and Li both made good progress.王和李两人都有很大进步。 They all went to the Zoo.他们都去动物园了。 Are you any good at mathematics?你数学好吗? The meeting lasted some two hours.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左右。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二) 关系代词 两种可用来引导从句并将从句和主句连接起来的代词 这样的代词一方面在从句中用作句子成分,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另一方面又起连词的作用。这样的代词有关系代词和疑问代词两种。 关系代词概说 关系代词有who,whose,whom,that,which等,用来引导定语从句。它们在定语从句中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表语;另一方面它们又代表主句中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那个名词或代词(这样的名词和代词叫做先行词)。如: The man who is talking with Mr. Brown is an eye Specialist和布朗先生谈话的那个人是个眼科大夫。(关系代词who在从句中用作土语,它的先行词是man) He is the comrade whom you have been looking for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位同志。(关系代词whom在从句中作宾语,它的先行词是comrade,whom在口语中一般可省去) The old man whose son is in the navy used to be carpenter.儿子在海军的那位老人过去是个木匠。 (关系代词whose在从句中用作定语,先行词为man) The film which I saw last night is about a young teacher.我昨晚看的那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年轻教师的事。(关系代词which在从句中用作宾语,先行词为film, which在口语中可省略) This is the plane that will fly to Tokyo in the afternoon.这是下午要飞往东京的飞机。(关系代词that在从句中用作主语,先行词为plane)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三) 疑问代词概说 "疑问代词有who(谁,主格),whom(谁,宾格),whose(谁的,所有格),what(什么)和which(哪个,哪些)等。 疑问代词用于特殊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一般都放在句首,并在句中作为某一句子成分。如: Who is going to speak to us tomorrow?明天谁来跟我们讲话?(who作主语) Who told you so?是谁告诉你的?(who作主语) Whom are you talking about ?你们在说谁?(whom作宾语,但在句首时口语常用who代替whom) Whose umbrella is this ?这是谁的伞?(whose作定语) What is that? 那是什么?(what作表语) What did he say?他说什么?(what作宾语) Which is yours,the blue pen or the redone?蓝笔和红笔哪一支是你的?(which作主语) [注一]关于疑问代词的各种用法,可参看77.70-77.72。 [注二]疑问代词who,what,which等后面加单词ever,可强调语气,表达说话人的各种感情。如: What ever do you want?你到底想要什么? Who ever is she looking for ?她究竟是在找谁? [注三]which表示在一定范围之内的选择,what则没有这种限制。如: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你们午饭通常吃些什么? Which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哪一个? Which of you comrades come from the Northeast? 你们同志们中间谁是东北人? 疑问代词可以引导一个间接疑问句 间接疑问句在句中可用作主语、宾语、表语等。疑问代词本身在间接疑问句中又担任一定的句子成分。如: Who will be in charge of the work is still not decided.谁将负责这项工作,现在还没有决定。(疑问代词who引导一个主语从句,它本身又在从句中用作主语。) Do you know what his name is?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疑问代词what引导一个宾语从句,而它本身又在从句中用作表语。) [注一] what所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即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 有时不是间接疑问句。如: What he says is quite true.他所讲的话很对。(what相当于that which。它引导一个主语从句,这个从句不是间接疑问句。) Children do what the nurse tells them to do.保育员让孩子干什么他们就做什么。(what引导一个宾语从句,这个从句也不是间接疑问句。) [注二] whatever,whoever,whichever等词可引导名词性从句。这些名词性从句也不是间接疑问句。whatever,whoever,whichever也可引导表示让步的状语从句。见15.65和15.72)如: They eat whatever they can find.他们找到什么就吃什么。(whatever引导一个宾语从句,并在从句中作宾语。) I"ve got plenty of books 1eft.Whoever wants an extra copy can get one from me.我还剩下许多书,谁还想再要一本可来拿。(whoever引导一个主语从句,并在从句中作主语。)
2023-09-08 10:54:201

湖南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文科数学考点总结   第一,函式与导数。主要考查 *** 运算、函式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式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式、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微博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络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引数。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一:直线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注:①当或时,直线垂直于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即直线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时,直线方程是:.   注:若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但若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当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为定植,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的直线束.②当为定值,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和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和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它们在轴上的纵截距是,则∥,且或的斜率均不存在,即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⑵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和的斜率分别为和,则有这里的前提是的斜率都存在. ②,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即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4. 直线的交角:   ⑴直线到的角方向角;直线到的角,是指直线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动的角,它的范围是,当时.   ⑵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是指由与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又称为和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当,则有.   5. 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引数,不包括在内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二:轨迹方程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座标系,设出动点M的座标;   ⒉写出点M的 *** ;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引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座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座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座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引数法:当动点座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引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引数消去,得到不含引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三:导数   一、函式的单调性   在a,b内可导函式fx,f′x在a,b任意子区间内都不恒等于0.   f′x≥0u21d4fx在a,b上为增函式.   f′x≤0u21d4fx在a,b上为减函式.   二、函式的极值   1、函式的极小值:   函式y=fx在点x=a的函式值fa比它在点x=a附近其它点的函式值都小,f′a=0,而且在点x=a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则点a叫做函式y=fx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式y=fx的极小值.   2、函式的极大值:   函式y=fx在点x=b的函式值fb比它在点x=b附近的其他点的函式值都大,f′b=0,而且在点x=b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则点b叫做函式y=fx的极大值点,fb叫做函式y=fx的极大值.   极小值点,极大值点统称为极值点,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三、函式的最值   1、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式fx在[a,b]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2、若函式fx在[a,b]上单调递增,则fa为函式的最小值,fb为函式的最大值;若函式fx在[a,b]上单调递减,则fa为函式的最大值,fb为函式的最小值.   四、求可导函式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确定函式fx的定义域;   2、求f′x,令f′x=0,求出它在定义域内的一切实数根;   3、把函式fx的间断点即fx的无定义点的横座标和上面的各实数根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用这些点把函式fx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间;   4、确定f′x在各个开区间内的符号,根据f′x的符号判定函式fx在每个相应小开区间内的增减性.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四:不等式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导读】   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的理论支撑,其基础性质源于数的大小比较。要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化归意识,把比较大小问题转化为实数的运算;   通过复习强化不等式“运算”的条件。如a>b、才c>d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推出ac>bd;   强化函式的性质在大小比较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间的联络;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任意两实数a、b有a-b>0 a>b,a-b=0 a=b,a-b<0 a   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并注意解题中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等式同加或同乘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是否同向且大于零;   对于含参问题的大小比较要注意分类讨论。   2掌握两个不扩充套件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导读】   1、在证明不等式的各种方法中,作差比较法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利用不等式两边的差是正数还是负数来证明不等式,其应用非常广泛,一定要熟练掌握。   2、对于公式a+b≥ 2√ab,ab≤a+b/22要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条件及内在联络,两个公式也体现了ab和a+b的转化关系。   3、在应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要把握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为定值;三项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的简单不等式。   【导读】   1、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之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有时问题证明难度较大,常使用分析综合法,实现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明目的。   2、由于高考试题不会出现单一的不等式的证明题,常常与函式、数列、三角、方程综合在一起,所以在学习中,不等式的证明除常用的三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比如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差、商比较法、函式性质法、分析综合法和放缩法。要能了解常见的放缩途径,如:利用增或舍、分式性质、函式单调性、有界性、基本不等式及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和数学归纳法等。有时要先对不等式作等价变形再进行证明,有时几种证明方法综合使用。   3、比较法有两种形式:一是作差,而是作商。用作差法证明不等式是证明不等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步骤是:作差商→变形→判断。变形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若是作差,就判断与0的大小关系,为了便于判断,往往把形式变为积或完全平方式。若是作商,两边为正,就判断与1的大小关系。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五:几何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看过"湖南高考数学知识点 湖南高考文科数学考点 "的还:
2023-09-08 10:54:271

高考作文结尾经典方式总结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结尾经典方式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一、自然结尾收束式 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广东《芳香永存》) 二、总结全文点题式 再回眸处,再侧视时,再凝神望,生命的价值熠熠生辉,征程中,我们奔跑着,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怀着独一无二的心情,追着太阳,追着浪潮,追着生命,追向心中的"夏花灿烂处。 生如夏花般,开得无比绚丽。(湖南《生如夏花》) 可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个相同,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全奉为真理。关于幸福的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三、抒情议论深化式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湖北《一双童鞋》) 四、巧设反问启迪式 这两位病人,一位是商界奇才,钮扣大王TMMP,一位是网坛高手RODOC。你说是"老眼光"不认真观察,还是他们的"规范"和"创新"过火了一点儿(福建《两份病危通知单》) 五、委婉含蓄回味式 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天空寂寞,人也寂寞。(刘长春《不见大雁》) 六、呐喊呼唤强调式 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 文无定法,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可以灵活多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写作提示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从用人的角度看,十全十美的完人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同时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总结 拟写开头的具体要求: 1、片言居要,纲举目张 2、句句夺目,一见而惊 3、打开泉眼,文思滔滔 好的开头:短(简洁),靓(精彩),快(迅捷)
2023-09-08 10:54:361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 #高三# 导语】高中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总结出在复习时应注意的4大知识点:    俄罗斯民俗风情(一)   (1)俄罗斯人民自古热情好客,开朗乐观。   面包和盐用来迎接尊贵的客人。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2)节日   ①洗礼节:俄罗斯东正教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儿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河里破冰取“圣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别是女孩子,在这一天晚上要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②谢肉节:   又名“狂欢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复活节的第8周,过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称,第l天为迎节日,第2天为始欢日,第3天为大宴狂欢日,第4天为拳赛日,第5天为岳母晚会日,第6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7天为送别日。节后第7周内是斋期,不杀生,不吃荤。人们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欢宴娱乐,跳假面舞,做群众游戏等。   (3)饮食   ①喜欢饮酒:   俄罗斯人喜喝红茶加糖、蜂蜜或果酱,他们对酒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俄罗斯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俄罗斯人喜欢喝纯粹的白酒,并喜欢大杯大杯地豪饮下去,这是他们豪爽浪漫、不拘小节性格的反映。   ②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渊远流长。早在18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就开始生产茶具,其中图拉被公认为真正的茶炊之都。茶炊是俄罗斯传统饮茶文化的象征,也是俄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今天的俄罗斯,茶炊已经成为了温馨家庭的独特标志。   ③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得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土豆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是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   学会阅读课本,掌握科学方法。   地理课本是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使用好地理课本呢?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其次还要注意读出知识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学习地理应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最后还要学会梳理知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并且首都都不是全国城市。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1)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2)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重视地图训练,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多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   加强空间定位。特别注意十条经线、五条纬线,准确找出这些   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学会在地图上分析自然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等等。经过这样的训练,将地图装在胸中,在地图上应对知识点。   注意读图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强化图与图之间的转换。剖面图转换成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等。    内蒙古高原   1.位置:40°N-45°N,95°E-120°E   2.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大安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地区。   3.地形:以高原为主,我国的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贺兰山、阴山、祁连山(100°E,38°N)。   4.地势: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5.地貌及成因:地面平坦,土地荒漠化严重   外力作用:风力作用强烈。   6.河流及水文特征: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内流河、水量小、含沙量小、汛期短,出现在夏季,冬季有断流现象。   黄河上游河段,冲积成宁夏平原(106°E,38°N),该河段有凌汛现象;河套平原(108°E,42°N)。   7.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贺兰山以东为半干旱区,贺兰山以西为干旱区,属于中温带,自东向西降水减少。   8.植被:自东向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资源:   矿产:白云鄂博(铁、稀土);霍林河、准格尔、石嘴山(煤);金昌(镍);玉门(石油)   水能:青铜峡水电站   旅游: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10.农业生产:畜牧业、旱作农业   ⑴优势:①气候温和,草原茂盛,草场优良,适宜发展畜牧业。②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有黄河水源灌溉、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夏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塞外江南”。③河西走廊(40°N,95°E~100°E)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夏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⑵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土地次生盐渍化严重。   ⑶主要农业物:春小麦、甜菜,畜产品:三河牛、三河马、滩羊   11.工业生产   主要部门:重工业、有色金属工业   工业城市:包头、呼和浩特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加快发展原材料加工、煤矿、钢铁及乳畜产品加工工业。   12.交通:京包--包兰线   13.自然灾害:地质:地震;气候:寒潮、干旱、沙尘暴。   14.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   培养空间概念,正确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大量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日界线   1、日界线的划分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强调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帮助思维。   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以免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完整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而是有几处偏移成为折线。因此,越过180度经线日期的变化就有三种可能。   2、日界线的性质:   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   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静止的。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继续沿180°经线到南极为止。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则,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   ④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3、日界线的用法:以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   精心练习,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   一些考生可能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掌握得还比较好,但一到实际做题时就束手无策了。的方法是在做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试题已知条件,找出隐含知识,深刻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在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求解。   首先,要寻找适合复习载体,一道题要从知识、能力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它由哪些部件(知识点)组装而成,养成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的好习惯。克服定向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要以一当十,训练一题,达到训练十题的效果。综合训练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科重点、主干内容,针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联系,前后联系。解决问题之后,再回顾解题过程、思考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找到龙的眼睛。   再次,我们不能满足于解题,而要求“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上升能力达到根本上的达标。   最后,要做各区模拟卷,反复订正。分析解题后要进行经典回放,反思解决了什么问题?这道题为什么这样思考,而不是那样思考?分析后,要给自己思考时间和空间,再回味、思考、悟化、转化、活化,再回归教材、课本。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能力。
2023-09-08 10:55:041

高考失利总结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高中学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 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 步,我认真分析了原因: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 2、临阵磨枪,突击,平时不善于积累。 3、复习没有重点。 主要拉分的是 。其实, 一直是我这五科中最不理 想的科目,我对此也非常的着急,所以我在今后的学习中 会更加重视 学习。 一直是我的强项,可这次发挥的也不是很令自己满意 ,但也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 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总认为 没什么 ,靠自己的功底完全可以应付,但是事实与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 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 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 既是自己 的强项,就更不能落下,就更应该跟着老师好好的学。说到 ,我认为我 比以前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在化 学的学习上,和数学有一些相同,都是解题方法。在语文方面,我还应该加强阅 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中学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 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 步,我认真分析了原因: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 2、临阵磨枪,突击,平时不善于积累。 3、复习没有重点。 主要拉分的是 。其实, 一直是我这五科中最不理 想的科目,我对此也非常的着急,所以我在今后的学习中 会更加重视 学习。 一直是我的强项,可这次发挥的也不是很令自己满意 ,但也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 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总认为 没什么 ,靠自己的功底完全可以应付,但是事实与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 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 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 既是自己 的强项,就更不能落下,就更应该跟着老师好好的学。说到 ,我认为我 比以前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在化 学的学习上,和数学有一些相同,都是解题方法。在语文方面,我还应该加强阅 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努力,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这两个字就够一个 人做一辈子的了,而且它是永远做不完的。所以我更应该珍惜时光,为 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好的成绩是靠良好的学习方法
2023-09-08 10:55:151

高考招生案例总结:六大原因导致上线考生被退档

2009年北京高招录取已经结束。记者从部分招生学校了解到,部分上线考生没能被相关高校录取主要有6方面原因。希望2010年的高考生们能从中吸取教训,在明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加以注意。   填报志愿过少   案例:小周平时学习成绩优异,高考时,她只报考了清华大学。由于发挥不理想,虽然她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只差7分,却无奈高分落榜。   专家分析:填报志愿时,即使考生分数较高,如果选择院校过少,风险也会加大。如果填报某一高校的考生比较多,造成扎堆儿现象,就会导致该校调档线分数升高。考生成绩即使过了录取批次最低控制线,却未达到院校录取调档线,也不会被报考院校录取。   昌平区考试中心高招办老师王红梅建议,想读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如考生可在提前批次报北大小语种,本科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人大等院校。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可多填报几所学校,不要非清华、北大不上,一些外地重点院校师资、教学、学科建设等也很好,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分考生还可看提前批次是否有满意的院校,或查阅招生章程中接收二志愿考生的院校中是否有满意的。如果考生一志愿填报清华、北大,二志愿可考虑外省市招收二志愿考生的重点院校或者北京预留二志愿计划的重点高校。   单科成绩偏低   案例:今年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一位北京考生,虽然高考成绩达到该校要求,但是,在高考总分一样的情况下,他的英语单科成绩比另一名考生低,最终没被北外录取。   专家分析:许多学校注重与招生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有的招生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如数学、外语等有要求。有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调档线,但某一单科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学校对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学校就有可能不予录取。有的学校录取时,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单科成绩高的考生;有的院校甚至会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而总分略低的考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晔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和章程,了解招生院校的录取原则,看清学校是否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考生在估计自己的总分报考这些院校比较有把握的前提下,还可打电话咨询这些院校的老师,了解有关单科分数要求的信息,看看自己的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要求。   身体条件受限   案例:有一位色弱考生,尽管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大部分规定,他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但该考生弄虚作假,在色觉项检查中填写为正常,虽被某医科类院校录取,但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进行正常的实验课学习,不得已退学回家,考生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每年高考录取中,都有考生因身体条件与所报院校或专业的要求不符而被退档。   专家分析:北京市体检中心有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在拿到体检结果后,要认真了解自己身体的全面情况,同时重点阅读体检表下方的“报考专业意见”,对于“报考专业意见”中提出的不适宜选报的专业,考生要认真阅读《指导意见》进行比对,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避开这些专业。   同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高校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可根据院校或某些专业的特点,在身体方面提出合理的附加条件。因此,考生在报考志愿时,除了以《指导意见》为依据外,还要查阅所报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或其他招生文件,核对所报院校是否有附加的身体条件。 只报本地学校   案例:家住昌平区的文科考生小程,今年考了542分,比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出8分。全家人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结果哪所学校也没录取她。小程最后只好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专家分析: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说,很多考生不愿到京外上学,造成本市学校学生报考集中。从历年实际录取情况看,各批次都存在部分外地院校生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个别学校不得不减少在京招生计划,由此,出现了报外地院校的考生分数虽低但被录取,报本市院校的考生分数虽高却落选的现象。   外地也不乏部委重点院校和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与北京高校相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一般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目光放远,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外地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一些录取机会。   不服从专业调剂   案例:在录取过程中,考生由于不服专业从调剂而被退档的情况较多。考生小陈特别喜欢会计、金融类专业,填报志愿时只选择了北京物资学院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学(注册资产评估师)两个专业,并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上,坚决地填上了“否”。在录取中,学校老师给他打来电话,其分数未达到所报两个专业录取线,希望他能服从调剂到另外一个专业去。小陈没同意,结果没有被录取。   专家分析:北京物资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许春燕说,每年都有一些分数不算低的考生扎堆儿填报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录取线抬高。达到了学校提档线却未达到专业录取线的考生,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院校在协调无奈的情况下只能退档,有的考生只能落入下一批次录取。   她提醒考生,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以基础学习为主,因此,考生不于看重专业。如果考生填了服从调剂,学校一般会根据其志愿尽量调剂到相近专业。即使录取到考生感觉不理想的专业,大部分高校一到两个学期后也会允许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重新选专业,或者允许学生选择第二专业。另外,本科不是最终学历,考生将来还可以通过考研究生选择其他专业。   忽视专业级差风险   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在录取工作中,根据进档考生专业的志愿情况,设定3分左右的专业志愿级差。一名考生在第二专业志愿中选择了该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这名考生的高考分数为576分。该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正是576分。尽管这名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该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但由于其填报的是第二志愿,且该校设置了3分的专业级差,所以在录取过程中,要减去专业级差后再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因此没被该专业录取。该考生填报的其余专业也已录满,最终只能被退档。   专家分析:专业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非第一专业志愿(即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高校在分配考生录取专业时以考生实际成绩排队,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未录满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已录满,则将其总成绩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也已录满,则将其总成绩再减去一个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依次类推。   首经贸招办主任曾庆梅说,部分院校在录取中规定了专业级差,高校招生章程一般对此有说明。很多考生忽视了专业级差的规定,造成遗憾。因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如果既要报考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即使成绩比较好,也需慎重。如果高校有专业级差规定,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留够前后志愿间的级差分。
2023-09-08 10:55:221

新高考改革全面解析总结

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答: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以及规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深化命题改革;改进高考招生录取方式;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面。2、什么是“两依据、一参考”?答:指以高考成绩和选考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录取依据。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3、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答: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4、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哪些?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主要有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形成档案三个基本环节。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最终以本省市要求为准。5、目前有哪些省份实施了新高考?答:目前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包括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海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14个省市。6、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哪些?答: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7、312新高考,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编制计划时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8、为何要分段录取?答:实行分段录取,是综合改革方案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初期确保能有序投档录取,使高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同时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间分差太大。9、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省命题吗?答:根据政策都规定,学科水平测试由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档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10、为什么要实行走班教学制?答:新高考改革后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重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班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所以就实行走班制。11、新高考后,高考满分是多少分?答:语数外每科150分,共450分;选考科目每科100分,共300分;总分750分。上海、海南等个别省市除外。12、目前的选科模式有哪些?答:目前选科大多数省份为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中选择3门的“6选3”模式,浙江为包括技术在哪的“7选3”。其中,“6选3”还分为“33”以及“312”模式下的两种不同选科模式。13、“312”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喜欢物理历史可以同时选择吗?答: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历史单独划线,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科目。具体选科组合包括以下12种:14、“33”模式可以选择的组合有哪些?答:新高考“33”模式考生可以选择的选科组合有20种,对是否必选物理、历史不做限制,但是高校招生会有必选科目要求,选择时需慎重。15、不选政治以后考不了公务员,研究生?答:虽然公务员、研究生考试都要考政治,但是这跟考生高中选科并没有直接关系,没有选考政治的考生依然可以报考,只不过高中学习政治的考生有一定的基础,可能在之后的考生复习中占有优势罢了。16、33省份,选考物理考生人数会不会很少?答:新高考选科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科目组合,但是高校在招生时同样也加了限制,大多数理工类的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如此一来,考生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从往年选考数据来看,选考物理的人数并不少,而且学霸居多。17、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答:选科一般在高一学期末或者高二上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一次性确定三门科目的选择,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可以更改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开后所选择的科目不能再做更改。18、什么样的组合专业覆盖率更高?答:33模式和312模式下各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有所不同,下表数据依据2020年、2021年选考要求数据统计,仅供参考,具体以本省当年政策为准。19、不擅长物理如何选科提高可选择专业范围?答:如果考生想要学习理工类专业,但是不擅长物理,可以选择化学或生物,提高专业覆盖率。20、各科目成绩较为均衡,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答:选科不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间的对比,还要看各科目在年级内的排名,选择排名比较靠前的自己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因为新高考赋分毕竟是在排名的基础上,排名越靠前,被赋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21、想要报军校是不是一定要选政治?答:这个是不一定的,具体看相关的专业,每个专业的要求不太一样,有意报军校的话可以先看下目标院校的专业及选考要求。22、选物理不擅长,不选物理专业选择受限怎么办?答:新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科的划分,很多专业文理科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或生先明确意向报考专业方向的选科要求,要进行综合选择。23、想学医一定要选择物理吗?答:不一定,医学类专业一般要求化学、生物为必选科目,部分医学专业要求生物,部分中医类专业对选考没有明确要求。24、选择历史未来可以从事的工作方向有哪些?答: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25、科目选择确定后还能够更改吗?答:原则上,高考报名开始前考生可以更改选考的科目,但是基于考试的难度和复习准备情况,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大家更改选考科目。
2023-09-08 10:55:301

【高考数学对称问题知识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称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常出现一些构思新颖解法灵活的对称问题,为使对称问题的知识系统化。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考数学对称问题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数学对称问题知识   一、点关于已知点或已知直线对称点问题   1、设点P(x,y)关于点(a,b)对称点为Pu2032(xu2032,yu2032),   xu2032=2a-x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yu2032=2b-y   2、点P(x,y)关于直线L:Ax+By+C=O的对称点为   xu2032=x-(Ax+By+C)   Pu2032(xu2032,yu2032)则   yu2032=y-(AX+BY+C)   事实上:∵PPu2032u22a5L及PPu2032的中点在直线L上,可得:Axu2032+Byu2032=-Ax-By-2C   解此方程组可得结论。   (-)=-1(Bu22600)   特别地,点P(x,y)关于   1、x轴和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x,-y)和(-x,y)   2、直线x=a和y=a的对标点分别为(2a-x,y)和(x,2a-y)   3、直线y=x和y=-x的对称点分别为(y,x)和(-y,-x)   例1光线从A(3,4)发出后经过直线x-2y=0反射,再经过y轴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B(1,5),求射入y轴后的反射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如图,由公式可求得A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   Au2032(5,0),B关于y轴对称点Bu2032为(-1,5),直线Au2032Bu2032的方程为5x+6y-25=0   `C(0,)   `直线BC的方程为:5x-6y+25=0   二、曲线关于已知点或已知直线的对称曲线问题   求已知曲线F(x,y)=0关于已知点或已知直线的对称曲线方程时,只须将曲线F(x,y)=O上任意一点(x,y)关于已知点或已知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替换方程F(x,y)=0中相应的作称即得,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曲线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的方程是F(2a-x,2b-y)=0   2、曲线F(x,y)=0关于直线Ax+By+C=0对称的曲线方程是F(x-(Ax+By+C),y-(Ax+By+C))=0   特别地,曲线F(x,y)=0关于   (1)x轴和y轴对称的曲线方程分别是F(x,-y)和F(-x,y)=0   (2)关于直线x=a和y=a对称的曲线方程分别是F(2a-x,y)=0和F(x,2a-y)=0   (3)关于直线y=x和y=-x对称的曲线方程分别是F(y,x)=0和F(-y,-x)=0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两个结论:对函数y=f(x)的图象而言,去掉y轴左边图象,保留y轴右边的图象,并作关于y轴的对称图象得到y=f(|x|)的图象;保留x轴上方图象,将x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得到y=|f(x)|的图象。   例2(全国高考试题)设曲线C的方程是y=x3-x。将C沿x轴y轴正向分别平行移动t,s单位长度后得曲线C1:   1)写出曲线C1的方程   2)证明曲线C与C1关于点A(,)对称。   (1)解知C1的方程为y=(x-t)3-(x-t)+s   (2)证明在曲线C上任取一点B(a,b),设B1(a1,b1)是B关于A的对称点,由a=t-a1,b=s-b1,代入C的方程得:   s-b1=(t-a1)3-(t-a1)   `b1=(a1-t)3-(a1-t)+s   `B1(a1,b1)满足C1的方程   `B1在曲线C1上,反之易证在曲线C1上的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在曲线C上   `曲线C和C1关于a对称   我们用前面的结论来证:点P(x,y)关于A的对称点为P1(t-x,s-y),为了求得C关于A的对称曲线我们将其坐标代入C的方程,得:s-y=(t-x)3-(t-x)   `y=(x-t)3-(x-t)+s   此即为C1的方程,`C关于A的对称曲线即为C1。   三、曲线本身的对称问题   曲线F(x,y)=0为(中心或轴)对称曲线的充要条件是曲线F(x,y)=0上任意一点P(x,y)(关于对称中心或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替换曲线方程中相应的坐标后方程不变。   例如抛物线y2=-8x上任一点p(x,y)与x轴即y=0的对称点pu2032(x,-y),其坐标也满足方程y2=-8x,`y2=-8x关于x轴对称。   例3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   A、关于y轴对称B、关于直线x+y=0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直线x-y=0对称   解:在方程中以-x换x,同时以-y换y得   (-x)(-y)2-(-x)2(-y)=-2x,即xy2-x2y=2x方程不变   `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函数图象本身关于直线和点的对称问题我们有如下几个重要结论:   1、函数f(x)定义线为R,a为常数,若对任意xu2208R,均有f(a+x)=f(a-x),则y=f(x)的图象关于x=a对称。   这是因为a+x和a-x这两点分别列于a的左右两边并关于a对称,且其函数值相等,说明这两点关于直线x=a对称,由x的任意性可得结论。   例如对于f(x)若tu2208R均有f(2+t)=f(2-t)则f(x)图象关于x=2对称。若将条件改为f(1+t)=f(3-t)或f(t)=f(4-t)结论又如何呢?第一式中令t=1+m则得f(2+m)=f(2-m);第二式中令t=2+m,也得f(2+m)=f(2-m),所以仍有同样结论即关于x=2对称,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的更一般的结论:   2、函数f(x)定义域为R,a、b为常数,若对任意xu2208R均有f(a+x)=f(b-x),则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我们再来探讨以下问题:若将条件改为f(2+t)=-f(2-t)结论又如何呢?试想如果2改成0的话得f(t)=-f(t)这是奇函数,图象关于(0,0)成中心对称,现在是f(2+t)=-f(2-t)造成了平移,由此我们猜想,图象关于M(2,0)成中心对称。如图,取点A(2+t,f(2+t))其关于M(2,0)的对称点为Au2032(2-x,-f(2+x))   ∵-f(2+X)=f(2-x)`Au2032的坐标为(2-x,f(2-x))显然在图象上   `图象关于M(2,0)成中心对称。   若将条件改为f(x)=-f(4-x)结论一样,推广至一般可得以下重要结论:   3、f(X)定义域为R,a、b为常数,若对任意xu2208R均有f(a+x)=-f(b-x),则其图象关于点M(,0)成中心对称。   高考数学得分技巧   在三门主科中,只有数学最容易拉开距离,也最为同学、家长所关心。由于高考的特殊性,有些同学在考试开始的前5分钟就已乱了方寸,导致谁都不希望的结果。   1.做好前面5个小题。不要小看这几个小题,对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很大作用。有些同学就是由于前面个别小题做得不顺,影响整个考试情绪。而一旦前面发挥得好,会感到一路顺手,所向披靡。   2.认真审题。由于前面题目简单,想抓紧时间做完,以便腾出时间做后面的难题,结果把题目看错了,非常可惜。如2000年上海卷第1题就有不少同学犯这种低级错误。   3.确实遇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放一放,但很多同学做不到。担心前面就有不会做,后面肯定更难,从而心慌手抖,头脑一片空白。   要知道难易对大家都一样,你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遇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要敢于“合理放弃”,必要时你可以抬头看看,周围的人还在做这道难题,让他们浪费时间吧,我去做会做的题目。这种心理暗示会减少你的压力,等会做的做完了,状态很好,势如破竹,再回过来,有时一看就会了,这就能使你出色发挥。   4.对多数同学而言,最后两题的最后一问是“用不着”做的,如果前面不细心失误而把时间放攻难题上是得不偿失,犯了策略性错误。   5.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同学,不一定要先看整个试卷,因为遇到难题会紧张。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1.强化“三基”,夯实基础   所谓“三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见“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仍是命题的主导思想。因而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三基”题型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抓了高深的,丢了基本的。   考生要深化对“三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高考试题改革的重点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试大纲提出的数学学科能力要求是: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科的能力为: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考生复习基础知识要抓住本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进行重新组合,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   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克服“眼高手低”现象,主要在速算、语言表达、解题、反思矫正等方面下功夫,尽量不丢或少丢一些不应该丢失的分数。   要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训练中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夯实解题基本功。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并且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   2. 全面复习,系统整理知识,查漏补缺,优化知识结构   这是第一阶段复习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考生在这一过程应牢牢抓住以下几点:①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实质性理解;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和初步应用;③公式、定理的正逆推导运用,抓好相互的联系、变形和巧用。   经过全面复习这一阶段的努力,应使达到以下要求:①按大纲要求理解或掌握概念;②能理解或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定理证明;③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④能简要说出各单元题目类型及主要解法;⑤形成系统知识的合理结构和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这一阶段的直接效益是会考得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准备物质基础。认真做好全面复习,才谈得上灵活性和综合性,才能适应高考踩分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   这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方法是从大到小、先粗后细,把教学中分割讲授的知识单点、知识片断组织合成知识链、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使之各科内容综合化;基础知识体系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这当中,辅以图线、表格、口诀等已被证明是有益的,“习题化”的复习技术亦被证明是成功的,如,基本内容填空,基本概念判断,基本公式串联,基本运算选择。   3.加强对知识交汇点问题的训练   课本上每章的习题往往是为巩固本章内容而设置的,所用知识相对比较单一。复习中考生对知识交汇点的问题应适当加强训练,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就是知识之间的基本联系,它反映知识发生的过程,知识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是一个把厚书(课本)读薄的过程;同时通过综合复习,还应该把薄书读厚,这个厚,应该比课本更充实,在课本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更宏观的认识,更个性化的理解,更具操作性的解题经验。   综合性的问题往往是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的,这几个简单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解决这类考题,关键在于弄清题意,将之分解,找到突破口。由于课程内容的变化,使知识的交汇点出现了新动向,如从概率统计中产生应用型试题,从导数应用中与函数性质的联袂,从解析几何中产生与平面向量的联系、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内容中渗透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如三角与向量的结合、数列与不等式结合、概率与数列内容的结合)等。 猜你感兴趣: 1.高考数学知识点有多少 2.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3.高考数学答题规律和思路汇总 4.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5.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6.高考数学答题模板总结
2023-09-08 10:55:371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 方法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1 氯气的反应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点燃)PCl3+Cl2==PCl5(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混合气光照爆炸;卤素单质的活泼程度比较) (4)、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多重性质(Cl2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不稳定性、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制漂白粉) (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12)、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 (13)、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漂白作用的变化?) (14)、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2 氯化氢与盐酸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3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 (一)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加热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3S+6NaOH=2Na2S+Na2SO3+3H2O (二)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 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与水反应 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6.与碱反应 7.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 (三)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 (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1)、制氯化氢气体 (2)、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 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乙醇浓硫酸体积比1∶3)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5)、糖水解(注意: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碱中和硫酸) 7.硫酸的工业制备 “四个三”:三个阶段、三个设备、三个反应、三个原理:增大接触面积原理、热交换原理、逆流原理思考:工业制硫酸的条件如何选择?(温度、压强采用常压的原因、催化剂);从燃烧炉中出来的气体进入接触室前为什么要净化?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4 碳的还原性 1.与氧气反应(燃烧) 2.与SiO2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CO)?) 4.被热的浓硫酸氧化 5.被热的浓硝酸氧化 6.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7.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 关于碳的还原性的化学方程式有哪些? C + O2 == CO2 2C+ O2 == 2CO C + 2CuO == 2Cu+ CO2 2C + SiO2 == Si + 2CO 3C + SiO2 == SiC + 2CO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C + 4HNO3(浓) == CO2 + 4NO2 + 2H2O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5 碳酸盐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ca(clo)2;h2so3<na2so3等)< ??="" p=""> (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4)、溶解性比较:一般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反例:NaHCO3<na2co3< ??="" p="">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①、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②、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③、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 ④、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 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3.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 1.金属铝 2.两性氧化物(氧化铝) 3.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5.弱酸弱碱盐(如(NH4)2S;NH4HCO3等) 6.氨基酸、蛋白质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 ★ 2020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 高考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2020 ★ 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09-08 10:55:451

高考物理知识点 公式 总结~!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23-09-08 10:55:571

2022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 高一物理 ,2022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 总结 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2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1.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2.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3.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4.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5.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6.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7.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3.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14.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 1、电子与电荷 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 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 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 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 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高中物理易错点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2022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篇) ★ 2022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江苏高考物理知识点2022年 ★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 上海高考物理知识点2022年 ★ 2022年高三物理教师心得 ★ 高考物理变压器知识点 ★ 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2023-09-08 10:56:331

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总结大全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论语》是语文中的名著,是必学内容。同时《论语》也是语文阅读考查范围内的重要考点。近年来,高考真题中《论语》已经多次被考到。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目录 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总结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人生观 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总结 《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首先,仁爱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为根本内容。孔子的弟子有若也曾经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可见仁的基点是家庭、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其次,仁爱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为主要原则。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的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度,克己复礼就是要用等级名分来约束自己,各安其位,不得僭越,以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的和谐状态。 3.第三,仁爱要求体恤别人,奉行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从不可为的否定一面说的,即所谓“恕”。至于忠,是从可为的肯定一面说的,“仁”的内涵中的忠的一面,而且说明了行仁的 方法 在于就近从自身体察,然后推及于人。忠和恕是仁的同一内涵的两面说法,所以孔子又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4.第四,仁爱就是广济博施,泛爱大众。孔子认为,如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是超越“仁”,达到更高的层次“圣”,连尧、舜都不易做到。(《雍也》) >>> 《论语》中孔子的 教育 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 教学方法 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 学习态度 ,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 社会实践 。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 《论语》中孔子的人生观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 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 ★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总结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 高三语文文言文必掌握的知识点分析 ★ 高三语文必背必会知识点 ★ 高三语文考试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com/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3-09-08 10:56:461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无忧考网为您提供高考语文文言文易错知识点,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 短语 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 文章 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 方法 ,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语法现象:   1.积累性的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 句子 。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 文化 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例:昼夜勤作息。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   (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4、补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例:互文、   合说分译。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   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2、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注 意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   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1:吾孰与徐公美?   例3: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不知句读,不解惑。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8、沛公安在?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   沛公在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全国高考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翻译划线句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   不能在人前露面。   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翻译典型错误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 成语 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 俚语 、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2023-09-08 10:56:561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用: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梳理。!~~~~
2023-09-08 10:57:084

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篇二】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合理布局交通网,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   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篇三】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伸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国的平原、的天然林区和的草原。
2023-09-08 10:57:341

高考历史时代特征总结——世界史

一 古希腊罗马 1政治: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创作了一系列民主运动方式。促进了雅典的工商业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粗糙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滥用。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影响了后来欧洲的立法和司法。 2经济上,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东罗马过渡到了封建 社会 。 3思想:自然哲学标志着西方精神觉醒;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识人自己,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二 阶段特征14-18世纪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美扩展,是近代西方文明崛起的时期。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逐步确立。1689英国确立君主立宪,随着责任内阁制出现而进一步发展;美国1787年吸纳发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法国1789年爆发大革命,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和拓展。新航路开辟是世界 历史 的转折点,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同时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沿着新航路,葡西荷法英等过开始了殖民扩张。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三大解放运动相继发生。 三 历史 阶段特征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从18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1871年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工人运动和 社会 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经济:两次工业革命。1765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8世纪末向西欧北美扩展,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蒸汽机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 科技 进一步发展。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现实主义文学成为这一时期主要形式。自由主义盛行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四 阶段特征1914-194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20世纪上半期, 社会 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渐形成。 1政治: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 历史 上第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 社会 主义现代化模式的 探索 奠定基础。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超越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水平;新经济政策是一次如何建设 社会 主义的有益尝试,是一条正确的过渡途径;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为标志,斯大林体制确立,高度集中集权是其基本特征。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表明自由放任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的要求。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3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绘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推动第三次 科技 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五 二战后的世界1945- 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同时,世界整体性进一步加强。 1政治:从两极格局,到1960-19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到1991年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9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二战后 社会 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相互借鉴吸收。 3文化:二战后第三次 科技 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得到发展。
2023-09-08 10:57:581

高考必备物理公式总结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5.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动能} 6.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7.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8.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9.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 (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运动和力公式总结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常见的力公式总结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 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023-09-08 10:58:061

高考乐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乐理知识总结    1.基本音级名称分为音名和唱名   音名是字母的,唱名是1,2,3,4,5,6,7   2.大二 大一 大字组 小字组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3.十二平均律:将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个等份的音律   4.临时变音记号只对本小节以内,它后面同高度的音有效   5.等音:音高相同而意义、记法不同的音   6.自然半音:相邻音级构成的半音 自然全音:............................全音   变化半音:由同一音级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   变化全音:...全音   7.不常见的休止符   8.符头在三线以下,符干朝下,否则向上,在第三线的随意,休止符写在三线附近   9.单拍子:分子为1,2,3   10.复拍子:分子为2,3的倍数   11.混合拍子:分子为5,7,11   12.交换拍子:9/8,6/8   13.连音:三代二,二四代三,五六七代四,九至十五代八,八代六   14.单拍子组合时,有几拍就组成几个音群 2/4:1+1 3/4:1+1+1 3/8:1+1+1 复合拍子组合   4/4:2+2 6/8:123+123 8拍子:2+2+2+2 混合拍子组合 5拍子:2+3或3+2 7拍子:2+3+2或2+2+3或3+2+2 长音不必单位拍分开,附点和切分音也是   15.省略记号   16.跳音记   号 倒三角的唱四分之一拍,小圆点的唱二分之一拍,小圆点加连线的唱四分之三拍   保持音记号   力度记号 cres渐强 dim减弱 sf,sfz特强 rf实强 fp强后即弱   速度记号(背)   装饰音   17.音程分根音和冠音,和声音程上下,旋律音程左右   18.纯四度纯五度都是一个半音,增四度没有半音,减五度两个半音, 小六度小七度两个半音   19.音数:几度 级数:含全音半音数目多少   20.自然音程: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减五(三全音)   21.变化音程:除增四减五以外的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22.单音程:不超过纯八度 复音程:超过纯八度   23.单音程找复音程名称不变,数字变复加7,变单减7   24.极协和音程:纯一,纯八 完全协和:纯四,纯五   不完全协和:大小三,大小六   不协和:大二,小七,增,减,倍增,倍减   极不协和:小二,大七   25.三和弦说根音,三音,五音   26.增三和弦根音到五音是增五度,减三和弦是减五度   27.三和弦转位:底下挨着是第一转位叫六和弦,上边挨着是第二转位叫四六和弦   28.看转位之后最底下的那个音是原位的几音,原位的三音就是第一转位,原位的五音就是第二转位   29.七和弦说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大小七和弦 小小七和弦(小七和弦)   减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是底下是减三和弦上边是小七度 减减七和弦(减七和弦)   是底下是减三和弦上边是减七度 大大七和弦(大七和弦)是底下是大三和弦上边是大七度   所有的七和弦中,只有大七和弦和半减七和弦五音跟七音是大三度   30.七和弦转位:看转位之后最底下的那个音是原位和弦的几音   三音是第一转位叫五六和弦   五音是第二转位叫三四和弦   七音是第三转位叫二和弦   31.音级名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32.稳定音级:1,3,5 不稳定音级:2,4,6,7
2023-09-08 10:58:161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小说答题要点1、答出描写人物。2、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3、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方法1、快读浏览全文,领会基本思想拿到浏览知道题以后,要快速将文章浏览一遍,在这一遍里领会作者主要讲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等等。2、带上问题,通读全文,做上标记了解了文章的大致思想以后,就要认真查看文章后面的问题,对每一个问题的侧重点要吃透和知道;然后再次通读全文,把文章中有关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比如触及第一题的地方就标记一个①触及第二题的地方标记②……3、根据标记,肯定答案标记完成以后,依照第一题、第二题……的顺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标记的地方,详细浏览该部分,然后根据自己的知道做出正确的判定和作答。4、认真检查,终究定案在做出答案以后,如果试卷完成后还有时间检查,就要立刻将每一道题认真注视一次,看看还有没有自己没有推敲在内或者忽视了的文章内容,纠错定稿完成试题。
2023-09-08 10:58:252